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唯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t
发帖数: 1799
1
你说的这些祖师大德,在楼主跪舔的狂徒萧平实眼里,都是下地狱的妖魔鬼怪。
自诩为三地菩萨的萧道长的很多可笑事迹有很多,包括宣称自己是大力诽谤的藏传觉囊
派法王,天下开悟的都是他正觉会的弟子。还有许多有兴趣自己去搜吧。
略谈附佛外道萧平实狂谤显宗教法的问题 - zt
节自 第三章《般若中观和禅宗不是了义正法吗?》
本章以般若中观和禅宗为例,简要分析了萧平实师徒的作案手法和非份野心。其实
,他们的破法行为远不止此。譬如,对久负盛名的净土宗,萧平实同样出言不逊:“净
土宗的邪见是:由于自古以来净土宗证悟的祖师很少,那些净土宗大师们开示宗义及般
若涅槃时,大部分是属于情解思惟所得。譬如昙鸾大师著作《往生论》的注,他的注就
错了,可是世亲菩萨写《往生论》却是对的,到了昙鸾却是错解的,这就是没有如实的
证悟般若中观,所产生的错误——无量无数一厢情愿的情解思惟所得的观念。”(《邪
见与佛法》)
“弘扬净土法门的人,不可以离开净土五经乃至其他一切经典,而独尊崇净土宗诸
祖师所说的开示语录。因为净土宗的那些祖师们,其中有许多人是思惟想像所得,不曾
与圣道门相应,不解佛意……后代的净土宗学净土法门的佛子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身根细滑触所生之乐受
六识论之应成派中观师月称、莲花戒、阿底峡、宗喀巴等人,指鹿为马而说意识
即是无分别智之智体,而以攀缘佛菩萨解说意识于止观中之心相为手段,使人信以为是
诸佛与菩萨之圣意,使其男女双身修邪淫之意识境界法合理化,乃是极端不诚实的不善
行为。为正解“无分别影像”之真实义,显示与宗喀巴所说截然不同,先举示弥勒菩萨
于《瑜伽师地论》所说,以昭公信:
云何所缘?谓有四种所缘境事。何等为四?一者、遍满所缘境事,二者、净行所缘
境事,三者、善巧所缘境事,四者、净惑所缘境事。
云何遍满所缘境事?谓复四种:一、有分别影像,二、无分别影像,三、事边际性
,四、所作成办。云何有分别影像?谓如有一,或听闻正法,或教授教诫为所依止,或
见,
或闻,或分别故,于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毘鉢舍那行,观察简择、极简择、
遍寻思、遍伺察。所知事者,谓或不净,或慈愍,或缘性缘起,或界差别,或阿那波那
念,或蕴善巧,或界善巧,或处善巧,或缘起善巧,或处非处善巧,或下地麁性上地静
性,或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名所知事。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诫,或听闻正法
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现前,即于彼法而起胜解,即于彼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这个议题,已经深深影响近百年来中国佛教的发展,尤其是数十年来,台
湾许多鼎鼎有名的道场和团体,都在大力倡导人间佛教思想。但是究竟什么是人间佛教
呢?这些团体所主张的人间佛教思想,真的是佛陀的本怀吗?学佛的目的,难道只是在
布施行善,为众生作种种世俗的服务吗?
