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 发帖数: 3217 | 1 他说的就是常备军吧
就是专职打仗的军队,不是临时拼凑起来服兵役的农民. |
|
v*****s 发帖数: 20290 | 2 pla是不是常备军?
世界历史来看,大概的变化是这样的,公民兵-〉雇佣兵-〉精锐+杂鱼-〉义务兵役-〉
志愿兵役。 |
|
|
d*****n 发帖数: 2132 | 4 谢谢回复。我觉得我关于后勤这方面没有搞清楚。
我搞了军工联合体, 可是我觉得作用仅仅是加快工业和军事科技发展,对后勤有什么
帮助没有看出来。
总动员兵力的军械和食品消耗是不是都是从国家储备里面来? 财政补贴维持军工厂以
后生产的军械是不是自动进入国家储备?我发现国家储备里面的枪械或者食品只有需要
的1/7, 这个是不是总动员兵力大量损失或者精锐部队难以恢复的原因?
如果上面的问题的答案都是“是“的话,那么在开战前需要大力储存战略物资,这个我
忽略了,主要因为我在游戏中都是种田派,光知道存钱了。
还有一点很奇怪,似乎维持常备军队不用花钱,只要提供必要军械就对了。我觉得这是
个bug, 英国应该无力维持4000个旅的常备军。
了。 |
|
v*****s 发帖数: 20290 | 5 ft,阵法怎么是气功呢,而且阵法和战棋推演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西方同样有阵法。
步兵不结阵对抗骑兵就是自寻死路。所以宋朝是阵法的高峰,有各种各样的阵图传世。
明清以后,军事组织度极度退化,国家根本没有可用的常备军,回到中世纪欧洲靠贵族
家丁群殴的传统
上,当然阵法也失传了。 |
|
w****j 发帖数: 5581 | 6 俺有点怀疑宋朝把阵法搞得那么变态是不是真有用处啊?前一段弄了本宋朝军事史,不
过还没顾上翻呢。
“明清以后,军事组织度极度退化,国家根本没有可用的常备军”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公公前一阵刚教育过我,皇太极时期的八旗就已经该算是职业军队了。另外戚继光搞
的鸳鸯阵也算是一种阵法为核心的战术组织吧? |
|
k**o 发帖数: 15334 | 7 “快打到本土”和“已经打到本土”能是一回事吗?如果美军真的打登陆战的
话,日本再动员200万出来,一点问题都没有,当时还留在中国的日军都有200万,
如果日本没人可动员了的话,这部分日军早就被召回守卫本土了。北朝鲜2400万
人口,100万常备军,800万后备役,日本17世纪3000万人还动员不出200万?
日本本身就是全民皆兵体制,所有农民都可以被征召入伍。
呢? |
|
g******t 发帖数: 18158 | 8 放狗搜了一个来:
http://www.hawh.cn/html/20090205/106911.html
少林僧兵抗倭事迹考
[作者:程大力/何伟琪] [2009-02-05]
少林武术如果和其它许多武术流派一样,如果一直仅是在下层民间流传,很可能长
时期会默默无闻,不会留下什么文字记载,而绝对不会有后来那样的声名,也绝对不会
“寺以武显”、“武以寺名”。但“执干戈以卫社稷”是士人的最高责任,“修、齐、
治、平”是士人的最高理想,和尚也好,武术也好,一旦同样进入了这个层面,自当刮
目相看,另当别论。明清之际的大儒顾炎武在评价僧兵抗倭时,所说的“嗟乎!能执干
戈以捍疆场,则不得以其髡徒而外之矣”这句话,便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倭寇入侵之初,中国军队连战连败,少林僧兵出马,首次战胜倭寇,使我军民重新
振作,所以时人郑若曾便说:“其安中国之神气,功岂小哉?”①少林僧兵在明代的征
战活动,特别是参加抗倭战争,屡建殊勋,为少林寺、少林僧兵、少林武术赢得了巨大
的名声。这是少林武术史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少林武术真正发展和显扬的重要契机。
一、明代僧兵抗倭事实
嘉靖时,明王朝海防松弛,沿海卫...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7325 | 9 ☆─────────────────────────────────────☆
kejer (kejer) 于 (Tue Jul 13 16:11:14 2010, 美东) 提到:
当时曹操手上的步骑兵渡了江接下来就基本上没什么悬念了吧?当时曹操手上有渡口呀
,孙刘又不可能来个长江防线。
☆─────────────────────────────────────☆
DrLiYu (婆婆------蓝) 于 (Tue Jul 13 16:16:45 2010, 美东) 提到:
路不好走啊,别说那时,就是直到上世纪末,都不好走.火车要绕很多路.
