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吕氏春秋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m**y
发帖数: 18546
1
☆─────────────────────────────────────☆
miluo (twitter) 于 (Tue Nov 29 12:29:13 2011, 美东) 提到:
她本为娇女,皎皎白皙,却妩媚百变,和男儿一样,潇洒自如,霸气逼人,在我的心中
,她就是永远的贤弟。
XD自幼习古,古文讲究对偶,句法整齐而文词华丽,《易经》、《论语》、《春秋》、
《尚书》、《周礼》、《吕氏春秋》、《孝经》,《大诰》,《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与李空同论诗书》等等,等等枯燥乏味的文言文在她的眼里是美若鲜花,她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学于余,用予为买卖提的点评发言中,艰深僻涩,确见鲜明的个性和俏皮
,顽童的爵士风,不以其善而善之,不以其非而非之。四节流兮忽代序,岁云暮兮日西
颓。
XD最大的偶像是王羲之,她的头像就是王羲之。她给我第一篇征文的点评灼灼逼人,看
到她的头像,我一直以为她是古韵男士。。。直到有一天见到她的字。
她好字/论字/解字/习字,始于幼年,安安心心,朴朴实实地习练几十年,成年后,王羲
之的"游云、惊龙""飘,娇"拓现于她的笔墨,令我惊诧不已,令我恐她为仙人。
听说...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8493
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转贴]中国服饰 (1)
自《华商报》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
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
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
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
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
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
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距今约1万年,进入
了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发明,服装材料从此有了人工织
造的布帛,服装形式发生变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贯头衣
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已成为典型的衣着,饰物也日趋繁
复,并对服饰制度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在纺织品出现之
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
c***i
发帖数: 188
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转载] 中国服饰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bluebird 所发表 】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
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
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
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
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
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
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距今约1万年,进入
了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发明,服装材料从此有了人工织
造的布帛,服装形式发生变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贯头衣
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已成为典型的衣着,饰物也日趋繁
复,并对服饰制度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在纺织品出现之
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
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
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祖型。新石器时代除有笼
统式服装外,还从
s***y
发帖数: 7034
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问个申哙断臂的典故
相传 春秋时晋大夫赵宣子猎于首山,见灵辄饿不能起,食之。后 灵辄为晋灵公卫士。
一日灵公邀宣子饮,欲害之。宣子知之,中饮而出。灵公遣卫士追杀之。灵辄疾追先至
,告宣子登车速走,并倒戈以御公徒宣子 因以得免。事见《左传•宣公二年》《
吕氏春秋•报更》。
后以“扶轮”为怀恩报效之典。
《左传•宣公二年》载: 灵辄 饥困于翳桑时,受食于 赵盾 , 盾 并以箪
食与肉遗其母。后 辄 为 晋灵公 甲士, 灵公 伏甲欲杀 盾,辄倒戈相救。盾问其故
曰“翳桑之饿人也。”遂自逃去。
后遂成为有恩不忘报的文学典型。
上述记载中尚无“扶轮”之词。
《敦煌遗书》伯二五二四《古类书》引《左传•晋灵公不君章》:“[灵)辄
扶车以臂承轴,驰驾而行。”原来晋灵公谋杀宣子,除埋伏甲士,还摘去了宣子来时所
乘车轮,使其无法逃脱,灵辄只好“扶车以臂承轴”。“扶车以臂承”即“扶轮”之义。
d*****g
发帖数: 1616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huang (春风又绿江南岸),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刘宗迪/廖明君:《山海经》与上古学术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7 04:15:00 2011, 美东)
http://iel.cass.cn/expert.asp?newsid=783&expertid=58
刘宗迪博士
一、 钟敬文先生与现代《山海经》研究
廖明君(以下简称廖):宗迪兄,最近你发表了关于《山海经》研究的系列论文,对《
山海经》这部古老典籍提出了与传统观点大相径庭的解释,尤其是你证明此书的《海经
》部分其实讲的不是地理,也不是神话,而是讲的上古天文历法制度,是一部被人遗忘
的“天书”,可谓出人意表,在学术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兴趣。我本人对你的研究也深
感兴趣,你对《山海经》新解释的意义其实已经超出了《山海经》本身,它涉及到中国
学术史,尤其是上古学术史中许多重大问题,因此,今天请你就这一研究的缘起、基本
观点和学术意义等系统地谈一下。
刘宗迪(以下简称刘):很高兴有这个谈论《山海经》的机会,不过,在开谈之前,请
...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24123
6
原作者:吴闲云
管仲为何至死不肯推荐好友鲍叔牙?
http://s3.sinaimg.cn/middle/51c7cdcdgb87648688972&690
《史记》上记载“管仲论相”:
八十多岁的管仲病的不能动了,齐桓公赶去问他,仲父,你不能死呀,你死了,我
可怎么活?群臣之中,究竟有谁可以接替你的相位呢?请仲父务必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
出来。
管仲已经有气无力,只缓缓说了五个字:“知臣莫如君。”
齐桓公想了想,问道:“仲父,你看易牙这个人怎样?我曾经开玩笑说没吃过人肉
,他就马上把儿子杀了给我尝鲜。这么忠心的人,天下少有。”
管仲摇头:“这个人不行。爱自己的儿子,是人之常情,他居然不惜杀死儿子来迎
合国君,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爱,又怎么会真的忠心于你!”
