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S*****4 发帖数: 514 | 1 宋亡于国家战略的短视。北宋助女真灭兄弟盟国辽朝,而后亡于女真,两代皇帝及
宗室、大臣三千人全部成为战俘,酿成“靖康之耻”。一百年后,南宋又忘记“唇亡齿
寒”的道理,助蒙古灭金朝。蒙古灭金、西夏、大理之后,完成对南宋的北、西、西南
三面战略大包围。大理亡国以后26年,南宋末代皇帝赵昺与十万君臣将士投海自尽,造
成“崖山之劫”这一千古灾难。崖山之后无中华,说的就是这件事。但是,另一方面,
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宋国富民富,却极愚昧。
明亡于穷。明朝推翻蒙古的殖民统治,恢复中华,功在千古。但是,明太祖重农抑
商,违反世界潮流。最终,在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一方面白银涌入中国,另一方面崇祯
皇帝却无钱可用。也是这样的原因,使得明朝因连年天灾而无法救济,因而导致饥民纷
纷暴动、造反。同时,外患(北方蒙古、东北女真)严重,明朝也就在外患、内乱的双
重绞杀下灭亡。明亡,中华沦陷满清殖民统治之下300年。明亡,中华亡。
一个字评价历代,明朝是“刚”,两宋是“富”,隋唐是“博”,北朝是“杂”,
南朝是“佛”,两晋是“玄”,三国是“乱”,秦汉是“强”,东周是“战”,西周是
“变”,商朝是“神”。 | m********g 发帖数: 10469 | 2 这南宋灭亡是因为不救金就讲错了,金朝就扶不起国土快丢光了。被蒙元揍怕了不敢打
,最后灭亡一刻还一直南侵,从南宋那里抢四川。
而且这金不仅白眼狼也还扶不起,还不如早亡早好。别总觉得自个晚活个几百年就比古
人聪明,穿越回去定饿死街头
当金军南掠之初,南宋有人主张将积蓄了几年的岁币交给金朝,以杜绝战祸。此议
一出,立即遭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所谓“堂堂大朝,卑辞厚礼,谨奉垂亡之国,
自示削弱,谁不侮之”。金兴师大举攻宋后,史弥远曾连续写了三封信给主管淮东安抚
司公事崔与之,指示他与金军议和,但是由于崔与之等边臣积极备战抗敌,致使“金人
深入无功,而和议亦侵”。
正是金的南掠政策,排除了金、宋和解及联合抗蒙的可能,打破了宋廷中企图藉金
为屏障者对金所存的幻想,使南宋关于对金政策的争论停止下来。此后南宋为了自身的
存亡,遂抛弃了蒙古大举攻金以后闭守观望的对北政策,不仅坚决抗击金军南下,而且
公开招纳有相当实力的山东忠义军,同时与西夏会师夹击秦、巩,并与蒙古交往以减轻
金军对自己的压力。后来成为忽必烈著名谋臣的赫经曾作诗云“不问朔漠攻蕲黄,败盟
要利增仇敌” ,讥讽金宣宗伐宋的做法。尽管在这之后,不断有金朝大臣如张行信、
许谷、杨云翼等上书力劝停止攻宋,使金免致徒耗实力,腹背受敌。但金宣宗自恃“吾
国兵较北诚不如,较南则制之有余力”,对停止南掠的建议均未采纳,使得这场战(秃
头)争直到金宣宗驾崩,金哀宗即位后的嘉定十七年(1224)才结束。
金朝发动的这场长达七年的对宋战(秃头)争,大大加速了自身的灭亡。金“取偿
于宋”的目的不仅未能达到,反而严重削弱了自己的力量。金入淮南之初,“宋人坚壁
不出,野无所掠,军士疲乏,饿死相望”;抗蒙名将完颜阿邻战死蜀口;勇将黄掴阿鲁
答被宋俘获;时全大败淮上,“一军全没”。史称“宣宗南伐,士马折耗十不一存”,
“国家精锐几尽丧”。而当金朝“枢府武骑尽于南”的同时,其在河朔地区却只通过“
九公封建”,封赏了一批附金豪强,“冀赖其力复所失地”。由于九公本身实力不足,
且互不统属,内斗不已,因此根本无力抵挡木华黎率领的蒙古铁骑及附蒙武装的冲击。
晋阳公郭文振多次请求金廷遣大员置行省于河朔,节制诸公府,并请枢密院派兵增援。
但已陷入攻宋战(秃头)争中的金朝无法给“九公”以实际支持,只能以赐姓、赐号、
赐诏、封爵来换取“九公”的效忠。因此,虽然在成吉思汗统帅蒙古军主力西征以后,
金朝的实力远远超过木华黎,却坐视河朔抗蒙豪强在蒙古的恩威兼施下或灭或降。在宋
金停战之前,金朝在河朔的势力就已基本被肃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