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数: 1 | 1 慈禧太后一直认为,没有她这一皇太后,光绪如何做得上皇帝,因此当她得知这一消息
后,愤怒异常地说:“他不愿坐此位,我早不愿他坐之。”
1896年3月的“寇连材事件”,使慈禧太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使帝后党争更趋激烈
公开化。
寇连材原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小太监,“太后深倚之”。慈禧太后将他作为自己的心腹耳
目,以“伺候皇上”为名派到光绪帝那里,“使之监督(光绪)行止,侦探近事”。但
寇连材在目睹了光绪帝虽贵为天子,实则无权,及慈禧太后骄奢误国等情后,竟不顾清
廷内监不准妄言政事的祖制,于1896年3月23日清晨,“流涕长跪(慈禧)榻前”,要
求慈禧太后以祖宗、天下为重。
数日后,寇连材又违制上折论陈十条:“一请太后勿揽政权,归政皇上;二请勿修圆明
园,以幽皇上”,其余各条,“大率皆人之不敢开口言者”。寇连材当时不过仅是一名
阉竖太监,违反清廷祖制,妄言朝政,将其杀掉,本不足为虑。但是,使慈禧太后惴惴
不安的是,“慈禧疑有指使”,怀疑寇连材背后是否有光绪帝或翁同龢等人的指使授意
,因此,不但命内务府将其斩杀于菜市口,并借机株连平日同情或接近于光绪帝的其他
“内侍”多人。
稍后,慈禧便将打击的对...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 慈禧太后在各方建议下收回成命,答应在光绪帝亲政后继续训政若干年。这个决定就各
方本意来说不必恶意解读,但这个决定确实为中国政治的后续发展留下了巨大变数,使
帝制时代皇权中心的惟一性发生问题,所谓帝党与后党就此发生。
王朝政治的本质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不在了,新皇帝上来了,老臣们自觉请辞
,为新皇帝重建班底提供方便。假如有个别老臣不识相,或者新皇帝一定要树威,或许
也会拿一两个老臣杀鸡儆猴,震慑诸臣。
现在留下了一个过渡期,也就是在新的皇权中心之外还有一个太上皇。这种情形在帝制
时代并不多见,只有乾隆大帝实在不好意思突破乃族康熙爷的60年执政期,继续当了三
年“太上皇”。等到太上皇病逝,新皇帝迅即大开杀戒,拿下了乾隆爷的宠臣和珅树威。
历史教训无法忘记,追随慈禧太后几十年的老臣如李鸿章等自然不会迅即转身成为新皇
帝的宠臣,但又不是所有大臣都能守住这微妙的界限,比如张荫桓,他过去就是慈禧太
后相当信赖的大臣,当然新皇帝对张荫桓的能力也非常欣赏。但是如何处理皇太后与新
皇帝之间的关系,张荫桓确实很为难,他后来被算作帝党成员,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
因为张荫桓工作太卖力,太能干。
由此可见...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 李莲英是清朝权势最大的太监之一,始终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但他以为这还不够,他
想,如果能成为皇亲国舅岂不更好?因为他有这个条件:他有个妹妹,名叫李莲芜,年
方二八,美貌超群,并且聪明又有些才艺。下面揭秘李莲英用亲妹色诱光绪帝内幕...
他便打起了如意算盘,既想为妹妹找个终生享受不尽的好归宿,又为自己寻条好前途、
好退路,那就是让妹妹入宫,想办法成为皇帝的媳妇!
李莲英的这个妹妹李莲芜,在她没进宫前,也时时想着哥哥在宫中那样得势,为什么自
己就不能进宫去呢?
竟主动向李莲英提起进宫的事,李莲英自然答应了她的要求,并准备把她引到光绪皇帝
的宫中。但这首先得经过慈禧太后,因为慈禧太后才是宫中的统领。
于是,李莲英有一天见慈禧太后高兴时,就向慈禧太后说道:启禀老佛爷,奴才家里有
个胞妹,人品尚可,还未婚配,想叩觐太后天颜,侍奉老佛爷,若蒙天恩俯准,奴才全
家老小,均感洪恩浩大。
慈禧太后对李莲英,向来均是有求必应的,于是当下传旨,准许李莲英的妹妹进宫。
就这样,李莲芜进了宫,慈禧太后见她既漂亮妩媚,又善解人意,四处讨好八面玲珑,
颇令慈禧太后欢心,就把她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并称她为大姑娘,这是有... 阅读全帖 |
|
g**1 发帖数: 10330 | 4 习近平威望受损 传党内被喻光绪帝
社论 2018年08月03日 06:00
1465
人气
小 中 大
北京清华大学教授许章润一篇题为“我们当下的恐惧与期待”的文章,近日在海内外网
络广泛流传,尖锐批评习近平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制,“一笔勾销了30多年的改革开
放,一巴掌直要把中国打回那个令人恐惧的毛时代”等。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
战书呼吁要确保习核心“定于一尊”,但响应号召的仅公安部长等两三人,“表忠潮”
并未出现,连天津的李鸿忠、北京的蔡奇、上海的李强、重庆的陈敏尔等习提拔的亲信
都没有跟进,军队也没有响应,使海内外盛传,习近平威望已遭到严重损伤。
习近平权威受到削弱,表现在一系列反常事件或传闻,包括:江泽民等元老不满习近平
搞个人崇拜,忘记韬光养晦,弄得中美贸易战开打,中国进退失据,集体上书劝习近平
退位;“一号(指习近平)下课,大海(指汪洋)接班”; “梁家河大学问”宣传在官网
失踪,民众涂抹习近平画像后,官方下令取下一些公共场所的习近平画像等。新华网也
转发2015年批评华国锋个人崇拜的文章,被视为影射习近平。
中国社会与中共党内对习近平执政方略和手段不满,表现在“一...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5 世界日报: 习近平威望受损 传在党内被喻为光绪帝
来源: ddti 于 2018-08-03 09:08:12 [档案]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139 次 (5060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北京清华大学教授许章润一篇题为“我们当下的恐惧与期待”的文章,近日在海内外网
络广泛流传,尖锐批评习近平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制,“一笔勾销了30多年的改革开
放,一巴掌直要把中国打回那个令人恐惧的毛时代”等。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
战书呼吁要确保习核心“定于一尊”,但响应号召的仅公安部长等两三人,“表忠潮”
并未出现,连天津的李鸿忠、北京的蔡奇、上海的李强、重庆的陈敏尔等习提拔的亲信
都没有跟进,军队也没有响应,使海内外盛传,习近平威望已遭到严重损伤。
习近平权威受到削弱,表现在一系列反常事件或传闻,包括:江泽民等元老不满习近平
搞个人崇拜,忘记韬光养晦,弄得中美贸易战开打,中国进退失据,集体上书劝习近平
退位;“一号(指习近平)下课,大海(指汪洋)接班”; “梁家河大学问”宣传在官网
失...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6 习近平威望受损 传在党内被喻为光绪帝
世界日报
北京清华大学教授许章润一篇题为“我们当下的恐惧与期待”的文章,近日在海内外网
络广泛流传,尖锐批评习近平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制,“一笔勾销了30多年的改革开
放,一巴掌直要把中国打回那个令人恐惧的毛时代”等。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
战书呼吁要确保习核心“定于一尊”,但响应号召的仅公安部长等两三人,“表忠潮”
并未出现,连天津的李鸿忠、北京的蔡奇、上海的李强、重庆的陈敏尔等习提拔的亲信
都没有跟进,军队也没有响应,使海内外盛传,习近平威望已遭到严重损伤。
习近平权威受到削弱,表现在一系列反常事件或传闻,包括:江泽民等元老不满习近平
搞个人崇拜,忘记韬光养晦,弄得中美贸易战开打,中国进退失据,集体上书劝习近平
退位;“一号(指习近平)下课,大海(指汪洋)接班”; “梁家河大学问”宣传在官网
失踪,民众涂抹习近平画像后,官方下令取下一些公共场所的习近平画像等。新华网也
转发2015年批评华国锋个人崇拜的文章,被视为影射习近平。
中国社会与中共党内对习近平执政方略和手段不满,表现在“一人领导”的铁腕政治、
容忍个人崇拜、废除接班人制、应对中美...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8422 | 7 百度了一下:
网络小说《一个人的甲午》,里面的第二卷第二十一章无耻莫过于无知和第二十四章心
中之贼.
