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县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b****n
发帖数: 478
1
LZ所说的5%,10%,还有5个省等等数据,全部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如果", 然后LZ在这个"
如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印象里网络上也有一些来路
不明的数据说,十几个县市的饿死人比例超过10%,达到20%甚至更高。所以说,如果全
国饿死上千万,那么就应当有不少于十几个地区的饿死人比例达到或者超过10%。这个
结论,我相信大家应当是会接受的,对不对?" LZ又提出拿信阳作例子,指出"并没有任
何有力的数据,历史回忆,个人亲历,或者统计调查,能够证实"信阳死亡这么多人,因
为10%是个很大的比例,但LZ却根本不知道这方面的任何材料,当然我们也不知道他是有
意的还是无意的. 现在有些县志提到了这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全是来自那三年, 顺便
说一下,信阳包括浉河区、平桥区(以前的信阳县)、潢川县、淮滨县、息县、新县、商
城县、固始县、罗山县、光山县.
LZ想要这些县志的话,可以到书店去买,这些县志是公开发售的.
最后说到为啥县志把死亡人口定义为饿死,你有任何这方面的疑问可以联系他们的县志
办,有结果的话,我们也很欢迎你把查询结果贴在这里."非正常死亡"的问题,我们可以依
照LZ那一贯的大胆"... 阅读全帖
h*******2
发帖数: 5093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惨绝人寰的“信阳事件” ZZ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jirentixiang (青天白日满地红),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惨绝人寰的“信阳事件”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13 00:08:33 2011, 美东)
http://xgc.merseine.nu/wh/famine/Reports/DyUu01.html
惨绝人寰的“信阳事件”
丁 抒
[新观察]·文库版·大饥荒档案 www.xgc2000.com 转载时请注明作(译)者及出处
一九六○年大饥荒时“大批农民非正常死亡”的情况,今人已难以想像。
据当年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张文才回忆:“有些地方甚至饿殍遍野,总理为
此忧心如焚”。
在大跃进前一年的“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分子的作家白桦是信阳人。
他当时正在上海郊区的一家工厂劳动改造,同居一室的同乡从信阳探亲回来,
对他讲了如下一段话:
我刚从咱们家乡回来……俺家里的人都饿死光了……只剩下俺姑,她的
儿子也死了……她咋活下来的呢?……有一天夜里,一只饿得只剩两张皮的
猪冲进她的院子,她连忙关上门,一棒就把饿昏了的猪敲死了,...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794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饿死3600万论战烽烟再起(ZT)
香港出版的《墓碑》一书,称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3600万”人。最近几年,孙经先
教授连续发表了数篇文章,对三年困难时期我国人口变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坚持用事实
揭露《墓碑》一书大量使用伪造的、被篡改的和极为荒谬的数据,明确指出“饿死三千
万”是重大谣言,并正在编著《还历史以真相》一书。重要的历史见证人、93岁高龄的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同志为该书作序:《有力揭批“饿死三千万人”谎言科学研究
“三年困难时期”人口真相》。最近两年,杨继绳先生又于2012年9月17日在纽约时报
中文网发表《脱离实际必然走向谬误》,并于2013年12月在《炎黄春秋》第12期上发表
《驳“饿死三千万是谣言”》。孙经先教授这篇反驳文章,对“饿死三千万”重大谣言
的来龙去脉作了辨析,以正视听。
一、《墓碑》篡改、伪造数据事实确凿
2013年9月9日,我们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了《“中国饿死三千万”的谣言是怎样
形成的?》,用事实揭露了《墓碑》一书大量使用伪造的、被篡改的数据,制造了“饿
死3600万”的重大谣言。文中列举了十个典型实例,揭露了《墓碑》是怎样篡改、伪造
数据的。杨继绳先生在《驳“饿死三千万是谣言”...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794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饿死3600万论战烽烟再起(ZT)
关于溧水县,同样的争论:
孙:《墓碑》说:“《溧水县志》记载,溧水县近13000多人非正常死亡。”经查证,
《溧水县志》没有这一记载。
杨:
这是《墓碑》第10版第390页的内容。《溧水县志》有这个县1949-1985年的人口
变动统计数据。我在《墓碑》中已经指出,“据《溧水县志》1990年版第94页数据推算
,三年间有13000多人非正常死亡。”孙经先们在“反复阅读”“逐一查证”中或许又
没有查到,或者查到了不肯推算。如果孙先生愿意再次查证,建议多翻两页,在《墓碑
》第10版第393页上,还引用了江苏省委、镇江地委溧水工作组1960年10月19日的调查
报告,这个报告指出了溧水县饿死人的严重情况,可以作为13000多人非正常死亡的佐
证。
综合看,还是原县志没用明确记载非正常死亡人数,杨继绳是推算的。而如果杨在书里
说“《溧水县志》记载,溧水县近13000多人非正常死亡。”确实不对。没有这个记载。
关于工作组调查报告,杨没提供具体数字,用“严重情况”作一个研究具体非正常死亡
数字的学术问题的佐证不可靠。写个新闻报道还行。
s******n
发帖数: 518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饿死三千万就是杨继绳造谣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aodian (有熊),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饿死三千万就是杨继绳造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11 01:11:19 2018, 美东)
孙经先:“饿死3600万”的重大谬误是怎样产生的?
——对杨继绳先生两篇文章的答复
孙经先
2014年01月24日10:41 来源:红旗文稿
编者按:香港出版的《墓碑》一书,称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3600万”人。最近几年
,孙经先教授连续发表了数篇文章,对三年困难时期我国人口变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坚
持用事实揭露《墓碑》一书大量使用伪造的、被篡改的和极为荒谬的数据,明确指出“
饿死三千万”是重大谣言,并正在编著《还历史以真相》一书。重要的历史见证人、93
岁高龄的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同志为该书作序:《有力揭批“饿死三千万人”谎言
科学研究“三年困难时期”人口真相》。最近两年,杨继绳先生又于2012年9月17日在
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脱离实际必然走向谬误》,并于2013年12月在《炎黄春秋》第12
期上发表《驳“饿死三千万是谣言”》。孙经先教授... 阅读全帖
G****o
发帖数: 167
6
孙经先:“饿死3600万”的重大谬误是怎样产生的?
——对杨继绳先生两篇文章的答复
孙经先
2014年01月24日10:41 来源:红旗文稿
编者按:香港出版的《墓碑》一书,称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3600万”人。最近几年
,孙经先教授连续发表了数篇文章,对三年困难时期我国人口变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坚
持用事实揭露《墓碑》一书大量使用伪造的、被篡改的和极为荒谬的数据,明确指出“
饿死三千万”是重大谣言,并正在编著《还历史以真相》一书。重要的历史见证人、93
岁高龄的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同志为该书作序:《有力揭批“饿死三千万人”谎言
科学研究“三年困难时期”人口真相》。最近两年,杨继绳先生又于2012年9月17日在
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脱离实际必然走向谬误》,并于2013年12月在《炎黄春秋》第12
期上发表《驳“饿死三千万是谣言”》。孙经先教授这篇反驳文章,对“饿死三千万”
重大谣言的来龙去脉作了辨析,以正视听。
一、《墓碑》篡改、伪造数据事实确凿
2013年9月9日,我们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了《“中国饿死三千万”的谣言是怎样
形成的?》,用事实揭露了《墓碑》一书大量使用伪造的...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518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aodian (有熊),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饿死三千万就是杨继绳造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11 01:11:19 2018, 美东)
孙经先:“饿死3600万”的重大谬误是怎样产生的?
