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 发帖数: 21374 | 1 历史永远是宏观和微观的纠结。
除了气势磅礴,运筹帷幄的大棋党之外,大部分人的历史,尤其是才成为历史的历史,
或者说尚未尘埃落定的历史,更是来自微观而不是宏观的感受。这个就好比你对一户90
年代因为下岗,老婆出去做皮肉生意,儿子当小混混的下岗工人说,哎呀,要响应朱总
理政策呀,从头再来。人家啐你一口吐沫;同样,你对一个60年父母饿死的人说,毛主
席伟大呀,人家恨不得踹你屁股。
至于说个人经历可否当确切的史实资料,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于严谨的学术著
作而言,自然不能,因为个人回忆往往是偏颇的。但是对于可以证明的个人经历,尤其
当并非作为学术论文的证据的时候,自然可以。如果对验证这种个人经历有着极其挑剔
的要求,那就没有必要了。比如《大江大海》之中纪录的事情,是否真的一切如当事人
讲述,尤其,是否一切真的如当事人所理解的那样?比如说,同样一个长春围城,可能
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这就对应着完全不同的原因。但是对于一个鲜活的当事人,他只要
如实说出自己当时的感受和理解,这就足够了,你不能要求他太多。再比如有人遇到别
人说自家有人60年饿死,就要在什么是饿死,为什么不是谋杀等方面做文章,实在无... 阅读全帖 |
|
e********3 发帖数: 18578 | 2 罗马军队的标准配备就是重步兵居中,骑兵放两翼,最好包抄别人两翼,最差情况顶住别让别人包抄,如果被包抄,能不被全歼就是胜利了。
只不过罗马军队的骑兵都是有友邦或者蛮族雇佣军担任,所以很多人误解罗马军团只有重步兵,骑兵是罗马军队作战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兵种,很多大战役里面的决定性因素就在于骑兵的胜败,比如Battle of Zema,battle of alesia, battle of pharsalus,battle of adrianople等。
其实说罗马重步兵被淘汰始于battle of adrianople也是误区,罗马重步兵居中,雇佣军和友邦骑兵两翼的战法并没有错,事实上在battle of adrianople以后,罗马还用剩下的残军打败了东哥特人。
battle of adrianople罪在指挥官,当时要不是Valens贪功冒进,要是部队休息整顿+等到他的侄子两军合兵,估计battle of adrianople反而会是罗马帝国一个伟大的胜利。罗马帝国亡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失败不过是表象而已了,当时罗马就像中国的南北朝一样,前线将军打败了罗马帝国大量损失人力物力,打赢了前方... 阅读全帖 |
|
f*******5 发帖数: 1815 | 3 华东一年来自卫战争的初步总结
华东一年多的自卫战争没有做过详细的总结。在太行、在晋察冀中央局报告过一次
,这里又要我报告。我讲的没有系统,用漫谈的方式,希望同志们听了研究纠正。大的
战争考验是严峻的,局势的发展常常出人意料,事前无准备,吃亏不少。在晋察冀的情
况也差不多,坏的现象应有尽有,当然好的现象也差不多。个人的经验教训很少,有些
经验教训是很痛苦的。我们山东报纸多登好的,主要是打气,我们坏的地方更多更严重
,错误也不断。依靠个人的自信心是很成问题的。战争不是容易的事,个人的作用很小
,微乎其微,主要是靠集体的力量,靠党、靠群众。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叫做"一年来自卫战争的初步总结",分下面八个问题来讲:一、
战略问题;二、战役问题;三、战术、战斗问题;四、政治工作;五、后勤工作;六、
反攻和新区情况;七、国民党方面的解剖;八、结束语。
一、战略方面
(一)一年来伟大的自卫战争总结,首先是战略总结。战略是敌我双方的思想战,
精神战。毛主席与蒋介石下棋,"黄河为界,举手毋悔"。一年来自卫战争的胜利,首先
是战略的胜利。虽然我们打胜仗靠同志们不怕牺牲流血的精神和大炮机枪,但主要是靠
统帅部... 阅读全帖 |
|
f*******5 发帖数: 1815 | 4 国军高级将领回忆: 汤恩伯与1946年国共苏北之战
...
