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色不异空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Y**u
发帖数: 5466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
宗萨钦哲仁波切
我非常高兴能够稍微讨论一下这部深奥的经典。许多人牺牲了周末,你们大概有很多比
一大早跑到这里来,更好的事情可做,但是,你们付出了这样的牺牲。我相信,如果以
正确的发心这么做,一定可以累积很多的功德。
有些人来这里,也许只是好奇;有些人来这里,也许是因为朋友的强迫或影响。这样也
很好,这会给我一些压力,我想这大概是我必须还的业债吧。
也许有些人来这里,是认为可以得到许多问题的答案;也许你认为,这部深奥的经典,
能带来大家都在寻找的通向快乐的钥匙 。不过,我得提醒你,期望不要太高。
也许有些人来这里,只是想得到加持,主要不是我的加持,而是佛陀亲口提过好多次,
来自这部经本身的加持。人们相信,如果和佛法有缘,《金刚经》能带来极大的加持。
也许有些人想,这是一个宗教的开示,期待听到许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
什么该避免等实用的教授。宗教总是与道德规范联系在一起,我们对佛教也有这样的期
望,渴望得到“应该如何做”的指导,是人类的天性。
我注意到,《金刚经》在中国的大乘佛教徒中非常受欢迎,这很好。最近,我在读老子
的《道德经》,我觉得它与《金刚经》相类似。不过,尽管中国人喜...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金刚经》开示
☆─────────────────────────────────────☆
Yisu (大头教主) 于 (Sat Nov 26 23:03:47 2011, 美东) 提到:
宗萨钦哲仁波切
我非常高兴能够稍微讨论一下这部深奥的经典。许多人牺牲了周末,你们大概有很多比
一大早跑到这里来,更好的事情可做,但是,你们付出了这样的牺牲。我相信,如果以
正确的发心这么做,一定可以累积很多的功德。
有些人来这里,也许只是好奇;有些人来这里,也许是因为朋友的强迫或影响。这样也
很好,这会给我一些压力,我想这大概是我必须还的业债吧。
也许有些人来这里,是认为可以得到许多问题的答案;也许你认为,这部深奥的经典,
能带来大家都在寻找的通向快乐的钥匙 。不过,我得提醒你,期望不要太高。
也许有些人来这里,只是想得到加持,主要不是我的加持,而是佛陀亲口提过好多次,
来自这部经本身的加持。人们相信,如果和佛法有缘,《金刚经》能带来极大的加持。
也许有些人想,这是一个宗教的开示,期待听到许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
什么该避免等实用的教授。宗教总是与道德规范联系在一起,我们对佛教也有这样的期
...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
《大智度论》:「真空与邪空」的差别
文:唐岐
「般若空观」是佛法修証的核心;声闻缘觉依之而証涅槃,菩萨乘依之能够圆满六波罗
蜜。般若空义可以由「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法毕竟空」的法义得到胜解,但是要体
証般若,就不是从单纯的从法义理解所能相应了。
在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度乃互相依持,少了其中一项
,就无法圆满六波罗蜜;比如不持戒,不修禅定,却想要求証「般若实相」,就犹如煮
沙成饭,了不可得,如《大智度论》说:「观真空人,先有无量布施、持戒、禅定,其
心柔软,诸结使薄,然后得真空。邪见中无此事,但欲以忆想分别,邪心取空。」「先
有无量布施、持戒、禅定,其心柔软,诸结使薄。」就是要先具足「善根」。「善根」
指善良敦厚的个性,少了自我傲慢的心态,具备「理性与民主」的心态,凡事讲信用,
重人情义理,处事稳重,不会心浮气躁,富包容心,心怀慈悲等等内在的德性;若是欠
缺了这些「善根性」,对「般若」的了解,就会止于想像分别,无法获得亲切的体验,
而且在分别想像中,很容易错解法义成为邪见。若是心中已有邪见,又得不到善知识的
指正,就会「邪心取空」;「邪心」含有著强大的贪瞋心...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
以下是在我改写大乘心经,将大乘心经核心内容“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改成“空异于
色,色异于空”进而引发的讨论,
Y**u
发帖数: 5466
5
☆─────────────────────────────────────☆
wuyu (wuyu) 于 (Sat Aug 27 09:00:11 2011, 美东) 提到:
自己体会对制嗔心的最有效方法是一旦发现自己起嗔心(不管是“愤怒`”,“焦虑”
,“悲伤”,“惊恐`”)的时候,只简单标记“烦恼”,越快越好,速度是关键。不
要去体会细微的感觉,不要去压制。
我一标记“烦恼”时,心一下就清凉了不少。
这方法可能对初习心念住,正念还不强的同学更有效。
“贪心""慢心"比较难觉察一点,但也只简单标记“烦恼”。
对我来说,人生的”烦恼“或”漏“主要是“嗔”“贪”“慢”
“痴”“疑”太笼统不易明确对制
大家都来向“烦恼断尽无漏”的目标努力吧
☆─────────────────────────────────────☆
JeanIris (Iris) 于 (Sat Aug 27 11:10:54 2011, 美东) 提到:
赞!
