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专权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h*h
发帖数: 27852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满清入关其实也有许多好处
只会翻故纸堆的文科生专权,对科技的重要性的认知甚至不如游牧民族,这些和理学无
关。说白了,儒家是武大郎开店
c***h
发帖数: 1862
2
三年大饥荒中为苦难乡亲奋起组织暴动的北大人黄立众(图)
1. 安徽省无为县的“大跃进”运动及其后果
谢贵平
1971年8月,“一打三反”运动中,黄立众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这是他被压上公审
大会后在家乡土桥被枪杀时的照片。
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村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灾难。安
徽省是全国的“重灾区”,地处江淮之间的鱼米之乡无为县1]在全省率先创办了第一个
人民公社,当时全县“五风”(共产风、平调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盛
行,最后全县竟饿死20余万人,占“大跃进”发动时总人口的20%左右。笔者搜集了该
县的相关资料,辅之以对当地经历过“大跃进”的干部农民的访谈,试图将无为县“大
跃进”的始末和后果展现给读者,帮助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理解1950年代末期发生在中
国大地上的这场浩劫。

一、“人民公社”制度下无为县的“大跃进”真相

1958年9月,无为县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将无城、虹桥、新民、观音、官镇、凤河等乡镇合并办起全省第一个人民公社──无为
县红旗人民公社,10月上旬将全县...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汉的皇上悲催啊
另外从和帝开始,外戚和宦官专权就开始了
b*********f
发帖数: 1585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桓灵之际 阉竖当道 党锢祸起 汉室将倾 时清流之首陈蕃欲铲除奸佞 匡扶汉室 虽时运
不济 兵败而亡 然东汉百余年间 乱而不亡 蕃等功不可没 蕃少时遭人讥曰:“一屋不
扫 何以扫天下” 但其终能位极人臣 名扬四海 “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蕃之浩然正气将永垂青史
东汉自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建立后 又历经明帝刘庄 章帝刘炟 和帝刘肇这三位皇帝的稳定统治 政治 经济达到了顶点 但是在和帝时期 刘肇利用宦官郑众等诛除窦宪 进而摆脱窦氏外戚的控制 为宦官干政开了个头 和帝殁后 其后邓氏擅政 在她精心安排下 先立殇帝刘隆 后立安帝刘祜 安帝不愿为其傀儡 借宦官李闰 江京等人之力 清除邓氏一门 得以亲政 其皇后阎氏一门也随之得势 此后阎氏外戚与宦官集团结合 弄权营私 控制朝政 由此引发清流之士杨震等的不满 双方仇恨增长 冲突加剧 最后以杨震的失败而告终
杨震死后 外戚与宦官的角逐亦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阎后无子 就借江京等宦官之口 使安帝太子子刘保废为济阴王 之后不久 安帝驾崩 阎后先秘不发丧 以防大臣拥立
刘保为帝 同时立久病不起的小孩子刘懿为帝 是为少帝 阎氏一门由此掌握朝...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没有逗号句号?

的稳定统治 政治 经济达到了顶点 但是在和帝时期 刘肇利用宦官郑众等诛除窦宪 进
而摆脱窦氏外戚的控制 为宦官干政开了个头 和帝殁后 其后邓氏擅政 在她精心安排下
先立殇帝刘隆 后立安帝刘祜 安帝不愿为其傀儡 借宦官李闰 江京等人之力 清除邓氏
一门 得以亲政 其皇后阎氏一门也随之得势 此后阎氏外戚与宦官集团结合 弄权营私
控制朝政 由此引发清流之士杨震等的不满 双方仇恨增长 冲突加剧 最后以杨震的失
败而告终
安帝太子子刘保废为济阴王 之后不久 安帝驾崩 阎后先秘不发丧 以防大臣拥立
对宦官势力逐一打击 东汉的朝政完全归于阎氏的手中 然而少帝短命 执政两百天后就
疾笃而病入膏肓 不久死去 宦官孙程趁机拥立被废皇子刘保为帝 是为顺帝 孙程等宦官
皆被封侯 朝政又从外戚手中转入宦官手中 而顺帝开了宦官养子悉袭侯的先例 于是宦
官开始利用贿赂为人求高官增食邑 朝政益加混乱 这引起当时清流派官僚左雄 李固的
反对 却也无可奈何 清流派官僚便冀希望于依靠外戚对抗宦官 李固等人于是与顺帝时
的外戚梁商联合 而梁商一面交好宦官 另一面又笼络李? 陶庋氖咳?所以博得皇帝与
士人的... 阅读全帖
d****z
发帖数: 9503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问题不是宦官,而是外戚。宦官就是皇权。除了唐的宦官,没有哪朝的宦官可以
换皇帝的吧,只有外戚换皇帝。宦官专权其实是皇帝对外朝极端不信任的结果。
唐的宦官领军,这个极大地提高了宦官本身的权力,所以唐的宦官是不同的。
b*********f
发帖数: 1585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上)
我们再来看看外戚势力 西汉东汉始终没有解决好外戚的势力 不光两汉 西晋出现过贾
后的专权 就连统一中国的隋文帝杨坚也是靠外戚的身份夺权称帝 到了唐代 还出了个
顶顶大名的武则天 我们可以看出 外戚问题从汉朝一直到唐朝前期 都一直是个极大的
隐患 但是唐代以后 尤其是明清时期 外戚势力不像以往那么强势(除了慈禧) 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我想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科举制的确立 这使得有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参与政治 2
、皇权的加强 从隋文帝确立三省六部制 再到明代的内阁制 皇帝的权利愈加牢固 3、
门阀制度的瓦解 家族势力的衰落 也是外戚式微的一个原因吧
大家有什么其他意见和想法也可以说说
a*********3
发帖数: 660
8
回来的飞机上看书,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愣了一会儿,我不认识这个人,只是觉得
很少见到这样恬静沉毅的脸,真好看。
看完才知道,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
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
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裤去办护照,办
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了我的命运”
