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 发帖数: 10 | 1 一、 中国民族的重要历史过程回顾
与欧洲的历史面貌明显不同,中国并没有存在过所谓的奴隶制时代。中国的历史
演进过程是直接从原始公社时代,产生的分化基础上,直接进入集权制国家阶段
,中间也没有西方历史那种意义上的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国家机器的建立和强化过程,与西方社会具有非常明显的分野。在新石
器时代,今天已经发现的居民点已经超过7000处,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发
展条件好,农业技术也相对比较发达的周部落,获得了一个推行其“全球化”的
机会,结果是“叁分天下有其二”。这个影响力的建设过程,既不是基于商业利
益垄断的殖民地拓展过程,也不是捉别人当奴隶的武力征服过程,最合理的解释
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与农业技术的普及过程,因为这样就有了一个彼此认同的
基础。周代的建立与分封制的实施,实际上是一个利用旧有的影响力,再进行一
次不那么受当地人讨厌的家族扩张过程。由于当时到处都是闲置的土地,农业生
存所需要的地盘相对少,对于处于落后状态的渔猎和游牧部落而言,周人的到来
不构成一个竞争,而是近距离展现了新的生活方式以及自己也可以模仿的可能性
。
最初的国人和野人的区别,大概是因为农业部落迁移到新 |
|
l*****g 发帖数: 56 | 2 科举没有抹掉贵族, 科举和贵族并不矛盾, 实际上中国大部分朝代里, 科举
和贵族传乘是并行的。 可以去中状元, 也不妨去封妻荫子。
只不过中国的科举制度在世界上确实是比较特别的, 而且中国的贵族不同, 皇帝
们怕养虎遗患, 把贵族大多集中在京师附近养尊处优, 把地方行政实际的文武
权限教由科举出身较多而已。
中国与皇权对立的力量很多, 贵族的作用同样很大, 这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开国
的皇帝都挖空了心思要地方宦官外戚。 外戚就是贵族, 宦官是有中国特色的准
贵族,阻止宦官成为贵族的是伊们只有一代, 无以成族, 但相对于科举, 权贵
总是称的上的, 也可以与埃及的马木鲁克贵族类比了。
同样中国还有儒教清流等道德力量的存在, 可以类比于欧洲的教廷, 同样是可以
于皇权抗衡的力量。
而欧洲对于王权的限制, 也不仅仅只是来自于贵族于教廷, 王权间互相制横也是很
重要的原因之一。 比较先秦后汉。 真正是中国皇权膨大的主因在我看来是制度,
而不是阶级, 也就是始皇的郡县。 不然重走商周分封的老路,皇权如何大的了? |
|
g******d 发帖数: 231 | 3 为什么中国古代战争动辄就有数十万人马,甚至号称百万,但是西方的参战人数好像连上万的时候都很少。印象当中好像有人说过这和欧洲的贵族还是骑士分封制度有关。不过美国本土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好像单次战役用到的军队也是一般规模。特来这里请教一下。
对了,还有亚历山大东征十多年,当初从马其顿带出来的兵也就三四万的样子,居然一路打倒了印度。当然,这应该和他善于诏安用波斯人补充兵员有关,但从总数上也不会超太多。难道说,公元前,那一带人口少? |
|
s*r 发帖数: 2757 | 4 你去看黄黄仁宇在郝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开头就是说类似的事情
战争促使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国
上万的时候都很少。印象当中好像有人说过这和欧洲的贵族还是骑士分封制度有关。不过
美国本土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好像单次战役用到的军队也是一般规模。特来这里请教一
下。
路打倒了印度。当然,这应该和他善于诏安用波斯人补充兵员有关,但从总数上也不会超
太多。难道说,公元前,那一带人口少? |
|
