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od_CHN_Hist版 - 夏鼐所记“坎曼尔诗签”
相关主题
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幽灵诗人——《坎曼尔诗笺》辨伪三月份诗题
吴晗值得同情吗?一代「御用文人」下场令人深思安徽名人--隋唐
新疆若羌被洪水围困的455名物探队员有35人获救不要再给西南人民再捐款捐水了...韩寒
大清不错清华简的真伪问题可能要争论一百年
楼兰历史,百度出来的可悲的一代“御用文人”吴晗 (转载)
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幽灵诗人——《坎曼尔诗笺》辨伪 (转载)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考古专家称气候因素不是摧毁古楼兰文明元凶周处墓中的小铝片
有多少"投降派",张口闭口都是家国百姓刘正教授论文《甲骨文家谱刻辞研究》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吐谷浑话题: 坎曼尔诗话题: 吐蕃话题: 夏鼐话题: 杨镰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d
发帖数: 9770
1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9/08/29418713_0.shtm
2013年09月08日 13:39来源:羊城晚报
□宋希於
“文革”时期,中苏关系依然走低,时不时还闹闹纠纷、打打嘴仗。学术界也没少参与
到政治里来,郭沫若写了篇《〈坎曼尔诗签〉试探》,登在1972年第2期的《文物》杂
志上,他论定新疆发现的两张抄有唐诗的旧纸——所谓的“坎曼尔诗签”——完全是唐
代的文物,不仅是想证明“诗签”的抄写者“坎曼尔”是兄弟民族中的一位进步的知识
分子,还要顺便驳斥一下苏联学者“中国的北界是万里长城,西界从来没有超出过甘肃
和四川”的谬论。
“坎曼尔诗签”后来被学者杨镰证明是一个重大的骗局。从1987年开始,杨镰到新疆博
物馆对了解“诗签”发现过程的文物工作者进行了调查,终于把两名作伪者(他隐去真
名,称二人为L与S)给揭发了出来。原来“诗签”本身确是旧纸,但上面的汉字居然是
1960年代初L请S新抄在旧纸上的。杨镰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写进了《〈坎曼尔诗
笺〉辨伪》一文中。
最近读《夏鼐日记》时,惊讶地发现夏鼐也记述了这桩造假案。1981年2月5日的春节,
有位新疆的维族学者库尔班到夏鼐家拜年。夏鼐记述说:“〔库尔班〕谈到《坎曼尔诗
笺》,他说仍不能确定为何处征集来之物,并非若羌所出土(他即参加若羌发掘),原
仅有察合台文字,汉文乃一位施惠昌同志(原在博物馆)所写,他承认他描过使字体更
清楚。据说原有淡墨文字,此说未必可靠。李征拿去在火旁烤过,使变旧,有些地方被
烤焦,后拿到北京,给郭老看,郭老即写文章,实则原物仍有问题。”这个说法与杨镰
经调查所得出来的结果相近,甚至还可以相互佐证,但夏鼐竟在杨镰的文章面世十年之
前就了解了真相,还知道了作伪者的真名(显然李征即杨镰笔下的L,而施惠昌即杨镰
笔下的S)。可见考古界的有识之士早就洞穿这个骗局了。
c*********d
发帖数: 9770
2
http://www.xjass.com/ls/content/2010-06/17/content_151601.htm
《新疆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作者:錢伯泉
吐谷浑人在西域的历史 ——兼谈坎曼尔诗签的族属和价值
http://www.xjass.com  2010年06月17日 21:29:32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内容提要】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资科,首先论述了吐谷浑西迁建国后,不断向
