b****r 发帖数: 17995 | 1 你觉得工业界的R&D效率就一定更高,对于有些方向也许是,肯定有我不了解的东西。
不过打比方对于罕见遗传病基因的寻找,工业界几乎没有贡献,基本都是学术界的功劳
。但是每个基因的发现,直接使所有该遗传病患者和其家庭获益。这是一个小例子。前
面我举的几个个体化医疗的target mutation,也不是什么工业界做出来的。
关于你说的第二点,你可以去看看现在的nature genetics, A J Human Genetics,每
一期都还有n个新的单基因疾病基因被克隆,这个能叫做already defined?而且现在主
要还只能做这些high penetrance的单基因,low penetrance的难度更大,还有很多空
白点,这个工作还根本没有做完。人20000多基因,不说所有基因都和单基因有关,就
算1/3和单基因有关(这也是学界公认的比例),7000左右,现在还只有4000多被“
define”了,留给遗传学家的东西还不少。
而如果是bi allelic 致病,理论上你需要的sample size是做单基因疾病的平方。你想
想现在还差多远吧。 我们现在看到貌似常见的肿瘤(前面...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17995 | 2 你觉得工业界的R&D效率就一定更高,对于有些方向也许是,肯定有我不了解的东西。
不过打比方对于罕见遗传病基因的寻找,工业界几乎没有贡献,基本都是学术界的功劳
。但是每个基因的发现,直接使所有该遗传病患者和其家庭获益。这是一个小例子。前
面我举的几个个体化医疗的target mutation,也不是什么工业界做出来的。
关于你说的第二点,你可以去看看现在的nature genetics, A J Human Genetics,每
一期都还有n个新的单基因疾病基因被克隆,这个能叫做already defined?而且现在主
要还只能做这些high penetrance的单基因,low penetrance的难度更大,还有很多空
白点,这个工作还根本没有做完。人20000多基因,不说所有基因都和单基因有关,就
算1/3和单基因有关(这也是学界公认的比例),7000左右,现在还只有4000多被“
define”了,留给遗传学家的东西还不少。
而如果是bi allelic 致病,理论上你需要的sample size是做单基因疾病的平方。你想
想现在还差多远吧。 我们现在看到貌似常见的肿瘤(前面... 阅读全帖 |
|
u**c 发帖数: 17972 | 3 http://dailynews.sina.com/gb/chn/chnlocal/phoenixtv/20140316/12
小不点大的孩子,也会跟大人一样得恶性肿瘤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现在被确诊
的人数还越来越多。
家住温州平阳才9个多月的小男孩龙龙(化名),这个月被上海儿童医院确诊得了肝
母细胞瘤,已经到了晚期,肿瘤约10.5厘米大,无法手术,只能采取化疗。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外科副主任医师赵一鸣透露,恶性肿瘤已成为城
市小儿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
生下来白白胖胖的小宝宝
才9个月就要去做化疗了
龙龙的爸爸妈妈怎么也想不通,才9个多月大的孩子怎么会得了恶性肿瘤,而且到
了无法动手术的地步。
从去年年底开始,龙龙持续发烧两个多月,热度一直退不下来。家人把孩子带到了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就诊,医生初步诊断龙龙患有肿瘤。
家人又带龙龙到上海儿童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最后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龙龙被确
诊患有肝母细胞瘤,而且已经到了晚期,体内肿瘤约有10.5厘米,已经无法开刀,只能
化疗。
医生说,肝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肿瘤。有将近一半的肝母细胞瘤发生在2岁
以内的婴... 阅读全帖 |
|
l***o 发帖数: 7937 | 4 唉,就你在水平,还在考board?理解力太差了。
造谣抹黑呀。你再仔细读读我的帖子,我什么时候说“大部分肿瘤是由于基因遗传引起的”?我是说大部分肿瘤都与基因遗传有关,没说基因遗传直接引起癌症,好不?我说的是,虽然癌症不是直接遗传(象孟德尔定律那样),但癌症的易感性与基因遗传有关。按你说的,大部分癌症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虽然这目前还是一个未成熟的理论)。我认为,体细胞突变与否取决于外部环境的恶劣程度以及体细胞本身对外部环境的耐受力。如果外部环境的恶劣程度超过了某一临界值,体细胞就会发生癌变。这个发生癌变的临界值的大小还是取决于每个人的基因。临界值大的,就不容易得癌症;临界值小的,就容易得癌症。这就是个体的差异,这也是大部分癌症遗传的机理,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吸了一辈子烟不得肺癌,而有的人每天生活在相对新鲜环境里却得癌症的原因。
注意大部分癌症是致命性疾病,同时也与基因的遗传有关,不象感冒发烧。我觉得,任何一种特征或疾病,只要与生存和遗传都有关系,就有自然选择的问题。与遗传有关的致命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在被淘汰(或死亡)之前已经将癌症的易感基因传递给了下一代,从而使下一代也易得癌症。这... 阅读全帖 |
|
|
发帖数: 1 | 6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注:南科大称其已经离职)在一对双胞身上动了基因刀,
编辑了胎儿身上CCR5基因,以用来免疫艾滋病。
抛开伦理与规范暂且不谈,单就这项技术而言,已经有科学研究给出结论,编辑CCR5并
不能预防中国的艾滋病病毒。
美国波士顿BIDMC医学中心博士后王宇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
副主任、艾滋病诊疗中心主任李太生在2014年发布的AIDS文章证明,中国艾滋病病毒主
要流行的是AE亚型,占比为46%,同时发现该毒株X4嗜性,该毒株毒株成了中国流行毒
株。
“这个毒株成了中国流行株的始祖病毒(founder virus),这个病毒是R4嗜酸性,如
果要编辑基因应该编辑CXCR4.但敲除CXCR4会影响胚胎发育,所以不能敲除CXCR4。所以
敲除CCR5不能预防艾滋病,除了基因编辑本身的风险,还可能影响免疫发育,目前其风
险不得而知。” 王宇歌对第一财经表示。
另外一位生物学家表示:根据CCR5基因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这种编辑完全有可能导致
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无论何种理由,擅自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类的胚胎,并且让其出生是不负责任的;
...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7 央视网消息:从“换头术”到“基因编辑婴儿”,科研工作者到底丢失了什么?不论是
受试者还是旁观者,该如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所谓的“弯道超车”又给我们带来了
哪些思考?
