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老知青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i
发帖数: 3406
1
为老知青索赔的维权英雄(胡平)
2011-11-07
日前,上海一位65岁的老太太张蔚明,因要求政府对知青进行赔偿,被判刑三年半。
上个世纪的60年代,上海10万知青以支援边疆的名义远赴新疆,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当时有部纪录片《军垦战歌》,对新疆知青的生活竭尽美化之能事,一时间造成很大
影响。这部影片的插曲,至今仍被唱红歌的人奉为经典。
事实上,和全国各地的知青相比,这批在新疆的上海知青,命运最为不幸。劳动的繁重
,生活的艰苦尚在其次;最不幸的是,到了70年代后期,全国各地的知青都掀起回城潮
,绝大部分知青都以这种那种名义回到城市,唯有这批在新疆的上海知青仍然被留在新
疆。官方的理由是,新疆地处大西北,经济上有待开发,战略地位重要,需要知青留在
新疆;另外,上海人口压力太大,无法安置那么多返城知青。
知青们也举行过多次抗争,集会,罢工,绝食,卧轨,但是都遭到压制。在80年代中期
,还有近两万名自己返回上海的知青被赶回新疆。直到90年代中期,这批知青,大约有
3万多人,才被允许返回上海。这时,他们都已经年过半百了。回到城里,两手空空,一
无所有。很多人得不到上海户口,没有退休金,更谈... 阅读全帖
P******O
发帖数: 2397
2
11月23日上午,上千名新疆返沪知青在上海市政府人民广场举行了抗议示威活动,众人
高举“上访无罪”、“张维敏无罪”纸牌,高呼口号,声援早前被判入狱的维权老知青
张维敏。大批警员抢夺及撕毁示威标语,意图驱散示威人群,一度爆发肢体冲突,气氛
紧张。
23日上午10点40分左右,上海人民广场的老知青聚集了上千人,他们手拿标语“标语内
容:上访无罪、张维敏无罪”无声的表示着自己对张维敏被抓的抗议。随后,近30名警
察将老知青们手上的标语牌抢夺、撕碎。近千名老知青一边手举“上访无罪”的标语,
一边整齐划一的喊着震天的口号“上访无罪”,气氛相当紧张,直到把警察队伍逼退至
30米外的市政府大楼后。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Tianjin版 - 遇到两个杨柳青的老知青
下班回来在回家的路上,还借着灯光看见前面有俩个人,当时离得很远但是有一种直觉
,这两个人肯定是中国人,那种直觉就是突然出现的无缘无故的,我紧走了几步,从越
来越近的背影中再一次断定,我的直觉是不会有错的
无论从步伐还是身体的晃动方式,以及发型和穿衣打扮都符合国人的种种特征,没敢跟
的太近,怕被人误会,突然听到一句熟悉的乡音,您了介是干嘛,我尼玛不是跟你说了
嘛,我去!老乡还是
听声音看背影,是一对六七十岁左右的老两口,在互相的埋怨着什么,听到这我就忍不
住了,说大爷您好,大爷还是被吓了一跳,一回头看我一眼,估计是看是个女人,还说
着国语一脸的怒容随即换成笑容
闺女,您了介是叫我嘛?我说是大爷,我也是天津人,你二位也是吧,大爷还没说话,
大妈哈哈大笑,我你妈妈说嘛来!说嘛来!今天绝对有惊喜啊,介不碰见老乡了不是
一听这说话方式就是一对爽快人,嘎嘣脆!相互介绍了一番,知道这二位是才过来没有
几个月的人,跟着儿子儿媳妇来的,故里杨柳青,是一对上山下乡过的老知青,直接从
河北过来的,也就是说从河北呆了快一辈子的人了,留了电话算是多了个百分之一的亲人
w********h
发帖数: 12367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异乡人:记录上海知青后代(zz)
异乡人:记录上海知青后代
2012年01月11日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林珊珊
秋天时,他去看望唐长根。那时,老唐戴着呼吸机,烦躁地躺在床上。老唐肺癌已到晚
期,而医保卡里的3万块报销额度早就用光了。那个下午,他抱怨起悲哀的人生,愤愤
不平地讲述四处求助均被拒绝的遭遇。但除了等待,他别无选择。末了,他掏出一件衬
衣。
吴祥志愣住了--衬衣被染过似的,满是大片大片的血迹。“那是被我弟弟打的。”老唐
说。从新疆退休回来后,他住在了母亲家。不久,母亲病逝,遗嘱里把房子留给了他。
这是兄弟反目的开端。为房子今后的继承问题,兄弟俩大打出手,直到遍体鳞伤的老唐
被送进医院。老唐盯着血衣,往事就像家中那些腐朽的空气,充斥在回忆中。沉默了许
久,他冷冷地说:“亲兄弟。”
35天后,老唐死了。
开追悼会那天,天色骤变,上海下起了大雨。吴祥志带着几十位老人一同为老唐送行。
他们并不认识老唐,但他们有着共同的标签:上海知青。
他们都是1963-1966年间,被送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十万分之一。那时,国家刚刚经
历过大饥荒,边疆依旧动荡贫穷。而被视为道德堕落之所的城市,发展规模被严格限制
,大量城市青年被... 阅读全帖
r********1
发帖数: 7345
5
文|林珊珊
(一)
一个月里,吴祥志们又送走了6位老人。
秋天时,他去看望唐长根。那时老唐戴着呼吸机,烦躁地躺在床上。肺癌已到晚期,医
保卡里的3万块报销额度早就用光了,他抱怨起悲哀的人生,讲述四处求助被拒绝的遭
遇。除了等待,他别无选择。末了,他掏出一件衬衣。
衬衣满是血迹。“被我弟弟打的。”老唐说。从新疆退休回来后,他住在了母亲家。不
久,母亲病逝,遗嘱里把房子留给了他。这是兄弟反目的开端。为房子的继承问题,兄
弟俩大打出手,直到遍体鳞伤的老唐被送进医院。老唐盯着血衣,沉默许久,冷冷地说
:“亲兄弟。”
35天后,老唐死了。
开追悼会那天,天色骤变,上海下起了大雨。吴祥志带着几十位老人一同为老唐送行。
他们并不认识老唐,但他们有着共同标签:上海知青。
1963-1966年间,他们被送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刚刚经历过大饥荒,边疆依旧动
荡贫穷。而被视为道德堕落之所的城市,发展规模被严格限制,大量城市青年剩余出来
,无法计划到就业和升学中去。在浪漫乡村理想和发展现实的双重策动之下,知识青年
远赴穷乡僻壤的蓝图被勾勒出来。10万上海知青进疆,是“文革”间上山下乡运动的前
传。
1970...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6
☆─────────────────────────────────────☆
cwlch (cwl) 于 (Fri Jun 15 22:34:56 2012, 美东) 提到:
我是1968年插队的知青,给各位说说那时的农村
我们村在当地还算个不错的生产队。年底分红时,好的农户也就20多元。我们知青没
有家庭负担,出工也多,所以我们每人分了30多元。有那困难的农户不但没有分红,反
而还要向队里交钱买口粮。
我们那里农家就指望着鸡屁股赚点零钱。我做过农村供销社的代销员,平时下地干
活,中饭或晚饭后,常有社员来我这里卖鸡蛋。他们大多是拿着一两个鸡蛋来换钱,顺
便买几根针、几两盐或是2两煤油。有那馋嘴的老汉,还拿着俩鸡蛋来换一两白酒喝。
那时候全部都是黄牛耕地,全生产队只有3头牛,能干活的只有2头。有时候牛病了
,就的用人力耕地,我还在地里拉过犁呢。
那时候国家立法保护黄牛,一律不许宰杀,如果老牛确实有病,得有公社的兽医证
明才可屠宰。有那笨牛怎么训练也不会耕地,又不能屠宰,养着又浪费饲料,只好将牛
牵到远处放生。那时候经常看到无主的牛到处流浪。 有那聪... 阅读全帖
P**5
发帖数: 7467
7
学者:文革时期下乡女知青被迫用肉体换取回城?
