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 发帖数: 6708 | 1 湖南怀化新晃侗族自治县
位于湖南省最西部,居湖南“人头形”版图的“鼻尖”上,沅水支流舞水的中游,地理
位置介于东经108°47'13"──109°26'45" ,北纬27°4'16"──27°29'58"东连
本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南、西、北三面分别与贵州省天柱县、三穗县、镇远县、玉屏县
及万山特区毗邻。全县辖7镇16乡297个村,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汉、苗、
回等26个民族,总人口26万,其中侗族占80.13%。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侗族自治县
。1984年被列入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县,1998年被列为怀化市优先发展“一体两翼”中的
一翼。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欣然题名为“湘西明珠”。
01新晃人文历史悠久。旧称晃州、晃县。据文物考古发现,距今5至10万年前
,新晃境内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秦汉时期属夜郎国治地,唐宋两朝曾置夜郎县,历时
287年。夜郎文化积淀深厚,被费孝通先生誉为“楚尾黔首夜郎根”。
新晃区位交通独特。历来素有“湘黔通衢”、“滇黔咽喉”之称,是湘黔边界
重要的商道和物资集散地。株六复线铁路、320国道和正在修建的上瑞高速公路横穿县
境,省道、县道、乡道横通纵接... 阅读全帖 |
|
g***m 发帖数: 465 | 2 有种田人,家境贫寒。上无父母,终鲜兄弟。薄田一丘,茅屋数
椽。孤身一人,艰难度
日。日出而作,春耕夏锄。日落回家,自任炊煮。身为男子,不善烧
饭。冷灶湿柴,烟熏火
燎。往往弄得满脸乌黑,如同灶王。有时怠惰,不愿举火,便以剩饭
锅巴,用冷水泡泡,摘
取野葱一把,辣椒五颗,稍蘸盐水,大口吞食。顷刻之间,便已果腹
。虽然饭食粗粝,但是
田野之中,不乏柔软和风,温暖阳光,风吹日晒,体魄健壮,精神充
沛,如同牛犊马驹。竹
床棉被,倒头便睡。无忧无虑,自得其乐。忽一日,作田既毕,临溪
洗脚,见溪底石上,有
一螺蛳,螺体硕大,异于常螺,壳有五色,晶莹可爱,怦然心动,如
有所遇。便即携归,养
于水缸之中。临睡之前,敲石取火,燃点松明,时往照视。心中欢喜
,如得宝贝。
次日天明,青年男子,仍往田间作务。日之夕矣,牛羊下来。余
霞散绮,落日熔金。此
种田人,心念螺蛳,急忙回家。到家之后,俯视水缸:螺蛳犹在,五
色晶莹。方拟升火煮
饭,揭开锅盖,则见饭菜都已端整。米饭半锅,青菜一碗。此种田人
,腹中饥饿,不暇细
问,取箸便吃。热饭热菜,甘美异常。食毕之后,心生疑念:此等饭
菜,何人所做?或是 |
|
w*********n 发帖数: 1975 | 3 是呀,包产到户是在没什么新鲜的,从战国时代就开始这样了吧。当时就有很多人极力
反对,说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如何能兴修水利,一家一户养一头牛,既浪费人力,也浪
费牛力,总之,坏处大大的有。后来那些爱国志士就代表种田人把包产到户的始作俑--
-商鞅给车裂了。埃,可惜的是那些种田人自己不争气,居然包得不可收拾,还包出了
函谷关,越过韩魏,东达齐鲁,南及楚蛮。中国从此暗无天日,农人开始了数千年的饥
荒之苦。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熬过2500年慢慢长夜。1949年,春雷一声震天响,乡下来了共产
党,井田救星毛泽东,号令农人吃食堂。3000年私田被废除,气活地下老商鞅。
胆大包天万赵邓,不怕车裂再分田,口水也要淹死你...... |
|
c***h 发帖数: 1862 | 4 中共前副委员长陈丕显笔下的“三年大饥荒”
李悔之按语:陈丕显,“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
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引自官方评价),在上世纪三年大饥荒之时,任华东局书记处书
记。本文摘自他的回忆录。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的为时三年的大饥荒,虽然时隔现在只有五十年,然而,由于众
所周知原因所致,三年大饥荒期间究竟饿死了多少人,已经成了两派网民长期争论得你
死我活的焦点历史悬案。更极端的是:有些“革命群众”依照传统定论,一直不承认三
年大饥荒的历史事实。认为这是“三年自然灾害”。更不承认饿死人的事实。他们将有
关“三年大饥荒”饿死人的报道,认定这是反毛反共人士别有用心的“造谣”!……鉴
于此,今日特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
命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副委员长”陈丕显有关三年大饥荒的回忆转载于此。
三年大饥荒与十年“文革”,是当代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两幕悲剧。也是中华民族几
千年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历史... 阅读全帖 |
|
q******v 发帖数: 20 | 5 从陈丕显回忆录里能够看到大饥荒中的什么现象?
1)1960年时大饥荒已经十分严重。当时的福建龙岩地区7个县里,5个县都因缺粮而
有浮肿、生病、饿死人的事情发生。“群众吃糠咽菜,有的瘦骨嶙峋、面有菜色,有的
叫苦连天”。实际上,福建的大饥荒比其他省还是轻的,当时的安徽,四川,河南一些
地区,老百姓连吃糠咽菜都吃不到。
2)干部们有特权,他们没有吃糠咽菜,瘦骨嶙峋。他们仍然可以吃到酒席。陈丕
显拒绝了酒席,原因出自他自己的良心而不是他没有这种特权。
3)在群众叫苦连天一片哀怨声中,干部们布置的引导舆论的人登场了:“军烈属
代表刘富玉便抢先发言。他说:“我们公社在‘三面红旗’照耀下,形势一片大好,粮
食亩产800斤,跨了《纲要》,群众生活比过去好多了……”。明明是一派胡言假话,
但因那是“正能量”,“组织上”仍然安排她登台“引导舆论”。只不过权力更大的官
陈丕显不相信这些骗人话而已。
4)当时存在政治高压,谁敢说饿肚子他就可能被打成“反革命”,这在文革中的
罪名叫做“恶毒攻击无产阶级专政”。 陈丕显回忆录里说:
一位名叫陈从明的中年社员。。。大声对陈丕显说道:“我有很多话要对你说,就
不晓得...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4605 | 6 民众的大联合(二)
1919年7月28日
以小联合做基础
上一回的本报,已经说定了“民众的大联合”的可能及必要。今回且说怎样是进行大联
合的办法?就是“民众的小联合”。
原 来我们想要有一种大联合,以与立在我们对面的强权者害人者相抗,而求到我们的
利益,就不可不有种种做他基础的小联合。我们人类本有联合的天才,就是能群的 天
才,能够组织社会的天才。“群”和“社会”就是我所说的“联会”。有大群,有小群
,有大社会,有小社会,有大联合,有小联合,是一样的东西换却名称。所 以要有群
,要有社会,要有联合,是因为想要求到我们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因为我们的境遇和
职业不同,其范围也就有大小的不同。共同利益有大小的不同,于是 求到共同利益的
方法(联合),也就有大小的不同。
诸君!我们是农夫。我们就要和我们种田的同类,结成一个联合,以谋我们种田人的种
种利益。我们种 田人的利益,是要我们种田人自己去求,别人不种田的,他和我们利
益不同,决不会帮我们去求。种田的诸君!田主怎样待遇我们?租税是重是轻?我们的
房子适不 适?肚子饱不饱?田不少吗?村里没有没田作的人吗?这许多问题,我们应
该时时去求解答。... 阅读全帖 |
|
g*******2 发帖数: 1184 | 7 下面是陈丕显前副委员长笔下的“三年大饥荒”
说的是福建.