另外湖北当时叫千湖之国,到处是水网沟岔.
太平天国的时候,也是顺江往下打,因为长江是非常好的后勤补给线
☆─────────────────────────────────────☆
powerrui (powerrui) 于 (Wed Jul 14 11:47:04 2010, 美东) 提到:
有一部确实渡过去了,不过被打回来了。
☆─────────────────────────────────────☆
... 阅读全帖 |
|
p******i 发帖数: 1322 | 10 发信人: Fravy (水晶苹果),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有关抗日正面战场 1
发信站: 小百合信息交换站 (Thu Jan 6 03:10:55 2000) , 转信
发信人: melon (中秋),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日大决战1.1 孙挺信
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Wed Jan 6 12:47:11 1999), W******[email protected]
这篇文章介绍了正面抗日战场的一些情况,不妨当历史小说来看。
第一章 陈兵江南
1937年7月7日。
日军在中国的驻屯军步兵第1联队一部,在芦沟桥附近同中国军队驻守该地区的二
十九
军第37师219团一部发生激战。
顿时,日本军方一片按捺不住的狂欢,他们蓄谋已久的挑衅,终于惹得中国守军奋起
自
卫了。主战派们断言:中国政府和军队的生存不会超过三个月。
同日,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参谋长东条英机中将急电中央统帅部参谋总长
:
“鉴于华北局势,现命独立混成第一旅团(机械化部队),独立混成第11旅团之主...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11 这三战区别很大,不能叫同一个堑壕跌倒N次。普瓦蒂埃英军的长弓兵数量很少,法国
人学英国骑士主动下马,结果冲击未果,撤退的时候反而被英国骑兵屠杀。
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法国贵族和王权的不平衡。英军作为一支指挥统一的精锐常备军,
怎么打都可以屠杀法国的菜鸟部队。 |
|
f**********4 发帖数: 2617 | 12 东欧相关:
1573 年1月28日,波兰-立陶宛联邦议会(Sejm)通过华沙联邦法案,在全境实行宗教
自由政策。
长久以来,波兰-立陶宛境内就生活着信奉天主教的波兰人,立陶宛人,德意志人;信
奉东正教的卢瑟尼安人(今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人);还有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和信奉伊
斯兰教的鞑靼人。随着宗教改革的兴起,新教又传播开来。华沙联邦法案的通过使得波
兰-立陶宛成为了欧洲率先实施宗教自由政策的国家。半个世纪之后,欧洲的宗教纷争
终于演变成了惨烈的三十年战争,波兰成为了各种受迫害信徒的避难所,至今仍为骄傲
的波兰人所称道。当然,我们知道波兰-立陶宛在其它方面过分自由的政策最终导致了
国家的衰亡。
1458 年1月24日,马加什●考维努斯被选为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在国内外各种阴谋
的笼罩下,年轻的马加什从困境中崛起,对内巩固了匈牙利的中央集权,对外对波希米
亚和奥斯曼土耳其连续用兵,将匈牙利的领土扩张至历史顶点。他甚至入主维亚纳成为
奥地利大公,怎能不令后来奥地利治下的匈牙利人唏嘘……
1320 年1月20日,“矮子”瓦迪斯拉夫一世在克拉科夫加冕成为波兰国王,结束了波兰
近两百年的分裂状态。1...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924 | 13 第四节 农民王
从罗马建城到公元前510年,罗马是王制,先後有七个王,前四个因为出身农民而
被称为农民王。後三个是商人王。
建国王罗莫路
罗马有七个小山丘,全集中在台伯河的东岸。台伯河在此要纡回两个大弯,方才向
西而去,再过三十公里便注入第勒尼安海。
台伯河的水量丰富,每年都有汛期,只是大水到了七个小丘的纡回处,便将那回转
化为直线,使罗马的七个小丘不会被淹。虽然小丘间的低地会浸水,但当初罗马人口不
多,低地无人居住。後来人多到要住到小丘之下时,罗马人已经有了排洪乾拓的技术了
。
这七个山丘,由北向南,其名称分别为1)Quirinal, 2)Viminal, 3)Esquiline, 4)
Capitoline(卡匹托尔山), 5)Palatine(帕拉丁山),6)Caelian, 7)Aventine。最高的帕
拉丁山也只有海拔五十米。
现在的总统官邸在第1山Quirinal上,电视台有什麽新闻要从总统官邸转播时,不
讲“以上是来自总统官邸的报导”,而说“请看来自Quirinal的报导”。
闲话少说,在二千八百年前若是以防守为建城的首要标准的话,卡匹托尔山为首选
。因为它不仅离台伯河... 阅读全帖 |
|
m*h 发帖数: 242 | 14 这个题目很好,没有人回帖,我来抛砖引玉下:
诚如kejer所说,柴荣不死,中原汉族还是在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竞争中失败。这倒不是
中原汉族无能,整个欧亚大陆都是如此了。这一点没有什么疑问。
我觉得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柴荣,那么又会如何?
