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翰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x*****a
发帖数: 7797
1
受人之托,转一个,没拜读,所以不代表我的观点。
高鹗死在沙滩上——818天雷阵阵的红楼续书大全
难道雷人的YY真的只存在于现在吗?
你视我们老祖宗五千年的雷人传统为何物!
譬如说清朝、民国时期红楼梦的续书,那真是一本比一本雷,雷到你一佛出世二
佛涅槃。
所以,看了那个红楼后40回的帖子,我真诚的想说:你们都错怪高鹗了!
不信,听我818这些红楼续书。
具体开八这些书,先提示一下:这些书基本有几个大类,第一类复活类;第二类
转世类;第三类神鬼穿越类。基本上复活系是王道,神鬼类也不错,转世类好像另外一
部小说,完全无感,所以基本很少八。
第一本:后红楼梦。作者逍遥子(真的不是金庸笔下那个逍遥子,不然天山童姥
李秋水会哭死)
这本的情节一开始接120回贾政看到僧道夹宝玉走,随后追了上去,原来空空大士
和渺渺真人二位是人贩子(看到这里我就囧了,他们救贾宝玉那次白救了),宝玉被喂
了迷药然后救了回来,僧道直接正法。随后发现僧道有扎黛玉和晴雯的小人,把针拔了
之后黛玉和晴雯就复活了(ORZ,原来太虚幻境的绛珠仙子土鳖到被人贩子把魂摄走了
,摄走了有没有做什么龌龊的事情呢,僧道虽然是出家人可还是男银...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
我引用曾子的那句话,不主要是针对你,是因为版面上充斥了互相谩骂攻击的帖子,对
古人包括民国时期/文革时期或者更近时期的人物,包括政治的人物,学术的人物, 也
包括普通的士兵和老百姓,他们很多人死于战场,也有些死于非命,不管怎样,很多都
是值得纪念的。民国时期的学术,因为个人喜好有争论也是正常的,钱穆先生说中国每
800年应该出一个圣人(周公-孔子-朱子),期待中国再出一个类似的圣人。也许民国
时期的人物学术还不曾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是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包括钱穆本人的学术
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
转了陈寅恪先生的这篇文章,你有兴趣就看看吧。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881727/
义宁陈寅恪先生:对科学院的答复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⑵。王国维死后,学
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年月可查⑶。在当
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是二陈(CC)派去的,众所周知。我当时是清华研究
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来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学
问的人。特别是研究史学的人。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3
☆─────────────────────────────────────☆
xuxihua (xixi) 于 (Thu Mar 31 15:05:31 2011, 美东) 提到:
受人之托,转一个,没拜读,所以不代表我的观点。
高鹗死在沙滩上——818天雷阵阵的红楼续书大全
难道雷人的YY真的只存在于现在吗?
你视我们老祖宗五千年的雷人传统为何物!
譬如说清朝、民国时期红楼梦的续书,那真是一本比一本雷,雷到你一佛出世二
佛涅槃。
所以,看了那个红楼后40回的帖子,我真诚的想说:你们都错怪高鹗了!
不信,听我818这些红楼续书。
具体开八这些书,先提示一下:这些书基本有几个大类,第一类复活类;第二类
转世类;第三类神鬼穿越类。基本上复活系是王道,神鬼类也不错,转世类好像另外一
部小说,完全无感,所以基本很少八。
第一本:后红楼梦。作者逍遥子(真的不是金庸笔下那个逍遥子,不然天山童姥
李秋水会哭死)
这本的情节一开始接120回贾政看到僧道夹宝玉走,随后追了上去,原来空空大士
和渺渺真人二位是人贩子(看到这里我就囧了,他们救贾宝玉那次白救了),宝玉被喂
了迷药然后救了回来,僧道...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共产党是中国人自己选择的

这个不对,看看总设计师的出身
1904年8月22日(农历7月12日),邓小平出生。邓小平的祖籍在江西吉安卢陵。其一世
祖邓鹤轩,于明洪武13年(1380年)以兵部员外郎的身份迁入四川,一直定居广安,距
今已有600多年,繁衍约20代。邓氏家族豪杰满门,其中有“文行魁蜀”邓显,吏部尚
书晋大学士邓士廉,明万历进士、南京户部主事和湖广接察司副吏邓吉昌,清乾隆翰林
院士、大理寺正卿邓时敏等。邓小平出生后,父母按字辈为他取名邓先圣。“先圣”进
私塾发蒙时,私塾先生对此名字十分不满:孔子乃称“圣人”你怎么能“先圣”呢?于
是先生便将他名字改为邓希贤,这个名字一直用了20年。直到参加革命后,才由邓希贤
本人将名字改为邓小平。
刘少奇也是地主出身,张闻天也是宗族富农,高官们没几个是正经的贫农,那些军人出
身的贫农多,毕竟那年头上军校都包了
a*******e
发帖数: 3897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代的体育事业很发达啊
宋朝可说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到极限的产物,足球、自由搏击、极限运动都发展的很火
爆。
足球---第一球霸,中国足协理事长高俅
自由搏击---相扑神州争霸赛金腰带得主,浪子燕青
极限运动---钱塘弄潮儿,刚看了一段三言二拍中的段落,摘抄如下:
至大宋高宗南渡,建都钱塘,改名临安府,称为行在。方始人烟辕集,风俗淳美。似此
每遇年年八月十八,乃潮生日,倾城士庶,皆往江塘之上,玩潮快乐。亦有本上善识水
性之人,手执十幅旗幡,出没水中,谓之弄潮,果是好看。至有不识水性深浅者,学弄
潮,多有被泼了去,坏了性命。临安府尹得知,累次出榜禁谕,不能革其风俗。有东坡
学士看潮一绝为证:
吴儿生长押涛渊,冒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破浪变桑田。
…………
话分两头。却说是时,南北通和。其年有金国使臣高景山来中国修聘。那高景山善会文
章,朝命宣一个翰林范学士接伴。当八月中秋过了,又到十八潮生日,就城外江边浙江
亭子上,搭彩铺毡,大排筵宴,款待使臣观潮。陪宴官非止一员。都统司领着水军,乘
战舰,千水面往来,施放五色烟火炮。豪家贵戚,沿江拾缚彩幕,绵亘三十余里,照江
如铺锦相似。市井弄水者,共有数百人,蹈...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余英时: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2 12:15:42 2011,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348f470100lees.html
转贴: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作者余英时,转载自《艺术时代》的艺术空间
http://blog.artintern.net/blogs/articleinfo/yishushidai/141042
自19世纪末叶以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便不断有人提出讨论;“五四”以后
