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义谛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x*********o
发帖数: 208
1
索达吉堪布
问(5):我认识一位信徒,她曾经接触了一些不同的上师,有的上师说她可以修这个
法,有的上师又说她不能修这个法,结果使她感到无所适从。那么,在藏传佛教中,什
么人可以修什么样的法,是否有具体的标准?
答:我们首先应明确一条基本原则,即并非所有佛教徒的话都百分之百地可信,因一些
所谓的佛教徒根本就不深钻佛教教义,他们也从不按佛陀的教导切实次第实修。在这些
人异想天开的白日梦中,似乎只要依止一位上师就可以解决一切修行上的事情。在他们
的眼目中,个体的解脱、往生的希望、摆脱轮回的梦魇,所有这些需要修行者自己励力
去做的事情,仿佛统统都可以交给上师代劳。其实藏地的大成就者华智仁波切早就说过
,上师再好,也不可能像抛石块一样把你扔到清净刹土,最主要还是要靠你个人的努力
修行。
对这位无所适从的信徒来说,我个人认为,如果某个上师说她不能修某个法,那就似乎
意味着她本人可能不具备修这个法门的根基,也即她的根器不能适应这个法的要求。
不过一般说来,一个上师是不应该限定弟子修某些法的,因弟子的根基千差万别,正是
为了因材施教,释迦牟尼佛才随宜开演出八万四千法门以救度不同根性的众生。如果一
个修...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学佛经 之二 九品莲华
上一回,我们说到,国太夫人韦提希遭遇了家庭剧变。她在被幽禁的时候想到,她的丈
夫是一国之君,她的儿子是皇太子,早晚要接替王位,而她自己更是高贵无比的王后和
日后的皇太后。但是,即便是这样拥有无比权力和财富的家庭和个人,也会遭遇如此痛
苦,又何况是普通人呢。她想来想去,最后终于想明白,只要还在这欲望恒流的空间维
度中流转,无尽的痛苦便会永远伴随着每一个个体。想到这,她升起了无比坚决的出离
的心。她发自心底地要摆脱这丑恶的轮回空间,坚定地希望生活在清净祥和快乐的维度
。如果用我们现代社会的名词来比喻,就是她发起了坚定的要“移民”的决心。大家可
以回想比照一下自己当时决定移民时的心情。当然,韦提希夫人是要“移民”到一处永
远快乐的地方。她遥向耆阇崛山,顶礼乞求佛陀能慈悲开示彻底去除这痛苦根源的方法。
这时,佛陀感应到了韦提希虔诚的乞求,并感觉到这是个很好的良机向大众开示一个无
比殊胜的法门。佛陀在两位大弟子的陪同下,乘空来到宫殿。首先,佛陀展示诸多佛国
净土于韦提希之前,供她领悟参详。最后,韦提希做出了决定,她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生活。佛陀非常欣慰,随即便向韦提希及大众开示了净业三福以及前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宇宙中最伟大的工程
佛教在唐宋的时候最兴旺,到了蒙古人统治中国之后,由于蒙古人崇拜喇嘛教,因
此佛教逐渐没落;明朝初期有些恢复,但到了清朝依然崇拜喇嘛教,整个佛教就一蹶不
振了。有人也许不相信,怎么会这样?那就不妨去探究一下,佛门中最容易证得的初果
,证了没有?不然的话,至少也应该知道要怎样才能证得初果,如果连这个都不懂,那
就不能说他在修学佛法了。
有人说我身分低贱学不到佛法,那么贵为皇帝应该可以学到了吧?慈禧太后最有权
力了,她要向喇嘛学,当然喇嘛会把最高级的法教给她。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时候,在
紫禁城的慈禧太后著急了,只会哭哭闹闹,要不然就拼命“念咒”。慈禧和李莲英都相
信他们崇拜的喇嘛国师,教他们那个不可思议的密教神咒,说一天要是能够念此“千里
杀人的灵咒七十遍”,就可以把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德国的威廉大帝等等统统咒死。
庚子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有权力的大官载漪、载勋把北京九个城门紧闭,使
城内居民无法向四郊逃难,死伤累累。清朝也是一样崇拜喇嘛,所以才会有千里杀人的
灵咒,从元朝以来就一直把喇嘛教当成佛教,却不知道喇嘛教的本质根本就不是佛教!
为什么说喇嘛教不是佛教?因为喇嘛教无...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4
陈寅恪的“自由”与“哀伤”
刘梦溪
我不认为现在已经有了什么“陈寅恪热”,但近年学术界、文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
始注意到陈寅恪其人其学,这个特指名词的报刊引用频率日见增多,则是事实。不过迄
今为止我们对这位大史学家的了解还有限得很,对他的学术创获、学术贡献和学术精神
尚缺乏深入的研究。下面,我以平日研习所得,对陈寅恪学术的精神义谛稍作分疏。
1.“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
陈寅恪的学术精神旨归,就是他一生之中一再表述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的学术精神旨归,就是他一生之中一再表述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929年,他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最早提出这一思想。他在碑铭中
写道:“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宜发扬。思想而不自由
,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
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王国维1927年6月3日自沉于颐和园之昆明
湖鱼藻轩,是二十世纪学术思想史上的大事,百年以降,异说异是,不胜纷纭。岂知寅
恪先生在观堂(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因此人又称为海宁
r*****g
发帖数: 478
5
[上一篇] [本讨论区] [回信到本版] [修改] [删除] [回信给作者] [下一篇] [同作者阅读] [同主题阅读]
[返回首页] [分类讨论区] [全部讨论区]  讨论区
发信人: corpus (corpora),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Mar 8 08:25:30 1999)
黄念祖老居士著《心声录》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一九八七年演讲于北京莲舍)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欲证
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的圣教,必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在修行的道路上,
能辨别重要的途径,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在密法中见,修,行,果
,先有正见,才有正修
。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理与文句,指一指佛教的根本胜义与修行的要径。希
望初机的同修,认清目标与道路,稳步前进。
(一)本师证悟的无上胜义谛——大教之源,万法之本。
当初本师释迦牟尼佛,舍弃了王位,舍弃了最美丽的眷属,舍弃了世间难舍的一切,
只是因为大悲心
r*****g
发帖数: 478
6
[上一篇] [本讨论区] [回信到本版] [修改] [删除] [回信给作者] [下一篇] [同作者阅读] [同主题阅读]
[返回首页] [分类讨论区] [全部讨论区]  讨论区
发信人: corpus (corpora), 信区: Wisdom
标 题: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Mar 8 08:25:30 1999)
黄念祖老居士著《心声录》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一九八七年演讲于北京莲舍)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欲证
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的圣教,必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在修行的道路上,
能辨别重要的途径,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在密法中见,修,行,果
,先有正见,才有正修
。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理与文句,指一指佛教的根本胜义与修行的要径。希
望初机的同修,认清目标与道路,稳步前进。
(一)本师证悟的无上胜义谛——大教之源,万法之本。
当初本师释迦牟尼佛,舍弃了王位,舍弃了最美丽的眷属,舍弃了世间难舍的一切,
只是因为大悲心... 阅读全帖
h******u
发帖数: 5
7
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举要
黄念祖老居士著
以一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
言,功德实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
己对观音耳根圆通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
位大居士。
今天观音道场,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议功德。先师夏老常说:“理明、
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我们若能明白观音的发心是心
佛众生,三无差别;所得之果是上与十方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众生同一体,所
以感应道交,普门示现,我们的信就深哪,我们愿就切,行就专哪。所以我们对
于观音大士的成就,有所闻,有所信,有所解,能够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
一点都不明白的人,你修啊,修一劫。你要真能入了观音耳根法门,那就是圆修
啊。你修一天等于不明白的人修一劫,所以日劫相倍,大家实修是肯定的,但是
我们还须读诵大乘,希望能解第一义谛。要能解悟的话,你就成为圆人,你圆修
一天等于其他的人修一劫。这也就是我愿意来作一些供养的基本原因。
观音耳根圆通章在《首楞严经
P******a
发帖数: 478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大义今释(013)
013
详细指陈心物之真元。说出十八界因缘法则与自然之关系,指示一般见解之谬
误。由此可以概括近世自然科学理论与哲学原理,了然无遗。上下古今,一串穿
却。此是乾坤一只眼,直指心物同元,物我无二,涅盘生死,等是空花之境。人
生到此,可以向无佛处称尊矣。然而问题至此,辨理愈精而实际愈迷。黑松林忽
然闯出李逵,故有富楼那之卒然发间。若此世间之山河大地,形形色色之万有世
间相,究竟胡为而来者? 于是佛又不惜眉毛拖地,说出物质世界与众生世界之形
成,从时间以称世,以空间而名界。时空无际,而对待成劳,则天地一指,万物
一马。由身心而透法界。从法界复入身心。视此碌碌尘劳者,无非物理之变化。
但能寂然观化,本分事即不离目前,可以当下明白,归家稳坐,毋须骑牛觅牛
去也。所谓第一义谛,所谓第二义门,直指明心与闻思修慧,到此皆和盘托出,
不尽言诠矣。系以诗曰:
鱼龙鹏□亘相催,瞬息千秋自往来,小坐闲窗观万化,乾坤一马走云雷。
万物由来自不齐,南山高过北山低,
r****n
发帖数: 8253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毗达摩讲要(四)