当时虽然有后周一朝,但天下还是“僭窃交兴,称号纷杂”。要不然在柴荣病重的时候
,他姐夫也不会说出“四方诸候惟幸京师有变”的话。这个现象从唐末藩镇割据以降,
都没有很好解决过。所以检讨五代诸朝,在面对北方新兴游牧政权的时候,根本无法以
统一的姿态去竞争之,也只有称“儿皇帝”一途了。
柴荣在加强中央集权管制上显然做得很好。比如,显德年间派官吏游诸州检定民租,这
便已有北宋的影子。再有如“整军练卒”,加强中央常备军的实力,也是宋朝禁军事实
上的前身。凡事种种,才能以汉族以一个更有竞争力的姿态去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
。往后虽有崖山之变,到底让中原文明发展了数百年,柴荣也不失为一代明君了。 |
|
v*******d 发帖数: 158 | 15 ***********************************
** 类别:国外学术作品
** 作品: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
** 作者:撒路斯提乌斯
** 【文本书库】提供免费下载
** 下载站点:http://www.CnTxt.net
**********************************
文章从这儿开始
===================================================================
目录
撒路斯提乌斯及其作品
喀提林阴谋
附录 西塞罗:反喀提林演说
朱古达战争
参考年表
※ 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王以铸 崔妙因 译
据罗叶布古典丛书,拉英对照本译出
撒路斯提乌斯及其作品
罗马史学有这么一个特点:传世的历史作品的作者,他们的身世大都不甚清楚。李
维和塔西佗就是突出的例子。撒路斯提乌斯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他的生平事迹也十分模
糊。后人读其书,想了解其生平,也只能把其他作品里提到他的片言只语连缀起来,看
一个轮廓而已。这些史料散见于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塔西佗、奥路斯·
盖利...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16 金雁
梅德韦杰夫:“我不认为我们有别的什么道路可走”
今年是苏联“剧变”20周年。20年前,这个具有93年历史、有1900万(占居民总数近1/
10)党员、执政74年的共产党超级大国寿终正寝了。
提到这次“剧变”,我们虽然已经有关于苏联解体的不同解说,但是“领导人因素说”
一直是最有影响的“主流”说法。我国许多论著习惯上总是说“苏联解体之痛、东欧剧
变之苦”,这个“历史悲剧”都是“叛徒戈尔巴乔夫”惹的祸。“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这句中国古代统治者装样子的“罪己诏”中常见的自责之语,常常被我们用在关于苏
联解体的“罪他诏”上:千怪万怪,都怪苏联前领导“挑选接班人”不慎,把个“叛徒
”扶上了宝座,于是苏联解体据说就“都是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和‘民主化’惹的
祸”。于是有些人就从反面接受教训,一切行动都是要与“民主化”反着来,逆“公开
性”而动,以为这样就可以消除对现存体制的“不利因素”,就可以保证“铁打的江山
万年长”了。
然而很少有人问,为什么苏联的这个体制这样脆弱,它自我标榜的“政治正确性”与“
合法性”为什么就这么经不起大众信息自由和“广场测试”(夏兰斯基:《“论民主:
自由战胜暴...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050 | 17 德械师 - 中德军事合作
作为欧洲陆军强国的德国,历来就是一些在军事上相对比较落后国家的学习效仿对象,
如日本明治维新时所建立的陆军几乎就是照搬普鲁士陆军全套军事思想、建设制度和制
式操典。而中国很早就开始学习德国军事,清朝后期所建立的新军,就有着深深的德国
军事影响的烙印。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便迅速驱逐了苏联军事顾问,
开始向德国寻求军事援助。德国适逢一战战败,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只能拥有一支
十万人的军队,大量职业军人被迫离开军队,这些除了军事知识以外对于其他领域知识
、技术一无所知的军人,便成为各国(尤其是军事领域较为落后的国家)争相聘用的名
师。但是,凡尔赛条约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德国公民在外国军队担任军事顾问,而德国军
方则希望他们去外国担任军事顾问,以使这些退役人员能利用在国外军队服务的机会,