——对杨继绳先生两篇文章的答复
孙经先
2014年01月24日10:41 来源:红旗文稿
编者按:香港出版的《墓碑》一书,称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3600万”人。最近几年
,孙经先教授连续发表了数篇文章,对三年困难时期我国人口变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坚
持用事实揭露《墓碑》一书大量使用伪造的、被篡改的和极为荒谬的数据,明确指出“
饿死三千万”是重大谣言,并正在编著《还历史以真相》一书。重要的历史见证人、93
岁高龄的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同志为该书作序:《有力揭批“饿死三千万人”谎言
科学研究“三年困难时期”人口真相》。最近两年,杨继绳先生又于2012年9月17日在
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脱离实际必然走向谬误》,并于2013年12月在《炎黄春秋》第12
期上发表《驳“饿死三千万是谣言”》。孙经先教授...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8
去找县志自己拼去,你看看县志里面一个县重灾区才死多少人?我没说拿我们家当样本
。只是史料县志,地方志等等资料都显示我们家附近周围几百里死人的比率才是比较正
确的。我不排除死伤惨重的个例,但是从很多县志查看,3000万就是扯淡。不少通过县
志计算的从几百万到上千万的都有,但是3000的就是扯淡。平均死人密度13个人里面死
一个,我知道的是中国坐地户,方圆百里之内都能串亲戚,这个密度不是说被人都被隔
离不知道,而是最少你都会有几个亲戚死了的。当然还有人会说,有的地方一个家族人
都死绝了,那我没话说。自己判断什么靠谱。地方志在目前来说,可信度是最高的,当
然了,最近编纂过一次全国县志,我无法知道原始材料是否变动。
c***h
发帖数: 1862
9
三年大饥荒中为苦难乡亲奋起组织暴动的北大人黄立众(图)
1. 安徽省无为县的“大跃进”运动及其后果
谢贵平
1971年8月,“一打三反”运动中,黄立众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这是他被压上公审
大会后在家乡土桥被枪杀时的照片。
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村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灾难。安
徽省是全国的“重灾区”,地处江淮之间的鱼米之乡无为县1]在全省率先创办了第一个
人民公社,当时全县“五风”(共产风、平调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盛
行,最后全县竟饿死20余万人,占“大跃进”发动时总人口的20%左右。笔者搜集了该
县的相关资料,辅之以对当地经历过“大跃进”的干部农民的访谈,试图将无为县“大
跃进”的始末和后果展现给读者,帮助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理解1950年代末期发生在中
国大地上的这场浩劫。

一、“人民公社”制度下无为县的“大跃进”真相

1958年9月,无为县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将无城、虹桥、新民、观音、官镇、凤河等乡镇合并办起全省第一个人民公社──无为
县红旗人民公社,10月上旬将全县... 阅读全帖
f*******w
发帖数: 116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玛曲:河水为什么这样红
《当铁鸟在天空飞翔——1956-1962青藏高原上的秘密战争》
第十四章: 玛曲:河水为什么这样红

初知这场战役,是2007年10月,我在《我故乡的悲惨史》这本书中,看到一小段有
关“克森大屠杀”的描述。该书原文为藏文。作者扎益仁波切,名丹增白华尔,他根据
“当时担任共军翻译的工作人员才仁和王某某”的叙述,简短描述了这场“围歼战”的
大致经过。据书中记载, 1958年4月,河南蒙旗一个靠近黄河,名叫“克森陀洛滩”的
地方,解放军兰州军区骑兵第1师对数万蒙藏牧民进行了一场大屠杀。这段描述使我震
惊,也使我对中共官方有关“平叛”的历史陈述产生了怀疑。以这个事件为切入点,我
开始了对那段历史的追踪。
要确定这个事件的基本情况,首先需要确定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可是,作为史料,
这段叙述过于简略,许多关键细节不清楚。“1958年4月”是藏历还是公历?“河南蒙
旗”和“克森陀洛滩”在哪里?在互联网上搜索“克森陀洛大屠杀”,指向该书的网络
版,并无其它线索。扎益仁波切丹已经圆寂,无法对他进行访谈,确证一些关键细节。
而且,他留下的这段记录并非第一手资料,是转述他人的叙述。
但是,发生过...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4265
11
不要这样撒泼打滚了。
人家用证据质疑3000万,你对人家的证据置之不理,就一味叫嚷3000万,3000万。
你不是无赖是什么?
你们这些老将要做的是,证明人家的证据不对,而不是躲避。关于刘少奇姐夫的事,可
以另开帖子讨论。关于饿死定义的事,也是你们老将耍无赖的地方。我老早就向你们老
将征集你们家饿死人的数据,结果你们没有提供数据,反而扯饿死人该怎么定义。胡温
JB,你们饿死人的定义都没有搞好,怎么就已经搞出了饿死3000万的说法?
你们现在不用扯别的了。就做一件事:回答杨继绳是否伪造数据?
第一,《墓碑》大量使用了伪造的、被篡改的和极为荒谬的数据。
1.《墓碑》说:“常熟县本应‘常熟’,却饿死了11000多人。”(并注明数据出处是《
常熟市志》)经查证《常熟市志》没有这一记载。
2.《墓碑》说:“《溧水县志》记载,溧水县近13000多人非正常死亡。”经查证《溧
水县志》没有这一记载。
3.《墓碑》说:“《高邮县志》称,高邮县饿死的37000多人中,17000多是儿童。”经
查证《高邮县志》没有这些记载。
4.《墓碑》说:贵州省江口县“饿死了近一半人口”。经查证,《江口县志》记载的该
县...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9629
12
呵呵,孙经先通过伪造材料驳斥"墓碑".
