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袁宗第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n
发帖数: 375
1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_第三十六节 分摊(下)
“进攻重庆是委员会的决议而且得到了所有成员的一致赞同,既然如此,我当然会分摊
大家的损失。”邓名看出了其他夔东将领的不理解,就进行了解释。以前委员会做出扫
荡江南的决议,被成都的院会拒绝了,为了安抚不满的夔东众将,院会就行使邓名的授
权,以邓名的名义赞同了对重庆的攻势——重庆的清军拒绝和川西做生意,自然院会里
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死活。
既然是委员会的决议,而且川西也同意了,邓名就以此为理由对夔东军进行财政上的补
偿,而且宣布川西会承担此次的粮秣损失,无论李来亨他们带来了多少军粮,川西都会
一颗不少地运给他们。邓名这么做除了要鼓舞抗清同盟的进攻精神外,也是为了维护委
员会的权威,在没有一个皇帝总揽大权的情况下,这个机构对川、鄂明军来说是必不可
少的。
如果是一个成熟的帝国议会,大概也不会同意邓名如此随意地支配帝国政府的财富,不
过现在邓名还不用担心这个,目前成都的院会很容易安抚,只要邓名与他们分享战利品
就会心满意足,还没有胆子或者说觉悟来干涉邓名支配帝国的财产——或者说,院会还
没有意识到这些财富的所有权属于谁,而是遵循着“朕即国家”的封建传统,把这些财
物都视为邓名私有的。
和万县的...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2
第二封信让邓名把叙州的高级军官都召集来讨论。
“报告上称,嘉陵江水师大举出动,似乎是要扫荡下游铜锣峡等地。”
听完邓名的叙述后,他手下的高级将领们都是一副不能置信的表情。
“李国英是想引诱我军大举出动,消耗我们的粮草和船只吧?”任堂立刻有了反应
,而这个反应和邓名昨日并无丝毫不同。
“昨天我也是这么想的。”邓名又拿出了第一份信,同样交给军官们过目,第二封
信同样是护航军队派船送回来的,上面还报告他们正保护被重庆割断的商船返回綦江建
立基地,让货船得以停泊。
李国英扫荡铜锣峡等地毫无意义,因为川西水师一到他就得乖乖返回嘉陵江里去,
之前无论占领多少地盘都得重新吐出来。既然清军迟早要回嘉陵江里去,那任堂的说法
的可能性显然很高,李国英只是在干扰而已。
“忠县有清军的水营吗?”赵天霸又提出了一个意见:“是不是李国英想在忠县也
驻扎少量水师,延长我军护航的路途?”
“靖国公仔细侦察过忠县,里面也就是上百披甲而已,而且没有水营,就算有坚固
的水营,上百披甲能保护得了它么?如果征兵的话,难道一年到头都用民夫给忠县运粮
?那要驻扎多少部...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3
流营大阵这边,刘宗敏、郝摇旗、李过、还有革里眼等人,也密切关注战情,极力眺望
那方情形。
探马并说不清楚情况,再看那方,硝烟似乎将整块地带都笼罩了,隐隐见人马奔腾
,各色的喊叫声与铳声略有耳闻,战情似乎非常激烈的样子。
“看来打得很紧,双方僵持不下。”
刘宗敏揉搓自己脸颊,沉吟说道。
“嗯,曹变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搞出这种奇怪的阵,还能在我义军马兵冲击下坚
持这么久,不愧为朝廷名将……不过这只是我义军第一波冲击,多冲几下,他就忍耐不
住了。”
改世王刘希尧哈哈笑道。
袁宗第似乎带人跟曹变蛟在那打了很久了,往日义军对上曹变蛟的火铳战阵,战斗
的胜负往往只在短时间,比如不久前的半渡而击,然此次却比以往打这么久,看来曹变
蛟这种疏阵还是好对付的。
他与左金王贺锦,还有乱世王蔺养成互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热切,官兵那么
尽多好东西,不说盔甲辎重什么,便是击败曹变蛟后,能缴获一些东路火器的话,那自
家营伍,可就发大财了。
想到这里,刘希尧等革、左五营各当家的,恨不得袁宗第赶紧退下,让他们上去。
众贼都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意气风发的谈笑风生,只有李过与老回回马守应皱眉深
思,对那方看了又看。
……... 阅读全帖
l*****9
发帖数: 9501
4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第五十七节 分赃(下)
八月三日,经过近十天的侦察后,李国英确信明军严重兵力不足,召集全军将领开
会,决定发起全面突围。虽然明军的甲兵人数可能与清军相当,但是辅兵不足会让明军
在内陆的机动力严重下降,而且也不敢轻易与清军进行野战,因为丧失体力后,明军的
甲兵也不会比清军的无甲兵强。
同一天,乘船逆流而上的袁宗第抵达了邓名的军营,邓名亲自出来迎接靖国公和他
的一千甲兵。此时邓名一扫几天前的紧张,春风满面地领着部下给袁宗第洗尘。
“袁将军带兵前来,真是雪中送炭啊。”邓名笑着对盟友说道,不过无论是他还是
袁宗第本人,都知道在这种无人区的混战中,一千甲兵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成都的动员比邓名想像得还要糟糕,现在正是收稻的紧要关头,成都的自耕农都盼
着能够在处理好自家粮食后再响应征召,而商行们也纷纷对刘晋戈叫苦,称若是把他们
的工人征召走,就会给他们的行业带来沉重的打击,并严重影响到邓提督的发展大业。
严格说起来,这些商家说的也不是假话,成都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手,好多商家还盼
着农闲后能够雇佣自耕农做短工呢——所有人都知道对外战争的胜利能够给成都带来新
的人口,也都迫切盼望着邓名赢... 阅读全帖
v****p
发帖数: 1583
5
笔者按:看到篱笆在书评区发起号召,要求明日加更,那明日我若是双更,每更三
千字,怎么样?
-------------------------
“召集所有的战兵军官来议事。”现在邓名能够召集的军官是三级尉官,很快,除
去值班的军官以外,一百多名尉官就集合起来参与军事会议。
战兵人数高达八千的军队,军衔最高的只是上尉,全部尉级军官加起来不到二百人
,这就是目前部队的现状。这些军官原来都是沿海义勇兵中威望比较高的人,几乎没有
受过任何军事训练,从排兵布阵到辨识旗号,都是在从南京到奉节的一路上学到的。
在湖北作战的时候,无论是黄州府还是其它名气较小的县城,每次攻破城池后邓名
都会召开总结会议;更早在南京的时候,甚至会为了扎营、行军这样的事召开全体军官
总结会。因此所有的军官对会议的形式和流程都很熟悉,知道中军帐没有那么大的地盘
,也没有足够多的椅子,所以每个人都带了一个小马扎来;走进用帆布圈起来的会议场
所后,他们就按照军衔高低而不是亲疏关系自动排好座位,坐在自己的马扎上等着开会

当邓名出现后,会场里的军官整齐地起立,向年轻的统帅问好,当邓名走到自己的
位置上落座后,这些军官也纷纷坐下。这...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6
民间虽然已经是暗流汹涌,不过清廷对此还知之甚少,送到太皇太后面前的最新报
告只提到了山东出现乱事,还有人自称是邓名的兄长。
“朱二太子吗?”看到这个报告后太皇太后真是百感交集,她非常希望邓名能够挺
身而出,光明正大地告诉天下人他是正宗的朱明宗室。现在满人中关于邓名身世的谣传
实在太多了,而且在好几个版本中太皇太后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这肯定是假的,
是用来蛊惑无知愚民的假货!”
这个判断脱口而出后,太皇太后注意到没有人附和,远处站着的几个汉人大臣还偷
偷张望辅政大臣的反应。而索尼、鳌拜他们都沉默不语,整个金殿上一片沉寂。
“唉。”太皇天后伸手抚摸自己的额头,她知道这帮奴才在想什么,肯定在想:“
你怎么知道邓名不是朱三太子?他到底是你和多尔衮的孽种,还是被你们母子阴谋陷害了
的博果儿?”