临近世界艾滋病日,2018年11月26日,一条应景的新闻引爆网络——一对免疫艾滋
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这件事最先不是出现在专业学术期刊上,而是通过自媒
体、网络平台……毫无防备地进入到公众视野。虽然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和细节还有待进
一步证实,但大量的质疑声已指向了事件背后的伦理问题。相比2017年底的“换头术”
新闻,媒体和公众貌似有了些许“免疫”。
科学的前沿不应是伦理的边缘
无独有偶,就在一年前的2017年11月,一个被称为世界第一例的“手术”——世界
首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完成,手术是在一具遗体上进行的,总共持续了18个小时,连接
了切断的脊椎、神经、组织和血管。手术人员将这项手术命名为“异体头身重建术”。
当时,“换头术”引发了广泛的伦理争议。有专家指出,这在道德和伦理层面带来诸多
问题,从法律角度也找不到相应依据。
“弯道超车是打了引号的。在国外,人家不是跑不快,而是到这个拐弯处,就应该
慢下来。”北京协和... 阅读全帖 |
|
g*********d 发帖数: 233 | 8 研究称两基因变异增加子宫内膜异位患病风险
2010年12月22日
来源:科技日报
最新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一篇学术论文称,位于1号和7号染色体上的
两个基因变
异,可增加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病风险。这一发现为确认该种疾病的病因提供
了重要线索,
不仅提供了该病的遗传证据,也将有助于开发出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估计约有6%至10%的育龄妇女会受此病困
扰,全球大
约有1亿 7千万病患。该病症状会随异位内膜的部位而不同,有的患者会出现痛经、月
经过多等症
状,而有的患者则会不孕。目前该疾病只能依靠腹腔镜检查进行诊断,十分不便,因此
许多症状不明
显的患者往往在发病多年后也没有确诊;而该病的治疗手段,则主要是手术治疗和激素
治疗两种。
由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研究人员组成的一国际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全基因组关
联研究
(GWAS),对来自三国的约5500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近万名健康志愿者的基因数据进
行比较。他
们发现,两个基因变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明显相关。第一个变异存在于7号染
色体上,该...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17995 | 9
的寻找,工业界几乎没有贡献,基本都是学术界的功劳。
--- Because there is no market for it.
again,临床上光是产前诊断一项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是一个在以指数级递增的
大市场。当然,相信你不是临床出身,这方面不一定有关注
每一期都还有n个新的单基因疾病基因被克隆 --- what percentage of of those "n"
are real and drug-able? I think generally, without independent verifications
, the papers can only be treated as novelties. Usually, if a company decided
to take on a target, the key data will have to be repeated in house and a
lot of projects never even get off ground because the published findings are
not ...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17995 | 10
的寻找,工业界几乎没有贡献,基本都是学术界的功劳。
--- Because there is no market for it.
again,临床上光是产前诊断一项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是一个在以指数级递增的
大市场。当然,相信你不是临床出身,这方面不一定有关注
每一期都还有n个新的单基因疾病基因被克隆 --- what percentage of of those "n"
are real and drug-able? I think generally, without independent verifications
, the papers can only be treated as novelties. Usually, if a company decided
to take on a target, the key data will have to be repeated in house and a
lot of projects never even get off ground because the published findings are
not ...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436 | 11 有这样一个问题:
某个疾病的发生可能与多个基因有关,每个基因有个OR值(不同基因的OR值方向还可能
不同)
,用什么方法把多个基因的OR值combine到一起,给一个综合的该疾病的risk评价?
谢谢。 |
|
i*****s 发帖数: 15215 | 12 罗斯林研究所成功培育出转基因猪。(资料图片)
全球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资料图片)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4月16日报道,曾因培育出全球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而名噪
一时的英国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近日又有新突破,该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宣布他们通
过一种比克隆简单的技术,成功培育出一只转基因猪仔,从而使转基因肉类的研究更进
一步。
据了解,这只名为“猪26”(Pig 26)的猪仔是罗斯林研究所在4个月之前培育出来
的,科学家们通过转基因技术对其基因进行了重组,将非洲野猪的一段基因植入到这只
猪仔的基因中,从而在不使用任何抗菌素抗性基因的情况下,让它具备了对非洲猪瘟的
免疫力。在此之前,研究者在制造转基因食品时,通常都要使用抗菌素抗性基因,但该
种作法的安全性颇具争议。
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希望人们能够逐渐接受这种新型食品,并解释说在培育转
基因猪的过程中,他们首先将猪的DNA剪断,然后再插入新的遗传片段,这其实就是复
制了自然基因突变的过程,这种方法的成功率达到了10%至15%,远远高于使用现有方法
不到1%的成功率。此外,整个过程可以在受精卵中进行,而无需使用克隆技术。
参与研究的布鲁斯·怀...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3 表亲间通婚不是“优生优育”的对立面。在世界范围内,表亲间通婚十分常见,很多研究都证实表亲结婚后诞下的孩子不是“非残即傻”,表亲间通婚的风险被人为夸大了。
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Murdoch University)医学遗传学家阿兰·比特勒斯近日出版新书《血缘背景关系》,让一向站在“优生优育”对立面的“表亲结婚”变成“误读的常识”。在世界范围内,不管过去还是现在,表亲间通婚都非罕见现象,很多研究都已经证实表亲结婚鲜有惨剧。阿兰·比特勒斯也从遗传学的角度,论证了这个事实——表亲通婚风险被人为夸大,对此问题更为科学的态度应是:注意家族遗传病史,而非绝对禁止近亲婚配。
表亲结婚本非禁忌,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
美国人类学家韦斯特马克在《人类婚姻史》中提到了人类婚姻的普遍禁忌:“在外婚诸规则中, 以禁止子与母、父与女通婚的规则的应用为最广。事实上此种规则,似普遍通行于人类。”而“禁止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通婚的外婚规则, 殆与上述的规则同样普遍通行。”可见,在全世界各种文化中,对父女、母子以及兄妹通婚都是禁忌的,但表亲通婚不在其列。
一项世界范围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一点,仅以第一代表(堂)兄妹为例:北美和...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2781 | 14 其中一个原因,当你的基因报告被收集存档,保险公司能非常无耻的得到你的基因报告
,以后你去买保险,保险公司查阅你的数据后,当他们知道你某方面如果有基因缺陷,
导致将来会有什么重大疾病的时候,他们会拒绝给你保险。。。。。
还有,如果你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有变异基因存在,而变异基因会诱发某种疾病,但是却
无力阻止。。。
你是宁愿知道,还是宁愿不知道?
