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轶闻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那年,朱安等鲁迅已经等到50岁。等来的却是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的结婚照。朱安彻底绝望了,她说,“我好比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办法了,我没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没用。”【阅读《民国女子》连载】
她叫朱安,如果不和鲁迅扯上关系,大概没有人会提及她。也许,她这一生过得是另一种生活,幸福、平淡,和一个疼爱自己的男人了此一生。但命运却让她选择了鲁迅,这个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作家。因此,她的一生跟着不平凡起来。
一年多来,我一直在搜集鲁迅的各种传记轶闻,每每看到关于朱安的文字描述,心内便会隐隐作疼。眼前浮出的画面,类似于小说《家春秋》:深宅大院里,一个穿着黑色夹袄的妇人,日日枯坐天井边,望眼欲穿地等待她的大先生归来,这一等,就是三十年。
那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被母亲招回,说给他娶了媳妇,命他回来完婚。对于这桩婚事,鲁迅不大情愿,却也没有完全拒绝。一来,这是母亲给他的礼物;二来,他对这个未见面的女人多少有点期望。也就是说在他的心里有个最低的期望值,如果她能够达到,也许他会顺理成章地接受。
然而,新婚洞房夜,当他接开女方的盖头之后,马上放弃了心内
i***s
发帖数: 39120
2
《北京晨报》12日发表题为《艳照主角闪婚 监督不能闪失》评论文章,全文如下:
12月3日,网上一篇名为《网上又流传官员艳照,疑似河南林州卫生局纪检书记》的帖子,引来网民强烈反响。记者调查发现,帖子中涉及的林州市卫生局纪检干部冯某已经和照片中的女子闪电结婚。涉事女为医生,两人此前均有婚史,已先后离婚。
剖析 只能自欺不能欺人
3日曝光,5日结婚,这位艳照官员信奉的恐是“速度就是生命”。什么时候官员们在工作中,也能这么有效率,那真是国家之幸,民众之幸。涉事官员的做法,让人想到一句网络用语:“太狠了”。
不是嘛,结婚本是人生一件大事,尤其过了青涩岁月,双方各自有着众多“油瓶”,想结婚得跨过多少栏杆?很多“有故事的人”,面对一个个障碍,只恨没有刘翔跨栏的本事,只好选择妥协。想想王石那么神勇,也只能选择暗渡陈仓;想想王功权那么文艺,也只能偷师“文君司马”。可现在,“艳照门”里的当事人,为了求得自保,在短短三天时间里,竟然各自摆平身边事,以最快的速度,先扯个结婚证了事。以后“二奶”想转正,不妨参考这一做法,主动网曝,以此逼婚。
为了能够保住位置,为了应付调查,不惜一切手段,不顾一切后果,这难道担不...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
2月12日,朝鲜核试验给吉林珲春带来了十多秒轻微的震动,珲春街头的人群却出奇平静。发生在隔壁的核爆,像是与当地无关,当全国都在关心包括珲春在内的朝鲜周边时,这里的人们更愿意说起边境线上那些过去的故事。
核爆下的平静
王勇一直以为女儿是在“地震”中降生的。
大年初二中午时分,王勇沉浸在初为人父的紧张中,瞬间的震颤,与他不安中的颤栗几乎成了共振。听说“地震”后,他给在图们江对岸罗津港跑海鲜的兄弟打了个电话,把“地震”和“做父亲”两个消息告诉对方,得到的是恭喜和嘲笑:“什么地震,那八成又是朝鲜搞核爆呢!”
和大多数珲春人相仿,王勇“哦”了一声,如同在大冬天里听闻又下了场雪一般司空见惯。
更多的人倒是想起了前两次的经历。2006年10月9日是朝鲜第一次核爆,造成了一次规模3.6级的“人工地震”,梁明正忙着四处打电话询问到俄罗斯做生意的事,“也是几天后在网上论坛里听说的,当时没感觉。”
3年后的5月25日,是第二次因朝鲜核试验“地震”,“产生的威力要比前次大些,起码我感觉到了,正在高速路上开着车呢,以为车子出了什么问题。”
这一次,跑车的司机金满林有些自认倒霉:“别提了,家里的房子都裂了一条手指...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
领袖们的春节,大多忙于国家大事;可与此同时,他们也同普通人一样,期盼着与家人团聚,吃顿热乎的年夜饭。
老一辈领袖们年夜饭里的许多佳话、轶闻,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除夕晚饭,毛泽东吩咐把中午的剩菜端上来
相对于其他场合的国宴和领导人的家宴,毛泽东的年夜饭比较简单。中南海厨师康辉说:“毛主席生活俭朴,要求简单,无论是元旦还是春节,他的家宴总是三荤两素一个汤,鲍参翅肚是没有的,他也不爱吃。他一般说,一顿饭有个肉菜,有个蔬菜,够了。”毛泽东对工作人员脾气好,“发脾气也是冲干部发。饭里吃到沙子,他也不说话”。
康辉只在毛泽东家过了一次春节。他说,毛泽东家和平常人家里一样,年夜饭也包饺子,只比平时多几个荤菜,孩子们过来一起吃一顿。在他印象中,毛泽东有忌口,不吃酱油,原因是“他小时候在酱油作坊看到过死老鼠”。他不爱吃牛羊肉,不吃鸡。
毛泽东不吃鸡,康辉偏给他做鸡。有一次,他用鸡胸脯最嫩的那一点,剁成泥,裹上淀粉火煎,烹上汁,这样做出来的菜不但色泽漂亮,鸡肉煎得也特别嫩,跟豆腐似的。毛泽东平时对菜没什么点评;但这顿饭,他吃完直夸不错。
也不是康辉所有显示厨艺的时候都获得夸赞。有一回他炒了一个花刀猪肚...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5
《舌尖2》增加了一些情感元素,注重讲述做美食的人和美食之间的故事,这样的改变引来观众的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舌尖2》的浓浓人情味与美食相得益彰,而批评者则认为它令人大失所望的地方在于忽略了“舌尖”二字,观众更期待的是食物而非故事。
《舌尖2》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喜欢故事的观众,侧重从片中体会人文气息和情感力量,而不喜欢它讲故事的观众,则是更注重舌尖体验的“美食爱好者”,这两个群体的观众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矛盾,只是观看所选择的点不同罢了。
《舌尖1》为什么好评如潮?那是因为第一次出现这么精美的美食画面,很多人除了流口水别无他想。其实《舌尖1》也是有故事的,那些上山下海采撷食材的人,那一双双布满皱纹做饭菜的手,背后怎么可能没故事?《舌尖2》注重讲故事的做法是对的。因为,人与食物之间本身就充满故事。美食是人做出来的,美食寄托着爱……失去了情感的灌注,再好的美食片也不过是一道迟早要腐烂的食物而已。
周星驰在他的电影《食神》中就传递过这样的观点:美食是用心做出来的,带着情感做出的食物,哪怕是一盘简单的蛋炒饭,吃起来也会滋味无穷。人在不同心情下做出的饭菜,都会有细微的不同,何况《舌尖2》呈现出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6
宋以朗邀请艺术家何倩彤为《少帅》画插图,尤其在一些张爱玲用笔简省处,让读者停顿。
9月1日,张爱玲最后一部未刊小说遗稿《少帅》繁体版由台湾皇冠文化集团正式出版。