驳斥孙经先“饿死三千万的谣言是怎样形成的”谣言
文章来源: 湘西山人 于 2013-10-05 07:44:34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frontend.php?act=articlePrint&blogId=64046&date=201310&postId=3307
[引言]
孙经先知道大多数人都没有读过杨继绳的《墓碑》。所以编造了很多不实的谎言。根据
手头已有的资料挑几个分析一下。
孙经先原文与点评(黑体为点评):
最近三十年以来,国内外广泛流传着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3000万”的重大谣言。在
这一谣言的传播过程中,杨继绳先生的《墓碑》一书起了重大作用。该书认为1958年至
1962年中国饿死3600万人。
在研究我国三年困难时期人口变动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反复阅读了《墓碑》,并对该书
提供的每一个重要的“饿死人数”都逐一进行了查证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关键性的“
饿死人数”数据都是虚假的。
第一,《墓碑》大量使用了伪造的、被篡改的和极为荒谬的数据。
1.《墓...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13
来自主题: SanDiego版 - 太平军在奉贤的斗争
太平军在奉贤的斗争
作者:吴廷嘉、沈大德 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 点击数: 413 更新时间:2008年11月
17日
(一)奉贤县系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从松江府华亭县析出,地处江苏东南,枕海
带浦。清政府相当数量的漕粮、白粮都经此地解支起存。县西柘林镇是古时著名海口要
塞,与金山卫相呼应,同宁波、定海绕杭州湾互成犄角之势。这里,既是守卫上海的门
户,又是连接浙江的水陆海要冲,为浦东南咽喉要地。历来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
有一定的战略地位。  从建置以来,奉贤隶属苏松太道。清政府对这个县是重视的,
除设有奉城县署外,还在南桥设立巡检司衙门;在奉城,柘林分别驻扎两个兵营,两个
水师营。全县还有大批漕丁,兵汛达七十二处之多。仅本地驻军,每年即需饷银四千四
百六十三两。嘉庆十五年,奉贤人口约二十六万,就要交田赋四万八千三百五十八石三
斗四合一勺米。其余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举不胜举,大宗如盐税,每年八千八百四十
四两,小的如每石漕米加收银六分,修海塘每亩捐钱五文。据曾国藩、李鸿章供认:包
括奉贤在内的“苏、松、太浮赋,上溯之,则比元多三倍,比宋多七倍 …… 比同省镇
江等府多四、五倍,比他... 阅读全帖
c****0
发帖数: 14490
1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无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洪洞大槐树,又称古大槐树,山西大槐树,位于中国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
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是明代的一处移民基地。
元朝末年,自然灾害频有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同时统治者的高压统治,导致
红巾军起义,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减少。明初洪武年间开始从山西移民垦荒
,使农业有所恢复。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又发生了“靖难之变”战乱四年,又一
次造成河北、山东、河南、皖北、淮北等地的荒凉局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明代时,当时将山西境内的许多移民集中到此地,再分批迁往其他省份。根据《明史》
、《明实录》等史书记载,自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50年内,
先后共计从山西移民移民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这些移民迁往北京
、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十余省,500多个县市。
在中国北方地区,大量的民间家谱、碑文资料有详细记载,在地方志如《温县志》、《
宝丰县志》、《宁阳县志》、《丹风县志》、《商南县志》、《山阳县志》等都明确记
载了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集中移民。至今在河北、河南、山东、东北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一直以为我们老一辈以前的人都只爱待在家乡,没想到以前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李白
还全国到处跑。
网上找的:地名(今名), 佐证诗词(史料)
剑南道(四川省)
成都(成都市),《上皇西巡南京歌·其二》
散花楼(成都市百花潭公园),《登锦城散花楼》
琴台(成都市琴台路),《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绵州府(绵阳市)
广汉郡(绵阳市),《上安州裴长史书》
昌隆县(江油市),《拟恨赋》、《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等
戴天山(大康镇旱丰村),《访戴天山道士遇不遇》
大匡山(大康镇下庄坝村),《雨后望月》、《别匡山》等
窦圌山(武都镇团山村),《题窦圌山》
蛮婆渡(青莲镇盘江),《四川通志(清雍正版)》
陇西院(青莲镇天宝山),《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北宋)》
粉竹楼(青莲镇天宝山北),《重修粉竹楼记(清道光)》
磨针亭(青莲镇天宝山),《潜确类书》卷六十(明陈仁锡)
石牛沟(青莲镇武家坡),《咏石牛》
月圆墓(青莲镇天宝山),《彰明逸事》
李白衣冠墓(青莲镇小学旁),《江油县志》
太白祠(青莲镇天宝山南),《重修太白祠碑(清嘉庆)》
小匡山(太平镇让水河村),《重建太白祠碑记(清光绪)》
太...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11983
16
来自主题: NorthEast版 - guess where this is
loading...
铁岭银冈书院的文化特征
作者:徐天欣 来源:铁岭市银冈书院
书院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为建设华夏文明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嵩阳书院、白鹿洞书
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早已名闻遐迩。东林书院那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
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楹联,更是脍炙人口,影响古今。银冈书院作为众多书院中
的一员,认真学习了前代书院的办学经验,并在东北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孕育、创建和发
展。因而形成了它的特有的个性和文化特征。
银冈书院是东北清代成立最早、保存最好的书院。它虽规模不大,但功能颇多;它
自主办学,保持着书院的许多文化传统;它施教注意实践,学生因时而学,爱国时政教
育占有突出地位。今天它成了一处宣传祖国优秀民族文化,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的基地。
一、规模小而包容大
银冈书院位于铁岭古城南门里,是一处清代建筑群。其规模不大,院舍也不雄伟。
它没有我国著名书院的巍巍大观,没有高阁、长廊,也没有幽林掩映和高山为伴。可是
在这里却有着很大的文化包容,我们可以从这小小的天地里窥视到铁岭历史文化的剪影... 阅读全帖
n*******r
发帖数: 52
17
知道方舟子而不知道方舟子是个语文状元,不是真知道方舟子;
知道方舟子而不知道方舟子是个假冒状元,是真不知道方舟子。
1、 自己吹出来的状元
在方舟子自我加冕的三顶桂冠——生物化学家、诗人、网民——中,并没有“语文状元
”这一顶。但是,在方舟子所有的“光辉业绩”之中,他于1985年高考时获得的福建省
语文单科第一名这个成绩,却是他最为骄傲的。这一点,任何对方舟子稍有了解的人都
不能不知道。因为这段历史,这个辉煌业绩,不但如他自己承认的,“一有机会我总爱
提一下此事”,实际上即使没有机会,他也要创造机会,来“显摆”一番。难怪有人会
在报纸上这么说:“方最得意者,在于他是当年福建高考的语文状元。”(李方:《挑
衅性指数:娱乐大众的真谛》,见2005年11月10日《南方周末》)。对于这个说法,方
舟子当然不肯认账。看他咬牙切齿地如此反击说:
“我对李方的主要印象,是在1999-2000年间他因为宣扬、支持‘史前超文明’和朱海
军的‘面对面进化论’之类的伪科学,曾被我痛打过。据说之后他有所反省,不敢再妄
谈科学,不过其信口开河的毛病却是改不了的了,改为妄谈别人了,比如说‘方最得意
者,在于他是当...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8
————————————————————
摘要:
查一下毛泽东1958年的历次讲话可以看得很清楚,一直到这一年11月底,他都是抱