--------------------------------------
按:陈丕显,“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
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副委员长”(引自官方评价),在上世纪三年大饥荒之时,任华东局书记处书记。本文
摘自他的回忆录。
上世纪的三年大饥荒,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治下的四川省,以及河南省委第一书记
吴芝圃治下的河南省,才是大饥荒的重灾区。而陈丕显先生本文中所描述的福建省,远
不是重灾区。
--------------------------------------
1960年4月下旬……回到了久别的福建家乡。一路上,我每到一地除了听汇报外都要去
参观农民的食堂,到农民家里揭开锅盖看看,看他们吃的什么。邵武、三明、永安的情
况还好,尽管三餐的稀饭稀得可以当镜子,稀得“浪打浪”,但毕竟还有饭吃。可是一
进入闽西境内,情况就十分不妙。许多人家无隔夜粮,靠野菜充饥,群众叫苦连天。我
的心情很是沉重。……
4月30日,我在龙岩地委听...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8 中共前副委员长陈丕显笔下的“三年大饥荒”
李悔之按语:陈丕显,“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
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引自官方评价),在上世纪三年大饥荒之时,任华东局书记处书
记。本文摘自他的回忆录。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的为时三年的大饥荒,虽然时隔现在只有五十年,然而,由于众
所周知原因所致,三年大饥荒期间究竟饿死了多少人,已经成了两派网民长期争论得你
死我活的焦点历史悬案。更极端的是:有些“革命群众”依照传统定论,一直不承认三
年大饥荒的历史事实。认为这是“三年自然灾害”。更不承认饿死人的事实。他们将有
关“三年大饥荒”饿死人的报道,认定这是反毛反共人士别有用心的“造谣”!……鉴
于此,今日特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
命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副委员长”陈丕显有关三年大饥荒的回忆转载于此。
三年大饥荒与十年“文革”,是当代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两幕悲剧。也是中华民族几
千年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历史...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296 | 9 虽然福建不是重灾区,看看陈丕显怎么写的福建:
1960年4月下旬……回到了久别的福建家乡。一路上,我每到一地除了听汇报外都要去
参观农民的食堂,到农民家里揭开锅盖看看,看他们吃的什么。邵 武、三明、永安的
情况还好,尽管三餐的稀饭稀得可以当镜子,稀得“浪打浪”,但毕竟还有饭吃。可是
一进入闽西境内,情况就十分不妙。许多人家无隔夜粮,靠 野菜充饥,群众叫苦连天
。我的心情很是沉重。……
4月30日,我在龙岩地委听取了地委、行署领导同志的工作汇报。他们汇报了闽西的大
好形势,也说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提到有些群众生活有一定困难,但他们又把这归
咎于这些农民瞒产私分。从他们闪烁其词、吞吞吐吐的汇报中,我深知他们怕戴上“右
倾”帽子,不敢多谈问题。我初来乍到,对情况不是十分 了解,所以也不便深问…….
5月2日,我在地区行署代理专员李应槐、上杭县委副书记李升亮等同志的陪同下驱车
去南阳。
由于从南阳到我家官连坑是乡间小道,不能行车,我到南阳之后便步行回家。当我路经
田间时,便主动向正在劳动的群众问候,问他们生产、生活情况。他们异口同声地诉说
没饭吃,吃不饱,饿得不能劳动。有人甚至大声地问我:“... 阅读全帖 |
|
f**********d 发帖数: 4960 | 10 一
老通宝坐在“塘路”边的一块石头上,长旱烟管斜摆在他身边。“清明”节后的太
阳已经很有力量,老通宝背脊上热烘烘地,像背着一盆火。“塘路”上拉纤的快班船上
的绍兴人只穿了一件蓝布单衫,敞开了大襟,弯着身子拉,额角上黄豆大的汗粒落到地
下。
看着人家那样辛苦的劳动,老通宝觉得身上更加热了;热的有点儿发痒。他还穿着
那件过冬的破棉袄,他的夹袄还在当铺里,却不防才得“清明”边,天就那么热。
“真是天也变了!”
老通宝心里说,就吐一口浓厚的唾沫。在他面前那条“官河”内,水是绿油油的,
来往的船也不多,镜子一样的水面这里那里起了几道皱纹或是小小的涡旋,那时候,倒
影在水里的泥岸和岸边成排的桑树,都晃乱成灰暗的一片。可是不会很长久的。渐渐儿
那些树影又在水面上显现,一弯一曲地蠕动,像是醉汉,再过一会儿,终于站定了,依
然是很清晰的倒影。那拳头模样的桠枝顶都已经簇生着小手指儿那么大的嫩绿叶。这密
密层层的桑树,沿着那“官河”一直望去,好像没有尽头。田里现在还只有干裂的泥块
,这一带,现在是桑树的势力!在老通宝背后,也是大片的桑林,矮矮的,静穆的,在
热烘烘的太阳光下,似乎那“桑拳”上的嫩绿叶过一秒钟... 阅读全帖 |
|
m********7 发帖数: 841 | 11 证券交易所的大厅内,横七竖八挤着一群群一脸失望的股民们。显示屏上不时跳出的一
路狂跌大盘信息,把股民们的情绪压得很低。股市被一遍充满恐怖的绿色包围着,一直
看不到大盘的底部,填没了这么多年来上涨的一点的空间。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
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者的几顶旧毡帽上。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骑自行车出来,到了交易所,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交易柜
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沪综指2000点,深成指7000点。”交易大厅窗口里的先生有
气没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
都呆了。
“在去年十月里,你们不是把沪综指涨成6000点么?”
“6200多点也涨过,不要说6000点。”
“哪里有跌得这样利害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各处的大小非和再容资圈钱的机构象潮水一般
涌来,过几天还要跌呢!”
