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世亲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n
发帖数: 1993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任何事都不能被严格逻辑证明,小乘也不例外。这个道理人都讲的很充分了。
禅师的一言一行都可作证。将头临白刃 犹似斩春风。我以前举过这个例子。
不知道这个旁人是怎么观察的。对一部分人来说,因痛苦自杀,就是贪嗔痴未尽。
凡夫转世还能有前世的记忆?没有隔阴之迷?退一步讲,就算他说出了前世的事,就能
说明这孩子是那人的后身?就不可能有其它原因?
S**U
发帖数: 7025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任何事都不能被严格逻辑证明,所以不要任何逻辑证明?逻辑跳越挺大啊。没证据没信
心,有一分证据多一分信心,比较合理吧。
将头临白刃 犹似斩春风,算是四无所畏的死无所畏,记一条。不过 JDT 也能,JDT 没
证果吧?所以还要看其他条。
经没有说∶因病自杀,就是贪嗔痴未尽。佛记说他得阿罗汉果,就是反驳你的理解。当
然这些个案,在部派有争议,也不是大家都同意。
凡夫转世可能有前世的记忆,Ian Stevenson,MD, has documented many cases.
Check it out.
S**U
发帖数: 7025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龙树、弥勒是很杰出,但是他们的传说太多,有的互相抵触,也很难分清事实与传说,
不是理想的例子。大乘除了他俩就无人?
举证是要看大乘列举的圣位标准啊,只符合一两项就算,不用大部分符合?那大乘经何
必列那么多标准?
你举靠谱的历史人物事迹,有什么好毁谤的?
沙门果经是阿含,说的当然是声闻圣者,不要偷换成大乘。大乘有没有圣者当然可以怀
疑讨论。此处正见是指「业果正见」,与承认世间有阿罗汉,读一下阿含跟注释吧,不
要自己乱猜。至于 JDT,回教徒是否都因无正见堕恶道,你能肯定?
a***n
发帖数: 1993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我就说不可证明嘛,早料到你会这么说了。比如我说节节肢解不生嗔恨,你可以反驳说
入定也能做到,楞严经中的五十阴魔也有刀砍斧剁如砍草木,这些都没证果。
所以考察阿罗汉要在信仰佛的前提下进行,需要信心的支撑。
他们说出他人生前的事只是个现象,他们是那些人的后身是对现象的解释,是事后诸葛
亮。但这个解释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只能有这一种解释。
S**U
发帖数: 702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如果不可证明,凡夫见到佛菩萨不认得就很正常了。
佛说十地之相,看来不是说给凡夫听的,而是怕圣位菩萨不知道自己的程度?
S**U
发帖数: 7025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六祖有佛三十二相的头上肉髻,足下千辐轮相?六祖金身还在吧,去看了告诉我。
a***n
发帖数: 1993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你去翻翻大智度论怎么说三十二相的
S**U
发帖数: 702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瑜伽论可是把三十二相当事实描述,不是当比喻。
不知道该听哪个大乘论师。
a***n
发帖数: 1993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大智度论也不是当比喻啊。三十二相是为了迎合印度人的喜好而现的像。在中国就不必
这样。
在印度也不能以三十二相判断是不是佛。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转轮圣王都能算如来了。
成佛是为了追求佛的智慧,不是那些相貌和超能力。
S**U
发帖数: 702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有三十二相未必是佛,但是佛有三十二相。这是经文明白的意思。
嘻嘻,你开始否定大乘经了。既然可以否认大乘经的明文,接下来就几乎可以随便解释
大乘是什么了。
你的解释大乘经里没有吧。

了。
a***n
发帖数: 1993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我否认大乘经什么了?
