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观行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
p*******e
发帖数: 524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四祖道信度牛头山法融禅师
祖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
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
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
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
瞋,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
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r****n
发帖数: 8253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这样能把水烧开吗?
补充:这里所说的禅定,是严格的四禅八定,并不包括纯观禅的情况。
因为纯观的修法和修四禅八定有本质区别,对于定力要求不如止禅那么严格。但是也是
要经过严格的训练积累才可以,如果定力不足够,也难以将“相续”打破,难以看到无
常和无我和苦的共相。而且纯观行者需要足够的慧力。用慧力来弥补定力的不足。
无论是修止禅还是观禅,有一点是必须要做到的,就是日常当中尽量维持正念觉知。即
尽量时刻清醒的觉知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绝对不是念佛这类专注),并配合无常,苦
,无我的正思维。这样最低不会让自己退失。

年能
r****n
发帖数: 8253
3

愚蠢的人,你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并不代表别人不能。
对我个人而言,我文中所说的部分已经被我证实。并决定了我的修行方法和修行方向。
对于他人而言,非常欢迎进行证实尤其证伪,也非常欢迎物理学的实验进行证明。
无论是佛法修行,还是物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所说的都可以进行验证。
我所说的,来自于正定和正思维,它也是我走向解脱的一部分。
我是纯观行者,我是朝向慧解脱的人。
p*******y
发帖数: 782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宗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
净宗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
1生平
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诞生于隋大业九年,安徽泗洲(一说
山东临淄人),年少出家。纵观大师一生德业,概述有二:
(1)归心净土,勤笃苦行
善导大师出家后,早年修习《法华经》,《维摩诘经》,后见西方净
土变相与《观无量寿佛经》,心生欢喜,欣慕西方极乐世界,每常诵
习十六观行,冥心思维,如法作观,未经数年已成深妙,便于定中,
备观宝阁,瑶池,金座,宛在目前,涕泗交流,举身投地。
贞观十五年,大师二十九岁,至西河石壁谷玄中寺,见道绰禅师,蒙
授《无量寿经》。见净土九品道场,大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
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于是勤笃精苦,昼夜礼
诵,如救头然。每入室长跪唱佛,不到力尽,终不休歇。寒冰天气念
佛,亦要念到汗湿衣襟才止息。出则演说净土法门,三十余年,未尝
睡眠。护持戒品,纤毫不犯。心绝念于名闻利禄,从不举目见女人。
律己俊严,待人慈爱宽恕。凡美味佳肴皆供养大众,粗粝饭食则留给
自己。佛前的灯,常年不熄,三衣瓶钵,不用人替自己拿。从不与人
聚谈世俗之事,恐怕耽误净业。大师念佛功深,成就殊胜,念一声
佛,则有一道光明从其
Y**u
发帖数: 5466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临济录(白话)
什么是三眼国土
有人问: "什么是三眼国土"。 师回答说:"我和你一起进入净妙国土中, 穿清净衣,
成法身佛。 然后进入无差别国土中, 穿无差别衣, 成报身佛; 再进入解脱国土中,
穿光明衣,成化身佛。 这三眼国土不同, 不同的是衣服。经论家认为法身是根本体
, 报化二身是用。 在我看来, 法身的说法是不根本的。 所以古人说'身依义立,土
据体论,法性身、法性土', 很明显,这都是建立之法,依通的国土。好像空拳和黄叶
都是用来骗小孩的, 干草刺和枯骨头上又哪里还有什么水。 心外无法, 心内也不可
得。你想得到什么呢? 有很多人说什么有修有证。 千万不要搞错了, 如果有什么可
以修得, 都是在造生死的业。你说六度万行齐修, 我看全是造业。 求佛求法是造地
狱业。求菩萨也是造业, 看经看教也是造业。 佛和祖师是没事人, 所以无漏无为是
清净业。 有一群瞎眼和尚, 吃饱饭就去打坐,在念头上用劲,讨厌嘈杂, 欢喜安静
, 这是外道法。 以前的祖师们曾说 你要是住心看静,向外观照,收心向内以求干净
。制心一处以求入定,等等如此都是造作。你现在当下听法的, 用你去修他证他庄严
他吗? 这不是可以修...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这样能把水烧开吗?
☆─────────────────────────────────────☆
runsun (runsun) 于 (Wed May 19 09:35:48 2010, 北京) 提到:
一壶水,加热2分钟,水温10度,然后火灭了,过了10分钟,又加热,水温20度,然后
火又灭了,又过了10分钟,加热,水温5度。。。。如此不断循环。
这种烧水方式能把水烧开吗?
当然不能,而有些人打坐修禅定就类似这种。
根据缅甸某禅林的统计,如果是出家专心修,每天最低8小时打坐,大部分人要5到10年能
证出禅定。
根据上面的,一个在家人如果要修禅定,那么每天打坐不应该低于8小时,最低最低6小
时,要远离交际,要远离各种欲望,要远离各种复杂的脑力工作。还要严格的持戒。
这样才能持续的将“水”烧开,否则如上面的烧水过程,水刚刚热一点,火就停了,无
法得以持续,这样怎么可能修出禅定?这种方式修禅定,哪怕天天打坐,哪怕天天两三
个小时。所能获得仅仅是一些非常粗浅的定力,和真正的禅定相差遥远,和解脱所要求
的定力水平,相差十万八千里。
当然,禅定波罗密深厚的人除外。这样的人,打坐一两个小时就可能迅速入定,...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7
☆─────────────────────────────────────☆
runsun (runsun) 于 (Wed Jul 7 05:29:11 2010, 美东) 提到:
以下是个人根据自己的思考与佛法实修,结合佛陀的佛法以及现有量子物理学的部分理论,而产生的一种宇宙模型,代表个人观点,供各位参考。这个只是草稿版,并不完善。如有错误之处,欢迎指正。
一、这个世界只存在一个刹那,每个刹那都是不同的世界
解释:此处的世界指的是我们感知的世界,包括被物理学认为的客观世界(实际并不是客观独立的)以及我们的意识。对应于佛法所说的五蕴世间。以及量子物理当中的物质的粒子态。
这个刹那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单位,它的时间是普朗克时间。同时也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组成粒子的单位,它的长度是普朗克长度,是一维的。
这个结论也说明这个世界的任何物质和意识现象都是量子化的,是非连续的,是分立的。小到微观粒子,大到整个宇宙。包括能量,时间,空间,运动等等。都是量子化的。
比喻:这个刹那类似电影当中的单个胶片,这个刹那包含了不同的信息状态,这些最小的单位高速的生灭,组成了一个看似连续的,实际只存...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8

我自己修四念处,方法有点类似于马哈希尊者的方法,我也是纯观行者。即不修四禅八
定,利用近行定直接进行观禅。
四念住核心比较简单,即如实觉察当下出现的行为和意识的生生灭灭。
但是真正理解,真正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到底该如何做就不是很简单,最好有经验的
禅师具体指导,而我在这方面,并不打算具体教人,不想扮演指导者,也不觉得自己的
经验有多少可以供别人参考。
当然以后我会写一篇比较详细全面的,或者是书的形式,在这里,我也陆续说了不少。
你现在,应该做的是多多了解,多多的听,多多的思考,我认为暂时不急于进行具体的
修行。
我的观点是,前面的闻思哪怕是五年十年,也比一上来就开始盲修瞎练要好太多,这方
面有太多教训,我就是其中之一。
S**U
发帖数: 7025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家为什么喜欢佛教呢?