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的逻辑思考问题的。
3月9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就讲到过死人问题。在有领导人汇
报到劳动中工伤事故增加较多时,他插话说:“花这一点代价赶上英国也是要付的。各
省准备死500人,1年1万多人,10年10万人,无时不死人,要有准备。”
5月17日,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讲到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毛泽东更是明确讲:
谁都不愿意打仗,但要准备有战争疯子。“打起来也要不大惊小怪,打起仗来无非就是
死人。打仗死人我们见过,人口消灭一半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好几次。原子仗现在没经验
,不知要死多少,最好剩一半,次好剩三分之一,二十几亿人剩几亿,几个五年计划就
发展起来了。换来一个资本主义全部灭亡,取得永久和平,这不是坏事。”
8月19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又讲:“打了那么多年仗,死了那么多人,没有
谁能赔偿损失;现在搞建设,也是一场恶战,拼几年命,以后还要拼,这总比打仗死人
少。”
11月1日,毛泽东在河南新乡与几个县委书...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1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kindnessgirl(友好的菇凉), 信区: ChinaNews
标题: 了解过古代的“童养媳”后 才知道什么叫万恶的旧社会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Aug 17 11:15:26 2017,GMT)
因为某条关于猥亵幼女的新闻,“童养媳”这个概念被再一次提了起来。大多数人未必
见过这种现象,这对女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人格和身体上的双重摧残。在本应该成长的年
纪,却成了别人家的媳妇,毫无权利可言。
第一次知道“童养媳”这个概念,是在很小的时候看一部叫做《婉君》的电视剧,当然
那是一部言情剧,焦点绝不是在婉君身不由己的命运多么可怜上。
童养媳,也叫“待年媳”、 “养媳”,是由婆家养育的女婴、幼女,等到成年后正式
结婚,这种现象在清代尤为普遍。
宋朝时,上层社会就开始盛行童幼许婚。宋英宗高皇后少小时鞠养于皇宫中,英宗此时
也在皇宫内,与皇后同年,仁宗谓“异日必以为配”,长大后二人遂成婚,生神宗(见
《宋史·后妃传》)。这种情况在同时期的金朝也一样普遍,金世宗曾说:“朕四五岁
时,与皇后定婚。”(见《金史·后妃传》)
准确来说,我国古代并无童养媳的称呼,但这种形式却很早...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人们很少知道1862年西北回民大暴乱的真相,现在有人说他是反清的义举,是正义的,
但这明显违背历史。事实是当时的部分回族人和俄国勾结,并对当地汉族等屠杀上千万
,而清朝在对付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的同时,又去保护西北的领土和人民,当时
,卖国贼李鸿章是反对出兵的。最令人愤怒的是,今天,有的学者试图继续歪曲这段历
史。
这里不得不赞扬一下慈禧支持左忠堂收复新疆的伟大,当时的清朝可是内外交困啊,这
次战争,李鸿章是反对的。
陕西回民趁清朝军队到南方镇压太平军,准备屠杀汉人。目的是将陕西的汉人杀光。暴
乱前,他们秘请铁匠打刀,刀打好后将铁匠杀掉,以防泄秘,为准备杀人的竹杆,将街上的
竹竿买光了。大荔县有一个汉民大村八女井,回民起义第一次杀人就是将此村的汉人全
部杀光,一早上杀了一万多人。紧接着,挨村杀,不分男女和老幼,很快大荔,渭南,华县的
农村被回民杀光。杀完了农村,再进攻县城。一些县城的老百姓进行了顽强抵抗。在临
潼县,一个有文化的回民教师在接到第二天的杀人传贴后,紧急报告县长。县城紧急关门
,才保住了一些人。而渭河两岸的汉民村庄,全部被杀。全县被杀30万人,不留一人。回
民... 阅读全帖
v****o
发帖数: 978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回民暴乱
当年的回民,对渭南两岸的汉人进行了疯狂的种族大屠杀。想一想,当年这里的人口总
数不过七八百万,被杀了五百多万,这是一种怎样的惺风血雨的景象。据路伟东研究,
临潼县1861年的人口是26万。临潼县志载, “1862--1869七年,临潼县死亡人口30余万
.。渭河南北烧杀之灾无一村一人而幸免.。”也就是说,不仅杀光了原来的人口,也杀
光了这七年新生的孩子。
据富平县志载,咸丰五年(1855),全县有46579户,254257人。
到光绪二年(1876)统计,有28543户,120302人。户数和人数都减少
了一半。如果考虑到1869年之后的新增人口,估计1862--1869七年间回民杀了60
%的富平县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据三原县志记载,咸丰十一年(1861)三原县人口16万人,由于回民起义加
之光绪年间两次瘟疫和大旱,三原人口锐减至4万人。回民起义两年间(1862—1
863),“县旧隶五百余村俱残破,仅存东里、蔡王二堡”
高陵县,据路伟东资料,回民起义前的1861年,高陵县人口6.9万人。高陵
县志记载,“同治三年(1864),县
g******t
发帖数: 18158
22
放狗搜了一个来:
http://www.hawh.cn/html/20090205/106911.html
少林僧兵抗倭事迹考
[作者:程大力/何伟琪] [2009-02-05]
少林武术如果和其它许多武术流派一样,如果一直仅是在下层民间流传,很可能长
时期会默默无闻,不会留下什么文字记载,而绝对不会有后来那样的声名,也绝对不会
“寺以武显”、“武以寺名”。但“执干戈以卫社稷”是士人的最高责任,“修、齐、
治、平”是士人的最高理想,和尚也好,武术也好,一旦同样进入了这个层面,自当刮
目相看,另当别论。明清之际的大儒顾炎武在评价僧兵抗倭时,所说的“嗟乎!能执干
戈以捍疆场,则不得以其髡徒而外之矣”这句话,便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倭寇入侵之初,中国军队连战连败,少林僧兵出马,首次战胜倭寇,使我军民重新
振作,所以时人郑若曾便说:“其安中国之神气,功岂小哉?”①少林僧兵在明代的征
战活动,特别是参加抗倭战争,屡建殊勋,为少林寺、少林僧兵、少林武术赢得了巨大
的名声。这是少林武术史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少林武术真正发展和显扬的重要契机。
一、明代僧兵抗倭事实
嘉靖时,明王朝海防松弛,沿海卫...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23
曹树基:盲人摸象:有关大饥荒的不同回忆——关于《大饥荒:1959-1961年的中国人
口》的写作说明
最近在网上读到一篇佚名文章,题目是《我经历过的“灾荒年”》,说的是1959-
1961年江南水乡的一位高中生对于灾荒的回忆。
我是五九年上的高中,学校离家二十多里。一上高中,户口就迁到了学校,在校住
宿,每月定量三十斤。记得那时的伙食标准和初中时一样,八块钱一月,觉着吃得还不
错,经常有肉吃……
到六零年,困难时期来了……农村人的每月口粮一点点地减少,减到二十斤、十几
斤。但最要命的是,蔬菜很少,没有替代品吃。有个星期天我回家,走到村上一看,有
的树光溜溜的没了树皮。我很奇怪,一问才知道,这些榆树的皮都被人剥下来吃了。有
人叹着气说:明年这些树就死了。家人告诉我,吃草根、野菜、树叶的很多,还有吃观
音土的。
我爸是小学教师,每月定量二十八斤。他四十左右年纪,当然吃不饱,因此比较瘦
,还得了“浮肿病”……我在学校,定量始终没减,三十斤,比我爸还多二斤……整个
困难时期,我没听说我家乡有人饿死…… 我家乡是鱼米之乡。以中国之大,比我家乡
差的地方肯定很多,“灾荒年”饿死人的事我不相信没有。...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24
我没否定过1700万这个数字,我只是认为,光靠模型来套入计算人口很显然是忽略了很
多实际变量的,比如人口寿命变化,自然环境不一样显然结果也会不一样。疾病变量,
人祸因素等等,就算数字是对的,但是我对这个模型保持怀疑。模型这个东西计算通畅
意义,在变量不多的情况下举例准确结果很接近,但是变量太多的时候,模型却没有加
入相应的变化,那么结果就缺乏理论支持。我相信小学过来的都清楚有些时候你数学计
算的结果是对的,但是你计算的方式是错的,因为不具备通行意义。而县志也会有认为
的操控因素,但是中国地方志太多,操控的难度比较大罢了,不过前段日子听说80年代
的时候重新编定县志了,前段日子刚刚编纂好,就不清楚以后县志可信度如何了,可以
拭目以待看看新旧县志的数字变化。至于说死多少人多死几个少死几个是否能改变三年
自然灾害的性质,我个人不那么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我从不说一定死了多少人的原因,
我没有坚实的证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3000万肯定是扯淡。
c********g
发帖数: 15629
25
这篇,说是转自乌有之乡。当然,乌有之乡一般会站着农民军的立场上说话。
http://bbs.xhistory.net/simple/?t19814.html
张献忠屠蜀考辩―兼论屠蜀的真凶
作者:叔子 转自:乌有之乡
张献忠屠蜀考辩―兼论屠蜀的真凶
去年是1644年后第6个甲申年,四川一些文化界名人(如流沙河)借此组织发表了
一系列所谓“反思大屠杀”的文章。反思历史本无可厚非,但细读这些文章却发现其内
容不过是依据《蜀碧》《后鉴录》之类在建国后被胡昭曦孙次舟王纲等学者据实批驳的