b*****l
发帖数: 3821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所以叫你不懂逻辑就省点力气。
你认为大乘没有圣者,能举出一个就可以证伪你的嘴炮。
举出两个你多少能接受的,省的产生造恶业的因。
大乘认为这些圣者没有问题,你认为有问题,
本着谁质疑,谁举证的原则,请自己要举证他们怎么不符合经论了。
否则提出任何事迹,一句“很难分清事实与传说”就回来了。
S**U
发帖数: 7025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大乘经说佛都有三十二相,你说不一定。
金刚经其实承认佛有三十二相,只是要人不要执著。
a***n
发帖数: 1993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问曰。佛智慧无量身相亦应无量。又佛身胜诸天王。何以正与转轮圣王同有三十二相。
答曰。三十二相不多不少义如先说。复次有人言。佛菩萨相不定。如此中说。随众生所
好可以引导其心者为现。又众生不贵金而贵余色琉璃颇梨金刚等。如是世界人。佛则不
现金色。观其所好则为现色。又众生不贵纤长指及网缦。以长指利爪为罗刹相。以网缦
为水鸟相。造事不便如著手衣。何用是为。如罽宾国弥帝隶力利菩萨。手网缦。其父恶
以为怪。以刀割之言。我子何缘如鸟。有人不好肩圆大以为似肿。有以腹不现无腹如饿
相。亦有人以青眼为不好。但好白黑分明。是故佛随众生所好而为现相好。如是等无有
常定。有人言。此三十二相。实定以神通力变化身。随众生所好而为现相。有人言。佛
有时神通变化。有时随世界处生。当生处不得言神通变化。又于三千大千世界中。随可
度众生处生则为现相。如密迹经中说。或现金色或现银色。或日月星宿色。或长或短。
随可引导众生则为现相。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人于
今故治肩[骨*專]。令厚大头上皆以有髻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鼻舌臂指髀
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贝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 阅读全帖
r******4
发帖数: 178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的开发-阿姜念

看,这个所谓的聪明人,在这里犯了极为低级幼稚的错误,
“后来很多的人的成功例子”,你怎么知道他们成功了,而不是失败了?因为这些人玩
弄一些所谓幡动心动,或者什么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你就以为他们成功了?
你应该这样说,他们的观点,看起来更符合自己的理解,所以是他们成功,其实不如说
那是你自以为自己聪明,用自己以为是真理的观点,去辨别这些所谓成功了的古人。
如果我们在冷静的观察历史,那些所谓的成功者,六祖也好,玄奘也好,甚至世亲,龙
树也好,都不是什么神仙人物,他们皆有自己的局限之处。世人对他们的吹捧,更多是
神化。
站在印度教的立场上,那些印度教历史上也出现很多著名的大师,他们德高望重,有着
不可思议的事迹,他们被自己的信徒无比崇敬和相信,但是站在佛法角度来说,他们却
还是外道,是邪见者。
小乘经典《卡拉马经》里面,佛陀说不能因为它是导师就相信,不能因为它是流传的就相信。
被大乘贬低的小乘,看起来更理性。
Y**u
发帖数: 5466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版务] 关于主贴的归类
大家好, 我有一个想法, 就是把主贴做一个标签归类,以方便大家的选择性阅读,
举个例子:
[讨论]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儒学]君子之道
[原创]修成三花聚顶并不难
[感悟]佛法幽深,难信,难解,难入
等等。。不知道大家觉的怎样, 版面会不会看上去更规范和有组织一点。。
具体的分类条目大家可以一起想(brainstorm),具体实施可以由发贴人自己加, 也可
以先不加(如果嫌麻烦), 回头版务加, 怎么样?
r****n
发帖数: 8253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痴人说梦?