是滴。
可以读一下这段,看自己与佛法因缘有多深。
瑜伽师地论/21
谓暂闻佛或法或僧胜功\德已,便得随念清净信心,引发广大出离善法。数数缘念融练净
心,身遂毛竪,悲泣雨泪\。
http://zh.wikisource.org/zh/%E7%91%9C%E4%BC%BD%E5%B8%AB%E5%9C%B0%E8%AB%96/021
云何名为已趣入者所有诸相。谓安住种姓补特伽罗才已趣入设转余生。于自大师及善说法毘奈耶中。虽复妄念。若遇世间现有恶说法毘奈耶及有善说法毘奈耶。虽久听闻以无量门赞美恶说法毘奈耶有胜功\德。而不信解爱乐修行。亦不于彼而求出家。设暂出家才得趣入。寻复速疾弃舍退还。为性于彼不乐安住。如蜜生虫置之酽酢。或如爱乐受妙欲者置淤泥中。彼由宿世妙善因力所任持故。若暂听闻赞美善说法毘奈耶少分功\德。或全
未闻。虽暂少闻或全未闻。而能速疾信解趣入爱乐修行或求出家。既出家已毕竟趣入终无退转。为性于此爱乐安住。如蜜生虫。置之上蜜。或如爱乐受妙欲者置胜欲中。彼由宿世妙善因力所任持故。是名第一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
复有所余已得趣入补特伽罗已趣入相。谓虽未得能往一切恶趣无暇...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百度百科
藏傳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藏传佛教
藏傳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贬义),是指傳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傳佛
教,与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藏傳佛教属于大乘佛教,修习上先
顯教传授后密教传授。雖然藏傳佛教中並沒有小乘佛教傳承,但是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
對藏傳佛教的形成,仍有很深遠的影響。
藏传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
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莲花生大师来
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
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过朗达玛灭佛的波折,佛教经过灭佛运动的破坏后重新振兴
,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格鲁、觉囊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
弘期。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的特殊
局面。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
教。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维基主题:佛教
目录 [隐藏]
1 詞語釋義
2 起源
2.1 前弘期
2.2 後弘期
3...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马哈西系统纯观行者的定
马哈西系统内观,是修纯观不修定。这与经说的戒定慧三学以解脱,有没有冲突呢?
在杂阿含的依据,是阿难说的∶「修习于观,终成于止。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
在论典中的依据,马哈西的弟子 U Silananda 长老指出∶清净道论有乾观者(dry
insight)。修纯观不修定,可以成就刹那定,而不是根本定。其实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
也主张没有根本定的观可以证果。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
http://zh.wikisource.org/zh/%E7%91%9C%E4%BC%BD%E5%B8%AB%E5%9C%B
或有增上慧学,能引发增上心学。谓圣弟子未得根本静虑,先学见迹。后为进断修道所
断一切烦恼,正勤加行修念觉支,乃至修舍觉支,是名增上慧学引发增上心学。
b**d
发帖数: 7644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马哈西系统纯观行者的定
Try过,感觉挺难得。
S**U
发帖数: 7025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马哈西系统纯观行者的定
你的性向可能适合先修定,再修观。
平时守护根门,正念正智,听闻佛法,如理思惟,对修观有帮助。
b**d
发帖数: 7644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马哈西系统纯观行者的定
很有可能。 都try一下好了。
S**U
发帖数: 702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马哈西系统纯观行者的定
大智度论说,无定的乾慧虽有智慧,不能得道,在道智阶段得禅定水,才能证果。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五
十地者,乾慧地等。乾慧地有二种∶一者、声闻;二者、菩萨。声闻人独为涅盘故,勤
精进,持戒清净,堪任受道;或习观佛三昧,或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分别集
诸善法,舍不善法;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地。于菩萨则初发
心乃至未得顺忍。性地者,声闻人,从暖法乃至世间第一法;于菩萨得顺忍,爱著诸法
实相,亦不生邪见,得禅定水。八人地者,从苦法忍,乃至道比忍;是十五心,于菩萨
则是无生法忍,入菩萨位。见地者,初得圣果,所谓须陀洹果;于菩萨则是阿鞞跋致地
S**U
发帖数: 7025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马哈西系统纯观行者的定
我的结论是,从论师与实践的观点,马哈西系统纯观的定很有根据。阿含经也有些根据
z*****n
发帖数: 633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契入空性的关键
契入空性的关键
越尘居士
一、契入空性的通用教法 2
二、特殊的引导方便 4
三、对方法与环境等因素的考量 6
四、常见错误辨正 7
五、 心闻无遮出尘初步(略去)
5.1第一步引导,心闻无遮扯脱根尘
5.2明晰出尘
5.3第二步引导, 毗婆舍那
5.3契入空性前常见错误的校正
5.4伴随进展的现象
六、 广大无边菩提道――继续深入(略去)
一、契入空性的通用教法
在契入空性之前,行人应当在佛法的修学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要以言之为
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苦集灭道; 菩提心,广大慈悲,利益一切众生趋向解脱;正见
,缘起性空,无主宰,非实有。 此三主要道见诸三藏十二部,前贤大德均已广说。若
圆满三主要道,则行人业已成佛。这里作为契入空性前的基础,对出离心方面的大致要
求是对世间法知虚妄而有节制,菩提心方面要求大致是愿菩提心及少分行菩提心范围,
而对正见的要求则是闻思范围。 在此基础上,行人以戒律为防护,以禅修为增上,依正
见经毗婆舍那而契入空性。由思维所成见通向空性现量见道的关键过渡是毗婆舍那,即
在思维心下对自心相似相续正观缘起。 若得相应,则行人得以现量体会无生本觉...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8