桓公又问:“卫开方这个人怎样?为了追随我,他连自己可以继承的君位都放弃了
。”
管仲摇头:“他抛弃了自己的双亲来迎合国君,父母死了也不回去奔丧,这样的人
,才真正可怕。”
桓公又问:“那,竖貂这人怎样?为了来侍奉我,他竟然把自己给阉了。”
管仲还是摇头:“阉割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老子的十大哲理 值得传承后世
老子(约西元前600—西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
,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
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着《老子》(又称为《道德经》、《道德真
经》、《老子五千文》)。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
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
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
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
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
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
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
以死惧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封建时代女性名字的趣事
很多方面不敢苟同。
最后说什么“王周氏”春秋以后就如此,根本没有事实依据。直到清代,女性婚后还是
用父姓,到了民国,才开始出现这种双叠姓,民国政府还出了法律背书这种做法,我个
人觉得这跟受西方影响有一定关系,特别是英语系文化。
女性称呼加“氏”,往往是因为宋以后,女性闺名小字忌讳流传出去,特别能在书本上
写上一笔的女性,比如各朝史书。叫女性某氏并没有什么贬义,同理,不方便单列名字
的时候,一样用氏,比如吕氏春秋,清河崔氏,刘氏子弟等等说法。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直到近代,女性地位是逐步下降的,就连贵族女子如公主,所
受的教育和待遇都变差了。
T*****n
发帖数: 2456
9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中国名著精华全集 - 李敖
《中国名著精华全集》序
谈中国名著,得先谈中国书;谈中国书,得先谈中国的文字历史。
中国历史从地下挖出的“北京人”起算,已远在五十万年以前;从地下挖出的“
山顶洞人”起算,已远在两万五千年以前;从地下挖出的彩陶文化起算,已远在四千五
百年以前;从地下挖出的黑陶文化起算,已远在三千五百年以前。这时候,已经跟地下
挖出的商朝文化接龙,史实开始明确;从纪元前八“四一年(周朝共和元年)起,中国
人有了每一年都查得出来的纪录,从纪元前七二二年(周平王四十九年)起,中国人有
了每一月都查得出来的纪录。中国人有排排坐的文字历史,已长达两千八百多年。
从何处说起
在长达两千一百多年的时候,一位殉道者文天祥,被带到抓殉道者的元朝博罗丞
相前,他告诉博罗:“自古有兴有废,帝王将相,挨杀的多了,请你早点杀我算了。”
博罗说:“你说有兴有废,请问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今天,有几帝几王?我弄不清楚,你
给我说说看。”文天祥说:“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
三百多年过去了,十七史变成了二十一史,一位不同黑暗统治者合作的大思想家黄
宗轰回忆说:“我十九、二十岁的时候看二十一史,每天清早看一本,看了两年。可是
我很笨,常常...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1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历史研究] 屈原:最后的祭司
我将屈原视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最后一位祭司。文学史教材上说,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
学的祖师爷。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来解释屈原诗歌,那是瞎扯。屈原典型的祭司思维
和心理,从祭司的角度看他的诗歌,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是个和思想。《离骚》开篇说: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帝高阳之苗裔兮”中的高阳,是
颛顼,颛顼是绝地天通的远古大祭司,楚人的祖先之一,屈原是颛顼的后人。所谓“绝
地天通”,是说过去天和地是相通的,神与人是相往来的,是“神人杂处”的,后来上
帝命颛顼将天地交通的道路阻隔了,只有祭司才能往来天地,普通人失去了与神直接交
通的关系。“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是说明屈原诞生的时间,研究古代
天文的专家认为,这个时间是特殊的,天上星辰排列成十字,据说这是天帝来临,大祭
司降生的时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中的“灵均”这个字,是有讲究的,“
灵”就是神,“灵均”就是祭司“均”的意思。屈原诗歌拥有一种在中国诗歌中后无来
者的祭司气质,它追问终极问题,精神包裹上天下地神灵凡间。“日月忽...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97
11
在网络上流行的“各省人眼里的中国地图”指出“几乎整个中国都歧视的,恐怕就是河
南人”;“中国男人被吐槽龌龊没品位,最丑陋评选河南人位居榜首”;某些单位招聘
工作人员不要河南人;“吃着大蒜,啃着镆镆,半个月不洗澡,到处耍流氓”;“大多
数人没有做人的标准!自私,贪婪,狡诈,忘恩负义,见利忘义,极度脏乱差,没素质
……”;河南人偷井盖……等等等等,骂河南人不好的话在网络上铺天盖地,大有口诛
笔伐之势。客观地讲,需要承认确实存在素质不高的河南人,但是造成河南人被歧视的
不容忽视的客观原因有:河南省为人口大省(2014年中国各省人口数量排名中,河南以
9413万人位居全国第一),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中国人本身的歧视,城市人歧视农村人
,本地人歧视外地人,河南外出务工人员在这两方面都中枪;网络、媒体等刻意化宣传
,使得有些未曾真正直接接触河南人的人被误导;甚至是来自官方的地域性歧视。种种
原因使河南人成为中国人厌恶与谴责的众矢之的。
我想每一个正常的河南人都不忍心看到外省人,自己的同胞这样评价河南人。我是
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在自身的努力下考到外地读书,现在在华东某一大城市机关单位工
作。外地人对河... 阅读全帖
t******u
发帖数: 449
12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黄酒的历史zt
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可称独树一帜。黄酒产地较
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绍兴加饭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丹阳封缸酒、
