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 发帖数: 45075 | 1 唐三彩是唐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品。据说是从隋代以前的"青瓦陶胎
粉彩"和单色釉彩陶塑,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因为它是用红、绿、黄三种釉彩组合
涂胎窑烧而成。又创始于唐代,故名"唐三彩"。后来,历经劳动人民不断创新,釉彩色又
增加了蓝、黑、紫等多种,但人们仍一直喜爱沿用"唐三彩"这个名称。
唐三彩誉满古今,驰名中外,是因它继承了历代工艺品的优良传统,吸收了绘画、
石刻、雕塑等姐妹艺术的优点,广泛采用了印花、堆贴、刻划等形式的装饰图案,汇成了
一种新奇的民族工艺,创立了唐代塑陶艺术的独特风格。其特点是造型浑厚丰满,工整细
腻,形象逼真,气魄雄健,刀法简朴,线条流畅,色彩瑰丽,潇洒奇特。这些精湛的技艺
,显示了盛唐时代的精神面貌。象塑马、骆驼等到,骨骼健壮而不笨拙,肌肉丰满而不臃
肿。侍女、乐伎、舞伎的塑造更是丰肌秀骨,体态婀娜。更重要的是釉彩上使用了我国独
有的流串工艺,在煅烧的过程中,让釉彩自然流动,融汇参化,互相济南市配,造成色泽
灿烂,典雅富丽的艺术效果。解放前,唐三彩原物大批被盗,作坊逐个倒闭,这一民族艺
术之花几乎濒于绝境。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为了使 |
|
v******a 发帖数: 45075 | 2 围棋在我国春秋时期已相当流行。战国到、汉则是围棋的发展时期。1959年,安阳市北郊
隋代张盛墓中出土一件围棋盘,现藏河南省博物馆。保存完整,是迄今发现世界上最古老
的19道围棋盘。
该围棋盘灰白釉,正方形,高4厘米,边长各10厘米,盘上刻纵横17道,加上边线便成
纵横19道。这些纵横交错的直线交织成许多小方格,共有361目。为便于识别棋子位置,每
角4Ⅹ4处和中央,各有一小孔,形成"五星"、与今天的围棋盘完全相同 |
|
v******a 发帖数: 45075 | 3 围棋在我国春秋时代已相当流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论 语.阳货》等典籍都曾提
道围棋。经战国到秦汗是围棋大发展的时期, 汉桓谭《新论》指出:“世有围棋之戏,或
言是兵法之类”,就把下 围棋当作用兵作战。
1959年,安阳市北郊隋代张盛墓中出土一件围棋 盘,保存完整,是迄今发现世界上最
古老的19道围棋盘。现藏河南省 博物馆。 该围棋盘,正方形,高4厘米,边长各10厘米。
盘上刻纵横17道,加上边线便成纵横19 道。这些纵横直线交织成许多小方格,共有361目
,与今之围棋完全相同。为便于识别棋子位置,每角4×4处和中央,各有一小孔,形成“
星位”。盘之四侧,有类似壶门的装饰,通过施灰白釉,用特制白瓷围棋盘随葬是不多见
的。 |
|
v******a 发帖数: 45075 | 4 风穴寺,位于汝州市城东北10公里的中岳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中,汝河之滨。寺始建于北
魏,名香积寺,隋代改名千峰寺;唐代扩建为白云寺,俗称风穴寺。
在风穴寺东南不远处有一大石洞,谓之大风穴,深不可测,寒气逼人。不知是何道理
,每逢起风之前,洞内先怒吼不已,随之吹出大风,猛不可挡。在大风穴之北,有一小石
洞,外狭内广,深不可测,谓之小风穴,洞口不雨而湿,喷出滚滚云气。古时当地的人们
认为这些现象是不祥之兆,故建佛寺以镇之。
一千多年来,风穴寺曾屡经战乱,数度兴衰,毁建多次。解放后人民政府曾多次拨款
修整,现存建筑有金元时代的,也有明清时候的,规模仍然雄伟,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寺周围群山环抱,松柏苍翠,泉水奔流,风景秀丽。寺背山向阳,全寺从前到后分
成两进院落。头进院包括山门、天王殿和前殿。二进院为中佛殿、东西配殿及后面的毗卢
殿。东侧还有地藏殿和观音阁。西侧还有钟楼和藏经阁、七祖塔。毗卢殿为后殿。由毗卢
殿后拾级而上,断崖上开一岩洞,传为宋人吴几复隐居读书之地,故称吴公洞。寺后西北
峰巅是风穴寺最高的地方,上有一亭,登亭远眺,汝州景物尽收眼底,名曰望州亭。寺院
外面有塔林三处。
中佛殿 |
|
w***s 发帖数: 15642 | 5 您说的大体不错,多谢指教。不过我没看出来我哪儿说错了啊。江南从字面上说,是长
江以南,这也基本上是元之前的概念。但是百度百科上的江南定义,有明确的区域,确
实是明南直隶以降清代江南省的范围,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是对现代人理解的江南概
念影响很深。以前认识徽南的朋友,特特跟我强调他们也是江南人,引的就是清代江南
省的划分。
再说扬州,直到隋初之前,说的扬州都是南京为行政驻扎中心的扬州府,跟广陵没什么
关系,如果用这个来说明当时的广陵如今的扬州属于江南,比较牵强。只能说扬州这个
概念从九州到如今的扬州,变化太大。隋代扬州正式得到今天的名字之后(最初改名是
因为广陵犯了隋炀帝的讳),的确还是以南京地区为府治的。到了唐代,再说扬州府以
南京为中心就有点不妥了,因为在唐初这个府治就迁到了江北,不再是以南京为中心了
。到了开元元年,重新划分天下为十道,扬州府属淮南道而非江南道,就更算不上江南
了。当然,唐代的扬州府也管今天的南京一点点地方,但是主要辖地在如今的扬泰地区
,还包括高邮。
因为这些历史原因,所以唐代诗人的作品里,提到江南的时候,很难解释为扬州,一则
扬州的地理位置处在江北,二则行政区划...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105 | 6 中国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最大河
流为赣江而得简称。
江西开发的历史,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而江西作为明确的
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