当然高龄产妇怀娃,需检测另说。 |
|
d*p 发帖数: 534 | 15 他一个遗传背景都搞不明白的,还吹什么personalized medicine。
起的”?我是说大部分肿瘤都与基因遗传有关,没说基因遗传直接引起癌症,好不?我
说的是,虽然癌症不是直接遗传(象孟德尔定律那样),但癌症的易感性与基因遗传有
关。按你说的,大部分癌症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虽然这目前还是一个未成熟的理论
)。我认为,体细胞突变与否取决于外部环境的恶劣程度以及体细胞本身对外部环境的
耐受力。如果外部环境的恶劣程度超过了某一临界值,体细胞就会发生癌变。这个发生
癌变的临界值的大小还是取决于每个人的基因。临? 缰荡蟮模筒蝗菀椎冒┲ⅲ涣俳缰
敌〉模腿菀椎冒┲ⅰU饩褪歉鎏宓牟钜欤庖彩谴蟛糠职┲⒁糯幕恚币步馐
土宋裁从械娜宋艘槐沧友滩坏梅伟械娜嗣刻焐钤谙喽孕孪驶肪忱锶吹冒┲
⒌脑颉?: 注意大部分癌症是致命性疾病,同时也与基因的遗传有关,不象感冒发烧
。我觉得,任何一种特征或疾病,只要与生存和遗传都有关系,就有自然选择的问题。
与遗传有关的致命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在被淘汰(或死亡)之前已经将癌症的易感基因
传递给了下一代,从而使下一代也易得癌症。这就是我所说的,大部分癌症避免了自然
选择... 阅读全帖 |
|
e*e 发帖数: 116 | 16 Tuesday, May 16, 2000 PDT
拥有特殊基因 长寿又健康
义大利是个热爱美食的民族、不过却有个村落的民众,不管饮食多麽没有节制、体
内的坏胆固醇指数有多麽高,却几乎都不会罹患心脏血管方面的疾病。科学家直到最
近才发现,村民健康又长寿的□诀原来在於一种特有的基因。
自古以来这个小村子的民众、几乎都没有人得过心脏病,而且平均寿命也远高於义大
利其他地区。科学家针对全村子上千民众进行全面的血液筛检,赫然发现这个源自当
地四百年前同一对夫妻近亲遗传下来的後代,都拥有一种很特殊的基因蛋白,并且经
过实验证实、不管他们摄取多少高胆固醇的食品,也不会罹患血管方面的疾病。
科学家还将这种基因移植到兔子和老鼠身上,结果发现这种基因的确有所谓血管清道
夫的功能。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接下来将从事人体临床实验,看看能否成功复制移植
这种基因,帮助高胆固醇患者、甚至所有人类免於心脏血管疾病的威胁。(郑 方) |
|
l**k 发帖数: 45267 | 17 尼玛知道“勤能补拙”是什么意思不?谁告诉你勤奋提高的是智商了?文盲真吓人
,后天学习能让人更聪明。到底哪种说法对?科学家的新发现可能对某些人是个打击。
因簇,这一发现不但加深了研究人员对智商的理解,未来或许有助于开发更高效的神经
系统疾病疗法。
这两个基因簇分别被称为M1和M3,每个基因簇由数百个相互关联的基因组成,它们共同
影响人的认知、记忆、注意力和推理等有关智商的方面。
析,再把获取的数据与健康人群及患有其他类型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基因进行对比。
置的球员组成,”参与研究的帝国理工学院神经科学家迈克尔·约翰逊说,他们利用计
算机分析上述数据,确认了影响认知和推理能力等智力方面的基因簇。
的重要因素。 |
|
发帖数: 1 | 18 是深圳公司
搞基因,跟美国合作骗人
不止土地
这群王八蛋估计害死不少人
在美国有政府罩着
国内已经骗不下去了
查查水晶基因,清华夫妻,。。。那个孩子叫啥忘了,弄不好已经死了。。
靠搞基因的不行,这伙王八蛋习惯杀人,根本不当回事。。。
谁知道林林最后怎么了?
2015年8月25日,华大基因采集了一名叫“林林”的罕见病患儿的血液样本
,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检测以及线粒体测序。如今这两项测序均已完成,原始数据申请链
接已对外开放,来自全球的专家团队均可在同并相联网站上申请获取原始数据(详见左
下角【阅读原文】)。我们将在征询林林父母的意见后,将数据提供给您。
华大基因正在对林林数据展开深入解读。目前的发现尚需要结合其他数据(林林父母样
本sanger测序,临床资料等)作进一步验证,关于解读的详情请关注我们后续的微信。
23日,一封清华校友的求助信《孩子罕见病,五年未确诊,清华校友求病因线索!》在
朋友圈流传,引起广泛关注。夫妻均毕业于清华大学,但不幸的是,他们的孩子林林患
上罕见疾病,几年来一直未查明病因。然大爱无国界,在七八千种罕见病面前,我们需
要联合起来,群策群力,...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9 这两个被编辑了基因的孩子以后长大了知道自己是作为实验品出生的心里会怎样思考这
个世界?何况这又不是出生了就结束了,以后她们可能经常需要甚至被迫去医院报道。
而且,她们以后能不能自由恋爱结婚是个大问题,因为基因有问题不愿意算不算歧视?
她们隐瞒真相结婚算不算骗婚,艾滋病不是基因疾病啊!基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课
的第一天老师就强调了,我们怎么能妄想控制一个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的东西?他这样
怕不是为了出名头吧,如果一个科学家发展或创造了新的治疗方法肯定会先在学术届通
告啊,而且医学研究应当是有底线的,人类在疾病面前应当是有尊严的,他的这个不能
确定安全性并严重违反伦理学且不是完全必要的实验及先斩后奏的行为会给全人类都埋
下一颗定时炸弹!ps还会使我们整个国家的科学工作者在国际上都受到不公平地质疑。
改变基因的很恐怖的,如果国家放开口子,以后越有钱的人越能更好的生活下去,不久
的将来更长寿更聪明更百毒不侵不会生病的超级人类会越来越多,而普通人会越来越难
以生存,美国大片既视感,也是霍金先生最担心发生的一幕! |
|
M********n 发帖数: 4650 | 20 这个“英国科学家”智商捉鸡啊。
,后天学习能让人更聪明。到底哪种说法对?科学家的新发现可能对某些人是个打击。
因簇,这一发现不但加深了研究人员对智商的理解,未来或许有助于开发更高效的神经
系统疾病疗法。
这两个基因簇分别被称为M1和M3,每个基因簇由数百个相互关联的基因组成,它们共同
影响人的认知、记忆、注意力和推理等有关智商的方面。
析,再把获取的数据与健康人群及患有其他类型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基因进行对比。
置的球员组成,”参与研究的帝国理工学院神经科学家迈克尔·约翰逊说,他们利用计
算机分析上述数据,确认了影响认知和推理能力等智力方面的基因簇。
的重要因素。 |
|
r****z 发帖数: 12020 | 21 不是说是由胸的 cup 决定的吗?