时间:2013-9-18 4:21:41 作者: 来源:新华网 编辑:梵音
“1972年,安徽某县首次由贫下中农推荐上大学,全县数万知青展开大规模竞争,
最终有七十余人获得幸运,在进行上学前体检时,七十余名女知青没有一名是处女,而
且不是陈腐性裂痕,她们都是在招生通知发下以后失去贞操的。”
这则“女知青用身体换回城通行证”的故事,在微博和论坛里被疯狂转播;同时,
其真实性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有一些质疑看起来也很有道理,譬如:“1、大学体
检竟有妇检且做数字统计?2、全国知青总数约1600万,安徽哪个县能分得数万知青?
……
这些质疑站得住脚吗?这则故事,是真的吗?
网络上的各种流传,在交待史料来源时大错特错
微博、论坛以及纸媒网站,在转载这则“女知青用身体换回城通行证”的故事,并
交待史料原始来源的时候,无一例外都说是来自邓鹏教授编著的《无声的群落:文革前
上山下乡老知青回忆录》一书;甚至有纸媒网站刊文,直接注明文章的作者就是邓鹏先
生。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事实上,这则故事的原始来源,是一篇1991年发布的报告
文学,与2009年才出版... 阅读全帖
P**5
发帖数: 7467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235 (老来多健忘 能饮一杯无), 信区: History
标 题: 1972年安徽某县七十余名女知青为上大学全部失去贞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4 11:19:48 2015, 美东)
学者:文革时期下乡女知青被迫用肉体换取回城?
时间:2013-9-18 4:21:41 作者: 来源:新华网 编辑:梵音
“1972年,安徽某县首次由贫下中农推荐上大学,全县数万知青展开大规模竞争,
最终有七十余人获得幸运,在进行上学前体检时,七十余名女知青没有一名是处女,而
且不是陈腐性裂痕,她们都是在招生通知发下以后失去贞操的。”
这则“女知青用身体换回城通行证”的故事,在微博和论坛里被疯狂转播;同时,
其真实性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有一些质疑看起来也很有道理,譬如:“1、大学体
检竟有妇检且做数字统计?2、全国知青总数约1600万,安徽哪个县能分得数万知青?
……
这些质疑站得住脚吗?这则故事,是真的吗?
网络上的各种流传,在交待史料来源时大错特错
微博、论坛以及纸媒网站,在转载这则“女知青用身体换回城通...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9
2015-12-07 08:00作者:裴毅然
法国汉学家潘鸣啸(Michel Bonnin)先生的《失落的一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9年中译本),乃“知青学”集大成专著。知青研究再演“敦煌故事”(敦煌在中国
,敦煌学在国外)──知青运动在中国,知青学在国外。《失》著所引参考文献,外文
也比中文热闹。
知青运动距今已超过四十周年,按说应该出现“知青学”专家与集大成专著。然而,上
山下乡运动不仅栓系文革,而且钩挂红色意识形态,牵扯着赤左学说的价值大方向,因
此只要马列之旗还是中国上空的唯一之旗,只要这场运动肇始者还享有“三七开”的政
治豁免权,“知青学”就无法在寰内得到真正有深度的展开,就必须“宜粗不宜细”与
“淡化处理”。这场规模如此巨大、影响如此深远的运动,居然从未跻身国家课题,白
白“让”与人家老外。《失落的一代》可谓生逢其辰,觑着其时。
周恩来早已策划三千万知青下乡
大陆“知青学”也出现一些台阶性成果,但均属初级阶段的数据性归扫,由于民间行为
,所录数据大多局限于下层个体亲历,即便涉及宏观整体,亦受“必须克制”的局限,
尤其面对出版严审雄关,作者本人就“自觉”过滤掉不少数据...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知青歌曲的回忆及其他
肖舜旦

在“共识网”上读到一篇孙乃修的文章《“知青”与“文革”》,谈到电视连续剧《知
青》(梁晓声编剧)的“种种不真实场景和情节”“引起的强烈社会批评和愤慨,使人
们再一次看到,时隔四十四年,中国又出现漂白“文革”、漂白罪恶、淡化或美化民族
的苦难的现象(编剧正是当年知青中的一位)。好在历史见证人仍在,他们有评论的权
利”。这不仅让人想到“凯迪社区”上署名“耶子”的文章《敬告梁晓声我们还活着》
,文章真切地回忆了作者当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22团”作为一名女知青的艰
难和沉痛的经历,并以此直斥梁晓声编剧的电视连续剧《知青》:“虽然才看了几集”
,就“强烈地这样感觉:虚假得无以复加!”
虽然本人不是当年黑龙江的知青,毫不了解彼时彼地的真实的知青生活,且对于电视剧
《知青》也是只看了几集,但我却完全赞同以上两位的观点,所谓《知青》电视剧,实
在是“虚假得无以复加”的一部伪“知青”剧!它甚至完全丧失了“知青”这个浸透了
沉甸甸的历史沧桑分量词汇的严肃意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完全把它庸俗化或娱乐化
了。据说梁晓声就是当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的一员,甚至他的名声也是因为“真
实”地反...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无数知青泣不成声,油画《我的前夫》的背后,你看到了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5 21:57:52 2019, 美东)
企退之家 bdhzqgs bdhzqgs 微信号 bdhzq-gs
功能介绍
北大荒之情公司是北大荒工商界志愿者委员会受总部之托,联手北大荒知青的二代共同
发起成立的。两代人有效联手,以全心全意服务广大知青为宗旨,开展经济活动,以支
持北大荒知青组织的公益活动。
2018年是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50周年……(1968—2018)
时间:2007年
地点:首都博物馆
主题:《融合与创造——2007中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油画《我的前夫》是观众留言最多的作品。当场就有几位老知青难以控制激动的情绪,
她们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油画《我的前夫》
油画《我的前夫》,原名《青春之歌》,是当代知名画家王国斌先生知青系列油画中的
代表作。画中的新娘和新郎,端坐在土窑洞前,新娘是位回城绝望的女知青,新郎是村
里...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2
采访对象:曹谷溪,笔名谷溪。中国作协会员。1941年生于陕西省清涧县农村,曾任延川县革委会通讯组组长、《山花》文学报和《延安文学》主编、路遥文学院院长。1975年曾采访习近平,写成延川县大办沼气的通讯《取火记》。
采访日期:2016年1月23日
采访地点:陕西省延安市谷溪书馆
上篇
学习时报:曹老师,您好!习近平曾经不止一次地提到他当年在延川县梁家河的插队经历,也曾提到过他与您和路遥的交往。在您看来,以他为代表的这些“老知青”,为什么对那段岁月念念不忘?