获取最新发展的军事知识和技术,使德国军队不至于在军事学术方面出现断层,同时更
含有希望这些人员在以后归国后能继续在德国军队中服务的深意,所以德国军方对这些
人员远赴国外担任军事顾问是暗中鼓励与支持的。
而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早在1927年四一二事变之前就... 阅读全帖 |
|
|
R*****d 发帖数: 1148 | 19 ☆─────────────────────────────────────☆
sanny (弦歌雅意,杯酒良朋) 于 (Thu May 7 02:32:53 2009) 提到:
我承认,被小说《大秦帝国》相当的洗脑。虽然觉得里面对秦人秦文化秦制度的描写过
于理想化过于完美,但还是被打动,不由自主去欣赏那些人物、文化和制度。
以前看《复活的军团》,虽然震撼惊叹,但没有想过秦朝之亡有多可惜,有多偶然,只
觉得那是严苛秦法和滥用民力的必然。
诚如《大秦帝国》作者所言,秦的大型工程,任何一件放在任何朝代都堪称传世之作,
一朝一代有一便足以自豪。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直道、长城,或以民生为根本,或
以军事为目的,两千年后,仍让人叹为观止。这样的工程,不用大量的民力又怎能完成
?更不用说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样的大手笔,没有以天下为全局的胸襟,的确想也
想不到。而对秦来说,只看看那些精密标准整齐划一的兵器,就知道这样的统一对他们
来说是自然而然的吧。
《大秦帝国》里,秦亡是相当的偶然。赵高李斯的突然私心权欲,扶苏的优柔,蒙恬的
寡断,胡亥惊世骇俗的白痴。。本来一样都不该发生,却偏偏都...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0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425
芦笛
适才见到网友转贴的钱文军兄的《历史选择与选择历史》,觉得所说尚未到位,是以不
揣冒昧,补充两句。
众所周知,“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与“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之类,乃是我党常规话
语,大众早已听熟了,却很少有人想到,这类屁话,与过去圣旨上写的“奉天承运皇帝
诏曰”毫无区别。所谓“历史潮流”、“社会发展规律”等等,完全就是新时代的天命
论,都是无从落实、无从捉摸、毫无可证伪性的形而上存在。所谓“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一语,与“毛泽东是真命天子”完全等价,半点区别都找不出来。这种霉烂馊货,也
只有弱智国家的弱智政客以及更加弱智的御用文人,才敢在21世纪宣讲,还要乐此不疲
;也只有迟钝如刘太子者,才会意识不到那其实是心虚情怯的表现——政权全靠暴力抢
来,靠暴力剥夺人民的选择权利把持,却又不敢不在宪法中写上“主权在民”的“普世
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要为这种土匪政权找点合法性,不乞灵于冥冥之中的“历史
潮流”,还能有什么别的说法?
可笑的是,刘太子居然就想不到,...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26 | 21 宋朝:世界"近代化"的序幕
作者:孙隆基 ■ 编辑/题图:回廊主人
写这样一个大题目,在一篇文章里只能作一个"长时期"的综观,看能否整理出一些头绪
解释中国今日的处境。千年之交是结这种长阶段总帐的恰当时机,公元两千年之初中国
是世界领先,至千年之末中国已沦为"落后国家";这个千年又可分为两半,前五百年中
国领先,后五百年中国逐渐落于西方之后。"五百年风水"是转了,但未来这五百年会否
轮流转,我们拭目以视。
只将中国与近代西方比较,仍然有西方中心论的余味。因此,本文亦注目中国本身的发
展规律并和西亚南亚的发展相呼应,还涉及内亚洲与中国有关的千年动态。至于本文的
比重,是偏重较不为人熟悉的前五百年,近五百年较略。
宋朝:世界"近代化"的序幕
公元一千年,正值宋朝第三位皇帝真宗咸平三年。宋代中国是世界近代化前奏的说法,
不限于内藤湖南一流的日本学者。当代美国的比较历史家麦克尼尔在《权力的追求》中
也说:"本书的假设是:中国在一千年前后转向市场调节的行为颠覆了世界史的一个关
键性的平衡。我相信中国的例子启动了人类的一个千年探索,去发现在协调大规模行为
这一点上,从价格和私人或小团体(合伙...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22 有打脸党报告XX的脸被双石打了,出于对他们一贯credit的不信任,
以及对双石这个文章写的常常味同嚼蜡的人的无好感--我没看完过双石的
任何一篇帖子--尽管他的题目我都很感兴趣.
