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吕氏春秋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a****5
发帖数: 10854
1
来自主题: Joke版 - 范增临走前叹息到:
吕氏春秋卷十五 慎大览:
秦王親馳頻陽,復用王翦,楚兵即破。翦屯霸上,堅壁未出。始皇诏曰:宜江胜勇追穷
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翦遂逐楚师,诛項燕於蘄,虜楚王負芻。楚遂平。
T****r
发帖数: 22092
2
吕氏春秋曰: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a***t
发帖数: 53
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道家小史
【紫辰子】
关键词:道家 道教
中国的黄老道家[注1]学术,综罗万象,博大精深。可以说,全部中华文化,都扎根于
道家学术。
中国的道家,是综汇了以黄帝为代表的医学、政治学、军事学、天文地理化学(丹石)
等诸多实用学术与以老庄为代表的纯粹道家哲学、养生修炼的精华之后而形成的,所以
后代称黄老道家。
道家也因此可称为国家学术之总括,为诸子之首。
自有文字记载的商、周以下,儒家、法家、兵家、纵横家都与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观世则以《周易》,学医必依《黄帝内经》,治国则尊《老子》、《庄子》,早期道
家的经典著作还包括《列子》、《关尹子》、《鬼谷子》、《文子》、《吕氏春秋》、
《淮南子》、《抱朴子》,影响历史甚多的苏秦、张仪、庞涓、孙膑,相传俱曾从鬼谷
子而学。
汉代尊儒术,道家归隐于民间,聚战国方家神仙家阴阳家为一体的天师道教成了道家在
世俗的代名词。
历经汉、魏、晋以及隋唐、两宋各代人的努力,道家形成精深的内丹修炼学术思想体系。
东汉丹道家魏伯阳推出了《周易参同契》,这部著作融合了周易思想、外丹[注2]和内
养的最高学术成就,被誉为“万古丹经王”,为后代修炼家所宗。
此时也已经有了五斗米
E*****l
发帖数: 2662
4
作者:辛可
第六封信 白龙马的前世与今生
贞观十二年春二月丁卯
世上很多高尚的事其实是逼出来的,包括圣人很多都是这样制造出来的,如果给他
们下流的机会、胡作非为的机会、当奴才的机会、堕落的机会,他们也许根本就不可能
去成就所谓高尚的人生。有人说这是命运,命中注定有些人被迫成为圣人,万古流芳,
其实他们更希望当个流氓。这说明圣人可以努力,但当个好流氓得有资格。
亲爱的观音老师:
先要感谢您救了我,我真是个废物,什么也搞不定,尽给您添麻烦。不过我也要抱
怨您几句,实在是太不够意思了。听悟空说,您都亲自来了,怎么就不见我一面呢?是
嫌我窝囊,让您失望?还是有什么得罪之处?可我一直很思念您的,如果下次来再不见
我,我就要罢工了。当然,这是玩笑话。
听说悟空又惹您生气了。刚才我还训了他一顿,我说人家观音老师给咱们帮忙,从
来都不收一毛钱的劳务费或出场费,你怎么能这么不懂事,给人家脸色看?看得出这个
道理他是明白的,不过这个混蛋嘴上不饶人:唐老师,你闭上臭嘴好不好!如果不是因
为你这个废物,我早飞到西天办完事,回花果山快活去了。我不想跟他理论,按照他的
逻&f...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6383
5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擂台三】门徒生命的改变
礼记 吕氏春秋 韩非子 都记载了孔子问礼老子的事。
中国的信史时代普遍认为是从公元前八百四十一年开始,就是能从现在一年一年往前推
,推到那个时候,再往前就模糊有争议了。老子的生平是有模糊的地方,比如出生年份
,出生地点,但是普遍认为他出生在公元前571年左右,已经是信史时代,史记中也记
载了老子生平。考古出土的竹简也有老子道德经。
争论的只是生卒年代,出生地点。基本没有人认为不存在老子这个人。
Z*****e
发帖数: 1629
6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不媒不聘
《吕氏春秋。恃君览》中说:昔太古常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
弟夫妇男女之别与上下长幼之道。
《列子。汤问》中说: 男女杂游,不媒不聘。
《管子.君臣》:昔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无有夫妇配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
n********n
发帖数: 8336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3 12:56:43 2015, 美东)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
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
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102
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想起伊尹来拉
看了前面的帖子,想起他以饮食论治国...
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至于王道...
酷啊
对了,饮食算不算传统文化?