我想你可能没有搞清楚一些问题,我曾经专门写过这样一篇文章,比较详细的总结了强
客观性,弱客观性,无客观性的三个区别,可惜被一个垃圾删除了。我也没备份。
这里粗略说一下
1、强客观性:认为世界是独立存在的,不依赖于意识,也不依赖于测量,物理量,物
质本身在没有意识介入或者测量的前提下,仍然独立存在,仍然以我们观察到的那样独
立存在。这个是世界大部分人的世界观,也是爱因斯坦等传统科学家的世界观,是他们
捍卫的哲学观念。量子力学因为违背了爱因斯坦的这种哲学观念,遭到爱因斯坦的不断
批判,爱因斯坦晚年一直和玻尔辩论,和量子力学为敌,核心其实是实在观的冲突。
在佛教里面,说一切有部类似于这种世界观,其实它是佛法所说的常见,是极端,本身
是佛陀所反对破斥的。
2、弱客观性:认为我们所观察到的事物,包括物理量等物理实在,是建立在测量乃至
意识参与的前提下才能成立。但是它并不否定存在一个客观的,脱离于意识或者测量的
世界,只是这个世界或者物质本身是人类难以理解的,是抽象的,隐性的,是没有时空
位置的。海森堡称它为潜在,那个斯坦福的物理学家赵午说它是抽象空间的抽象算符(
涉及到有争议的波函数的物理解释问...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8
大致来说,原始佛教推崇阿罗汉,修行以证阿罗汉为最高目标,发愿成佛的只有未来佛弥勒。虽然也推崇佛陀,依杂阿含∶佛陀的殊胜,是无师自悟,与具有十力,仅此而已。佛弟子尊佛陀是大师,但没有强调佛与阿罗汉的差距。本生谈中,才说到佛陀的慈悲,与多生累积波罗蜜的故事。
结集时大迦叶与阿难的争执,是以阿难退让结束。争执的发生,显示了阿罗汉间,对法的具体表现与实践,见解未必一致(所证解脱,还是彼此一致的)。在佛陀时,这类圣弟子间的不同,都是由佛解决,大家心服。对比事实,佛弟子开始注意到佛陀胜过阿罗汉,阿罗汉并不圆满。
到了部派分裂时代,大天五事,显示佛弟子间对什么是解脱,彼此间看法都不一致了。阿罗汉们既然不能解决法的分歧,仰推佛陀,以佛为准,成为解决分歧的ㄧ个方法。不过对阿罗汉还是尊重的,例如较早的阿育王时期,在桑奇建的三大塔,最大的塔供奉佛舍利,较小的两塔,分别供奉舍利弗与目楗连的舍利,就表现了对阿罗汉的尊重。
到大乘开始流行,初期大乘论师(龙树到世亲)是在声闻僧团出家的,著作也还是尊重声闻法。维摩诘经传出,开始批评声闻是焦芽败种,把阿罗汉描写得差劲。大乘仰推佛陀,以佛为准,以成佛为目标,而不再重视阿...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9
说的是鉴定大S的办法,这么快就有人跳出来了对号入座了.
你都能鉴定世亲菩萨没有证果,自然是真大S, 什么标准都不适合您,
这样就满意了吧,大S.
J******s
发帖数: 7538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著作
由诸译师先后译来我国的,约有三十多部:
辨中边论,摄大乘论释,大乘庄严论榉,大乘成业论,大乘五蕴论,大乘百法明门
论,唯识二十论,三十唯识颂等,这是关于大乘的;
小乘的有阿毗达磨俱舍论及本颂,止观门论颂等。在这大量的作品中,小乘以俱舍
为代表的杰作;大乘比较精义入神的,要算大乘庄严论释,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
等。但其作品为后代学者热切研究,及给子大乘唯识学的影响者,当推晚年所作的
唯识三十论颂。
g***t
发帖数: 2278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著作
People can start with 大乘五蕴论 and 大乘百法明门论 as a good introduction
to 唯识.
J******s
发帖数: 7538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著作
我更喜欢俱舍论这部聪明论。哈哈
堂主昨天的法会如何?