☆─────────────────────────────────────☆
SeeU (See you) 于 (Sat Aug ... 阅读全帖
Z******O
发帖数: 37
6
依据藏地术数推算的角度,逢九往往是凶日,每年的年29日特别是凶日,是阎王在生死
薄上点选来年亡人的日子,在这一天宁玛的很多寺院都要做佛事活动,《时轮金刚》的
历法和莲师的伏藏都有相关算法,此处依据的是法王如意宝根据莲师伏藏的《上师意集
》中的算法,明日(2014.1.29)是年二十九,依据托噶如意宝的教言于这一天念诵《
般若心经回遮仪轨》等佛事活动可以遣除来年的寿障。明天再忙也要为众生念《般若心
经回遮仪轨》,来遣除来年的寿障等。
五明佛学院洛桑达瓦活佛建议大家此日念9遍心经回遮仪轨(全部下文,没有传承可以
念)。越多越好,信心越大越好、发心越大越好!随喜各位师兄为高僧大德长久驻世念
诵、为自他一切众生和家人朋友遣除寿障违缘念诵!有时间还可念108遍心经(中间部分
)。念完以普贤行愿品普皆回向,然后可以为具体某些人回向!欢迎转发!愿吉祥!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开示念《心经》能遣除违缘的原因:
因为《心经》所讲的是空性精华。我们之所以会遭遇恐怖、灾难、违缘等侵扰,根本在
于对人我和法我的执着,倘若证悟了无我空性,断除了人我执和法我执,一切魔障就没
有猖狂的余地了。《心经》宣讲的是最殊...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粗略地说说大乘和小乘
☆─────────────────────────────────────☆
augustina (augustina) 于 (Wed Mar 10 18:32:20 2010, 美东) 提到:
不常来这个版,偶尔来一下常常撞见一些让人心惊肉跳的骂人帖,觉得跟这个版的
主旨很不相符。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有些人把所谓大小乘做了本质主义的解释,好像两
千多年来,这两个乘都不曾发展变化过。我最近读了一些书,跟大家念叨念叨,也许会
有一些帮助。(本文中的“小乘”指的的是产生在大乘以前的主流佛教,仅仅为了方便
用此词指代。)
中国的佛教自称“大乘”,中文佛经中有很多对“小乘”的批判。但我们必须知道
这只是一面之词,如果我们把这一面之词当真理或事实,肯定有偏颇。比如说,很多人
以为“菩萨”是大乘才有的,其实在上座部的经典(也就是巴利文佛典)里,“菩萨”
一词出现了无数次。更有一部Buddhavamsa,“佛史”,讲述了释迦之前的24个过去佛,
在前世给作为“菩萨”的释迦受记(prediction)的故事。这听上去就有一点大乘的味
道了。再比如,大乘说小乘不懂得慈悲,只自己修行...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8
助念往生仪轨
助念者以清净心、悲悯心,在临终者或亡者面前,观想十方诸佛放光加持,自他切莫哭
泣等。若条件允许,则应于亡者头顶上方,摆设佛像、佛经等三宝所依,并供养灯、水
、香、花、果等。之后与大众一起念诵:
一、皈依(三遍):
南无革热雅(皈依上师)
南无布达雅(皈依佛)
南无达玛雅(皈依法)
南无僧嘎雅(皈依僧)
二、发四无量心(一遍):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三、发四弘誓愿(一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三十五佛忏悔文(一遍):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
尊。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金刚不坏佛
南无宝光佛 南无龙尊王佛
南无精进军佛 南无精进喜佛
南无宝火佛 ... 阅读全帖
Z******O
发帖数: 37
9
依据藏地术数推算的角度,逢九往往是凶日,每年的年29日特别是凶日,是阎王在生死
薄上点选来年亡人的日子,在这一天宁玛的很多寺院都要做佛事活动,《时轮金刚》的
历法和莲师的伏藏都有相关算法,此处依据的是法王如意宝根据莲师伏藏的《上师意集
》中的算法,明日(2014.1.29)是年二十九,依据托噶如意宝的教言于这一天念诵《
般若心经回遮仪轨》等佛事活动可以遣除来年的寿障。明天再忙也要为众生念《般若心
经回遮仪轨》,来遣除来年的寿障等。
五明佛学院洛桑达瓦活佛建议大家此日念9遍心经回遮仪轨(全部下文,没有传承可以
念)。越多越好,信心越大越好、发心越大越好!随喜各位师兄为高僧大德长久驻世念
诵、为自他一切众生和家人朋友遣除寿障违缘念诵!有时间还可念108遍心经(中间部分
)。念完以普贤行愿品普皆回向,然后可以为具体某些人回向!欢迎转发!愿吉祥!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开示念《心经》能遣除违缘的原因:
因为《心经》所讲的是空性精华。我们之所以会遭遇恐怖、灾难、违缘等侵扰,根本在
于对人我和法我的执着,倘若证悟了无我空性,断除了人我执和法我执,一切魔障就没
有猖狂的余地了。《心经》宣讲的是最殊...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415
10

意思很簡單 每個人都懂--色是因緣聚合而成
"色即是空" : "色"是因緣聚合而成
"空即是色" : 這因緣聚散的特性(指"空") 就是一般人看到的"色"的本質
就這麼簡單
"空"指因緣聚散的特性 不是"什麼都沒有"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只是作者玩文字遊戲而已 不值得研究作者在文字上有什麼深奧的哲學意義
j********p
发帖数: 9680
11
[祖师大德] 出世与入世如何才能两全其美
问:世间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很执着。因为执着就会带来痛苦,导致活得很
累。于是很多人就会向往出世的超然,可是同时又不愿放弃世俗的事业和生活。如何才
能做到这二者并行不悖呢?
