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内忧外患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HQ
发帖数: 19201
1
内忧外患的让你南巡?
这种军国大事,很多时候也是身不由己.
大家都坐在电脑前觉得某某很愚蠢
其实都没当过管理层.超过10个人就很难管了.
s**r
发帖数: 669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开府的制度注定要互相残杀
武德4年洛阳之战取得空前成功后,李唐基本统一了天下。但是内忧外患还在。东突厥
一样强大,梁师督等傀儡政权还未扫平,河北刘黑闼很快再起。政权还远谈不上稳定。
这时候把自己全部三个嫡出儿子软禁,都是已经成人的有能力有经验的,智者不取吧。
李唐攻略天下,基本都是宗室亲王统领外姓将领,也是几百年来乱世的传统,亲族还是
最可靠的。但是李孝恭,李神通等人也不如自己亲儿子可靠吧,庶出儿子里面岁数最大
的李智云已经为了“革命“牺牲了,其它的应当还没成人。
o**4
发帖数: 35028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是中国最自卑的朝代之一
明朝搞定内乱,就不怕女真,
就怕内忧外患
T*******x
发帖数: 8565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清改革为何失败》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ravisBickle (Travis),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晚清改革为何失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19 01:09:03 2013, 美东)
ZT
雪珥《晚清改革为何失败》
不改革等死、乱改革找死
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晚清的50年,我总结为“不改革等死、乱改革找死”。
不改革等死,其实就是改革的动力所在。发端于1861年的第一轮改革,国家面临着
内忧外患,西方媒体和外交机构都在思考着中国崩溃后怎么办的问题。在那样的历史关
头,中国体制内外的精英分子们开始了改革。
乱改革找死,则是改革本身是一项长期工程,对“技术”的要求颇高,不能急躁,
不能跃进,不能盲动,否则就拔苗助长、欲速而不达。甲午战争之后的改革,就走上了
大跃进的道路,总想找捷径、搭快车,从西方和日本引进一个“主义”,一揽子解决所
有的问题,而放弃了在更为根本、更为琐碎、也更需要耐心的“技术”层面上的艰巨努
力。精英阶层都指望着通过“顶层设计”,一夜之间改天换地,结果不断地葬送改革,
... 阅读全帖
HQ
发帖数: 19201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少帅也算奇葩了
呵呵,我可没这么说
张学良其实曾经面临过选择,但是他选择的是打苏联而不是日本.
也许是他的战略判断错误的,至少是当时他认为苏军比日军弱.其实想想也挺合理.苏联
那是内忧外患的时候,而且还有日俄战争的结果就在20来年前.
但是东北军输得很惨.
你可以说张学良及其幕僚的战略判断有问题.但是东北军的外战能力也是有足够的证据
的.
o***e
发帖数: 3526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superpower (执著的创业者), 信区: paladin
标 题: ZZ:文官集团、阉党及其他乱像得思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23 03:04:55 2013, 美东)
虽然说我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当人有了一点自以为是的东西的时候总是难免会显
摆出来以博赞赏,所以还是希望各位大家看在新手的份上不要打脸打的太狠。
窃以为从个人私德的角度去考虑明末文官集团和阉党是偏颇和片面的。一个人的私德好
坏不代表他的执政理念。当执政者坐在那个位子上,他已不是简单的个人的概念,而应
该更多的看成是利益集团的代表。
所以如果从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可以让我们对明末的历史看的跟透彻。
在封建王朝,平民是鱼肉,是蛋糕,他们处于社会结构的底层,是封建王朝的基石。而
文官集团有管理权,皇帝有所有权。
在正常的稳固的王朝,文官和皇帝的权利是互相制约的。
理论上来说,平民的所有利益都属于皇帝的,而这部分收益用于维持王朝的正常运行。
文官集团在行使管理权的时候,如果没有约束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挖皇帝的墙角,把部分
从平民那里捞... 阅读全帖
HQ
发帖数: 19201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光绪有可能做掉慈禧么?
太平天国还不是轻松被镇压了?
满清的统治不是一般的巩固。内忧外患这么多年,各种东西都轻松镇压,要不是袁世凯
心怀鬼胎,武昌起义镇压下去也不难。
老太婆做的事情,只不过是没有让在她活着的时候满清一夜之间亡国而已。

5000
HQ
发帖数: 19201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光绪有可能做掉慈禧么?
这还不是因为慈禧不顾众多大臣反对非要立幼子继位的原因?
