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科举制度
首页 3 4 5 6 7 末页 (共10页)
C********g
发帖数: 9656
1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4/c_122189314.htm
2011年10月24日 09:06:54 来源: 光明日报
考试场景
殿试录
殿试
试卷
访谈嘉宾:
李弘祺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所讲座教授
刘海峰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陈文新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金惠经 韩国国立Hanbat大学中国语科教授
水上雅晴 日本琉球大学教育学部国语教育讲座准教授
丁克顺 越南《汉喃杂志》副总编辑
主 持 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杨 华)
(光明日报 国学版 梁 枢)
时 间:2011年9月24日晚
地 点:武汉大学珞珈山庄
主持人(杨华):各位先生,去年开始,我们就和光明日报国学版共同筹划发起一
个讨论,叫做“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专注于中国文明的独特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
题目。前一段时间,主要就20世纪思想家们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们留下的思想遗产进行梳
理,这方面的讨论今后仍将继续进行;而同时另外一种讨论正在酝酿开展,就是讨论文
明发展过程中,中国文明所独有的一些侧面,比如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的宗法制度,
中国的礼乐制度,等等。今...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314
2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7:00 2009), 站内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6:46 2009), 转信
eBookCN|Txt电子书籍下载 http://www.ebookcn.com
目 录

前言
第一讲 汉代
第二讲 唐代
第三讲 宋代
第四讲 明代
第五讲 清代
总论
钱穆年表
钱穆先生小传
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毕明迩:关于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704
3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0/200609/9957.html
一、前言
传统中国县以下的基层权力结构,始终是中外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十分关注的研究对象
。费孝通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即巳注意到“从县衙门到每家大门之间的一般情形”
“是有趣的,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中国传统中央集权的专
制体制和地方自治的民主体制打交涉的关键。如果不弄明白这个关键,中国传统政治是
无法理解的” 。在中国二千年来的地方政府层级变迁过程中,县级政区是最稳定的一
级基层政区。皇帝任命的地方官员到县级为止。但是,我们不能据此而认为县衙以下处
于一种 “权力真空”状态。事实上,在县衙以下的基层社会,实际存在着三个非正式
的权力系统在运作:其一,是附属于县衙的职业化吏役群体。如清代州县吏役人数,大
县逾千,小县亦多至数百名 。其二,是里甲、保甲等乡级准政权组织中的乡约地保群
体。这一群体每县亦有数十至数百人不等 。其三,是由具有生员以上功名及退休官吏
组成的乡绅群体。据张仲礼研究,19世纪前半期中国士绅总数巳达到100余万 ,平均每
县有六七百名...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8613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江南后来状元多的问题。
刚查到这个。族群、政治或地域人脉的影响就非常明显而且有依据。
“随着战争的平息和军功的减少,众多的满族旗人家族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科举功名成
为其入仕的主要途径,如嵩申家族。《清代科举家族》通过对八旗科举家族的履历和其
他史料的分析,考证了江苏、浙江省的进士人数所占比例由清初约35%下降到了清末的
约15%,这主要是因为八旗科举家族在清末的崛起对汉族科举家族形成了冲击。朝廷重
用满族科举家族的倾向也在逐步加强,满族军机大臣中科举出身者不少,如雍正时期的
大学士鄂尔泰、乾隆帝重用的大学士阿桂皆为举人出身,而嘉庆帝时的军机大臣那彦成
,道光帝时的耆英、穆彰阿皆为进士出身。”
http://tangsong.blog.hexun.com/16377378_d.html
评张杰《清代科举家族》
陈小锦
2007-05-17 20:05:41
《清代科举家族》,张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科举是一个争议性很强的话题,涉及面非常广,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方方
面面。自近代学者涉足这一研究领域以来,已有一个多世纪。科举家族研究在上世纪80
年代后有所突破,高质量的论著主要在明清科举望族... 阅读全帖
a********k
发帖数: 32
5
http://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articles/chinese-social-
社会达尔文主义如何造就了现代中国
“中原国家”的千年任人唯贤
作者:Ron Unz
邓小平于1978年启动改革以来,30年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经济规模以人类历史上最快
的速度翻了40倍,目前蓄势待发,即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十亿华人在
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将自己的经济生活从用牛耕作、骑车出行,提升到汽车即将普遍
走入千家万户。
中国人的学业成就也同样惊人。根据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的测试结果,上海(总人口1500万的
大都市)学生雄踞全球之冠。1 中国其余地区的PISA结果显示,那些地区的学生的优异
表现也相差无几,中国广大农村数以亿计的学生(大多出自年收入低于2000美元的农民
家庭)的平均成绩足以与欧洲最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瑞士)的学生相匹敌,甚或
超过,与美国比较更是远远胜出。2
在上一代,邻近中国的多个小型华人国家或地区(比... 阅读全帖
V****n
发帖数: 651
6
http://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articles/how-social-darw
邓小平于1978年启动改革以来,30年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经济规模以人类历史上最快
的速度翻了40倍,目前蓄势待发,即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十亿华人在
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将自己的经济生活从用牛耕作、骑车出行,提升到汽车即将普遍
走入千家万户。
中国人的学业成就也同样惊人。根据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的测试结果,上海(总人口1500万的
大都市)学生雄踞全球之冠。1 中国其余地区的PISA结果显示,那些地区的学生的优异
表现也相差无几,中国广大农村数以亿计的学生(大多出自年收入低于2000美元的农民
家庭)的平均成绩足以与欧洲最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瑞士)的学生相匹敌,甚或
超过,与美国比较更是远远胜出。2
在上一代,邻近中国的多个小型华人国家或地区(比如台湾、香港、新加坡)也取得了
类似的经济和技术成就。而在以白人为主导的国家(如美国...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7
http://hx.cnd.org/?p=113854
—中国贪官衍生机制分析
罗慰年
以德不能治国
清华大学外籍教授贝淡宁的《中国模式》新书,在海内外掀起一阵涟漪。“美国之音”
予以高度重视,又是讨论,又是采访。中国新锐媒体“南风窗”也给予版面,让他畅谈
“中国贤能政治的未来”。贝淡宁胆子不小,在书里公然建议中国共产党改名。贝淡宁
希望中国共产党改个什么名字呢?他认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的精英集团领导中国“贤能
政治”(Meritocracy),因此,不妨把中国共产党的名称改为“中国贤能联盟”。
要共产党改名的想法,基于他对共产党的“贤能政治”(Meritocracy)的判断。什么
是“贤能政治”?“贤能政治”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是《礼记》“天下为公”的政
治理想;第二,是“选贤与能”,选拔道德优秀的领导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贝淡宁把
Meritocracy翻译成“贤能”而不是“精英”。精英可能有能力但是没有道德;贤能则
强调官员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贤能政治”的标准是:热情(Passion)、美德(
Merit)、责任(Responsibility)。“贤能政治最重要的是能力和道德。”...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社会与民众观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1:03:43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社会与民众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0 02:00:34 2010, 美东)
兴亡周期律和国强民弱局面之形成(1)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提要:
当政治试图严密控制社会的时候,实际上是国家锁死了社会;静止僵化的社会反过来又
锁死了国家,即社会结构又制约了政治的作为。在“国家—社会双向锁死”的情况下,
中国社会就会保持在农业文明的状态中,只有量的累积,而没有质的突变。一个试图控
制社会一切的国家,是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换取稳定的。它虽免于社会变革对政治的
威胁,却崩溃于社会固...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9
http://hx.cnd.org/?p=119624
中国的历史,分为两个时期:秦以前的夏商周三代和秦以后的“中华帝国”时期。
秦始皇统一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就一直在这个帝制的磨道里转圈儿,一
治一乱,分分合合。用毛泽东的话说,是“千年犹行秦政制”。
这种“模式”是怎样形成的?这个体制,中国是怎么进去的?现在,面临再次转型的中
国,怎样才能走出这一“模式”呢?
