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 发帖数: 294 | 1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Net/interview_liujuhua.txt
网络奇才方舟子
刘菊花
我最初见到方舟子的名字是在某报网络版的一个论坛上。那时我刚开始在网上漫
游不久,又一向很喜欢论坛版主灵活的文笔,上了论坛,就追着追着要跟版主说
话,这样以版主之是非为是非就很自然了,而方舟子曾批评版主伪科学,版主极
不服,反讥方舟子“思想独裁”、“神话真理”,两个青年才俊的交锋引了不少
追随者擂鼓助威,于是坐看热闹之余,方舟子便给我留下了个思想僵化、科学主
义、没有情调、呆板可笑,与人论战打不过就跑就从此三缄其口与世无争的“理
科生典型”的印象。我不知道有个“新语丝”网站,更没有想到去看一看方舟子
的文章,而是想当然地认为:这种理科生的门户文章,一定偏执得可以,有什么
好看的。所以孤陋寡闻如我,《方舟在线》出来时,我无动于衷。直到最近我因
为接了一个采访方舟子的任务,读过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自己的印象是多么的
离谱。
生物化学博士,中文互联网先驱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9...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7628 | 2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Net/interview_liujuhua.txt
网络奇才方舟子
刘菊花
我最初见到方舟子的名字是在某报网络版的一个论坛上。那时我刚开始在网上漫
游不久,又一向很喜欢论坛版主灵活的文笔,上了论坛,就追着追着要跟版主说
话,这样以版主之是非为是非就很自然了,而方舟子曾批评版主伪科学,版主极
不服,反讥方舟子“思想独裁”、“神话真理”,两个青年才俊的交锋引了不少
追随者擂鼓助威,于是坐看热闹之余,方舟子便给我留下了个思想僵化、科学主
义、没有情调、呆板可笑,与人论战打不过就跑就从此三缄其口与世无争的“理
科生典型”的印象。我不知道有个“新语丝”网站,更没有想到去看一看方舟子
的文章,而是想当然地认为:这种理科生的门户文章,一定偏执得可以,有什么
好看的。所以孤陋寡闻如我,《方舟在线》出来时,我无动于衷。直到最近我因
为接了一个采访方舟子的任务,读过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自己的印象是多么的
离谱。
生物化学博士,中文互联网先驱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9...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2036 | 3 全球化国际论坛(IFG)简报
使少数人富起来的改革
——中国与通往经济全球化之路
访问学者Dale Wen 博士 著
献给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他们为了新中国“献了青春献终身, 献了终身献子孙”,不是
为了让少数人先富起来。
目 录
执行概要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改革政策及其结果
第一节 农村的困境及其形成
专栏A:糖的味道并不总是甜的
第二节 城市改革与血汗工厂的增加:中国崛起的明显矛盾
专栏B:中国视野中的纺织品贸易
第三章 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贫困与不平等
第二节 健康与教育
专栏C:快餐业的入侵
第三节 环境
第四章 来自中国国内的不同声音与行动
第一节 中国的环保运动
第二节 新乡村建设运动
第三节 中国的新左派
第四节 最近政府所采取的进步措施
第五章 结束语: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
附录A:恢复草原——中国环境危机的一个案例
附录B:中国真的己经加入WTO了吗?
执行概要
(作者: Debi Barker 和 Dale Wen)
这份提要简要地描述了中国自1949年以来的历史,分析了1978年以来的改革进程。
毛主义时期(1949—1978)
1949—1978年之... 阅读全帖 |
|
g******0 发帖数: 294 | 4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Net/interview_liujuhua.txt
网络奇才方舟子
刘菊花
我最初见到方舟子的名字是在某报网络版的一个论坛上。那时我刚开始在网上漫
游不久,又一向很喜欢论坛版主灵活的文笔,上了论坛,就追着追着要跟版主说
话,这样以版主之是非为是非就很自然了,而方舟子曾批评版主伪科学,版主极
不服,反讥方舟子“思想独裁”、“神话真理”,两个青年才俊的交锋引了不少
追随者擂鼓助威,于是坐看热闹之余,方舟子便给我留下了个思想僵化、科学主
义、没有情调、呆板可笑,与人论战打不过就跑就从此三缄其口与世无争的“理
科生典型”的印象。我不知道有个“新语丝”网站,更没有想到去看一看方舟子
的文章,而是想当然地认为:这种理科生的门户文章,一定偏执得可以,有什么
好看的。所以孤陋寡闻如我,《方舟在线》出来时,我无动于衷。直到最近我因
为接了一个采访方舟子的任务,读过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自己的印象是多么的
离谱。
生物化学博士,中文互联网先驱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9...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
|
|
s********n 发帖数: 26222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
|
|
s********n 发帖数: 26222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
|
l*******o 发帖数: 8 | 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ecb12b601012mlb.html
经济上的成功可能会突然变得光彩夺目,但是这些奇迹的呈现往往是一些扎实基本功长
期作用的结果。
—— 莱斯特·瑟罗(Lester C. Thurow)
不可思议的是,即使产品和市场愈趋全球化,“区域”依然是竞争优势的重
要来源。
—— 安娜丽·萨克瑟尼安(Annalee Saxenian)
9月13日,美联储终于结束犹疑和观望,推出了最新的货币政策决议。这项旨在
提振美国经济和创造就业的 “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为
QE3),虽然是在众人翘望中落下的“另一只靴子”,但还是在本不平静的世界激起了新
的波澜:全球资本市场开启盛宴狂欢的喝彩声响成一片;美国总统大选鏖战中的两大阵
营迅速表达了针锋相对的立场;学术界的各种剖析和评论更是铺天盖地、见仁见智……
众声喧嚣中,较早前发生在波士顿地区的两场讨论同样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考:
一次发生在一个多月前,一次就发生在政策推出的前夜。
9月12日晚,灯...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11 切莫被假象欺骗--为什么要警惕方舟子
作者:北冥鱼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2010年,是方舟子声名鹊起的一年。经过方舟子遇袭事件的炒作,在央视等主流媒体的
舆论轰炸下,方舟子成为家喻户晓的偶像型的“打假斗士”。
2010年8月29日,方舟子遇袭事件报案之后,包括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在内的主流媒
体特别是各大网络媒体掀起了铺天盖地的舆论大潮,对方舟子遇袭事件进行报道,声援
方舟子。方舟子遇袭案告破之前,各大媒体即采信了方舟子的说法,代替警方宣称方舟
子因打假被报复;案件告破之后,犯罪嫌疑人肖传国被抓获,主流媒体基本采用一边倒
地报道方肖矛盾,刻意把方舟子打造成一个打假英雄,把肖传国塑造成学术造假的败类
,对方肖十年之争中有利于肖传国而不利于方舟子的内容基本不予报道。
一方面中国主流媒体毫无客观和理性地支持方舟子,另一方面,方舟子背后很可能有美
国资本集团特别是生物资本集团的强大支持(见附件1 方舟子身份之谜)。所以人们不
得不怀疑,极有可能是美国资本集团特别是生物资本集团在调动媒体资源支持方舟子。
因为方舟子是美国生物资本在中国消灭中医、推广转基因主粮的首席打手。
回顾一下方舟子十年... 阅读全帖 |
|
W*******a 发帖数: 1769 | 12 这个版上前阵子给他叫好的sb,快出来给他辩护啊
南科大内部争论办学策略 香港科大援建老师离开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方可成
编者按:6月初,45名学生缺席高考引发热议,南科大的改革再受关注。但另一场
一直存在于南科大内部的激烈争论,却被忽视——作为中国高考改革的探路者,改革的
现实路径,到底应该如何走?