,后天学习能让人更聪明。到底哪种说法对?科学家的新发现可能对某些人是个打击。
因簇,这一发现不但加深了研究人员对智商的理解,未来或许有助于开发更高效的神经
系统疾病疗法。
这两个基因簇分别被称为M1和M3,每个基因簇由数百个相互关联的基因组成,它们共同
影响人的认知、记忆、注意力和推理等有关智商的方面。
析,再把获取的数据与健康人群及患有其他类型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基因进行对比。
置的球员组成,”参与研究的帝国理工学院神经科学家迈克尔·约翰逊说,他们利用计
算机分析上述数据,确认了影响认知和推理能力等智力方面的基因簇。
的重要因素。 |
|
c****l 发帖数: 1086 | 22 不是国军无能,是共军太狡猾。
不是癌症聪明,是你太过愚蠢。
起的”?我是说大部分肿瘤都与基因遗传有关,没说基因遗传直接引起癌症,好不?我
说的是,虽然癌症不是直接遗传(象孟德尔定律那样),但癌症的易感性与基因遗传有
关。按你说的,大部分癌症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虽然这目前还是一个未成熟的理论
)。我认为,体细胞突变与否取决于外部环境的恶劣程度以及体细胞本身对外部环境的
耐受力。如果外部环境的恶劣程度超过了某一临界值,体细胞就会发生癌变。这个发生
癌变的临界值的大小还是取决于每个人的基因。临: 缰荡蟮模筒蝗菀椎冒┲ⅲ涣俳
缰敌〉模腿菀椎冒┲ⅰU饩褪歉鎏宓牟钜欤庖彩谴蟛糠职┲⒁糯幕恚币步
馐土宋裁从械娜宋艘槐沧友滩坏梅伟械娜嗣刻焐钤谙喽孕孪驶肪忱
锶吹冒┲⒌脑颉
任何一种特征或疾病,只要与生存和遗传都有关系,就有自然选择的问题。与遗传有关
的致命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在被淘汰(或死亡)之前已经将癌症的易感基因传递给了下
一代,从而使下一代也易得癌症。这就是我所说的,大部分癌症避免了自然选择的涵义。
之前已经被淘汰(或死亡),那么人类的抗癌基因就会被发扬光大,人类先天的抗癌能
...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5519 | 23 胡想想狗叫:华人精神疾病深入基因?
胡祈狗想?
华人普遍存在精神疾病?不过华人绝对不肯承认?华人也没有能力自知?华人社会普遍
存在严重精神疾病?
严格地说:华人传统文化就是严重精神疾病?华人国家对精神疾病不闻不问?中国执政
党对严重普遍存在的精神疾病一点都不关注?
华人最缺乏的能力就是心灵开明?既然华人存在严重心灵不健康难题?难道华人就不可
以开放心灵寻找办法来解决吗?
本胡想想一直污蔑华人是一群生活中二千多前原始落后社会里的哈巴自豪狗?
哈巴自豪狗怎么能认识自己的精神心灵疾病啊?
活人都有心灵?活人都有追求心灵健康?活人都必须面对心灵疾病?
不过华人精神心灵疾病已经深入基因啦?
华人自生自灭无可救药啦?
写在中国六十日内七次大屠杀幼儿园学生恶性大事件之时?
算是一点狗叫? |
|
f***y 发帖数: 4447 | 24 新华社华盛顿4月4日电(记者林小春)中国研究人员4日报告说,他们运用基因
治疗技术,让1型糖尿病小鼠体内产生大量欧米茄-3脂肪酸,成功逆转疾病进程。这
为治愈饱受1型糖尿病折磨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这项由广东工业大学赵子建及李芳红两名教授领军完成的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美国《
临床检查杂志》上。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其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会错误攻击
并摧毁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从而导致胰岛功能丧失并最终发展为1型糖尿病。1型
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因此也曾被称为青少年糖尿病。
据赵子建介绍,1型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病就无法逆转,病人将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
,并要经常监控血糖。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药物或技术可控制自身免疫并促使胰岛细胞
再生,以达到逆转自身免疫进程并治愈糖尿病的目标。
赵子建和李芳红领军的团队从国外多年的临床研究中得到启示:有1型糖尿病遗传
家族史的婴幼儿在断奶后长期服用深海鱼油,可以显著降低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但
他们也发现,如果想通过补充鱼油逆转自身免疫失衡和糖尿病发展进程,需要的剂量大
幅超出目前临床许可的剂量,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为此,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治疗手段表达一种特异的...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25790 | 25 我有一个想法。
就是适当要有一些近亲繁殖, 就和英国皇室一样。这样发现有疾病的的后代,这个后
代繁衍后代,就需要用高科技的生物技术, 就要进行体外基因改造,把疾病基因敲除
掉,然后产生精子卵子,然后体外受精,这样疾病基因就被人工的去除了。。 |
|
M********t 发帖数: 5032 | 26 微生物影响力:医生有
望用冻干粪丸治疗肥胖
cnBeta.COM
raymon725
3小时38分钟前
用粪便制成的药丸,听起来就有些恶心。但是从科学和医学的角度上来说,它仍然是一
种值得考虑的治疗手段。据外媒Quartz报道,麻省综合医院(MGH)的研究人员,将在
20名肥胖患者身上测试冻干粪丸的疗效。疗程持续时间为六周,受试者需要在每天服下
数克的冻干粪丸,然后研究人员会追踪他们的体重。
这项研究旨在验证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的肠道微生物,是否能够在“接收移植者”身上起
作用。实际上,这种疗法早已存在,并在治疗肠道感染等疾病上有所运用。
针对小鼠的实验已经显示,从人类双胞胎中的肥胖者那里贡献来的粪物质,同样也会让
小鼠变胖。(双胞胎中的一人为健康体重,另一人则超重)
那项研究中的研究人员总结到:肠道微生物之间有因与果的关系,使用这项技术或有助
于开发出防止肥胖的方法。另一份不同的报道称,肠道微生物越多,肥胖就越少。
最终,在2014年的时候,来自康奈尔大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系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能
够影响肥胖的微生物菌株的基因。
[编译自:BGR , 来源:Quartz] |
|
a****n 发帖数: 583 | 27 我国疾病基因组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
同济大学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科学家
发现家族性心房颤动致病基因
经过不懈的努力,同济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内科专家陈
义汉博士等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徐世杰博士等以及其他科研单位的科研工
作者密切合作,最近找到了一个引起家族性心房颤动(房颤)的致病基因。这项研究
成果发表在2003年1月10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刊物《科学》杂志上。这是迄今为止
发现的第一个引起家族性房颤的致病基因,是我国生物医学界在疾病基因组学研究中