),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
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
、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
此时的江西属杨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晋元康元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隋时曾作行政
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
,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
10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15道,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
察区。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后辖于南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
政区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 |
|
t*****c 发帖数: 222 | 7 历史渊源
中国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最大河
流为赣江而得简称。
江西开发的历史,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而江西作为明确的
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
),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
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
、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
此时的江西属杨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晋元康元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隋时曾作行政
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
,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
10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15道,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
察区。 |
|
v******a 发帖数: 45075 | 8 王通,字仲淹,生干隋文帝开皇四年( 584年),卒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617年)。
隋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乡)人。是隋代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死
后,门弟子私谥为“文中子”。
王通,《隋书》无传,新、旧《唐书》王绩、王勃、王质传中虽均曾提及,然皆极简
略,称其为隋末大儒而已。参考其它文献,我们大致可以知道:王通出生在官宦世家,其
父王隆,曾于隋开皇初,以国子博士待诏云龙门,向隋文帝奏《兴衰要论》七篇,“言六
代之得失”,颇为隋文帝所称道。王氏家学渊源深厚,所以王通从小就受到儒学的熏染。
《中说·立命篇》有“夫子十五为人师”的记载,可见王通少年时即精通儒学,学问极好
。
据说在隋文帝仁寿三年( 603),王通曾经“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
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但没有受到重用。大约是由于同乡薛道衡的推荐,才被授
以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郎。王通并不满意,所以不久就“弃官归,以著书讲学为业”。
王通弃官归乡后,便潜心钻研孔子的“六经”,据说曾经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
稽夏典,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经过一番研究,王通自
觉很了不 |
|
v******a 发帖数: 45075 | 9 在中国,供奉文圣孔子的文宣王庙有很多,过去在各个城邑都有这类建筑。而武圣关公庙
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文圣孔庙。清代一朝,仅北京一地,关庙就有 116座。而且,有些
关庙的建筑规模也远远超过了孔子的文庙。有人说,关公是一种文化;也有人说,关公是
一种精神。不然,在中国以至海外为何有这样多的关公庙。
在国内所有的关庙建筑中,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有五六处:河南洛阳关林,湖北当阳
关陵,荆州关帝庙,河南许昌霸陵桥关帝庙,山西关羽故里常平关帝庙等等。而规模最大
、气势最为宏伟的,就是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的关帝庙了,它堪称天下第一关庙。
当海外华人来到解州关帝庙,面对蔚为壮观的大殿牌坊,许多人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我们终于找到了祖庙,这才是真正的关帝庙啊!”