关于这个“模式”的形成,有过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是自然环境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处在一个封闭而又广袤的地区。说封闭,因为
它的东边是大海,北边是草原,西边是沙漠,西南和南部是高山。说广袤,因为它又有
足够的生存和活动空间供我们折腾。
在这一环境中,产生了我们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
耘冬藏。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我们务实的文明,让我们不用去关心外面的世界。
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是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一盈一虚,一治一乱。分久必合,合久
必分。这样的生存环境,形成了我们的性格,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除汉武帝主动
征伐匈奴外,历史上,中国很少出兵国外,最多也就是应属国的要求,去镇压当地的叛...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1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floor10(10楼), 信区: Thoughts
标题: 再谈古代科举制度的优劣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Sat Sep 16 19:08:45 2017,GMT)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究竟是好是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我个人觉得科举制度形
式上是好的,实质上却有很大的缺陷。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科举制度也
是其中之一。
科举制度自隋朝初步形成,到清朝灭绝。其中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时间。如果科举制度
没有存在的合理性,它不可能维持这么久的时间。它在形式上,保证了寒门子弟有晋升
为官员的可能性,使得古代的读书人有了改变地位和命运的机会,还可以促进他们学习
书本,报效朝廷和治理天下的抱负。
这种形式上的公平,使读书人有了奋斗的动力,使封建制度的稳定也得到了保障。读书
人有了登上仕途的渠道,就势必会减少造反和消沉的可能性。而且读书人的命运被牢牢
的拴在科举制度之上,一辈子围绕它转,一百多岁了还要考进士,这些现象都是对统治
阶级有利的事情。国家通过科举选取人才的同时,顺带分一杯羹给读书人。使得他们的
命运与皇权兴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都是科举带来的好处。
但是科举制度...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1
兴亡周期律和国强民弱局面之形成(1)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提要:
当政治试图严密控制社会的时候,实际上是国家锁死了社会;静止僵化的社会反过来又
锁死了国家,即社会结构又制约了政治的作为。在“国家—社会双向锁死”的情况下,
中国社会就会保持在农业文明的状态中,只有量的累积,而没有质的突变。一个试图控
制社会一切的国家,是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换取稳定的。它虽免于社会变革对政治的
威胁,却崩溃于社会固有结构不可克服之矛盾。强悍的国民虽然会以拳头和意志带给国
家统治阶层很多课题,政治体制因此面临极大挑战,但却迫使统治阶层进化,利用人类
的一切文明成果,建立更高明的政治制度。须知:民强才能国强,只有社会多样化的健
康发展,才能给国家民族带来真正福祉和根本利益。
从某种意义而言,社会不得已生出了专制政治这个孽子。当儿子反过来教训老子的时候
,天道就沦丧了。——题记
客:韩非子认为民众愚蠢、奸猾、贪婪、鄙俗,这岂不是以偏概全了,个人难免有缺点
,但把人民这个整体都视为“群氓”,是很恶毒的观点,听起来很不舒服。
主:韩非子直截了当...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社会与民众观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1:03:43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社会与民众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0 02:00:34 2010, 美东)
兴亡周期律和国强民弱局面之形成(1)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提要:
当政治试图严密控制社会的时候,实际上是国家锁死了社会;静止僵化的社会反过来又
锁死了国家,即社会结构又制约了政治的作为。在“国家—社会双向锁死”的情况下,
中国社会就会保持在农业文明的状态中,只有量的累积,而没有质的突变。一个试图控
制社会一切的国家,是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换取稳定的。它虽免于社会变革对政治的
威胁,却崩溃于社会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是不是最先进的国家制度。 美国的垃圾总统负责制, 民选; 妈的不能更低级了。 现
在美国这个德行, 就算reset后, 上来个牛人一样完蛋。 我先贴出来隋朝制度, 慢
慢看。
隋朝政治制度包括四个方面:中央制度,地方制度,科举制度,法律制度。以下为大家
一一介绍:
中央制度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首先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废除北周附会《周礼》六官所建立的官
制,代之以新的职官制度:“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
史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监,
左右卫、左右武卫等府。”以强化中央集权和恢复汉族王朝官制的传统。尚书、门下、
内史三省制是隋代中央官制的核心。三师、三公虽然地位崇高位居一品但实际上只是荣
誉职务。隋代尚书省的地位很高,《隋书·百官志》说“尚书省,事无不总”,反映了
它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地位与权力。
地方制度
隋代地方上分为州、郡、县三级,后于开皇三年废除郡的行政设置,以州直接统县
,隋炀帝时又改州为郡。隋代州的长官每年年底都要进京述职,称为朝集使。朝廷则派
司隶台官员或别使巡省地方。
科举制度
南北朝时期为了选拔有用...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956486
「我们国家培养一个领导干部比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花费要多得多。」干部能力的增强、
水平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很大程度上是以各种社会成本的消耗为代价的。培养不易,
能修不弃。正因如此,唯有阳光重启、正当起复被问责的官员,才算是真正爱护珍惜,
才体现对党和人民的负责,也才能令他们在未来工作中赢得群众心甘情愿的支持。(《
人民日报》:谈问题官员复出)
这是谁要复出了啊……
理解是为了作出预测。
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培养领导干部,答案很简单,为了壮大我们的势力,维护我们的
利益。在中国古代,最大的利益就是人力资源,争夺人口就是最大的利益,培养领导干
部就是为了打响品牌,吸引别国的人口迁移至我国,什么品牌最重要?安定,和平,有
秩序,有发展前途。有了这个品牌才能招揽人口。因此,政治集团是一个稳定的秩序的
生产商,培养干部就政治集团集团的再生产秩序的过程,而政治集团在再生产能力直接
决定在政治斗争中的胜负问题。与此同时,最大的空头,老天爷专门生产混乱,
disorder。
春秋战国的政治集团的秩序的最终供应商就是国君家族和士... 阅读全帖
t**c
发帖数: 257
1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废除高考:亡国之道!
