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发帖数: 2138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hebo (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 信区: Poetry
标 题: 马悦然: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9 14:00:13 2012, 美东)
马悦然: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
(ChinaNews.com 2012年10月26日 13:07 来源:大众日报)
10月21日下午,一位白发老人牵着年轻妻子的手,走进上海市南京西路1025弄。
这个名为静安别墅的居民区,并不像名字听上去那么奢华,三两个居民坐在巷子边上
闲聊,卖奶茶的铺子前年轻人排着长队。这对夫妇也不惹眼,很自然地融入这幅闹中取静
的生活场景,没人认出来他们是谁。
他们走到一栋楼前,停下脚步,仰望三楼水泥台上盆栽的一棵橘子树。“呦,你看!”
“长在那里,竟还结了这么多果子!”记者循声望去,才发现这就是马悦然和陈文芬——
没有盛装,不在乎前呼后拥的排场,倒是格外留心收集散落于平常的点滴触动。他们在生
活中如此,对中国文学的态度亦是如此。
当天下午,从这里的一间小书屋开始,马悦然开始了他在中国“谈诗论译”的行程。
莫言与特翁仅一点相同
“文学的欣赏是出于主观想法的。”马悦然说。23日下午,马悦然在复旦大学演讲
。因为观众人气爆棚,活动前一天,地点临时调整到能容纳600余人的蔡冠深人文馆。
马悦然喜欢莫言,也喜欢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面对听众,他直言,这种喜欢就好
比喜欢四川菜中的麻婆豆腐。“为什么喜欢呢?因为好吃。有什么好吃呢?很辣。怕辣的
人肯定不会欣赏,不怕辣的人肯定会欣赏。”这场讲座,以一番看似荒谬的言论开场,以
此象征文学欣赏的主观性。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是瑞典著名诗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悦然称其
为特翁。此行来到中国,马悦然受世纪文景出版社邀请,参加“见证·2666”文景十年分
享会,他翻译的特翁作品《记忆看见我》和《巨大的谜语》也于此时面市。马悦然不仅
热衷于把中国文学介绍到瑞典,同样想把瑞典文学翻译成中文,被更多中国读者所了解。
“诗人(特翁)是一个很温柔的人,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马悦然说。特翁1991年
中风,基本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他的诗作围绕着死亡、历史、记忆、大自然等主题,除自
由诗和散文诗外,还采用日文俳句的格律创作,言简而意繁。特翁比马悦然大七八岁,他
评价特翁:“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在复旦大学,马悦然用富有节奏感的嗓音,以中文朗读了托马斯多首诗歌作品。特翁
原本是位出色的钢琴家,在他中风之后,虽不能说话,但仍能用左手弹钢琴。而马悦然年
轻时也曾在交响乐队打鼓,对节奏十分敏感。因此,他格外注重特翁诗歌中独特的音乐感
。他将几种不同译文加以比较对照,强调翻译时应注重原文的形式和节奏。
马悦然这样总结特翁的动人之处:“我欣赏他以简朴的语言表达很丰富的意象与寓
意。我欣赏他让我醒过来的惊讶的隐喻,我欣赏他引用古代希腊与罗马的诗律表达生活
在现代的人的乐趣与焦虑。我也欣赏他有时候用禅宗法师的超现实主义的观点来安慰他
的读者。”
此行来到中国,马悦然的初衷是为了传播特翁作品,但在今年诺奖为这个国度带来的
余震中,抛向他的问题总是绕不开莫言的名字。在媒体见面会上,有人问马悦然,两位诺
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有何共通之处?
