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古体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q********n
发帖数: 9
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倚天屠龙记与柏梁体
柏梁体是一种每句押同一韵的七言古诗,相传为汉武帝刘彻所创。元封三年(108 B.C.
)汉武帝在长安未央宫内的柏梁台与群臣赋七言诗,每人一句,每句用韵,后世模仿其
体例的诗,称为柏梁体。
至于柏梁台,其建造于元鼎二年(115 B.C.S),因为以香柏为梁,故名。太初元年(
104 B.C.S)为天火所毁。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柏梁体诗,非《燕歌行》莫属。这首《燕歌行》出于魏文帝曹丕(就
是逼曹植写七步诗的人),是关于七夕的。其意境悲凉, 体现了在他的心中,七夕虽然
是相聚的日子,却也意味着更久远的别离。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金庸老先生在写倚天屠龙记的四十回目录的时候,也参照了柏梁体的格律,四十句都为
七言同韵。他自己有如下的解释:
“曾学柏梁台体诗而写了四十句古体诗,作为《倚天屠龙记》的回目。作诗填词我是完
全不会的,但中国传统小说而没有
M*********m
发帖数: 2024
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旧体诗入门手册
先写一下旧体诗的格律,然后再来分析毛泽东的诗。
写一个简洁的手册,可以随时补充。
按古音,汉字的读音分为平上去入,平分为阴平阳平,对应于现在的一声二声,上去是
三声四声。入呢,发音即发即收,是一个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的读法,不过还保留在方
言之中。阴平阳平属于平部,上去入属于仄部。由于古音和现在的音不一样,如果要严
格地按古音做诗,就要查一下平水韵。
古诗分为古体诗或古风和近体诗(律诗绝句),以唐朝作为时间的划分点。唐朝以前,
近体诗还没有成熟,所以诗歌的平仄没有严格的要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平声出现
在句子里,比方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明月出天山”。而唐朝以后,近体
诗一般都是符合固定的格式,称之为近体诗的入韵式。关于平水韵和入韵式,可以到我
家的藏经阁去查。
那位客官说了,你举的例子不好,都是唐朝李白的诗,那时律诗不是都已经成熟了,为
什么他还违背格律呢?呵呵,李白一生很少写律诗,诗歌随意舒卷,由此可以看出他的
桀骜不驯。这也就是为什么学律诗要向杜甫去学的原因。下面是杜甫最受人推崇最精准
的一首七言律诗。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T******s
发帖数: 400
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顶着压力奔诗了
昨天高手都晒了作品,我也奔奔我的打油诗。这个就作为我申请加入诗社的申请书吧,
还望批准。最后顺便评评老虎的诗,班门弄斧,博大家一笑。我的诗很普通,绝对不会
读不懂,或记述事件,或借物抒情。有人对我的评价是又俗又土。我很喜欢这个评价。
俗是我的风格
雅非我的韵律
两首古体诗,三首现代诗
记饭局
盘中乱颤清蒸肉
案上欢腾水煮牛
卷扫杯间朋尽笑
漂零海外聚难求
失恋
孤独随半影
念念尽残情
一路狂歌去
黄梁大梦形
豆蔻年华
静静的长大
小路与天空
隐藏在尽头
朦胧走近时
却无影无踪
装作矜持
却害羞的张望
灵动的眼睛
仿佛缥缈仙境
看着我
又看着窗外
金翅鸟
风啸云狂
展翅已万丈
与神龙共舞
观遍世间沧桑
以日月参详
金羽蕴着神光
孤独茫茫
无悔无伤
海鸟
洁白翅膀不染一丝
灵动羽毛看轻红尘
轻柔
月亮的颜色
海风像少女的手
细细的摩挲
波浪带我到远处
四处飘流
老人的微笑
孩童的嬉闹
星星闪现
我便不作声
现在评评老虎的诗吧,昨晚匆匆睡了。其实我不看诗,也不写诗。直到前两周在一些朋
友的带动下写了一些打油诗。所以基本上是个门外汉。说实话,老虎能写出来的句子,
我肯定写不出来,没那水平。
p*n
发帖数: 1736
4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按时代来分,中国有古体诗(或称古诗、古风),近体诗(
或称今体诗)和新诗。
说起新诗,不能不提胡适。所谓灌水不忘挖坑人,新诗这个大坑,胡适先挖,功不可没
。坑成,则众人各施法宝,围而灌之,至成汪洋,浩荡接天,遂可关关雎鸠,汎彼柏舟
矣。
胡适在一九一七年元旦以一篇《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现代文学的序幕,完成了新诗大
坑第一挖。一年后(一九一八年一月十五日)胡适、沈尹默和刘半农围着新坑灌了第一
桶水。其中胡适灌了四瓢,沈尹默三瓢,刘半农两瓢。这可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标志着一座惊天动地的里程碑拔地而起,其雄其伟堪比惹恼了共工的不周山,这座里
程碑就树在陈独秀的《新青年》上。
这几瓢水是怎么个不同凡响法呢?它们的不同凡响在于彻底地砸光了旧诗的司马缸!首
先它们分行还排列得错落有秩,其次它们用了标点符号,再其次它们都是用白话写的,
最重要的是它们突破了五七言句式。
下面看看其中的一首《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只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诗很美,可是大家看出什么问题
x*****u
发帖数: 3419
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论诗学门径
朱自清
本文所谓诗,专指中国旧体诗而言;所谓诗学,专指关于旧诗的理解与鉴赏而言。
据我数年来对于大学一年生的观察,推测高中学生学习国文的情形,觉得他们理解
与鉴赏旧诗比一般文言困难,但对于诗的兴味却比文大。这似乎是一个矛盾,其实不然
。他们的困难在意义,他们的兴味在声调;声调是诗的原始的也是主要的效用,所以他
们虽觉难懂,还是乐意。他们更乐意读近体诗;近体诗比古体诗大体上更难理解,可是