搁在一年前,要是猜到下面的人在胡思乱想,太皇太后估计会气得暴跳如雷,但这
一年来她自问修身养性的功夫练出来不少。有人说对着植物花卉可以锻炼养气的工夫,
那真是瞎扯,太皇太后敢对所有的人大声说,只要被北京层出不穷的混蛋们气上一年,
保证你的养气水平傲视天下。
...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窃明说袁崇焕不好
☆─────────────────────────────────────☆
xiaobailong (muyou) 于 (Wed Feb 10 16:51:23 2010, 美东) 提到:
窃明说袁崇焕喜欢胡乱杀人,最著名的擅杀毛文龙不说,其中还提到袁崇焕做宁前道的
时候,查杜应魁一案,随手就杀了一个五品武官。
还说袁崇焕冒功。说努尔哈赤在宁远之后还四处奔波打蒙古打毛文龙,离开宁远八个月
之后才死,所以不可能是在宁远被炮打死的,而是以七十岁高龄病死的。
说袁崇焕的宁锦大捷,皇太极带了一万多兵,袁崇焕七万兵守城。结果袁崇焕说皇太极
用人海战术,连夺十七座城池,但是被明军杀伤甚众。然后野战大战三场小战72场,袁
崇焕奏折说连战皆胜,可是杀死的敌兵都被对方抢回去了。然后袁崇焕还说连续炮击对
方24天,每天都能打死上千人。可是袁崇焕却根本拿不出敌方首级。
还说袁崇焕胆小。皇太极回师的时候,留了些人在城外收割秋粮,袁崇焕严令明军不得
出城。只有一员猛将满桂违抗军令,领着自己的家丁把这些人赶跑了,斩首近两百个。
这就是宁锦大捷全部拿得出来的首级。
大家说这种说法有没有历史依据?如果真...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8
贺珍一定要让儿子去成都给邓名帮忙,对此邓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拒绝,这种行为
看上去有点类似送儿子做人质,是一种军阀表示效忠的方式。一开始邓名认为贺珍是想
多要点补给,就声称自己手里已经没有余粮,但贺珍否认他是卖儿子,没有粮食也要让
贺道宁去成都——本质上他就是卖儿子,只不过是不急着收钱罢了。邓名随后又表示不
知道给贺道宁安排什么职务好,但贺珍再次表态,他的意图只是让儿子跟在邓名身边增
长见识,有事的时候让贺道宁帮个忙,没事就多学、多看好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邓名也只好点头同意。他仔细一想,自己现在的地位就是一个占
据了成都地区的军阀,也可以按照军阀的惯例行事,如此一来也就释然了,答应贺珍在
分手时把贺道宁带回成都。
跟着父亲返回军营的路上,贺道宁有些嘀咕,贺珍知道儿子的胆子小,不是打仗的
料,不过他认为邓名不会带着自己的宝贝儿子上战场,袁象和刘晋戈就是两个很好的例
子。尽管那两个都有勇名,但邓名也把他们留在安全的后方,这种军头的子侄肯定是重
点保护的对象,万一在战场上有个闪失,政治代价就太大了。
本来贺道宁想让父亲帮他要求个一官半职,但最后什么保证都没有,...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1329
9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第四十七节 约战
“绝对没有错。”发现綦江上游出现清军后,明军立刻派出探马反复侦察,李星汉更
亲自到第一线去检查清军的旗号。
“来得真不是时候。”邓名轻轻叹了一口气。
无论赵良栋早出现十天或是晚出现十天,邓名都不会像现在这样左右为难。
在大批空船从成都返回来以后,袁宗第就按原计划向万县撤退,等大昌和奉节的士
兵离开数rì后,邓名的部队逐步向綦江与长江的交汇口江津撤退。当明军的先头部队
在江津设立大营后,就按照约定向袁宗第派去使者,告诉对方李国英依旧老老实实地呆
在chóngqìng城中,没有表现出任何追击明军的意图,让袁宗第安心返回万县。
“袁将军接到我的信后立刻就会拔营动身,现在就算派人去追也来不及了,而且清
军的水师也被我们从嘉陵江放出来了。”昨天去袁宗第那里的使者返回军中后,邓名就
让封锁嘉陵江入口的舟师烧毁水营,和留守部队一起来江津与主力会师,准备一起返回
成都。如果赵良栋早到十天,袁宗第就不会离开;如果赵良栋早到五天,邓名就会派人
去招回袁宗第和奉节的兵马;如果赵良栋早到两天,邓名也不会让嘉陵江口的军队焚烧
营地赶来江津。
“不知道赵良栋来了多少人马...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1329
1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正文 第七节 出口
被邓名击败后李国英并没有在重庆呆多久,很快返回保宁坐镇,驻扎在重庆的清军虽然
没有跟着他一起返回,但从重庆撤离也是迟早的事情。吴三桂离开陕西南下云贵后,清
廷每年给陕西的拨款只有白银三十万两、粮食三十万石,这根本不够清军进攻四川所需
,剩下的都要靠陕西的税收和军屯也解决。
李国英召集的辅兵被邓名俘虏数万,披甲也损失万余,几年来积攒起来的辎重损失
无数,这不但使得清军失去了进攻能力,而且让川陕总督的军屯收入锐减。李国英认真
计算了一番,认为在三年之内清军无法恢复到原先的实力。在李国英的估算里,邓名会
在一年半到两年之内发起进攻,处于劣势的四川清军无法同时坚守重庆并保护嘉陵江航
运。既然如此,放弃重庆是必然的事情,而且把主力退回汉中、广元一线后,清军的损
耗也会减少,有助于陕西绿营更快地恢复实力。
现在一百满洲八旗都跟着李国英返回了八旗,赵良栋、王明德等人在重庆没有动。
之所以没有立刻放弃重庆,就是李国英觉得不好向朝廷交代,上次顺治额外拨给了李国
英一批军费,要他尽可能地把邓名拖住,结果不但没有攻入成都,反倒损兵折将连重庆
都岌岌可危。前不久李国英刚轻描淡写了一篇奏章,称军...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3728
11
http://tieba.baidu.com/p/2081289517
by Casanovalover
◎重光皇帝本纪
重光皇帝讳琳淽,绍宗襄皇帝之侄也。考节皇帝,讳聿鐭,绍宗嫡弟,封唐王。贵人李
氏,以崇祯十七年八月八日,生上于燕邸。隆武二年十二月,虏将李成栋破广州,弑节
皇帝,周王,益王,大学士苏观生等皆殉国。有内官赵无根、侍卫孟全节携上遁走,达
楚地鄂州。有举人名邓喜贤者,迎上於己家中,於外称上乃喜贤庶子,化名邓名。於内
虔心护侍,每日拜谒奉膳如臣礼。赵无根、孟全节亦化名邓根、邓全,侍上左右。永历
十二年初,有奸人知喜贤奉上甚恭,告之虏官。喜贤、无根为虏所执,遇害。孟全节死
战护上得脱,全节身被数十创,流血尽而亡。上欲投晋王李定国军,独行至渝,与靖国
公袁宗第军会,宗第遂奉上入军,事之甚恭。
时虏帅吴三桂犯滇。大学士文安之尽遣夔东诸镇兵攻重庆,以宗第军并涪侯谭文、万州
谭诣、谭宏为前锋。诣、宏暗通虏将王明德,诱杀谭文,会虏兵合攻宗第。宗第军溃,
上随千总周开荒、锦衣卫千户赵天霸得舟逸走,至江南岸合千总李星汉兵千人,军心稍
安。贼将谭宏设寨於江岸,阻上归道。众将皆议死力攻其寨,请...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12
好像到现在还没人作个细解?我不揣冒昧,来个抛砖引玉吧。
读诗之前,先要了解背景。孙承宗和袁崇焕渊源极深,袁可以说是孙一手栽培起来的。
这个说起来又是个大话题,大家看一下孙的奏疏里对他所欣赏的那类人地描述,再看孙
的心腹如鹿善继孙元化茅元仪等什么样子,还有孙本身的性格也是火爆脾气, 朱镕基那
类的,动不动就想要斩人的(袁被磔死后,孙收敛了很多)。总之,我说过孙和袁实际上
是穿一条裤子的。他们的战略和所作所为,没有本质区别:都修堡垒,都搞简将、汰兵
、清饷(督师纪略记载的极为详细),都把金盖海卫方向作为东事的关键。也许可以大胆
地说,袁的一切战略思想,都出自孙承宗。
而孙和毛文龙则没有太大交情,毛文龙甚至是孙自始至终不能贯彻他的三方布置案的最
大阻碍。甚至可以说,袁崇焕杀毛文龙虽然不妥,但是事实上却帮了孙承宗最大的一个
忙。
孙写此诗的时候,袁正是有罪之人。他不敢给袁求情,更不可能在诗里明目张胆地给袁
翻案。文人写诗搞隐晦是最擅长不过,为了自保一诗两读很正常。但是仍然可以从句里
行间读出其隐含的意思来。
先看第一首:
甘泉烽火彻重帏,信手提戈护九扉。
一缕痴肠看赐剑,几行血泪洒征衣。
l******a
发帖数: 2273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替袁崇焕辩护+分析其功过
1:明朝在万历皇帝时已经患了癌症,到崇祯已经算是癌症晚期,一个垂死的病人,把
希望寄托在袁崇焕的“化辽”,显然,疗效有限。死了要怪医生吗?