无锡惠泉酒、广东珍珠红酒、山东即墨老酒、兰陵美酒、秦洋黑米酒、上海老酒、大连
黄酒等等。但是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能够代表中国黄酒
总的特色的,首推绍兴酒。
绍兴酒有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时的《吕氏春秋》记载起,历史文献中绍兴酒的芳名
屡有出现。尤其是清代饮食名著《调鼎集》对绍兴酒的历史演变,品种和优良品质进行
了较全面的阐述,在当时绍兴酒已风靡全国,在酒类中独树一帜。绍兴酒之所以闻名于
海内外,主要在于其优良的品质。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赞美:“绍兴酒如清官廉吏
,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调鼎
集》中把绍兴酒与其他地方酒相比认为:“像天下酒,有灰者甚多,饮之令人发渴,而
绍酒独无;天下酒甜者居多,饮之令人体中满闷,而绍酒之性芳香醇烈,走而不守,故
嗜之者为上品,非私评也”。并对绍兴酒的品质作了“味甘、色清、气香、力醇之上品
唯陈绍兴酒为第一”的概括。这说明绍兴酒
l*****d
发帖数: 7963
13
来自主题: Guang_Xi版 - 壮族介绍
壮族(壮文:Bouxcuengh)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
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的先
民是属古代百越族群,建国后经民族识别,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
提议和壮族人民的意愿,僮族改称壮族。
目录
* 1 民族概述
* 2 历史沿革
* 3 民族起源
* 4 人口分布
* 5 民族语言
*
* 1 民族概述
* 2 历史沿革
* 3 民族起源
* 4 人口分布
* 5 民族语言
* 6 壮族地区
* 7 民族艺术
* 8 民族禁忌
* 9 民族经济
* 10 民族宗教
* 11 民族历史
* 12 民族区域自治
* 13 地理特点
* 14 气候特点
* 15 居住地特点
* 16 建筑风格
* 17 古文化
o 17.1 水稻人工栽培法世界之最
o 17.2 衣着方面的世...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18873
14
来自主题: Animals版 - 中国的传说动物
看追风客贴最中国的动物,想除大熊猫什么现实动物以外,传说中的动物也不少。
点一下这个中国传说动物园里有些啥:
当然首先是龙和凤,四方神兽:青龙,白虎(白化老虎?现实中有),朱雀(正宗愤怒
的小鸟?)玄武。另外,麒麟,穷奇,28宿.....还是内事不决问百度吧,
搜了下,找了一些,贴这:
中国神兽-青龙(qinglong)
在中国,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青龙是四灵之一,也是东方
的代表、五行属木,和其它三种一样,出自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的总称:角、亢、氐
、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象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
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传说龙生九子,都不像龙的说法:大儿是囚牛:它
平身喜爱音乐,故常立在琴头上。如汉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而蒙古的马头琴也
可能是囚牛的变种。二儿是睚毗:它平身爱杀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摄敌军。同
时又用在仪仗上,以显得更加威严。三儿是嘲风:是只兽形龙,样子有点像狗,它善于
了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据说可以威摄妖魔、消灭灾祸。四儿是蒲牢:喜欢吼叫,人们
就把它安在钟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767cad0100wrir.html
老友 http://blog.sina.com.cn/u/1937145005
文革史料:四人帮的御用写作班子梁效、罗思鼎、初澜
梁效
梁效,即“两校”的谐音,是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
判组的笔名,1973年9月4日第一次公开亮相,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摧毁后,梁效也
随即退出历史舞台。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还用过柏青、高路、景华、安杰、秦怀文、郭平、施
均、金戈、万山红、祝小章、梁小章等十几个笔名,但以“梁效”的使用频率最高、名
声最大。
与同时期的“罗思鼎”(上海市委写作组)、“池恒”(《红旗》杂志写作组)、
“初澜”(文化部写作组)等其他写作组相比,梁效更具有政治影响力,其消息来源也
更广,名气更大,网罗的知名学者更多。
梁效产生的历史背景
1973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召开筹备十大的工作会议。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
议上,毛泽东批驳社会上流传的“文化大革命失败了”的说法,提醒政治局,要注意抓
路线... 阅读全帖
S***p
发帖数: 19902
1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有一点我挺迷惑的
没觉得他们有什么反华的
我就是觉得那些经常出来说话的人并不是很有深度的人,他们不是思想家,他们也是土
共教育出来的,这些年思想方面并没有向成熟方面发展,而更突出了怨恨
民运里有能思考,只是善于思考的人不经常出来说话。
民主精神,理念意义,这些理论上的东西在启蒙运动时代已经都有了,只是很少有人去看
中国古代也有民主人权的思想
,比如吕氏春秋中说: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天
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此官之所自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
多官而反以害生,则失所为立之矣。譬之若修兵者,以备寇也,今修兵而反以自攻,则
亦失所为修之矣。人天之养成者也
只是tg都故意淡化这方面的东西,教育大家共产党才是最好的
f*******e
发帖数: 2791
1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康熙顺天府志》的新闻
挑一个错奖1000元 赞闫崇年先生
2010年03月01日 07:01
http://book.ce.cn/ssjj/201003/01/t20100301_21029244.shtml
闫崇年先生是颇有名气的清史研究专家,他的一系列满学著作早已为学界所称道。前
不久,他在学术研究道路上苦心求索四十年的古籍善本《康熙顺天府志》的注译本,由
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与此同时,他公开声明,希望读者对此书给以监督,“挑出一个错
,奖金1000元。”
众所周知,目前社会上浮躁之风盛行。闫先生挺身而出,迎风而上,大声倡导在著
述中,应发扬“一字疏误视作羞、一句错断引为耻”的精神,公然声明,希望读者对他
的新著挑毛病,并重奖挑出差错者,这需要何等的勇气!