应该算吧. 吕氏春秋说:
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
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
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
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
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
淡而不薄,肥而不厚。
d******t
发帖数: 26
9
吕氏春秋-有史览上记载;
夏至日行近道, 乃参于上,当枢(极)之下无昼夜。
牛丫, 偶们祖先。
x*****u
发帖数: 3419
1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李零: 重归古典
重归古典
李 零
   
我们的经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不是五经,不是九经,不是四书五经,不是
十三经,而是现代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书。
我向读者推荐四本书:《论语》、《老子》、《孙子》和《周易》。
为什么我把这四本书当经典阅读的基本教材,我想讲一下我的理由。
第一,这四本书,是中国古典学术的代表作。先秦学术是诸子之学。诸子百家,影
响最大,是儒、道两家。《论语》是儒家的代表作,《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作。这两本
书,毫无疑问是先秦思想的代表作。另外两本也很典型。古代有两门学问,一门是治国
用兵,一门是数术方技。治国无经典(有也不能讲),用兵有,《孙子》是先秦兵学的
代表作;数术方技,古代有个到处应用的理论,叫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说也没有经典
,只有《易经》,影响比较大,涉及这个理论。
第二,这四本书,年代最早,篇幅最小,《论语》约有一万五千字,长一点。《老
子》、《孙子》、《周易》,都是约五千字的小册子(今本《孙子》在六千字上下)。
其他古书,如《管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哪一本都
比这几本大。读经典,先读年代早的小书,再读年代
D*****t
发帖数: 324
1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学习<古代汉语>的网上资源或书籍?
多谢各位的回答. 一开始是因为想学习内经, 可是接触了一些古文以后, 如<<吕氏春秋
>>中的 <论人> <情欲>, 以及<<周易>>, 才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 读了几十年书, 到头来发现自己原来是一文盲. 真是枉做了几十年的中国人了.
以前在本版问过相似的问题, 按照版上各位的建议, 也购买了古汉语辞典, 确实有很大
帮助. 只是想知道有没有更专业一点的资源可以利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也
是我想熟悉作为古代文化思想载体的古汉语的原因吧.
t*n
发帖数: 14458
1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学习<古代汉语>的网上资源或书籍?
内经的话俺有白话本.........
还有解析本..........

多谢各位的回答. 一开始是因为想学习内经, 可是接触了一些古文以后, 如<<吕氏春秋
>>中的 <论人> <情欲>, 以及<<周易>>, 才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 读了几十年书, 到头来发现自己原来是一文盲. 真是枉做了几十年的中国人了.
以前在本版问过相似的问题, 按照版上各位的建议, 也购买了古汉语辞典, 确实有很大
帮助. 只是想知道有没有更专业一点的资源可以利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也
是我想熟悉作为古代文化思想载体的古汉语的原因吧.
wh
发帖数: 141625
1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精华区 - 历史版愚人节玩笑 (转载)
发信人: kzeng (寱语·陈思王家的焦大),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破解夏朝文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 22:43:57 2007)
今天的消息,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余人杰等研究员,通过对商代盘龙城遗址李家嘴二号
贵族大墓出土的铜版的研究,成功的初步解读了夏代文字。
湖北盘龙城遗址为商代中早期城市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年代约公元前15世
纪左右。根据发掘资料,这里在商代早期就有古人定居。李家嘴二号墓是盘龙城保存最
为完好的一座贵族墓葬,墓口为3.67米 × 3.24米,残深1.41米。墓内有精致的雕花木
椁,外壁阴刻饕餮纹和云雷纹,阴线内涂朱,余地者涂黑。椁内有棺。墓主的随葬品有
鼎、甗、鬲、圈足盘、小盘、罍、盉、斝、觚、爵等青铜礼器23件,还有钺、戈、矛、
刀等青铜武器和戈、笄等玉器。在清理墓主棺椁时,考古人员在棺底发现不明用途的铜
板九块,平铺于棺底。铜板的两面面均有铭文,正面为商代中期文字,出土以后已成功
解读,内容是墓主的祭文。但是铜版背面的文字却一直困扰着考古工作者。(见下图)。
铜版正面的商代中期文字
铜版背面的未...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199
1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读殷墟卜辞综述
殷、商;殷方言、周方言差别有意思。
说到伊尹,觉得“伊尹生空桑”的故事(里伊尹他妈)很有意思,比如吕氏春秋这个版本
“有侁氏女子採桑,得嬰兒于空桑之中,獻之其君。其君令烰人養之。察其所以然,曰
:「其母居伊水之上,孕,夢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東走,毋顧。』明日,視臼出水
,告其鄰,東走十里,而顧其邑盡為水,身因化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
桑之故也。”
伊尹他妈好像圣经故事里索多玛和蛾摩拉城覆灭里天使罗德的妻子:不要回头,一回头
就变成盐柱了。东西一水一火,也算异趣同工?
另外,伊尹流放太甲,好像还有篡位的版本,之后商人还以国君规格祭祀伊尹,好玩的。
“周纪所谓"逾梁山,止于歧下"”这个联系看好可怜```哈哈,又想起来商人服象
,为虐东夷,哈,商人好拉风啊。。。汉尼拔也用大象作战~~~
上帝的讲法,记得顾颉刚在古史辩里讲过,很详细的,不过我连一遍囫囵都勉强,全不
记得。只有印象上古的帝-天神,和人王是两一个系统,战国以后搞来搞去才纠缠不清
出很多花样。
x*****3
发帖数: 89
15
西游记完整贯穿了中国人文化根流的整个生态系统,所以跟着西游记走是没错的,能让
你游历一个完整的文明系统.....