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代,宋明两朝盛极一时,清康熙四十一年毁于一场大火,以后历
经10多年才得以修复。
这座关帝庙分为南北二部,南部为结义园,四周桃林繁茂,春季花绽如锦,使人们俨
然置身于当年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情景之中;北部是正庙,庙内一切均按帝王体制兴建
。过雉门,穿午门,越御书楼,便至崇宁殿。
崇宁殿是奉祀关帝的主殿,四周是高大宽敞的回廊, |
|
a***s 发帖数: 614 | 10 新降县历来是晋南的名城,隋代兴建的降守居圆池乃闻名全国的古代花园,是我国
园林史上的瑰宝,柏壁曾是唐太宗李世民屯兵之处,秦王堡至今犹存,宋太祖曾微服于
降州,龙兴寺因而得名,明代几盖庙壁画,乃山西壁画群中之珍品,唐建的碧落碑和降
州大堂;元明时代的钟、鼓、乐三楼以及唐建清修的龙兴寺宝塔等组成了新降的古建筑
群,吸引着各方游客。 |
|
x******i 发帖数: 14369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karstcorner 俱乐部 】
发信人: xiaoputi (xiaoputi), 信区: karstcorner
标 题: 古镇羊皮书--------兴坪古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5 14:56:31 2010, 美东)
兴坪集镇是漓江上一颗璀灿的明珠,位于阳朔县东北部,距县城25公里。兴坪集镇
早在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即已为熙平县治,管辖阳朔一带,隋代开皇十年
(公元590年)废熙平县改置阳朔县,兴坪遂为阳朔县所辖。漓江在此绕了一个大弯。兴坪依山傍水,风景荟萃,漓江的景点精华大部分在兴坪境内。境内不仅有九马画山、螺蛳山、莲花岩、天水寨、灵宝阁等八大景区、24个风景点让人叹为观止,还有明代建筑腾蛟庵,镇上粉
墙乌瓦石板小巷,是漓江沿岸最美丽的古镇。
兴坪古镇现在尚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主要集中在圩上的兴坪古街及离圩场约2公里
的渔村。该区域西临漓江,北接景点小河背、童子山,东南为古熙平县治遗址狮子旦和
五指山、天水寨,面积4.5公顷。这里的古桥、古渡、古亭、古戏台、古庙、古寨、古
树和古村落建筑群... 阅读全帖 |
|
i***l 发帖数: 4182 | 12 挂甲寺位于天津市河西区中环线邻近海河的地方,原名叫庆国寺,改称挂甲寺的原由,
说起来,要上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了。
相传唐太宗于贞观十八年也就是公元644年征东归来,路过大直沽时发现庆国寺,
便在此解甲休息。还有更细的传闻是:当时陪在太宗身边的,是大将尉迟恭。而太宗还
一时兴起,向献茶的僧人慈航要来纸笔,亲书“挂甲寺”匾额一方,嘱咐和尚将庆国寺
改名为挂甲寺,以此作为凯旋的纪念。
不过传闻还有另一个版本,说在庆国寺挂甲休息的主人公不是唐太宗,而是他身边
的大将尉迟恭,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见的这位威风凛凛的门神尉迟敬德。
不管传闻中的主人公是唐太宗还是尉迟敬德,庆国寺在唐代就已存在,从来就没有
人怀疑过。而庆国寺后来改称挂甲寺又是不争的事实。这一历史依据,可以从万历二十
八年也就是公元1600年刘生甲所撰的《重建挂甲寺碑记》中看到。只是,挂甲寺确切建
于哪个年代,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说得出来。追踪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我们知道,佛教自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后,几经起落,到隋代,由于隋文帝的着
力倡导,有了更快速的发展,在传播方面,表现为在民间的深入。
而挂甲寺建立最初的寺址,是在 |
|
f**d 发帖数: 1952 | 13 给嘴馋且想试试的人.