刚才出力蹬自行车犹如赛车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今
年政府关照,经济持续增长,美国佬和小日本也不来作梗,每户低保户每月多发了三五
块,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
哪里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 阅读全帖 |
|
x*******a 发帖数: 11067 | 12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有几件事实我觉得很有趣味,不知道你有同感没有了
我的寓所后面有一条小河通莱茵河。我在晚间常到那里散步一次,走成了习惯,总
是沿东岸去,过桥沿西岸回来。走东岸时我觉得西岸的景物比东岸的美;走西岸时适得
其反,东岸的景物又比西岸的美。对岸的草木房屋固然比较这边的美,但是它们又不如
河里的倒影。同是一棵树,看它的正身本极平凡,看它的倒影却带有几分另一世界的色
彩。我平时又欢喜看烟雾朦胧的远树,大雪笼盖的世界和更深夜静的月景。本来是习见
不以为奇的东西,让雾、雪、月盖上一层白纱,便见得很美丽。
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嵋,虽然审美力薄弱的村夫,也惊讶它们的奇
景;但在生长在西湖或峨嵋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嵋实
在也不过如此。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
,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
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古董癖也是很奇怪的。一个周朝的铜鼎或是一个汉朝的瓦瓶在当时也不过是盛酒盛
肉的日常用具,在现在却变成很稀有的艺术品。固然有些... 阅读全帖 |
|
y********e 发帖数: 8315 | 13 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故事。那是我小时候听来的。从那时起,我每次一想到它,就似乎
觉得它更可爱。故事也跟许多人一样,年纪越大,就越显得可爱。这真是有趣极了!
我想你一定到乡下去过吧?你一定看到过一个老农舍。屋顶是草扎的,上面零乱地长了
许多青苔和小植物。屋脊上有一个颧鸟窠,因为我们没有颧鸟是不成的。墙儿都有些倾
斜, 窗子也都很低,而且只有一扇窗子是可以开的。面包炉从墙上凸出来,像一个胖
胖的小肚皮。有一株接骨木树斜斜地靠着围篱。这儿有一株结结疤疤的柳树,树下有一
个小水池,池里有一只母鸡和一群小鸭。是的,还有一只看家犬。它对什么来客都要叫
几声。
乡下就只有这么一个农舍。这里面住着一对年老的夫妇——一个庄稼人和他的妻子。不
管他们的财产少得多么可怜,他们总觉得放弃件把东西没有什么关系。比如他们的一匹
马就可以放弃。它依靠路旁沟里的一些青草活着。老农人到城里去骑着它,他的邻居借
它去用,偶尔帮忙这对老夫妇做点活,作为报酬。不过他们觉得最好还是把这匹马卖掉
,或者用它交换些对他们更有用的东西。但是应该换些什么东西呢?
“老头子,你知道得最清楚呀,”老太婆说。“今天镇上是集日,你骑着它到城里去...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14 中共前副委员长陈丕显笔下的“三年大饥荒”
李悔之按语:陈丕显,“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
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引自官方评价),在上世纪三年大饥荒之时,任华东局书记处书
记。本文摘自他的回忆录。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的为时三年的大饥荒,虽然时隔现在只有五十年,然而,由于众
所周知原因所致,三年大饥荒期间究竟饿死了多少人,已经成了两派网民长期争论得你
死我活的焦点历史悬案。更极端的是:有些“革命群众”依照传统定论,一直不承认三
年大饥荒的历史事实。认为这是“三年自然灾害”。更不承认饿死人的事实。他们将有
关“三年大饥荒”饿死人的报道,认定这是反毛反共人士别有用心的“造谣”!……鉴
于此,今日特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
命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副委员长”陈丕显有关三年大饥荒的回忆转载于此。
三年大饥荒与十年“文革”,是当代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两幕悲剧。也是中华民族几
千年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历史...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15 铁路工人的联合,
矿工的联合。
电报司员的联合,
电话司员的联合,
造船业工人的联合,
航业工人的联合,
五金业工人的联合,
纺织业工人的联合,
电车夫的联合,
街车夫的联合,
建筑业工人的联合……方是最下一级小联合。西洋各国的工人,都有各行各业的
小联合会。如运输工人联合会,电车工人联合会之类,到处都有。由许多小的联合,进
为一个大的联合,由许多大的联合,进为一个最大的联合。于是什么“协会”,什么“
同盟”,接踵而起。因为共同利益,只限于一小部分人,故所成立的为小联合。许多的
小联合彼此间利益有共同之点,故可以立为大联合,象研究学问是我们学生分内的,就
组成我们研究学问的联合。象要求解放要求自由,是无论何人都有分的事,就应联合各
种各色的人,组成一个大联合。
======================
民众的大联合
作者:毛泽东
(一)
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补救的方法,改造的方
法。教育,兴业,努力...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16
去北朝鲜镀把金,瞧让毛粉给吹捧的
我爱韶山的红杜鹃
作者:毛岸青邵华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我们敬爱的父亲逝世后的第一个春天,我们回到了老
家湖南。我们含泪停立橘子洲头,漫步湘江两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
,依恋韶山故园......万千思绪,随山移水转。正是杜鹃花开遍三湘的季节,乡亲们怀
着深厚情意,连同韶山的泥土,送给我们一棵盛开的红杜鹃。
我们爱韶山的杜鹃象烈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故乡山村最早的夜校灯光
,到秋收起义的烈火,都是父亲和革命先辈们亲手点燃。革命斗争的烈火映红了长江,
映红了安源,映红了井岗,映红了二万五千里草地雪山,映红了陕北、华北、中原、江
南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烈火整整燃烧了半个世纪,全人类都以惊
喜的目光注视着这辉煌的光焰。我们流连他老人家少年时代游泳的池塘,放过牛,砍过
柴的小山,教育全家投身革命的灶屋,耕种过的菜地和稻田,博览群书,探求真理的住
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校园。岸青记起小时候打碎过一个瓷杯,爸爸耐心地从杯子
讲到瓷器的生产泥土变成精细的瓷器,要经过多少工序,工人同志要流多少汗?从那时
起,岸... 阅读全帖 |
|
M******s 发帖数: 1772 | 17 你姨父的父母肯定是土地主, 家里没有读书的或者做官的,可不就是个种田人? |
|
c******2 发帖数: 3849 | 18 揭秘︰为什么会饿死那么多的人?