声调也更谐和,便于吟诵,他们的兴味显然在此。
这儿可以看出吟诵的重要来。这是诗的兴味的发端,也是诗学的第一步。但偶然的
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或成学。那得下一番切实的苦工夫,便是
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
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诗虽少,是你自己
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就还了别人。我不是说他们不应该读十部诗集,我是说他们
若不能仔仔细细读这些诗集,读了还不和没读一样!
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我现在并不劝高中的学生作旧诗,但这句话却有道
s*******e
发帖数: 326
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你们太能灌了
其实我也纳闷:不像其他写古体诗的id,为什么你对现代诗可以有不同的感知,甚至有
近似
于作者的感受。可能是阅读面的关系。所以我反倒也看不出你是不是传统派(以新诗角
度)
,我也更不像朦胧派,而可能想往“第三代”但又想挣脱它的方向靠
f*********s
发帖数: 986
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风满楼诗社---分别天涯各自老】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
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
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
长)。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
,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
“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
3、一韵到底的平声韵。
h****t
发帖数: 1640
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风满楼诗社---分别天涯各自老】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
而言。"
f*********s
发帖数: 986
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日出日落
嗯。你说的很对。
所以既然自由,就用现代的方式来表达阿。但是转念一想,现代的表达方式也有韵律存
在。
结束
顾城
一瞬间——
崩坍停止了,
江边高垒着巨人的头颅。
戴孝的帆船,
缓缓走过,
展开了暗黄的尸布。
多少秀美的绿树,
被痛苦扭弯了身躯,
在把勇士哭抚
砍缺的月亮,
被上帝藏进浓雾,
一切已经结束
再想,如果出的题目提的要求都和近体诗甚至是古体诗有关。那还是按照规矩来好一些
。并不是顶礼膜拜。而是尊重写作技术。
f*******y
发帖数: 8358
10
我觉得还是古体诗好写
s****y
发帖数: 1574
11
(按:以前念英美文学的,所以英文诗写得比较多,中文反而少些。古体诗就更少,因为韵格平仄方面一直都是半桶水,多年未有精进。现在看这个坛子好多人学诗,斗胆贴几篇旧作,欢迎大家多提建议,促我进步。)
《桂河漂流记》
夕阳多情逐渔舟
青山含笑水含羞 (注1)
众星无意观歌舞 (注2)
跃落桂河伴鱼游
(注1):“青山含笑”,是指山峰蜿蜒,曲线如同含笑的嘴唇;“水含羞”,是指夕阳将水面染成绯红色。
(注2):总觉得这句写得不好,怎么改?当时的场景是跟GG、还有一些朋友坐船在泰国的桂河上漂流,唱卡拉Ok。
s****y
发帖数: 1574
12
英文倒是科班,但中文诗,尤其是古体诗,就贻笑大方了
S*******t
发帖数: 3956
1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无题拟埃尔加
我觉得用古体诗来拟音乐似乎约束太多,很难表现那种自由变换的神韵。词或许好些。
原来版上sarabande写过几首与音乐相关的现代诗,我很喜欢。
j******n
发帖数: 21641
1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发篇旧作拜拜山头
古体诗相当凝练,对我这种不爱好语文的人来说,很多都是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表达
所以我一般只是问问这类问题,有时问完发现自己很stupid
特别是发现每个字或词都认识或已经用得比较俗了的情况下,有时能隐隐约约地体味到
作者为了创新,要动很大脑筋去组织词汇
有时甚至很生涩,给人一种有话不好好说的感觉
话说回来,不经过这种熏陶和训练,写现代诗或者其他文体,也写不好,明显给人缺少那种
文化底蕴的感觉,有句读书万卷气自华的说法吧,或者笔走龙蛇,非一日之功,也没有奥秘
,大概就是这道理
在CC版有问某名句出处的,只有你师傅MMJJ去捧场,所以人气很重要的
p******e
发帖数: 5174
1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旧体诗入门手册 (ZZ)
http://www.mitbbs.com/pc/pccon.php?id=1891&nid=31207
写一个简洁的手册,可以随时补充。
按古音,汉字的读音分为平上去入,平分为阴平阳平,对应于现在的一声二声,上去是
三声四声。入呢,发音即发即收,是一个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的读法,不过还保留在方
言之中。阴平阳平属于平部,上去入属于仄部。由于古音和现在的音不一样,如果要严
格地按古音做诗,就要查一下平水韵。
古诗分为古体诗或古风和近体诗(律诗绝句),以唐朝作为时间的划分点。唐朝以前,
近体诗还没有成熟,所以诗歌的平仄没有严格的要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平声出现
在句子里,比方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明月出天山”。而唐朝以后,近体