,中西文化的争议更是高潮迭起。这些讨论和争议在当时虽然没有获得共同的结论,但
是多少也发生了一些澄清观念的作用。时至今日,大概已没有再坚持“本位文化”、“
全盘西化”或“中体西用”种种旧说法了。以前谈文化问题的人往往显露两个倾向:第
一、他们将复杂万状的文化现象在文字上加以抽象化,并进一步用几个宇来概括整个文
化传统的精神。第二、这种抽象化又引起一个不易避免的...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8613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江南后来状元多的问题。

翰林里满蒙人数比例高达10%。
w********9
发帖数: 8613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江南后来状元多的问题。

1.现在正好在淮河边上,那时叫淮北濠州。应该改过道了。我提淮北,是因为在中唐以后,经济重心就移向淮南。我在指出它和河南以及北方其它地区更紧的联系。
2.那是洪武30年吧?洪武14(1381)年,北方(除去山海关外和塞外)人数总计
1516万人,户数总计228万户。金刚亡后不久(1236),北方是110多万户。前面我也提
到“有些返归”。洪武2年开始,明朝就开始把不少苏州和周围几个繁华地区的富户和
商户往北方回迁。明初几十年一共往北方迁了200万人。建立明朝,南方的战乱也损失了不少
人口。在1350年前的40多年里江南发生了几次非常大自然灾害,两广发生大瘟疫死了巨
大的人口。洪武30年,北方人口应该增加了不少。古代人寿命短(那时应该平均不到45),生育早,人口起伏很快。那时江南的人口应该不足总人口的10%。7百万左右?我的那个概率估计已经假设了前30名里没有一个是北方人,但是北方无一进士的那个事件概率仍然是小于万分之一。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高考,河南、山东和河北一直都是强省吧?对弱省恐怕用100也极其夸张了。
3.理解和部分说法的差异。我尽量综合了当时的重要情况。除了有中...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8613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江南后来状元多的问题。

:濠州一直在淮河南岸。
在这点上,是我错了。
类似京津或者苏杭。但是有根本的不同。凤阳就在淮河边上。提濠州就说淮北濠州,应
该是指濠州和淮北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意味着和”北方“的紧密联系吧?
301
大北方实际上是被当时的行政划分在名义上被割裂了。南直隶(江苏和安徽)中相当大
的部分其实和”北方“联系更紧密。大北方的主体是“北方五省”。南方的核心在江南
,而江南的核心在苏州及其附近。那时南京早已经是南北混和之地了。
江南(即使包括当时的南京)也不过7百万左右。
http://www.lw23.com/paper_124341571_5/
而且从明的第二年开始,江南中心一带就被大力削弱,富户和大族被强迫向北(江北安
徽,苏北,和南京等)大量迁移。明初还要在凤阳建都,搞了多年的建造。也要把都城
移回河南。最后是移到河北。对北方的偏重,实在是太明显了。
1549万。总人口:6055万。
大概占26%。
从明第二年开始人口就从江南和附近大量外移。江南和附近的文化比重就应该相对下滑
了。看江西人口: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8982482
弘治四年(1491 年) 6549800
万历六年(... 阅读全帖
v**n
发帖数: 135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江南后来状元多的问题。

:类似京津或者苏杭。但是有根本的不同。凤阳就在淮河边上。提濠州就说淮北濠州,应
:该是指濠州和淮北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意味着和”北方“的紧密联系吧?
北京上海只是为了说明并列关系。
淮帮,把它看成一小块地域里的一个圈子比较适合。你非要把它说成是北方利益的捍卫
者,代言人,多少有点勉强。而且后来以文官治国,功臣集团的影响也小了。更别说老
朱早就杀了不少功臣。
一个北方情节很重的人,看到明朝内阁里络绎不绝的南方人,说不定会觉得那是南方的
朝廷,虽然首都在北京。好比“正宗”鲜卑人看不惯洛阳的北魏朝廷一样。
折中一点看,明朝是大一统帝国,南北都有股份。从大一统的角度去看,很多事情会好
理解一点。
:大北方实际上是被当时的行政划分在名义上被割裂了。南直隶(江苏和安徽)中相当大
:的部分其实和”北方“联系更紧密。大北方的主体是“北方五省”。南方的核心在江南
:,而江南的核心在苏州及其附近。那时南京早已经是南北混和之地了。
:江南(即使包括当时的南京)也不过7百万左右。
http://www.lw23.com/paper_124341571_5/
:而且从明的第二年开始,江南中心一带就被大力削弱,...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8800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袁腾飞为什么如此仇视明朝?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祖上
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的宠
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庭根
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
力。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
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
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
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
书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
书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仁和陆圻,当狱初起,先首告,谓(庄)廷鑨慕其名,列
之参校中,得脱罪。”
《明史》案主要由两人告发,杭州举人查继佐是首告,归安本地知县吴之荣后来
再次告发。如果起初查继佐不告发,吴之荣也未必会关注此事,更无须因担心失职被惩
处而也跑去...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12
一会儿莫须有似的“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
,是汉人门庭根本无法做到地,”
一会儿又声称“金庸是满人还是汉人已不可考”
然后是“查家一时风光无限,全族加入了汉八旗,后来满族式微后又有不少人悄悄改回
为汉族。”
你这是同一个作者写的?
b****r
发帖数: 2555
13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4:19 2011, 美东) 提到:
看了他视频的都清楚他讲古代史时,对隋唐赞不绝口,还上百家讲坛讲两宋,对清朝皇
帝也是称赞,唯独对明朝他宣称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还有把明朝十六个皇帝说
成十六个混蛋,朱元璋这样的被他咬住出身说是最卑贱的皇帝,武宗,嘉靖,万历在他
嘴下都是极尽可能的贬低,为什么呢?他和明朝有什么仇么?