史料,对张献忠进行丑诋而已。遗憾的是学界对此并无回应,致使社会网络上谬论广传
。笔者在诸位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此问题发一孔之见希望以正视听。
一从明代四川人口的分布看张献忠屠蜀
张献忠据有全川的时间非常短,自1644年8月张献忠攻占成都后,到1645年春明总
兵曾英即赶走大西守将占领重庆,同时川南也被明将王祥杨展等人占据,而川东北的山
地则控制在“摇黄十三家”等土匪武装的手中。此时的大西政权控制地区仅局限于以成
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北地区,据杨济堃先生考证在当时四川管辖的“府十一,直隶州六
,宣抚司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屠杀汉人千万 竟有人要翻案
人们很少知道1862年西北回民大暴乱的真相,现在有人说他是反清的义举,是正义的,
但这明显违背历史。事实是当时的部分回族人和俄国勾结,并对当地汉族等屠杀上千万
,而清朝在对付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的同时,又去保护西北的领土和人民,当时
,卖国贼李鸿章是反对出兵的。最令人愤怒的是,今天,有的学者试图继续歪曲这段历
史。
这里不得不赞扬一下慈禧支持左忠堂收复新疆的伟大,当时的清朝可是内外交困啊,这
次战争,李鸿章是反对的。
陕西回民趁清朝军队到南方镇压太平军,准备屠杀汉人。目的是将陕西的汉人杀光。暴
乱前,他们秘请铁匠打刀,刀打好后将铁匠杀掉,以防泄秘,为准备杀人的竹杆,将街上的
竹竿买光了。大荔县有一个汉民大村八女井,回民起义第一次杀人就是将此村的汉人全
部杀光,一早上杀了一万多人。紧接着,挨村杀,不分男女和老幼,很快大荔,渭南,华县的
农村被回民杀光。杀完了农村,再进攻县城。一些县城的老百姓进行了顽强抵抗。在临
潼县,一个有文化的回民教师在接到第二天的杀人传贴后,紧急报告县长。县城紧急关门
,才保住了一些人。而渭河两岸的汉民村庄,全部被杀。全县被杀30万人,不留一人。回
民...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27
晚清的“同治回乱”与左宗棠“收复新疆”
一、前言
1862—1873年(清·同治年间)在西北暴发了的回族暴乱,当年的回民,对渭南两
岸的汉人进行了疯狂的种族大屠杀,两岸汉人总数不过七八百万,被杀竟有五百多万之
多。
临潼县志载:“1862--1869七年,临潼县死亡人口30余万。渭河南北烧杀之灾无一
村一人而幸免。”
富平县志载:“1855年(咸丰五年)全县有46795户,254257人,1876年(光绪二
年)统计,有28543户,120302人。户数、人数减少了一半,计1862--1869七年间被杀
60%。”
三原县志记载“1861年(咸丰十一年)全县人口16万人,由于回乱加之光绪年间两
次瘟疫和大旱,人口锐减至4万人。回乱两年间(1862—1863),县旧隶五百余村俱残
破,仅存东里、蔡王二堡。”
高陵县志记载:“1864年(同治三年)县内人口锐减至32192人,两年时间减少60%
。”
陕甘回乱被杀汉人总数约2000万人,暴乱中最残暴的是陕西回民,尤其是白彦虎部
杀人最狠。为此,左宗棠曾下令:“所有白彦虎部回逆,拒纳降,斩立绝。
b****n
发帖数: 478
28
lz完全可以去法院起诉信阳地区几个县的县志委员会在编造数据,妄图破坏社会稳定.
为了方便LZ起诉,特提供下列材料.
信阳县志记载:非正常死亡五点一万人,占人口百分之九点一。
西平县志记载:饿死约四万人。
正阳县饿死八万多人,
新蔡县死亡近十万,
潢川县先后饿死五万六千多人。
息县志记载:一九六○年内非正常死亡十万七千余人,占该县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点七

淮滨县志载:一九六○年死亡十点二万,九万八千人非正常死亡,为该县人口的百分之
二十五点九
上述的几个县中有些已经达到了9%-25%. 依照lz的观点,这些县应该提供出具体的材料,
人证和资料.LZ可以尽快联系有关部门,让他们拿出证据来.如果lz拿到后,方便的话也可
以贴到这里来,让大家看看这个所谓的自相矛盾到底是如何的,以提高大家分辨是人是鬼
还是畜生的能力.
g****g
发帖数: 1828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根据考证表明,江西、福建、广西等
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
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
省人口最多。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
;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
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目录
简介
背景
1. 长期的大规模战争
2. 瘟疫、灾害接踵而至
细详信息
1. 实施“湖广填四川”政策的背景
2. 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形式和人数
3. 麻城移民入川的管理和作用
4. 一些县居住的主要麻城大姓
影响
1. 植被资源破坏严重
2. 华南虎等物种逐渐消失
3. 旱灾发生频繁
简介
背景
1. 长期的大规模战争
2....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0
【整理】从化四日 [ ★陈郢客 ] 于:2010-10-29 00:20:08 复:3138237
《红旗》杂志 1958年第6期 《从化四日——给广东省委的一封信 》 13页起
作者:“曾经有一个人”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
这封信是一封“汇报书”,开头就写到,“我们在从化工作了四天,昨天到达新丰,准
备明天到南雄去。”
——————先摘取部分——————————
【一、对早造*生产的看法问题。
从化的工作总的说来是不错的。去东今春以来,不论在水利、积肥、密植、果树嫁接等
工作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特别是在推广密植规格和后来抢救三类禾苗方面,劲头很足
,成绩很大,全县干部和人民做了许多工作。早造产量,据县委估计平均亩产能达到三
百五十斤至四百斤。从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看,这是有可能达到的。即使再少一些,譬如
平均每亩只收到三百斤,也是巨大的胜利,因为去年早造每亩只收到二百斤。而且早造
能达到三百斤,再争取晚造达到五百斤,实现全年亩产八百斤的指标,从根本上改变从
化粮食生产的落后面貌,亩产量从四百多斤向前跃进一倍。这对从化来说,简直是一件
翻天复地的大事。】
【注:
我特意选取文中最保守...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31
1. 所有“非正常死亡”的说法,都是改开后才有的说法。而“非正常死亡”不能跟“
饿死”划等号。因为诸如触电死亡,暴雨水灾死亡,桥梁坍塌死亡,工地事故死亡,都
是”非正常死亡“。
2.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由民政部与国家统计局合编的《中国灾情报告》第267
页,明确说明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全国非正常死亡人数是103.97万人。
3. 1996年的数据,是改开时代唯一一份明确公开出版的非正常死亡人数统计数据。而
饿死三千万说法的始作俑者,如coale,只是基于1983年国家统计局的死亡率数据,自
己假定一个正常死亡率,然后做线性回归模型,“推算”出来非正常死亡人数是1600万
。值得一提的是,coale甚至早在1983年统计局公报发布之前的1981年,就已经根据自
己的模型”推算”出非正常死亡1600万。1983年统计局发布了数据之后,coale使用统
计局的新数据,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模型推测算出非正常死亡是1600万,一个数字都不
差。为什么有没有数据都可以“推算出”1600万呢?这个也可以讨论。当然,为什么这
些学者(包括杨继绳等人)放着1996年统计局明确公布的非正常死亡人...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杨奎松:毛泽东与1962大饥荒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29 17:52:53 2013, 美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中共中央最早因饿死人事件处分省级领导人,发生在1957年

中央为何处分广西省委
当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和《广西日报》首次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处
分广西省、地、县一批主要领导人的决定。广西省委第一书记陈漫远,书记郝中士、萧
一舟,以及中共平乐地委书记、副书记,中共平乐、荔浦、横县县委书记、副书记等十
余人被罢免了党政职务,有些还受到留党察看的处分。决定说明,公开处分陈漫远等人
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广西省1955年和1956年发生大批农民逃荒,甚至饿死,负有不可
推卸的责任。决定指出,广西省早在1955年就已经发生过农民逃荒和饿死的现象,国务
院当时即发出过指示,要求“必须加强生产救灾工作,对某些情节严重的失职干部,应
该予以严肃处理。”然而,广西省、地、县各级负责人“仍然...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33
你是个什么玩意?出来秀你的智商下限还是秀你的中文水平?
