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素发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
t******g
发帖数: 183
1
青蒿素发现过程science不高
novelty不足
并没颠覆人类的科学认识
也没有改变天然活性成分的分子结构
仅仅是成功萃取而已
因此methodology方面,也非常原始
当然,结果是effective、而且振奋人心的
这只能说是luck成分很高
就像st michael说的
可能女主角凭着那句诗经,
觉得这个植物和自己有缘分,
有意思,多做做,然后就碰巧成功啦
事实上,查阅相关资料,至今青蒿素的作用机理都没有统一观点
可以说非常不明确
因此,看不到有什么理由让女主角大感兴趣
除了那几句《方肘子后备方》、《诗经名句》
l***d
发帖数: 1828
2
来自主题: Chemistry版 - 屠呦呦的主要学术成就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armaceutical 讨论区 】
发信人: lrpwd (lrpwd), 信区: Pharmaceutical
标 题: 屠呦呦的主要学术成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4 21:39:00 2015, 美东)
科学出版社
屠呦呦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向记者推荐的两本书中有一本是《20世
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简称”概览“)。概览·医学卷·药学分册收录了
屠呦呦的传文。本文节选其传文中主要学术成就以飨读者。
目录
屠呦呦简介
一、青蒿素发现历程
二、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的诞生
三、青蒿素发明的国际影响
屠呦呦主要论著
屠呦呦 简介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出自《诗经》,“芩” 泛指“蒿类植物”),父亲就是用《
诗经》 这句诗文中的“呦呦” 二字,为自己的女儿取了个名,加上屠姓,她就是屠呦
呦。
屠呦呦(1930 ~ ),浙江宁波人。药学家。1955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
部) 药学系,1955 年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 现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工作
至今。1959 ~196...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1828
3
来自主题: Pharmaceutical版 - 屠呦呦的主要学术成就
科学出版社
屠呦呦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向记者推荐的两本书中有一本是《20世
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简称”概览“)。概览·医学卷·药学分册收录了
屠呦呦的传文。本文节选其传文中主要学术成就以飨读者。
目录
屠呦呦简介
一、青蒿素发现历程
二、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的诞生
三、青蒿素发明的国际影响
屠呦呦主要论著
屠呦呦 简介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出自《诗经》,“芩” 泛指“蒿类植物”),父亲就是用《
诗经》 这句诗文中的“呦呦” 二字,为自己的女儿取了个名,加上屠姓,她就是屠呦
呦。
屠呦呦(1930 ~ ),浙江宁波人。药学家。1955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
部) 药学系,1955 年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 现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工作
至今。1959 ~1962 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1973 ~1990 年任中
药研究所化学室主任,1979 年任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 年任研究员。1997 年开
始任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1980 年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1 年被聘为
博士研究生...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1035
4
来自主题: Science版 - 屠呦呦的主要学术成就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armaceutical 讨论区 】
发信人: lrpwd (lrpwd), 信区: Pharmaceutical
标 题: 屠呦呦的主要学术成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4 21:39:00 2015, 美东)
科学出版社
屠呦呦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向记者推荐的两本书中有一本是《20世
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简称”概览“)。概览·医学卷·药学分册收录了
屠呦呦的传文。本文节选其传文中主要学术成就以飨读者。
目录
屠呦呦简介
一、青蒿素发现历程
二、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的诞生
三、青蒿素发明的国际影响
屠呦呦主要论著
屠呦呦 简介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出自《诗经》,“芩” 泛指“蒿类植物”),父亲就是用《
诗经》 这句诗文中的“呦呦” 二字,为自己的女儿取了个名,加上屠姓,她就是屠呦
呦。
屠呦呦(1930 ~ ),浙江宁波人。药学家。1955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
部) 药学系,1955 年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 现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工作
至今。1959 ~196...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1035
5
来自主题: Science版 - 屠呦呦的主要学术成就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armaceutical 讨论区 】
发信人: lrpwd (lrpwd), 信区: Pharmaceutical
标 题: 屠呦呦的主要学术成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4 21:39:00 2015, 美东)
科学出版社
屠呦呦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向记者推荐的两本书中有一本是《20世
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简称”概览“)。概览·医学卷·药学分册收录了
屠呦呦的传文。本文节选其传文中主要学术成就以飨读者。
目录
屠呦呦简介
一、青蒿素发现历程
二、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药物的诞生
三、青蒿素发明的国际影响
屠呦呦主要论著
屠呦呦 简介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出自《诗经》,“芩” 泛指“蒿类植物”),父亲就是用《
诗经》 这句诗文中的“呦呦” 二字,为自己的女儿取了个名,加上屠姓,她就是屠呦
呦。
屠呦呦(1930 ~ ),浙江宁波人。药学家。1955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
部) 药学系,1955 年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 现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工作
至今。1959 ~196...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493
6
四篇都是2011年的文章,同一作者,好文不厌百回读,真诚建议大家细读,真是获益良
多。
青蒿素:一项脆弱的抗疟成果
作者:张功耀
今年9月12日,阿尔伯特与玛丽·拉斯克基金会(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宣布,将今年的临床医学奖授给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女士,将基础
医学研究奖分别授给德国普朗克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哈特尔(Franz-Ulrich Hartl)
和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霍维奇(Arthur Horwich)先生。前者因发明青蒿素,
后者因阐明细胞内的蛋白质折叠机理。消息传到国内以后,我想看看国内舆论将
作何反应,尤其是卫生部和屠呦呦怎么说。不出我的所料,国内舆论果然兴奋过
度。一些中医骗子更是试图借这个机会拉大旗作虎皮,以便于他们能够“借壳上
市”,再大捞一笔!