☆─────────────────────────────────────☆
Ranma (ranma 1/2) 于 (Wed Aug 17 19:55:27 2011, 美东) 提到:
不如此不出名啊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Aug 17 19:59:18 2011, 美东) 提到:
问题是他给学生讲课阿,又不是出去讲座贬低明朝
而且他如果想出名,完全可以把隋唐骂一遍,把贞观...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1124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胡适大家都不要争了
丫就是一个早了70 年的唐骏, 假冒洋博士回国行骗。
胡适明知自己博士考试的“法定程序”尚未走完,却回国就自称博士,把“洋翰林”的
声威预支了十年之久。
唐德刚称胡适以候选博士的身份回国自称博士,是“‘夜行吹口哨’,壮胆吓鬼”。彼
时洋博士相当拉风,足以震国中要看他好戏的人。何况胡适回来就到了北大——这个当
时中国的最高学府,有学问的老师与学生所在多有,在未站稳脚以前,他先把博士之名
用来壮胆实在也“可以理解”。
1919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出版,蔡元培不明胡适的家世,在序言里把胡
适乱捧一番,胡适对此“默不作声”
b****r
发帖数: 2555
15
☆─────────────────────────────────────☆
spanishfly (rox) 于 (Sat Sep 10 13:00:56 2011, 美东) 提到:
还是毛主席的评价一针见血。 丫就一资产阶级吹鼓手,剩下P也不是。
☆─────────────────────────────────────☆
xlzero (Megatron) 于 (Sat Sep 10 13:20:50 2011, 美东) 提到:
这是后话,前面留不住胡适,后面要大刀阔斧搞,准备统一思想时才要先把胡适批倒
☆─────────────────────────────────────☆
bigcats (大猫) 于 (Sat Sep 10 16:57:47 2011, 美东) 提到:
"前面留不住胡适"?
是不是胡适自己说的? 人家把他立在战犯之类, 还要留他?
应该是胡适吹的, 自抬身价, 把自己吹成香饽饽,

☆─────────────────────────────────────☆
bigcats (大猫) 于 (Sat S...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少奇的三次叛变
再看看这段回忆录,老将就不用再造谣刘少奇洪赓飏“互不相识”了
洪克苏的母亲叫袁素,是我祖父杨树达1916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任教时的学生,
她生于1900年,身材纤长而貌美,且活泼可爱;祖父生于1885年,当年恰三十出头,身
高一米八几,仪表堂堂,博学多闻,中英文俱佳,为包括袁素在内的众多女生所心仪。
1920年,祖父原配吴夫人去世,据说祖父有意以袁素为继室,曾携袁至家中,但曾祖母
以年龄相距悬殊为由而不同意。此事已不可考,但在以后几十年中,袁确是我家常客,
一家大小都熟识她。把我带大并在1994年去世于我家的老保姆何月英,就是先在袁素家
帮佣,1949年袁亲自带她到我家的。
祖父与我祖母张家祓是1921年经熊希龄、程叔文介绍,在北京结婚的。
袁是湖南宁乡人,与刘少奇是好友。1922年,袁素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读书,刘少
奇在沪从事中共地下党工作,而刘的结拜兄弟洪赓飏适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学成归国,途
经沪上,三人经常在一起聚会;此时刘经毛泽东的介绍,已与何宝珍结婚;于是刘撮合
洪、袁恋爱。第二年,洪、袁二人在宁乡结婚。洪家祖上曾为翰林,洪家大屋是宁乡“
三个半”大屋中的那半个,周长两三... 阅读全帖
f******7
发帖数: 210
17
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宪宗病故后继位,在位18
年,病崩,终年35岁。葬于泰陵(今北京十三陵)。
有人说,他是一个无嫔妃、无嗜好、无亲信的“三无”皇帝,他主政的是一个无专
权、无战乱、无弊政的“三无” 时期。虽然这评价看似有些绝对,却也与史实相差无
几。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宪宗帝驾崩,太子朱祐樘即位,为明孝宗,又称弘治皇帝
,是明朝一位开明圣主。
他在位期间,先是将宪宗期间留下的一批奸佞冗官尽数罢去,逮捕治罪。比如逮捕
侍郎李孜省、太监梁芳,罢免外戚及党羽。裁汰传奉官,罢免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钢等
千余人,论罪戍斥。革除法王、佛子、国师、真人封号。处死妖僧继晓。裁抑宦官及佞
幸之臣,太监梁芳、外戚万喜及其党羽均被治罪。并调整内阁班底,罢免了不学无术、
依附权要的阁臣万安、尹直等人。
他大胆启用人才,选贤举能,将能臣委以重任。当时被任用的徐漙、刘建、李东阳
、谢迁、王恕、马文升等人,都是正直忠诚的大臣,在弘治一朝发挥了较大作用。
他勤于政事,每日两次视朝,处世公正、政治清明。更定律制,复议盐法,革废一
...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1322
1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8503680100u4g3.html
天津的小洋楼闻名遐迩,而最早的洋楼当属天津英租界的建筑。1888年11月3日的《中
国时报》曾这样报道天津,“一度遍地皆是深沟、大洞、臭水沟的使人恶心的可恨的道
路被铲平、拉直、铺平、加宽。并且装了路灯,使人畜都感到舒服,与此同时,城壕里
的好几个世纪以来积聚的垃圾也清除掉了。”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1918年来过天津曾在
其小说中写道:“走在天津城里最气派、最整洁、最美丽的街区,令人仿佛来到了欧洲
的都会。”天津英租界的勘察、测量和规划就是戈登率领他的工兵完成的。
英租界原是一块菜地,没有道路。戈登带领他的士兵骑马走遍这块泥泞的土地,每天起
早贪黑,不辞辛苦,获得所有需要的数据,标绘成图纸。然后再规划道路和建筑区域。
这是天津首次按照英国标准进行的城市规划建设。一改狭窄的砂石土路为宽阔的马路设
计。
戈登是1860年9月来天津,期间曾参与英法联军的对北京的战争。文献没有发现他掠夺
圆明园财宝的记载,戈登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英法联军)洗劫之后纵火,以最野蛮
的方式毁坏这些最宝贵的财产...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715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诛十族及其他zz
关于诛十族及其他
月关
内容比较杂乱,对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慢慢看看。
第一版《明史》中记述方孝孺等人之夷族诛死仅用了“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
孝孺,并夷其族”十五字。
而在“四库”版《明史本纪》中则改为了这样的叙述:“丁丑,召方孝孺草登基诏
,孝孺投笔,且哭且骂。帝大怒,泰、子澄亦抗辩不屈。遂与孝孺同磔于市,皆夷其族
”。
很显然,无论是原本还是四库本的《明史》,都没有明成祖夷方孝儒十族的记载。
(关关这里插一句:永乐帝登基的日子是己巳日,之后隔了庚午,辛未,壬申,癸
酉,甲戌,乙亥,丙子整整七日才是丁丑,永乐帝都当了七天皇帝了,又怎么会在七天
后逼着他奸佞榜上第一人的方孝孺给他写登基诏书呢?《明史》四库版替前版增加的这
个情节,可疑乎?)