孙经先写的文章
1.《墓碑》说:“常熟县本应‘常熟’,却饿死了11000多人。”(并注明数据出处是《
常熟市志》)经查证《常熟市志》没有这一记载。
2.《墓碑》说:“《溧水县志》记载,溧水县近13000多人非正常死亡。”经查证《溧
水县志》没有这一记载。
——————————————————————
反驳里面说的墓碑原文,作为证据的内容。
《墓碑》原文:
1959年冬至1960年春,江蘇的興化、寶應、高郵、高淳、宜興等縣相繼發生因缺糧而
導致的嚴重死亡事件。寶應縣4萬人餓死,事情鬧大。江渭清親自出馬,逮捕了縣委書
記徐向東。江雖自我檢討說「寶應事件,省委要負一定的責任」。在1959年上半年,本
來很富庶的高淳縣就已發生嚴重的的餓死人事件。省委調查後,寫了報告正要送中央時
,在廬山開會的省委第一書記江渭清打電話回去說:「現在氣候不對了,要反右傾了,
你們不要再反映死人的情況。」於是省委將報告壓下,僅將高淳縣委書記劉元撤職了事
。省公安廳廳長洪沛霖親赴高淳調查後,談起高淳的情況,說:「農民一家家死亡,有
的村莊死得差不多了,還剩幾個人...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34
你看过这些县志没有?自己去查查这些县志具体写的什么看看孙经先要说的是什么意思
。果然人无知总是爱出来现,原来是一个根本连县志都没看过的人,就参合人家两人关
于县志具体数据的说法
说到精神有问题,谁能比你精神更有问题?老爹劳改犯能坐火车从山东跑到东北,然后
进国营煤矿。然后说煤矿生命危险很大,没人愿意干,所以你老爹愣是混进了国营企业
。就没替你老爹智商考虑一下,按照你说的煤矿危险性,劳改犯起码比煤矿工人生命危
险小,竟然能在当时户籍政策情况下坐火车跑到东北,去当危险性更高的煤矿工人。更
有意思的是,我一直没弄明白你这个精神没问题的人怎么解决你老爹的档案问题。别告
诉我,你都不知道什么叫档案。
你这种没精神问题的,拿着中日大决战当历史读,愣说日本一号作战主要目的是为了摧
毁国民党主力军队而不是为了摧毁空军基地。真是让人搞笑到死了。
G****1
发帖数: 8414
35
方沟子到底是谁的儿子-《公安局长是父亲》
方沟子,福建云霄人氏,生于1967年9月28日,首先我们要记住这个日子。
现在看看云霄县志上1967年头几个月发生了什么,以下来自云霄县志: 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3169&index=21&
“1967年
1月8日,县委在人民会堂召开“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同时,北方大专
院校南下串连的学生在云霄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煽风点火”,在群众中展
开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运动。
同月23日,在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下,“造反派”组织冲击县委、县人委机关
,非法抢夺县委、人委的大印,各单位“造反派”组织也非法抢夺所在单位的印章。全
县党政机关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一批党政领导干部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
”、“修正主义分子”、“假党员”、“叛徒”,许多知识分子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
”、“黑帮”而遭到批斗。
3月,解放军奉命派出“支左、支工、支农”和“军管、军训”人员进入云霄。同时
由县人民武装部牵头成立工农业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抓革命、促生产”... 阅读全帖
e***s
发帖数: 689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回民抗暴历史
当年的回民,对渭南两岸的汉人进行了疯狂的种族大屠杀。想一想,当年这里的人口总
数不过七八百万,被杀了五百多万,这是一种怎样的惺风血雨的景象。据路伟东研究,
临潼县1861年的人口是26万。临潼县志载, “1862--1869七年,临潼县死亡人口30余万
.。渭河南北烧杀之灾无一村一人而幸免.。”也就是说,不仅杀光了原来的人口,也杀
光了这七年新生的孩子。
据富平县志载,咸丰五年(1855),全县有46579户,254257
人。到光绪二年(1876)统计,有28543户,120302人。户数和人数都
减少了一半。如果考虑到1869年之后的新增人口,估计1862--1869七年间回民杀了
60%的富平县人。
据三原县志记载,咸丰十一年(1861)三原县人口16万人,由于回民起
义加之光绪年间两次瘟疫和大旱,三原人口锐减至4万人。回民起义两年间(1862
—1863),“县旧隶五百余村俱残破,仅存东里、蔡王二堡”
高陵县,据路伟东资料,回民起义前的1861年,高陵县人口6.9万人。
高陵县志记载,“同治三年(1864),县内人口锐减至32192人。”两年时间
减少60%。
回民在甘肃杀了六... 阅读全帖
e***s
发帖数: 689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回民抗暴历史
当年的回民,对渭南两岸的汉人进行了疯狂的种族大屠杀。想一想,当年这里的人口总
数不过七八百万,被杀了五百多万,这是一种怎样的惺风血雨的景象。据路伟东研究,
临潼县1861年的人口是26万。临潼县志载, “1862--1869七年,临潼县死亡人口30余万
.。渭河南北烧杀之灾无一村一人而幸免.。”也就是说,不仅杀光了原来的人口,也杀
光了这七年新生的孩子。
据富平县志载,咸丰五年(1855),全县有46579户,254257
人。到光绪二年(1876)统计,有28543户,120302人。户数和人数都
减少了一半。如果考虑到1869年之后的新增人口,估计1862--1869七年间回民杀了
60%的富平县人。
据三原县志记载,咸丰十一年(1861)三原县人口16万人,由于回民起
义加之光绪年间两次瘟疫和大旱,三原人口锐减至4万人。回民起义两年间(1862
—1863),“县旧隶五百余村俱残破,仅存东里、蔡王二堡”
高陵县,据路伟东资料,回民起义前的1861年,高陵县人口6.9万人。
高陵县志记载,“同治三年(1864),县内人口锐减至32192人。”两年时间
减少60%。
回民在甘肃杀了六... 阅读全帖
k**********4
发帖数: 16092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猪肉vs羊肉
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就出现了“六畜”之说。所谓“六畜”,包括马、牛、羊、猪、狗
、鸡。“六畜”除去产地基本不在中原并用来骑乘的马之外,其余五种再加上鱼,构成
了古代中国人肉食的主要部分。其中,牛、羊、猪又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周代的《礼记》将牛、羊、猪称为“大牢”,是只有国君及卿大夫才有资格享用的佳品
,至于底层百姓,一如汉代的《盐铁论》所说,“非乡饮酒、膢腊、祭祀无酒肉”,通
常只能在逢年过节及庆典时将吃肉作为一种享受。
牛肉虽然贵为“大牢”之一,上古时期亦用于祭祀与食用。但自从春秋后期铁犁、牛耕
出现后,牛成为重要的劳动工具,历朝历代三令五申禁止宰杀耕牛,一如唐武宗所言,
“牛,稼穑之资,中国禁人屠宰”,遂令牛肉逐渐淡出肉食行列。至于《水浒》中大块
吃牛肉的描写,实在是一种梁山好汉对统治秩序的挑战。
牛肉之外,同在“大牢”之列的羊肉与猪肉一度曾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平分秋色。汉代既
有“泽中千足彘(250只猪),此其人皆与千户候等”的记载,亦有许多人家拥有“千
足羊(250只羊)”的说法,足见养猪与养羊难分伯仲。
然而在进入魏晋以后,猪的饲养规模开始萎缩,羊肉从此成为中国人主要肉食长达千年...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2375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kindnessgirl(友好的菇凉), 信区: ChinaNews
标题: 了解过古代的“童养媳”后 才知道什么叫万恶的旧社会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Aug 17 11:15:26 2017,GMT)