introduction
J******s
发帖数: 7538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著作
咳咳,俺思维模式很愚钝的,就能学时序靠前的。哈
J******s
发帖数: 7538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著作
我在看
俱舍论颂讲记 by 演培法师
so far so good
我比较喜欢看论,不喜欢读经。我觉得跟自己思维模式有很大关系的说。哈
b*****l
发帖数: 3821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著作
你如果有什么眼通就直接说出来嘛,
如果能鉴别果位也直接说出来嘛,
这样评荐别人有没有证果还有点说服力。
没有证果的人造的论还能被历代推崇,
这一块石头砸的玻璃可真不少。
S**U
发帖数: 7025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著作
演培法师话多,我读他的讲记就速读抓重点。
印顺法师讲论,文简义深,通常不能速读。
S**U
发帖数: 7025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的真精神Zz
佛说十二支缘起,以无明为生死根本,谈解脱生死,自然要说明什么是无明。
南、北传的阿含经,一致说无明的意义是不如实知四圣谛,没有其他的含意。如实知见
四圣谛,则断尽「见所断烦恼」,渐断「修所断烦恼」,解脱生死。
初期大乘龙树的中观宗,立场是大乘与「佛法」基础相同,没有改变「佛法」对无明的
定义。中期大乘弥勒、无著、世亲所传的唯识宗,著重大乘与「佛法」不共处,如无著
<摄大乘论>以十事显示大乘胜过声闻,扩大了无明的范围,要经历十地才断无明所治
障。后期大乘的如来藏说,如<胜鬘经>等,提出了「分段生死」、「变异生死」两种
生死,以不知如来藏(佛性)为无明。如来藏是声闻、缘觉所不能见的,所以他们没有
断根本无明,只断「分段生死」,还有「变异生死」,依此解决自宗「回小向大」理论
上的难题。其实中观、唯识两宗主张三乘究竟,认为「回小向大」不可能。<胜鬘经>
说两种四圣谛,而实以佛性为生死依。
汉传佛教流行的,是如来藏说。「佛法」的主张少有人懂。
中观论 观十二因缘品∶
众生痴所覆 为后起三行
以起是行故 随行入六趣 以诸行因缘 识受六道身
......
但以是因缘 而集大苦阴 是谓为生死 诸行之根...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简述佛法的流变-性空法师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要学习了解什么是真正的
佛法。在开放的环境中,并不是意谓著要舍弃佛
教的旧传统,而是要去思考如何运用传统的方
法,朝向崭新的历程并与现代生活结合。
很高兴能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研讨《转法轮
经》,我主要依南传佛教的理论来解释,因为
大家是在北传大乘佛教的系统里修学,所以我会
以个人对北传经论的了解,作一些比较性的介
绍。我们不是做学术性的探讨、研究,是希望对
大家的学习有帮助。因为要吸取传统的经验,我
们就从远一点谈起。佛涅盘后,弟子们在佛法流
传的过程中,因为经、律的偏重及其它一些因
素,从一味的佛教分裂为二部,后来又一再分裂
为十八部或二十部派,传至中国则演变为八宗
或十宗。部派中以一切有部(SabbattivAda)4
的影响最大。在萨迦(Sakya)时代,有部被称
为「国王的哲学」,因为当时的国王是以有部的
教义来弘扬佛法。有部的发展是以当时的印度西
北部──楗陀罗、迦湿弥罗(KarsmIra)为基
础,经由中亚,传至中国。而另一方面公元前一
世纪后大乘佛教渐渐兴起,向四方传播,也传来
中国。
当大、小乘佛教相继传至中国,随著时代演
变,小乘佛教教义在当时的背景...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对南传和大乘的态度
佛法理论,总要说明主动性的现象,与认识作用如何产生。说明了,并不表示是有我论
。说明有实体,常住,不变的能认识,才是有我论。
无著、世亲的唯识学,没有这个过失。
所有佛法的派别,都反对本体的唯物论。
d******e
发帖数: 4192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发个善心,说句公道话
就你这样前言不搭后语的,你还重新定义名词啊,
你根据什么定义,根据你的需要吧,太可笑了.
你就这样就把世亲推翻了?
要不是看见你的逻辑水平,我还不知道你是谁呢?