闫先生的勇气从何而来?来源于他充足的底气和正气,深厚的学业功底和精益求精
的学术精神。不少学者都知道,古籍的标点注解是一项十分细致繁琐的工作,没有广博
的知识积累和刻苦钻研、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是难以承担其重负的。闫先生为证实
北京图书馆的《康熙顺天府志》是海内孤本,不仅查遍我国大陆现存的书目,而且遍访
了美国、日本、韩国以及香港... 阅读全帖
U*E
发帖数: 3620
1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分田单干是战国时期发明的
战国开始有授田制度,国家按户口或人口授予百姓田亩,当时普遍的情况是每户(6口
)百亩(相当于今天30亩),然后按土地面积收取田税。 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
《吕氏春秋·审分》 说:“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
匿其力也。”
但是问题的最大关键是在亩产。亩产是由科技水平,水利工程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后
亩产上升最根本原因还是太祖执政后期开展的农业攻关工程。 但是产量的上升确实由
分田单干所爆发出来。
a***o
发帖数: 969
19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Re: 我朝有无可能20年内迁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migo (阿米哥),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我朝有无可能20年内迁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16 01:53:51 2009), 转信
《吕氏春秋》又曰: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如果用地理加文化的观点来看问题,这个“天下之中”就该是武汉。以武汉为中心,北
上京津,南下广州,西去成都,东至上海,大体上距离相等,到长沙、南昌、合肥、南
京、郑州则更近,“九省通衢”的武汉占尽了地利。同时,武汉也是“龟盘蛇息”之地
,有“玄武之象”。武汉丰富的水资源则更是北京等城市无法企及的。
i***s
发帖数: 39120
20
四川大学副教授李小光,2011年8月初被曝所著书籍涉嫌严重抄袭台湾师范大学硕士生郑倩琳的一篇论文。9月21日,四川大学发布公告称,经调查核实李小光的学术抄袭行为属实,并对李小光做出开除公职和党籍等处分。
四川大学网站截图
今年8月初,四川大学接到举报称,该校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小光所著的《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以为中心的考察》一书,涉嫌严重抄袭台湾师范大学硕士生郑倩琳的论文《战国时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论》。9月21日,四川大学发布公告,经调查核实,李小光的学术抄袭行为属实,并对李小光做出开除公职和党籍等严肃处分,以正学术之风。
事由:副教授照搬硕士论文133页
8月初,四川大学接到台湾苏建州先生的举报,称李小光副研究员所著的《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以为中心的考察》(巴蜀书社2009年5月1日出版)一书中,第八章内容严重抄袭了台湾师大郑倩琳在2003年6月发表的硕士论文《战国时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论》。
同一时期,已有网友在网络上发帖,曝光这一抄袭行为。网友将李小光的著作与郑倩琳的论文进行对比,发现李的书中有133页内容与郑的论文基本雷同。这133页是从第234页至第367页,为...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1
四川大学副教授李小光,2011年8月初被曝所著书籍涉嫌严重抄袭台湾师范大学硕士生郑倩琳的一篇论文。9月21日,四川大学发布公告称,经调查核实李小光的学术抄袭行为属实,并对李小光做出开除公职和党籍等处分。
四川大学网站截图
今年8月初,四川大学接到举报称,该校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小光所著的《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 以为中心的考察》一书,涉嫌严重抄袭台湾师范大学硕士生郑倩琳的论文《战国时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论》。9月21日,四川大学发布公告,经调查核实,李小光的学术抄袭行为属实,并对李小光做出开除公职和党籍等严肃处分,以正学术之风。
事由:副教授照搬硕士论文133页
8月初,四川大学接到台湾苏建州先生的举报,称李小光副研究员所著的《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以为中心的考察》(巴蜀书社2009年5月1日出版)一书中,第八章内容严重抄袭了台湾师大郑倩琳在2003年6月发表的硕士论文《战国时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论》。
同一时期,已有网友在网络上发帖,曝光这一抄袭行为。网友将李小光的著作与郑倩琳的论文进行对比,发现李的书中有133页内容与郑的论文基本雷同。这133页是从第234页至第367页,...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2
尽管不断有自称“气功大师”的人被打假、拆穿,但是“气功”到底是门什么样的功夫,一直以来,大家都说不清楚。其实,不只现在有“气功神话”,史书中也不乏神乎其神的“气功大师”,用自带的“真气”就让半身不遂的老太太站起来走路了。不仅如此,气功还有不少铁杆粉丝,苏轼、王维都是资深气功爱好者,有诗为证。但问题是,什么叫气功,气功它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功? 现代快报记者唐蕾
可延年益寿,还是治国“良药”?
其实它只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方法
气功最初产生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中。《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写道:“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在劳动中,人不断调整呼吸,达到最舒服的状态,自然地形成一种节律:劳动时身体散热,呼吸加深加快;一停下来,呼吸就变得平稳,体内余热排出,身体变得凉爽。这种简单的劳动和静息方式便是气功的起源。
因为江河泛滥,湿气弥漫,不少人患上了关节炎,于是人们在日常劳动外,模仿动物的行为,创造了一些新动作,渐渐和舞蹈融为一体,并借此缓解寒湿导致的病痛。在生存得到保证后,人们开始追求延年益寿,青春永驻,这时,气功又发挥了它的功用。《淮南子·诠言训》中记载:“龟三千岁...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3
被传为“武林第一绝学”的《易筋经》其实是本按摩教程
尽管不断有自称“气功大师”的人被打假、拆穿,但是“气功”到底是门什么样的功夫,一直以来,大家都说不清楚。其实,不只现在有“气功神话”,史书中也不乏神乎其神的“气功大师”,用自带的“真气”就让半身不遂的老太太站起来走路了。不仅如此,气功还有不少铁杆粉丝,苏轼、王维都是资深气功爱好者,有诗为证。但问题是,什么叫气功,气功它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功? 现代快报记者 唐蕾
可延年益寿,还是治国“良药”?
