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竟敢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g
发帖数: 9656
1
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2011-04/16/content_12338459.h
请允许我做三个假设:
一、您有一台时光机;
二、您有百元人民币;
三、您想乘坐时光机到已经逝去的某个时代去购物。
今天,用100元人民币兑换0.33克黄金或者13.7克白银
首先您知道,如果不做任何兑换,揣上人民币就直奔魏晋南北朝或者唐宋元明清,极可
能买不到任何东西,因为那些卖家根本不认识您拿的是什么玩意儿,您说是钱,人家会
说:一张彩色的纸罢了,怎么会是钱?蒙人!
所以您需要兑换,需要把百元钞票兑换成古人认识而且认可的货币,譬如黄金,譬如白
银,譬如古代的各种钱币。现在黄金牌价300元1克,白银牌价7.3元1克(这篇文章是一
个多月前写的,当时金银牌价没现在高),您那张百元钞票可以兑换0.33克黄金或者13
.7克白银。鉴于历朝历代的钱币都是古董,市场价值远远高实际价值,所以我不建议您
直接兑换古币,那样太不划算。
1916年春天的北京,能买25斤大米
兑换完黄金或者白银之后,您嗖的一声来到民国。民国人喜欢袁大头,按说您出发前应
该去古玩市场淘换一两枚袁大...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3417
2
参见下面, 当然可能不是真的

武立金著《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作家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彭德怀主持第一次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实为最高作战会议。会上
彭发火痛骂了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说出“违反军令,按律当斩”的狠话来,全军高级
将领俱噤若寒蝉之际,彭德怀开始布署第二战役的打法:“我的意见是先退,我们的主
力从现阵地后撤三十至五十公里,让麦克阿瑟以为我们怕他。这样,他就会更猖狂,造
成前军突出,我们就可以寻隙穿插,分割包围……”这时,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
生了:毛岸英“离开会议桌直走到彭德怀对面,指着作战地图慷慨陈词:‘我看应该向
南进攻!兵书上说: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敌人不是跑了吗?不是败了吗?我
们为什么不乘胜追击,而要后退呢?’”所有的与会者都大为诧异,私下议论说 “那
个小翻译胆子不小,竟敢在彭总发火的时候说三道四,这样重要的会议,哪有他讲话的
资格?”此时的毛岸英,显然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秘书兼翻译,而把自己当成了监国的
太子或者是钦差大臣。
C********g
发帖数: 9656
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26/12/449862_72570247.shtml
屋檐下过客
这场战争的残酷性远不止让人析肝吐胆的饥饿。我军遭到惨重损失的真实人数官方
一直没有公布,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在他的回忆录后记中只说了一句话:“牺牲了几
十万同志。”前些年,彭德怀的老秘书王亚志给了我一个具体的数字:在抗美援朝战争
中,我志愿军负伤、阵亡、病故、失踪、被俘,共为978122人,占入朝作战总人数190
万人的51.5%(这一惊人的数字还经民政部门在全国普查核实过)。
表演战争
1952年秋,祖国赴朝慰问团来到金城前线。一天,营部通知我,说慰问团有个代表
要见我。什么人?传话人说不清楚。我知道这支慰问分团来自四川,肯定是家里人带来
嘱咐,我喜出望外,跟连长打了个招呼,一气跑了十多华里来到师部。慰问团住在师部
附近的一条山沟的小坑道里,我见到要见我的人。他是四川省的劳模,我哥哥当年的车
工徒弟,我叫他乔哥,现在已是所在丝厂的车间主任,分管动力部。他果然带来我父母
的问候,好长时间没写信回家了,他们都牵挂我的死活。
代表团成员将分头给部队作鼓舞... 阅读全帖
t******0
发帖数: 629
4
我堂堂"海外民主人士",你竟敢说我毛轮?我很悲愤LOL
x****o
发帖数: 29677
5
早在1931年9月20日张学良与某外报记者谈话时,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他宣称:9月18日
夜,日军“向北大营驻军施行攻击,我军抱不抵抗主义,毫无反响,日兵竟敢侵入营房
,举火焚烧,并将我军驱逐出营。”“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当
日军进攻消息传来时,立时又下令收缴军械,不得作报复行动。故当日军开枪与机关枪
并用炮轰北大营与其他各处时,中国军队并无有组织之报复行为。”
张学良在1990年6月和8月两次接受日本NHK电视台记者公开采访,谈及“九一八”事变
时曾坦承:“我当时没想到日本军队会那么做,我认为日本是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
,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误了。”当日本记者问他是不
是接受了蒋的命令时,张回答:“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国民
政府,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的政策。”
而相反,中国近代史宣称是蒋介石下令张学良不抵抗,其来源有:
一:1947年,冯玉祥在《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当中,铁口咬定,九一八事变张学良
的不抵抗决定,只是在执行蒋介石的命令
二:张学良机要秘书郭维城回忆“九一八事件当晚,蒋介石曾十多次电函...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6
是,建议你看一篇中央党校专家文:
中央党校专家解答周恩来之谜
中央党校/吴洪森
对周恩来的评价,综观各种见解,可归为三类:一是以中国官方为代表,努力塑造
周恩来光辉形像;其次是民间犹爱周恩来的某些人,认为周恩来有人情味。三是把周骂
得一钱不值,指他卑鄙无耻、毫无人性,在毛泽东面前摇尾乞怜,为虎作伥。曾任毛私
人医生多年的李志绥就说周在毛面前低声下气,是个人格低下的人。这三种评价都可以
用到周恩来头上,各自都可以找到一些事例来印证,但都不能对矛盾现象自圆其说。
笔者经过近二十年的怀疑思考和材料收集,觉得可以对周恩来的矛盾现象,作出综
合解释了。为着行文方便,将基本上依照历史本身的行程,进行分析。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谜
一九二四年,周恩来从法国途经莫斯科回国抵达广州。他一到广州,就被任命为刚
成立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代理主任(不久便是正主任)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
军衔为中将。周时年二十六岁,可谓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他到底何德何能,出国所谓
留学数年,归来便获如此重任?