是不是有资格,显然不是你我说了算。
我说的不对吗?更何况也根本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认识的,科学界同样也有
我自己本来就是纯观行者,也一直没有修四禅八定。在家人想要证初禅,除非自己波罗
密深厚,否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初禅这种对在家人来说,基本是死路一条。
证到初禅就能最少能投生色界天
我并没有认为自己严重违背正语,正业,正命。佛法对这些都很明确的定义。
站在佛法的角度来说,我可能还是这里正语做得相当好的。
正语里面包括如实语,包括不说和解脱无关的废话。
我从来只尊重值得尊重的人。某些人,在我眼里大概就是猪狗的形象。甚至还比不上。
这里就有一大堆这样的人。
人有很多种类型,他们的“进化”程度也千差万别。
我如果把猪狗当成真正的人,这显然也是不公平,对他也不利,对我也不利。
a*****y
发帖数: 33185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止观--维基百科
止观,佛教術語,奢摩他與毗婆舍那的合稱,是修行禪那的兩大方法。汉传佛教中,天
台宗特別重視這個法门
目录
* 1 概念
* 2 止观十门
* 3 十乘观法
* 4 止观方法
* 5 止观舍
* 6 修止观意义
* 7 参考文献
概念
止与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指定
慧双修。[1]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专注于特定对象,并生起正智慧以观一对象。又
作寂照、明静。
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中水影现万象,止与观,实一体而不二。故称“止观不二”[2
]。
止观十门
止观十门,又称十乘观法,十法而成止观。[3]
* 心行称理摄散名止。
* 止不滞寂,不碍观事。
* 由理事交彻而必俱遂使止观无碍而双运。
* 理事形夺而俱尽,故止观两亡而绝寄。
* 绝理事无碍之境,与泯止观无碍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
,故不碍一味而心境。
* 由即理之事摄一切法故,即止之观,亦见一切。
* 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今止观见此心即是彼心。
* 由...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0
我提醒你一下,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么说
我虽然没有他心通,但是我有比较强的洞察能力,以及分析推理能力,在我说一些话的
时候,给出一些信息的,我已经知道有人可能会怎么做。但是玩完全不介意他去那么做
,所以我才会故意说。
如果要做一个纯观行者,必须要具有极其精确的判断和求实的能力,你目前还远远不具
备。你现在身上有一些修行佛法的大忌,如果这些无法被克服,它们会彻底毁了你,让
你没上路,就已经倒下了。
S**U
发帖数: 7025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慧与愚痴
慧,在大小乘经论里,曾安立了种种不同底名称,最一般而常见的,是般若(慧)。还有观、忍、见、智、方便、光、明、觉等。三十七道品中的正见、正思惟、择法等也是。大体说来,都是慧的异名,它们所指的内容,虽没有什么大差别,但在佛法的说明上,这些名称的安立,也有著各自不同底特殊含义。
诸异名中,般若(慧)、闍那(智)、毘钵舍那(观)三者,显得特别重要。它们在共通中所有的不同意义,也有更显著的分别;当然,其真正体性仍然是没有差异的。
般若一名,比较其他异名,可说最为尊贵,含义也最深广。它底安立,著重在因行的修学;到达究竟圆满的果证,般若即转名萨婆若(一切智),或菩提(觉),所以罗什说∶「萨婆若名老般若」。般若所代表的,是学行中的因慧,而智与菩提等,则是依般若而证悟的果慧。再说慧、观二名义∶慧以「简择为性」;约作用立名,这简择为性的慧体,在初学即名为观。学者初时所修的慧,每用观的名称代表,及至观行成就,始名为
慧。其实慧、观二名,体义本一,通前通后,只是约修行的久暂与深浅,而作此偏胜之分。我们如要了解慧的内容,就不可忽略观的意义。关于观的名义,佛为弥勒菩萨说∶「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22
悬 论
一 释题目
此经题,即是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此题中佛说二字,显说经之主。
说经有菩萨、弟子、诸天、鬼神等所说,与佛理相应、为佛印可者,皆为佛说;一切
经首云佛说者,即此意也。此经皆优波离与佛相问答之辞,阿难结集者也。梵语佛陀
,简称曰佛,华言觉者,即觉悟宇宙一切真实谛相;故凡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者,皆名
曰佛,此是通称。但此佛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也;以释尊应化此土为娑婆教主,故此世
一切经典皆释尊所说,是以佛说者即释尊所说也。佛云何说法?诸法性相离一切相,
所谓『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微妙难思,自内所证。法华经云:『诸法
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诸众生说』。佛以大悲愿力,为诸众生开示悟
入佛之知见,令未解脱者解脱、未悟者悟。佛已无一切生死烦恼,已证涅盘菩提,但
诸众生犹没在苦则所愿尚未满足,亦即为佛果未圆满;一切经皆是将佛所证境,以方
便善巧而施设之教化。现所讲者,即诸经中之一经尔。
观、即能观之智,所观之境即是弥勒上生。菩萨是通名,发菩提心,集修福慧资
粮,行菩萨行,由十信至等觉五十一位皆名菩萨;故菩萨名字极其广泛。同一世界有
无量无...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
上之三教,摄尽佛一代所说之经,及诸菩萨所造之论。细寻法义,便见三义全殊,一法
无别。就三义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对,第三第一性相相对,皆条然易见。唯第二第三,
破相与显性相对,讲者禅者同迷。皆谓同是一宗一教,皆以破相便为真性。故今广辨空
宗性宗有其十异:一,法义真俗异;二,心性二名异;三,性字二体异;四,真智真知
异;五,有我无我异;六,遮诠表诠异;七,认名认体异;八,二谛三谛异;九,三性
空有异;十,佛德空有异。
初,法义真俗异者。空宗缘未显真灵之性故,但以一切差别之相为法。法是俗谛。照此
诸法,无为无相,无生无灭,无增无减等为义。义是真谛,故智度论以俗谛为法无碍辩
,以真谛为义无碍辩。性宗则以一真之性为法,空有等种种差别为义。故经云,无量义
者从一法生。华严十地亦云,法者知自性,义者知生灭;法者知真谛,义者知俗谛;法
者知一乘,义者知诸乘。如是十番释法义二无碍义,皆以法为真谛,以义为俗谛。
二,心性二名异者。空宗一向目诸法本源为性,性宗多目诸法本源为心。目为性者,诸
论多同,不必叙述。目为心者,胜鬘云,自性清净心。起信云,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4
第1章 禅宗之源——从达摩到弘忍
本世纪初,随着敦煌禅籍的发现和研究,禅宗及其宗派源流问题,日益引起世人
的关注,尤其是中日佛教学者的高度重视。有关禅、禅学、禅宗的研究著作不断涌现,
这就为深入研究禅宗宗派源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诸说纷纭
禅、禅学、禅宗是相互关联而又各不相同的一系列概念。禅是古印度宗教通过打坐
使心念安定下来的实践。在释迦牟尼以前,印度即是以生天为坐禅目的的思想;至释迦
牟尼时,始展开远能苦乐两边,以达中道涅槃为目的之禅。此后,印度佛教的禅观思想