袁世凯如果真的尽力维护,应该也能做到
只不过搞个幼子为帝,直接导致地方藐视中央,皇权威严不在
其实,很多强大的朝代灭亡的时候固然有各种内忧外患,但是也都有幼子甚至多个幼子
更迭继位的问题。
p**o
发帖数: 197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朝的军事实力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的朝代,但军事实力不强,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有很多探讨
。下面的文章认为,一个统治者要同时对付内忧外患,在两者中平衡。如果大力提高军
事实力,对付外患的能力增加,部将造反的内忧也增加,不一定是统治者想要的。也就
是说宋朝的军事实力不强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1836584
q***7
发帖数: 2011
10
明朝对后金政权一直是采取类似英国的大陆政策,平衡各个部落,效果特别好,后金几
个部落互相都不能吞并,而且几个大部落之间都有血海深仇
后来努尔哈赤认了东北王李成梁做爹,利用这层关系统一了后金,李成梁死后不久就造
反了。
没有李成梁,后金成功不了,事实上,让如果明朝不是内忧外患,两相作用,后金也成
不了事,让明朝撑过那十几年小冰河期,粮食产量增加,内部矛盾弱化之后,后金也会
在东北被压得死死的。
w****j
发帖数: 6262
11
1860年前后,清军也是同时面对内忧外患,南面太平军势大,比李自成折腾得动静大多
了。北面英法联军连首都都攻下来了。这个局势比崇祯更差吧,居然都能撑下来,也真
是奇迹。
当时咸丰对局势判断很准确,没要调军北上勤王?真就看准了英法联军没有亡清的野心
?就没想过局势类似明末,可能英法联军更危险。
m******r
发帖数: 4351
12
主要是清朝的策略正确。
明朝的流寇才是要命的心腹大患,而后金所图有限。所以正确的策略是和后金讲和,全
力扑灭流寇。
反观清朝,内忧外患比明末还大。内有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以
前都未曾有过这种南方的财赋之地被占的情况)。外有三千年未有的强敌,武器比自己
高出一个时代(以前所有的外贼都是比自己的武器装备弱,至多持平),就这样还能撑下
来,靠的是正确的策略,也即“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或者说"攘外必须安内"。
对比很有气节的崇祯,清朝的面子上确实极其难看,但是要面子不如要里子。朱明的后
人基本上都被斩尽杀绝,努尔哈赤的后代现在仍然活得很滋润。
m***a
发帖数: 2262
13
对于大明帝国的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后世的史学家在提到其直接原因时,都会提及
明末农民起义与北方后金(满清)崛起,而发生在西南川黔地区的那场土司暴动(史称
“奢安之乱”,后世彝家则称为“阿哲起兵”)则极少被史学家们重视和提及。但真正
翻开这页历史,就会发现,这场历时十四年(从天启元年到崇祯七年)波及川黔两省的
少数民族地方势力兵变,不折不扣的是大明帝国最后一块落井石。
奢安之乱是明末彝族土司奢崇明、安邦彦两人发动的反明战争。在贵州又称安酋之
乱。当时奢崇明是四川永宁宣抚使、安邦彦是贵州宣慰司同知。奢、安均系世袭四川、
贵州大土司。
从汉朝开始到唐宋,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与中原封封建王朝的关系长期处于一
种松散的羁縻制度的统治下,羁縻制度下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势力向中央政府称臣归顺,
但拥有完全的自治权,只是官名职位由中央政府设定,世袭的首领由中央政府授予称号。
后来蒙古帝国的铁蹄横扫了亚洲大陆,但是对于以高原山地为主的西南地区,蒙古
骑兵并不具备太多的优势,不可一世的蒙古大汗蒙哥就在钓鱼城(今重庆合江境内)下
折断了自己翅膀--欧洲人称上帝的鞭子断了。所以对西南的少数民族势力,元政治者不...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7227
14
由于满清的缘故有人对明朝极尽污蔑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实,只
要细心比较,就会发现明朝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和号称最强大的汉、唐
相比,明朝亦毫无逊色!
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朝则是匈奴。愚昧者总是津津乐道于明英宗在土木堡被
俘,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汉朝去给单
于老婆送礼,请她吹枕边风,这样才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
财物换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宁死不降,最后明朝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汉武帝派
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御驾亲征五征蒙古。“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不适
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
与唐朝相比。不错,唐初国力强盛,四海咸服。可盛唐以后呢?安禄山叛兵和黄巢匪兵
以及吐蕃蛮兵都曾攻入长安。可以比较的是: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和唐僖
宗都曾弃都南逃蜀中。明朝则从未有过这种例子。大家知道明朝永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北
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国门”,受到入侵了,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崇
祯皇帝当年,北京形势很危急,有人劝他迁都,他不去,有人劝他走,逃到南京,他不
逃... 阅读全帖
q***7
发帖数: 2011
15
宣府,大同,蓟州,辽东。能从外部灭明的只有这4个点,其他越过长城之类的都成不
了事
明朝当年内忧外患,年年大灾,政权中心也很不稳定,外交上失去蒙古也是自然而然的
,但蒙古并没有左右明朝的存亡
p******9
发帖数: 7130
16
总湿的改革,跟慈禧太后的预备立宪差不多,主要区别有如下几条,
1. 红朝76年手握两弹屹立东方没有亡国之患
2. 前清内忧外患苟延残喘
3. 前清军队没有经商
4. 慈禧太后军机处没有办保利康华挣钱
5. 慈禧太后没开坦克上街镇压学生运动
g*******y
发帖数: 202
17
http://www.mitbbs.com/news_wenzhang/MiscNews/31239737.html
编者按:中国威风凛凛的崛起经常标上回归历史正常水平。普遍的说法认为在过去5000
年的大部分时间,中国是世界财富、文化、科技和权力的中心。Mitbbs.com
China’s awe-inspiring rise is often framed as the return to a historical
norm. A common belief is that for most of the last 5,000 years, China was