曹谷溪:非常感激诸位来延安采访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先是担任延川县贾家坪公社的团委书记,知青一来,县里让我当“知青专干”,以后又调任县革委会通讯组组长,与全县插队知青有了更广泛的交往。也正是在那段时间,我与包括习近平在内的许许多多北京知青结下了深厚友谊。
对这一代知识青年而言,“插队”的经历,是从相对优越的城市到贫困农村的生活转变,从无忧无虑的学生到辛苦劳作的农民的身份转变,这几乎是所有知青始料未及的巨大蜕变。一个个激情澎湃的热血青年,下到农村来,与最底层的农民朝夕相处,了解了农民的生活、愿望、喜怒哀乐和人情世故,势必要经历非常艰难...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6566
13
北京知青林达和当地青年路遥结识并恋爱。因为“出身问题”当年在少管所被管教的习
近平,成为大队书记,他带领队员建成了陕北第一个沼气池。
1969年,被评为延安县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北京知识青年,欢聚在宝塔山下
。 (CFP/图)
时已寒冬,记者经由西安去延安拜访一个叫北京知青林的地方。
过八百里秦川,崎岖往北,一道道沟梁之后,大河套里,就是延安。在原来的延安县,
现在的宝塔区一百里外的金盆乡,“北京知青林”的标示牌在一棵大树后赫然出现,那
是一个举世皆知的地方——南泥湾。
记者在那里见到四个人:周福生、付和平、刘二顺、林树彬。
他们是一场运动后留在了这里的北京知青。
“这样的北京知青,在延安的角落里,”来自延安市劳动局北京知青处处长童刚说,“
整个延安市还有346个。”
不过,就在记者即将离开的前一天,又过世了一个。
他们有家不可归,或如当事人所言,“不愿归”。
满载知青的火车
当1969年他们踏上西去的火车时,所有与生俱来的界限,诸如身份、地位、等级等等,
都被抹灭干净。
那一刻,他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北京知青。
带记者前往的,是素昧平生的在西安的三个北京老知青:邵华、刘静... 阅读全帖
v******6
发帖数: 796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anto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GZBOY (邮差叔叔), 信区: Cantonese
标 题: 你知道知青吗? 关注那些未能返城的广州知青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9 21:15:50 2015, 美东)
那些年,未能返城的广州知青
大洋新闻 时间: 2015-01-30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李钢
落户农村失去回城机会 盼享受社保解决养老难题
上山下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无数亲历者回忆起当初,不免感叹。
可是,谁能知道,有一群当年的广州知青们,却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在知青返城
潮之列回到广州,而是继续留在了当地,成为当地最后的知青。
岁月如梭,50年倏忽而过。
当年下乡时心智都未成熟的青春少女们,如今都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妇。对于家
乡的印象已经越来越模糊。剩下的,只有对于社保、养老等问题的思索。“我们是已经
被遗忘的知青。”她们说。
专家建议,对这个群体应该多一些关爱。其次,要制定公正、合理、平等的养老政
策,呼吁全社会为知青养老献爱心。
文、图/ 广州记者李钢 实习生秦宽、单绮晴
1964年1月,指导知青下乡的纲领性文...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5
封克麦 封克麦 微信号 fkm0622
功能介绍
说说话~~
来源:大有道书院
文革期间,一群被输送到云南的老知青,怀着切·格瓦拉一般的骄傲,加入了缅共,在
缅甸的热带丛林中进行了15年的战争生涯。
文革期间,一群被输送到云南的老知青,怀着切·格瓦拉一般的骄傲,加入了缅共,在
缅甸的热带丛林中进行了15年的战争生涯。
当1989年最后一个知青怀着壮志未酬的心境,带着被战火创伤的肢体回到国内,这场历
时20年、国家耗资300个亿的中国知青运动到此就终结了。
鲜为人知的是,在知青中曾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怀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奔赴金三
角战常那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时代,革命的激情使老人也犯下年轻的错误,更何况他们-
这些心怀世界勇于牺牲的世界革命中心的革命青年。
生命往往无法预测,当这几千名20岁上下的中国知青在浓黑的夜色中偷偷越过国境线,
怀着崇高的理想奔向彼国枪声和树木一样密集的丛林时,一个个惨痛而悲壮的故事便拉
开了序幕
王曦就是他们中的一员。金三角搏命15年,能活着回来,他是荒唐岁月里“输出革命”
的幸存者。还有数以千计的知青,葬身在缅甸冰冷的土壤中,留下面向东方的无名荒冢
一堆。
1... 阅读全帖
G***Y
发帖数: 9698
16
那些年,未能返城的广州知青
大洋新闻 时间: 2015-01-30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李钢
落户农村失去回城机会 盼享受社保解决养老难题
上山下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无数亲历者回忆起当初,不免感叹。
可是,谁能知道,有一群当年的广州知青们,却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在知青返城
潮之列回到广州,而是继续留在了当地,成为当地最后的知青。
岁月如梭,50年倏忽而过。
当年下乡时心智都未成熟的青春少女们,如今都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妇。对于家
乡的印象已经越来越模糊。剩下的,只有对于社保、养老等问题的思索。“我们是已经
被遗忘的知青。”她们说。
专家建议,对这个群体应该多一些关爱。其次,要制定公正、合理、平等的养老政
策,呼吁全社会为知青养老献爱心。
文、图/ 广州记者李钢 实习生秦宽、单绮晴
1964年1月,指导知青下乡的纲领性文件下发,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拉开了
序幕。
14岁时戴着大红花下乡
1964年6月,广州海珠区沙园街的朱友好(音)下乡来到了博罗。她和同伴们一起
,身上戴着大红花,一路敲锣打鼓,坐着车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
“我当时身高只有一米四五,你想想看,只不过是一个14岁...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32828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repeating (千王之王),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1967年长沙六千知青大逃亡始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8 23:34:49 2014, 美东)
新闻来源: 凤凰网 于 2014-02-28 19:09:21
本文摘自《知青笔记》 作者:罗丹 出版:花城出版社2010年4月
1967年8月17日的深夜,湖南长沙的六千知青开始了惊动全国的知青大逃亡。上海
知青所有经历过的请愿、游行、绝食、卧轨,长沙知青早他们十几年就一一做过了。这
和湖南的上山下乡运动要早全国四年有关,和湖南1964年的“彻底贯彻阶级路线”有关。
1964年9月,长沙市六千初、高中毕业生下放到了湖南偏僻小县江永和零陵等地,
其中“黑五类子弟”占百分之八十五,这个比例在我们白水知青中还可上升到百分之九
十五,且不乏学业优秀者。从数字来看,湖南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一开始显然有失公允
,使得六千少年下乡的动机中或多或少的带有“原罪”。
在最初的两年里,这些从16岁至20岁的年青人干得有声有色,他们积...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32828
1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1967年长沙六千知青大逃亡始末
新闻来源: 凤凰网 于 2014-02-28 19:09:21
本文摘自《知青笔记》 作者:罗丹 出版:花城出版社2010年4月
1967年8月17日的深夜,湖南长沙的六千知青开始了惊动全国的知青大逃亡。上海
知青所有经历过的请愿、游行、绝食、卧轨,长沙知青早他们十几年就一一做过了。这
和湖南的上山下乡运动要早全国四年有关,和湖南1964年的“彻底贯彻阶级路线”有关。
1964年9月,长沙市六千初、高中毕业生下放到了湖南偏僻小县江永和零陵等地,
其中“黑五类子弟”占百分之八十五,这个比例在我们白水知青中还可上升到百分之九
十五,且不乏学业优秀者。从数字来看,湖南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一开始显然有失公允
,使得六千少年下乡的动机中或多或少的带有“原罪”。
在最初的两年里,这些从16岁至20岁的年青人干得有声有色,他们积极劳动,办夜
校、组织农民学文化;有知青为病重的农民献血,有热心的家长捐款给生产队建发电站
;他们写诗、写剧本,抒发自己的理想情怀、颂扬村里的好人好事,自编自导自演,很
受当地农民的欢迎。不少人写下了豪言壮语:“誓把青春献给党,扎根农村干革命……”
江永知青的表现很快影响到了... 阅读全帖
v********d
发帖数: 618
19
这一个是我看到的比较权威的。
上海女知青徐玲先的死引发上山下乡运动结束
摘自《中国知青梦》,邓贤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回家是每一个人的心结!