虽然没有这个讲话,但不能否认,京师大学堂是光绪皇帝一手创办的。
光绪帝在1898年6月11日(光绪二十四年)下诏《明定国是》,开始了一场变法运动。
在所颁《明定国是》诏书中,光绪皇帝极其突出地强调了创建京师大学堂的问题。1898
年7月3日,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1898年9月21日,仅经历了103日变
法就告终。
慈禧太后重新当政,迫不及待地罢行新政。除了京师大学堂继续保留外,其他变法维新
的举措都被废除。根据《 光绪事典 》所记,京师大学堂的开学日是在1898 年 12 月
31 日,当时他早已软禁于瀛台,怎么还可能出来讲话? |
|
h*********i 发帖数: 2605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easonablej (Kegua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100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完全超出你想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3 09:55:31 2017, 美东)
2017-02-23 历史君
光绪皇帝在北京大学的讲话,读后让人有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往认知的感受,一个封建皇
帝没有任何八股之气息,即便今天社会上流行的陈旧腐朽之气也全然感觉不到,没有任
何官场报告常用的官话、套话和空话,更加没有假话、空话和废话,读后感到很新鲜,
一个古代君临天下傲视黎民的封建皇帝,却看不到太多自以为“奉天承运”伟大正确的
那种帝王霸气。这种气质值得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深思。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
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898年到1912年间所使用的名称。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
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和陆军学校的一片沉寂不同,...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43070 | 9 光绪帝虽然人生比较窝囊,但还知道开办铁路学堂,俺交就是第一家
美国把铁路废了,涉及铁路的专业也都废了,轨道方面,根本没几个技术人员,有也是
白发苍苍的老帮菜,年轻人谁去学铁路技术 |
|
D***e 发帖数: 48486 | 10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8277177.html
“光绪之死”是上世纪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被囚禁
在瀛台的38岁的光绪帝和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几乎同时死去。这一事件
影响了中国历史后来的走向。关于光绪帝的死因,也成为近代史上的一桩谜案。
日前,“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发布研究报告,称在不能开棺直验且时隔
久远等不利研究因素下,专家们历时5年,由光绪帝头发中的砷含量入手,利用“中子
活化”、“X射线荧光分析”、“原子荧光光度”等一系列现代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开
展对比、模拟实验、双向图例等工作,对清西陵文物管理处提供的光绪帝遗体的头发、
遗骨、衣服以及墓内外环境样品进行了反复的检测、研究和缜密的分析后,最终确证:
光绪帝突然“驾崩”系急性胃肠性砒霜中毒所致。
那么,这一结果是怎样得出的呢?
【初步检验】
用核分析方法测定光绪帝头发中的砷含量
头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人体代谢并能“记录”特定时期人体积蓄的某些
元素信息。因此,依据头发不同截段的微量元素含量,可推测不同时期人体微量元素的
摄取...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11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慈禧的一个可耻做法,导致光绪帝一生没能生育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Fri Oct 6 07:44:19 2017,GMT)
19岁的同治皇帝驾崩后,慈禧为了能够继续执政,扶持了当时只有四岁的载恬当皇帝,也就是光绪帝。自古以来,有无数人梦想着登上皇帝的宝座,但是于光绪帝来说,登上皇位是他一生悲哀的开始。
光绪帝虽然是个傀儡皇帝,但是他有自己的想法,他也想通过变法来有所作为,只可惜遭到慈禧太后的百般阻挠。为了监视光绪帝的一举一动,慈禧更是把自己的侄女隆裕嫁给了光绪帝。
隆裕姿色并不出众,20岁长得像40岁的大妈,再加上隆裕和珍妃争宠,完全站在慈禧太后这边,监视着光绪帝的一举一动,所以光绪帝很讨厌他,两人是有夫妻之名但无夫妻之实,根本不可能有爱情的结晶。
除了隆裕皇后,光绪帝还有两位妃子,就是瑾妃和珍妃。慈禧太后怕光绪皇帝妃子多了,影响侄女受宠,所以只为他选了两个妃子,三个女人中,隆裕和瑾妃都不得宠,惟有珍妃是受宠的。
按道理说光绪独宠珍妃,珍妃最有可能为光绪帝生下孩子,但是因为慈禧的一可耻做法,导致光绪帝无后。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2 晚清遗老:128年前日清之战 有一个人言辞最为犀利: 把日本从地图上抹去!
128年前日清之战 有一个人言辞最为犀利: 把日本从地图上抹去才没后患
咸丰死后三十年,大清帝国一身“女气”,连个“男主人”都没有。
此时慈禧对光绪帝还没有敌意,有一定的期许,虽然慈禧不满意他是个“书呆子”,虽
然对他勤奋好学认同,可她认为他太不变通,人情世故上处理起来也不太得体。
光绪亲政后发现大清帝国像一个上好发条的钟表有固定的程序,没给他留多少发挥空间
,他很苦闷,一直想寻找机会施展才华。
机会终于来了,他收到一封电报,这封电报让他鸡血满满。电报上说的什么呢?日本可
能要跟大清打仗了。不对,日本要侵略朝鲜了。
日本侵略朝鲜就等于侵略大清,大清刚被英法美欺负完,日本又将触角伸过来。问题是
日本只是个弹丸小国,他凭什么也来跟大清打仗,这不是找死吗?