济群法师答:在现实人生中,要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确实不易。积极入世,容易陷入
对世俗的执着,结果活得很累。而追求出世,又会远离和放弃尘世的一切,感觉不近人
情。这两种情况似乎都不理想。
如何才能让二者并行不悖呢?在大乘佛教中,菩萨行者的修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作为
菩萨行者来说,既要有出世的超然,又要积极入世,广行利益众生的事业,所谓“以出
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其中的维摩诘居士就是以商贾富豪
的身份,拥有妻子儿女,出入娱乐场所,但却能出淤泥而不染,在与社会民众打成一片
的过程中,对他们起到教化和引导的作用。同时,阐说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强调“心
净则国土净”,是在家居士在红尘修行的榜样。
如何才能培养出世和超然之心?在大乘佛教中,是通过对“空”的认识和体证来达成。
佛法所说的“空”,不同于我们所理解的空无或一无所有。从佛法的角度来看, “空
... 阅读全帖
z****u
发帖数: 2629
12
我最近比较“入世”。
有了“出世”的“空”的智慧,能让你在“入世”的时候无所求无所欲,还有真正的享
受其中。
太“入世”,没有“出世”的悟性,难免会俗气,被各种贪念和欲望所操纵,难免活得
更累。
出世的inner searching,soul searching,是一个人spiritual growth的必然通道,
必须学会独处,学会孤独,学会掌控这种inner balance,学会认识自我,掌控自我,
和淡然处事。而且不经历某些伤痛,人无法从智慧上提升。
太超脱又难免过的太纯粹无法和现实妥协,如果不想遁入空门,就不要想着太空,太出
世,太超脱了。呵呵。出世的智慧+入世的处事作风,大概会让你觉得既能大体上遵从
内心真实的我,又能在俗世中过的也平和自然和悠悠然。。。
下面是转载的:
-----------------------------------------------
出世和入世是佛家对尘世的两种不同的面对态度和修行观点,
一般来说,小乘佛法讲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寻找寂静清幽
之所静心修行而达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杂念,舍弃身外之物,物我
两...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425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谈锡永辑
(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
(处所)
住王舍城鹫峰山
(闻法众)
与大比丘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
(缘由)
尔时,薄伽梵入名为甚深观照之法异门三摩地。复于尔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
般若波罗蜜多行时
(发问)
观察照见五蕴悉皆自性空,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男子
,若有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已
(十一答)
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此应如是—应如是观,须正观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
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
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无离垢、无减无增。
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
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
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无得,亦无无得。
是故舍利子,亦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
倒,究竟涅磐。
三世诸佛,亦 依般...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教的不二论

印度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梵。而世间万物是梵创造的。梵遍及世间万物
他是不二论当中的A创造了B,A遍及B。在这种思想指引下,解脱就是回归梵。和梵融为
一体。
大乘佛教的般若和中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空性,世间万事万物,即大乘说的“有”,
是因“空”而有,空和有,或者说空和色的关系,是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在这种思想指引下,解脱是破除执着万物是真实存在,又错误认为万物是虚
无的错误见解(不落二边)。
大乘佛教的唯识学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阿赖耶,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阿赖耶识变现的。
万法唯识,在这种思想指引下,解脱是要转识成智。
大乘佛教的如来藏学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佛性,是真如,是如来藏,佛性是不生不灭
的,是本来清净,本来觉悟的,世间的现象则是真如所生,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解脱
是归根返源,或者明心见性,或者认为无佛可修,无法可证,本来觉悟。
以上全部是不二论。只是不二论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而原始佛法,包括上座部佛教,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缘起,这个缘起只是一种法则,而
不是一个本体,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彼此互相依存而不独立存在,
更不是上帝,或者梵等创造。因...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如来藏思想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印度教的不二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16 11:55:58 2011, 美东)

印度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梵。而世间万物是梵创造的。梵遍及世间万物
他是不二论当中的A创造了B,A遍及B。在这种思想指引下,解脱就是回归梵。和梵融为
一体。
大乘佛教的般若和中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空性,世间万事万物,即大乘说的“有”,
是因“空”而有,空和有,或者说空和色的关系,是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在这种思想指引下,解脱是破除执着万物是真实存在,又错误认为万物是虚
无的错误见解(不落二边)。
大乘佛教的唯识学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阿赖耶,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阿赖耶识变现的。
万法唯识,在这种思想指引下,解脱是要转识成智。
大乘佛教的如来藏学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佛性,是真如,是如来藏,佛性是不生不灭
的,是本来清净,本来觉悟的,世间的现象则是真如所生,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解脱
是归根返源,或者明心见性,或者认为无佛可修,无法可证,本来觉悟。
以上全部是不二论。只是不二论的表现形式有...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6
☆─────────────────────────────────────☆
qxdren (清虚道人) 于 (Thu Dec 8 08:52:54 2011, 美东) 提到:
前有版主的大乘佛法与人生的帖子, 后有人对我的学佛修行有点好奇,我就随便谈谈自
己的事情.随意而谈,扯到哪算哪.
我没有多少修行, 算个佛学爱好者, 但不怕献丑. 一个人的经历, 不论好坏,对有的人
或者也有点益处. 为何? 好的东西,别人也许有启发,坏的东西,别人也可从中知道教训
和警惕.
我的学佛过程, 从最开始到现在的状况, 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期间有过两次主要的
思想转变.
1. 接触佛法和起步阶段
在大陆, 过去学佛的人不多的, 现在好像多些了. 我们受无神论的教育多年. 小时候,
看《西游记》,或者算是最早因缘吧. 那是也不是信, 只是喜欢这故事. 到了大学, 在
学校图书馆有佛教经典,于是自己看了几本,觉得不错,感觉有道理啊,喜欢. 当然这佛经
,是汉传大经典了. 那时,根本没有想什么修行, 书看完就完了, 就算知道些道理, 如选
修了一两门文化课. 那时, 我也会去逛寺庙, 感...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7
世界和自我只存在一刹那,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世界,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自我(非连