废除高考:亡国之道!
又是一年六月六,紧张激烈一如既往。高考生同孕妇一般成了家庭乃至社会的重点保护
对象,大太阳地下殷殷期盼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并不见少。出租车司机都开起了爱心送
考车,北京的单双号限行临时取消;为给考生大巴让路,甚至封闭道路,交警开道,大
家都如同给人家让路去医院生孩子一样,觉得理所当然,鲜有抱怨。一个苦读十年,一
个十月怀胎,说高考如重生,实不为过,却是更难产一些。而年年如此,虽然从七月改
到了六月,还是同样的热度同样的紧张。而同样的十年,同样的四十八小时,又是几家
欢喜几家愁。“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万年,高校扩招也已十多载,这独木桥,却似乎
总是不够宽。
每年这个时候,也是关于高考的争论最为激烈的时候。高考如紧箍咒,从初中甚至小学
开始便套在每个学生头上。高考如战场,激烈而残酷,从感情上,活生生的人被冷冰冰
的分数所左右,谁都不舒服。而现实中,翻来覆去,高考却不仅仅是几乎每个学生,更
是整个社会绕不过去的坎儿。事情也做了不少,所谓高考加分,所谓高中校长推荐,所
谓高校自主招生,朱清时老先生更自立门户,要为“国家闯出一条路”。初衷自然都好,
但不消一两年,加分成了拼... 阅读全帖
C********w
发帖数: 1724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革原来就是历史的一个重复
谈谈东西方对专制概念的不同理解
信源:落基山人博客|编辑:2011-07-06|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专制这个概念,我们基本运用的是西方的,也就是运用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一个概念,
包括从孟德斯鸠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等等,只是,问题是,当我们用西方的专制概念
来套中国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西方这个专制的概念,是否适合中国的现实
和历史的问题。这同样出现在“封建”这个西方概念是否适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问题。
说中国有两千年的封建社会,这固然很荒谬,关于西方封建这个概念是否适合中国,有
很大的争议,笔者也曾有专门的文章讨论(《中国是有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吗?》),这
里不谈,其实争议的核心,是封建这个概念的东西方的理解不同,而我们基本是引用了
西方的概念来套中国,于是就出现了问题。而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与
西方的历史和现实是非常不同的,如此搬用西方的概念,就会出现荒谬性。
专制这个概念也是如此。当我们运用专制这个概念说西方的历史的时候,指的是西方的
王权时代,包括罗马帝国后期,包括启蒙时代所面临的王权要独大的...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资中筠:投入水中的一枚石子
资中筠:投入水中的一枚石子
2014年01月17日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刘炎迅
她老而弥坚,不盲从不妄为,坚持着以常识论道,以理性立言,在当下纷繁的舆论场,
保留着独立、坚守和担当
本刊记者/刘炎迅
资中筠的头发花白了,蓬松自然卷曲,但看得出经过细心的打理,虽然83岁,但谈到一
些往事和学问中的细节,她几乎是脱口而出。
她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入学时还是民国,毕业那年,已经改天换地,18岁的女青年,她
迅速适应着新的一切。因为机缘巧合,她被选入外事系统,后来又调入中国社科院参与
组建美国研究所,随后担任所长一职至退休。那些年,她和研究欧洲史的爱人陈乐民先
生,各自发表了很多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和观点,成为一对全国知名的学术伉俪。
老伴儿陈乐民2008年去世后,资中筠便一个人生活。她住在北京南三环内一个老社区,
喜欢简单平静的生活,但有时不免受邀参加各种活动。她更广泛地关注社会问题,2013
年12月,她的两本新书《美国十讲》和《老生常谈》出版,前者侧重于史实,后者侧重
于观点,一以贯之她多年来以常识论道、以理性立言的品格。
“少数的花果”
门前换鞋的地方,摆着一些书,还有挂件,透着主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小黄人都是伪天才
这个强弱是你自己定义的?
中国虽然在隋朝发明了科举制度但是真正普及是在唐朝末期。在魏晋南北朝 隋朝和唐
朝早期 那是基于种姓的门阀制度。等于是靠种姓制度选人。宋元明清用了科举。
你比较一下 魏晋南北朝隋唐这段时期, 还有宋元明清这段时期, 你能确定的说前者
靠门阀制度选出来的官员 就不如科举吗? 至于到了现代 在 种姓制度 科举制度之外
西方有搞出来选举制度 来选拔官员 也没见到就差了。
至于科举制度的弊端 其实不用多说了。党争害的明朝亡国就是现成的例子。而这个党
争其实和科举就密不可分。 开始就本身而言没有错 但是 为了考试而考试就搞出了各
种各样的畸形。
[在 pgxj (苹果香蕉) 的大作中提到:]
: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比同时代西方按血统出身选拔人才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Z*****l
发帖数: 14069
19
金庸政治学之《书剑恩仇录》1——如无陈家洛,谁是总舵主?
一、如果没有陈家洛
一把手退下来了,谁来接替他的位置?这是个问题。
在封建社会,皇帝自然是一把手,采用世袭制,若不是整个江山被人一窝端的话,
就总是自家人称孤道寡,但自家人也不见得一团和气,少不了争储夺位的事情发生,比
如康熙传位雍正,便成了千古谜团,赵匡胤和赵匡义兄弟的烛影斧声也是一例。如果身
在官场,这事情就更复杂,各部门的一把手要是退了,就涉及外调和内部提拔的问题,
而外调调谁,内部提拔又提拔谁,里面学问大了。
红花会是金庸武侠处女作《书剑恩仇录》当中的正义团体,与朝廷对立,乾隆对其
也畏惧三分。如此庞大的组织,如此实力雄厚的帮派,在《书剑》一书开始时,也遭遇
了一次一把手的更迭。
不过作为与满清朝廷对立的大帮派,红花会的总舵主俨然小皇帝,于老舵主去世了
,就传位给义子陈家洛,而且陈家洛身世特殊,是乾隆的亲弟弟,又是天池怪侠的高徒
,加上于老舵主没有子嗣,总舵主的位置非他莫属。
但如果没有陈家洛这个人的话,又会是谁来做这个拥有七万人的大帮派的总舵主?
