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数: 1 | 1 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为此在1935年提出著名的“薛定谔猫”佯谬。 ... 镭的衰变存
在几率,如果镭发生衰变,会触发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如果镭不发
生衰变,猫就存活。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由于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
态的叠加,猫就理应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 这只既死又活的猫就是所谓的“薛
定谔猫”。 |
|
k**********4 发帖数: 16092 | 2 1,一边诋毁西方,一边用西方人发明的微机分混饭吃
2. wiki关于中国的部分可靠,关于西方的部分不可靠
3. 史记是信史,但司马光本人充满偏见和无知 |
|
s**********a 发帖数: 1853 | 3 史记不是信使,史记是历史小说,司马光其实就是跟二月河一样得。 |
|
r*****2 发帖数: 2682 | 4 dnls是蝗汉,属于原教旨主义,和穆斯林原教旨类似。
史记跟司马光没关系。 |
|
s**********a 发帖数: 1853 | 5 妈的,我也金牛这个文盲带沟里了。
是司马迁... |
|
w****n 发帖数: 113 | 6 刚想说文盲成对出现。。。
: 妈的,我也金牛这个文盲带沟里了。
: 是司马迁...
|
|
|
|
|
w****n 发帖数: 113 | 10 尼玛,人家是堂兄弟好不好。
: 反正是哥俩,不用分那么清
|
|
|
e***d 发帖数: 8248 | 12 但迁家祖上历代为史官,
据说家里私藏了上古史书,没烧掉,
所以迁能读到别人读不到的东东。
迁虽为文学青年,但因为手中有传家宝,
故而大家宁可相信迁的文学作品。 |
|
k**********4 发帖数: 16092 | 13 脂肪越来越少,有效肌肉越来越多,消耗热量也越来越多,应该越来越容易,实际上却
越来越难,很奇怪 |
|
|
e*m 发帖数: 124 | 15 hehe,或者一三五一个总统,二四六另一个总统。礼拜天大家去教会听spiritual
advisor的指导。 |
|
|
|
|
B******1 发帖数: 9094 | 19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无论方先生的政治或科研生涯成功与否,他和李老师的爱情故事还是天下第一流!
扪心自问:我们又有几个能白头偕老,庆祝金婚的呢?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发信人: fenge (大风), 信区: PKU
标 题: 方励之:我的北大爱情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8 22:19:45 2012, 美东)
方励之:金婚年感恩节致友人
今年是李淑娴和我结婚的第五十年。有同辈友人祝贺金婚。实在说,用贵金属来形容婚
姻,多少有点透着俗气。这是来自西方的习俗,也是西方的俗文化。为什麽不用花来命
名?百合之婚,兰花之婚,野菊之婚……那怕是狗尾巴草花之婚,也富有生气。
二十年前,1991,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参加一晚会,主题是庆贺J&N.B.夫妇结婚
二十五周年。各路宾客熙熙攘攘,各色大小气球漂浮在大厅里,上面写着“just
married”。还真有一点新婚的气氛。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教授J.T.,借机发表高论。
他说,这种party,只有在我们这一代常有,上一代人少有;下一代人可能更不会常有
(此公生于1941年,“我们这一...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0 施一公: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
2016-01-18 09:21:55
昨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在“
未来论坛”年会上发表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
与 以往不同的是,施一公此番并未局限于生命医学,他从人类生命饱受心血管疾病、
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三大挑战开始,讲述了人类如何通过科学来接受生命挑 战。
但最终,人对生命认知的极限问题将他的科学思索,由生物医学带向量子力学,向我们
展现了一个生物学家面对生命之谜的不懈追问。
以下是演讲全文:
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极限。
我 们先看看人从哪而来?人的整个出生过程是这样的:一个精子在卵子表面不停地游逛
,寻找一个入口,找到合适位点以后,会分泌一些酶,然后钻进去。卵子很聪 明,一
般不会让第二个精子再有机会,所以一有精子进来,马上把入口封死。精子进来后就被
降解,然后精子的细胞核和卵子的细胞核结合,形成双倍体,受精卵开 始发育,逐渐
分裂为2个细胞、再分裂为4个细胞、8个细胞、16个细胞,此时受精卵还在子宫外面游
逛,还没有着床。继续分裂下去,形成64个细胞、128 个...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1 施一公: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
2016-01-18 09:21:55
昨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在“
未来论坛”年会上发表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
与 以往不同的是,施一公此番并未局限于生命医学,他从人类生命饱受心血管疾病、
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三大挑战开始,讲述了人类如何通过科学来接受生命挑 战。
但最终,人对生命认知的极限问题将他的科学思索,由生物医学带向量子力学,向我们
展现了一个生物学家面对生命之谜的不懈追问。
以下是演讲全文:
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极限。
我 们先看看人从哪而来?人的整个出生过程是这样的:一个精子在卵子表面不停地游逛
,寻找一个入口,找到合适位点以后,会分泌一些酶,然后钻进去。卵子很聪 明,一
般不会让第二个精子再有机会,所以一有精子进来,马上把入口封死。精子进来后就被
降解,然后精子的细胞核和卵子的细胞核结合,形成双倍体,受精卵开 始发育,逐渐
分裂为2个细胞、再分裂为4个细胞、8个细胞、16个细胞,此时受精卵还在子宫外面游
逛,还没有着床。继续分裂下去,形成64个细胞、128 个...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22 看图片就点这个吧
http://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307
今年是李淑娴和我结婚的第五十年。有同辈友人祝贺金婚。实在说,用贵金属来形容婚
姻,多少有点透着俗气。这是来自西方的习俗,也是西方的俗文化。为什麽不用花来命
名?百合之婚,兰花之婚,野菊之婚……那怕是狗尾巴草花之婚,也富有生气。
二十年前,1991,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参加一晚会,主题是庆贺J&N.B.夫妇结婚二十
五周年。各路宾客熙熙攘攘,各色大小气球漂浮在大厅里,上面写着“just married”
。还真有一点新婚的气氛。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教授J.T.,借机发表高论。他说,这种
party,只有在我们这一代常有,上一代人少有;下一代人可能更不会常有(此公生于
1941年,“我们这一代”应指二战前后出生的一代,即如今的金婚和亚金婚一代)。他
的理由是:上一代人平均寿命短,夫妇俩都能活到结婚30年的不多,都能活到结婚50年
的更是稀有事件了;至于下一代人,平均寿命没问题,但能有百分之几的夫妇在二十,
三十年里不生婚变?
言下之意,“我们这一代...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23 看图片就点这个吧
http://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307
今年是李淑娴和我结婚的第五十年。有同辈友人祝贺金婚。实在说,用贵金属来形容婚
姻,多少有点透着俗气。这是来自西方的习俗,也是西方的俗文化。为什麽不用花来命
名?百合之婚,兰花之婚,野菊之婚……那怕是狗尾巴草花之婚,也富有生气。
二十年前,1991,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参加一晚会,主题是庆贺J&N.B.夫妇结婚二十
五周年。各路宾客熙熙攘攘,各色大小气球漂浮在大厅里,上面写着“just married”
。还真有一点新婚的气氛。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教授J.T.,借机发表高论。他说,这种
party,只有在我们这一代常有,上一代人少有;下一代人可能更不会常有(此公生于
1941年,“我们这一代”应指二战前后出生的一代,即如今的金婚和亚金婚一代)。他
的理由是:上一代人平均寿命短,夫妇俩都能活到结婚30年的不多,都能活到结婚50年
的更是稀有事件了;至于下一代人,平均寿命没问题,但能有百分之几的夫妇在二十,
三十年里不生婚变?