续性,分立性)。
被观察者存在一刹那,观察者同样存在一刹那。
我们可以接受被观察者是无常的,却忽视了观察者同样也是无常的。
没有不变的观察者,无论是自我,灵魂还是所谓的心。只有观察本身。
刹那的观察的导致刹那的“实在",连续性的观察导致连续性的“实在”,这些微小的“
实在”被瞬时记忆所拼凑,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现实世界的图景。这现实世界只存在于我
们的大脑中,而不存在于真实的宇宙当中。
“实在”只有在被观察才有意义,脱离观察,“实在”将失去意义,至少,它不是我们
大部分人能够理解想象的。
实在或者说现象并非是独立的一直在那里,而是观察创造了被观察的现象的产生。认为
被观察者一直在那,和观察无关,是思维的严重误区,也是产生常见和我见的重要基础

不间断的观察导致不间断的现象的生灭,生灭的不断延续就是轮回的本质。
观察和被观察者并非不二,而只是不同的缘(条件)。
不是心造万物,而是观察导致所谓实在世界的产生,观察和被观察者都是缘,没有一个
是创造者,也没有一个是被创造者。唯物论和唯心论都是错误的。
观察和被观察者同...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8
世界和自我只存在一刹那,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世界,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自我(非连
续性,分立性)。
被观察者存在一刹那,观察者同样存在一刹那。
我们可以接受被观察者是无常的,却忽视了观察者同样也是无常的。
没有不变的观察者,无论是自我,灵魂还是所谓的心。只有观察本身。
刹那的观察的导致刹那的“实在",连续性的观察导致连续性的“实在”,这些微小的“
实在”被瞬时记忆所拼凑,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现实世界的图景。这现实世界只存在于我
们的大脑中,而不存在于真实的宇宙当中。
“实在”只有在被观察才有意义,脱离观察,“实在”将失去意义,至少,它不是我们
大部分人能够理解想象的。
实在或者说现象并非是独立的一直在那里,而是观察创造了被观察的现象的产生。认为
被观察者一直在那,和观察无关,是思维的严重误区,也是产生常见和我见的重要基础

不间断的观察导致不间断的现象的生灭,生灭的不断延续就是轮回的本质。
观察和被观察者并非不二,而只是不同的缘(条件)。
不是心造万物,而是观察导致所谓实在世界的产生,观察和被观察者都是缘,没有一个
是创造者,也没有一个是被创造者。唯物论和唯心论都是错误的。
观察和被观察者同...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19
达真堪布开示:
佛讲,众生有三种根器:有求佛果的,有求解脱的,有求人天福报的。无论是何种根器
,若要成就佛法的功德,都要断恶行善。不要拿空性来忽略因果,拿空性来毁灭因果。
佛讲得很清楚:“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心经》里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
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密宗里讲,因果是世俗谛,空性是胜义谛
,二谛是双运的,是一体的;因果是从相上讲的,空性是从体上讲的,这两个是一不是
二。有因果就有空性,有空性就有因果。
现在很多修禅宗、修密宗的人,不取舍因果,还说,“密宗没有戒律,什么都可以
。”密宗怎么没有戒律呢?密宗的戒律比显宗的还多。阿底峡尊者到藏地之前,是印度
那烂陀寺的住持。他后来到藏地给信众传法的时候讲:自己受了小乘的别解脱戒以后,
从来没有犯过;受菩萨戒的时候经常犯,但是堕罪和相续从不过夜,会立即忏悔掉;进
入密乘,受密乘戒以后,所犯的戒律数不胜数。
所以不要找借口,认为自己是修密的,杀盗淫妄酒都可以做,贪嗔痴慢疑都可以有
。修密宗不是修佛的吗?学密宗的不是学佛的吗?不要拿这些高深的法来毁灭因果。因
果是一种自然规律,是毁灭不了的。
八万四千法门都不离...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20
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这次企业家文化交流高峰论坛的主办方和承办方的各位领导,给我们
创造这么好的一个交流文化、讨论佛法的机会。我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一起讨论佛法
的一些理念。
佛法是究竟的智慧,我从七岁出家学修佛法,得到了世出世间的很多功德和利益。
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各位也一样能得到不同程度的佛法的加持,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得
到的加持也不一样,但都能得到这种功德和利益。佛法和其他的文化不一样,大家得有
恭敬心和感恩心,怀着一颗恭敬心和一颗感恩心接受这样的教育,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功
德和利益。
刚才说到人生是一场戏,这个意义很深。佛法的核心是什么呢?是般若,佛在《心
经》中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
里讲的是真空妙有的真理。“色受想行识”叫“五蕴”,五蕴包含一切法,一切法也可
以说是有,也可以说是无,从相上讲都是有,从体上讲都是空。
还有一句是“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莲花生大士也讲过,见解比虚空高,但是取
舍因果要比面粉还要细。这里也是讲的空性。但是很多人都误解了空性,一说“空”就
认为什么都没有了,一说“空”就说什么也不用做了。不是这样的。...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为什么说人生是一场戏?
达真堪布仁波切开示:
 人生是一场戏,这个意义很深。佛法的核心是什么呢?是般若。佛在《心经》中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讲的是真空
妙有的真理。“色受想行识”叫“五蕴”,五蕴包含一切法。一切法也可以说是有,也
可以说是无;从相上讲都是有,从体上讲都是无。
 还有一句是“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莲花生大士也讲过:“见解比虚空高,取
舍因果比面粉要细。”这里讲的也是空性。但是很多人都误解了空性,一说“空”就认
为什么都没有了,一说“空”就认为什么也不用做了。不是这样的。这个“空”离不开
“有”,但按照我们凡夫的思维方式去思维,这里存在矛盾之处:诸法究竟是“有”还
是“无”?或者“有”,或者“无”;也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无”,看似是一种
不合理的说法,但这是一种超越的境界。说有也没有,通过智慧去观察,找不到一个本
体;说没有也有,善恶因果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这样的真理,可以用演戏来比喻说明。比如一个好演员,他要演各种角色,有时
候拍战争片时要演打打杀杀的场面;有时候拍爱情片时,要演相应的场景。但他不会假
戏真做——内心不会... 阅读全帖
t****d
发帖数: 58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赠给跑日

果真要追究根底,巴利文也是徒劳,因为那不是佛陀亲手写下来的,即使是亲口说的也
未必如实,因为是徒弟记忆的,何况又不是当场速记的,更进一步说,传抄多少遍谁人
知道?中间没有错抄漏抄衍抄?所以,我认为你还是多多实修比较有益,掉在故纸堆里
找不到真理也达不到佛陀的境界,而你喜欢做护法,拥护佛,你最好先成佛,只有佛才
能认识佛,不然你和别人一样,虽然拥护佛难免诽谤佛,所以先成佛,再论证大乘小乘
,再考虑自己要不要破大乘。你自己和别人一样昏头(成佛前的意思,成佛了才说不昏
头,别生气哈),还在那里担心别人掉沟里,那不是以盲引盲吗?以你现在的能力,能
破得了大乘吗?连人家说的色不异空指的是什么也不懂,就出来宣扬色不是空,你没证
到当然色不是空,证到了色空才不二,那个时候色不再质碍了。别说自己证不到,别人
证了都是假的,历史上的大德都是假的。你要想达到人家的境界,你先跟人家走同样的
路,你才能见同样的境界。一味在这里玩文字,驴年见色不异空啊。大乘小乘都需要实
修,按大乘的修法人家有成就,按照小乘的修法也不乏成就者(当然,你也可能有修行
,可是你到了成佛的境界吗?这样出来大呼小叫的,好像你说的就是佛
i******s
发帖数: 566
23
(二)密宗。
从果起修,即身成佛的大法。它称为密,不是保密的意思。而是由于这是佛自己亲
证的境界,没有法子让众生明白,以此名之为密。佛说《华严经》的时候,诸大阿罗汉
都如聋如盲,虽在道场中看见佛在说法,但和瞎子和聋子一样,没有领会,从这个意义
说“秘密”。日本判教,分成十个等次,从众生的一住心到最高的十住心。十住心称为
秘密庄严心,从这个秘密庄严心显现:真言、种子字、手印、曼陀罗等,称为如来的身
口意三密,一一具足如来亲证的秘密庄严心的无量殊胜功德。至于我们众生的身口意,
身造身业,口造口业,意造意业。善业、恶业,总之都是业,所以凡夫的身口意叫做三
业。密宗的方法,是让凡夫的身口意三业顿时契同于如来的三密,佛的三密是佛果位所
证的德,叫做果德。以佛的果德作为众生用功下手之处,这就是从果上起修,所以称为
果教派。譬如苹果已经结好了,你从这个苹果上,开始吃就是了。如果你要从开荒、撒
种、育苗、施肥、除害,一直一直等树长大,种种的维护,结了苹果你再吃,那你就迟
缓了。若是从果上起修呢?就是这个苹果,佛已经替你把应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果子摆
在这儿,你只要吃。所以称为果教派。凡夫三业顿同佛的三密...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参禅-宣化上人开示
类似于禅宗的参话头?