西域扩展的经过,以及南北朝隋唐时期吐谷浑人散居西域东部的情况;接着又论述了吐
谷浑人学习汉文氏的高度水平,肯定新疆若羌县出土的《坎曼尔诗签》为吐谷浑人的遗
物,对郭沫若同志有关《坎曼尔诗签》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关 键 词】吐谷浑 西域 坎曼尔
西域古代有吐谷浑人,他们在这个边远的历史舞台上活动的时间还真不短!他们为开发
新疆,创造祖国灿烂的文化,曾经作出很多贡献,我们应当在西域史上给予一定的地位
。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对吐谷浑人在西域的历史作一探讨。
一 吐谷浑人西迁立国及其深入西域
吐谷浑原为鲜中族,汉魏时期游牧于辽河上游,首领名叫徒何涉归,晋朝永嘉年间(公
元309~312年),徒何涉归死,幼子若洛廆嗣位,庶长子吐谷浑分得700户,别为部落
,两部牲畜同牧一处,以致马斗相伤。若洛廆怒对兄长说:“部落既已分开,为何你不
远迁?以致马斗相伤?”吐谷浑回答:“马是畜生,相斗受伤,怎能因此怪人?离别岂不
容易,今将远迁于万里之外”。于是率部西越阴山,西渡陇坂,来到洮水以西,一路追
随吐谷浑的鲜卑人、匈奴人、羌人很多,势力日益壮大,因而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旅。据
《魏书》记载,其居住地点和生活方式是:
止于枪罕暨甘松,南界昂城、龙涸,从洮水西南极白兰放千里,逐水草,庐帐而居,以
肉酪为粮。西北诸种谓之“阿柴虏”。①
枪罕在今甘肃临夏,甘松和龙涸在今四川松藩,白兰为羌人的一支,游牧于今青海中部
的巴颜喀喇山周围。阿柴虏即“貲虏”的异译,因为鲜卑人在两汉时期曾经臣属于匈奴
,匈奴人称奴婢为貲虏,②所以古代的西北各族称鲜卑人为赀虏,吐谷浑原为鲜卑人的
后裔,故而也被称作“阿柴虏”了。从上述记载看,吐谷浑入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游
牧的区域东起今甘肃临夏,南达今四川松藩,西至今青海中部,北界虽未见明说,但据
吐谷浑人活动的范围,无疑在祁连山内外,东西约3000余里,南北约1000余里。
吐谷浑的孙子叶延为首领时,吐谷浑民族正式形成,《魏书》说:
(叶延)颇视书传,自谓曾祖弈洛韩始封昌黎公,吾力公孙之子。案《礼》:“公孙之
子得以王父字为氏”。遂以吐谷浑为氏。③
弈洛韩为徒何涉归的称号,意为“勇士”、“英雄”。王父即祖父。这就是说,从叶延
为首领时起,就照《礼记》规定的中国传统习惯,用祖父“吐谷浑”的名字来称呼自己
的种族了。
再传两代,阿豺为首领时,吐谷浑出兵征服白兰羌、党项羌,设置百官,初建叶谷浑同
。阿豺死,侄儿慕{K22A813.jpg}继位,协助北魏击灭夏国,生擒夏国国王赫连定,北
魏因此封他为“西秦王”。摹{K22A813.jpg}遣使又与南朝的刘宋交结。被皇帝刘义隆
封为“陇西王”。因为吐谷浑的 国境大多在黄河以南,南朝和北朝各国又称它为“河
南国”。
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吐谷浑发生内乱,其王慕利延杀死兄长的儿子纬代,纬
代的弟弟叱力延等8人投奔北魏,请兵讨伐慕利延,北魏乘机一再进攻吐谷浑。吐谷浑
奋勇抵抗,节节失利,慕利延被迫率众向西域转移,《魏书》记载:
世祖拜叱力延归义王,诏晋王伏罗率诸将讨之,军至大母桥,慕利延兄子拾寅走河西,
伏罗遣将追击之,斩首五千余级。慕利延走白兰,慕利延从弟伏念、长史{K22A814.jpg
}鸠黎,部大崇娥等率众一万三千落归降。后复遣征西将军、高凉王那等讨之于白兰,
慕利延遂入于阗国,杀其王,死者数万人。南征罽宾。遣使通刘义隆求援,献乌丸帽、
女国金酒器、胡王金钏等物,义隆赐以牵车。七年,遂还旧土。④
东女国在今西藏西北部,罽宾国在今克什米尔地区。这场战争的结果,吐谷浑丧失了青