其实一切的关键在于周恩来归国途中,怀里揣着一封推荐信。写信人是第三国际执
委书记、斯大林密友、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 阅读全帖
f*********0
发帖数: 2538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乱侃三国之——虞翻
最近常翻《三国志》,觉得里面有一奇人,可惜被大多数人忽略,特意提出来聊一聊。
他就是东吴的虞翻。
《三国演义》里对此人着墨不多,小人书里,老头一撇山羊胡,书生打扮,舌战群儒那
次,让诸葛亮三言两语糗下来。舌战群儒并不见于正史,老头到底有没有和诸葛亮见过
面都不好说,不过,根据《三国志》和裴注,虞翻似乎是个比诸葛亮还神奇的牛人,虽
然他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成就。
首先是,虞翻的武功很厉害!怎么说?有一次孙策进山打土匪与左右失散,遇见虞翻。
虞翻见孙策孤身一人,连说太悬了,让孙策下马,自己拿枪在前头引路,“翻善用矛,
请在前行”。大家都知道孙策号称小霸王,一杆银枪不知挑下过多少悍将,虞翻竟敢在
孙策面前号称“善用矛”,这就不是一般的牛叉了。更神奇的是,孙策和虞翻出山到平
地后,孙策上马对虞翻说,“你没马咋办咧?”,虞翻说了番惊世骇俗的话:“翻能步
行,日可二百里,自征讨以来,吏卒无及翻者,明府试跃马,翻能疏步随之”,这简直
是现实版的神行太保,牛叉中的牛叉。
如果你对上述这些有怀疑,那么接下来这条货真价实,能把你吓死。《会稽典录》记载
,“翻有十一子,第四子汜最知名,……,汜字世洪,生南海,年...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050
8
皖南事变的发生、善后及结果
杨奎松
提要:蒋介石国民党并未有过一个明确的旨在处心积虑消灭皖南新四军军部的蓄谋。皖
南事变的发生存在着某种必然性,这是因为,它与国民党坚持限制中共军队发展,要求
其限期离开长江两岸北移冀察的强硬态度有关,且与中共中央必欲独立自主,坚持大力
发展经营华中地区的政策有关。但它同时也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因为它也与中共方面出
于对国民党的高度戒备心理,拖延北移时间且必欲选择一条出乎国民党人意料的北移路
线,和国民党恰好在皖南新四军逾期南下之日,完成了围堵部署,封住了新四军南进东
去之路的巧合有关。同样,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也不曾有过要在更大范围内对中共动武
的计划。换言之,并不存在着美苏及国际舆论的反对和日本人的突然进攻,打乱了国民
党人发动更大规模的剿共战争的阴谋的情况。而就中共中央来说,受到莫斯科态度的影
响,它这段时间里对国民党的政策估计和对事变的应对态度,也曾有过一个颇为复杂的
变化过程。
关键词:皖南事变 蒋介石 毛泽东 新四军
抗战期间,国共关系颇多风雨,但两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却是1941年初的事。在此之
前,两党纵有磨擦冲突,仍属局部问题。而19...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55
9
杨继绳这个大叛徒,竟敢泄露我diang机密,毛轮们把他抓起来批斗。
这个数字怎么来,当时有没有调查,不清楚。1961年有三个人,一个是贾启允(国
家统计局局长),二是周伯萍(粮食部办公厅主任),三是陈国栋(粮食部长)他们三个人
就跟各个省打电话,统计死了多少人。搞了调查,统计以后,是几千万。他们写了一个
报告,给周恩来和毛泽东。周恩来看了以后,马上说:立即销毁。过了一个星期,周恩
来不放心,就问周伯萍销毁了没有?他们说销毁了。这样,周恩来才放心。
这事后来是周伯萍在社科院人口所讲课,讲到的。2003年我找到了周伯萍家里去,
问他到底有几千万,他不说。当时我说是不是两千万,他说就是这个数,他不愿意多说
。中央领导人参阅的资料是5000—6000万,估计就是周伯萍这个数。周伯萍他们的统计
是电话调查,也可能是正确的人口调查,在这里说是想做一个参考。
i****e
发帖数: 336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帖 周恩来的评价.
对周恩来的评价,大体有三种。
一种是以中共为代表的“光辉论”;
其次是民间流传的周恩来富有人情味的各种故事;
三是骂周恩来是个奴才,在毛泽东面前摇尾乞怜,低头哈腰。
这三种评价都可以用到周恩来头上,各自都可以找到一些事例来印证。但在互相矛盾的
证据面前都无法自圆其说。
试问持“光辉论”者,略微查查周的历史,建国之前,中共的错误路线,除了第一次陈
独秀错误路线,他没来得及犯之外,尔后的瞿秋白、李立三、王明错误路线,周恩来不
但次次有份,而且是主要执行者和领导人;
再说建国之后,反右斗争、人民公社、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哪一样没周恩来的份
?他的光辉到底在哪儿?
至于“人情味”,更不值一驳。
不错,周在生前死后,很成功地留下了富有人情味的道德形象,诸如在文革中保护了一
些演员,和服务员讲话没有架子之类,这类故事大陆出版了厚厚几十本。
我并不否认周有人情味的一面,可是同一个周恩来,在关键场合却不见他有过丝毫“人
情味”,比如他曾亲自批示,以通敌叛国罪名,逮捕他的干女儿孙维世。绝世美人孙维
世在牢中饱受折磨,被活活打死,死后身上什幺都没穿,只有一付手铐依旧锁着双手!
周恩来这时的人情味到哪里...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8800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袁腾飞为什么如此仇视明朝?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祖上
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的宠
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庭根
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
力。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
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
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
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
书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
书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仁和陆圻,当狱初起,先首告,谓(庄)廷鑨慕其名,列
之参校中,得脱罪。”
《明史》案主要由两人告发,杭州举人查继佐是首告,归安本地知县吴之荣后来
再次告发。如果起初查继佐不告发,吴之荣也未必会关注此事,更无须因担心失职被惩
处而也跑去...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8800
12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祖上
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的宠
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庭根
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
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
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
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
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
书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
书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仁和陆圻,当狱初起,先首告,谓(庄)廷鑨慕其名,列
之参校中,得脱罪。”
《明史》案主要由两人告发,杭州举人查继佐是首告,归安本地知县吴之荣后来
再次告发。如果起初查继佐不告发,吴之荣也未...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13
☆─────────────────────────────────────☆
aple (凸-_-凸) 于 (Thu Aug 18 01:47:56 2011, 美东) 提到: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祖上
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的宠
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庭根
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
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
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
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
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
书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
书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54598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日本幕府时期也不多嘛
关于日本源氏和平氏关系
2007年03月24日 星期六 20:21
从镰仓幕府成立到明治维新,武士阶级统治日本长达700年之久。武士政权或武家政权
是日本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形态,而且直接与近现代日本相联结,因此在日本社
会和民族性格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1991年日本集英社出版了一套(日本历史)丛书,其
中第7卷(武者之世)写武士阶级形成的历史。著者是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入间田宣夫。他
在该书结语中评价了武士政权的历史作用。他先引用了1602年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
全图》中对日本的文字说明:“尚强力”、“权常在强臣”,然后评论道:这个评语决
不是褒奖语,其意思是说,日本人好战,武力优胜者即可掌握权力,由于这种野蛮的风
俗,日本不能成为先进的文明国家,这是很可悲的。著者认为:利玛窦是从国际性的或
普遍性的立场出发评价中世纪的日本人的,而国际性普遍性的立场,例如当时的中国人
认为男子应以习文修学为最高目标,而视武人为鹰犬,而日本正相反,“其民多习武,
少习文”。著者认为:这正是武士政权存在的阴暗的一面,而这一中世纪的遗产即轻文
重武的岛国风气,即使到了近代以至现代也未能消除,对此我们难道...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15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4:19 2011, 美东) 提到:
看了他视频的都清楚他讲古代史时,对隋唐赞不绝口,还上百家讲坛讲两宋,对清朝皇
帝也是称赞,唯独对明朝他宣称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还有把明朝十六个皇帝说
成十六个混蛋,朱元璋这样的被他咬住出身说是最卑贱的皇帝,武宗,嘉靖,万历在他
嘴下都是极尽可能的贬低,为什么呢?他和明朝有什么仇么?