《明史》从头到尾都由满清皇帝终审定稿。清廷的几位皇帝对《明史》修撰的重视
可谓到了离谱的程度,《明史》每完成一部分,康熙、雍正、乾隆无不仔细审阅,乃至
事无大小地就每个自己所“关心”的细节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让书写者照办。
朱元璋修《元史》只花了两年多时间,蒙元修《宋史》(二十四史中规模最大的一
部史书)也只花了两年多时间,惟独满清,修一部明历...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53215
20
后来还把翰林而弄死了
x****o
发帖数: 29677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祭拜袁督帥

1:辽东都没有辽民了么?后金抢劫哪抢的?
2:后金在粮食不够时,把手下汉民杀一批过冬又不是新鲜事,事后再去抢
最后你说修锦州大小凌河宁远等城都水运?
还是说你觉得靠水运能支持在金州驻城吞兵?
我看你水平和明末那些翰林差不多,生花妙笔不假,都不切实际
s**********e
发帖数: 2888
22
看看下面明朝的描写,这在宋朝,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皇权制度下的明朝刑法很残酷,归纳起来可分三类:一是廷杖,二是酷刑与杀戮,三是
诏狱。并且它们又相互连带缠绕的。例如许多朝臣官员被廷杖以后往往又下诏狱,而在
锒铛入诏狱以后又大部分遭受酷刑甚至惨害。
这里叙述一下明代的血肉横飞的惩罚“廷杖”——它起源以及明朝历史上两次空
前绝后的有名“廷杖”。所谓“廷杖”,当然是文雅的说法,说白了,就是皇帝在朝廷
之上,叫手下的锦衣校尉们拿(乱棍、皮鞭)打自己厌烦的朝臣官员。无论多大朝臣官
员,只要触犯皇帝,惹他不高兴,皇帝一动了怒气,就光焰逼人、一声令下,立刻就给
拖出去一番棍打,打完了一丢人完事,如果打死了是活该。
明朝的 “廷杖”惩罚,开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多猜忌、
唯恐朝臣官员对他不忠实,便用这“廷杖”来威吓镇压、羞辱朝臣。希望他们一个个俯
首帖耳如犬马牛羊,百依百顺、满足他、让他放心。
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第一次“廷杖”惩罚,在洪武八年(1375)。茹太素原
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手下的刑部主事,此人生性正直爽快,即便对皇上朱元璋的过失、错
误,也...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23
1. 要用文斗,不用武斗〔1〕
(一九六六年八月)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
实现这一场大革命,要用文斗,不用武斗。
根据一九六六年九月五日《人民日报》刊印。
注 释
〔1〕 这是《人民日报》一九六六年九月五日社论《用文斗,不用武斗》中引用
的毛泽东的两句话。此前的八月二十九日,毛泽东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
讲过:文化大革命,发展到社会上斗批改。要文斗,不要武斗。
2. 毛泽东关于发生打人事件的指示 1966.06.00
党的政策不主张打人。但对打人也要进行阶级分析,好人打坏人活该;坏人打好人
,好人光荣;好人打好人误会。今后不许打人,要摆事实,讲道理。
3. 在同学中取消保皇派这个名词。
毛泽东关于撤工作组的讲话 1966.07.21
行凶、杀人、放火、放毒的才叫反革命。骂人、写反动标语的不能抓。有人写“拥
护党中央,打倒毛泽东”,你抓他干什么?他还拥护党中央嘛!历史反革命留下用,表
现不好的斗嘛!不准打人,叫他们放嘛!贴几张大字报、几条反动标语,怕什么?!
4. 毛泽东在会见大区书记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时的讲话 1966.07.22
不要随便捕人。...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少奇是狠角色
关键一封信:
湖南省宁乡中共县委转公安局霍建国同志:
一月二十六日来函悉。杨剑雄和我在小学同过学,以后卅多年未发生过任何关系,
他所称一九二四年在长沙营救我出狱等语,并无其事。我一九二五年在长沙被捕,因很
多人营救,在狱两个月后得以出狱,但与杨剑雄毫无关系。杨犯罪恶仍应按你们判决处
理。
刘少奇
一月二十九日
张步真:刘少奇被诬“杀人灭口”事件真相
发布时间:2011-12-14 09:28 作者:张步真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加载中
新中国建立后最大的冤案,当属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案。在由江青、康生、
谢富治控制的专案组所炮制的材料中,有一个耸人听闻的罪名,是刘少奇“杀人灭口”
。他们杜撰的材料是: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阶级斗争更加激化,时任上海总工会负责
人的刘少奇害怕了,丢下工作不顾,私自从上海逃往长沙。12月16日,被长沙戒严司令
部逮捕,湖南省省长、军阀赵恒惕亲批 “就地斩决”。刘少奇为了保全性命,接受了
赵恒惕提出的活命条件,投降了敌人。解放后,一个名叫杨剑雄的“知情人”被人民政
府逮捕,刘少奇害怕事情败露,遂于1953年擅令将其枪毙,杀人灭口!
