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 发帖数: 2315 | 1 一、清廷嫉贤妒能
把矛头指向慈禧太后,没意思。这倒不是说慈禧太后没责任,而是必有深层原因,
简单的归结为某人,必然流于肤浅。
至于指责光绪为首的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更没意思。清朝并非没有经验丰富的名
臣。曾国藩就是一个。但终曾国藩一生,也未能进入中枢,更遑论主持变法了。
这里的深层原因显然是:清廷嫉贤妒能,不肯任用能人。如果追究个人责任,则清
廷首先是慈禧掌权,但恐怕也不能完全排除光绪等人。
二、认真变法大概率会提前倒台
从清廷的角度讲,它把曾国藩为首的一批能臣压制在了地方;这些人虽然从事了洋
务运动,但对清朝的统治并无严重威胁。洋务运动其实也是变法,只不过是浅层次的,
对清朝统治的威胁小,功效也小。
如果想进行深刻的变法,必然要重用汉族能臣,而这一点必然会威胁到清朝统治。
清朝忌惮曾国藩,不让其进入中枢,久后却不得不重用李鸿章,这显然是因为其统治越
来越难以维持。李鸿章是忠臣,但也参与了“东南互保”,已经不能说对清朝完全没威
胁了。至于在辛亥革命的威胁下,清朝不得不启用袁世凯这个贰臣,则直接导致了清朝
灭亡。
三、和日本对比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几乎同时。简单的说:不进行深刻变法,就会相对衰落;进行
深刻变法,则倒台是大概率。幕府和清廷有类似之处,清廷的原罪是异族统治,而幕府
的原罪是架空天皇。
幕府在西方威胁下决意开国,但为了分谤,却去找天皇同意。最后的结果是地方势
力趁机与天皇勾结,推翻了幕府。
这是否是“弄巧成拙”?其实也不好说。因为幕府的封建统治明显不如清朝的中央
集权巩固,它不去找天皇,也绝非无懈可击。 |
g******t 发帖数: 11249 | 2 江南富庶之地皆归汉臣
这威胁还小啊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清廷嫉贤妒能 : 把矛头指向慈禧太后,没意思。这倒不是说慈禧太后没责任,而是必有深层原因, : 简单的归结为某人,必然流于肤浅。 : 至于指责光绪为首的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更没意思。清朝并非没有经验丰富的名 : 臣。曾国藩就是一个。但终曾国藩一生,也未能进入中枢,更遑论主持变法了。 : 这里的深层原因显然是:清廷嫉贤妒能,不肯任用能人。如果追究个人责任,则清 : 廷首先是慈禧掌权,但恐怕也不能完全排除光绪等人。 : 二、认真变法大概率会提前倒台 : 从清廷的角度讲,它把曾国藩为首的一批能臣压制在了地方;这些人虽然从事了洋 : 务运动,但对清朝的统治并无严重威胁。洋务运动其实也是变法,只不过是浅层次的,
|
Y**M 发帖数: 2315 | 3 中央集权体制下,威胁不是这么算的。
这就比方说,加州在民主党手里,本身对川普没威胁。有威胁的是它可以自行其是
,而美国的法律还支持州权。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江南富庶之地皆归汉臣 : 这威胁还小啊
|
M******k 发帖数: 27573 | 4 我觉得这有点本末倒置了,维新那些人也没想着要理这些"能臣".
维新这些人,基本就是瞎折腾,最后连请来的伊藤博文都觉得他们不能成事了.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清廷嫉贤妒能 : 把矛头指向慈禧太后,没意思。这倒不是说慈禧太后没责任,而是必有深层原因, : 简单的归结为某人,必然流于肤浅。 : 至于指责光绪为首的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更没意思。清朝并非没有经验丰富的名 : 臣。曾国藩就是一个。但终曾国藩一生,也未能进入中枢,更遑论主持变法了。 : 这里的深层原因显然是:清廷嫉贤妒能,不肯任用能人。如果追究个人责任,则清 : 廷首先是慈禧掌权,但恐怕也不能完全排除光绪等人。 : 二、认真变法大概率会提前倒台 : 从清廷的角度讲,它把曾国藩为首的一批能臣压制在了地方;这些人虽然从事了洋 : 务运动,但对清朝的统治并无严重威胁。洋务运动其实也是变法,只不过是浅层次的,
|
Y**M 发帖数: 2315 | 5 不是不要能臣,伊藤博文就是能臣。
只不过伊藤博文是外国人,不会篡位而已。
【在 M******k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这有点本末倒置了,维新那些人也没想着要理这些"能臣". : 维新这些人,基本就是瞎折腾,最后连请来的伊藤博文都觉得他们不能成事了.
|
C*****l 发帖数: 1 | 6 我觉得最主要的根源是中央集权体制,地方缺乏实权诸侯,所有人都必须仰仗皇帝开明
。偏偏开明的光绪还是个傀儡皇帝。像日本本土就一大堆大名,很容易找到几个支持新
政的。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清廷嫉贤妒能 : 把矛头指向慈禧太后,没意思。这倒不是说慈禧太后没责任,而是必有深层原因, : 简单的归结为某人,必然流于肤浅。 : 至于指责光绪为首的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更没意思。清朝并非没有经验丰富的名 : 臣。曾国藩就是一个。但终曾国藩一生,也未能进入中枢,更遑论主持变法了。 : 这里的深层原因显然是:清廷嫉贤妒能,不肯任用能人。如果追究个人责任,则清 : 廷首先是慈禧掌权,但恐怕也不能完全排除光绪等人。 : 二、认真变法大概率会提前倒台 : 从清廷的角度讲,它把曾国藩为首的一批能臣压制在了地方;这些人虽然从事了洋 : 务运动,但对清朝的统治并无严重威胁。洋务运动其实也是变法,只不过是浅层次的,
|
Y**M 发帖数: 2315 | 7 关键是:那个“开明”皇帝如果不是傀儡,他会怎么做?