☆─────────────────────────────────────☆
Ranma (ranma 1/2) 于 (Wed Aug 17 19:55:27 2011, 美东) 提到:
不如此不出名啊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9:18 2011, 美东) 提到:
问题是他给学生讲课阿,又不是出去讲座贬低明朝
而且他如果想出名,完全可以把隋唐骂一遍,把贞观...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胡适大家都不要争了
民国那个时代,玩个性的多了
在安徽大学校长的任上,为学生运动的事,当面顶撞蒋介石,不称“蒋主席”,竟敢当
面叫他“新军阀”。蒋介石在盛怒之下动了粗,当众打了他两个嘴巴。
刘文典不甘示弱,也动粗还之,当众飞起一脚踢在蒋介石的肚子上。蒋捂着肚子,
疼得脸上直流汗。
b****r
发帖数: 2555
17
☆─────────────────────────────────────☆
spanishfly (rox) 于 (Sat Sep 10 13:00:56 2011, 美东) 提到:
还是毛主席的评价一针见血。 丫就一资产阶级吹鼓手,剩下P也不是。
☆─────────────────────────────────────☆
xlzero (Megatron) 于 (Sat Sep 10 13:20:50 2011, 美东) 提到:
这是后话,前面留不住胡适,后面要大刀阔斧搞,准备统一思想时才要先把胡适批倒
☆─────────────────────────────────────☆
bigcats (大猫) 于 (Sat Sep 10 16:57:47 2011, 美东) 提到:
"前面留不住胡适"?
是不是胡适自己说的? 人家把他立在战犯之类, 还要留他?
应该是胡适吹的, 自抬身价, 把自己吹成香饽饽,

☆─────────────────────────────────────☆
bigcats (大猫) 于 (Sat S...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18
党史透露:残暴施政导致中央苏区人民大规模逃亡
《社会科学研究》 2005年06期 逃跑与回流:苏区群众对中共施政方针的回应
黄道炫
【摘要】: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由于“左”的错误影响,苏区出现信任危机
,多次发生大批群众集中逃跑事件,对苏区士气人心及反“围剿”战争的进行形成很大消
极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关键词】: 中央苏区 陕甘苏区 查田运动 土地革命
【分类号】:K264.4;
【DOI】:CNKI:SUN:SHYJ.0.2005-06-026
1933—1934年,中央苏区出现创立后少有的群众集中逃跑事件,这一现象的出现,和当
时“左”倾中央实施的一系列“左”的*、社会、经济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它直接影响
到第五次反“围剿”的进行,在中共政权建设史上留下沉重的一笔。与此相对应,长征
到陕北后,由于中共在陕甘苏区逐渐纠正“左”的错误,实行切合实际、符合群众利益
的社会、经济政策,苏区原来逃跑的群众出现回流现象,甚至国民党统治区民众也流向
苏区。两种政策、两种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历史借鉴。

苏区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民革命的重要成果,...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72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红卫兵运动始末
红卫兵运动始末
作者:江寒
http://www.mychinanet.com/bbs/subject.aspx?
topic=66566&board=1&type=0&mtopic=66565

1. 红卫兵之谜
我国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震惊世界的红卫兵运动,究竟真相如何?对绝大多数世人来说
,目前依然是个谜。关于红卫兵运动的描述,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了不少著作或文章,但
是,我认为,这些著作和文章多数与事实真相有一定的差距,相互矛盾和扑朔迷离之处
颇多。
中 国古时候有个寓言叫《瞎子摸象》,说的是有四个瞎子去摸一头大象,其中一个瞎
子刚好摸到了大象的腿,于是说,大象象一根柱子;另一个瞎子刚好摸到了大象的 尾
巴,于是说,大象象一根绳子;还有一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于是说,大象象一把
扇子;最后一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于是说,大象象一根大萝卜。目前 国内外有
关红卫兵运动的文字性论述多数与“瞎子摸象”的情况差不多。
例如,现存的关于红卫兵的回忆文字中,数量最多的是部分知识份子回忆 其在文革中
如何遭受迫害的文章,在这部分人的记忆中,留存得最多、最刻骨铭心的是这么一种红
卫兵形象:臂戴...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72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红卫兵运动始末
9.黑材料问题
现在再来谈谈“黑材料”问题。
强烈要求党政机关交出工作组时期所整的“黑材料”,这是导致1966年8、9月间北京和
全国各地部分学生发起一系列冲击党政机关事件的重大动因之一。在8月至该年年底这
段时间里,造反学生和党政机关之间的冲突中始终贯穿着逼交和拒交“黑材料”的斗争
。那末,所谓的“黑材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工作组时期,每一个工作组进驻相关单位以后,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摸底、排
队”,这是沿袭了四清运动工作队的普遍做法。所谓“排队”,就是根据“摸底”的结
果,将相关范围的每一个人都分别列入不同类别的统计名单。例如,工作组普遍将所在
学校的干部和教师划分为四类:一类是“好的”;二类是“比较好的”(也即犯有一定
错误但不严重的);三类是“有严重错误的”;四类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
。这种分类的标准在当时是全国统一并得到中央认可的,甚至在工作组撤走后,在八届
十一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十
六条》)中,仍然沿袭了干部划分的这种类别和标准。
在上述将干部和教师划分为四类的基础上,第一类和第二类自然分别是依靠和团结的...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21
黄永胜和叶群的真实关系
2006-11-01 21:25
现在网上给林彪翻案的人不但把林彪给描述得一尘不染,而且把这种范围也扩大到了林
彪原来手下得四大金刚身上,比如说到黄永胜时,有些人就认为黄永胜和叶群的荒唐事
属于子虚乌有,根据就是因为黄永胜已经变成了阶下囚,而叶群也暴尸荒野。那么,我
们不禁要问一问,是不是说某人成了阶下囚或者政治上的失败者,他的某些罪名就一定
是强加给他的呢?是不是某人死掉了,他生前的某些事实就可以一风吹了呢?我们就不
妨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看一看历史上的黄永胜和叶群的实际关系吧。
关于黄永胜和叶群的事情涉及到一个当事人的问题,到底谁看见他们乱搞了呢?但是,
没有当事人的前提下,法律还承认相关的旁证。目前最为有力的旁证是叶群的亲生儿子
林立果对叶黄之间的通话进行了录音。
有人或许问这个录音会不会以后为了批判林彪、黄永胜而费尽心机制造的伪证呢?从目