金华特产酥饼之制作方法
时间:2005-10-26
关于酥饼,流传着许多传说:隋代程咬金曾在金华开过酥饼店,是酥饼行业的祖师;明
代朱元璋攻克金华后,曾与军师刘伯温在婺州明月楼品尝酥饼;太平天国时,金华民众
曾以酥饼慰劳屡败清军的李侍王等等。酥饼的历史如何悠久,现代人也早已不再深究,
最为重要的仍旧是酥饼那入口酥脆,遇湿消融的口感。浓烈的陈香,香甜的回味,酥饼
以其特有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顾客,古人就有过酥饼店“闻香下马”之说。
说起金华特产,酥饼可谓最为“亲民”,茶杯口大小,形似蟹壳,面带芝麻,两面金黄
,加上干菜肉馅之香,说起来就会让人咽口水。金华人都可以说是咬着酥饼长大的。最
近,小奕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一位姓顾的市民表示有个久居国外的亲戚十分想念家乡
的酥饼,于是打来电话询问酥饼的制作方法,于是小奕走访了位于市区江北五一路菜市
场附近的黄家春莲酥饼店,在这一家制作酥饼已长达15年之久的老字号酥饼店里,向面
点师傅讨教了一番:
主料及配料:面粉、霉干菜、猪肥膘肉丁、芝麻、酵面、菜油、饴糖水、精盐、碱面。
1.猪肥膘肉丁加入霉干菜末、精盐拌成馅料,面粉加入温水搅 |
|
a*******g 发帖数: 4872 | 14 ☆─────────────────────────────────────☆
joj (寄生于世上,原是那么好) 于 (Fri Oct 3 22:41:10 2008) 提到:
请大家推荐一下,年底我准备挑两个省内的地方去玩一下
不管什么方面好玩都行,自然景色,人文景观,或者仅仅是因为有不错的小吃
☆─────────────────────────────────────☆
qicheji (阿J) 于 (Fri Oct 3 22:42:23 2008) 提到:
天台,仙居
☆─────────────────────────────────────☆
JazzCat2008 (nunu) 于 (Fri Oct 3 22:43:57 2008) 提到:
温州的泰顺
自己没去过, 但看了好些好的照片
☆─────────────────────────────────────☆
lbirss (老猫) 于 (Fri Oct 3 22:55:20 2008) 提到:
天台确实不错,有个隋代古刹,还有济公山,天台周围的自然风景也不错,山山 |
|
a***u 发帖数: 4334 | 15 我说渤海人投奔同语同种的高丽王国,并不是说这是他们同语同种的根据。而是说正因
为同语同种,他们才会投奔高丽。
高句丽解体时,栗末靺鞨人相对高句丽人之人数稀少(1:10~1:20甚至更多都是合
理的),许多文章中已有引述。
请看:
1、668年高句骊国解体之际,“唐共收69.7万户,为其境内的总户数”(高句丽人
占绝对多数。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注一)。
2、这个和渤海的一个记述也是大致相符的。“昔高丽全盛之时,强兵三十余万,
抗敌唐家。”(《旧唐书:渤海靺鞨传》) ”
3、而在同时期、“靺鞨人的氏族社会,据史载和考古资料,可以看到以下一些特
点:其一,各部落和氏族居于不同地区,各自在一个首领领导下,独立地组织生产和生
活,尚未形成全族的统一首领。史书所记“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或“离为数十
部,酋各自治”,是对这一社会情景的描述。但是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隋代),由于
频繁的兼并战争,社会中出现了号称“大莫弗瞒咄”的渠帅⑦;其二,每个部落有自己
的武装。在著名七部中,大部落有“胜兵七千”,一般的为3000;”《注意,王先生的
指代这里还包括北部的黑水靺鞨,女真人的祖先》
请问,大部落...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6 四、虞氏易学の“尪”字說についての考察
本章中、私は、虞氏易学に対する“尪”字說の考察を進める。
まず、虞氏易学の由來問題について、徹底的な研究を進める。