其实它只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方法
气功最初产生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中。《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写道:“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在劳动中,人不断调整呼吸,达到最舒服的状态,自然地形成一种节律:劳动时身体散热,呼吸加深加快;一停下来,呼吸就变得平稳,体内余热排出,身体变得凉爽。这种简单的劳动和静息方式便是气功的起源。
因为江河泛滥,湿气弥漫,不少人患上了关节炎,于是人们在日常劳动外,模仿动物的行为,创造了一些新动作,渐渐和舞蹈融为一体,并借此缓解寒湿导致的病痛。在生存得到保证后,人们开始追求延年益寿,青春永驻,这时,气功...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4
央视新闻微博引起网友争议。
2月1日,央视新闻发微博称“豫菜是中国各大菜系的渊源,烹饪界的许多权威人士认为,豫菜是八大菜系的‘母亲’”。这个微博发出后引来不少争议,陕西著名美食网友“老妖带你吃西安”(以下简称“老妖”)则直接叫板央视新闻,发微博说“天下之菜源于陕,始于周秦盛于唐”。
“很多烹饪技法从陕西起源”
“老妖带你吃西安”是陕西著名的美食达人,一直致力于在互联网上推广陕西美食,也曾多次为捍卫陕西美食的声誉而在网上与人论战。
“老妖”说,天下之菜起源于陕,这是有历史记载的,不是随便说出来的。“说河南菜是中国各大菜系之源,既没有历史记载,也没有出处。”“老妖”说,很多现代的烹饪技法是从陕西起源的,现在陕西关中的特色小吃“石子馍”,就是上古石烹技法的遗存。而在西安街头的小吃“甑糕”也是历史悠久,因为“甑”是最早用蒸汽加热食物的器具,中国烹饪技法中独特的“蒸法”就由此而来。
3000多年前兴盛于镐京(西周首都,今西安长安区西北)的著名西周“八珍”对中华饮食文化影响深远,如今人们所吃的“烤乳猪”和“烤全羊”等名菜,其实就是从周八珍中的“炮豚”和“炮牂”演变而来的。
秦朝宰相吕不韦主编的《吕...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5
大年初二,今年即将从国内一所名校毕业的硕士生杨佳在杭州参加了高中同学会,让她十分吃惊的是,曾经班上的“差生”部分如今已小有成就,而不少成绩优异的“学霸”、“尖子生”包括自己在内却还在迷茫中。(2月4日中国新闻网)
细读新闻,哑然失笑,这不过是所谓的“学霸”们矫情罢了,“学霸找不到工作”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
“学霸”真是“学霸”吗?“霸”,指在某方面说一不二的权威。“学霸”近年来已被滥用,但是有几人会认可?退一万步说,就当他们是“学霸”好了,“学霸”真的术业有专攻,让世人刮目相看吗?国内国外到处都需要优秀人才,如果“学霸”拿不出过硬的本事,凭啥人家认可你?不过是会考试,离“学霸”还远着呢,不如称“优等生”更让人信服些。
“差生”真是“差生”吗?所谓的“差生”,并不一定是品德差,并不一定是样样差,只是某些部分偏科而已,比如比死记硬背,“差生”不如“优等生”;“差生”文科不如人,理科特好,以致总分上不去而已。总体而言,“差生”只是考试方面差一点而已,怎能说人家是“差生”了?有些人物理学得好,自办家电维修,越做越大,“差生”哪里差了?
“金钱”打败“知识”吗?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读书多...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26
一个高中生,一边在备战高考,一边出版几十万字具有学术分量的著作,他就是已经出了两本专著的西安中学高三学生林嘉文。昨日突然传来噩耗,林嘉文自杀身亡,这一天才少年的离去,让人唏嘘,他究竟是怎么了?
“林嘉文去世了,遗憾。”24日凌晨,有网友发布微博称,去年年底刚出版史学专著的18岁西安中学高三学生林嘉文去世。昨晚,记者记者证实,林嘉文因抑郁症跳楼自杀。
西安中学办公室一工作人员称,校方昨日早上从林嘉文的班主任以及家人处获悉,林嘉文是2月23日晚上在家里跳楼自尽的。校方目前掌握的信息是,林嘉文患抑郁症有段时间了,一直是靠吃药控制。2月23日晚8时,他吃过药后在家完成作业;夜里11时左右给一位平常接触较多的老师发了封邮件;24日该老师试图联系他时,从林嘉文家人处得到林嘉文跳楼身亡的消息。
去年年底,林嘉文曾出版史学专著《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记者曾做过报道。该书以叙述和论述的手法表现出了北宋时期的历史发展变迁。此前,林嘉文还曾出版《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一书。林嘉文被著名历史学家、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盛赞,“他的水平,一般的博士也达不到,带博士也带不到他...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969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郭沫若抄袭了钱穆了吗?
