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诗写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x*****u
发帖数: 3419
1
好像从明来就争论不休,比如下面这一篇,仅供参考:
《生查子.元夕》词作者考辩
张明霞
摘要:关于《生查子·元夕》词的作者问题,在文学史上至今没有定论。曾健将《元
夕》词收入欧公名下时,朱淑贞年龄尚小,甚至还未出世,她的《元夜》诗三首和《元夕
》词的思想感情并不相同。《元夕》词实为欧公所为,而非朱淑真之作。
最近,在《百家唐宋词新话》中读到张璋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说:无论从“意境”、
“风格”,还是从“时间的叙事衔接上,《生查子·元夕》词都与朱淑真的《元夜》诗极
为相似,可称之为姊妹篇。”因此,他便认为:“既然一向都承认诗是朱淑真的作品,而又
不敢肯定词为朱淑真所作,似乎于情于理上说不通。”张先生此说未免有些武断了。为
了便于分析,现将《元夕》词和《元夜》诗抄录于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
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吹鼓斗春风。新欢人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
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待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元夜》之三
关于《生查子·元夕》词的作者问题,在文学史上至今没有定...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761
2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钱谦益诗略识 z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2b9870100fqr0.html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一字牧斋,学者称为:虞山先生。江苏常熟人。少有
才华,十五六岁放言古今,作《伍子胥论》、《留侯论》,令文坛前辈咋舌激赏。时海
虞之“拂水文社”秀出吴中,而钱谦益是其中“朗出天外,不可梯接者”。
谦益少时学前后七子,心追手摹唯欲驱驰过之。后创“虞山诗派”,自有主张:灵
心、世运、学问,力矫明代复古抄袭风气,为清代的诗歌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明清
二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所作长于七律,朱庭珍云:“沉雄博丽,佳句最多,梅村较之,不逮远甚”。钱仲
联也认为:“牧斋七律,当为清代第一”。其中,《西湖杂感二十首》和《后秋兴一百
零四首》为其最佳。特别是《后秋兴一百零四首》,被陈寅恪称为“明清之际的诗史,
较杜陵犹胜一筹,乃五百年来的绝大著作也”。
这里先试析他的一首早期的七绝,然后再重点分析一下他的几首各个阶段有代表性
的七律:
《众香庵赠自休长老》
略彴缘溪一径分,
千山香雪照斜醺。
道人不作寻花梦,
只道漫山是白云。
这...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陈寅恪“用东坡韵”诗中蕴含的生命情调
刘正1 黄鸣2
(1.中国人民大学 古籍所教授,北京 100872;2.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
院副教授,北京 100081)
[内容提要]本文从《陈寅恪诗集》中抽选出“用东坡韵”诗这个主题,进行分析和考证
,认为苏东坡《正月三日点灯会客》等诗歌中对“故国”和“当年”的浓厚的伤感和追
忆情绪,引起了陈寅恪先生的强烈共鸣,以至于他先后写下了14首步东坡韵的诗歌。本
文在指出新旧时代交替的文化心理与其自身的目盲因素对于陈寅恪诗歌创作的重要影响
之时,进而阐明此种类型诗歌与陈寅恪先生晚年心境之关系。力求以陈先生的以诗证史
的研究方法,来还原他本人的文化心境与生命情调,为陈寅恪先生的心态史研究提供一
种路径。
[关键词]陈寅恪、苏东坡、用东坡韵、文化心理、心境
作为传统知识人所具有的特殊素养,陈寅恪养成了以诗记事的习惯。因此,对其诗的解
读,成了分析其晚年心态的重要门径。而在陈寅恪先生的诗中,有一个重要现象至今无
人提及,即他的“用东坡韵”诗。
据我们统计,他的“用东坡韵”诗有《丁亥元夕用东坡韵》(1947年)、《戊子元夕放
焰火呼邻舍儿童聚观用东...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4
你找过马悦然翻译么
(下面章节摘自北岛论诗文集《时间的玫瑰》中的《特朗斯特罗默:黑暗怎样焊住灵魂
的银河》一文。)
(1)
蓝房子在斯德哥尔摩附近的一个小岛上,是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
Tomas Transtromer)的别墅。那房子其实又小又旧,得靠不断翻修和油漆才能度过瑞
典严酷的冬天。
今年三月底,我到斯德哥尔摩开会。会开得沉闷无聊,这恐怕全世界哪儿都一样。临走
前一天,安妮卡(Annika)和我约好去看托马斯。从斯德哥尔摩到托马斯居住的城市维
斯特若斯(Vasteras)有两个小时路程,安妮卡开的是瑞典造的红色萨巴(Saab)车。
天阴沉沉的,时不时飘下些碎雪。今年春天来得晚,阴郁的森林仍在沉睡,田野以灰蓝
色调为主,光秃秃的,随公路起伏。
安妮卡当了十几年外交官,一夜之间变成上帝的使者——牧师。这事对我来说还是有点
儿不可思议,好像长跑运动员,突然改行跳伞。安妮卡确实像运动员,高个儿,短发,
相当矫健。我1981年在北京认识她时,她是瑞典使馆的文化专员。西方,那时还是使馆
区戒备森严的铁栏杆后面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我每次和安妮卡见面,先打电话约好,
等她...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5
多年以来颜纯钩先生都抱着一个愿望,想推出一部注释本的汪精卫诗词集,让一般读者
也能充分欣赏他的古典创作。在我们信札往复中,颜先生曾一再表示,政治和艺术必须
分別看待,我们不应因为不赞成汪精卫的政治,便将他的艺术也一笔抹杀了。这一观点
我是完全同意的。
现在颜先生的夙愿即将实现,但他雅意拳拳坚约我为笺释本《双照楼诗词汇》写序
,参与他的创举。感于他的热忱,我一诺无辞,然而也不免有几分踌躇,不知道应该从
何处落笔。
我既不懂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也没有系统地研究过诗词流变的历史,因此对于汪
精卫诗词本身的分析和评价,我只能敬而远之。一再考虑之后,我觉得也许可以从两个
互相关联的角度来写这篇序文:第一、我是一个旧诗词的爱好者,并且很早便已为汪的
作品所吸引;第二、我又是一个史学工作者,对于汪精卫在日本侵略者的羽翼之下建立
政权这一举动一向有极大的探索兴趣,希望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历史解释。因此几十年
来,凡是有关汪晚年活动的记述,特別是新出现的史料,我大致都曾过目。下面便让我
从这两条线索谈一谈我对于汪精卫其人及其诗词的认识。
如果记忆不误,我想我最早接触到汪精卫的诗是在抗战时期的乡间。大约在我...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48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我所喜欢的诗
我于诗完全外行,有的诗,完全看不懂;有的却一下就喜欢,且反复吟诵。有烦杂,低
落的时候,甚至不需打开所喜欢的诗,在脑子里,在心里过一遍,想一想,便觉得融和
得很。
虽然说李白是诗仙,我最喜欢的却是王维,杜甫,陶渊明,苏东坡,苏辙,宋祁,还有
曹雪芹借黛玉湘云的咏菊诗。这么多诗中,我最喜爱的一句是“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
花间留晚照”。我也说不清楚这句的好在哪里,大概我自己最喜爱夕阳,所以对喜爱夕
阳的诗人,写出的夕阳,特别的偏爱一些。
诗总是与歌连在一起,恐怕不是没有原因的。歌,是用来高唱的多,好的歌总是容易打
动人,因为人的听觉在各个感觉器官中,是离人的心最近的。诗,是用来低吟的多,是
直抒胸意。好的诗,与歌一般,直达心胸,如同光透过玻璃,一下子打动人,感染人。
好的诗,像春雨,似和风,而我心如花,如稻,读这些诗,像春雨蕴物一般,让鄙薄自
私之心顿消无踪,和厚清明之心勃然而生。
大概诗的好坏,直接与人相关的。所以,尽管宝钗在咏桃花诗。可以夺魁,但断断不会
是在咏菊诗中。但凡写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绝写不出“孤标傲世携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人品是什么?人品不是乡愿式的,其襟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陈寅恪“用东坡韵”诗中蕴含的生命情调
刘正1 黄鸣2
(1.中国人民大学 古籍所教授,北京 100872;2.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
院副教授,北京 100081)
[内容提要]本文从《陈寅恪诗集》中抽选出“用东坡韵”诗这个主题,进行分析和考证
,认为苏东坡《正月三日点灯会客》等诗歌中对“故国”和“当年”的浓厚的伤感和追
忆情绪,引起了陈寅恪先生的强烈共鸣,以至于他先后写下了14首步东坡韵的诗歌。本
文在指出新旧时代交替的文化心理与其自身的目盲因素对于陈寅恪诗歌创作的重要影响
之时,进而阐明此种类型诗歌与陈寅恪先生晚年心境之关系。力求以陈先生的以诗证史
的研究方法,来还原他本人的文化心境与生命情调,为陈寅恪先生的心态史研究提供一
种路径。
[关键词]陈寅恪、苏东坡、用东坡韵、文化心理、心境
作为传统知识人所具有的特殊素养,陈寅恪养成了以诗记事的习惯。因此,对其诗的解
读,成了分析其晚年心态的重要门径。而在陈寅恪先生的诗中,有一个重要现象至今无
人提及,即他的“用东坡韵”诗。
据我们统计,他的“用东坡韵”诗有《丁亥元夕用东坡韵》(1947年)、《戊子元夕放
焰火呼邻舍儿童聚观用东...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红楼梦》里也有诗词大会,你造吗?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让古典诗词在历史的天幕里灼灼闪光。这些中国
古诗词,历经千年烛照,以深厚博大的情怀和学识,依旧温暖慰藉着读者的心。
在这万物生长的春天,我们可以去做一个古诗词的朗读者。在中国古典名著里,有
着许多读来朗朗润心的古诗词,其中尤为《红楼梦》最为显眼。大观园里,完全可以举
办一次盛况空前的诗词大会了。不信,我们去看看。
研读过《红楼梦》里的古诗词,经过周密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小说中有诗81首,
词18首,曲18首,赋1篇,歌3首,谚1首,偈4篇,谣1首,赞文1篇,诔文1篇,灯谜诗
13首,诗谜11首,曲谜1首,酒令16首,牙牌令7首,骈文1篇。厉害了,曹雪芹,你完
全就是一个古诗词专家了!