取得的又一可喜成果。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统计,房颤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增高
,其发病率在4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接近1%,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为2.3%,而在65岁以
上的老年人中则高达5%以上。房颤可以导致运动耐力降低、促发心力衰竭、产生快速
或缓慢性心律失常、引起中风等血栓和栓塞事件、增加基础心脏病的死亡率。房颤本
身还可以引起心脏扩大和心肌病变。老年人口中有三分之一的中风正是由于房颤引起
的。房颤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也给社会带来了相当大的经济负担,因此
受到普遍关注,但其发 |
|
k********n 发帖数: 756 | 28 200X年来美读博
第二年发现某疾病基因的功能,引起很多注意,投自然被拒,某些技术难题实在解决不
了,遗传学证据被接连否定,在一小杂志发表;
第三年,相同的疾病另一基因被发现,遗传学证据在不同人群人种中被证明,基因
DOMAIN强烈支持在发育中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实验顺利,某一生化实验难题不能解决,
于是做了KO.不幸中的不幸,没有任何表型。
第五年,第三的基因被发现,热情已经趋于无,让组里的其他人做了。进展不大,庆幸
没有做这个项目
第六年,实在不能接受毫无突破,退出,做住院医
第七年,实验室同事告知,第一个基因遗传学证据确凿,KO的老鼠表型惊天动地完美无
缺,当时的技术难题已经被克服,然后是CELL和SCIENCE.
老板发信告知:坚持就能突破 |
|
t******y 发帖数: 716 | 29 我觉得根本就不会有一个Gay基因。Gay更多是一种社会和心理的疾病。当然有的人觉得
疾病这个词丑化了Gay。不过疾病本身是一个中性的词。
要证明Gay是否是一种社会和心理疾病,我有一个很简单的证明设想。中国人的名字往
往可以体现男性或女性色彩,而且取什么名字不由个人的基因决定。但是一个人的名字
对个体的心理发育会有很大的影响。举个例子:一个女性化的名字往往在男性的成长过
程中,会造成自身的性别识别的混乱,这可以是从自我感知,也可以由周期其他人群传
递给当事人。
统计中国的男性取女性化名字和女性取男性化名字的人群中Gay和Les的比例。和其他男
男,女女,已经整个群体作比较。应该可以得出一定的结论。 |
|
d********f 发帖数: 43471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daemonself (mit行为艺术专业博士后导师), 信区: Joke
标 题: 科学家发现衰老基因 将其清除或可阻止衰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2 14:39:09 2012, 美东)
近期,旧金山加州大学华裔博士潘登的一项研究,发现了导致生物体衰老的重要基因,
这一研究成果震惊学术界,其论文被衰老机制及老年疾病研究的最权威期刊《
AgingCell》刊登。
华人科学家发现衰老基因 SnoN蛋白导致人体衰老 六年艰辛终收成果 研究成果震惊学
术界
据美国《侨报》昨日报道,衰老机制研究是很多生物领域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不过却一
直少有成果。近期,旧金山加州大学华裔博士潘登的一项研究,发现了导致生物体衰老
的重要基因,这一研究成果震惊学术界,其论文被衰老机制及老年疾病研究的最权威期
刊《AgingCell》刊登。
发现
SnoN 蛋白导致人体衰老
潘登说,此前的人类衰老机制研究中,人们认识到在人体细胞遭受损害后,人体会产生
一种应急蛋白----P53蛋白,从而抑制癌细胞产生,防止癌症,但是与此同时,却会促... 阅读全帖 |
|
f******g 发帖数: 1003 | 31 这两天看锵锵三人行,李兰妮,挺有意思的。
她自己得了抑郁症,淋巴癌。抑郁症估计是遗传的,淋巴癌应该不是。
于是我想到不少疾病都是能够遗传的,比如,糖尿病(好像是一型),抑郁病,扩张型
心肌病,高血压,秃顶(严格说来不能算疾病),等等。
癌症之中,只有一部分是遗传的或者说遗传几率高,比如乳腺癌,结肠癌,视网膜母细
胞瘤, 肺癌。
http://health.sina.com.cn/d/2011-11-24/075623516691.shtml
第一, 在这些遗传几率高的癌症当中,有一些易感基因已经找到了,比如,乳腺癌的
Brca1, Brca2。其他的三种癌症不知道有没有易感基因。
第二, 大部分的癌症是不遗传的,或者说和遗传因素相关性低的。那么就是环境因素
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长期吸烟增加肺癌的发生率,长期酗酒增加肝癌的发生率。究
竟是什么样的关键因素导致其他癌症的发生?例如,什么环境因素是胰腺癌的主因,什
么因素是淋巴癌的主因,什么因素是膀胱癌的主因,等等。
第三,现在很多理论都是从DNA突变入手,认为关键基因的关键位点发生突变,导致某
一个或者某些细胞癌化,从而形成癌症。但是这个... 阅读全帖 |
|
v********a 发帖数: 646 | 32 总是不断地在文章里看到某个基因和某个疾病相关,该基因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标。
我的问题是:有没有这样的数据库,收录了所有已经报道了的、与某疾病发病机理相关
的dysregulated genes? |
|
h********5 发帖数: 102 | 33 中山大学生物信息和基因调控实验室主要从事基于生物信息学、高通量测序和分子生物
学的系统生物学研究,隶属于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和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强调系
统性和完整性,利用各种组学平台挖掘生物信息,利用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探索
眼组织发育和眼疾病致病机理。目前实验室拥有完善的干湿结合实验平台:新一代高通
量测序仪(Hiseq2500和Miseq各一台)以及设备完善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浮点运算10
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集群。干湿结合的实验平台为高水平系统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有力保
障。实验室现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新实验室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将于2016年5月投入
使用,届时我们将在一流的实验大楼里拥有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实验室。实验室研究
经费充足,鼓励研究创新。实验室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
• 基因翻译调控机制及相关疾病
• 非编码RNA调控机制及相关疾病
• 遗传病致病基因鉴定及分子机制
• 高通量测序和质谱分析方法
实验室主要成员:谢志教授,于2013年10月创建实验室,之前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任
研究员。具有医...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4 基因武器正在锁定中国汉族血统的人 侠客兴
2位粉丝
核心会员6
1楼
——童增种族基因灭绝战观点并非危言耸听
王胜军