《少帅》写于1960年代初,是张爱玲以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为蓝本写就的英文小说。
50多年后,《少帅》由张爱玲遗产执行人宋以朗(主编)、冯睎乾(考证)、郑远涛(翻译)三位有心人耗时3年整理出版。大红色封面上,左侧黑白插图是一对男女紧紧相拥,配上文字:“他顺着气息将她吸进去。即使他们只能有这样的刹那又如何,时间缓慢下来,成了永恒。”从2007年开始,宋以朗从父母宋淇、邝文美手中接过重任,成为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他持续整理张爱玲未发表的遗作,并将之出版。
张爱玲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肯定宋以朗的贡献,“他将这些材料呈现出来,供大家研究,具有历史性的贡献”。而《少帅》与前述已出版的张爱玲遗作不同,这次宋以朗除精选翻译人选,还邀请学者冯睎乾撰写考证、分析文章附于中英文稿之后,形成文、译、析三者合一的出版体例。人人都说张爱玲,但这一次的张爱玲,真的被认真对待到了极致。
宋以朗的使命
香港九龙嘉道理道上,阳光从树荫中穿过,路...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7
汪国真资料图
上世纪90年代曾掀起“汪国真热”。习近平主席曾在2013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引用他的诗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昨日上午,诗人潘婷发微博称:“诗人汪国真今凌晨两点十分去世。”汪国真工作室也发微博证实:“我们无法遗忘,根本就不会忘却,音容笑貌,谆谆教诲……”随后央视等媒体进一步报道,当代诗人、书画家汪国真4月26日凌晨2:10,因肝癌不治于302医院逝,享年59岁。昨日16:16,汪国真工作室微博发布消息:汪国真悼念仪式将于4月30日8时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汪国真1956年生于北京,祖籍福建厦门,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曾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在上世纪90年代掀起一股“汪国真热”,代表作品有《热爱生命》、《如果生活不够慷慨》、《我微笑着走向生活》、《跨越自己》、《走向远方》等,其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热爱生命》),“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山高路远》)等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但在评论界,对其批评的声音却也非常尖刻。
除诗歌外,汪国真在书画方面的成就也很高。
习主席曾引用他的...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8
她是第一个“将衣服穿回来”的香港艳星,并且穿的很成功。有男人为她闹过自杀,有男人为她终身不娶;有男人为她倾家荡产,有男人为她抛弃妻子;她的追求者名单跨越国际名人政要,令人咋舌。她涉足文艺、政坛、军火、航天……她这一辈子,顶别人活几辈子。家境优渥,出身书香世家。
狄娜,原名梁帼馨,出身自书香世家——父亲名梁锡洪,性格豪爽、学问甚广,并精琴棋书画,二十多岁时便已身兼律师、大学教授及广东省税务局副局长等职位。
狄娜的母亲在馨宁县诞下她,故名有“馨”字。而“帼”字,猜想是“巾帼”之意。
因着父母的缘故,她自小好学,博文强记。尽管梁锡洪在狄娜4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但却为她打开了热爱历史、汉学、古书的大门,并把自尊、理想、爱国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深深烙印在幼年的狄娜心里。
而据五舅父临终时所言,父亲曾说过,自己的女儿可在政治舞台一展身手。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料到,这一句话,会为日后狄娜向政坛发展埋下了伏笔。
1956年,她十岁,在澳门的圣罗撒女子学校度过了三年寄宿生的生活,因为老师一次扣分,令她无法保持考试第一名的位置,感到不公平而逃离学校,之后回到香港,跟母亲同住。
其后三年她曾在三家女子名校念过书,...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9
悬棺葬中国古代葬式的一种。即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
其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依据文献及实地考察,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区,均有此种葬俗。江西贵溪仙岩、福建武夷山、四川忠县卧马函、四川奉节县夔峡、风箱峡、四川珙县麻塘坝螃蟹溪山崖等地,曾发现大批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古代悬棺葬遗物。
三国吴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父母死亡,杀犬祭之,作四方函以盛尸。饮酒歌舞毕,仍悬着高山岩石之间,不埋土中作冢也。”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十四:“五溪蛮父母死……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大柩,弥高者以为至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岩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
悬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选择一处壁立千仞的悬崖,用我们至今仍不知晓的方法,将仙逝者连同装殓他的尺棺高高地悬挂(置)于悬崖半腰的适当位置。
葬地的形势各异,归葬的个体方式也略有差别:或于崖壁凿孔,椽木为桩,尺棺就置放在崖桩拓展出来的空间...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10
1937年9月,八路军首战平型关,取得了歼灭日军千余人的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
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国民党也不得不做出姿态,两次派人到延安
慰问伤病员。罗应怀在红军长征前强渡嘉陵江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到达陕北后伤口尚未
痊愈,在抗日军政大学一大队学习。当时一大队受过伤的学员大概有干把人。时值边区