大观园里的这些才子佳人们,是如何吟诗作赋的?
园子里的第一次诗会,召集人原来是元春。元春是谁?就是贾元春,金陵十二钗之
一,贾政与王夫人所生长女,贾宝玉的姐姐,贾府通称娘娘。因生于正月初一而起名元
春,《红楼梦》中第二回便入宫做女史,第十六回加封贤德妃,正是为了迎接元春省亲
,贾府才投资建造了大观园。元春省亲热闹欢腾,但她在深宫里又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或许是为了摆脱...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456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Torasan (真辛苦),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重版汪精卫《双照楼诗词汇》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15 18:07:06 2014, 美东)
多年以来颜纯钩先生都抱着一个愿望,想推出一部注释本的汪精卫诗词集,让一般读者
也能充分欣赏他的古典创作。在我们信札往复中,颜先生曾一再表示,政治和艺术必须
分別看待,我们不应因为不赞成汪精卫的政治,便将他的艺术也一笔抹杀了。这一观点
我是完全同意的。
现在颜先生的夙愿即将实现,但他雅意拳拳坚约我为笺释本《双照楼诗词汇》写序
,参与他的创举。感于他的热忱,我一诺无辞,然而也不免有几分踌躇,不知道应该从
何处落笔。
我既不懂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也没有系统地研究过诗词流变的历史,因此对于汪
精卫诗词本身的分析和评价,我只能敬而远之。一再考虑之后,我觉得也许可以从两个
互相关联的角度来写这篇序文:第一、我是一个旧诗词的爱好者,并且很早便已为汪的
作品所吸引;第二、我又是一个史学工作者,对于汪精卫在日本侵略者的羽翼之下建立
政权这...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0
西澳凯文:毛泽东诗词之我见(一)
发表于 2015 年 12 月 12 日 由 舟巷
——王康先生《思与诗- -却话毛泽东诗词》读后
王康先生最近所作《思与诗- -却话毛泽东诗词》一文,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写的大
气磅礴,读后受益匪浅。文章中的许多观点和评价,本人深有同感,不持异议。
如评价毛之诗词在思想上的“思而邪”,就十分给人以启迪。和王康先生一样,对毛泽
东的诗词也有一段从小学、中学就开始的由朦胧,到学习,到热爱,到崇拜,再到冷漠
,直至批判的过程。“文革”期间,一度曾达到痴迷的程度;天天手不释卷,背诵理解
。说倒背如流,那时不可能的,是吹牛;说首首背得滚瓜烂熟,却一点也不夸张,包括
那几首伪作。但即便在热爱崇拜那些日子里,也总觉得毛之作品中有一股说不清,道不
明的不对劲。格调差一些的,如“不须放屁,请君充我荒腹”之类的姑且不论,就是那
首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都最高的《沁园春·雪》亦是如此,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9
·13”之后,对毛之诗词已持批判态度,但并没有像王康先生那样达到深恶痛绝的地步
:“自定规矩,不再引用毛任何话语诗词”。与之相反,使用是只多不少,虽然许多已
带有调侃的...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白是白种人
《情圣杜甫》,1922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以此为题的演讲。他认为,杜甫
是中国文人中第一抒情圣手。咦,杜甫不是那位苦大仇深、忧国忧民的抑郁症大叔么?
哎,所以说很烦你们这些文盲。细读杜甫诗,就会发现,杜甫这家伙就是个李白控。自
从和李白鬼混了一年多,发生了“酒后同睡一张床、盖同一个被子,白天手拉着手,四
处招摇”(“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纯洁男男关系,之后二十多年,他的人生
就像一部难民生活宣传片。持续的愁云惨雾中,他是靠着对诗仙哥哥的思念撑下来的。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他写给李白的情书,可考证的就有15首,题目够露骨:《冬日怀李白》、《春日忆李白
》、《梦李白》、《天末怀李白》……当李白入狱、被流放,所有人都对他喊打喊杀,
杜甫站出来,为李白辩驳。
为了你,我愿意背叛全世界。
李白于杜甫,就如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里雪穗之于亮司,在冗长的黑暗中,你是我唯
一的光。
1杜甫与李白相遇在初夏的洛阳。
李白44岁,杜甫33岁。11岁是个很微妙的年龄差,貌似感情难得善终,比如王菲与谢霆
锋、麦当娜与盖里奇、巩俐与黄和祥、张惠妹与何守正。
此前,李白贵为国民偶像,在文坛、朝廷、...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4170
1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t:一颗星亮在天边——纪念穆旦
颗星亮在天边——纪念穆旦
发表日期:2008年1月17日 出处:纪念诗人穆旦逝世三十周年专题 作者:谢冕
已经有1573位读者读过此文
每一个诗的季节里都有它的时尚和流俗,做一个既能传达那时代的脉搏,而又能卓然
自立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的诗人是困难的。惯性力图裹胁所有的诗人用一种方式和共同的
姿态发言,这对天才便意味着伤害;而天才一旦试图反抗那秩序,悲剧几乎毫无例外地
便要产生。

本世纪中叶是中国新诗形势严峻的时代。绵延不断的战争和社会动荡催使诗歌为契合
现实需要而忽略甚而放逐抒情。民族的和群体的利益使个性变得微不足道。诗人的独特
性追求与大时代的一致性召唤不由自主地构成了不可调和的反差,在这样的氛围里诗人
的坚持可能意味着苦难。

对于此一时期从事创作的诗人,他们始终面对着难以摆脱的双重的压力,社会的和艺
术的。国运的艰危要求并导引着诗歌对它的关注,其合理性当然无可置疑。但当时,缺
少节制的直接宣泄已成约定的模式,采取别一方式而达于同一目标的艺术行为便自然地
具有了反叛的性质。与此同时,艺术走向民间的呼声日隆,在此一倡导的背后,则有着
近于浮...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11672
13
跟风wh, 也来转篇文,不过这篇是恶搞哈,大家看着玩就好了。基情说不上,但杜甫是
李白的粉没跑。(删了两处不太合适的地方,想看的自己找原文吧)
————————————————————————————————————
《情圣杜甫》,1922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以此为题的演讲,他认为,杜甫是
中国文人中第一抒情圣手——咦,杜甫不是那位苦大仇深、忧国忧民的抑郁症大叔么?