为纠正这种可能误导民众的舆论,我从9月15日开始就在起草一篇文章。这
篇文章的暂定题目叫《把科学研究成果的荣誉归功于科学》。已经写到第三部分
了,突然发现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最近签发的一个文件:《全球青
蒿素耐药性限制计划》(Global Plan For Artemi... 阅读全帖
b*******y
发帖数: 4304
7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概貌。没有逃脱我们的注意,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
新发现的珍宝。
引言
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人不认为这
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并非现代人类普遍使用药物的主要来源。
对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在现代医学进展到今天后中药意义很小,甚至毫... 阅读全帖
p*****c
发帖数: 20445
8
抗疟药物项目参与者称屠呦呦一人获奖不公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9日04:17 大洋网-广州日报
1969年,李国桥故意感染疟疾,“以身试法”实验针灸疗法。(记者翻拍)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
拉斯克奖得主屠呦呦。
当年国家科委颁发的青蒿素发明证书。
文、图/本报记者何涛
9月23日,81岁的屠呦呦面带笑容地站上了美国纽约拉斯克奖的领奖台,她用双手
捧起了沉甸甸的奖杯,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医学大奖。屠呦呦是中国中医
研究院终身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将
临床医学研究奖颁给屠呦呦,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研究贡献。站在奖
台上的屠呦呦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
获此大奖让此前默默无闻的屠呦呦震惊了中国医学界,也让常人所不知的青蒿素研
究进入了大众视野。在30多年前医疗技术条件落后的中国,为何能发明出全球领先的抗
疟疾药?近日,本报记者先后采访了当年参与“523项目”的多位教授,试图破解中国
人发明青蒿素的秘密。
屠... 阅读全帖
k***v
发帖数: 1218
9
知情者:青蒿素最初编号是澄清其发现历史的重要一环
已有 3809 次阅读2010-7-22 14:35|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
青蒿素 疟疾 发现 结晶 分离 编号 Artemisinin Malaria
为什么说“青蒿素最初编号是澄清其发现历史的重要一环”,因为“名不正,言不
顺”,不但“言不顺”,而且历史还会被歪曲,被假造。大家都知道,当年从中药青蒿
常见的原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中分离到多种结晶化合物的人,在未确定
其有效性以前都给这些结晶一定的编号名称。例如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罗泽渊于1973年
4月从昆明产的“苦蒿”(黄花蒿大头变型A. annua L. f. macrocephala Pamp.)的乙
醚提取部位中分离到5、6种单体,其中编号为“苦蒿结晶III”的结晶能使鼠疟100%转
阴,后又从重庆购得的黄花蒿中也得到同样的有效结晶,才将其正式命名为“黄蒿素”
(1)。又如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魏振兴1973年11月从山东泰安地区的黄花蒿的乙醚提取
物中分离到7种结晶,在证实第5号结晶为抗疟有效单体后,才将其正式命名为... 阅读全帖
U*E
发帖数: 3620
10
抗疟药物项目参与者称屠呦呦一人获奖不公平
http://www.sina.com.cn
1969年,李国桥故意感染疟疾,“以身试法”实验针灸疗法。(记者翻拍)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
拉斯克奖得主屠呦呦。
当年国家科委颁发的青蒿素发明证书。
文、图/本报记者何涛
9月23日,81岁的屠呦呦面带笑容地站上了美国纽约拉斯克奖的领奖台,她用双手
捧起了沉甸甸的奖杯,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医学大奖。屠呦呦是中国中医
研究院终身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将
临床医学研究奖颁给屠呦呦,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研究贡献。站在奖
台上的屠呦呦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
获此大奖让此前默默无闻的屠呦呦震惊了中国医学界,也让常人所不知的青蒿素研
究进入了大众视野。在30多年前医疗技术条件落后的中国,为何能发明出全球领先的抗
疟疾药?近日,本报记者先后采访了当年参与“523项目”的多位教授,试图破解中国
人发明青蒿素的秘密。
屠呦呦成为首位获拉斯克奖的中国人。美国专家称,诺贝尔医学奖...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1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说说中医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概貌。没有逃脱我们的注意,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
新发现的珍宝。
引言
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人不认为这
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并非现代人类普遍使用药物的主要来源。
对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在现代医学进展到今天后中药意义很小,甚至毫...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1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屠呦呦非主流 國內忽視國外獲獎 zz
这个报道有点标题党了。 饶毅那篇2011年的文章写的很详细的。注意引用文献里,有
张昌绍1948年在科学杂志发的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478156.html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概貌。没有逃脱我们的注意,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
新发现的珍宝。
引言
在...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llmoney (Monk Tang of Stock Marke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饶毅雄文: 敬请毛轮批判第一段, 第一段以后不用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2 15:51:27 2011, 美东)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llmoney (Monk Tang of Stock Marke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饶毅雄文: 敬请毛轮批判第一段, 第一段以后不用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2 15:51:27 2011, 美东)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407
15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饶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概貌。没有逃脱我们的注意,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
新发现的珍宝。
引言
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人不认为这
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并非现代人类普遍使用药物的主要来源。