日趋发达,无数禅经应运而生。汉末传入中国的禅经,多系传承小乘承统的禅观思想,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出四卷《楞伽经》,即列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禅、如来禅四
种禅。菩提达摩(即达摩多罗)所传(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禅经》所说自性清净禅
。禅学是关于修禅定的学说,而禅宗则是以达摩为初祖、以直探以源、见性成佛为宗旨
的大乘佛教宗派。中国禅宗的创立,有佛陀扇多说、达摩说、道信弘忍说、六祖惠能说
、马祖道一说等。
第一、佛陀扇多说。太虚大师持此说。太虚《与胡适之论菩提达摩书》说:“禅宗
所奉为初...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5
第13章 临济法门(四)——临济宗再次分流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临济宗发展到元代,分为南北两大传承系统。北方以海云印简为代表,南方则以
高峰原妙、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为代表。印简一系与蒙古贵族关系密切,在元初被奉
为“临济正宗”,势力很大,但在禅学思想上并没有多少创新和发展。南方临济宗不仅
保持宋以来丛林禅学的特点,而且对宋代“看话禅”等传统禅法有所丰富和扩展,从而
使临济宗风仍保持一定生机和活力。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印简(1202-1257),字海云,俗姓宋,山西岚谷宁远(今山西岚县)人
。自幼出家,从学中观沼禅师,十一岁受具足戒,中观沼圆寂后,印简到燕京大庆寿寺
,从学于中和璋禅师,并接续其禅法。1235年,窝阔台差官选试天下僧道,印简被
推为住持。1247年,贵由皇帝命他统领僧众,赐白金万两。1251年,蒙哥即位
,命印简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印简死后,忽必烈命建塔于大庆寿寺之侧,谥“佛日圆明
大师”,前此,成吉思汗曾赐号“寂照英悟大师”,成吉思汗的二皇后赐号“光天镇国
大士”。印简历事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和蒙哥四朝,...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14章 近代传承
第14章 近代传承
一、圆瑛禅净兼弘
进入近现代后,中国佛教神日渐衰微,但传承不断,法脉绵延、敬安、圆瑛、太
虚、虚云、来果、明真、印顺等一批高僧、大德主持佛法,长者、居士大力扶持,光大
宗门,颇有建树。
一、圆瑛禅净兼弘
圆瑛(1878-1953)为中国近代禅门高僧。他宗说兼通,台贤并弘,精研
《楞严》,禅净双修,归宿“三求”,爱国爱教,弘法度生,为中国佛教事业作出卓越
贡献。
圆瑛,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
阙氏。因祷于观音菩萨有感,于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失怙时,由叔父诗瑛扶
养,五房一嗣,备受慈爱。年稍长,感身世孤零,人生如幻,欲出家,叔父不许。18
93年投考本县秀才,次年中取,名列前茅。1895年秋(十九岁)大病一场,病愈
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礼莆田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次年,到涌泉寺依妙莲和
尚受具足戒,后到大雪峰崇圣寺谒达本禅师,充当钣头菜头,茹苦含辛,清修梵行。
二十一岁,圆瑛回到常州天宁寺,依治开老和尚参究禅宗心法,四年中获益良多,
继往宁波天童...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2011年4月份禅修日记
修止禅与修观禅,经行的所缘不同。你听到的是修观禅的方法,都是观行走时身体与心
法的不断变化,方便不同而已。举脚前进时,推动前进的色法生起,支持站立的色法消
失,看到色法的变化。等等。
若是修止禅,经行时还是以选定的止禅对相为所缘。例如修安般止禅,经行还是继续注
意出入息,少分注意行走。这是因为修止要不间断的注意所缘,不放弃所缘,不因为身
体威仪的改变而放弃所缘,持续才有定力。
b*****l
发帖数: 3821
28
不管声闻还是初发心菩萨,看看可能犯的错误加以避免,
已经犯的,“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除如上诸重罪业”。
《虚空藏菩萨经》
初发心菩萨趣向大乘。有八根本罪犯波罗夷。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
堕于恶趣离安隐处失人天乐。亦失大乘境界之乐。久在生死离善知识。
何等为八。谓彼菩萨宿业因缘生五浊世。有余善根近善知识。归趣甚深大乘之法。
发无上心智慧微浅。是初发心菩萨。又从他闻甚深空法读诵受持。
复于少智愚痴人前读诵解说。余人闻已惊疑怖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生退没乐声闻乘。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一根本重罪。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
堕于恶趣离安隐处。失人天乐及以大乘境界之乐。坏菩提心。
是故菩萨。宜应先知众生善根及了彼心。随其所堪次第说法。如入大海渐渐至深。
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随其所应以种种形现生其土。而为说法令生惭愧。于所
犯罪发露忏悔。不堕恶趣增进善根。长养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心。
。。。
复次善男子。初发心菩萨语余人言。汝今不能乐于大乘。亦不能行六波罗蜜。
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如早发声闻辟支佛心。速尽生死入般涅槃。
余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二根本重罪。
复次善男...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2011年4月份禅修日记
☆─────────────────────────────────────☆
rainbowcc (去嗔师太cece) 于 (Fri Apr 8 23:06:43 2011, 美东) 提到:
4/1/11
没打坐/修心/观照。
4/2/11
同上。
4/3/11
同上。
4/4/11 周一
打坐:1小时
跑步:2迈
练舞:半小时
阅读: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记录:
新工作虽然基本适应了,生活中也有不少值得开心得事情,但身心仍无法轻安,心态有
细微的压力/焦虑。早上开车上班的路上看到初升的太阳和广袤的天空,提醒自己,修
心比工作重要多了,事实上没有什么比修心更重要了。虽然我。。。。。,可仍然充满
缺乏感和不安全感,深深地感到缺乏/不饱足/不轻安,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况且,
除了修心,还有什么好玩/有意思/有兴趣的么?修心已经上升到了人生意义的高度了。
可是一进公司,这些提醒就全部抛到脑后了,就沉陷进工作中去了,完全无法观照,连
观照的想法都不曾升起过。唉。
晚上回来,跑步练舞淋浴,然后,散盘,设置闹钟1小时。试图观照,很难观照,思绪
被工作粘连,很容易被工作上的事情纠着粘着,...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0
八圣道的正定,是修观证果的所依。正定指什么?