言下之意,“我们这一代...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3184 | 24 希望同学们不要错过这部电影
《彗星来临的那一夜》(Coherence)也许是今年或者这几年科幻片里最有意思的一部。
片名中文的直译,相信理工科的同学们都不陌生,就是“相干性”
一帮朋友的聚会赶上彗星划过天际,诡异的事情开始接二连三
以薛定谔的猫佯谬入题,这片子的构思可以说近几年的科幻电影中非常少见
一帮5线演员,场景只有一条街,一栋房
这么一部DV拍摄手法的电影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整个影片的暖色调却营造出一股子诡异的惊悚气氛
虽然主题大大不同,看Coherence的时候,想到了许多年前一样低成本的Cube和Primer
这片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导演也许会像文森佐纳塔利一样登堂入室 |
|
L**Q 发帖数: 834 | 25 错了,生理上的实体不应该随所谓的坐标和时空变化,这是相对论里也肯定了的。
你在一个星球上生老病死,生理年龄30岁,你坐火箭也好,光速飞船也好,你的生理年
龄是不能改变的,也不能往回发育,吃过饭,拉过屎,过一天就是一天,和时间的相对
性没关系。
所谓相对论,核心是时间的相对性,不同坐标系的相对性,对自己的固定坐标没有相对
性,没有不同的两个坐标系,没有相对运动,就没有相对论,所以引申的叫双生子佯谬
,必须是两个实体处于不同的坐标系,而不是自己。换句话说,死了就是死了,到那个
坐标系一旦确定了自己的坐标系,这个实体就是死了。不存在将来回来杀死自己的可能。 |
|
L**Q 发帖数: 834 | 26 大白话一点,生物实体就一个,不能在不同的两个坐标系同时存在,自己杀自己是不可
能的,同样未来不能回到过去,并在一个坐标系内,或者说同一时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双生子佯谬,为啥坐火箭走,然后回来的人会比等的人年轻。问题
的关键不在于他坐火箭以接近光速走了又回来,如果他是绕着圈跑,结果是怎样?从相
对性来说,完全坐火箭的人可以认为,他的双胞胎突然以接近光速后退了,自己原地没
动,然后又回来相遇了,可为啥是坐火箭的年轻,等候的老了?你想过这个问题吗?我
先不解释,看你能想明白不?
相对论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是时间的相对性和测量的相对性 |
|
|
s**********a 发帖数: 3273 | 28 尼玛有一帮子人要求科学上能完全解释得通,另一帮子人要求科幻必须对虫洞这
种概念有开天辟地的新思路,还必须在未来能够被证明正确。看来导演如果不是
高能物理博士是无法胜任的,编剧更得是超越爱因斯坦霍金波尔普朗克的千年不
遇奇才。
我这么个土鳖天体物理爱好者虽然不是高能物理博士,却也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对
什么黑洞奇点高维空间虫洞等等概念滚瓜烂熟,为啥我还看得津津有味呢?
有人说这部电影打的是感情牌,我觉得不错。当Copper和Brand从第一个星球回
来,发现二十三年已经过去了时候,无论是空间站里Romilly还是地球上Murph所忍
受的那种漫长的等待,给我那种情感上的震撼都让我久久不能平复。双生子佯谬
是老掉牙的概念没错,但是真的带着活生生的人性去亲历亲会则是从来没有过的。
对我来说这就是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
不过,对我来说这部片子的败笔不在于科幻构思和场景,而在于讲什么爱能够传
越时空这种无聊的信仰。个人觉得这就跟Dark of Moon里面Optimus Prime高举
freedom的大旗一样让我觉得有点恶心。但总的来说我还是觉得瑕不掩瑜的。
相比较而言,The day after ... 阅读全帖 |
|
l********k 发帖数: 14844 | 29 扫尾看了这部片子,说实话感觉一般。就故事情节而言,普通。就硬科幻而言,有些细
节处理得不错,但大多数还是民科。好比给鸡窝头生物猥琐男塞个LV的包,然后就上T
台走秀,实在有些不伦不类。
硬科幻:虫洞,这个理论上说不清楚。就当它是存在的,可以大距离穿越。黑洞附近的
吸基盘和引力透镜效应,貌似是kip想要高调宣传的亮点。高速运动下时间的相对论效
应、孪生佯谬,这个很可以有。水星球上巨大的潮汐,想法很好。贴近黑洞时候的牛三