这个表,只是一个相对角度,也并非毫无道理。
律藏侧重于戒,是戒学,这个没有任何问题。
论藏,侧重于“慧”,这个也肯定毫无问题,仔细读阿毗达摩就会了解他对修“观”是
非常重要的。修观,需要观察所有的名法和色法,也就是任何的身心现象,否则谈不上
解脱。而论藏,就是详细指出这些名法和色法都具体是什么,性质是什么,为修观做指
导。所以论藏在上座部佛教里面是非常被重视的,是学佛的入门,如果不读阿毗达摩,
那么对于经典的理解将是很肤浅的,修观也会很肤浅。
有争议的就是经藏是否侧重于“定学”。这个就是各自理解了。由于帕奥体系对于修观
是非常严格的,认为只有具备见物质最小组成的色聚以及名法的最小组成名聚的能力,
才谈得上真正修观,所以他把经藏划分为定学,也有他的道理。而且经藏,确实比较
偏向世俗谛,而论藏,则是胜义谛。
这种划分虽然有点勉强,但并非毫无道理,而且这个问题,是非常次要的,和阿毗达摩
本身没任何关系,我在看的时候,直接跳过。
A****a
发帖数: 274
10

胡扯八道。
阿含经典里面为数不多的说的我和心,是方便说法,是假立,和大乘的7识,八识根本就不一样
而且阿含经典何处说过心生万法,何处说过心幻起万法?何处说过一切唯心造?何处说过心无处不在,何处说过万法唯心?何处说过心可以造出佛土?
阿含经典说的”心“,也就是巴利文citta,大部分时候指的是识,部分是一种世俗谛的方便说法,为了便于理解而说的。
所以上座部的人在说经藏的时候,直接指出其中经典中有些描述是方便说,而代表胜义谛的阿毗
达摩则没有任何类似经藏里面我和心的方便说法,阿毗达摩里面的心,百分百都是”识
“的意思,阿毗达摩直接说识蕴就是心。
所有100多种心,全部都是识蕴。
而缘起就更不是八识了,因为阿含对于缘起的定义是万法的互为条件因果的规律性描述
,它毫无可能和大乘的8识等同。我说苹果是红色,但是我能说苹果就是红,红就是苹果吗?
按照阿含对于缘起的定义,绝无可能是缘起生万法,缘起不具备任何本体性质。12因缘
里面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这里面的缘就是法与法之间的因果条件关系。
而且英文把缘起翻译成condition,也就是条件。条件怎么可能生出万法来???
至于你歪痴教
W****i
发帖数: 565
11
超搞笑. 不懂装懂. 严重自欺 Anicca (runsun)特色. 3d....3d... :)