对于红花会这样一个大帮派来说,外调一把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陈家洛作为原总...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改革红利与国运嬗变
雪珥
摧毁晚清改革、终结了清政权267年寿命的,正是原本令其长寿的改革基因。
长寿基因变异为夺命基因,症结就在于改革红利的释放极端不公平。清代的五个阶段改
革,至少证明了一点:改革红利能惠及整个体制或者大多数人时,改革就成为长寿基因
;反之,如果改革红利只能惠及一小部分人群,并且将大多数人作为改革的垫脚石和沉
没成本,则改革就必然成为夺命基因。一旦红利异化为“黑利”,社会将被撕裂,政权
的大限也就不远了。
改革红利与国运的关系,其实一直都是串联起中国历史的潜在主线索。
千古犹行秦王政。自秦代以来,对中国历史上12个统一王朝的粗陋切片分析,至少在统
计意义上,显示改革红利与国运存在着某种正相关关系。
在这12个王朝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清代,原因有二:
一、这个王朝在晚期开始所经历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至今仍未终结,我们当下
所经历的冲击、应对、变革,或许可以从晚清所经历的类似冲击、应对、变革中,发掘
出更多的可资镜鉴之处;
二、这个在1644年以异文化、异种族入主中原的朝代,居然延续了足足267年。
摆脱成王败寇和阶级斗争这两个惯性思维,放弃将失败的前朝脸谱式地妖魔化为笨蛋(
所谓“愚...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一只鸡引发的兵变(ZT)
1631年,皇太极率清兵攻辽宁锦州大凌河城,将祖大寿包围于城内。登、莱巡抚孙元化
命令孔有德领八百精锐骑兵从山东沿海出发,去救援锦州。走到今天河北吴桥的时候,
由于实在没有给养了,孔有德的士兵从一个貌似中产的普通人家强行抢走了一只鸡。就
是这么普通的一只鸡,确诱发了一连串让人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原来这个貌似普通的中产人家虽然地位不高,但人家是《东林点将录》内称“浪里白条
”东林党干将之一 王象春的家仆。王象春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
功郎,官并不大,但进士出身的人,和孔有德这种没有功名的人,那是天上地下2种人
。在明朝的以科举决定政治地位的体制下,王象春的地位要比也就是领着几千人打仗的
孔有德高的太多,以至于他的家奴的地位,也比提着脑袋为帝国打仗的士兵高的多的多
。偷鸡也要看主人,因为这只鸡,抢鸡的士兵被穿箭游营(仅次于斩首的重刑,应该是
用军棍责打后在耳朵上插箭游街)。这些在辽东已经失去亲人,用生命去保护帝国的士
兵们当然想不通,他们为帝国拼命,结果因为实在没有吃的了去抢一只鸡就遭受如此的
惩罚,他们如何接受的了。于是那些与被穿箭的士兵同伴在夜里回到当初抢鸡的地方,
...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22
1904年7月4日清晨,清王朝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来京城参加由皇帝主考
的殿试。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日
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清廷于
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屈指可数的“状元”郎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
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份子
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
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时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
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而在状元中能够“三元及第”(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仅14人。在唐朝有二人张
又新 、准元翰、宋朝有六人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代一人孟宋
献,在元代只有王崇哲一人;明代三百...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只鸡引发的兵变(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一只鸡引发的兵变(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5 17:20:06 2011, 美东)
1631年,皇太极率清兵攻辽宁锦州大凌河城,将祖大寿包围于城内。登、莱巡抚孙元化
命令孔有德领八百精锐骑兵从山东沿海出发,去救援锦州。走到今天河北吴桥的时候,
由于实在没有给养了,孔有德的士兵从一个貌似中产的普通人家强行抢走了一只鸡。就
是这么普通的一只鸡,确诱发了一连串让人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原来这个貌似普通的中产人家虽然地位不高,但人家是《东林点将录》内称“浪里白条
”东林党干将之一 王象春的家仆。王象春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
功郎,官并不大,但进士出身的人,和孔有德这种没有功名的人,那是天上地下2种人
。在明朝的以科举决定政治地位的体制下,王象春的地位要比也就是领着几千人打仗的
孔有德高的太多,以至于他的家奴的地位,也比提着脑袋为帝国打仗的士兵高的多的多
。偷鸡也要看主人,因为这只鸡,抢鸡的士兵被穿箭游营(仅次于斩首的重刑,应该...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21039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只鸡引发的兵变(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一只鸡引发的兵变(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5 17:20:06 2011, 美东)
1631年,皇太极率清兵攻辽宁锦州大凌河城,将祖大寿包围于城内。登、莱巡抚孙元化
命令孔有德领八百精锐骑兵从山东沿海出发,去救援锦州。走到今天河北吴桥的时候,
由于实在没有给养了,孔有德的士兵从一个貌似中产的普通人家强行抢走了一只鸡。就
是这么普通的一只鸡,确诱发了一连串让人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原来这个貌似普通的中产人家虽然地位不高,但人家是《东林点将录》内称“浪里白条
”东林党干将之一 王象春的家仆。王象春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
功郎,官并不大,但进士出身的人,和孔有德这种没有功名的人,那是天上地下2种人
。在明朝的以科举决定政治地位的体制下,王象春的地位要比也就是领着几千人打仗的
孔有德高的太多,以至于他的家奴的地位,也比提着脑袋为帝国打仗的士兵高的多的多
。偷鸡也要看主人,因为这只鸡,抢鸡的士兵被穿箭游营(仅次于斩首的重刑,应该...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1181
25
http://view.news.qq.com/zt2012/sbd/index.htm
北大“干部”子弟比例攀升是真的
干部子弟在高考中胜出的机会大
重点不在权力干扰高考,而是资源向优势群体集中
本次关于“干部子弟上北大”的争论,起源于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在本年第一期
刊出的一篇报告《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
》,有媒体对报告的数据和结论解读为“近年考上北大的干部子弟比例不断攀升,远超
平民阶层”。综合通篇报告来看,其实这个解读并无太大问题。该报告的第一作者、南
京大学历史系讲师梁晨之所以多次称媒体报道是断章取义,主要是因为媒体没有说清楚
“干部”的含义。按报告里的说法,在研究者统计数据做编码时,把有职务和身份的人
都编成了干部,而从干部内部构成情况来看,其实大量的干部是企业干部。因此,梁晨
特意澄清“不能简单认为干部子弟所占比例的增长就表明了行政权力干扰了高考招生”。
梁晨的这番澄清有助于廓清一些误解,不过,人们对北大“干部子弟比例上升”的关注
并不全然集中在怀疑“权力干扰高考招生”,有很多网友已经敏锐地看出,这实际上反
映了教育资源...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爱因斯坦其实也是论文博士
blog.ifeng.com/article/17657520.html
许锡良
2012年5月1日,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生王进文在其微博上称,“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一把手