华罗庚是初中生,是他让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
爱护无尽”。
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要科学发展所依仗的这些人,是他在那时满地焦土上栽
下的桃李。
——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

深夜里我一点点找他的资料。
他生在上海,父亲是旧式文人,让他从小读经史子集。
他幼年已经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对跟朋友之间“因小故而致割席
”之事也写在笔下:“一时之忿,至今思之,犹有隐痛。”
他讷于言,但一生都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1915年,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成立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科学会。
每两周一次科学报告会,轮流作。“范围极广,如天演演说、苹果选种、煤,无线电报
之设... 阅读全帖
s***d
发帖数: 15421
9
这是为了防止外戚专权
d******a
发帖数: 32122
10

北宋并没有出现外戚专权现象
zz
北宋建立后,最高统治者在处理皇室婚娅问题时,开始出现倾向与武臣结亲的独特现象
。在此,首先就北宋历朝皇帝娶将门女为皇后的例证列举如下:
赵匡胤于后晋时娶军校贺景思女,但在入宋前贺氏已死,后被追为皇后。后周显德
五年,又娶彰德军节度使王饶女。宋太祖登基后,王氏被册为皇后。乾德初,王皇后死
。宋太祖再立前节度使、左卫上将军宋偓之女为皇后。
宋太宗在后周时娶滁州刺史尹廷勋女,但早死。再娶五代时强藩符彦卿女,符氏卒
于宋太祖开宝时。尹、符二氏后同被追为皇后。宋太宗李皇后,为宋初枢密副使李处耘
女[7]。
宋真宗为太子时,宋太宗为其娶大将潘美女为妃。端拱时,潘氏卒,后追为皇后。
再娶宣徽南院使郭守文女,宋真宗登基后为皇后,景德四年,“以疾崩”。宋真宗刘皇
后,则出身低贱,本人原为蜀中歌舞女。但刘氏为皇后之后,便为自己营造出身将门之
后的说法[8]。
宋仁宗郭皇后,为平卢军节度使郭崇孙女。据记载:天圣初,故骁骑卫上将军张美
曾孙女与郭氏同入宫,尚未亲政的宋仁宗属意张氏,但临朝主政的刘太后却立郭氏为后
[9]。以后, 宋仁宗废郭后,有意立富商陈氏女,却遭到群臣的反...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11
大伙儿精神百倍,要收复旧河山。肃宗派了九个节度使,六十万大军讨伐安庆绪。因为
郭子仪李光弼功劳相若,就不设元帅,派太监鱼朝恩监军,你说混蛋不混蛋。
61岁的郭子仪率领本部人马连续打了N个胜仗,把安庆绪逼得走投无路向史思明要救兵
。派去求救那个人叫薛嵩,看着眼熟吧。灭哈哈哈。。。。
史思明派了5万精兵来救。按说要是唐军有统一有效的指挥,六十万人一人一口吐沫也
把他们淹死了。结果各自为战,跟人数少得多的叛军打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忽然老天爷
凑热闹,刮起大风,飞沙走石,对面都看不见,大树都拔起来,看来是传说中的灭世神
器-沙尘暴。两边人马都惊了,叛军往北逃,官军往南逃。这会儿郭子仪刚刚到达战场
,还没来得及展开,赶快在官军通过后断了河阳桥防止敌人趁机追上来。这一下丢了七
千战马,甲仗十万,都给叛军事后捡走了。
古今中外都有个奇妙的现象,就是能干的人永远不如只会拍马屁的吃香。鱼朝恩这废物
点心恶人先告状,一股脑都栽赃到老郭头上。老郭这个冤呐:我还没开始呢就已经结束
了。肃宗于是就削了郭子仪的兵权招回到长安养老,连朔方军都交给李光弼。朔方子弟
兵听说招郭子仪离开,都痛哭流涕不让他走。郭子仪只好说:... 阅读全帖
y***k
发帖数: 1078
12
这是史版吗?有点常识好不好。
宋初无数猛将,宋太祖要还在,燕云十六州不见得收不回来。北宋时期,以步兵抗骑兵
,也是非常牛的。南宋其他将领,比如中兴诸将中的韩世忠,刘琦,中期的虞允文,后
期的孟拱,对金作战胜多负少。尤其孟拱,直接灭亡了金朝,抱徽钦二帝之仇。而且以
一人抵挡蒙古人,是一个赫赫战神。其战略战术方面并不弱于岳飞,其功业还强于岳飞。
有宋一代,军事之弱不在于没有名将,或士兵太弱。完全是宋朝对武将的政策造成的。宋太祖总结前朝经验,杯酒释兵权。然
后以文驭武,而且采取更戍法防止将领专权,造成 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武人地位低下。这应该是大宋积弱的主要原因。要
不,以宋的充裕的财力和灿烂的文化,以及先进的军事技术,怎么可能总是输给辽金。
t*n
发帖数: 14458
13
折冲这个官职就是折冲府的常务部队长,负责本府日常训练事务。出征时率领
征发的部队跟行军总管作战。可见4年之间,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官,苏定方已经
有了一定的地位,算是个中层军官。
大家都知道唐初的兵制为府兵制,战斗力极强,在唐初历次对外作战中都是中坚
力量。李靖一战定东突厥,主力也是府兵。奇袭定襄之后,突厥的颉利可汗已经
是惊弓之鸟,都吓出心理障碍来了。李靖决定追杀到底,突袭碛口颉利可汗的大
本营。令苏定方率200骑兵为先锋,可见他对苏定方能力的信任。苏定方不辱使命,
趁着大雾接近敌营,雾散的刹那直冲突厥军帐,一顿砍瓜切菜,突厥军顿时崩溃。
颉利可汗自己还好,有匹千里马,跳上去四蹄蹬开翻蹄亮掌,撒丫子跑了。他的
老婆,隋朝的义成公主运气就没这么好了,在乱军中被杀,儿子也给抓了俘虏。
关于义成公主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乱军中被唐兵甲不小心砍了,一种是其实
她也给抓了俘虏,随即让李靖杀了头。后一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义成公主虽然
只是宗室女,但是对大隋朝忠心耿耿那是没说的。萧皇后流落到窦建德手里的时候,
还是她连同一群遗老遗少一起接到突厥居住,企图什么时候东山再起,光复我大隋。
而且在突厥待... 阅读全帖
j*********5
发帖数: 6221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祭拜袁督帥
净说些没用的,朱元璋死后内阁变化很大,从皇帝专权到大学士内阁,皇帝的权利已经
被削减到了中国历史的最低点了
你说朱元璋是叫花子,他的子孙可没要过饭吧,你说明朝不把士人当人,我看其实明朝
灭亡的一个原因就是太把士人当人了,文人集团包括东林党不会保家卫国只会弹劾这个
弹那个,国家就毁在这批腐儒身上
s**********e
发帖数: 2888
15
看看下面明朝的描写,这在宋朝,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皇权制度下的明朝刑法很残酷,归纳起来可分三类:一是廷杖,二是酷刑与杀戮,三是
诏狱。并且它们又相互连带缠绕的。例如许多朝臣官员被廷杖以后往往又下诏狱,而在
锒铛入诏狱以后又大部分遭受酷刑甚至惨害。
这里叙述一下明代的血肉横飞的惩罚“廷杖”——它起源以及明朝历史上两次空
前绝后的有名“廷杖”。所谓“廷杖”,当然是文雅的说法,说白了,就是皇帝在朝廷
之上,叫手下的锦衣校尉们拿(乱棍、皮鞭)打自己厌烦的朝臣官员。无论多大朝臣官
员,只要触犯皇帝,惹他不高兴,皇帝一动了怒气,就光焰逼人、一声令下,立刻就给
拖出去一番棍打,打完了一丢人完事,如果打死了是活该。