诗一般都是符合固定的格式,称之为近体诗的入韵式。关于平水韵和入韵式,可以到我
家的藏经阁去查。
那位客官说了,你举的例子不好,都是唐朝李白的诗,那时律诗不是都已经成熟了,为
什么他还违背格律呢?呵呵,李白一生很少写律诗,诗歌随意舒卷,由此可以看出他的
桀骜不驯。这也就是为什么学律诗要向杜甫去学的原因。下面是杜甫最受人推崇最精准
的一首七言律诗。
登高
M******8
发帖数: 8425
1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卷四)
90 标题 诗律(一)
Thu Oct 26 20:57:53 2000
整理的一些东东...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
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
用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
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一般只用平
声韵。近体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
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
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四声平仄:近体诗和古体诗最大的区别就是有平仄. 汉语声调有四声:平上去入.
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但是古今音调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写诗时需要注意.
(阿大补注:此篇为网友ljyh整理)
M******8
发帖数: 8425
1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卷四)
94 标题 诗律(五)
Fri Nov 10 17:24:37 2000
诗句的末三字称三字尾。从诗的音乐效果上看,近体诗的三字尾必须
避免三字同平或三字同仄(而古体诗则不存在这样的限制)。格律诗
中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不合格律的句子称“拗句”。
过去一般认为,三字尾的标准形式有四种:
1 平平仄
2 仄仄平
3 平仄仄
4 仄平平
其实,一般说来,对于三字尾的第一字,是可以灵活运用的,因为它
既不违反格律,也不影响声律和谐。如: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按标准,三字尾的第一字当为仄声,这里用了平声字。又如: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这是当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的。
总结起来,对于标准格式的第三种和第四种的平仄格式,是不能随便
更改的。第一种格式的第一字,在采取补救的情况下,有时可改用仄
声。第二种格式的第一字,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以灵活安排的。
p******e
发帖数: 5174
1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MMJJ2008专缉之诗歌的诗律
90 标题 诗律(一)
Thu Oct 26 20:57:53 2000
整理的一些东东...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
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
用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
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一般只用平
声韵。近体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
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
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四声平仄:近体诗和古体诗最大的区别就是有平仄. 汉语声调有四声:平上去入.
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但是古今音调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写诗时需要注意.
(阿大补注:此篇为网友ljyh整理)
91 标题 诗律(二)
Thu Oct 26 20:58:56 2000
句法: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
为排律,也叫长律。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
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
p******e
发帖数: 5174
1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启功的一句话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ader 讨论区 】
发信人: wonderlich (左岸,遁去), 信区: Reader
标 题: 启功的一句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29 17:28:42 2009, 美东)
回国奔波的路上,在武汉的机场买了几本书。
《一生最爱纳兰词》《一生最爱宋词》和《古文观止》。
看到启功的一句话:“汉魏古诗是淌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
宋诗是想出来的,明清诗是仿出来的。”
深以为然。如今的古体诗又算什么呢,算“仿得不好的”?