经济非常紧张,国民党政府拨发的经费很少,还对边区进行封锁,财政异常困难,他们
都没有钱。听到国民党要来慰问的消息,他们就打起了主意,编了一套顺口溜式的材料
,事先都背熟了。当时罗应怀填了一张表,职务是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二营少校
副营长,说是在平型关战斗中负伤。慰问团同罗应怀谈话时,他对答如流。慰问团看了
罗应怀的伤势。第一次发给他60块钱,第二次又给了50块,那时抗大一个月才只发几毛
钱,这些钱全部上交中央了。后来国民党知道了这件事,连称“上当了”。当时是根据
军衔等级和伤势情况来发这个钱的,能“骗”到国民党这么多的钱,罗应怀的“少校”
军衔也起了很大作用
w****j
发帖数: 5581
11
呵呵,占小便宜啊。
r******t
发帖数: 8967
12
照军法是不是该上军事法庭
c****g
发帖数: 37081
13
纯扯淡。TG是国军,罗顶多是占小便宜虚报军衔而已。
d*****g
发帖数: 1616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唐朝女人出轨的强悍理由
女人出轨最大的风险就是怀孕了,但唐朝的女人不用担心,她们有个最好的借口:
“梦中怀孕”。《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杨国忠出使于江浙。其妻
思念至深,荏苒成疾。忽昼梦与国忠交因而有孕,后生男名朏。洎至国忠使归,其妻具
述梦中之事。国忠曰:‘此盖夫妻相念,情感所至。’时人无不高笑也。”
“梦中怀孕”不过是为出轨行为找个借口,可杨国忠对老婆的出轨不仅不怪罪,反
而为其开脱,这除了顾及自己的名声外,只能说明夫妻间有一种不相干涉的默契。杨国
忠的老婆裴氏是妓女出身。既然杨国忠能包容裴氏的过去,再次宽容老婆的出轨,也就
不足为奇了。
《开元天宝遗事》记录的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的轶闻趣事,真实性不敢保证。
但唐代还有一则“梦中怀孕”的故事,真实性应该很高。现藏于法国国立图书馆的《文
明判集残卷》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妇女阿刘,早失夫聟,心求守志,情愿事姑。夫
亡数年,遂生一子,款亡夫梦合,因即有娠,姑乃养以为孙,更无他虑。其兄将为耻辱
,遂即私适张衡。已付聘财,剋时成纳。其妹确乎之志,贞固不移。兄遂以女代姑,赴
时成礼。”
故事大意是,有个叫阿刘的妇女,
f****i
发帖数: 9419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市面上历史书的常见大错误
你到底是什么逻辑呢?连读史的基本态度都没有,史料有矛盾的以正史为准,正史有矛
盾的以孤证不证来判断正史史料,史料一致的时候,正史为主体野史为补充。如果连这
个基本态度都没有,根据自己屁股的位置选择相信什么史料,那么基本上没必要读史,
你自己认为什么就是什么。甚至你自己可以写一本史料也行。比如说野史轶闻里面福康
安还是乾隆儿子呢,你可以说平常聊天说着玩的时候当消遣,但是你当真就是你自己的
智商问题了吧?野史里面还说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是在一个盲人女孩家里作曲的,女孩
好像看到了月亮。说着浪漫,你如果当真那就杯具了吧?
l**********l
发帖数: 361
16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0-12/06/c_12852107.htm
中苏首脑会晤上毛泽东为何对赫鲁晓夫怒不可遏?林彪头骨去向之谜……前苏联资
深外交官、汉学家、首席翻译顾达寿口述历史著作《直译中苏高层会晤》近日由当代中
国出版社出版,诸多历史谜团一一揭晓。
■毛泽东曾在谈判席上动怒骂了赫鲁晓夫
本书系前苏联资深外交官、汉学家古达舍夫·里萨特·萨拉甫京诺维奇(中文名字
:顾达寿)的回忆录。他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曾作为苏联外交部特使在中国前
后工作了12年, 从普通译员一直到苏联驻中国大使馆的首席翻译,曾亲历新中国建立
初期至“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经济、政治运动,中苏关系演变的历史风云。
书中,他对其间发生的某些历史事件作了客观的描述,并首次披露了前苏联和中国
领导人高层会晤中和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和轶闻轶事。1958年夏天
,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首次亲率苏联代表团赴华进行国事访问,当时双方在一些原则
问题上存在分歧,顾达寿担任苏方翻译,他回忆道,“那是我第一次经历的一场艰难的
谈判。因为双方观点分歧,使谈判一度陷入...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17
[导读]这是一段鲜有人知的恋情,林彪莫斯科之恋披露后,人们有时猜想:“如果孙维
世当时在莫斯科许诺且回国和林彪结合,林彪的下半生或许会重写?”可惜历史是不容
假设的。
林彪莫斯科追逐孙维世为何无疾而终?
《林彪的这一生》封面
周恩来养女“红色公主”孙维世之死
资料图:周恩来邓颖超与孙维世(中)在一起
原载《林彪的这一生》,少华 游胡著,湖北人民出版社
林彪善于克制自己,总希望姑娘先体察出他的意图和用心,采取主动姿态。在聚会
,他与大家均等接触,对孙维世也不例外,从不显露火力重点,避免过于急迫和张扬……
“军场得意,情场失意”,这八个字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一位工作人员对林彪
三年旅苏生活的概括。在林彪军事声望如日方升的时候,他的家庭生活却出现了危机。
林彪是个夫权思想很重的人。他天性好静,不抽烟,不喝酒,不社交,不跳舞,不
参加任何形式的聚会,整天闷在家里,读书,默想,吃饭,睡觉,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没有一点变化,林彪不喜欢运动,很少户外活动,库契诺猎场从未去过。如果说他还
有一点爱好,那就是没完没了地踱步、转圈,研究地图。
林彪爱好和习惯过这种安静、单调和有规律的生活,还要求张梅也...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Xiqu 讨论区 】
发信人: ilmioben (ilmioben), 信区: Xiqu
标 题: 慈禧太后看京剧几个典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24 14:40:04 2010, 美东)
慈禧太后看京剧几个典故
周简段
慈禧太后是非常喜欢京剧的,但是她属“羊”,看戏时最忌讳提到“羊”字。到宫
里给她唱戏的京剧演员,不能唱《变羊记》、《牧羊圈》这一类名字的戏。如果戏词有
“羊” 字就得改。比如,玉堂春原词是:“苏三此去好有一比,好比那羊入虎口有去
无还。” 为了避开“羊” 字,只得改唱:“好比那鱼儿落网有去无还。”
著名武老生王福寿在外边跟人合伙开了个“羊肉铺”,便犯忌了,慈禧从此再不赏
他银子。她吩咐下边:‘不许给王四(王福寿)赏钱,他天天剐我,我还赏他?”