在探讨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维基百科》是如何为人间佛教下定义的。根
据《维基百科》所下的定义是这样的:“人间佛教是近代佛教运动的一种。民国初年开
始因应儒家伦理、基督教慈善、科学思潮的一种佛教运动,有其时代性的阶段功能。‘
人间佛教’是从太虚大师在民国初年倡导的‘人生佛教’中思考现状而作出的思想推进
,后来由某某法师等近代法师,加以推广弘传。”也就是说:从民国初年开始,为了顺
应中国儒家固有伦理文化的发展,以及受西方基督教慈善事业,乃至科学思潮的影响,
兴起了一股新的佛教运动,这种新的佛教运动,有它的时代背景和阶段性的功能存在。
这其中最著名的是民初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人生佛教,以及后继的某某法师所提倡的人间
佛教思想。
然而某某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和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却有著完全不同的差
异性。太虚大师所说...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客观世界-最后的结论
印顺法师『唯识学探源』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04/yinshun04-08.html
关于有分识,『摄大乘论无性释』卷二,有简单的叙述,也就是奘门所传九心轮的根据
。『无性释』说∶
「上座部中,以有分声亦说此识,阿赖耶识是有因故。
^^^^^^^^^^^^^^^^^^^^^
如说∶六识不死不生,或由有分,或由反缘而死,由异熟意识界而生。如是等能引发者
,唯 [P111] 是意识。故作是说∶五识于法无所了知,唯所引发;意界亦尔。唯等寻求
。见唯瞩照。等贯彻者,得决定智。安立是能起语分别。六识唯能随起威仪,不能受善
不善业道,不能入定,不能出定;势用,一切皆能起作。由能引发,从睡而觉。由势用
故,观所梦事。如是等分别说部,亦说此识名有分识」。
『无性摄论』释关于有分识的说明,奘门师弟,给以九心轮的解说。依窥基说∶实
际上只有八心,因为从有分出发,末了又归结到有分;把有分数了两次,成一个轮形,
所以名为九心轮。『成唯识论枢要』卷下,就是这样说的∶
「上座部师立九心轮∶一有分,二能引发,三见,四等寻求,五等贯彻,六安立,
七势用,八反缘
z*****n
发帖数: 95
5
玄奘“真唯识量”简论
归敬颂:
文殊师利妙吉祥,陈那法称理自在。
商羯罗主大乘天,诸传承师莲足礼。
唐代高僧玄奘在印度提出“真唯识量”(又称“唯识比量”)是佛学和因明学发展
史上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奘师因此而获“大乘天”之号,连小乘人也称之为“解脱天
”,声名大振于印度全境。
对于“真唯识量”,历史上就连大乘教人内部也异说纷呈,评价不一。许多唯识理论家
把它当作颠扑不破的比量。日僧善珠甚至盛赞其为“万世立量之正轨”。但是玄奘的门
人定宾却认为不过是权宜之计,“今详三藏一时之用,将以对敌,未必即堪久后流行”
。今之学者,异见分歧之大,势同水火。有的主张,这是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共比量,
它很好地运用了因明格式和规则。也有的认为“真唯识量”是疏谬不堪的“似能立”(
错误的论证),它以自比量冒充共比量,在宗、因、喻三支上普遍犯过,是一个诡辩。
本文广集古今贤哲之说,从因明学角度试为剖析。
一、缘起
玄奘提出“唯识比量”之前,在印度学成将还,他已经是一位享有盛名的高僧。当时南
印度有个叫般若毱多(智护)的老婆罗门,他很看不起大乘所主张的心外无境的唯识学
说,著《破大乘
z**n
发帖数: 22303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科学论 索达吉堪布著 ZT.
佛教科学论
索达吉堪布著
前言
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
不知佛法无权反对
佛教科学的奥秘
佛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
只有佛法才能满足众生的心愿
信佛不是迷信
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
铁证般的历史事实
佛教真实不虚
神话还是奥妙
超越您的经验
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佛教是人类最高文化的产物
维护信教自由
以广阔的心胸来拥抱世界
人死并非如灯灭
鬼神等生命的存在
克隆绵羊与生命的产生
前生与后世
转世灵童
奇异的业力
因果规律
可怜可叹的愚痴众生
科学的谬误与无知
生物进化论与生命流转
世界上最大的谜是什么
佛陀为什么不广宣说科学的内容
科学并未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
当今世界急需佛法的拯救
使人类向善、使世界更加光明
睁开眼睛看世界
伏藏品之谜
授记与预言、预测
地球与四洲
微尘数佛刹世界与宇宙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
人应有高尚的道德理想
学佛是对自身有利的事情
帝王将相亦学佛
佛法是座宝山
怎样学佛
气功人士理所当然应学佛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
历代帝王也恭敬出家人
出家以报父母恩
追随先贤的足迹
即生成就的简单法门
结尾
前言
各位朋友,您好!