l*b 发帖数: 4369 | 5 中国的规模远非西方国家所能相提并论
中国的规模基本相当于欧洲,而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候,中国都是统一的。而且中国的农
业生产率也很高,主要得益于东亚季风带来的雨热同期。
即使分裂,也大都是像三国或者南北朝那样子,分成几大块。
相较欧洲国家,十几个小国自然每个国都养不起多少兵。
上万的时候都很少。印象当中好像有人说过这和欧洲的贵族还是骑士分封制度有关。不过
美国本土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好像单次战役用到的军队也是一般规模。特来这里请教一
下。
路打倒了印度。当然,这应该和他善于诏安用波斯人补充兵员有关,但从总数上也不会超
太多。难道说,公元前,那一带人口少? |
|
l****e 发帖数: 23 | 6 比较赞同你的见解。:)
历史的长河波澜起伏,伟人亦不能以点代面,只是当时潮流的推动者和代表者而已。如
果不拘于十个的限制,俺的
偏好如下,大体以时间为序。
一,政治:
1,黄帝。(如果确有其人)远古优秀的部族首领,奠定了华夏民族的雏形。(如果真
有颛顼其人其事,“绝地天
通”,使中国文明区别于其他古老文明,那么说他光耀千秋也毫不过分。)
2,大禹。(如果确有其人)治水伟业,拯救并凝聚了华夏民族;中国第一个国家的建
立者。
3,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礼治重人伦,“郁郁乎文哉”,对后世政治传统影响甚大
;分封制有效的促进了华夏文明
向周边的扩散。
4,秦始皇。“第一帝国”的缔造者;一系列制度的开创者,统一文字,度量衡,郡县
制等等。
5,汉武帝。“第一帝国”鼎盛时期自信和锐意进取精神的代表;同时也是诸多制度的
创立者,崇儒,太学,察举等
等。
6,唐太宗。“第二帝国”鼎盛时期包容精神和宏阔胸怀的代表;确立了科举制的地位
,政治由门阀士族逐渐变迁至士
大夫阶层。(这也是宋代以降市民社会出现的远因吧。) |
|
f*r 发帖数: 3968 | 7 和和,明史的质量是很好的。明史的底本出万斯同之手,总监是朱彝尊
自古有云国可灭,史不可灭
明亡后一大批明遗民都投入到修撰明史的活动中。有私撰的,有入明史馆的
万终身布衣,不肯受清一官半职,朱大半生积极从事抗清事业,与通海案渊源甚深
连黄宗羲都把自己儿子送去了明史馆,这都是为了什么?
否定明史,未免太浅薄了一点
明末清初,经济活动和出版事业已经很发达了。有关这一时期的记载,正史以外,实录
野史笔记方志公文档案简牍文集,汗牛充栋不可胜数。真相是那么好篡改的么?
不要说乾隆修四库而古书亡。自古禁书的努力很少成功,宋以后私家藏书大兴后更是如
此。四库禁毁名单上的书,70%以上现在仍然在世
回过头来说明亡的原因。明亡,不在于腐败。明亡的第一条原因,是经济上的破产。
而经济上的破产,除天灾和辽事外,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状况的极度恶化。而土地兼
并状况的极度恶化的根本原因,又是因为朱元璋定下的这个宗室分封制度。这个制度导
致在永乐末年,王朝开国后还不到百年的土地兼并情况就相当严重了。这个速度是惊人
的
而你所提到的这些,都不过是表象而已。中国自古有天道轮回五德相替的观念。所谓亡
国和亡天下的区别是也 |
|
m******r 发帖数: 4351 | 8 所有读明朝历史的,都看到了明朝的财政危机。
虽然这个财政危机的问题,就连过去的地球人,比如明朝人自己都认识得很清楚;但是,
同其他朝代相比,明朝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庞大的军费。因为军屯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的结果。对比一下养兵却不愁军费的宋
朝。
第二,奢侈的皇室生活,无节度的开支。具体的如五千两白银修一扇窗户;火星人都知
道,也不讲了
第三,宗亲功勋。明朝宗室人口增加的特别快,洪武年间只有几十人,至明中期有八万
余人,国家财政不胜负担。
对比一下汉朝,宗室功勋经常因为犯法而剥夺侯爵,像刘秀种地,刘备织席贩履这样的