光绪不掌权,自然会比较“开明”,也会比较“幼稚”。但皇帝亲政的可能性也是
很容易想象的。例如,如果慈禧太后早20年吃饭时不小心给噎死了。
从清廷的一贯表现看,一个成熟的统治者很可能不愿意任用能人。而一旦清廷任用
能人(袁世凯),还就真的垮台了。
这种情况下,何谈变法成功。
【在 C*****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最主要的根源是中央集权体制,地方缺乏实权诸侯,所有人都必须仰仗皇帝开明 : 。偏偏开明的光绪还是个傀儡皇帝。像日本本土就一大堆大名,很容易找到几个支持新 : 政的。
|
C*****l 发帖数: 1 | 8 其实日本是个很好的例子,对照日本就可以知道变法维新另外一种可能途径。日本变法
成功就是地方实权派跟开明天皇结合的一个产物。中国的唯一的可能就是袁世凯了,袁
世凯如果戊戌变法的时候政变,率军勤王。变成一个君主立宪体制。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关键是:那个“开明”皇帝如果不是傀儡,他会怎么做? : 光绪不掌权,自然会比较“开明”,也会比较“幼稚”。但皇帝亲政的可能性也是 : 很容易想象的。例如,如果慈禧太后早20年吃饭时不小心给噎死了。 : 从清廷的一贯表现看,一个成熟的统治者很可能不愿意任用能人。而一旦清廷任用 : 能人(袁世凯),还就真的垮台了。 : 这种情况下,何谈变法成功。
|
Y**M 发帖数: 2315 | 9 日本就是政府倒台很好的例子。
维新的力度稍大,就会动摇原有的统治。天皇是因为本来就不在统治集团内,完全
不掌权,所以才适合推进维新。
【在 C*****l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日本是个很好的例子,对照日本就可以知道变法维新另外一种可能途径。日本变法 : 成功就是地方实权派跟开明天皇结合的一个产物。中国的唯一的可能就是袁世凯了,袁 : 世凯如果戊戌变法的时候政变,率军勤王。变成一个君主立宪体制。
|
b*******8 发帖数: 37364 | 10 唯一成功的可能是用洋人来变法,变法成功后杀洋人泄愤,但保留变法。 |
|
|
l*w 发帖数: 3758 | 11 曾国藩不入中枢可不是因为汉人。
那是优待老臣。中枢要跪拜,老人跪拜不力。所以放外任。
说白了,也是跪拜惹得祸。要不是跪拜,起码二鸦不会打,那真是跪拜引发的战争。圆
明园怎么烧的,因为跪拜烧的。中英最大的障碍就是英法要在首都设大使。大使在首都
就有跪拜礼仪之争,所以满清断不能同意。然后就打呗。
其他条件,满清都无所谓,随便订。就是不能同意洋使入京。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清廷嫉贤妒能 : 把矛头指向慈禧太后,没意思。这倒不是说慈禧太后没责任,而是必有深层原因, : 简单的归结为某人,必然流于肤浅。 : 至于指责光绪为首的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更没意思。清朝并非没有经验丰富的名 : 臣。曾国藩就是一个。但终曾国藩一生,也未能进入中枢,更遑论主持变法了。 : 这里的深层原因显然是:清廷嫉贤妒能,不肯任用能人。如果追究个人责任,则清 : 廷首先是慈禧掌权,但恐怕也不能完全排除光绪等人。 : 二、认真变法大概率会提前倒台 : 从清廷的角度讲,它把曾国藩为首的一批能臣压制在了地方;这些人虽然从事了洋 : 务运动,但对清朝的统治并无严重威胁。洋务运动其实也是变法,只不过是浅层次的,
|
l*w 发帖数: 3758 | 12 慈溪要早20年噎死了,那满清要早灭亡20年吧。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关键是:那个“开明”皇帝如果不是傀儡,他会怎么做? : 光绪不掌权,自然会比较“开明”,也会比较“幼稚”。但皇帝亲政的可能性也是 : 很容易想象的。例如,如果慈禧太后早20年吃饭时不小心给噎死了。 : 从清廷的一贯表现看,一个成熟的统治者很可能不愿意任用能人。而一旦清廷任用 : 能人(袁世凯),还就真的垮台了。 : 这种情况下,何谈变法成功。
|
w*******2 发帖数: 2199 | 13 见过脑残的,没见过这么脑残的
原来鸦片战争是为了龟拜打得
因,
的名
则清
了洋
的,
【在 l*w 的大作中提到】 : 曾国藩不入中枢可不是因为汉人。 : 那是优待老臣。中枢要跪拜,老人跪拜不力。所以放外任。 : 说白了,也是跪拜惹得祸。要不是跪拜,起码二鸦不会打,那真是跪拜引发的战争。圆 : 明园怎么烧的,因为跪拜烧的。中英最大的障碍就是英法要在首都设大使。大使在首都 : 就有跪拜礼仪之争,所以满清断不能同意。然后就打呗。 : 其他条件,满清都无所谓,随便订。就是不能同意洋使入京。
|
l*w 发帖数: 3758 | 14 二鸦呀。
一鸦签了约,条约规定广州英人可以进城。广州地方官不许,一拖就是十几年。后来英
人到广州问罪在叶名琛的报捷声中打下广州。找到广州官员的奏折一看,发现地方官都
是骗子,总结要上京找皇帝上访,皇帝是好的。
英法联军上京,把天津打下来了。皇帝派小六的岳父桂良去谈判。桂良到天津先和沙俄
签了个协议,沙俄调停,满清将乌苏里江以东的共管地划归俄方。什么事没做,先割地
,还是给第三方。
然后英法坚持公使驻京。桂良在瞒着咸丰的情况下签约。签约过程中整个条约原文被桂
良隐瞒,并未告知咸丰,连条约大致内容都没说。所以为什么列强死活要求驻使北京了
吧。联军都占领天津了,这位些满清重臣依然满嘴跑火车。签的这种条约未经中央政府
认定,岂不是废纸一张?