伯父伯母伉俪诗集出版,送与小辈我一本,
翻了翻,笑道,伯父伯母的打油诗全集。或者,老干部诗体。
我也曾写过诗呐。
w***b
发帖数: 60
2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五律 - 看旧照片随想
归根结底,
今人写格律诗或古体诗就是自娱自乐,扯淡而已
最近几百年有一首被传唱的么
那么多唐诗宋词看不过来呢
别装就好了
l*******u
发帖数: 2496
2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人间词话》〔五九〕
最近形势所迫, 不得不对近体诗发点议论. 并不想证明律诗比绝句, 或者古体诗有任何
高明的地方.
j******n
发帖数: 21641
2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韩少功:怀念那些读书的日子
我偶尔去某大学讲课,有一次顺便调查学生读书的情况。我的问题是这样:谁读过3
本以上的法国文学?(约1/4的学生举手)谁读过《红楼梦》?(约1/5的学生举手)
然后,我降低门槛,把调查内容改成《红楼梦》的电视剧,这时举手多一些了,但仍只
是略过半数。
这是一群文学研究生,将要成为硕士或博士的。他们很诚实,也毫不缺乏聪明。我
相信未举手者已做过上百道关于《红楼梦》或法国文学的试题,并且一路斩获高分——
否则他们就不可能坐在这里。
问题在于,那些试题就是他们的文学?读书怎么成了这么难的事?或者事情别有原
因:是什么剥夺了他们广泛阅读的自由?
我不想拍孩子们的马屁,很坦白地告诉他们:即使在30年前,让很多中学生说出10
本俄国文学、10本法国文学、10本美国文学,都不是怎么困难的。我这一说法显然让他
们惊诧了,怀疑了,困惑了,一双双眼睛瞪得很大。30年前?天哪,那不正是文化的禁
锁和荒芜时期?不正是“文革”十年浩劫刚过?……有人露出一丝讪笑,那意思是:老
师你别忽悠我们啦。
没错,是禁锁是荒芜甚至是浩劫,从当时大批青年失学来看的确如此,从当时官方
政策主体... 阅读全帖
c**m
发帖数: 1632
2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风满楼诗社之玉人来
很长时间没有起社了,不知道喜欢写古体诗朋友们还在不在这里玩。起个头,先放在这
里,大家喜欢就续上。
据秋香说,《天雨花》里的一个故事,做诗的最后三个字都是玉人来。仔细看了一遍,
发现这个“玉人来”很好玩。句子用的都是等待他人的熟典。比如今夕何夕啊,星桥渡
汉啊,名花倾国无限恨啊,朝云暮雨啊。前三句是典词丽语做场面,华丽丽的,最后一
句是熟语接玉人来做收。就是说,良辰美景啊,画堂深院啊,鲤鱼尺素啊,最后,她肯
定要来。呵呵,有点像三句半。
年底了,大家有空,有没有兴趣写几个?我写了两个,摘录的也放在这里。大家玩得开
心。圣诞快乐,新年快乐。
其一:柳含烟翠碧于苔,几度莺声唤梦回。小院寂寥春渐晚,焚香静待玉人来
其二:芙渠出水湿红腮,晓露盈盈带笑开。独对名花忆倾国,何如解得玉人来
其三:秋郊紫翠锦成堆,碧树荫疏著渐摧。雁落鱼沉香渐迩,兰舟轻载玉人来
其四:寒窗静掩减愁怀,添尽兰膏拨尽灰。裁得红笺制心字,定知今夕玉人来
还有
赵梦魁诗:相思数载日萦怀,今夜眉心始乍开。何幸结成鸾凤会,良宵准拟玉人来。
左永正诗:巫山深处楚云开,一枕襄王梦又催。莫讶峰头旧神女,应知仍是玉人来。
王礼乾诗:画堂深... 阅读全帖
u**b
发帖数: 5366
2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抗议加绝食静坐】、、、
你在标题注上古体诗。
试试

50
M*******a
发帖数: 358
2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捧场
真羡慕你们这些写古体诗的
h**c
发帖数: 2376
2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好文!