明朝的 “廷杖”惩罚,开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多猜忌、
唯恐朝臣官员对他不忠实,便用这“廷杖”来威吓镇压、羞辱朝臣。希望他们一个个俯
首帖耳如犬马牛羊,百依百顺、满足他、让他放心。
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第一次“廷杖”惩罚,在洪武八年(1375)。茹太素原
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手下的刑部主事,此人生性正直爽快,即便对皇上朱元璋的过失、错
误,也...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诡异的一九七六年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1328
芦紫
上月17日,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正日为了人民的幸福操劳过度,猝死在外出视察的专
列中。电视里朝鲜人民哀痛欲绝,泪雨倾盆,使我想起我们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去世的日子。1976年9月9日,我还在宿县紫芦湖的安徽农学院。毕业在即,已经不上课
了,整天学习讨论,进行毕业分配教育:时刻听从党召唤,越是艰险越向前!那是大道
理,说给别人听的。叫你到西藏去,你高兴?!这里的猫腻多了去了,事关切身利益,
同学们都各显神通,拉关系,找门路,希望能分到个好一点的去处。一番撕咬缠斗拚杀
后,尘埃落定,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是后话,且按下不表。
还说那个9月9吧,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初秋,三八河边的白杨树叶已微微泛黄,映着蓝
天白云,显得空旷而辽远,九九艳阳天嘛。那天午饭后约两点多钟,我到邮电所发了一
封信后,一出门看见路上有个男人手捂着脸边走边扯着嗓子哭嚎,很奇怪,走近一看竟
是院工宣队的黄师傅!我赶紧拦住他:“黄师傅,你这是咋啦?”“我的个妈呀,毛主
席---,毛主席他老人...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历史学家何炳棣谈文革中国的伟大成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4 15:43:58 2012, 美东)
读完后感慨万千。
[原文标题]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
[作者]何炳棣,美籍中国历史学家,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汤普逊讲座教授,台湾中
央研究院院士。曾在1974年出任美国亚洲学会会长。
[出版时间]1974年
[出版地点]芝加哥
(一)人民的真正解放
“中国人民真正解放了”是今日中国最流行的口号之一。表面看来,凡是口号都或多或
少地具有宣传性。但从历史观点看来,这口号是无可否认的、空前的、崭新的基本事实
。历代少数君主,为延续皇朝的生命,保持社会的安定,有时不得不采取些所谓“惠民
”的治标措施。但无疑义地,两千年来人民始终是田赋、劳役、兵役的对象,是被统治
者、被剥削者、被鞭策者,决不是国家的主人。文彦博对宋神宗说:“殿下为与士大夫
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一语道破了两千年的基本史实。
即使历代“起义”的领袖... 阅读全帖
a****5
发帖数: 10854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出一道我朝人大制度的题
天朝的党指挥枪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1. 军队事务受中央军委和国务院下辖的国防部双重领导;
2. 国防部不同于其他政府部门,它没有党组织;
3. 中央军委是一个班子两块牌子,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军事委员会;
4. 国防部又接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双重领导;
5. 具体国防建设事务一般来说由国务院通过国防部名义下发,由下属于国家军委的由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分别办理执行;
6. 国防部没有真正的军队指挥权;
所以,国家军委只是中共军委的马甲,实质上是国防部的党委机构,具有最终的军事指挥权。但很多具体事务上国防事务又受国务院领导,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军队专权的可能。
因此,军队事务能述的都被国务院下辖的国防部述了,属于政府工作报告的一部分。中共军委如同其他党委机构,没有与人大的从属关系。国家军委按照法定的职权则和国防部重叠,again,无职可述。
t***u
发帖数: 368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真实的汪精卫 (ZT 超长 慎入)
真实的汪精卫
作者:林思云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中国经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妇孺皆知,但问起该人的生平和事迹
时,
却又是鲜为人知。汪精卫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汪精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
汉奸,可是大家对汪精卫的“卖国事迹”却是一问三不知。这也是中国历史教育的一大特
色;只告诉大家他是坏人,却又不告诉大家他作过什么坏事。好在中国学生头脑比较简
单,
不喜欢刨根究底,所以历史老师还不至遇到太大的麻烦。
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
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
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
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中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实在有碍于中国的发展
与进步。
历史上真实的汪精卫,曾是近代中国有数的叱吒风云的历史人物,对中国的历史走向有举
足轻重的影响。在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应该考虑还汪精卫的本来面目,重新认识历
史上真实的汪精卫。
要为汪精卫写一个比较... 阅读全帖
A****0
发帖数: 12393
20
师昭专权应该从高平陵政变算起
康熙应该是16岁擒鳌拜
就是明晰一下两个时间, 对结论我不做评论.
A****0
发帖数: 12393
21
当然有准备,后来找茬把鬼子六给拿下了。
女人专权必须是下手果断的,别说是老情人,就算是亲子女又如何?