张灵甫变成了英雄人物
苏北之戰的最高峰,是淮阴地區被國軍攻克。淮阴这地方,是时尚在郝鹏举部(原为汪
精卫部队,後来投共)手中,由于郝部是时正和徐州陆总勾勾搭搭,是一个被共党认为
不稳定的份子,所以在兴化发生戰事时,新四軍(是时已称为:华东人民解放軍)粟裕
所领导的部队,就有一部份接替郝軍,进驻了淮阴。
淮阴戰事发生在是年九月六日,最初向这个城市进攻的是第七四师张灵甫部,而後汤兵
團的四个师和两个交警总队一同进攻,但是共軍由于坑道工事做得好,而且城外的壕沟
既深且阔,所以國軍久攻不下,只有一面围城,一面炮轰,并由徐州调来空軍轰炸,守
城的共軍数量并不大,而且都在城下面之交通壕中,负隅顽抗。國軍由于一时攻不下淮
阴,七四师两个旅就开始向淮阴东北方面的涟水进攻,但方开入城中,即被共軍包围了
起来,恰似國軍围淮阴的情形差不多;但不同时是七四师的力量却远远的大过守淮阴共
軍的许多倍。因此,共軍每次攻城,张軍就冲出城外,而共軍则退离城郊,张軍则又复
退回城中。双方如此进进退退打了达四天之久,结果共軍撤去了,张灵甫两个旅已伤亡
过半。就因为... 阅读全帖 |
|
f*******5 发帖数: 1815 | 5 这篇写得不错,值得一读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memory_best&MsgID=5
国军高级将领回忆: 汤恩伯与1946年国共苏北之战
國共双方展开内戰初期,当國軍挥戈北进的那个短暂阶段中,汤恩伯率领的雄师,直似
「蛟龙入海,猛虎归山」般的锐利与勇猛;较之以後,他于一夜失长江、半载弃东南的
情况,其悬殊之处,真不可以道里计。为什么汤恩伯会前後判若两人?这或许与其个人
的才能无关,似乎是气数所使然。
國軍接收忙共軍急扩充
抗日戰争初结束时,國軍的接收部队,大多数只是沿着各交通干线,进驻于大城市中,
至于交通线两侧的中小城市及乡村地區,绝大部份仍为沦陷區中原有的伪軍继续据守着
;此外,小部份则已为「还乡團」先國軍及共軍之前而进入接收了。只有极小部份,则
在日軍撤出之际,迅速为共軍所占领——这是一切日占區当时的普遍情况。
人们或许不大明白:抗日戰争既然已经「胜利」结束了,國軍为什么不立即一鼓作气的
收复所有的沦陷區?为什么只仅仅占领交通干线上少数大城市?——這个问题,说来简
单,实际上却相当复杂,并不单纯的为了那些地方已被共...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6 一个死中佐而已。彭德怀刘伯承当时是国军中将,陈赓少将,都活下来了。扯淡也得有
点章法好不好?要是冈崎不死,以后混个上将核心也是没准的事啊。
关家垴本来老彭自己都算败仗,也没有不承认的,胜败也是常事,老彭后来还对上MD5
星上将呢,按你这么比,冈崎一个中佐比掉MD的一个五星上将,也值了。只不过冈崎本
人,没法自己比了,被击毙在关家垴上了。最后,伤亡交换比不跟你扯淡,这个有虎肉
和李将军扯就够了。 |
|
a****d 发帖数: 3964 | 7 冈崎不死, 以后混个上将核心 很难说的。
可实实在在的 是一个冈崎 就可以抵上土共的2个元帅,加 1个大将, 再附加1个 核心。
冈崎中佐 和 MD的一个五星上将 没有 直接比过, 所以不能判断。
发信人: whctmj (马甲),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抗战最丢人现眼的是土共的关家垴之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5 03:51:25 2012, 美东)
一个死中佐而已。彭德怀刘伯承当时是国军中将,陈赓少将,都活下来了。扯淡也得有
点章法好不好?要是冈崎不死,以后混个上将核心也是没准的事啊。
关家垴本来老彭自己都算败仗,也没有不承认的,胜败也是常事,老彭后来还对上MD5
星上将呢,按你这么比,冈崎一个中佐比掉MD的一个五星上将,也值了。只不过冈崎本
人,没法自己比了,被击毙在关家垴上了。最后,伤亡交换比不跟你扯淡,这个有虎肉
和李将军扯就够了。 |
|
a****d 发帖数: 3964 | 8 一个死中佐, 太厉害了, 最后人家都死了,土共2万人也没有把冈崎大队给灭了。
这也证明 一个 日本 死中佐 都能抵得上 土共的2个活元帅,加 1个活大将, 再附加1
个 活的核心。
发信人: whctmj (马甲),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抗战最丢人现眼的是土共的关家垴之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5 03:51:25 2012, 美东)
一个死中佐而已。彭德怀刘伯承当时是国军中将,陈赓少将,都活下来了。扯淡也得有
点章法好不好?要是冈崎不死,以后混个上将核心也是没准的事啊。
关家垴本来老彭自己都算败仗,也没有不承认的,胜败也是常事,老彭后来还对上MD5
星上将呢,按你这么比,冈崎一个中佐比掉MD的一个五星上将,也值了。只不过冈崎本
人,没法自己比了,被击毙在关家垴上了。最后,伤亡交换比不跟你扯淡,这个有虎肉
和李将军扯就够了。 |
|
s******8 发帖数: 7105 | 9
日本在优势时战役战败也是有的,例如中途岛。 胜败是兵家常事,没输光投降就是好
。 |
|
g******t 发帖数: 18158 | 10 你消停会吧,都三张的人了,不再是十八岁了,永远学不会就事论事吗?
本来大家就是灌水图个乐,争论中的胜败也是兵家常事
赢了可以抖抖威风,讽刺别人两句,输了就该打打哈哈,自嘲两句,不会吃多大亏
如果输了就满地打滚,那叫输不起
你自己都裸体上网了,姓名照片工作单位大家都知道,你应该避免跟人PA争吵才有利
否则你PA人家一百句,你也是PA人家ID,字符串而已
把人惹火了,实名PA你一句,你一点没占到任何便宜,何必啊 |
|
g******t 发帖数: 18158 | 11 你消停会吧,都三张的人了,不再是十八岁了,永远学不会就事论事吗?