参禅要参话头。话头,即是话语刚开头,不是话尾。即是一念未生之前的一个预兆。最
普的话头,是‘念佛是谁?’这个‘谁?’字,要把它拉长来参,细玩其味,就像一把
金刚钻,要往心里头钻出一个窟窿来。找到是谁便开悟,但这不能靠想像揣测,或在心
意识上参,而是要细细探索到你从未到过,从未知道的领域上。一旦破本参,豁然开悟
,虚空粉碎,五蕴皆空。此即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所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
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
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参到了这个境界,五蕴皆空,六尘不染,才是成佛的第一步,但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又
要知道,参禅不同拼命念佛,不是拼命口念‘念佛是谁?念佛是谁?念佛是谁?’好像
叫救命似的。参话头,是要慢条斯理,细心在自性上摸索。所谓‘参悟’,参即是悟,
悟必要参。其实‘念佛佛谁?’也是一个妄想,但这是以毒攻毒,以一妄制诸妄,以一
念息万念的法门。
不可一日著魔
参话头是一个妄想,杂念是多个妄想。用以毒攻毒的办法,所以用参话头的妄想来控制
多个妄想,慢慢将妄想一个一个消灭,不再起作用。这时
r****n
发帖数: 8253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贪爱是什么
空,实际有两种。
一种是五蕴缘起法的空,即五蕴有为法是缘生缘灭的,是不实的,所以是空。它的核心
是缘起,这缘起的法则是法界的本质规律(有为法),法界常住,法不离如,法不异如
。大乘将这种缘起认为是究竟,将缘起演变成空性,再演变成如来藏,本心,本觉。将
这种性质逐渐的本体化,神我化。
另外一种是毕竟空的涅槃,即涅槃是五蕴的完全灭尽不起,不存在任何五蕴,所以是毕
竟空。这种空,是无为法,是非缘起法,是涅槃的本质规律。而不是缘起缘灭有为法的
空。
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的不二论是大乘思想的核心,这种新思想的提出就是为了反对颠覆
原始佛法的二元论(认为五蕴和涅槃的完全相异)。
五蕴和涅槃到底是不二还是相异,这个争论类似科学界的波粒二象性之争,根据我们普
通人的经验,我们实际更容易接受和想象五蕴和涅槃是不二的,但是我们容易接受和想
象的不代表是真理。
量子力学的理论和现象是匪夷所思的,难以让人接受的,但是它是事实。
h***a
发帖数: 2349
26
歌词(唐。三藏玄奘法师譯)
及翻译成白话文注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堪称为:世界上最短最经典的经书)
观自在菩萨(般若智慧已经达到自在境界的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当他修行般若智慧达到波罗蜜多觉悟境界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洞见色、受、想、行、识五蕴乃是人类虚空的妄想)度一切苦厄。(
所以菩萨要为众生解脱一切执着于生死烦恼的苦厄)舍利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你所看见的物质世界其实是你的精神世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物质世界就是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就是物质世界)受想行
识。亦复如是。(人类所谓的感受、思想、行为和认识也是如此)舍利子。(智慧第一
的舍利子啊)
是诸法空相。(其实一切法都不是法,只是人类虚空的精神幻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真实的世界不会产生,也不会灭亡),(不会被尘埃沾污,也不需要去
洁净),(任何东西都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是故空中无色。(在真实世界里并没有物质这一概念)无受想行识。(也在人类对物质
世界的感受、思想、行为和认识)
无眼耳鼻舌意。(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感官对于真实世界没有任何意义)无
色声香... 阅读全帖
y**s
发帖数: 563
27
王菲演唱"心经 "网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bx74s_L6bM&feature=fvwrel
歌词(唐。三藏玄奘法师譯)
及翻译成白话文注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堪称为:世界上最短最经典的经书)
观自在菩萨(般若智慧已经达到自在境界的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当他修行般若智慧达到波罗蜜多觉悟境界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洞见色、受、想、行、识五蕴乃是人类虚空的妄想)度一切苦厄。(
所以菩萨要为众生解脱一切执着于生死烦恼的苦厄)舍利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你所看见的物质世界其实是你的精神世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物质世界就是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就是物质世界)受想行
识。亦复如是。(人类所谓的感受、思想、行为和认识也是如此)舍利子。(智慧第一
的舍利子啊)
是诸法空相。(其实一切法都不是法,只是人类虚空的精神幻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真实的世界不会产生,也不会灭亡),(不会被尘埃沾污,也不需要去
洁净),(任何东西都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是故空中无色。(在真实世界里并没有物质这一概念)无受...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170
28
收藏了

王菲演唱"心经 "网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bx74s_L6bM&feature=fvwrel
歌词(唐。三藏玄奘法师譯)
及翻译成白话文注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堪称为:世界上最短最经典的经书)
观自在菩萨(般若智慧已经达到自在境界的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当他修行般若智慧达到波罗蜜多觉悟境界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洞见色、受、想、行、识五蕴乃是人类虚空的妄想)度一切苦厄。(
所以菩萨要为众生解脱一切执着于生死烦恼的苦厄)舍利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你所看见的物质世界其实是你的精神世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物质世界就是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就是物质世界)受想行
识。亦复如是。(人类所谓的感受、思想、行为和认识也是如此)舍利子。(智慧第一
的舍利子啊)
是诸法空相。(其实一切法都不是法,只是人类虚空的精神幻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真实的世界不会产生,也不会灭亡),(不会被尘埃沾污,也不需要去
洁净),(任何东西都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是故空中无色。(在真实世界里并没有物质这一...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3461
2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心经
Om namo bhagavtyai aaryaprajnaapaaramityai
这句“南无。。。" 中文里没有
...