朱重八的基因是不是有问题?明朝出的奇葩皇帝很多:炼丹皇帝,贪财皇帝,木工皇帝
,春药皇帝,万历长期不上朝,内阁首辅李廷机有病,连续上了一百二十次辞呈都得不
到消息,最后不辞而别。但是朱重八那一套八股教条,对读书人忠心思想禁锢还是挺大
的,明朝是虽是个烂摊子,但是几千年来,文官制度的完善,大明虽变成了无头僵尸,总体
还算运转自如.
2,袁崇焕所遇到的对手太强大了.中国朝代大概300年更迭一次,袁崇焕遇到的对手是大
清的开国太祖太宗,300年才出一次的人物,都是人中之龙.袁崇焕纵使人中之虎,也咬不
过龙啊.
3,袁崇焕仅仅是兵部尚书,蓟辽督师.换成现在的话是国防部长兼任沈阳军区司令.手中
权力极其有限,很多地方都受牵制,鞭长莫及,并且皇帝历来疑忌手握重兵的将军.但是
后金就不一样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既是行政统帅又是军队统帅,怎样作战,自己的主导
权很大.所以后来,袁崇焕所费苦心建立的辽东防线,被皇太极绕过,经道蒙古,直接包围
崇祯所在的京师.崇祯疑忌袁...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2273
1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替袁崇焕辩护+分析其功过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nklis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替袁崇焕辩护+分析其功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3 14:42:27 2015, 美东)
1:明朝在万历皇帝时已经患了癌症,到崇祯已经算是癌症晚期,一个垂死的病人,把
希望寄托在袁崇焕的“化辽”,显然,疗效有限。死了要怪医生吗?
朱重八的基因是不是有问题?明朝出的奇葩皇帝很多:炼丹皇帝,贪财皇帝,木工皇帝
,春药皇帝,万历长期不上朝,内阁首辅李廷机有病,连续上了一百二十次辞呈都得不
到消息,最后不辞而别。但是朱重八那一套八股教条,对读书人忠心思想禁锢还是挺大
的,明朝是虽是个烂摊子,但是几千年来,文官制度的完善,大明虽变成了无头僵尸,总体
还算运转自如.
2,袁崇焕所遇到的对手太强大了.中国朝代大概300年更迭一次,袁崇焕遇到的对手是大
清的开国太祖太宗,300年才出一次的人物,都是人中之龙.袁崇焕纵使人中之虎,也咬不
过龙啊.
3,袁崇焕仅仅是兵部尚书,蓟辽督师.换成现在的话是国防部长兼任沈阳军区司令.手中
权力极其有限...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15
好像到现在还没人作个细解?我不揣冒昧,来个抛砖引玉吧。
读诗之前,先要了解背景。孙承宗和袁崇焕渊源极深,袁可以说是孙一手栽培起来的。
这个说起来又是个大话题,大家看一下孙的奏疏里对他所欣赏的那类人地描述,再看孙
的心腹如鹿善继孙元化茅元仪等什么样子,还有孙本身的性格也是火爆脾气, 朱镕基那
类的,动不动就想要斩人的(袁被磔死后,孙收敛了很多)。总之,我说过孙和袁实际上
是穿一条裤子的。他们的战略和所作所为,没有本质区别:都修堡垒,都搞简将、汰兵
、清饷(督师纪略记载的极为详细),都把金盖海卫方向作为东事的关键。也许可以大胆
地说,袁的一切战略思想,都出自孙承宗。
而孙和毛文龙则没有太大交情,毛文龙甚至是孙自始至终不能贯彻他的三方布置案的最
大阻碍。甚至可以说,袁崇焕杀毛文龙虽然不妥,但是事实上却帮了孙承宗最大的一个
忙。
孙写此诗的时候,袁正是有罪之人。他不敢给袁求情,更不可能在诗里明目张胆地给袁
翻案。文人写诗搞隐晦是最擅长不过,为了自保一诗两读很正常。但是仍然可以从句里
行间读出其隐含的意思来。
先看第一首:
甘泉烽火彻重帏,信手提戈护九扉。
一缕痴肠看赐剑,几行血泪洒征衣。
s********r
发帖数: 2067
16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二十七节 派系(下)
“后天应该就能到武昌见到提督了。”和朱盛蒗说话的时候郝摇旗显得相当兴奋自
从率兵前来他一直这样自己却完全没有察觉。
相比手下的军官郝摇旗显然承担了更大的压力。他的名声不太好。因为他之前是李
自成的大将被文人视为祸乱天下的罪人之一。大顺崩溃李自成身亡郝摇旗当时也动摇过
意图向满清投降。但他不肯为满清做马前卒攻击那些不肯投降的闯营旧将终究还是在袁
宗第、刘体纯的劝说下归于明军旗帜下继续抵抗清军。
因为这次的动摇郝摇旗的名声变得更糟糕。李成栋、金声恒反正后江南的形势剧变
一度对南明相当有利但旧明军和前闯营内斗不休被清军各个击破。在这场内讧中郝摇旗
也起了很不好的作用。
当时投降清军的将领陈有龙反正攻克宝庆急袭长沙大有将湖南清军一扫而空的势头。
但陈有龙投降清军时曾经把南明督师何腾蛟的全家杀了个精光献给满清做投名状。
现在见陈有龙立功在即何腾蛟与他有灭门的血海深仇怎肯见他成功何腾蛟就指使招安的
闯营攻打陈有龙。闯营众将虽然名义上是何腾蛟的部下但还具有相当的**性李过、高一
功、刘体纯、袁宗第都拒绝执行这个命令;李过不但拒绝发动内讧还向闯营众将表示现
在清...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17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二十九节 搏斗(上)
重庆城墙边埋了不少梅花桩,这些东西在阻碍云梯靠近城墙的同时,对刘体纯的爆破装
备也有一些影响。本来刘体纯就打算找机会清除它们,为了帮助党守素分散火力,他就
提前动手,派出部队去清除木桩,同时开始试探着填平壕沟。
明军的攻势似乎有些出乎清军的意料,刘体纯的手下快速清除掉了一大片障碍物,并成
功地往重庆西面的壕沟里扔进去了不少土包。很久之后清军才反应过来,派出一些士兵
干扰明军的行动,不过他们能做的也就是在城墙上用远程武器攻击明军,始终没有发动
任何出城逆袭。
攻势进展之迅速让刘体纯感到更加意外了,他本来只打算用佯攻牵制一下清军,如果清
军派出敢死队他就会谨慎地后退。而在刘体纯这边进展顺利的时候,党守素那边的压力
也没有进一步增大,清军似乎只能苦苦支撑着他们的城外阵地,而无法把明军驱赶到远
处。
“只是我们两个人在进攻而已,重庆就已经难以抵抗了吗?”刘体纯观察着战局,感到
轰开重庆的城墙似乎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重庆建立在山上,挖掘地道去爆破太难
了,就是把爆破车推上去也非常危险,还很容易被对方攻击。”
相对沉重的爆破车,简易的云梯无疑要轻便得多,以清军到目前为止表现出的战斗力,
刘体纯...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8
http://hx.cnd.org/?p=126728
【这是外交学院党委书记袁南生在《同舟共济》杂志2016年第四期发表文章:《中国外
交“愤青”现象为何千年不绝?》袁南生在文中提出:中国的“愤青”认为中华民族是
最伟大的民族,中国文化是最伟大的文化,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强国乃至第一强国。他
们不喜欢取得西方国家国籍的华人,也不喜欢别人对中国人、中国政府及中国文化的批
评,不管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谁,也不管人家的批评是否出于善意,更不管批评得有没
有道理,一遇批评,马上反驳甚至谩骂。这些“愤青”仇恨西方国家,认为资本主义国
家天生具有侵略及掠夺本性,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三是轻言战争。主张采取极端措施,
甚至主张以暴力改变社会。四是拒绝妥协。对外交往一味主张强硬。】
“愤青”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
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对外关系有内在的联系。什么是“愤青”,中国千年外交史上有“
愤青”现象吗?古代“愤青”与现代“愤青”有哪些相似和相异之处?怎样看待现代“
愤青”现象?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大国外
交的特色、风格...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19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转载)杀错袁与信错袁
这个文章又给翻出来了,思路云山雾罩地跳来跳去,一会说东一会说西,明显的文科风
格,似乎也有点像灰熊猫的口吻。就不批了。
说起这个五年平辽,不过是袁崇焕一时感激的口头失言,跟深思熟虑的书面报告比其性
质还是不同的,比如诸葛亮,号称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还声称"不效则治臣之罪",