光绪帝理所当然的认为,日本是来找死的,他认为跟日本的决斗必将是他执政以来的一
个光芒点。
而且如果打败了日本,就可以杀鸡给猴看。日本太小了,简直是送上门来的鸡。
《二十四史》里每部都有《日本传》。“考日本之为国,不过三岛,浮沉东海,犹一粟
,土地、军事俱不及中国十...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13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被误读的珍妃,不仅仅是惹了慈禧太后,而是因为犯了大忌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Aug 3 09:45:12 2017,GMT)
珍妃,他他拉氏,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光绪帝妃嫔,也是光绪最宠爱的妃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姐姐(瑾妃)被入选宫中,封为珍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珍妃。可惜到了光绪二十六年被强行处死,令人唏嘘。对于珍妃之死,历来备受人们同情。对于慈禧太后处死珍妃普遍都认为,是珍妃触怒了慈禧,其实不然,慈禧处死珍妃的主要原因是珍妃对于政事的干预。
光绪帝一生忍辱负重,只有在珍妃面前,才感受到当皇帝及作为男人的尊严和情感,再加上光绪帝就两个嫔妃,所以光绪帝十分的宠爱珍妃。珍妃活泼、聪敏、机智,又温柔体贴,光绪帝对她可谓是一见钟情,这对于有先天性性缺陷的光绪帝是极为难得的。
珍妃并不像其他女性,只是关心胭脂水粉、锦衣玉食,对于军国大事也是十分的关心,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女人,加上光绪帝专宠于她,所以她频繁的插手朝廷政事。珍妃后来遭到非人的待遇,死于非命,和她“干政”是分不开...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01:17:58 2014, 美东)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01:17:58 2014, 美东)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16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李之下放广州就是受荣禄排挤而去的。”(四,
87)
(2)“命于式枚草遗折荐袁世凯代己为直隶总督”(四,184)
(3)翁同龢 和李鸿章“平分朝政”?
(4)“是康、梁等激进派的家长与护法”?
(5)罢官出于光绪帝主动
(6)戊戌年仍享有“独对”之权?
(7... 阅读全帖 |
|
h*****l 发帖数: 3857 | 17 两个甲子前,里面很多事件经过还是迷,有些说法也没有统一。
1897年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严重民族危机的激发
下,维新变法运动迅速高涨。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迫在眉睫,如果再不变法,
不但国亡民危,就是皇帝想做老百姓都要做不成了。 后来,光绪帝接见康有为,表示
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
保国会。
1898年4月,康有为同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正式开始。变法期间,光绪帝
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
1898年6月16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
,准备发动政变。变法开始后,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不能容忍变法运动的开展。 有人上
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奕劻、李莲英跪请太后“垂帘听政”;御史杨
崇伊多次到天津与荣禄密谋;甚至宫廷内外传言将废除光绪,另立皇帝。
1898年7月30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嘱维新派妥筹良策,推进变法。密诏中说:“
朕...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4493 | 18 推测元凶
①慈禧说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就明白,仅仅这个政变,光绪与她之间就没有了重新和好的可能,
当庚子年八国联军进逼北京,清兵屡战屡败无力阻止洋兵,慈禧感觉走投无路,准备自
杀时,她就决定不能让光绪活在世上。《景善日记》有记载:七月十八日,洋人愈逼愈
近。裕禄之兵在北仓杨村蔡村等地,大败三次,裕禄逃入一棺材店,继而自杀。李秉衡
于十四日到河西,务用尽心力,以收集军队。而张春发、陈泽霖二人均不愿战,李遂仰
药以死。荣禄入宫,报此消息于太后,君臣相对而泣,皆诸王公及拳匪所酿之祸,使吾
国家至于此也。荣禄乃极聪明之人,自此并不表曝己之先见。老佛(即指慈禧)言:出走
不如殉国,并令皇帝亦殉之。
《崇陵传信录》和《清稗类钞》两书指出:慈禧太后病危期间,曾犹豫对光绪帝要如何
处置,遂以自己不久人世的消息透露给光绪帝知道,惟其近侍回报,帝曾微露喜色,故
慈禧决意自己病终前,帝须先于自己命终,以免皇帝有再度亲政、否定慈禧生前之布局
的可能。
清室后裔、书法家启功指出,其曾祖父、时任礼部尚书的溥良曾亲眼看到太监从病重的
慈禧宫中传出一个盖碗,称“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塌喇”在满语中是优酪
乳之...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7039 | 19 何新共济会研究资料:戊戌变法的幕后故事
2012-09-03
历史运动的发生,有内因,也有诱导因。
内因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诱导因则对事件的发生,塑造某种似乎偶发的形态。
中国近现代史背后,始终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无形之手,通过对各种社会矛盾的诱导和激
发,暗中有计划地引导着必然事件的某种进程。目的是把中国纳入共济会所设计安排的
世界新秩序。
此前我们介绍过隐身于洪秀全、李鸿章和孙中山背后的共济会影子。
台湾现代共济会孙中山纪念会
近年国内外间有新资料发现。此再介绍一位隐身于戊戌变法幕后,暗中影响和引导着康
有为、李鸿章和光绪皇帝的英国共济会员李提摩太。
佩戴英国女王授予的马耳他骑士团勋章的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生平】
英国国教浸礼会传教士、共济会员、马耳他骑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
1919)生于英国南威尔斯,出身铁匠家庭。曾当过矿区小学教员。20岁时进入神学专科
学习,加入共济会。23岁加入伦敦浸礼会后,自愿到中国传教。
[新教浸礼会与共济会一直关系密切。直到现代仍然如此。1993年6月15日至17日的南
方浸礼大会(SBC)年会期间,承认"现在很多杰出的基...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387 | 20 说到晚清的历史,不能不说到慈禧太后;而说到慈禧太后,又不能不说到荣禄。荣禄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一生追随慈禧太后,阴险狡诈,心狠手辣,是慈禧太后的一条忠实走狗,也是晚清一只凶狠的鹰。
荣禄生于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字仲华,姓瓜尔佳氏,满族正白旗人,与慈禧太后有姻亲关系,可以说是“根正苗红”了。不少小说虚构说荣禄幼年时曾与慈禧订过亲,后来因为慈禧入宫才取消了这门亲事,这纯粹是胡编乱造,没有一点史实根据。虽然荣禄在岁数上仅比慈禧小一岁,但从辈分上讲,荣禄是慈禧的内侄,两个人订亲是根本不可能的。至于慈禧为什么宠信荣禄,这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两人是内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政治上绝对可靠;二是因为荣禄本人奸险过人,善于谋权,为维护慈禧的统治屡立功劳,一生死心塌地为慈禧效劳。有了这两点,荣禄受到慈禧的宠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荣禄一开始的仕途并不顺利,他真正受到慈禧的信任是在辛酉政变前后。咸丰十年(公元1862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仓皇出逃到热河,荣禄作为侍从跟随护驾,才有了接近慈禧的机会。荣禄当时担任神机营翼长(神机营是由醇亲王奕建立的,是使用火器的皇家禁卫军队),他... 阅读全帖 |
|
a*********3 发帖数: 660 | 21 高高的宫墙,幽深而昏暗,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将那些涉世未深的女子深深锁住,好
像是再也没有自由了。可是,终清一世,在这座神秘的紫禁城内,究竟发生过多少故事
呢?那些宫中后妃都安分于现状吗?她们有试图展示一下自己人生价值的欲望吗?