A****0
发帖数: 12393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衍列传
晋书 列传第十三
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
:「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父乂,为平北将军,常
有公事,使行人列上,不时报。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
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杨骏欲以女妻焉,衍耻之,遂阳狂
自免。武帝闻其名,问戎曰:「夷甫当世谁比?」戎曰:「未见其比,当从古人中求之
。」
泰始八年,诏举奇才可以安边者,衍初好论从横之术,故尚书卢钦举为辽东太守。
不就,于是口不论世事,唯雅咏玄虚而已。尝因宴集,为族人所怒,举?累掷其面。衍
初无言,引王导共载而去。然心不能平,在车中揽镜自照,谓导曰:「尔看吾目光乃在
牛背上矣。」父卒于北平,送故甚厚,为亲识之所借贷,因以舍之。数年之间,家资罄
尽,出就洛城西田园而居焉。后为太子舍人,还尚书郎。出补元城令,终日清谈,而县
务亦理。入为中庶子、黄门侍郎。
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
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546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maozhexi (毛泽西),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中国是幸运的——看看柬埔寨伟大的共产主义实践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18 19:29:35 2012, 美东)
中国是幸运的——看看柬埔寨伟大的共产主义实践
本文载自《一个文革受难者的新海国图志》,澳门崇适文化出版拓展有限公司
提起柬埔寨,上了年纪的中国人都知道有个西哈努克亲王。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国
内右翼朗诺集团乘西哈努克出访之际,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西哈努克流亡。因为
怕得罪美国,一直支持他的法国和苏联都拒绝接纳他。在西哈努克走投无路时,毛泽东
收留了他,帮他在北京组织了流亡政府,并收养了这个政府,西哈努克本人也一直继续
享受着国家元首的待遇。
几年后,在他的王国上演了一场比文革更惨烈的"革命".他的盟友——柬埔寨共产党政
权"红色高棉"推翻了朗诺集团后,实行极端左倾的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
清洗,其残忍度和规模比中国文革有过之而无不及。西哈努克自己的十八个亲人(一个
儿子、二个女儿、二个女婿、十三个... 阅读全帖
l**k
发帖数: 45267
24
不用理装13的主
不过我觉得你说张居正是违法例外值得抬个杠
张居正虽然在万历早期非常跋扈,但还是没有把皇帝一脚踢开的,他只不过经常写信给
手下,让手下按照他的意思递交奏折,然后他按计划写好票拟,最后还是要万历朱批的
。即使张是明朝所有首辅中最专权的,也没有违反制度啊?
t******o
发帖数: 2792
25
前面说的违法是指违反祖制。
唐宋宰相通过中书门下行使职权,据唐六典,中书门下的职责是辅佐天子统大政。关于中书省一条还特别说明:“国政枢密,皆委中书,八座之官但受其成事而已。”明确宰相位在六部之上,虽说宰相对各部的控制程度根据情况常有变化,但总体上有统辖、监督之权。
明朝初中书省也是如此,所谓宰辅振举大纲以率百僚,但废除宰相制度时,朱元璋说得很清楚:“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就是明朝的祖制。后来内阁作用增大,阁权开始压过部权,但也是只敢作不敢说,因为祖制不允许有类似内阁的机构凌驾于六部之上。
到了嘉靖万历,内阁权力日重,但说到底,内阁从来不是一个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和当年的中书省不可同日而语(明初六部是中书省的下属机构,而内阁则是翰林院的附属,大学士只是五品官)。而张居正主政的时候,却明确要以内阁控制六部。所以有人劾他,说:“居正定令,抚按考成章奏,每具二册,一送内阁,一送六科。抚按延迟,则部臣纠之。六部隐蔽,则科臣纠之。六科隐蔽,则内阁纠之。夫部院分理国事,科臣封驳奏章,举劾,其职也。阁臣衔列翰...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6
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兼论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
罗思鼎
《人民日报》(1973.11.14)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所建立的封建统一事业,以及他所采
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都不能单纯归结于偶然的原因,而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
果。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必须注意“在过程
发展的各个阶段 中,也有其特点”。秦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开始于秦孝公,
完成于秦始皇,其间整整经历了七代国君。在这一百五十年中间,充满着激烈的变法与
反变法、 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秦始皇由于适应了封建制一定要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发
展趋势,才能“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①,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
第 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汉承秦制”②,这说明秦所创立的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是逆转不
了的。研究中国 封建社会的历史,批判尊儒反法思潮,必须认清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
和秦始皇的历史作用。而要正确认识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和秦始皇的历史作用,就必须
弄清从秦 孝公到秦始皇这一百五十年间复辟和反复辟斗争的历史及其各个阶段的特点。

“秦行...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27

要独裁、专权的党定然不是好东西,要与之斗争,否则永远是奴才。
z****e
发帖数: 54598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谁来科普一下日本的历史?
日本历史并不复杂
一句话总结就是抢天皇的历史,谁抢到了天皇谁老大
唐朝以前日本历史相对简单
那个时候日本没有什么东西
都是蛮夷
后来崛起了一个国家叫做大和国
相对的,大和国旁边有一个虾夷国
大和国灭了虾夷国之后统一了日本大部
所以幕府大将军叫做征夷大将军
统一了之后,内乱,苏我氏和物部氏两边抢天皇
苏我支持佛教,物部支持神道教,最后苏我氏赢了
赢了之后发生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全面改革
大化改新,全面学习唐朝,所以今天日本的大部分建筑和服饰都有唐的遗风
所以说看唐朝去日本,看明朝去韩国,看民国去台湾,看殖民地去香港
这是第一阶段
然后就是源藤平橘时代,四个牛逼家族的崛起,藤原和橘是天皇的外戚
源和平则是天皇的后代平民化了之后的姓,所以主要斗争还是集中在源和平之间
斗争了一段时间之后,平家掌权,控制了日本大部
源氏开始卧薪尝胆,于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平氏逐渐成为公卿阶级的代表
而源氏则成为武士阶级的代表,文武之间自然看不对眼
于是就爆发了鬼子历史上著名的内战
源平合战,有无数的书籍描写这段时间发生的故事
源家有三个杰出人物,源奈朝,源义经还有木曾义仲
木曾义仲跟前两个不和,有家仇,所以可以看...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夜谈天方(7) 黄金时代的褪色
诃论-迈蒙父子两代的半个世纪,大致相当于从唐德宗到唐文宗时期。此时的东亚大陆
,已经告别了开元天宝时代的空前繁荣,安史之乱余波未了,藩镇割据尾大不掉,宦者
专权渐成定制,牛李党争后来居上,疆土属地日益萎缩。。。尽管有元和中兴短暂的成
功,但江河日下的大势已不可挽回。阿拔斯朝在中亚面临的对手,不再是唐朝,而是挲
悉笼腊赞-可黎可足时代的吐蕃。然而,就在迈蒙逝世后仅七年(840年),青藏高原上
发生了“朗达玛灭佛”,吐蕃旋即崩溃。同样在大约这一时代,欧亚大陆另一端的查里
曼帝国,也经历了从强盛到分裂的过程。这三个同伴的衰微,似乎预示着黑衣大食即将
步它们的后尘。
第二篇当中提到的812–813年的内战,严重地破坏了巴格达城。因为城市的重建,迈蒙
直到六年后的819年才入驻京城。较之对经济和民生的毁损更为严重的长期后果是,诃
论去世后的这次手足相残,越发地助长了地方军事将领们的离心倾向。迈蒙在位的二十
年当中,尽管经济得到了恢复,文化上甚至更有建树,然而帝国在两河流域以外的很多
领地,事实上已经处于独立状态。此外,宗教的纷争,特别是伊斯兰教内部,自倭马亚
朝就已兴起的,传统的逊尼派,同后起的...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夜谈天方(7) 黄金时代的褪色
这一集木有1001夜啊
尤其是喜闻乐见的儿童不宜部分

诃论-迈蒙父子两代的半个世纪,大致相当于从唐德宗到唐文宗时期。此时的东亚大陆
,已经告别了开元天宝时代的空前繁荣,安史之乱余波未了,藩镇割据尾大不掉,宦者
专权渐成定制,牛李党争后来居上,疆土属地日益萎缩。。。尽管有元和中兴短暂的成
功,但江河日下的大势已不可挽回。阿拔斯朝在中亚面临的对手,不再是唐朝,而是挲
悉笼腊赞-可黎可足时代的吐蕃。然而,就在迈蒙逝世后仅七年(840年),青藏高原上
发生了“朗达玛灭佛”,吐蕃旋即崩溃。同样在大约这一时代,欧亚大陆另一端的查里
曼帝国,也经历了从强盛到分裂的过程。这三个同伴的衰微,似乎预示着黑衣大食即将
步它们的后尘。
第二章当中提到的812–813年的内战,严重地破坏了巴格达城。因为城市的重建,迈蒙
直到六年后的819年才入驻京城。较之对经济和民生的摧残更严重的长期后果是,诃论
去世后的这次手足相残,越发地助长了地方军事将领们的离心倾向。迈蒙在位的二十年
当中,尽管经济得到了恢复,文化上甚至更有建树,然而帝国在两河流域以外的很多地
区,事实上已经处于独立状态。此外,宗教的纷争,特别是伊斯兰...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31

呵呵, 承蒙斑竹板斧钻风看的起,推荐上首页了,加点内容让对这段历史不太熟悉的童鞋
也能明白.