画之所以为画,是因为阴影。
不过的确大家爱好不同。当代诗歌自从丽华体后,常被大家取笑而非崇拜。忙碌的人们
往往更倾向在有限的余暇时间去欣赏已经经过岁月洗礼留下来的精华古体诗和现代诗。
我支持他们这么做。
但是真正对诗歌有爱好的人,还是需要多接触当代诗歌,读完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你
不会后悔的。
y*********n
发帖数: 1059
2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归云
有一个章节的。我记得不是太真切, 要晚上回去查一下书后再贴。很久我都没有尝试
古体诗,这次也要温习一下。
l*******d
发帖数: 103
28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秋情
赞古体诗,可惜我不太懂。
就是悲情太重了些,真乃秋风秋雨愁煞人啊。
Y*********i
发帖数: 349
29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Re: 风满楼诗社之玉人来 (转载)
发信人: clam (流浪中的唐先生),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风满楼诗社之玉人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7 15:19:03 2010, 美东)
很长时间没有起社了,不知道喜欢写古体诗朋友们还在不在这里玩。起个头,先放在这
里,大家喜欢就续上。
据秋香说,《天雨花》里的一个故事,做诗的最后三个字都是玉人来。仔细看了一遍,
发现这个“玉人来”很好玩。句子用的都是等待他人的熟典。比如今夕何夕啊,星桥渡
汉啊,名花倾国无限恨啊,朝云暮雨啊。前三句是典词丽语做场面,华丽丽的,最后一
句是熟语接玉人来做收。就是说,良辰美景啊,画堂深院啊,鲤鱼尺素啊,最后,她肯
定要来。呵呵,有点像三句半。
年底了,大家有空,有没有兴趣写几个?我写了两个,摘录的也放在这里。大家玩得开
心。圣诞快乐,新年快乐。
h********e
发帖数: 2823
30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语文求助~~
同学们,我在写封信,词语匮乏,急需大家火线支援。。
开头,我想说,秋天来了,问大家好,现在想到的: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值此(什么什么)之际,向您问好blahblah”
“什么什么”说啥好,不能是 “值此秋天到来之际”,怎么说好听点?
还有除了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还有什么讲秋天到来的好听的词?
还有,讲“齐心协力”“薪火相传”这些意思的还有什么好成语,或诗句?
还有,谁能来写首表达“互相支持,不相忘记”并和秋天有关的朴素的五言古体诗??
谢谢啦~~
S*I
发帖数: 474
31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画梦 - 2
忘了告诉大家了,这里叫缲柔,女孩儿叫新橙。
缲柔的一个角落里有一间我最喜欢的咖啡馆,名字叫阴晴圆缺,大约老板娘有悲欢离合
的感慨吧。店名虽然有点儿俗,但毕竟是东坡先生的诗作,也就无碍了。
这家咖啡馆既不卖酒精,也不卖大麻,这在缲柔比普通青年还稀罕,不过也正因如此这
里的空气异常的新鲜。
这家店的老板娘以前是一个专写恐怖小说的女作家。她的恐怖小说从没有超自然的力量
,一切恐怖都在平常的场景里,让你觉得似曾相识的眼熟,让你分不清幻想和现实,所
以有说不出的恐怖。
据说后来老板娘的情绪被自己的小说渲染的太深,所有的思考力都被构思恐怖而占据,
因而几近精神分裂。心理医生给她开的找回现实的药方就是,换一个聊天的职业,最好
聊得内容都是bullshit。于是她开了这家咖啡馆。
消磨时光的时候我最喜欢在这里,和老板娘闲聊,和其他的顾客闲聊。聊天的内容从来
记不住,也不会有人在乎。
我在这里呆了五六年,看惯了有的人相识了、相爱了、分手了;有的人吵了,有的人笑
了;有的人擦肩而过,有的人一见钟情。有的人我遇到了会一吐心事,而有的人我见了
只会相视一笑,更多的人我只是辨认出他们的脸,却从来没说过一句话。
...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856
32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无题
说句不该说的话, 你所提出来的几点, 在下看来实在有点不合适。
不象diderot的那个字提出来是可以讨论一下的。
比如:

这句话就免了, 何必。。。
此处的“古诗”用意为什么?
首先我们讨论的是古体诗, 人非古, 世如今, 字的用法连每个朝代都会
有差别, 所以即使“古诗”中没有, 现在用也并无大碍, 至于说用的好
不好, 那是另外一回事。
其次, “古诗”中的“是”本就是有的,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
其他人的怕名气小了, 就说李白吧, 我想他应该算个古人巴, 写得东东大约也可以说是“古诗”巴: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又有他的“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其他人的诗句中用判断句的也很多, 就不一一枚举了。
这句评的我有点糊涂, 难道不能“西风凋碧树么”, 奇怪。
我到没有觉得这里的三年和十五有什么直接的逻辑联系,而且“太现代的说法
参照第一段回文的第一条。
白居易, 李白的诗也是很多易懂的句子, 看样子, 您说的“古诗”不会是
夏以前的才算古吧....
唉,后面的评就更....