最后英法蛮夷说:“我们怎么没看到朱批呢,当年签南京条约不是有朱批么?没有朱批
我们可不会退兵的。”
这样没办法桂良才把合约想咸丰报告。为什么桂良要瞒着皇帝,就是因为里面有在北京
驻使,为什么不能在北京驻使,应为跪拜礼仪。
咸丰看到5天前签约的条约,只能追认画押。
洋人高高兴兴走了,咸丰很懊悔,桂良就说:这些城下之盟条约不算数的,不如就推翻
了吧。
咱中国人真没把条约当回事。但这可是条约啊,哪有这么容易推翻。咸丰一想,洋人都
爱钱,所以咸丰开出了条件:1、取消公使驻京。2、取消长江通商。3、取消内地游历
。4、取消赔偿付清前联军继续占领广州的约定。 作为交换条件免除对英一切关税。
以免关税换取消公使驻京。
转了一圈,回到起点,第二年,英法发现有朱批也没用,第二次上访,在白河,英军清
障时候,清军伏击,英军死伤四百人。英军撤回。
然后下一年,英法整军再次北上,再次占领天津。这是第三年上访了。皇帝派桂良去谈
判,英法除了去年的条件外,加了天津为口岸和增加赔款。还一个就是要进京换约。桂
良同意了,然后约定翻译巴夏礼进京看房。
咸丰知道后,骂桂良双目已盲。朱批“务令该夷先将兵船马队,全行退出海口,并不准
多带从人,方准来京。”
然后英法进军北京,巴夏礼到通州谈判就是进京礼节,通州谈判,咸丰除了跪拜外同意
所有条款,巴夏礼坚持由英法统帅额尔金面交清帝国书,且不可行跪拜礼,清方谈判人
员认为此举“关系国体,万难允许。”巴夏礼则认为这根本无关尊严,只是平等的表示
,谈判由此破裂。
咸丰下手令说外交部低级雇员巴夏礼是英酋谋主,应当扣押。然后载垣、僧格林沁扣押
巴夏礼等39人。载垣报捷说:“该夷巴夏礼善能用兵,各夷均听其指使,现已就擒,该夷
兵必乱,乘此剿办,谅可必操胜算。”其实巴就是个底层雇员,打杂的。
此举激怒英法,进军北京,才有著名的八里台大捷,成就了八里台公爵。
然后恭王亲自谈判,表示“一切都可以允许,但绝对不可以亲递国书。”额尔金表示必
须得亲自递交,要不然就别谈了,“至于我大君主亲笔国书一节,呈大皇帝御览之礼,
除亲递外,别无他仪。不尽此礼,则国书不便呈上。”
恭王说不巧,皇帝已经去承德打猎了,你把国书交给我吧。这是九月底的事。
然后10月5日,英法进驻通州。10月7日占圆明园。
10月8日巴夏礼被释放,同时英法军在圆明园发现同巴夏礼一起被俘的英法军有人被虐
杀,其中《泰晤士报》记者遭分尸,当地人指引联军至一院子告知此人的尸体在此被喂
了猪。当时发现尸体的英法军队就在圆明园烧房。
10月12-16日其他被俘人员陆续返回军营,联军得知其中20人死亡。
10月14日额尔金致信恭亲王奕訢 ,要求清政府对虐杀使团的背信行为负责(因为之前
清方称使团居住舒适并未受到虐待)提出要焚毁圆明园。巴夏礼表示赞同,并认为:火
烧圆明园只会伤害到清廷。
当时法国首席代表葛罗和法军蒙托邦将军均表示不赞同,但是原因截然相反。蒙托邦觉
得焚园会导致谈判破裂,葛罗表示要搞就搞紫禁城,先把紫禁城抢了,再一把火烧了紫
禁城才算报复。
10月19日额尔金继续对法国首席代表葛罗解释焚烧圆明园原因:
1、索款估计清政府出不起,而且让人感觉花钱就可以买命,不妥。
2、要求清政府交出僧格林沁等涉及逮捕、虐杀被俘人员的高级官员,清政府肯定不干
,最多交出一些小吏,没有用。
3、焚烧紫禁城——容易吓跑所有官员,不利于继续谈判。英法不想推翻清朝。
而焚烧圆明园既可以充分威慑清政府,向清政府施以重大压力,又可以出一口恶气。
10月24、25日清政府与英法联军真正交换了《天津条约》又签订了《北京条约》
割让九龙给英国。
对英赔偿从400万两增加到800万两。对法赔偿从200万两增加到800万两。
赔款付清前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大沽炮台、登州和北海、广州。
开辟天津为通商口岸。
准许华工出国。
归还没收的天主教教产。
最搞笑的是俄国假借调停之名,签署了《中俄北京条约》划走40万平方公里土地,获取
了远超英法的巨大利益。
最后恭王请额尔金吃饭,额尔金拒绝。葛罗倒是赴宴去了,还赠给奕拿破仑三世和欧
仁妮皇后的签名照,顺便为火烧圆明园这件事致歉。
最后额尔金放弃面见大皇帝的要求,满清政府最后获胜。
二鸦基本事实就是如此,就是怎么解读。我是觉得要不是为了跪拜,二鸦打不起来,起
码打不了这么大,最多就是叶名琛去加尔各答旅游。叶名琛不让进城,归根到底还是礼
仪。圆明园是肯定少不了的。不过圆明园要在,颐和园可能就没有了。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见过脑残的,没见过这么脑残的 : 原来鸦片战争是为了龟拜打得 : : 因, : 的名 : 则清 : 了洋 : 的,
|
t**g 发帖数: 784 | 15 归根到底是满人不愿分权而已。都尼玛1908年了,憋出个钦定宪法大纲还要万世一系,
一切颁行法律,召集开闭解散议会,设置官员,统帅陆海军,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宣
布戒严,司法等大权全在君主一人之手。不革命能行吗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清廷嫉贤妒能 : 把矛头指向慈禧太后,没意思。这倒不是说慈禧太后没责任,而是必有深层原因, : 简单的归结为某人,必然流于肤浅。 : 至于指责光绪为首的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更没意思。清朝并非没有经验丰富的名 : 臣。曾国藩就是一个。但终曾国藩一生,也未能进入中枢,更遑论主持变法了。 : 这里的深层原因显然是:清廷嫉贤妒能,不肯任用能人。如果追究个人责任,则清 : 廷首先是慈禧掌权,但恐怕也不能完全排除光绪等人。 : 二、认真变法大概率会提前倒台 : 从清廷的角度讲,它把曾国藩为首的一批能臣压制在了地方;这些人虽然从事了洋 : 务运动,但对清朝的统治并无严重威胁。洋务运动其实也是变法,只不过是浅层次的,
|
Y**M 发帖数: 2315 | 16 一、清廷嫉贤妒能