跑去瞄了一眼,似乎已经有人指出来了,双石只会搜"持久"二字,
若换成"持之以久",他就能搜到蒋在民国11年写下的段落:
...
"(注)所谓“世界政策”“大陆政策”者,皆侵略主义之进一步而失其目标者也,其结
果,对内则目标消灭,而国民之统一力不坚,对外则遭群强之忌刻,而协以谋之,故其
失败可操券而待也。
相对条件:一曰地狭,二曰人稠,三曰国贫,狭则便于组织,稠则富于供给,贫则
国民自身感于侵略之必要。在历史上求此种条件理想的适合者,则为十九世纪上半期之
普鲁士,二十世纪初元之日本。而其军事制度,则有特点二:
一、励行阶级的强迫的军事教育。盖贵族制度以阶级为团结之唯一要义也。
二、维持极大之常备兵,盖侵略主义以攻击速战为成功之条件也。"
...
"
至于从中国现状言,吾侪所最感危险者,即邻近富于侵略性的国家。三国志刘玄德
有言:“今与我争天下者曹操也,彼以诈,我以仁,必事事与之相反,乃始有成。”我
侪对敌人制...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23 那是西南战争的事情了,用常备军消灭武士集团。西乡隆盛就是受不了功勋武士集团被欺压,所以揭竿而起的。
倒幕主要还是靠几个武士哼哼哈兮,搞搞暗杀,新选组搞搞反暗杀,这样子的。 |
|
w****j 发帖数: 5581 | 24 美国一战动员了300万人,不过战争一结束,半年内就差不多都遣散掉了。至20年,就
剩20万常备军了。一方面,威尔逊总统本身是个和平主义者,另一方面,美国国内也更
关注本国现实/短期利益,没有胃口武装干涉欧洲事务。 |
|
a**i 发帖数: 5846 | 25 问题在于长平之战是分几个阶段的。并不是大家堆上了几十万人对打。我们看战国策的
描述,至少可以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战,秦军看来是占据数量优势的,赵军连续失败,廉颇采取防守战术。按
照记载,4月开战,6月秦军攻克2个城堡,俘虏4个尉官,基本是取得了战场主动权。到
7月,赵军高墙防守。
也就是说从4月开始,到这个时候,已经过去了3个月,双方都还没有总动员,还不是几
十万人的规模。我认为到这里还是战国一般的战争规模。
第二阶段是赵大规模增兵并撤换廉颇。赵括同学上来就发动大规模攻势。可以合理预计
是有一定兵力优势的。至此,赵国率先出动了所有兵力,也就是后来的被坑的xx万同学
都来了。
这一阶段以赵军冒进,被秦截断粮道,分割开来为结束。为完成这个目标,秦动用的无
非是2万5千和5千的两只部队。
现在到了第三阶段。秦王得到赵军处于劣势的消息,敏锐的意识到,这是战略机会。于
是暴秦发动了不顾一切的全国动员令。“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至此秦军发生了巨
大的扩充,可以想见,这样征发的部队,战斗素质肯定无法和前面的常备军比较。历史
书上也提到,他们的作用仅仅是“遮绝赵救兵及粮食”。也就是不参与直接作... 阅读全帖 |
|
|
t******t 发帖数: 15246 | 27
400
你说10个养一个,应该是属于常备军。 |
|
w****n 发帖数: 25644 | 28 这倒是。但日本还没有使出全力,基本上是常备军,它的精装海军没有发力。
珍珠港之前应该称作中日武装冲突,不算二战。那个时候多数国人还以为跟八国联军一
样呢,打完了割地赔款就是了。
日本说三个月灭亡中国,不完全是大话。如果不是日军的战略重心转移了,中国很难说
还能抵抗多久。所以,汪精卫投降在当时来说,也是一种赌博。 |
|
r**o 发帖数: 4614 | 29 宋哲元当时的确是亲日的, 鬼子就是想让他和殷汝耕合作, 他自己也公开说过应本善
邻原则,力求邦交之亲睦。
宣战不打有毛用,和精神上支持有毛区别, 洋人从918就开始同情中国的遭遇了, 不
影响他们卖军火给小日本杀中国人, btw,你知道法国在对德国宣战后干了什么, 人
大兵跑到莱茵非武装区, 一枪不打, 含情脉脉的看了对面的德国兵2晚上,要知道德
国人打波兰主力都在东线, 西线兵力严重不足。光头开打是37年,当然不知道2年后洋
人会那么无耻。 难道你想让光头等2年就看一次洋大人的打酱油表演?