一介平民很平常。唐、宋宗亲或者为官,或者为民,不白吃白喝国家的。明朝则是分封
列爵,不农不仕,吸民膏髓。
嘉靖时,天下财赋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不啻倍之;
尤其是山西河南二省,赋税的粮全算上都不够这两省的宗室禄米一半之用。
而且这些人连同功勋,坐享优厚的俸禄,疯狂霸占土地,建立庄园,而且经营店铺者极
多,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分割国家的部分土地,税权和其他经济利益。经常恃势巧取豪
夺,气焰极其嚣张。等到明亡之际,多数藩王又起不上什么作用,很多还吝啬已极 |
|
d******a 发帖数: 32122 | 9
宫姓
一.宫姓的起源
胶东宫姓源于姬姓,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宫之奇。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
分封天下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宫阝>(
tong,音“同”)国之君,宫阝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宫之奇原姓姬,名之奇,又名
奇,是宫阝国后世国君的族人。宫阝国被晋国灭时,他离宫阝奔虞国,将宫阝字去右耳
(右“阝”旁的原字型为“邑”字,“邑”为诸侯之国的意思,去邑表示离开故国,“
宫阝”去邑为“宫”),改姓宫,名之奇。从此以后,即有了宫姓,迄今已有2600多年
的历史。
宫之奇到虞国后,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
寒”这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
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
记述。
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
果,宫姓排在152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2位。
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另外,宫姓还有以下
几个起源: |
|
l*********y 发帖数: 1011 | 10 两个人没有打过,不能评价。
一定要评价可以这样说:
战术上:韩面对一群普通人,能够很华丽的打出“SHOW TIME”;项在灭秦的时候,属
于强强对抗,肉博而出。如此看来,项略胜。
战略上:作为政治的延续,韩没有看出什么特点,反而有失败的做法(逼宫要爵);而
项也没有什么特点,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搞分封)。
结局上:项一时怒火攻心,拱手让出天下;韩一时鬼迷心窍,白白交出性命,也都不怎
么样。
所以综合来看,项略胜韩 |
|
l*********y 发帖数: 1011 | 11 曹如果与刘换,项没有变化,则曹必胜。-- 个人观点。
另外不要过分夸大韩信的军功。韩留下的军事事迹可谓精彩,但是韩目前留下的可靠军
功却都是直接对阵秦末其他实力集团的(项羽分封诸侯,包括封了自己)。他从来没有
正面与项羽对战过。--有些手段看似高明,但是必须要对手足够弱才敢用。用兵是一
种博弈,对手的情况不同,可以选择的方案就不同。
与项羽对峙的还是刘邦势力集团,该下以前双方已经对峙了2年多(好像),这说明刘
邦集团是由一定实力的,这个时候韩的增援改变了战争态势,项的自刎更加速了刘统一
天下的进程。这是唯一的韩与高等级对手项的间接对阵。
从韩增援的前后情况已经看出来,韩与刘的矛盾必然是要爆发的。所以前文说,如果项
度过江东,总结经验,稍微运作一下,那么秦末的故事该更加曲折波澜。 |
|
w**t 发帖数: 3247 | 12 1. 不同时代的人无法比较。同时代的人,项羽军事才能排头三名毫无问题吧。
2. 说到败将,战略之父Hannibal也是败军之将。军事史上的地位可不低。