哎,所以说很烦你们这些文盲,亲自细读杜甫诗,就会发现,杜甫这家伙就是个李白控
。自从和李白鬼混了一年多,发生了“酒后同睡一张床、盖同一个被子,白天手拉着手
,四处招摇”(“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纯洁的男男关系,之后二十多年,他
的人生就像一部难民生活宣传片。持续的愁云惨雾中,他是靠着对诗仙哥哥的思念撑下
来的。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他写给李白的情书,可考证的就有15首,题目够露骨:《冬日怀李白》、《春日忆李白
》、《梦李白》、《天末怀李白》……当李白入狱、被流放,所有人都对他喊打喊杀,
杜甫站出来,为李白辩驳。
为了你,我愿意背叛全世界。
李白于杜甫,就如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里雪穗之于亮司,在冗长的黑暗中...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4
文章很长。不知道是北岛英语不大灵,还是排版错误,第一句就把格林威治村著名的文
艺酒吧White Horse Tavern错写成White Horse Tavern了。文章里提到一句Bob Dylan
,说他也是这个文艺酒吧的常客。没找到北岛专门写Bob Dylan的文章,估计是我记错
了。反正就记得北岛那本散文集里写的都是他在国外遇到的名人(诗人、汉学家等等,
记得有Jonathan Spence)和普通人。
我以前的老板特别欣赏北岛的散文,说从中可见其文字功夫。我粗粗看了这本散文集里
的几篇,感觉写得浮光掠影。毕竟他对西方文化不熟悉,连语言沟通都有困难。当时觉
得很可惜,国内才是最适合他的创作土壤和源泉啊。
疯狂的狄兰
北岛
2014/11/20 14:17:03 来源:北京文艺网

1953年11月4日凌晨两点,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独自走进白马酒家(
WhiteHome Tavern)。这栋建于1880年的木结构的房子,位于纽约曼哈顿格林威治村附
近,是由码头仓库改装的酒吧,过去主要顾客是码头工人。一个多钟头后,他回到附近
的旅馆,跟女友丽兹(Liz)说:“我...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600
15
青年时代的李商隐在未中进士之前,曾在河南济源玉阳山和王屋山一带隐居学道,读书
习业,准备应考。在此期间,诗人与女道士宋华阳姊妹交往甚密,并与宋华阳相爱。已
故着名学者吴调公先生说,“诗人青年时代的恋爱对象”,“现在从史实得到证明的有
洛阳女儿柳枝和女道士宋华阳”(《李商隐研究》)。李商隐写了不少爱情诗,本文只研
究和论述诗人写给女道士宋华阳的三首爱情诗,写作年代不详。为研究方便,就按其二
、其一、其三的顺序予以叙述。
诗人写给宋华阳的第二首爱情诗,即《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曰: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首句用了两个典故。“偷桃”,《博物志·史补》曰,汉武帝好仙道,王母为帝索
备仙桃,东方朔却盗食此桃,故世人谓东方朔为神仙。“窃药”,《淮南子·览冥训》
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姮)娥(按:羿之妻)窃以奔月。”汉代因避汉文帝刘
恒讳,故改称姮娥为嫦娥。李商隐诗中两种称谓皆有。首句明确告诉宋华阳,想入道修
仙,又想过正常的夫妻爱情生活,是不可能的。次句“十二城”,虽是用典,但这裡比
喻月宫。古代传说月宫有白兔和蟾蜍,故又称月宫为蟾宫。第三句...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5242
16
宿舍里的七个恐怖故事
(一) 老大的苹果
老大是大连人,一身腱子肉。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极为豪爽。
老大家里承包着一个大果园,在瓦房店。听说面山背海,景色非常不错。可惜我们
从来没有去过,这不能不算我大学时代的一个遗憾。有一年十一放假,不知为什么老大
竟然从家里带了一百多斤苹果到学校。苹果是用当时民工很时兴的编子袋装着,往床下
放时竟然快把整床下面给占满了。我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老大往床下塞着那袋庞然大物,
老大弄好以后用毛巾用力擦着脸上的汗。
他爹个腿,门口守卫硬是不让我进学校,不拿学生证他还真以为我是民工呀。
他爹个腿,是老大的口头禅,老大说相当于我们口中的“我KAO”。老大擦完了汗,
就拿起了他桌上的大水碗。老大喝水极有特色,左手叉腰,右手拿起那快有一扎大的水
碗。一扬脖不管里面多少水都是一口喝光。喝完了水,老大一抿嘴大喝了一声,走!逮
饭去(大连话:吃饭去)!我们几个都张着嘴,老大,不是吃苹果吗?
他爹个腿!老大极不情愿地从床上又拖出那个编子口袋。袋口用线缠着,他好不容
易解开了,然后从里面拿出七个苹果。挨个扔到我们床上,他爹个腿,不能再给了。走,
逮饭去!
后来,我们终于知...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928
17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转一篇偏激的
严谨的说,作者的定义是对的。
“新诗”也就是“poetry”,不属于任何中国古典意义上的“诗”。古文中的“诗”字
,从“言”从“寺”。从定义上讲必须是具有音乐美感的文字。所谓“诗言志,歌永言
,声依永,律和声。”古诗包括后来的词曲,从来没有放弃过格律上的要求。最宽松的
情况下,也是要押韵的。还有其他隐形的诗体要求,先不一一谈了。
而近代产生的,“完全自由体”诗歌无法归入任何中国古典诗歌分类,甚至定义上也和
“诗”相去甚远。因此用西人的诗歌分类以及定义来探讨古汉语诗歌是行不通的。文体
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尽相同。更何况,古代诗论已有大量的论述,其中的名词和西诗的名
词也很难对应。直接摒弃古人诗论,采用西方观点评论古诗,极不合理。《谈艺录》中
曾经做了很多比较文学的尝试,我觉得基本的分寸大约也就到此为止。至于,仅为了自
欺欺人,搞一些英文词汇来显示学问,而不细究古今词汇内涵的,并不在我讨论之列。
宽泛的讲,我不赞成作者否定新诗的态度。新诗的产生有其时代合理性。需要认清的只
是,新诗古诗是截然不同的文体。他们之间或可借鉴。但绝不可随意互换名词,尤其是
从西诗中生吞活剥来的名词。在这个版上我一再看...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liucarl (盛笑笑),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zt:一颗星亮在天边——纪念穆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0 10:32:39 2014, 美东)
一颗星亮在天边——纪念穆旦
发表日期:2008年1月17日 出处:纪念诗人穆旦逝世三十周年专题 作者:谢冕
已经有1573位读者读过此文
每一个诗的季节里都有它的时尚和流俗,做一个既能传达那时代的脉搏,而又能卓然
自立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的诗人是困难的。惯性力图裹胁所有的诗人用一种方式和共同的
姿态发言,这对天才便意味着伤害;而天才一旦试图反抗那秩序,悲剧几乎毫无例外地
便要产生。

本世纪中叶是中国新诗形势严峻的时代。绵延不断的战争和社会动荡催使诗歌为契合
现实需要而忽略甚而放逐抒情。民族的和群体的利益使个性变得微不足道。诗人的独特
性追求与大时代的一致性召唤不由自主地构成了不可调和的反差,在这样的氛围里诗人
的坚持可能意味着苦难。

对于此一时期从事创作的诗人,他们始终面对...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9
海螺、少贤在摆摊卖诗,芷晴安静地坐在一旁卖画。
摊主海螺说,“卖诗是很艺术的一种行为……为了搞得更像行为艺术,我们假装不谈钱”
而他的朋友少贤玩笑地说:“卖诗和卖药一样,都可以救人,还有自己”
1月10日傍晚,空气中充满了湿漉漉的味道。
广州大学文俊东楼十字路口的人行道上,一群女孩围在一个摊位前,不时发出笑声,“你这个也太猥琐了,这也能拿来卖?”