1、后妃不得干政。
①清代后妃干政的苗头,当属努尔哈赤的大妃。大妃为努尔哈赤生育3个皇子:阿济格
、多尔衮和多铎。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死时,皇太极担心如果三兄弟各分整旗,做为三
旗之贝勒,势力一定十分强大,再加上年轻母亲的支持,会对皇权发生威胁。于是,他
以皇帝遗诏的名义,强迫大妃殉葬努尔哈赤。其实,为皇帝殉葬的先例在清廷中是有的。
努尔哈赤皇后叶赫那拉氏在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病逝后,努尔哈赤哀怜她生有皇
太极,又只有29岁,曾为她生殉4名婢女,之前的皇家殉葬仅有这个记载。而作为努尔
哈赤后宫大妃,按理说是不应殉葬的,原因有三:
一是身份高,为后宫之主。
二是有生育,且为3个皇子。
三是所生子年幼,需要照料。
尤其是她本人不愿殉葬。当她听到这个信息时,感到莫名的恐怕和绝望,支吾不从,可
是,担心她日后干政的皇太极给她施加压力,她才哭着穿上盛装,戴上金玉珠翠,... 阅读全帖 |
|
s***a 发帖数: 2141 | 22 清何以亡:改革为什么走向反面
马勇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里一场规模不大的军队哗变引起天翻地覆的巨变,不仅一个拥
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王朝走进了历史,而且顺带将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一并终结。经过最
近二十多年的研究,我们对晚清的历史已有许多不一样的看法,我们不再认为晚清十几
年二十年就是一味腐败一味卖国,晚清政府其实在政治变革上已经做得不少了,君主立
宪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即将成功,何以到了最后关头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呢,一个还算
具有活力的大清帝国何以在一夜之间顷刻瓦解呢?
清廷的觉醒
正如我们早就知道的那样,近代中国的所有问题都不是社会内部自发产生的,而是外部
引发的,是西方工业革命和大航路开辟之后的必然后果。由于中国社会结构的复杂性,
中国没有在第一时间追踪西方工业革命,实现社会转型,待到1840年被英国打败而走上
近代化道路,无论如何都具有一种被动的感觉不太舒服的别扭,所以中国在那之后半个
多世纪里虽然要学西方,但在内容上却有很大保留,并不愿意像稍后的日本那样转身向
西,脱亚入欧,将中国变成一个彻底的近代国家。
中国有选择的学习西方在很短的时间里也确实取得不小的实效,到了1891...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28 | 23 马勇
百年之后回望,晚清在政治改革上的图谋和努力,不容忽视。清末,朝廷逐渐放弃
专制,实施新政,意图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这些努力让中国渐有现代国家的形态。不过
,皇族保守势力的顽固断送了政改,并被革命党人发起的辛亥革命所摧毁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里一场规模不大的军队哗变引起天翻地覆的巨变,不仅
一个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王朝走进了历史,而且顺带将延续两千多年的帝 制一并终结
。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研究,我们对晚清的历史已有许多不一样的看法。我们不再认为
晚清就是一味腐败、一味卖国,晚清政府其实在政治变革上做了不 少努力,君主立宪
经过十几年发展即将成功,何以到最后关头功亏一篑呢?一个还算具有活力的大清帝国
何以在一夜之间顷刻瓦解呢?
清廷的觉醒
近代中国的所有问题都不由社会内部自发产生,而是由外部引发,是西方工业革
命和大航路开辟之后的必然后果。由于中国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中国没有在第一时 间
追踪西方工业革命、实现社会转型,待到1840年被英国打败而走上近代化道路。这无论
如何都具有一种被动的感觉或者不太舒服的别扭,所以清廷在那之后半 个多世纪里,
虽然要学西方,但在内容上却有很大保... 阅读全帖 |
|
f****r 发帖数: 571 | 24 庚子战争真相 -- 八国联军乃正义之师
(2013-11-17 20:00:42)下一个
庚子战争真相
-- 八国联军乃正义之师
(作者:刘淇昆)
八国联军之战,是被华人歪曲或误解最严重的一段中国近代史。本人对这段历史一句话
的概括,就是本文的题目:八国联军乃正义之师。
八国联军为什么进军北京? 两句话可以概括 (1) 清廷既然向西方各国正式宣战(这场
战争由清廷一手挑起),外国联军从大沽口登陆, 威逼京城, 不是顺理成章的吗? (2)
西方各国并无灭亡中国的打算;进军北京,除了向清廷施压之外,主要还是为了解救被
困京城、危在旦夕的各国外交官和传教士。
为行文方便,首先需要给这场战争起个名字。“八国联军”不能作为战争的名字。“八
国联军侵华战争",则是颠倒黑白,强奸历史,本人绝不采用。若遵循“甲午战争”的
命名法,这场战争应称“庚子战争”,因为战争发生在庚子年,由“庚子之乱”引起。
庚子之乱,乱自拳匪。“拳匪”是对义和团最准确的称呼,其首领(李来中、张德成、
曹福田等)及骨干是不折不扣的土匪、流氓、骗子。他们以反对外国传教、抵制洋货、
铲除洋人、二毛子(汉奸)为名,聚众闹事,为非作歹。...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5 原创2017-07-04谌旭彬 短史记 微信号tengxun_lishi
功能介绍
短史记栏目。
文|谌旭彬
1901年。
是“新政”开始的年份。
也是“新政”死亡的年份。
不许讲“西法”的变法上谕
1月29日,逃亡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新政改革上谕,上谕
中说:
“世有万古不变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成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月之照世
。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仿如琴瑟之改弦……”
意思是说:除了三纲五常不能改,满清皇帝的统治不能改之外,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可以
改。
这是自洋务自强运动以来,清廷最高当局首次明确“赐予”帝国子民如此大尺度的改革
空间。
这份上谕遂因此被视作清末新政的起点。
但这个“开始”,并非政策,而是权术。
1、该如何“处置中国”?