更是每一个不明不白飘流异乡的知青的心结!
可是却有为数不少的知青至今还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回家!
为这些飘流在他乡一辈子的知青们祈祷!!!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日上午十一时,也就是北京那个庄严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进入意义重大的主题报告的时候,在云南边陲一个地图上无法查到的叫做橄榄坝的偏
僻地方,一个名叫徐玲先的上海女知青腆着无比沉重的大肚子,困难地行走在凹凸不平
的山间小路上。没有人声喧哗,没有尘土飞扬,只有一缕深秋的太阳寂寞地穿过树林,
将破碎的光斑洒落在这个即将成为母亲的气喘吁吁的年轻孕妇身上。女知青不时直起腰
来,抹一抹额上的汗珠,或者扶住路边的树干歇一歇。她当然不可能知道此刻正在遥远
的北京所发生的事情,以及这些事情与她和知青未来命运的关系,眼下她只有一个比任
何时候更加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快快赶完这段不算太短的路程,把孩... 阅读全帖
P**5
发帖数: 7467
20
浙江下乡时3000女知青被奸污
2014-12-21 澎湃新闻网1642评
摘要浙江省1979年底的统计说,到上山下乡运动结束时全省共发生破坏上山下乡案件
2942起,其中属于一类案件(即迫害女知青案件)2557起,其中强奸、轮奸531起,奸
污1906起,猥亵、侮辱99起,诱逼婚31起,占案件总数86.9%,受迫害人数3248人。
《中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
50余名知青志愿者,历时4年,从数以千计的地方志中辑录出的600万字史料集——《中
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六卷本)终于要出版了。
从2011年冬天开始,这些退休知青就从四面八方赶往上海浦东,登高爬下地搜罗上海通
志馆中的史料,后来又陆续到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辑录补充。
两位主编——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金光耀、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金大陆—
—也是“志愿者”,他们制定方案、培训团队、辨析释疑,并与部分知青共同完成文稿
资料的整理。
和刘小萌、定宜庄等第一代知青史研究者一样,金光耀和金大陆都曾亲历上山下乡运动
,后来在各自的领域耕耘,最近十几年才转而研究知青史。这种转向的原因,或许和那
些分文不取投...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443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P235 (老来多健忘 能饮一杯无),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复旦历史教授:浙江下乡时3000女知青被奸污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4 11:33:33 2015, 美东)
发信人: P235 (老来多健忘 能饮一杯无),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复旦历史教授:浙江下乡时3000女知青被奸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4 11:30:30 2015, 美东)
浙江下乡时3000女知青被奸污
2014-12-21 澎湃新闻网1642评
摘要浙江省1979年底的统计说,到上山下乡运动结束时全省共发生破坏上山下乡案件
2942起,其中属于一类案件(即迫害女知青案件)2557起,其中强奸、轮奸531起,奸
污1906起,猥亵、侮辱99起,诱逼婚31起,占案件总数86.9%,受迫害人数3248人。
《中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
50余名知青志愿者,历时4年,从数以千计的地方志中辑录出的600万字史料集——《中
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 阅读全帖
P**5
发帖数: 7467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235 (老来多健忘 能饮一杯无),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复旦历史教授:浙江下乡时3000女知青被奸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4 11:30:30 2015, 美东)
浙江下乡时3000女知青被奸污
2014-12-21 澎湃新闻网1642评
摘要浙江省1979年底的统计说,到上山下乡运动结束时全省共发生破坏上山下乡案件
2942起,其中属于一类案件(即迫害女知青案件)2557起,其中强奸、轮奸531起,奸
污1906起,猥亵、侮辱99起,诱逼婚31起,占案件总数86.9%,受迫害人数3248人。
《中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
50余名知青志愿者,历时4年,从数以千计的地方志中辑录出的600万字史料集——《中
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六卷本)终于要出版了。
从2011年冬天开始,这些退休知青就从四面八方赶往上海浦东,登高爬下地搜罗上海通
志馆中的史料,后来又陆续到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辑录补充。
两位主编——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金光耀、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2994
2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转载:一个老上海的回忆
转载:一个老上海的回忆
来源: 上海大男人 于 2013-09-02 12:16:07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
文已被阅读:163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一位朋友写的,本人有删减。
我出生于1947年,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多年期间,一直都居住在上海,我是这三十
年里发生很多事情的亲身经历者。每个人的经历会有不同,以下只是从我眼里所看到的
,所能回忆起的,和我个人所感受到的那三十年。
一,五十年代:
我还能依稀记得抗美援朝时的一些片段:父母带着我往一个捐献箱里塞入钱,那时
一块钱叫一万块,捐钱是为了捐献飞机大炮,打“美帝野心狼”。那时大家做公共场所
的卫生工作,如扫街掏阴沟等,不是叫大扫除,而叫爱国卫生运动,据说是因为美帝国
主义对我国的东北发动了细菌战。我长大一些后,经常听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的
英雄故事,我对这些英雄是无限的崇拜。我一直被教育,是美帝国主义捍然发动了侵朝
战争,是他们先越过了三八线,一直把战火烧到了我国边境鸭绿江。记得当时有关抗美
援朝教育的展览... 阅读全帖
k****u
发帖数: 1686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主席的一名红小兵变老了
越穷越革命的年代,她却因穿得太破烂而被打成反革命
2009年11月12日 11:01凤凰网知青【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4条
有位原白沙农场的朋友向我推荐一篇知青博客,寻寻觅觅之下,我终于在海南知青网找
到了它----《陈肖容就在那里》,博客作者:国营白沙农场:白沙鸥。
博文平实,直白,全无渲染,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令我热泪盈眶。
想不到在四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为劫后重生而额手称庆;当我们为事业有成而洋洋自
得;当我们再度轻歌曼舞而唱颂“青春无悔”;当我们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时候。却还
有位当代“白毛仙姑”在五指山深处孤独地游荡。
陈肖容,一位广州知青,在那个不可理喻的年代,因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穿着破烂而被打
成反革命,从此疯癫,从此不愿再与自相杀戮的人群为伍,宁可躲进大山,宁可面对飞
禽走兽。这是何等的悲哀。
没人知道她夜归何地,没人能再与她侃侃而谈。她刻意地躲避人群,藏身大山深处,独
自承受四十年来的孤单和创伤。留给人们的,只有那句令人潸然泪下的呼喊:“妈妈,
飞机来啦……”
可惜父母早已魂归天国,即使飞机来了,广州也再没有她立锥之地。能够打救白毛女的
“大春哥”又在哪里呢?难道...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25
哥哥下乡后的第七个年头,又轮到我,下了乡才明白哥哥木讷的眼光是说:傻弟弟,哥
哥告诉你农村啥样,也只能徒添你对下乡的烦恼,在毛和中共的一党独裁下,这也是你
要走的路,也改变不了你到农村的命运,就像姐姐告诉我农村如何苦,我不也去了吗!