马悦然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他认为两者仅有一点相同,就是对探索自然界抱有热情
。他说:“特翁60岁的时候写了《记忆看见我》,他写他小时候最喜欢去博物馆看动物标
本,他对甲虫那些小动物很感兴趣,由此引发出一种特殊的方法研究文学。莫言也写了很
多他小时候的故事,也同样对自然界是非常感兴趣的。虽然出发点可能不同,但他们对自
然界的热情是相通的。”
诗歌要说真话
马悦然的名字,由他自己的瑞典语名字谐音而来。他现已连任两届欧洲汉学学会主
席。在汉学研究方面,他的著作多半有关中国方言学:上古、中古和现代的汉语音韵学、
语法学、诗律学与中国文学,尤其着重于诗歌历史的发展。
“要是没有林语堂先生,没有他的《生活的艺术》,我就不会学中文了。”马悦然对
记者说。
马悦然原本攻读拉丁语专业。大学时,他读到林语堂的一首英文诗《生活的艺术》,
被深深打动。受林语堂的影响,马悦然也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到图书馆,把庄子的译本都借来了。我很快发现《道德经》很多译本都不一样,
我就去请教非常有名的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哪一本译文是最好的?他说:‘都不行。只有
一个译本是可以的,就是我自己的。’”1946年8月,他成了马悦然的老师。
由一首诗而起的汉学缘分,后来演变成对中国诗歌和中国文学的系统研究。林语堂
曾说,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马悦然则认为,也可以说,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
“自从我开始欣赏中国现代与当代中文的诗歌,就对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小诗非常感
兴趣。我在大学教书,我一定要教一年级的学生汉语语音学和语法。三个星期之后,我让
他们背一些简单而容易懂的小诗。我相信这样做会鼓励他们学中文文学。”
马悦然认为,上世纪二十年代是中国小诗的黄金时代,三十年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
代。那个时候,中国有非常好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不应该遗忘。跨越国界,在不同时空下,
他总结出中国五四运动时期与瑞典1940年代的文学有相同的现象:那就是对传统文学的
否认的态度。这些诗中的一部分,甚至有着相同的或者相似的主题:诗人们都坚持要说真
话或者表达一种坚定的信念。
他举了很多例子。其中,杨吉甫有一首很简单的小诗:
“今天的草堆是我点燃的。”仅此一句。
“肯定会有人认为这首诗简直没有诗意。可是我每次想到杨吉甫这首诗,就很感动
。常常躺在病床上的诗人终于能到花园里去扫叶子什么的,让他心里充满了乐趣和骄傲
。诗人的乐趣和骄傲应该让读者惊讶:啊,你看!那么微不足道的事会叫诗人那么兴奋!生
活中看起来没有多大意义的事,其实非常可贵的。”马悦然细细解释这一句诗带来的感
动。
发现不为人知的作者
杨吉甫的名字,很多人没有听过。
“他是一个完全被遗忘的诗人。”马悦然说。如何寻到了类似这些不为人知的作者
和作品?马悦然讲述了他和杨吉甫的“偶遇”的故事。
“杨吉甫是四川万县人。他1924年到北京去,上鲁迅的课。他跟他的同乡朋友何其
芳1931年编了一个文学杂志。同年得肺病回到四川。1927年到1935年他在《万县日报》
发表他的小诗。杨吉甫去世之后,他的妻子要求何其芳出版她丈夫的诗选。出版于1977
年用复写器印的《杨吉甫诗选》,可能只印了几十本,送给诗人的亲戚和朋友。我1979年
回成都去探亲时,杨吉甫的一位老朋友送了我一本。”
带着这本印刷简陋的作品,马悦然回到瑞典,把那些很短的诗,翻译成瑞典文,又译成
英文,寄给香港中文大学的一家杂志社。起初,杂志社并未发表。马悦然问及原因,编辑
的答复是:“我们以为你跟我们开玩笑。我们谁都不知道杨吉甫。”
若干年后,马悦然再度将杨吉甫诗集向中国文坛推荐,这些被埋没的诗作获得了认可
和欣赏,并在四川得以正式出版。
作品几乎偶然拾得,这是马悦然对一位中国诗人的发现过程。类似这样的作者还有
台湾的杨华(已逝),以及时下声名鹊起的曹乃谦。
10月22日,马悦然在上海参加了曹乃谦的新书发布会。曹乃谦是山西大同市的一名
警察,37岁开始写小说。他在国内知名度甚微,但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前,在国外却盛
传其有可能拿下这一奖项。曹乃谦自己都对“被诺奖”事件表示不知情和无奈感慨。
“叫我特别烦恼是,我一发表一位当代中文作家的作品的译文,就会有人说:这个作
家可能会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马悦然有点气愤地说,“我主要的任务是把中国文