前披露录音带也就是听过录音带和参观过林立果住处的当事人的回忆看,录音带不是刻
意的录音叶黄之间的另类通话的,而是包括其他人和叶群之间的通话,换言之就是说林
立果偷录叶群的电话已经是由来已久,至于林立果为什么这样做,恐怕只有...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22

你这个老将,竟敢诬陷中共军是娘娘军,戏子军, 什么悲愤小将们还不来围攻。
l****w
发帖数: 515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载 三个皇帝与两座皇宫
http://www.jllib.cn/ffy/2e2p.htm
原文链接里面还有很多图片
三个皇帝与两座皇宫
图/文:冯方宇
------------------------------------------------------------------------
----------------------------------------------------------------------------
-----------------------------
皇帝的返乡

公元1375年4月,一如既往的春意浓浓,47岁的朱元璋衣锦还乡,带着开国者无限
的自豪,朱元璋脸上春风得意。此次回乡,阵容庞大,仪仗齐全,俨然是真龙天子的威
仪。这是他征战多年,当上皇帝后的第一次反乡,次行的目的是祭扫父母的陵墓,还要
亲自视察中都皇宫的修建状况。
车驾进入洪武门,踏上洪武街,横穿云霁街,进入大明门,两旁的部府建筑仍在做
最后的紧张施工。穿过宽阔的凸字形广场,入承天门,正式进入紫禁城,再经端门,过
外金水桥,来到了午门前,朱...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63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满清的王立军事件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
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关注
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逃亡者
这一天,大清国全国人大(“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邮传
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不经审判程
序,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要求处决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世界议会史
上的一个奇观。
此前2天(10月25日),资政院还只是要求政府罢免盛宣怀的部长职务。路透社(
Reuter)从北京发出的电文说,资政院此举,给大清政府出了道难题:要么服从资政院
的要求,赶走一位“忠诚的官员”;要么否决资政院的要求,但这相当于向宣称代表大
多数人民的资政院开战。这篇电文被次日(26日)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曼彻斯特卫报》(The Manchest...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少奇是狠角色
关键一封信:
湖南省宁乡中共县委转公安局霍建国同志:
一月二十六日来函悉。杨剑雄和我在小学同过学,以后卅多年未发生过任何关系,
他所称一九二四年在长沙营救我出狱等语,并无其事。我一九二五年在长沙被捕,因很
多人营救,在狱两个月后得以出狱,但与杨剑雄毫无关系。杨犯罪恶仍应按你们判决处
理。
刘少奇
一月二十九日
张步真:刘少奇被诬“杀人灭口”事件真相
发布时间:2011-12-14 09:28 作者:张步真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加载中
新中国建立后最大的冤案,当属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案。在由江青、康生、
谢富治控制的专案组所炮制的材料中,有一个耸人听闻的罪名,是刘少奇“杀人灭口”
。他们杜撰的材料是: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阶级斗争更加激化,时任上海总工会负责
人的刘少奇害怕了,丢下工作不顾,私自从上海逃往长沙。12月16日,被长沙戒严司令
部逮捕,湖南省省长、军阀赵恒惕亲批 “就地斩决”。刘少奇为了保全性命,接受了
赵恒惕提出的活命条件,投降了敌人。解放后,一个名叫杨剑雄的“知情人”被人民政
府逮捕,刘少奇害怕事情败露,遂于1953年擅令将其枪毙,杀人灭口!
1968年11月...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6240
26
97.刘湘所谓四军统川:陆军,空军,江军,神军,其中神军乃神仙刘丛云所领一万童
男童女所成。
98.汪精卫投日后,上海孤岛上一个无聊文人说“汪总裁真是伴君如伴虎,我可以肯定
他确实是当年炸摄政王那个勇者,但我绝不承认他是一个聪明人。”
99.民国十九年何健因长沙陷落之痛,在省内大抓TG,有十六年脱党而为贺耀祖,鲁涤
平秘书旧与谢觉哉,何叔衡友善者某氏,虽经省议会与旅京沪湘省同乡会共同援救,亦
不免。临刑前告其子曰“吾死,汝且远避故乡以待红军尔”
100.在民国十六年清党后,丁惟汾曾向常公进言“要消灭共党,切不可以一杀止之,当
剿抚并为,如彼等中委之类,可自首宽大,党可以特殊机构容彼,为我所用。”陈立夫
在旁讥曰“鼎老此计甚好,可以大同盟之名容纳彼等,反正皆是左派。”丁惟汾闻之大
骇,从此不敢进一言。
101.抗战时抓壮丁方法举例:1,某军雇佣马戏团在庙会上演出,凡精壮可抓者,皆以
“中奖送礼品”之名领至街外五花大绑捆去。2,某师管区雇佣算命先生与接生婆,算
命后书红纸者可抓,白纸者不抓。
102.湖南党务曾有甲乙两派,甲派为CC,乙派为何健势力。两派斗争最激烈时,甲派抓
某校长疑似乙派...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804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革中, 全民打鸡血
发信人: lzlzlzlz (lzlz),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文革中, 全民打鸡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23 13:12:16 2012, 美东)
“打鸡血秘方”书中竟有记载
最早将“打鸡血”作为条目收集到书籍中去,还是在“文革”后期。下面的这段文字显
然较具代表性——
鸡血注射在皮下肌肉(而非静脉注射)里,液体蛋白进入人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对某
些特殊疾病可能有一定疗效。在一部分医药、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贫下中农
们用它来替代某种免疫性药物。它的疗效和适用范围,据一些革命的患者同志们介绍,
鲜鸡血对脑中风、妇科病、不孕症、脱肛、痔疮、咳嗽等都有治疗和预防作用,但也有
一些医疗科学工作者认为,由于鸡感染的疾病较多,鸡血的质量情况也不明确,带来副
作用的可能性不易控制,也曾经发生过一些患者在注射后突然亡故的事件。但无论如何
,作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新生的医疗成果,鸡血疗法本身的科学性已得到了人民群众
的一致肯定……
——摘自《赤脚医生培训教材(供南方地区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年版
如此莫衷一是的所谓“教材内容”,在今天看... 阅读全帖
A****0
发帖数: 12393
28
这些人不是保皇派
当摄政王载沣要杀袁世凯时,杨度竟敢拒不草诏,冒死论救.