第四十七回(上)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1) 余波难了 (2) 江山永固能不能? (3) 表面形式 (4)亘古少人行 (5)
夜遇通天河
(1)余波难了
孙悟空丢了一颗脑袋呦。这颗脑袋可是千万不能丢掉呀,那脑壳后面还有菩萨钦赐的三
根救命毫毛呢,这比孙悟空脑袋还值钱的宝贝要是给闹丢了的话,往后孙悟空还靠什么
行走江湖嘛。可是丢了宝贝的孙悟空,似乎浑然不记得脑袋上的救命毫毛了。
你看孙大圣这么不珍惜宝贝,咱们也不理他了,不跟他一般见识。可是那车迟国国王,
眼见得三个神通广大、气宇轩昂、音容笑貌犹在的国师常委,竟然在一盏茶的功夫里,
都呜呼哀哉,跟凡俗人一样了结了小命。于是那国王就在那边厢满眼垂泪,身倚着龙床
,手扑着御案,放声大哭,奇怪的是,这满朝文武、满庭的宫人,竟然没人有功夫搭理
他,而这厮也着实有耐力、有底气,竟然一口气哭到天晚不住。
车迟国的三个国师是什么时候死的?大概应该在下午三点钟左右吧,它们三个跟孙悟空
拼修为,从辰时祈雨开始,连午饭也没顾上吃...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1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古代春节:串个门你知道有多累吗
又到岁末年终,春节期间串门儿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可是你知道吗?在古代,串
门可没有现在那么简单,想坐在一起拉个手唠家常,那也是有讲究的。穿衣梳妆停当,
出发拜会朋友,这才是真正考验普通人个人风度的时候。
别急,登门之前准备好礼物先。这倒不费什么脑筋,《周礼》早就规定好了见什么
样的人带什么样的礼,“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帝王)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
鴈,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
普通的读书人之间以“雉”,也就是野鸡为礼物,这是别有深意的。因为雉这种动
物奉行一夫一妻制,是守信义的象征,而且必须是死的,以表达“为君致死”之意,尽
管活野鸡留着能生蛋,煮了吃味道也更好。
不管怎么样,你现在终于提着礼物来到主人家门口了。不过,如果你是初次登门,
很有可能会吃闭门羹——别慌,主人不是要赶你走,正相反,这是在表达恭敬,类似于
“哎呀怎么好意思让您亲自屈驾光临寒舍呢,您还是请回吧,下次我去拜访您”。
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站在门口一再恳请,直到主人接收到你的诚意迎出大门,宾主
互行拜礼,然后主人三揖从右边入门,你从左边进去,在庭中递上礼物,再经过“哎呀
哎呀太客气了拿回去吧”和“那怎么行你就...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1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流传下来的菜谱究竟是谁撰写的
文人掌握美食话语权
曹丕在《典论》中云:“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便是说,三辈子做
官,方懂得穿衣吃饭。
中国美食史上,掌握话语权的并非厨师,而是文人。他们中的多数人并不会做菜,
但对美食却有着天然的热爱和追求。凭着手中的一支笔,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一篇篇或臆
想或具操作性的菜谱。袁枚的《随园食单》,以其条理清晰的讲解成为离我们最近的古
代食谱,精致浪漫的江南菜式让如今的不少女性对这位隔世“大厨”充满了迷恋和想象
。同样是清代的美食家,李渔的《闲情偶寄》“饮馔篇”则提倡清淡、自然的饮食观,
与现代很多健康养生理念十分相近。而元代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则记录了很多
精致而朴实的太湖菜,比如烧鹅、蜜酿蝤蛑、煮麸干、雪菜、青虾卷等,现代的“苏锡
帮”菜肴多出自这本菜谱。
文人菜系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红楼菜”。《红楼梦》中的食谱菜单受到考据学家
和美食家们的重视和青睐,有关这一菜系的研究专著洋洋洒洒不下几十本。另一位在自
己的小说中大费笔墨描写美食的作家是金庸,在其作品《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为师父
洪七公费心制作了多道美食。2011年5月,800年前一本记录金华主流菜系的古菜谱《吴
...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1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古人的夏至是怎么过的
古人如何过夏至?在二十四节气中,“夏至”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时间节点,提醒人
们一年中最炎热时刻的到来,并在长时间的流传中,形成不少颇有特色的习俗。北京民
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夏至”曾是民间重要的节日,热闹程度不
亚于端午节,那一天皇帝还会举行祭地仪式祈求丰年,“只不过随着端午节的出现,很
多习俗被‘挪’过去了”。
热闹曾不亚于端午:皇帝举行祭地仪式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确立最早的节气之一。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
,发现这一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最终确定了夏至,稍后又发现昼夜等长的春分与秋
分,在此基础上确立二十四节气。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又
称“夏节”、“夏至节”。高巍说,在我国有些地方,“夏至节”的热闹程度不亚于端
午节。
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有云“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鬼
,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司马迁所著《史记·封禅书》亦记载:“夏至日,祭地
,皆用乐舞。”高巍介绍,夏至提醒人们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的到来,温度达到顶点,同
时也意味着随后阴气将开始逐渐上升,古人确实会在夏至举行隆重的祭祀祈福仪式,皇
帝则会...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1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你知道历史上这些名人姓什么吗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的姓名被烙印在人们心中。但是,我们所熟知的
这些名字可能并不是他们真正的姓名,我们经常搞错了古人的姓氏。那么,这些人都是
谁呢?