我想发表意见谁都有权, 但是还是....一点好吧。
c*****g
发帖数: 1856
33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无题
说句不该说的话, 你所提出来的几点, 在下看来实在有点不合适。
不象diderot的那个字提出来是可以讨论一下的。
比如:

这句话就免了, 何必。。。
此处的“古诗”用意为什么?
首先我们讨论的是古体诗, 人非古, 世如今, 字的用法连每个朝代都会
有差别, 所以即使“古诗”中没有, 现在用也并无大碍, 至于说用的好
不好, 那是另外一回事。
其次, “古诗”中的“是”本就是有的,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
其他人的怕名气小了, 就说李白吧, 我想他应该算个古人巴, 写得东东大约也可以说是“古诗”巴: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又有他的“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其他人的诗句中用判断句的也很多, 就不一一枚举了。
这句评的我有点糊涂, 难道不能“西风凋碧树么”, 奇怪。
我到没有觉得这里的三年和十五有什么直接的逻辑联系,而且“太现代的说法
参照第一段回文的第一条。
白居易, 李白的诗也是很多易懂的句子, 看样子, 您说的“古诗”不会是
夏以前的才算古吧....
唉,后面的评就更....
我想发表意见谁都有权, 但是还是....一点好吧。
...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26
34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Re: 一个想法

不太懂您的想法。从您的大作<<知音>>与<<相映>>来看,您也不注重格律。
若您说的形式是指句式的长短的话,古诗中近体诗虽然对此要求很死,其
古体诗还是颇为自由的。若看韩愈的某些门人弟子的作品,在句式上来说,
与现代诗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用古诗的形式来写现代诗?诗作为文学的一种,则两者根本的区别
还是在所用的语言文字。写爱情,写政治,写游学,写人生,古人写;今
人也写。用文言文字写来的是古诗,而用以现代白话文为基本的文字写出
来的是现代诗。现代诗本身指某些形式,不是一种主题,则什么叫用“某
某”形式来写现代诗?
若指对已存的古诗或现代诗作品用现代文或文言翻译成现代诗或古诗,此
事自然有,也自然可行。古译今较易,也有实际用途,因今人离开文言甚
远,不易理解古代作品。今译古除了自己消遣,没什么用。若心许文言,
自己创作好了。偶以为今译古较难,第一是因为现代文字是大家日常就锻
炼掌握了的,而掌握文言则需要另下功夫。第二是文言以简约为性,用一
句或几句现代文来解释古诗句较易,而要用五言或七言来概括一句现代文
恐怕常需要下凝炼功夫。而凝炼功夫,在偶看来,正是写诗最不易练的几
处所在。
p******n
发帖数: 1
35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也“哀农家子”
读此诗而有感者应当很多。 我也是农家子, 也是学院出身人, 但
因为对学术之无奈和苍白更有身受耳闻,感触也更深。
然而, 人在于自立, 然后可以立人或利人, 这应是不易的道理。
我们更不应忘记。
我也很想写古体诗,然而读了几本关于格律的书,却并无深得。请多
指教!
记得大学时写过关于昭君的一首诗, 特此录下, 立此存照不敢,
多多指教为是!
秋到边城天云徊,
思向故里金蝉飞。
灞柳遮却章台路,
老雁年年不知回。
不真难言毛延寿,
堪疑应是汉明妃。
从此三关连平和,
争得百口论是非。
D****N
发帖数: 430
36
为什么每一次大家讨论都能从原诗上升到只谈理论呢?citi疑问说这首诗如何大家说
好,其实除了访谈中这位诗人被夸了一下,此地的回文中没有一个人说它好啊,大家还不
至于蒙着自己眼睛随便评价吧。
(以下算是对morningtrain的“为什么很少有人容不下古诗”问题求解吧)
而seman说白话文要制造深刻诗意十分艰难,其实古文诗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参考了一下灵石岛的古文诗收录,从公元前11世纪的诗经开始算起,到近代19世纪
,共收录约三千年里90375首古体诗,平均每年只有30首流传下来。新诗资料库里
则收录“20世纪初至90年代275位诗人的3984首诗”,一百年里平均每年约三
位诗人,39首诗歌流传下来。这个比例大概是合理的,(甚至于连这每年三十首的作品
里,还颇有一些大部分人看不上眼的东西,先不说。)。
再看看这个bbs以及诗生活等网站上每天每个月的新作(还不包括不上网的诗人们!)