iha shaariputra ruupam shuunyataa shuunyataiva ruupam
舍利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ruupaan na prithak shuunyataa shuunyataayaa na prithag ruupam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yada ruupam shuunyataa yaa shuunyataa tad ruupam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一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文里没有。
据说这个原文是玄奘所写,后人翻译成梵文的。
s*******1
发帖数: 191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灵魂的结构 (ZHUA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a4e6a00100wkx4.html
密宗修炼对于弟子的要求很严格,修行的人,先要选择自己追随的上师,考证他的学识,考
证上师的品德,检验上师的智慧,考证上师的教法传承,考证上师是否有资格传承秘法,从
多方面听取其他上师对于自己本尊上师的评价,感受自己从上师那里获得的传承自己是
否有接受的能力,是否能够最大程度接受上师的智慧,通过上师的能力加持,获得自性的
光明展现,直至法性光明的解脱,这个过程要持续三年时间.
而传承秘法的上师,对于弟子的检验也是三年,检验弟子的品质,检验弟子的心性,检验弟
子对于佛法的信心,检验弟子对于上师的敬仰纯洁,检验弟子的承受能力,和先天根器,是
否能够具备接受密法的承受平台,要在初期的修行中,要遍读经书,通过不同的教法,观察
弟子本性的反应,选择一种最合适这个弟子生命特质的法门,进行深入的传授,这三年的
检验,目的是为终生的修行打下一个坚定的基础,选择一个最能够符合个人生命特点的修
行法门,好像不同性能的车辆,要选择不同路况的道路,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车辆本身
的性能,直接有效的开启生命的智... 阅读全帖
y**s
发帖数: 563
31
王菲演唱"心经 "网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bx74s_L6bM&feature=fvwrel
歌词(唐。三藏玄奘法师譯)
及翻译成白话文注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堪称为:世界上最短最经典的经书)
观自在菩萨(般若智慧已经达到自在境界的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当他修行般若智慧达到波罗蜜多觉悟境界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洞见色、受、想、行、识五蕴乃是人类虚空的妄想)度一切苦厄。(
所以菩萨要为众生解脱一切执着于生死烦恼的苦厄)舍利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你所看见的物质世界其实是你的精神世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物质世界就是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就是物质世界)受想行
识,亦复如是。(人类所谓的感受、思想、行为和认识也是如此)舍利子。(智慧第一
的舍利子啊)
是诸法空相。(其实一切法都不是法,只是人类虚空的精神幻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真实的世界不会产生,也不会灭亡),(不会被尘埃沾污,也不需要去
洁净),(任何东西都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是故空中无色。(在真实世界里并没有物质这一概念)无受...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2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密宗断惑论》双运与降伏
索达吉堪布
有些人认为∶密宗里的双运和降伏与显宗相违,让人无法理解与接受。
大凡没有依止过具德善知识或未广泛学习过佛法的人,难免对佛教中许多观点感到无法
理解。比如从来未学中观的人看到《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
即是色”时,会对空与色这种关系感到矛盾,而已通达经论的人,则知道不但并不矛盾
,而且揭示了诸法极为深奥的本性。同样,从未修学过密法的人,对双运与降伏产生疑
惑也实属自然。但明智的人只要坚信佛陀圣言量的正确性,了知这些行为虽不为自己的
分别念所理解,但必有其殊胜真实的含义,这样自然可避免谤法的无边罪业。实际上密
宗的双运和降伏并不是一般凡夫的淫乐和杀生的行为,诸佛菩萨早已断除了此类习气,
但在渡化众生中,有必要时也会本无贪心而示现贪欲相,本无嗔心而示现愤怒相。如显
宗的《父子相会经》云:“虽无贪欲现贪相,虽无嗔恚示怒相,本无愚痴现愚相。”及
“彼等幻变种种身,调伏一切诸有情。”因此看到密宗的双运佛像,或双运修法时,不
能生起贪等烦恼,更不能生起邪见,双运的真实含义是指现空无二或智慧方便无别,《
金刚鬘续》云:“世俗胜义谛,远离二分别,何时正相合,说彼为双运。”...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那里可以找到心经的全本注解啊?