海湖东的小片领土,却在西城攻没了北魏的鄯善镇,占据了罗布泊周围的广大地区,势
力远达于阗,东女国和罽宾。
吐谷浑为了牢牢掌握新得的西域地区,将大批吐谷浑人源源迁居罗布泊一带,并在鄯善
驻以重兵。《洛阳伽蓝记》引《宋云、惠生行纪》:
(宋云、惠生等)从吐谷浑西行三千五百里,至鄯善城,其城自立王为土谷浑所吞,今
城内主是土谷浑(王)第二息宁西将军,总部落三千,以御西胡。⑤宋云和惠生是北魏
神龟元年(公元518年)初冬由洛阳出发的,当于次年春天进入吐谷浑国境,其时吐谷
浑王为伏连筹。据文献记载,伏连筹的长子名叫贺鲁头,次子名叫夸吕,“第二息”即
“次子”。“西胡”当为{K22A815.jpg}哒,当时厌哒已很强大,东越葱岭,征服疏勒
和于阗。可见宋云和惠生西行时,伏连筹的次子夸吕正率领3000部落人众,镇守鄯善城
(今新疆若羌),防御西方崛起的{K22A815.jpg}哒国。
贺鲁头可能早年夭亡,伏连筹死后,夸吕继位,并始自称为“可汗”。《梁书》记录夸
吕在位时吐谷浑国的四至十分详细:
东至垒川,西邻于阗,北接高昌,东北通秦岭,方(数)千余里。⑥
到了隋末唐初,罗布泊周围的主体居民已是吐谷浑人,敦煌发现的唐写本《沙州图经》
说:
纳职:右唐初有土人鄯伏陁,属东突厥,以征税繁重,率城人入碛,奔鄯善。至,并吐
浑居住,历焉耆、高昌,不安而归。胡人呼鄯善为纳职,既从鄯善而归,遂以为号。⑦
吐浑为吐谷浑的异译,从这条资料可知,当时的罗布泊周围已是吐谷浑人的天下,原为
土著的鄯善人已无法在此立足。
鄯善和且末水多土肥,宜于农业,汉魏时期即有大批屯田将土在这里垦殖,土著居民也
多以农耕为生。吐谷浑人迁居西域后,受土着居民的影响,也逐渐由游牧改营农业。
二 西部吐谷浑的发展和流散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吐谷浑王伏允派兵大掠鄯州(今青海西宁附近),唐太宗遣
使向他提出责问,要他入朝觐见,伏允借口有病,加以拒绝,双方关系日益恶化。贞观
八年(公元634年),伏允又听取天柱王的煽惑,扣留唐朝的使者赵德楷,大肆出兵侵
拢鄯州、廓州。(今青海化隆)、兰州(今甘肃兰州市)。唐太宗大怒,以李靖为西海
道行军大总管,率领蕃(由突厥和契芯骑兵组成),汉二军,西征吐谷浑,屡战屡胜。
伏允率众西逃突伦川(今新疆民丰县东的吐朗胡吉河),李靖领兵直追至且末。伏允的
长子慕容顺曾经留居长安,因此,伏允改立次子为自己的继承人,唐初慕容顺归国,仅
被封为大宁王,未能成为伏允的继承人,因此怏怏不得意,这时乘唐军大胜,民众怨恨
天柱王之机,杀死天柱王,投归唐朝,唐太宗即时册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趙古吕乌
甘豆可汗”。接着,李靖派将军契苾何力率领精骑西进,袭破伏允在突伦川的牙帐,伏
允被迫自杀,其妻被唐军俘虏,其次子逃入戈壁。唐军凯旋东归之后,伏允的次子返回
鄯善城,自立为王,统治鄯善、且末和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诸川(今青海阿拉尔湖周围
)一带。于是,吐谷浑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公元663年,吐谷浑的大臣素和贵因为犯罪,逃奔吐蕃,密告国内虚实,吐蕃因此大举
侵入吐谷浑国境,吐谷浑王诺曷钵及其妻——唐朝的弘化公主被迫逃到凉州,后又内迁
到灵州 (今宁夏灵武),东部吐谷浑国境为吐蕃所占。西部吐谷浑原属唐朝的安西都
护府管辖。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吐蕃攻陷西域18州,唐朝罢置龟兹、于阗、疏勒
、碎叶4镇,将安西都护府的治所东迁到西州(今吐鲁番高昌古城),西部吐谷浑与吐
蕃为邻,最先被吐蕃占据。吐蕃在这里设置“且末东岱”,管理吐谷浑人,并将大批吐
蕃萨毗部蒋(东女国居民的后裔)北迁到罗布泊周围,与吐谷浑人同住在一起,镇守这
片新得的领土。长寿元年(公元 692年),武则天以王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与武卫大将