学介绍给我的同胞们,不是给一位中文作家弄到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马悦然翻译过曹乃谦的小说,其中有一本叫《到黑夜想你没有办法》,里面有30篇故
事,写的是1974年山西北部山村农民的生活。里面有很多方言,包括非常厉害的骂人的话
,有很多马悦然看不懂,就马上写信问曹乃谦。有半年的时间,他们每天都写信,有时一天
写三封。
谈到这里,陈文芬特别提到,她为马悦然做了三万字左右的通信档案。她强调,只要
不懂,马悦然就问,曹乃谦也会马上回复。
中国文学不边缘
事实上,马悦然不是文学理论家,而是语言学家兼翻译家。他自认为,自己被选入瑞
典学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在翻译方面的贡献。
“中国文学早就走上世界文学舞台了。有的中国作家非常好的,已经有世界水平的,
有的是超过世界水平的作家。但是因为翻译成外文的著作太少了,所以在外国没有外国
读者,因为很少外国人会读汉字的。”马悦然说,莫言可能是中国译成外文最多的一个作
者,他的译作有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他还转述了瑞典学院另一位学者的观点:“世界文学是什么呢?世界文学就是翻译。
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有这样一组数据,2004年至2007年对瑞典文学作品的数量
分析显示,74%的作品来自英文作品,仅有不到1%的作品来自亚洲及非洲语言作品。
“我一读中国文学著作,只要是我喜欢的话,我就很想把他翻译成我自己的母语。因
为我觉得我有责任,对我们同胞们的责任,把我自己所欣赏的书都译成瑞典文,让我的同
胞们也有机会享受这么美的中国文学。这是我最应该做的。”马悦然说。他翻译的中国
小说有五十余本,翻译的中国诗歌作品已近百部。职业习惯让他形成一个观点:自己没翻
译的书,就不算真正读过,因为没有真正地“钻进去”。
面对中国文学的浩瀚海洋,马悦然坦陈,自己能力有限,常感力不从心。
比如翻译古典诗词。中国传统的绝句和律诗,无法翻译成完美的外文,因为外文没有
固定的音调变化,面对中国诗的平仄美感,老马深为其动,却也时常束手无策。律诗中精
美的对偶句,也难以译成外文。令他感到庆幸的是,宋元时期的词和散曲,比较容易翻译,
其长短句节奏明快,比较容易模仿。
在复旦大学,马悦然提出,好的翻译是促进文学作品全球化的最主要动力。优秀的翻
译家有两方面的责任:他的作品首先应该对得起原文作者,其次也应对得起读者,在翻译
的过程中什么都不能加,也什么都不能删掉。
“我认为诗人是一个创造者。可是,翻译家应该是一个非常熟练的、非常技巧的匠
人。”马悦然如是说。
(卞文超) | w*a 发帖数: 2138 | 2 where is 蔡冠深人文馆? 人文馆不知道什么意思,文科大楼?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Lihebo (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 信区: Poetry : 标 题: 马悦然: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转载)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9 14:00:13 2012, 美东) : 马悦然: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 : (ChinaNews.com 2012年10月26日 13:07 来源:大众日报) : 10月21日下午,一位白发老人牵着年轻妻子的手,走进上海市南京西路1025弄。 : 这个名为静安别墅的居民区,并不像名字听上去那么奢华,三两个居民坐在巷子边上 : 闲聊,卖奶茶的铺子前年轻人排着长队。这对夫妇也不惹眼,很自然地融入这幅闹中取静 : 的生活场景,没人认出来他们是谁。
| w*a 发帖数: 2138 |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hebo (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 信区: Poetry
标 题: 马悦然: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9 14:00:13 2012, 美东)
马悦然: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
(ChinaNews.com 2012年10月26日 13:07 来源:大众日报)
10月21日下午,一位白发老人牵着年轻妻子的手,走进上海市南京西路1025弄。
这个名为静安别墅的居民区,并不像名字听上去那么奢华,三两个居民坐在巷子边上
闲聊,卖奶茶的铺子前年轻人排着长队。这对夫妇也不惹眼,很自然地融入这幅闹中取静
的生活场景,没人认出来他们是谁。
他们走到一栋楼前,停下脚步,仰望三楼水泥台上盆栽的一棵橘子树。“呦,你看!”