孟姜女
按照先秦的女子称呼,孟姜女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后,即“姜”。“孟”
在此处是排行的称谓。而且,孟姜女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一类人的通称。在古代的排
行中,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孟姜
女就是“姜家的大姑娘”。
俞伯牙
俞伯牙姓什么?姓伯。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高注:伯,姓;牙,名,或
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悉楚人也,少善听音,故日为世无足为鼓琴
也。”王昕《漫说“三言”“二拍”》:“‘伯’是姓,‘牙’是名,或者也写作‘雅
’;‘钟’是姓,‘期’是名,‘子’是通用的敬称。所以主人公的名字就是伯牙、钟
期,而非俞伯牙、钟子期。”
叶公
“叶公好龙”的寓言很多人都学习过,叶公姓什么?姓沈。他叫沈诸梁,因被楚昭
王封到古叶邑为尹,故史称叶公。历史上的叶公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官吏,他仗义勇为,
选贤举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为政期间民众口碑极佳。
褒姒
“烽火戏诸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墨子是如何把墨家发扬光大的?
墨子(约公元前168年~约公元前376年),墨家学派创始人,名翟,今山东省滕州市人。
墨子出身低贱,是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他自称
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
墨子曾经学习儒术,因不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在代表新兴地主
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和儒家,并列“显学”。
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长期奔走于各国之间,他的足迹东到齐,西到郑、卫,
南到楚、越。墨子还曾和鲁班论战,成功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
此外,墨子还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有数百人之多。他把墨家打造成了一个组
织严密、纪律严明、旗帜鲜明的组织,这在当时是唯一的。
墨子的政治主张,都是以解救时弊为目的,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宣传天
志、明鬼,针对当时流行的命定论,墨家又主张“非命”。
在真理的原则上,主张经验论。伦理思想上,墨家的根本观念是“义”,“义”的
观念来源于“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义利统一的道德观。
墨子提出了“实”是第一性,“名”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他以“耳目之实”的直
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这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一个很大的进步。
墨... 阅读全帖
b******y
发帖数: 2729
21
《鬼吹灯》又一部同人小说:《升棺发财》;写的不错!作者:泛东流

[ 内容简介]
鬼吹灯的小说已经完结,但我们的热情还没有消散
在鬼吹灯的世界里,在那个如火的年代,与胡八一,王凯旋,大金牙一起纠缠在鬼吹灯
的时空中。
鬼冢疑冢,黑凶白凶,机关阵图,玄学易数都会一一现身,让我们于主角一起,再
历一次鬼吹灯的惊悚。
风咋起,只见东南角的烛火暗了下来……
第一卷 第一章 【南张北胡】
第1章 南张北胡
“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玩好宝贷,钟鼎壶滥,舆马衣被戈剑,不
可胜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奸人闻之,传以相告,上虽以严威重罪禁之,犹
不可止。”
——《吕氏春秋·节葬》
我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所积何厚也。故自古有权贵之人,生则穿金戴银,死则含珠
玉衣,此乃盗墓之源也。
盗墓史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史记·游侠列传》中便
记载着大侠郭解,也曾从事过盗墓这一行业。更早一点,在《庄子· 外物》中甚至描
述了当时盗墓者的技术:“按其鬓,压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这分明说的是盗墓者取死者口中所含之珠的手法嘛!可见在战国时,盗墓就是一种
x*****u
发帖数: 3419
2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风满楼词社之《水龙吟》
另,
《吕氏春秋·先识》:“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
戒之戒之
j******n
发帖数: 21641
2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雁诗词-百度结果
迁徙大多在黄昏或夜晚进行,旅行的途中还要经常选择湖泊等较大的水域进行休息,寻
觅鱼、虾和水草等食物。每一次迁徙都要经过大约1—2个月的时间,途中历尽千辛万苦
。但它们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不管在何处繁殖,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准时