一到农村我们就住进了村里早已存在的集体户,户里老生14人,我们6个新生。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知青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吃:
集体户的规矩是二十个人轮流在集体户做饭,就是今天轮到谁,谁就不下地,在家生火
做三顿饭,当时集体户用的是农村特大号的大锅,一共两口,大锅底下是灶台,灶台连
着男女生各自的大炕,烧的就是玉米秆,老生因为在农村呆了好多年,已经会做饭了,
轮到我们6个新生就惨了,底下灶坑烧火,上面还得在大锅的上部四周贴大饼子,大锅
的下部四周用来白菜炖土豆(这是最好的伙食了),烟熏火燎,一个人忙得团团转,有
会做饭的,有不会做的,做生的,做熟的,按照老生的话说, “什么爷爷奶奶样都有
”,好在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加上饿的够呛,谁也不挑谁。
起初的几个月我们6个新生每人每月还带着27斤半的口粮,全户上下头一个月还算吃饱
了饭,偶尔还吃顿面条改善改善生活。我们...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那些为缅共冲锋的知青们
1968年1月1日,缅甸共产党借势而起,在中缅边境孟古建立了东北军区。自此,那个50
年代初因革命失败而销声匿迹十多年的缅共,竟然又复活了。支援这支武装被我国认定
为对“共产主义事业”义不容辞的“国际主义义务”。 一群被输送到云南的老知青,
怀着切·格瓦拉一般的骄傲,加入了缅共,在缅甸的热带丛林中进行了15年的战争生涯。
在3031特务营,老高三知青较多,都颇有书香子弟风度,被称为“秀钉子营”。3031营
,华侨知青和昆明知青各半,昆明知青中又以在瑞丽下乡的知青为主,他们背倚瑞丽江
,在自己家门口打仗,被称为“门坎猴”,还有“火枪营”“痞子营”等。
娘子连有百十号小姑娘,她们要么抬着伤员,要么背着几十公斤重的高射机枪,和男人
们一样冲锋在前。在缅共的历次战役中,都是知青连队打头阵,他们高大、勇猛、忠诚
、狂热,牺牲前高呼着“毛主席万岁”,创造了一个个“黄继光”般的英雄传奇。
1968年中国出版了《格瓦拉日记》,不知有多少中国知青怀揣着它或是手抄本投身异国
,到底有多少人跨过孟古河,奔赴了缅甸战场。
1970年12月底,中断了三年多的中缅两国外交开始有了恢复迹象。知青们尴尬的发现,
阵前...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4185
27
“知青”,是一个打着时代烙印的词语。全称“知识青年”,特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
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
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
农村地区建立农场。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
有作为的。”在这句“最高指示”的鼓舞下,累计有1000多万知青上山下乡,形成19世
纪50、60、70年代中国的一道特别风景线。
当成百上千万的知青满怀热情来到农村劳动、生活时才发现,农村的确是一个广阔的天
地,但却未必“大有作为”。相当多的知青在劳动和生活中都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1973年4月25日,毛泽东收到了一封知青来信。写信人是福建莆田上林公社一位叫李庆
霖的小学教员,他在长达2000多字的信中陈述了下乡知青生活上的困难境遇和上山下乡
运动中的一些阴暗面。李庆霖在文中以哭诉般的语言写道:
“毛主席,我深知您老人家的工作是够忙的,是没有时间来处理我所说的事。可是,我
在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困难窘境中,只好大胆、冒昧地写信来北京告御状了,真
是不该之至!”
...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4329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omnjerry (tom jerr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老潘搞空姐,身体亏虚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4 14:03:24 2011, 美东)
8月23日,广州花都区原区委书记潘潇被指控受贿罪在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受审。早
上8时,潘潇从一辆遮挡着号牌的救护车走下,在几个彪形大汉的护卫下走进广州中院
。期间一个妙龄女子多次阻挡记者拍摄。
女子自称家属 现场阻挡镜头
23日早上8时15分左右,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口,一辆白色救护车悄然停下。一位身
着连衣裙、身材瘦削的女子通过电话与法院的工作人员接头碰面。
工作人员发问:“你是家属吗?”女子点头称是。
在工作人员示意下,该女子快步走回到白色救护车旁。车门随后打开。一个眼戴墨镜、
身着灰色上衣和黑色裤子的中年男子在另外几名男性的搀扶下缓缓走下救护车,脸色略
显疲惫。旁边有人说了一句:“这就是潘潇。”正在排队等候进入法庭的数位记者先是
一愣,之后纷纷掏出手机拍照。此时,之前自称家属的女子则主动走到潘潇前面帮其挡
住镜头,甚至伸手...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老潘搞空姐,身体亏虚啊
8月23日,广州花都区原区委书记潘潇被指控受贿罪在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受审。早
上8时,潘潇从一辆遮挡着号牌的救护车走下,在几个彪形大汉的护卫下走进广州中院
。期间一个妙龄女子多次阻挡记者拍摄。
女子自称家属 现场阻挡镜头
23日早上8时15分左右,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口,一辆白色救护车悄然停下。一位身
着连衣裙、身材瘦削的女子通过电话与法院的工作人员接头碰面。
工作人员发问:“你是家属吗?”女子点头称是。
在工作人员示意下,该女子快步走回到白色救护车旁。车门随后打开。一个眼戴墨镜、
身着灰色上衣和黑色裤子的中年男子在另外几名男性的搀扶下缓缓走下救护车,脸色略
显疲惫。旁边有人说了一句:“这就是潘潇。”正在排队等候进入法庭的数位记者先是
一愣,之后纷纷掏出手机拍照。此时,之前自称家属的女子则主动走到潘潇前面帮其挡
住镜头,甚至伸手阻止旁人拍照。很快,潘潇在旁人的扶引下进入法院。
庭审中,面对指控,潘潇当庭表示:“是有这么些事儿,具体数额和情节需要法院判定
。”庭审中途,潘潇提出身体不舒服,需要吃些带来的药物。法院因此休庭片刻。
私下收受贿赂 台上誓言反腐
庭审中面对受贿指控,潘潇并不否...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6372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看王小波的知青生涯
每月3两花生油、38斤大米
“忆苦饭”的确非常难吃
农场的生活很苦,每个知青每月能分配到3两花生油、38斤大米(76张饭票)。
“吃是吃得饱,但是油荤很少,那时队里每周宰一头100公斤左右的猪,但有两百多人
分,每人也分不到多少。
“我们吃的蔬菜也就是地里种出什么吃什么。春夏有土豆、南瓜、缸豆、茄子;
秋冬有萝卜、白菜、洋丝瓜等等,每种蔬菜一吃就是一季。”回忆起当年的生活,老职
工李彩枝描述说,“那时做饭是在晒场上做,架起三只‘三尺’锅”,煮熟了之后用每
人得到一海碗,菜饭一起打,100多人聚在一起吃,场面很壮观。小波的饭量跟大家一
样,还是能吃的。”
王小波曾在《体验生活》一文中提到“忆苦饭”一事,当地的老职工和老知青
都说确有其事,吃“忆苦饭”大概是1970年的事,当时的老司务长吕平科回忆,小波当
时参与了做饭这事,他们听了大厨的话,将芭蕉树、芋头杆、稻壳、谷糠全煮成一锅。
吃饭是在队里的一个晒场上,吃之前大家一起唱“天上布满星,月亮亮晶晶”的歌。
王小波在杂文里说,自己因为煮这顿饭被队里的愣头青吼“你丫也吃!”,为
了摆脱干系...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7106
31
真实的照片?