“长在那里,竟还结了这么多果子!”记者循声望去,才发现这就是马悦然和陈文芬——
没有盛装,不在乎前呼后拥的排场,倒是格外留心收集散落于平常的点滴触动。他们在生
活中如此,对中国文学的态度亦是如此。
当天下午,从这里的一间小书屋开始,马悦然开始了他在中国“谈诗论译”的行程。
莫言与特翁仅一点相同
“文学的欣赏是出于主观想法的。”马悦然说。23日下午,马悦然在复旦大学演讲
。因为观众人气爆棚,活动前一天,地点临时调整到能容纳600余人的蔡冠深人文馆。
马悦然喜欢莫言,也喜欢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面对听众,他直言,这种喜欢就好
比喜欢四川菜中的麻婆豆腐。“为什么喜欢呢?因为好吃。有什么好吃呢?很辣。怕辣的
人肯定不会欣赏,不怕辣的人肯定会欣赏。”这场讲座,以一番看似荒谬的言论开场,以
此象征文学欣赏的主观性。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是瑞典著名诗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悦然称其
为特翁。此行来到中国,马悦然受世纪文景出版社邀请,参加“见证·2666”文景十年分
享会,他翻译的特翁作品《记忆看见我》和《巨大的谜语》也于此时面市。马悦然不仅
热衷于把中国文学介绍到瑞典,同样想把瑞典文学翻译成中文,被更多中国读者所了解。
“诗人(特翁)是一个很温柔的人,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马悦然说。特翁1991年
中风,基本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他的诗作围绕着死亡、历史、记忆、大自然等主题,除自
由诗和散文诗外,还采用日文俳句的格律创作,言简而意繁。特翁比马悦然大七八岁,他
评价特翁:“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在复旦大学,马悦然用富有节奏感的嗓音,以中文朗读了托马斯多首诗歌作品。特翁
原本是位出色的钢琴家,在他中风之后,虽不能说话,但仍能用左手弹钢琴。而马悦然年
轻时也曾在交响乐队打鼓,对节奏十分敏感。因此,他格外注重特翁诗歌中独特的音乐感
。他将几种不同译文加以比较对照,强调翻译时应注重原文的形式和节奏。
马悦然这样总结特翁的动人之处:“我欣赏他以简朴的语言表达很丰富的意象与寓
意。我欣赏他让我醒过来的惊讶的隐喻,我欣赏他引用古代希腊与罗马的诗律表达生活
在现代的人的乐趣与焦虑。我也欣赏他有时候用禅宗法师的超现实主义的观点来安慰他
的读者。”
此行来到中国,马悦然的初衷是为了传播特翁作品,但在今年诺奖为这个国度带来的
余震中,抛向他的问题总是绕不开莫言的名字。在媒体见面会上,有人问马悦然,两位诺
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有何共通之处?