定律和反冲... 不是很准确,但是对于民科来说,知道这个已经不错了。
可以改进的细节:
endurance被炸后高速旋转,男主驾驶小艇试图旋转对接的时候,小艇的角速度很大,
以至于两人脖子都直不起来,女主还blackout了。但是注意驾驶舱在小艇头部,惯性力
应该把两人向小艇头部“甩”,两人应该低头、四肢向前垂,而不是侧扭。另,在如此
小半径、高角速度的情况下,克里奥里力不可以忽略。可以加进去一些物体掉落的细节
,突出旋转非惯性系下自由落体运动轨迹转弯的神奇效果。
在黑洞吸基盘附近,小艇要“反冲”脱离endurance处,小艇掉落黑洞不应该是直着下
去,而是随着下落过程角... 阅读全帖 |
|
|
s*****e 发帖数: 21415 | 31 还有,目前看起来这个能量积分显然是收敛的(事实如此)
所以,要么能量被吸收,可见光转化为不可见光或者别的能量。
或者星体分布不是均匀的,远处的密度低。但是这样一来地球成了宇宙中心,所以另外一个合理解释是宇宙的空间不是三维的。
或者,宇宙是有限的。
但是这个佯谬不能直接得出宇宙是有限的。 |
|
s*****e 发帖数: 21415 | 32 呵呵,那这个佯谬还要加上一条:宇宙无穷老。
驰豫是要时间的。
可以证明宇宙不能同时无限大并且无穷老。 |
|
a***e 发帖数: 27968 | 33 你老对物质的理解仍然很经典
就算是瞬间移动,目前量子力学还是没办法利用这个物质本身的所谓移动来传递信息
仔细读读EPR佯谬和贝尔不等式相关的实验,
里面的关键是两端两个随机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这个相关性可能是你所说的瞬间移动之类造成的,
但是没有源端的结果,另一端的结果看上去还是完全随机的,没有有用信息
这个相关性可以用来保密,超光速还得另找路子 |
|
s****c 发帖数: 11300 | 34 时空旅行本来就是一个文学概念
从物理上来讲 时间旅行到未来是完全可以的 比如你可以休眠 100年以后醒来 对于你
来讲 你就是经过了时间旅行了。或者你可以从地球上登上一个太空飞船,以很高速度
飞走再飞回来 发现地球上已经过了几百年了 而你只老了几十岁 这也是时空旅行
至于反向的时空旅行,就是回到过去,事实上你的这个物理模型根本不用这么复杂,其
实光也是受引力影响的 因为引力实际上是空间
随物质扭曲的结果,所以如果可以找到一个特定距离上的强引力场让光线转弯180度再
回到地球上,理论上你对过去地球上任意时刻发生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这种手段观察到
,这并不违反物理定律。当然实际是不是有操作性就另说了。所以 对于过去,我们是
可以完整观测的。如果想玩的花哨一些做一些3D体感的游戏,你也会有身临其境穿越历
史的感觉。只是你无法与历史交互罢了
而想要回到过去并参与到其中,并改变过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单单是光速限制的
问题,它违反了最基本的因
果律。一个外祖父佯谬就把这个给否定了。
因果律,在我们这个宇宙中据信是比动能守恒动量守恒还要基本的东西。曾经被人认为
是公理的宇称守恒已经被证明在微小尺度... 阅读全帖 |
|
s*8 发帖数: 1933 | 35 这个有点牵强啊,还不如说独孤求败速度实在太快,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接近光速运动
,根据爱因斯坦的双生子佯谬,所以独孤求败一年的时间顶得上别人十年。 |
|
c****3 发帖数: 6038 | 36 对飞船上的人来说就是一瞬间就到了
具体见双生子佯谬 |
|
x**n 发帖数: 1055 | 37 原文地址:
http://www.eaglefantasy.com/archives/1698
[导读] 当我们冷静观察爱因斯坦,会发现在他身上诞生了一个奇迹:与伽利略、牛顿
等科学家不同,一个从不学数学的年轻人却以物理立身,成为当代著名的“现代物理学
奠基人”。
这是一个奇迹。而本文将以独家、确凿的事实告诉你,这个“奇迹”背后真正的秘密。
一、米列娃,关键词:塑造
爱因斯坦成名于1905年发表的五篇著名论文。其中《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这个现代版的
“七步成诗”打动了很多“1900后”的朋友。他们告诉我,看了这个理论,读了《论动
体的电动力学》后,完全被爱因斯坦的才华折服,从此喜欢上这个年轻的才子。而爱因