南方周末推出这组报道,以南科大教改争议为标本,解剖南科大在中国特殊国情中
的改革路径之困。我们敬佩改革者的勇气和担当,但我们也认为,改革的方法论同样重
要。我们期待为政者的宽容、社会各界的耐心,以及改革者之间的求同存异和相互扶持
,能够让南科大改革获得更大的空间,走出更从容的步伐,为中国高教改革做出更有价
值的探索。
基于在中科大当了10年校长的经验,朱清时认为,自己为南科大选择的道路适合中
国国情。但在办学理念和策略上,从香港科技大学邀请而来的核心筹建团队与朱清时存
在严重分歧,合作以港科大团队退出而结束。
朱清时是一个战略家,但可能还需要一个战术上能够配合的人。“朱校长也很难,
我很同情他”。
自2011年3月开学开始,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一直处于舆论关注的中心。6月
初4...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13 (《开放时代》2014年第2期继续刊发“统计与政治”研讨会记录稿。本文摘录王绍光
教授和学者老田的发言部分。)
老田:数字是多少固然重要,但怎么解释这些数字更重要
激烈的争论也是好事,现在大家总算是有了一点共识,都认为统计局的数字中间普查年
份的数字比较可靠,可以把这个作为讨论的基础,这是我们两天非常大的进步。李若建
老师说得非常好,同样一个数据确实有很多问题,中间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这好像给
很多学者不同的解释空间。有人愿意用最大的恶意来理解这些数字,反过来,也有人要
以最大的善意来理解这些数字。王绍光老师昨天的说法很重要,数字是多少固然重要,
但怎么解释这些数字更重要。我们的争论和冲突,主要不是数字本身,而是怎么解释这
些数字。
我对1988年统计局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统计资料汇编》进行验算(这个汇编的
数字与1983年公布的数字一致),数字的质量确实不高,局部地区甚至错得很离谱,例
如信阳地区17个县,其中有11个县的数字是完全不靠谱的,而且更为离谱的是把17个县
的人口数加总都加掉190万,加减法就算错了。假设汇编的编者没有恶意,那11个县的
数字可能是抄错了,可能是手工... 阅读全帖 |
|
g*******0 发帖数: 5 | 14 西藏历史地位明辨(转载)
拨云现日
关于西藏的历史地位,可谓众说纷纭,然而不基于历代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政权所采取
的羁縻政策来谈西藏乃至其他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都是无法说清的。本文从阐述羁縻政
策的层次及由此划分的三种羁縻关系入手,对西藏从元朝至清朝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进
行了辨析,同时驳斥了诸多不正确的见解与观点,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西藏的历史地位建
立实事求是的认识。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三章 明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四章 清朝与前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五章 清朝与过渡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六章 清朝与中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结论 吐蕃历史地位简评
附录一 驳《西藏历史地位辨》
附录二 驳《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属领关系》
附录三 正史对于各朝疆域的记载
附录四 零星驳斥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藏区,藏族人称为吐蕃(藏文བོད,Bod,英文Tibet),国际
上称为大藏区,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传... 阅读全帖 |
|
l*****y 发帖数: 2522 | 15 “
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主编的《赛先生》 ── 与科学同行,关注科学与文化。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刊物和机构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事宜)
”
转两篇文章:
文章一:
有争论才是正常的科学 (zt)
2014年1月24日发
编者的话
具有批评性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科学的批评是为了建设,在能够答复各种批评后
才能确立新的发现和理论;即使伟大如牛顿的科学成就也能被批评,被爱因斯坦推翻更
好,因为了带来伟大的科学革命。科学的争论不仅可能针对科学内容,也可能针对科学
评价。动用行政禁止批评等于禁止科学的进步,动用人际关系回避批评等于推翻科学常
规。司局级单位主持的评审、大学校长得奖引起我国科技界争议,却出现:《澎湃新闻
》《财新》有关报道被删除;计算机学会的建议被拿下、其媒体沟通会被取消……凡此
种种令人疑惑之事何以在“赛先生”进入中国百年后发生?《赛先生》认为:奖项本身
乃小事,我国建设科学精神为大事。
文章内容:
由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主持的科技奖评审有时引发争议,不仅在科学界不是
洪水猛兽,即使在中国社会也不是很大的事,关心的是科技小众。
2015年1月... 阅读全帖 |
|
|
i***s 发帖数: 39120 | 17 冯钢,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近日,他的一条微博引发网上关于“女性是否适合走学术道路”的讨论。受访者供图
十月的杭州,已经入秋,气温凉爽宜人。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湖畔的行政楼里,社会学系教授冯钢正在办公室里看书,桌前的电脑屏幕停留在他的微博主页上。他穿着一身深灰色运动服,头发花白,嘴里叼着烟,一根接着一根。套间外的学生,有些在看书,有些在聊天。
一切如常。只有电脑屏幕上的微博主页提醒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前几天,冯钢四年前的一条关于推免生的微博被网友挖出,引发了一场关于“女性是否适合走学术道路”,以及“是否存在性别歧视”的争论。
争论随后演化为骂战。冯钢以骂制骂,并强硬提出“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等言论。这激怒了网友。
很快,他被卷入一场舆论漩涡。力挺者有之,认为他直率敢言,说出了学术界的现实;反对者则认为,作为名校社会学教授,居然公然搞性别歧视。后来,二十多名国内外高校学生联名要求冯钢道歉。
此刻,处在风暴中心的冯钢,却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正悠闲地看书、抽烟、喝酒、和学生聊天。提及网上的争论,冯钢态度坚决,“让我妥协,没那么容易。老子冯钢从来不妥协!”