1968年11月...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3841
25
我记得说什么金庸祖宗父子三翰林来着,当真皇恩浩荡
还不是说抄就抄
H****r
发帖数: 16240
26
97.刘湘所谓四军统川:陆军,空军,江军,神军,其中神军乃神仙刘丛云所领一万童
男童女所成。
98.汪精卫投日后,上海孤岛上一个无聊文人说“汪总裁真是伴君如伴虎,我可以肯定
他确实是当年炸摄政王那个勇者,但我绝不承认他是一个聪明人。”
99.民国十九年何健因长沙陷落之痛,在省内大抓TG,有十六年脱党而为贺耀祖,鲁涤
平秘书旧与谢觉哉,何叔衡友善者某氏,虽经省议会与旅京沪湘省同乡会共同援救,亦
不免。临刑前告其子曰“吾死,汝且远避故乡以待红军尔”
100.在民国十六年清党后,丁惟汾曾向常公进言“要消灭共党,切不可以一杀止之,当
剿抚并为,如彼等中委之类,可自首宽大,党可以特殊机构容彼,为我所用。”陈立夫
在旁讥曰“鼎老此计甚好,可以大同盟之名容纳彼等,反正皆是左派。”丁惟汾闻之大
骇,从此不敢进一言。
101.抗战时抓壮丁方法举例:1,某军雇佣马戏团在庙会上演出,凡精壮可抓者,皆以
“中奖送礼品”之名领至街外五花大绑捆去。2,某师管区雇佣算命先生与接生婆,算
命后书红纸者可抓,白纸者不抓。
102.湖南党务曾有甲乙两派,甲派为CC,乙派为何健势力。两派斗争最激烈时,甲派抓
某校长疑似乙派...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27
华夏木香
“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康熙帝。
一般都认为,我国封建专制历史很长,而且专制程度相当高,几乎所有朝代都是一
丘之貉。但其实历史上的君权并不是万能的,比如各个朝代,在君权之外,在“治统”
之外,都存在着一个与“治统”并不完全统一的“道统”,皇帝所作的事情如果不符合
“道统”,那就是不正确的。所以,官员们常常不以天子的是非为是非,可以在朝廷上
与皇帝据理力争。这是很多朝代屡见不鲜的事情。
唯有一个朝代,真正达到了“道统”和“治统”完美统一的程度,堪称史无前例。
这个朝代就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大清帝国。
满清是代明朝而立的,所以在很多方面吸取了明朝的教训,也改正了明朝很多不足
的地方。明朝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廷杖制度。而明朝的廷杖,实际上和道统与治统
的若即若离有很大关系。明朝的官员都很骄傲地认为自己掌握着道统,所以并不一定认
为皇帝正确,经常和皇帝发生争执。弄得有时皇帝气急败坏使用廷杖乃至杀戮来对付他
们,但这些官员依然义无反顾,而且即使被处罚,也获得了另一种光荣。整个文化界,
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认为皇帝错了!
大清显然吸取了...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28
方孝孺他本可以不死。有一个俗名叫姚广孝、法名叫道衍的和尚,很为他在朱棣面前说
了情。
这个保方孝孺的姚广孝,可不是凡人。燕王朱棣,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夺他侄子朱允
炆的江山,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和尚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据明人笔记《革除逸史》载:朱棣到南京后,“未几,获文学博士方孝孺,上欲用之,
示其意,执不从,遂就刑”,将大儒召至帝座跟前,下榻握手,捧茶延坐,商量起草登
基诏书事宜,显然,姚广孝的话,是相当起作用的。
然而,一切都如和尚所料,方“必不降”,朱也必“杀孝孺”。死难消息一来,他只有
双手合十,阿弥托佛,摇头轻叹了事。因为,姚广孝与方孝孺,虽同为知识分子,却分
属两类,姚是明白人中极明白的一类,绝不做傻事;方则是看似明白,其实并不明白的
一类,常常倒做不成什么事。
方不可能降朱,朱也不可能宥方,姚广孝早就估计到这出性格悲剧。但是,若不为方求
情,有点说不过去,情求过了,朱也点头了,他的良心也就得到安宁。虽然他对朱说了
“幸勿杀”,并没有说绝对不能杀,再说他有什么资格,对未来的皇帝下命令。因此,
方不领情,是方的事,朱要杀方,是朱的事,与本人无关。我做我能做的,这是姚广孝
...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29
【析世鑒】製作組:總理聯俄容共及北上逝世前後
馬超俊口述
聯俄與容共
1.初期的聯络
民國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共產國際代表馬林(G.Maring)到桂林,逗留三日,兩謁
總理,並提出三項建議:⑴改組國民黨,聯合社會各階層,尤其是農工大眾。⑵創辦軍
官學校,為建立革命武力之基礎。⑶與中國共產黨合作。總理期期以為不可,反覆辯論
,馬林毫無所獲,廢然而返。不久遠東共和國在赤塔開勞工大會,北方以李大剑(守常
)為代表,南方則以我為代表,即向總理請示,以定行止。總理說:「現正出師北伐,
你如前往,誰負責工會和運輸工作?」乃改派黄文山參加。
陳炯明叛變之前,我在廣州作工運工作,經常晉謁總理,談論勞工問題,以及青年人的
理想,有時則用電話交談。很多重要會議我也應邀參加。其時陳獨秀擔任廣東省教育會
長,馬文車作秘書長,譚平山、楊匏安、陳公博等都在廣州,這一批人都是共產黨。S
.Y.(社會主義青年團)、C.Y.(共產主義青年團)、C.P.(共產黨)都很活躍
,他們陰謀奪取工運領導權,以便打擊本黨,我隨時將彼等活動情形與陳逆叛變陰謀報
告總理,廖仲愷卻駡我挑撥離間,可見其成見之深。
2. 總理聯俄容共的苦...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30
幼河:谈谈明朝奸相严嵩
送交者: 幼河2012年04月13日00:06:38于[史地人物]
网上查到有关明朝奸相的野史,读起来有意思。摘编来自《大明朝的另类史》,题为“
八十多岁乞讨饿死的明朝宰相严嵩”。不过故事还是有将近一万二千字。这要让吃惯了
“快餐”的读者们读真有点勉为其难。好吧,咱就在费点劲,把这个摘编的文章再进行
缩编。
****************************************************************
严嵩于嘉靖二十年为相,二十多年来,最大的过恶如下:其一,信用及其无能的亲信;
其二,清除异已;其三,贪污纳贿,在朝内结党营私。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答汗侵袭明境,严嵩向兵尚书丁汝夔授计说:“地近京
师,如果兵败难以掩盖,一定命令诸将不要轻易与敌交战,他们饱掠后自会离去。”可
见,严嵩作为相爷,在军国大事上确实没什么远计和魄力。丁尚书傻不拉叽,惟严相国
所指,传令诸将勿战。本来明朝大多数军将饮食终日,皆怯于战斗,有了兵部长官的命
令,都大松一口气,互相戒嘱传言:“丁尚书讲不要与敌交战。”这下可苦坏了百姓。