把矛头指向慈禧太后,没意思。这倒不是说慈禧太后没责任,而是必有深层原因,
简单的归结为某人,必然流于肤浅。
至于指责光绪为首的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更没意思。清朝并非没有经验丰富的名
臣。曾国藩就是一个。但终曾国藩一生,也未能进入中枢,更遑论主持变法了。
这里的深层原因显然是:清廷嫉贤妒能,不肯任用能人。如果追究个人责任,则清
廷首先是慈禧掌权,但恐怕也不能完全排除光绪等人。
二、认真变法大概率会提前倒台
从清廷的角度讲,它把曾国藩为首的一批能臣压制在了地方;这些人虽然从事了洋
务运动,但对清朝的统治并无严重威胁。洋务运动其实也是变法,只不过是浅层次的,
对清朝统治的威胁小,功效也小。
如果想进行深刻的变法,必然要重用汉族能臣,而这一点必然会威胁到清朝统治。
清朝忌惮曾国藩,不让其进入中枢,久后却不得不重用李鸿章,这显然是因为其统治越
来越难以维持。李鸿章是忠臣,但也参与了“东南互保”,已经不能说对清朝完全没威
胁了。至于在辛亥革命的威胁下,清朝不得不启用袁世凯这个贰臣,则直接导致了清朝
灭亡。
三、和日本对比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几乎同时。简单的说:不进行深刻变法,就会相对衰落;进行
深刻变法,则倒台是大概率。幕府和清廷有类似之处,清廷的原罪是异族统治,而幕府
的原罪是架空天皇。
幕府在西方威胁下决意开国,但为了分谤,却去找天皇同意。最后的结果是地方势
力趁机与天皇勾结,推翻了幕府。
这是否是“弄巧成拙”?其实也不好说。因为幕府的封建统治明显不如清朝的中央
集权巩固,它不去找天皇,也绝非无懈可击。 |
g******t 发帖数: 11249 | 17 江南富庶之地皆归汉臣
这威胁还小啊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清廷嫉贤妒能 : 把矛头指向慈禧太后,没意思。这倒不是说慈禧太后没责任,而是必有深层原因, : 简单的归结为某人,必然流于肤浅。 : 至于指责光绪为首的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更没意思。清朝并非没有经验丰富的名 : 臣。曾国藩就是一个。但终曾国藩一生,也未能进入中枢,更遑论主持变法了。 : 这里的深层原因显然是:清廷嫉贤妒能,不肯任用能人。如果追究个人责任,则清 : 廷首先是慈禧掌权,但恐怕也不能完全排除光绪等人。 : 二、认真变法大概率会提前倒台 : 从清廷的角度讲,它把曾国藩为首的一批能臣压制在了地方;这些人虽然从事了洋 : 务运动,但对清朝的统治并无严重威胁。洋务运动其实也是变法,只不过是浅层次的,
|
Y**M 发帖数: 2315 | 18 中央集权体制下,威胁不是这么算的。
这就比方说,加州在民主党手里,本身对川普没威胁。有威胁的是它可以自行其是
,而美国的法律还支持州权。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江南富庶之地皆归汉臣 : 这威胁还小啊
|
M******k 发帖数: 27573 | 19 我觉得这有点本末倒置了,维新那些人也没想着要理这些"能臣".
维新这些人,基本就是瞎折腾,最后连请来的伊藤博文都觉得他们不能成事了.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清廷嫉贤妒能 : 把矛头指向慈禧太后,没意思。这倒不是说慈禧太后没责任,而是必有深层原因, : 简单的归结为某人,必然流于肤浅。 : 至于指责光绪为首的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更没意思。清朝并非没有经验丰富的名 : 臣。曾国藩就是一个。但终曾国藩一生,也未能进入中枢,更遑论主持变法了。 : 这里的深层原因显然是:清廷嫉贤妒能,不肯任用能人。如果追究个人责任,则清 : 廷首先是慈禧掌权,但恐怕也不能完全排除光绪等人。 : 二、认真变法大概率会提前倒台 : 从清廷的角度讲,它把曾国藩为首的一批能臣压制在了地方;这些人虽然从事了洋 : 务运动,但对清朝的统治并无严重威胁。洋务运动其实也是变法,只不过是浅层次的,
|
Y**M 发帖数: 2315 | 20 不是不要能臣,伊藤博文就是能臣。
只不过伊藤博文是外国人,不会篡位而已。
【在 M******k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这有点本末倒置了,维新那些人也没想着要理这些"能臣". : 维新这些人,基本就是瞎折腾,最后连请来的伊藤博文都觉得他们不能成事了.
|
|
|
C*****l 发帖数: 1 | 21 我觉得最主要的根源是中央集权体制,地方缺乏实权诸侯,所有人都必须仰仗皇帝开明
。偏偏开明的光绪还是个傀儡皇帝。像日本本土就一大堆大名,很容易找到几个支持新
政的。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清廷嫉贤妒能 : 把矛头指向慈禧太后,没意思。这倒不是说慈禧太后没责任,而是必有深层原因, : 简单的归结为某人,必然流于肤浅。 : 至于指责光绪为首的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更没意思。清朝并非没有经验丰富的名 : 臣。曾国藩就是一个。但终曾国藩一生,也未能进入中枢,更遑论主持变法了。 : 这里的深层原因显然是:清廷嫉贤妒能,不肯任用能人。如果追究个人责任,则清 : 廷首先是慈禧掌权,但恐怕也不能完全排除光绪等人。 : 二、认真变法大概率会提前倒台 : 从清廷的角度讲,它把曾国藩为首的一批能臣压制在了地方;这些人虽然从事了洋 : 务运动,但对清朝的统治并无严重威胁。洋务运动其实也是变法,只不过是浅层次的,
|
Y**M 发帖数: 2315 | 22 关键是:那个“开明”皇帝如果不是傀儡,他会怎么做?