我很高兴大家能超越时空,共同地在这佛教与科学接...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7
唯识见与中观见
问(15):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等宗派,都是以般若中观的性空见作为大乘佛教的基
础思想,而以《涅槃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思想作为大乘佛教的
圆满教法。可是在藏传佛教中,似乎是以中观般若见为最高正见。而按照汉传佛教来看
,般若的性空见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知见。我想知道的是,藏传佛
教在中观见的指导下,是如何将两种不同层面的内涵统一在般若中观的性空见中?
答:藏传佛教的所有教派一致公认,显宗中的最高正见为中观见,若以为汉传佛教的最
高正见为唯识宗的见解,只有藏传佛教才将中观见当成最高见解,这实在是不懂佛教教
义的表现。唯识宗的见地与中观正见孰高孰低的判断,并不以汉地、藏地的地域之分而
见分晓,判定二者谁最究竟的唯一依据只能是佛经经论。正是在教证、理证的推导下,
藏传佛教界才将中观见奉为显宗的最高正见。而藏地的中观传承皆禀自善解佛陀密意的
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授记过的当在自己涅槃后完全通达佛法奥义并能
弘扬圣教的大菩萨。世尊曾亲口在《楞伽经》中授记说:“...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
中国台湾:宋泽莱
在中国、日本这些大乘佛教的流行区,阿含经一向被视为小乘经典加以忽略,
但自一八二○年后,欧洲诸国的学者开始重视阿含经,他们确认阿含经并非仅是小
乘经典,实则是释迦时代的原始教说,里头记载了当时佛教的客观环境、反应佛陀的人
本主义、生活经验、力求解脱的精神,
它是唯一不被过份神教化的佛教经典,也是活生生的佛陀的一幅实人的图像。
在日本,到了差不多十九世纪的末叶,留欧的学者接触到了南传的五部尼柯耶(南
传巴利语佛教经典),再对照北传中文“四阿含”,以及从十八世纪末叶百多年来欧人
从印度、中亚细亚的出土文物、手抄经,
由各方面进行研究,了解阿含是原始佛教的圣典,是佛陀最早的言行记录。这一套
原始的教义,将有助于了解往后佛教的发展情况。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可以从几方面来加以了解。
1.首先是佛陀思想的逐渐瓦解。在根本佛教时期,佛陀基于当时对抗乌云漫天的
印度形而上宗教学,提出了他的“无我论”“无常论”“涅盘寂静(解脱见解)”,来
遏止大我或梵我(Atman or Brahman)的奥义书论者的学说。
并且为了不使学生遗忘解脱之道不离人本经验,把他的教法限...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
这文章资料挺是丰富的,可惜虽然作者博学,但未得“无常变通”之妙意,每次对派别
的领会,一定要定型化。。然后,定型的哪有不碰棱角的?,所以,很自然的,他又走
向“对立化”。。从对立化中,你是不是反而更觉得他“博学了呢?。。
其实,根本不需要对立。。需要的,只是“否定式”“放下”。。
正好我刚讲到放下。。讲到修行,是“之”字型不断上升的。。
以”之”字为框架,你就能发现不同派别为什么都是beautiful的了。。这是因为,你
会发现,“之”字上升中的那些平台,那些中间过程,怎么都被不同的派别描述得那么
清楚呢?。。

由各方面进行研究,了解阿含是原始佛教的圣典,是佛陀最早的言行记录。这一套
原始的教义,将有助于了解往后佛教的发展情况。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可以从几方面来加以了解。
1.首先是佛陀思想的逐渐瓦解。在根本佛教时期,佛陀基于当时对抗乌云漫天的
印度形而上宗教学,提出了他的“无我论”“无常论”“涅盘寂静(解脱见解)”,来
遏止大我或梵我(Atman or Brahman)的奥义书论者的学说。
并且为了不使学生遗忘解脱之道不离人本经验,把他的教法限定在眼耳鼻舌身(十
二入处)里头,再...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傳經典中和如來藏的連繫
古今愚痴者同一味, 佛陀早己開示 :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BY : RFZC
因近几十年来, 不断有所谓修习佛法的弟子诽谤大乘妙法, 诸如大乘非佛说啦, 如来藏
妙法为外道, 攻击唯识等. 其中常有人引用世亲菩萨所著《俱舍论》中的论点抨击大乘
法所述如来藏。如引用《俱舍论》卷六所说:“一因生法,决定无有。” 来说于佛法
中并没有如来藏这样的一切法等依因, 没有第一因.