冯钢4年前的一条言... 阅读全帖 |
|
y****e 发帖数: 1785 | 18 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摘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
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文献资料,不必看作“二重证据”,其中以商代君主世系推想“夏
后氏世系之确实”,更是严重的逻辑错误。“二重证据法”是针对“古史辨”派提出的
反对理念,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起到阻断史学革命、将传统史学过早衔接于新史学的作
用。此后史学界在上古史的研究中,将“二重证据法”的负面作用扩大、滥用,造成不
良的影响,应当及早摒弃。
关键词:王国维 二重证据 古史辨 考古学
王国维是20世纪初期杰出的史学家,早在1917年,他就通过辨识甲骨文字、破解其
中历史信息而撰成《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等重
要论著,取得了确证殷商君王世次的重要学术成就。1925年,他又高调提出所谓“二重
证据法”的命题,成为学术史上被多数人评价极高的史学方法。然而细检众论,随声者
多、考实者寡,对于“二重证据法”这个影响重大的问题,理应置于大的学术背景及史
学史的进程中重新审视。
一、“二重证据法”风靡于世的时代因缘
历史学在其持续发展... 阅读全帖 |
|
d*********o 发帖数: 6388 | 19 https://3g.163.com/news/article/D292IP2G0001899N.html
冯钢,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近日,他的一条微博引发网上关于“女性是否适合走学
术道路”的讨论。受访者供图
十月的杭州,已经入秋,气温凉爽宜人。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湖畔的行政楼里,
社会学系教授冯钢正在办公室里看书,桌前的电脑屏幕停留在他的微博主页上。他穿着
一身深灰色运动服,头发花白,嘴里叼着烟,一根接着一根。套间外的学生,有些在看
书,有些在聊天。
一切如常。只有电脑屏幕上的微博主页提醒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前几天,冯钢四年前的一条关于推免生的微博被网友挖出,引发了一场关于“女性是否
适合走学术道路”,以及“是否存在性别歧视”的争论。
争论随后演化为骂战。冯钢以骂制骂,并强硬提出“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
等言论。这激怒了网友。
很快,他被卷入一场舆论漩涡。力挺者有之,认为他直率敢言,说出了学术界的现实;
反对者则认为,作为名校社会学教授,居然公然搞性别歧视。后来,二十多名国内外高
校学生联名要求冯钢道歉。
此刻,处在风暴中心的冯钢,却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正悠闲地看... 阅读全帖 |
|
w*l 发帖数: 2550 | 20 12/15/2006
关于科学研究诚信的公开信 (傅新元等120人连署)
尊敬的:教育部部长周济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十分关切国内近来多起有关学术研究不端的指控事件。我们愿意
针对科学研究诚信的重要问题表示如下观点:
1. 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并强烈主张一个科技工作者应当保持高标准的
学术道德规范。我们支持揭露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与此同时,要确证学术不端的 案
例,我们必须遵循合法和适当的调查程序。例如,美国公共卫生署关于学术研究不端行
为的处理指南规定,对学术研究不端行为指控的调查,起初应当是非公开 的,其首先
应当由所涉及机构的内部委员会调查并处理。“无罪假定 (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是我们在调查学术不端的指控时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
2. 如果争论或指控不能够在该研究机构内部解决,那么,更高的主管部门和基金支持
机构或专业协会应当介入,建立外部调查委员会,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在调查 期
间,不论是指控者或被指控者,都应受到合法保护,其身份应该保密。被指... 阅读全帖 |
|
e****i 发帖数: 2152 |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oudu (youd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何新三论希腊伪史:荷马真存在么?谈谈著名的“荷马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9 09:50:52 2012, 美东)
何新:古希腊存在一个盲诗人荷马及其史诗么?——NO!!!
近代西方史学中存在一个著名的“荷马问题”——就是:
第一,究竟有没有过一个希腊诗人叫荷马?
第二,假如没有或者假如有——那荷马究竟是谁,是个男性还是女性?
第三,假如真有一个荷马,那么他究竟是不是希腊人?还是一位波斯人或者亚洲人?
究竟历史上有无荷马其人,以及所传下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否属于同一
位诗人的原创作品?这是近两百年来西方研究荷马的学术界一直存在激烈争论,迄今仍
无定论的问题。
事实上,多位西方学者曾经指出那两部史诗在语言风格、描写方式和内容上多有歧异,
互相矛盾,不应当是出自同一时代人的作品。
西方有学者研究指出,《伊利亚特》古卷系采用古老的伊欧尼亚方言——即古土耳其地
区(当时隶属古波斯帝国而非希腊城邦)的方言——那么这诗篇就与所谓... 阅读全帖 |
|
e****i 发帖数: 2152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oudu (youd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何新三论希腊伪史:荷马真存在么?谈谈著名的“荷马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9 09:50:52 2012, 美东)
何新:古希腊存在一个盲诗人荷马及其史诗么?——NO!!!
近代西方史学中存在一个著名的“荷马问题”——就是:
第一,究竟有没有过一个希腊诗人叫荷马?
第二,假如没有或者假如有——那荷马究竟是谁,是个男性还是女性?
第三,假如真有一个荷马,那么他究竟是不是希腊人?还是一位波斯人或者亚洲人?