南传<相应部>与<摄阿毗达摩义论>∶ 四禅
北传<杂阿含经>∶ 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一心。(四禅?)
北传<瑜伽师地论>∶四禅
北传<大毘婆沙论>引经,印顺<成佛之道>∶七依定(四禅+ 前三无色定)
论师还说近行定、近分定、或刹那定可以证果,这对纯观行者十分重要,不过此文不讨论。
经论原文如下∶
相应部45相应8经/解析经
比丘们!什么是正定?比丘们!这里,比丘从离欲、离不善法后,进入后住于有寻、有伺,离而生喜、乐的初禅;以寻与伺的平息,自信,一心,进入后住于无寻、无伺,定而生喜、乐的第二禅;以喜的褪去与住于平静,正念、正知,以身体感受乐,进入后住于这圣弟子宣说∶『他是平静、专注、住于乐者』的第三禅;以乐的舍断与苦的舍断,及以之前喜悦与忧的灭没,进入后住于不苦不乐,由平静而正念遍净的第四禅,比丘们
!这被称为正定。
杂阿含784经
何等为正定?谓;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一心。
杂阿含817经
复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何等为增上意学?若比丘离欲恶不...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问几个关于佛法的问题
1. 这问题牵涉到几个观念,比较复杂。
A. 「佛法」修观的对象,只是有为法。无为法是修观证果的体验。
B. 稳定不变的概念法,是修止(得根本定)的对象。例如安般念缘呼吸的出入,佛随念缘佛功\德。
C. 论师对概念法的处理不同。有部立「非色非心心不相应行」,大乘说名言,假名等。
D. 要对我们的经验产生观智,就要区分概念法与真实法。南传如此,瑜伽论本地分也说
- 概念法-「假说自性」「假名安立」(即三性中的遍计执),
- 真实法「离言自性」「自相安立」(即三性中的依他起-缘起)两种。
D. 「法」有多义,英文要看意义来翻。见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21/yinshun21-03.html
通常保留梵文 dharma,巴利文 dhamma,不翻成英文。要翻的话∶
教法 -> "teaching"
意境法 -> "phenomenon", "mind-object"
etc.
2. 缘起法指真实法。
阿含说缘起法是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法性,法住,法界,是指「缘起法则」去来今世
都如此, 普遍不变。
十二支缘起,阿含没有说分几世。论师有...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问几个关于佛法的问题
阿含说∶有定的人如实知见(四谛)。
出定修观,还有定的余力,使心能稳定的专住于生灭的对象。即使出定了,此心与没有
定的心,稳定专住程度不同。这是依定发慧的传统。
纯观行者的情形又不同∶不修根本定,而以持续的专住生灭法得刹那定。

不能获得慧,那么入定是为了什么?
n*****r
发帖数: 137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悲欣交集中的一段
慈恩寺主持的履历不错
法师俗家姓张,法名昌身,字智渡、又名起渡、妙定、及强巴嘉措,皆传承法上师所赐
。1963年3月,法师出生于浙江仙居的一户普通人家,1986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曾从事行政管理、设计和科研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常得好评。1989年仲秋,法师所
在单位工会组织集体活动,秋游奉化雪窦寺,因闻梵呗倍感亲切,回杭州后即开始亲近
佛法。1990年5月初,法师开始依止永慈老上师学习显密教法;同年十月的一天傍晚,
陪伴女友游西湖,突闻净慈寺的钟声而破情关、生起出离世间之心。1993年以后,法师
先后为浙江、湖南、山东、山西、四川、广东等地寺院规划或方案修正、寺宇修复不遗
余力。1994年4月从师显沙弥相,2000年12月正式剃披,2002年春期于江西宝峰寺受具
足戒,现为浙江省天台山慈恩寺住持、台州市佛协理事、香港觉海源佛教基金组织顾问
兼指导法师。
法师注重亲近善知识,并以师承为榜样、注重自身修为,教宗并重、显密兼修。自2003
年开始承接法脉、住持慈恩寺以来,诸宗并弘:从净土法门的持名念佛(十念法、五会
法、都摄法)、大愿持诵、供养观行……到六妙法门等天台止观,以及显密兼...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459
34
http://bbs.theravada-chinese.org/thread-2373-1-1.html
作者 Kuyule
2011年8月1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卡玛兰迪禅师指导的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
集禅修。十几天间,无论是在身体的调整和心灵的净化方面,都取得了超乎自己预期的
收获。现将这些收获与感悟整理成文字,献给敬爱的卡玛兰迪禅师,献给那些为此次密
集禅修的顺利开展而默默奉献着的人们。
一、收获

1、身体的调整
十几天的密集禅修,是我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感受到了风大在身体调
整中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治愈疾病的信心。
(1)身体状况显著改善
·禅修前,我患有高血压病,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两年多期间每天都要靠吃1片降压
药来维持血压。禅修期间,根据禅师指示,减为每日半片,血压竟然很正常。
·禅修前,我患有较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稍一疲劳,腰就会酸痛,严重时必须卧床
休息。禅修期间每天身体都很疲劳,但腰病却一直没犯。
·禅修前,我左边头和面曾因受风而麻胀不适,现在已无之前的不适感。
(2)感受到了风大在身体调整中的作用,增强了治...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35

不是,是她讲经的对象各种水平都混在一起,所以不能用太多专业术语。
我有躲么?我只是觉得转述的话,总觉得不那么确切。
要直接了解当然是见面,但这机会很少。
然后就是看录像了,网上有官方网站。应该比别人转述更直接,这里要不你看看:
http://www.suprememastertv.com/tw/
里面有各种录像,可以听言观行,估计没有更直接的办法了。
其中还有个链接是新闻杂志,从早年到现在都有吧。里面也有很多她的讲话。