作者:原始口述︰胡合江(父)笔录整理︰胡川徽(子)
>>我老家所在的无为县,饿死20-30万,超过南京大屠杀
我们安徽无为饿死多少人?杨金声在《我亲历的瓜菜代生活》中记载︰“据县公安局统
计,1959年县饿死82278人,1960年饿死126524 人。1957年底,全县总人口为982979人
,1960年底只有662557人,减少了320422人。再加上1961年饿死的人数,无为县总共饿
死人应当在30万以上。”这个数字可能不包括新出生的人口(加上这个,就饿死更多的
人)和逃亡外地的人口(减去这个,就没有饿死那么多)。谢贵平调查的结果是,全县
饿死20余万人,占“大跃进”发动时总人口的20%。死亡率在1/3-1/5之间,这个死亡
数字和比例之疯狂,甚至超过了所谓的“南京大屠杀”。
我父亲不是专家,也无法掌握这些详细的资料,但是我们金河埂村180多人,饿死80多
人(保守数字也是60多人),逃亡20多人,活下80多人的数字,大致误差是不大的。我
们家当时4人,大伯饿死,大伯的童养媳后改嫁,我爸爸和叔叔在外地炼钢铁和修铁路
,因而没死。从我们村死亡人数来看... 阅读全帖 |
|
C*******0 发帖数: 126 | 19 父亲是大饥荒时侥幸生存下来的孤儿。从小就被人剥夺了家庭和教育的权利。快到70岁
了,还继续在那块曾今发生过灾难的土地上种田和做苦力谋生(比如做零工筑路和修坝
)。他经常抱怨说,不是我不想干活,我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实在干不动重体力
活了。可是,我没有像城里人那样的养老金,我一停下来,我就不知道下顿饭在哪儿吃
。他经常关心地问我,你在美国有没有养老金啊,没有的话,就回来加入红帮,当个公
务员什么的,混点养老金吧。是啊,你看,农民到了老年,干活干不动了,养老真成了
大问题。我们农民的孩子从小就缺吃少穿,长大了熬出头了还要肩负很多包袱,历史的
包袱,和用自己的血汗钱帮自己的父母养老的包袱。体制内的人们的孩子们就没有这些
负担。更有可能,有些体制内的人还可能用自己的灰色收入给自己的儿女买车买房,借
钱给他们。体制内的人的养老金全是由国家的税库包着的。大陆的宪法里规定,子女有
赡养父母的义务。可是,宪法又规定,国家公务员(其实也就是红帮了)有领取养老金
的权利。为什么不规定农民有领取养老金的权利或公务员的子女有赡养农民父母的义务
呢。这宪法不是明摆着要来欺负或勒索我们农民的小孩吗。我看种田人...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白色恐怖中的台共:为解放工农而壮烈牺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 00:38:49 2012, 美东)
当红星在七古林山区沉落(节选)
陈映真
一九四九年底,台湾“省工委”开始瓦解,刽子手们在岛内展开肆无忌惮的逮
捕、拷问、投狱和刑杀时。苗栗客家佃丁、下农优秀的儿子们,在三湾、狮潭、大湖险
峻山区工作、逃亡,终至覆没。徐庆兰在六张犁公墓上的孤冢,揭开了沉落在七古林山
区的半边红星……
一九九三年五月廿七日,苗栗县铜锣乡人曾梅兰,在台北市六张犁公墓荒蔓的一隅
,果然就寻到了他苦苦到处寻找了三十年的,他的胞兄徐庆兰一方很小的墓石。墓石只
有十五公分宽,略为倾圮地露在地面上的部分,约莫只有三十来公分高。泥土把墓碑上
的字都糊上了,只露出比较清晰的“徐”字。
曾梅兰用他那几十年泥水师傅的厚实的大手。随手抓了一把墓地蔓生的野草,用力
在墓石上搓。墓石上的字逐渐清楚了。他睁大眼睛辨迹。石头上写着:
民国四十一年八月八日
徐庆兰
曾...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白色恐怖中的台共:为解放工农而壮烈牺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 00:38:49 2012, 美东)
当红星在七古林山区沉落(节选)
陈映真
一九四九年底,台湾“省工委”开始瓦解,刽子手们在岛内展开肆无忌惮的逮
捕、拷问、投狱和刑杀时。苗栗客家佃丁、下农优秀的儿子们,在三湾、狮潭、大湖险
峻山区工作、逃亡,终至覆没。徐庆兰在六张犁公墓上的孤冢,揭开了沉落在七古林山
区的半边红星……
一九九三年五月廿七日,苗栗县铜锣乡人曾梅兰,在台北市六张犁公墓荒蔓的一隅
,果然就寻到了他苦苦到处寻找了三十年的,他的胞兄徐庆兰一方很小的墓石。墓石只
有十五公分宽,略为倾圮地露在地面上的部分,约莫只有三十来公分高。泥土把墓碑上
的字都糊上了,只露出比较清晰的“徐”字。
曾梅兰用他那几十年泥水师傅的厚实的大手。随手抓了一把墓地蔓生的野草,用力
在墓石上搓。墓石上的字逐渐清楚了。他睁大眼睛辨迹。石头上写着:
民国四十一年八月八日
徐庆兰
曾...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22 村民们带着记者参观自己家刚盖好的房子
又是一年春节来到,记者再次回到故乡。没有报道任务,没有卧底暗访,有的只是和家乡、亲友一年一度的亲密接触、闲话家常。
不管是偏远的乡村,还是喧闹的都市,故乡的日子、亲友的生活,虽然上不了头条,但却可以看见最真实的中国。
故乡,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吗?面对故乡,我们既是亲历者,又是观察者。请跟随记者的脚步,看看中国乡村的变化。
“村里人现在都有钱了,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盖房子。”一名村民向《法制晚报》记者感叹道。在我的家乡河南省太康县葛岗村内,由于大量村民外出务工经商,富起来的农民们回到家乡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盖房,目前村里已经盖起来两三百座小洋楼。
家乡
位于豫东平原 村名源于“王莽赶刘秀”
我的家乡所在的太康县葛岗村位于豫东大平原上,沃野千里,一马平川,距离黄河90多公里,新中国成立前多次受到黄河泛滥的影响,相传河水汹涌时,冲出了“黄河十八岗”,葛岗就是其中一个“岗”,每个“岗”都形成了一个村,邻村就有兀术岗、竹子岗、黄岗、漳岗等一些以“岗”命名的村子。
对于葛岗这个村名的来历,老辈人经常传说,这来源于王莽赶刘秀的故事。相传刘秀骑着一匹马,被王莽追赶至现... 阅读全帖 |
|
e****e 发帖数: 975 | 23 摘个一小段:
古代的农民是庶民、也是四民的主体,其主要成分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以及以业
农为主而兼营商业、手工业的人,务农兼出租田地或兼雇工经营的人,没有功名的农村
土地出租者也算到农民的概念中。要之,一切与耕地、与农业生产有关系而又不是其它
职业或身份的人都属于农民范畴,不宜于把农民看得太单纯,以为只是种田人。
http://www.bgsyw.com/zhengwu/html/?7173.html
渔夫、猎手、樵夫什么的都算农民范畴。 |
|
S*******C 发帖数: 7325 | 24 ☆─────────────────────────────────────☆
whoumass (who) 于 (Wed Mar 24 13:33:08 2010, 美东) 提到:
如果不招安
他们的结局会是?