这个忽悠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其性质比袁厉害多了吧。
袁崇焕随口来了个五年,他为啥不说八年,也不说四年呢?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五年平
辽的始作俑者是孙承宗。孙承宗是把熊廷弼王化贞下狱的主力,主要理由是后两人弃守
辽西。所以二人的同党就力图证明孙承宗守辽西是糜费军饷,劳民伤财(大家可以想一
想毛文龙在这里面起了什么作用)。
明朝文官的攻讦是异常凶猛的。大家可以欣赏一下明实录里那些奏章,那吵架能力,真
是唇如枪舌如剑啊。皇帝也许好糊弄,手底下那帮文官个个都是人精,专业玩笔杆子的
,善于鸡蛋里挑骨头,孙承宗这样有学问又善于攻击和自保的也常被搞个灰头土脸。(
所以我对袁崇焕想靠玩点花活糊弄崇祯这一观点比较怀疑,而且如果袁想这么做,他至
少应该跟宦官保持一定的良好关系,而不是"于大珰少所结好,毁言日至")
孙承宗着急上火,那也没
y*****n
发帖数: 11251
20
一封又一封的情报连续不断地送到叙州,一连三天,叙州知府衙门天天召开军事会
议,就连知府袁象在处理完他的公务后也会跑来会议上,发表一些他的军事观点。
等到第四封报告送到时,叙州所有人都彻底改变了看法,李国英毫无疑问发动了大
规模攻势,动员兵力超过四万人,其中披甲估计在一万人左右——直到现在明军的报告
依然是概数,大都是军官在远距离观察清军,然后依据自己的心中的旧有意见作出推断
,而叙州这里同样如此。但李国英发动这么大规模攻势的用意依旧让叙州赶到迷惑,现
在邓名的猜测和袁宗第当初的非常接近,那就是李国英想大力补充忠县,让忠县能够驻
扎更多的部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过只要万县还在我们手中,就算清军在忠县修建水营,对我们的航运影响也不
大。”袁宗第特别关心忠县的城防是因为他想成为攻克重庆的主力,而邓名一直认为川
西部队会是攻击重庆理所当然的主力,万县部队顶多是起到偏师作用,就是不起作用问
题都不大。那样李国英在忠县放置大量的部队就等于把更多的部队放在次要战场,不但
要耗费巨大的资源补给忠县的部队,而且一旦重庆失守忠县的清军除了投降也没有别的
路好走:“你们说李国英会...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3989
21
第六节密议上
“重庆经过这一仗应该暂时无法发动进攻了,我们有一点闲暇,”邓名对手下们说
道,无论如何,清军想要征集几万辅兵也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通过对俘虏的审问,已
经知道清军这次动员是从年初开始的,而且有北京划拨的大批资源。等李国英把战败的
消息汇报上去,就算清廷再次派遣部队、拨给物资,也要等很久以后了:“冬天黄河会
上冻,在明年年初之前李国英不会再威胁我们了。”
邓名下令两千常备军立刻出发,而征召兵也没有尽数解散,有很多成都的士兵因为
此战没有机会成亲,感到非常的不甘心,邓名就宣布如果他们愿意,就暂时充任一段时
间辅兵,帮助携带盔甲和物资。
听说要出兵云南、缅甸后,征召兵们犹豫了一下,有六千人响应邓名的号召,愿意
只携带武器而不是盔甲出发。虽然士兵们都指望着去湖广、江南,但邓名都走了,他们
估计湖广也去不成了,讨不到江南的姑娘做媳妇,就琢磨着去云南说门亲事。
不过,有不少士兵纷纷要求邓名做出保证,这次征战结束后一定要全力帮他们解决
终身大事。邓名知道现在这是川西同秀才们最急迫的要求,就当众宣布一定会给大家安
排,为此邓名又带上了库存的一些银两。他不知...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22
对邓名来说,他的出征已经是提前发动,准备相当不充足,而且这种紧急动员还对
军队的编成造成了一些影响。在这次动员中,邓名几乎把所有集结到叙州的常备军都带
了出来,这样下一波动员的征召兵就无法配属这样高比例的老兵了。
但对清军来说,这则是姗姗来迟的敌人,比李国英预计的日子要晚了两天。见到烽
火后,孙思克不慌不忙地指挥手下的八旗兵渡江,进入重庆以确保城池的安全——还是
李国英的推测,明军紧急派出的部队会是水师为主,甲兵数量很有限,川陕总督估计就
算有也超不过三千。
高明瞻见到孙思克返回后,本来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下来:“孙将军神速,既然八旗
兵回来了,那重庆也就安如泰山了。”
“都交给我吧。”孙思克得意洋洋地说道,手下装备精良的三千八汉八旗,再加上
重庆两千多留守的披甲,若是明军的水手敢登陆一定不是对手;如果敌人真像李国英判
断的那样只有很少甲兵的话,孙思克甚至想出城逆袭,让绿营看看八旗兵的实力:“赵
将军太慢了,我们就不等他了。”
这话让高明瞻心里咯噔一下,他感觉孙思克似乎有出城野战的意图,当然如果明军
势大对方绝对不会冒险,但即使明军数量稀少,高明瞻也...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23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正文 第六十节 算盘(上)
为了保证成都军人的安全,邓名趁着这个机会拟定了一个协议,上面规定当成都军
人因为包括船只失事在内的各种原因被俘后,应该得到清军的优待,不会被殴打逼供,
也允许明军用银钱将其赎回;在这些战俘被赎回前,应该得到基本的饮食待遇,也不会
被随意杀害。邓名宣布如果清军违反了这个协议,那么他们也别想得到被释放的待遇,
不过这依然是对等的,如果清军殴打、虐待战俘,那就要承担罚银的后果,而只有在杀
害明军战俘的时候,邓名才会要求偿命——邓名并不打算逼迫那些有虐待明军战俘劣迹
的敌人杀人灭口。
这个协议也是同一天定下来的,签订了这份关于战俘待遇、也不知道能否得到执行
的忠县条约后,邓名立刻准备带着一半主力登船离开,让任堂和穆谭留下处理接受战俘
问题。
迄今为止,被川军抓住的俘虏已经差不多有了七万五千人,邓名下令分成两部分,
给出兵三万的成都送回去四万人,而给出兵两万七千的叙州送去三万五千战俘(刨除上
次被袁象他们截留的一万二千人,就是好两万三千)。见邓名居然同意让战俘数量超过
叙州的原先人口,即使是送伙计们来支援前线的商行老板们也有些惊奇。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现在用...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了当年明月同学写的袁崇焕
从袁的出身来看,他早些年是福建什么偏僻地方的一个小官,一直没混上去,后来来到
关外,第一靠胆大,第二是运气(别人都躲着这块危险的地方走)才开始上去的(当然还
有其他因素)
我个人认为他属于下面干活的那类人,可能当官的那套头脑确实不足;因为同孙承宗的
老奸巨滑(原谅我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比起来,他差距太明显了
有个事例就是他立斩小校一事,那个事情在督师纪略里说得很详细。虚伍当斩的法令是
孙承宗定的,袁拿鸡毛当令箭,立斩了。孙承宗大怒,说你事先没请示。然后茅元仪说
这是孙承宗在炼袁崇焕的气。炼气,炼什么气?我读着茅元仪的文总有些别的味道在里
面。联想到后来袁杀毛文龙几乎一样的手法,这里面是不是有着孙承宗的阴谋呢?
c********g
发帖数: 15629
25
不代表本人观点,转过来供大家参考。
http://bbs.tiexue.net/post_3725498_1.html
鞑子——屠蜀的真凶
孙次舟
一、《明史·张献忠传》的诬妄
清朝在征服中国和统治中国的过程中,很早就懂得文化统治的重要性。清朝为
了防止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张煌言大举反攻,进逼南京之威胁的再度发生,因此
制定了“迁海”、“告密”、“奏销”三项政策,对汉族人民进行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多
方面迫害。由于奖励“告密”的结果,发生了康熙二年(1663)的庄廷鑨私修“明史”案
,许多无辜者遭到杀害(株连而被杀者七十余人,被害之家的妇女均发边)。由此发生了
两方面的影响:在汉族知识分子方面,感到明朝的历史变成禁物,不能公开写作,公开
谈论了;在清朝方面,开始认识到文化统治的需要,对“明史”要来一番“钦定”工作
,对民间保存的明史资料,也要大力搜查一番。康熙十八年(1679)开“明史馆”,地方
官假借修史为名,向东南一带世家大族强索明史资料。人民惧祸,大批的明史资料被湮
没或窜改了。康熙五十年(1711),戴名世《南山集》案发生。为了《南山集》中有南明
的历史记事,触犯“忌讳”...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26
吴越望的说法邓名无法反驳,也很赞赏对方对步兵的看法:“说的不错,步兵应该
能够参与肉搏,不过吴中尉一定知道那些火铳有多么珍贵吧?”