the world’s center of wealth, culture, technology, and power.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we are told, were a brief aberration, and China is now
simply retaking its rightful place as the world’s preeminent nation....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22099
18
满清被汉人和列强围攻。内忧外患,不容易的。
日本内部铁板一块。
j********p
发帖数: 9680
19
中世纪佛教、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斗争(转贴)
伊斯兰教早在公元8世纪就已传入印度,当时阿拉伯帝国占领了印度西部的信德地区,
并以此为基地向印度内陆渗透。但伊斯兰教大规模传入印度是从突厥人开始的。公元11
世纪,突厥人(此时早已接受伊斯兰教)入侵北印度,当时北印度已经长期分裂,小国
林立,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耗尽了国力,也使人民蒙受深重的灾难。突厥人挑选了一个
恰到好处的时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消灭或臣服了大部分北印国家,建立了印度历史上
第一个伊斯兰帝国——德里苏丹国。突厥贵族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来传播伊斯兰教,其
政策远比当初的阿拉伯人激进。阿拉伯帝国扩张时期,被征服土地上的人民只要交纳人
丁税就可保留信仰,阿拉伯人在宗教宽容方面远比基督教国家做的好;但突厥人在印度
的行为却截然不同,他们大肆烧杀抢掠,摧毁佛教寺院和印度教庙宇,强迫“异教徒”
接受“先知的宗教”。佛教和印度教同时受到了严重打击,但印度教经过调整和反抗后
,与穆斯林征服者实现了妥协,并继续生存发展;而佛教却因为种种内外原因,最终在
印度消亡。伊斯兰教可以说是踩着佛教的尸体进入印度的。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伊斯兰教向中亚...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变形金刚:美女数学家之死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9236
一. 灯塔
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是一座历史名城。公元前332年秋至331年春,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征服
埃及,为了控制沿海地区,他决定在尼罗河口的三角洲上建立一座城市,就以他的名字
命名。普鲁塔克在《平行传记》里记载,亚历山大受梦中异象指引,来到法罗斯(
Pharos),看到一个宽阔的港口,对地形非常满意,就在此地设计出一个半圆形的城市
图样。在给城市划界时,他命人将当作军粮用的大麦撒在黑色的土地上,标出城墙的位
置。一时间,群鸟毕至,将麦子吃得干干净净,亚历山大认为兆头不好,感到非常沮丧
,但是占卜官的解释打消了他的顾虑:该城市的资源将极为丰富,不仅毫无匮乏之虞,
还可以为很多国家供应食粮。果然,埃及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粮仓之一,几百年间
,从亚历山大港到罗马源源不断的运粮船队,维持着罗马的生命线。
亚历山大英年早逝,他建立起的庞大帝国最终一分为三,他的部将托勒密独霸埃及,并
于公元前305年称王,定都亚历山大城。经过托勒密王朝几代人的苦心经营,仅仅一个
世纪之后... 阅读全帖
i***h
发帖数: 12655
21
内忧外患
主弱臣强
i***h
发帖数: 12655
22
内忧外患
主弱臣强
s**i
发帖数: 4448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的问题出在基本思路上
朱棣?
崇祯就是命不好,赶上了内忧外患总爆发的时候。其实换谁来都好不到哪里。朱重八穿
越了也没辙。就是强人也需要一个健康效率的国家体制来应付明末的危局。说是南渡有
机会,也仅仅是个猜想。
多半也是南明一样的结局。
c***h
发帖数: 1862
24
民国狂士罗隆基身败“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知识分子
民国狂士罗隆基
叶无烈
一、运交民国少年时
江西省泸水南岸,有一座清秀的小县城,名叫安福。公元一八九六年八月十四日清
晨,罗隆基就诞生在这里。安福虽非名都大邑,却在当代出了四个名人:罗隆基、王造
时、彭文应和彭学沛,人称安福四才子。这四个人年岁相近,相继考入清华留美学校,
相继出洋留学,不愧为才子。王造时曾为沪上七君子之一,彭学沛曾做过国民党中央宣
传部长,彭文应四九年前曾担任过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主任委员。
罗隆基的祖父经商。父亲罗念祖是个前清秀才,后来以教私塾为业,在江西吉安执
教。在他的学生中,出了两位名人:一是吉安人刘峙,后来考进保定军官学校,做过河
南省主席;一是阜田人罗家衡,曾赴日本留学,专攻法律,后来也成为国民党大员。罗
隆基有三兄、一姐,一弟。他排第四,人称四哥。他九岁时,生母病故。罗隆基自幼受
父亲熏陶,爱好古文及古典诗词,所以虽然他后来成为洋学生,而他的文章却一派中国
风格。
一九一三年夏,北京的清华学校在全国招生。这所学校即清华大学的前身,当时的
全称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是以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余额作经费兴办...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5
1、楚吞百越之战
在西周分封诸侯的版图里,楚国不过是南部一个偏远小邦,在春秋战国风起云涌的
画卷中,楚国却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决定群侯争霸格局的超级大国。史册大多倾重于记
录楚国北上中原,与秦晋大国争锋的壮阔历史。却忽略了楚人自始至终都未曾停息的一
场战争:南吞百越之战。在华夏文明的成长与扩张时代,楚人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扮演
了华夏民族南部拓荒者的伟大角色。
因为生存的缘故,楚国从立国之初开始就面临着南方蛮族的严峻威胁。灭三苗,平
山越,楚国的国土以汉水平原为中心,向后来的中国南方各省扩张着,终于有了“楚地
千里”的庞大版图,而楚人也在这一次次血与火的征战里接受了华夏文明的洗礼,完成
了由部落到文明国家的转变。公元前740年,楚文王建都于郢,几年后,周天子致书楚
王,正式承认了楚国的诸侯国地位,然而这只是楚国强大的开始。在之后的几百年里,
楚国一面北进中原,参与到群雄争霸的角逐中,另一面则继续向南方扩张土地,北上中
原为楚国赢得了大国的荣耀,南吞百越土地却为楚国提供了广袤的国土,为楚国的强盛
提供了最充足的经济与人口资本。楚国历代君王都把“南进”作为国家生存的根本。楚
国鼎盛时期的版图北... 阅读全帖
g***x
发帖数: 1587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很好奇常公为什么不投靠苏联?