我前面就说过37年小日本的师团从16个(后面查了一下应该是17个)扩到22个。在抗战
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
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
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
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
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师团还辖有一
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30 匈奴兵的生产活动就是军事训练,而且强度比中原的士兵还要高。
几个人放牧上千头羊,一旦有狼群攻击,他们必须准确地射杀狼群还不能伤到自己的羊。
这可比射杀敌人难度大多了。
还有,摸着黑也能分辨出狼和羊的动静,准确射杀夜里偷袭的狼。这种“射声”的本领
,估计现代人已经没了。只有据说是广西的武警神枪手,根据人质和罪犯的口音不同分
辨出罪犯的位置,在没有照明的情况下将罪犯射杀。
在这样的敌人压力下,汉朝才建立常备军和大规模的骑兵。 |
|
w*********r 发帖数: 613 | 31 这个还要证据,你读史书就有。另外我说的超过1:10的比例都是短暂的战时动员。没
说常备军常年维持的比例。时间点上你自己翻书什么没有?如果你一定说常备比例常年
维持的概念,那我也同意这个比例,我没空玩这个文字游戏。能理解你就理解,不能就
算了。 |
|
o**n 发帖数: 1249 | 32 各国的常备军其实并不多,奋击、技击之类的队伍都在十万人左右(战国初魏全盛时有
近二十万),大多在卫畿、各重镇和边防。打大仗时都是现征农民兵,像秦就是把河西
之地十几岁以上的男丁都征了,赵肯定也类似,所以说长平之后,赵国空,政府积极鼓
励生育,花了一代人时间才恢复一些。所以战国人口也并不是太多,所以大战后总伴随
饥荒,因为没人种地了。我不同意剑桥中国史里说史记的万是个虚数,只是大部队的意
思,说不可能长平大战有这么多人,古人有时用九之类的虚数,但老外把古人这个绝对
化了。有时候史书提战前号称多少多少人,但也会说明号称。秦是靠军功封爵,数字不
会太马虎。 |
|
c*****1 发帖数: 3240 | 33 ☆─────────────────────────────────────☆
Commissar (Comrade Commissar) 于 (Fri Apr 6 00:12:12 2012, 美东) 提到:
谈过了唐宋元明清,再来看看战国七雄,分成两个问题,
1,齐,楚,秦,赵,魏,韩,燕,七国,你的好感度怎么排?要列中山,宋,周,卫
等也行。
2. 假设你生在战国时代,你不是秦国人,你愿意到秦国做客卿,帮助秦发兵攻击自己
的出生国吗?
☆─────────────────────────────────────☆
vespers (西瓜很好吃) 于 (Fri Apr 6 00:32:41 2012, 美东) 提到:
赵第一,秦第二,齐ws,楚sb,其它都是浮云。
☆─────────────────────────────────────☆
cayi (嘉漪) 于 (Fri Apr 6 00:39:04 2012, 美东) 提到:
这好感度是按实力排滴?
☆─────────────────────────────────────☆
M...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34 尹彦
俄国共产党原名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它的“民主”、“社会民主”并非有名无实。后来
走向斯大林个人“拥有无限的权力”(列宁语),列宁逝世后,又进而走向个人独断专
行,列宁时期党内民主被破坏殆尽。大致勾画它的历史过程,当不无好处。
一、 民主的历史 民主的设计
十月革命前的十七年里,列宁有十五年是侨居于西方的,有很高的民主素养、作风、习
惯。所以终列宁的一生,虽然起初他强调党的集中制,但是党内民主的发展,基本上实
现了“十二项可以”:
1、可以在党代表大会上作观点不同的副报告。
2、可以在适当的场合提出自己的动议、议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可以按党纲选
举党代表。
3、可以将重大的分歧及疑而难定的问题交付全党讨论表决。
4、领袖、领导层可以和最高领袖争论并可以批驳他,向他提建议。
5、可以讨论和批评党的错误。甚至在激烈战争时期也要“创办报刊<争论专页等>来更
经常、更广泛地批评党的错误和开展党内各种批评”。(《列宁全集》第39卷,第288
页。)
6、在党代表大会和党中央未作出最后决定时可以否定最高领袖的提案。
7、可以宽容那些曾经激烈反对过自己的同志,并与之亲密合作共事。
8、在可能...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35 ☆─────────────────────────────────────☆