这一百多支火铳都是缴获的,成都暂时还没有自行生产合格火铳的能力,而在今天
的战斗中,吴越望指挥的士兵习惯成自然地把火铳向敌阵投掷出去然后拔匕首自卫。
“以前有不少弩机就是这么被扔坏的,今天把火铳当做石头投出去,还让火铳兵在
一线用短兵作战,这是对我军珍贵资源的双重浪费,这次我就不追究了,但下次一定要
注意。”根据事后的报告,被扔出去的火铳有不少都被跟进的部队踩坏了,邓名已经下
令把这些装备都捡起来尝试修复,不过估计和湖广的单人弩机一样,能修复的是少数,
基本是坏一台少一台。
幸好从满八旗那里又缴获了一批火铳,简单检查后认为质量就算不如禁卫军的,差
距也是有限,可以用来装备部队,这才算是弥补上了装备的损失。邓名嘱咐成都的李晋
戈,如果火铳无法修复就送给铁匠铺研究,以求尽早让成都能够自产火器装备。
吴越望领命退下,邓名接下来又连续召见一批手下,向他们部署具体的任务,让明
军尽快做好东进与袁宗第夹击李国英的准备。在明军进行...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27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正文 第三十一节 佯攻(下)
午时袁宗第做好了战斗准备。他的主力营不参加今天的总攻,因为袁宗第总是有些担心,
需要防备李国英还有什么后手。当太阳到了约定的位置时,还不等袁宗第下令,他就听
到通远门李来亨那里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战鼓声,袁宗第哈哈一笑:“小老虎真是急脾气
。”
袁宗第随后也下令擂鼓。早上负责佯攻的部队轮换下来,而新的一批部队开始认真
地登城进攻。战士们今天一直在养精蓄锐,如果清军已经投入了全部生力军的话,就很
难顶住明军的这次大举进攻。
在明军的主攻阵地上,清军发现明军的攻势突然变得猛烈起来,几乎所有的梯子都
同时剧烈摇晃起来,大批的明军正涌上城来。那些坚守在射击孔旁的清军射手本来显得
相当从容,但一瞬间都惊叫起来,慌慌张张地把弓箭射下去,还招呼其他人赶紧来帮忙。
正在城下休息的宋梁也被紧急的号角声唤起,他不得不扔下手中的饭碗,在军官的
催促下再次跑上城墙。凑到射击孔旁边匆匆一瞥,宋梁就看到城外的梯子上爬满了明军
的士兵,通过射击孔能够看到,城下有大批敌兵已经跑到城墙边,围拢在梯子脚旁。现
在城垛上已经没有弓箭手的位置,清军的披甲兵也一拥而上,顶到了城垛前,挥舞着刀
枪向城墙下面乱...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祭拜袁督帥
这个没准老袁还真是认真的。天启的时候袁任辽东巡抚时好像跟天启提过说过四年平辽
的。还有孙承宗自己的五年计划。
也就是说,孙袁二人很可能有一定的计算,不然这个五年的数字为啥一而再的出现呢
孙本人的军事才能如何,在实际中没有太多表露,他就任督师的时候,主要依仗三个人
:马世龙,袁崇焕,祖大寿。假若孙如果有辽东的长期军事计划,不应该瞒着他手下的
心腹。
孙的想法,就是仿照明初马云、叶旺攻辽东纳哈出的故例。辽西筑垒到广宁,割断蒙古
和后金的联系。主力由金州登陆,直扑辽沈腹地。
《督师记略》:“公意以我欲恢全辽,必先复金、复、海、盖南四卫。盖南四卫在三插
河东,而实全辽膏腴之地。辽西七百里,北山南海,宽者不过数十里,狭者十余里耳。
其旧镇辽阳,在河之东。然开原、铁岭一带,俱切近北鄙,地亦荒瘠。唯四卫膏腴,而
又近海,辽之所以富贵以此。奴自破辽阳,四卫即没于虏。及破广宁,全辽尽失。然使
河西步步为进,地远难于计日,而于虏无切近之灾。我竭力以除图,彼猝至而遽败矣。
如自四卫入,则置刃于腹。而且迫于辽沈,彼自不能安处。”
所以,孙承宗战略计划的关键在于金州。问题是金州和附近岛屿掌握在毛文龙手里。而
且...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2273
29
每每提到袁崇焕都很难过。
袁崇焕确实可惜,比韩信死的还惨,一刀刀刮死的,竟然一声也没叫喊。那该是受了多
大的委屈,受这样的罪不肯吭一声。为什么那些人渣老板,对于比自己能力强的人,边
用边糟蹋,早知如此,不如早归顺后金好,若是打工,找一个明智的老板比什么都强,
祖大寿三次叛变皇太极都给他官职保生活保性命。要么像李自成那样单干,有了自己的
枪杆子才能有实力叫板。碰上崇祯这样的垃圾老板,袁崇焕真倒霉。崇祯自掘坟墓,吊
死眉山,活该。凡是有能力有见识的人,崇祯都是边用边毁,明朝不缺忠臣,不缺能臣
,不缺长见识的高人。缺的是明智的老板。大明不亡天理难容。反而洪承筹,祖大寿,
吴三桂这些投了敌的将领下场好的多。(吴三桂要是后来不折腾的话)
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哪个有好下场,熊廷弼被斩,袁崇焕被刮死,孙承宗被罢免,
清军破城,孙承宗率族人拼命抵抗,兵败,多尔衮不会杀他,75岁的老人竟然主动让清
军把他勒死殉国。全族殉国。
崇祯谥号思宗,确实他妈的该思,更该死。
崇祯几乎可以称得上中国历代最勤政的皇帝,一辈子尽瞎忙。
m******r
发帖数: 4351
30
这个堡垒政策没成功,要怪明朝自己啊.
你做一个项目,不能一会上马,一会下马,自己人来回拆台,导致项目没做成,然后说
这个项目不成立,没这个道理。杀了岳飞,然后说岳飞的北伐当初就是错误的,同一个
道理。像高第不但尽弃孙承宗四年修的城堡不说,还丢弃了粮草十余万石,什么项目也
禁不住这么来回折腾啊.
修锦州大凌河,如果没用,后金完全可以在旁边看笑话,该绕道绕道,该抢劫抢劫。事
实上就是皇太极三番五次来争夺,每次旷日持久,自己也损失不小,结果只是干掉了明
朝的一个堡垒而已。这反倒说明,这个堡垒的修筑是有很大军事意义的,后金决不肯让
明军在此立住脚。
至于长山和锦州之战的结果,也是明朝内部救援的执行出了问题,如果袁崇焕还在,不
至于出如此纰漏。看看袁崇焕当年在宁锦之战怎么做的,他先放弃大凌河。守更稳固的
锦州。而且根本就不去援救锦州,自己坚守宁远,小部骚扰,大军持重等待时机出援,
保持压力。所谓如发援兵,正堕其计,失恃坚城,恐遭包围。结果后金攻锦州不克,士
气严重受挫,最后袁部和满桂合作,解围成功。此战后袁崇焕因为不去援救锦州,被弹
劾,最后丢了官.
然后作为对比,看孙承宗怎么做的.孙守刚筑成的...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熹宗批复袁崇焕吹牛
洋人的GRE告诉我们,要想论证有力,有如下妙诀:
a. 要多用极端语句,比如"极为具体的质问", "只有...才..."
b. 要有强烈的倾向性。对方的行为都要褒贬,最好还要体现身份地位,比如,一样
是"说话"这个动作,我们喜欢的天启做那就是"明确告诫",不喜欢的袁崇焕来做就是"
大言不惭"。
c. 要洋溢着充分的感情。少用逻辑,多用问好,感叹号。尤其遇到实在难以讲通的
时候,来个反问是个无上妙法,好比你问你女朋友,为何要花这多钱买这件衣服,她的
回答一定是:难道不行么?如果男朋友还JJWW,就给他再来个感叹号!坚定地对他说:
只有买了这个衣服,晚上才能和你OOXX!