本来大家就是灌水图个乐,争论中的胜败也是兵家常事
赢了可以抖抖威风,讽刺别人两句,输了就该打打哈哈,自嘲两句,不会吃多大亏
如果输了就满地打滚,那叫输不起
你自己都裸体上网了,姓名照片工作单位大家都知道,你应该避免跟人PA争吵才有利
否则你PA人家一百句,你也是PA人家ID,字符串而已
把人惹火了,实名PA你一句,你一点没占到任何便宜,何必啊 |
|
s******8 发帖数: 7105 | 12
你跟卡亚克已经很接近了, 你要知道胜败是兵家常事,日本国力量当时比中国大多了
,能不失败投降已经很不错了。 胜了战争耻辱啥? 赶快认罪道歉。 |
|
|
t***u 发帖数: 368 | 14 真实的汪精卫
作者:林思云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中国经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妇孺皆知,但问起该人的生平和事迹
时,
却又是鲜为人知。汪精卫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汪精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
汉奸,可是大家对汪精卫的“卖国事迹”却是一问三不知。这也是中国历史教育的一大特
色;只告诉大家他是坏人,却又不告诉大家他作过什么坏事。好在中国学生头脑比较简
单,
不喜欢刨根究底,所以历史老师还不至遇到太大的麻烦。
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
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
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
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中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实在有碍于中国的发展
与进步。
历史上真实的汪精卫,曾是近代中国有数的叱吒风云的历史人物,对中国的历史走向有举
足轻重的影响。在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应该考虑还汪精卫的本来面目,重新认识历
史上真实的汪精卫。
要为汪精卫写一个比较... 阅读全帖 |
|
c****n 发帖数: 21367 | 15 国军基层士兵的战斗决心是有的,蒋介石是很厉害的帮派老大
无论胜败,他都有基层成员的拥护和崇拜,洗脑水平不一般的。
到了台湾,他还是被人崇拜。
国军和共军的战斗力区别,主要在于系统本身。精神上,共军
是更团结,但是指挥系统和后勤系统的效率上,尤其是指挥层
的竞争和不任人唯亲(蒋公的帮派意识作为国家领导太害人),
直接导致了军队效率的差别。
从士兵的训练和战斗能力来说,我不认为国军和共军有本质区别。
洗脑也不好说,国军上午投共,下午就战斗力上升,哪来多少
时间洗脑。。。。。。关键差别还是整个军事系统的运作效率。 |
|
c****n 发帖数: 21367 | 16 这个很不可能,呵呵。不打还是不会回去的,一打就是好几年,
最后估计日本只能彻底回去。
其实就跟朝鲜战争差不多,再不正气的朝鲜韩国军队,练着练着也就出来了
日本老兵死得差不多,新兵伤了国内元气,此消彼长,再加上中国占地利人和,
胜败应该没有多少悬念,就是有个过程而已。 |
|
S*******r 发帖数: 11017 | 17 我算彻底明白了
有些人脑子里的荣辱胜败标准跟正常人不太一样
怎么跟他说 他都能CLAIM成自己胜利
行吧
你自己玩去吧
爱CLAIM多少就CLAIM多少
太感谢你花那么多字节时间来回我贴
敢情我花几秒钟灌的水
你肯花几十倍的时间精力来回应
我太感动有人愿意如此为了我燃烧自己的生命 |
|
h****g 发帖数: 312 | 18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
,有书生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
,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巳辞去,高祖惧其语泄,使人追杀之,
而不知其所往,因以为神。乃采其语,名之曰世民。知
大业大业中,突厥围炀帝雁门,炀帝从围中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太宗
时年十六,往应募,隶将军云定兴,谓定兴曰:“虐敢围吾天子者,以为无援故也。今
宜先后吾军为数十里,使其昼见旌旗,夜闻钲鼓,以为大至,则可不击而走之。不然,
知我虚实,则胜败未可知也。”定兴从之。军至崞县,突厥候骑见其军来不绝,果驰告
始毕可汗曰:“救兵大至矣!”遂引去。高祖击历山飞,陷其围中,太宗轻骑取之而出
,遂奋击,大破之。斋
太宗太宗为人聪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节下士。时天下已乱,盗贼起,知隋必亡,乃
推财养士,结纳豪杰。长孙顺德、刘弘基等,皆因事亡命,匿之。又与晋阳令刘文静尤
善,文静坐李密事系狱,太宗夜就狱中见之,与图大事。时百姓避贼多入城,城中几万
人,文静为令久,知其豪杰,因共部署。计已定,乃因裴寂告高祖。高祖初不许... 阅读全帖 |
|
f*******5 发帖数: 1815 | 19 本会战,自叁十七年十一月六日开始,至叁十八年一月十日终止,历经六十六日,共军
约有四十馀万人死伤,国军亦死伤叁十馀万人,按两军参加战鬥人数计,共军约损耗百
分之五十七,但其能适时适地得到整补,故仍保有相当战力;国军则损耗百分之七十九
,且武器、装备、物资全部损耗,战力尽失。
综上所述,一个短短两个月的战争,双方共投入兵员一百一十馀万人中,死伤人数竟达
七十馀万,真是数百年来所未有。再加上当地区人民所遭受生命财产的蹂躏损失,实是
我大中华民族对日本军阀八年抗战以外的一场大浩劫,深感痛心。
第二项 我对徐蚌会战的看法与感想
一、就国军言,无论武器、装备、物资都远胜共军,且有空军全力协同,却战不过共军
,且为其全部消灭,原因为何?