本就不一样
说过心无处不在,何处说过万法唯心?
谛的方便说法,为了便于理解而说的。
义谛的阿毗
苹果吗?
==
曾1哭2闹3上吊伪以自杀来威胁及敲诈他人的Anicca (Runsun)说:
结合对自己的观察认识,我基本确定我最近时间的突破和转变
其实是已证须陀洹果,也就是阿罗汉之初果.
Anicca (Runsun): 123456识是存在的, 大乘之7识是不存在的: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244665_3.html
Anicca (Runsun)行骗证据: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230599_0.html
r*****d
发帖数: 922
12
胜义谛和事俗谛搞混了.
众生界乃因缘合和而成,当然是有增有减.
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也不增不减吗?
r****n
发帖数: 8253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Belief
标 题: Re: 说到养老,谈谈信仰和善行的重要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8 22:32:17 2009, 美东)
我没认为要依经不依论,在南传,某些体系是把论藏看成高于经藏的,经藏被认为讲的
多是世俗谛的,而论藏是胜义谛。
在上座部,论藏不是指佛教弟子所说,论藏也被认为是佛陀所说。
我个人,觉得论藏在某些方面确实要超越经藏的。我认为修习原始佛法,论藏是应该学
习的,对于建立正见有非常大的帮助。
如果能够系统的学习阿毗达摩,将不可能再被外道那些邪说所控制影响,比如大乘阿赖
耶,如来藏,真如,包括waichi那种所谓的根法。
我没有认为抵触,我只是认为清净道论这种,它的标准是极为严格严谨的。
而阿含经,在某些问题上是相对比较模糊的。这也为某些外道提供了诠释空间。也确实
造成了一些修行方面的难题。比如关于证果的鉴定。
准确的说,南传某些派系是相当僵化固定的,是绝对的保守派,而且对于修行的标准极
为严格,典型的就是帕奥这个体系。按照帕奥的某些解释,南传
r****n
发帖数: 8253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难道这些都是断灭见?
无明avijjà。在《清净道论》中是这样解释无明的:以不适当的身恶行等名为不应有
(称为不应有、不应得的意思)。由这些不应当有的称为无明。
vijjà解释成存在,因为有了身恶行等等的存在,而不应该有这些存在的却拥有了,所
以这个称为无明,这是从辞源学来解释的。
而相反地,以身善行等名为应当有的(应当存在的),没有彼应有(没有这些应该有的
),所以称为无明。
这也是从辞源学来解释的。所以在这里vijjà用有、用存在来解释。
还有vijjà是知道、支持、了解。再加a就是不知道,不知道什么?
不知蕴、处、界、根、谛故为无明。
也就是对于五蕴、对于十二处、对于十八界、对于二十二根、对于四圣谛不知道、不了
解,称为无明。
或者又以:
不知以逼迫为苦等四种义故为无明。
也就是不知道苦、不知道集、不知道灭、不知道道等等。
还有:
令有情驱驰于无始轮回的一切胎、趣、有、识住、有情居,故为无明。
或者:
奔走于究竟意义上并不存在的女人、男人之间,而不奔走于存在的诸蕴等,故为无明。
也就是说,只是知道概念法认为有女人、男人,但是在究竟意义上、在胜义谛上是不存
在的这些女人、男人,不了解在究竟意义上来说称为
b*****l
发帖数: 3821
15

哦,也许我理解错了。
呵呵,众生真不起分别心,还用修什么法。因为说道证物,我以为我们在谈比较胜义谛
的东西,不好意思。
现在能见到的法太多,真不知道是我们的福报太好还是太坏。
Y**u
发帖数: 5466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1-5)
【5.1.1林中遇贼(半奴嗟国、喝逻阇补罗国,林中遇贼:砾迦国)】
师向西南行,涉山间水,至半奴嗟国。又东南行,至北印度境,再向东南下山渡水,至
砾迦国。这里属印度的边荒地区,言语、风俗、服饰多不相同,民风轻薄粗俗。
又走三天,到耶补罗城,借宿外道天祠过了一夜。第二天到奢羯罗城,城里还有一座寺
院,僧徒一百多人,从前世亲菩萨曾经在这里撰写胜义谛论,旁边有一座塔,高二百多
尺,传说是过去四佛说法的地方,留有佛陀经行的遗迹。
奘师等一行人从此出了那罗僧诃城,向东行至波罗奢大森林,忽然遇到一群盗贼,有五
十几人,把奘师及随行的人衣服财物全部夺走,并挥刀押到路旁一个干枯的池中,想要
加以杀害。幸好池中多荆棘杂草,跟随奘师的一位沙弥,发现南岸有一条水道,勉强可
以容纳一个人走,于是机警地暗示奘师一起从暗道中逃走。师徒两人飞也似的跑了二、
三里路,遇到一个耕田的婆罗门,才把遇盗贼的经过告诉他。婆罗门立刻放下耕牛,取
下贝鼓猛吹,召集了八十多人赶往林中。盗贼看到人多,一下就四散逃掉了。
奘师亲自到池中,解开被捆绑的人员。村民见大家衣物均被剥夺,纷纷布施衣服给他们
穿,并带他们暂时到村中去投宿。经过此
r****n
发帖数: 8253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我的讨论