毛子也没逼着你搞共产啊?你跟毛子搞好关系不就行了?而一个领袖、一个主义、一个
政党的主张出自常公自己的正式著作“中国之命运”,何来污蔑只说?感情你连常公的
书都不读?
毛子再坏,也支持了常公北伐,要是常公不反俄,整个中国都是他的。而且,我共只靠
了一下毛子,就受用到今天。日本忽悠常公反俄,结果自己想灭亡中国。米帝也忽悠,
结果中国内忧外患时,又没影了。其实更坏,给日本人卖武器杀中国人去了。这要多傻
缺和下贱才会对米帝日本两个坏种感恩戴德,反而对实心帮助中国的苏联视而不见。
v*****s
发帖数: 20290
27
☆─────────────────────────────────────☆
gjstx (gjstx) 于 (Wed Sep 24 18:19:16 2014, 美东) 提到:
事实证明,常公背离了大炮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用一时的个人和小集团得
势,换来国民党的全面堕落腐化,丧失战斗力,从此国民政府每况日下,不如袁大头,
不如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从大陆败退台湾,到今天输给民进党台独分子,民国最后的亡
党亡国指日可待。而共产党只傍上苏联小半根三心二意的小腿肚子,就受用到今天。从
万把人的队伍,数千人人的党,占几个小山头的割据,发展到席卷全国,据美帝于朝、
越,占苏修于珍宝岛,打印度,揍越南,现在成为第一大工业国家,当年的老大哥要反
过来傍我党,不可一世的米帝也干着急使不上劲。
苏联当年可是极力扶持国民政府,对常公寄予厚望。后来常公清共,苏联冷了他一阵子
。到了九一八和抗日,苏联又求于常公,有主动援助,出人出钱出武器。米帝当年可是
给日本人出物资杀常公的军队。常公这是贱人吗?后来苏联也是承认国民政府的,如果
常公果断和苏联结盟,同米帝拉开距离,那军火和支援是大大的,工...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3043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英国上层腐化这么慢?
宋呢?内忧外患贯穿始终,皇帝却热衷美术足球
t****f
发帖数: 376
29
最近在一家国内的网站上,看到境外的《黄花岗杂志》今年第五期披露,国内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百年潮》主编杨天石的《痛说民族英雄蒋介石》一文,引起我们这些老红军、老八路军和老新四军、老人民解放军战士们极大的震惊和愤怒。这件事,在当前的政治、思想领域,也势将造成历史的根本颠倒,带来极端严重的混乱。
蒋介石,早已经作为一个早有历史定论的20世纪中国的历史人物,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我们不会忘记,早在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同志就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明确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论断:“以蒋介石等人为首的中国反动派,自1927年4月12日反革命政变至现在的二十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难道还没有证明他们是一伙满身鲜血的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吗?难道还没有证明他们是一伙职业的帝国主义走狗和卖国贼吗?请大家想一想,从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以来,从1945年10月重庆谈判和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以来,中国人民对于这伙盗匪曾经做得何等仁至义尽,希望同他们建立国内的和平。但是一切善良的愿望改变了他们的阶级本性的一分一厘一毫一丝没有呢?这些盗匪的历史,没有那一个是可以和美国帝国主义分得...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2273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替袁崇焕辩护+分析其功过
1:明朝在万历皇帝时已经患了癌症,到崇祯已经算是癌症晚期,一个垂死的病人,把
希望寄托在袁崇焕的“化辽”,显然,疗效有限。死了要怪医生吗?
朱重八的基因是不是有问题?明朝出的奇葩皇帝很多:炼丹皇帝,贪财皇帝,木工皇帝
,春药皇帝,万历长期不上朝,内阁首辅李廷机有病,连续上了一百二十次辞呈都得不
到消息,最后不辞而别。但是朱重八那一套八股教条,对读书人忠心思想禁锢还是挺大
的,明朝是虽是个烂摊子,但是几千年来,文官制度的完善,大明虽变成了无头僵尸,总体
还算运转自如.
2,袁崇焕所遇到的对手太强大了.中国朝代大概300年更迭一次,袁崇焕遇到的对手是大
清的开国太祖太宗,300年才出一次的人物,都是人中之龙.袁崇焕纵使人中之虎,也咬不
过龙啊.