1、虞氏易学の由來
《三國志·吳書·虞陸張駱陸吾朱伝》の記錄よると、
臣の高祖故靈陵太守光は、少いとき孟氏易を治る、曾祖父故平輿令成は、その業を纘
述す、至る臣の祖父鳳は、之を為って最も密しく。臣の亡考故日南太守歆は、鳳に本
ってことを受け、最も舊書あり、世にその業を伝え、至る臣の五世になる。
とある。ここには、虞翻の家族が世代に孟氏易を治め、彼の時代までに、すでに五世
になった。このことを以下で說明する、すなわち、
高祖虞光一世(孟氏易)→曾祖虞成二世(孟氏易)→祖父虞鳳三世(孟氏易)→父親
虞歆四世(孟氏易)→虞翻五世(孟氏易から虞氏易へ変る)。
五代の家伝易学は、虞光の孟氏易学から始めて伝えられたのである。虞翻に至って、
《三國志·吳書·虞陸張駱陸吾朱伝》の記錄によると、
先師の說を蒙り、經に依り、注を立つ……覽る所の諸家の解、流俗の義を離れず、実
に當らざることあれば、輒ち、悉く改定し、もってその正さに就く。
とある。當時、... 阅读全帖 |
|
e****2 发帖数: 2723 | 17 栖岩寺游记
-归来吧游子!
栖岩寺是座落于陕西永济市中条山的一座皇家寺庙。栖岩寺已经在古老的历史中化为遗
迹。魂去来兮,中条山上曾经有过无数的故事。或许那里有杨贵妃,或许那里有少林寺
主持那样的人物。北周,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之一。公元557年初,宇文觉废西魏帝自立
,国号周,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北周。北周的都城距离永济不过200公里。永
济是西安的东门户,山西通往陕西的咽喉要道之一。目前在永济县城附近还留有宋代的
故城墙和古城门。斑斑点点的秦砖汉瓦,凄凄原上草,无不记录着华夏文明的兴衰。
在如今的永济人心中,栖岩寺似乎名不见经传,而探访它的历史,却令人眼前出现一幅壮
丽的画卷——栖岩寺因为与北周、隋代、唐代皇室丝丝缕缕的关系,在中国庙宇史上,留
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栖岩寺无疑是皇家寺庙,这里的供奉是来之于国家的。就像如今
的国企,过去的皇家寺庙也是有着自己的威严和得意。就像现在体制内的人会很自豪的
说出自己是某个体制内单位的,据说上古时期这里的游僧也会很自豪的拿个饭碗告诉别
人自己是代表国家和皇帝来化缘的。
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周武帝亲掌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栖岩寺始建...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305 | 18 2014.11.04 刘卫红 讲六纲与八纲
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456
(出处: 汉传中医师承论坛)
六纲与八纲
接触汉传中医之前,大家可能对“六经”和“八纲”这两个概念比较熟悉。六纲是汉传
中医学区别于其他经方学术的第一个概念。为什么汉传中医学提出六纲这一概念呢?我
们下面从提出“六纲”概念的重要意义、六纲的实质以及六纲与八纲的区别三个方面来
认识六纲这一重要概念。
一、提出“六纲”概念的重要意义
阴阳是区分世间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分类法则。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认识
事物本质执简驭繁的法宝。伤寒论中辨证用方所用的阴阳学说,其内涵实质是三阴三阳
。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三阴三阳学说指导着六纲、经络、运气三个体系的分类和定位。虽然与经络、运气使用
相同的名词,但其内涵完全不同。“六经”本是经络用语,最早出现于《素问•
热病论》中的经络六经理论。隋代巢元方将六经热病内容与仲景的伤寒论条文混杂一处
,形成了用六经经络解伤寒论的初步理念。宋代的朱肱,最早确定... 阅读全帖 |
|
G**U 发帖数: 5492 | 19 苏州菜肴源远流长 根深业茂 ——张祖根 张学群