刚刚出版的童增先生所著《最后一道防线——中国人基因流失忧思录》一书给国人提出
许多令人深思的观点。我们同意该书主要观点——基因武器的研制是可行的,或许正在
国外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同时我们还认为国外科研机构以健康普查的手段,采集中国
人的血样,特别是采集安徽贫困地区哮喘病基因的血样,可能是一个阴谋,其中就含有
制备基因武器的因素,由于特定汉族血统人的基因流失严重,基因武器正在锁定汉族血
统的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本文将以科学论据,针对基因武器是否成立的辩论中,回
答一些人的疑问,同时对洪涛院士,杨焕明专家在这一个问题上的认识提出不同意见。
1、国外科研机构采集中国汉族血统人的哮喘病易感基因血样和获取相应资料事件可能
存在阴谋。
如果一关键性等位基因在某一人种或地区频率特别高,则有可能成为某些疾病显示人种
和地区高发性遗传原因。
鼻咽癌好发于华南人和HLA-B46关联,B46在白种人和黑种人中频率几乎为零。本文后述
B46可成为基因武器攻击汉族特定群体血统人的靶点。那么在...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5 刚刚出版的童增先生所著《最后一道防线——中国人基因流失忧思录》一书给国人提出
许多令人深思的观点。我们同意该书主要观点——基因武器的研制是可行的,或许正在
国外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同时我们还认为国外科研机构以健康普查的手段,采集中国
人的血样,特别是采集安徽贫困地区哮喘病基因的血样,可能是一个阴谋,其中就含有
制备基因武器的因素,由于特定汉族血统人的基因流失严重,基因武器正在锁定汉族血
统的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本文将以科学论据,针对基因武器是否成立的辩论中,回
答一些人的疑问,同时对洪涛院士,杨焕明专家在这一个问题上的认识提出不同意见。
1、国外科研机构采集中国汉族血统人的哮喘病易感基因血样和获取相应资料事件可能
存在阴谋。
如果一关键性等位基因在某一人种或地区频率特别高,则有可能成为某些疾病显示人种
和地区高发性遗传原因。
鼻咽癌好发于华南人和HLA-B46关联,B46在白种人和黑种人中频率几乎为零。本文后述
B46可成为基因武器攻击汉族特定群体血统人的靶点。那么在基因武器事件中争议极大
的带有哮喘病易感基因的汉族特定群体血统人,其易感基因频率和表型频率占中国汉族
血统总人口多少?...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6 中国军网称美解密文件显示搜集华人基因对付中国
来源: 就等那一天 于 2014-02-11 07:37:14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
文已被阅读:28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随着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等技术日臻成熟,酶工程、细胞工程等
生物工程也日新月异。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有机“嫁接”,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可能
会催生出新的生物武器——基因武器,一旦如此,人类战争将会再次面临洗牌式的变革。
据报载,美国2014年1月11日解密的一批文件显示,美军上世纪60年代曾在日本冲
绳基地试验生物武器,用“手动风箱式喷粉器播撒培养液”,散播稻瘟病病菌,损碍水
稻生长。当时,这种生物武器针对的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
实际上,这并非美国首次被爆出研发生物武器。早在2002年,美国五角大楼就曾公
布机密文件披露,美国曾在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在 本国的夏威夷、犹他州和
加勒比海国家波多黎各进行过数十次海上和陆地生物武器试验。尽管国际《禁止生物武
器公约》早已于1975年生... 阅读全帖 |
|
m****g 发帖数: 530 | 37 基因相关的研究为心血管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方法。但是充分利用这种关联似乎仍
然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
随着个性化癌症疗法进入临床诊断,医生和科学家们希望心血管疾病可以成为下一个基
因组研究的收益对象。
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关注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遗传变型,以及相关病人对常规药物的反应。
研究人员首先使用抗凝剂法华林
(warfarin)和氯吡格雷(clopidogrel)进行遗传引导给药,然后测定遗传变型患者
的反应,包括心房颤动,心律不齐
等。
据介绍,利用遗传变型来提高诊断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医生们希望心血管疾病将
是下一个个性化医疗的应用领
域。因为这对公共卫生有极大的影响。但是现在这项研究还处在一个最初级的阶段。
法华林广泛用于抑制心房颤动病人的凝血和其他心血管条件变化。但是不同的病人剂量
是不等的,如果给药不精确,那
么可能导致致命的大出血。2007年的研究表明,两种基因的变种CYP2C9 和 VKORC1,能
够部分解释病人对药物反应
不同的原因。所以,研究人员尝试使用遗传测试指导给药,但是最终失败。
氯吡格雷,这也是一种抗凝药,用于脑溢血或心脏病发作,但是同样也会导致大出 |
|
G****a 发帖数: 10208 | 38 华大基因在外界一直是个神话,但是投资机构在开始对其展开尽职调查时,也都充满疑
虑。科学家出身的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早前一直对资本充满排斥,他曾表示,“
我对钱是有阴影的,资本是逐利的,过早地引入资本势必会影响华大的自主科研方向。
社会的发展从来都是科学推动,而不是钱推动的。”
不过,汪建之后在深圳认识了李万寿等不少投资人朋友,充分地了解之后,发现只
有利用资本,才能走得更远。而投资机构在一次次研究之后,态度也有所转变,他们相
信华大基因会成长为一个大型的企业,会成为生物界的腾讯。而对华大基金进行投资的
投资人可能会获得一个在PE界留名青史的机会。
“强盗”逻辑
华大基因可以接受融资,这个观念的转变肇始于今年9月中旬,当月华大基因宣布
收购了美国专门从事人类全基因组测序设备生产的Com-plete Genomics, Inc(以下简
称“CG”)。华大基因需要为此笔交易支付约1.17亿美元,而这也被认为是华大基因此
次融资的初衷。但是CG每年亏损近5000万美元,这对于创投机构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
息。
“华大基因的创始人们带有科学家的清高,他们对首轮的投资机构并没有太多的要
求,只... 阅读全帖 |
|
c*******n 发帖数: 2764 | 39 http://news.chinaventure.com.cn/2/20121208/105656.shtml
华大基因在外界一直是个神话,但是投资机构在开始对其展开尽职调查时,也都充满疑
虑。科学家出身的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早前一直对资本充满排斥,他曾表示,“
我对钱是有阴影的,资本是逐利的,过早地引入资本势必会影响华大的自主科研方向。
社会的发展从来都是科学推动,而不是钱推动的。”
不过,汪建之后在深圳认识了李万寿等不少投资人朋友,充分地了解之后,发现只
有利用资本,才能走得更远。而投资机构在一次次研究之后,态度也有所转变,他们相