3,袁崇焕仅仅是兵部尚书,蓟辽督师.换成现在的话是国防部长兼任沈阳军区司令.手中
权力极其有限,很多地方都受牵制,鞭长莫及,并且皇帝历来疑忌手握重兵的将军.但是
后金就不一样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既是行政统帅又是军队统帅,怎样作战,自己的主导
权很大.所以后来,袁崇焕所费苦心建立的辽东防线,被皇太极绕过,经道蒙古,直接包围
崇祯所在的京师.崇祯疑忌袁...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1920
31
去年本版有个帖子讨论的那个安徽农民版的红楼后28回
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2004635.html
刚发现这个已经出论文了都:
http://bbs.tianya.cn/post-no05-328870-1.shtml
《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确为红楼梦真本
楼主:吴氏红楼 时间:2014-05-23 15:47:00 点击:4638 回复:21
注:文已刊登在 《红楼研究》 2014年第一期
自《癸酉本石头记》2008年8月在网上流传以来,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
该书史无前例地披露了后28回的内容,一时间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和反响。有的说,这是
曹雪芹真稿;有的说,这是后人假托,双方观点相去甚远。而红学界的权威却沉默不发
声,至今未给出明确的结论。笔者结合甲戌本、庚辰本、蒙府本、戚本、靖本前80回中
的批注,与《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的情节内容与结构脉络进行比对、论证,得出了《
癸酉本》为《红楼梦》真本的结论。
读《红楼梦》,须结合批注方能深悟其意,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概因批
书者曾通览全书,故能在前80回中的批语中适度剧...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37
32
在现代人看来,中国古代妇女缠足是个“历史之谜”,至今仍难理解。缠足,何时产生
?何以流传千年?
缠足得以流行,南唐皇帝李煜的“推广”功不可没。《道山新闻》记载说:“后主宫嫔
窅娘,纤细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缨络,莲中作品色瑞莲,以帛绕脚
,令纤小屈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上有所好,下必仿之。通过缠足,窅娘的体态更加轻盈,如弱柳扶风,备受皇帝赞赏与
宠幸。为了争宠,后妃们竞相模仿,缠足便在皇宫内流行起来。
只要许多人卷入其中,那么,从众的情形就将是强烈的。一旦模仿作为一种策略被采纳
,那么,它就可能转变为一种日常的惯例或者习俗。由此,皇宫内流行的缠足,被贵族
士大夫阶层的家眷所模仿,进而蔓延到普通阶层。
从文字记载和地下发掘物来看,在北宋已有相当一部分妇女缠足,到了南宋得到普及。
另外, 从福州黄升墓中出土六双女鞋,其中一双穿在死者的脚上,五双为随葬品。平均长
度为13.3至14厘米,宽度为4.4至5厘米,死者脚上还裹着210厘米的裹脚布。这已经是较
为标准的缠足,与明清两代的缠足已十分接近了。
流传千余年的习俗,为何消亡?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模仿和...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33
我并不是为蒋介石歌功颂德,蒋介石虽然有其罪过之处,但客观点说,对中国历史也有贡献之处。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1、最大的功绩是在清末军阀割据的乱世中,领导两次北伐,统一了乱世中的中国。在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当时中国的混乱程度在中国史上是罕见的。两次北伐其实都是极为成功的,从北伐后的结果就能看到--中国的军阀数量大大减少,混乱程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基本实现了统一。蒋介石的军事才能确实不如毛泽东,但对付其他的军阀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就相对使得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了,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2、在中国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富国强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蒋介石承继的“烂摊子”并不比1949年好到哪里。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却承担历届北京政府累积的六亿六千七百万美元债。而且当时中国只是表面上的统一,南京政府控制的国家资源极其有限,而且必须将其大量花费在“统一政令,统一军令”的“军阀战争”之中。蒋介石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行“法币政策”,自1935 年底发行法币,建立公债债券的威信,同时积极清偿外债。到抗战前夕,已经偿还百分之九十外债。中国债券在伦敦市场节节上扬,价格超过...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34
中华民国在大陆的统治时间为1912年---1949年,而蒋介石在大陆的执政时间为1927年---1949年共22年!蒋介石在这22年时间里都在为了维护中国的统一不分裂,稳固自己的政权而努力!打开历史进程时间表不难发现留给蒋介石缺少的是时间!
第一个时间段为1912年---1927年,蒋介石取得政权的阶段!这时间段里中国刚结束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体制,步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林立,混战不休!蒋介石于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培养众多军官,于1925年担任第二次东征国民革命军总指挥,之后为自己获得政权做全面准备,1926年发动中山舰事件,担任了北伐军总司令,于1927年另立国民政府,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8年张学良宣布服从蒋介石从形式上统一中国!而统一中国之后留给蒋介石的问题是国名党内部派系林立,GCD未被全部清除而且GCD于1927来正式建立军队,可以看出GCD从被镇压到有自己的军队不到两年时间,蒋介石不管为了自己统治集团的利益还是为了避免以后的再次分裂都必须镇压GCD的,而蒋介石稳固自己政权的时间只有十年,黄金十年!