慈禧爱看京剧,却从来不把演员当回事,还百般拿演员寻开心。一次郎德山饰演《
金钱豹》里的猪八戒,她明知道郎德山是回民,却让他学猪叫。郎德山一听,这不是拿
我寻开心吗?我偏不学猪叫,我学羊叫,也拿你开心。
郎德山豁出去了。没想到一声羊叫反倒把慈禧逗乐了...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6240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载】翻译真是一门艺术啊
转载自www.top81.org
一个外国朋友,五十多岁,酷爱中国,因为他喜欢中国的美食和诗歌。
某次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着诗歌的时候,外国老头说他非常崇拜孔子故乡的一位中国
近代爱国诗人,名叫庄重禅(音译)。我说我没听说过这个人,老外就即兴用汉语给我
朗诵了一首这位诗人的诗:
遥远的泰山,
展现出阴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础,
支撑起浅薄的高层;
假如某一天,
有人将那乾坤颠倒;
陈旧的传统,
必将遭逢地裂山崩。
这是他看到英文诗之后自己翻译成中文的。他说这个不是原文,但意思应该差不多。之
后还说,这首诗中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寓意(老外还真是没法理解中国人的含蓄,都这么
直白了,还说有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他想要推翻旧制度、建设新国家的爱国情怀。
我非常不好意思地再次表示,这首诗我也没听过。外国老头就又给我讲了些这位诗人的
轶闻。比如他的生活放荡不羁,与很多女人有染,但是他很尊重女人,在他发现他的一
个小妾与自己的下属有私情之后不仅没有追究还给他们路费放他们走(比楚庄王的绝缨
宴还有胸怀啊)。还说他很注重孝道,小的时候母亲遗弃他改嫁,等到他当了大官之后
不仅不记恨母亲,还特意找到她,把她和继父...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924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SimoneVerdi (专业成就未来!), 信区: Joke
标 题: 军阀张宗昌诗选,一等一的为人湿表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8 22:44:10 2011, 美东)
一个外国朋友,五十多岁,酷爱中国,因为他喜欢中国的美食和诗歌。
某次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着诗歌的时候,外国老头说他非常崇拜孔子故乡的一位中国
近代爱国诗人,名叫庄重禅(音译)。我说我没听说过这个人,老外就即兴用汉语给我
朗诵了一首这位诗人的诗:
遥远的泰山,
展现出阴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础,
支撑起浅薄的高层;
假如某一天,
有人将那乾坤颠倒;
陈旧的传统,
必将遭逢地裂山崩。
这是他看到英文诗之后自己翻译成中文的。他说这个不是原文,但意思应该差不多。之
后还说,这首诗中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寓意(老外还真是没法理解中国人的含蓄,都这么
直白了,还说有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他想要推翻旧制度、建设新国家的爱国情怀。
我非常不好意思地再次表示,这首诗我也没听过。外国老头就又给我讲了些这位诗人的
轶闻。比如他的生活放荡不羁,与很多女人有染,但是他很... 阅读全帖
v*******d
发帖数: 158
21
***********************************
** 类别:国外学术作品
** 作品: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
** 作者:撒路斯提乌斯
** 【文本书库】提供免费下载
** 下载站点:http://www.CnTxt.net
**********************************
文章从这儿开始
===================================================================
目录
撒路斯提乌斯及其作品
喀提林阴谋
附录 西塞罗:反喀提林演说
朱古达战争
参考年表
※ 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王以铸 崔妙因 译
据罗叶布古典丛书,拉英对照本译出
撒路斯提乌斯及其作品
罗马史学有这么一个特点:传世的历史作品的作者,他们的身世大都不甚清楚。李
维和塔西佗就是突出的例子。撒路斯提乌斯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他的生平事迹也十分模
糊。后人读其书,想了解其生平,也只能把其他作品里提到他的片言只语连缀起来,看
一个轮廓而已。这些史料散见于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塔西佗、奥路斯·
盖利...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22
☆─────────────────────────────────────☆
lacri (lacri) 于 (Mon Oct 4 10:30:50 2010, 美东) 提到:
本来大波无故封我我不想在这里发言了,但看到那个大坑就不得不说几句。
一些ID有很多常识性错误,估计都是看市面上畅销书看的,或是看了某个学者的著作
就以为真相在握了。
清,篡改历史,压制汉人,都是证据确凿的,但文化落后却不好说,清代确实是集中国
学问之大成的时期,名家辈出,像考据训诂的进展和发达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可以说是
前面几个朝代加起来也比不上的,清诗宗宋,比明高了一个档次。而金石,术数,医药
等方面的研究整理也是值得称道的。以上的细节都可以google。
清代皇帝权力大是封建社会空前的,但历史愈发展,皇帝权力越大,后来的朝代的皇帝
专权总是比前面大,这也就反面证明了明朝并不是所谓的什么民主萌芽。明朝国初时朱
元璋就废了宰相,各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朝臣可以当庭脱了裤子打板子,皇帝权力无限
大。有人不知看了啥老jw张居正,实在不知道,张居正的权和太监的权都是皇帝给的
,本质上都是皇帝的,想收回去就收...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无斋笔记 - 药家鑫
真得记不得了,但凡老毛的事迹轶闻,我都会有意无意记忆下来
老毛上井冈山,也是收了山贼,作为班底。 朱德刘伯承他们,和山贼不是很亲密。
所以,老毛熟知中国社会,不是虚言
s**********e
发帖数: 2888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年自然灾害的照片
丁抒:从“大跃进”到大饥荒
来源 :博讯网
一、 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人祸
一九八四年,有几位学者在英文《人口与发展通讯》上著文指出:“一九五八年至
一九六一年中国的大饥馑是人类历史上死人最多的一次。”(1)对这一点,当代严肃
的学者、历史学家都已予以肯定。问题是,它的来龙去脉如何?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大跃进期间中国饿死了多少人?