㈠战略错误和战术僵化。国军於济南失守後,即采用所谓「内线作战」,亦即「守势作
战」,退守徐州。敌人不来,就定点守备,敌人来了就被动抵抗,使部队完全失去攻击
歼敌的旺盛企图心,也使敌人在外线有充分自由的运用作战时间、空间和有利机势,这
样的作战,不失败也难。我甚至为黄伯韬、邱清泉两位智勇卓越的指挥官非其战罪自戕
而叫屈!
㈡所谓「得民者昌,失民者亡」,这里可以充分引...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61 | 20 1. 目前朝鲜拥核问题的由来,在于朝鲜政权对于自身的存在没有终极安全感。
2. 韩国由美国保证安全,并且接受美国力量的渗透。而朝鲜不接受中国的同类渗
透,所以也不能得到相同的安全保证。那么在没有大国保证的前提下,如何解决终极安
全问题?朝鲜的对应,是在先军政策基础上,自行发展一种超级保证手段,也就是核武。
3. 这一政策的背景,是中美韩战后的半岛局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半岛局
势,在冷战期间保持平衡对峙。中苏虽然对朝鲜没有实力深透,但是绝对具有保证其安
全的力量和动机。但冷战结束后,因为因为在对峙期间采用了合理的政策,经济迅速起
飞,韩国获得能力绕过军事对峙,对朝鲜进行在经济、民意和政治个方面进行影响和蚕
食,以冀积累优势,北向统一。而苏联瓦解,中国改革开放,意识形态变更,并发展与
韩国的关系,对朝鲜原有的军事安全保证,在力量和动机上都发生缺损,这造成了朝鲜
对于自身政权存在的忧虑。近而言之,它需要反击韩国在经济和民意方面的蚕食,远而
言之,它需要在冷战阵营消失后,作为小国继续存在。诉诸核武这样极端的手段,也就
是必然的举措。
4. 现在国际社会包括中美,都...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12263 | 21 觉得挺有意思的 他爸爸是汉人,既然当时的汉人地位最低,他爸爸是如何娶了蒙古
老婆呢?
另外感觉元末政府和明政府也很有意思, 感觉像是南边自己打自己的,北面也没闲着
,不是去打南方,而是王保保和那个李思齐拼来拼去的。双方都深得 攘外必先安内的
心得。
生平
其父亲是王姓汉人。母系家族为乃蛮人(乃蛮人后代融入维吾尔、哈萨克),元朝颍川
王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王保保过继与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世居沈丘(今安徽
临泉,今沈丘县元代名为项县)。
]],元代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在围攻益都红巾军时被降将田丰刺
杀,王保保拜为太尉知枢密院事、中书省平章政事、银青荣禄大夫,接管了其养父的部
队,攻破益都城,杀田丰、王士诚,随后又和另一系军阀,将军孛罗帖木儿争夺山西和
河北。王保保和孛罗帖木儿均卷入了元朝末年宫廷的党争,孛罗帖木儿得到了皇帝的支
持,王保保自己得到了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后来的元昭宗)的支持。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孛罗贴木儿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攻入元大都(汗八里)
,太子流亡到王保保的属地太原,后孛罗贴木儿为元惠宗刺杀,王保保带兵保护太子还
朝。因护卫太...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4458 | 22 地位最低的是南人,汉人指的是北方的
虽然政策上有倾斜,不过实际上有钱优势的汉人过得还是比穷困潦倒的蒙古人滋润得
多
觉得挺有意思的 他爸爸是汉人,既然当时的汉人地位最低,他爸爸是如何娶了蒙古
老婆呢?
另外感觉元末政府和明政府也很有意思, 感觉像是南边自己打自己的,北面也没闲着
,不是去打南方,而是王保保和那个李思齐拼来拼去的。双方都深得 攘外必先安内的
心得。
生平
其父亲是王姓汉人。母系家族为乃蛮人(乃蛮人后代融入维吾尔、哈萨克),元朝颍川
王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王保保过继与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世居沈丘(今安徽
临泉,今沈丘县元代名为项县)。
]],元代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在围攻益都红巾军时被降将田丰刺
杀,王保保拜为太尉知枢密院事、中书省平章政事、银青荣禄大夫,接管了其养父的部
队,攻破益都城,杀田丰、王士诚,随后又和另一系军阀,将军孛罗帖木儿争夺山西和
河北。王保保和孛罗帖木儿均卷入了元朝末年宫廷的党争,孛罗帖木儿得到了皇帝的支
持,王保保自己得到了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后来的元昭宗)的支持。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孛罗贴木儿打着“清君侧”的...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596 | 23 摘一段看看,好像说的有些道理, 尤其说陈寿的那段.