如是我闻的我,是方便说法,佛法叫做世俗谛,这个我,是假定出来的,佛法叫概念法
,为了方便交流。
如果从胜义谛角度谈,没法语言交流。
b*****l
发帖数: 3821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顺法师的悲哀 自 序
自 序
──写于第一版向全球发行之际
龙树大师在《中论·观因缘品第一》中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
无因,是故知无生。」从佛法的胜义谛上说,一切法无生;不过,从世俗谛上说,则一
切法分明。凡事之兴,必有因缘;本书之作,势在必然。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到印顺法师的著作《般若经讲记》。由于这部著作主要是
解释《金刚经》的,而众所周知的是,《金刚经》在中国佛教乃至民间皆有相当广泛的
流传,人们都认为《金刚经》的语言十分优美、思想非常深邃。然而无比遗憾,我对印
顺法师的《般若经讲记》读之再三?始终感受不到佛法的气息,所以就干脆不看印顺法
师的书了。几年后,我意外地与大陆佛学家胡晓光先生相识,可谓一见如故,彼此就佛
法问题作了深入的长谈。我们对印顺法师的一致看法是:印顺法师的思维过于简单,与
无比深刻、严谨的佛法思维很不相称。事隔多年,如今在海外,接触印顺法师著作的机
会无形中增加了许多。然而令我无比吃惊的是:印顺法师的著作中居然大量存在违背佛
法的论断,和对佛法的种种曲解,这是我以前从未料到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
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台湾的佛教。因为,从佛教的角
r*****d
发帖数: 922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经的七种版本
译本中只是空而不是自性空是符合中观思路的.中观分二谛.当讲胜义谛的时候所谓因缘
和自性都不存在.因缘所生是世俗谛中的概念.

vedana
r*****d
发帖数: 922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持不殺生戒的开示
太可怕了.可惜六祖大师传的法被解成这样.自己和自性的差别是世俗谛和胜义谛的差别.
Y**u
发帖数: 5466
21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
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
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
。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
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
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
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如来说:富楼那啊!正如你所说,世间一切本然清净,为什么突然现出山河大地?你没
有听如来宣说觉的真性是无上的明,是无上认知了别智慧,本真的觉亦是认知了别的无
上灵明吗?富楼那说:世尊,我曾常听闻佛宣说这个义谛。如来说:你所说的觉明,指
的是觉的本性是无上认知了别智慧呢?还是只是无了别智慧的觉,即不明的觉,而我们
则要去明了它,所以称它为明觉?富楼那说:如果以不明来称名觉,那么觉就无听明了
,如来说:如果觉没有能认知别的明的智慧,那就不会有什么明觉。有
S**U
发帖数: 702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缘起甚深
瑜伽师地论卷十○ 披寻记336页第9行
问∶如世尊说缘起甚深,此甚深义,云何应知?
答∶由十种相,应知缘起甚深义。谓依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说。
依无常义者∶
谓从自种子生,亦待他缘。
又从他缘生,亦待自种子。
又从自种子及从他缘生。而种及缘,于此生事,无作无用,亦无运转。
又复此二因性功能非不是有。
又诸有支,虽无始来,其相成就。然刹那刹那,新新相转。
又缘起支,虽刹那速灭,然似停住运动相现。
依苦义者∶
谓缘起支一味苦相,而似三种相现。
依空义者∶
谓缘起支,虽离有情作者受者,然似不离显现而说。
依无我义者∶
谓缘起支,虽不自在,实无有我相,然似我相显现。
依胜义谛,诸法自性,虽不可说。而言诸法自性可说。
杂阿含二九三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异比丘∶「我已度疑,离于犹豫,拔邪见刺,不复退转。心无所著故,何
处有我?为彼比丘说法,为彼比丘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所谓有是故是事有,
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
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乃至如是
r*****d
发帖数: 922
23

不是佛法要怎么怎么样,而是法尔如是.
在胜义中诸法皆空,但显现上因果不虚.吃肉和不吃肉,因不同,则果也不同.
吃素是空,那吃其他食物是不是空? 如果吃食物是空,不用吃饭不就完了.
"诸佛依二谛,
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
二第一义谛,
若人不能知,
分别于二谛,
则于深佛法,
不知真实义。"
S**U
发帖数: 7025
24
林生茂居士口译
因此,佛所说的教法,也是相对应于众生。一开始,佛陀所说的是相对于外相的修持;
在外相的修持上,主要便是藉助于戒律 方面的 教授。至于主要的外相修持,也就是行
为上的修持方法。
尔后,佛陀则进一步的讲演了内相的修持。关于内相上的修持,则是进一步的开示相关
于诸佛的清净佛土、极乐净土等等。
是以,佛陀开示了∶倘若行善做好,来生就会投生到这般的清净净土当中,或,因为如
此的善行,所以会有很好的来生;再如,如果做不好、造恶业,来生就会堕至三恶道,
将会受至各种不圆满的各式痛苦等等。
到了最后,佛陀则开示∶一切的修行,最重要的是在于我们的自心;因为外在的行为、
举止,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修心」才是最重要的关键,也就是我们对「自心上的
观照」。
因此,佛陀在密相──密的修持上,最主要的就是开示密乘、金刚乘的各种修持法门。
同时也提及∶在修行当中,依止金刚乘的教法修持,能够非常迅速的证得修行的果位。
如果是依著显乘修持( 此处所讲的是经部如中观的见地),那么,证得果位的力量,以
及时间、速度,就较为缓慢,不似修持金刚乘的法门般快速。尽管在开示上,有著时间
快慢的区别,但是并不意味...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25
☆─────────────────────────────────────☆
runsun03 (runsun) 于 (Thu Apr 8 19:14:50 2010, 北京) 提到:
在佛陀制定的沙弥十戒里,第十戒是:不捉持金银宝物,也叫金银戒。此戒乃因佛陀认
为金银货币易使人增长贪心,易与人争利,最后成为财富的奴隶,终为钱财所束缚。所
以,为了破除贪心佛陀对出家人而制定了这条戒。
在《北传杂阿含经第九一一篇》里记载,佛陀告诉一位长者说:「主张沙门比丘可
以接受并储蓄金银宝物是清净的说法并不正确,我从未这么说过,这也不符合法义,当
然会受到谴责。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沙门比丘若是接受并储蓄金银宝物就是不清净!
不是出家沙门应该有的行为,更不是出家佛弟子应有的行为。」
最后佛陀还告诫诸比丘:「比丘们,从今日起,如果你们需要的是木头,就应该向
在家人表明需要的是木头;如果需要的是草,就应该表示需要的是草;如果需要的是车
乘,就要表明需要的是车乘;若是需要人力服务,就应该表示需要的是人力服务。千万
不可擅自接受金银宝物的供养!」手不捉金银戒是佛陀亲自设立的僧...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26
☆─────────────────────────────────────☆
racolf (浣豺) 于 (Wed May 19 11:57:46 2010, 美东) 提到:
请教各位大虾,想为老人祈寿祈福,应该诵哪部经,或者那部书可以为老人增寿免病日
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办,恳请有道之人指点,谢谢。
☆─────────────────────────────────────☆
bigfool (fool) 于 (Wed May 19 13:14:53 2010, 美东) 提到:
地藏经,药师经,金刚经,心经这些是比较常见的。