地南来北往。我国古代有很多诗句赞美它们,例如“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
。”陆游的“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韦应物的“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南中咏雁》),“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吕氏春秋》等。
雁肉属于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千金食治》、《本草纲目》等十多部药典中均
对雁肉有详细记载: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肾、肝,祛风寒,壮筋骨,益阳气。当然,
根据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真正的野生大雁是禁止捕食的。据了解,目前国内真正能
飞又能吃的大雁只有向海大雁。大雁的羽绒保暖性好,又非常轻软,可作枕、垫、服装
、被褥等填充材料,比较硬的羽毛可用来加工成扇子及工艺品等。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从西伯利亚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1、据《汉书·苏武传》记载:西汉苏武曾奉命出使匈奴
d***3
发帖数: 75
24
……
有一句格言,叫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样东西在一个地方放久了,就会
腐烂,我们可不要忘记,运动运动;还有一句格言,叫做放错了地方或者时间的
东西就叫垃圾,我们可千万别把自己给放错了地方或者时间。
历史告诉我们,“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萧何”,从本质上讲,便是
老百姓。别看这百姓,何其多也,他们的任务好象只是出钱出力,纳税赋贡。非
常时期,当兵吃粮。然推翻历代皇朝的,真正的力量,哪一次不是老百姓?故历
代统治者,没有人不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载舟之水也覆舟,虽然他们并不一
定真的知道。而激起民变的,则总是官僚,清称“臣工”。这是一个庞大的等级
森严的队伍,掌握着五花八门、大大小小的权利,拿着那点实在不够他们花的俸
禄,执行着国家的功能。时而谋权篡位,荣登九五;时而功高震主,身死家残;
时而贫污受贿,擅权渎职,直至官逼民反,死于国事,累于民事。对皇帝,看门
守家,称奴谓臣;对百姓,居高临下,颐指使气。它的地位,是时主时仆,亦主
亦仆的,有点象“二地主”。故而身居九五的皇帝们,整顿吏治,便成了常常欲
做的功课。那么,亡国毁家的原因,勿须讨论,便是“腐败”了。腐败所导...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2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流传下来的菜谱是谁撰写的
文人掌握美食话语权
曹丕在《典论》中云:“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便是说,三辈子做
官,方懂得穿衣吃饭。
中国美食史上,掌握话语权的并非厨师,而是文人。他们中的多数人并不会做菜,
但对美食却有着天然的热爱和追求。凭着手中的一支笔,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一篇篇或臆
想或具操作性的菜谱。
袁枚的《随园食单》,以其条理清晰的讲解成为离我们最近的古代食谱,精致浪漫
的江南菜式让如今的不少女性对这位隔世“大厨”充满了迷恋和想象。
同样是清代的美食家,李渔的《闲情偶寄》“饮馔篇”则提倡清淡、自然的饮食观
,与现代很多健康养生理念十分相近。
而元代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则记录了很多精致而朴实的太湖菜,比如烧鹅
、蜜酿蝤蛑、煮麸干、雪菜、青虾卷等,现代的“苏锡帮”菜肴多出自这本菜谱。
文人菜系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红楼菜”。《红楼梦》中的食谱菜单受到考据学家
和美食家们的重视和青睐,有关这一菜系的研究专著洋洋洒洒不下几十本。
另一位在自己的小说中大费笔墨描写美食的作家是金庸,在其作品《射雕英雄传》
中,黄蓉为师父洪七公费心制作了多道美食。
2011年5月,800年前一本记录金华主流菜系的古菜谱《...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456
26
【三分损益】
古代音乐律制生律法。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
的管长或弦长时,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
比例的准则。 此方法最早见于《管子·地员篇》,后来《吕氏春秋·音律
篇》又与十二律吕的长度规范联系在一起,十二律的十二个标准音高取决于
十二个律管的长度,长管发音底,短管发音高。东汉蔡邕《月令章句》曰:
“黄钟之管长九寸(晚周尺度,一尺约23cm)孔径三分,围九分。其余皆稍
短,唯大小无增减。”以黄钟为准,将黄钟管长三分减一就是林钟的管长;
林钟管长三分增一就是太簇的管长;太簇大管长三分减一就是南吕的管长;
南吕的管长三分增一就是姑洗的管长; 以下次序是应钟、蕤宾、大吕、夷
则、夹钟、无射、中吕。除由应钟到蕤宾、蕤宾到大吕都是三分增一外,其
余都是先三分增一后三分减一。计算公式:
三分减一为原有长度×(3-1/3)= 生得长度;
三分增一为原有长度×(3+1/3)= 生得长度。
运用“三分损益”法,就可得十二律吕各律管的长度,相对的标准音高便于
此而相生,但此法只能生出高五度和低四度的律。
【隔八相生】
古代音乐律制生律法。即是用“三
s***n
发帖数: 821
27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文学分三流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 原文由 seman 所发表 】
从头到尾一盆糊涂浆,还死硬到底。真惨!