3. 说项羽战略上是幼儿就瞎掰了。能逐鹿天下的谁都不是白痴。只不过有比他更厉害
的罢了。另外,项羽脑子里还是分封制,而历史潮流是中央集权。逆潮流而动,才是他
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个已经和个人能力没那么大的关系了。某种程度上说,他只不过是
一个潮流的代言人罢了。 |
|
l*********y 发帖数: 1011 | 13 1,这个东西的乐趣,正式在于不同时代的纵向比较。个人谈个人的看法,然后争取弄
出个带娱乐版的TOP10来。见楼顶文前的说明。
2,对于军事来说,目的是第一位的,战争不过是手段。如果战争的目的没有达到,那
么手段再好,都要受点影响的。 -- 我个人的看法。
3,正式因为项坚持要搞分封制(实际上他也搞了),说明其在战略上的不清楚。-- 范
增很清醒的,可惜他完全不听。
如果单说战术实力,项羽绝对是天才。 |
|
B*****e 发帖数: 1005 | 14 秦朝的李斯
远交近攻的方略,使秦王得一寸土即为一寸土的一统六国,他用各种手断对六国进行分
化瓦解。
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
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
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可惜晚节不保,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
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
|
t******o 发帖数: 2792 | 15 纳牙阿, 是忽兰他爹地亲自送的,纳把大美女在自己帐中放了三天,铁回来基本上要把
他劈了,一检查是virgin就大悦,信任有加。
就为这个后来分封的时候,纳的职位极高,估计是铁认为这样的定力不容易吧 |
|
F*****o 发帖数: 1261 | 16 秦始皇之前没有皇帝 只有天子吧
秦始皇是第一个皇帝 其实角色和天子差不多 就是没有分封 而采取中央集权了
秦始皇就是天子了。
还有周武王 后来也当了天子 也是消灭了商纣 |
|
O****X 发帖数: 24292 | 17 问题不在于计划生育
主要还是在继承制上
所有的儿子都有分封
和只有一个儿子独吃其他儿子没份是有很大差别的
坏。 |
|
j****c 发帖数: 19908 | 18 那时候土地还足够多,不愁不够分封,等后来空地都被开发完了问题就来了 |
|
j****c 发帖数: 19908 | 19 是的,西周分封的时候,都是把还没开垦或者还在异族手里的土地封出去,然后被封的
人自己去开发或者从异族手里夺。 |
|
o**n 发帖数: 1249 | 20 郡县最开始好像是春秋时期楚人搞的,吴起在魏曾大力提倡过,战国以来,七国都陆续
推行郡县制抑制分封,虽然不是很彻底,秦不过是延续而已,也不能都算李斯的功劳。 |
|
w**t 发帖数: 3247 | 21 看到秦末,大家动不动就称王。张耳陈余给陈胜设计的道路也是霸主。不能不说项羽分
封诸侯也是某种程度上的顺应“民”意。一般说来,大家都认为秦汉时期是集权的郡县
制度代替封建的分封制。可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历史趋势呢? |
|
|
c******n 发帖数: 16403 | 23 英格兰曾经历过罗马帝国的统治,在罗马人撤走后,进入了小王国、小部落联盟
混战的时期,到6世纪,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形成了七个王国(部落联盟)。威塞克
斯王国逐渐强大起来,829年国王埃格伯特压服了其它王国,成为英格兰的共主。但与此
同时,英国也进入了“恐怖的维京人时代”,遭到北欧海盗一波又一波的入侵。埃格伯
特的孙子阿尔弗烈德因为成功地抗击丹麦人入侵,以及营建伦敦、组织编撰《阿尔弗烈
德法典》、《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等功绩而被后人尊为 “大帝”(the great)。