因为某条关于猥亵幼女的新闻,“童养媳”这个概念被再一次提了起来。大多数人未必
见过这种现象,这对女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人格和身体上的双重摧残。在本应该成长的年
纪,却成了别人家的媳妇,毫无权利可言。
第一次知道“童养媳”这个概念,是在很小的时候看一部叫做《婉君》的电视剧,当然
那是一部言情剧,焦点绝不是在婉君身不由己的命运多么可怜上。
童养媳,也叫“待年媳”、 “养媳”,是由婆家养育的女婴、幼女,等到成年后正式
结婚,这种现象在清代尤为普遍。
宋朝时,上层社会就开始盛行童幼许婚。宋英宗高皇后少小时鞠养于皇宫中,英宗此时
也在皇宫内,与皇后同年,仁宗谓“异日必以为配”,长大后二人遂成婚,生神宗(见
《宋史·后妃传》)。这种情况在同时期的金朝也一样普遍,金世宗曾说:“朕四五岁
时,与皇后定婚。”(见《金史·后妃传》)
... 阅读全帖
k**********4
发帖数: 16092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西北回民起义真相
西北回民起义真相
粱霄
现在政府把这次战争称为"回民起义".但又不敢深讲,往往是一笔而过.对左也进行
谴责.对战争的起因,进程.结果在历史教科书中完全避而不谈.就是照顾到了双方的感情
.因为这次战争究其实质是民族仇杀.这次民族仇杀跟印度与巴基斯坦分离时的印度教徒
**之间的仇杀可以完全一样.回民对清政府的斗争并不十分坚决.有部分回民还投降了左
军.马化龙也是时降时叛.跟清政府玩猫与老鼠的游戏.但他屠杀起汉人可绝不含糊的.在
他初起时.攻占靖远县.该县23万汉人不分男女老幼被杀得只剩下五千人.张承志在<<心
灵史>>也曾提到过.当回民攻占陕西某县城后.杀光包括出生没几天的婴儿在内所有汉族
男子.轮奸所有汉族女子.称之为给汉人换换种.最后马化龙被擒后.凌迟处死.全家被灭
族.实在也谈不上什么冤枉.而且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是回民对汉人的屠杀主要是集中在
回民初起之时.占有很大优势.几乎控制了陕西大部与甘肃除兰州之外的全部.在这个区
域内对汉人进行大屠杀.而汉人对回民的大屠杀主要后期回民失败后的报复性大屠杀.这
有一个因果的关系.
这次战争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现在无论是政府与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西北回民起义真相
西北回民起义真相
粱霄
现在政府把这次战争称为"回民起义".但又不敢深讲,往往是一笔而过.对左也进行
谴责.对战争的起因,进程.结果在历史教科书中完全避而不谈.就是照顾到了双方的感情
.因为这次战争究其实质是民族仇杀.这次民族仇杀跟印度与巴基斯坦分离时的印度教徒
**之间的仇杀可以完全一样.回民对清政府的斗争并不十分坚决.有部分回民还投降了左
军.马化龙也是时降时叛.跟清政府玩猫与老鼠的游戏.但他屠杀起汉人可绝不含糊的.在
他初起时.攻占靖远县.该县23万汉人不分男女老幼被杀得只剩下五千人.张承志在<<心
灵史>>也曾提到过.当回民攻占陕西某县城后.杀光包括出生没几天的婴儿在内所有汉族
男子.轮奸所有汉族女子.称之为给汉人换换种.最后马化龙被擒后.凌迟处死.全家被灭
族.实在也谈不上什么冤枉.而且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是回民对汉人的屠杀主要是集中在
回民初起之时.占有很大优势.几乎控制了陕西大部与甘肃除兰州之外的全部.在这个区
域内对汉人进行大屠杀.而汉人对回民的大屠杀主要后期回民失败后的报复性大屠杀.这
有一个因果的关系.
这次战争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现在无论是政府与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人们很少知道1862年西北回民大暴乱的真相,现在有人说他是反清的义举,是正义的,
但这明显违背历史。事实是当时的部分回族人和俄国勾结,并对当地汉族等屠杀上千万
,而清朝在对付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的同时,又去保护西北的领土和人民,当时
,卖国贼李鸿章是反对出兵的。最令人愤怒的是,今天,有的学者试图继续歪曲这段历
史。
这里不得不赞扬一下慈禧支持左忠堂收复新疆的伟大,当时的清朝可是内外交困啊,这
次战争,李鸿章是反对的。
陕西回民趁清朝军队到南方镇压太平军,准备屠杀汉人。目的是将陕西的汉人杀光。暴
乱前,他们秘请铁匠打刀,刀打好后将铁匠杀掉,以防泄秘,为准备杀人的竹杆,将街上的
竹竿买光了。大荔县有一个汉民大村八女井,回民起义第一次杀人就是将此村的汉人全
部杀光,一早上杀了一万多人。紧接着,挨村杀,不分男女和老幼,很快大荔,渭南,华县的
农村被回民杀光。杀完了农村,再进攻县城。一些县城的老百姓进行了顽强抵抗。在临
潼县,一个有文化的回民教师在接到第二天的杀人传贴后,紧急报告县长。县城紧急关门
,才保住了一些人。而渭河两岸的汉民村庄,全部被杀。全县被杀30万人,不留一人。回
民... 阅读全帖
m********6
发帖数: 1283
43
来自主题: TheStrait版 - 同治回乱的真相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jx (LJX),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同治回乱的真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25 10:08:10 2012, 美东)
同治元年(1862)的陕西,一些回民首领发动了“传帖杀人”,然后想要杀光陕西汉人
,在黄河以西建立一个纯粹的穆斯林国家。起事前,他们秘请铁匠打制刀具,杀掉铁匠
以防泄秘,然后尽购街上的竹竿以充刀杆。惊奇的官府称为“买竹”事件。临潼县的一
个回民教师接到杀人传帖后的第二天,紧急报告县长。然后回家,知道回民不会饶他,
杀了自己的老母和妻子儿女,自杀[后人为之立祠]。临潼知县通报情况后,紧急关城才
保住了一些人。而渭河两岸的全县村庄,30万汉人全被杀光。当时西安城里的陕西巡抚
提出的政策是安抚回民,对城里回民未杀一人;紧闭城门以防城外回民进城杀人,也阻
城内回民出城杀人。再派陕西团练使张芾前去安抚。
想不到,回民起事的大首领任武,杀了张芾,再杀自己全家的老母、妻子和孩子,以示
自己已没有任何顾忌,血战到底。另一位首领白彦虎杀人最凶,立志掘掉黄帝陵。穆斯
林民兵30万... 阅读全帖
N****f
发帖数: 25759
4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转载)
文豪的问题照例被雷版传统大水淹没了,抱歉!多谢文豪特地提醒。已经给
文豪回信答疑,想来这个问题或许褒姒兄等各位也有兴趣,特来分享如下:
————————
老头的中文阅读能力,我还真不十分肯定。当初我替他读县志,都是把有用
的内容用英文写在index card上,加上具体出处,用不着他再去查原文。广
东的县志读过几部,记得是替他选了广州城里的番禺、南海两县和粤北山区
的一两个县,不记得有没有花县。不过在我接手之前,或许和我同时,还有
两个“土著”老美研究生也在替他浏览县志。这两位都是在美国学的中文,去
台湾短期进修过而已,阅读、翻译准确性恐怕难以保证。如果他们当时做摘
录的方法和我一样,那很有可能误读的罪过在这两位研究生,不在Spence
本人。
当然,都是猜测而已。Who knows……或许哪天老头自己一时兴起也去读了
两本县志,亦未可知。Just one thing is for sure: Whatever happened,
I DIDN'T DO IT! :-)
w****n
发帖数: 407
45
上古天真论篇 第一讲
主讲:徐文兵
主持:梁冬
播出时间:2008-12-0623:00—24:00
经文: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
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梁冬:我是梁冬、梁某人。而做在我对面的是我的在求学中医方面的偶像级的老师
徐文兵老师,徐老师你好!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啊呀,一看就很有这个电台风范,从小肯定是听小喇叭长大的人。