光绪不掌权,自然会比较“开明”,也会比较“幼稚”。但皇帝亲政的可能性也是
很容易想象的。例如,如果慈禧太后早20年吃饭时不小心给噎死了。
从清廷的一贯表现看,一个成熟的统治者很可能不愿意任用能人。而一旦清廷任用
能人(袁世凯),还就真的垮台了。
这种情况下,何谈变法成功。
【在 C*****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最主要的根源是中央集权体制,地方缺乏实权诸侯,所有人都必须仰仗皇帝开明 : 。偏偏开明的光绪还是个傀儡皇帝。像日本本土就一大堆大名,很容易找到几个支持新 : 政的。
|
C*****l 发帖数: 1 | 23 其实日本是个很好的例子,对照日本就可以知道变法维新另外一种可能途径。日本变法
成功就是地方实权派跟开明天皇结合的一个产物。中国的唯一的可能就是袁世凯了,袁
世凯如果戊戌变法的时候政变,率军勤王。变成一个君主立宪体制。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关键是:那个“开明”皇帝如果不是傀儡,他会怎么做? : 光绪不掌权,自然会比较“开明”,也会比较“幼稚”。但皇帝亲政的可能性也是 : 很容易想象的。例如,如果慈禧太后早20年吃饭时不小心给噎死了。 : 从清廷的一贯表现看,一个成熟的统治者很可能不愿意任用能人。而一旦清廷任用 : 能人(袁世凯),还就真的垮台了。 : 这种情况下,何谈变法成功。
|
Y**M 发帖数: 2315 | 24 日本就是政府倒台很好的例子。
维新的力度稍大,就会动摇原有的统治。天皇是因为本来就不在统治集团内,完全
不掌权,所以才适合推进维新。
【在 C*****l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日本是个很好的例子,对照日本就可以知道变法维新另外一种可能途径。日本变法 : 成功就是地方实权派跟开明天皇结合的一个产物。中国的唯一的可能就是袁世凯了,袁 : 世凯如果戊戌变法的时候政变,率军勤王。变成一个君主立宪体制。
|
b*******8 发帖数: 37364 | 25 唯一成功的可能是用洋人来变法,变法成功后杀洋人泄愤,但保留变法。 |
l*w 发帖数: 3758 | 26 曾国藩不入中枢可不是因为汉人。
那是优待老臣。中枢要跪拜,老人跪拜不力。所以放外任。
说白了,也是跪拜惹得祸。要不是跪拜,起码二鸦不会打,那真是跪拜引发的战争。圆
明园怎么烧的,因为跪拜烧的。中英最大的障碍就是英法要在首都设大使。大使在首都
就有跪拜礼仪之争,所以满清断不能同意。然后就打呗。
其他条件,满清都无所谓,随便订。就是不能同意洋使入京。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清廷嫉贤妒能 : 把矛头指向慈禧太后,没意思。这倒不是说慈禧太后没责任,而是必有深层原因, : 简单的归结为某人,必然流于肤浅。 : 至于指责光绪为首的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更没意思。清朝并非没有经验丰富的名 : 臣。曾国藩就是一个。但终曾国藩一生,也未能进入中枢,更遑论主持变法了。 : 这里的深层原因显然是:清廷嫉贤妒能,不肯任用能人。如果追究个人责任,则清 : 廷首先是慈禧掌权,但恐怕也不能完全排除光绪等人。 : 二、认真变法大概率会提前倒台 : 从清廷的角度讲,它把曾国藩为首的一批能臣压制在了地方;这些人虽然从事了洋 : 务运动,但对清朝的统治并无严重威胁。洋务运动其实也是变法,只不过是浅层次的,
|
l*w 发帖数: 3758 | 27 慈溪要早20年噎死了,那满清要早灭亡20年吧。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关键是:那个“开明”皇帝如果不是傀儡,他会怎么做? : 光绪不掌权,自然会比较“开明”,也会比较“幼稚”。但皇帝亲政的可能性也是 : 很容易想象的。例如,如果慈禧太后早20年吃饭时不小心给噎死了。 : 从清廷的一贯表现看,一个成熟的统治者很可能不愿意任用能人。而一旦清廷任用 : 能人(袁世凯),还就真的垮台了。 : 这种情况下,何谈变法成功。
|
l*w 发帖数: 3758 | 28 二鸦呀。
一鸦签了约,条约规定广州英人可以进城。广州地方官不许,一拖就是十几年。后来英
人到广州问罪在叶名琛的报捷声中打下广州。找到广州官员的奏折一看,发现地方官都
是骗子,总结要上京找皇帝上访,皇帝是好的。
英法联军上京,把天津打下来了。皇帝派小六的岳父桂良去谈判。桂良到天津先和沙俄
签了个协议,沙俄调停,满清将乌苏里江以东的共管地划归俄方。什么事没做,先割地
,还是给第三方。
然后英法坚持公使驻京。桂良在瞒着咸丰的情况下签约。签约过程中整个条约原文被桂
良隐瞒,并未告知咸丰,连条约大致内容都没说。所以为什么列强死活要求驻使北京了
吧。联军都占领天津了,这位些满清重臣依然满嘴跑火车。签的这种条约未经中央政府
认定,岂不是废纸一张?