豫章王萧综是梁武帝次子,为吴淑媛所生。吴淑媛本是南齐东昏侯萧宝卷的宠妃,萧衍
灭齐建梁后,将她纳入宫中。吴淑媛跟从梁武帝仅仅七个月,便生下萧综。宫中的人们
纷纷传言,说萧综是萧宝卷的骨血。
后来吴淑媛年增色衰,渐渐失宠,而萧综却一天天长大,在皇子中年居第二。被封为豫
章王。在八个皇子中,梁武帝对太子萧统格外器重,这不仅因为萧统是太子,更因他知
书达理,才华超人。对此,豫章王萧综心怀不满,认为父皇对太子倾心,对自己寡恩,
常常对母亲吴淑媛发牢骚。吴淑媛不言不语,只是长叹,为此,萧综深为不解。
吴淑媛心生怨恨,便对萧综流泪说道:“我本是齐宫的嫔妃,为当今皇上所迫,才苟活
至今,服侍当今皇上才七个月,就生下了你……你是齐王的儿子,不是当今皇上的骨肉
,怎能比得上其他皇子。从前,我见你年幼无知,没有把真情告诉你。现在你长大了,
知道真情也就算了,这样才能长保富贵。你切记母言,千万不要把母亲告诉你的实情泄
漏出去。不然的话,别说保不住富贵,就是我们母子的性命也要丢掉!”萧综闻言,情
急难禁,与母亲抱头...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279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朝投机政客主父偃
汉武帝刘彻在对匈奴用兵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对国内的控制。对外用兵是为了维护国
家主权,对内控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一个“主权”,一个“集权”,构成武帝思想
的两大核心。说到底,他是要通过维护主权和加强集权,开疆拓土,安定国民,以使自
己的皇权统治更加稳固和长远。汉朝前期,地方诸侯王的势力一直是相当强大的。汉高
祖刘邦开国以后,兼而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封了许多同姓诸侯王和异姓诸侯王。各个
诸侯王拥有自己的土地,自设官吏,自建军队,自定政策,自收赋税,从而成为割据一
方、目无中央的土皇上,把诸侯国变成“国中之国”,动辄谋反,企图独立。汉高祖生
前意识到这种分封制的弊端,花了很大的精力平定了韩信、彭越、黥布等异姓诸侯王的
叛乱,临死时留下遗嘱:“非刘氏不得封王”。高后吕雉专权期间,违背汉高祖的遗嘱
,大封吕氏子侄为王,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吕氏外戚集团,险些断送了刘汉江山。从汉文
帝开始,遵从汉高祖遗嘱,只封同姓王,不封异姓王。即便如此,同姓王同样存在野心
,时时想着独立,常与朝廷分庭抗礼,汉景帝时爆发的吴楚七国之乱便是证明。汉武帝
即位后,诸侯王的势力大大削弱,但以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为代表的...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33
有个文笔很好的童鞋看了我的 《从平城到河阴外篇之三 – 乱世中最有情义的投敌者
》后很感兴趣,想以此写一篇小说。我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一来这个故事本身很感人,
二来史书上关于元树和玉儿的记载很短,给人留下了很多想象发挥的空间。于是我大致
写了一个故事梗概,穿插了一些当时其他历史事件在里面。大家多提提意见,见笑了。
孝文帝重病于南征的军营中, 临终前吩咐弟弟元禧元详将淫乱宫闱的冯皇后处死。冯
皇后从小抚养长大的太子元恪以死抗争。为了顾全孝文帝的脸面,两位亲王只能告诉他
因为冯家势力太大,为了防止外戚专权才不得已为之。元禧甚至威胁说孝文帝留有遗诏
,可以废去他的太子之位。元恪痛苦的屈服了,但是由此也在心里埋下了对两位叔父仇
恨的种子(1)。元恪登基,即北魏宣武帝。
两年后元恪羽翼渐丰开始了复仇,以谋反为罪名处死了元禧元详。在另外一个叔父元勰
的一再劝说下,宣武帝没有株连元禧的儿子元树,元晔,元坦, 元详的儿子元颢。元
勰将他们收养(2)。几个孩子与元勰的儿子元子直,元劭, 元子攸一起长大。尤其是
元树和元子攸,情同亲兄弟。元颢则显得心胸狭隘,自私自利。
元树元晔请求把父亲安葬,被宣武帝拒绝。...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34
增加了一些元树在南梁的经历,引进了萧统,萧绎,陈庆之等人。我对南朝的历史比较
陌生,大家可以多提意见。
孝文帝重病于南征的军营中, 临终前吩咐弟弟元禧元详将淫乱宫闱的冯皇后处死。冯
皇后从小抚养长大的太子元恪以死抗争。为了顾全孝文帝的脸面,两位亲王只能告诉他
因为冯家势力太大,为了防止外戚专权才不得已为之。元禧甚至威胁说孝文帝留有遗诏
,可以废去他的太子之位。元恪痛苦的屈服了,但是由此也在心里埋下了对两位叔父仇
恨的种子(1)。元恪登基,即北魏宣武帝。
两年后元恪羽翼渐丰开始了复仇,以谋反为罪名处死了元禧元详。在另外一个叔父元勰
的一再劝说下,宣武帝没有株连元禧的儿子元树,元晔,元坦, 元详的儿子元颢。元
勰将他们收养(2)。几个孩子与元勰的儿子元子直,元子攸一起长大。尤其是元树和
元子攸,情同亲兄弟。元颢则显得心胸狭隘,自私自利。
元树元晔请求把父亲安葬,被宣武帝拒绝。兄弟俩痛恨朝廷的无情无义,决定投奔南梁
(3)。大哥元子直被他们感动,决定送他们过淮河(4)。
在淮河边三人一时找不到渡船,镇东将军萧宝夤的追兵已至(5)。元子直提议去元勰
的旧部寇祖仁家躲避。不料寇祖仁忘恩负义将三人...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crdd (上比广德 下比狭行), 信区: Prose
标 题: 南北朝历史小说 - 金指环 06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26 03:26:41 2012, 美东)
这两集情节进展有点慢,主要是为以后作铺垫。元树虽然是主人公,但是小说不止他一
条线,上一集出场的都是会有各自的线索比较重要的人物。所以有必要刻画一下各自的
言行性格,争取做到每个人都有特点,也为以后各自的命运打下伏笔。
元树离开洛阳后,一晃已经是三个月过去了。这段时间边境没有大的战事,国内政局也
是十分的平稳。唯一不和谐的声音就是,前不久元禧奏请按照子贵母死的旧制将冯氏赐
死。他的这一举动在朝中着实引起了一番震动。自从孝文帝改制以后,大多鲜卑旧制已