斯坦也确实因此一举成名,这才被物理学会看上,然后才有了《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
但是,现在我告诉你,真相是——给爱因斯坦审稿的人泡利,是爱因斯坦妻子米列娃的
大学同学。
真相沉了下去,米列娃浮出水面。
米列娃考上了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物理系。对于一个农村户口、爱好物理的青年来说,
这无疑是梦寐以求的成功。但命运弄人,米列娃一上大学就被查出性别为女,在学校待
了一段时间,就被辞退。现在...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34 | 38 此文作者(现北大博士)深刻揭露了方舟子的忽悠技巧. 读后受益匪浅. 只是文章实在太
长, 只贴结尾.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0caa010109ek.html
本文结语:
1.什么是理性思维?先定标准,再用这个标准去分析问题。不能边分析边定标准。也不
能随意选用趁手的标准。那只会让你什么都能“证明”,给人构陷定罪可以用,追求真
相不能用。
2.成百上千条质疑,看起来声势浩大,其实他们之间是互相矛盾的。质疑A所依据的标
准A,可以否定质疑B,标准B,可以否定质疑C。它们之间是个互相抵消的关系。
3.严格使用逻辑判断问题,不要陷入逻辑陷阱,多用等价逆否命题的方式思考。
4.如果存在某种社会性的“质疑气氛”,认识真相的人要想办法摆脱它。它是通过话语
权,大众心理的控制产生的。如果你是受害人,表现得轻松,想办法消解质疑气氛。如
果你做不到,就指出其手法。如果你还是做不到,就沉默。不要指望在这种气氛下自证
清白。
5.过于耸人听闻的命题,在没有惊人的证据之前,不要相信。越耸人听闻,就越假。想
证明,就需要越强有力的证据。
6.如果一个人,... 阅读全帖 |
|
m**d 发帖数: 21441 | 39 陈平教授主要的学术贡献有:1987年首先从美国货币指数中发现经济混沌现象;1994年
在世界上首先引进时间-频率分析于经济学;1999年发现弗里希噪声驱动的阻尼振子模
型不能解释持续的经济波动;同年发现卢卡斯提出的宏观波动的微观基础理论的矛盾;
仍在同年,用理论生物学和复杂系统理论中复杂性和稳定性间的此消彼长关系解决了亚
当-斯密佯谬; 2001年提出和探讨宏观计量经济学的哥白尼问题; 2002年提出长期设备
过剩和投资过度波动的技术竞争[1]模型 |
|
|
a****o 发帖数: 6612 | 41 测量能导致改变,但是结果是随机的,无法认为控制的。
Bell inequality 正是表明这种随机的结果可以测量出来,并证实或者推翻EPR佯谬。 |
|
m**d 发帖数: 21441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mind (mind),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Re: 奇文共欣赏: 有人知道这个北大教授陈平吗?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28 14:31:47 2013, 美东)
陈平教授主要的学术贡献有:1987年首先从美国货币指数中发现经济混沌现象;1994年
在世界上首先引进时间-频率分析于经济学;1999年发现弗里希噪声驱动的阻尼振子模
型不能解释持续的经济波动;同年发现卢卡斯提出的宏观波动的微观基础理论的矛盾;
仍在同年,用理论生物学和复杂系统理论中复杂性和稳定性间的此消彼长关系解决了亚
当-斯密佯谬; 2001年提出和探讨宏观计量经济学的哥白尼问题; 2002年提出长期设备
过剩和投资过度波动的技术竞争[1]模型 |
|
M******n 发帖数: 43051 | 43 用理论生物学和复杂系统理论中复杂性和稳定性间的此消彼长关系解决了亚当-斯密佯谬
这听起来是用马哲理论解决的啊 |
|
z***i 发帖数: 8285 | 44 只听说过理论物理,还头次听说理论生物
用理论生物学和复杂系统理论中复杂性和稳定性间的此消彼长关系解决了亚当-斯密佯谬
这听起来是用马哲理论解决的啊 |
|
|
|
|
z***i 发帖数: 8285 | 48 生物物理?还是没听说过理论生理,这玩意儿咋理论?
理论生理
佯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