马悦然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他认为两者仅有一点相同,就是对探索自然界抱有热情
。他说:“特翁60岁的时候写了《记忆看见我》,他写他小时候最喜欢去博物馆看动物标
本,他对甲虫那些小动物很感兴趣,由此引发出一种特殊的方法研究文学。莫言也写了很
多他小时候的故事,也同样对自然界是非常感兴趣的。虽然出发点可能不同,但他们对自
然界的热情是相通的。”
诗歌要说真话
马悦然的名字,由他自己的瑞典语名字谐音而来。他现已连任两届欧洲汉学学会主
席。在汉学研究方面,他的著作多半有关中国方言学:上古、中古和现代的汉语音韵学、
语法学、诗律学与中国文学,尤其着重于诗歌历史的发展。
“要是没有林语堂先生,没有他的《生活的艺术》,我就不会学中文了。”马悦然对
记者说。
马悦然原本攻读拉丁语专业。大学时,他读到林语堂的一首英文诗《生活的艺术》,
被深深打动。受林语堂的影响,马悦然也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到图书馆,把庄子的译本都借来了。我很快发现《道德经》很多译本都不一样,
我就去请教非常有名的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哪一本译文是最好的?他说:‘都不行。只有
一个译本是可以的,就是我自己的。’”1946年8月,他成了马悦然的老师。
由一首诗而起的汉学缘分,后来演变成对中国诗歌和中国文学的系统研究。林语堂
曾说,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马悦然则认为,也可以说,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
“自从我开始欣赏中国现代与当代中文的诗歌,就对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小诗非常感
兴趣。我在大学教书,我一定要教一年级的学生汉语语音学和语法。三个星期之后,我让
他们背一些简单而容易懂的小诗。我相信这样做会鼓励他们学中文文学。”
马悦然认为,上世纪二十年代是中国小诗的黄金时代,三十年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
代。那个时候,中国有非常好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不应该遗忘。跨越国界,在不同时空下,
他总结出中国五四运动时期与瑞典1940年代的文学有相同的现象:那就是对传统文学的
否认的态度。这些诗中的一部分,甚至有着相同的或者相似的主题:诗人们都坚持要说真
话或者表达一种坚定的信念。
他举了很多例子。其中,杨吉甫有一首很简单的小诗:
“今天的草堆是我点燃的。”仅此一句。
“肯定会有人认为这首诗简直没有诗意。可是我每次想到杨吉甫这首诗,就很感动
。常常躺在病床上的诗人终于能到花园里去扫叶子什么的,让他心里充满了乐趣和骄傲
。诗人的乐趣和骄傲应该让读者惊讶:啊,你看!那么微不足道的事会叫诗人那么兴奋!生
活中看起来没有多大意义的事,其实非常可贵的。”马悦然细细解释这一句诗带来的感
动。
发现不为人知的作者
杨吉甫的名字,很多人没有听过。
“他是一个完全被遗忘的诗人。”马悦然说。如何寻到了类似这些不为人知的作者
和作品?马悦然讲述了他和杨吉甫的“偶遇”的故事。
“杨吉甫是四川万县人。他1924年到北京去,上鲁迅的课。他跟他的同乡朋友何其
芳1931年编了一个文学杂志。同年得肺病回到四川。1927年到1935年他在《万县日报》
发表他的小诗。杨吉甫去世之后,他的妻子要求何其芳出版她丈夫的诗选。出版于1977
年用复写器印的《杨吉甫诗选》,可能只印了几十本,送给诗人的亲戚和朋友。我1979年
回成都去探亲时,杨吉甫的一位老朋友送了我一本。”
带着这本印刷简陋的作品,马悦然回到瑞典,把那些很短的诗,翻译成瑞典文,又译成
英文,寄给香港中文大学的一家杂志社。起初,杂志社并未发表。马悦然问及原因,编辑
的答复是:“我们以为你跟我们开玩笑。我们谁都不知道杨吉甫。”
若干年后,马悦然再度将杨吉甫诗集向中国文坛推荐,这些被埋没的诗作获得了认可
和欣赏,并在四川得以正式出版。
作品几乎偶然拾得,这是马悦然对一位中国诗人的发现过程。类似这样的作者还有
台湾的杨华(已逝),以及时下声名鹊起的曹乃谦。
10月22日,马悦然在上海参加了曹乃谦的新书发布会。曹乃谦是山西大同市的一名