另外,三流已经不错了。你不要以为三流是很容易的事情。李渔也不过介于二流
与三流之间。跻身一流,对于关汉卿,王实甫等人实在是不可企及的梦想了。
不妨细说,免得看官被你的糊涂误导。
一流文学家,李杜庄周屈原贾宜陶潜司马迁左丘明,孔子、老子,墨子、孟子,
唐宋八大家(有一定保留),世说新语,曹雪芹,纳兰容若,黄遵宪等等
一二流之间,以及二流文学家:杨雄,司马相如,董仲舒,枚乘,初唐四杰,大历十
才子,元白,李商隐,杜牧,李贺,陈后山,三曹苏武李陵,孔明,竹林七贤,放翁,
易安,鲁直,张岱三袁,钟惺,谭元春,张衡,蔡邕,朱熹,颜之推,大谢小谢,
陶弘景,吴均,陆机,陆云,骊道元,徐霞客,归有光,袁枚,钱牧斋,龚自珍,沈
复,梁启超,王国维,周作人等等
补:班固,司马光,韩非子,国语,战国策,吕氏春秋,说苑,论衡,东方朔,杨恽,
众多唐诗宋词人等等
二三流之间 干宝,释皎然,贯休,元结,孤独及,李华,刘基,宋濂,杨士奇,毛奇龄,
关汉卿,王实甫,蒲松龄,李渔
d*******r
发帖数: 3875
28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林花开--告别2010冬日诗社》
谢版三垂询,我就大概说说。为了凑第一个字,表达的思路有些乱。
我红朝今天真是歌舞升平
成立60年啦
老毛还是屹立在广场上
每天早上国歌仍然在提醒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见谢安梦白鸡的典故)
新官僚们很快就学会了老把戏
年头换了但一切好像跟过去差不多
胡写了几句诗因为想起了曹人梦社的故事(曹人梦社,见左传。狗狗一下吧,这句可能
杞人忧天了)
时局多变每个人的人生选择都要谨慎啊
前途险阻重重
但如果能不忘本就没有不能克服的(勿忘在莒,见吕氏春秋)
人生就像参商星座很难相见
将来有机会再跟各位扯扯美好的旧时光吧
j*****7
发帖数: 10575
2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到底是谁在带领加拉太书的查经呢?
之前你觉得我称你是见证人会的,你觉得不妥,其实之后你不也是一次次的说自己是如
何如何赞成见证人会的解释么?
那我就解释一下,什么是“掩耳盗铃”
http://baike.baidu.com/view/96130.htm
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
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
《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
而不常用了。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http://www.mitbbs.com/article/TrustInJesus/77537_0.htm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TrustInJesus/77567_0.html
对于耶稣是谁,这是你与这里很多基督徒争议的主要部分。不过好像你描述“共同点”
的时候,似乎完全忘记了你一直坚持的独特见解了。
“耶稣是根基”
是什么样的根基呢?
在你的信仰中,基督只是受造物而已,圣父所造的高等被造物而已
请问,末日的时候,你会向基督下拜么?
那你的根基,是什么根
b*****l
发帖数: 3821
30
见《吕氏春秋》之〈察微〉篇。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
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
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
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w*****r
发帖数: 7106
31
长见识了, 我一直以为吕氏春秋那个版本是最早的.
看来回香豆的回确实有好几种写法啊.
b*******8
发帖数: 37364
32
信耶教的说理辩论不过,开始博同情,满地打滚了。有你们那个全能的从XX一人生出的
XY的神(Y不知从何而来?),还有那本一字不能改的白布(比吕氏春秋都牛),居然
沦落到这般田地?
n****e
发帖数: 332
33
一夕风云突变人都莫能明白,何苦去妄论百年沧海桑田.....
原文
《刻 舟 求 剑》 《吕氏春秋. 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
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
惑乎?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
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
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
很糊涂吗?
路24:5 妇女们惊怕,将脸伏地。那两个人就对她们说,为什么在死人中找活人呢?
In their fright the women bowed down with their faces to the ground, but the
men said to them, 'Why do you look for the living among the dead?
l*****a
发帖数: 38403
3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圣经是神话语的七大证明
说了很多啊,中国人的典籍中国人当然很关心啦,信仰犹太小神的大师们对此一窍不通
是可以理解滴
--------------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
、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
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
、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
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
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两大部分中,《山经》5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
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
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海经》中的《海外经》5篇是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5篇
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4篇为一组,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
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3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生死之谜
第十八章 生死之谜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
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第十一》
“生存还是死亡:这就是问题!”莎士比亚藉剧中人物哈姆雷特之口所说出的这句
话,道出了人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的确,生和死是人人都得面对的一个问题。生
死的迷惑历来都是人类的一个不解之迷,对今天的人来说,也仍然如此。生命从哪里来
,又要到哪里去?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之后会如何?死后还会有生命吗?死人有知觉吗
?我是谁?是这个身躯,还是躯体内的灵魂,或者是两者的集合?人真的有灵魂吗?灵
魂是不朽的吗?人是否能获得永生,如何才能获得?
人生看起来是何等的不公啊?我们的出生并不是按着自己的意愿,人想活下去,却
偏偏要面临死亡。有人生来身有残疾,有人年少之时就过早地夭折。在生与死这两件人
生中最重要的事上,我们的天赋的自由选择的权力似乎根本没有派上用场。须知,我们
若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上不能作自我选择,那么,这种选择的自由权岂非形同虚设?如
果上帝真是爱,是绝对公正的,为什么我们生来就进入苦难的之中,或迟或早地都注定
要走进坟墓之中,这又如何说明上帝的爱与公正呢?