经被明令废除。但是因为元恪还未被立为太子时生母高贵妃就已经去世,所以子贵母死
这条规矩反倒这么阴差阳错的保留了下来。元禧的上奏里说当今皇上从小就受冯皇后抚
养情同母子,所以仍应按照旧制行事以免牝鸡司晨。小皇帝元恪自然是苦苦哀求,朝中
大臣尤其是支持汉化改制的人对此反对的也不少。元勰大致猜测出了其中...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二)
淝水之战后,北方迅速大乱中:
晋纪二十八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 太元十年(385年):正月,西燕慕容冲即皇帝位。五月,西燕攻
长安;秦王坚出奔五将山。六月,西燕主冲入长安,纵兵大掠,死者无数。七月,后秦
王苌俘秦王坚,苌杀坚。秦长乐公丕即皇帝位,都晋阳。九月,秦吕光返凉州,杀凉州
刺史梁熙,自领刺史。十月,西燕击后秦,大败。十二月,后燕王垂定都中山。晋谢安
薨。
十一年(386年):拓跋珪即代王位,后改称魏王。燕王垂即皇帝位。西燕内乱频繁,
多次易主,由长安东归,大败秦主丕;晋扬威将军冯该杀丕,俘其宗亲送建康。凉州吕
光、张大豫并立。后秦王苌入长安,即皇帝位。秦南安王登继丕即皇帝位。
晋纪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下 太元十二年(387年):多国并存混战:前秦(苻登)、后燕(慕
容垂)、西燕(慕容永)、后秦(姚苌)、西秦(乞伏国仁)、后凉(吕光)、北魏(
拓跋珪)。吕光平凉州,杀张大豫、王穆、彭晃。
十三年(388年):谢玄卒。翟辽自称魏天王。凉州吕光杀杜进。西秦苑川王乞伏国仁
卒,弟乾归继之。秦与后秦战,互有胜负。
十四年(389年):秦主登以(河南王)乞伏乾归为大将军,金城主。吕光自称...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二)
宋纪十一
世祖孝武皇帝下 大明三年(459年):宋竟陵王诞据广陵叛,上遣沈庆之讨之。宋帝残
杀颜竣。六月,沈庆之克江陵,杀诞及其党。宋军屠广陵城,以宗越为最残忍。
四年(460年):魏击吐谷浑,得杂畜三十余万。柔然攻高昌,灭沮渠氏族,以阚伯周
为高昌王。
五年(461年):宋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反,参军尹玄庆击破之,斩休茂及其同党。
六年(462年):宋帝杀侍中沈怀文。祖冲之上言何承天历法之疏,进新历法,不用。
七年(463年):宋孝武帝好狎侮群臣;大兴宫室。
八年(464年):宋孝武帝崩,太子刘子业即皇帝位。宋境内大饥。
宋纪十二
太宗明皇帝上之上 泰始元年(465年):宋帝刘子业狂暴乱政,杀法兴、刘义恭、新安
王子鸾、何迈、沈庆之等人。十一月,江州刺史晋安王子勋起兵讨帝。宋宫廷政变,寿
寂之杀帝,众人奉湘东王彧即皇帝位。魏高宗殂,太子弘即位,年十二,侍中乙浑专权。
宋纪十三
太宗明皇帝上之上 泰始二年(466年):正月,宋晋帝王子勋即皇帝位于寻阳,与建康
刘彧之战全面爆发,至八月,子勋败,被杀。九月,子勋一党皆伏诛。宋明帝杀世祖二
十八子。彭城薛安都降魏,魏遣尉元等发兵救彭城、悬瓠。...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二)
淝水之战后,北方迅速大乱中:
晋纪二十八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 太元十年(385年):正月,西燕慕容冲即皇帝位。五月,西燕攻
长安;秦王坚出奔五将山。六月,西燕主冲入长安,纵兵大掠,死者无数。七月,后秦
王苌俘秦王坚,苌杀坚。秦长乐公丕即皇帝位,都晋阳。九月,秦吕光返凉州,杀凉州
刺史梁熙,自领刺史。十月,西燕击后秦,大败。十二月,后燕王垂定都中山。晋谢安
薨。
十一年(386年):拓跋珪即代王位,后改称魏王。燕王垂即皇帝位。西燕内乱频繁,
多次易主,由长安东归,大败秦主丕;晋扬威将军冯该杀丕,俘其宗亲送建康。凉州吕
光、张大豫并立。后秦王苌入长安,即皇帝位。秦南安王登继丕即皇帝位。
晋纪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下 太元十二年(387年):多国并存混战:前秦(苻登)、后燕(慕
容垂)、西燕(慕容永)、后秦(姚苌)、西秦(乞伏国仁)、后凉(吕光)、北魏(
拓跋珪)。吕光平凉州,杀张大豫、王穆、彭晃。
十三年(388年):谢玄卒。翟辽自称魏天王。凉州吕光杀杜进。西秦苑川王乞伏国仁
卒,弟乾归继之。秦与后秦战,互有胜负。
十四年(389年):秦主登以(河南王)乞伏乾归为大将军,金城主。吕光自称...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二)
宋纪十一
世祖孝武皇帝下 大明三年(459年):宋竟陵王诞据广陵叛,上遣沈庆之讨之。宋帝残
杀颜竣。六月,沈庆之克江陵,杀诞及其党。宋军屠广陵城,以宗越为最残忍。
四年(460年):魏击吐谷浑,得杂畜三十余万。柔然攻高昌,灭沮渠氏族,以阚伯周
为高昌王。
五年(461年):宋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反,参军尹玄庆击破之,斩休茂及其同党。
六年(462年):宋帝杀侍中沈怀文。祖冲之上言何承天历法之疏,进新历法,不用。
七年(463年):宋孝武帝好狎侮群臣;大兴宫室。
八年(464年):宋孝武帝崩,太子刘子业即皇帝位。宋境内大饥。
宋纪十二
太宗明皇帝上之上 泰始元年(465年):宋帝刘子业狂暴乱政,杀法兴、刘义恭、新安
王子鸾、何迈、沈庆之等人。十一月,江州刺史晋安王子勋起兵讨帝。宋宫廷政变,寿
寂之杀帝,众人奉湘东王彧即皇帝位。魏高宗殂,太子弘即位,年十二,侍中乙浑专权。
宋纪十三
太宗明皇帝上之上 泰始二年(466年):正月,宋晋帝王子勋即皇帝位于寻阳,与建康
刘彧之战全面爆发,至八月,子勋败,被杀。九月,子勋一党皆伏诛。宋明帝杀世祖二
十八子。彭城薛安都降魏,魏遣尉元等发兵救彭城、悬瓠。...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唐高祖时期,隋炀帝、李密、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群雄俱灭。
唐纪一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上 武德元年(618年):李密大败王世充,据金墉城。江都
司马德戡等兵变;宇文化及杀炀帝,又杀蜀王秀,齐王暕并其子,杀虞世基、裴蕴、来