这个文章做的还是不错的,架子搭的好,逻辑也已经少到不能再少了;感情也很充沛,
要是把袁崇焕换成袁老二什么的就更好了,可以充分体现用人民群众对袁崇焕的蔑视,
展开革命大批判。
文中不去讲这个袁的奏疏具体内容就很好,因为群众是没必要看的,反正不外乎是毒草
,坏的,吹牛。直接把主要精力放在让群众学习和记住领袖的目光如炬,高瞻远瞩, 把
袁的“牛皮戳的体无完肤”,最后还有一个神来之笔,来一个杠杠响的马屁,"他的思
维...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熹宗批复袁崇焕吹牛
洋人的GRE告诉我们,要想论证有力,有如下妙诀:
a. 要多用极端语句,比如"极为具体的质问", "只有...才..."
b. 要有强烈的倾向性。对方的行为都要褒贬,最好还要体现身份地位,比如,一样
是"说话"这个动作,我们喜欢的天启做那就是"明确告诫",不喜欢的袁崇焕来做就是"
大言不惭"。
c. 要洋溢着充分的感情。少用逻辑,多用问好,感叹号。尤其遇到实在难以讲通的
时候,来个反问是个无上妙法,好比你问你女朋友,为何要花这多钱买这件衣服,她的
回答一定是:难道不行么?如果男朋友还JJWW,就给他再来个感叹号!坚定地对他说:
只有买了这个衣服,晚上才能和你OOXX!
这个文章做的还是不错的,架子搭的好,逻辑也已经少到不能再少了;感情也很充沛,
要是把袁崇焕换成袁老二什么的就更好了,可以充分体现用人民群众对袁崇焕的蔑视,
展开革命大批判。
文中不去讲这个袁的奏疏具体内容就很好,因为群众是没必要看的,反正不外乎是毒草
,坏的,吹牛。直接把主要精力放在让群众学习和记住领袖的目光如炬,高瞻远瞩, 把
袁的“牛皮戳的体无完肤”,最后还有一个神来之笔,来一个杠杠响的马屁,"他的思
维...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忙总说的袁绍是谁?
一、原文简介(参考黄寿祺《周易译注》)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大意:同人卦象征与人聚合、与人同心,与人协作之意,而与人和同必须用心无私,光
明磊落,不打小算盘。
与广远无边,普天下不分种类集合的人和同,则前景必然顺利亨通。
同心相聚,万众一心,就可以涉越险难。
但是聚合众人,不能为恶行邪,只有固守君子之正道才有利。(野,极目而视,地与天
连接之处,指广远无边的境界,比喻用心无私,光明磊落。利涉大川,指利于涉越险难)
传统解释:
从卦象看,同人卦是下卦是离,是火,上卦是乾,是天,是火燃烧往上同于天的象。卦
中六二得位得中,且上应九五,又是卦中唯一阴爻,所以其他五阳爻都想与之和同,所
以六二象征同人。野是指旷远之地,同人于野象征宽广无私,所以没有阻碍,顺利。
同人就是与人相同,同心同德、友好合作、共同为善,志同道合之人以大公之心行天下
大同之道。同人于野的意思就是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人不同而心同,情孚恩洽。
与人和同并不都是有益的。狐朋狗党,臭味相投,狼狈为奸,为非作歹,这种“与人和
同”不但虚耗光阴也害人害己。而一般大多数人与人纠集成伙,常常是为了一己私利,
便...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4
据说灰熊猫在这个版出没,我看你有点像,说话和他一样的这么自信,尽是主观的断言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断言,你的推理具有多大程度的必然性。
本来不想理你的,太弱了。不过这里的袁黑属耗子的,两天不拍他就能上房。所以还是
挨排扁一下吧。
1)袁是靠说“惊人之语”上位吗?
论对后金的成绩,袁当时不说第一,大概没人敢说第二。袁有两次大捷,没有败绩, 成
功安抚蒙古。除了袁,还有谁的业绩可以?熊廷弼,斩了;孙承宗,柳河之败下台了;
满桂,是武将,还是蒙古人。难道你以为大家招人都像国内某些地方不看简历专听对方
吹牛的吗?
“惊人之语”又如何?有书面的Proposal吗? 凭口头一语(而不是书面奏章)就能定罪,
明朝是文革吗? 退一万步, 就算真有按期责效,五年时间到了吗? 老毛也说解放战争五
年就能胜利, 结果一年敌人打到延安,山东几乎全丢. 还有, 要说“惊人之语”,你家毛
文龙说的就实在太多了, 毛文龙才是抢成绩的一把好手,忽悠得明朝把精锐水军拨给他
, 最后却占着茅坑不拉屎。
2)袁"矫诏擅杀军区司令"
笑死。哪来的"矫诏"?
还"擅杀"?袁杀毛是合法的;虽然袁和毛都拿尚方宝剑,但袁可以杀毛...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了当年明月同学写的袁崇焕
反间计有点类似于草地密电,这些秘密的东西的问题是知道的人少,留下来的证据也少
,导致后世一直对有无争论不休。
我个人倾向于有反间计。主要是所有说法里只有反间计逻辑上最自洽。简要说一下我的
理由。
首先,崇祯翻脸的速度太快了。11月23日召见袁崇焕时态度好得不行,袁是穿着青衣小
帽请罪的打扮,结果崇祯赏赐了貂裘大衣给袁崇焕(袁好大面子),说明崇祯至少是原谅
了袁的失误。一星期后第二次召见上来就"杀毛文龙,今逗留何也",没头没脑的话把袁
崇焕搞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说明崇祯处于极度气愤得情绪中,考虑到崇祯此时才18岁
左右,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报应该是他新近得到的。而且崇祯不惜冒着激反关宁
军的风险,不顾众多大臣的苦苦劝阻,临阵换帅,除了说明情况相当严重外,还说明他
认为情报比较确切——市井流言之类的小道消息是不够格的。
所以问题是,这个情报是谁提供的呢?
第二,袁的罪名,如我前面所说,从目前的史料来看,没有一个能落到实处。有人会说
斩帅,问题是斩帅虽然不合惯例,但是合法,崇祯事后认可了(虽然据说他很不爽)。所
以就是大家看到的"谋款而斩帅",回到了追究动机上,而动机这东西比较唯心,说你...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袁崇焕5年能否平辽???
战前背景
后金方面
千里奔袭的成功,令皇太极在国中威望大增,一些年轻将领由对皇太极的敬佩变成了崇
拜。当阿敏屠城逃归后,皇太极立即下令将其逮捕,众贝勒大臣无一人反对,这在从前
是根本做不到的。于是,皇太极与三尊佛并坐的局面改成了与两尊佛并坐,汗权得到了
进一步巩固。由于大贝勒代善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在千里奔袭的问题上曾持反对意见,而
事实证明他们的反对是完全错误的,因此,在对待皇太极的态度上比从前又规矩了许多。
在千里奔袭
大凌河
之前,皇太极便以关心兄长身体为名,取消了努尔哈赤时期制定的四位大勒按月轮流执
政的作法。为了进一步加强汗权,在大凌河之战打响之前,皇太极仿照明制,组建了六
部,即吏、礼、户、兵、刑、工等,六部的贝勒全都是年轻人,他们均直接受皇太极领
导,这是封建性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皇太极在巩固权力的道路上正稳步推进,代善
和莽古尔泰的权力则被进一步虚化和削弱。
千里奔袭的成功,使八旗将士们从锦宁战败的阴影中彻底解脱了出来,他们看到了明朝
军队的不堪一击,看到了明王朝的虚弱,进一步坚定了残明的信心。
在千里奔袭之战中,后金军掠夺了大批人口和财物,国力大为增强。总之,千里奔袭之...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1329
37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正文 第十一节 优待
船开到夷陵就算出了三峡,一年多前邓名在巴东和刘体纯首次相遇时,后者手边有甲
士两千;去年在湖广大丰收后,刘体纯已经拥有七千战兵,盔甲也焕然一新。不过此时
邓名在夷陵见到刘体纯时,却得知夷陵只有一千出头战兵。而且和在巴东时不同,那时
刘体纯几乎随时可以倾巢出动,但现在夷陵的明军却不可轻动,必须呆在夷陵坚守。
听邓名问起周围形势,刘体纯更是难掩忧色,现在荆州府称不上安全。荆州府西部
因为与施州卫接壤还好一些——现在施州卫控制在明将王光兴手中,刘体纯与王光兴战
线相接,清军难以窥视;但东部形式要紧张得多,进入岳州府的湖南清军越来越多,与
明军形成对峙。
就是所谓形势较好的西部防线,其实有很大的隐患,因为李来亨、刘体纯与王光兴
的关系并不好。王光兴本是楚军将领,驻守郧阳和闯营多次交战,清兵南下后王光兴的
朋友们纷纷向满清投降,他坚持不降,战败后撤退到施州卫继续抵抗。川陕总督李国英
因为与王光兴有一份香火情,所以一直希望能够劝降他,但无论昔日楚军故友如何劝说
,王光兴始终不为所动。文安之节制川鄂军务后,王光兴也积极响应,服从文安之的部
署、调遣,也能勉强在文安之的旗号下与闯营...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38
为什么要警惕南方系之一:南方系的七宗罪
从道
为什么要警惕“南方系”之一:“南方系的七宗罪”

引言
孔庆东一条“三妈”“微小说”,诱来80多家媒体围剿,同时引发了一场网民与主流媒
体之间的口水大战,“南方系”媒体究竟是不是汉奸媒体——再次公众争论的焦点。不
久前,洪博培在美国参加竞选演说时炫耀:“我们应该在中国境内团结我们的盟友和支
持者……他们带来的变化足以扳倒中国”(详细)——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1945年杜勒斯在美国众议院会议谈瓦解苏联的手段:“我们一定要在苏联内部找到同意
我们思想意识的人,找到我们的同盟军”。(详细)往事不可追,来者犹可鉴,我们有
必要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要警惕“南方系”,本篇内容是“南方系的七宗罪”。
何谓“南方系”?