1. 继续占山为王
2. 发动更大规模的人民运动
3. 和方腊组成反政府联军
4. 其他
☆─────────────────────────────────────☆
superphase (多情应笑我) 于 (Wed Mar 24 13:37:00 2010, 美东) 提到:
到辽国开辟敌后根据地,解放东北后逆袭宋
☆─────────────────────────────────────☆
miragedeva (砸锅卖铁养马甲) 于 (Wed Mar 24 13:38:50 2010, 美东) 提到:
不招安估计就被灭了
他们缺少起义的支持吧
宋朝农民都不穷
☆─────────────────────────────────────☆
OXGBIX (牛英九) 于 (Wed Mar 24 13:42:27 2010, 美东)...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89031 | 25 士大夫阶层当然反对变法阿
当时如果有全民教育,种田人的孩子也能成文学家的话
就不会这样了
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都说雍正残暴,雍正杀的人比康熙乾隆,按照在位时间
均衡一下,都要少的多,就是因为摊丁入亩,掌握话语权的
地主阶级就拼命诋毁
还有沙俄的伊凡,也是因为削藩,被有文化阶层描述的很残暴
可是伊凡属于全欧洲杀人最少的君主,彼得大帝一天晚上亲手
杀掉的政敌,比伊凡一辈子沙调的人都多
这就是知识分子为什么都诋毁老毛。好在老毛真正实现了全民教育
知识分子想垄断话语权已经不可能了 |
|
a**e 发帖数: 8800 | 26 当时如果有全民教育,种田人的孩子也能成文学家的话
就不会这样了
What do you think 欧阳文忠公 was? |
|
k****r 发帖数: 9629 | 27 衣:从布票到品牌
衣着是人们展示自己的第一品牌。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穿什么式样的衣服与衣服的
质地、品牌及色彩搭配,都是他或她职业、收入与品位的潜在表述。然而从建国初期到
文革结束这差不多三十年时间里,中国人的穿衣标准仅限于中山装、建设服,还有军便
服和工作服,服装颜色也是以蓝、灰、黑以及军绿色为主。夏天是白衬衫加蓝裤子,连
穿裙子的女性都不多见。 之所以在穿着方面如此单一,除了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
社会环境有 衣服的变化漫画
着直接关系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轻纺产品匮乏,市场供应紧张,人们购买成衣或布料都
需要布票。 布票诞生于 1954 年,消失在改革开放的 1983 年冬。曾经主宰过老
百姓三十年的穿衣大事。这不起眼的方寸票据全国没有统一式样,一般为长方形,为 2
.3cm × 5.2cm 的票幅。面额分一寸、五寸、一市尺、五市尺、十市尺不等。发放布票
时一律以该年 11 月底的正式户口人数为准,每人每年棉布定量 14.5 市尺、棉花 5
市两。这样的供应量,还包括被褥用布,确实很难保证每人每年可以添置一件衣服。再
加上布的供应品种很单调,无非是卡叽布、华达呢、灯芯绒、漂白布等...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3539 | 28 涉及到盘剥农民,乱收费,进口货的冲击。十分地不和谐...
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
船身压得很
低。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间的
空隙。
河埠上去是只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街道。万盛米行就在街道的那一边。朝晨的太阳
光从破了的明
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着的几顶旧毡帽上。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
他们的命运。
“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他们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地一沉,一会儿大家
都呆了。
“在六月里,你们不是卖十三块么?”
“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
“哪里有跌得这样利害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各处的米像潮水一般涌出来,隔几天还要跌呢
!”
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今年
天照应,雨水
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梗,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哪里知
道临到最后的
占卜,却得了比往年更坏的课兆!
“还是... 阅读全帖 |
|
|
S*********4 发帖数: 5125 | 30 9、说说欧洲人的“奴性”
奴性学说之基因
今天无论多么了不得的民族,她的始祖一定是文盲,而且一定是靠刀耕火种、茹毛
饮血过日子。经过成千上万年野蛮之后,发明文字、创造工具、穿上衣服、步入文明--
--人类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每说“民主”、“人权”、“科学”,有人便将之与西方的文化和历史联系起来,
似乎欧洲从来就是民主、科学的社会。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知道,西方哲学主要来源于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教义。
古希腊头号圣贤苏格拉底说:“我要对公民们说:你们彼此虽是兄弟,但是神还是
用不同的东西把你们造出来的。你们之中有些人具有统治的能力而适于统治人,在创造
这些人的时候神用了金子,因此这些人也就是最珍贵的。另一些人是神用银子作成的,
这些人就成为统治者的辅助者。再有一些人是农夫和手艺人,这些人是神用铜和铁做成
的。……统治者应当把这个神谶引以为戒,即:一旦铜铁做成的人掌握了政权,国家便
要倾覆。”在他看来,每个人出生前,就已经确定好属于哪一个等级。苏格拉底还说,
金子做的人会生出金子做的儿子,银子和铜铁做的人会生相应的儿子。至于他经常提到
的奴隶,自... 阅读全帖 |
|
S*********4 发帖数: 5125 | 31
你要跟我讨论文明史是吧?你知道不知道古希腊人、罗马人跟今天的西方人根本不是一个种族?现代的西方人,祖先是住在森林里面的法兰克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和哥特人,在希腊时代和古罗马时代都是近乎于原始人的野蛮民族,直到西罗马灭亡以后,也就是公元5世纪才走出森林,自称为日耳曼尼亚人。