,以目前的传媒分布比例来估计,我们在这里一年能读到一首传世之作,已经要算低概率
事件了(这里转载的作品并不多),可以想象整整一年这个诗歌版充斥着的“诗歌”,不
过是将速被时间狂潮冲走的散沙碎花而已,我个人总
t******y
发帖数: 239
37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rongr 的诗歌数首
以前还在大学里,有一次上什么课,老师说现在出现了新东西叫EMAIL,大家纷纷打听中
文名字叫什么。就在那个年代,RONGR已经是某BBS的大佬。那时候BBS还是属於少数人的
高级玩具。
不过我对他/她的作品一直没印象。今天一看,写得很流畅,网上作品里难得啊。比较奇
怪的是写古体诗居然能那么有名,大概是早期BBS的特有现象吧。其风格明显是学杜,但
是典故使用的自然程度不及。这八首中我最喜欢“寰宇伤心半局棋”一首。
M********n
发帖数: 4650
38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写作古诗的基本要求
再加一点,既是古体诗,用词也应尽量古朴,用白话词就显得很别扭。读启功的“市井
体”我总有想吐的感觉
s***n
发帖数: 821
39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不忘斋诗话 二
今人作古体诗,并无时代年代之隔。诗之歌咏吟唱无非所闻所见,诗之精神风貌无非人性性情、生死离别、情仇爱恨、花草风物。是故古之诗虽久远,仍然贴近人心。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千载以下,如道眼前事。
然而彼亦人也,我亦人也,古人能为之事,今人胡不可为?
其为格律所限乎?平仄而已,虽十岁小童,数日可以知其大概。
其为声韵所限乎?人皆知今之四声,若不能通古韵,何不能用今韵?
其最难者无非遣词用句,然诗词中大部分词句,亦皆流传后世,中华十亿人民,岂无几个熟悉词语之人哉?
然而四海之内,一片消沉,一百余年,殊无正声。何故大雅之久不作耶?而先民之所以言心声,传民情,垂身教者,须臾已成无用、迂腐之文物,乃至绝学之无继也。
此真可为痛哭、流涕、而长叹息者。
M*********m
发帖数: 2024
40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旧体诗入门手册
写一个简洁的手册,可以随时补充。
按古音,汉字的读音分为平上去入,平分为阴平阳平,对应于现在的一声二声,上去是
三声四声。入呢,发音即发即收,是一个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的读法,不过还保留在方
言之中。阴平阳平属于平部,上去入属于仄部。由于古音和现在的音不一样,如果要严
格地按古音做诗,就要查一下平水韵。
古诗分为古体诗或古风和近体诗(律诗绝句),以唐朝作为时间的划分点。唐朝以前,
近体诗还没有成熟,所以诗歌的平仄没有严格的要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平声或三
仄声出现在句子尾,比方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大雅久不作”。而唐朝以
后,近体诗一般都是符合固定的格式,称之为近体诗的入韵式。关于平水韵和入韵式,
可以到我家的藏经阁去查。
那位客官说了,你举的例子不好,都是唐朝李白的诗,那时律诗不是都已经成熟了,为
什么他还违背格律呢?呵呵,李白一生很少写律诗,诗歌随意舒卷,由此可以看出他的
桀骜不驯。这也就是为什么学律诗要向杜甫去学的原因。下面是杜甫最受人推崇最精准
的一首七言律诗。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g***y
发帖数: 201
41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实话实说
某月某日,贾先生一篇评论被多个版置顶,并且上了首页。
内中言道现代诗基本是垃圾,只有古体诗是珍品,云云。
虽然出语有些偏激,但是也得有两把刷子才能如此狂傲啊。
于是我慕名拜读了他老的多篇诗作,经过短暂的迷茫,
怀疑,自我否定,肥皂泡彻底破灭。
固然是我盲目追星,自食其果,不得不说
贾先生言语中透露出的强烈自信起到了很大的误导作用。
那么如果自家水平高,口出狂言还值得原谅。明明自己写的也是速朽的东东,还
说他人是垃圾,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我对他的某篇大作胡言了几句,就此结下梁子,
咔咔~~~
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及其不厚道的人,前面不是说了么,有人写诗比他更差呢。不过
人家至少谦虚,那么就算我无聊也不会去无端伤害他人的感情啊。
像贾先生,他自家都如此出言不逊,为什么我要客气?哼哼
r****y
发帖数: 26819
42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七律:纪念研究工作取得进展
多说两句。今天的民乐不是古体诗。真情实感是好,心态要摆平常。把今天的真情实感拿古人的瓶子来装,如果真觉得质胜文,就不要搞个古瓶子做标题标榜。如果真的还是看重文,那就好好学形式,好好装。不要装得马马虎虎,然后打着内容为上、质胜文的口号,还管着读者只能鼓励不能指正。
u**b
发帖数: 5366
43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七律·和秋江
那是,我其实最喜欢写古体诗,不喜欢写近体诗

了!