警察,37岁开始写小说。他在国内知名度甚微,但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前,在国外却盛
传其有可能拿下这一奖项。曹乃谦自己都对“被诺奖”事件表示不知情和无奈感慨。
“叫我特别烦恼是,我一发表一位当代中文作家的作品的译文,就会有人说:这个作
家可能会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马悦然有点气愤地说,“我主要的任务是把中国文
学介绍给我的同胞们,不是给一位中文作家弄到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马悦然翻译过曹乃谦的小说,其中有一本叫《到黑夜想你没有办法》,里面有30篇故
事,写的是1974年山西北部山村农民的生活。里面有很多方言,包括非常厉害的骂人的话
,有很多马悦然看不懂,就马上写信问曹乃谦。有半年的时间,他们每天都写信,有时一天
写三封。
谈到这里,陈文芬特别提到,她为马悦然做了三万字左右的通信档案。她强调,只要
不懂,马悦然就问,曹乃谦也会马上回复。
中国文学不边缘
事实上,马悦然不是文学理论家,而是语言学家兼翻译家。他自认为,自己被选入瑞
典学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在翻译方面的贡献。
“中国文学早就走上世界文学舞台了。有的中国作家非常好的,已经有世界水平的,
有的是超过世界水平的作家。但是因为翻译成外文的著作太少了,所以在外国没有外国
读者,因为很少外国人会读汉字的。”马悦然说,莫言可能是中国译成外文最多的一个作
者,他的译作有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他还转述了瑞典学院另一位学者的观点:“世界文学是什么呢?世界文学就是翻译。
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有这样一组数据,2004年至2007年对瑞典文学作品的数量
分析显示,74%的作品来自英文作品,仅有不到1%的作品来自亚洲及非洲语言作品。
“我一读中国文学著作,只要是我喜欢的话,我就很想把他翻译成我自己的母语。因
为我觉得我有责任,对我们同胞们的责任,把我自己所欣赏的书都译成瑞典文,让我的同
胞们也有机会享受这么美的中国文学。这是我最应该做的。”马悦然说。他翻译的中国
小说有五十余本,翻译的中国诗歌作品已近百部。职业习惯让他形成一个观点:自己没翻
译的书,就不算真正读过,因为没有真正地“钻进去”。
面对中国文学的浩瀚海洋,马悦然坦陈,自己能力有限,常感力不从心。
比如翻译古典诗词。中国传统的绝句和律诗,无法翻译成完美的外文,因为外文没有
固定的音调变化,面对中国诗的平仄美感,老马深为其动,却也时常束手无策。律诗中精
美的对偶句,也难以译成外文。令他感到庆幸的是,宋元时期的词和散曲,比较容易翻译,
其长短句节奏明快,比较容易模仿。
在复旦大学,马悦然提出,好的翻译是促进文学作品全球化的最主要动力。优秀的翻
译家有两方面的责任:他的作品首先应该对得起原文作者,其次也应对得起读者,在翻译
的过程中什么都不能加,也什么都不能删掉。
“我认为诗人是一个创造者。可是,翻译家应该是一个非常熟练的、非常技巧的匠
人。”马悦然如是说。
(卞文超) | w*a 发帖数: 2138 | 4 where is 蔡冠深人文馆? 人文馆不知道什么意思,文科大楼?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Lihebo (河伯见海若,傲然夸秋水), 信区: Poetry : 标 题: 马悦然: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转载)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9 14:00:13 2012, 美东) : 马悦然:诗歌是中国人的灵魂 : (ChinaNews.com 2012年10月26日 13:07 来源:大众日报) : 10月21日下午,一位白发老人牵着年轻妻子的手,走进上海市南京西路1025弄。 : 这个名为静安别墅的居民区,并不像名字听上去那么奢华,三两个居民坐在巷子边上 : 闲聊,卖奶茶的铺子前年轻人排着长队。这对夫妇也不惹眼,很自然地融入这幅闹中取静 : 的生活场景,没人认出来他们是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