相比起来,这个余英时大教授真是太烂了,简直烂得无以复加,烂得惊天动地泣鬼神,
这种货色普林斯顿也网罗,什么远志明一类充其弟子,倒也不奇怪了。大陆史学界也是
懒得批驳,不做历史学家,勉强做个‘思想家’吧。
“余氏为了让读者误以为该文的作者是郭沫若,竟然在抄引时一概隐去原文中的“郭沫
若同志”,甚至干脆改成“《十批判书》”。在另一段有关《老子》的引文中,他也如
法炮制悄悄做了这样的改动,其用心,真够卑鄙的。”
余氏引文:
“《系年》第一三O条举出一个儿说,而对于儿说即貌辩、昆辩,
及《齐策》、《吕氏春秋》和《古今人表》的记载,他都没有提,还
是《十批判书》钩出来了。(原注:《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一九
五四年版,第257页。)第七五条引《盐铁论》,说出齐缗(三点水旁)
王‘诸儒分散’,但对于稷下学风的实质说不出来。这也还是《十批
判书》中的《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才把稷下的内情钩出来了。(
英时按:这一段话似乎承认《系年》据《盐铁论》考据出了稷下的史
实,则《十批判书》有关稷下的史实取自《系年》已不打自招了。)
……他自还直嚷嚷‘丝丝入扣,朗若列眉’,真是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了。(英时按:此
p*l
发帖数: 403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 故宫画猫名品集锦
中國何時有家貓? zz
圖:清沈振麟貓竹 軸
前幾天牛津大學的研究報告,害我產生了貓何時傳入中國的疑問
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莊子》)
使鸡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韓非子》)
以狸致鼠,以冰致蝇,雖工不能。(《吕氏春秋》)
骐骥騄駬,……然使捕鼠,曾不如百錢之狸。(《说苑》)
狸,猫也。(《廣雅》)
由上幾各例子可知,古之貓,指的是貍貓,古籍涉獵極少,査了較據可信的故宮展覽(畫貓
作品集錦)的相關文字,「貓傳入中國約于西元傳說西元一世紀時,東漢(25-220)明帝
劉莊(58-76在位)篤信佛教,為保護中國史上翻譯的第一部佛經《四十二章經》免於
鼠囓,不惜遠道自印度迎貓來白馬寺。」但不解的是,貓的適應繁衍力之強,若以前幾天
牛津大學的基因報告指出,約于13萬年已在中東肥沃月灣自我馴化成家貓,那麼何時傳入
中國?? 中國地形並不封閉,那麼古時文字定義家貓應為何?或貓與貍貓混用??又或稱貍
奴為貓, 貓貍,貍貓,哀......好混亂
另外還有各疑問,上圖,故宮典藏計畫的文字敘述為:「圖中三隻暹羅貓,大貓蹲在竹叢
旁的湖石高處,望著下面草地上黃、白各一的兩
l****s
发帖数: 113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常所用”
有质疑曹操墓者称“常所用”是近现代语法,为古文献中所无。其实不然:
《吕氏春秋·贵直论·壅塞》:“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
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
’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
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三国志》卷五十五《周泰传》注引《江表传》:“权把其臂,因流涕交连,字之曰:
‘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
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吴之功臣,孤当与卿同荣辱,等休戚。幼平意快为之,
勿以寒门自退也。’即敕以己常所用御帻青缣盖赐之。坐罢,住驾,使泰以兵马导从出
,鸣鼓角作鼓吹。”
《南史》卷十八《萧思话传》:“初在青州,常所用铜斗覆在药厨下,忽于斗下得二死
雀。思话叹曰:‘斗覆而双雀殒,其不祥乎?’既而被系。”
T****r
发帖数: 22092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凤凰大头系列 - 洪宪迷梦
谁说法祖了?吕氏春秋早就说了,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l**s
发帖数: 9490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越南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
刚刚有人给我看了一段吕氏春秋
公元前518年……
楚之边邑曰卑梁,其处女与吴之边邑处女桑于境上,戏而伤卑梁之处女。卑梁人操其伤
子以让吴人,吴人应之不恭,怒杀而去之。吴人往报之,尽屠其家。卑梁公怒,曰:“
吴人焉敢攻吾邑?”举兵反攻之,老弱尽杀之矣。吴王夷昧闻之怒,使人举兵侵楚之边
邑,克夷而后去之。吴、楚以此大隆。吴公子光又率师与楚人战于鸡父,大败楚人,获
其帅潘子臣、小惟子、陈夏啮,又反伐郢,得荆平王之夫人以归,实为鸡父之战。
f****i
发帖数: 9419
32
还是那句话,说话之前先看看中国古代书籍多一些再说话,对两个事物的对比和评判,
你起码的应该对两个事物都有一定
了解和研究才行。我不怀疑你对西方的很多古籍可能有过了解,但是看你的言论,你对
中国古籍那是肯定没有研究。起码
你看看吕氏春秋淮南子,九章算数,周鶻算经等古代典籍再说话。
说句不中听的,西方科学发展就是在于人家的后人善于总结和怀疑发展自己已有的东西
,所以人家能给逻辑学靠上希腊老
祖宗,因为人家研究过希腊的文献和知识。可是中国人自己都没有研究过自己老祖宗的
东西,连古籍都可以看都不看就直
接否定。从这个角度来说,近现代的中国人里面有一部分确实缺少逻辑学和演绎推理。
还是那句话,多了解一下中国古代
科学体系和政治体系,你会发现古代中国不像你想象的那么毫无体系和系统研究方法。
f****i
发帖数: 9419
33
那好,我问你,现在N多人说希腊文明中的学院制的创始是传承文化的好方法,那么我
请问,自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的书
院制难道就一定差了?只是中国有了断层导致这个传承方式给断了罢了。我想请问,有
多少人知道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的教
育模式和学风情况?中国的学者,呵呵,发出声音的都没啥本事,有本事的发声的不少
。就我这个半瓶水也只是看过半本
吕氏春秋,半本淮南子和其他部分古籍的人都知道楼主说的并不正确。
f****i
发帖数: 9419
34
古代琴谱都是以中文记谱的,只是每个字都代表各自有的含义,我这里不展开说了,太
费时间,你让我说清楚都够一篇
大部头了。
中国古代对律学的研究,你看看朱载堉的律学新说律吕精义,更前的管子里面有,吕氏
春秋有,还有史书,大部分史书
都有律历志单独说律学的。京房60律很出名的,而且京房汉朝时就就做过正律器,正律
器就是校音用得,难道定基准音
就一定要用音叉吗?如果一定用音叉,那么中国古代没有。中国自古就是用三分损益法
来定律的,在无法精确计算赫兹
的情况下,我不认为一定要写出震动频率具体数字吧?南北朝的时候出现过理论上的
360律,当然实际上作用不大。对
了,如果你还想多看,蔡邑有过月令章句,剩下的说律学的东西多了,但是就很散了,
韩非子还有一篇写过。我不认为
你能全看,但是你自己积累吧。
中国音乐体系里面和声研究不多,大多以独奏为主,这个我前面已经说过了。乐队配器
主要是宫廷与古法曲目。宫雅宴
都有固定的乐器配置和调式,这里我也不多说。但是和声研究不多不代表音乐没有特色
和不好。
中国对画作的技艺传承我看得略少我大致记得六法论很有名,还有很多六法论的延展,
这个资料你要多看书,没有成套
S*******C
发帖数: 7325
35
☆─────────────────────────────────────☆
fead (fead) 于 (Thu Mar 18 11:26:07 2010, 美东) 提到:
据说是自卫反击战。为啥越南这么大胆子?明摆着打不赢啊。
☆─────────────────────────────────────☆
genghishan (大汉) 于 (Thu Mar 18 11:29:46 2010, 美东) 提到:
日本侵华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据说是华北国军绑架了日军士兵,为啥中国这么大胆子
?明摆着打不赢呀。
”自卫反击战“不过是政治宣传而已,打不打,什么时候打,弱国能有发言权吗?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Thu Mar 18 11:30:58 2010, 美东) 提到:
就是中国入侵越南,教训他们灭了红色高棉,所谓自卫反击战,就是幌子。
目前洪森就是成功的柬版汪精卫,成者王侯啊
☆────────────────────────────...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舜象传说的演变新探
舜象传说的演变新探
张雪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uizjyxyxb200701011.aspx
中图分类号:I 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83(2007)01-0040-04
A New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gends about Shun and 象
Zhang Xue
(Gui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Guiyang, Guizhou, 550003)
Abstract:
In the handing down of the legend about Shun and 象,it underwent three evolvements. In the beginning, it evolved gradually from a political legend to a moral and ethical one. In the earliest myth, the original story was about hunting... 阅读全帖
k***g
发帖数: 7244
37
呵呵,再简单的说说:
1)解释为月份肯定没道理,因为根本解释不通,月份是一个时间的度量,二十八宿是
一个空间的度量,如果没有一个relationship(i.e. 月行) ,你怎么从一个度量
mapping 到另一个度量;
2)李零既然把这个翻译为“月在”,那么他对这个概念是清楚的,并且他没有用二十
八宿对应月份,他只是说月行的位置“相当于”某个季节,因为这个问题很复杂,一般
读者没有必要深究;
在说二十八宿和月行位置的关系。
1) 二十八宿最初就是因为记录月亮在一周天运行的位置而建立的,《吕氏春秋》 上
有提及;
2) 月亮差不多 27.3 天运行一周天(恒星月,以恒星为参照系月亮运行一周天的时间
,不是朔望月),一周天分为二十八宿,所以月亮基本上一天大概走二十八宿中一宿的
路程,经过二十七天左右返回出发的星宿。
3)二十八宿相加,一共是 365.25 度,而不是360度,这是考虑到日行的周期,所以二
十八宿也可以用来记录太阳的位置,太阳一日行一度。
4)但是这有个问题:有星星的时候没太阳,有太阳的时候没有星星,该如何确立太阳
的位置? 这也是古人的聪明之处,因为古人知道望月(也就是...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2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民本
先秦很多人谈民本,也说得很好;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民本应该是目的,而不只是手
段。
西周提出“天命糜常”、“敬德保民”,开启了民本的滥觞。但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一改殷商“天命
论”,为西岐小国弑君篡位建立理论基础。虽然“敬德保民”有其实际的利民意义,但礼乐仁政的根
本,是用来“定亲疏”、“明尊卑”、“别贵贱”,其目的是使贵者恒贵,使贱者恒贱。
儒家继承周德的衣钵,除了孟子以外,没有很大的突破:所谓“仁者爱人”,也是为了服务于“贵贱有
序”、“亲疏有等”的等级宗法制度。荀子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这君子,就是君主;“水则
载舟”,但水永远不会是舟,永远是处于被利用的地位。贾谊说“天子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
和他的师祖荀子一样,贾谊也从来没有把百姓作为国家的主体。这都是本末倒置的。
先秦的法家打破了这世卿世禄的礼制,提出了自己的民本政策。商鞅说“上爱民”,但其目的是“民死
上”;韩非说,“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不善之”;咋一听,和孟子
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很像。但商、韩的民本也是无一例外地为君主专制服务的,
其功利目的就是要做到“民死上”。
那为什... 阅读全帖
w***3
发帖数: 1469
39
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为天子。
见吕氏春秋
天子存在的意义在于养人,养,的意思生养,培养
所以养人是第一位的,人是天之养成者,
以此为基准,适合养人的制度就是符合天意的,不适合的就是该废弃的
‘国家'的存在意义在于更好的养人
中国古代也是有以人为本的思想
b*********f
发帖数: 1585
40
有的 记得读战国史的时候 楚国曾发生过庄硚暴郢事件 然后史学家感慨楚国官方的史
书没有流传下来 搞不清具体的细节 不过这个事件在《吕氏春秋》有提及
b*********f
发帖数: 1585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华历史最重要的五个人物
补充一点,《吕氏春秋》一书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也是这本书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
b*********f
发帖数: 1585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华历史最重要的五个人物
老乡说的有理
不过呢,《吕氏春秋》认为,一味地反对战争是没有意义,并且是不对的,正义的战争
,即“攻无道而伐不义”的战争,不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还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
。这实际是为秦国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辩护,也就是说,战争不是兼并土地那么简单的。
而且它也为秦始皇日后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提供思想根据。
b*********f
发帖数: 1585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华历史最重要的五个人物
补充一点,《吕氏春秋》一书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也是这本书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
b*********f
发帖数: 1585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华历史最重要的五个人物
老乡说的有理
不过呢,《吕氏春秋》认为,一味地反对战争是没有意义,并且是不对的,正义的战争