thinknet (我是云) 于 (Wed Jan 4 04:23:13 2012, 美东) 提到:
我觉得大家都太低估天朝古代的水平了。战国秦的时候,已经广泛使用体制农具,耕牛,
比起新中国工业化之前,亩产还真不一定差多少。但是那时候耕地充足,反而又是一个
极大的优势。
《汉书。食货志》记载,战国初年,魏相李悝的估计“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
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
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1石约30斤,一个6口之家一年除了自己吃饭之外,
还能剩余1350斤一年。这还是战国初年的水平。这里面还给了人均消耗量是每月1.5石
(45斤),每年18石。
另外据《史記·卷029·河渠書》说:“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
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郑国渠修建之后,关中地带400万亩地成为富饶之地。
这里面涉及到单位制转换的问题,根据这篇论文的估算
http://wenku...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4458 | 36 从SC转来的,嘿公公是专业研究先秦史的。这是他的帖子摘录。
说到差别大小,这是一个有点主观判断的问题,要看你的标准的。若与华夏(夏商周
为主那一堆)之外的比较,商周就是大同小异;若在华夏内壁,商周各有渊源,各自
已经延续上千年了。忽略这些罗嗦的前提,具体看商周两家异同的话:
【同】基本文化面貌和价值观是一样的。周因殷礼是孔子都认账的,周初在很多地方
,包括礼制、宗教,几乎都是照抄商的。周原甲骨看商周之际周人还继续祭祀商先王
,这里面包含了中国最早的正统论,这玩意不认亲疏,只认统治方式。周人的逻辑是
:你商人祖先那么多代商王,能统治天下,必然是因应天命替天行道的,都是好汉;
但最后2、3代昏暴失德,天命落我身上,要不我咋能干掉你?以前是你老大,现在我
坐庄(周主商客)。周初青铜器根本就是商式的,可能有些就是把商铜器工业搬迁过
去生产的。商的贵族除了被杀掉的,继续当他的贵族。夏商周其实是华夏系统下的地
域集团,相当于现在的两湖、江浙、两广之类人群,后三者有时候冲突起来也是血海
深仇啊,看看太平天国与湘军。周人也像土鳖,灭了国还在正统史观里留个合法位子
给国民党孙大炮,民主先行者云云。到西周... 阅读全帖 |
|
R***a 发帖数: 41892 | 37 战车是对农民群殴是有奇效的。如果对方训练有素,战车对步兵效果就减小了。
所以基本上中国战车的消失和常备军的出现时间是一致的 |
|
h*i 发帖数: 3446 | 38 可能很多人认为,中国从来就有地主阶级,笔者原来也是这样认为的,后来才发现这种
看法是不对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地主阶级的出现,是到了宋代才有的,当然这有一个
过程,即从中晚唐到宋代。
在 中国的近代,有关土地问题的争议非常的大,共产党还有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后
来又有土改的政策,建国后又有土地集体化,人民公社化,以及后来邓小平时代的 土
地承包制度,近来又有人开始鼓吹土地私有化和土地的自由买卖。其实这都没有什么新
鲜的,在汉唐时代,就是土改的,国家授田给农民,在宋代的时候,土地就 是私有的
,而且也是可以自由买卖的。不过,由此看来,几千年来,有关土地的问题,成为中国
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宋代地主阶级的出现,对中国的宋代以及后来的明清影响巨大,使得中国原来的国家--
--农民的二元结构变成了国家----地主-----农民的三元结构。这种格局的出现,导致
了国家统治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地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地上人民的自
由度发生了变化,劳动生产率发生了变化,国家的动员能力与战争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
那 么,在宋代以前,中国难道没有地主吗?没有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吗?没有... 阅读全帖 |
|
R***a 发帖数: 41892 | 39 西周哪会儿有常备军么?
平时就城里有些保安城管吧。 |
|
|
t*n 发帖数: 14458 | 41 神马东八师西六师之类的,都素野战部队,不然咋打灭那么多外边的敌人
西周哪会儿有常备军么?