http://magazine.godsdirectcontact.net/
你自己有兴趣就看吧。
不过我觉得那些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是她教打坐。
这符合佛教的六度波罗蜜说法。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智慧。
因为禅定才会带来智慧,如果只听语言而没有禅定,
那得来的只是知识。知识有用,但如果把知识当智慧就是末法了。
(这说法我也是听说的,但是感到很有道理)
-----------------------------
Y**u
发帖数: 5466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悲欣交集中的一段
☆─────────────────────────────────────☆
nofavor (nofavor) 于 (Thu Jul 21 13:55:30 2011, 美东) 提到:
丙辰十一月三十日:
清早六时起床,静坐片刻,盥洗。
六点半以后,习字一钟点。
早餐,粥大半碗。饭后,静坐。九时起,习字一钟点。
午餐,饭菜各一碗。十二点后,午眠。下午二时起,静坐。
三点钟起,习字。
饥肠辘辘。
晚餐,饭菜各一碗。
饭后,静坐片刻。
就寝。
丙辰十二月一日:
六时起身,静坐。
习字功课如昨。
早餐,粥半碗,较昨日为稀。
中餐,饭菜各一碗。
午后小眠,习字如昨。
傍晚,腹中如火焚。
晚餐,饭半碗。
逐日减少活动,以静、定、安、虑作生活中心。
——闻玉示我,雪子有笺。
闻玉待我,周切备至,此情永不能忘。
看了上面这段记录,突发奇想。下次度假可不可以联系寺庙,来一个断食换心?不知有
没有这种服务?
☆─────────────────────────────────────☆
nofavor (nofavor) 于 (Thu Jul 21 15:26:12 2011, 美...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7
帕奥尊者在小参时没有更详细的说明,因为帕奥主张得安止定后才修观,观禅支先提升
定力,想入定就能入定,以后修观能够先入定再修观。那次帕奥禅修营只有九天,时间
不足以教完整的观禅,所以以修止禅为主。能入定自在,以后修观就过了无法入安止定
的一大门槛。
清净道论的修行顺序是戒定慧,阿含经说正定指四禅,没有人能根据经论反对得定修观
。马哈希系统主张纯观行者有刹那定,所以符合经论的说法,我认为如此解释合理。帕
奥尊者主张以四禅为基础修观,那是经论明文,佛陀就是入四禅然后观四谛成佛。双方
的差异,不是入安止定然后修观是否正确(双方当然承认佛陀用的方法是正确的),而
是是不是一定要有安止定。
f*******8
发帖数: 3612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真面目 节选
这是冯达庵的著作中的一段,给出佛教发展大概的轮廓。
------------------------------
第三节  小乘发展期
释尊在世,三乘一乘虽无所不谈,总以小乘摄机至众。当时学风一若小乘为
无上正法;习大乘者甚属希有。五种法藏,亦以小乘部之经律论三藏最为需要。
实践此中教法,全仗导师之力。佛将涅盘,诸比丘相率哀求留寿,职是之故。
然佛则付嘱摩诃迦叶继承领导之位,以其洞达佛教真面目;且"头陀"第一为
大众素所景仰,足资矜式也。
佛示灭时,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
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此《涅盘经》卷二之言
也。头陀者,抖擞之义;谓振刷精神与烦恼奋斗也。必自刻苦始:衣粪扫衣;食
不过午;住在冢间,长坐不卧;以此为基,日常不觉其苦,庶能不被烦恼制伏云
尔。
佛教以一乘为正宗;三乘为预科。与一乘宗旨真实相应,即达佛教真面目。
习之精熟,能接十方如来法流转加持一切众生,使三乘学人皆得实证果位;否则
不足为三界导师。是故小乘领导之人,亦须先自明宗,乃有实力。灵山会上佛对
百万人天证明迦叶默...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入楞伽经 断食肉品 第八
因为关于楞伽经的争论,我挡下此经来看看,
还没看完,见到这一段,先放在这里。
其中有说:
大慧,夫食肉者,有如是等无量过失,断而不食获大功德。
凡愚不知如是损益,是故我今为汝开演,凡是肉者悉不应食。
大慧,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
--------------------------------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第八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食不食肉功德过失。我及诸菩萨摩诃萨
。知其义已为未来现在报习所熏食肉众生而演说之。令舍肉味求于法味。于一切众生起
大慈心。更相亲爱如一子想。住菩萨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二乘地暂时止息。究
竟当成无上正觉。世尊。路迦耶等诸外道辈。起有无见执着断常。尚有遮禁不听食肉。
何况如来应正等觉。大悲含育世所依怙。而许自他俱食肉耶。善哉世尊。具大慈悲哀愍
世间。等观众生犹如一子。愿为解说食肉过恶不食功德。令我及与诸菩萨等。闻已奉行
广为他说。尔时大慧菩萨重说颂言
菩萨摩诃萨  志求无上觉 酒肉及与葱  为食为不食
愚夫贪嗜肉  臭秽无名称 与彼恶兽同  云何而可食
食者有何过  不食有何德 惟愿最胜尊  为... 阅读全帖
w*******w
发帖数: 2051
40
http://bbs.theravada-chinese.org/thread-2373-1-1.html
调身之良药 净心之妙方
——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集禅修心得
作者 Kuyule
2011年8月1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卡玛兰迪禅师指导的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
集禅修。十几天间,无论是在身体的调整和心灵的净化方面,都取得了超乎自己预期的
收获。现将这些收获与感悟整理成文字,献给敬爱的卡玛兰迪禅师,献给那些为此次密
集禅修的顺利开展而默默奉献着的人们。
晨曦,云雾中的佛学院,犹如仙境般宁静
一、收获

1、身体的调整
十几天的密集禅修,是我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感受到了风大在身体调
整中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治愈疾病的信心。