最后英法蛮夷说:“我们怎么没看到朱批呢,当年签南京条约不是有朱批么?没有朱批
我们可不会退兵的。”
这样没办法桂良才把合约想咸丰报告。为什么桂良要瞒着皇帝,就是因为里面有在北京
驻使,为什么不能在北京驻使,应为跪拜礼仪。
咸丰看到5天前签约的条约,只能追认画押。
洋人高高兴兴走了,咸丰很懊悔,桂良就说:这些城下之盟条约不算数的,不如就推翻
了吧。
咱中国人真没把条约当回事。但这可是条约啊,哪有这么容易推翻。咸丰一想,洋人都
爱钱,所以咸丰开出了条件:1、取消公使驻京。2、取消长江通商。3、取消内地游历
。4、取消赔偿付清前联军继续占领广州的约定。 作为交换条件免除对英一切关税。
以免关税换取消公使驻京。
转了一圈,回到起点,第二年,英法发现有朱批也没用,第二次上访,在白河,英军清
障时候,清军伏击,英军死伤四百人。英军撤回。
然后下一年,英法整军再次北上,再次占领天津。这是第三年上访了。皇帝派桂良去谈
判,英法除了去年的条件外,加了天津为口岸和增加赔款。还一个就是要进京换约。桂
良同意了,然后约定翻译巴夏礼进京看房。
咸丰知道后,骂桂良双目已盲。朱批“务令该夷先将兵船马队,全行退出海口,并不准
多带从人,方准来京。”
然后英法进军北京,巴夏礼到通州谈判就是进京礼节,通州谈判,咸丰除了跪拜外同意
所有条款,巴夏礼坚持由英法统帅额尔金面交清帝国书,且不可行跪拜礼,清方谈判人
员认为此举“关系国体,万难允许。”巴夏礼则认为这根本无关尊严,只是平等的表示
,谈判由此破裂。
咸丰下手令说外交部低级雇员巴夏礼是英酋谋主,应当扣押。然后载垣、僧格林沁扣押
巴夏礼等39人。载垣报捷说:“该夷巴夏礼善能用兵,各夷均听其指使,现已就擒,该夷
兵必乱,乘此剿办,谅可必操胜算。”其实巴就是个底层雇员,打杂的。
此举激怒英法,进军北京,才有著名的八里台大捷,成就了八里台公爵。
然后恭王亲自谈判,表示“一切都可以允许,但绝对不可以亲递国书。”额尔金表示必
须得亲自递交,要不然就别谈了,“至于我大君主亲笔国书一节,呈大皇帝御览之礼,
除亲递外,别无他仪。不尽此礼,则国书不便呈上。”
恭王说不巧,皇帝已经去承德打猎了,你把国书交给我吧。这是九月底的事。
然后10月5日,英法进驻通州。10月7日占圆明园。
10月8日巴夏礼被释放,同时英法军在圆明园发现同巴夏礼一起被俘的英法军有人被虐
杀,其中《泰晤士报》记者遭分尸,当地人指引联军至一院子告知此人的尸体在此被喂
了猪。当时发现尸体的英法军队就在圆明园烧房。
10月12-16日其他被俘人员陆续返回军营,联军得知其中20人死亡。
10月14日额尔金致信恭亲王奕訢 ,要求清政府对虐杀使团的背信行为负责(因为之前
清方称使团居住舒适并未受到虐待)提出要焚毁圆明园。巴夏礼表示赞同,并认为:火
烧圆明园只会伤害到清廷。
当时法国首席代表葛罗和法军蒙托邦将军均表示不赞同,但是原因截然相反。蒙托邦觉
得焚园会导致谈判破裂,葛罗表示要搞就搞紫禁城,先把紫禁城抢了,再一把火烧了紫
禁城才算报复。
10月19日额尔金继续对法国首席代表葛罗解释焚烧圆明园原因:
1、索款估计清政府出不起,而且让人感觉花钱就可以买命,不妥。
2、要求清政府交出僧格林沁等涉及逮捕、虐杀被俘人员的高级官员,清政府肯定不干
,最多交出一些小吏,没有用。
3、焚烧紫禁城——容易吓跑所有官员,不利于继续谈判。英法不想推翻清朝。
而焚烧圆明园既可以充分威慑清政府,向清政府施以重大压力,又可以出一口恶气。
10月24、25日清政府与英法联军真正交换了《天津条约》又签订了《北京条约》
割让九龙给英国。
对英赔偿从400万两增加到800万两。对法赔偿从200万两增加到800万两。
赔款付清前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大沽炮台、登州和北海、广州。
开辟天津为通商口岸。
准许华工出国。
归还没收的天主教教产。
最搞笑的是俄国假借调停之名,签署了《中俄北京条约》划走40万平方公里土地,获取
了远超英法的巨大利益。
最后恭王请额尔金吃饭,额尔金拒绝。葛罗倒是赴宴去了,还赠给奕拿破仑三世和欧
仁妮皇后的签名照,顺便为火烧圆明园这件事致歉。
最后额尔金放弃面见大皇帝的要求,满清政府最后获胜。
二鸦基本事实就是如此,就是怎么解读。我是觉得要不是为了跪拜,二鸦打不起来,起
码打不了这么大,最多就是叶名琛去加尔各答旅游。叶名琛不让进城,归根到底还是礼
仪。圆明园是肯定少不了的。不过圆明园要在,颐和园可能就没有了。
【在 w*******2 的大作中提到】 : 见过脑残的,没见过这么脑残的 : 原来鸦片战争是为了龟拜打得 : : 因, : 的名 : 则清 : 了洋 : 的,
|
Y**M 发帖数: 2315 | 29 李鸿章被重用时比曾国藩老多了。曾国藩到死才61岁。
【在 l*w 的大作中提到】 : 曾国藩不入中枢可不是因为汉人。 : 那是优待老臣。中枢要跪拜,老人跪拜不力。所以放外任。 : 说白了,也是跪拜惹得祸。要不是跪拜,起码二鸦不会打,那真是跪拜引发的战争。圆 : 明园怎么烧的,因为跪拜烧的。中英最大的障碍就是英法要在首都设大使。大使在首都 : 就有跪拜礼仪之争,所以满清断不能同意。然后就打呗。 : 其他条件,满清都无所谓,随便订。就是不能同意洋使入京。
|
l*w 发帖数: 3758 | 30 李鸿章也不任中枢的。
同治九年就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不在北京呆着。
甲午丢了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
起复后,先是出访,然后去山东勘河,接着去当两广总督了。庚子时八国联军指名他和
谈,才回京主持的。
他和曾国藩一样,后来始终是外任。
这时候电报网络建立,所以地方督抚大员和中枢信息差不多,实际上没啥区别了。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李鸿章被重用时比曾国藩老多了。曾国藩到死才61岁。
|
|
|
Y**M 发帖数: 2315 | 31 曾国藩可是只当过直隶总督,没当过类似北洋大臣的官职。如果说不在北京呆着也
可以当北洋大臣,正说明曾国藩是被故意排斥,而不是因为别的。