护儿等人并其子。宇文化及杀司马德戡并其党。萧铣即皇帝位,准梁室故事,据荆楚,
胜兵四十余万。五月,隋恭帝禅位,唐王渊即皇帝位。隋东都留守越王即皇帝位(皇泰
主)。李密与隋皇泰主和解,密击宇文化及军,大败之。薛举大败唐军。
唐纪二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中 武德元年(618年):薛举死,太子仁果立。王世充大破
李密军,邴元真、单雄信等降世充;密败兵投唐。宇文化及鸩杀秦王浩,即皇帝位于魏
县,国号许。凉王李轨即皇帝位于河西,立败。唐秦王世民大破薛仁果,降其众,斩仁
果于长安东市。黎阳徐世勣降唐。冀州窦建德改国号曰夏。李密东走,反唐,败,与王
伯当皆死。
唐纪三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下 武德二年(619年):淮安王神通击宇文化及,化及东趣
聊城,窦建德击之,杀化及及其众人。王世充专权,拜郑王;四月废皇泰主(后杀之)
,即皇帝位。唐主渊杀刘文静、文起。唐初...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中宗、睿宗,韦氏、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皆死,太平公主也快了
唐纪二十四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 神龙元年(705年):韦氏为皇后,干预朝政。复召、平反
唐宗室。张柬之劝诛杀诸武,上不听。封敬晖、桓彦范、张柬之等为王,削其实权,大
权尽归武三思。河南、北十七州大水。十一月,则天崩于上阳宫,年八十二,遗制去帝
号。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亲属皆赦之。
二年(706年):武三思、韦后谮敬晖、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等五王,五王坐贬流
放,武三思讽大理正周利用杀五王。立卫王重俊为太子。突厥默啜寇鸣沙,击败唐沙咤
忠义军;突厥进寇原、会等州。
景龙元年(707年):夏,以金城公主妻吐蕃赞普。太子重俊与李多祚、李思冲等将领
发羽林兵三百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并其亲党十余人,兵至玄武门而败。太子及其众
皆死。魏元忠致仕,复贬渠州司马、务川尉,至涪陵而卒。
唐纪二十五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下 景龙二年(708年):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于河
上。置修文馆,天下争以文华相尚,儒学之士莫得进矣。朝廷诸女骄横专权。突骑施酋
长娑葛自立为可汗,犯边;唐赦娑葛罪,册为十四姓可汗。
三年(709年):...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传说中的“元和中兴”,唐宪宗对于地方方镇势力做了一系列的打压。
接唐纪五十二
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永贞元年(805年):正月,德宗崩,太子诵即位于太极
殿。以韦执谊为尚书左丞,王伾为左散骑常侍,王叔文为起居舍人,武元衡为左庶子。
王伾、王叔文党人权重。七月,上称太上皇,太子纯即皇帝位。贬王伾开州司马,王叔
文渝州司虎,两人皆死。西川节度使韦皋薨,刘闢自为留后,不受朝廷节制。十一月,
贬王叔文党人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出为司马,“二王八司马案”。
唐纪五十三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上 元和元年(806年):正月,上皇崩于兴庆宫。以
高崇文、李元奕等讨刘闢。三月新科进士:元稹、独孤郁、白居易等。上颇纳左拾遗元
稹上疏,时召见之。程执恭为横海节度使。平卢节度使李师古薨,弟师德继之。八月,
高崇文克程度,擒刘闢;刘闢之众平,闢至长安并族党诛之。回鹘入贡。
二年(807年):以武元衡为门下侍郎,李吉甫为中书侍郎,范希朝为朔方、灵盐节度
使。镇海节度使李锜反,以淮南节度使王锷等讨之;锜部将多降,锜败,押入长安,父
子腰斩。召白居易为翰林学士。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天下方镇四十八,...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1323
43

这还是最终归于体制问题。中国朝代的体制,探索了千年,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少。
唐朝武人专权、宋朝的重文抑武。
宋亡后,这个当年经济世界第一的王朝就像昨日黄花逝去,人民被北方的蛮族奴役,
文化(比如宋词、宋窑)科学(沈括的很多著作、指北车、一些数学、医药的书籍也随
着这个王朝最后在伶仃洋的永沉海底。)
然后人类文明在西方崛起。。。
r*****y
发帖数: 53800
44
蓝玉跋扈专权,被杀也不算太冤。当然被灭族惨了点。话说回来明祖手下他不算最惨最
冤的。
b*****l
发帖数: 8603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幽明月楼(1)德陵
年轻的时候,我憧憬剑客侠女大漠荒野天涯浪迹的爱情。可是那个时代已经没了剑客更
绝了侠女,我和他只是两个憨憨傻傻的穷学生。
那个时候,从学院路出发,做长途公交车到昌平。在昌平同学那里落脚一夜,次日清晨
,昌平大街上去租自行车。一辆自行车,一个双肩背,矿泉水和果酱面包,一天之内我
们转遍了13个明陵,拍下了13座明楼。
那个时候,我的体力可真好,一般女生都比不了。我的好几个同学试图效仿,却没人能
成,通常转完定陵就被累趴下打道回府了。每每说起从前,我都会依然觉得骄傲,我知
道我只是妄自癫狂,其实它并不足以为外人道。
不管怎样,这是我曾经的历史。而别人的历史,我头脑空空双目茫茫。
我所有的历史知识都来自于武侠小说和宫廷大戏。高中历史教科书上的那一点点可怜的
正史也早已被我如数交回学校。而他却从来都梦想着做个考古学家。跟屁虫一般跟着胖
胖的他在乡间土路古墓清影中穿梭,竟然也徒生出些许剑侠行的浪漫。
地宫沉睡百年又百年,明楼却见证了日月交替年代转换。