细说三国》二七、诸葛亮德为人
在所有的三国人物之中,最能受到当代与后世的人崇敬的,是诸葛亮。孙权与蜀汉
结盟,盟书中没有提到后主,也设有提到他孙权自己,却明明白白标出了“诸葛丞相”
四个字。赞扬诸葛丞相“信感阴阳,诚动天地”。
被诸葛亮打得抬不起头来的司马懿,一生不曾在别人手中吃过败仗,应该是对诸葛
亮“恨之入骨”了。这位司马懿却在蜀汉军队撤退以后,视察了一番诸葛亮的营垒布置
,忍不住说出“天下奇才”四个字,表露了内心对诺葛亮的佩服。
诸葛亮不仅有才,更重要的是他有德。刘备在临死的时候,一面对诸葛亮亲口说:
“君才十倍曹丕”;一面写给后主与鲁王、梁王等几个儿子,说“能叫人佩服的不是才
,而是德。……你们应该以(诸葛)丞相为师”。字里行间,刘备向儿子们称许了诸葛亮
的道德足以服人。
刘备左右的两员虎将,具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关羽、张飞,膂力与诸葛亮不成比例,
在年龄上也比诸葛亮多出了一大截,而且关羽也念过《左氏春秋》之类的书,张飞写字
也写得出够资格刻在石头上作为碑铭的雄浑的字;这两人虽然在刘备开始对诸葛亮礼遇
之时,有点儿不以为然,过不了...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crdd (上比广德 下比狭行), 信区: Prose
标 题: 南北朝历史小说 - 金指环 04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3 11:55:54 2012, 美东)
这样的一个任免实在是有些意外,御史和太守的官阶品秩序相当,但前者是京官自然比
个外州太守要尊贵显赫一些。元禧不禁问道:“善长兄,是不是你又犯了牛脾气,得罪
了哪位勋贵?”
郦道元微微一笑, 说:“王爷误会了,其实这次我是自己要求放外任去南阳郡的。彭
城王也挽留了在下好久,见我心意已决才勉强应允的。”
看见元禧还在疑惑, 郦道元拿出厚厚的几卷书稿呈上说:“王爷请看。”
元禧打开第一卷, 看见上面写着:“《易》称天以一生水,故气微于北方,而为物之
先也。《玄中记》曰: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
”他心中一震,转而大喜,站起来紧紧地握着郦道元的双手说:“善长兄,你花费十数
年心血的《水经注》终于大功告成了?难得你还记当年你我有约,书成之后我要第一个
拜读!”
郦道元哈哈一笑,说:“天地之大,山川河流数以万计,这十年来,...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25 某些人一说就什么:“今天能有这么大的国土,都应该感谢大清朝,民国继承
了大清国土,而今天的国土又继承了民国的,如果没有大清,哪里来的九百六十万平方
公里的国土啊?汉人朝代根本就没有能力将新疆、西藏和东北的版图并进来,基本上都
在长城以内进行统治。”云云。
说真的,我觉得这种说法挺可笑的。原因很简单,要确立国土起码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是足够的实力,第二是法理依据。而大清朝对今天的国土而言,最多是提供了法理
依据,如果没有解放军的入疆、入藏,实打实的进行军事存在,光凭什么法理依据,怎
么可能站得住脚??
说到这里,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我知道!!我知道!!我太知道了!!你们要说
:“如果没有大清国对这些地区统治的法理依据,你们也很难站得稳,外国势力会进行
干涉的!”
的确!!法理依据也很重要,这可以大大减轻统治的阻力!!但是!!如果把法理
依据和实力放在一个天枰上进行比较,哪个更重要呢??答案显而易见,如果一个国家
拥有超强的实力,想要占据这片土地,而另一个国家对此地的所有权拥有铁一般的法理
依据,互不相让,这种情况下你觉得这片土地最终会归谁??最后还不是有实力的国家
来占据!!...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26 某些人一说就什么:“今天能有这么大的国土,都应该感谢大清朝,民国继承
了大清国土,而今天的国土又继承了民国的,如果没有大清,哪里来的九百六十万平方
公里的国土啊?汉人朝代根本就没有能力将新疆、西藏和东北的版图并进来,基本上都
在长城以内进行统治。”云云。
说真的,我觉得这种说法挺可笑的。原因很简单,要确立国土起码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是足够的实力,第二是法理依据。而大清朝对今天的国土而言,最多是提供了法理
依据,如果没有解放军的入疆、入藏,实打实的进行军事存在,光凭什么法理依据,怎
么可能站得住脚??
说到这里,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我知道!!我知道!!我太知道了!!你们要说
:“如果没有大清国对这些地区统治的法理依据,你们也很难站得稳,外国势力会进行
干涉的!”