r****n
发帖数: 8253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发个善心,说句公道话

是普朗克长
南传阿毗达摩关于意识和色法分析的一个最主要特征就是它们全部是刹那刹那生灭
的,都是呈现出一份一份的特征。色法包括以色法为所缘的心识心所,都是有个最小
不可分割的单位,并且一组一组的相续生灭,显现出一种分立间隔但是又紧密相续的
特征,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就是无论色法还是意识本身,都是非连续的,都是量子化的。
这个非连续性,量子性,正是无常的极为重要核心部分。那种连续性的感觉,是一种
宏观错觉,连续性对应的正是恒常,非连续性对应的则是无常,而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
那种肤浅的无常。
这个最小不分割的单位,南传叫做究竟真实法,部派佛教称其为极微,它是佛法无常,
苦,和无我的重要理论基础。大乘佛教,尤其唯识思想,为了建立自己的唯心化理论,
极力破斥这个极微,破斥这个最小不可分割单位的存在。包括世亲在内的很多大乘论师
都极力否定这个极微。
因为假如存在最小不可分割的单位,将说明存在某种客观性,而如果有了客观性,那么
唯识的心外无境就不会成立,唯识的思想是建立在梦境的模型基础上,梦中的一切景物
,是自己的心臆造出来的,所以不需要什么极微。唯识认为所谓的山河大地,那都是自
己的内识里面的色法...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2

老歪的伟大理论,我知道,呵呵。
唯识的创立者世亲,无著,包括玄奘,那都是背书,只有老歪还有你,真正懂唯识机制。
老歪还有你的唯识理论,心所可以等于心识,厉害。
你去问问gder,去问问学唯识的弟子,七识可不可能等于行蕴?
r****n
发帖数: 8253
33

老歪的伟大理论,我知道,呵呵。
唯识的创立者世亲,无著,包括玄奘,那都是背书,只有老歪还有你,真正懂唯识机制。
老歪还有你的唯识理论,心所可以等于心识,厉害。
你去问问gder,去问问学唯识的弟子,七识可不可能等于行蕴?
Y**u
发帖数: 5466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法的真精神Zz
☆─────────────────────────────────────☆
Yisu (大头教主) 于 (Thu Jun 23 13:39:00 2011, 美东) 提到:
人生的悲欢苦乐只是心的作用,一切造作也是心的作用,佛度众生,只是要人觉悟
,心上再来个心,了解人生的所以然。觉是感觉环境的幻化,悟是悟到自心的缘妄,外
不被环境所惑诱,内不被妄心所转辗,明白自己天然有个自主独立性体,虽然一时糊涂
妄作,一觉便回到本来。所谓悲欢苦乐,和一切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不再上当,这是
个自主独立的伟大精神。佛不自称是佛的功能,是一切人无贤无愚无大无小自有的功能
。佛法的真精神就在此。
人生欲解决这个大问题,借佛的导力是一二,靠自己的努力是八九,若全然想靠佛
或定要靠自己不依佛法,这都是大迷信,不是佛子。
佛说因果,不是有了佛才有因果,佛说平等,不是有了佛才有平等,佛说众生与佛
,本来不二,不二即是平等,是众生自己本来平等,特地做来不平等。论到外相,自然
有大小高下美丑种种的不同,不同就不平等了,但一切相是缘生缘灭,幻起幻落,同一
不实,这是平等的,所以平等是实,不平等是幻,而世人...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沒有成佛
世亲菩萨《摄大乘论释》卷1:【论曰:「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世
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谓薄伽梵于《阿毘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无始时来
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槃证得』」释曰:此中能证阿赖耶识,其体定是阿
赖耶识。阿笈摩者,谓薄伽梵即初所说《阿毘达磨大乘经》中说如是颂。「界」者,谓
因,是一切法等所依止,现见世间于金矿等说「界」名故。由此是因,故一切法等所依
止因;
体即是所依止义。「由此有」者,由一切法等所依有。「诸 趣」者,于生死中所有诸
趣。「趣」者,谓异熟果。】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bbs.foyuan.net/thread-100916-1-3.html
G**W
发帖数: 1865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沒有成佛
世亲菩萨《摄大乘论释》卷1:【论曰:「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世
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谓薄伽梵于《阿毘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无始时来
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槃证得』」释曰:此中能证阿赖耶识,其体定是阿
赖耶识。阿笈摩者,谓薄伽梵即初所说《阿毘达磨大乘经》中说如是颂。「界」者,谓
因,是一切法等所依止,现见世间于金矿等说「界」名故。由此是因,故一切法等所依
止因;
体即是所依止义。「由此有」者,由一切法等所依有。「诸 趣」者,于生死中所有诸
趣。「趣」者,谓异熟果。】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bbs.foyuan.net/thread-100916-1-3.html
G**W
发帖数: 1865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沒有成佛
因為藏識本身有執藏的功能, 這裏我們先來確定執持業報種子的絕對不是意識, 因為意
識本身是緣生法, 是生滅性的, 一世就報銷了, 何況能執持業種百千劫 ? 教証如下 :
身灭,意识灭. 不灭的是什么 ?