正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博士,但从未见其上课。”昨日,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廖
莹证实,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确实是该院在读博士生,但他并非是全日制博士
生,而是“论文博士”。(2012-05-03《新京报》)
那么论文博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要说清这个,先得把博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说清。
博士学位,英文名为Doctor,是学校教育中的最高学位。其次是硕士,英文名为Master
,再次是学士,英文名为Bachelor,这三个学位,是西方大学里流行的三级学位。是三
个层次的学术水平的代表符号。中国进入现代大学制度之后,才有这些学位的设置。但
是,即使是中国民国时期,大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中国的大学也没有设立过博
士这个层次的学位。因为,那时感觉自己的大学学术水平还远低于世界水平。因此,当
时即使是北大清华这样的最高学府,学位的最高也只设到硕士水平。而这种硕士作为最
高学位的中国大学学位制度,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八十年...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论西方汉学中的“唱盛中国”流派
卢汉超
【作者简介】作者为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内 容提要】“唱盛中国”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重新评估中国落后问题的一股新潮流
,与西方新闻界、政治学界和史学界长期以来“唱衰中国”形成对照。近年来西方汉
学界有一种倾向,即为已成定论、童叟皆知的“中国落后论”翻案。此派西方学者试图
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外交礼仪、人文意识、行政管理等角度,全面修正中 国落后
论。这种愿望显然与近年来中国的兴旺崛起有直接关系。由于中国近年来飞速而稳定的
发展超出了包括许多“中国通”在内绝大部分人的预期和想象,于是一 个重大问题提
了出来,即中国的重新崛起以其广度和强度来看,不可能是偶然的,而必定有其长远而
深厚的历史原因,唱盛中国流派旨在探明这个历史根源,从而证 明中国强大的延续性
和合理性。
【关键词】唱盛中国/学术潮流/西方汉学
“唱盛中国”这一命题源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新闻界长期以来的“唱衰中国”的积习。随
着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崛起,美国媒体和舆论界对中国日益关
注,但直到最近,其主流仍是“唱衰中国”。...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1181
28
你不要诬蔑中国人。
中国自古有科举,科举制度领先世界一两千年,是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正是有了严格
公正的科举制度,才让“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给了老百姓一线翻身的
希望。历朝历代,对维持科举规则,都极端重视。科举给国家输送人才,给人民社会流
动的渠道,是维持中国社会健康流动的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如果这个制度受到破坏,统
治阶级就要丧尽民心。所以考场舞弊,考官是要杀头的。不是说没有科举腐败,而是说
科举腐败在价值上原则上,历来是受到严厉谴责和惩罚的。科举混乱腐败,惩治不力,
常常被视作一个王朝没落的象征。
二战结束后,东亚各国不约而同恢复了高考科举。现在中国的教育腐败不公,是历史的
倒退。
m***e
发帖数: 428
29
来自主题: China版 - 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论西方汉学中的“唱盛中国”流派
卢汉超
【作者简介】作者为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内 容提要】“唱盛中国”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重新评估中国落后问题的一股新潮流
,与西方新闻界、政治学界和史学界长期以来“唱衰中国”形成对照。近年来西方汉
学界有一种倾向,即为已成定论、童叟皆知的“中国落后论”翻案。此派西方学者试图
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外交礼仪、人文意识、行政管理等角度,全面修正中 国落后
论。这种愿望显然与近年来中国的兴旺崛起有直接关系。由于中国近年来飞速而稳定的
发展超出了包括许多“中国通”在内绝大部分人的预期和想象,于是一个重大问题提了
出来,即中国的重新崛起以其广度和强度来看,不可能是偶然的,而必定有其长远而深
厚的历史原因,唱盛中国流派旨在探明这个历史根源,从而证 明中国强大的延续性和
合理性。
【关键词】唱盛中国/学术潮流/西方汉学
“唱盛中国”这一命题源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新闻界长期以来的“唱衰中国”的积习。随
着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崛起,美国媒体和舆论界对中国日益关
注,但直到最近,其主流仍是“唱衰中国”。①...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0
两千年的噩梦——关于儒家文化的负面影响
儒家文化的最大毒害在于它助长了宗法社会中反人性的一面。
它是以家庭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宗法制度,周易系辞中说:有天地然后有男女,有男女
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这种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伦理学。可以说,儒家文化既
不关心天地鬼神,也不关心形而上学,它是一种专门研究怎样“治人”的学问。
一、礼
在汉语中有一个独特的词叫做“做人”,也就是说,人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自然
而然生成的,为什么要做呢?显然是因为自然的人不够完美(奇怪的是,在三字经中开
篇第一句就是在赞美人的本性)。那么,什么人才是完美的呢?孔子认为,上古的贤圣
是完美的,但因为孔子时代去圣已远,这些孔子心中的偶像是否真的完美是不可知的,
可以说,这些圣贤不过是孔子的想像而已。相反,与孔子同时代的许多圣贤(如老子)
他却视而不见,从三皇五帝到周公,这一系列圣人名单中,竟没有一个不是政治家,可
见,在孔子心目中,有政治抱负,能够立德、立功、立言者才是圣人,孔子自己也最想
成为这样一位圣人,可惜因为他并没有政治才能或运气不好,在功名上一生都未能如愿
,只好退而求其次——著书立说以立言。在孔子时代,战... 阅读全帖
f****m
发帖数: 7469
31
自1901年4月,袁世凯就开始筹划学堂的“规制”问题。他认为:“学校不难大兴,而
规制实难于初定。”欧美各国的学校体制大都“因时以损益,历久而观成”,经历了时
间的考验而逐步定形。中国则“古制就湮,事同创始”。他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于11
月,提出了制定学制的标准,即“要使等级不至相陵,规模于焉大备,庶几人易从学,
学易收效,而才彦可期蔚兴”。并据此制定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学制。认为:教育
应分阶段进行,孩童“自七岁起至十四岁”进入蒙养学堂,这8年中 “讲读经史,并授
以简易天文、地舆 、算术”,然后进入小学堂、中学堂和大学堂。小学堂,学制2年,
由各蒙养学堂毕业之员选入,除随时温习经史外,再令讲求浅近政治,加习各种初级艺
学,如外国语言文字、史志、地舆、算术等。中学堂,学制4年,教授“普通学”,分
政、艺两门。政学包括中国经学、中外史学和中外治法学;艺学包括算学、天文学、地
质学、测量学、格物学、化学、生物学、译学八科。大学堂,学制2至4年,“习专门学
”,开设中国经学、中外史学、中外政治学、方言学、商学、工学、矿学、农学、测绘
学、医学等门类,“学者各专一门”[12](上册P31... 阅读全帖
v*********u
发帖数: 10464
32
像我一样寒门出身至今卑贱无比的童鞋们,可以读起来了
现在越来越看清楚“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与骨髓的,性格的养成和学校
教育没有多大关系,大多决定与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从大学毕业出来的第一步
往往起到至关作用的是家庭背景,也就是从起跑线普通家庭的孩子就输了一大截。。