军阿史那忠节领兵进击吐蕃,收复西域的失地,重新设置安西四镇,将安西都护府的治
所又由西州搬回龟兹,西部吐谷浑地区重又归唐。唐朝在其地设立羁縻都督府,以吐谷
浑王的子弟为都督,统领当地的吐谷浑人,由安西都护府统辖。甘肃武威发现的吐谷浑
王族的墓志中,有一方的志盖上篆着这样的职衔:押浑副使、忠武将军、右监门卫中郎
将员外置同正员、枪校阇甄府都督、摄右威卫将军、借紫金鱼袋、代乐王、上柱国慕容
明墓志铭。⑧根据墓志铭的记载,慕容明生于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死于开元二十
六年(公元738年),约在神龙二年至开元十年(公元706—722年)担任阉甄都督府的
都督。阇甄,元代译作“阇磨”,清代译作“策尔璊”,今译“车尔臣”,流经且末县
和若羌县的车尔臣河,即因唐朝的阇甄都督府而得名。虽然这个都督府不见于《唐书》
和《新唐书》的《地理志》,但它至少包括今新疆且末和若羌两县,为吐谷浑人居住区
的羁縻都督府,以吐谷浑王族子弟充任都督,则是无可怀疑的。天宝十四载(公元755
年),内地发生安禄山之乱,唐玄宗逃亡成都,其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唐
肃宗下令全国征兵勤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精兵奉调入关平乱,边防顿形空虚
,吐蕃乘机进攻,西部吐谷浑地区再次沦归吐藩所有。吐蕃除对吐谷浑人进行沉重的经
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外,还调集大批吐谷浑的精壮参加军队,向北攻陷唐朝的安西和北庭
,于是,吐谷浑人又扩散到天山南北,尤其是焉耆,实际上已经成为吐谷浑人的据点。
波斯历史学家加尔底吉在名著《记述的装饰》中说:
说起九姓乌古斯,该王自称九姓乌古斯刊可汗。在他的一族中,有个叫库尔特勤 (
Kiil tigin)的著名人物,他母亲是阿尔钦部人。库尔特勤的异母兄长是可汗,哥哥要
杀害库尔特勤,把他的喉咙砍坏后弃置于山上。库尔特勤的乳母把他送到摩尼教的经师
那里,经过医治,逐渐好转,终于痊愈。后来,库尔特勤到九姓乌古斯可汗的都城阿柴
虏(Azal)隐居起来,派人尽力去讨好可汗,让可汗心中高兴,可汗终于回心转意,答
应不再杀他,但不准他进王宫去,派他当了五城的总督。他在那里积聚力量,与当地人
交朋友,经常对他们施以恩惠,暗地里等待时机,这时听到可汗要去狩猎的消息,于是
便集合了大批队伍,去袭击可汗。库尔特勤打败了可汗,可汗逃回城里固守。库尔特勤
命令放水淹城,城墙坍毁。库尔特勤宣布,凡是投降者一律赦免。城内居民因疲惫不堪
,均出城投降,所有的人都被恩赦,只有可汗被绞死。于是库尔特勤接替了可汗的位置。
从波斯到库尔特勤处,必须经过温宿、库车,才能达到阿柴虏(Azal);由阿柴虏再经
一地,即到秦人城(高昌),秦人城周围有二十多个小城镇。⑨
加尔底吉所记的,是9世纪后期的历史。所谓“九姓乌古斯”,就是回鹘。从有关的史
实和地理名称看,“九姓乌古斯可汗”无疑是指庞特勤,他于公元840年回鹘汗国崩溃
后,率领15个回鹘部落从蒙古高原逃奔西域,赶走安西都护府东部地区的吐蕃人,建立
了安西回鹘国,其都城即设在焉耆。阿柴虏城(Azal)既然在温宿、库车以东,再经一
地(按:当指今托克逊县,唐朝时为天山县)即达秦人城(高昌),则无疑是指焉耆城
。《魏书•吐谷浑传》说:“西北诸种谓之‘阿柴虏’。”象加尔底吉这样的波
斯人既然称唐朝后期的焉耆为“阿柴虏”,可见回鹘西迁此城之前,焉耆的大多数居民
应是吐谷浑人。
唐朝后期,伊州(今新疆哈密市)一带也有吐谷浑人居住,见于敦煌遗书伯字2962号《
张义潮变文》:
敦煌城北一千里镇伊州城西有纳职县,其时回鹘及吐浑居住在彼,频来抄劫伊州,俘虏
人物,侵夺畜牧,曾无暂安。仆射乃于大中十年六月六日亲统甲兵,诣彼击逐伐除。不
经旬日中间,即至纳职称。贼等不虞汉兵忽到,都无准备之心。我军遂列乌云之阵,四