对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在现代医学进展到今天后中药意义很小,甚至...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20
16
【迟到的报告】一篇打压、抹杀一线科研人员的不实报道
摘自青蒿素(Artemisinin)博客
【迟到的报告】 一篇打压、抹杀一线科研人员的不实报道
青蒿素 (Artemisinin)博客声明:本博文标题和总结内容仅对关注本博客的读者的留
言作一归纳,不代表本博客观点。
最近,有读者在本博客留言指出由张剑方编写的【迟到的报告-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
发纪实】违背历史事实真相,对青蒿素发现作出主要贡献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及屠哟呦教
授的工作有意淡化、否认并歪曲事实,提供所谓的“证据”。这种做法已引起海内外广
大科学家的关注。在国家极力鼓励创新、激励科学家发展世界领先科学的关键时期,这
一报告的出笼明显与当今需求背道而驶并起到了阻拦作用。
本博客对读者这一观点将作近一步论证。现将其留言内容归纳如下:
1.【迟到的报告】的作者没有一位直接参与了青蒿素发现的一线研究工作,但作者想
得出的结论却是青蒿素的发现完全归功于523这一机构,而非参与从事青蒿素研究的一
线科研人员。全文多次对青蒿素发现作出关键性贡献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和屠
呦呦教授本人采用了“有些单位”、“有些人”等语言,淡化、否定其贡献
i***s
发帖数: 39120
17
屠呦呦(右图),一个因特别而好记的名字,属于一位年过80的中国女药学家。这位发现了治疗抗疟病药物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如今出现在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上。就在20天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预言性地公开指出,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医科学家值得获得诺贝尔奖。网友感叹,“饶毅老师眼光确实与众不同。”
饶毅在昨天接受北京晨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很大,事实上,她获得这个奖甚至比获得诺贝尔奖更厉害。”
诺奖“风向标”
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美国期刊杂志《细胞》昨天发表的标题为《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文章指出,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
年龄或成唯一缺点
此前,这位似乎...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8
12月7日下午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演讲,介绍了自己获奖的科研成果。
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 C. 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ōmura(大村智)二位刚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 蓝底向白底过渡标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 阅读全帖
d******5
发帖数: 440
19
http://news.qq.com/a/20110914/000025.htm
先来一则新闻。
中医中的很多方法都是来于实践,只是当时的人限于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可能对于其解
释的方法,不够准确,有时甚至有很大偏差。
但是中医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所治愈的人数以万记。其中自有它的道理。
新闻中的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就是基于中医理论,再加以现代技术,才有良好的效果
http://news.qq.com/a/20110914/000025.htm
中国药学家获国际医学大奖 距诺贝尔奖一步之遥
2011年09月14日02:16北京晨报韩娜我要评论(275)
字号:T|T
屠呦呦,女,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
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屠呦呦离诺奖一步之遥
因发现青蒿素获拉斯克奖 该奖被看作诺奖“风向标”
屠呦呦,一个因特别而好记的名字,属于一位年过80的中国女药学家。这位发现了治疗抗疟病药物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
如今出现在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上。...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420
20
“青蒿素是文革期间集中全国力量用人海战术研发出来的。动用了数十个单位
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很偶然
地发现了青蒿素。中医和中医典籍提供的众多药方没有派上用场,和拿着一本
《中国植物志》一个一个往下筛选的效率差不多。有人从青蒿素的发现认识到
“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中药中当然完全可能含有某些还未被挖掘出来
的化学药,但是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恰恰说明想从中医典籍无数以讹传讹的记载中
找到真正有用的药物极为困难,效率非常低下,而且要靠运气。青蒿素发现之后
的40年间,虽然有无数的科研人员试图从草药中再创奇迹,却再也没能找到第二
种能被国际公认的新药,也就并不奇怪了。”
-----------------------
  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的关系?
  ·方舟子·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
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
命”。由于拉斯克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 阅读全帖
L****8
发帖数: 3938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先富档是个waif的档
发信人: grayCat (grayCat), 信区: Medicine
标 题: 青蒿素专利惜被老外抢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Oct 6 12:00:40 2015), 站内

2011年一篇《青蒿素发现始末》的文章介绍,青蒿素按说是中国的知识产权,应予保密
或是专利方面的保护。可惜那时人们不懂这些,而且1979年,一个曾在屠呦呦科研综合
小组里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人,将有关青蒿素的材料连同部分原料,偷偷地拿到国外,泄
露给外国的同行。屠呦呦闻讯大吃一惊,他都拿走了什么?一查,发现连青蒿的一些种
子都被那人带了出去。

青蒿素的信息泄露到海外,某国一位长期从事抗疟王牌氯喹药研究的科学家闻讯非
常震惊。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刚启国门,这位科学家便以参加某一学术活动的名义,专
程到北京,通过有关领导的安排拜见了屠呦呦。此人还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位顾问,当
他在屠呦呦这里证实了这一事实后,他向世界卫生组织汇报中国发明了抗疟新药。

1980年12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写信给中国有关部门,“提议”
在中国举行一个会议,请中国医药学家向世卫组织指派的6名西方医药专家,介...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425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emis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ethanol123 (meoh),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屠呦呦团队骨干钟裕蓉印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0 20:42:02 2015, 美东)
致敬真正的科学家!