你妈逼啊
就知道扯淡
我小姨就是知青嫁本地人的
最后一辈子没回城
我去找她过两次
知青当年什么生活
我tmd不比你个小傻逼知道
老知青们都懒得说老毛是非了
这么多年了 有啥意思
也没几个把一辈子的幸福和不幸怪在政治上
但像你这样的毛论
没啥说的 就是傻逼一条
b*****d
发帖数: 61690
32
【多维新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月27日到内蒙到锡林浩特爱民社区看望群众,习
近平同当地的北京知青表示,当时我在陕北,几个月吃不上肉,很羡慕牧区有羊肉吃。
据官方新华社报道,“我是北京知青。”68年到这里下乡的罗香玲挤上前,热情同习近
平打招呼。
习近平同她热情握手:“咱们都是老知青。当时我在陕北,几个月吃不上肉,很羡慕牧
区有羊肉吃。咱们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1969年,当时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号召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
教育,很有必要。”
大批学生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前往农村“插队落户”。习近平亦是其中一员,在陕西肖
家河插队。
j**p
发帖数: 1257
33
为什么转? 看这个故事如读《世说新语》
“文革”时的〈青春之歌〉——“不让贫下中农打光棍”
作者:师铁夫
来源:凤凰网 摘自《羊城晚报》2012年12月10日
1974年2月8日,青岛下乡到诸城县的青岛女知青廖晓东因急性肝炎去世,年仅27岁。
1974年12月共青团山东省委发出《向廖晓东同志学习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山东《大
众日报》发表长篇通讯《火红的青春》,报导她的“先进事迹”,诸城县团市委开展了
“向廖晓东同志学习”活动,小学语文课本也将其选为教材。
1968年廖晓东来到了诸城,在一次忆苦思甜大会上,三辈贫农的村支委、民兵连长痛诉
家史:“俺家三辈讨饭,三辈没媳妇,三辈孩子没有娘———爷爷捡了俺爸爸,俺爸爸
又捡了俺,俺这都三十多岁了至今还是光棍。……多亏毛主席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俺这才革命造反当上干部。”21岁的廖晓东被彻底震撼了,她当即表决心:不让贫下
中农打光棍,坚决要嫁给这位民兵连长。结果,那好吃懒做几乎目不识丁的丈夫,封建
思想极为严重,经常把她关在家里打得浑身青紫,得了肝炎……终于,27岁的廖晓东,
在这里走完了6年“与贫下中农彻底结合”之路。永别了4岁的儿子...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34
北京传来消息 在习,李二总的督促下,给老知青补偿的方案终于定下。一,插队和兵团
一样待遇。二,目前退休金不足每月4000元的,每月补600元;不足6000元的,每月补300
元;不足8000元的,每月补100元;超过8000元的,每月补50元。三,下乡时间不足三年的,
按上述档次的百分之80补偿;不足六年的,百分之百,超过六年不满十年的,百分之120;十
年以上的,百分之150。四,各省市可以跟据本地区的财政状况,提高此比例,但最高不得
超过百分之50。 养老金增加可靠消息,每人130元,工龄工资每年3元,再在2014年12
月工资的基础上增加4%。去年是3%,提高了1%,还算可以。16日到账。六十岁加二十元
七十岁加四十元 八十岁加六十元

发帖数: 1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个老知青告诉我的一个故事
她在安徽宣城插队,属于皖南地区,经济条件还好一些,比皖北好多了。
当时她所在的村落的邻村,乡民们讲一口与众不同的口音,这引起了她的关注。于是有
一次在赶集的机会时,她问了村民你们的口音为什么不一样?邻村村民告诉她,他们是
从湖北迁移来的。原来的村子的人都死光了,绝种。
当时她很吃惊,问是不是传染病造成的,回答是浮肿病死的,其实就是饿死的。但这里
是皖南,经济条件一直很好,怎么会饿死人?回答是村干部积极表现,虚报产量,把粮
食全上交了,种子都吃光了。
这是我听到的真实故事,当然是知青第一手调查材料。
上大学,有云南来的同学,告诉我云南也饿死人。
v*******e
发帖数: 11604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个老知青告诉我的一个故事
你妈,这个问题我有绝对发言权,考察过资料,问过老人,知道。宣郎广宁泾五县,人
口是外来的,有湖北,湖南,河南,安徽自身江北来的。然而当地人基本死光是在太平
天国时期,不是三年饿饭时期。本地语言原先是吴语。你这个所谓证据看起来是知青自
己弄混了,你就不要以讹传讹了。
b****n
发帖数: 6896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老毛把农民玩的团团转
他还是老知青
至于他能当总,当然是他比别人有优势
m**c
发帖数: 7299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毛轮子们,近来看高清组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15 12:04:05 2013, 美东)
留守北大荒知青:近300人精神病院渡余生
留守北大荒知青:近300人精神病院渡余生(高清组图)
曾经的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报效祖国的决心来到北大荒。他们经历了数十年的
一波波政治运动,经受了心理的冲击和命运的起伏。如今这些异乡的老人们目光静滞,
靠最简单的情感互相陪伴着走完最后一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留守北大荒知青:近300人精神病院渡余生(高清组图)
在大众印象中,“上山下乡”、“北大荒”都属于尘封的历史,但在黑龙江佳木斯的“
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至今仍住着50多位南腔北调的老知青,大多年过花甲的他们都
患有精神病。当年席卷全国的运动将他们送到北大荒,运动终结后的历史回潮却没有将
他们带回家乡。曾经的超负荷劳动和精神创伤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在这所专为
他们开设的安养中...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299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轮子们,近来看高清组图
留守北大荒知青:近300人精神病院渡余生
留守北大荒知青:近300人精神病院渡余生(高清组图)
曾经的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报效祖国的决心来到北大荒。他们经历了数十年的
一波波政治运动,经受了心理的冲击和命运的起伏。如今这些异乡的老人们目光静滞,
靠最简单的情感互相陪伴着走完最后一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留守北大荒知青:近300人精神病院渡余生(高清组图)
在大众印象中,“上山下乡”、“北大荒”都属于尘封的历史,但在黑龙江佳木斯的“
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至今仍住着50多位南腔北调的老知青,大多年过花甲的他们都
患有精神病。当年席卷全国的运动将他们送到北大荒,运动终结后的历史回潮却没有将
他们带回家乡。曾经的超负荷劳动和精神创伤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在这所专为
他们开设的安养中心,他们彼此陪伴,却又相顾无言。2008年12月,农垦总局出资在佳
木斯市郊建设的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黑龙江农垦第二医院知青科)落成。随即,中心
陆续接收了50多名北大荒知青精神病患者,其中的许多人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他们大都
是在半个世纪前为了响应上山下乡...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299
4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毛轮子们,近来看高清组图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毛轮子们,近来看高清组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15 12:04:05 2013, 美东)
留守北大荒知青:近300人精神病院渡余生
留守北大荒知青:近300人精神病院渡余生(高清组图)
曾经的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报效祖国的决心来到北大荒。他们经历了数十年的
一波波政治运动,经受了心理的冲击和命运的起伏。如今这些异乡的老人们目光静滞,
靠最简单的情感互相陪伴着走完最后一程。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留守北大荒知青:近300人精神病院渡余生(高清组图)
在大众印象中,“上山下乡”、“北大荒”都属于尘封的历史,但在黑龙江佳木斯的“
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至今仍住着50多位南腔北调的老知青,大多年过花甲的他们都
患有精神病。当年席卷全国的运动将他们送到北大荒,运动终结后的历史回潮却没有将
他们带回家乡。曾经的超负荷劳动和精神创伤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在这所专为
他们开设的安养中... 阅读全帖
a****c
发帖数: 978
41
给大家看看原版的故事吧,本来不是兔子,是虾子。
大虾子病了,二虾子瞧,三虾子买药,四虾子熬,五虾子死了,六虾子哀,六虾子
坐在地上哭起来,七虾子问他为什么哭?六虾子说,五虾子一去不回来!