面急攻。蕃贼{K22A816.jpg}狂,星分南北;汉军得势,押背便追,不过五十里之间,
煞戮横尸遍野处……仆射与犬羊决战一阵,回鹘大败,各自苍黄抛弃鞍马,走投入纳职
城,把劳(牢)而守。于是中军举华(画)角,连击铮铮,四面收兵,收夺驼马之类一
万头匹。我军大胜,匹骑不输,遂即收兵,即望沙州而返。既至本军,遂乃朝朝秣马,
日日练兵,以备凶奴,不曾暂暇。⑩
纳职城在今哈密市西70公里的拉布楚克,俗名五堡。居住在纳职城中,与唐朝的归义军
为敌的回鹘,应从属于吐蕃,所以下文称之为“背乱回鹘”。张义潮为归义军节度使,
当时统管着沙、瓜(今甘肃安西)、肃(今甘肃酒泉)、甘(今甘肃张掖)、伊(今新
疆哈密)等州。大中十年为公元856年。从这段变文的内容看,纳职城巳被从属于吐蕃
的回鹘人和吐谷浑人所占领,张义潮虽曾出兵讨逐,但是没有成功。
到了宋朝和元朝,西域的吐谷浑人逐渐从历史记载中消失,罗布泊东南的吐谷浑人因为
长期与吐蕃和黄头回纥(元朝则称撒里畏兀儿Sarig Uigur)相处在一起,逐渐融入吐
蕃和黄头回纥之中,焉耆和纳职等地的吐谷浑人因与高昌回鹘共同生活,不久也同化于
高昌回鹘。
三 坎曼尔诗签——西部吐谷浑文化的结晶
吐谷浑虽然是一个半农半牧的西北民族,但因其中融合了许多羌人,与汉族长期相邻,
加上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开明,积极提倡学习汉文化,因此,这个民族的文化得到了迅速
的发展。《洛阳伽蓝记》引《宋云、惠生行纪》说:
发亦岭西行二十三日,渡流沙,至土谷浑国。路中甚寒,多饶风雪,飞砂走砾,举目皆
满,唯土谷浑城,左右暖于余处。其国有文字,况同魏。(11)
“魏”指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经过漫长的汉化过程,北魏的政治制度,语言文字和
生活习惯都已与中原的汉族相同。吐谷浑既然“有文字”,“况同魏”,汉化的程度必
然也很深刻。
《新唐书•吐谷浑传》在谈到吐谷浑的汉化情形时,记载更为详尽:吐谷浑居甘
松山之阴、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有城郭不居也,随水草,帐室肉粮。其官
有长史、司马、将军、王公、仆射、尚书、郎中、盖慕诸华为之。俗识文字。(12)
吐谷浑有本民族的文字吗?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表明,吐谷浑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谓
“其国有文字”,“俗识文字”,指的应是汉字。甘肃武威发现了唐朝吐谷浑王族的《
慕容忠墓志》、《弘化公主墓志》、《慕容宣彻墓志》、《慕容曦光墓志》、《慕容明
墓志》、《金城县主墓志》、《慕容宜昌墓志》,无一不是用汉文写成的,而且文辞精
美,字形严整。其中除《弘化公主墓志》为“成均进士云骑尉吴兴姚晷撰”之外,其余
6块墓志的撰写入都是吐谷浑族,可见这些吐谷浑人都具有很高的汉文水平。
自从吐谷浑西迁立国之后,历代吐谷浑首领都极重视汉文化的学习,对祖国的文史具有
很丰富的知识。例如:
(吐谷浑之子)吐延身长七尺八寸,雄姿魁杰,羌虏惮之,号曰“项羽”。性俶傥不群
,尝慷慨谓其下曰:“大丈夫生不在中国,当高(汉高祖),光(光武帝)之世,与韩
(韩信)、彭(彭越)、吴(吴汉)、邓(邓禹)并驱中原,定天下雌雄,使名垂竹帛
;而潜窜穷山,隔在殊俗,不闻礼教于上京,不得策名于天府,生与糜鹿同群,死作毡
裘之鬼,虽偷观日月,独不愧于心乎?(13)以英武而号称“项羽”的吐延,对两汉的
历史尚且如此熟悉,这是多么难得呵!又如:(吐延之子叶延)长而沈毅,好问天地造
化、帝王年历。司马薄洛邻曰:“臣等不学,实未审三皇何父之子,五帝谁母所生。”
延曰:“自羲皇以来,符命玄象,昭言著见,而卿等面墙,何其鄙哉!语曰:‘夏虫不
知冬冰’,良不虚也。”又曰:“《礼》云:‘公孙之子得以王父字为氏’。吾祖始自
昌黎,光宅于此,今以吐谷浑为氏,尊祖之义也。”(14)
可见,叶延对于儒家文化的精髓——《论语》和《礼记》是多么精通!