(注:这里要讨论的“南方系”特指媒体界的“南方系”,不包括“南方系”背后的向
往资本主义、投靠帝国主义的“资本体系”和“权力体系”。)
南方系——国内鼓吹新自由主义的“自由派”盘踞的主要舆论阵地,其得名来自于一个
很著名的报纸——《南方周末》,该报从属于南方报业集团,狭义的南方系指的是南方
报业集团旗下的报纸、杂志(报纸有《南方日报》...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袁崇焕其实也没有啥大错
另外文章越长,越容易出纰漏.
我有个想法,如果崇祯把袁崇焕下狱后,自己指挥的满桂刘之伦等几次战役漂漂亮亮地
赢了,那么袁崇焕说不定还有一条活路。你看你能力不行吧,我能力比你强,服不服?
这样也许崇祯心情一好还有耐心听袁一方的辩解,放袁一条生路。(想起当年岳飞论述
淮西局势,朝廷不听,结果后来兵变果然如岳飞所料,岳飞反而有罪)。
事实是崇祯做得远远不如袁崇焕,为了保住面子,就得把责任都推到袁身上。(崇祯可
曾为自己瞎指挥检讨过?)
当时明朝和后金的和谈的情况,是后金内部更困难,皇太极愿意自去汗号,“上疏称臣
,求款再四”,还请朝鲜出面,“绍介其间”。还通过蒙古向明廷转告和谈的愿望。兴
兵攻明,每每打出求和的旗号。明朝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对议和这么排斥。结合两
次宁锦大捷,从若干年前的悲观变成片面乐观。
从袁崇焕罪名的演变看,也不像有城下经过这一节:
拿下袁崇焕的时候,崇祯质问两点:为何杀毛文龙,为何逗留京城不战,没有问为何蓟
门故意放水:
“上问以杀毛文龙。今逗留何也。并不能对。命下锦衣狱。”(《国榷》5505页)
过了几天,解释袁被逮的缘由,说关宁军不打仗,退懦自保。说的还是逗留不战...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40
他不懂古文,而且出口成谎.
把他当傻子看就行了.
例如他说的什么袁崇焕"只身入东江军斩帅"完全是胡扯淡.
一来这不符合常理---郭子仪那是没办法.
袁自个去,这是什么行为艺术?
二来有史料说当时还有双方兵对峙的一刻.
另外孙承宗夸毛文龙的话,不知道有过多少.
"孤剑临豺狼之穴" 就是孙说的.
再者,毛文龙比袁崇焕对后金和谈更早.
有人说这个对比是 郭子仪 vs 毛文龙 也不是全无道理.

你才是完全错误的。 :)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是兵力薄弱的情况下的行险之举。
除非你能找到明末以前的翻案文章,讲“子仪实拥重兵,而单骑赴营者,行为艺术也”,
才能证明孙承宗也知道“郭子仪当时兵力相当强悍”。
退一万步说,郭子仪兵再多,到回纥的异族敌营叙故交友情一事与袁崇焕凭上方宝剑
杀毛文龙无法相比。郭子仪一典只能是指当胡虏兵临城下之际武将的作为,不可能是
歌颂袁到东江杀本方将领。
s**********n
发帖数: 1485
41
孙这两首诗,是一个老师对得意学生如此下场的巨大惋惜和悲痛的表达。里面的用典有
褒有贬--老师回忆学生同样可以提学生的缺点--但是绝没有讽刺的意思。
两首诗里面所有的话应该都是写袁崇焕。上面有人说第一首前四句写毛文龙,我觉得不
通。首先毛只不过蹲在个犄角旮旯骚扰一下而已,骚扰的再好也当不上“提戈护九扉”
。能说出这种话来,除非孙是毛的手下,并且除了写诗别无所长,整天琢摸着拍毛的马
屁。另外假如前四句写毛,五六句一毛一袁,七八句又写毛并同时讽刺袁,全诗结构上
就很散。孙承宗也不是什么大诗人,这两首应该都是非常普通非常八股的七律,四联“
起承转合”共同服务于一个主题,就是对袁崇焕的回忆。
上面有人说“最后突然转为“东江事迹,如何突兀云云,我看是把这首诗解为对袁生平
的罗列了。其实以孙跟袁的交情,对袁的了解,这诗更多的是在写人而不是写事。作为
袁这个人来说,东江斩毛文龙是最能体现他这个人的性格的事件,放在最后作豹尾,再
合适不过了。同样的,“丁威去,中令归”也是在着重写袁这个人刚愎独断的性格(“
小袁这个人挺好,就是有点不听人劝自以为是“)。
当然,诗本来就是模糊的,比如用了个典故,里面几个人
S**********u
发帖数: 1329
4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第十九节 防区
蒋国柱和梁化凤都希望达素赶紧离开江苏,作为地方官他们根本不想养这么一支不受他
们控制的大军,不仅仅他们二人这么想,其他江南的官员同样不愿意头上有这么一个太
上皇。既然马逢知已经放弃江南前往浙江了,他们就盼望达素赶快启程去浙江,等援军
离开了江南,也就不需要南京方面再承担这支援军的粮饷了。
与南京方面不同,浙江目前省城告急,倒是希望达素前去增援,在两边的合力劝说
下,达素也很快下定决心,向北京奏报江南已经稳定,请求朝廷批准他前去增援杭州。
达素的资历非常老,他和鳌拜一样都是皇太极的白甲近卫出身,在松锦大战时已经
是皇太极的亲卫指挥官。在松锦大战中,达素也和鳌拜一样立下功勋,等清军入关时已
经是一方战将。在清廷镇压姜镶叛乱的历次战役中,达素又屡次立下功劳,深得清廷信
任赏识。离开北京前,达素已经是顺治御林军的统领,得知郑成功威胁南京后,顺治一
边准备亲征,一边就派出猛将达素立刻南下,希望他能力挽狂澜。
在起草给清廷的奏章时,达素也有些犹豫,这几天梁化凤和蒋国柱的劝说起到了很
大的效果,让达素心中生出攻打金厦的念头来。虽然这十余年来郑成功在福建大小数十
战,屡次以少胜... 阅读全帖
w****y
发帖数: 42
43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三十七节 等待 下
六月初,清廷山西援军的先头部队抵达保宁。作为此次大战的监军,孙思克的兴致显得
相当不错。上次跟随吴三桂出征给他带来了不少的功勋;在赵良栋等三个将领前往四川
的时候,他又挑拨了一把他们与吴三桂的关系,因此回到北京以后得到了辅政大臣的私
下赞赏。这次作为李国英的监军,如果甘陕绿营能够在四川立功,那么孙思克显然功不
可没。虽然朝廷要求一线持重,不过孙思克还是忍不住要幻想击败邓名的荣耀——如果
纵横长江流域的邓名马失前蹄,被山西和甘陕绿营击毙,那么孙思克的锦绣前程也就是
板上钉钉了。
由于李国英最后的那番泄气话,北京觉得有必要再给川陕总督鼓一把劲,因此孙思
克带来的山西绿营比原先预计的还要多一些,总计有一万两千披甲和五万多民夫。除了
山西的绿营外,孙思克还带来了三千多汉八旗,相比绿营,汉军旗的装备无疑要好,带
着绿营禁止拥有的虎蹲炮,还有几百支鸟铳——虽然朝廷并不一定要取得什么了不起的
战绩,但是也盼望李国英能够捕捉到战机,给北京一些惊喜。
大批的辎重运到广元、保宁后,甘陕总督也增派了五万多民夫,把物资从嘉陵江上
游送往重庆。
满怀着建功立业的热望,孙思克兴冲冲地赶到了...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375
44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_第三十八节 牵制(下)
在昆明等到了六月中旬,该谈的事都谈过了,周围的风景名胜也都玩过了,邓名不打算
再等下去了。
“李国英在重庆聚拢了两万兵马,这么多人的口粮不可能都靠着从关中转运。”邓
名并不知道北京正在倾力支持重庆,而是从经济角度推测清廷会鼓励重庆自给自足:“
我们回成都去召集兵马,赶在八月前杀到重庆城下,把李国英的庄稼都割了。”
因为四川大部分土地都是无人区,所以明军对重庆的侦察很困难,川西水师没有在
长江边上侦察到清军的军团,但邓名依然认为李国英会在嘉陵江的上游组织军屯,来解
决粮食问题。当然情报收集困难不是单方面的,对于叙州和万县的情况,李国英同样是
靠猜测。由于水师处于弱势,清军的猜测依据比明军还要少得多。就比如万县的屯田吧
,李国英认为袁宗第人力更充沛,吃饭的嘴也更多,不会比熊兰在万县时搞得更差。
最伤心的人就是赵天霸,听说缅甸政变后,他盼望李定国、邓名会出兵去拨乱反正
,存亡续绝也是大大的美名啊,可惜现在明军确实没有余力去管藩属的闲事。
“再等两天吧,要是吴三桂进攻晋王,我们还要助晋王一臂之力。”赵天霸说道。
“好吧,就再等两天。”邓名痛快地答应了,在...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45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正文 第二十四节 内忧(下)
互相问候完毕,刘体纯重复了刚才向袁宗第提出的的疑问。
“邓提督太小看我们的战斗力了。”李来亨直言不讳地说道。他确实早就做好了准
备,听说成都迟迟不给万县提供军粮后,李来亨还自己筹备了一些,也已经运来了:“
重庆现在只有李国英的万把战兵,而我们有两万多甲士,小侄这次又带来了五千人,有
一个月应该就能拿下重庆了吧。”
“粮草的事情不必担忧,”袁宗第把刘晋戈的来信交给李来亨过目,告诉他成都会
给万县运来运粮,不过成都的人手不够,需要万县自己筹备辅兵。
“如此就好。”李来亨接过信时表情显得有些复杂,而看完信后明显地松了一口气。
刘体纯察言观色,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顾虑?”