就算他们继承了希腊和罗马文明一部分成果,其所谓的西方文明也很难被称为人类最杰出的。闲话少说,跟你讲一讲西方历史。
(原创连载) 扯淡出来的“西方文明”
欢迎参加本文在天涯社区 > 天涯论坛 > 国际观察 的讨论,请点击: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81217.shtml
一、前面的话
1、谁在编织谎言
近些年来,由于一些“历史学家”、“文化学者”等专家的偏执与偏心,国内出现
了一个怪现象:某些中国学者撰写的欧洲史,比欧美学者编写的要光鲜照人,中国专家
的评价,比欧美学者的高出N倍。
古罗马,在欧洲专家笔下,美好的东西自然不会遗漏,而屠杀、战乱、夺权、饥荒
、无视科学等等,也无一漏网;到了我们的专家手中,罗马只有...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2 11、可悲可怜的古代欧洲妇女
五四以来,不少精英人物痛感中国妇女地位低下,在不断呼吁提高妇女地位的同时
,将中国妇女受虐待归因于中国传统文化,矛头直指儒家学说,并持续地进行深揭猛批。
殊不知,欧洲无数的文字记载证明,自古以来,欧洲妇女的地位一点儿也不比中国
女人高,可以说处境更糟糕。
欧洲圣贤谈女权
圣贤苏格拉底是这样教导雅典女人的:“一个女人的美德,如果你想知道的话,也
可以很容易地描述出来:她的责任是在管理她的家务,和看管屋里的东西,以及服从她
的丈夫”。
柏拉图认为,女人的智商和小孩、奴隶差不多,除了有各种欲望、痛苦和快乐,啥
也不知道。
德谟克利特说:“接受一个女人的命令,对一个男人来说是最大的侮辱”。德谟克
利特还谆谆告诫道:“女人不应该动口舌,因为这是很危险的,”“少说话对于女人是
一种装饰,而装饰简朴,在她也是一种美”。
欧洲文化的另一主要源头《圣经》之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言论。《马太福音》说
:“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
是叫她作淫妇了。人若娶这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男... 阅读全帖 |
|
k******1 发帖数: 2883 | 33 中国臭老九在米国的血泪萎缩憋屈史的一朵浪花啊:
万 圣 悲 魂 (上)
刘予建
一
对美国中部平静、宁和的小镇衣阿华市来说,一九九
一年万圣节(Halloween
)不啻一个“凶日”,一个名符其实的“鬼节”。
似乎老天恶作剧,这一天风云突变,天气骤寒,第一
场暴风雪异乎往年早早地
降临了……
这是一个周末下午。在衣阿华大学《衣阿华人日报》
编辑部办公室内,仅剩下
学生记者凯勒一人在电话上采访该校万圣节庆祝活动的新
闻。这时,另一张桌子上
的电话响了。他没去理它,继续采访。不料,其它七、八
部电话机紧接着也不约而
同地纷纷响了起来。他觉得奇怪,不耐烦地走过去,抓起
其中一只。只见他刚听了
几句话,脸色陡然大变,“叭”地摔下话筒,顺手操起小
收录机和笔记本,飞也似
地跑出办公室,朝物理系大楼奔去……
而在宿舍里,女学生哈里斯四十分钟前刚从物理系大
楼做完实验回来。她太累
了,正躺在床上休息。突然,一个朋友从加利福尼亚州打
来电话,紧张地问:“你
没事吧?”
她莫名其妙:“我很好啊,怎么回事?”
“刚才电台广播说,你们学校校园里发生了持枪滥射
事件,我耽心你会不会…
…”
“什么?有人持枪滥...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7039 | 34 西方的海洋文明是个伪概念
--------------惧怕海洋的欧洲之一
作者:生民无疆
一个人事业有成,成为超级“大腕”后,总会有大批的专家学者对他的成长之路展开研
究,为他撰写传记,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众星捧月之中,“大腕”会自然而然地增加许
多头衔、经验、经典语录等等。当然,因此也会诞生若干因研究“大腕”而获得什么“
成果奖”的学术“权威”。
欧美发达后,研究“大国崛起”之路成为国内的“显学”。研究“大国崛起”,是因为
中国没崛起,所以,研究“大国崛起”的经验,是为了找出中国没崛起的教训……于是
,大国崛起之经验、逸闻趣事、经典语录等等,以及中国没崛起的教训、逸闻趣事、经
典语录等等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成果一:欧洲文明为海洋文明,中国文明为农耕文明,按大自然的赋予的颜色,称欧洲
文明为蓝色文明,中国文明为黄色文明;
成果二:欧洲文明为城市文明,中国文明为农村文明;
成果三:欧洲文明为商业文明,中国文明为农业文明;
成果四:欧洲文明为科技文明,中国文明为封建文明;
……
文明的定义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吗?中国文明为农耕文明吗?
果如是...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35 当红星在七古林山区沉落(节选)
陈映真
一九四九年底,台湾“省工委”开始瓦解,刽子手们在岛内展开肆无忌惮的逮
捕、拷问、投狱和刑杀时。苗栗客家佃丁、下农优秀的儿子们,在三湾、狮潭、大湖险
峻山区工作、逃亡,终至覆没。徐庆兰在六张犁公墓上的孤冢,揭开了沉落在七古林山
区的半边红星……
一九九三年五月廿七日,苗栗县铜锣乡人曾梅兰,在台北市六张犁公墓荒蔓的一隅
,果然就寻到了他苦苦到处寻找了三十年的,他的胞兄徐庆兰一方很小的墓石。墓石只
有十五公分宽,略为倾圮地露在地面上的部分,约莫只有三十来公分高。泥土把墓碑上
的字都糊上了,只露出比较清晰的“徐”字。
曾梅兰用他那几十年泥水师傅的厚实的大手。随手抓了一把墓地蔓生的野草,用力
在墓石上搓。墓石上的字逐渐清楚了。他睁大眼睛辨迹。石头上写着:
民国四十一年八月八日
徐庆兰
曾梅兰忽而哭了。满脸都是眼泪和鼻涕。他一边哭,一边用客家话说,“阿哥哇,
我找你找得好苦啊……”
曾梅兰不顾默默地站一旁徐姓老“土公仔”(捡骨师),尽情地哭泣。
“阿哥啊……你,几次托梦……你住在,竹丛下哦,阿哥……”
徐老头望着这伤心的弟弟,一边望着离墓石十步远的一小丛野竹... 阅读全帖 |
|
a*******m 发帖数: 14194 | 36 看清楚了,浙江、江苏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到57岁。
一帮接近退休年龄的退休的老农民在种田。
当地政府说,由于权属不清,土地纠纷很多。不仅如此,目前农村种田的基本都是老年
人,随着老年劳动力人口下降,农村土地流转越来越频繁,土地的权属问题也已经越来
越模糊。很多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家有多少地,地在哪里。正在油菜地里撒肥料的
这位老奶奶叫权学荣,今年75岁,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马头镇大楼村村民。权奶奶的