  毛泽东在世时,一直嫁祸于老天爷,将那场深重的灾难归咎于“三年自然灾害
”。如今,当年的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终于说出了真话:“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和
一九五九年‘反右倾’后的继续‘跃进’,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三年困难时期’,主要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的。”
(2)前《人民日报》社长胡绩伟也说:“国家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惨象完全是我们
党造成的。”(3)另一位中共党内有识之士、一九五九年时任毛泽东兼职秘书的李锐
则评述道:“高举‘三面红旗’,高指标,瞎指挥,一平二调,造成国民经济大破坏,
饿死成千万人,这是中外古今历史上承平之世绝无仅有之事。”(4)
  由于毛泽东在世时,那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25
汗,啥文书记载的羊肉馅?大部分文献很少记载馅料,一般都是轶闻会有具体馅料的制作。而且你没搞懂,馄饨在古代和饺子分得不像现在这么细。当时饺子甚至就叫馄饨的地方都有。馅料里面有说猪肉制作的,也有说牛羊肉的,这个不稀奇。别执着了,这个东西猪肉馅很早就是主要馅料。明清开始随着很多材料的引进,(前两次是汉和隋唐比较大范围的外国食物引进)饮食文化大发展一段是真的,但是猪肉馅饺子说是满清进关开始大规模普及的根本没有什么史料佐证。
J*******l
发帖数: 133
26
【民国历史的不同面相之七】抗战后中国巩固、强化国家权益的曲折历程(上)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秦晖 最后更新:03-26 08:26:45
"通过抗战,中国光复了全部大陆国土,收回了台湾和澎湖,这已经众所周知了,而过
去很少提到、但意义同样重大的,是南海诸岛的归我版图、陆地一些争议地区主动权的
获得和新疆的内附,这几件事对于后来的影响,都非同小可"
"[上篇回顾:抗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二战结束之际,盟国方
面原拟安排中国赴日受降并参与占领日本,因故未能实现。1945-1946年,中国军队赴
越南受降,成为近代以来的空前绝后之举。]"
我国今日在南海主权斗争中持有的态势,仍然要拜托抗战后的遗产。图为2003年11月份
菲律宾空军航拍的我南沙群岛美济礁建筑群。 (环球网/图)
当然,像入越受降抵制法国、帮助越南独立这样的国际行动,虽有助于凸显中国的“列
强”地位,但如果不慕虚名而求其实,一个国家、民族的真正地位,还是要从自己的事
做起。自己首先不受别人欺负,才能谈得上真正帮助别人不受欺负。而自己的人民首先
不受“自己人”的欺负,才能谈得上真正不受外国人欺负。而这不仅是...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1932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八蛋,滚出去”
另外能提供这则轶闻的来源吗?
否则怎么能确定真的有这件事?
f****i
发帖数: 9419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感觉隋的建筑跟日本更接近啊
90年代某作曲系系主任和我讨论世界音乐轶闻,说世界音乐圈有好事者,把莫扎特所有
作品的最精粹的特点都汇合起来,做了一首最正宗“莫扎特风味”的曲子。这首曲子一
听准是莫扎特的,比任何一首莫扎特自己做得曲子还要具有“正宗莫扎特”味道。按照
那位货色的逻辑,这个曲子才是正宗莫扎特的曲子。其他的莫扎特留下来的曲子都是被
破坏殆尽的。LOL
n*******w
发帖数: 6708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的兰陵王还真是挺牛x
最近看了几集《兰陵王》的电视剧,拍得不错, 仔细查了一下,历史上的兰陵王还真
是够牛,历史上专门为一个人编曲子做歌,《兰陵王入阵曲》应该是第一个, 比《东
方红》《春天的故事》和《博西来之歌 》早了1400多年啊
高长恭(541-573年),名肃,一名孝瓘,字长恭,以字行,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
;是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第三子,母亲姓氏不详。因曾受封兰陵郡王
,世称兰陵王。据传高长恭相貌柔美,为在战场上威吓敌人,而戴面具上阵。
行第:
北齐书》和《北史》的高长恭本传中,都称他是高澄第四子[1][2]。然而高长恭的墓碑
碑文中却称他是高澄第三子,这与《北齐书》、《北史》中高长恭受封兰陵王时记载的
行第一致[3][4],马忠理据此推断高长恭实际是高澄的第三子[5]。关于高长恭行第存
在矛盾的情况,马忠理指出齐武成帝高湛的长子和次子同日而生,弘德李夫人所生高绰
比胡皇后所生高纬早两个时辰,但高湛以高绰之母不是嫡妻为由,将高绰贬为次子。高
澄第五子高延宗之母陈氏身为广阳王家妓都被史书记载,高长恭之母却没有记载姓氏,
高长恭之母肯定比李夫人甚至广阳王妓地位还低下,而生高孝琬的却是高...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4612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waterloo0165 (tomcat3), 信区: Joke
标 题: 一个外国朋友,五十多岁,酷爱中国,因为他喜欢中国的美食和诗歌。 某次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着诗歌的时候,外国老头说他非常崇拜孔子故乡的一位中国近代爱国诗人,名叫庄重禅(音译)。我说我没听说过这个人,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9 19:56:14 2013, 美东)
一个外国朋友,五十多岁,酷爱中国,因为他喜欢中国的美食和诗歌。
某次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着诗歌的时候,外国老头说他非常崇拜孔子故乡的一位中国
近代爱国诗人,名叫庄重禅(音译)。我说我没听说过这个人,老外就即兴用汉语给我
朗诵了一首这位诗人的诗:
遥远的泰山,
展现出阴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础,
支撑起浅薄的高层;
假如某一天,
有人将那乾坤颠倒;
陈旧的传统,
必将遭逢地裂山崩。
这是他看到英文诗之后自己翻译成中文的。他说这个不是原文,但意思应该差不多。之
后还说,这首诗中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寓意(老外还真是没法理解中国人的含蓄,都这么
直白了,还说有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他想... 阅读全帖
c*****4
发帖数: 1777
31
“华胄遥遥不可踪,督师威望溯辽东。糊涂最是张沧海,乱替人家认祖宗。”这首诗是
民初濮伯欣所作《新华打油诗》(袁世凯踞新华宫称帝)之一,说的是张伯桢为袁世凯认
了个广东祖宗袁崇焕的故事。
御用报纸传袁世凯为袁崇焕后裔消息
袁崇焕,明代著名爱国将领,屡建战功。后来明崇祯帝中敌反间计,下袁崇焕于狱,崇
祯三年(1630)磔于市。袁崇焕故乡为何处,诸贤意见不一。考袁崇焕《游雁洲》诗序云
:“平南县治前河中常有雁,邑人以雁多少为科名征。”袁崇焕之弟袁崇灿后裔袁骥绍
所藏《袁氏家谱》记:“始祖字西堂,公祖籍广东省东莞县水南圩茶园村,于明正德元
年,自粤东贸易广西梧州府苍梧县绒(戎)圩,居处数年,迁居藤县五都白马汛,受业建
籍,立袁最贤户。”袁崇灿另一后裔袁骥永所藏《袁氏家谱》所记略同。道光《平南县
志》载平南人袁珏《前明蓟辽督师袁元素先生》七律十六首,作者自注云:“先生东莞
人,今庐墓遗址与后人俱在平南。”
由此可知,东莞为袁崇焕出生的故乡,当然毫无疑义;而藤县、平南均视袁崇焕为其乡
贤,亦各自有其不能抹杀的理由。
袁崇焕无子。兄弟三人,崇焕居长;次崇灿,先于崇焕病死;季崇煜。据余大成《剖肝
录》... 阅读全帖
f********t
发帖数: 6999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南海里的年夜饭 毛泽东曾吩咐把剩菜端上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5 11:08:53 2014, 美东)
中南海里的年夜饭 毛泽东曾吩咐把剩菜端上来
字号:小中大2014-01-25 10:29:16
更多
117
关键字 >> 春节年夜饭除夕中南海年夜饭大年三十中南海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节日谈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重大,领导人也不例外。中南海的年夜饭有什么
特别之处吗?有多少山珍海味?