苏州山川秀媚,人文荟萃,以一地而兼鱼米之乡.商旅之市.园林之城.工艺之邦.书画之
邑。苏帮菜肴就是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诞生和形成的。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它不
断的发展衍行,包罗了民.官.商.船.寺诸方面,并互相渗透,彼此贯通,终至众美荟萃
,蔚为大宗,多姿多彩,饮誉中外。
“地富鱼为米”,苏州滨湖近海,水清土饶,苏帮佳肴最早以水产和鲜蔬著名。据古籍
记载,相传吴王寿梦作鱼鮓,阖闾始作鱼鱠,其女则喜食蒸鱼。吴王还筑鱼城以养鱼,
置冰室以藏膳馐,至于专诸在太湖边学炙鱼三月,香闻数里,终于以匕首藏鱼腹刺死王
僚的史实,则已家喻户晓。《吕氏春秋》云:鱼之美者,洞庭之(榑:为鱼字旁)··
····菜之美者,具区之菁”。《楚辞·招魂》中特地提到吴羹,味若酸苦而调和得
宜。及至西晋.南朝,张翰因秋风而忆菰菜莼鲈;被称为“一时珍食”的“金羹玉脍”
,以鲈鱼作鱠,菰菜为羹,鱼白如玉,菜黄若金。故后人说:“吴地产鱼,吴人善治食
品,其来久矣”。(见《姑苏志》)
自隋代开通运河以来,苏地客商云集,日趋繁荣。吴郡进献炀帝的蜜蟹,“贴以镂金龙
凤花鸟,为食品第一 |
|
p*********n 发帖数: 7788 | 20 ☆─────────────────────────────────────☆
GUSU (唐寅) 于 (Tue Apr 27 20:18:03 2010, 美东) 提到:
天堂何状,似不可知。于是人们在大地上寻觅着尽善尽美的地方——终于找到了“苏杭
”,以为人间天
堂。单说苏州这座天堂,春秋筑城,乃吴国国都,秦汉为会稽郡治所,唐称江南雄州,
明清时为江苏
巡抚驻地,今称苏州市。在其广阔的地域内,江湖横陈,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民风淳
厚,商贾云
集,雅士争趋,有着说不完的才人轶事,道不尽的吴趋佳话。其间小桥.深巷.园林.胜
迹.鱼米.丝
绸.工艺.书画.吴歈.评弹,无不令人神往.赞叹.而独具特色的天堂美食,则以其悠久的
历史.广博
的取料.精巧的烹制.高雅的调味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我国饮食文化领域里的一方瑰宝
。
笔者在研究苏州菜时,深感其“鱼文化”的突出位置,本概述即以此为重点,兼及苏州
菜的一般特
点。
我们知道,苏州开始建城,就和鱼联系在一起。公元前514年,吴王僚因嗜食“炙鱼”
,披甲赴宴,丧
生失国。公子光赖专诸藏剑于炙鱼,刺杀王僚而完成宫廷政变,登吴王位(即阖闾)...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14369 | 21
兴坪集镇是漓江上一颗璀灿的明珠,位于阳朔县东北部,距县城25公里。兴坪集镇
早在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即已为熙平县治,管辖阳朔一带,隋代开皇十年
(公元590年)废熙平县改置阳朔县,兴坪遂为阳朔县所辖。漓江在此绕了一个大弯。兴坪依山傍水,风景荟萃,漓江的景点精华大部分在兴坪境内。境内不仅有九马画山、螺蛳山、莲花岩、天水寨、灵宝阁等八大景区、24个风景点让人叹为观止,还有明代建筑腾蛟庵,镇上粉
墙乌瓦石板小巷,是漓江沿岸最美丽的古镇。
兴坪古镇现在尚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主要集中在圩上的兴坪古街及离圩场约2公里
的渔村。该区域西临漓江,北接景点小河背、童子山,东南为古熙平县治遗址狮子旦和
五指山、天水寨,面积4.5公顷。这里的古桥、古渡、古亭、古戏台、古庙、古寨、古
树和古村落建筑群,比较完事地保持了原有的历史环境风貌,身临其境,仍可领略“老
街长长,古巷深深”的意趣。
兴坪古街是一条长1公里多的石板街。从兴坪古镇东南至漓江榕树潭、古渡码头,
便于居民、客商来 往,各省的会馆建筑于古街的两旁,现各类砖瓦结构的古建筑大部