年纪已经不适合种地了,不过由于四个孩子都出去打工了,她就这样坚持种了这一块地
。金传宣告诉我们,几年前他们老两口还能坚持,不过随着岁数的增大,现在越来越感
觉力不从心。现在是冬天,室外气温接近零度,不过权奶奶仍是满头大汗,就这样持续
了2,3个小时,总算把这一块田的肥料撒完。
48岁是这个村年龄最小的种田人,村民告诉我们,由于种田收入低,年轻人都出去打
工了。记者在这个村几天的时间了,只遇到了一位年轻人,还是提早赶回来过年的。年
轻人不知道自己的家田地几亩几分,几块的现象并不是个例。据统计,到2011年农民工
数量已达到2.46亿人,而且每年还在以900万~1000万的速度增加,但务农农...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975 | 37 阿阿,我从来没想过要把自己随便写东西收集起来, 不过就是有时看到某些话题,把
自己了解的情况或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而已,往往连错别字都没检查就回复出去了。我不
是做社会问题研究的,只是把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所思所想写出来而已。在生长农村,
经历过毛邓江胡各个时代,从小给生产队割牛草,打猪草,插秧刨地,看病找赤脚医生
,不过不是本大队免费的赤脚医生,而是拿着现金或赊账去相邻大队医疗站或是直接去
医生家里,这个医疗站现在依然存在,人满为患,当然跟村里(当时的大队)无关了,
也已经换了一代人了,当年的一对父子均已作古,是孙子掌门了。 而我们大队的3个
赤脚医生,81年就自动下岗了。没有经历过大饥荒,但小时候,父母常用“吃食堂饭”
时的惨状来教育要爱惜粮食,听到不少某某,某某…饿死的悲惨故事,听说过某人某人
对大跃进,大饥荒发牢骚结果是如何如何被整死的,而某某人发了同样的牢骚,因为出
身穷苦或儿子当官,也没把他们怎么样; 知道有个老太太是因为统购统销时棺材里藏
粮食,男人“畏罪”上吊后改嫁过来的 (如果是土匪抢劫,不反抗就没事吧?过后更
无罪可畏吧?)。现在还有亲人、同学、儿是伙伴、邻里乡亲生活在... 阅读全帖 |
|
k**a 发帖数: 1181 | 38 农地不集中,粮食不安全
北京大学副教授 徐建国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3-02-28 (www.ftchinese
.com)
过年在家陪父母。父亲种了一辈子地,里外算是个能手,话头自然离不开田里的事情。
说起来最让父亲看不惯的,就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种田了,下地的都是老人家,大都过
了六十岁了。虽然都已经机械化了,打个电话就可以撒种,收割,也不算特别累人,但
是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抱怨也是自然的。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不禁追问为何年轻人不种田。父亲熟知村里的事,一语便道破天
机:不划算。父亲以老家的一亩地为例算了一笔账。
苏北老家农村的地种两季,冬季种小麦,夏季种水稻,小麦亩产多说1000斤,水稻亩产
多说1100斤。水稻1.35,小麦1.1,两季加起来毛收入2585元。然后看种田成本。种一
季小麦的大项成本包括化肥(170),种子(80),刨地(65),收割(60),运输(
55),加起来440,小项包括农药,开沟,撒种,除草,加起来大概100块,这样合起来
一共540块左右。
种水稻的成本项目差不多,但是化肥、除草费用要贵很多,而且还要多秧苗培育、插秧
、灌溉三项费用... 阅读全帖 |
|
m**c 发帖数: 7299 | 39 【转帖】老军人谈三年“自然”灾害的经历
亲历“瓜菜代”年代
经常听人说:吃这个没味,吃那个没有味,不知道吃什么好了?然而经过饥馑,贫
穷和物资匮乏所谓瓜菜代年代的60岁以上
的老年人,都不会忘记“味”的历史回味。
在那狂热的1958年底,风风火火的大跃进刚刚冷却下来,三年困难生活就开始了,
所谓困难就是粮食极为短缺,缺到什么程
度,邮局柜台上放的帖信封的糨糊都被饥民偷吃舔光,有钱可以已买到黄金,但不一定
能买到粮食。这就是上个世纪59年,60年
,61年三年提倡瓜菜填饱肚子,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一个瓜菜代的新名词。
那时我正在部队服役,部队驻在耒阳县(现改市)花山坳,我又是部队业余新闻工作
者,耳濡目染部队与地方瓜菜代的情景,
就像翻开旧照片一样,让人们对那个瓜菜代年月,具有生活实感认识,现在我把神思良
久,当时所见所闻回写出来,供今后历史
研究者参改。
右肩背枪,左肩扛锄头
部队素由保障供给改为定量供给,开始人平粮食45斤减到38斤,不久又降到35斤
,还号召每个军人每月节约一斤支援国家建设。伙房也由大锅饭改...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4637 | 40 就是共产教肆虐的结果啊。承平年代,种田人活活饿死。人间地狱。
放到历史长河,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其实不是非要通过这样的惨烈代价实现的。那么轻
飘飘一句交了学费,然后毛依然掌握所有权利,任意行为。可悲的共产独裁体制。民众
如蝼蚁。
中国只要统一,不是只有毛的极端共产主义才能实现富强。
共运为害中国几十年,没有毛的死亡和邓的右转,中国就是另一个更大的北朝鲜。 |
|
S*******l 发帖数: 4637 | 41 土共喜欢把国家统一,民族解放的功劳戴在自己头上。
其实呢,是中国借着二次世界大战的世界大势实现的。没有土共,蒋校长一样抗战后统
一中国,会搞平军阀,进军西藏,结束西藏事实独立,进军新疆,赶走俄国势力。
这些事情,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都会做。
土共内战用土地收买农民,赢得内战胜利。
然后开始试图实现乌托邦理想,农民土地被收回,兔死狗烹嘛,现在要工业化,你们继
续牺牲嘛,饿死些人是交点学费嘛。
文化革命是要夺回我老毛权利,继续乌托邦理想嘛。
没有邓的去极端教义化,尊重现实,大家现在就是金家王朝下的生活。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没有共产红中国,但会有另外一个中国。会是分裂孱弱
的中国么?未必。但有一点,不会有和平年代,种田人活活饿死那么多。 |
|
b******3 发帖数: 4385 | 42 引:中学时读了不少徐志摩的杂文,所以认识这个人几乎没有被他的诗歌影响! 他对
中国情感的强烈好像一点不弱于他对女人的情感的强烈!,多情之人,想必也大都是正
直之人! 这里贴一篇徐志摩为罗素《中国问题》写的书评,让大家看看那个时代的文
人对国家的认同感!多说一句,个人也认为罗素这本书确实还是比较靠谱的,从马可波
罗到黑格尔,从莱布尼茨到马克思韦伯,都有专门研究观察中国的笔墨,不是时代久远
难核其实,就是依靠传教士的几封信件,凭空想象!罗素是在旧楼坍塌,新楼未建之际
踏上中国土地,用自己的观察写就的这么一本书,值得一读!