的确!!法理依据也很重要,这可以大大减轻统治的阻力!!但是!!如果把法理
依据和实力放在一个天枰上进行比较,哪个更重要呢??答案显而易见,如果一个国家
拥有超强的实力,想要占据这片土地,而另一个国家对此地的所有权拥有铁一般的法理
依据,互不相让,这种情况下你觉得这片土地最终会归谁??最后还不是有实力的国家
来占据!!... 阅读全帖 |
|
|
r*****y 发帖数: 53800 | 28 首先这句话应该是省略了主语。其次有藏族学者认为是翻译错误,此战实际是达延赢了
。尽管达严本人战死。
所以“八万......一千”的......应该有表示胜败关系的意思。
如果省略的主语是唐军,则是:唐军8万败于吐蕃军一千。
如果省略的主语是吐蕃,则是:吐蕃军8万败于唐军一千。
从人的习惯心理来说,即使承认自己战败,也不太会承认自己是在8万对一千的情况下
战败的,因此我认为第二种的可能性小于第一种。 |
|
n*******w 发帖数: 6708 | 29 第一名:岳飞
死法:活活被缢死。一代名将不能死于沙场却得如此下场,令人心寒不已。
众所周知,岳飞则是在大片国土沦陷的情况下,与金兵打硬仗。据说宋军打仗要根据朝
廷发下的阵图作战。而且北宋重文轻武,由于宋太祖是黄袍加身夺了周的江山,因此对
武将严加防范, 当时武将只有带兵的权力,没有调兵的权力。
因此北宋对北方的作战屡屡失败。而岳飞在后勤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在少数友军的协同
下,大小数百仗,扭转了宋金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可以说岳飞以一支军队的力量改变
了整个战争的态势,同时改变了国家的局势,乃至改变了历史进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岳飞,南宋就算立国也不过苟延数年。在国都失陷,君王被俘,
军事力量积弱的情况下,南宋之所以立国也是岳飞一己之力。岳家军在有宋一代根本就
是孤例。岳飞一死,宋军的军事优势随之丧失,宋金对峙,鼓舞人心的“直捣黄龙,迎
请二帝回京”的民族战争转入低潮。
可见,古代的悲剧英雄之首,非岳鹏举莫属。
第二名:袁崇焕
大明儒将袁崇焕,生前曾任辽东道督师,宁远之战击毙女真努尔哈赤,坐镇辽东十数年
,胡马不敢过此久矣,可以说是处于危势的明王朝延喘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可惜崇祯识人... 阅读全帖 |
|
z*******3 发帖数: 13709 | 30 顺便说一下,邓子龙也死于那场战斗,跟李舜臣一起死的
战争没有你想的那么单纯,胜败其实很多时候在开战前就决定了 |
|
z****e 发帖数: 54598 | 31 钢铁雄心里面的德国策略
一定要吞并奥地利,因为有领土主张
可以全力利用奥地利的ic而且不用担心叛乱
奥地利吞并之后苏台德什么也应该已经搞定
然后一定一定要稳住法国,打波兰
吞并波兰之后,一定一定要稳住苏联打法国
这两步里面,只要在打波兰时候法国从背后捅上一刀
或者打法国时候毛子从背后捅上一刀
破产的可能性极大
打下法国之后,尽快成立维西法国,安抚法国
然后积极备战苏联,打苏联时候,一定一定要稳住美国
苏联是无限陆军流,而且要尽快
因为小日本时间一到,就会狗急跳墙轰美国
美国一参战肯定宣你,美国佬历史上从来都是a国打了它,它跑去宣b国
所以那个时候有没有打掉苏联直接决定了胜败
美国参战时候吞并苏联是很难的了,但是苦涩和平事件还是可以的
也就是打垮苏联还是可行的,这个阶段是游戏的高潮
打起来热血沸腾,废寝忘食,也是跟老婆老板关系最糟糕的时候
逼和苏联之后,就要想办法偷渡英国
只要偷渡成功,盟军的无限海空军会被拆掉大量的空军
英格兰会有大量的盟军飞机驻扎,所以只要登陆英国
盟军空军就被拆掉,英国就差不多挂了,美国也就剩下大西洋一个屏障
然后造海轰,慢慢跟美帝消耗,傀儡俄罗斯放出来
慢慢颠覆苏... 阅读全帖 |
|
b*******8 发帖数: 37364 | 32 后人崇拜某个人,并不是看他最后的成败,而更多的是看他曾经到达的高度。你从这个
角度看,会发现其实评价的标准是很一致的
项羽曾经极其牛逼,所以最后输了大家也记得他
绝大多数Loser从来就没有牛过,所以大家根本不会记得
有些最后的赢家从来没有超级辉煌过比如刘邦,所以普通人不觉得炫目
这就好比牛逼的运动员,最后肯定都输给后起之秀,但并不妨碍曾经的辉煌。哪个国家
的人都一样,都看重过程的好看,比如足球,而教练只在乎赢球。而政治家跟教练类似
,无所不用其极,只在乎最后胜败。这并不是什么中国文化独特的,而是普世的。 |
|
h******x 发帖数: 10156 | 33
李闯跟吴三桂在山海关外打得不相上下,如果不是辫子兵忽然出现,李和吴之间胜败难
讲。从吴部后来横扫半个中国来讲,李的部下并不是弱兵。如果在北京肯守,城高壁深
,守毕竟比攻容易。不该是不战即溃... |
|
HQ 发帖数: 19201 | 34 你的思维方式很奇怪
这种level的胜败.没有几个人能有多次重复失败的机会.分析有意义吗? |
|
HQ 发帖数: 19201 | 35 你的思维方式很奇怪