第二阶段为1927年---1937年,蒋介石巩... 阅读全帖
w*********4
发帖数: 1769
35
袁崇焕是明末抗清名将。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广渠门之战,这些耳熟能详的战争胜利
都是他的杰作。但最后却落得个通敌谋叛的罪名而被磔杀。
实在说,袁崇焕之死是明朝的最大冤案,是袁崇焕的个人悲剧,也是导致大明江山亡国
悲剧的重要原因,因为再没有谁有能力或者有胆量去承担这个破碎的山河了。虽然,关
宁锦防线其后又存在了十四年,虽然,那支袁崇焕亲自训练的关宁铁骑依然能征惯战。
但大明王朝的倒下,只是时间的问题。
现在论及袁崇焕被杀,听过观点包括:崇祯中了清的离间计、魏忠贤余党的政治陷害等
等,似乎都有一定的理由依据。但关于袁崇焕之死,个人觉得其实核心还是得回到他自
己。
袁崇焕投笔从军之时,已是内忧外患之世。但其亲自训练出的雄师能在数十年间纵横辽
东,击努尔哈赤于马下,却皇太极十年徘徊于关外而无可奈何,在明末孱弱的军事实力
的客观条件下,用“勇不可挡“形容不为过。
袁崇焕打仗是厉害,但性格中却有着很多的“不够聪明”,当“不够聪明”的袁崇焕遭
遇到刚愎自用、心胸狭隘、一贯多疑的崇祯皇帝时候,悲惨的下场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了。
第一,常言说得好:说话不要说太“过”。但袁崇焕明显说“过”话太大了。比如,轻
率...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601
36
1908年,慈禧抛下了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的江山社稷,离开了这个世界,卒年七十
四岁。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
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
慈禧生前专横跋扈,在同治、光绪两朝,实际把持了48年朝政,死后又把一生巧取
豪夺的珍宝几乎全部随尸葬入棺内,世间所流传的翡翠西瓜、蝈蝈白菜等,仅是其中极
小的部分。
在慈禧身旁还放有金、翠、玉、红宝石佛各27尊。尸身左边放一枝 3节的玉藕,上
面有天然长就的灰色“污泥”,藕上长出绿荷叶;粉莲花,还有一块黑色的荸荠,据说
比翡翠西瓜还稀罕。慈禧尸身右边,放一枝珊瑚树,在红珊瑚树上绕一条青梗绿叶红果
的樱桃,树上落着一只翠鸟,是件天然的宝物。
宝物安放完后,为填补棺内空隙,又倾倒了4升珍珠宝石。填满后,上面盖一网珠被,
被上所串2分重珍珠6000粒。正要上子盖时,大公主赶来,又揭开网珠被,放进8骏马和
18罗汉各一套。这8骏马为玉质,每匹不足2寸,毛色样式均不同;18 罗汉每尊高不及2
寸,白玉质。罗汉为白身白足,着黄鞋披红衣,手持红莲花,亦为天然长成,这些都是
稀世之宝...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37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0/History/32119465.html
(接上)Gesta Hungarotum作为匈牙利的史书却给罗马尼亚人的领土要求背书,从匈牙
利人的角度来讲是相当尴尬的。但是明眼人能看出来,罗马尼亚人自己的历史需要靠别
人来记载,说明了他们在国家和文明的发展程度上与匈牙利的差距。实际上,19世纪之
前,根本就没有一个叫做“罗马尼亚”的政治实体存在过,有的只是我们已经见到的瓦
拉几亚公国(Principality of Wallachia)以及该公国东北方向上的摩尔达维亚公国
(Principality of Moldavia)。这两个公国因为种族和语言上的类似,最终在19世纪
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觉醒浪潮中决定联手成立一个新的罗马尼亚国家。
而匈牙利的道路就不同了。自11世纪王国成立开始,匈牙利人不再像10世纪时那样在欧
洲狂飙突进,来去如风,而是开始了一步一个脚印的稳健扩张过程。以喀尔巴阡盆地为
基本盘,匈牙利的势力向四周辐射:南并克罗地亚,北吞斯洛伐克,往东羁糜了瓦拉几
亚和摩尔达维亚,只有在西边,遇到了硬手奥地利。到13...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304
38
长期以来,岳飞之所以受到国人的敬仰,是因为他一方面壮怀激烈,精忠报国,另一方面壮志未酬,却屈死在风波亭上。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在西子湖滨岳飞的坟墓旁边,长跪着秦桧的铁像,提到岳飞之死,人们没有不归罪秦桧的。但是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岳飞会身死功灭?
时光过了近千年,人们对岳飞之死的元凶不断提出质疑。人们不再把观念停留在忠奸之争上。在《国史概要》和许多普及的书里,都明确提出来,宋高宗才是杀害岳飞的真实凶手。秦桧只是迎合高宗的意思,代高宗承罪而已。宋史对此也有所描写:审问岳飞的大理寺的官员何铸,向秦桧辩白,说岳飞实在无辜,为什么一定要杀。秦桧讲:此上意耳。
那么,为什么宋高宗一定要杀害岳飞呢?