威塞克斯王朝传了15代国王,到埃德蒙二世时,终于无力抵挡丹麦人,被迫与丹麦王克
努特分治英格兰。1016年埃德蒙二世死,克努特兼并了整个英格兰,开始了丹麦王朝的
统治。但在1042年,威塞克斯王室后裔“忏悔者”爱德华以母系血统继承了丹麦人的王
位。
1066年,忏悔者爱德华临终前授意贤人会议选举哈德罗二世为王。但来自法国西北
部的诺曼公爵威廉渡海征服了英格兰,他就是“征服者”威廉一世,建立了诺曼王朝。
威廉一世将大批诺曼贵族分封到英格兰,通过全国普查编制《土地赋税调查书》,加强
了英格兰的王权。威廉一世 |
|
g********n 发帖数: 4809 | 24 当时还是分封制度,很多士兵估计都是家臣,不过围了三个月居然没有忠心的兵将来救
主,里面肯定很有蹊跷。估计是赵武灵王那个时候已经脑子糊涂了,搞得众叛亲离,结
果没有人愿意伸手相救。 |
|
|
f******c 发帖数: 503 | 26 晋不亡秦肯定没戏,
但是晋国严格执行周朝的分封制(因为晋是周的宗室),所以晋朝的灭亡是肯定的。 |
|
R****s 发帖数: 635 | 27 传承还是断层,其实是一个事情的两方面。如果忽略历史演进的细节
而只笼统的为了争论是"传承"还是"断层"我觉得意义不是太大。
从西周的分封制到秦汉的郡县制,这个制度的变化说"断层"一点不过分。
战国时期,谁先对社会制度进行变革,谁就首先强大,就有能力吞并他国。
魏国和韩国变法虎头蛇尾,赵国只在军事领域进行变革,楚国基本没有变革,
只有秦国从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各方面进行彻底变革,最终全面胜出。
两晋期间,整个社会轻浮,狂躁,务虚,清谈;而且由于以往的贵族世袭
制度,导致人才不能正常流动,中华文明基本上走到了一个瓶颈。
经过三百年极为痛苦的分裂和血腥的融合,在吸收了北方少数民族文明的
营养成分之后,才迎来了隋唐的第二次辉煌。旧的贵族世袭被抛弃,开科举,
并且彻底向世界敞开自己的大门。这难道不是又一个"断层"吗?
明清以后,中国完全关上自家大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彻底"传承",
不愿变革,不思进取,不敢越雷池一步。最后的下场也是众所周知的。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该断的断,该传的传。
?? |
|
S********t 发帖数: 18987 | 28 有个前提不成立,如果统一不是趋势,
战国七雄就不会存在,他们本来就是从无数小分封诸侯逐渐兼并立国的,
如果最后不是统一,那应该永远保持东周的制度,
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
既然不往来,也不存在什么竞争,也不存在什么进步
道理。
年一直学习的老师,顶了天修修补补,中国如果一直保持战国七雄的模式,估计比欧洲
更早进入工业革命,当然也就没有中国这个概念了。 |
|
s********e 发帖数: 13723 | 29 中国的分封制早就被打破了,西方一直到近代才搞出议会民主制。 |
|
D******n 发帖数: 2965 | 30 分封制不是私有制。私有制本质上是一种产权制度,是靠个人自己把资本积累起来的,
不是靠皇帝老子赏给你的。 |
|
d*****0 发帖数: 68029 | 31 按照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建国的思想。天下太大,周天子打理不下来就把土地分封给诸侯
,一家就是一国,这就是所谓的家天下。晋国可能之所以会分裂,可能正是因为其国力
太强,国土太大,国君必须要分给手下的大夫们来分而治之,形成了国中之国,一旦这
些人势大国君势衰,就可能反噬其主。不光是晋国,在齐国也有几个世家相互倾轧,国
君失势的情况出现。 |
|
q**l 发帖数: 505 | 32 分封制,让卿大夫有自己的军队,必然会导致权力的相对削弱。翘辫子那是早晚的事。
任何时候,只要允许有地方武装,就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这也是如今天朝那些军区领
导一定时间内会换地方的原因。 |