这种level的胜败.没有几个人能有多次重复失败的机会.分析有意义吗? |
|
M******8 发帖数: 10589 | 36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6454
廖康
谈到项羽之死,中国的小男孩以致青年男女大多和我当年一样,一股悲壮的情感便油然
而生。项羽是战神,是人杰,是情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末路英雄,也是最伟大的一
位。后来之人仅仅是模仿他,却难以望其项背。不仅是菜鸟们这样看待项羽,大文豪也
不例外。其实应该说,菜鸟对项羽的看法和情怀恰恰是受了文豪的影响才形成的。我们
没有见过项羽,对他的了解无非都是来自那些传记和诗歌。
从司马迁那里我们得知,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明白大势已去,他感叹时运与自己作对,唱
出一首穿越千古,荡气回肠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
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这首歌令无数豪杰墨客从中感到,再伟大的人在无常
的天意下也是渺小的,其存在也是脆弱的,随时都可能被命运残酷的巨掌掀翻、捏死。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人间确有真情,才胜过那无情的永恒。
从汉初陆贾所撰《楚汉春秋》里我们看到,虞姬还唱过一首《和项王歌》:“汉兵已略
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英雄在黄泉路上... 阅读全帖 |
|
HQ 发帖数: 19201 | 37 胜败兵家常事罢
他确实是失败了
这个起点还是很有差别的.
刘备几十年时间奋斗的结果,往往是曹操2,3年就能解决的.
说能力罢,可能确实有差别.但是,我觉得家底背景更有决定性因素.
如果把二袁的牌给刘备,可能就是曹操被赶到南方了. |
|
K**********i 发帖数: 22099 | 38 至于作战,我觉得:
冷兵器时代如果野战,伤亡绝大多数在追击时产生。所以胜利方伤亡一般都很小很小,
有时候小得难以置信。
比如扎马之役,大西庇阿的罗马军对阵名将汉尼拔,胜利后迦太基方损失了3万人以上
,罗马军才伤亡1500。须知汉尼拔可是名将中的名将,不是吃素的。这种战役还是双方
对阵而战。
如果是骑兵对步兵,骑兵方伤亡更少,无论胜败。骑兵多的一方胜利可以全力追击,比
如山海关李自成的精兵基本没有步兵回到北京,都在追击中被杀;而失败的话,骑兵逃
了就是,不会损失过重。
攻城伤亡当然会很大,但是后金攻城是比较谨慎的。我看有人说袁崇焕的所谓“宁远大
捷”,后金其实才损失200多人。
我个人始终认为,汉族政权在衰落时的不堪一击,是很难想象的(比如明末宋末)。当
然,当时人和后人为了夸大和掩饰,往往故意吹牛、伪造数据等等。
实际上,打了多年仗,就是杀不死几个蛮族,就这么简单。贾似道当年杀掉殿后的蒙军
170人(还不一定都是蒙古人)就以大捷上奏,可见一斑。
匈奴、蒙古、满洲这些民族真的不靠人多,靠的是兵精伤亡少。他们的弱点就是如果老
窝被端就不行了(会损失大量人口,包括妇女、儿童等)。
所以汉武的... 阅读全帖 |
|
HQ 发帖数: 19201 | 39 军事上的胜败算不上攻击
败仗就是败仗.
但是精神上的东西跟信仰一样,容不得攻击
刘备集团从北方一路败到南方,这么多人相随,最关键的是信仰.
更难听的话,打狗都要看主人.你直接攻击人家都愿意以死相报的主公"织席贩屦"这种语言
呵呵...
其实还是这个问题.你都是带着主管观点的.
你根本就没有从刘备集团的人的角度去感受这种话和虞翻的话的不同.
其实你几乎所有的争论都有这个问题.
刘备有啥实力?别搞笑了. |
|
s*******2 发帖数: 598 | 40 发信人: s19990602 (s19990602),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韩战最后一战:金城战役真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29 19:00:39 2013, 美东)
韩战最后一战:金城战役真相--志愿军遭遇毁灭性惨败
中国出版的很多历史书籍在提到朝鲜战争的时候,都是以自豪的口吻宣称在停战协定签
订之前,志愿军在金城大败韩军,以胜利者的姿态结束了战争。其中的精彩战例例如奇
袭白虎团,更是以“样板戏”的形式广为流传。
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笔者在中学的时候对这些记载也是深信不疑,可是随着年纪的增
长,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笔者逐渐对金城战役的说法产生了怀疑。一开始,笔者的
怀疑来自下面两个问题:
1 既然金城战役大败韩军,以共产党对军事胜利的强烈追求,为什么不进一步打下去?