【在 l*w 的大作中提到】 : 李鸿章也不任中枢的。 : 同治九年就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不在北京呆着。 : 甲午丢了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 : 起复后,先是出访,然后去山东勘河,接着去当两广总督了。庚子时八国联军指名他和 : 谈,才回京主持的。 : 他和曾国藩一样,后来始终是外任。 : 这时候电报网络建立,所以地方督抚大员和中枢信息差不多,实际上没啥区别了。
|
l*w 发帖数: 3758 | 32 跟你说没关系。这个历史复杂了。
中国外交原来没地位。咸丰十年才设总理衙门,专职管理外交。总理衙门下设三口通商
大臣和南洋通商大臣,三口通商大臣驻扎在天津,管理牛庄、天津、登州三口通商事务
。南洋通商大臣驻上海管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及潮州、琼州、淡水各通商
事务及各项“洋务”。
这俩大臣开始都是专任。后来出了天津教案时,引发了列强不满,而朝廷事后认为问题
就出在了三口通商大臣没有地方的管辖权,因为管辖权在总督那里,所以后来就让直隶
总督兼任三口通商大臣,称为北洋通商大臣,也叫北洋大臣。这是在同治九年的事。
确定直隶总督兼任时的在任总督就是李鸿章,所以李鸿章就兼任了北洋大臣。当时曾国
藩被掉到两江灭火去了。要是不发生刺马案,曾国藩就会兼任北洋大臣。
你要怪,就怪那些汉臣天天骂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卖国,或者怪刺马吧。两件事一件不
发生,曾国藩都兼任北洋大臣了。
另外北洋大臣专任改为直隶总督兼任还是曾国藩提议的呐。而且就是曾国藩当了也没啥
作用,他同治12年就去世了。李鸿章在北洋上影响大,是他活得长啊。
啥事都要实事求是。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曾国藩可是只当过直隶总督,没当过类似北洋大臣的官职。如果说不在北京呆着也 : 可以当北洋大臣,正说明曾国藩是被故意排斥,而不是因为别的。
|
Y**M 发帖数: 2315 | 33 李鸿章被重用当然是因为活得长。
要说忠心,曾国藩第一、李鸿章第二、袁世凯没有...结果袁世凯被重用得最甚。
问题是,你非把老臣不宜跪拜当成曾国藩不被重用的理由,是不是太武断?曾国藩
61岁就死了。能老到哪儿去?
【在 l*w 的大作中提到】 : 跟你说没关系。这个历史复杂了。 : 中国外交原来没地位。咸丰十年才设总理衙门,专职管理外交。总理衙门下设三口通商 : 大臣和南洋通商大臣,三口通商大臣驻扎在天津,管理牛庄、天津、登州三口通商事务 : 。南洋通商大臣驻上海管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及潮州、琼州、淡水各通商 : 事务及各项“洋务”。 : 这俩大臣开始都是专任。后来出了天津教案时,引发了列强不满,而朝廷事后认为问题 : 就出在了三口通商大臣没有地方的管辖权,因为管辖权在总督那里,所以后来就让直隶 : 总督兼任三口通商大臣,称为北洋通商大臣,也叫北洋大臣。这是在同治九年的事。 : 确定直隶总督兼任时的在任总督就是李鸿章,所以李鸿章就兼任了北洋大臣。当时曾国 : 藩被掉到两江灭火去了。要是不发生刺马案,曾国藩就会兼任北洋大臣。
|
l**t 发帖数: 6971 | 34
结果2018年修宪,辛亥革命的成果一举推翻,十四亿人民山呼万岁。中国人民如此记吃
不记打,不殖民三百年能行吗?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归根到底是满人不愿分权而已。都尼玛1908年了,憋出个钦定宪法大纲还要万世一系, : 一切颁行法律,召集开闭解散议会,设置官员,统帅陆海军,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宣 : 布戒严,司法等大权全在君主一人之手。不革命能行吗
|
Y**M 发帖数: 2315 | 35 不是日本和苏联相续入侵,哪有这种事。
这跟中国人民有什么关系。
【在 l**t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果2018年修宪,辛亥革命的成果一举推翻,十四亿人民山呼万岁。中国人民如此记吃 : 不记打,不殖民三百年能行吗?
|
l*w 发帖数: 3758 | 36 老年人跪拜不易。在中枢,老头跪拜不了,就必须要致仕。
让大臣不入中枢,外任封疆,这样他能一直当官到死。这他妈的是朝廷恩典。
曾国藩61就死了,你觉得他身体咋样。他要到中枢,到了56、7就要致仕了。起码多当
了三四年官
李鸿章要是在中枢,到70必定退休了,可能60岁就退了。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李鸿章被重用当然是因为活得长。 : 要说忠心,曾国藩第一、李鸿章第二、袁世凯没有...结果袁世凯被重用得最甚。 : 问题是,你非把老臣不宜跪拜当成曾国藩不被重用的理由,是不是太武断?曾国藩 : 61岁就死了。能老到哪儿去?
|
Y**M 发帖数: 2315 | 37 张庭玉生于1672年。
1748年正月(76岁),张廷玉陈疏以老病乞休。乾隆帝专降谕旨:“卿受两朝厚恩
,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
阿桂生于1717年。
乾隆四十一年(1777年,60岁)任吏部尚书、军机处行走。 |
l*w 发帖数: 3758 | 38 张廷玉致仕后六年后才死。张要外任能多当六年官。晚清的几个汉人名督都是死在任上。
而且张廷玉跪拜一辈子,早习惯了。湘淮系的几个汉臣,一直在外打仗,突然把他们弄
到京城去跪拜,都会早死几年。这个也是看习惯的。就更不用说少当多少年官了。
比如你18岁起,在北京天天三跪九叩,你肯定能跪拜到80岁啊。我在外面一直混到50,
你突然拉我到北京跪拜,那我得少活十岁。这个道理很复杂吗?