一开始李来亨还支支吾吾地不肯说,但听刘体纯把党守素的话复述了一遍后,李来
亨也轻叹一声:“我也觉得邓提督和我们老闯营的人似乎是有些疏远了,但看上去又不
像,他一直重用我们的人,还用三堵墙当做卫队。”
“这次不就是用刘曜他们来分权了么?”刘体纯当着其他夔东将领不会说这种话,
但在场的三个人都是和邓名关系最密切、感情最好的人,所以他也就不同担心会因为这
番话而导致什么严重...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46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三十六节 分摊(上)
送重庆清军过江的时候,邓名还让他们打包带走了一些野味。看着绿营将领的坐船驶向
对岸,邓名身旁的赵天霸冷笑了一声:“且让他们再得意些日子。”
邓名收起了告别时的笑容,转身问赵天霸道:“你对重庆怎么看?”
“既然李国英都想放弃重庆了,我们大概也没有必要在这里流血了。”赵天霸不假思索
地答道,江南的川军估计要到十月才能大批返回,就是前哨部队也要到九月才能进入夔
门。跟着邓名远征缅甸的军队在中秋节后无论如何也该解散,让大家回家放松一下了。
所以今年进攻重庆的可能性不大,现在看起来更没有必要白白付出牺牲:“如果重庆真
的放弃了封锁我们航道的想法,那就让他们先在城里呆着,可是李国英一定得设法消灭
。”
“嗯,现在李国英是我们最危险的敌人,如果没有他,或许重庆在清军的手中对我们反
倒更有利。”邓名点点头。刚才绿营将领们叙述了李国英的话,对清廷来说,保障对重
庆的补给是个沉重的负担。如果重庆驻扎的军队不是现在的两、三万兵马而是十万大军
的话,那么清廷的积蓄就会在这里被大量地消耗,就能够有利地支援其他战线上的明军
和抗清义军。
不过只要李国英还坐镇重庆,那么重庆的威胁就依旧巨大。现在由于川西的强势,所以...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了当年明月同学写的袁崇焕
现在想来,所谓的牛皮不牛皮的,也不是那么板上钉钉。
诸葛亮号称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但
是他做到了吗?是不是他也在吹牛呢?
诸葛亮的话是白纸黑字写在纸上的,袁崇焕的话不过是平台召对的时候口头说说的。崇
祯当时还是一个十七岁左右的小屁孩,没啥做事经验,搁现在大概还在上高中,据说性
格又偏狭急燥,安知不是他追着袁问还要几年呢?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袁主动给自己下了五年的套,又有什么呢?现在做项目,哪个不是
事先先制定好计划,预计要多长时间完成,为啥?人都有惰性,没有deadline,很可能
就永远完不成。所以为啥不可以说其实袁不是吹牛,反而是个实在人,没有其他官僚那
么滑头呢?如果袁不是说五年,说三十年平辽,那么大家是不是还认为他在吹牛?估计
大家的答案还是Yes,因为一年半后金打到京城了。
后金一年半后打到京城,其实也不能说当初袁的五年平辽计划的错误。老毛46年说要五
年统一中国,结果没到一年,首府延安都丢了,计划不如变化么。何况,少数民族军队打到北京来的事情之前也不是没发生过;土木之变不说了,七十年前还有庚戌之变,蒙古军队打到北京,明朝军队不敢...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924
48
近代中国军事人才的最主要来源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留日士官生,保定军校生,黄埔
军校生,此外还有一些地方讲武堂毕业生。其中以留日士官生发端最早,时间也较长,
从1898年第一批留日士官生赴日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后计有二十九期、一千六百
余人。虽然留日士官生的总体数量不及保定和黄埔学生,但是其历史作用却不容忽视。
作为一个最早接受近代军事教育的群体,留日士官在清末至民国初年的中国军队近代化
过程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使中国军队不仅从装备上,而且从编制、训练、体制和思想上
从中世纪走向了近代。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不论是著名的保定军校还是更加著名的黄埔军校,在其创建者中,我们都不难看到留日
士官生的影子,而那些地方讲武堂的创办更离不开士官生的参与。虽然,留日生的主要
活动时间是清末到民初,但是直到抗战乃至三年内战的战场上,我们仍能看到他们的身
影。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时间跨度大,又历经清末、北洋和国民正府三个时期,士官生所遗
留的资料远较保定和黄埔要少得多。近年来,一些有关留日士官生的论文和网络资料开
始流传,笔者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补充...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3340
49
(本文系转载,请辨别阅读)
薄熙来至少涉及七宗罪:在海伍德命案中与妻子涉嫌杀人罪行;严重违反组织纪律;与
有国外情报组织背景的外国商人关系密切,危及国家安全;操纵网络与海外媒体,攻击
党和国家领导人;监听中央领导人,渗透中央警卫局;践踏法治,胡乱打黑,搞乱政法
系统;搞政治小舰队,背离中央。谷开来可能牵连多宗命案,面对死刑命运。薄的问题
成为北京政治改革契机,意义堪比打倒四人帮。
--------------------------------------------------
北京的这个下午与往常一样平静。四月十日下午五点半左右,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都
准备下班了,却突然传来通知,副处级以上干部在六点半开会,传达中央精神。这时几
乎所有接到通知的人都知道,这种罕见的传达中央精神的会议,一定与近期发生的重大
事件——重庆市前副市长王立军出走美国领事馆、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撤职有关。
这个时候网上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称六点半新华社会播发有关新闻,七点钟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也会播出。六点半、七点,都过去了,无论是新华社,还是中央电视台,都没
有播发有关薄事件的消息。
但这没有让等待消息的...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924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edcard (买买提一号女魔头),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名单(1-5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8 15:00:40 2011, 美东)
近代中国军事人才的最主要来源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留日士官生,保定军校生,黄埔
军校生,此外还有一些地方讲武堂毕业生。其中以留日士官生发端最早,时间也较长,
从1898年第一批留日士官生赴日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后计有二十九期、一千六百
余人。虽然留日士官生的总体数量不及保定和黄埔学生,但是其历史作用却不容忽视。
作为一个最早接受近代军事教育的群体,留日士官在清末至民国初年的中国军队近代化
过程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使中国军队不仅从装备上,而且从编制、训练、体制和思想上
从中世纪走向了近代。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不论是著名的保定军校还是更加著名的黄埔军校,在其创建者中,我们都不难看到留日
士官生的影子,而那些地方讲武堂的创办更离不开士官生的参与。虽然,留日生的主要
活动...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