一、隐形墓碑
这首童谣是民俗学家司马子鉴从岳家村回城的路上听到的。
那天,他们的车刚经过一个山道,突然发现前面发生了滑坡,从山上冲
下的泥土和石头把公路截断了。山路狭窄,掉头回去,也不可能,看来只有堵在这里,
等待清障的工程人员疏通了公路才能回去了。
司马子鉴和杨乐乐在车上闷得心慌,便下了车,走到路边透透风。
这是一条盘曲的山路。路边有几个五六岁的小孩正在玩耍,他们一边玩
,嘴里一边唱着这首童谣。
司马子鉴听到这首童谣,突然来了兴趣。他想起自己正在收集各地的童
谣,准备编一本童谣集,便让杨乐乐去车上拿来录音笔,将童谣录了下来。
“这真是一首奇怪的童谣,”听着童谣,司马子鉴的眉头慢慢皱起来,
他转身问杨乐乐:“为什么生病的是大虾子,却是五虾子死了呢?这似乎不太符合逻辑
啊。”
见司马子鉴一脸认真,杨乐乐差点笑起来:“我小时候还唱过‘小老鼠
上灯台’呢,难道小老鼠真的会叫奶奶?这不过是小孩子们用来练习数数...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2
http://bbs.voc.com.cn/topic-6444968-1-1.html
作者: 姜太公的小岛 时间: 2015-3-18 15:01
王克明:可以给上山下乡运动盖棺了
王克明:知青,农业文明的亲历者
史铁生说,他想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使知识青年记住了插队的日子。在他,插队的
日子是“无边的黄土连着天”,“深褐色的犁迹在走”,“歌声吹散开在高原上”,“
他们还在窑里睡着懒觉”……史铁生所记,是黄土高原、传统农业、山间窑洞、古老民
歌,是插队在陕北的北京知青,对一段往日经历的苦苦感受,对一种古老文明的深深记
忆。在那种文明里,知青曾经的生活方式,或与之融洽,或形成反差,苦心劳骨,饿体
乏身,动心忍性,增益不能,刻写了独特的上山下乡时代印记。
今天,当文明发生变迁的时候,我们在回首间已经看清,那是传统农业文明的一个
时代印记。
黄土高原已不是老知青的熟悉故地
三十多年来,我三十多次回陕北,回**队的余家沟。脚下那条只能步行、弯弯曲曲
的山间小路,我眼见它慢慢扩宽,眼见它渐渐取直,眼见它铺平柏油,可以开车直抵深
山了。今天的余家沟,植被覆盖,苹果满山,相比它村,人丁兴旺。但还是...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王克明:可以给上山下乡运动盖棺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7 22:00:03 2015, 美东)
http://bbs.voc.com.cn/topic-6444968-1-1.html
作者: 姜太公的小岛 时间: 2015-3-18 15:01
王克明:可以给上山下乡运动盖棺了
王克明:知青,农业文明的亲历者
史铁生说,他想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使知识青年记住了插队的日子。在他,插队的
日子是“无边的黄土连着天”,“深褐色的犁迹在走”,“歌声吹散开在高原上”,“
他们还在窑里睡着懒觉”……史铁生所记,是黄土高原、传统农业、山间窑洞、古老民
歌,是插队在陕北的北京知青,对一段往日经历的苦苦感受,对一种古老文明的深深记
忆。在那种文明里,知青曾经的生活方式,或与之融洽,或形成反差,苦心劳骨,饿体
乏身,动心忍性,增益不能,刻写了独特的上山下乡时代印记。
今天,当文明发生变迁的时候,我们在回首间已经看清,那是传统农业文明的一个
...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4
这时,有人拿出一个小本子说,我们是自愿绝食,请大家都签个名。很快,211名知青在本子上签了名。然后参加绝食的知青全体跪在地上宣誓。许世辅领誓,大家 跟着他念。内容大概是,我们向皇天后土宣誓,绝食的目的是要求回家,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几百名知青齐刷刷跪在地上,场面异常 悲壮。绝食的知青们还给成都的亲人发了电报,告知勐定知青绝食的消息。
本文摘自《龙门阵》2005年第11期作者:杨全 原题为:《1979:云南支边知青大返城》
引子
1971年3月至7月,成都市应届毕业的初中生陆续来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支边,前前后后总数达一万六千多人,如果加上重庆的知青总共有四万一千多人 在云南支边。“云南支边知青”,就成了这个群体的特殊称呼。1974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恢复了原国营农场建制,但是,知青们似乎并不认同,还是称自己是 某师某团某营某连的知青。到1978年,这几万名知青在云南已经度过了第八个年头。这期间,不断有知青通过各种渠道调离农场。尤其是1977年,大学恢复 招生考试,一些知青通过1977、1978两届高考离开了农场。1978年,成都市又在知青中进行了一次试题极其简单... 阅读全帖
z*m
发帖数: 3227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lm (We will prevai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昆明地产党威武:养老院老人像牛羊一样被赶来赶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3 20:27:27 2012, 美东)
请自费五毛不要乱咬,昨天CCTV上报道了哦
----------------------------------------------
昆明最大民营养老院频繁搬迁 500位老人或无家可归
CCTV《经济信息联播》微博
昆明最大民营养老院频繁搬迁
500位老人面临“无家可归”
昆明民营养老院被迫多次搬迁却无搬迁费
在城市大规模改造的同时,一些城市的养老院面临着拆迁、搬家的问题,老人们无
法在城市中心享受到便宜快捷的养老服务。在昆明,近来有一家民营养老院里的500位
老人,就因为搬迁,面临安置的难题。
昆明市的知青养老院位于昆明的郊区,由于交通便利,环境优雅,价格低廉,在当
地有些名气,现在有近500位老人,是昆明当地最大的一家民营养老院,不过院长段玲
英的最近的日子却很难受,最近一段时间,她每天会接到四五个... 阅读全帖
z*m
发帖数: 3227
46
请自费五毛不要乱咬,昨天CCTV上报道了哦
----------------------------------------------
昆明最大民营养老院频繁搬迁 500位老人或无家可归
CCTV《经济信息联播》微博
昆明最大民营养老院频繁搬迁
500位老人面临“无家可归”
昆明民营养老院被迫多次搬迁却无搬迁费
在城市大规模改造的同时,一些城市的养老院面临着拆迁、搬家的问题,老人们无