这些女孩看中了一首名为《婚姻大事》的诗——听说她要嫁人了/她真是傻啊/这大冬天的/嫁人也不会挑/一个好的/时间。
这是一个卖诗的摊点,每首诗10元。摊主名叫罗炽琨,笔名海螺,广东某校大四的学生。少贤是他的合伙人,刚从一家药企辞职。好端端的工作不做,为什么要来卖诗?海螺不语,少贤红着脸开了个玩笑:“卖诗和卖药一样,都可以救人,还有自己。”
“写诗是一种可怕的瘾,这种瘾就像狗皮膏药一样赖着我”
“唇头两瓣印着略短的胡茬,盖着一头及耳的黑发,笑得两眼眯成一条缝,一脸的吊丝气质。”在朋友眼中,海螺怎么看也不像一个会写诗的文艺青年。
2007年,海螺首次离家上学,因为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他写下了第一首诗。从那时起,他便爱上了写诗。海螺说,“写诗是一种可...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0
雍正皇帝--发动群众斗群众的祖师
宋石男
名誉是人类最珍贵的衣服。剥夺一个人的名誉所造成的侮辱,比剥去他的衣服更持久而
深刻。清代雍正年间的“名教罪人”案,即是皇帝通过“发动群众斗群众”、“戴政治
帽子”等手段,剥夺苦主钱名世名誉终身。
钱名世,字亮工,江苏武进人,有“江左才子”之称,案发时为翰林院侍讲。他曾作为
万斯同(字季野)的助手参修《明史》,出力甚多。葛虚存记其事说:“钱亮工……才
思捷敏,昼则征逐朋酒,夕则晋接津要,夜半始归静室中。季野踞高足床上坐,钱就炕
几前执笔,随问随答,如瓶泻水。钱据纸发书,笔不停缀,十行并下,略无罅漏。史稿
之成,虽经数十人手,而万与钱实尸之。噫!万以老诸生系国史绝续之寄,洵非偶然;
钱之才亦曷可少哉!”可见钱名世确有过人才华。但此人有才无行,老师万斯同在京城
病逝,他主持丧事之后,竟将老师的藏书卷走,还将部分手稿攫为己有,故而邓之诚说
他“实非端士也。”
既非端士,那就多半会做些不太体面的事,比如谄媚权贵。年羹尧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权
臣,文人清客少不了要写些赞美诗给他。钱名世就是其中一位。他投赠年羹尧的诗,将
年比作周代的召伯和汉代的卫青、霍去病...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935
21
这位可以看看西川对顾城的评价,也许可以解答一些你的疑问:
http://culture.ifeng.com/huodong/special/gucheng/content-2/deta
西川:顾城鬼气和疏离感很重我“抓”不住他
西川:刚才看了这个片子,我觉得现在我跟顾城拉的很近,因为朦胧诗这些人里边我唯
一一个不认识的就是顾城,我见过顾城,在一个他的讲座,在北师大,我看见过他,但
是跟他没有什么私交。而且我坦率地讲,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喜欢顾城,这个是当时拍
片子的时候我说了,但是全给我剪掉了,我觉得他早期的东西太甜了,作为一个诗人太
甜了,而且童话诗人太矫情,这个对我来说是这么看。但是我对顾城的诗歌的认识有一
个转变的过程,所以这个转变的过程也是今天我为什么要过来,因为我并不认识顾城,
而且当时为什么接受这采访,是因为我对他的诗歌有一种,等于我过来也是表示一个致
敬,因为我后来意识到顾城的诗歌非常独特,尤其是他后来的作品,我非常喜欢他后来
的作品。那么他后来的作品,因为没有私交,所以我只谈诗歌,他后来的作品,刚才荣
老师说鬼片,没有那么鬼气森森的,我也许是受到我刚从印度回来,我在新德里...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7016
22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关于积分制和体裁问题
有些诗友对诗版积分制和体裁问题有不同意见。他们的意见都有道理。但从版务出发,
我还是希望能延续既有的习惯。
这里集中解释一下我的动机。
先谈积分制。
有多方面考虑。首先是财务问题。旧的包子制已让我们版破产了一次。版面越繁荣,破
产越快。跟其它体裁比,诗歌更短小,所以制造起来也更快。导致版面库存经不起消耗
。以前那么长时间诗版几乎是空版,跟买买提包子制大有关系。没有钱做不了事,虽然
只是假钱。诗版几次大的冲突就由钱而起。
就算对钱的态度,在诗版也分成两派,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有人不希望诗版变成名利
场。但也有人是喜欢名利的,没有奖励,他们会造反。我偏向哪一边呢?最后我选择了
支持后者。原因有三。(1)我本人就是名利之徒。我觉得只要是正当努力得来的东西
,没有什么不好意思。(2)追求名利的人讨人喜欢,我觉得都蛮可爱。(3)不喜名利
的诗友因为声明了‘淡泊明志’,这使得他们无法造反。对版务来说,他们的不满和异
议更容易对付。为了省事,就偏向好名利的了。
积分制一方面为了解决财务危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励诗友们多产出。提高诗艺的唯
一途径,就是多写。写多了,就算缺点,也能写成特点。其它的任何方...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2
23
于坚:任何人在嘲讽一个诗人前 想想你对诗懂多少
于坚:“在当今中国,无论新诗还是古体诗,能坚持这样一件完全无用的事,是非常不
容易的。”
8月18日,“南方国际文学周”期间,中国诗人于坚与张清华、韩国诗人李晟馥就“诗
歌的身份”对话。与李晟馥的对话让于坚有所得,“对诗人而言,旅行或同人交流,都
是让你某种经验复活。像是瞬间照亮了你生活中的黑暗部分,这些东西可能正是你早已
遗忘的。”
在于坚看来,诗歌是与神明对话。这时,李晟馥也提到“接神”二字,这让于坚为之一
振。“这个词本身有一种我们早已遗忘的意识,传统中国在很多节日仪式中有这样的内
容。在云南,一些部落直到现在每年春天都会有隆重的仪式将神接到自己的村庄。”
这些突然被照亮的经验是于坚的重要诗歌经验。对谈之后,于坚接受了南都记者的专访。
古体诗与新诗“各美其美”
南都:在跟李晟馥对话时,你也聊到最近周啸天获鲁迅文学奖的事。你怎么看古体诗,
怎么看它在现代社会的位置?