来源: 科普中国
文/董仁威
中国大陆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国人无不欢欣鼓舞,而关于青蒿
素的发现与发明权归谁的争议声也不绝于耳。看新闻报道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熟
悉的名字——钟裕荣。
钟裕蓉是屠呦呦团队的主力,是她第一个成功地取得青蒿素晶体,以至于有人认为,真
正应该得到诺贝尔奖的应该是她。钟裕蓉是我在四川大学生物系植物班60级(当时以入
校日期命名班级)的同班同学。不仅是同班同学,我们还同是植物专业植物生理专门化
组的,我攻棉花生理,她攻水稻生理。
1965年,大学毕业后,钟裕蓉分到北京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而我则作为
生物系唯一一个考上研究生的人,开始在四川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读细胞学。那以后,
我到北京去,都要去看看老同学。有一次,她还留我住在她...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425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armaceutical 讨论区 】
发信人: methanol123 (meoh), 信区: Pharmaceutical
标 题: 2015 Nobel Lectures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today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7 08:49:49 2015, 美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CmfknmFvBs
Youyou tu is the third one
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 - 中医药给
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
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
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 C. 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Omura(大村智)二位刚
刚所做的精彩...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78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致辞
Here is the real one by Youyou Tu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
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
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
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 C. 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ōmura(大村智)二位刚
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
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
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
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 蓝底向白底过渡标
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
起工...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3048
2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屠呦呦诺贝尔奖演讲,全中文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
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
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
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 C. 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ōmura(大村智)二位刚
刚所做的精彩报告。我现在要说的是四十年前,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
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大家可能已经在很多报道中看到过。在此,我只做一个概
要的介绍。这是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研究团队当年的简要工作总结,其中蓝底标示的是本
院团队完成的工作,白底标示的是全国其他协作团队完成的工作。 蓝底向白底过渡标
示既有本院也有协作单位参加的工作。
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
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又经过很...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3896
26
各种期待诺奖的宣传开始了:
中国81岁女药学家屠呦呦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
摘自《北京晨报》
屠呦呦,一个因特别而好记的名字,属于一位年过80的中国女药学家。这位发现了
治疗抗疟病药物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如今出现在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
克奖名单上。就在20天前,北京大学(主页 圈子)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预言性地公开指
出,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医科学家值得获得诺贝尔奖。网友感叹,“饶毅老师
眼光确实与众不同。”
饶毅在昨天接受北京晨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很大,
事实上,她获得这个奖甚至比获得诺贝尔奖更厉害。”
诺奖“风向标”
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
,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美国期刊杂志《细胞》昨天发表的标题为《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文章指
出,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
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
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3896
27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9-29/041723234750.shtml
文、图/本报记者何涛
9月23日,81岁的屠呦呦面带笑容地站上了美国纽约拉斯克奖的领奖台,她用双手
捧起了沉甸甸的奖杯,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医学大奖。屠呦呦是中国中医
研究院终身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将
临床医学研究奖颁给屠呦呦,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研究贡献。站在奖
台上的屠呦呦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
获此大奖让此前默默无闻的屠呦呦震惊了中国医学界,也让常人所不知的青蒿素研
究进入了大众视野。在30多年前医疗技术条件落后的中国,为何能发明出全球领先的抗
疟疾药?近日,本报记者先后采访了当年参与“523项目”的多位教授,试图破解中国
人发明青蒿素的秘密。
屠呦呦成为首位获拉斯克奖的中国人。美国专家称,诺贝尔医学奖下月揭晓,不排
除屠获奖的可能性
对于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李国桥一点也不觉得意外。李国桥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
授、国际著名疟疾专家... 阅读全帖
v**********m
发帖数: 5516
28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独家】专访中国诺奖得主屠
【独家】专访中国诺奖得主屠呦呦 首发老照片
2015-10-06 黎润红 知识分子
屠呦呦近照。黎润红摄。
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奖的消息已经在刷遍微信朋友圈、
在互联网上漫天飞时,85岁的老太太懵然不知,一个多小时后,她才获知自己得奖了。
《知识分子》了解到,当杨振宁先生得知屠呦呦获奖消息时,说他非常高兴,而且他一
早就相信青蒿素会得诺贝尔奖。
10月6日下午16时,屠呦呦在家中接受了《知识分子》特约撰稿人黎润红的专访。
回忆一天前发生的事,屠呦呦表示,当时家里没人,没有接到诺奖委员会的电话,后来
还是同事告诉她获奖的消息。因为是英文播报,同事略有迟疑,随后屠呦呦在电视新闻
中最终确认了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
到了晚上19点多,屠呦呦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诺奖委员会官方的电话才姗姗来迟。
“获得诺贝尔奖,当然是一件大喜事。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 更是国际社会对中国
科学家群体的认可。与获奖相比, 我一直感到欣慰的是在传统中医药启发下发现的青蒿
素已承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屠呦呦对《知识分子》说。
在谈及青蒿素药物开发的过程时,屠呦呦特别强...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425
29
致敬真正的科学家!