究竟历史上有无荷马其人,以及所传下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否属于同一
位诗人的原创作品?这是近两百年来西方研究荷马的学术界一直存在激烈争论,迄今仍
无定论的问题。
事实上,多位西方学者曾经指出那两部史诗在语言风格、描写方式和内容上多有歧异,
互相矛盾,不应当是出自同一时代人的作品。
西方有学者研究指出,《伊利亚特》古卷系采用古老的伊欧尼亚方言——即古土耳其地
区(当时隶属古波斯帝国而非希腊城邦)的方言——那么这诗篇就与所谓...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7039 | 23 何新:古希腊存在一个盲诗人荷马及其史诗么?——NO!!!
近代西方史学中存在一个著名的“荷马问题”——就是:
第一,究竟有没有过一个希腊诗人叫荷马?
第二,假如没有或者假如有——那荷马究竟是谁,是个男性还是女性?
第三,假如真有一个荷马,那么他究竟是不是希腊人?还是一位波斯人或者亚洲人?
究竟历史上有无荷马其人,以及所传下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否属于同一
位诗人的原创作品?这是近两百年来西方研究荷马的学术界一直存在激烈争论,迄今仍
无定论的问题。
事实上,多位西方学者曾经指出那两部史诗在语言风格、描写方式和内容上多有歧异,
互相矛盾,不应当是出自同一时代人的作品。
西方有学者研究指出,《伊利亚特》古卷系采用古老的伊欧尼亚方言——即古土耳其地
区(当时隶属古波斯帝国而非希腊城邦)的方言——那么这诗篇就与所谓的希腊哲学一
样,本来其实应当是来自古土耳其地区(当时可能属于波斯帝国控制下)的民间传说。
今天所能看到的荷马史诗的旧抄本,最早也约在公元10世纪左右,但只有残片。两部史
诗后来出现不少中古以后的手抄本,据说所根据的是公元前3——前2世纪间(埃及)亚
历山大城的几位学者的校订... 阅读全帖 |
|
l*****6 发帖数: 752 | 24 1991年的万圣节对于美国依阿华大学的师生来说,是噩梦般的一天:中国留学生卢刚在
获得该大学太空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竟开枪射杀了该校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
,以及和他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同胞林华。枪杀5人之后,卢刚饮弹自尽。此事当时震
惊中美两国。15年之后,以“卢刚事件”为蓝本的电影《暗物质》于日前关机。这部由
中美两国影星合作出演的影片无疑将再次唤起人们对这一悲剧的反思与警醒。
卢刚事件,是指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在校园中
射杀数人的枪击事件,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 卢刚生于北京市,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
理系,1985年本科毕业后进入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攻读研究生。他的导师是克里
斯托弗·戈尔咨(Christoph K. Goertz) 1991年11月1日,卢刚进入了正在进行
专题研讨会的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Van Allen Hall)三楼的309室,在旁
听约五分钟后,他突然拔出左轮手枪开枪射击,他首先击中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47岁
的戈尔咨教授,并在戈尔咨教授倒下之后,又在教授脑后补了一枪;然后,他又朝他的
博士研...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邓新华:用文献和逻辑破解莫干山“罗生门”——张维迎提供的是证据,华生提供的是“记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12 12:01:34 2019, 美东)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微信号 jingjixue_yuanli
功能介绍
本公众号为《经济学原理》课程的配套微信,也是《经济学原理》教材的移动端配套。
本文来源:经济学家圈。
用文献和逻辑破解莫干山“罗生门”——张维迎提供的是证据,华生提供的是“记忆”
作者丨邓新华
最近,人文经济学会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分别举办了张维迎价格双轨制论文发表
35周年研讨会,这两个正常的学术活动引发了张学军、边勇壮写作《诺贝尔经济学奖传
言引发的躁动——双轨制发明权之争的历史考证》。张学军、边勇壮认为,价格双轨制
理论首创权并不归属于张维迎,而是归属于莫干山会议的多位参与者——华生、何家成
、蒋跃、高粱、张少杰等。
诺贝尔经济学奖?想多了!
早在十年前,华生、高粱、张少杰(已因病去世... 阅读全帖 |
|
|
G****e 发帖数: 11198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linghuchongg (linghuchongg),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真相:1991年留美学生卢刚事件(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28 23:05:11 2014, 美东)
真相:1991年留美学生卢刚事件(转载)
作者: 陈帆Kenneth
1991年的万圣节对于美国依阿华大学的师生来说,是噩梦般的一天:中国留学生卢
刚在获得该大学太空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竟开枪射杀了该校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
莱瑞,以及和他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同胞林华。枪杀5人之后,卢刚饮弹自尽。此事当
时震惊中美两国。15年之后,以“卢刚事件”为蓝本的电影《暗物质》于日前关机。这
部由中美两国影星合作出演的影片无疑将再次唤起人们对这一悲剧的反思与警醒。
卢刚事件,是指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在校
园中射杀数人的枪击事件,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 卢刚生于北京市,18岁考入北京大
学物理系,1985年本科毕业后进入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攻读研究... 阅读全帖 |
|
G****e 发帖数: 11198 |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linghuchongg (linghuchongg),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真相:1991年留美学生卢刚事件(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28 23:05:11 2014, 美东)
真相:1991年留美学生卢刚事件(转载)
作者: 陈帆Kenneth
1991年的万圣节对于美国依阿华大学的师生来说,是噩梦般的一天:中国留学生卢
刚在获得该大学太空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竟开枪射杀了该校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
莱瑞,以及和他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同胞林华。枪杀5人之后,卢刚饮弹自尽。此事当
时震惊中美两国。15年之后,以“卢刚事件”为蓝本的电影《暗物质》于日前关机。这
部由中美两国影星合作出演的影片无疑将再次唤起人们对这一悲剧的反思与警醒。
卢刚事件,是指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在校
园中射杀数人的枪击事件,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 卢刚生于北京市,18岁考入北京大
学物理系,1985年本科毕业后进入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攻读研究... 阅读全帖 |
|
l**********g 发帖数: 426 | 29 真相:1991年留美学生卢刚事件(转载)
作者: 陈帆Kenneth