看明楼听地宫里主人的身世浮沉,令人无比唏嘘。
一张张翻看老照片,一个一个故事如在眼前。
(1) 德陵
明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位皇...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416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小说讲经史】隋唐和残唐
生长于七八十年代的人,说起历史战争类评书演义,刘兰芳的岳飞传和杨家将,袁阔成
的三国演义,田连元及单田芳的隋唐演义,当属其中四大主力。不过倘若死抠历史,杨
家将无疑虚构成分过多,而岳飞传更偏重个人和家族传记;相比之下,三国和隋唐倒是
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同正史大体吻合的乱世景象。多年前,当做不出老板想要的数据,而
郁闷地在学校图书馆散发着霉味的书架最深处翻腾文科类书籍聊以解忧的时候,看到过
的一本某西方学者对中国宋元明清文学的介绍与评价,其中将三国,说唐,残唐五代并
称为(中华文化当中的)“三大历史战争Romance”。实际上呢,这个说法其实我本人
也并不认可,只是前些天脑子一热,就把它借过来了放到了拙作“戏说沙陀”当中,该
文科书的书名和作者自然早已经忘到仙女座大星云去了。
那么这个“三大Romance”的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社会科学的研究,很难有多少定论
,何况又是这种类似“英雄排座次”或者“奥斯卡评奖”一般的,充满主观因素的评价
。无需任何论证,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三国故事传说,在中华古典文学和
传统文化当中的翘楚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再仅就感性而言,清朝人的《说唐演义全传》
...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8603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幽明月楼(3)永陵
其实我挺文静的,我只是偶尔热衷于客串八婆。接茬八八上集凤姐那个私生子吧。
话说,朱厚照死後无嗣,臣下想起当年凤姐的故事,于是派人到民间寻访找到凤姐生的
那个男孩回京即位,谣传这个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这事儿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貌似嘉靖确实很在乎他爹娘的名位封号。
嘉靖的父亲叫朱佑杬和母亲叫蒋氏。一共生了四个娃儿,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嘉靖是
最小的一个。但是,他从来就没有见过他哥,因为他哥在出生之后五天就夭折了;他也
没有见过他的大姐,因为这个大姐在4岁的时候也病死了,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出生。嘉
靖出生时,他二姐当时4岁。但当他6岁的时候,这个二姐也病死了,死的时候只有10岁。
那个时候没有计划生育之说,那时的疾病防御和医疗系统也都比较欠缺,但作为一个藩
王府,经济条件应该比较优越,医疗条件也不会太差,四个子女竟然死三个,说明这个
家庭的健康基因也许本来就不是太好。
到嘉靖13岁时,他爹也病死了,只剩下他和他娘相依为命。他和他娘的母子关系非常好
,他的身子骨一直都不硬朗,这为他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3)永陵
明永陵位于阳翠... 阅读全帖
Z*********i
发帖数: 3422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太平天国说点好话
1.是因为资历相近的诸王还在,有制衡力量,并非洪自身实力。如果萧和冯还在,估计
连韦也闹不起来,这不是洪的力量,而是权力的制衡。而天京之乱后,这种平衡已经打
破了,变成洪和石二巨头,所以石有机会。
2.风险是有,但历代权臣专权哪个不是刀锋上跳舞?这风险和是否有宗教因素没关系,
一旦翻船都是一个死。
3.我也认为不能明杀,但以石的地位有两个选择,一是控制洪做傀儡,二是暗害,然后
对外称天王归天,立洪的儿子当天王,就更安全了。这对石一点也不难。只是石仁义,
不会这么干,所以才更令人同情。

测的
l**k
发帖数: 45267
49
嗯,也有道理。慈安比较本分,有她在慈禧也不能专权,宫内宫外还算同心协力。只剩
慈禧后,丫就迅速堕落到跟历朝亡国之君去比的地步了
M******8
发帖数: 10589
50
http://www.81890.gov.cn/laonian/Item.aspx?id=19893
作者:资中筠
改革开放之初,我首次作为访问学者访美,参加了一次中美历史学者的交流会。有一位
美国历史教授讲了一段见闻。他说:问美国学生为什么要学历史,绝大多数的回答就是
感兴趣。他问过台湾的学生,得到的回答是,为兴趣而学历史对我们太奢侈,我们是为
了救国而学历史;后来他接触到中国大陆的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竟如出一辙,尽管
两岸处于对立状况,各自所谓“救国”的含义可能相反。把学历史和救国联系在一起,
令他这个西方人感到十分新鲜。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学习和研究历史可以有如此不同的
角度。
最近想到这个问题是由对苏联解体的历史经验的各种看法引起的。
以史为鉴,鉴什么?
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民族颇有几个,好像没有像中国那样特别重视历史文本,对史书赋予
如此沉重的使命。最常见的说法是“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这里“替”是关键,为什
么不是“兴衰”?就是一个皇朝由盛而衰,最后被下一个朝代给“替换”了,这才是最
重要的。所谓一个朝代实际上是一个家族掌权,然后又被另一个家族夺走了,换了姓。
从历史中吸取经验...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