来源: 科普中国
文/董仁威
中国大陆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国人无不欢欣鼓舞,而关于青蒿
素的发现与发明权归谁的争议声也不绝于耳。看新闻报道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熟
悉的名字——钟裕荣。
钟裕蓉是屠呦呦团队的主力,是她第一个成功地取得青蒿素晶体,以至于有人认为,真
正应该得到诺贝尔奖的应该是她。钟裕蓉是我在四川大学生物系植物班60级(当时以入
校日期命名班级)的同班同学。不仅是同班同学,我们还同是植物专业植物生理专门化
组的,我攻棉花生理,她攻水稻生理。
1965年,大学毕业后,钟裕蓉分到北京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而我则作为
生物系唯一一个考上研究生的人,开始在四川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读细胞学。那以后,
我到北京去,都要去看看老同学。有一次,她还留我住在她家,像对亲人一样照顾我。
她长相美丽,为人低调。我只知道她在做一件有关国防的研究,后来又知道她因做实验
引发气管肿瘤,切除了一边肺的三分之二。1993年,钟裕蓉公派日本作访问学者,从此
音信杳无。我以为这辈子再也无缘与这位老同学相遇了。
谁知,因为屠呦呦得诺奖,我恢复了同老同学钟裕蓉的联...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425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armaceutical 讨论区 】
发信人: methanol123 (meoh), 信区: Pharmaceutical
标 题: 2015 Nobel Lectures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today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7 08:49:49 2015, 美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CmfknmFvBs
Youyou tu is the third one
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获奖者,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 - 中医药给
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2015年生理学
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
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William C. Campbell(威廉姆·坎贝尔)和Satoshi Omura(大村智)二位刚
刚所做的精彩...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126
31
(节选)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主角
青蒿素发现于大型研究抗疟疾药物的“523任务”中,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医
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砒霜中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作用发现于以个体科研小
组模式自由探索性研究中药抗癌作用过程中,最主要贡献者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的张亭栋。
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她仅有大学本科学位,于1969年与其他几位
中医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一道被召集加入“523任务”。
文化和工作背景
需简要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工作环境,有助于理解这两项工作的特色和重要性、为什
么是屠呦呦和张亭栋等人作出发现,而不是年资更高的人,或受过较好的西方科学训练
的人。
本文区分中医理论(Chinese Medical Theories,CMT)和中药(Chinese Medicines,
CM),而避免使用常见的中医一词(Traditional Chinese Med... 阅读全帖
B*V
发帖数: 3365
3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方舟子:青蒿素热中的冷思考
青蒿素热中的冷思考
·方舟子·
屠呦呦由于在近40年前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最近获得了美国颁发的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拉斯克奖在生物医学领域地位崇高,其基础医学奖被许多人
认为仅次于诺贝尔奖,算是中国本土科学家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次,在中国媒
体上着实热闹了一阵。这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却越炒越离谱。例如,南方一家
报纸发表评论,把青蒿素说成是中药制剂,把屠呦呦的获奖说成中医药终于被西
方所认可。其实青蒿素是从植物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也就是俗
称的西药,中国药监局给它的是化学药准字号,国外也都认为它是化学药。而且
国外早就认可青蒿素,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已把青蒿素的衍生物列为基本
药物清单中。
还有媒体报道称,青蒿素在国外被称为“中国神药”。我不知道是真有这种
说法还是国内记者的杜撰。即使真有此说,也一定很罕见,因为我读了很多有关
青蒿素的国外文献,都没见到青蒿素有此称号。历史上倒是有另一种抗疟药奎宁
曾被称为神药,不仅外国人觉得神,中国人也认为很神,当年毛委员在苏区得了
疟疾,就是靠让人专门去上海买了奎宁治好的。不过,奎宁用得太久、太滥,疟
原虫对它有了抗药性,... 阅读全帖
I********l
发帖数: 8702
3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谈谈国内的医院,医生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Irrational (Herzo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谈谈国内的医院,医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4 22:16:00 2013, 美东)
平常说起来,北京大医院的医生给人的印象还是属于社会地位不错,收入也不错的。是
不是这样?