1991年的万圣节对于美国依阿华大学的师生来说,是噩梦般的一天:中国留学生卢
刚在获得该大学太空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竟开枪射杀了该校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
莱瑞,以及和他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同胞林华。枪杀5人之后,卢刚饮弹自尽。此事当
时震惊中美两国。15年之后,以“卢刚事件”为蓝本的电影《暗物质》于日前关机。这
部由中美两国影星合作出演的影片无疑将再次唤起人们对这一悲剧的反思与警醒。
卢刚事件,是指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在校
园中射杀数人的枪击事件,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 卢刚生于北京市,18岁考入北京大
学物理系,1985年本科毕业后进入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攻读研究生。他的导师是
克里斯托弗·戈尔咨(Christoph K. Goertz) 1991年11月1日,卢刚进入了正在
进行专题研讨会的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Van Allen Hall)三楼的309室,
在旁听约五分钟后,他突然拔出左轮手枪开枪射击,他首先击中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
4... 阅读全帖 |
|
f****b 发帖数: 2410 | 30 2011年的美国万圣节,刚给来门前讨吃的穿戴鬼神样子的孩子们发完了糖,写下今天的
导告,20年前的今天,在美国发生了一件和我们中国大陆人密切相关的大事件,那就
是卢刚事件,这是向往来美国的中国人心中的疼,不多说了,"你懂的",自己看把。
剧场开始
===============================================================
万 圣 悲 魂
刘予建
一
对美国中部平静、宁和的小镇衣阿华市来说,一九九一年万圣节(Halloween)不
啻一个
“凶日”,一个名符其实的“鬼节”。
似乎老天恶作剧,这一天风云突变,天气骤寒,第一场暴风雪异乎往年早早地降临
了…
…
这是一个周末下午。在衣阿华大学《衣阿华人日报》编辑部办公室内,仅剩下学生
记者
凯勒一人在电话上采访该校万圣节庆祝活动的新闻。这时,另一张桌子上的电话响了。
他没
去理它,继续采访。不料,其它七、八部电话机紧接着也不约而同地纷纷响了起来。他
觉得
奇怪,不耐烦地走过去,抓起其中一只。只见他刚听了几句话,脸色陡然大变,“叭”
地摔
下话筒,顺手操起小收录机和笔记本... 阅读全帖 |
|
f****b 发帖数: 2410 | 31 2011年的美国万圣节,刚给来门前讨吃的穿戴鬼神样子的孩子们发完了糖,写下今天的
导告,20年前的今天,在美国发生了一件和我们中国大陆人密切相关的大事件,那就
是卢刚事件,这是向往来美国的中国人心中的疼,不多说了,"你懂的",自己看把。
剧场开始
===============================================================
万 圣 悲 魂
刘予建
一
对美国中部平静、宁和的小镇衣阿华市来说,一九九一年万圣节(Halloween)不
啻一个
“凶日”,一个名符其实的“鬼节”。
似乎老天恶作剧,这一天风云突变,天气骤寒,第一场暴风雪异乎往年早早地降临
了…
…
这是一个周末下午。在衣阿华大学《衣阿华人日报》编辑部办公室内,仅剩下学生
记者
凯勒一人在电话上采访该校万圣节庆祝活动的新闻。这时,另一张桌子上的电话响了。
他没
去理它,继续采访。不料,其它七、八部电话机紧接着也不约而同地纷纷响了起来。他
觉得
奇怪,不耐烦地走过去,抓起其中一只。只见他刚听了几句话,脸色陡然大变,“叭”
地摔
下话筒,顺手操起小收录机和笔记本... 阅读全帖 |
|
i*****g 发帖数: 11893 | 32 从起源上认识科学
──由《西方科学的起源》看近年的一场争论
江晓原
所谓“近年的一场争论”,是指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争论,近年国内不少著
名学者都曾卷入。迄今为止,双方当然未能取得一致意见,很可能永远也不会取得一致
意见。而《西方科学的起源》(The Beginnings of Western Science)一书中译本在
今年的出版,则对于澄清争论中的某些概念大有帮助,值得论战双方都仔细一读。
一、中国古代有无科学之论战
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问题,在20世纪初年的一些著名中国学者看来,根本就
不是问题──他们认为中国古代当然是没有科学的。例如,1915年任鸿隽在《科学》创
刊号上发表《说中国无科学的原因》,1922年冯友兰在《国际伦理学杂志》上用英文发
表《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一文,直到1944
年竺可桢发表《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科学?》一文,意见都相同的。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定义问题。在本世纪初那些最先提出中国
为什么无科学这 一问题的人士心目中,“科学”的定义是相当明确而一致的:“科学
”是指在近代欧洲出现的...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28 | 33 周雪光:中国国家治理的逻辑
韦茜 / 政见特约观察员
【精彩观点集锦】
◆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王与马,共天下”即皇权与贵族共享权力的时期。借用这
个说法做个比喻,我们也可以说,中国长期历史上的实际状况是最高执政者与官僚体制
“共天下”。
◆ 不应该把官僚体制的问题简单地视为官员们素质浅陋、道德缺陷等等。官员行
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制度的品质,而不是官员本人的品质。
◆ 如果大的治理逻辑不变,运动式治理是不会消亡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
到一个平稳持续的治理模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实现不同治理状态间的平稳过渡。
◆ 国家治理现在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不是政府如何统领社会,而首先是政府应
该如何适应社会。从历史的大趋势来看,国家不应该仅仅着眼于如何去规制社会,而应
从提升自我的角度去适应这个不断发展的、多元的社会。如果国家建设不在这个方向上
努力,就会导致矛盾冲突愈演愈烈。
◆ 我不赞成将不同理论贴上所谓“西方理论”或“本土理论”的标签。在我看来
,只有好的理论与不好的理论之分、适用的理论与不适用的理论之分。
◆ 政策研究和学术研究追...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28 | 34 周雪光:中国国家治理的逻辑
韦茜 / 政见特约观察员
【精彩观点集锦】
◆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王与马,共天下”即皇权与贵族共享权力的时期。借用这
个说法做个比喻,我们也可以说,中国长期历史上的实际状况是最高执政者与官僚体制
“共天下”。
◆ 不应该把官僚体制的问题简单地视为官员们素质浅陋、道德缺陷等等。官员行
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制度的品质,而不是官员本人的品质。
◆ 如果大的治理逻辑不变,运动式治理是不会消亡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
到一个平稳持续的治理模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实现不同治理状态间的平稳过渡。
◆ 国家治理现在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不是政府如何统领社会,而首先是政府应
该如何适应社会。从历史的大趋势来看,国家不应该仅仅着眼于如何去规制社会,而应
从提升自我的角度去适应这个不断发展的、多元的社会。如果国家建设不在这个方向上
努力,就会导致矛盾冲突愈演愈烈。
◆ 我不赞成将不同理论贴上所谓“西方理论”或“本土理论”的标签。在我看来
,只有好的理论与不好的理论之分、适用的理论与不适用的理论之分。
◆ 政策研究和学术研究追... 阅读全帖 |
|
k****r 发帖数: 9629 | 35 只是当时已惘然(4)(2009-05-30 17:46:45)转载▼标签: 杂谈
王:说说你所谓的花样?