徐文兵:听这个孙进修爷爷的故事长大的
梁冬:哎呦,我估计你可能是最后一批提到孙进修爷爷的这个小朋友喽。以后的小
朋友都很难提到喽。所以这让我们无限伤感。还有让我们无限伤感的东西呢就是中医,
中医作为一个非常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且呢它作为一个能够通达宇宙道理的一门学问呢
,最近呢,饱受诟病,很多人呢也不恨理解,我们特别希望能够用一种崭新的视角,其
实也不是崭新的视角了,只不过是一点点让大家,我们现代人都能理解得语言重新去讲
讲看看我们的这个中医,尤其在中医里面呢有本...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8414
46
方沟子,福建云霄人氏,生于1967年9月28日,首先我们要记住这个日子。

现在看看云霄县志上1967年头几个月发生了什么,以下来自云霄县志: 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3169&index=21&

“1967年
1月8日,县委在人民会堂召开“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同时,北方大专
院校南下串连的学生在云霄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煽风点火”,在群众中展
开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运动。

同月23日,在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下,“造反派”组织冲击县委、县人委机关
,非法抢夺县委、人委的大印,各单位“造反派”组织也非法抢夺所在单位的印章。全
县党政机关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一批党政领导干部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
”、“修正主义分子”、“假党员”、“叛徒”,许多知识分子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
”、“黑帮”而遭到批斗。
3月,解放军奉命派出“支左、支工、支农”和“军管、军训”人员进入云霄。同时
由县人民武装部牵头成立工农业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抓革命、促生产”工作。”

方沟子在《公安局...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jthinker (东西南北),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语文状元方舟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伪状元(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6 21:09:16 2012, 美东)
知道方舟子而不知道方舟子是个语文状元,不是真知道方舟子;
知道方舟子而不知道方舟子是个假冒状元,是真不知道方舟子。
1、 自己吹出来的状元
在方舟子自我加冕的三顶桂冠——生物化学家、诗人、网民——中,并没有“语文状元
”这一顶。但是,在方舟子所有的“光辉业绩”之中,他于1985年高考时获得的福建省
语文单科第一名这个成绩,却是他最为骄傲的。这一点,任何对方舟子稍有了解的人都
不能不知道。因为这段历史,这个辉煌业绩,不但如他自己承认的,“一有机会我总爱
提一下此事”,实际上即使没有机会,他也要创造机会,来“显摆”一番。难怪有人会
在报纸上这么说:“方最得意者,在于他是当年福建高考的语文状元。”(李方:《挑
衅性指数:娱乐大众的真谛》,见2005年11月10日《南方周末》)。对于这个说法,方
舟子当然不肯认账。看...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4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康乾盛世
布鲁诺在罗马教廷的裁判所内直言:高加索山上的冰川,也无法冷去我心头的火焰。
满清的所谓盛世,仅仅是一小撮人的盛世。戳穿它的画皮是替天行道。农业经济在100%
自耕农的状态下也无法支持上亿人口共同富裕。更不要说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并。同时
代利润最高,最能拉动产业升级的海上贸易又被满清完全禁绝。
清初,满人一人关内,就对直隶省内的汉人耕地接连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圈夺①,作为
皇帝、宗室、和八旗壮丁所有的土地。至于零星侵占是陆续不绝地在那里进行的,因此
究竟面积若干,我们还无法确定。据《清通考》转载“八旗土田志”数字,皇室、宗室
和八旗庄田共约十六万七千顷。各地旗兵的驻防庄田尚不在内②。这样大量土地被圈的
结果,直隶许多州县几乎没有民田,如雄县在明代民地4400多顷,现在旗地占了3056顷
,即70%③;唐县“垦田无多,腴者又半属旗地”④;可以代表许多别的州县的情况。
这是官拨旗地,此外还有农民“带地投充”并人旗庄的土地,如房山县内土地,圈占去
了十分之七,“投充”又达十分之二⑤。总的来看,清初各类旗地的总数当不下于明末
的官庄。
除了清统治者对直隶境内汉人土地的大规模的强暴掠夺以外,各地的大... 阅读全帖
o**i
发帖数: 4
49
来自主题: Sociology版 - 北川近代羌族化
清代北川姜炳章与其他县令,以及编撰地方志的本土知识分子,特别喜好在地方
志中强调本地为“大禹故里”。至少由南宋绍兴年间起,地方官府便在本地治城附近建
大禹庙。此庙在明代万历、清康熙年间,一再地重建或重修。到了乾隆年间之姜炳章任
内,以及道光年间,又两度重修治城的禹王庙。除了修庙,这些县令更积极以“大禹故
里”作为北川的标志。姜炳章主持编修首部《石泉县志》,在其中留下一些他所作的诗
文,这些诗文又一再被收录在后世编修之县志中,如《重修大禹王庙记》、《禹穴考》
、《石纽歌》等等,其内容都在强调大禹出生于此,以及歌颂大禹之功。
在中国边裔地区,地方志的编纂是本地成为“华夏边缘”的重要指针与象征符记
。透过地方志的编纂与再编纂,一代代本地知识分子强调本地为华夏之域,本地核心文
化为华夏文化,本地主流人群为华夏之人。姜炳章有关大禹的诗文,一再出现在后来所
编的本地县志中,说明“大禹故里”为本地知识分子建立“北川人认同”的重要社会记
忆。大禹庙之祀,也逐渐成为愈来愈多的北川人的集体回忆活动。这样的北川人认同,
自然也是一种“汉人认同”。一个明确的证据便是,民国《北川县志》中记载,一个“
湖广馆”中
q*d
发帖数: 22178
5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杨奎松:毛泽东与1962大饥荒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中共中央最早因饿死人事件处分省级领导人,发生在1957年

中央为何处分广西省委
当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和《广西日报》首次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处
分广西省、地、县一批主要领导人的决定。广西省委第一书记陈漫远,书记郝中士、萧
一舟,以及中共平乐地委书记、副书记,中共平乐、荔浦、横县县委书记、副书记等十
余人被罢免了党政职务,有些还受到留党察看的处分。决定说明,公开处分陈漫远等人
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广西省1955年和1956年发生大批农民逃荒,甚至饿死,负有不可
推卸的责任。决定指出,广西省早在1955年就已经发生过农民逃荒和饿死的现象,国务
院当时即发出过指示,要求“必须加强生产救灾工作,对某些情节严重的失职干部,应
该予以严肃处理。”然而,广西省、地、县各级负责人“仍然麻木不仁,不能从事实中
吸取教训”。1956年春荒再度到来,“广西省的领导干部由于在工作中严重地脱离群众
,不了解下情,对灾情发展估计不足,因而没有领导有关部门正确地贯彻执行这一政策
,及时地作好粮食调度供应工作”,终至“造成平乐、荔浦、横县等地区农民大批逃荒
和死亡的严重事件”,...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