“对中国该如何处置”——这是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之后,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也是逃亡西安的老太后最关心的问题。
原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丁韪良“以华制华”的观点,也许最具代表性。庚子年九月二十八
日,丁氏在上海演讲说:
“为今之计,当先请皇帝复辟,另举西使中之贤者一人,入军机处,赞襄新政,则中国
可安,而后患可兔矣。次... 阅读全帖 |
|
m****t 发帖数: 1672 | 26 昨天是一所相当于古代太学(明清两代国子监)学府的双甲子生日大庆。略有些尴尬的
是,国子监祭酒大人在庆典致辞中读错了一个常用字(和隔壁学府前校长顾公不识小篆
还是不一样)。于是,网路腾笑。
其实这本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毕竟现代大学专业分得细,学者术业有专攻,我们不能
要求一个理科出身的祭酒,文史水平像清代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那样。有些常用字小时
候念错了,往往会一错到终老。即便数次查字典纠正,自我提醒下回不可再读错,可一
到某篇文章中碰到,很容易习惯性念错。
但是,网友们嘲讽,也不是居心叵测,或许是因为前不久有关国子监的公共事件处理生
硬,引起舆情发酵,公众对如此重大庆典有一种故意喝倒彩的心理。这也并不奇怪,上
世纪80年代、90年代,明星去国子监演讲或演出,名头越响,可能遭遇到莘莘学子的喝
倒彩声音就越大。
谁叫你是国子监祭酒呢?如果普通学者念错一个字,大伙也就说一两句,笑两声就过了
,绝对不会刷屏。
学界地位越高的人,公众对其要求必然超过寻常人。这让我想起清末江西大才子文廷式
的际遇。
清光绪年间甲午(1894)詹翰大考(指清翰林、詹事的升级考试。清制,翰林院官员自
侍讲学士、侍读学士...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27 原创:大道 荣升 榮昇社科
隆裕太后必须在武昌起义后下诏退位
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剧,里面有一个颇具喜感的画面;袁世凯拿个算盘,拨拉着算盘珠子
,跟隆裕太后在讨价还价。讨价还价的主题是清帝退位后每年拨付给溥仪和后宫多少银
子。
隆裕太后希望尽可能多地给自己和退位的小皇帝溥仪多一点生活费。而袁世凯马上要“
当家”当上国家的大统领了,他想尽量少开支一点财政费用;他对疲弱不堪的清廷剩下
的家底很清楚,如果任由隆裕太后狮子大开口要钱花,他以后“当起家来”就会更加捉
襟见肘。
讨价还价以后,大事已定。40多岁的隆裕太后问50多岁的袁世凯:以后的民国你是“当
家的”了,咱们再见面,是我向你请安呢,还是你向我请安?
一向善于处事的袁世凯立马答道:在后宫内您还是主子,我向您请安。但他留下了尾话
没说“宫外当然你得向我请安了”。都是聪明人不用多说,两个人会意一笑,互相施礼
告别,袁世凯大步跨出宫门。
有人把这个情节描述为袁世凯欺负“孤儿寡母”,显然不懂历史也不懂隆裕太后。还有
人称赞隆裕太后“识时务顾大局”,显然是过誉了。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33885 | 28 9月5日,光绪帝召见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四人,授予他们四品官衔,令在军机
处章京上行走,参予新政。令下之日,还给四人一道“密谕”,要他们妥筹良策,推进
变法。此后,两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恶化。慈禧太后在守旧势力的怂恿之下,预谋在光
绪陪同慈禧到天津阅兵的时候,由但任直隶总督的顽固派大将荣禄发动变,罢黜光绪帝
,推翻一切新政,让慈禧太后重新上台垂帘听政。光绪帝听到消息之后惊恐万分,于9
月14日与9月17日连续两次给康有为下达密诏,密诏中说:“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
?”要维新派筹商对策。康有为等人读诏之后,知道形势严峻,又将梁启超找来协商。
几个人痛哭一场后,拟定一个孤注一掷的冒险计划: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
太后交权。他们计划一方面要争取手握“新建陆军”、又热心变法事业的袁世凯发动兵
变,诛杀荣禄,发兵围困颐和园;另一方面派会党首领毕永年带领侠士潜入颐和园,捕
囚慈禧。计划的关键在于袁世凯。
9月18日深夜,谭嗣同只身前往袁世凯的寓所法华寺,劝说袁世凯举兵诛杀荣禄,包围
颐和园。谭嗣同见到袁世凯后,问他:“你认为皇上是怎样一个人?”袁世凯说“是旷
代这圣主!”谭嗣同又说“...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4493 | 29 2008年11月2日,在用法医学的手法历时5年研究之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在北京举行
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会,正式宣布其死于急性砒霜中毒。光绪被人用砒霜毒死,
一段纠缠了100年的光绪死因之谜,就此破解。
2008年,在光绪帝去世一百年之际,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央
电视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联合组成的“
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确定光绪是因为“急性肠胃型砒霜中毒”而亡。研究人
员通过现代法医学手段,对光绪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及墓内外环境样品,进行了反
复的检测、研究和分析。专家发现,光绪的衣领部位及头发上均沾染有高浓度的三氧化
二砷(即砒霜),其袍服胃区的三氧化二砷源于尸体腐败时的体液浸蚀所致,而头发及
衣领的三氧化二砷也是尸液浸蚀的遗留。常人口服砒霜60至200毫克就会中毒身亡。而
仅在光绪帝部分衣物和头发上检出的砒霜总量就已高达约201毫克。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11月14日傍晚被囚禁在瀛台的38岁的光绪帝驾崩;第二天下午
,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74岁的慈禧太后也断了气。因仅隔一天,其死因引起许多
猜测... 阅读全帖 |
|
J*******l 发帖数: 133 | 30 一)【灰飞烟灭】
1908年11月,毒杀光绪帝之后,慈禧太后病逝,立光绪帝的五弟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
其子溥仪为帝。慈禧是叶赫部,曾经杀害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之铁帽子王郑亲王瑞华、
怡亲王载垣、首席大学士肃顺(瑞华之弟),成功夺权,垂帘听政,引起清朝皇族的不
满。
1908年11月,《大公报》登出袁世凯奏请速开国会,实行宪政以安人心的新闻,让载沣
等恼怒不已。
1908年12月,大清皇帝登基典礼,3岁的溥仪坐在太和殿的宝座上接受文武百官朝贺时
,哭闹不止,父亲摄政王载沣哄他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典礼结束
后,文武百官窃窃私议,摄政王怎么可以说“快完了”呢?好象预示一种不祥之兆。