于坚:我认为现在在谈论古体诗和新诗时有一个误区:总认为非此即彼。写古体诗的人
总否定新诗;写新诗的人也总在否定古体诗。完全没必要这样。
新诗诞生于“五四”时期兴起的语言革...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4
妞妞
妞妞今年11岁,刚上小学六年级,别看她小小年纪,却已经写出300多首诗。她的英语老师美国人TOM,还尝试用英文把妞妞写的诗翻译出来。近日,妞妞的家人将其作品放到了西祠胡同上,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和讨论。 扬子晚报记者朱威
11岁女孩写出300多首现代诗
小姑娘名叫妞妞,小小的眼睛,红扑扑的脸蛋……与同龄的女孩子相比,她没有什么不同。在父母为她创办的博客中,记者看到,小家伙写的诗可真不少!内容也比较丰富,有自然景物,有关于人生的思索,甚至还有了解南京的污染情况而写作的即兴诗《繁星》(“满天的繁星/何时曾被遗忘/迷茫的云雾/让我们忘我的忙碌”)。
“妞妞现在写的诗大约有300多首。”妞妞爸王建国先生告诉记者。
让孩子的思想飞一会儿
说到妞妞写诗,妞妞爸称非常偶然。“大概是2011年11月中旬的时候,她中午放学回家,告诉我她写了一首诗,名字叫《心流泪》,表达了对环境的忧虑。看过后,我很惊奇,在此之前她从未写过诗,但妞妞告诉我,是她自己的原创。并且问我,写的好吗?我认真地告诉她,写的非常好,不过要坚持下去很难。结果妞妞说这有什么难的,我一会再写一些,结果那个中午,她又写了3首。”妞妞爸回忆...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7016
25
“有一种来自美国的观点认为:诗歌是对现实的再现。我反对这样的观点。不论回避现
实还是屈从现实,都是另一种‘奴役’。诗歌应该超越现实,把我们从现实中解放出来
。当世界上的一切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时候,只有诗歌像爱情一样,可以表达最深刻
的本质。”
这是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在2013香港诗歌之夜的媒体见面会上的即席发言。83岁的阿多
尼斯在四年里第五次访问中国,北京、上海、杭州、香港、青海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阿
多尼斯在中国拥有大量“粉丝”,老诗人所到之处,都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阿多尼斯的首部中文译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出版至今,已多次再版重印,累计
已近十万册。“我翻译成汉语的诗歌只占总数的3%—5%。”阿多尼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生活在巴黎的阿多尼斯,多年位于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人之列,是当代阿拉伯世界
最伟大的诗人,但由于他鲜明的多重批判者的观点,在阿拉伯世界备受排挤和批评。
2009年的中国行之后,阿多尼斯以《上海》为题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长诗:“金茂大
厦正对天空朗诵自己的诗篇。雾霭,如同一袭透明的轻纱,从楼群的头顶垂下。天空叠
足而坐,一只手搭在西藏的肩头,一只手搂着纽约的腰...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2939
26
☆─────────────────────────────────────☆
smithmike (脉科) 于  提到:
这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些介绍顾城的文章。不管他当时的诗有多好,但做人一定是失败的
。自己不想活了自杀别人也无话可说,可如此残忍地杀死自己的妻子,实在让人不解。
俺不懂诗,对诗也没什么兴趣,没读过顾城的诗,也不知他的诗有多好。那么多人说好
,总是好的吧。那两句不断被写文章的人引用的确是构思别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从这两句诗推测,此人一定想象力丰富,对周围事物具有抽象的敏
感性。但从人家的文章里看,显然他没找到光明,也不清楚什么是光明,一头扎进黑暗
的死胡同里去了,还把无辜的妻子一同拉进死胡同。他自己进死胡同是他自己的选择,
可死胡同并不是他妻子的选择,他妻子被他剝夺了生的权力。这真是一个下得了狠手的
怪异诗人。从人家的文章里看,顾城当时是穷困潦倒了,与世隔绝,又不愿意从那潦倒
的境地寻找走出去的路。
想起了李白与杜甫。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白,一直自负,认为自己有经天纬地
之才,却不得重用,最后“水中捞月”而死。杜甫一生贫困,诗作...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7
来自主题: _WHandFriends版 - 安徒生:《牙痛姑妈》
这个故事我们是从哪儿搜集来的呢?
你想知道吗?
我们是从一个装着许多旧纸的桶里搜集来的。有许多珍贵的好书都跑到熟菜店和杂货店
里去了;它们不是作为读物,而是作为必需品待在那儿的。杂货店包淀粉和咖啡豆需要
用纸,包咸青鱼、黄油和干酪也需要用纸。写着字的纸也是可以有用的。
有些不应该待在桶里的东西也都跑到桶里去了。
我认识一个杂货店里的学徒——他是一个熟菜店老板的儿子。他是一个从地下储藏室里
升到店面上来的人。他阅读过许多东西——杂货纸包上印的和写的那类东西。他收藏了
一大堆有趣的物件,其中包括一些忙碌和粗心大意的公务员扔到字纸篓里去的重要文件
,这个女朋友写给那个女朋友的秘密信,造谣中伤的报告——这是不能流传、而且任何
人也不能谈论的东西。他是一个活的废物收集机构;他收集的作品不能算少,而且他的
工作范围也很广。他既管理他父母的店,也管理他主人的店。他收集了许多值得一读再
读的书或书中的散页。
他曾经把他从桶里——大部分是熟菜店的桶里一一收集得来的抄本和印刷物拿给我看。
有两三张散页是从一个较大的作文本子上扯下来的。写在它们上面的那些非常美丽和清
秀的字体立刻引起我的注意。
“这是一个大...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8
我是一个“痛恨”中国现行教育的父亲,有一个正在这种教育中备受折磨的女儿。往日我从女儿嘴里听到的最多的口头禅是“吐了,我要吐了”。“问什么啦?”“背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哪?”
有时候,女儿也让我拿着那些语文或历史课的“标准答案”帮她背。这是一些什么“标准答案”哪,通常女儿还没背完,我已经受不了了,也想吐,还伴着万丈怒火 ――那真是一种生理上的厌恶。想到千千万万中学生脑子里,塞满这些不经思考只为通过考试然后便弃之如敝屣的“标准答案”,内心便生出莫名的恐惧―――靠 “背功”,能培养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一代新人吗?!
今年9月,在女儿刚开始上高三的时候,有了一个去美国的机会。我当然知道,在高考之年脱离中国教育是一个极大的冒险―――以女儿的成绩,考上国内一个不错的大学还是可以的;可去美国,骤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英语教育体系,命运难以逆料。反复权衡之后,我说明种种利弊,让女儿自己选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走”。
决心“走”,我和女儿其实各怀鬼胎,女儿是为了 “减负”,说美国学生多轻松呀;而我是为了让女儿能得到所谓“创造性教育”的训练。尽管我以往读过不少关于美国教育的书籍和文章,心向往之,但那“创造性”...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2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史有感(柳宗元,刘禹锡)
读史有感(柳宗元,刘禹锡)
刘禹锡和柳宗元是德宗贞元九年(793年)的同榜进士,两人可以说是志和道同的老朋
友,都是当时主张政治革新的著名人物,后来同时被贬,仕途坎坷。
一般认为柳宗元文强于诗,其文影响极大,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维基百科称他为
思想家。但是,他却写下了两首极为著名的短诗,就凭这,他就在宏大深远,色彩斑斓
的的众多唐诗中谋得了一个不朽的地位,为世代传颂。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两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用一典,写得极为清新可人,我想没有人读不懂。然
而,意境深远,很多人啰里啰嗦写了一大堆,仍然远远不及其内涵,唐诗的魅力就在于
此。
唐诗的确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不信你就试一试,这二首诗几乎是白话。
第一首就是一张水墨画,以此景作画的可真不少。蓑笠翁真正是在钓鱼吗?也许在钓心
情,钓风景,或者干脆在钓官,没有人知道。只是一个人在寂静,孤独,一片雪白的天
... 阅读全帖
s********k
发帖数: 472
3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写给爱诗的人--什么是诗?