法在城市中心享受到便宜快捷的养老服务。在昆明,近来有一家民营养老院里的500位
老人,就因为搬迁,面临安置的难题。
昆明市的知青养老院位于昆明的郊区,由于交通便利,环境优雅,价格低廉,在当
地有些名气,现在有近500位老人,是昆明当地最大的一家民营养老院,不过院长段玲
英的最近的日子却很难受,最近一段时间,她每天会接到四五个催促她搬迁的电话。但
是关于赔偿金何时能够到位、养老院里面的老人如何安置,电话里没有回音。
昆明知青养老院院长段玲英:“你不管哪一次,你们政府说的我都是乖乖的服从,
但是到现在我的拆迁费一分都没有给我。”
2002年,从事多年药材生意的段玲英捕捉到了养老产业的商机,拿出了自己全部资
... 阅读全帖
g*****2
发帖数: 272
4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毛轮毛轮看过来。。。
信源:人民网
1973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读一封人民来信时,竟控制不住感情流下了眼泪。写信人是
福建莆田上林公社一位叫李庆霖的小学教员,他在长达2000多字的信中陈述了下乡知青
生活上的困难境遇和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一些阴暗面。他在信的结尾哭诉道:“毛主席,
我深知您老人家的工作是够忙的,是没有时间来处理我所说的事。可是,我在呼天天不
应,叫地地不灵的困难窘境中,只好大胆、冒昧地写信来北京告御状了,真是不该之至
!”
毛泽东读了这封信后,当即亲自给李庆霖复信。原文是:“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
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他将写好的复信交给时任中央办公
厅主任的汪东兴,叮嘱他从稿费中取出300元,连同信一起直接送邮局寄走。
5月6日,邮递员给李庆霖送来一封信。看信封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寄的,李庆霖一面
故作镇静,一面又抑制不住兴奋。短短的一封信,他读了一遍又一遍,还有些怀疑,这
真是毛主席的亲笔信!?
很快,毛主席汇给他的钱也收到了,和家里人商量,都说这钱是不能花的。这些钱至今
仍存在莆田县中行,他只每年去取一次利息。
毛主席的信寄到莆田,有人欢喜有人忧
毛泽东的复信,...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8
http://cul.china.com.cn/lishi/2015-02/26/content_7706036.htm
原标题:弄潮儿
“文革”时他是下放延安的北京知青,改革时他是摇旗呐喊的理想青年。他的经历
是一代共和国同龄人的样本,也是不可复制的个人道路
本刊记者张蕾 发自北京、西安、延安 实习生 朱诗琪 楼婍沁 谢思楠 宋梦醒
地质学者、西北大学副校长张伯声先生曾向前来请教的学生这样讲述自己最著名学
术成果的得来:20世纪20年代,坐船赴美。旅途漫长,他坐在船头,天天看浪,看大江
大海的“涌”,突然冒出个想法:为什么这浪涌不是直上直下的?根据既往所学,他认
为,海浪这种涌动的方式,从力学上讲是最省力的,进而想到,“大自然地壳的构造,
一定是以最省力的方式在运动。”受此灵感启发,他推导出“地壳波浪镶嵌”学说,获
得国际承认。
向张先生请教的学生中,一名历史系学生事后回忆说,老校长的讲述,“让我感受
到历史的潮流。人类历史的潮流与大自然实际上有一样的属性。那就是:顺历史潮流者
昌,或者叫赢;逆历史潮流者亡,或者叫败。因此,要顺潮流而动。”
这位善于吸纳和推演的学生,叫王岐山。197...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要正确评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http://hubao.an.blog.163.com/blog/static/4188684320152354328272/
2015-03-03 17:43:28|分类:军事历史|举报|字号订阅
本文作者简介:葛元仁,首师大附中1966届高中毕业生,1968年到山西夏县禹王公社插
队,曾担任民办教师,大队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抽调到太原铁路分局工作,曾担任团
委书记;1977年考入山西矿院,曾担任全校学生会主席。现为黑河知青博物馆名誉馆长
。高级工程师。已退休。
聂新元,人大附中1968届高中毕业生,1969年到陕西延安地区宜川县云岩河公社插队,
1971年初选拔担任公社和县委干部,曾担任宜川县公社团干、团委副书记。1978年底调
入原机械工业部科研事业单位工作,曾在多部门任职,高级经济师。已退休。
目前社会上对知青上山下乡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方兴未艾,评价五花八门,不少议论是以
知青的感受谈知青问题,或就知青上山下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说知青问题,甚至从一
个概念来推导另一个概念,并且以此为依据对持续几十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进行评价
。这样的研究方法是主观、片面、形而上学的。对知青...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5579
50
我们的生产队长

头一天到生产队,就被陈队长的冷峻 吸引住了。
在市政府/公社两个样板的、枯躁的欢迎会,接着的生产的欢迎会上,好象累得快要倒
下了---由昨晚的火车/长途汽车/又转车到公社/公社走到生产队,傍晚了,谁有过真正
的休息?
第一次搭火车,就是来到这个到处是泥墙的安徽乡村。
老队长和老党员不知讲些啥,欢迎,贫下中农,知青。。。几个词,老是
翻来覆去,看的出,都是些老实本份的农民。老队长实在没啥讲了--嘿嘿,吃点忆苦思
甜饭吧?嘿嘿--他笑起来满口黄牙。
有人打开早已准备好的黑锅,好像锅里没有啥东西--定神一看,才看到有大约七八个像
锅一样黑乎乎的--不知啥东西--这就是举国闻名的“忆苦思甜”--“饭”吧?
真是闻名不如一见---深灰绿色的,带些黑色的点点,看起来有点黏糊,也许是野菜和
高粱。。。冷峻的陈队长看到我们光顾着 观赏没人伸手,他放下烟杆,开口说了他欢
迎会上的第一句话了----大伙累了,带他们看看屋子,歇歇去吧。
于是,有人将锅盖又盖上了。----陈队长看起来冷,心热。
这个村子虽然不富,但是,这种“饭”,我估计...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