1959年10月,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在若羌县米兰古城进行发掘,清理了9间房屋遗址,发
现了许多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坎曼尔诗签两份,甲件为坎曼尔自己的作品,上有
《忆学字》、《教子》、《诉豺狼》三首诗,诗后有一行题识:“纥坎曼尔,元和十年
”。乙件是白居易诗《卖炭翁》的完整抄件,诗后也有一行题识:“坎曼尔,元和十五
年抄”。同时发现的,还有《诗经•伐檀》、杜甫诗《兵车行》的残抄件和许多
吐蕃文木简和木牍。从《诗经•伐檀》、杜甫诗《兵车行》残抄件的字形和笔势
来看,与坎曼尔诗签的字形和笔势完全相同,显然出于坎曼尔一人之手。唐朝元和年间
(公元806~820年),若羌一带的主体居民是吐谷浑人,他们从属于吐蕃,“纥”为吐
谷浑人的姓,(15)吐谷浑人通行汉文,因此,坎曼尔诗答应为唐朝元和年间西部吐谷
浑人的遗物。
从《诗经•伐檀》的残抄件看,作为西部吐谷浑居民,也与首领吐延和叶延等人
一样,熟习儒家的经典。坎曼尔在甲件诗签中所写的《忆学字》一诗说:
古来汉人为吾师,为人学字不倦疲,吾祖学字十余载,吾父学字十二栽,今吾学之十三
载。李杜诗坛吾欣赏,讫今皆通习为之。(16)
“李”即李白(公元701~762年),“杜”即杜甫(公元712—770年),二火为唐朝诗
坛的魁首,所以坎曼尔称二人的诗作为“李杜诗坛’。这首诗不但证实吐谷浑入学习和
使用汉字,而且反映了西部吐谷浑人的汉文化水平夕高。远在西域的坎曼尔,不但能欣
赏四五十年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的杰作,而且还能摹拟他们的诗风写诗,这是十分难
能可贵的。
吐蕃统治西部吐谷浑时期,对吐谷浑人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是相当残酷的,不少吐蕃
文简牍记录了这方面的事实。例如,其中一片谈到地税的征收,内容为:
吐谷浑上万户长(乞利本,万人将),凡原属唐所辖者……每户征收五巴匣(斗?)青
稞,万户长田赋税以六成计征。所征青稞混合堆置一处,一部分如用羊驮运不完,可派
牛运。(17)
甲件坎曼尔诗签中的《诉豺狼》一诗,形象而又生动地反映了这种情况:
东家豺狼恶,食吾馕,饮吾血。五谷未离场,大布未下机,已非吾所有!有朝一日,天
崩地裂豺狼死,吾却云开复见天。(18)
吐蕃的活动地区在西部吐谷浑之东,从同时同地发现了许多吐蕃文的军事文书简牍看,
吐蕃军队就驻守在坎曼尔的身旁,因此,坎曼尔不敢直接痛斥吐蕃统治者,而是想出了
一个巧妙的比喻——“东家豺狼”。“食吾馕,饮吾血,五谷未离场,大布未下机,已
非吾所有!”诗句犹如话语,写得多么通俗,多么贴切!使吐蕃剥削者的凶恶面目暴露
无遗。比起杜甫的《三吏》、《三别》,自居易的《卖炭翁》等揭发当时社会黑暗的名
诗,坎曼尔的《诉豺狼》显得更为简洁明白和深刻有力。总之,坎曼尔诗签是西部吐谷
浑文化的结晶,坎曼尔是唐朝中期西部吐谷浑人中脱颖而出的一位“人民诗人”。
(本文于1989年7月12日收到)
注释
①《魏书》卷101《吐谷浑侍》
②《三国志•魏书》卷30《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鱼豢《魏略•
西戎传》
③④《魏书》卷101《吐谷浑传》
⑤《洛阳伽蓝记》卷5
⑥《梁书》卷54《西北诸戎•河南》
⑦《沙州图经》,敦煌遗书伯2005号,见于《鸣沙石室佚书》第3册
⑧夏鼐《武威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志》,见于考古学专刊甲种第4号《考古学论文集》
⑨加尔底吉《记述的装饰》(Abu Said Abd—I—Hal b Zahhak Gardizi:Zaynal——