梁士诒曾参与袁世凯胁迫清皇室退位的活动,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交通银行总理、
财政部次长、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等职务。
李家驹曾任出使大臣赴日本,为考察日本宪政大臣.
这些人都是袁世凯心腹,不是康梁同路。
有意思的是,这些人都和日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c*********2
发帖数: 3402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舒云:百问九一三(4)
61、是谁打了李文普一枪?
“大红旗”被8341部队阻拦后,叶群说,8341部队对首长不忠,冲!“大红旗”没有停
,反而加速冲过去了。这时响了四枪,也有说响了三枪,也有说响了五枪。
李文普打了一枪,车里的林立果也打了一枪,这没有争议。中队长萧奇明到底打了几枪
,还不清楚。
我们就认为是两枪吧。萧奇明的那两枪没有争议,弹着点在“大红旗”司机杨振刚一侧
的玻璃窗上。而李文普的“一枪”和林立果的“一枪”打向了谁?
“大红旗”又没有飞上天,弹着点很容易找到。林立果的一枪打在车门把上,只有李文
普的一枪没有弹洞,只有弹壳。
李文普、林立果、萧奇明的手枪不一定是一个型号。就是同一型号,从位置上也很容易
判断。可是林彪一案经过十年,两拨人审理,却根本就没有审理“大红旗”的枪案!
谁先打的枪?李文普?林立果?还是萧奇明?为什么不调查?查这个案子也要“宜粗不
宜细”吗?
“大红旗”从8341部队的拦车处又窜出约200米,突然一个急刹车,姜作寿远远地看见
车里跳出来一个人,站在车门边。有目击者听见李文普喊了一声,怎么个事嘛?几乎同
时,“当”一声枪响。几秒钟后,又响了一枪。
李文普回忆:听林彪说要去伊尔库...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舒云:百问九一三(5)
81、九一三当天,周恩来为什么召开三次作战会议?
周恩来接到北戴河8341部队转报的林豆豆说叶群、林立果要挟持林彪逃跑的电话后,他
返回会议室,要求所有参加会议的人不能外出,也不能打电话。同时在门口布置警卫看
守,不让里面的人出来,黄永胜就这样被“关”在了人民大会堂。一直到中国驻蒙古大
使许文益从坠机现场回来,从专线电话中报回电报密码,报告机上九人全部死亡的确切
消息,周恩来才让所有在人民大会堂讨论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的政治局委员回家。周
恩来秘书纪东回忆:黄永胜跑得很快,总理让我通知他谈话,我到人民大会堂门口才追
上他。周恩来与黄永胜又谈了20多分钟的话,才放他走。
这就是说,9月13日凌晨,周恩来通知所有政治局委员到人民大会堂开会时,黄永胜早
就在人民大会堂。而吴法宪在9月13日零时左右经周恩来同意,去了西郊机场。他一直
呆在西郊机场,直到9月13日13时多,吴法宪才在李德生、杨德中的“押送”下,来到
人民大会堂。据吴法宪回忆录记载,周恩来、张春桥已经先到了,他们两人同吴法宪紧
紧握手,周恩来说:政治局准备集体办公。他和张春桥、姚文元、黄永胜和吴法宪在人
民大会堂,李先念、李德生、...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5601
31
http://www.cclawnet.com/zongheng/zonh2007/zonh20071016.html
《纵横》杂志2007年第10期 作者:纪敏
1991年,我在抚顺市政协文史委主任任上。当完成《震撼世界的奇迹 改造伪满皇
帝溥仪暨日本战犯纪实》等三本史料专辑的编辑与出版工作之后,我便立刻把中共管教
与特赦释放国民党战犯史料征集工作摆到日程上。为此,我同文史办的徐桂英一起遍访
当年曾收押蒋战犯的抚顺战犯管理所、北京秦城监狱、济南战犯管理所、南京老虎桥监
狱、苏州监狱、重庆战犯管理所、武汉战犯管理所与西安战犯管理所。我们找到不少尚
健在的亲历者与知情人,请他们撰写了一批很有历史价值的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
但是,他们都属于中、下层管教人员,只能提供他们所在单位的有关史实,而对于中央
领导同志的决策经过,谁也说不清楚。于是,我就把目光盯住了原中央公安部分管战犯
工作的副部长、当时担任国家安全部部长的凌云。因为我知道,早在50年代初期,凌云
从山东济南调到中央公安部担任该部政保局(即一局)局长时起,他就负责主抓管教国
民党战犯工作,一直到1975年将战犯全部特赦释放完毕...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常粉过来鉴定一下真伪
你太牛了,我还没举例子,就知道我要举什么例子了?