昨天(1月24日),《解放日报》刊发文章《那些年,中南海里的年夜饭》,作者王一
向大家讲述领导人过年吃什么。毛泽东年夜饭很简单,甚至还要吃剩饭。周恩来、邓小
平在除夕这一天要亲自下厨,为家人、朋友献上自己的拿手菜。
以下为王一撰写的《那些年,中南海里的年夜饭》:
领袖们的春节,大多忙于国家大事;可与此同时,他们也同普通人一样,期盼着与家人
团聚,吃顿热乎的年夜饭。
老一辈领袖们年夜饭里的许多佳话、轶闻,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 阅读全帖
m***x
发帖数: 404
33
是的,北洋小军阀李纯的马弁或护兵,因为聪明乖巧娶了主人的丫环,由妻子求得上军
校的机会,由此发迹。
另外一则关于黄死后的轶闻 (全凭记忆,可能有误):大约60年代时,台湾发生一则某
黄姓歹徒谋财害命,杀友焚尸案。案情清楚明白,罪犯供认不讳,势必难逃一死。不过
事情为一些党国遗老所知,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此黄某为黄百韬之子! 于是这些遗老援
引什么“忠良之后得减刑免死”的陈腐法律条文,以免“忠良无后”,于是黄某杀人不
偿命,得免一死。
m***x
发帖数: 404
34
是的,北洋小军阀李纯的马弁或护兵,因为聪明乖巧娶了主人的丫环,由妻子求得上军
校的机会,由此发迹。
另外一则关于黄死后的轶闻 (全凭记忆,可能有误):大约60年代时,台湾发生一则某
黄姓歹徒谋财害命,杀友焚尸案。案情清楚明白,罪犯供认不讳,势必难逃一死。不过
事情为一些党国遗老所知,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此黄某为黄百韬之子! 于是这些遗老援
引什么“忠良之后得减刑免死”的陈腐法律条文,以免“忠良无后”,于是黄某杀人不
偿命,得免一死。
s*******w
发帖数: 2257
35
历史轮回:两个文艺座谈会
章立凡
一头延安,一头北京,两个文艺座谈会的历史出典和出席资格,足以令荣登庙堂的文艺
圈人士心醉神驰。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先后开会三场,发言
四十余人次;毛氏前有引言,后有结论。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
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听取七位文艺界人士发言后,发表了约两小时的讲话。
那一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早已发表,至今被奉为金科玉律。这一头,通
稿仅披露了“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官媒颂歌四起,艺人尤擅造势,
掀起的“学习高潮”,不免重落造神运动窠臼。惟炒作多系花絮,令人分不清哪是原话
,哪是诠释。要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邓小平语),恐怕只有等到讲话全文正式发
表之后。只好凭藉已有史料,略作爬梳以便日后学习。
共同背景:权力斗争与反自由化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政治大背景,首先是延安整风。这是一场毛泽东率中共“农村派”与
原共产国际支持的王明等“国际派”的权力斗争。在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初战告捷
后,毛于1942年2月正式发动延安整风,将斗争之火烧向党内中下层。
其次是延安文化人宗派及...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45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蒙古国游记
文章是借游记写蒙古历史的。穿插着轶闻故事

**
m********s
发帖数: 55301
37
首页文史游戏人物连环画问策图鉴图库下载专题漫画书库评书影视找茬社区
当前位置:三国在线 > 三国文史 > 历史轶闻 > 正文
金翠莲为何宁做赵员外的小三也不嫁鲁达(2)
2011-7-28 10:49:00 作者:叶之秋 来源:新浪博客【评论】【字体:大 中 小】
郑屠只是一个屠夫,手下有着十多个徒弟帮手,家业再大也是有限。可是雁门的赵
员外却绝对是当地的豪富,不但是有多处田庄,而且为人非常豪爽,至少是对金翠莲很
是不错。赵员外给金翠莲买了一栋单独的房子,给请了丫环小厮,两个仆人服侍金翠莲
,让金翠莲穿金戴银,手上还有不少的闲钱(书中金老汉请鲁达吃饭,买了许多酒菜,
可见家财颇丰),对于金翠莲的救命恩人鲁达,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忙,花了大笔的
金钱重新文殊院。这样的男人哪里再找呢?
有钱,舍得花钱,尤其是舍得为金翠莲花钱,金翠莲怎么不会死心踏地的跟上赵员
外?