但是让医生自己说,也是非常辛苦,感觉很不值,都想出来。这些都是博士,已经干到
至少副主任医师了,但是也是怨气冲天,觉得太辛苦,责任太大,所得太少,买不起三
环的房子。当然了,三环的房子的确是一般人买不起的,但是大医院的骨干医生,可能
平常接触的权贵啊先富啊也比从事平常工作的人要多吧,难免心理预期也会高一些。总
之吧,在岗的大医院大夫,就是那种四十岁上下的,还没有混到特别老资格的,的确是
很多抱怨付出大于所得的,经常加班,而且是连着加班一两天。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今天版上贴的新闻,说新毕业的大学生很难找到医院的工作。那
么,为什么国内大医院的医生会感到非常累?而新毕业的医学院学生又纷纷改行,找不
到工作?这跟一些现有的制度有关系。
现在我们国家是根... 阅读全帖
D*V
发帖数: 3096
34
ZT
很多国人认为中华民族繁衍至今得益于中医庇护,动辄就提“若无中医,中华民族不会
走到今天”然而这却是错误认识。经数千年努力,西方传统医学逐渐发展成现代医学,
手术的发展以及抗菌药使用,大大降低人类死亡率、延长人类平均寿命;中医在应对瘟
疫疾病等方面几无贡献。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2012/7/6/20120706092304d1ac6.jpg" onload="adjustimg(this)">
很多国人认为中华民族繁衍至今得益于中医庇护,动辄就提“若无中医,中华民族不会
走到今天”,然而这却是错误的认识。经过数千年努力,西方传统医学逐渐发展成现代
医学,手术的发展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人类死亡率、延长了人类平均寿命
——20世纪抗生素发明后,发达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达到 70岁左右。
人类的繁衍不是任何医学的成就,而是生物的本能和进化的结果。数万年前,人类到达
中国这片土地开始世世代代繁衍。在人类从非洲开始向全球迁徙的约20万年中,各民族
都还没有产生医学。即便是最悠久的美索不达米亚古医学也不过只有50...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中国人难获诺贝尔奖背后的真实原因(多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1 17:07:46 2015, 美东)
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屠呦呦在做试验。
屠呦呦50年前与老师一起做实验。
2015年,中国获得了一个货真价实的诺贝尔奖「生理暨医学奖」。获奖者是84岁的中国
药学家屠呦呦(呦读音为「优」,第一声)。
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名字是父亲起
的,源自中国古籍《诗经》「小雅·鹿鸣」的首章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意思
是说鹿得到蒿草而发出欢快的呼叫同伴的呦呦声。
◎ 先侃一点玄乎乎的题外话
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把「呦呦」当作名字。看到「呦呦」想起另外一个故事,算是题外
话。这个故事有点像神话故事,说的是几个小夥伴在天上玩的高兴,后来创世主说给你
们一个使命,就是投生到人间去写作。然后给了每人一支神笔,这些笔所起的作用都不
同。有写这方面文章的,有写那方面文章的。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为什么中科院拒绝屠呦呦做院士?
屠呦呦是是谁?
是著名的三无,无博士学位,无出国经历,无院士头衔,西方当时很震惊中国的人才地
位。13亿中国人中获得诺贝尔奖第一人。
中科院是什么地方?全称中国科学院,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权威机构。目前有七百
多位经过严格评选出来的院士。待遇超然。
现在我们看下这个问题“为什么中科院拒绝屠呦呦做院士”
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就多次申请过中科院院士,却屡屡被拒绝。悟空问答的这个
问题意思就是让我们客观讨论为什么中科院屡屡拒绝一个有获得诺贝尔奖潜力并确实获
得过的人做院士。
我相信,2015年这是中国人最骄傲的一年,是中国科学和教育界最骄傲的日子。屠呦呦
本土出生、教育、成长的中国人,得到了世界科学最高的奖励。中国科学界出现了零的
突破。
屠呦呦以严谨的学术研究,辛苦的验证,为全体中国人长了脸。也为中科院7七百多位
院士,全国每年1万亿的科研经费却产不出诺贝尔奖消除了尴尬,打了一针强心剂。
那么,作为化解了中科院尴尬局面的屠呦呦,中科院又是怎么看待她的呢?
对中科院来说,要么不承认屠呦呦的学术成就,要么无法向全体国人交代。为什么一位
能够拯救数百万人命,... 阅读全帖
J*V
发帖数: 3150
37
她不是博士,也不是院士,40年间默默无闻
81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登上了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的领奖台
: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
万人生命。
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北京时间24日凌晨在纽约隆重举行。拉斯克基金会将临
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
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
“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说,“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发现青蒿素 中医没帮忙】
中国的原创发明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
疟疾是一种古老而顽固的疾病,传播广泛,致死率高。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古典医
书《黄帝内经》就描述了疟疾的发热、寒战、出汗退热等相关症状。在古希腊和印度,
均有对疟疾暴发导致人口减少的记载。
世卫组织2010年12月发布的全球疟疾年度报告显示,就在2009年,全球还有78.1万人死
于疟疾。目前最有效的抗疟武器就是青蒿素类药物。这项中国的原创发明,是上世纪六
七十年代科研大协作的成果。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8
昨天,屠呦呦在颁奖仪式上领奖。 新华社发
我国科学家首次荣获拉斯克奖
屠呦呦为研制抗疟疾药贡献突出 该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北京时间昨天凌晨在美国纽约隆重举行。拉斯克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81岁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也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挽救数百万生命
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在讲述青蒿素发现的意义时说。夏皮罗表示,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疾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屠教授的工作为世界提供了过去半个世纪里最重要的药物干预方案。
灵感来源于中医
“在人类征服疾病的努...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9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美媒称发现青蒿素毛泽东有功
毛泽东要求研发抗疟疾药物