礼:作一次充满智慧的斗争。我再强调一个事实,文革后,当“伤痕文学”兴起的时候
,危险和威胁都已经结束,哭诉和诅咒这个“革命”在粉碎四人帮后成了光荣的时尚与
风潮,整个社会的赞赏与同情都是站在他们一边的。但我写这个小说的时候可不是这样
。那时文革还没有结束,四人帮还在台上,并且正是最疯狂的时候。这部小说当时至少
会给我招来四项罪名:反对文革,宣传宗教,美化国民党,还有一个“树碑立传”。这
些罪名中的任何一项都是致命的。现在的人已经忘记“树碑立传”这四个字了吧?这是
指在歌颂毛主席之外还去歌颂其他的人,比如刘志丹,韦拔群,等等。这样的歌颂不但
使作者获罪,还使那些被歌颂的人倒了霉。我在小说中描写到了陈毅元帅,当时他如果
还活着,说不定就会因为我的这些描写而成为一个什么“集团”的头子。1976年是一个
空前黑暗的时期,这一年总理去世,四五事件,批邓,还有唐山大地震构成连续的灾难
,这一年也有很多的人因为激烈的反对文革,或者仅仅因为“疑似”反对文革而被治罪
甚至杀害。而我的这部小说可不是...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6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904/112220211868.shtml
2014年09月04日 11:22 经济观察报
莫干山会议三十周年再记
柳红/文
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浙江莫干山上举办了一个全国性的会议——“中青年经济
科学工作者理论讨论会”,史称“莫干山会议”。1978年以来,与改革有关的经济理论
研讨会不计其数,但没有哪一个像莫干山会议那样被持续关注,被视作可以发掘利用的
遗产。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交流中心自2012年起,开始每年9月在莫干山召开中青年理
论讨论会。今年已是第三年,题目是“2014年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暨1984年莫干山会议
30周年”。
莫干山会议具备什么品质?有什么独到之处?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2008年,我
根据采访和文字资料,撰写了“影响改革进程的莫干山会议——记1984年中青年经济科
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一文。(《经济观察报》2008年10月24日发表时,题目被改成《
莫干山会议真相》)此后,在研究1980年代经济学家的过程中,得以见到更多相关的史
料,深感莫干山会议是个历史棱镜,可以折射出...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7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904/112220211868.shtml
2014年09月04日 11:22 经济观察报
莫干山会议三十周年再记
柳红/文
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浙江莫干山上举办了一个全国性的会议——“中青年经济
科学工作者理论讨论会”,史称“莫干山会议”。1978年以来,与改革有关的经济理论
研讨会不计其数,但没有哪一个像莫干山会议那样被持续关注,被视作可以发掘利用的
遗产。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交流中心自2012年起,开始每年9月在莫干山召开中青年理
论讨论会。今年已是第三年,题目是“2014年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暨1984年莫干山会议
30周年”。
莫干山会议具备什么品质?有什么独到之处?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2008年,我
根据采访和文字资料,撰写了“影响改革进程的莫干山会议——记1984年中青年经济科
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一文。(《经济观察报》2008年10月24日发表时,题目被改成《
莫干山会议真相》)此后,在研究1980年代经济学家的过程中,得以见到更多相关的史
料,深感莫干山会议是个历史棱镜,可以折射出...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1928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pingchuan (平川), 信区: Physics
标 题: 王贻芳: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一项政治决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1 19:26:23 2016, 美东)
王贻芳再谈大型对撞机: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一项政治决定
原创 2016-10-22 吕浩然、徐可 知识分子
编者按:
自2012年项目发起至今,关于“中国是否应该建造大型对撞机”的争论就从未
停歇,并逐渐从科学界内部扩散至公共空间,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自
项目发起以来,科学界内部迄今并未达成共识,偶有反对的声音却未见涟漪。
直至今年9月4日,知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在《知识分子》发表文章,称“中
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首次公开了科学界内的不同声音,彻底引燃了大讨论。
前有知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等通过媒体发声,表达支持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的态度,后
有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所长就杨振宁意见撰文针锋相对,随后在美32位物
理学者联名支持中国建造“希格斯工厂”,由此创... 阅读全帖 |
|
h****r 发帖数: 2056 | 39 以下摘录《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第8册144页:
Homer 荷马(活动时期公元前9世纪或前8世纪):古希腊的两首最伟大的史诗《伊利亚
特》和《奥德赛》的传说作者。有关荷马的生平事迹今人几乎一无所知。但一般专家学
者认为他大概是公元前9或前8世纪的爱奥尼亚(在今土耳其)人。现代学者大多断定是
他大概根据当时口头传说创作了(但未必真正写下了)《伊利亚特》。在《奥德赛》的
创作上,他至少起了启发诱导的作用。
《伊利亚特》讲的是阿喀琉斯受希腊军队总司令阿伽门农侮慢之后,大为震怒以及这对
特洛伊战争产生的灾难性后果。史诗的主要情节仅涉及战争的最后一年4天中发生的事
件;它也讲述了在此以前发生的有关这次战争进程的故事,并描写了一群人物(既有人
,也有神)。
《奥德赛》讲的是伊萨卡国王奥德修斯的故事。他在10年浪迹(其实诗中情节只涉及最
后6个星期)之后,离开特洛伊战场回到故国,发现只有他的忠心的狗和一位奶妈认得
他。他在儿子忒勒玛科斯的帮助下,消灭了向他的妻子珀涅罗缠绕不休的求婚者,重建
起他的王国。古希腊重视这两大史诗,认为它们是希腊统一和英雄主义的象征,从中还
可汲取道义上和实用的教训。
...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1928 | 40 王贻芳再谈大型对撞机: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一项政治决定
原创 2016-10-22 吕浩然、徐可 知识分子
编者按:
自2012年项目发起至今,关于“中国是否应该建造大型对撞机”的争论就从未
停歇,并逐渐从科学界内部扩散至公共空间,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自
项目发起以来,科学界内部迄今并未达成共识,偶有反对的声音却未见涟漪。
直至今年9月4日,知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在《知识分子》发表文章,称“中
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首次公开了科学界内的不同声音,彻底引燃了大讨论。
前有知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等通过媒体发声,表达支持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的态度,后
有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所长就杨振宁意见撰文针锋相对,随后在美32位物
理学者联名支持中国建造“希格斯工厂”,由此创下中国科学史上针对重大科学问题第
一次公开、公平、公正讨论的记录。
《知识分子》坚持理性、保持公平,及时刊登了双方的意见,并就此争论向物
理学界内部多位重要人士征询意见,持续关注这一重大问题的发展走向,以期向公众和
决策者传递学界的专业判断,记录正在...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维舟:黄道婆之谜背后是人们如何想象历史安顿现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31 11:49:38 2017, 美东)
2017-12-31 维舟 随读随写 微信号 RobertRao007-11
功能介绍
自言自语 自娱自乐
本文原刊于澎湃私家历史2017年3月31日。
人人皆知,现在上海的市花是白玉兰——不过,这是1986年才确定的;更早在1929年上
海特别市政府成立之初评选市花时,市民投票选出的却是看上去不起眼的棉花。这其实
倒是更合乎其历史文化的脉络,因为上海这座城市在近代最初的繁荣,与棉纺织业的兴
起密不可分。无论中外,棉纺织技术的发展往往对一个社会的早期工业化起到极为重要
的推动作用(别忘了,英国工业革命最初也源于此),并由此带动整个经济体系的变革。
基于此,黄道婆,这位曾在元朝年间将棉纺织技术传授给松江府乌泥泾居民、进而为上
海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市镇带来繁荣的女性,其历史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虽然没有证
据表明她...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42 方舟子自己在国内发文, 多次一稿多投, 多次翻译外国译文,而不征求原作者意见,
品行并不好, 打假只打别人, 不照自己。
为转基因粮食做宣传更是不遗余力,完全一边倒。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3 2017-12-31 维舟 随读随写 微信号 RobertRao007-11
功能介绍
自言自语 自娱自乐
本文原刊于澎湃私家历史2017年3月31日。
人人皆知,现在上海的市花是白玉兰——不过,这是1986年才确定的;更早在1929年上
海特别市政府成立之初评选市花时,市民投票选出的却是看上去不起眼的棉花。这其实
倒是更合乎其历史文化的脉络,因为上海这座城市在近代最初的繁荣,与棉纺织业的兴
起密不可分。无论中外,棉纺织技术的发展往往对一个社会的早期工业化起到极为重要
的推动作用(别忘了,英国工业革命最初也源于此),并由此带动整个经济体系的变革。
基于此,黄道婆,这位曾在元朝年间将棉纺织技术传授给松江府乌泥泾居民、进而为上
海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市镇带来繁荣的女性,其历史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虽然没有证
据表明她发明或创造了某种棉纺织技术,且她所传授的是手工业技能而非工业机械技术
,但毕竟无人能否认她革新了原有技术,也正是她所引进的纺纱织布技术在不经意间推
动了江南的早期工业化,使这里成为当时全世界最早的商品经济地域之一。在李约瑟主
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德国汉学家、中国纺织史专家库... 阅读全帖 |
|
b**********u 发帖数: 2817 | 44 再论李秀成被俘后的“变节”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7 20:46:46 2012, 美东)
再论李秀成被俘后的“变节”问题
作者:夏春涛 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 点击数: 873 更新时间:2008年11月17日
忠王李秀成被俘后,在囚笼中写下了数万字的供词。(注:为了避讳,今之学者将起义
者被俘后的供词改称“自述”或“自传”。按照辞书通行的解释,“供”字作“受审者
的陈述”解,似乎本无贬义。李秀成则自称其亲笔供词为“书供”。本文采用“供词”
一词。)围绕其供词中的内容,学术界在1949年后就李秀成伪降还是变节的问题展开了
激烈的争论,甚至一度从单纯的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并且至今未有定论,成为太
平天国史研究中最大的一桩悬案。笔者几年前曾经就此问题写过一篇短文[1],但由于
受到篇幅的限制,未能展开论述。兹不揣浅陋,再度就此略陈管见。
一
李秀成是广西藤县大黎乡人,家境贫寒,儿时随舅父读过3年书,10岁开始种山帮工,
以烧炭为业。1851年9月,西王萧朝贵率部路过大黎,时年29岁的李秀成应征入伍,随
后参加了攻打永安的战斗,隶属石达开部。在此后的戎马生...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28 | 45 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论西方汉学中的“唱盛中国”流派
卢汉超
【作者简介】作者为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内 容提要】“唱盛中国”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重新评估中国落后问题的一股新潮流
,与西方新闻界、政治学界和史学界长期以来“唱衰中国”形成对照。近年来西方汉
学界有一种倾向,即为已成定论、童叟皆知的“中国落后论”翻案。此派西方学者试图
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外交礼仪、人文意识、行政管理等角度,全面修正中 国落后
论。这种愿望显然与近年来中国的兴旺崛起有直接关系。由于中国近年来飞速而稳定的
发展超出了包括许多“中国通”在内绝大部分人的预期和想象,于是一 个重大问题提
了出来,即中国的重新崛起以其广度和强度来看,不可能是偶然的,而必定有其长远而
深厚的历史原因,唱盛中国流派旨在探明这个历史根源,从而证 明中国强大的延续性
和合理性。
【关键词】唱盛中国/学术潮流/西方汉学
“唱盛中国”这一命题源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新闻界长期以来的“唱衰中国”的积习。随
着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崛起,美国媒体和舆论界对中国日益关
注,但直到最近,其主流仍是“唱衰中国”。... 阅读全帖 |
|
w********9 发帖数: 8613 | 46 http://study.ccln.gov.cn/fenke/lishixue/lsjpwz/lszgs/90583.shtm
孙宅巍:论南京大屠杀称谓、规模和地域的争议
作者:孙宅巍