他们饱受蒙古...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2792
31
前面说的违法是指违反祖制。
唐宋宰相通过中书门下行使职权,据唐六典,中书门下的职责是辅佐天子统大政。关于中书省一条还特别说明:“国政枢密,皆委中书,八座之官但受其成事而已。”明确宰相位在六部之上,虽说宰相对各部的控制程度根据情况常有变化,但总体上有统辖、监督之权。
明朝初中书省也是如此,所谓宰辅振举大纲以率百僚,但废除宰相制度时,朱元璋说得很清楚:“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就是明朝的祖制。后来内阁作用增大,阁权开始压过部权,但也是只敢作不敢说,因为祖制不允许有类似内阁的机构凌驾于六部之上。
到了嘉靖万历,内阁权力日重,但说到底,内阁从来不是一个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和当年的中书省不可同日而语(明初六部是中书省的下属机构,而内阁则是翰林院的附属,大学士只是五品官)。而张居正主政的时候,却明确要以内阁控制六部。所以有人劾他,说:“居正定令,抚按考成章奏,每具二册,一送内阁,一送六科。抚按延迟,则部臣纠之。六部隐蔽,则科臣纠之。六科隐蔽,则内阁纠之。夫部院分理国事,科臣封驳奏章,举劾,其职也。阁臣衔列翰...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1933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
,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的精英们个个粉墨登场,乱世中
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有人称他是“
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软脊梁,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汉奸”;
有人说他颇懂“无为”之道,上善若水,悟出了官场上的老子之道;有人说他政绩空空
,无所建树,占着茅坑不拉屎;还有人说他个人修为了得,是大至大圣的完人;更有人
说他体察民情,也算个仁人君子……
冯道有六奇:
一奇历五代十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常听戏的人,说某人资格老,便称
他为“三朝元老”,冯道则三倍超越之外再加一朝,他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
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
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
受重用,是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
二奇总换“明主”,却不被人当做“汉奸”。冯道的脾气,现在看来有点象墙头上的草
,随风倒,谁硬,谁有势力,他就投奔谁,寡廉鲜耻、丧失气节...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33
纪念五四,缅怀徐世昌大总统!
国焘他们那批学生娃娃真幸运啊!他们遇上了秀才总统翰林总统徐世昌同志!所以,五
四,才能成其为五四!人民的好总统徐世昌,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五四前面进一位,
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五四缅怀北洋政府
杨支柱:想起“五四”不能不怀念北洋军阀政府
“五四”是值得纪念的:“五四”学运并没有因为不满北洋军阀政府,就怀念大清的统
一与强盛。
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总体上肯定“五四”学运的人都占多数。因为肯定“五四”
学运,就难免要痛斥镇压它的北洋军阀政府,似乎北洋军阀政府 是中国近现代除汪伪
政府以外最坏的政府。尤其是大陆的历史教科书,总是说那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这其实是很冤枉的。政府与人民之间乃是真正的“鸡蛋 关系”:好鸡常下好蛋,好
蛋常成好鸡;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反过来有什么样的政府也就有什么样
的国民。看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五四”学运 那股朝气,我就本能地怀疑北洋军
阀政府坏不到哪里去!
仔细一想,再一查,我竟然发现北洋军阀政府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政府之一:
我找了几本经济史的著作翻了翻,发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尤其是从1914年到1922...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八蛋,滚出去”
左宗棠曾做骆秉章的幕宾。某日,樊燮公以总兵身份拜见骆秉章,骆让他顺便拜见一
下左宗棠。樊听命拜见,但不过寻常作揖,没有行请安大礼。左宗棠怒道:“武官无论
大小,见我都要请安,偏你为何不?”樊答:“朝廷体制,未定武官见师爷请安之例。
武官虽轻,我也是朝廷二三品官呢!”左宗棠大怒之下,竟伸脚踹之,厉声呵斥道:“
王八蛋,滚出去!”不久之后,樊被革职。回乡之后,樊大宴父老,发誓道:“左宗棠
不过是个举人,既辱我身,又夺我官,且辱及我的先人,视武人如犬马。我的两个儿子
一定要为我雪耻,不中进士、点翰林,无以见先人于地下。”其又在牌板上写了“王八
蛋,滚出去”六字,放在祖宗神龛旁,时时作为警醒。而他的两个儿子樊增祹、樊增祥
均在其严厉督促下,习文励志,且每日以书写“左宗棠可杀”五字而警醒自己。二子后
来都学有所成。增祹早夭;增祥则中得进士,为一代诗词名家,曾任陕西藩司。清廷在
西安为左宗棠建专祠,增祥就拒绝致祭,说:“宁愿违命,也不能获罪于先人!”
f*******l
发帖数: 8811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八蛋,滚出去”
如果是文官系统和武官系统对抗,
现在是师爷找茬总兵,总兵不买账,
那师爷为什么不能代表文官系统。
古时候师爷幕僚的地位很高。
诸葛亮就可以算作师爷(军师)。
如果有正式官职,那就是长史。
这个是一个官府除了最高长官之外最高的官位。
而且从该总兵的反应来看,这也的确是文武之争。
他认为是对武官的侮辱,自己最为武官没地位。
“左宗棠不过是个举人,先污辱我,后夺我官,且波及先人,视武人如犬马。
我宅已定,敬延名师,教予二子,雪我耻辱,不中举人、进士、点翰林,
无以见先人于地下”
至于明清武官地位。清朝的确吸取了明朝教训,重视武功。
但他重视的是满人的武功。规定满人不用务农,不用科举,全心武功。
对于汉人,肯定是采取限制手段。
他怎么可能放心让汉人武官做大?