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金钱决定一切,成为人得终极信仰的时候,这时候
也是“门阀”,阶层相应出现的年代。
结合我自己近半年来的观察, 我在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上班,去年年招了很多学
校的实习生,实习可不是正式录用了,以前自己年龄也相对年轻,没有太多关注以往的
实习生,今年正好我负责这些孩子,在我们这里招了大概60名实习生,其实最后录用不
会超过10人,这些实习,其实就是银行的噱头,可以找些一个月几百块钱对银行来说的
免费劳动力,对学习,对外宣传,对社会某种义务交代吧。淡然能进入银行实习的都是
学校推荐的所谓的好学生。银行这种单位,在我们的体质下,纯国家垄断机构,待遇相
交于其他行业待遇还是比较高,在银行工作可以得到优惠的贷款利率,买房子贷款都相
对容易。。总之一句话是那种世人眼里比较羡慕的...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1465
33
寒门再难出贵子(转)
本文是一位银行的HR写的,他工作了10年,接待了一群到银行实习的实习生,然后观察
他们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像小说,但比我们看过的小说更精彩;像现实,但比我们了
解的现实更残酷。文章中的寒门,还不是家庭贫困,而是小城市、小城镇的学生。讲述
了好几个残酷故事,应该是真实的故事。否则我不相信作者有这个水平虚构出来。文章
来源天涯社区,作者:永乐大帝二世。
原文3万多字,微信作者鬼脚七修改了一些错别字然后发到了微信。但是错别字还是不
少,不过至少比原贴舒服多了,以下是微信原文:
现在越来越看清楚“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于骨髓的,性格的养成和学校
教育没有多大关系,大多决定与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从大学毕业出来的第一步,往
往起到至关作用的是家庭背景,也就是从起跑线普通家庭的孩子就输了一大截。
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金钱决定一切,成为人的终极信仰的时候,这时候也是“门
阀”、阶层相应出现的年代。
一群实习的大学生
结合我自己近半年来的观察, 我在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上班。去年招了很多学校的实
习生,实习可不是正式录用了。以前自己年龄也相对年轻,没有太多关注以往的实...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日比较:关于中国人一盘散沙
中日比较:关于中国人一盘散沙
来源: 陈傼 于 2013-09-07 04:09:48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
阅读:93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中日比较:关于中国人一盘散沙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中国人一盘散沙”,今天的很多中国人似乎对此也非常认同。对这
个问题,我们需要从精神层面、和客观的社会结构层面分开来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
更清晰地发现问题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根源。同时,为了更容易看清问题,我们拿与中国
在历史文化上比较接近的日本作为对比。例如、有的人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人一盘散沙
的根源。对此我并不认同,只要对比日本就能够很容易地看清这个问题。因为儒家思想
同样是日本的基础思想,是江户幕府时期的官方思想。甚至连被认为是地道日本原创的
武士道思想,也是源于儒家的“德目”。武士道理论的祖师山鹿素行最初就是林罗山下
面一个朱子学派。这说明了儒家思想并没有将日本变得一盘散沙,而是相反。事实上来
自中国的儒家思想极大地提高了日本人的社会性和组织性。
首先我们简单地讨论一下精神层面。...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handong 讨论区 】
发信人: PNH689 (007), 信区: Shandong
标 题: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9 10:13:19 2013, 美东)
发信人: wokick (kiss),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5 22:38:37 2013, 美东)
前记:
本文是一位银行的HR写的,他工作了10年,接待了一群到银行实习的实习生,然后
观察他们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像小说,但比我们看过的小说更精彩;像现实,但比我
们了解的现实更残酷。文章中的寒门,还不是家庭贫困,而是小城市、小城镇的学生。
讲述了好几个残酷故事,应该是真实的故事。否则我不相信作者有这个水平虚构出来。
文章来源天涯社区,作者:永乐大帝二世,经由@缄封书札 重新排版及修改部分
错别字
---------------------------------------------------------------------...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553
36
来自主题: Family版 - 寒门再难出贵子(转载)
很少读到这么好的文章,几度热泪盈眶。觉得不和大家分享有点暴殄天物的感觉。人生
当中的多少智慧都在其中,好希望自己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读过这篇文章,人生也许会
少一些弯路,少一些纠结,多一些从容,也多一些坦荡。希望你也能从中获得和我一样
多的启发。
----------------------------------------------------------------------------
现在越来越看清楚“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于骨髓的,性格的养成和
学校教育没有多大关系,大多决定与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从大学毕业出来的第一步
,往往起到至关作用的是家庭背景,也就是从起跑线普通家庭的孩子就输了一大截。
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金钱决定一切,成为人的终极信仰的时候,这时候也是“门
阀”、阶层相应出现的年代。
一群实习的大学生
结合我自己近半年来的观察, 我在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上班。去年招了很多学校
的实习生,实习可不是正式录用了。以前自己年龄也相对年轻,没有太多关注以往的实
习生,今年正好我负责这些孩子,在我们这里招了大概60名实习生,其实最后录用不会
超过10人。这些... 阅读全帖
P****9
发帖数: 2294
37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hejia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okick (kiss),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5 22:38:37 2013, 美东)
前记:
本文是一位银行的HR写的,他工作了10年,接待了一群到银行实习的实习生,然后
观察他们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像小说,但比我们看过的小说更精彩;像现实,但比我
们了解的现实更残酷。文章中的寒门,还不是家庭贫困,而是小城市、小城镇的学生。
讲述了好几个残酷故事,应该是真实的故事。否则我不相信作者有这个水平虚构出来。
文章来源天涯社区,作者:永乐大帝二世,经由@缄封书札 重新排版及修改部分
错别字
----------------------------------------------------------------------------
----------------------------------------------------------------------------
---------------...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7463
38
来自主题: SanFrancisco版 -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adyred (旺红),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8 22:20:17 2015, 美东)
发信人: PNH689 (007), 信区: Shandong
标 题: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9 10:13:19 2013, 美东)
发信人: wokick (kiss),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5 22:38:37 2013, 美东)