☆─────────────────────────────────────☆
fishrice (fish.rice) 于 (Wed May 19 13:18:28 2010, 美东) 提到:
哪位高人能讲讲念经发生作用的机理么?
☆─────────────────────────────────────☆
racolf (浣豺) 于 (Wed May 19 14:02:14 2010, 美东) 提到:
谢谢
☆──... 阅读全帖
S******0
发帖数: 227
27
这篇还是不错,matrix的逻辑还是很到位的,
不过佛法的东西不仅仅是逻辑可以解决,
不是指不合逻辑,而是说以亲见为实,
7识、八识一定要修证、体会才行。
这些识天天混在一起,类似浑浊液,混在一起只看见一团朦胧,
而看不见他们各个分离的状态。
必须有高速离心机制,把他们分离开来,
才能分清各个成分的功能。
初步体会,大部分的法门的入手处就是先能分离。
能分解出各种成分后,才能有效地运用各种功能而不致迷惑,
进而进行深入的修行。
再类比一下,就比如居里夫人当年的熬沥青,多年的
工作分理出镭,都是打基础,然后才可以进入正题、研究
元素的功能。
佛法和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精神相同,都是要一杆子插到底。
再看看waichi说的,还是很感触,他其实是直指,
跟历史上禅宗的直指没什么两样。
不过,大家就像陀螺,碰着就转圈,还是看不见。

!”
cannot
根本
”心
本无
况到
识“
:“
苦无
,才
释了
乘里
幻起
识。
稽首
求,
那律
,精
、正
、尊
吗?
凑在
它本
就一
本就不一样
说过心无处不在,何处说过万法唯心?何处说过心可以造出佛土?
谛的方便说法,为了便于理解而说的。
义谛...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3893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斗爸你可真爱删贴
18993是讨论waichi根法的,这是你个人兴趣吧
发信人: Samuel10 (Samuel),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合集] 小乘的缘起法和大乘的万法唯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10 19:52:35 2010, 美东)
这篇还是不错,matrix的逻辑还是很到位的,
不过佛法的东西不仅仅是逻辑可以解决,
不是指不合逻辑,而是说以亲见为实,
7识、八识一定要修证、体会才行。
这些识天天混在一起,类似浑浊液,混在一起只看见一团朦胧,
而看不见他们各个分离的状态。
必须有高速离心机制,把他们分离开来,
才能分清各个成分的功能。
初步体会,大部分的法门的入手处就是先能分离。
能分解出各种成分后,才能有效地运用各种功能而不致迷惑,
进而进行深入的修行。
再类比一下,就比如居里夫人当年的熬沥青,多年的
工作分理出镭,都是打基础,然后才可以进入正题、研究
元素的功能。
佛法和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精神相同,都是要一杆子插到底。
再看看waichi说的,还是很感触,他其实是直指,
跟历史上禅宗的直指没什么两样。
不过,大家就像陀螺,碰着就...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见性是入不疑门【玄机原创】
在我们的惯常经验思维里面,我们认为在我们的思想深处,或者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
个某种宝贵的东西,我们只是被外表的东西迷惑了,当去除外表的迷惑,剥去外壳,就
会找到那个本来面目,它是无所不能的。
这个东西在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名称,有人称其为灵魂,有人称呼为道,或者梵,或者
本觉,本心,自性,真我,大我。。。。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都是万法生起的源头,都是恒常不灭的,有具有某种主宰性质,某些
也成为轮回的主体。
印度教的梵,更趋向于实体化,独立化,而大乘佛教为了避免我见的倾向,将如来藏,
本心这类东西通过不二论和空性进行了弱化。认为和五蕴不一不异,或者用胜义谛的
不可言说来进行掩盖。但是却仍然无法掩盖神我的性质,尤其当这种理论被后代大乘
人认为是究竟了意之后,则显然背离了佛陀的无我论。
这个问题,也确实相当的不好理解,只有对五蕴的整个运作机制有着清楚的了解,对五
蕴和涅槃的关系正确认识,尤其对缘起法深入理解,才能有机会破除这种认为存在某个
不被贪嗔痴所染的真心本性的错误思维。
而且如果有这种错误的概念,是绝对没有任何可能证涅槃的,佛陀之所以提出独特的无我论,
之所以要批判梵我这类思想,更重要的...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成唯识论--百度百科
成唯识论
百科名片
成唯识论《成唯识论》(梵文:Vij?āptimātratāsiddhi),中国唯识宗立宗的主
要理论依据,以大乘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世亲的《唯识三十颂》为主线,由唐代著名
高僧玄奘三藏法师揉合印度十大论师的诠释编译而成,最能体现法相唯识学派的基本思
想。
目录
成唯识论
集注
内容
注疏
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Vijñāpti-mātratā-siddhi-?āstra)   佛教论书。又名《
净唯识论》,简称《唯识论》。玄奘糅译印度亲胜、火辨、难陀、德慧、安慧、净月、
护法、胜友、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分别对《唯识三十颂》所作的注释而成。10卷。传
说玄奘留学印度时,曾广收十家注释(每家各10卷),并独得玄鉴居士珍藏的护法注释
的传本。回国后,原拟将十家注释全文分别译出,后采纳窥基建议,改以护法注本为主
,糅译十家学说,由窥基笔受,集成一部。
集注
玄奘糅合十家之说,又经剪裁组织,各家原说很难分辨。窥基所作疏释,以护法之
说为正义,故释文所引《唯识三十颂》颂文,可能有采用护法一系所用的本子,个别地
方与现存梵文、藏文本颇有出入。开头的“序颂”和末尾...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185
31
in case you didn't read it before.
=============================================
成就山法精华--大圆满修持精要
(修持山上闭关法,易成就之明显教授及所采取精华)
顿珠仁波且开示
顿德、罗布、诗卓三位仁波且合译英
李福衡、陈承泽、陈健强合译汉
恭敬顶礼最高荣耀及仁慈无比上师尊足前以归依。
求加持我及我的眷属弟子们,令内心很快生起觉悟!无有颠倒,在这一生得持勝地