一、宋代猜忌武臣的传统政策是罪魁祸首。
历史上的岳飞既是一个好学习、不扰民、得军心的人,也是一个不好色、不爱钱、不贪财的人。有人要送美女给他,被岳飞退回;年轻时岳飞喜欢喝酒,皇上劝了他一次,他从此就滴酒不沾;皇上要给他盖房子,他不要,并且说:“敌未灭,何以家为?”这样一个不好色、不好酒、不置家产、不怕死的人,图的是什么呢?难道图我的江山?这让宋高宗赵构心里犯嘀咕。在宋代猜忌武...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朱元璋厉害在哪里?zz
相比宋太祖赵匡胤温柔而迂回的政治手腕,同样重视中央集权的明太祖朱元璋下手明显
要狠得多。对权臣残酷血腥的清洗、对属下恐怖严密的监视、对文人肆意妄为的迫害,
共同构成了朱元璋颇有些黑色幽默意味的荒诞暴力史。
明朝建立之初,虽然朱元璋勤于朝政、鞠躬尽瘁,但借由战争浮上新贵阶层的地主官僚
还是想方设法地营私舞弊、盘剥农民,曾经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功臣宿将也开始居功
自傲、巧取豪夺。由于民生之艰难,刚刚缓和的农民运动又有抬头的趋势,再加上东南
沿海一带倭寇频繁出没,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明朝竟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朱元璋也充
分认识到官员腐败的危害性,他制定了严酷的《明律》,又建立起都察院,下设十三道
监察御史,用以施行《明律》中所规定的严刑峻法。
明太祖对权臣的血洗,是由胡惟庸开始的。朱元璋手下最具远见的文臣刘基一开始就认
为胡惟庸这个人不过是区区小犊,不能委以重任,一旦重用必然导致辕裂犁破、祸不单
行。胡惟庸的为人向来狡猾奸诈,当上宰相之后更是恃权自专,常常不经请示便自行决
断朝中的生杀陟黜之事,甚至私自拆阅公文,对不利于自己的奏章就藏匿不报。后来,
他眼见朝廷官吏屡屡得咎,有的人甚至性命不保,...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657
40
明末由于内忧外患,一些明朝的有识之士都在研究火器的运用,他们不光翻译外国著作
,引进外国设备,还设法自行研发火器。其中有个叫做毕懋康的人,他在《军器图说》
中阐述了世界领先的燧发枪的制作方法,可见明代的人在军工上孜孜不倦的追求丝毫不
亚于现代中国,但是该枪在清代未予用于装备军队,只是用于皇帝打猎,而且《军器图
说》一书在乾隆年间被禁了,因为怕汉人造反。
t**g
发帖数: 784
41
明朝引进的弗朗机是嘉靖元年缴获的战利品,当年就仿制成功,而且还有不断的改进,
那时候离明末的内忧外患还早着呢。红夷大炮是从荷兰或是英国的沉船上弄来的。都是
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因为吃了败仗被打痛了才想起来学习人家的长处。对比而言满
清对军事技术眼光太短浅了。
S*****4
发帖数: 514
42
慈禧,满族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广太道、赠三等承恩公惠徵之女,玉牒,即皇族家
谱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乳名兰儿,在那拉家族中,慈禧被称为杏儿,故称
叶赫那拉。咸丰元年,慈禧即公元1851年被选秀入宫,赐号懿贵人。后册封懿嫔。5年
后的三月,慈禧生皇长子载淳而被册封为懿妃,不久又晋封为懿贵妃。在咸丰皇帝驾崩
于避暑山庄后,治丧期间因与慈安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东西暖阁,故也被称为“西太后
”。
公元1860年,咸丰十年七月,载淳即位,是为同治皇帝,慈禧与钦贞显皇后,即东太后
并尊为两宫皇太后,御临养心殿,垂帘听政。公元1874年末,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只有
5岁的载恬为光绪皇帝。直到公元1889年初,才由光绪帝亲政。但“上(光绪帝)事太后
谨,朝廷大政,必请命乃行”。其实,光绪皇帝的亲政不过是名义上而已,一切朝政军
国大事仍是慈禧决断。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中南海的瀛台涵元殿,年仅38岁。慈禧立醇亲王载
沣子、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次日午后,慈禧在紫禁城仪鸾殿病逝,终年73
岁。朝廷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总共25
字,... 阅读全帖
b**********7
发帖数: 814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那些末代皇帝的下场2
北方沦陷于五胡之手,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建立东晋。但是司马家经过西晋这几十年的
花样作死,政治上早就威严扫地了,真正掌东晋之权的是王谢桓庾这几个世家大族。东
晋末代天子是晋恭帝司马德文,哎这个毫无存在感的人低格君都不想写了。总之也是个
被临时册立的傀儡小皇帝,没多久就被权臣刘裕夺了皇位、加以杀害。中国历史踏入了
一条最黑暗的河——南北朝。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南北朝的十个割据政权平均国祚都是二三十年,略过不表,接下来一个欣欣向荣的大一
统朝代是隋。一直觉得隋朝跟秦朝是一对苦命的好兄弟,都是结束了前面几百年的割据
纷乱(春秋战国/南北朝),创造了一套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三省六部),
建立了不少利在千秋的国民设施(长城/大运河),虽然自己短命而亡,却为接下来那
个强盛的朝代(汉/唐)打好了基础。中国历史有些小规律,想想真挺有意思的。
说起隋朝末代天子,估计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大名鼎鼎的隋炀帝杨广,其实他后面还有个
隋恭帝叫杨侑。杨广那点子事儿早就被隋唐演义编排得天下皆知了,他跑到扬州去享受
,把才10岁的代王杨侑留在长安看家。结果倒好,李渊攻破长安,直接抓了杨侑,立为
傀儡... 阅读全帖
i******m
发帖数: 229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慈禧搜刮了海军军费吗?