清末衰败,八旗腐败,启用重用汉人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w*********n
发帖数: 1975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八蛋,滚出去”
我觉得翰林才相当于原始吧。
r***e
发帖数: 10135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八蛋,滚出去”
有拔翰林的
算是中央办公厅工作了吧
再说七品不小了,古代的县应该相当于现在的市了
上来就市委书记
C*******r
发帖数: 10345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八蛋,滚出去”
翰林大概就是中央办公厅普通处级干部。一般进士不是知县,就是各部委处级干部。处
级干部成把抓。
古代县从人口,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复杂程度,都远不及现代的县。现代的县相
当于古代的州府还差不多。
w****j
发帖数: 5581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扫盲贴-起居注
清代由经筵日讲官来专职编修起居注。能给帝王讲课的一般是翰林了,学问不够肯定是
不行的。不过做官和做学问毕竟不是一回事,前途其实也不能全靠这个了。到后面,这
个衔就有点荣誉的意思,做具体事情的必然另有人辅助。这个名人么,比如三朝元老张
庭玉在乾隆朝官衔全称是经筵日讲官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兼管吏部尚
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世袭三等伯。
t*n
发帖数: 14458
40
印象中玄宗一朝换相相对很频繁

所及,这里先说个大概:
是皇帝直接下达命令,这也是五花八门的,可以婚丧嫁娶,也可以是讨论改革方案,官
员任免。对此政事堂会议可以予以拒绝。如元和初,河东节度使王锷求兼宰相。密旨下
:“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
形成“熟状拟定”,以中书门下奏状的方式呈递皇帝,如果批准,熟拟就作为与诏令具
有同等效力的文件颁布,或转交中书舍人或翰林学士起草正式诏令颁发。如果被否决,
其所议即作罢论。反之,皇
如景龙中甚至十余人,时称“政出多门, 滥官充溢,人以为三无坐处,谓宰相、御史
及员外官也。”
致,有些像陪审团,向皇帝递的熟拟需要全体宰相的联合署名,在前期还要有中书舍人
的署名,只要有一个宰相拒绝署名,此状即为废状。若是宰相们扯皮,各以己见上奏,
则属于违反联署制度,通常
相判四方之事有堂案,处分百司有堂帖。”堂后五房主书发遣堂帖,须有秉笔宰相签署
,宰相决策会议的其他成员同署。堂帖可以号令四方,在宋朝称作札子或堂扎。与此对
应,皇帝有时也不经中书门
议没有商量,突然拍脑袋拍出个idea让底下实行的次数应该有限,如果这皇帝靠谱一些
的话。其二,说是堂帖只是日常事务,给人印...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41
雍正皇帝--发动群众斗群众的祖师
宋石男
名誉是人类最珍贵的衣服。剥夺一个人的名誉所造成的侮辱,比剥去他的衣服更持久而
深刻。清代雍正年间的“名教罪人”案,即是皇帝通过“发动群众斗群众”、“戴政治
帽子”等手段,剥夺苦主钱名世名誉终身。
钱名世,字亮工,江苏武进人,有“江左才子”之称,案发时为翰林院侍讲。他曾作为
万斯同(字季野)的助手参修《明史》,出力甚多。葛虚存记其事说:“钱亮工……才
思捷敏,昼则征逐朋酒,夕则晋接津要,夜半始归静室中。季野踞高足床上坐,钱就炕
几前执笔,随问随答,如瓶泻水。钱据纸发书,笔不停缀,十行并下,略无罅漏。史稿
之成,虽经数十人手,而万与钱实尸之。噫!万以老诸生系国史绝续之寄,洵非偶然;
钱之才亦曷可少哉!”可见钱名世确有过人才华。但此人有才无行,老师万斯同在京城
病逝,他主持丧事之后,竟将老师的藏书卷走,还将部分手稿攫为己有,故而邓之诚说
他“实非端士也。”
既非端士,那就多半会做些不太体面的事,比如谄媚权贵。年羹尧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权
臣,文人清客少不了要写些赞美诗给他。钱名世就是其中一位。他投赠年羹尧的诗,将
年比作周代的召伯和汉代的卫青、霍去病...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4225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来个四大铁的反面故事,哈哈
晚清中兴三名臣: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
胡林翼字润芝,没错,就是“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的毛主席改称的“润芝”
胡林翼少有才,然好勾栏瓦肆之事。点中翰林后,常与同乡善化人周寿昌出入花街柳巷
间。一夕,方与周寿昌同就某娼家,坊卒掩至,周寿昌机警,避入厨房,易服而立,得
免被执,而胡林翼等人被抓回去问讯,因为不敢吐露身份,所以颇受辱。及释归,就与
周绝交,谓其临难相弃,不够朋友。其后,胡林翼治军招勇,就不喜用善化籍人。
C*****H
发帖数: 7927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国历代关于围棋的一些史料
一、传说中的尧时代
Δ尧造围棋,丹朱善之。(《世本·作篇》)
Δ尧造围棋,以教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晋张华《博物志》

Δ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兄弟为阋,嚣讼女曼游而朋淫。帝悲之,为
制弈棋以闲其情。(宋罗泌《路史·跋》)
Δ尧教丹朱棋,以文桑为局,犀象为子。(南朝梁元帝《金楼子》)
二、夏
Δ乌曹(传夏桀之臣)作赌博、围棋。(明陈仁锡《潜确类书》)
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Δ今宁子视君不知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
Δ习射、习御、习琴、习弈,终无一事可以息得者。(《关尹子》)
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Δ以智力求者,譬如弈棋,进退、取与、攻劫、放收,在我者也。(《尹文子》,东汉
或魏晋人托名之作)
四、两汉、三国(前206—265)
Δ戚夫人侍高帝(刘邦),于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晋葛洪《西京杂记》)
Δ杜陵杜夫子善棋,为天下第一。(同上)
Δ广...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国历代关于围棋的一些史料
七、北宋(960-1127)、辽(947-1125)、南宋(1127-1279)、金(1115-1234)
Δ宋建隆至开宝年间(960-976)南唐后主(李煜)命李从谦赋《观棋》诗,时从谦方
数岁。(《全唐诗》)