1909年1月,清王朝的开明派要求朝廷平反戊戌变法与维新派,载沣的岳父瓜尔佳·荣
禄正是囚禁、迫害光绪帝的元凶,为寻找替罪羊,载沣解除了军机大臣袁世凯的官职,
引发在朝廷与军队中的汉族官员的不满,“北洋陆军皆袁旧部,闻之大哗,个个摩拳擦
掌”,而载沣自己所任用依靠的这群人,无一不是亲贵、虽无能但权欲极重的庸才。
1909年2月,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清统治集团内部立宪组阁的呼声越来越高
,清... 阅读全帖 |
|
q*****k 发帖数: 586 | 31 我要说清代皇帝过年吃不添加任何佐料的白片肉,很多人都会说我胡扯。但的确是这样,根据清代的习俗,每逢过年,从皇帝到普通的满族旗人,都要用煮肉祭祀神灵,而这种祭肉,就是上面说到的白片肉。祭过之后,皇上就把撤下的祭肉分给各位大学士品尝。
每年春节,皇家在坤宁宫内举行祭神仪式,皇上带着内外藩王、贝勒、辅臣、六部正卿等人,一起吃祭神肉。皇上面北而坐,各位王爷、大臣身穿蟒袍补服,向神灵和皇上行礼,然后坐下来一起吃祭神肉。
有资格参与祭神仪式并和皇帝一起吃祭神肉,是无上光荣的。什么级别的官员吃什么部位的肉,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混淆。顺便说一句,作为官员,按照清朝惯例,吃饭的地点是要非常注意的,官员是不能进入戏园和酒馆用餐的,否则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当然,皇帝的年夜饭还是非常丰盛的,我们看看咸丰十一年(1861年)除夕夜,即位不久的小皇帝载淳的年夜饭,就什么都明白了。“万年如意”大碗菜四品——燕窝“万”字金银鸭子、燕窝“年”字三鲜肥鸡、燕窝“如”字锅烧鸭子、燕窝“意”字什锦鸡丝;怀碗菜四品——燕窝溜鸭条、攒丝鸽蛋、鸡丝翅子、溜鸭腰;碟菜四品——燕窝炒炉鸭丝、炒野鸡爪、小炒鲤鱼、肉丝炒鸡蛋;片盘二品...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2 光绪十六年(1890年)新年刚过,慈禧太后怀着沉痛的心情,以光绪帝的名义追封故
去的科尔沁贝勒那尔苏为亲王。要说权力,此时55岁的慈禧太后已经成为大清王朝的第
一人,无数达官显贵匍匐在她脚下,竭尽阿谀奉承之事,光绪帝几乎是个傀儡。然而作
为女人,慈禧太后是不幸的,26岁时丈夫咸丰皇帝就先去了。在漫长而寂寞的岁月中,
她与男人周旋、斗争,越来越像男人一样的生活、做事,她主宰着整个中国,却失去了
普通女人的幸福和情感。
然而,感情的死水在沉寂了多年后,却被一个蒙古青年掀起一阵涟漪。
1888年,那是个初春的日子,慈禧太后和往常一样在御花园里散步,光绪帝也按照
习惯来请安。一切都是再熟悉不过的规矩。突然光绪帝身后一个神采飞扬、容貌清秀的
卫士引起了慈禧的注意。这个人就是那尔苏。他是赫赫有名的忠亲王僧格林沁的孙子。
僧格林沁是清朝后期一位忠诚勇敢的蒙古亲王,为清王朝平定太平天国、捻军都取得了
杰出的功劳,自己也在镇压捻军的战斗中殒命。清廷对僧格林沁后代子孙都非常厚待。
僧格林沁的长子伯彦讷谟祜不但继承了其父的王位,还担任御前大臣等职,位高权重,
当时就有“伯半朝”之说。那尔苏是伯彦讷谟...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13789 | 33 大家知道,光绪帝在慈禧太后死之前两天死的,是被毒死的。因为,慈禧一死,如果光
绪帝还没死,很多得罪了光绪帝的人,就要被光绪帝弄死。所以,那些没有安全感的人
,先下手为强,在慈禧死前,就毒死了光绪帝。
大家知道,朱德,周恩来,毛泽东都是1976年死的。但是,朱德和周恩来是死在毛
泽东的前面。这是巧合吗?
毛泽东,在林彪死后,由于自己身体日益变差,急于安排接班人。在安排接班问题
上,他最担心的是,象朱德和周恩来这样的元老会在毛泽东死后,废掉毛泽东安排的接
班人马。同时,他也担心,自己的很多政策,例如文革,会在自己死后翻案。搞翻案的
人,肯定是元老实力派。而不是左派,因为,左派参与文革很深,不能从翻案中得益,
只会在翻案中受害。所以,毛泽东,最想在自己死前打倒那些元老,尤其是不喜欢文革
的元老。
毛泽东在自己死前,是要江青当党的主席的,华国锋当总理,毛的侄子毛远新当政
治局常委,当军委主席。
有些迹象显示,朱德和周恩来,死于非命。朱德象是被毒死的。周恩来,也是因为
毛泽东控制了和耽误了对周恩来的治疗,才死得那么快的。在周恩来做最后一次手术时
,...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34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中国有两个宝贝女人:一个卖国,一个卖身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Fri Oct 6 08:11:44 2017,GMT)
在近代中国史上,有两位中国女性备受关注,不但她们活着的时候受关注,就连死了也一样受关注。以她们二位为题材的书籍、影视剧层出不穷,并且广受好评。这两位女人是谁呢?
一位就是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另一位就是清末民初名噪一时的名妓赛金花。
慈禧太后不用我多介绍,大家对她的了解可能比我还详细,一位贪婪权利,弃大清百姓而不顾的女人,各种卖国条约签了一大堆,遗臭万年,被人唾骂至今。
而赛金花却是一名妓女,一生几次从妓,并且先后嫁给多位男人,和晚清众多上层社会名人发生过关系,这样一位以卖身为生的女子,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名声不太好才对,但为何却备受好评呢?
鲁迅先生在《这也是生活》中写到:“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以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更是写到:“你做过一些义举,于社会有功,上苍总会有眼的。”还写到:“北京总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规模杀戮抢劫,秩序逐渐在恢复... 阅读全帖 |
|
G********C 发帖数: 456 | 35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6 慈禧太后一生可以说是穷奢极欲,为驻颜喝人奶,花费巨资修建陵墓,咸丰帝死后没多久,就开始垂帘听政,为了继续当太后,不惜将同治帝的亲生骨肉活活饿死,就是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临终遗言却说的是冠冕堂皇,让人汗颜!
慈禧遗言一:勿再使妇人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有违,须严加限制!
这句话要是从别人口里说出来,那肯定是为国为民,为了江山社稷考虑,慈禧从26岁就开始掌权,同治、光绪二帝权利被她架空形同傀儡,统治清朝长达47年之久!
慈禧把国家权利捏在自己手里这么长时间,临死了却说有违清朝家法,要严加干预,要是早把权利回归光绪,说不定中国早跟上时代步伐,也不会有近代百年的屈辱了,真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慈禧遗言二: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大家都知道,慈禧当政期间,权倾一时的太监不在少数,小德张、安德海、李莲英等等,尤其安德海,为人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就连光绪帝在宫中都需要让着这个权阉三分!
慈禧既然知道明末太监专权的危害,为何不早些下令干预?临死才明白过来?无耻!
慈禧遗言三:立道光帝曾孙,摄政王载沣的儿子溥仪为帝!