前记:
本文是一位银行的HR写的,他工作了10年,接待了一群到银行实习的实习生,然后
观察他们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像小说,但比我们看过的小说更精彩;像现实,但比我
们了解的现实更残酷。文章中的寒门,还不是家庭贫困,而是小城市、小城镇的学生。
讲述了好几个残酷故事,应该是真实的故事。否则我不相信作者有这个水平虚构出来。
文章来源天涯社区,作者...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7132
39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9888964/?qq-pf-to=pcqq.group
现在越来越看清楚“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与骨髓的,性格的养成和
学校教育没有多大关系,大多决定与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从大学毕业出来的第
一步往往起到至关作用的是家庭背景,也就是从起跑线普通家庭的孩子就输了一大截。

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金钱决定一切,成为人得终极信仰的时候,这时候也是
“门阀”,阶层相应出现的年代。
结合我自己近半年来的观察, 我在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上班,去年年招了很多学
校的实习生,实习可不是正式录用了,以前自己年龄也相对年轻,没有太多关注以往的
实习生,今年正好我负责这些孩子,在我们这里招了大概60名实习生,其实最后录用不
会超过10人,这些实习,其实就是银行的噱头,可以找些一个月几百块钱对银行来说的
免费劳动力,对学习,对外宣传,对社会某种义务交代吧。淡然能进入银行实习的都是
学校推荐的所谓的好学生。银行这种单位,在我们的体质下,纯国家垄断机构,待遇相
交于其他行业待遇还是比较高,在银行工作可以得到优惠的贷款利率,买... 阅读全帖
e**5
发帖数: 645
4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中国转一个身非常困难
作者:欧阳斌
在寓居海外的华裔汉学家中,余英时是独一无二的。他幼年时在故乡安徽省潜山县居住
,在一个彼时几乎与现代文明隔绝的环境中,零距离地体验了中国传统社会。1945年日
本战败,余英时离开故乡,却又亲历了中国现代史上最为激烈的沧海桑田,先东北,后
北平,再香港,辗转颠沛,最终定于美国。他的知识体系也同样斑驳。幼时接受过传统
的私塾教育,年少时还曾在古文重镇桐城客居,在香港时则更有机会师从国学大师钱穆
。姑且不说其治学专业,仅从诗文应和中,人们也能体会到他深厚的国学根底。青年时
代负笈哈佛,他更系统地接受了西方的学术训练,并在西方学术体系下获得煌煌成就。
“中西兼备”实不为过。
虽然去国多载,余先生对当下大陆政局社会始终保持着浓厚兴趣,频繁发言,语出犀利
,而他的著述在大陆屡屡出版、加印、重印,被奉为经典。我们聊及这一点时,他也是
哈哈大笑,表示不解。
客居海外几十年的余先生乡音浓浓,自1978年短暂访问大陆之后就再也没有踏上故土。
但他却对我说他没有乡愁,“都安排好了,你能看到什么?”但这显然并不是全部,当
我问他为何屡屡对大陆当下时局激烈批判时,他将之归为“对故国不能忘情的表现”...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5016
41
来自主题: ECUST版 - 成功学来了
一个人也许一辈子两家事最重要。。

第一:是去找一份工作,一份待遇较好,有发展前途的工作。

可能有人觉得什么叫好工作,好的,什么政府,银行,电力,我根本进不去,我作
为一个工作了十年的人得经验是这样的,如果你是大学本科毕业的,能不读研究生就不
要读研究生了,因为本科,研究生工资差不了几百块,所谓好工作,不是说进去养着的
工作,是你在里面却是可以学到东西,将来不再这家单位做了,因为在这单位工作学习
的经历,能让你很快找到下一份同类型的工作,尽量最初选择工作的几年,能进大机构
就不要选择小公司,因为大机构接触的层面高,即便将来有能力,大机构本事就是个机
器,你可以选择为这个机器服务,自己也能开创依附大机构服务的行业,这样路不会走
死。。

要选择那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单位,因为接触的人脉不一样,不要忘记了人熟就是宝


在初期的时候最好不要自己创业,因为这条路很难走,没有经历,没有资金,没有
技术很难。,即便你是IT天才,也希望你服务大机构几年后,各方面条件成熟了在自己
创业。。。


第二,是选择一个他或者她结婚。。。

楼主朋友有离婚的好几对,几年来前还恨不能...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740
42
来自主题: HuNan版 -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hejia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okick (kiss),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5 22:38:37 2013, 美东)
前记:
本文是一位银行的HR写的,他工作了10年,接待了一群到银行实习的实习生,然后
观察他们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像小说,但比我们看过的小说更精彩;像现实,但比我
们了解的现实更残酷。文章中的寒门,还不是家庭贫困,而是小城市、小城镇的学生。
讲述了好几个残酷故事,应该是真实的故事。否则我不相信作者有这个水平虚构出来。
文章来源天涯社区,作者:永乐大帝二世,经由@缄封书札 重新排版及修改部分
错别字
----------------------------------------------------------------------------
----------------------------------------------------------------------------
---------------... 阅读全帖
P****9
发帖数: 2294
43
来自主题: Shandong版 -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hejia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okick (kiss),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5 22:38:37 2013, 美东)
前记:
本文是一位银行的HR写的,他工作了10年,接待了一群到银行实习的实习生,然后
观察他们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像小说,但比我们看过的小说更精彩;像现实,但比我
们了解的现实更残酷。文章中的寒门,还不是家庭贫困,而是小城市、小城镇的学生。
讲述了好几个残酷故事,应该是真实的故事。否则我不相信作者有这个水平虚构出来。
文章来源天涯社区,作者:永乐大帝二世,经由@缄封书札 重新排版及修改部分
错别字
----------------------------------------------------------------------------
----------------------------------------------------------------------------
---------------... 阅读全帖
P****9
发帖数: 2294
44
来自主题: Shandong版 -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hejia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okick (kiss),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5 22:38:37 2013, 美东)
前记:
本文是一位银行的HR写的,他工作了10年,接待了一群到银行实习的实习生,然后
观察他们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像小说,但比我们看过的小说更精彩;像现实,但比我
们了解的现实更残酷。文章中的寒门,还不是家庭贫困,而是小城市、小城镇的学生。
讲述了好几个残酷故事,应该是真实的故事。否则我不相信作者有这个水平虚构出来。
文章来源天涯社区,作者:永乐大帝二世,经由@缄封书札 重新排版及修改部分
错别字
----------------------------------------------------------------------------
----------------------------------------------------------------------------
---------------... 阅读全帖
w****k
发帖数: 6244
45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寒门再难出贵子 zz
前记:
本文是一位银行的HR写的,他工作了10年,接待了一群到银行实习的实习生,然后