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摘取诺贝尔奖,实际上,青蒿素的发现并非单纯只是科学家和实验室的故事,更有上世纪复杂的政治背景,2012年,纽约时报曾撰文披露青蒿素发现内幕、并称毛泽东对此也有贡献。
美国《纽约时报》2012年1月16日报道,标题“毛泽东、越战和青蒿素的发现”,全文如下:
疟疾是热带地区的灾难。在对抗疟疾的过程中,中国药物青蒿素已经被誉为自数世纪前发现奎宁以来取得的最大进展之一。
人们正在谈论,说青蒿素有可能成为诺贝尔医学奖的候选药物。为了非洲,美国纳税人每年要花数百万美元来购买它。
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药物是在一个历史悖论中被发现的,并且要感谢毛泽东。毛泽东当时正在帮助北越人,而北越人则在进行抵抗美国人的丛林战争。由于当时中国的孤立,以及西方捐款人、卫生机构和医药公司的漠不关心,它被埋没了30年。
现在,这个故事正在展现出来。但是,正如科学中过于频繁发生的情况那样,出现了多个故事版本,多个贡献者正在为荣誉而战。(2011年)9月份的时候,这种情况变得特别明显。当时,拉斯克奖(有时候被称为“美国的诺贝尔奖”)授予了一位中国科学家,而这...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40
22日,扬州市质监局发布了扬州炒饭的最新标准:形态上,要求米饭颗粒分明,晶莹透亮;食材上,3-4个鸡蛋,海参、鸡腿肉、火腿肉、虾仁等8种配料,一个不能少。还要有蛋香、饭香、菜香三个灵魂。
其实这条新闻并不新鲜。查阅2002年的报纸,可以看到“扬州炒饭”成功申请注册商标时,就出台过“扬州炒饭”的标准,与今天的标准无异。这次是质监局发布地方强制性标准,看起来是手段升级了,但实则无非“扬州炒饭”炒了一次冷饭的营销而已。
听沈宏非老师说,以前扬州根本没有扬州炒饭,就像福建也没有福建炒饭一样,这件事就像既没有花果山也没有水帘洞的山西某县把孙悟空的户籍强行落户在自家领地一样。
原本扬州炒饭是扬州的,也是全国,更是世界的。在各地区、各商家手里,都可以随意地搭配食材,炒出自己的特色,只要食客喜欢就好,并无定规。
不过全球化在扬州质检局的理解看来就是另一回事了。无论是注册商标还是颁布新规,似乎都表明扬州炒饭想“学习西方快餐的标准化,制定产品的统一标准以推动中式快餐业的进步”。且不说扬州炒饭的遍地开花、鱼龙混杂是否不利于推动中式快餐发展,单就是标准化大工业炒出来的扬州炒饭会不会比不符合标准的更好吃,更富于...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1597
41
没错,中医对付疟疾,在青蒿素发现之前都是扯
b*****e
发帖数: 5476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消灭疟疾的一场革命
消灭疟疾的一场革命
2009-4-21 14:23:33 发布方:广州日报 编辑:lw
17日,非洲岛国科摩罗的副总统兼卫生部部长伊吉利卢坐了16个小时的飞机来到了广州
,这是他第一次出访中国。鲜为人知的是,伊吉利卢到访的背后,与一项新诞生在科摩
罗的世界医学奇迹息息相关。
创造这项奇迹的人是73岁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授李国桥和他的团队。2007年11月,一
项由李国桥教授领导的援助科摩罗抗击疟疾的项目,在当地的莫埃利岛悄然展开。项目
实施3个月后,莫埃利岛上疟疾的发病率和人群带虫率就下降95%,1年来再无疟疾死亡
病例。这创造了全球抗疟史上从没有过的高速度。莫埃利岛上中国人上演的奇迹,引起
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疟疾每年在全球造成了100万至270万人死亡,快速消灭疟疾治疗方法的成功,在全球的
抗疟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这为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疟疾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随着伊吉利卢的到访,这项由广州人创造的世界医学奇迹开始呈现在世人面前。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首诗:“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
十人二三死。”这里所说的“瘴烟”就是疟疾,俗称“打摆子”。到现在,疟疾...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974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086-1.shtm
屠呦呦:成就与争议伴行
炒得沸沸扬扬的落选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最近的博文是篇篇点击上万。
其中一篇名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直指两位对中国传统药物给予充分挖掘和认可的
老一辈中国科学家,不仅对他们的学术给予高度评价,甚至寄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的厚望。
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也因青蒿素而闻名天下。
就是这个名字听上去似乎很奇特的女科学家,被称为 “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
举”的发明者之一。
“523”
了解青蒿素之前有必要清楚当时的历史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两军深受其害。美国
政府曾公开说,1967—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万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拥有
抗疟特效药,成为决定美越两军胜负的重要因素。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
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7年的中国,正值“文革”,几乎所有的科研工作都处于停顿瘫痪状态。但毛主席和
周总理下令,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974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
http://baike.baidu.com/view/108690.htm
狸猫换太子案 - 香蒿和臭蒿
历史
以下是所谓“狸猫换太子案”的原文,仅供参考。
自古以来,中国各地中医草医使用数种不同的蒿草以“青蒿”入药。但从1593年出
版李时珍《本草纲目》至1975年的近400年的历史中,青蒿( 又名香蒿,拉丁学名
Artemisia apiacea Hance)一直被尊为正品,稳居‘太子’之位。其他均为赘品( 假
药)。
在中医药千年的历史中,现今大名鼎鼎的黄花蒿( 又名臭蒿,拉丁学名Artemisia
annua L.)连假药资格都没有,因为它的臭味较大,很难当成青蒿( 香蒿)来卖钱。老
百姓只是用它来薰薰蚊子而已。时至公元1990年,黄花蒿忽然时来运转,摇身一变取代
了青蒿的‘太子’的地位,一举成名天下知。
要说臭蒿“狸猫换太子”一事,就要追溯到20世纪下叶。1959年,越共中央委员会
决定武装统一越南,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南越组织武装颠覆。1961五月,应南越吴
廷琰政府要求,美国肯尼迪总统派遣了一支特种部队进驻南越,标志着越战的开始。作
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前苏联和中国绝对不... 阅读全帖
p*****c
发帖数: 20445
45
我觉得tg这次对待屠呦呦获奖的反应很有意思:很低调,明显不想大肆渲染,当然也没
有负面看待
说明什么呢?说明tg对自己的价值观还是有所坚持的,就是集体成果不能太突出个人,
还是压抑个人主义的。因为现在国内、官方对屠呦呦一人是否可以代表和独享青蒿素发