v**e
发帖数: 8422
44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梦太白
赞一个
古体诗易学难工,
大胆用心追前贤入诗, 更是难能可贵了.
c**m
发帖数: 1632
45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风满楼诗社之玉人来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clam (流浪中的唐先生),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风满楼诗社之玉人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7 15:19:03 2010, 美东)
很长时间没有起社了,不知道喜欢写古体诗朋友们还在不在这里玩。起个头,先放在这
里,大家喜欢就续上。
据秋香说,《天雨花》里的一个故事,做诗的最后三个字都是玉人来。仔细看了一遍,
发现这个“玉人来”很好玩。句子用的都是等待他人的熟典。比如今夕何夕啊,星桥渡
汉啊,名花倾国无限恨啊,朝云暮雨啊。前三句是典词丽语做场面,华丽丽的,最后一
句是熟语接玉人来做收。就是说,良辰美景啊,画堂深院啊,鲤鱼尺素啊,最后,她肯
定要来。呵呵,有点像三句半。
年底了,大家有空,有没有兴趣写几个?我写了两个,摘录的也放在这里。大家玩得开
心。圣诞快乐,新年快乐。
其一:柳含烟翠碧于苔,几度莺声唤梦回。小院寂寥春渐晚,焚香静待玉人来
其二:芙渠出水湿红腮,晓露盈盈带笑开。独对名花忆倾国,何如解得玉人来
其三:秋郊紫翠锦成堆,碧树荫疏著渐摧。雁落鱼沉香渐迩,兰舟轻载玉...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4923
46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2011新春“佳人影”诗社
赞,我觉得还是古体诗好,没有太多限制,随意性强,产量高,意境容易出来。
T******d
发帖数: 2139
47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2011新春“佳人影”诗社
好久不写古体诗,艰难地和一首:
=================================
不见佳人影 //不见你的身影
转头如许年 //居然已经这么长的时光
往来多少事 //分手后那些成长的故事啊
半在是非间 //是是非非自己想起来都很迷茫
处世凭诚意 //广阔的世界中,终于明白真诚的好处
思君偶怅然 //而在人海里偶然想起你,难免惆怅
无由寄此句 //大概不再有机会把思念说给你听了吧
空写锦花笺 //于是挖个洞把诗句埋在BBS上
u**b
发帖数: 5366
48
我觉得写的很好啊。韵律是近体诗的要求,古体诗没有那么多讲究。
而且诗以意为先,诗意好为上乘。
T******d
发帖数: 2139
49
诗歌的写作和阅读是个翻译和再翻译的过程。把超凡的感觉翻译成文字,就是诗。读诗
的时候要把文字反翻译为感觉。如果这个过程受阻,读者便无法欣赏诗人的意境,或者
说诗人便无法打动读者。
诗中有画是古诗里常用的手法。因为反翻译过程比较难,于是借用画面来帮助读者理解
诗歌意境,这对见识相对不宽的古人而言是非常有打动力的。然而我个人以为,这比较
于现代诗直指人心的动态的词句,要间接、静态、而相对无效。“朦胧诗”这个名字起
得就很好,专门指出这样的现代诗无法入画(所以朦胧)。这也是我开始写现代诗以后,
很快就不再写古体诗的缘故。
比如:“美丽的人不会死亡”明显不是个画面,但是比画面更令人震惊(如果你能理解它),因为诗句还揉入了作者的人生感悟,以棒喝的形式打出来 -- 在大学里我读了这个诗集,惊叹不已,人生观都变了。
现代人在电影电视杂志艺术馆的冲击下,对画面已经审美疲劳,单纯展现一个画面对某个程度的人来说不够刺激,就好像吸过大麻的人不再愿意吸雪茄。
T******d
发帖数: 2139
50
现代诗,根据我的浅薄理解,的一个重要内涵是:自由。看到上一句,你永远也想不到
下一句。整首看完,你能体会一个自由的灵魂在字里行间呐喊,无拘无束。至于这个灵
魂是浮躁还是沉郁、是抑郁还是欢快,诗句是如画还是如歌还是丑陋,都不重要,各自
有各自的美感。
从这个角度看,现代诗突破了“意境”这样一个纯技术的的境界,能够直接打击人心。
举例来说,古体诗描述乡村,好句子很多(很多好句子也体现“自由”)。然而现代乡村
诗可以全然不同、更加广阔。现代“乡村诗人”里我比较喜欢Rob Frost,比如他著名的
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