晚清电报一起,外任督抚和中枢在决策上没什么区别。
慈禧办事很靠谱,遇事都咨询地方大员,没必要在中枢才能影响朝政。就像李鸿章,没
在中枢待过,但绝大多数人印象都觉得李在中枢。你其实也不例外。不是吗?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张庭玉生于1672年。 : 1748年正月(76岁),张廷玉陈疏以老病乞休。乾隆帝专降谕旨:“卿受两朝厚恩 : ,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 : 阿桂生于1717年。 : 乾隆四十一年(1777年,60岁)任吏部尚书、军机处行走。
|
g******t 发帖数: 11249 | 39 北洋大臣还不是中枢啊
统领整个北方还有洋务的
上。
【在 l*w 的大作中提到】 : 张廷玉致仕后六年后才死。张要外任能多当六年官。晚清的几个汉人名督都是死在任上。 : 而且张廷玉跪拜一辈子,早习惯了。湘淮系的几个汉臣,一直在外打仗,突然把他们弄 : 到京城去跪拜,都会早死几年。这个也是看习惯的。就更不用说少当多少年官了。 : 比如你18岁起,在北京天天三跪九叩,你肯定能跪拜到80岁啊。我在外面一直混到50, : 你突然拉我到北京跪拜,那我得少活十岁。这个道理很复杂吗? : 晚清电报一起,外任督抚和中枢在决策上没什么区别。 : 慈禧办事很靠谱,遇事都咨询地方大员,没必要在中枢才能影响朝政。就像李鸿章,没 : 在中枢待过,但绝大多数人印象都觉得李在中枢。你其实也不例外。不是吗?
|
Y**M 发帖数: 2315 | 40 旧时中国人经常下跪的。
清朝任用李鸿章的程度,超过任用曾国藩的程度;任用袁世凯的程度,又超过任用
李鸿章的程度。这里面没有下跪因素。
上。
【在 l*w 的大作中提到】 : 张廷玉致仕后六年后才死。张要外任能多当六年官。晚清的几个汉人名督都是死在任上。 : 而且张廷玉跪拜一辈子,早习惯了。湘淮系的几个汉臣,一直在外打仗,突然把他们弄 : 到京城去跪拜,都会早死几年。这个也是看习惯的。就更不用说少当多少年官了。 : 比如你18岁起,在北京天天三跪九叩,你肯定能跪拜到80岁啊。我在外面一直混到50, : 你突然拉我到北京跪拜,那我得少活十岁。这个道理很复杂吗? : 晚清电报一起,外任督抚和中枢在决策上没什么区别。 : 慈禧办事很靠谱,遇事都咨询地方大员,没必要在中枢才能影响朝政。就像李鸿章,没 : 在中枢待过,但绝大多数人印象都觉得李在中枢。你其实也不例外。不是吗?
|
|
|
T*******i 发帖数: 805 | 41 电报一起,外任督抚和中枢在决策上没什么区别。
岂有此理?岂不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还有,名不正则言不顺。照你说的,有了
twitter,每个人与总统在决策上也没什么区别了啊。
上。
【在 l*w 的大作中提到】 : 张廷玉致仕后六年后才死。张要外任能多当六年官。晚清的几个汉人名督都是死在任上。 : 而且张廷玉跪拜一辈子,早习惯了。湘淮系的几个汉臣,一直在外打仗,突然把他们弄 : 到京城去跪拜,都会早死几年。这个也是看习惯的。就更不用说少当多少年官了。 : 比如你18岁起,在北京天天三跪九叩,你肯定能跪拜到80岁啊。我在外面一直混到50, : 你突然拉我到北京跪拜,那我得少活十岁。这个道理很复杂吗? : 晚清电报一起,外任督抚和中枢在决策上没什么区别。 : 慈禧办事很靠谱,遇事都咨询地方大员,没必要在中枢才能影响朝政。就像李鸿章,没 : 在中枢待过,但绝大多数人印象都觉得李在中枢。你其实也不例外。不是吗?
|
l*w 发帖数: 3758 | 42 前面说的中枢是指在北京,天天跟太后三跪九叩的。
北洋又不在北京。
【在 g******t 的大作中提到】 : 北洋大臣还不是中枢啊 : 统领整个北方还有洋务的 : : 上。
|
l*w 发帖数: 3758 | 43 因为慈禧每逢大事必问督抚意见。
当然换个人可能不一样。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电报一起,外任督抚和中枢在决策上没什么区别。 : 岂有此理?岂不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还有,名不正则言不顺。照你说的,有了 : twitter,每个人与总统在决策上也没什么区别了啊。 : : 上。
|
l*w 发帖数: 3758 | 44 李鸿章活得长。袁世凯是人都死了,他被重用才几年啊。
而且这三人里曾国藩可是一直没下课的。
【在 Y**M 的大作中提到】 : 旧时中国人经常下跪的。 : 清朝任用李鸿章的程度,超过任用曾国藩的程度;任用袁世凯的程度,又超过任用 : 李鸿章的程度。这里面没有下跪因素。 : : 上。
|
o***e 发帖数: 3526 | 45 曾没下课也挺不容易的。他两件事搞砸了,一个剿捻,一个天津教案都没做好。清廷大
面上还是比较善待的。
清廷早期对战事不利的处罚起来相当不近人情。随便举个例子:管效忠。
【在 l*w 的大作中提到】 : 李鸿章活得长。袁世凯是人都死了,他被重用才几年啊。 : 而且这三人里曾国藩可是一直没下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