世亲菩萨在《俱舍论》里说「身灭,意识灭」的道理,明白开示意识是有生灭现象的,
那么实相真心如果是意识心的话,那么真心实相就有生灭了,这样的说法就会造成在色
身灭后,真心也会跟着就灭了的情形出现,不再有实相存在,那么佛法不就跟外道法的
理论一样,成了「断灭论」吗?再且,有灭则必有生,有生与灭的现象则不寂静,这又
违反了佛法根本大义「三法印」里的「涅盘寂静」义。复次,如果没有这个能够执持收
藏记录一切种子的第八识的话,那么众生所做所为的善恶业报,要如何成就因果报应呢?
-
《成唯识论》卷三 玄奘菩萨亦云:「谓契经说:杂染清净诸法种子之所集起,故名为
心,若无此识(阿赖耶识),彼持种心不应有故。谓诸「转识」在灭定等时,有间断故
,根境作意善等类别,易脱起故,如电光等不坚住故,非可熏习,不能持种,非染净种
所集起心。
-此识(阿赖耶识, 藏識)一类恒无间断,如苣胜等,坚住可熏,契当彼经所说心义...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8
「小乘」这个侮辱性的词,在佛教经论使用的时间不是很早。初期大乘论师,如龙树、无著、世亲的论,都用较中性的「声闻乘」一词。初期大乘经,如维摩诘经、法华经、摩诃般若经,也是如此。
依楼上的逻辑,也可以说印度教经典很多,流传很久,大师辈出,所以印度教不可能是错的,包括印度教说佛陀是 Lord Krishna 化身的说法,也是对的。所以佛教其实是印度教的一支。
这是荒谬的逻辑。
那有了印度教又何必有佛教?佛教不是可有可无?
w*****r
发帖数: 7106
39
你丫也太小乘了一点。

、无著、世亲的论,都用较中性的「声闻乘」一词。初期大乘经,如维摩诘经、法华经
、摩诃般若经,也是如此。
是错的,包括印度教说佛陀是 Lord Krishna 化身的说法,也是对的。所以佛教其实是
印度教的一支。
b**d
发帖数: 7644
40
在印度本来佛教就是印度教的一部分,早就基本消失啦。。。。。
你说得蛮符合史实的。

、无著、世亲的论,都用较中性的「声闻乘」一词。初期大乘经,如维摩诘经、法华经
、摩诃般若经,也是如此。
是错的,包括印度教说佛陀是 Lord Krishna 化身的说法,也是对的。所以佛教其实是
印度教的一支。
Y**u
发帖数: 5466
41
你的逻辑真的很差。 我上面的意思是说大乘一脉是不太可能人为地因为贬低什么小乘
而发展了这么多经典。 是多少代人实际修行的体现。这是为了针对前面只要有符合大
乘的经典, 哪怕是阿含都被人说成被改动的行为而言。。
另外, 你有什么资格说印度教对还是不对呢? 就因为你信原始佛法? 在印度教的眼
力,你又算是什么呢? 还是那句话, 不要总是把自己当成无上的真理,也许对话还有
些基础。。

、无著、世亲的论,都用较中性的「声闻乘」一词。初期大乘经,如维摩诘经、法华经
、摩诃般若经,也是如此。
是错的,包括印度教说佛陀是 Lord Krishna 化身的说法,也是对的。所以佛教其实是
印度教的一支。
r**m
发帖数: 1825
42
一针见血

、无著、世亲的论,都用较中性的「声闻乘」一词。初期大乘经,如维摩诘经、法华经
、摩诃般若经,也是如此。
是错的,包括印度教说佛陀是 Lord Krishna 化身的说法,也是对的。所以佛教其实是
印度教的一支。
S**U
发帖数: 7025
43
大乘佛法就是上座部?你有证据?