分保存完好。古街的东南侧狮子旦...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7963 | 22 壮族(壮文:Bouxcuengh)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
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的先
民是属古代百越族群,建国后经民族识别,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
提议和壮族人民的意愿,僮族改称壮族。
目录
* 1 民族概述
* 2 历史沿革
* 3 民族起源
* 4 人口分布
* 5 民族语言
*
* 1 民族概述
* 2 历史沿革
* 3 民族起源
* 4 人口分布
* 5 民族语言
* 6 壮族地区
* 7 民族艺术
* 8 民族禁忌
* 9 民族经济
* 10 民族宗教
* 11 民族历史
* 12 民族区域自治
* 13 地理特点
* 14 气候特点
* 15 居住地特点
* 16 建筑风格
* 17 古文化
o 17.1 水稻人工栽培法世界之最
o 17.2 衣着方面的世...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3 2015-03-26 品位艺术平台收藏家
浙博的黄宾虹大展终于要开了。
从1955年宾翁过世三年后,家属向国家捐献其全部遗作以及遗物资料一万余
件,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
当然,1949年之后,向国家捐献珍贵艺术品以及文物的,不止宾翁一位。
下面是一组有些出人意料的数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故宫博物院累计接收的捐献文物就有近两万件,其中一
级文物三百余件;全国五十余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10%以上为捐献文物。
收藏家和珍爱藏品之间的感情,最浓烈的莫过于吴洪裕和《富春山居图》。
明代收藏家吴洪裕喜爱这幅画到了死亦不能别的地步,临死前竟叫侄子将它
烧了殉葬。所以我曾想不明白,他们为何肯捐。
后来悟得一个道理,世间没有什么收藏家,在物的面前,我们不过都是匆匆
过客。在你死不带去之时,钱更是不重要了,你所担心的,就是这些东西在
死后的归宿。人可以数十年而亡,国家生存的似乎要久一点。捐掉,成为了
这些藏品看似最宁静的归处。
然而过于宁静也未必好,有时甚至会被遗忘。新中国以后,各界捐赠的这些
文物是否都得妥善保管,良好展示?恐怕更多地,只是在博物馆中静默地居
于一隅,甚至几十年来不曾被人过问。
但是,...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24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北史笔记之十 王思政与韦孝宽
平尉迟迥之叛是韦孝宽最后一战,此叛平后杨坚的反对势力基本消失,而韦孝宽作为身
经百战的一代名将,以72岁高龄安逝家中,身后子孙绵长,可谓乱世中的幸运。出身
长安韦氏,汉朝即有所谓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说法,一直到隋唐韦氏延续显赫。韦应
物与韦庄就是他的哥哥韦敻之后,号逍遥公房。韦孝宽后裔则号勋公房,有韦安石曾相
中宗。北周名将多鲜卑胡人,汉人则有王思政与韦孝宽先后立著勋,又先后守玉壁城,
王思政更有引荐韦孝宽之功。
韦孝宽本名叔裕,以字行。早年:
属侍中杨侃为大都督,出镇潼关,引孝宽为司马。侃奇其才,以女妻之。
韦孝宽作为杨侃女婿,与东魏的杨愔,西魏的杨宽,杨俭都是杨侃都有了姻亲关系。杨
忠又自以弘农杨氏,跟杨宽攀上同族关系,所以韦孝宽跟杨忠也就攀上亲戚。另外,杨
忠与独孤信在军中关系密切,以至结为亲家。而独孤信与韦孝宽很早就是好友:
时独孤信为新野郡守,同隶荆州,与孝宽情好款密,政术俱美,荆部吏人号为连璧。
与独孤郎号为连璧,亦可见韦孝宽风度可喜。通过独孤信的关系,再加上杨氏姻亲,杨
忠与韦孝宽想必也关系甚佳。
韦孝宽展露头角是由于王思政的举荐:
思政之去... 阅读全帖 |
|
F***r 发帖数: 1685 | 25