至于鲁达,对金翠莲是喜爱的,在雁门徘徊一个月左右就是证明。而当听说金翠莲
就已经找到男人了,鲁达很失落,但是还是想看看金翠莲,看看自己喜欢的女人现在过
得究竟怎么样。当看到金翠莲浓妆艳饰后,当金翠莲邀...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9
38
上海女子既非小家碧玉,又非大家闺秀,她们本身就是对古典与传统的一次美丽的背叛
,无法用固定的模式来形容其千娇百媚的风韵。正如上海是近代以来最早受欧风美雨熏
陶的国际大都会,此地的女子也是全中国妇女中都市化、西洋化的捷足先登者,用旧有
的说法即摩登女郎。
在这个妇女一度缠足的古老国度里,第一双高跟鞋肯定是上海女子穿上的,然后迈着模
仿巴黎模特的猫步,昂首挺胸、扬眉吐气地率先走进霓虹灯闪烁的摩登时代。以此类推
,第一支口红、第一瓶香水、第一条超短裙,也肯定是从上海滩开始流行的。在物质享
受与消费的许多方面,上海女子都勇敢地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领导新潮流。她们
刻意求新(俗话说即赶时髦)的审美观念及其实践,确实大大地拉近了现代化与中国妇女
传统生活的距离。
尤其在二十世纪之初,上海女子身上带有最鲜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色彩,或者说
是时代裂变造就的混血儿。据说不同种族的混血儿大都综合了双亲的优点,上海女子作
为东西方文化的混血儿,也是如此。她们是第一代中西合璧的美人。整整一个世纪,她
们都是在继承与反叛的矛盾统一论指导下潜移默化地发展着自己。上海女子永远在成长
(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接... 阅读全帖
h*******u
发帖数: 47
39
苏东坡原来死在自己手上,他死于给自己开错了药方吃错了药。
笔者这样说,不是危言耸听,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制造什么烟雾弹,而是在读了清人
陆以湉所著的《冷庐医话》,看到“士大夫不知医,遇疾每为俗工所误,又有喜谈医事
,研究不精,孟浪服药以自误。如苏文忠公事,可惋叹焉。”这一记载,才说出了上面
这句话。《冷庐医话》卷一《慎药》篇有这样的一段记述。
建中靖国元年,公自海外归,年六十六,渡江至仪真,舣舟东海亭下,登金山妙高台时
,公决意归毗陵,复同米元章游西山,逭暑南窗松竹下,时方酷暑,公久在海外,觉舟
中热不可堪,夜辄露坐,复饮冷过度,中夜暴下,至旦惫甚,食黄粥觉稍适。会元章约
明日为筵,俄瘴毒大作,暴下不止,自是胸膈作胀,却饮食,夜不能寐。十一日发仪真
,十四日疾稍增,十五日热毒转甚,诸药尽却,以参苓瀹汤而气寝止,遂不安枕席,公
与钱济明书云∶某一夜发热不可言,齿间出血如蚯蚓者无数,迨晓乃止,困惫之甚。细
察病状,专是热毒根源不浅,当用清凉药,已令用人参、茯苓、麦门冬三味煮浓汁,渴
即少啜之,余药皆罢也。庄生闻在宥天下,未闻治天下也,三物可谓在宥矣,此而不愈
则天也,非吾过也。二十一日,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0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
【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7) 大禹治长江
五、治理南方水系
南方水系众多,主要有长江(大江)、淮河,而长江的支流繁多。
按计划治理徐州一带,包括徐州、扬州和豫州的一部分。徐州东起大海,南至淮河北岸
,北到泰山。河流有黄河、淮河及沂水;山系有蒙山、羽山。向东治理泗水、沂蒙水,
向南治理淮水,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河,向东和泗水、沂水会合,东流入大海。沂蒙山
、羽山可以种植了。
涂山娶妻
禹年三十尚未娶妻,禹道:“我若娶妻,必有一种奇异的征应。”
禹等一行在前往治理淮河的途中,一只九尾的白狐造访禹,说道:“我家住在南方涂山
旁边的一个涂山国。那涂山国的国君有两个女公子,美丽非常,才德兼备,要想嫁给崇
伯。”禹以异类为由而拒绝。
九尾狐道:“现在我用这个九尾白狐的形象来见你,是因为你前日有一句话,说你若娶
妻必定有奇异征应,所以我才给你个奇异征应,亦是来给你一个祥瑞。你要我是个人身
,这又何难?”说着,将身一摇,转眼之间便化成一个白须老者,仙风道骨,气概不凡。
大禹见老者不凡,大有来历。他想,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阳数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钟灵毓秀的浙江,在近现代出了不少知名人物。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清末民初鸿儒,他
叫陈黻宸,字介石,也叫陈介石,是温州瑞安人。他的学问师承永嘉学派,是永嘉学派
在清末复兴的中坚人物,被誉为“浙江大儒”、“史学巨子”,与陈虬、宋恕三人是清
末民初名贯学术界的“东瓯三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和史
学家。曾先后担任浙江省谘议局议长、浙江省民政部长、民国首届国会议员、众议院议
员。他支持革命,致力于中国文教、卫生、思想上的革新、进步。
陈介石,1859出生于温州瑞安,20岁考取生员,业师孙锵鸣赞其课作,誉为“龙门飞将
”。22岁入求志社,号称布衣党,未几社员纷纷易服,陈介石终身布衣不改。陈虬创办
利济医院并附设利济医学堂,向同乡求助,没有一个人相应,陈介石就把自己当私塾老
师省吃俭用积攒下的钱全部给了他。他任教于多家书院,培植家乡子弟,历时20年。
1898年8月,陈介石第一次离开家乡在叶瀚在上海创设速成教习学堂任教,两年以后到
杭州养正书塾(后改为杭州府中学堂)任教习,学生汤尔和、马叙伦、杜士珍等八九人
“披帷入室列坐,问胸中所疑,漏下犹不去”。1902年5月发生学潮,他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之所以说雍正皇帝是暴亡,那是因为他的死太突然了。他死于1735年八月二十二日深夜
,地点是圆明园的九州晏清。时年58岁。据史料记载,八月十八日他在圆明园与大臣议
事,八月二十日召见宁古塔的几位地方官,八月二十一日他感觉有些不舒服(“上不豫
”),但依旧正常接见大臣,并不像是要死的人。到了八月二十二日,突然病重,急忙
召见宝亲王弘历(皇四子)、亲王弘昼(皇五子)、大学士鄂尔泰等人,宣布传位于弘历。
当日深夜死亡。
这也太蹊跷了,且官方一直没有确切的能说服人的答案, “雍正暴亡”原因一直众说
纷纭,且越说越玄,终成一桩历史悬案,至今没有得到确切答案。
原因一、刺杀说
此说流行于各种野史秘闻。其中又以“吕四娘刺杀雍正”最为流行。而单此说又有多个
版本。但历史学家认为此说纯属子虚乌有,经不起推敲。所以此说只能当做是小说轶闻
看待。
原因二、丹药中毒说
道教的长生不老术可谓源远流长,其中盛行的“长生不老药”就是丹药。丹药的主要成
分是铅、汞等矿物、金属,这些都是有毒的,长期服用必然中毒。
死前几年,雍正皇帝亲近热衷丹药的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有记载称此二人曾进献
金丹大药,企图让雍正延年益寿。...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造反派,真的反了吗?”