Δ太平兴国六年(981),宋太宗遣中使赐钱亻叔文楸棋局,水精棋子。(《宋史·钱
亻叔世家》)
王禹?(954-1001)作《筵上狂诗送侍棋衣袄天使》诗,称宋太宗创有“对面千里”、
“独飞天鹅”、“海底取明珠”三棋势。
Δ宋太宗屡召潘慎修对局。慎修作《棋说》举十要以明其义,太宗览而称善。(《宋史
·潘慎修传》)
Δ太平兴国至至道年间(976-997),棋待诏贾元(玄)号国手。(宋欧阳修《归田录
》)
Δ天圣至嘉佑年间(1023-1063),李重恩善弈棋,冠绝当时。(《集事渊海》) 吕济
叔工棋,亦当时第一。(近人黄俊《弈人传》)
欧阳修(1007-1072)自号“六一居士”,作《六一居士传》,寓棋于名号中。(《欧
阳文忠集》)
邵雍(1011-1077)作《观棋大吟》、《观棋长吟》是我国棋诗中最长一首,计1800字
。(宋邵雍《伊川击壤集》)
Δ皇佑年间(1049-1054) ...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12253
45
(一)本书的成书年代
《四时纂要》 的作者是韩鄂 ,一题作韩谔。韩鄂的事迹不详,仅在《新唐书》卷73《
宰相世系表》列有这个名字,是唐玄宗 时宰相韩休之兄偲的玄孙,没有记载任何事迹
。《宰相世系表》上还有一个韩锷,是韩休之弟的玄孙,也没有记载任何事迹。韩休死
于公元739年,下距唐亡167年,据此有学者推算,韩鄂,或韩锷可以是唐时人,也可以
是唐末至五代初人[1]。有学者根据本书作者的自序中有批评韦氏《保生月录》的话,
提出他著此书时,必在韦氏之后,时代大约是唐代末年,可能已入五代。[2]日本学者
对于《四时纂要》也做过许多的研究,也大都认为本书是唐朝的作品。因此,现在学术
界一般都采用“唐末五代说”[3]。但这种说法除了以上的几条证据之外,并没有提出
更进一步的证据,特别是古来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本书的作者韩鄂究竟是否是开元宰相
韩休的裔孙还是缺乏可靠的证据[4]。日本学者守屋美都雄考证认为,他们系同名异人
。因此,不能根据韩休的卒年来推测本书的成书年代。另外,唐末五代也是一个较长的
历史时期,即便从唐朝灭亡的那一年(907)开始计算,到五代灭亡的那一年(960)也
有半个多世纪。因此...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汪景祺与钱名世
汪景祺(1672年-1726年),原名日祺,字无巳,号星堂,浙江杭州人。
少年时豪迈不羁,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举人。雍正初年,其友胡期恒任陕西布政使
,与年羹尧友好。汪景祺前往探访羹尧,成为幕客。汪景祺曾随年西游,著有《读书堂
西征随笔》二卷,称年是“宇宙之第一伟人”,又说历代名将郭子仪、裴度等人“较之
阁下威名,不啻萤光之于日月,勺水之于沧溟。盖自有天地以来,制敌之奇,奏功之速
,宁有盛于今日之大将军哉!”[1],并献给年羹尧收藏。
年羹尧被抄家时,《读书堂西征随笔》被缴进宫中。雍正帝在首页题字:“悖谬狂乱,
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谕旨称汪景祺“作诗讥讪
圣祖仁皇帝,大逆不道”。被枭首示众,头被悬挂在菜市口十年。其妻发配黑龙江为奴
,兄弟亲人皆革职,发配宁古塔。
钱名世,字亮工,江苏武进人。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直隶乡试中举,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一甲第三名(探花),因
与年羹尧乡试同年,交情颇好。康熙四十三年,参加纂修《子史精华》,康熙四十九年
,纂修《渊鉴类函》,官至侍读。康熙五十八年,与方苞等参与《骈字类编》修纂工作
。有“江左才子”美称...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4364
47
那时梅毒
当时一个会唱京剧的翰林把同治带出去玩妓女,后来传染的
E******u
发帖数: 3920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德宗时期,兵乱又启。李希烈、朱泚(经原兵变)、李怀光叛乱。这次叛乱和之前的安
史之乱使唐代元气不再恢复。
唐纪四十三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二 建中二年(781年):六月,汾阳王郭子仪薨,年八十五。复通北
庭、安西,加李元忠北庭大都护。贬杨炎,罢政事。以李希烈等讨梁崇义。河东节度使
马燧等大破田悦于临洛,田悦退。平卢节度使李正己薨,子纳袭位,上不许。李希烈平
梁崇义于襄阳,崇义死,传首京师。范阳节度使朱滔讨李惟岳、杨炎贬崖州,道杀之。
李纳攻宋州、徐州,败走。
三年(782年):马燧破田悦于漳水,田悦退魏州,军势复振。朱滔败李惟岳,王武俊
设计执惟岳,缢杀之,传首京师。田悦暗与朱滔合。卢杞杖杀殿中侍御史郑詹,贬御史
大夫严郢费州刺史。朱滔、王武俊反,救田悦于魏州,马燧唐兵大败。朱滔欲联朱泚反
,上诏泚留长安。朱滔自称冀王,田悦魏王,王武俊赵王,李纳齐王,河北四镇皆反。
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
唐纪四十四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三 建中四年(783年):李希烈欲反,命颜真卿诣许州慰希烈。以哥
舒曜、白志贞、李勉等讨希烈。王武俊与朱滔交恶。陆贽上疏言平乱之策,上不用。泾
原兵变,军士拥泾原节度使姚令言...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唐宣宗,一上台就结束了党争,以牛党胜利告终。宣宗是最后一位值得怀念的唐朝皇帝
,被称为“小太宗”,而他的任期也被称为“大中之治”。之后直到郭威柴荣,就没有
像样的皇帝出现了。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上 大中元年(847年):加卢龙节度
使张仲武同平章事。白敏中竭力排李德裕势力。复佛如会昌五年之前。吐蕃论恐热寇河
西,沙陀破之于盐州。以郑光为平卢节度使。贬李德裕为潮州司马。
二年(848年):丁柔立上疏讼李德裕冤,坐贬南阳。回鹘依室韦,黠戛斯破室韦,收
回鹘余众归碛北,回鹘种落微弱。以令狐绹为翰林学士,上命宰相作《具员预览》五卷
。以周墀、马植并同平章事。贬李德裕为崖州司户。吐蕃尚婢婢破论恐热之将。
三年(849年):诏杜牧撰《丹遗爱碑》纪念元和中江西观察使韦丹。吐蕃三州七关来
降。以崔铉为中书侍郎。卢龙节度使张仲武薨,以其子直方为留后。徐州军乱,逐节度
使李廓;以卢弘止为武宁节度使,平兵乱。康季荣等取河西。西川节度使杜悰取维州。
卢龙军乱,张直方逃京师,以牙将周綝为留后。李德裕卒。
唐纪六十五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 大中四年(850年):... 阅读全帖
F******w
发帖数: 1278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白情史:寻找白富美zz
魏颢在他的《李翰林集序》里说李白:“少任侠,手刃数人”,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