... 阅读全帖
P******l
发帖数: 1648
36
张坦,基督徒,学者,贵阳活石教会会友,著有《“窄门”前的石门坎》(1992年出版
)。为石门坎研究之先行者,贵阳“尼哥底母查经班”发起人。本文根据他的讲座录音
整理而成,因有司干扰,讲座当天本该有数百人参加的,然而只有十几个去的早的人得
以在现场听讲。今年是内地会来华宣教150周年纪念,愿诸位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了解福
音在西南苗族广传的历史。文章很长,愿大家有耐心阅读。
今天连载讲座的后半部分。
录音由赵晨光、龚有玲整理
内地会150周年纪念
内地会苗疆开荒对今天传福音的借鉴(张坦弟兄) 下
二、使徒路线上的当代使徒
当时到内地来传福音有很多很多的不方便,首先是危险。交通的危险,比如伯格理就曾
经在长江上面翻船,差点淹死掉,很多的传教士根本没有到宣教地就殉道了,这样的情
况不在少数,这是交通的危险。下面是我1987年拍摄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只有年富
力强的人才可能凭借臂力爬过,稍一不慎就会坠入激流之中。一百年后尚且如此,可以
想见一百年前了。然后是医疗,上千公里内没有一名西医,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一
点小毛病就有可能要命。富能仁的老岳父邰慕廉差点因天花死掉(邰慕廉是与伯格理一
同来...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吕氏春秋·自知》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
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h********7
发帖数: 54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2013-07-16 圣者法语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现在暂时的幸福好似梦中正在兴旺发达之时突然醒来,有何实义呢?以暂时的一点点善
果享受幸福快乐的人们引业耗尽后,没有刹那自在住留,即便是坐在天宝严饰的如意宝
座上,尽情享受五种欲妙的快乐天王,寿命结束后也将在睁眼闭眼的瞬间堕入地狱,在
烧铁的地板上低着头感受痛苦。
《普贤上师言教》——华智仁波且
《吕氏春秋》云:“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因此
,人要想放宽心量,就应该效法天地,去除私心。——兰州商学院演讲《心底无私天地
宽》。
今天,第三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在香港拉开帷幕,各地年轻学子们济济一堂,共唱《
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会歌》:http://t.cn/zQbtFZ6 ------索达吉堪布微博
大恩上师“希阿荣博堪布”的微博:http://weibo.com/xirarongbo
菩提洲网站:http://www.ptz.cc
菩提洲微博:http://weibo.com/putizhou
智悲佛网http://www.zhibeifw.com/cn/
国际佛学网http://www.buddhistweb.org/
国际佛学...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
以前看到讨论过, 不过当时也不是很明白, 没有深究
不过
直觉认为你的这种解释不是很究竟。。。
这段时间打字的心弱了, 就说一点, 如果真地要实在化(不喜欢)
我可不可以说, 苹果和橘子在水果的范围内它们是平等的, 如果我是一只
感知很差的猴子,对我来说, 它们就是食品, 在这一点上没差别
一幅画远看之梦露, 近看是爱因斯坦。。。这种例子很多
再说不二我转个这个
http://hk.plm.org.cn/gnews/2012128/2012128255319.html
禅解“不二”
作者 : 姚展雄
禅解“不二”
姚展雄
禅在哪里?禅不在深山古寺里,禅不在寂寂禅堂上,禅不在宴坐冥想间,禅不在浩
瀚佛经中。净土非遥,灵山不远,禅就在我们每个人举心动念的当下。
我们口头上经常说的“刹那”、“觉悟”、“大千世界”、“恒河沙数”、“天花
乱坠”、“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种
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尘不染”、“不二法门”等成语,皆来源于佛教。不管信与
不信,佛教思想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灵魂,成为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日,有朋友拜谒南山寺,归...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40
《道德经》中最值得传承后世的十大哲理
《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
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
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
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
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道德经》的精髓所在。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 阅读全帖
s******0
发帖数: 13782
41
传统文化版
《诗经》:《苦命的痴情女啊,用千百篇诗歌也唤不回薄情郎》
《论语》:《恩重如山的孔爷爷,渴望上学的孩子们不能没有你》
《中庸》:《告诉你一个真理: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而已》
《史记》:《一个遭受阉割的男人,你的记录成就宏伟业绩》
《孙子兵法》:《男人无腿也无悔 用热血书写打赢的奇迹》
《三国志》:《绝世美女大小乔:我们看到了三个男人帮的血腥恩怨》
《二十四史》:《纵欲无度的陛下啊,你让你的多少爱人为你心碎》
《礼记》:《避免职场性骚扰,你的防线不如这些礼节》
《聊斋志异》:《鲜为人知的人兽恋,感天动地多少年》
《山海经》:《美丽精灵的哭诉:我是禽兽还是人?》
《搜神记》:《搜!搜!搜!你所不知道的社会百态录》
《战国策》:《军事会客厅 会见战争当事人》
《庄子》:《想要翱翔的你,别忘记逍遥背后的泪》
《老子》:《老子不一定是孩子他爹——一位“带头大哥”的真心寄语》
《吕氏春秋》:《我的二奶是太后:留给皇帝私生子的治国宣言》
《水经注》:《踏遍祖国的锦绣河山后,我就成了著名作家》
《楚辞》:《离骚的我和发骚的你,无奈这个闷骚的世界》
Y*Z
发帖数: 282
42
来自主题: UESTC版 - 【节日回忆】 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
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
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
,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
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
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
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
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
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
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
"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 阅读全帖
Y*Z
发帖数: 282
43
来自主题: UESTC版 - 【节日回忆】 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
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
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