慈禧太后立遗言之前,光绪帝虽被软禁长达10之久,但是还尚在...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7 熟悉晚清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光绪帝最宠爱的妃子是珍妃,而不是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皇后。在后宫妃嫔数量方面,光绪帝可谓是整个清朝之中最少的,加上皇后一共才三人——隆裕皇后、珍妃和瑾妃。
隆裕皇后是慈禧太后亲弟弟桂祥的女儿,比光绪皇帝大三岁。她容貌丑陋、马脸高额、瘦弱驼背。光绪虽对这位皇后极为不满,但是,他又无力反抗,因此,光绪从来都不亲近她。
皇帝最宠爱的就是珍妃。珍妃,满洲镶红旗人,姓他他拉氏,小字珍珠,生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于光绪十四年被选为嫔。光绪二十年,其被晋封为妃。又过了6年,光绪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珍妃不幸被投井身亡。
当时八国联军借口义和团“排外”而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临行前,慈禧太后命太监将幽禁于北三所寿药房中的珍妃唤出,推入慈宁宫后顺贞门内的井中淹死。当时珍妃年仅25岁。
珍妃的一生极其短暂,可她的美貌深入人心。那么,这位年轻的他他拉氏女子究竟有多美呢?其实关于珍妃的外貌略有所闻,因为珍妃的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也不过100多年。其实在光绪年间,科技逐渐开始发达。珍妃入宫时,照片技术已传入中国。不过很多人思想保守,认为相机致使人损寿。珍妃... 阅读全帖 |
|
G********C 发帖数: 456 | 38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
|
a*********3 发帖数: 660 | 39 清宫主位,包括皇帝及其后妃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身边
要有许多奴才侍候。尤其是一些体力活、笨活,更需要奴婢们来做,因此,就招进了许
多太监和宫女,供役后宫。
1、太监。
太监自战国时,就已存在了,以后历朝历代,相沿不替,几乎与中国封建社会相始终,
也就是说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要给宫廷太监留上一笔。
①太监的来历。
清宫的太监约有3000名左右,比之明朝,不及其三分之一。其来源多为民间招募。当然
也有极少数为战争俘获或年幼犯罪而施以宫刑。
直隶(今河北省)是产太监最多的地方,大概是近水楼台吧。如,河间、大成、南皮、
任丘、青县、静海等地,昌平、大兴、平谷、宛平也有一些。这些太监,一般都是十分
贫穷人家的孩子,不然,谁忍心把孩子阉割做太监呢?由于贫穷而走投无路,在那个时
代,将其“净身”成为太监,送进宫去,是其出路之一,否则,饥荒年月,就会饿死孩
子。
将孩子阉成太监,最迟不可超过10岁,一般5、6岁为最佳时期,否则,就会有性命之忧
。孩子阉割之前,是要立有文书的,是与孩子家长签定,生死不论,表明是自愿净身,
否则,持刀人是不会动手的。而且,手术费也很高,要五、... 阅读全帖 |
|
m**c 发帖数: 7299 |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yStudy 俱乐部 】
发信人: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信区: GayStudy
标 题: 同治帝因同性恋梅毒病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17 16:34:23 2014, 美东)
内容来源:新浪读书
[2012年1月5日 16:15]
同治帝画像
慈禧太后画像。同治帝19岁就病逝了。他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是梅毒,还是天花?
这是一个历史之谜。
一同治帝病逝经过
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日(1874年11月28日),同治帝患病。二十日懋勤殿传旨,自十
月二十日至十一月初一日,同治帝都不上课。有人说,他得的病是天花。其实不是天花
,而是梅毒。
慈禧对同治帝的一言一行都是十分注意的。如果同治帝不出宫,他们母子几乎是天
天见面,并在一起进早膳的。而且,也有太监向慈禧报告同治帝的行动。同治帝自从十
月二十日着凉发病后,一直带病视事,但是没有接见大臣。
而自十一月初一日至五日,同治帝把阅折权和批折权完全交给了李鸿藻和奕?,一
时出现了权力真空。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同治帝的病看来不是短期内能治
愈的。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经验...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1 珍妃自恃长得娇俏,能说会道,深受皇帝喜爱,太后心里气不过。特别是慈禧年轻守寡
,产生心理变态。见到别人甜蜜爱情,心理总是嫉妒怨恨,借个机会,惩罚诊妃。
珍妃,初为珍嫔,晋珍妃。在影视作品中的珍妃,聪慧明敏,妩媚艳丽,机敏多情,非
常感人。艺术作品把珍妃理想化,甚至于说她帮助光绪推行戊戌变法。其实,珍妃不像
影视作品中那么漂亮,而且略胖,有照片为证。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月,年仅13岁
的珍妃与其姐瑾妃,同时被选为嫔。次年二月,姐妹二人一起入宫。光绪二十年(1894
年),慈禧皇太后60大寿,宫外虽然硝烟弥漫,宫内却是歌舞升平。在这喜庆之年,宫
里的人,该赏的赏,该升的升。瑾嫔与珍嫔,沾了喜气,同时晋封:姐姐为瑾妃,妹妹
为珍妃。珍妃这年刚满19岁,是花样的年华。珍妃年轻热情,性格活泼,博得光绪帝的
宠爱。而正宫隆裕皇后叶赫那拉氏,却引不起皇帝的情趣,甚而产生厌烦。皇后与珍妃
,宫闱之内,渐起情波。隆裕皇后因失宠而生妒忌,又因妒忌而生怨恨。她利用自己统
摄六宫的地位与慈禧姑侄的身份,“频频短之于慈禧”,向姑母、慈禧太后告珍妃的状
。珍妃的入宫,她对光绪的同情和体贴,激起了光绪对生活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2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
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清王朝建立之初,各位皇帝的子嗣还算众多,但是到了清朝
末年的时候,却先后有三位皇帝没有后代:光绪帝绝后,他之前同治帝绝后,他之后宣
统帝也绝后。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另有玄机?
有人研究发现,大清国皇帝接连断后,竟然与他们的婚姻习俗有关。甚至还可以这样说
,满洲皇族的婚姻习俗导致皇帝生育能力逐渐下降,直至清末连续三代皇帝的龙种繁衍
嘎然而止。按照满洲皇族的婚配习俗,丈夫死后,允许妻子转嫁丈夫的弟弟,甚至可以
转嫁儿子或侄辈。这种原始的婚俗,把女人当做一种财富和交配工具。皇太极改国号“
大清”后,册封的五宫后妃都来自蒙古博尔济锦家族。其中三位漂亮的后妃论辈分是姑
侄。
皇太极之子顺治与其父亲一样,也是近亲婚配或乱伦婚配:孝庄文皇后的两个侄女,都
嫁给了顺治帝,一个封为皇后(即孝惠皇后,后被废降为静妃);另一个封为淑惠妃。顺
治帝娶的这两个妻子,是他同一个亲舅舅的两个女儿,都是他的表妹。后来,孝庄文皇
后的一个侄孙女,又嫁给顺治为妻,后被封为孝惠章皇后。顺治不仅娶了两个表妹,还
娶了表侄女... 阅读全帖 |
|
G********C 发帖数: 456 | 43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
|
w********t 发帖数: 12853 | 44 经常和人辩论的人, 比如我, 最难受的就是辩论或者讨论问题的对手不断地把同一个词
的意思变来变去, 让你无法按照两个人都同意的意思去讨论.
你就是这样.
首先"搞"这个词指做什么 ? "技术可行" 指什么 ?
就拿万民伞为例, 你的 "搞万民伞" 这个行动, 一会儿说是要用来决定官员去留; 一会
儿又说要公开投票, 但不一定用来决定官员去留, 一会儿又变成公开不公开无所谓, ..
.... 你变来变去, 我怎么和你讨论能不能"搞万民伞", 你说的这几种在我眼里, 性质
差太远了. 你的这些"搞", 在我看来根本就不是一个"搞"法.