信华大基因会成长为一个大型的企业,会成为生物界的腾讯。而对华大基金进行投资的
投资人可能会获得一个在PE界留名青史的机会。
“强盗”逻辑
华大基因可以接受融资,这个观念的转变肇始于今年9月中旬,当月华大基因宣布
收购了美国专门从事人类全基因组测序设备生产的Com-plete Genomics, Inc(以下简
称“CG”)。华大基因需要为此笔交易支付约1.17亿美元,而这也被认为是华大基因此
次融资的初衷。但是CG每年亏损近5000万美元,这对于创投... 阅读全帖 |
|
f***y 发帖数: 4447 | 40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8/325075.shtm
在新的产业格局下,进一步推动基因测序技术产业的协作,已成为业内共识。多位专家
表示,我国基因测序产业需要政策、资本、技术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强基础研发与
应用领域的密切沟通,联合推动方能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本报记者 李惠钰 见习记者 郭爽
日前在“中科紫鑫BIGIS二代测序系统推介会”上,全场所有人都将目光锁定在我国第
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代基因测序仪——BIGIS系列产品上。因为它的出现,填补
了我国在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设备制造的一项空白。
中科紫鑫首席科学家任鲁风告诉记者,BIGIS凭借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及完善的上下
游配套服务,让测序变得更加简单。而国产测序仪的问世,不仅打破了基因测序仪器及
试剂耗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降低测序成本,还将带动国内整个基因健康产业的发展
,保障国家生物信息安全。
不过,相比国外基因测序产业的风生水起,国内取得进步的同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多
位业内人士呼吁,技术创新须要产业和资本的及时跟进,国内基因测序产业亟须将政策
、资本、技术等各... 阅读全帖 |
|
d*********n 发帖数: 344 | 41 主要从事人类遗传疾病基因识别、DNA诊断和疾病分子机理研究。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
医学院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牙齿涎磷蛋白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乳光牙本质。与北大
医院儿科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T型钙离子通道H基因变异与儿童失神癫痫发病有关。
与北大医院皮肤科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钠离子通道a亚单位SCN9A基因突变导致红斑
肢痛症。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中国承担的1%(3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基因组测序
项目,担任项目执行组成员,负责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承担任务的组织领导和
计划实施。 |
|
z**********e 发帖数: 22064 | 42 http://news.sohu.com/20161129/n474392179.shtml
2016-11-29 07:21:23来源:一财网
瑞典学者乔奇姆·拉尔森(Joakim Larsson)不会想到,他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会在
中国引起广泛关注。近日,一则“北京雾霾中发现耐药菌”消息被传播开来,其中引用
的是拉尔森的研究。
拉尔森作为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心主任,包括他在内的四位学者在
《Microbiome(微生物)》期刊发表了《人、动物和环境耐药基因组的结构与多样性(Th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human,animal and environmental resistomes)》,
其中提到从北京一次雾霾天的14份空气样本中检测出抗生素耐药性基因(下称“耐药性
基因”)。
雾霾里发现耐药性基因,那还能正常呼吸吗?
对此,北京市卫计委相关专家回应,其实在人类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细菌,它们对
人体无害,大量细菌和人类是共生共存的关系。细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是完全不同的概
念,耐药性的增加不意味着致病性的增强。人体自身具有免疫力,这些...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3 美国精心布局七十年掌握厉害国基因样本,厉害国哭晕在厕所
10月25日晚,科技部官网发布信息:华大基因、阿斯利康、药明康德、上海华山医院等
6家公司或机构因违反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定遭科技部处罚。
中国最大叛徒曝光。美国精心布局七十年
无一例外,这些企业受罚的原因,都是涉及违规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人类遗
传资源。比如2016年华大科技未经许可与英国牛津大学开展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
研究,华大科技未经许可将部分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从网上传递出境。
处罚公告看似平平无奇,但背后真相却暗藏惊天杀机,诸多媒体都将该新闻归纳到“国
家安全行列”。
国人基因、人民健康、国家安全...当三个关键词集合在同一条新闻时,虽然我不愿意
承认,但无论如何都抹不去这八个字:
生化武器、基因战争。
如果说有哪种武器比核武器威力还大、比丹顶鹤还杀人于无形。答案,非上述两者莫属。
而在生化阴谋前,我中华民族何其不幸,不仅屡屡中招,甚至叛徒层出不穷。
潘多拉的墨盒:亡族灭根的基因武器
2016年,安全部门在检查一家名为药明康德的企业时,发现他们试图将5156份具有中国
人生物遗传样本偷渡到国外。
笔者为何用“偷渡... 阅读全帖 |
|
d********f 发帖数: 43471 | 44 近期,旧金山加州大学华裔博士潘登的一项研究,发现了导致生物体衰老的重要基因,
这一研究成果震惊学术界,其论文被衰老机制及老年疾病研究的最权威期刊《
AgingCell》刊登。
华人科学家发现衰老基因 SnoN蛋白导致人体衰老 六年艰辛终收成果 研究成果震惊学
术界
据美国《侨报》昨日报道,衰老机制研究是很多生物领域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不过却一
直少有成果。近期,旧金山加州大学华裔博士潘登的一项研究,发现了导致生物体衰老
的重要基因,这一研究成果震惊学术界,其论文被衰老机制及老年疾病研究的最权威期
刊《AgingCell》刊登。
发现
SnoN 蛋白导致人体衰老
潘登说,此前的人类衰老机制研究中,人们认识到在人体细胞遭受损害后,人体会产生
一种应急蛋白----P53蛋白,从而抑制癌细胞产生,防止癌症,但是与此同时,却会促
使衰老细胞的产生,导致机体衰老。
而人们要想通过调控P53蛋白达到抗衰老的目的,就必须了解在生物体内,P53本身是如
何被调控的,是被什么物质调控的?