|
f****r 发帖数: 5118 | 33 这两个地方,好像一开始不是周天子的地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刚冒出来被秦灭掉了,
楚国为什么不去灭? |
|
e*****r 发帖数: 663 | 34 楚国能力不行啊,和蜀国东西夹击,虽然把巴国压缩了,但是都没有灭掉,最后蜀国被
灭,紧跟着灭了残存的巴国。 |
|
S*******e 发帖数: 422 | 35 这是属于羌地的吧,老秦家原本融了些羌民,可能从地理因素方面,秦收巴蜀,楚吞吴
越更加便当 |
|
|
t***m 发帖数: 459 | 37 [大中华佛国](1947----1953,1983)
先主石顶武 1947----1953 图谋叛乱,被人民政府处决。
后主石金鑫 1983 石顶武之子,1983年在农民“丞相”李丕瑞的“辅佐”下登基,于湖
南醴陵农村复国,旋被县公安局镇压。
[大有]
曾应龙,登基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因是反对计划生育政策
于是在农村立国,称皇帝,调动大军(数百人似乎),杀入县城,攻陷县医院
俘全部医生、女护士,将县医院的女护士收做嫔妃,将所有计划生育用品搜出并销毁。
后人民解放军迅速发动反击并围困了县医院,皇帝率军顽强抵抗后兵败被俘
本应判该皇帝死刑,念其无知,判处无期。
[道德金门皇帝]
丁兴来(盲人) 1981----1990 地处大别山,创道德金门教,然后称帝
封了"正宫娘娘""西宫娘娘""宰相"等21个人,赐"仙印"41枚
由于交通闭塞,直到称帝后十年才被发现并被乡政府处理。
[中原皇清国]
正皇帝张清安 1982
副皇帝廖桂堂 1982 以皇清为年号.地处大巴山。
张清安刻“玉玺”,设“后宫”,分封“丞相,文武百官”,“颁布《天律森吏》”
打算定都巴中县,把巴中川剧团大楼当皇宫
甚至写 |
|
f****r 发帖数: 5118 | 38 为什么春秋战国的分封制的时候,没有女性继承,而欧洲女性继承王权,公权的很多? |
|
w**t 发帖数: 3247 | 39 大闲至圣先师的克己复礼,复的也是周礼吧?这个对分封制到中央集权的转换为什么就
适应了呢?倒是叔孙通因时而变,为大义而不拘小节比较能适应各种变化。话说回来,
就算儒家天生和中央集权没啥关系,黄老那套就可以说是完全不适合了。 |
|
f****r 发帖数: 5118 | 40 黄帝就是流浪的苏美尔黑头,单音节人
苏美尔被不明因素灭掉后,黄帝就类似耶律大石西迁建立西辽一样,打败了中原土著黎
苗蚩尤,建立东苏美尔帝国-夏,黄帝入嘉裕关的历史意义和顺治入山海关差不多,如
果说崖山之战后,就无中华,那么,逐鹿之战后就是诞生了华夏民族。
商民族和蚩尤一样都是中原土著,长期受夏压迫,后来发明了大批量提炼青铜的技术,
引发商民族的青铜工业革命,生产力军力大步上升,一举灭掉夏民族。商民族其实一直
和夏民族残余战争不断,经常迁都。最后纣王被灭,也是因为主力在外。
周民族又是一波从高加索过来的野蛮猴子,依附商民族,学习了先进的商文化,从母系
社会迅速过渡到父系社会(姬性是女子旁),骗取纣王信任后,趁其不备灭掉商,一部
分商人跟箕子去了辽东和朝鲜半岛,成了以后的高丽棒子。一部分商人被迁到陕西和戎
人杂居成了以后的秦人
周其实在当时是个小民族,小部落,一不小心灭掉商,其他各个部落都比较强大,为了
避免有商一代不断的战争,所以就搞了分封制,奠定了800年的周朝 |
|
d****e 发帖数: 251 | 41 这个和儒术无关。秦统一中国时,地盘就够大了,郡县制,度量衡算是定下了国家
能够一统的基调。后来汉朝还倒退了点,搞了好多年的分封。到汉武才独尊儒术。
从来都是武力统一多年,然后才轮到儒家来当政。后来的理学就越来越变态了。
满清的地盘这么大,是政治手腕+军事手段,或者说没有那么多包袱。 |
|
s*******g 发帖数: 1323 | 42 习太子之后诸侯分封的可能性很大,你觉得袭来那样的瓜儿子能保住太子
党的地位? |
|
r**o 发帖数: 4614 | 43 哈,市场经济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前瞻突破,难不成再搞社会主义让经济破产?还是搞
分封制?