现是有保留的;而且如果真像饶毅所说,屠呦呦把有关资料拿回家自己保存,这点上tg
官方肯定是不以为然的
所以tg的态度应该是屠呦呦不能一人独享相关荣誉和成果,当然如果具体到由其个人代
表有助于获奖(Lasker, even ...),tg也不反对
s****n
发帖数: 8912
46
她不是博士,也不是院士,40年间默默无闻
81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登上了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的领奖台
: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
万人生命。
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北京时间24日凌晨在纽约隆重举行。拉斯克基金会将临
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
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
“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说,“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发现青蒿素 中医没帮忙】
中国的原创发明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
疟疾是一种古老而顽固的疾病,传播广泛,致死率高。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古典医
书《黄帝内经》就描述了疟疾的发热、寒战、出汗退热等相关症状。在古希腊和印度,
均有对疟疾暴发导致人口减少的记载。
世卫组织2010年12月发布的全球疟疾年度报告显示,就在2009年,全球还有78.1万人死
于疟疾。目前最有效的抗疟武器就是青蒿素类药物。这项中国的原创发明,是上世纪六
七十年代科研大协作的成果。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47
学者称部分科学家追求不是论文而是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30日07:26 中国青年报
尽管围绕青蒿素的发明争议甚嚣尘上,但屠呦呦的重要贡献依然为各方所接受。
无博士学位、也无海外留学背景、头顶上更无院士桂冠,这个被很多人戏称为“三
无人员”的老太太因为国际同行的一朝认可——摘取了号称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一说的国
际大奖“拉斯克奖”,40年前的成果顿时复活,寂寂无闻的她乍然显赫一时。
著名神经科学家、葛兰素史克研发部生物副总裁鲁白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
访时表示,屠呦呦等荣获“拉斯克奖”,促使我们反思中国科研评价体制的问题,这一
“墙里开花墙外香”现象对此有着多重拷问。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也直言,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没
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其中折射出的不少问题值得深思。
中国科学开始被世界承认,但科学家很少被承认
“他们完全有资格进入到院士的行列。”电话那头,鲁白对此不假思索:“而且很
早就应该进了。”但是包括袁隆平在内的一批科学家的经历最终令人遗憾。
这样的遗憾还在于,被世界公认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在中国科学...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71
48
2011年10月3日 13:10:3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纽约10月3日电(记者郜中共)诺贝尔评奖委员会10月3日将其2011年医学奖授予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
,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国籍的科学家首次获得
诺贝尔医学奖奖。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
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
入21世纪。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
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
西·夏皮罗在讲述青蒿素发现的意义时说。夏皮罗表示,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
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屠教授的工作为世
界提供了过去半个世纪里最重要的药物干预方案。
新华网稍后将带来更详细的报道
相关新闻:
正在德国访问的杨振宁电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表示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台湾香港多名科学家表示,热烈祝贺屠呦呦获...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49
靠,就改动几个字,你太懒了
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的内容带入21世纪,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在讲述青蒿素发现的意义时说。夏皮罗表示,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疾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屠教授的工作为世界提供了过去半个世纪里最重要的药物干预方案。
a****o
发帖数: 6612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到底是什么背景?
  青蒿素热中的冷思考
  ·方舟子·
屠呦呦由于在近40年前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最近获得了美国颁发的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拉斯克奖在生物医学领域地位崇高,其基础医学奖被许多人
认为仅次于诺贝尔奖,算是中国本土科学家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次,在中国媒
体上着实热闹了一阵。这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却越炒越离谱。例如,南方一家
报纸发表评论,把青蒿素说成是中药制剂,把屠呦呦的获奖说成中医药终于被西
方所认可。其实青蒿素是从植物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也就是俗
称的西药,中国药监局给它的是化学药准字号,国外也都认为它是化学药。而且
国外早就认可青蒿素,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已把青蒿素的衍生物列为基本
药物清单中。
还有媒体报道称,青蒿素在国外被称为“中国神药”。我不知道是真有这种
说法还是国内记者的杜撰。即使真有此说,也一定很罕见,因为我读了很多有关
青蒿素的国外文献,都没见到青蒿素有此称号。历史上倒是有另一种抗疟药奎宁
曾被称为神药,不仅外国人觉得神,中国人也认为很神,当年毛委员在苏区得了
疟疾,...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