另外,你竟敢使用“解放”这种标准五毛词汇,小心被哈哈哈上来咬死。
H****g
发帖数: 14447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人民日报:四人帮是如何反对毛主席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11 12:36:54 2012, 美东)
要点:四人帮反对电影《万水千山》里多次提到毛主席。
”四人帮”反党集团对《万水千山》恨之入骨。大野心家江青公然排斥毛主席的指示,
强令作者按她的意图进行修改,妄图贬低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篡改我军的历史。她还
以“不改好不看”相威胁,妄想一举扼杀这个戏。同时授意她的亲信,炮制了一个洋洋
三千言的《对话剧“万水千山”的初步意见》,摆出戏霸的架势,信口雌黄,百般挑剔
,借谈“意见”为名,行否定之实。
尤其令人发指的是,他们竟敢把革命战士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热情歌颂和对阶级敌人的
刻骨仇恨也当作过错,横加指责。他们胡说剧中多次提到毛主席“反而搞得很平淡、不
突出”。按照这种逻辑,难道只有少提才不“平淡”、才“突出”吗?这充分暴露了“
四人帮”反党集团借谈艺术创作,指桑骂槐,反对毛主席的险恶用心。
-人民日报1977年2月10日第二...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34
☆─────────────────────────────────────☆
truth (民主·枫林·桃园·红卫) 于 (Sun Apr 8 02:18:56 2012, 美东) 提到:
http://www.cclawnet.com/zongheng/zonh2007/zonh20071016.html
《纵横》杂志2007年第10期 作者:纪敏
1991年,我在抚顺市政协文史委主任任上。当完成《震撼世界的奇迹 改造伪满皇
帝溥仪暨日本战犯纪实》等三本史料专辑的编辑与出版工作之后,我便立刻把中共管教
与特赦释放国民党战犯史料征集工作摆到日程上。为此,我同文史办的徐桂英一起遍访
当年曾收押蒋战犯的抚顺战犯管理所、北京秦城监狱、济南战犯管理所、南京老虎桥监
狱、苏州监狱、重庆战犯管理所、武汉战犯管理所与西安战犯管理所。我们找到不少尚
健在的亲历者与知情人,请他们撰写了一批很有历史价值的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
但是,他们都属于中、下层管教人员,只能提供他们所在单位的有关史实,而对于中央
领导同志的决策经过,谁也说不清楚。于是,我就把目光盯住了原中央公安部分管战犯
工作的...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5
文革时“打鸡血”的荒谬疗法为何能盛行
文章摘自《新上海 旧上海》
作者:《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社 出版社:《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社
本书简介:1949年初,上海面临解放,如何接管和改造这个远东第一大城市,成为摆在
中共领导人眼前的难题。早在1948年,陈云和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其他领导人就一再强调
,目前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乡村向城市转移”。要像在农村……[连载内容]
当年“打鸡血”疗法方子(新浪读书配图)
从1959年到“文革”期间,一种将鲜鸡血注射进人体的“奇效”疗法蔓延全国。在“打
鸡血”这个形容人亢奋、好斗的词语背后,是一段狂热的岁月。
文/国家历史记者 杜兴
1959年5月26日上午8点,上海永安棉纺三厂(次年8月转为上海无线电三厂),一个叫俞
昌时的医生,在依约而来的病人眼前,给自己打了一针鲜鸡血。五年后,他回忆这次“
当众表演”时说,“不到三小时,就感觉奇饿,中午吃了八两饭”。
医生的亲身示范消释了病人们的疑虑。从下午1时开始,四十多人让俞注射了鸡血,奇
迹立刻显现:“有的频频咳嗽,注后五分钟即愈;有的喘息数月不能睡,当晚即睡得极
甜;有的胃痛即止;有的疖肿大消”。
这已经不...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36
石达开被千刀万剐 被凌迟至死不动声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7 19:13:32 2012, 美东)
核心提示:太平天国时期的翼王石达开,领兵出走后被困大渡河,后来为了解救全
军性命,自动前往清营,后来也被清朝凌迟处死,同时凌迟处死的还有他的几个属下,
行刑时他的下属不胜痛楚惨呼不止,石达开说:“何遂不能忍此须臾?当念我辈得彼,
亦正如此可耳。”至死寂无声。
-
凌迟也称“陵迟”,俗称“千刀万剐”。就是把活人一刀一刀地割死。据说早在南
北朝时期就有了这种刑法,但将凌迟作为正式的刑罚、作为法外之刑,则始于五代。据
陆游记载:“五季多故,以常法为不足,于是始于法外特置凌迟一条。肌肉已尽,而气
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南宋时期凌迟被明确地列入刑法,成为同斩刑、绞
刑等同级别的死刑名目,并一直为后来的王朝所沿用至清朝灭亡。
凌迟的方法是用极其锋利的小刀切割全身的皮肉,让全身没有一点完好的皮肤。然
后割掉生殖器,挖出内脏使其毙命。人死之后连骨头也要被切碎。据历史记载有些受刑
者身上被割得皮肉尽无只剩白骨了,嘴和眼睛都还在动;内脏都被挖出来了,痛苦的呻
...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1168
37
"立国今日,非自强无以图存,而强弱之分,悉由人事!日本前在闭关时代,其学
术政治与中国无殊,自明治维新以来,上下一心,步武西法,乘时而动,发愤为雄,四
十余年所惨淡经营者,无非求达其东亚大帝国之政略。当合并朝鲜之时,现在首相大隈
重信已自命为中国将来之统监。盖其兼营并进之图,远交近攻之策,处心积虑,殊非一
朝。究其致强之由,则以国民教育为根本,而明耻教战,即寓于教育之中。故人人以当
兵为义务,以战死为殊荣。就其近年军事言之,征发陆军,可达百万,海军战舰,已逾
六十万吨,席其方张之势,日思拓地殖民,彼为刀俎,我为鱼肉,实逼处此,岌岌可危,
厝火积薪,早成险象。前清末造,政失其纲,泄杳成风,人无远虑,加以亲贵用事,贿
赂公行,各私其家,何知卫国?迨至武昌事起,举朝失措,列强响应,瓦解土崩。日本
浪人,利用此机,秘计阴谋,无所不至;我人民之生命财产,间接直接而受损失者,不
可胜计。苍赤何辜,言之流涕!幸而天佑中国,祸乱削平,予得以衰病余生,底定全局,
殊出强邻意料之外。回忆当日,万险环生,至今心悸。国事粗定,欧战发生,关系于均
势得甚大。日本利欧洲列强之相持,乘中国新邦之初建,不顾公法,破坏...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1080
38

太初元年(前104年)的一天,壮士车令带着纯金铸造的金马和黄金千斤踏上了西去
的征途,他受当朝天子派遣,前往万里之外的大宛国求取天马------汗血马。
汗血马,据说就是今天的“阿哈-捷金马”,它的闻名于世,并不全是它有多么高
大壮猛、奔跑力强,而在于它的一个奇特之处:每当激烈的奔跑之后,它的前肩以及臀
部、背部都会出汗如血,因此汉人为它取了“汗血马”这个响亮的美称。据今人考证,
这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特征,其实是一种寄生虫的分泌物。加上它喜欢以苜蓿为食,
与汉地的马种大为不同,由于这些奇异的差别,人们视之为天马,在东方人的心中产生
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汉武帝一生冀求长生不老、升仙得道,他闲着没事,用《易经》卜了一卦,曰“神