2 根据《彭德怀自述》,当时志愿军在铁原,金华和平康准备发动新的战役,以彻底夺
取这个“铁三角”地带,战役准备已经就绪,可是为什么没有打响就签订了停战协定
?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进行了多年的考证和调出,终于弄清了金城战役的真像:这次战役
并不象宣传的那样是一场对韩军... 阅读全帖 |
|
p*********3 发帖数: 8525 | 41 这个就是扯了
朝鲜是否该吞并,中堂不上心,太后更不关心。倒是你大头想做朝鲜王,其心可诛。
说到底,对日本人胜败与否,太后不care。输了赔款,也不会伤害太后一丝权力。
倒是北洋做大,汉人新军尾大不掉,要注意注意。 |
|
p*********3 发帖数: 8525 | 42 这个就是扯了
朝鲜是否该吞并,中堂不上心,太后更不关心。倒是你大头想做朝鲜王,其心可诛。
说到底,对日本人胜败与否,太后不care。输了赔款,也不会伤害太后一丝权力。
倒是北洋做大,汉人新军尾大不掉,要注意注意。 |
|
d*****n 发帖数: 3033 | 43 白银和黄金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避险和支撑国家信用。
这一点一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也没有改变。
一两白银所起到的作用绝不是等量的英镑或者日元所能比的
所以日本从清政府拿回去的白银支撑住了整个日本的金融体系。
以后无论战争胜败,政权更替,小日本的经济都不会崩溃。
但是中国就不行了,
没有真金白银做支撑,
经济再也不能正常发展了,
一有风吹草动就崩盘。 |
|
k*******3 发帖数: 3113 | 44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
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
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
,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
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
|
k*******3 发帖数: 3113 | 45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
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
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
,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
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
|
c***h 发帖数: 1862 | 46 康正果:头号战犯毛泽东(一)——从国共和谈到血腥内战
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
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 石蹲在山上
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 ……我们说,你没有挑过水
,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的应该是我们。同
志们,抗战胜利是人民流血牺牲得来的,抗战的胜 利应当是人民的胜利,抗战的果实
应当归给人民。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现在这
块绊脚石却要出来垄断胜利果实,要使抗战 胜利后的中国仍然回到抗战前的老样子,
不许有丝毫的改变。这样就发生了斗争。同志们,这是一场很严重的斗争。
——毛泽东
你纵可蒙世人于一时,骗个别人于一世,但休想把天下人永远蒙骗下去。
——亚伯拉罕·林肯
一 ... 阅读全帖 |
|
d*******s 发帖数: 695 | 47 两点,消耗战和李如松指挥出色。
1. 从《明史-神宗本纪,日本传》来看,自从大明轻易攻克平壤后,两边打的就是消耗
战而非歼灭战。经常出现败的一方“奔”,胜的一方“退”,胜败战损都很严重,由于
分据平壤和汉城,胜方无力追杀扩大战果。数量上来看,日本几乎没有补充,一开始15
万,到第一次议和,减员45%(《日本战史》,而明军是从开始的5万到3万,但是明,
朝联军达到7万。日本越打越少,明军越打越多。第二次开战也是如此,明军这边始终
维持了7到8万的兵力(《剑桥史》《中国通史》),而日本打一次少一次。
2. 李如松指挥很好,举两个栗子。
1)万历21年,李如松派祖承训乔装朝鲜军,麻痹了小西行长,轻易攻克平壤,获得
了可以打消耗战的稳固据点,不然阵地战败了没有据点防守,会被追杀的很惨。
2)决定性的“火烧龙山仓”是堪比官渡之战的经典战役。龙山仓是朝鲜汉城的国家
粮食仓库,囤积了朝鲜几十年的粮食,后来日本国内转运的军粮也囤积于此。第一次战
役僵持阶段,李如松兵力3万,而日军5万据守汉城。李如松无力攻克汉城,但奇袭烧毁
了龙山所有13座粮仓,使日军粮食补给不上。《明史-李如松传》“闻倭... 阅读全帖 |
|
r*****y 发帖数: 53800 | 48 虽然日军总兵力占优,但是几次战役实际参战兵力并不占优。比如平壤战役李如松部大
约有4万人参战,日军实际参战只有小西行长部大约2万人左右。
只有碧蹄馆之战是日军人数明显占优,不过就是个遭遇战,结果也是不分胜败。 |
|
s**m 发帖数: 340 | 49 我就是hotsummer. 被封了,马甲发言。
我说的是怎么才能胜为什么会败。如果已经知道胜败了,好用得着说么。 |
|
d*****n 发帖数: 3084 | 50 老毛是战略层面的,那个层面不仅仅是军事问题了。
毛不是坐了两年冷板凳吗,别人一样指挥的很好。早期红军的胜败都是正常的事情。
在长征路上把李德那些人搞下去,这都是土共高层的权利斗争。老毛在这方面无人能比
,他确实也就是红军政委。
毛的最后胜出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去陕北比张国焘去川北好,日本人打进来也不是他计
划中的。他的军事才能被神化了,他平时属于聪明而懒惰的人,所以能够团结多数人,
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但是打仗还是靠参谋部的,进城的时候周是总参谋长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