观察他们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像小说,但比我们看过的小说更精彩;像现实,但比我
们了解的现实更残酷。文章中的寒门,还不是家庭贫困,而是小城市、小城镇的学生。
讲述了好几个残酷故事,应该是真实的故事。否则我不相信作者有这个水平虚构出来。
文章来源天涯社区,作者:永乐大帝二世,经由@缄封书札 重新排版及修改部分
错别字
----------------------------------------------------------------------------
----------------------------------------------------------------------------
--------------------------
现在越来越看清楚“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于骨髓的,性格的养成和
学校教育没有多大关系,大多决定与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从大学毕业出来的第一步
,往往起到至关作用的是家庭背景,也就是从起跑线普通家庭的孩... 阅读全帖
q****i
发帖数: 1395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alks (for i =1),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ZT【暂完】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4 02:03:40 2013, 美东)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9888964/?qq-pf-to=pcqq.group
现在越来越看清楚“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与骨髓的,性格的养成和
学校教育没有多大关系,大多决定与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从大学毕业出来的第
一步往往起到至关作用的是家庭背景,也就是从起跑线普通家庭的孩子就输了一大截。

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金钱决定一切,成为人得终极信仰的时候,这时候也是
“门阀”,阶层相应出现的年代。
结合我自己近半年来的观察, 我在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上班,去年年招了很多学
校的实习生,实习可不是正式录用了,以前自己年龄也相对年轻,没有太多关注以往的
实习生,今年正好我负责这些孩子,在我们这里招了大概60名实习生,其实最后录用不
会超过10人,这些实习...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4170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彭小明:清华蒋南翔模式评述
2011清华百年校庆,借用人民大会堂为会场,党中央常委六人出席,给出了全国大学校
庆的最高规
格。还有一天举办蒋南翔(1913-1988)教育思想报告会。出任清华校长达十四年的蒋
南翔被誉为中
国最著名的教育家。除了文革中遭受猛烈冲击之外,蒋南翔一直受到党政喉舌的推崇和
褒奖,身后亦
备及哀荣。在风高浪险的中共文教系统中这样的高级干部相当比较少。原因在哪里?概
括地说,蒋南
翔身体力行为中国共产党打造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党化教育系统。这套模式对于中国教育
到底意味着什
么?功过如何?
1. 院系调整的贯彻样板
1949年清华是否继承了原来清华的传统?按照梅贻琦校长“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
之谓也”说
法,应该说是。因为除了胡适和梅贻琦飞往台湾以外,重要教授都留在了北平,冯友兰
、吴晗、季羡
林、雷海宗、潘光旦、曾昭抡、叶企孙、黄万里……这样一流的人才阵容是足以担当清
华的传统和盛名
的。但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衰败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1952年的院系调整。决策当然
是中共中央作
出的。实行者却是以蒋南翔为代表的一批党化知识干部。清华最为典型,从一所文理兼
顾,享誉世界
的综合性大学忽然被调...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西方与中国到底谁抄袭谁
西方与中国到底谁抄袭谁
字号:小中大2013-09-25 15:42:31
更多
114
关键字 >> 山寨西方抄袭中国科学技术冷战思维种族主义茶叶
今年热映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美国主管考试的机构怀疑中国学生
得到GRE、托福等英语测试的高分是抄袭的结果。其实,很多西方人对中国人抄袭的怀
疑不仅限于考试方面,而包括了各种技术发明的领域,近年来美中、欧中之间关于专利
和知识产权的纠纷增多,西方人的这种怀疑心态是一个重要因素。英国《观察家报》网
站9月22日发表了题为《中国在抄袭我们的发明?你在开什么玩笑吧?》的文章,批评
了很多西方人看不到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想当然地把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和技术进步指
责为抄袭西方的思想倾向。
冷战思维加种族主义:怀疑中国抄袭西方的思想根源
英国观察家网站文章的作者称“从我记事起,西方人就一直对东方过分猜疑,尤其是中
国。这种猜疑导致杜鲁门卷入朝鲜战争;十多年后,又导致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陷入越
南丛林。尽管尼克松和基辛格1972年采取了与中国恢复关系的举措,但对中国的猜疑一
直延续到现在。”可见,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初中...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的学术界到底有多腐败?
http://www.ideobook.com/doc/chinese_academia_corruption.pdf
亦 明
一 前言
学术腐败是九十年代之后风靡中国大陆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继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之
后的另一个大规模、深层次的社会腐败。学术腐败的具体表现就是,学术界人士,上至
院士、
博导,下至研究生、大学生,抄袭剽窃成风,巧取豪夺成性,弄虚作假为常,欺世盗名
为荣。
不仅如此,学术腐败已经从学者的个体行为发展成集体、集团行为,并且有制度化、合
理化
的趋势。比如,大学普遍向高官明赠暗送高等学位,学术界头面人物公开地、明目张胆
地欺
骗政府、舆论和社会,学术机构对学术腐败现象不仅熟视无睹,任其泛滥,甚至包庇纵
容,
等等。
不过,在中国,对学术腐败现象的讨论和揭露目前主要停留在互联网上。在社会上,中
国的一般民众对学术腐败现象几乎一无所知,或不甚关心。在大学,在科研机构,尽管
人们
承认学术腐败的存在,但对它的严重程度却看法截然不同。在中国的常规媒体上,讨论
学术
腐败问题的文章和报道充其量也就是零星的,表面的。而中国的政府部门至今未对学术
腐败
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或...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4170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ucarl (盛笑笑),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彭小明:清华蒋南翔模式评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3 19:55:49 2011, 美东)
2011清华百年校庆,借用人民大会堂为会场,党中央常委六人出席,给出了全国大学校
庆的最高规
格。还有一天举办蒋南翔(1913-1988)教育思想报告会。出任清华校长达十四年的蒋
南翔被誉为中
国最著名的教育家。除了文革中遭受猛烈冲击之外,蒋南翔一直受到党政喉舌的推崇和
褒奖,身后亦
备及哀荣。在风高浪险的中共文教系统中这样的高级干部相当比较少。原因在哪里?概
括地说,蒋南
翔身体力行为中国共产党打造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党化教育系统。这套模式对于中国教育
到底意味着什
么?功过如何?
1. 院系调整的贯彻样板
1949年清华是否继承了原来清华的传统?按照梅贻琦校长“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
之谓也”说
法,应该说是。因为除了胡适和梅贻琦飞往台湾以外,重要教授都留在了北平,冯友兰
、吴晗、季羡
林、雷海宗、潘光旦、曾昭抡、叶企孙、黄万里……这样一流的人... 阅读全帖
首页 3 4 5 6 7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