读史最无趣的是什么?就是对某段历史或某位历史人物,只有一种声音、一种评价。一直以来,主流宣传对慈禧的评价,无一例外地说她好奢华,善权谋,顽固守旧,祸国殃民。确实,慈禧统治中国的时间长达近半个世纪,在这四十多年里,要找出一个人的善恶之迹,易如反掌,但要以某件事来概括她的一生,就需要谨慎了。一个人从青年渐渐成长,迈入中年、老年,思想、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等都会发生诸多变化,风华正茂时所作出的考虑与决定,会与古稀之年大不一样。分析历史人物,不仅要有“阶级分析”,还要有性格分析、家庭分析、师承学历分析等等。慈禧一生的每个时期、每个决策,都与她当时的年龄、健康、见识、心情以及谁在她身边等细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非“顽固守旧,祸国殃民”可以盖棺论定的。
慈禧当政时,正值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四方云扰幅裂,慈禧作为最终的决策者,固然要为中国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悲惨命运负主要责任,但只要客观地对待史料,不难发现,其实在每一次事件初起时,慈禧的判断与决定大体上都是切合实际的,至少不那么糟糕,最后却总经不住耳边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令她陷入惑乱,改变了初衷。总体说,在对内的问题上,慈禧较能坚持自己的定...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45
日俄战争说来话长,战争的起因得从甲午战争说起。甲午战争清朝战败,与日本签订了
马关条约,条约内容有割让台湾、辽东半岛、赔偿白银二亿两。辽东半岛位于东北,而
俄国早已看中了东北,日本割取辽东半岛在俄国看来是侵害了俄罗斯的利益,于是联合
法国、德国向日本施压,要日本吐出辽东半岛,并以战争相威胁。此时的日本并无与三
国抗衡的能力,再说甲午战争日本已经精疲力尽,于是只好对三国让步,吐出辽东半岛
。日本对三国让步,但并不对中国让步,要求清朝再补偿日本三千万两白银。这就是历
史上所谓三国干涉还辽。中国的辽东半岛算是保住了。这是中国外交上以夷制夷的的伟
大胜利。三国干涉还辽后,中俄关系那是好得不得了,跟今天有得一比。
1897年,沙皇登基,李鸿章前往祝贺,在俄国,李鸿章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两
国确定了军事同盟关系,共同对付日本。条约中还约定了修建一条西伯利亚经过中国东
北直达海参崴的铁路,以便于对日作战时运送军队和军事物资,这就是所谓的中东铁路
,中东铁路后来又从长春修了一条支线到达旅顺,称为南满铁路。中东铁路一经修好,
东北便成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沙皇也在御前会议上说,东北并入俄罗斯已经...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175
46
亲王嬴政打败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显扬自己的功业,将其传给子孙后代,他将帝号定为皇帝。他认为,上古有号而没有谥,到了中古才根据帝王生前的品行事迹给予谥号。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有违君父臣子的尊卑关系,因此废除了谥法。他将自己定为始皇帝,从他开始,后代就成为二世、三世直到万世,他的父亲庄襄王被追尊为太上皇。从此,中国历史上就多了一个比“贵不可言”还要尊贵的称号——太上皇。不过,这个庄襄王生前是个秦王,实实在在掌握着秦国的权力,有着国王的尊严,太上皇只是死后追封的称号,日后那些太上皇们和他没有什么可比性。那么,后世的那些太上皇们是怎样产生、又是怎么度过余生的呢?
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
刘邦的老爹是第一个享受太上皇尊号的人。刘邦在当皇帝以前,老爹刘太公没有跟着这个儿子得济,反过来还的养活他。当了汉王,老爹也没有被接到汉中享福,倒是被项羽捉去作为人质,逼着刘邦投降。刘邦更是做得绝,说曾经和项羽结为兄弟,因此上说:“我爹就是你爹,你一定要煮了你爹,请给我一碗肉汤喝。”不管这个计策多么令人拍案叫绝,总有点儿把老爹豁出去的嫌疑。不过总算是熬出了头,刘邦当了皇帝,也把老... 阅读全帖
h*l
发帖数: 226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晚清为何能挺七十年?
一个19世纪中叶就该灭亡的腐败王朝,为什么能挺到20世纪初叶? 虽然,那段历史成为后人研究最密集的历史,但是对于晚清的“挺经”,却缺乏系统的论述。
通读那段历史,我以为晚清之所以能挺七十年,是因为它有别于历朝,据“四大命门”。1840年外战完败,但“四大命门”并没有一下子被点死,它维持并延续了清政府的性命。
一大“命门”:愚民政策效果显著,使民间只知反帝不知反封建。
民间只想驱除外侮,却不想这外侮因何而至、本国落后挨打的根源在哪里。一雪国耻,富国强民,不仅需要以新生的政治力量代替老朽的政治集团,而且这新生政治力量必须是代表着向封建专制宣战的进步势力。而晚清的民间力量虽不时崛起,但其落后政治诉求决定了他们无法替代清王朝。
二大“命门”:政坛无像样的男人。
一八四0年以后的两任皇帝道光、咸丰,虽然是病夫治国,但是却极力表现“爱民如子”的“亲民形象”,对唤起百姓的冀望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尤其后来乾纲独断的慈禧太后,对晚清的苟延残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政治“才华”,是千百年来封建统治者“内残外忍”之集大成。自乾纲独断的慈禧太后掌权后,朝廷中很难出个像样的男人甚至野心家。不管是所谓“中兴...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114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内忧外患,再加上没有刚柔并济的韬略。
S*******r
发帖数: 11017
49
一群文科臭老九
面对内忧外患
然并卵
亏得出了个对工业化有偏执狂的师范生
a****e
发帖数: 9589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章诒和揭秘你不知道的汪精卫
既然如此,就看看32年和33年都发生了什么了
31年918,光头的好兄弟张英雄一枪不发放弃东北,至同年1225,张少帅主动放弃锦州
,至此东北全面沦陷。
32年128事变后,当时中央主席兼行政院长致电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张公子出兵抗日,对
日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好儿子装孙子,抗命。
32年8月,在多次将不听命之后,辞职。
33年3月据说由于民众的呼声而复出。
不明为何还要复出,去收拾一个内忧外患将不听命的烂摊子,权力?金钱?还是文工团
美女?难道中国离了兆铭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汉奸,真的就亡国了?
唉!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图样图森破,萨姆太母子图乃武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