潘登的这项最新研究成果,正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生物体内调控P53蛋白的是一种叫做SnoN的蛋白,这种... 阅读全帖 |
|
s******y 发帖数: 28562 | 45 这个,虽然我并不是专业做这个autism的,但是我也必须指出说,
临床数据里面的关于基因和疾病的关系一般不能作为直接证据的,顶多只能说是
有关联。在老鼠里面作敲除或者其他处理才是比较直接的证据之一。
这篇文章的意义(我认为是相当重要的意义)就是给领域里面的人往下追踪
这个蛋白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证据
另外,虽然人类autism 疾病里面直接含有这个shank3突变的人其实很少,
但是考虑到其他的一些突变可能是通过这个途径的来起作用的,还有很多
非基因型的因素(比方说heat shock, chemical stress etc) 可以在不依赖于
突变的情况下影响到基因的表型,其实在真实意义上这个shank3 所包含的case
的比例可能远远大于这个1%。
如果我是这个领域里面的话,下一步更重要的做法就是把这个shank3 进行
inducible KO, or stage-specific KO, 看看这个蛋白是否真的在幼年时候
大脑发育的时候起作用。因为大部分autism 病人出现症状的时期都是幼年期,
在青春期之前。 |
|
u******u 发帖数: 595 | 46 2014-03-14 大数据文摘:
http://chuansongme.com/n/346230
癌症是细胞基因出了问题而得的疾病。当某些基因发生变异,会导致细胞行为表现怪异
。细胞分裂迅速,并躲过人体免疫系统的杀伤,从母体获取生长所需的营养,并最终发
展成肿瘤。
科学家们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并鉴定这些癌症基因,已知的癌症基因数量逐年增长
。通过研究它们,科学家会更清楚不同类型的癌症如何发展,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能
够开发针对这些基因的靶向药物。 例如,去年五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名为
Tarceva的治疗肺癌的一线药物,就是针对其中一个叫做EGFR的变异基因。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为加快癌症基因的鉴定,于2005年批准了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
“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 该项目涵盖了超过20种癌症,
每种癌症分析了大约500个样本,发现了很多的新基因。 该项目搜集的海量基因组数据
已经帮助科学家们更好的了解了癌细胞是怎样利用人体的资源发展成肿瘤的。
冷泉港实验室的总裁布鲁斯•斯蒂尔曼博士说:“癌症基因组图谱项目取得了...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2036 | 47 偷猎中国基因的活动,美国哈佛参与中国基因外流事件
[size=3][i][u]从奥斯卡获奖短片颍州孩子(献血艾滋病患者)联想到的,也发生在安
徽[/u][/i][/size]
[size=3][/size]
[size=3][/size]
[size=3]在今天生物技术迅猛发展,一国的基因资源已成为他国所觊觎、为本国所倚重
的战略资源。由于人口分布的特殊性及其巨大规模,中国为人类疾病的基因研究提供了
非常特殊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这笔宝贵资源,以及如何让当事人充
分做到知情同意,这些问题在在国际基因伦理大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新华社记者的调查引发争论
在杭州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与生物技术及生物安全研讨会”上,新
华社记者熊蕾质疑中美基因合作的调查,成为争议的焦点。
熊蕾在会上讲述了经调查的发现:在安徽,数以万计的居民为哈佛大学与中国的合
作项目“贡献”了血样,经精选的血样对研究和开发治疗的药物是极有价值的,但不少
“贡献”者并不知道为谁、为什么“抽血”,他们自己能享受什么权利,这不符合国际
惯例。
熊蕾的调查写成了报道,发表在...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8 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20010413/440887.html
本报记者 郝洪
围绕基因的一系列伦理争论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又因杭州国际基因伦理大会,
重燃“战火”。看看媒体有关报道,发现这场争论当中夹杂了一个新近在国内流行的词
汇——“知情权”。这就使得这场争论有了新的趣味,并使其超出基因领域,有了更深
、更普遍的社会意义
有三种“不知情”者
关于国人基因被“骗盗”的事件早有耳闻。
最近的一次是,美国哈佛大学在安徽搞科研合作项目,采集了哮喘等多种疾病遗传
基因的样本。
新华社记者熊蕾和汪延在《瞭望》周刊发表的一篇题为《令人生疑的国际基因合作
研究项目》的调查报告中,首次披露了该事件。调查报告是从三种“不知情”展开的。
报道说,“负责这些项目的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流行病学家徐希平曾
对美国记者介绍说,这些项目的基因取样,‘达到2亿中国人’,其中仅在安徽的哮喘
病样本的筛选,就‘涉及600万人’。”“仅哮喘病一项,徐希平本人承认拿到美国去
的DNA样本就有1.64万份。”...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9 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20010413/440887.html
本报记者 郝洪
围绕基因的一系列伦理争论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又因杭州国际基因伦理大会,重燃
“战火”。看看媒体有关报道,发现这场争论当中夹杂了一个新近在国内流行的词汇—
——“知情权”。这就使得这场争论有了新的趣味,并使其超出基因领域,有了更深、
更普遍的社会意义
有三种“不知情”者
关于国人基因被“骗盗”的事件早有耳闻。
最近的一次是,美国哈佛大学在安徽搞科研合作项目,采集了哮喘等多种疾病遗传
基因的样本。
新华社记者熊蕾和汪延在《瞭望》周刊发表的一篇题为《令人生疑的国际基因合作
研究项目》的调查报告中,首次披露了该事件。调查报告是从三种“不知情”展开的。
报道说,“负责这些项目的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流行病学家徐希平曾
对美国记者介绍说,这些项目的基因取样,‘达到2亿中国人’,其中仅在安徽的哮喘
病样本的筛选,就‘涉及600万人’。”“仅哮喘病一项,徐希平本人承认拿到美国去
的DNA样本就有1.64万份。”“最初...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