对这些幸运的人,因他们过去曾发十分清净心,具足善业,对殊胜怫法,甚深密义
的大圆满,及上师
开示具足信心,发愿修行直至究竟。现在因缘成熟,乃示这个讲解,以便作为在山闭关
的入门方法!对於
修大圆满满非常重要。
教导分三:
第一前行:先断除欲念及执著,以求法之念,净化自心。
第二正行:先除去关於见、修、行各种错误的观念,然後实践修行。
第三持续修行:严守三昧耶戒律及誓句,完成今生修行应做的事。
第一前行
很奇怪?我们的意识有时能明显察觉一切!但有时却非常蒙昧混乱。意识与本觉,原
本是同一体...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版务]Wisdom版1月精品文集
发信人: JeanIris (碧螺春·桂花乌龙),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印度教的不二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16 11:24:11 2011, 美东)
mark

上没有差别。这是解决根本上对立的一个方式。
与涅盘的差别,不二。苦与乐的差别,不二。善与不善的差别,不二。等等。
什么东西解脱了?
二元、多元还是不二。
象上有差别,但都没有自性,也没有自性差别。差别只是假名安立。
所有都是虚妄的,差别也是虚妄的。舍去虚妄的差别,无所执著,则如来藏显现。修观
,也就依此原则修,舍妄(分别)显真,细节可以变化。
法是自相安立,不是假名安立。说到实相(胜义谛),还是不可言说,心境不二的超越。
r****n
发帖数: 8253
33

呵呵,世俗谛胜义谛这一套,你自己玩得转吗?你真的明白吗?
大乘祖师都玩错了,将本来是究竟谛的名色弄成了世俗谛,你觉得你行吗?
自己都糊里糊涂。
嗯,想象我认为x=y,于是。。。。
S**U
发帖数: 7025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为万法之首,佛法无边
你把胜义谛的无差别,用在世俗谛。
解脱胜过轮回。如果认为解脱、轮回没有高下,何必解脱?
还在轮回的凡夫,说解脱、轮回没有高下是耍嘴皮子。有本事去地狱度众生,再说解脱、轮回没有高下。
J******s
发帖数: 7538
35
你说的俗义谛善恶是从果来证明的,那么行动的时候怎么判断?回头再看?不是晚了吗?
佛法有对贪做具体标准的,量化的标准?
S**U
发帖数: 7025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教的不二论
这个问题很广,我试著从一个角度来谈。
从宗教实相的角度,不二论最根本的意思是「这个」与「那个」的差别是表象,实际上没有差别。这是解决根本上对立的一个方式。
以佛法实相的角度就会说,能缘(心)与所缘(境)表面有差别,其实是不二。生死与涅盘的差别,不二。苦与乐的差别,不二。善与不善的差别,不二。等等。
生死与涅盘在现象上有差别,要理性的解释,就会想如何可能从生死到涅盘?无我,什么东西解脱了?
原始佛法是重视实践证果的,圣弟子当生见法,毫无疑惑,不需要理论探讨,实相是二元、多元还是不二。
龙树的回答,是这是对生死与涅盘有自性见、实有见产生的伪问题。生死与涅盘在现象上有差别,但都没有自性,也没有自性差别。差别只是假名安立。
如来藏系的回答,与龙树接近,不同在如来藏是绝对的、不二的、超越的存在,其他所有都是虚妄的,差别也是虚妄的。舍去虚妄的差别,无所执著,则如来藏显现。修观,也就依此原则修,舍妄(分别)显真,细节可以变化。
唯识与中观的不同,是主张世俗谛上,缘起法(依他起相)的差别是自性差别,缘起法是自相安立,不是假名安立。说到实相(胜义谛),还是不可言说,心境不二的超越。
z*****n
发帖数: 633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教的不二论
书背的不错。再说一点可能书本上还没看过的关于不二。
不二还说明什么?
说明并没有绝对的二边,比如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
怎么说呢,比如四大,地水风火,世间没有绝对的地大,也就是没有纯地大,
必兼有水风火大,唯地大多,显现为地大,水风火此3大隐。其他三大也如此。
善恶也如此,所谓善法,乃善法显,恶法隐,非有法纯善,隐显皆随因缘。善恶不二故。

上没有差别。这是解决根本上对立的一个方式。
与涅盘的差别,不二。苦与乐的差别,不二。善与不善的差别,不二。等等。
什么东西解脱了?
二元、多元还是不二。
象上有差别,但都没有自性,也没有自性差别。差别只是假名安立。
所有都是虚妄的,差别也是虚妄的。舍去虚妄的差别,无所执著,则如来藏显现。修观
,也就依此原则修,舍妄(分别)显真,细节可以变化。
法是自相安立,不是假名安立。说到实相(胜义谛),还是不可言说,心境不二的超越。
J******s
发帖数: 7538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教的不二论
mark