,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
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
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
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
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
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
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
"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194
44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是形容湖北及武汉人个性的。有外地人由此对
武汉人“望而生畏”。但“麻辣教授”易中天在“品三国”后却如此 “品武汉人”:
一鸟有九头,你砍掉八个,也还死不了,等你砍第九个时,没准那八个又活了过来。这
说明武汉人做事会死死咬住、不依不饶,透出了一股韧劲。
易中天,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品三国”成为中
国家喻户晓的学术明星。在不久前公布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易中天以八百万元人
民币排名第七。他曾在武汉大学任教十年,深谙武汉文化与武汉人个性。应邀再回江城
,他妙语畅谈武汉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吸引了三千多名观众前往“闻道”。
他首先引用《吕氏春秋》中“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说法,指出如果用地理
加文化的观点来看问题,这个“天下之中”就该是武汉。以武汉为中心,北上京津,南
下广州,西去成都,东至上海,大体上距离相等,到长沙、南昌、合肥、南京、郑州则
更近,“九省通衢”的武汉占尽了地利。同时,武汉也是“龟盘蛇息”之地,有“玄武
之象”。武汉丰富的水资源则更是北京等城市无法企及的。
“武汉是个好地方,好到可以当首都。”易中天
f**********r
发帖数: 18251
45
来自主题: Hebei版 - 巨鹿历史
巨鹿,这是个古老的名字。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多少朝代都曾以“巨鹿”之名赐给功
臣宿将作为封爵谥号,而现在也还有不少城市保留着“巨鹿路”、“巨鹿道”等街巷名称
,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巨鹿”原本为“大麓”,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尚书》。它记载:“尧试舜百揆纳于
大麓”,说五千年前唐尧禅位给虞舜,就是在这地方。古时候,大巨二字相通,麓鹿二字
意近。战国末年,吕不韦编写《吕氏春秋》,把“大麓”写作“巨鹿”,这就是巨鹿名字
的来历。
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时,巨鹿是邢国的属地。公元前六三五年,卫文公攻灭邢侯,巨
鹿成为卫国的属地。战国时期,巨鹿为赵国属邑。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正式设置巨鹿郡。巨鹿从此开始成为郡的首府。
巨鹿自古为军家争战之地。公元前二O八年,霸王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将章邯,摧毁秦
军主力,促使了秦朝的迅速灭亡。秦亡以后,楚汉相争,结果刘邦成为胜利者,做了汉朝
皇帝,于公元前二O四年,在巨鹿郡治东北边,建了一个南县,隶属巨鹿郡。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巨鹿人张角以“太平清领道”为掩护,发动农民大起义,巨鹿
成为黄巾起义的策源地。此后,晋朝曾把南县并入任县。石勒建立了后赵王朝
i***r
发帖数: 369
46
来自主题: Hebei版 - 春节的习俗 z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
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
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
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
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
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
,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
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
t******4
发帖数: 2300
47
来自主题: Hubei版 -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
百年的历史发
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
扫尘的风俗。按
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
一切穷运、晦气统
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
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
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
描绘时代背
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
都要精选一幅
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
清代,春联的
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
及各类作品的
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
B****2
发帖数: 8892
48
倍可亲上看到的。
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14/02/02/281957.html
2月1日央视新闻发微博称“豫菜是中国各大菜系的渊源,烹饪界的许多权威人士认为,
豫菜是八大菜系的‘母亲’”。这个微博发出后引来不少争议,陕西著名美食网友“老
妖带你吃西安”(以下简称“老妖”)则直接叫板央视新闻,发微博说“天下之菜源于
陕,始于周秦盛于唐”。
“很多烹饪技法从陕西起源”
“老妖带你吃西安”是陕西著名的美食达人,一直致力于在互联网上推广陕西美食
,也曾多次为捍卫陕西美食的声誉而在网上与人论战。
“老妖”说,天下之菜起源于陕,这是有历史记载的,不是随便说出来的。“说河
南菜是中国各大菜系之源,既没有历史记载,也没有出处。”“老妖”说,很多现代的
烹饪技法是从陕西起源的,现在陕西关中的特色小吃“石子馍”,就是上古石烹技法的
遗存。而在西安街头的小吃“甑糕”也是历史悠久,因为“甑”是最早用蒸汽加热食物
的器具,中国烹饪技法中独特的“蒸法”就由此而来。
3000多年前兴盛于镐京(西周首都,今西安长安区西北)的著名西周“八珍”对中
华饮食文化影响深远,如今人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
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吕氏春秋·自知》
“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
《红楼梦》(程乙本)第9回
“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那知却是掩耳盗铃。”
《镜花缘》
“咕~~~~“ , 吱~~~~~~”,
盲听折腾了好些时辰, 大家的肚子都发出了令人尴尬的肠鸣音。
“我们是打电话叫外卖还是出去吃呢?”
“吃麦当劳吧。”
“肯德基近一些。”
“汉堡王更好吃。”
。。。。。。
“抓阄决定吧?”
“丢, 我决定了。 麦当劳, 到店里吃。”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