(1)身体状况显著改善
·禅修前,我患有高血压病,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两年多期间每天都要靠吃1片降压
药来维持血压。禅修期间,根据禅师指示,减为每日半片,血压竟然很正常。
·禅修前,我患有较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稍一疲劳,腰就会酸痛,严重时必须卧床
休息。禅修期间每天身体都很疲劳,但腰病却一直没犯。
·禅修前,我左边头...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41
常有修学原始佛法者—修学解脱道而未断我见之人—作如是不解真实义之说:“
自古以来常有大乘与小乘之争。”又言:“大乘法是质变后的佛法,与阿含经典所说不
符。”又言:“解脱果成就,证得第四果时,便是已成佛道。”
然而如是言,实有大过。所以者何?谓如是等人,不知解脱道之正义,亦不解佛
菩提道,不解成佛之道,亦不肯承认自身不懂成佛之道,不肯承认自己所知之佛法属于
欠缺佛菩提道之残缺佛法,由是故作诽谤大乘佛法之言,乃言:“大小乘之争。”乃言
:“大乘非是原始佛法,大乘是原始佛法质变后之佛法,非是佛口亲说者。”
然而实际本质上,绝非大小乘之争,实是小乘凡夫与大乘圣人争执也;大乘贤圣
未尝与小乘中诸凡夫人争也,唯是宣说如实之大小乘佛法尔;若所说是如实语者,则非
是争也。今观小乘凡夫所言“大乘与小乘争”,观其所说成佛之法者,则皆虚妄不实;
若所说虚妄不实者,则是与人争,非是他人与之争也。
大乘菩萨虽亦修证解脱果,然而却以无生法忍一切种智为依归,以佛菩提智之一
切种智为主修。小乘人则唯从事于解脱道之修学,不修证大乘法中之般若;是故,小乘
之极果为解脱果之第四果,...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42
你引用的文字出自《印光法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五》。你的回答有两个问题。
断章取义。
你引文后面紧跟着就是下面这一段:
“蕅益大师示居名字,智者示居五品,南岳示居十信。虽三大师之本地,皆不可测。而
其所示名字观行相似三位,可见实相之不易证,后进之难超越。实恐后人未证谓证,故
以身说法,令其自知惭愧,不敢妄拟故耳。三大师末后示位之恩,粉骨碎身,莫之能报
。汝自忖度,果能越此三师否乎。”
给你普及一点大乘里的常识:只有圣位菩萨和佛才能用示现二字。
逻辑混乱。
既然你否定了汉传佛教,而印光大师又属于汉传佛教,就可以推论出你对印光大师所言
自然是否定态度。而你却引用印光大师的话来支持你否定汉传佛教的观点。这么明显的
逻辑错误自己还看不出来。
s*******1
发帖数: 191
43
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道觉悟的时候,最初的本愿并不准备将佛法传出,普度众生;
因为佛陀的觉悟智慧,只有达到同等境界的佛陀才能够相互印证,而对于没有达到佛陀
觉悟的众生来说,听闻高深大法就如同向盲人描述太阳,毫无实际利益可言,但是因为
他最初修炼的发心是为了解脱众生的生老病死,为了能够使有情众生能够解脱三界六道
轮回之苦,这才将一定层次的宇宙真理讲出来,引导众人走向永恒光明的涅槃境地,在
传法的过程中,也曾向身边的上部座弟子讲述过更加高深的佛法,这就是佛教中“大乘
”与“小乘”佛法的来源,这些佛法与他在普罗大众前所讲出来的佛法是不同的,只跟
据当时身边的四大菩萨,十大弟子,这些上根弟子所述,一般根器的弟子就算是听闻讲
法,也无力印证佛法中的真性,将自性中的觉悟与法性光明结合起来,这是修炼境界的
不同所决定的,所谓的“法无定法”,除了佛法在宇宙不同层次、不同境界、不同世界
的如意展现以外,还包括针对不同修炼层次的人,佛法对于她心灵智慧的感悟,引导,
体现也是不同的。
传法只是在铺路,要真正的度化有缘人,还得必须等到此人的机缘成熟,接受真理的善
果已成,才能法与人类的先天佛性结合起来,达到明...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圆觉经 7: 威德自在菩萨
问: "世尊,比如一座大城池,城外有四个城门,从任何方向到来的人要进城的话并不
局限于从一个为向进入,一切菩萨及庄严佛国的众生要成就觉悟智慧,并不只有一个方
便法门。希望世尊广为我们宣说一切方便法门和修行渐次,以及修行人共有几种,使参
加这个法会的菩萨以及末世众生中追求大乘佛法的人迅速领悟圆觉,无所障碍地悟入清
净觉悟境界。"
答: "“善男子,至高无上的圆满妙觉遍满十方,能生出佛及一切万法,而这些都具有
同一个本体,相互平等。各种修行本质上没有区别,如果随顺众生根性机宜的不同,则
修行方法多得无法计量。圆觉修法按众生根性的差别而归纳的话,应当有三种。
“善男子,如果菩萨们能够体悟清净圆觉,就取净觉心上的寂静为观行之本,从澄清一
切妄念入手,便会觉知识心上有烦动。这样就能引得静慧发生,身心烦恼从此永远断灭
,由此内心便能生发寂静,感觉轻松安详。由于自心寂静的缘故,十方世界的如来觉心
都能在其中显现,就如同镜中的影像。这种方使法门,叫做‘奢摩他’。
“善男子,如果菩萨们能够体悟清净圆觉,以清净觉心了知分别心以及六根、六尘都是
因为幻化而有的,于是生起如幻的智慧以去除如幻的无明,或者变化...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5
☆─────────────────────────────────────☆
shaoshao1 (shaoshao) 于 (Fri Feb 24 09:12:41 2012, 美东) 提到:
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道觉悟的时候,最初的本愿并不准备将佛法传出,普度众生;
因为佛陀的觉悟智慧,只有达到同等境界的佛陀才能够相互印证,而对于没有达到佛陀
觉悟的众生来说,听闻高深大法就如同向盲人描述太阳,毫无实际利益可言,但是因为
他最初修炼的发心是为了解脱众生的生老病死,为了能够使有情众生能够解脱三界六道
轮回之苦,这才将一定层次的宇宙真理讲出来,引导众人走向永恒光明的涅槃境地,在
传法的过程中,也曾向身边的上部座弟子讲述过更加高深的佛法,这就是佛教中“大乘
”与“小乘”佛法的来源,这些佛法与他在普罗大众前所讲出来的佛法是不同的,只跟
据当时身边的四大菩萨,十大弟子,这些上根弟子所述,一般根器的弟子就算是听闻讲
法,也无力印证佛法中的真性,将自性中的觉悟与法性光明结合起来,这是修炼境界的
不同所决定的,所谓的“法无定法”,除了佛法在宇宙不同层次、不同境界、不同世界
的如意展现以外...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索达吉堪布:什么是密宗?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我们简单介绍一些密宗的道理。
疑惑一:密宗为何要保密?