上没有差别。这是解决根本上对立的一个方式。
与涅盘的差别,不二。苦与乐的差别,不二。善与不善的差别,不二。等等。
什么东西解脱了?
二元、多元还是不二。
象上有差别,但都没有自性,也没有自性差别。差别只是假名安立。
所有都是虚妄的,差别也是虚妄的。舍去虚妄的差别,无所执著,则如来藏显现。修观
,也就依此原则修,舍妄(分别)显真,细节可以变化。
法是自相安立,不是假名安立。说到实相(胜义谛),还是不可言说,心境不二的超越。
a***n
发帖数: 1993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教的不二论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1.htm
第一章 乔荼波陀与《圣教论》
第一节 导言
《圣教论》1一书是印度婆罗门教正统派哲学吠檀多不二论派的经典性著作,作者为乔
荼波陀。乔荼波陀(GauaDpAda)是否为一历史人物,至今仍有争论。在名字GauaDpAda
,pAda是尊称,有时人们也称他为GauaD,以及还有一些别的称谓,如Gau-dacarana,
GauaDpAdAcArya,或者GauaDAcArya。乔荼波陀的生平不详,只有一些传说。据说印度
古代的拘罗尸陀罗国(Kuruksetra)有一条叫做希罗拉瓦蒂(HirarAvati)的河流,在
河岸上住着一个叫做乔荼(GauDa)的种族,其首长就被尊称为乔荼波陀。有关他的生
卒年代,我们只能进行推测。印度传统上认为乔荼波陀是商羯罗(700一750)的祖师,
是商羯罗的老师哥宾达(Govinda)的老师。商羯罗在对《圣教论》所作注疏中2称乔荼
波陀为“祖师”(paramaguru),或者“老师的老师”(guror garIyasa)。印度哲学
家达斯古普塔甚...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教的不二论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2.htm
第二章 商羯罗与《示教千则》
第一节 时代背景、生平和著作
商羯罗(ZaGkara)是印度中世纪吠檀多哲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不二论理论家。关于
他的传记保存下来的至少有11个,但都为传说、神话一类。其中最有名的是14世纪的吠
德耶罗耶(VidyAraNya)所作的《商羯罗世界的征服》,但也由于它是商羯罗以后数世
纪的作品,故难以让人相信。首先关于他的生卒年代就很难确定。1882年印度的波答迦
(K.B.Pathak)提出,商羯罗的生卒年代约为788~820年,此说法为学术界沿用。现代
日本学者中村元对此说法进行了再考证,他认为700~750年更为妥当些,他的意见获得
了雷诺(L.Renou)和英戈尔(D.H.H.Ingalls)的赞同。1
公元5~6世纪之间,匈奴人从中亚向印度入侵,曾一度造就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代的
笈多王朝的政治制度,在6世纪遭到了全面的崩溃。7世纪时戒日王又恢复了印度北方的
和平,但在他死后北印度又很快再次遭到政治上的分裂。而南印度在6世纪中叶以后大...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774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教的不二论
这个不二论在原始佛法里并没有强调,而在后来的大乘佛法中被提出,与原来的印度教
╱婆罗门教的观点是否是有关联的?这应该是代表了两种表述世界真相的思维方式。

上没有差别。这是解决根本上对立的一个方式。
与涅盘的差别,不二。苦与乐的差别,不二。善与不善的差别,不二。等等。
什么东西解脱了?
二元、多元还是不二。
象上有差别,但都没有自性,也没有自性差别。差别只是假名安立。
所有都是虚妄的,差别也是虚妄的。舍去虚妄的差别,无所执著,则如来藏显现。修观
,也就依此原则修,舍妄(分别)显真,细节可以变化。
法是自相安立,不是假名安立。说到实相(胜义谛),还是不可言说,心境不二的超越。
r****n
发帖数: 8253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向大家推荐越尘集
关于是否存在极微,是否存在不可分割的色法和名法,大乘唯识的创立者为世亲为了建
立自宗,在他的《唯识三十颂》里面批判了很多。
针对有人认为存在最小的有体积大小的极微,他是这样批判的
“极微与六合,一应分成六,若与六同处,聚应如极微”
这段的意思大意是这样的,极微如果存在体积,那就可以分割(分成六个),但是既然
可以分了,那么就还是聚合的,不应该是极微。
这个辨破表面看起来挺有道理,挺有逻辑,但实际它是错误的。
他强行加入了一个前提,就是“既然有体积大小,就一定可以分割下去”,对于古人来
说,他们不明白那些深刻复杂的物理法则和数学公式,他就认为只要有体积大小就肯定
可以再分。但实际上当被分割到普朗克长度以后,就确实没有办法再分割下去了,这里
面有一些很深刻的物理法则。量子力学的这种发现,也已经被很多实验所证实,也有自己
严格的数学基础。而如果无限可分,则会导致很多物理现象无法解释。
当然这种论证方式,起码要比某些人用所谓的胜义谛不可思议来掩盖要好,起码世亲提
出了自己的看法和逻辑,而今天我们再重新看这些逻辑和观点,那么结论就未必一样了。
r******2
发帖数: 1021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谁坍缩了波函数?zt

如果这个解脱时的心,和平常我们所说的"心"是同一个,是贯穿于世间和涅槃的,那么就
变成如来藏思想,如果这个心,仅仅是一种方便代称,那么就没有问题
泰国的阿姜们在语言描述上相当随意,我自己也不喜欢这类语言,这非常容易引起误导。
如来藏讲的本心是一种不生不灭的本体,而且它还能产生现象(自性能生万法)。但是
涅槃本身是没有办法产生现象的。而且涅槃关键就是和五蕴完全冲突。
而大乘的空性,其实是抽象的波动态本身。尤其是物质本身的波动态。
大乘说诸法毕竟空,诸法本无生灭,这些句子如果应用于物质本身,即任何粒子性的物
质都有抽象非实的一面(诸法毕竟空),任何粒子性的物质都有并不生灭的一面(诸法
本无生灭),那么就是正确的。
龙树说五蕴是世俗有,而胜义谛上是空,是无,而正因为五蕴具有这个空的特性(具有
波动的抽象存在),所以才能显示出世俗的有(实在的粒子),空有不二。
这话确实并没有完全错误,我相信这是龙树以及很多大乘人针对一些现象经过苦思冥想
而想出来的。
确实,作为粒子性的存在(有),它绝对不可能凭空产生,它本身一定需要某种形式导致能够缘生,而这个性质,就是大乘所说的空性。对应的是存在的另外一面...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薛定谔猫与不二论