马当从西边来”。这令沉溺于祥瑞的他颇为受用。果然还真应景,不久敦煌方面来报,
说在渥洼池发现了天马!武帝龙颜大悦,有了神马,不就可以骑着它一朝升仙了吗?他
深信这是“太乙神”赐给他的礼物,于是隆重的赐名“太乙天马”,连带着献马之人暴
利长(光看名字就是个生事的主)也被封官受赏。武帝在位54年,是个雄材大略的天子
,王侯将相,没有谁能轻易蒙得了他,唯独方士例外。...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秀成 李容发-落而刚
李秀成 李容发

李秀成广西藤县新旺村人〔一〕。清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出生〔二〕在一个贫雇农
业家庭。父亲叫李世高,母亲陆氏,生他和弟弟李明成。他们自己没有田地,也租不半
点田地,只得给地主做雇工,和去垦山种植。虽然长年牛马一般的苦作,却还是饥寒交
迫。秀成便是在这样穷苦的家庭裹生长的。
像秀成这样的一个贫雇农儿子,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只因为他的舅父是个村塾教师
,在八岁那年,把他带去读了两年书。但家中却失去了一个劳动力,读到十岁,家中太
苦了,只得把他叫回来帮助父母觅食,不让他读下去。后来还是靠舅父的力,把他保送
到各个村塾去做帮工使他得些工钱回来补助父母,自己又得在村塾一边做帮工,一边自
学。那时候,村塾里面的学童,都是地主、富农的儿子。秀成在那里做帮工,就必须伺
候他们。大家都是儿童,人家是人上人,自己却是人下人,生活给他了一条阶级的鸿沟
。也给他深深地刻下了阶级的仇恨。而他要保持得住这份工作,还要低三下四去取得他
们的欢喜。在秀成一生里面,有一个突出的性格,人们称它为「外柔内刚」〔一〕。什
么叫做「外柔内刚」?柔是委婉从顺,刚是坚强果断。「外柔」是外形,只是达到目的
底...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姜维:一次失败的蒸笼棋局

兴势之役,王平扞拒曹爽,皆承此制。姜维以为“错守诸围,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
若使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听敌入平,重关头镇守以扞之,今游军
旁出,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运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
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于是令督汉中胡济退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
城,护军蒋斌守汉城。《资治通鉴》卷77高贵乡公甘露三年注云:“姜维自弃险要,以
开狡焉启疆之心,书此为亡蜀张本。”接姜维这种御敌办法,遇小敌尚可,若遇强大数
倍之敌前来,使其得入平地,何啻放虎出山!姜维以区区之蜀,竟敢如此冒险,诚非稳
妥之计。
姜维本非蜀人,托身蜀国,加上连年征战,没有建立什么功绩,所以颇遭非议。而
当时蜀国后主刘禅无能,宫廷由宦官黄皓专权,为所欲为。右大将军阎宇见黄皓炙手可
热,便依附于他,于其勾结。黄皓想寻机废掉姜维,扶阎宇掌管军政大权。姜维疑心,
颇为恐惧,于是,不再回成都,在沓中驻扎。
据《华阳国志》记载,姜维对黄皓专权恣肆很不满,曾上言后主,请求诛杀黄皓。
后主说:“黄皓不过是一个奔走效力的小臣罢了。过去董允对他切齿痛恨,我常常感到
遗憾。您大人大量...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fatblackliar (千里追铊,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被汉人遗忘的辉煌-----歼灭满洲官兵人数最多的厦门大海战 (ZT)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4 12:53:05 2013, 美东)
发信人: wwww (water), 信区: paladin
标 题: 被汉人遗忘的辉煌-----歼灭满洲官兵人数最多的厦门大海战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3 12:59:46 2013, 美东)
清顺治十七年初,终于在历时一年的江宁会战中获胜的满清,决心毕其功于一役,彻底
消灭南明最后的抵抗力量。顺治以内大臣达素为“安南将军”,集中各地满洲劲兵兼程
南下,同时沿海各省水师也向闽东集结。
三月,安南将军达素抵达泉州,准备对郑成功的大本营厦门岛作最后的总攻。一边
多方掠夺船只、物资拼凑起近千艘海船的队伍。一边策划暗杀阴谋,收买郑氏厨子张德
,寻机毒死郑成功。事泄,为郑成功乱箭射杀。
阴谋失败后,安南将军达素集中从全国...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13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平话欺世盗名骗取天下的王莽
西汉时的王莽就其宗族而言,应该说是出身豪门:他父亲虽然早死,但他的几个伯
父、叔父在汉成帝时代一个个出将入相、封侯受赏,王氏一门可谓显赫之极。
但王莽本人的小家却是寒微之极:父亲早逝,只与母亲相依为命,靠亲戚周济生活
。但也正因此,王莽从小就养成、练就了一套为人处世的本领,少年老成之极。无论心
中多么难过或气恼,但在亲戚长辈或外人面前,他都表现出十分愉悦、平和的样子,因
此颇为宗族中众人赏识。
有一次,他的大伯父病重,他得知后跑来,守候在病人床前,端药送水,守夜看护
,一连几个月衣不解带,蓬头垢面、惟悴不堪,简直比病人还“病人”,比亲儿子还“
亲儿子”。对此,台族上下无不夸赞,纷纷上书,为他请求封赏。
于是汉成帝封他一个新都侯称号,并命他任宫中侍卫,成了皇帝身边一位近臣。地
位高了,权力大了,但王莽从不露出半点骄矜懈怠神色,反而益发谦恭有礼一方面广为
结交公卿将相、名士大儒,一方面又赈济穷贫、轻财好施。而自己生活却十分俭朴,常
常吃荤菜,更不穿长袍大袖的礼服,只一身短打扮。于是朝野众人一致以一个“贤”字
称赞他。后来,他的叔父、大司马王根病逝,临终举他以...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司马懿大传
司马懿大传 一 观新军校场遇恶少 看猛虎洛阳显英才
东汉未年,天下纷争。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一方面灵帝献虎讨欢,一方组建新
军邀宠;人群中,有两帮少年对峙:“我叔叔是新军校尉曹孟德!”“我爹爹是 京兆
尹司马建公!”   汉灵帝中平五年。   动荡朝代中最不平静的一年。   以宦
官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与外戚、大将军何进争权夺利,矛盾演化到白
热化的阶段。   何进是何皇后的哥哥。他们深知灵帝是个喜怒元常而又宠信宦官的
主儿,在王美人为灵帝生下个儿子后,生怕失宠而被废遭贬。便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地
讨好灵 帝。何进见灵帝每日不理朝政,不是在裸游馆偎红依翠,便是在西园斗狗玩鸡
骑驴车,便投其所好,以重金让人捕捉了几只猴子和一只老虎,进献灵帝消遣。
“十常侍”听到消息,赶紧密谋策划,借口保护皇宫,防止黄中军余党造反,建议皇上
组建一支护卫京师安全的西园新军。这新军的统领便是“十常待”之一的 赛硕。
这天,风和日丽,是何进向皇上进献猛虎的日子,也是新军成立的日子。   整个洛
阳城轰动了。天不明,人们就涌向街头翘首以望猛虎,涌到校场观看新军军威。
等着看热闹的人群前头,早早就来了...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22099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嘉靖议礼
好哇!竟敢影射今上!