,即“攻无道而伐不义”的战争,不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还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
。这实际是为秦国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辩护,也就是说,战争不是兼并土地那么简单的。
而且它也为秦始皇日后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提供思想根据。
b*********f
发帖数: 1585
45
可惜是吴起在楚国主持变法的时间太短,成效不大。他死后,楚国国政落于屈、景、昭
三家人之手,政治上很腐败,后来据《吕氏春秋》上说还有“庄硚暴郢”事件,并且把
它和伍子胥鞭尸这件事相提并论,可见事态的严重。韩非子曾说过“楚不用吴起而削弱
,秦行商君而富强。”
不过也不用为楚国感到遗憾,在秦末的起义中,我们知道有三位英豪起了重大作用,他
们是陈胜、项羽和刘邦,这三人皆为楚人,正应了在楚国灭亡时,楚国南部的一个老人
的豪言“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
三户的解释很多,我们就姑且认为是指陈胜、项羽和刘邦这三家人吧,哈哈~
w****j
发帖数: 5581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人口看战争潜力
考据质疑史料,无疑是应该的事情,对已有的史料不加质疑地采用是有问题的。不过质
疑也要理性地质疑,不能说你说不信就不信了,还有把为什么你不信说清楚。我们就从
人口来看古典时期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以罗马共和中期Punic War期间为例子,我们
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Punic War最直接的原始材料要算是Polybius的罗马史了。按照
Polybius的估计,2nd Punic War间,罗马及其盟国的总兵力为步兵70 万、骑兵7 万余
。在罗马共和中期,军队的规模一般为成年男性公民总数的10-15%。当时罗马人口大致
按600万算,成年男性可以大致估计为200万。这样,罗马军队规模大概在20-30万人。
考虑到盟国军队一般占罗马军队总数的1/2 (大致估计,时代不一样,这个比例也在变
动),所以罗马军队规模在40-60万间都是合理的。考虑到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一度
到了危亡的关头,军队占人口比例可能更高一些,所以Polybius即便数字上有夸大,但
还不算是太过分。
对秦国来说,秦人口在长平之战前应该达到400万了。长平之战秦也是吃奶的力量都用
上了,战后即便是胜者,也是“士民倦,粮食... 阅读全帖
a****5
发帖数: 10854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春秋战国时代的男人和女人
东周古人的聚众野合是政府行为,孔夫子自己就是野合的精华
《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
,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嵇留,……握手无罚,目眙不
禁,前有坠珥,后有遗簪…,日暮酒阑,杯盘狼藉,堂上烛灭…,罗褥襟解,微闻芗泽
…”
清人雀适《史记探源》曰:“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于尼丘扫地为祭天之
坛而祷之,遂感而生孔子,故曰野合”。
《吕氏春秋》:“昔太古常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
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
《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媒不聘”。
诗经载:
《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
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
则降/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1926
4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29cae10100ouq4.html
提及陶寺,最令人瞩目的是贵族随葬品中显现出的“礼”——礼乐制度的雏形。这些“
老礼儿”,是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文明精髓所在。
礼制的核心是等级制度。与体现平等观念的原始习俗迥异的是,礼乐制度体现的是特权
和社会成员间的不平等。礼制即等级名分制度,用以确定上下、尊卑、亲疏、长幼之间
的隶属服从关系。举行祭祀、朝聘、宴享等政治、宗教性活动的建筑物及使用的礼器,
既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又是用以“明贵贱,辨等列”(《左传·成公二年》),区别贵
族内部等级的标志物。
所以有学者提醒我们,很多人在自豪于“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时候都忘了,尊卑贵
贱恰恰是中国古代“礼”的核心思想。
这里仅由陶寺文化早期社会上层专用的三种重器,一窥华夏礼制的传承脉络。
龙盘,即彩绘蟠龙纹陶盘。绘于黑色磨光陶衣上的朱红色龙纹,在陶盘的内壁和盘心作
盘曲状。龙纹蛇躯麟身,方首圆目,巨口长舌,无角无爪。似蛇非蛇,似鳄非鳄,应是
两种或两种以上动物的合体。
陶盘本是盛食器或水器。但这类彩绘陶盘火候很低,烧成后涂饰的彩绘也极... 阅读全帖
p***t
发帖数: 698
49
蚩尤当然是中国上古史里面的。有书可考。五帝黄帝同时期人物。有记载的黎族最初君
主。《书 吕刑》:“尤惟始作乱。释文马云少昊之末,九黎君名”。
“黎”,通“里”/“俚”,是中国古书里“蛮”之本名。“蛮”是南方异族通称之名
。元清后逐渐改为“苗”(Hmong)。
《吕氏春秋》:“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所以五帝时期“黎”族在汉水流域(
陕西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大部),即长江流域支流。“黎”族能否到黄河流域,无
证可考。
以上都是从吕思勉书里看来的。砖头草纸免来。
至于“黎”族从哪里来,和汉族在五帝之前是什么关系,无史书可考。就只能看神话了
。而据现代人类学,都是从中亚过来的。至于“黎”族是否从埃及到中亚,再从中亚到
中国,无据可考。蚩尤的年代大概公元前2500年,对应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那时候埃
及人就能造金字塔了。那时古中国文明对应于古埃及文明,发达程度可能还比不上。
b*********f
发帖数: 1585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战车到骑兵的发展
商代是用战车的,《吕氏春秋》有记载:“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
郕,遂禽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 良车也就是战车的意思。而
且从甲骨文的卜辞来看,商代主要有以下三个兵种:步兵,弓箭手(可能是弓骑兵)和
战车组成。
关于一乘,每个时期规格都不一样,一般而言,车上是三个人,一人驾车,一个射箭,
一人负责近战,但是战车后面跟上的步兵数量不一,从7人到72人不等,可能是由于到
了战国时期,战火频仍,需要不断大规模用兵导致一乘的兵力大增。
商时代的一乘似乎没有定论。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