什么是诗呢?这个可是众说纷纭。从源头上说,诗来自人们劳动中的号子,男女对
唱的情歌,口口相传的历史,以及祭祀时候的祷词。号子是喊的,情歌是唱的,后来的
诗也常常要合乐来歌唱,汉乐府很多就是采自民间的歌谣,所以诗要有音乐美,得好唱
好听。从形式上说,就是要有韵律。
所谓韵律,韵就是要押韵。押韵是诗歌的基本要求,也是韵文的基本要求——不然
还怎么叫韵文呢?从诗经起,到后世的诗词民歌戏曲,乃至今天传唱的流行歌曲,基本
上都是押韵的。押韵是怎么个押法大家都知道,然而方言自古有之,你读起来押韵的我
可未必。所以从隋朝开始,就有所谓官韵,也就是官方的按韵编排的字书,来指导各地
的读书人读书写诗。时代变迁,人们的读音也多有变化,所以后来各朝又常常重订新的
韵书。南宋平水人刘渊编写的《礼部韵略》一百零七韵,后来的韵书韵部大都与之类同
,只是合并为一百零六韵,所以统称这一类韵书为平水韵。
所以我们现在看起古诗来,常常会碰到不押韵不顺口的情况。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斜在唐代是读xia的。我不赞成现在为了押韵,去把斜字读作xia,
读音有变的字还很多,一一都改了来,又是一门黑话。读诗就按现在...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1
西澳凯文:毛泽东诗词之我见(三)
发表于 2015 年 12 月 26 日 由 沉尽
(前文)
——中国古典诗词的出路在于继承中的“扬弃与创新”
中国古诗词走到今天,其继承与发展,像其它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一样,譬如京剧,已有
不断且加速走下坡路的感觉,式微或败象已现。要想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国文学中的这一
奇葩,并继续创造辉煌,必须大力改革,兴利除弊,割除自唐宋以后几百年来形成的痼
疾与沉珂。必须大胆有所扬弃,有所创新。那么,扬弃什么?创新什么?这是本章想要
讨论或曰想向一些大师们讨教的问题。
1. 对反馈回来的几位网友评论意见的回复
在展开本章内容之前,先来看一下三位网友对本人上篇文章的评价,愚以为这三位网友
的意见也还言之有物,像个讨论问题的样子,并以此作为本文的开篇。至于那些偏激和
自损人格的言论,前篇文章已提到,今后将不予理会,实在是不屑一顾。
网友香椿树写道:“让所有人都喜欢毛是不可能的,新旧社会的官商学黑都会憎恨毛,
因为在他们眼里,贵贱颠倒,毛唤醒了底层反抗之心再也无法用儒规佛命来压制,所以
说算是遗祸万年也不为过。至于诗词吗不过是抒发一种感觉,平仄韵律乃是一个建议,
孔乙己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2
王诗龄也在微博中晒老师给她的家庭作业——写名字。小妞写的非常的工整,完全不像是一年级女生的字。
李湘晒王诗龄的作业任务
王诗龄写自己的名字
王诗龄(资料图)
9月21日,李湘通过微博晒女儿王诗龄的家庭作业任务,有书写、阅读、认字等,李湘还在微博中鼓励小妞,让其好好学习!随后,在同一天,王诗龄也在微博中晒老师给她的家庭作业——写名字。小妞写的非常的工整,完全不像是一年级女生的字。
网友纷纷点赞“所以,是要练习签名吗”、“龄字这么多笔画,小公主也写对了哦”。
新闻链接
王诗龄童年照曝光 网友:和爸爸一起胖起来的
刚出生没多久的王诗龄。
今日,有网友在网上曝光了一组王诗龄 、的照片,照片涵盖了王诗龄从尚在襁褓中,到慢慢成为一位可爱童星的成长过程。有趣的时,刚出生时的王岳伦 还略显清瘦,但随着王诗龄的成长,王岳伦也越来越胖,真是岁月是把杀猪刀。
不少网友大赞王诗龄可爱:“这妞从小就这么萌这么可爱”。也有网友调侃道:“王诗龄是和爸爸一起胖起来的。”
u**b
发帖数: 5366
33
这是我google的,一家之言
“古砚微凹聚墨多”这诗句不好?
(2010-08-05 16:54:24)
转载
标签:
杂谈

《红楼梦》中有诗有词,甚至还有诗论。香菱要学诗,向林黛玉请教,曹雪芹就借林黛
玉之口道出了自己的诗歌观: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
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
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接着林黛玉要香菱学王维、学杜
甫、学李白。老实说,看了这段书,总觉得这话不能说到心坎上。究竟为什么,因为没
有读过整首诗,也说不出什么。
北宋名相寇准写过《踏莎行·春暮》,词中有“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之
句。寇准曾知巴东,因此他的诗词集叫《巴东集》。他在巴东建造了秋风亭。陆游入蜀
写过《秋风亭拜寇莱遗象》:“豪杰何心居世名,材高遇事即峥嵘。巴东诗句澶州策,
信手拈来尽可惊。”寇莱公就是寇准,可见陆游是读过寇准诗词的,也惊汉于这位一代
名相,公务之余信手写出了好诗。“重帘不卷留香久”与“屏山半掩余香袅”意思很近
,大概陆游是受了寇准诗句的影响吧。
近读《陆放翁诗词选...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698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本来徐世昌还有几手像样的诗

下面谈风格。有人谓毛泽东诗词虽然大气,但风格上不能算上品。比如说宋词,婉约派
是词的正宗,豪放就次一等了。用他们的标准,连苏东坡都不被认同。夏敬观说苏词“
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什么意思呢?雷大使是男的,跳舞怎
么也比不过女的。李玉刚唱得再像,到底是个假的。他们认为,像晏叔原“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和秦少游“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才是词家本色。进一步
,只有曲折含蓄的,才是好诗。
应该说,持此看法的人是懂词的人,而且一直是主流看法。这个看法占据了周清真以下
整个南宋词坛,继而元明清乃至民国。然而这种看法的根本问题是,他们把一种风格从
平等的地位拉到了统治地位,把形式看得比内容还重要。这样一来,写来写去,都是重
复前人的遗意,吃别人嚼过的馒头。词的路越走越窄,走死了。
比如说,毛主席有一首《虞美人》: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
灰尽,剩有离人。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词毛自己认为不好。怎么不好呢?如果按照婉约风格派的标准,这才是好词呀。我
的看法,这首词不好就不好在词范上。不信你...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698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本来徐世昌还有几手像样的诗
与所有的旧诗人不同,毛泽东是永远的胜利者。在他的心目中,从来没有信过南宋以来
,从宋高宗到常凯申,从汪精卫到邓小平都信奉的“力不如人万事休”歪理邪说。君请
看,三湾改编,他所聚集的是稀稀落落拿着梭镖的乌合之众,但毛凭此却建立了地跨闽
赣的苏维埃共和国;北上抗日,他所带领的仅是八千远途跋涉,疲惫饥饿的残兵,但毛
凭此却开辟了人口过亿的敌后民主政权;建都北京,他所接手的是落后的农业国和四亿
文盲,但毛凭此却完成了包括卫星上天在内的大国工业化。所有这些难以想象,不可逾
越的困难危机,都不能动摇毛泽东神一般的自信,他说“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他所有的诗篇都充满了胜利的浪漫主义。毛主席用他的诗词向中华文化中注入了强大
的斗争胜利的基因。毛说“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从对中华文化基因的贡献来说,毛确实是创造了战无不胜的“王”者之风,超越了李杜
苏辛。特别是今天我们太需要这种精神了。
作诗要讲究意境。这古人也知道。但把他提到鉴定诗歌的最高标准的是王海宁。他在《
人间词话》里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气质,言神
韵,不如言境界”。那么,意境是什么呢?王又说:“... 阅读全帖
o*****p
发帖数: 2977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毛是所有政治家里面最能写的
这一篇我觉得很贴切。
1. 首先气势的确非常独到
2. 但作为诗作,感觉还是远没有到专业级的完美,缺陷明显。“意义稀疏和缺乏转折
,本身就利于节省脑力,体会“气势”,而回头想起的时候,刻薄地说,你就只记得住
“气势”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138226
作者:谢明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138226/answer/841843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毛的诗词为啥那么有气势?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回答是“因为他就是那么有气势啊”(咦
知乎居然没有表情包么,可是我又懒得去找[笑cry]的图片……)。
古往今来有气势的诗人很多,“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有没有气势?“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没有气势?“秋空一碧无今古”有没有气势?等而下之,“
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有没有气势?多一个毛有气势有什么奇怪的?
但我想题主要问的肯定不是这个东西。题主大约要问的是“为何毛的诗词有一种独特的
与他人不同的气势”,抱歉我这里一...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6820
3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诗在骨不在格
父亲退休以后偶尔写诗填词自娱。他的读者里,有一位他的远房表哥,年长他十余岁,
父亲称他谊兼师友。这位老先生,虽然会对父亲偶得的佳句叫好,总体却是十分反对现
代人写格律诗的。要是偶尔遇到有人挑剔哪儿平仄不合格律了,他就更来劲了,说你看
你看,你干嘛把自己的诗叫七律,你要不那么叫,看他们还有何话说。他说到做到,自
己从来不写格律诗,他写的都叫“自度曲”或者“自定义N句”。比如小女出生的时候
,他发来下面的贺词:
特奉上自定义N句(俗名自度曲) 再贺喜得明珠之喜并祝远大前程
繁星今夜特璀璨,
银河急走千帆。
惊牛女顾瞻,
动嫦娥琼楼凭栏。
广袤碧霄流光闪,
天使降人间。
大洋彼岸,
地球那边。
呱呱宣布:
舜裔凤雏,
照亮美利坚。
想故乡阿弟,
早备齐美酒盛馔。
巨觥大盏,
倾榼斟满,
豪迈仰颈一口干。
纵情放歌,
庭院舞影翩跹。
怕什么含化揣蔫?