p********k
发帖数: 88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王朝的最后时刻
[ZT] 作者:雷颐
1911年10月30日,武昌起义20天后,清廷一天之内连下四道上谕,做出大幅度让步、妥
协,企望渐成燎原之势的“乱事”能因此迅速平息。
这四道上谕是:
——《俟简贤得人组织完全内阁不再以亲贵充国务大臣谕》(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汇
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97-598页)。此谕终于承认
,半年前惹众怒的“皇族内阁与立宪政体不能相容”,而“本年设立内阁,仍令王公等
充国务大臣,原属一时权宜之计,朝廷本无所容心”。宣布解散皇族内阁,许诺“一俟
事机稍定,简贤得人,即令组织完全内阁,不再以亲贵充国务大臣,并将内阁办事暂行
章程撤销,以符宪政而立国本”。
——《准开党禁颁布特赦谕》(同上,第95-96页)。此谕先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党
禁”:“党禁之祸,自古垂为炯戒,不独戕贼人材,抑且消沮士气”,但是“况时事日
有变迁,政治随之递嬗,往往所持政见,在昔日为罪言,而在今日则为谠论者。虽或逋
亡海外,放言肆论,不无微瑕,究因热心政治,以致逾越范围,其情不无可原。兹特明
白宣示,特沛恩纶,与民更始,所有戊戌以来,因政变获咎,与先后因犯政治革命嫌疑
...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swamped with
请用批判的眼光来看此书 ─ 评论纳粹
曾经洗卷欧洲的纳粹主义,希特勒带领着德国人民,走向前所未有的帝国荣耀,最后却
成为人类最恐怖的历史伤痛。   闭眼凝神,让脑海中的世纪影像快转,画面很自然
的就暂停在希特勒受到千百万人欢呼爱戴的一幕幕影像上。如果世纪末回顾是你我应该
作的一个功课。希特勒这一课,不得不温习。如果我们对苦难的产生还是懵懵懂懂,那
希特勒的故事,是最好的警惕,   纳粹德国演的这部戏,惊心动魄不足形容,甚至
牵动人类廿世纪的走向,不过要问其所以,首先还是要看看舞台背景——1920年代的德
国。   作为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实行威玛宪法中的第一共和,正是路有腐
尸,野有饿莩。骚动不安的人心,败乱的政治,往往是极左派和极右派的天下,但是当
持马克思主义的左派领袖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拉伯涅特在1919年被暗杀后,弥漫社会的恐
怖主义,更加遽整个肃杀气份。   就在这个时期,希特勒舞台剧的序幕拉开了。我
们看到一个年三十岁,个子不高的年轻人走进右派大本营——慕尼黑的啤酒屋里,他从
奥地利来,在一次大战时当过下士,受过伤,如今任职联邦秘密侦察局。来这个啤酒屋
,正是要调查有无“...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22099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ydig (digbu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历史还原:真实的毛岸英原来如此!【转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7 17:52:12 2014, 美东)
一、来去随意,做工作浅尝辄止
毛岸英1946年初回国,到1950年10月赴朝,近五年多时间里,似乎没有比较稳定地从事
过什么工作,正式披露的工作经历,都是短短的几个月甚至几十天。并且行动自由,没
有什么“单位”的约束。
去朝鲜之前,毛岸英比较著名的一个经历是上“农业大学”。毛岸英刚回到延安,毛泽
东要求他跟随农民劳模吴满有学农活。这段日子,其实只有五十多天,充其量也就是一
个乡村夏令营而已,但后来凡提起毛岸英,都要大书特书这一段。
进北京后他的工作岗位是中央社会部(情报机关)部长李克农的秘书兼翻译。在这个岗
位上,他似乎也很散漫。按说秘书工作是非常忙碌的,通常没有自己的时间。但毛岸英
在1950年5月初有一次悠闲的长沙探亲。“这次南下是公私兼顾,他随苏联代表团来到
武汉,给李克农当了几天翻译后便匆匆赶往长沙探亲”。
在韶山,...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ydig (digbu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历史还原:真实的毛岸英原来如此!【转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7 17:52:12 2014, 美东)
一、来去随意,做工作浅尝辄止
毛岸英1946年初回国,到1950年10月赴朝,近五年多时间里,似乎没有比较稳定地从事
过什么工作,正式披露的工作经历,都是短短的几个月甚至几十天。并且行动自由,没
有什么“单位”的约束。
去朝鲜之前,毛岸英比较著名的一个经历是上“农业大学”。毛岸英刚回到延安,毛泽
东要求他跟随农民劳模吴满有学农活。这段日子,其实只有五十多天,充其量也就是一
个乡村夏令营而已,但后来凡提起毛岸英,都要大书特书这一段。
进北京后他的工作岗位是中央社会部(情报机关)部长李克农的秘书兼翻译。在这个岗
位上,他似乎也很散漫。按说秘书工作是非常忙碌的,通常没有自己的时间。但毛岸英
在1950年5月初有一次悠闲的长沙探亲。“这次南下是公私兼顾,他随苏联代表团来到
武汉,给李克农当了几天翻译后便匆匆赶往长沙探亲”。
在韶山,...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eebe (openfeint招ruby开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旗人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4 15:40:26 2014, 美东)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
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
的宠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
庭根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
白无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最
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八
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其
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书
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299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yStudy 俱乐部 】
发信人: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信区: GayStudy
标 题: 同治帝因同性恋梅毒病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17 16:34:23 2014, 美东)
内容来源:新浪读书
[2012年1月5日 16:15]
同治帝画像
慈禧太后画像。同治帝19岁就病逝了。他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是梅毒,还是天花?
这是一个历史之谜。
一同治帝病逝经过
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日(1874年11月28日),同治帝患病。二十日懋勤殿传旨,自十
月二十日至十一月初一日,同治帝都不上课。有人说,他得的病是天花。其实不是天花
,而是梅毒。
慈禧对同治帝的一言一行都是十分注意的。如果同治帝不出宫,他们母子几乎是天
天见面,并在一起进早膳的。而且,也有太监向慈禧报告同治帝的行动。同治帝自从十
月二十日着凉发病后,一直带病视事,但是没有接见大臣。
而自十一月初一日至五日,同治帝把阅折权和批折权完全交给了李鸿藻和奕?,一
时出现了权力真空。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同治帝的病看来不是短期内能治
愈的。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经验...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