在国际社会,围绕南京大屠杀问题的争议,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种是南京大屠杀
究竟存在与不存在、对南京大屠杀事实承认还是否认的争论;另一种是在承认南京大屠
杀事实的前提下,对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学术探讨。前一种争论,实际上是
一切有良知的学者和人们对极少数日本右翼分子的斗争,对否定侵略历史与罪行的翻案
逆流的反击。本文论述的问题属于后一种性质,系对那些在承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前提
下出现的不同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称谓
“南京大屠杀”这一称谓,长期以来,事实上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早在抗战胜
利后,中国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时,就将“南京大屠杀”
定为专案进行审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其《判决书》中,还专门列有“南京大屠杀”
一节。中国在1985年8月建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997年8月于
南京召开了首次以“南京大屠杀史”为专题的国际学术讨论...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4596 | 47 中国特异功能20年(一)
作者:涂建华
1979年
3月11日,《四川日报》报道:《大足县发现一个能用耳朵辨认字的儿童,省有关科研
部门已采取措施,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研究》,报道称:“大足县最近发现一个能用耳
朵辨认字、鉴别颜色的儿童。经反复考查,确有其事。”“唐雨耳朵的奇异功能能是罕
见的,人类生理学又增加了新的研究内容。”“省委负责同志到了当地,接见了唐雨及
其家属,了解了实况。省有关科研部门对此已采取措施进行科学研究。”
3月13日始至20日,四川医学院对“唐雨认字”进行了测试、考察,认为唐雨耳朵认字
是假的。调查称:“唐雨出身于一个农村家庭,现年12周岁。从5、6岁起,经常扯谎,
并以为乐。现已学会抽烟。第一次‘用耳认字’就是为骗取别的孩子的香烟开始的。”
“我们对唐雨做了25次试验,他有时用耳朵‘认字’,有时用手指、头顶、小腿、足底
‘认字’。结果表明,除了6次偷看未成而拒绝辨认外,其余19次都是偷看后认出的。”
4月3日,四川医学院对唐雨进行了调查测试,否定了唐雨用耳朵认字的功能。
4月4日,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小学二年级学生姜燕由教育局和学校老师陪同,到科学院
信访处上... 阅读全帖 |
|
w********9 发帖数: 8613 | 48 http://study.ccln.gov.cn/fenke/lishixue/lsjpwz/lszgs/90583.shtm
孙宅巍:论南京大屠杀称谓、规模和地域的争议
作者:孙宅巍
在国际社会,围绕南京大屠杀问题的争议,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种是南京大屠杀
究竟存在与不存在、对南京大屠杀事实承认还是否认的争论;另一种是在承认南京大屠
杀事实的前提下,对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学术探讨。前一种争论,实际上是
一切有良知的学者和人们对极少数日本右翼分子的斗争,对否定侵略历史与罪行的翻案
逆流的反击。本文论述的问题属于后一种性质,系对那些在承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前提
下出现的不同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称谓
“南京大屠杀”这一称谓,长期以来,事实上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早在抗战胜
利后,中国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时,就将“南京大屠杀”
定为专案进行审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其《判决书》中,还专门列有“南京大屠杀”
一节。中国在1985年8月建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997年8月于
南京召开了首次以“南京大屠杀史”为专题的国际学术讨论... 阅读全帖 |
|
b**********u 发帖数: 2817 | 49 再论李秀成被俘后的“变节”问题
作者:夏春涛 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 点击数: 873 更新时间:2008年11月17日
忠王李秀成被俘后,在囚笼中写下了数万字的供词。(注:为了避讳,今之学者将起义
者被俘后的供词改称“自述”或“自传”。按照辞书通行的解释,“供”字作“受审者
的陈述”解,似乎本无贬义。李秀成则自称其亲笔供词为“书供”。本文采用“供词”
一词。)围绕其供词中的内容,学术界在1949年后就李秀成伪降还是变节的问题展开了
激烈的争论,甚至一度从单纯的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并且至今未有定论,成为太
平天国史研究中最大的一桩悬案。笔者几年前曾经就此问题写过一篇短文[1],但由于
受到篇幅的限制,未能展开论述。兹不揣浅陋,再度就此略陈管见。
一
李秀成是广西藤县大黎乡人,家境贫寒,儿时随舅父读过3年书,10岁开始种山帮工,
以烧炭为业。1851年9月,西王萧朝贵率部路过大黎,时年29岁的李秀成应征入伍,随
后参加了攻打永安的战斗,隶属石达开部。在此后的戎马生涯中,李秀成因战功显赫而
不断升迁,从士兵直至跻身统帅层,37岁时被封为忠王,成为太平天国后期一员威震四
方的名将,在军中的...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28 | 50 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论西方汉学中的“唱盛中国”流派
卢汉超
【作者简介】作者为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内 容提要】“唱盛中国”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重新评估中国落后问题的一股新潮流
,与西方新闻界、政治学界和史学界长期以来“唱衰中国”形成对照。近年来西方汉
学界有一种倾向,即为已成定论、童叟皆知的“中国落后论”翻案。此派西方学者试图
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外交礼仪、人文意识、行政管理等角度,全面修正中 国落后
论。这种愿望显然与近年来中国的兴旺崛起有直接关系。由于中国近年来飞速而稳定的
发展超出了包括许多“中国通”在内绝大部分人的预期和想象,于是一个重大问题提了
出来,即中国的重新崛起以其广度和强度来看,不可能是偶然的,而必定有其长远而深
厚的历史原因,唱盛中国流派旨在探明这个历史根源,从而证 明中国强大的延续性和
合理性。
【关键词】唱盛中国/学术潮流/西方汉学
“唱盛中国”这一命题源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新闻界长期以来的“唱衰中国”的积习。随
着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崛起,美国媒体和舆论界对中国日益关
注,但直到最近,其主流仍是“唱衰中国”。①...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