"技术可行" ? 是说用万民伞决定官员去留"技术可行", 还是说统计一下群众意愿可行
, 怎么光绪又愿意搞了, 搞什么 ? 技术又不行了, 什么技术不行, 统计一下某个小官
儿多少人愿意给送万民伞光绪技术上做不到 ? 就算和老佛爷开个玩笑, 光绪帝也能把
这个事儿办了, 比如就说北京郊区有个傻子县令, 平时光绪和慈禧都喜欢拿他开涮, 而
该县令也喜欢冲皇上太后耍萌逗乐的那种. 光绪帝和老佛爷打赌 ( 或者光绪帝假装和
老佛爷打赌),派人到那个县里去精确统计...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4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97de870101h1m3.html
旁观者马勇 http://blog.sina.com.cn/mayong1956
2013-02-15 00:54:00
朝鲜不顾中国政府强烈反对,悍然进行第三次核试验,激起中国朝野近乎一致的
反对,六十多年来由中国领导人小心翼翼维护的中朝友谊至此大揭底,朝野反朝
声音获得释放,甚至有放弃朝鲜,任其自生自灭的呼声出现。
作为中国近邻,和意识形态、政治体制大致相似的国家,假如朝鲜有一天结束
了,比如被韩国统一了,或者被美国,被日本,甚至最有可能再一次被“联合国
军”侵入了,终结了,究竟会对中国发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当然无法完全准确预
测未来,但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正是因为朝鲜被吞并,方才引发中国政治的多米
诺骨牌。大清王朝的终结,即便不能说是朝鲜亡国的直接刺激,但朝鲜亡国—大
清终结之间所蕴含的因果关联,还是清晰可见。
在慈禧太后晚年,中国终于在经历了甲午战争、义和团战争、日俄战争十年风风
雨雨之后,踏上政治变革不归路。日俄战争还没有结束,清政府就追随俄国开放
政治,实行变革,改良开始与...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6 http://hx.cnd.org/?p=103479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游戏中,接班人问题是导致父子相杀、兄弟相戮、宗室相残的主要原
因,也是导致政治经济社会动荡不安、或者社会发展长期停滞的重要因素。这个问题一
直在困扰着专制统治者,而且数千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将这一问题归结为
“接班人困境”——这是专制政治之癌,是专制政治自身无法破解的难题。
一,传说中的“禅让制”
传说中的尧、舜、禹确立帝位继承人,采取的是禅让制,即将帝位传给他选中的某个人
。作为“五经”之一的《礼记•大同篇》中有句很著名的话:“大道之行也,天
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乍一看“禅让制”,分明就是“选贤与能”嘛!分明
就是“天下为公”嘛!谁说中国古代没有民主制度的萌芽呢?据说,尧老了,根据他长
期对舜的考验,经过一道民主推荐程序,认为舜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干部,便将帝位传给
了舜;舜年老之后,如法炮制,又传位给大禹。
由于年代久远,尧、舜、禹的禅让真相却是疑云重重。《韩非子》认为“舜逼尧、禹逼
舜”;《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
朱,使不与父相见。”“...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5912 | 47 新闻来源: 留园网--史海钩沉 于 2016-04-16
义和团运动是发生于1900年清朝末期,清朝甲午战败后,在西方列强划分在华势力范围
、华北农村频繁发生教案、天灾频仍及宫廷权力争斗激化的情况下,由黄河北岸山东直
隶农民首先发起的武装冲突。1900年春季直隶,为了反对教士对于传统信仰的侵犯与对
于司法的干预,成千上万习练义和拳并号称“义和团”的农民动用私刑处死了大量中国
基督宗教信徒与西方人士,并纵火烧毁了教堂和教徒房屋;同年6月,北京清朝中央政
府允许义和团进驻北京。义和团又先于清军进攻天津租界,最终引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本文摘自2014年10月14日世界华人周刊,作者佚名。
百年前八国联军侵华的15件不为人知的事件:
第一,八国联军侵华祸起义和团之乱。义和拳民焚烧教堂,杀害外国传教士、华人
基督徒和家人,扒铁路。慈禧想利用义和拳打洋人,义和拳顺势打出“扶清灭洋”的旗
号。慈禧为何要打击洋人,除了对列强瓜分中国不满外,更多是不满列强同情维新派,
协助康、梁逃离中国,而慈禧欲废黜光绪帝遭各国反对,令她怀恨在心。
第二,在慈禧的支持下,清军跟着义和团杀外国人杀红了眼。外国列强多次...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48 目以 微信号 n180424
功能介绍
网络资讯
天朝上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八方来朝”,但慈禧玩脱了线,搞出了一个八方来揍,这是
怎么一回事呢?
1900年那个炎热的夏天,世界史上出了件大事:大英帝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
日本帝国、奥匈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意大利王国等世界上最有名
最强大的八个国家,组成联军,兵发北京,打得大清满地找牙。转年,清廷与列强签订
了《辛丑条约》。从此,我大清彻底服了。
那时掌握中国最高权力的是慈禧老佛爷,她是怎么做的,竟惹毛了八个国家一起犯我大
清?
导火索是中国北方严重的义和团排外烧杀事态,这八个国家不得不发兵捍卫其外交人员
、侨民(和某些中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六年前,清廷刚被日本打出原形,五年前才签了一个《马关条约》。两年前,慈禧终于
恩准光绪帝与维新派推行变法维新,但当涉及权力格局的变动时,她又断然进行干涉,
杀了“戊戌六君子”,又将光绪帝软禁于瀛台。西方各国同情光绪帝的处境,并希望中
国在他的带领下继续走维新之路。这惹恼了慈禧老佛爷,想废了光绪,并放出风声,说
光绪病重。一时流言四起,外国报纸甚至猜测光绪已经被害。为此西方...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9 原创:飞语古今 飞语古今 微信号 feiyugujin2018
功能介绍
独立的思考,真实的声音。古今多少事,尽在飞语中。欢迎关注我的个人知识类脱口秀
《飞语古今》,每周五与您相约。
大家好,我是燕飞。
长期以来,给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灾难和屈辱的义和团运动,被包装美化成抵抗西
方侵略的爱国主义运动。
但事实上,纵观1900年这场席卷中国北方的运动,据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
的统计,被义和团杀死的洋人数目仅为231人,其中多数是积德行善的传教士。
而被义和团杀死的中国教民与无辜百姓,却有数十万。仅仅是北京地区,就有四万多教
民被杀。另外有一些并不信教的百姓,也被杀了。为啥呢?因为与洋沾边的,都被当成
汉奸卖国贼杀死了。
所以,义和团事件,实际是一场大规模的所谓的“杀汉奸卖国贼的群众性运动”。义和
团把所有与洋人沾边的人,都视为汉奸,信洋教的、在洋人企业做事的、读洋书的,甚
至用洋货的人,统统都被当成汉奸卖国贼,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杀无赦。
当时义和团甚至还宣称要杀一龙二虎三百羊。所谓“一龙二虎三百羊”,就是指光绪帝
,李鸿章、张荫桓,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洋务派。当时...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