捧在掌心,
任她花儿滋生舒展,
任她鸟儿歌唱撒欢。
含饴弄孙老来福,
这才是欢喜台、顺气丸。
今知耶?糖浆蜜汁,
怎比得宝贝蛋儿甜?
凭我洞悉宇宙,
敢预言:
几度春风过人间,
美国首任女总统当选;
舜皇胸脯一拍:
是咱家、小婵娟...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8
王康:思与诗:漫话毛泽东诗词(上)
2015.11.23 00:21
打扮成红卫兵的少女手持《毛主席语录》,在北京一家名为“红色经典”的餐厅中的毛
主席像前表演(2006年4月7日)
打扮成红卫兵的少女手持《毛主席语录》,在北京一家名为“红色经典”的餐厅中的毛
主席像前表演(2006年4月7日)
我今天自投罗网,漫话毛泽东诗词。先作几点说明。第一,明年毛泽东死40年,文革发
动50年,在中国大陆公开独立评价毛泽东及其思想文章诗词,还很犯忌。海外中国人,
因为人生经历各异,价值观、审美意识不同,对毛观感的分歧不小,我不愿陷入类似分
歧,但也不回避争论。第二,本人少年时代曾是毛的狂热信徒,——整个中国恐怕找不
到几人不是毛的崇拜者或恐惧者;但经历了文革、上山下乡、林彪事件,本人跟很多人
一样猛然惊觉,成为一个对毛深恶痛绝的青年,终身不变。第三,本人曾自定规矩,不
再引用毛任何话语诗词,今天是自废规矩。现在言归正传。
1976年10月1日,毛泽东死后中共第一个国庆(江青还有6天才被拿下),余英时先生引
毛诗句作了一首七律:“帝子乘风御翠华,不周山下万旗斜。倦随夸父追炎日,漫访吴
刚问桂花。恒...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江青自传《红都女王》出炉经过
http://hx.cnd.org/?p=116197
余汝信
1977年,根据与江青近距离接触长达60小时谈话后完成的,有关这位文革时期最显赫人
物的自传——《江青同志》又名《红都女王》在美国出版,然而面世几十年,海内外都
尚未有中文版,令人惋惜。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在中国大陆,涉及到这本书及江青
那一次与维特克谈话经过的所谓“实录”、“纪实文学”,如张颖的《风雨往事——维
特克采访江青实录》,叶永烈的《江青传》、陈东林、杜蒲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
录》,邬吉成、王凡的《红色警卫》,以及杨银禄在香港出版的《我给江青当秘书》等
,内中谬误或不确之处比比皆是(即便是亲身经历者所著亦不例外),而未看过《江青
同志》一书者又难以明辨真伪,有感于此,文革研究专家余汝信,根据英文版《江青同
志》并与朋友合译该书的序言及第一章,还原了该书出炉的经过。
有关罗克珊·维特克
罗克珊·维特克于1972年应邀访华时,尚是一位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
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Binghamton)任教的青年学者。她毕业于史丹福大学
,在芝加哥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40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读明诗之何景明
何景明老爸也许是岳阳楼记的爱好者。春和景明,这名字给人印象很好。加上薛蕙说
,俊逸终怜何大复,粗豪不解李空同, 王士禛道,藐姑神人何大复,致兼南雅更王风
, 更加以姑射仙人风度许之,自然引发一下,由诗及人,让人想到何先生其人是否也
俊逸潇洒, 一如其诗。
可是,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中居然说何,“形貌短小,且秃笄也。”这也太打击了。钱
谦益不喜欢何景明,是因为最痛恨何景明说”诗至陶而溺,谢力振之,古诗之法亡于谢
。文靡于隋,韩力振之,古文之法亡于韩。“ 钱在他小传后愤慨批判道,
呜呼,诗至于陶谢,文至于韩,亦可以已矣,仲默不难以一言抹杀者,何也?渊明之诗
,钟嵘以为古今隐逸之宗,梁昭明以为跌宕昭彰,抑扬爽朗,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
直上。评之曰溺,于义何居?运世迁流,风雅代变,西京不得不变为建安,太康不得不
变为元嘉,康乐之兴会标举,寓目即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正所以畅汉魏之飙流,
革孙许之风尚。今必欲希风枚、马,方驾曹、刘,割时代为鸿沟,画晋、宋为鬼国,徒
抱刻舟之愚,自违合筏之论。昌黎佐佑六经,振起八代,‘文亡于韩’,有何援据?
其实读来,何仲默好像是说古文亡于韩,古诗亡于谢,不过也...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16989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美国教授林多梁:热传之诗非我所写 反对仇美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7 02:26:22 2011, 美东)
一首北京奥运会前传开的名为《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的诗如今又在中文网上热传,被一些人称作反映了海外华人反对西方偏见的心声。该诗作者不详,却被不少网民和中文媒体误传,安到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退休教授林多梁或者“林良多”头上。林多梁教授告诉美国之音,这首诗不是他写的,他反对诗中的仇恨情绪,对有些相关评论中的仇美情绪也不以为然。
这首诗的英文名字是“What Do You Really Want from Us”,比较长,其中有几句是“当我们推行马列救国时,你们痛恨我们信仰共产主义;当我们实行市场经济时,你们又嫉妒我们有了资本。当我们的人口超过十亿时,你们说我们摧毁地球;当我们限制人口增长时,你们又说我们践踏人权。”
记者在过去主持美国之音节目时,曾和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华裔物理学教授林多梁长谈过,所以在看到网上流传的所...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1340
42
it's not that straightforward,
作者: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背景】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晚春》是韩诗颇具奇趣的小品。历来选本少有漏选它的。然而,对诗意的理解却是众
说纷纭。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所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乍看来,只
是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群芳谱”: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
”)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刹那间万紫千红
,繁花似锦 。可笑那本来缺色少香的柳絮 、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
,化作雪飞(言“ 杨花榆荚”,偏义于“杨花”)。仅此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
风光的印象。
再进一步不难发现,此诗生动效果与拟人化的手法...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5142
43
在虚无里冒雨赶路——纪念志愿教师马骅
6月20日是马骅的忌日,谨以这篇旧文表达对他的思念。
2004年6月20日,在德钦县明永村志愿当老师的马骅因车祸坠入澜沧江。两年以后,我
又来到他教过书的明永村。村子的路边立着一块“马骅纪念碑”,正面和背面用中文和
藏文写着:
“马骅生平事迹:马骅,诗人,学者。1972年4月11日出生,男,汉族,天津人,毕业
于上海复旦大学国政系,2003年3月到明永村小学义务支教。2004年6月20日不幸遇难,
年仅32岁。
马骅老师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来到梅里雪山脚下义务支教。用渊博的学识启迪山
村孩童,把自己平时积攒的稿费和朋友的资助全部用于学校建设;他关注并积极保护当
地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他研究藏民族文化,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为民族文化
交流做出了积极努力;他用爱心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用生命谱写了青年志愿
者献身教育、忘我付出的伟大颂歌,实践了当代大学生‘以我所能、奉献社会’的崇高
人生追求。为了弘扬马骅精神,省州县党委政府分别做出了向马骅同志学习的决定,共
青团中央追授马骅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共青团云南省委和云南省青年志愿者协
...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4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书系列二] 杨柳依依,如是我闻
读柳如是别传
陈先生晚年“著书唯剩颂红妆”,三卷本柳如是别传,以钱,柳,陈文集,与顾云美河
东君传为主,以当时人笔记诗词等史料为辅,史料收集,旁征博引极为丰富,讲晚明与
柳如是切身的那一段历史。可惜我就专注意八卦部分了。
美女的寒柳词: 金明池咏寒柳:
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
,烟浪迷离,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舫,冷落尽、水云犹故。忆
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陈先生对柳如是极为欣赏,还以柳之寒柳词来命名他的文集:金明馆稿与寒柳堂集。卷
前自题诗中说,推寻衰柳枯兰意,刻画残山剩水痕。又说,欲回杨爱千金笑,终剩归庄
万古愁。这两句里,也可见陈先生写此书之意,与对柳的偏爱。还细致记述曾得钱柳二
人卜居的白茆手种红豆树结的红豆子。因此自感有缘。因此也可以大略说陈先生晚年之
所以著书唯剩颂红妆,以这位风尘女子为题写下三卷本别传,一是红豆之缘,一是偏爱
柳之风度才华,一是欣赏钱与陈之才学,而兼以国... 阅读全帖
k***l
发帖数: 2396
4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席慕容的字画
怎么不真啊,她的确画了很多荷花啊
爱荷的席慕容
王 莉
七月的午后,去绿博园看荷花。莲叶田田,荷花亭亭。微风过处,绿浪阵阵,清香
缕缕。正是荷花最美丽的时刻。看着眼前接天莲叶无穷碧,红白莲花开共塘的景色,不
由地想起《荷塘月色》、《清塘荷韵》,想起了《莲的心事》、《我愿为莲》,但是想
的最多的还是爱荷、写荷、画荷的席慕容先生。
席慕容先生是台湾著名的诗人、散文家、画家。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
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如今,年近七旬的老人,依然不停地行走,书写,画着
她爱画的、想画的,写着她的所思所想。
席慕容先生是一位诗人。 她的诗曾是青春心灵的精神食粮。她的诗,充满着对人
情、爱情、乡情的悟性和理解,浸润着古老的东方哲学,饱含着对生命和生活的挚爱。
1981年,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甫一出版,立即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一版再
版。那首《一棵开花的树》,不知在多少少男少女心海里激起共鸣。《无怨的青春》,
又不知让多少青春心灵之舟驶出感情的旋涡。
席慕容先生是台湾知名画家,大学美术教授,在海岛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多次
获奖。《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中的白描插图,也是她...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46
“红军长征二万五,天当草房地当床。冰天雪地炊断粮,抗日意志坚如钢。四渡赤水出
奇兵,泸定桥上显神威。……”这首庆祝国庆节的长诗并非出自名家之手,而是嘉兴一
位修车师傅昨天写在小黑板上的。
这名修车师傅叫顾金喜,今年55岁,是嘉兴本地人。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却爱好诗
歌创作。每次诗兴一起,他就点上一根烟,用粉笔把诗写在修车摊边的小黑板上。7年
时间共创作了500多首诗。
老顾因此还成了周围的名人,引来一名喜欢摄影的女白领“粉丝”,这名“粉丝”
从2008年开始一直跟拍老顾。
命运坎坷的修车匠借诗抒情
老顾的修车摊很好找,就在嘉兴市区勤俭路和民生路交叉口。
老顾命运坎坷,小学毕业就辍学了。17岁时到当时的嘉兴市嘉北公社下乡插队,6
年后才回城。插队期间,老顾爱上了文学,微薄的工资几乎全拿来买书了。各种中外名
著,老顾买来后看了一遍又一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学功底,才有了如今老顾的诗歌。
老顾回城后进了当时的嘉兴运输集团公司,做过修理工、仓库管理员。2003年公司
改革,老顾下岗了。
说起老顾开始写诗,那还是2003年中秋节的一次意外收获。老顾下岗后开了一个修
车摊,生意不好,他备感无聊。中秋...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4192
47
天魔外道加上写情诗就不好了...不写情诗还好.
-----------------------------------------------------------
爱情与幻梦
清海无上师的诗中蓄含情爱的倾诉,如同一般的爱情,亦有那些哀怨孤单,失望等待
的夜晚,和那些热烈恩爱的日子┅┅。唯一不同的是,所有这些情爱,清海无上师接受
於所谓的「道光」之下。我们来听听清海无上师描述等待情人时的孤单:
···
"从未若此孤单 也未如斯闷愁
···
今夜唯独诗与我
明日何遥夜深长
躺隐魂魄发苍穹
聆听人生落双肩"
(单夜--无子诗Ⅰ)
当知道情人不来,诗人孤独卧听雨洒绿叶,
梦回遥远的记忆:
···
"瞻面前 唯余过去影
听雨落 以为人来声
片片叶 无痕将秋送
柔郁指 拾起馀情剩"
···
(馀情--前身的足迹Ⅱ)
幻梦已逝,爱情已空,清海无上师唯有叹息:
···
"许诺伴我冬雪夏阳
转轮回为尘间极乐
教我耽迷欢娱奇趣
青春十指再创天堂!"
···
(造天堂者--前身的足迹Ⅱ)
虽然有道光照亮,诗人仍不忘那些热浓恩爱的日子:
···
"相偕去 绵远彼岸
...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4192
48
天魔外道加上写情诗就不好了...不写情诗还好.
-----------------------------------------------------------
爱情与幻梦
清海无上师的诗中蓄含情爱的倾诉,如同一般的爱情,亦有那些哀怨孤单,失望等待
的夜晚,和那些热烈恩爱的日子┅┅。唯一不同的是,所有这些情爱,清海无上师接受
於所谓的「道光」之下。我们来听听清海无上师描述等待情人时的孤单:
···
"从未若此孤单 也未如斯闷愁
···
今夜唯独诗与我
明日何遥夜深长
躺隐魂魄发苍穹
聆听人生落双肩"
(单夜--无子诗Ⅰ)
当知道情人不来,诗人孤独卧听雨洒绿叶,
梦回遥远的记忆:
···
"瞻面前 唯余过去影
听雨落 以为人来声
片片叶 无痕将秋送
柔郁指 拾起馀情剩"
···
(馀情--前身的足迹Ⅱ)
幻梦已逝,爱情已空,清海无上师唯有叹息:
···
"许诺伴我冬雪夏阳
转轮回为尘间极乐
教我耽迷欢娱奇趣
青春十指再创天堂!"
···
(造天堂者--前身的足迹Ⅱ)
虽然有道光照亮,诗人仍不忘那些热浓恩爱的日子:
···
"相偕去 绵远彼岸
...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5142
49
在虚无里冒雨赶路——纪念志愿教师马骅
6月20日是马骅的忌日,谨以这篇旧文表达对他的思念。
2004年6月20日,在德钦县明永村志愿当老师的马骅因车祸坠入澜沧江。两年以后,我
又来到他教过书的明永村。村子的路边立着一块“马骅纪念碑”,正面和背面用中文和
藏文写着:
“马骅生平事迹:马骅,诗人,学者。1972年4月11日出生,男,汉族,天津人,毕业
于上海复旦大学国政系,2003年3月到明永村小学义务支教。2004年6月20日不幸遇难,
年仅32岁。
马骅老师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来到梅里雪山脚下义务支教。用渊博的学识启迪山
村孩童,把自己平时积攒的稿费和朋友的资助全部用于学校建设;他关注并积极保护当
地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他研究藏民族文化,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为民族文化
交流做出了积极努力;他用爱心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用生命谱写了青年志愿
者献身教育、忘我付出的伟大颂歌,实践了当代大学生‘以我所能、奉献社会’的崇高
人生追求。为了弘扬马骅精神,省州县党委政府分别做出了向马骅同志学习的决定,共
青团中央追授马骅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共青团云南省委和云南省青年志愿者协
...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5142
50
在虚无里冒雨赶路——纪念志愿教师马骅
6月20日是马骅的忌日,谨以这篇旧文表达对他的思念。
2004年6月20日,在德钦县明永村志愿当老师的马骅因车祸坠入澜沧江。两年以后,我
又来到他教过书的明永村。村子的路边立着一块“马骅纪念碑”,正面和背面用中文和
藏文写着:
“马骅生平事迹:马骅,诗人,学者。1972年4月11日出生,男,汉族,天津人,毕业
于上海复旦大学国政系,2003年3月到明永村小学义务支教。2004年6月20日不幸遇难,
年仅32岁。
马骅老师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来到梅里雪山脚下义务支教。用渊博的学识启迪山
村孩童,把自己平时积攒的稿费和朋友的资助全部用于学校建设;他关注并积极保护当
地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他研究藏民族文化,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为民族文化
交流做出了积极努力;他用爱心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用生命谱写了青年志愿
者献身教育、忘我付出的伟大颂歌,实践了当代大学生‘以我所能、奉献社会’的崇高
人生追求。为了弘扬马骅精神,省州县党委政府分别做出了向马骅同志学习的决定,共
青团中央追授马骅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共青团云南省委和云南省青年志愿者协
...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