评价邓小平他们的功绩也就是说他把中国恢复成一个正常国家而已。 捞钱泡妞的时候
可不分怎么右派左派中间派。 上位者经过那么残酷的斗争后还是个理想主义者太不靠
铺了, too simple阿。 |
|
v*********y 发帖数: 667 | 44 汉语的封建应该有分封/建国的意思。那中国秦以后就不算封建了,既不是中文的封建
,又不是西方社会的封建。我觉得这个中文词,很多时候都用错了。呵呵。。。 |
|
S*********5 发帖数: 168 | 45 汉语里的“封建”有两个意思,第一个就是字面的“分封建国”,周王朝时期就是这种
状况;第二个意思是从马克思主义史学里面来的,“封建”是农民依附于土地、地主占
有土地并剥削农民的社会政治制度。 日常说的“封建”就是第二个意思
如果按照第一个意思,中国的社会划分应该称作: 原始--封建(周)--宗法专制社会
(秦-清)更合适 |
|
J*****W 发帖数: 314 | 46 中国西周和东周时期相当于欧洲的封建时期,秦汉期间分封异姓、同姓王,勉强也可以
算。隋唐时候由皇帝任命节度使统领各地军政事务,是一个过渡时期,宋元明清时候有
中央集权的文官政府,虽然名义上各主要城市还有皇族为王,但各路、行省实际长官都
是中央派出的文官,已经完全不同于欧洲了。个人认为隋唐至明清时期应该称之为中国
的帝国时代。 |
|
D*****i 发帖数: 8922 | 47 汉初搞分封,结果闹出来一个七国之乱。以后皇帝就收权了。 |
|
l*********y 发帖数: 1011 | 48 不过还是觉得日本与中央王朝的关系,远没有秦国与中央王朝的关系那么紧密。原因可
能是这样的:
日本最早建国的时候是完全独立的。他与中央王朝后来的朝贡 - 册封关系虽然也存在
,但是显然要疏远很多,是比较典型的国与国之间的一种关系。
秦国最早建国的时候其土地是周王朝分封的,他的第一任国君非子也是周王指派的。所
以这样看起来,秦朝与中央王朝之间,从渊源上更加属于“上下级”的关系。
基本上,日本就是外国,秦国还属于“国内”。 |
|
d*****0 发帖数: 68029 | 49 藩王是皇帝分封的,太上王之类的封号也不能自己瞎封吧 |
|
m******r 发帖数: 4351 | 50 hoho,这个中州本来我也不是很确定,所以一开始就声明了这只是"疑问"
另外只有这点我没有展开说,只是列出来而已。
元史食货志讲述户口的时候说得也不是很清楚,“初,太宗四年,括中州户得七十三万
有余。八年,复括中州户,续得一百一十万有余。宪宗二年,再籍汉地户口。”
后面就是各种户口名字,如官户,军户,站户,趋良等的解释。
当时行政管理一片混乱,窝阔台括户口,目的也是为了规范管理。当时即使汉人军将,
也普遍私占民户,截流税收。以东平为例,将校各占民部曲户,谓之脚寨,擅其赋役,
几四百所。诸王大臣所得驱奴,也往往寄留诸郡,各置首领管理,不属州县,此类驱口
,号称"其数几居天下之半"。窝阔台括户口后,紧接着又搞了一个诸王分封,一方面是
默认了其拥有大量驱口的权利,另一方面也有限制他们驱口的数量的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