《般若波罗密心经》(上卷)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
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
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
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
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密心经》(中卷)
尔时,如来在大雷音宫,遥闻菩萨演说上经,即舍涅磐相,腾身虚空,来投菩萨所
在,化一长老,杂大众中,手持优钵曲云,视花微笑。
长老于大众中起,合掌白言:菩萨,佛何以得空五蕴。曰:以照故,以依般若波罗
蜜多故,以行深观故,以自在观故,故得涅磐,得开一切微妙门,一切救苦难,一切真
实不虚。
c******s
发帖数: 155
3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
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
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
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
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
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圣一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五月于九龙文化中心
弟子衍轮恭录
内容简介:
佛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惟是很多人还末认识此心,迷了此心,受苦无量,生死轮回无了期,惟有诸佛
菩萨明了此心,圆满明白此心时名之为佛,所谓水清月现,心清佛现。
圣一老菩萨很慈悲,在‘心经讲记’内清楚地讲解应如何明心见性,为大家种
下菩
y******3
发帖数: 377
35
婉涔这一觉睡的很长很长,迷迷糊糊里,醒一阵睡一阵。醒着也不是全醒,好像是听到
有人说话,却又不知道是谁;睡着的时候也不是真的宁静的睡,不停的做着梦,一段接
着一段,怎么都没个完。
她好像又回到自己小时候,每次去听戏都是兴冲冲的去,困恹恹的回。半睡半醒的时候
,还知道背着自己的是谁。若不是父亲,她便哭闹的不走。只要父亲一背上她,她就睡
的特别的香。
人和人的怀抱是不同的,人和人的背也是不同的。人天生仿佛就有一个合衬的怀抱,合
衬的脊背,让她停栖,容她安眠。自离开父亲后,再没一个这样宁静的地方,她就这样
一直飘着飘着。直到遇到那一个人,才让自己真真正正安心的睡下,一睡就是这么久。
这一回,她是被狗叫声叫醒的。
汪、汪、汪。。。。。。还带着空旷渺远的回音。鼻子里钻进了烟火的气息,是有人烧
火做饭的味道。她被这人间烟火的气味唤醒过来,睁开眼睛,看见屋顶的灰败的屋梁。
她挣扎着想要坐起来,浑身却是一点力气都没有。这时候挑帘子进来一位老年女人,灰
布袄黑棉裤。看她睁开眼睛,笑着走过来,放了一碗热粥在边上,“小嫂子,你可是醒
了!来吃点粥吧。”
看她想要坐起来,于是帮着她在后背垫了枕头,坐在炕上端着... 阅读全帖
r******2
发帖数: 1021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谁坍缩了波函数?zt

我想你并没有理解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观念,这个也正常,哪怕学物理的人,甚至某些
物理学家也不理解不接受。
注意这里说的“不确定的态”,物理学上说它是“叠加态”,请千万不要将其想象一个
某个东西叠加在一起的实在的“图像”,海森堡本人完全否定对于量子力学的概念可以
进行“想象的图形化"
这里的叠加态,根本就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描述,绝对不是实体,因为我们认为的实体一
定是要有物理量,可是物理量却必须建立在测量基础上的。
这个不是什么决定论,而是客观实在性
但是我说的,完全不是你的这种。如果没有意识的存在,根本就不存在我们观察到的那
种物质,根本就不存在物质的粒子态,此时的物质本身完全是一种抽象的数学形式,这
个就是某些佛教派别所说的“空”,而物质的粒子态,就是佛法所说的“有”,或者被
叫做“色”,空和有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佛教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
“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大乘佛法的一个核心,这种观念也不
是平白无故产生的,它是建立在一定的思维逻辑之上的,从某角度而言,确实部分说中
了一些东西,但是这是一种残缺的认识论,并造成了解脱方向的完全错误(发展成为生死涅槃不二)
p******1
发帖数: 177
37
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顶礼根本上师莲足!
把所放之众生置于一处,大众一起念诵:
一、皈依、发心(三遍):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二、发四无量心(一遍):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三、供养偈(一遍)并观想将此众生供养诸佛菩萨:
诸佛菩萨垂念我,乃至究竟菩提果,
此等众生作供养,祈以悲愍而纳受。
四、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遍):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
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
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
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
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密宗断惑论》双运与降伏
索达吉堪布
有些人认为∶密宗里的双运和降伏与显宗相违,让人无法理解与接受。
大凡没有依止过具德善知识或未广泛学习过佛法的人,难免对佛教中许多观点感到无法
理解。比如从来未学中观的人看到《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
即是色”时,会对空与色这种关系感到矛盾,而已通达经论的人,则知道不但并不矛盾
,而且揭示了诸法极为深奥的本性。同样,从未修学过密法的人,对双运与降伏产生疑
惑也实属自然。但明智的人只要坚信佛陀圣言量的正确性,了知这些行为虽不为自己的
分别念所理解,但必有其殊胜真实的含义,这样自然可避免谤法的无边罪业。实际上密
宗的双运和降伏并不是一般凡夫的淫乐和杀生的行为,诸佛菩萨早已断除了此类习气,
但在渡化众生中,有必要时也会本无贪心而示现贪欲相,本无嗔心而示现愤怒相。如显
宗的《父子相会经》云:“虽无贪欲现贪相,虽无嗔恚示怒相,本无愚痴现愚相。”及
“彼等幻变种种身,调伏一切诸有情。”因此看到密宗的双运佛像,或双运修法时,不
能生起贪等烦恼,更不能生起邪见,双运的真实含义是指现空无二或智慧方便无别,《
金刚鬘续》云:“世俗胜义谛,远离二分别,何时正相合,说彼为双运。”...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9
发信人: LilacDream (),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31 13:34:08 2016, 美东)
太深奥了!看不明白,虽然我对佛教很感兴趣,总想通过它能静心明目
=============================
发信人: Hall (Hall),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31 15:03:40 2016, 美东)
在看过一些文章后,例如不净观,有时偶尔也会把人体和一些恐怖或恶心的图片或场景
联系起来,对减少欲望来说似乎有些短暂的效果。 这能算是一个起点吗?但其实大多
时候是不愿意或不甘心朝这个方向观想,这也许算是凡心太重了吧。
================================
如果不到一定程度,不建议一下就直接长期修不净观
因为有后遗症 佛陀后来教观察呼吸
观察身体举动或心理活动就够了,重要的只是观察 日常生活随时观察
不然,只好时常观察
接着是,要再观察...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0
================================
如果不到一定程度,不建议一下就直接长期修不净观
因为有后遗症 佛陀后来教观察呼吸
观察身体举动或心理活动就够了,重要的只是观察 日常生活随时观察
不然,只好时常观察
接着是,要再观察甚么进步较快
总而言之,只要一直观察身或心,一定会觉得身心不是我
突然突破一个境界,内心轻安清净,不会想过去现在未来得一些杂念(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内心清净
然后呢?
这才是开始进入重点 : 慧 。 也就是与四圣谛相应。
根据记载,佛陀菩提树下刚成道出来,第一次说法度五比丘时说,
佛陀说,他是因四圣谛而成佛。
这一篇经文珍贵的是,它可能是佛陀在世间第一次说法,
它让我们窥视佛陀当年以何证道成佛
佛陀第一次说法,不断说四圣谛,一再强调四圣谛,说了三次,
可见他在佛陀心中的重要性。 此为三转法轮的意义。
由于佛陀三转法轮 确立了四圣谛在佛法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缘起法 每个人观察的重点、角度 也许可以有一点变化 也许不妨碍证悟
无我 每个人观察的重点、角度 也许可以有一点变化 也许不妨碍证悟
无常 每个...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922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粗略地说说大乘和小乘
见解不同,修行方法也就不同,果也不同.