众所周知,密宗的见解、修行、行为、果位,有甚深、秘密之意,不能随便公之于众。
之所以如此,续部中说,并不是因为密宗有不可告人的过失,而是因为它特别珍贵、稀
罕,许多人对此无法接受。
就像你所拥有的最昂贵之物,如金子饰品或一大笔钱财,不可能在大众场合中到处炫耀
,生怕别人不知道,而一定会小心翼翼地藏起来,以免被人偷走、抢走、骗走。同样,
密宗由于对我们自己极为珍贵,对别人有时也不一定有利,故应采取保密的态度,这样
所得的利益和加持才是无上的。因此,学习密法的人,自古以来保持隐秘的态度,原因
也在这里。
疑惑二:为何学密的人越来越多?
现在许多人对密宗的信心相当不错,这一点是有原因的。像法王如意宝、贝诺法王、敦
珠法王等,这些公认的大成就者都讲过:末法时代,密法对众生的调伏或者加持极为迅
猛。诚如噶托度达所言:“五浊黑暗越深之时,莲师加持之月越明。”也就是说,...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91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出入息观的修法 zhuan
1.为何修出入息观?
修出入息观是将心集中一处,克服胡思乱想的心。心乱则没有定力,整天被外境所转
。佛教经典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就是说,只要你能够专心地定在一点,心定
不动,心就有力量做很多事情。即观呼吸的出息与入息,很专心地看着呼吸的出、入。
因为这种观法在佛教中非常普遍,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法。我在这里教导大家怎
样修。
2. 出入息观的修法
首先找一个环境清净、空气清新的地方静坐,光线不要太亮,在座位上最好铺一个坐
垫。盘腿可以单盘或双盘,不管怎么盘,全身肌肉要放松。就是说,你在静坐时身体的
任何肌肉都要舒服、放松,不要拉紧,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全身的肌肉不放松,你就
不可能把静坐修好。手可以放在腿上,也可以结手印,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或者右手
在上,左手在下,然后两个拇指相碰在一起。当你把坐姿坐好,把头摆正,眼睛朝前方
看,如此,头就不会低下来;在头没有低下的情况下,眼睛慢慢往地上看,然后盖住,
这样,你的头就摆正了。此时,精神不要集中在眼睛,专心地注意呼吸。呼吸的观法有
数呼吸、观丹田呼吸与观鼻尖呼吸。其中,中国天台宗讲的是六妙门的数息观,而缅甸
的马哈希法门则是... 阅读全帖
s********h
发帖数: 938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借法师的帖子,我也喊两句
没有绝对的正确对待身体的态度。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想会产生不同的“正确”标准
。单就身体的自然倾向来说,有人认为存天理灭人欲是正确的,有人主张顺人欲是正确
的,还有人认为纵欲是正确的。
俺猜你想问的是“佛教看来,如何是对待身体的正确态度”。俺不能说佛教的态度,只
能说俺的理解:
既然身体有即空又有的双重属性,当然就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从每个方面看,都可
能有好几种“正确的”态度。比如,利用身体的相有,有三学,有六度,有观行,又可
修气脉明点等等。利用身体的实空,则可以般若观,平等观等等。
细说可能又有多种“正确的”态度。俺没有能力给你这些方面的细节。但在理论上,佛
教不执于一种法,而重视利用一切法来超越执着。
这都是俺的粗浅理解。错了欢迎拍砖。
G**W
发帖数: 1865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傳經典中和如來藏的連繫
Matching Category :
《大乘密严经》卷2:
「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言:密严佛土是最寂静、是大涅槃、是妙解脱、是净法界,亦
是智慧及以神通诸观行者所止之处;本来常住,不坏不灭;水不能濡、风不能燥,非如
瓶等勤力所成,寻复破坏。非诸似因及不似因之所成立,何以故?宗及诸分是不定法,
诸宗及因,各差别故。
密严佛土是转依识,超分别心,非诸妄情所行之境。
密严佛土是如来处,无始无终,非微尘生、非自性生、非乐欲生,不从摩醯首罗而生,
亦非无明爱业所生,但是无功用智之所生起。……」
《大乘密严经》卷3:
「当知赖耶识,即名为密严。」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w****g
发帖数: 570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四章东山法门
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的黄梅县,地理环境优越,北靠大别山,南临长江黄金水道,
古称“七省通衢”、“鄂东门户”。
在这个地方,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营宇造像”、教化四方徒众整整半个世纪。
经过他们父子的阐扬下,禅宗局面焕然一新。
01 四祖的丰功伟绩
四祖一生当中写下许多浓墨重彩的笔迹:他不仅把顿法带到江南,而且传播到江东
。从此,黄河内外、大江南北、江西江东都植下宗门种子。
他开创道场,造寺立像,使得达摩以来包括二祖三祖那种独来独往的云水生涯,变
成更加固定的团体生活,从而容易摄受天下学子。当时的双峰寺,就像抗战时期的延安
,吸引着无数有志青年,成为一大宗派山头。四祖可以说是宗门史上第一位“五百人大
善知识”。
他教人诵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把《楞伽经》的“诸佛心第一”和《文殊说般若
经》的“一行三昧”结合起来,制作《入道安心要方便》,为僧俗提供各种入道方便法
门。从楞伽心要到般若法门,这是从道信大师开始的。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四祖临终前也表演了一个节目,成为后代祖师的楷模,形成禅
宗特有的家风。他预先嘱咐弟子...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