大乘佛法的菩萨思想,跟部派中的大众部比较接近。无著、世亲谈法相,与部派中的说
一切有部与经部比较接近,与南传的分别说部远一点。
Y**u
发帖数: 5466
44
☆─────────────────────────────────────☆
Nonarisen (近在眼前) 于 (Tue Dec 6 17:08:42 2011, 美东) 提到:
建议大乘与小乘(包括南传)互相攻击的帖子应该全部删除.
首先,大乘,声闻乘都是佛法, 就象是两亲兄弟,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互相攻击除
了败坏佛法,没有任何意义. 我所接触过的密教与显教的大德(包扩已故的妙镜长老),
都注重小乘经典的学习, 他们从没把声闻乘, 南传佛法排除在佛法之外.
第二, 大小乘之间的一些争论在这里根本争不出什么结果. 既然争不出结果, 何必花费
宝贵的时间作无意义的争吵. 把时间花在修行上多好啊!
第三, 互相攻击是心胸狭隘, 修行欠缺的表现. 表面上是教义之争, 或者是打起护教的
大旗, 本质上是执着与情绪的宣泻.
所以我建议大乘,小乘, 南传, 密宗,等等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宗的教义与修行方法, 但不
可以抵毁他宗. 这个版上有帖很多南传尊者的教言, 为什么大家会喜爱? 因为那些文字
里所体现的是智慧与怔量. 所以如果真有智慧, 谁还在意是这一宗还是那一宗呢?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5
作者 : 不详
在“2001年北京大学东方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恒毓先生发表了“梵文与中国佛教”一文,据该文注 1 ,这篇文章以后又发表于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英文版发表于2001年5月21-23日在泰国曼谷举办的“梵文─东南亚文化融合的因素国际会议”,又于5月24日和8月20日报告于泰国摩诃朱拉隆功\佛教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宗教学系,近来又将此文上网。看来作者很重视这篇文章。但是,文中有些观点,笔者难以苟同,现在提出几个问题,与作者商榷。
文中恒毓先生对“中国佛教”进行界定。所谓“中国佛教”应指以汉文典笈为基础的“汉传佛教”。因为中国佛教除广大汉族地区的大乘佛教以外,还包括云南省的上座部佛教和蒙藏地区的藏传佛教。恒毓先生认为汉传佛教的英文应当是Chinese Buddhism
,中国佛教的英文应当是Buddhism in China,即存在于中国的佛教。对此,我完全赞同。本文讨论的内容只限于汉传大乘佛教,不涉及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
有位加拿大朋友向恒毓先生提出一个问题:“研究中国佛教是否研究梵文?” 恒毓先生明确回答:“仅仅研究中国佛教,基本上可以不用梵文。”虽然恒毓先生文中表示“尽...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6
作者 : 不详
在“2001年北京大学东方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恒毓先生发表了“梵文与中国佛教”一文,据该文注 1 ,这篇文章以后又发表于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英文版发表于2001年5月21-23日在泰国曼谷举办的“梵文─东南亚文化融合的因素国际会议”,又于5月24日和8月20日报告于泰国摩诃朱拉隆功\佛教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宗教学系,近来又将此文上网。看来作者很重视这篇文章。但是,文中有些观点,笔者难以苟同,现在提出几个问题,与作者商榷。
文中恒毓先生对“中国佛教”进行界定。所谓“中国佛教”应指以汉文典笈为基础的“汉传佛教”。因为中国佛教除广大汉族地区的大乘佛教以外,还包括云南省的上座部佛教和蒙藏地区的藏传佛教。恒毓先生认为汉传佛教的英文应当是Chinese Buddhism
,中国佛教的英文应当是Buddhism in China,即存在于中国的佛教。对此,我完全赞同。本文讨论的内容只限于汉传大乘佛教,不涉及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
有位加拿大朋友向恒毓先生提出一个问题:“研究中国佛教是否研究梵文?” 恒毓先生明确回答:“仅仅研究中国佛教,基本上可以不用梵文。”虽然恒毓先生文中表示“尽...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遗教经
<佛遗教经>在大正藏收入涅盘部。上座部没有对应经。<佛遗教经>是『阿含经』所
没有的,也就是初期结集『阿含经』时,还没有被采录。但马鸣依据他而作赞,世亲依
据他而造论,可见在佛灭五百年后,这部经非常流行,盛行于西北印度。
佛陀遗嘱,上座部是<长部第16经 大般涅盘经>,对应于汉传的<长阿含 游行经>。
http://www.ahan.tk/view/7/16/
从内容上看,<佛遗教经>偏重戒律,没有大乘的思想与术语,性质应该属于部派。
印顺法师对佛陀最后的教诫有专文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27/yinshun27-05.html
S**U
发帖数: 7025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卢台长到底是不是正信??