如果只看到世界有的一面,只能是"suffering". 如果能见到世界空的一面,就是解脱.而
这个空呢,并不随有而变化."享受"的不是有,而是空 : ).
"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观自在菩萨行深波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
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
h****d
发帖数: 1420
42
不少在哭求美国干涉军啊。打酱油的也不少。 哈哈
Barack Obama's profile photo
Barack Obama
557 comments
陈学峰's profile photo
陈学峰 - 这是什么东东?
11:12 AM
Turbidsoul Chen's profile photo
Turbidsoul Chen - sofa?
11:12 AM
yuming xie's profile photo
yuming xie - wow
11:13 AM
叶子义's profile photo
叶子义 - 沙发
11:13 AM
童漢令's profile photo
童漢令 - 前排吗
11:13 AM
Rugger Ducky's profile photo
Rugger Ducky - So it is clearly going to be Obama/Biden eh?
11:13 AM
Hai Yan's... 阅读全帖
b*******8
发帖数: 37364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佛说苍井空经》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ex 讨论区 】
发信人: birdninehead (九头鸟), 信区: Sex
标 题: 《佛说苍井空经》
关键字: 苍井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26 23:20:06 2018, 美东)
《佛说苍井空经》
皮村鸟人
居士慕道,而不知道,请于住持。住持曰:“何道?”居士曰:“某尝灵修,忽惧淫邪
,不能自明。有缘有欲,是为有信。无色无相,是为有道。菩提虽无尘,然红尘俗世,
明镜有垢,不能色戒,有污大道,奈何?”
住持乃引居士入精舍,顶礼异像,绕之三匝,而后示居士,曰:“礼之,可悟大道。”
居士奇曰:“非女优耶?何礼之?”住持曰:“此佛也,非女优也。”居士笑曰:“实
苍井空也,众僧可证。何诳语?”
住持曰:“实佛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来于此。”居士曰:“愿闻。”
住持曰:“众生执念,淫邪为最。淫邪附体,欲火焚身,攫人妻女,逞以大欲,污人清
白,毁己善缘,罪大恶极。然千载以降,法例万千,未可禁绝。有圣女礼佛,曰:‘生
则有欲,不生则无欲。无欲无求,不在红尘... 阅读全帖
c*****4
发帖数: 741
44
来自主题: astrology版 - Not everyone wants to be liked, or loved.
佛说不可说
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
在美好的爱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自己体会才能够明白...
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不要只看她表面的容颜...在美的容颜有一天也会老去...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
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由小悟大...真正的爱是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种境界...
佛说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悲欢离合 缘起缘灭...
佛说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平平淡淡才是真...如言:执子之手,与子谐老
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要有决然..要有洒脱..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佛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爱是恒久...爱是宽容...爱是平和...爱是牵挂...爱是真真切切...爱是实实在在...爱
是一种沉静的美丽要
g***i
发帖数: 594
45
来自主题: Joke版 - 天雷滚滚之B君请客 (3)
B君将这首五音不全版的《两只老虎》慷慨激昂地演奏了三遍,才意犹未尽地放下了勺
子,情绪饱满地吟道:“两只老虎啊跑得快,跑啊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
巴啊,真奇怪,真奇怪。” B君还要接着抒发他的感情,结果被A君不争气的肚子里发
出的一连串的咕噜声打断了。B君忙道:“呦,瞧我这主人当的,都忘了是该吃饭的时
间了。饭菜都好了,我去厨房端出来。你在外面等我就行了。”
不一会儿工夫,B君就端着四个带盖子的盘子出来了,外加一个小沙锅。B君介绍道:“
老规矩,今天咱们四菜一汤,外加一瓶红酒。” 说着变戏法似的从腰后面摸出个酒瓶
子给两人各自倒了一杯酒。B君举起酒杯,祝福道:“祝老兄你今年多多发财,早日高
升。” 说完端起红酒喝了一口。A君也挺豪爽,拿起自己的酒杯就想一饮而尽,结果才
咽下一大口就被呛得连连咳嗽。A君好不容易平复下来,心里暗道:“这是什么红酒啊
,怎么和二锅头差不多味道,唯一区别的就是有一股子红糖味。”B君看他被呛着了,
连忙说:“吃菜,吃菜。我这些菜可有讲究呢。”
B君掀起第一盘菜的盖子,介绍道:“这道菜叫做丹凤朝阳。” A君看去,但见一个竖
着的鸡脖子鸡头朝向一片切成圆形...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13088
46
什么是心?心在哪里?
哪里是内,哪里又是外?
你不是读过金刚经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一开口便执着于“心”的相。
你不是读过般若心经吗?“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空和色两个截
然相反的概念在心经里面都统一了,你还执着于“内外”。
你批判心外求法,那佛家的“戒律宗”是从哪求法?
你如果批判“着相”,佛家的“净土宗”是最着相的法门。
a*******g
发帖数: 867
47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段话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前贴中我误作《金刚经》,现已修改。
色是指物质,空是指虚空。物质和虚空等同,这个观点较难理解。但现代物理学对此作
了很好的注解。
因此,现代科学知识有助于理解佛经。
r*****g
发帖数: 478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灭的问题

经典是以前的证悟而已。
>:众生只所以不能解脱, 经书上都说是因为有五蕴生灭的存在
这个你有自己看到经书上说吗?
比如心经说的是: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这里说观自在菩萨在甚深禅定中,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当其时,菩萨有无解脱? 菩萨应该已解脱。
当其时,五蕴生灭是否存在呢?你说?
看我说的话,我可不是那个意思...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478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灭的问题

经典是以前的证悟而已。
>:众生只所以不能解脱, 经书上都说是因为有五蕴生灭的存在
这个你有自己看到经书上说吗?
比如心经说的是: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这里说观自在菩萨在甚深禅定中,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当其时,菩萨有无解脱? 菩萨应该已解脱。
当其时,五蕴生灭是否存在呢?你说?
看我说的话,我可不是那个意思...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