(4/4)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就“工总司”而言,从“奉旨造反”即排斥本阶级底层“兄弟”,到一个月后与陈丕显
、朱永嘉共聚一堂,将“红工司”们轰逐出去,足见“革命新贵”的偏狭与短视。昨天
他们被市委歧视为“社会渣滓”,转过脸来却视本阶级底层为“革命渣滓”,只许自己
“革命”,不许他人“造反”,显露出他们昨天还在反对的“赵老太爷”心态。当年流
行一时的列宁曾用《圣经》名言:“勿为一碗红豆汤,出卖长子继承权”,其实是一群
自以为是的“共和国长子”,为那碗“红豆汤”,出卖了40万“庶子”的“生存权”。
至1969年“工总司”改称为上海市总工会,他们也曾勉力挣扎,如恢复工人文化宫、组
建工人夜大学等,但大限已至,限定这些人有心无力,行之不远。从“社会渣滓”到“
革命新贵”仅一天,此后为“这一天”各领刑期十年、20年,他们的结局并不比沈福祥
们好多少,甚至更惨。待刑满出狱,黄金海们走出“提篮桥”,当年的“领导阶级”在
哪里?不是“领导一切”,而是整体消亡。安源乎、安亭乎?其实都是“临兄”、人数
更多的“临时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也许只有到这时,这群“工人阶级的先进代
表”才有可能醒悟。
至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作者: 秦晖
通过抗战,中国光复了全部大陆国土,收回了台湾和澎湖,这已经众所周知了,而过去
很少提到、但意义同样重大的,是南海诸岛的归我版图、陆地一些争议地区主动权的获
得和新疆的内附,这几件事对于后来的影响,都非同小可
当然,像入越受降抵制法国、帮助越南独立这样的国际行动,虽有助于凸显中国的“列
强”地位,但如果不慕虚名而求其实,一个国家、民族的真正地位,还是要从自己的事
做起。自己首先不受别人欺负,才能谈得上真正帮助别人不受欺负。而自己的人民首先
不受“自己人”的欺负,才能谈得上真正不受外国人欺负。而这不仅是民国历史的真正
短板,也是至今仍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以后我们还要谈到这一点。
归根结底,正是由于这一点解决得不好,对外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尽管成果辉煌,仍留
下许多缺陷与遗憾。1942年以后,中国虽然在法理上抹去了“半殖民地”色彩,但从事
实上收回国权,还是抗战胜利的结果。这一丰硕结果的许多部分,如今仍然隐而不彰;
同时还有许多重大的遗憾,仍然有待揭示。
在领土方面,大家都知道,通过抗战,中国不仅光复了全部大陆国土,收回了日据已半
个世纪之久的台湾和澎湖,而且还有过去很少提到、...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45
窑子概述:
到SC数月,网友们情深意长,把70年代末学徒时,煞费苦心寻觅到的一些只言片语
的关于逛窑子的趣事在此披露,作为拜年礼物,以飨诸位。
3 、40年代的哈尔滨,窑子有日、俄、朝鲜和国人的。
最贵的窑子是日本窑子:但是如果不是过夜,窑姐们做完就起来穿上和服跪在“踏
踏米”上和你聊天,绝不会让你再搂抱亲昵。一般2 个小时,除非是你的功夫好,就是
没完没了坚挺在上面不下来。
日本窑子属于高档消费,客人相对要少,窑姐卫生也很好,而且每次接客后便重新
梳妆,特别是头发很费时间。坛子里有个网友的头型发式大家可能有印象,看起来是很
难收拾利落。
最便宜的是朝鲜窑子:因为从事这个行业的几乎都是从朝鲜半岛逃荒来的,包括老
板的经济基础很差,所以无论是房子还是内部修饰都非常差。但是因为价格低客流好,
所以尽管朝鲜族女人很爱清洁,染病的还是最多的。
这样的窑子一般都是最底层的光棍光顾,有点身份讲究一点的都怕“丢份”、“掉
价”,不去!或者是去了也说:没去!
俄罗斯窑子最不景气,价格虽然比日本窑子低,但是要和国人的高
c******k
发帖数: 8998
46
g点不少啊
-----------
我太了解这种帝王术了
-----------
看来是几百年前的皇帝转世的
-----------
如果是在美国发生灾害,美国的消防官兵一样会在抗灾第一线,让民众上第一
线,他总统不想干了。
-----------
这个yy很有代表性,看读者看多了,新闻看太少了
-----------
我记得在网上无意间看过一个帖子,说美国在7年前就成功预测了中国西南的大旱,而
这个预测之前被我国“专家”成功的否定了。
-----------
正经的帖子不看,看些轶闻野史拿着当宝。
算了,这种文章太次了。
b*******d
发帖数: 5780
47
至于最后这个
http://www.gbn.com/articles/pdfs/Abrupt%20Climate%20Change%20February%202004.pdf
是这里的。

-----------
我记得在网上无意间看过一个帖子,说美国在7年前就成功预测了中国西南的大旱,而
这个预测之前被我国“专家”成功的否定了。
-----------
正经的帖子不看,看些轶闻野史拿着当宝。
c*****d
发帖数: 858
c****g
发帖数: 37081
49
诡异,咋总有人跳出来忆乱邦?TG要修了。
Y****N
发帖数: 8694
50
当内有一小撮人蠢蠢欲动啊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