平时就城里有些保安城管吧。 |
|
a**u 发帖数: 7128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fatblackliar (轻风拂山岗),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1 19:43:47 2012, 美东)
家天下的悲剧——说说岳飞和赵构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然而若问在岳飞和秦桧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没
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连研究历史的专家也莫衷一是。
中国人研究历史的思路是宿命的:历史只好如此,甚至也只能如此。借用黑格尔的那句
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样的研究总是把我们带进历史宿命论的陷阱之中,研究的
目的不是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而是替历史辩护,把历史的已然解释成历史的必然。这
种现象近一段时间有所改正,但研究的主流仍然是把历史解释成必然。
说到中国人的深刻的奴性,历史宿命论是它的民族心理基础。一种理论如果把失败理解
成不可避免的,就意味着他将会迎来另一次失败。反复地失败,反复地替自己的失败辩
解,奴性的而且是宿命的思想意识就会在民族心理中站稳脚跟。
尽管传统得历史观把两宋定位为历史的正统,在实际上,... 阅读全帖 |
|
h***u 发帖数: 15 | 43 东江革命委员会的历史地位
李诗韵
一、 东江革命委员会重要的历史地位
1927年4.12蒋介石背弃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屠杀共
产党人。为了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临时中央7月24日举行常委会议,决定以国民党革命
委员会名义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确定起义后部队立即南下,占领广东,取得港口,
求得共产国际的援助,再举行第二次北伐。8月1日举世瞩目的南昌起义爆发,当晚周恩
来主持参谋团委员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南下占领广东的预定方针,决定尽快与东江
农民起义军联络,从赣东直取东江。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改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
定了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
义作为党当时的最主要任务。会议要求 “在极短期间调最积极的、坚强的、革命性稳
定的、有斗争经验的同志”,“到各主要的省份做农民暴动的组织者”。会议选举周恩
来为中央军事部长,决定张太雷任广东省委书记。
根据中央的决定,发动广东东江工农暴动,建立革命根据地,迎接南昌起义部队,
建立新的广东革命政权,就成为事关中...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18592 | 44 你这个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那时候是军事民主制
全(男)民皆兵
不是现代意义的常备军
至于东方有没有过军事民主制
还是一上来就是全民皆兵的专制
不知道。 |
|
s*****t 发帖数: 1661 | 45 继续扯啊。
一般来说,等比例放大,强度会出问题。比方豆腐,放大到1米立方自己先压垮了自己
,南方周末,裁成a4大小叠个纸飞机勉强,你用整版叠一个看看,基本软塌塌吧。
现代刺刀,生存刀,匕首等等,各种砍切刺指标都不错,等比例放大到1米长,那得多
厚多阔啊? 变薄变窄也不是不能,而且薄窄之后更好使,但是这个长度下,还要保证
强度刚度,就不是件容易事儿了。至少不是现代菜刀材质形状工艺,哪怕啥立人牌子的
,能干的活儿。
古人挖空心思各种包钢夹钢淬火退火开槽等手段想要做的就是,同等强度刚度和局部硬
度(锋利程度)下,怎样减重和控制重心。这是那个时代的高科技。虽然没有系统理论
支持,但是实践做得很不错了。拿它和现代菜刀比,实在是太小看古人了。
古代好武器的产量也不高。更不是随便一个村子里能打农具菜刀马蹄的铁匠能干的活儿
。中国古代,常备军平时也不拿真家伙训练。有事了,才开武库授兵。我估计好家伙,
装备精锐的,国库也得慢慢攒,像今天各国攒核武一样,不是今年想用今年就能造那多
的。 |
|
q*******u 发帖数: 1405 | 46 如果是八旗那样的常备军当然费钱。如我宋还养百万禁军呢。。。。。。厢军基本上就
是打杂的干活。
曹军基本上都屯田吧。曹仁+于禁+徐晃+张辽肯定要十几万了。一个战略方向上不少了。
了。 |
|
s*****V 发帖数: 21731 | 47 当时没有现代通信手段,组织一次五国攻秦不容易。要维持对秦国的压力,要么毕其功
于一役,要么就得保持一个联军的常备军,由一个人统一指挥。 |
|
m***n 发帖数: 12188 | 48 Tartar这个词,在中世纪到20世纪初的英语,经常都指亚欧大陆的全部游牧民。其它西
欧语言也类似。
给大家抄一段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一段:
“When a civilized nation depends for its defence upon a militia, it is at
all times exposed to be conquered by any barbarous nation which happens to
be in its neighbourhood. The frequent conquests of all the civilized
countries in Asia by the Tartars, sufficiently demonstrates the superiority,
which the militia of a barbarous, has over that of the civilized nation. A
well-regulated standing army is superior to every militia....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49 艹,你家英格兰才没马呢。阿金库特,英格兰骑兵都下马挖桩子呢。
中世纪西欧各国都是以贵族骑兵为主力的。英格兰的优势在于征发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平
民常备军,贵族势力又不如王权,能做到服从王权的指挥。 |
|
HQ 发帖数: 19201 | 50 如果南朝鲜统一北朝鲜
中国就苦了
在鸭绿江边常备军至少要50万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