古印度宗教有辩论踢馆的习俗,似乎没传到中国来。没被人成功辩倒过的大师,多半有
些本事。
阿含经中就有一些外道来辩论踢馆,结果拜佛为师的事。维摩诘经也是传说∶维摩诘居
士辩论折服阿罗汉弟子。世亲传、鸠摩罗什传说他们改宗大乘的过程,也有这习俗的影
响。玄奘大师在印度开大会立真唯识量,也可说是摆擂台。一些大乘的传说,是否史实
,姑且不论,可以说明辩论踢馆的传统。
古代无著菩萨没被人辩倒过,卢台长还没通过辩论踢馆的考验吧。
辩论要依因明,PA 那种就算了。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G**W
发帖数: 1865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与GWZW探讨生灭这个时间现象
1)關於法友的 :『这种生灭的认识甚至可以否定修本身,我们修,什么在修呀?』
所以說生灭中有不生灭的,没有不生灭的,就不会有生灭的。否则就成了无因论,坠外
道邪见。
生灭中所成就的那些种子,落于不生灭中执持,遇缘则现行。否则无因无果,善恶无报
,不符法界事實.
所以 :纵经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
何能“纵经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呢 ?
因为那个不生灭的並沒有寿者相(时间相),它只是随缘流注,所以我们1000年前偷了
人家钱,而我们和那个被我们偷的人1000年中都不曾相遇,现在相遇了,就必须还他。
不得不还,你的意识(生灭的)根本不可能知道有这回事,但是你的不生灭的却一直埶
持著,所以因果能成偿。所做業行,並不是有某個鬼神拿個本子在記錄,而是自身的藏識
在作用.
修行或行善造惡,並不會唐捐其功,道理就在這.
2) 大乘佛法中般若系经典所说的如来藏,真心和唯识经典中所开示的阿赖耶识,就是
专讲你所提到的这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实相。而『这个』,也是禅
门明心求悟的标地。但是很多南传佛法的弟子不认为有如来藏这回事,关于这个实相,
您有空不妨多方面参考,但是不...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与GWZW探讨生灭这个时间现象
谢谢!
我是想拿那不生灭来比照师兄的生灭论所做出的不存在的论断,结果引出师兄一篇不生
灭的阿赖耶识讨论,倒也让我看清了师兄的认识中那是如何排序的,知道原来还可以把
生灭与不生灭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的认识之法。
师兄是说唯有阿赖耶识是不生灭的了?
说阿赖耶识是一切的种子,我觉得为什么不能说一切其实就是阿赖耶识呢?生灭的本质
,也可以是阿赖耶识蕴涵的一个性质,为什么不可以呢?否则的话,那生灭本身又是从
哪里来的呢?
那不生灭的,我称其为道。那是沿袭了老子道德经中的称谓。我觉得大家都发明称谓岂
不是太多了,我看老子挺老实的,说:我不知道它的称呼是什么,所以我就叫它道吧。
所以我觉得那样的称呼挺好。其实怎么称谓是无所谓的,本质上那就是一切的来源,也
就是一切。
但是我们人,因为有自我局限的存在,所以才有了自我。所以我认为的灵魂,恰恰是阿
赖耶识中有关“我”的一切特征的一个集合。也就是说,灵魂是阿赖耶识中的一部分,
是一个子集。
而师兄给灵魂加上的一个要求,也就是需要“意识到”才能是灵魂,我看倒是不必要的
。这就跟我们合眼睡觉了没有“主观意识”了,但我们并不是死去了一样的。所以灵魂
并不需要时刻有...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