abhar)
⑩《张义潮变文》,见于《敦煌变文集》上集。
(11)《洛阳伽蓝记》卷5。
(12)《新唐书》卷221上《西域•吐谷浑》
(13)(14)《晋书》卷97《四夷•吐谷浑》
(15)《魏书》卷101《吐谷浑传》:吐延身长七尺八寸,勇力过人,性刻暴。为昂城
羌酋姜聪所刺,剑犹在体,呼子叶延,语其大将纥拔埿曰:“吾气绝,棺敛讫,便速去
保白兰,地既险远,又土俗懦弱,易控御。叶延小儿,欲授余人,恐仓卒终不能相制。
今以叶延付汝,竭股肱之力以辅之,孺子得力,吾无恨也”。抽剑面死。纥拔埿既为吐
谷浑国大将,可见吐谷浑人中必有“纥”姓。
(16)(18)见于郭沫若《出土文物二三事》一书的《坎曼尔诗签试探》一文。
(17)王尧《吐蕃金石录》第202页。
C***a
发帖数: 1228
3
这就是早几十年的清华简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xjass.com/ls/content/2010-06/17/content_151601.htm
: 《新疆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作者:錢伯泉
: 吐谷浑人在西域的历史 ——兼谈坎曼尔诗签的族属和价值
: http://www.xjass.com  2010年06月17日 21:29:32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 【内容提要】 本文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资科,首先论述了吐谷浑西迁建国后,不断向
: 西域扩展的经过,以及南北朝隋唐时期吐谷浑人散居西域东部的情况;接着又论述了吐
: 谷浑人学习汉文氏的高度水平,肯定新疆若羌县出土的《坎曼尔诗签》为吐谷浑人的遗
: 物,对郭沫若同志有关《坎曼尔诗签》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 【关 键 词】吐谷浑 西域 坎曼尔
: 西域古代有吐谷浑人,他们在这个边远的历史舞台上活动的时间还真不短!他们为开发

c*********d
发帖数: 9770
4
这位钱先生真执着,坎曼尔诗签早就被证明伪造,连伪造者自己都承认鸟,他竟然还坚
持是真的而且写这么长的论文证明。

【在 C***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就是早几十年的清华简
1 (共1页)
进入Mod_CHN_Hist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刘正教授论文《甲骨文家谱刻辞研究》楼兰历史,百度出来的
方舟子不可能找到人出来指证hh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幽灵诗人——《坎曼尔诗笺》辨伪 (转载)
坚强老顽童二世:吴晗值得同情吗?一代“御用文人”下场令人深思考古专家称气候因素不是摧毁古楼兰文明元凶
何新的希腊伪史说等于戴震的祖冲之发明周圆率有多少"投降派",张口闭口都是家国百姓
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幽灵诗人——《坎曼尔诗笺》辨伪三月份诗题
吴晗值得同情吗?一代「御用文人」下场令人深思安徽名人--隋唐
新疆若羌被洪水围困的455名物探队员有35人获救不要再给西南人民再捐款捐水了...韩寒
大清不错清华简的真伪问题可能要争论一百年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吐谷浑话题: 坎曼尔诗话题: 吐蕃话题: 夏鼐话题: 杨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