高4.1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2.9厘米
此杯于1957年在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大口,口沿内外镶金带一周,金沿宽
0.6厘米,平唇,略微向外折出,体圆,深腹,下有假圈足,平底实足。此杯由上等白
玉雕琢而成,通体光洁无纹,保存亦相当完整,其柔和的光泽、温润的玉质,凝练的造
型使得这件小小的器物显得高贵典雅、气宇不凡,成为隋代玉器的一件代表作品。金扣
玉杯,不仅使其色彩对比鲜明,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感受,而且它还寓意着“金玉满堂”
,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两汉时期是我国玉器生产的盛期,然而自东汉灭亡后,从魏晋至隋唐,玉器发展走
入了低谷,在这个时期,可以显示豪富的金银器的生产异常活跃起来,这种现象一方面
体现出社会风气的日益变化,另一方面实际也加速了这一转变,因此,这个时期出土的
玉器不仅为数甚微,而且还经常镶嵌有金银饰件以显示富贵。但是,就在这少数的几件
玉器中,可以发现我国的玉器生产已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从礼器开始向日用器
皿逐渐过渡,如这件白玉杯便明显摆脱了汉代玉器制作程式的束缚,已经是非常生活化
的器物了。 |
|
F***r 发帖数: 1685 | 26 还有
1957年,西安市西郊李静训墓出土的一件嵌宝石金项链,以其精美和稀有震撼了整个考
古界。这条1400年前的项链,出土时戴在一名9岁小女孩尸骨的颈项上。
整条项链长43厘米,由28个金质球形链珠组成,每个球形链珠均由12个小金环焊接
而成,每个小环外又有小焊珠一圈和大焊珠5颗,其上再各嵌珍珠10颗,分别嵌有鲜红
玛瑙、宝蓝青金石、洁白珍珠。
项链的下端,居中为一个大圆金饰,上面镶嵌一块晶莹的鸡血石,在鸡血石四周嵌
有24颗珍珠。这块鸡血石纯净晶莹,虽在地下埋了千余年仍然鲜艳如新。最下挂一心形
金饰,上面镶嵌一块长3.1厘米、极为罕见的青金石。鲜红的鸡血石、宝蓝的青金石、
洁白的珍珠,在纯金的烘托下交相辉映,更显整条项链璀璨夺目,精美至极。同时也向
后人展示了隋代皇族生活的奢华和手工艺术品技艺的精湛。
项链的主人李静训家世显赫,其曾祖父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祖父李
崇是一代名将。隋文帝杨坚对李家倍加恩宠,李静训自幼养于宫中并深受外祖母周皇太
后溺爱。然而世事无常,大业四年(608年),年仅9岁的李静训不幸殁于宫中。皇太后
悲痛欲绝之余厚礼葬之,将李静训生前所需所爱之物一一陪 |
|
c*c 发帖数: 2397 | 27 作者:老砍 回复日期:2003-11-13 9:13:03
论语的中庸: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遽伯玉,帮有道,则
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
直,是君子的一种表现形式。
史鱼是君子,有道无道都一般耿直。《韩诗外传》卷七记载, 史鱼多次向卫灵公
推荐贤良的蘧伯王,建议卫灵公罢免 奸臣弥子瑕,但一直没有被卫灵公采纳。史鱼临死时
叫儿子不要在正 堂为自己办丧事,以此劝谏卫灵公重用蘧伯王,罢免弥子吸。所 以,史鱼又
有“生以身谏,死以尸谏”之称,是刚直不阿的典型。
遽伯玉就不同,有道的时候,教化别人,无道的时候,则独自默默地遵守操行。孔子
也把这样的人叫做君子。
韩诗外传》中说他是“直己而“不直人”,内直而外宽,严以 律己,宽以待人。
孔子是一个历史学家。他从历代乱世的教训中看清:君子的数量是有限的,君子表现
大多飞蛾扑火般脆弱。
还不如守身如玉。依靠君子,把国家的价值观和文化保存好,隐忍待发。到时机成熟
的时候再展宏图。
这是一种文化战略:以守为进。
隋代大儒王通守先待后就如遽伯玉的风范。
尚书微子第17中,微子(纣的同母庶兄)作诰,诰父师(箕子,殷纣王的叔父),少
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