薛定谔猫态仅仅是一个思想实验,而且实际也不存在即死又活的猫。因为猫本身也有意
识,只是科学家不认可,如果有意识的东西,就不可能存在叠加态。这个薛定谔的猫本
来只是用来嘲讽哥本哈根解释的。
佛法所说的原本的真实不是这种。实际上站在胜义谛的绝对角度,无论是不确定的叠加
态,还是确定态,他们都属于真实,都属于实相,只是后者具有无常性。并且被人们错
误的认知。
佛法的阿毗达摩,将涅槃和名法色法,全部列为究竟真实法,并没有说涅槃是真实的,而名法色法是虚幻的。
同样,站在绝对的角度,无论确定的的粒子态,还是不确定的,抽象的波动态,都是真实的
薛定谔猫态和不二论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它实际是否定不二论的。
不二论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东西贯穿A和B。但是根据互补原理的波和粒的互斥性,不可
能有这个统一的东西贯穿A和B。
叠加态仅仅是事物A一面的性质(波),而确定态(粒)是另外一面的性质,这两面性
质互相排斥,但是共同构成完整的存在形式。这绝非哲学上所谓对立统一。
佛法把这个叫做“我见", 是修行最主要破斥的,也是解脱最大的障碍。
w****g
发帖数: 774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薛定谔猫与不二论

:薛定谔猫态仅仅是一个思想实验,而且实际也不存在即死又活的猫。因为猫本身也有
意识,只是科学家不认可,如果有意识的东西,就不可能存在叠加态。这个薛定谔的猫
本来只是用来嘲讽哥本哈根解释的。
薛定谔猫态是一个理想实验,所以忽略了一些应该实际应该考虑的因素。所以现在一般
都是只用这种薛定谔猫态来表示量子纠缠态的一种。我这里强调的主要是它的引申含义。
:佛法所说的原本的真实不是这种。实际上站在胜义谛的绝对角度,无论是不确定的叠
加态,还是确定态,他们都属于真实,都属于实相,只是后者具有无常性。并且被人们
错误的认知。
从绝对的角度来说,真实是不能用一般语言描述的,因为普通人理解的东西,只可能是
实有的东西。我借用不确定态对于常规态的异同,来说明这种差异,就是通过类比和扩
大的方法来说明绝对真实与现实虚幻的差别。
:佛法的阿毗达摩,将涅槃和名法色法,全部列为究竟真实法,并没有说涅槃是真实的
,而名法色法是虚幻的。
那要破除的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要厌离五蕴?
:同样,站在绝对的角度,无论确定的的粒子态,还是不确定的,抽象的波动态,都是
真实的
:薛定谔猫态和不二论没有任何关系,相对,它实际是否...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涅磐的不可直接描述性
如果要辩论,没问题。以大家共同认可的四阿含为依据,早期大乘祖师立论也都是广引
契经的,包括也利用逻辑因明。
可是现在某些大乘信徒,就拿着几本大乘伪经和大乘祖师的话当圣旨,同时又用所谓的
胜义谛不可思议来给自己当挡箭牌。这样的人,是不值得和他辩的。
r****n
发帖数: 8253
47

我在修行佛法前,都不怎么care世俗的那套。这也是我解脱的诸缘,否则我难以获得“
自由”的敏锐的心。难舍舍弃很多教条化僵化的东西
是批邪见。并借此了解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以后写书做基础
我不关注那些人是否接受我所说的,我觉得这里大部分人,都是无可救药的。也根本不
适合进入佛教。
什么是世俗之见?你连世俗谛,胜义谛是啥都没搞清楚。
J******s
发帖数: 7538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立场,以释迦佛为外道
正见
又作谛见。相对于妄想而言,指的是正确的佛理知见,特指具有佛说“为人悉檀”佛法
的四谛知见,也就是佛教对于世间谛理与出世间第一义谛法义的如理如实智慧见地。
你显然把正见局限化了,hohoho
===========================================================
对四圣谛的智慧就是正见[1]。在八正道中,正见是最基础的内容[2][3]。
佛陀将见解分为三类:邪见[4]、有漏正见[5]、无漏正见[6]。
在《巴利大藏经》中,舍利弗尊者开示了获得正见的十六种方法。分别为:道德、食、
苦、十二缘起支、漏。
道德:指分辨善、恶、善根、恶根[7]。其中不善为十种不善业道,也称“十恶”(杀
生、不与而取、邪淫、妄语、两舌、粗恶语、绮语、悭贪、嗔恚、邪见),而不善根是
指“贪、嗔、痴”(三毒)。
食:指作为强大助缘以维持(其他法)之法。[8]。
苦:是了知四圣谛。
十二缘起支:逆向按十二因缘法分别了知其本身、集、灭、道,亦称四十四种智。
漏:其方法为“知漏、知漏之集、知漏之灭、知达漏灭之道”。[9],原意为从脓疮流
出来的脓,也代表已发酵许久的酒,... 阅读全帖
r******3
发帖数: 586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在这个版获得的-欢迎跟贴

不符合自己观点的,那叫权益,叫方便说法,或者只是字面意思,背后还有深意。
至于深意到底是什么,就开始神神秘秘
这个人,就是这样彻底完了。是修行彻底完了。
他已经为自己构建了一套无比强大坚固自圆其说的体系。
在上座部,心识心所全部是究竟胜义谛,还什么权益说法???
你那实修,我觉得还是不要拿出来吧。
你也最好一直留着,这样你还能有点面子。
d******e
发帖数: 4192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空性智慧和涅槃智是否相同
此"空"指"自性空",并非指"无",或者"没有".
这样理解,你是否接受?
再回过头说,缘起难道不是有,是法有,其中12支,支支都是法.
这样两个说法又有什么矛盾?

,成为解脱的所依。看似非我见,实际还是我见。只是中观玩的非常高超,不断的破,
死也不承认有个“实”。然后对最终的那个,用不可思议的胜义谛来掩盖
见上。
不二靠拢,发展到最后,就变成高度梵我倾向的如来藏邪见。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