罗素与中国
———读罗素著《中国问题》
罗素去年回到伦敦以后,他的口液几乎为颂美中国消尽,他
的门限也几乎为中国学生踏穿。他对我们真挚的情感,深刻的
了解,彻底的同情,都可以很容易从他一提到中国奋烈的目睛和
欣快的 表 情 中 看 出。他有一次在乡下几于和卫伯 (Sidney
Webb)夫妇吵起嘴来,因为他们一对十余年来只是盲目地崇
拜日本,蔑视中国。他对人说他很愿意舍弃欧洲物质上舒服的
高等生活,到中国来做一个穿青布衫种田的农人。他...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一个老红卫兵的回忆与反思(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6 10:31:20 2015, 美东)
·阎 淮·
(上接zk1505c)
三、云贵保省委 回京反文革
1、“敢死纵队”大战云贵
66年9月初,我和同系的徐沙等9位干部子女,打着“清华大学红卫兵南下敢死纵队
”的旗号,赴云贵保卫其省委。选择那里的原因是,我的铁哥们徐沙的父亲(原二野干
部)解放初曾在那里任省领导。
我们到达云南后,立即与省委书记阎红彦上将、昆明军区司令秦基伟中将取得联系
。云南支持省委的群众拟成立全省的红卫兵司令部,反击北京和当地造反派的“反动行
径”,阎和秦请我们协助筹备。九月中旬,在昆明人民广场召开数万红卫兵参加的“红
司”成立暨保卫省委誓师大会,党政军要员讲话支持。宣读“红司”宣言的是省公安厅
长之女王海燕。我在大会上介绍了“八一八”在天安门上毛主席接见我们清华红卫兵50
人的盛况,以及《人民日报》支持我们“八二四”壮举等清华红...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4637 | 44 土共建国后搞的城乡工农剪刀差,种田人吃不饱肚皮。当年全国农村不都穷得一屁。城
乡差距巨大又不是人自己选的。
那桌子菜卖相差点,还是有鱼有肉比二三十年前强多了。 |
|
S*******l 发帖数: 4637 | 45 斯大林用乌克兰人的命换工业化,毛有汉族农民的命来换。
难道世界上只有中苏实现了工业化,只有斯大林模式才能实现工业化?
是毛的好大喜功造成了承平年代饿死无数种田人的惨剧。
居然成了最大功绩。 |
|
发帖数: 1 | 46 北大才女《卖米》写哭整个朋友圈,但你们知道她是怎样一个人吗?
点击:429 作者:如梦飞花 来源:东篱社 发布时间:2018-05-30 14:17:59
1.webp (11).jpg
前几天,整个朋友圈都在为一篇文章潸然泪下——《卖米》。
总以为《多收了三五斗》的故事只存在于那个年代的课本里。却想不到,竟是张培祥—
—一个出生于1979年的北大女生的整个少年。
她脚下那段担着大米踉跄走过十几里的赶集路,起先是贫穷通往活着的路,后来是乡间
通往城市的路,最后是人间通往天堂的路。
她拥有贫困,也拥有非凡的才华。她是北大BBS上著名的“飞花”,著有《大话红楼》
及其他翻译作品近百万字,那篇曾获得北京大学首届校园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的《卖米
》,只是她书写的诸多文章中的一篇。她因白血病逝于非典那一年,年仅24岁。
正如网友评价:有的人,活着,就已经筋疲力尽。那么,祈愿她在去的那条路上如轻风
飞燕,没有贫苦,没有重担,只有一朵自在飞花永驻芳华!
张培祥,究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人生——
1.webp (12).jpg
文|无名
2004年6月,权威文学杂志《当代》署名“飞花“发表了张培祥...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4637 | 47 城乡两重天。城市户口的,国营大厂的,是没压力,铁饭碗到老。
农村那是另一种景象。户口决定你是农奴。种田人吃不饱饭。 |
|
a*****8 发帖数: 2957 | 48 [在 StMicheal (archangel) 的大作中提到:]
:城乡两重天。城市户口的,国营大厂的,是没压力,铁饭碗到老。
:农村那是另一种景象。户口决定你是农奴。种田人吃不饱饭。
我河南亲戚那会儿就饿死好多人,邓产党计生又弄死不少,现在就是进城打工。
你感觉农民是腊肉时代好还是现在好? |
|
l*w 发帖数: 3758 | 49 某人说欧洲农业不咋地,这个大概好多人都这印象吧。其实这是错的。
欧洲农业一直不错。人家地多,亩产不如中国,但地多,一直轮耕。欧洲普遍实行休耕
制,采用轮作种麦1-2年,就随意种点苜蓿和豆科作物,当牲畜饲料,恢复肥力。一个
副作用就是西欧农村的牲口远比中国多,节省大量劳力,生产率高,他们有空间。
中国自从宋以后,基本没条件休耕了。而西欧在农田最紧张的时候,大航海前夜,还能
维持2/3农田休耕轮作,随便种点饲料。
就在金灭宋这年,法国的小麦亩产虽然比中国还差挺多,大概只有我们2/3,但人家的
人均耕地是宋人6倍左右了。教会和领主拿走农奴大概75%以上的收成。
而在中国,宋金元的官府和地主给农民剩下不到10%的收成,哪怕你是自耕农,不交租
日子也很苦。到蒙古人完全堕落之后,开销爆炸,所有摊牌层层加码压下来,长江以北
的汉人农民大概也就能剩下八九个月口粮。剩下三四个月空窗期,自己想办法。
蒙古人在工商业上有很多善政,主要是不受儒生蛊惑,比较务实,他们的统治对江南工
商业利大于弊。但在农村,暴元真的只剩下一个暴字。
总而言之,到了明初,西欧所谓农奴每年消费掉的粮食已经接近中国农民的2倍了,人
均... 阅读全帖 |
|
l****u 发帖数: 8729 | 50
我们每个人,即
使是出生在城市的人,也跟田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每个人的祖先都是从田园过
来的,或者现在还从事田园生活。在中国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人和田园的关系从来都
是非常密切的,人爱田园爱得如胶似漆。也因了这爱,为田园的归属曾发生过无数的争
吵、械斗和战争,产生过很多含着泪水和鲜血的故事。曾经,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
子热炕头,是中国男人最理想的人生追求。
但渐渐的,中国人对田园的爱意在变淡。
这种变化的起点说不太清,可在上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社化以后,变化越发明显起
来。最初,人们只是不再关心田园里的收成,收多收少与己无关;后来,是像男人不再
心疼自己女人一样的不再疼她,任其贫瘠荒芜;再后来,开始对她厌恶甚至有了恨意;
最后,像那些对妻子不忠的男人一样对她开始了背弃和逃离。
我们那一代,逃离田园的方法是去当兵。
接下来,有些人是想法子让工厂招工。
后来,是考大学。
再后来,是进城打工、做生意。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人们逃离田园的速度也更
快了。总之,想尽一切办法逃离田园,再也不和她相伴过日子。
不爱之后,就分手。实在无法分手的,便常常叹气:唉,咱命苦,只能困在...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