这样诽谤大乘佛法的人, 其实不了解 世亲菩萨回心大乘前所造《俱舍论》,并未完全
符于佛陀圣教,彼时只知小乘罗汉法而不信大乘法,所以曾譭谤大乘法。后来其兄圣无
著菩萨施设方便而令知大乘法的殊胜,才知小乘法并非是究竟,所以后来回心大乘。
世亲菩萨在瞭解诽谤大乘的极大过失后,欲割舌以谢其罪。圣 无著菩萨乃劝其言:「
你用口舌谤法,难道将舌割去就能消去此地狱罪业吗?你应该以谤法的口舌用来讚叹你
先前所诽谤的大乘法,并加以注释、弘传,用这样的方法来忏悔先前的罪过」。世亲菩
萨听从圣无著菩萨的建议,所...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1
見過不少愚痴的人,得少為足.不信因果,不過不能怪你,善根不俱足,信根不俱足,被人誤
導故,
『世亲菩萨
这篇教証的贴文, 举証说得很明白 !
BY : RFZC
因近几十年来, 不断有所谓修习佛法的弟子诽谤大乘妙法, 诸如大乘非佛说啦, 如来藏
妙法为外道, 攻击唯识等. 其中常有人引用世亲菩萨所著《俱舍论》中的论点抨击大乘
法所述如来藏。如引用《俱舍论》卷六所说:“一因生法,决定无有。” 来说于佛法
中并没有如来藏这样的一切法等依因, 没有第一因.
这样诽谤大乘佛法的人, 其实不了解 世亲菩萨回心大乘前所造《俱舍论》,并未完全
符于佛陀圣教,彼时只知小乘罗汉法而不信大乘法,所以曾譭谤大乘法。后来其兄圣无
著菩萨施设方便而令知大乘法的殊胜,才知小乘法并非是究竟,所以后来回心大乘。
世亲菩萨在瞭解诽谤大乘的极大过失后,欲割舌以谢其罪。圣 无著菩萨乃劝其言:「
你用口舌谤法,难道将舌割去就能消去此地狱罪业吗?你应该以谤法的口舌用来讚叹你
先前所诽谤的大乘法,并加以注释、弘传,用这样的方法来忏悔先前的罪过」。世亲菩
萨听从圣无著菩萨的建议,所以不断注释且弘传大乘妙法,终成「千部论主」。 世亲...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 《起信论讲记》第三辑中,有关“熏习”的真实道
理。如果能够正确掌握熏习的道理,就可以配合我们的正知见,在历缘对境之中,精进
于各种善净法的熏习,而远离种种不净法的染著。这对于我们的修学速度来说,会有非
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大家都要了解这方面的法义。
首先我们看圣 马鸣菩萨开示的论文:【熏习义者,如世衣服非臭非香,随以物熏
则有彼气;真如净法性非是染,无明熏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真如熏故
说有净用。】(《大乘起信论》卷1)这里一开始,圣 马鸣菩萨就引用世间法的事相,
来解释熏习的道理,让大家可以很快就能掌握重点。他说:就好像是世间的衣服本身并
没有臭味,也没有香味,但是随著众生用东西去熏它;熏过以后,衣服就有那个能熏之
物质的香味了。譬如有人在衣柜里面放了茉莉花,放了兰花,那他穿出来以后,人家靠
近他时,就会闻到他所穿的衣服有香气。这样的世间现象是大家都可以亲自观察与体验
到的,因此中国古人也有这样的说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由世间法事相上
的譬喻,就可以让我们大略掌握熏习的意思。
有关熏习的涵义,在《成唯识论》卷2中,圣 玄奘菩萨也...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 法 论 议(憨山大师)
佛说一大藏教,只是说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及佛灭后,弘法菩萨
解释教义,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识立相宗,各竖门庭,甚至分河饮水
,而性相二宗不能融通,非今日矣。唯“马鸣”大师作《起信论》,
会相归性,以显一心迷悟差别,依一心法立二种门:谓心真如门,心
生灭门。良以寂灭一心,不属迷悟,体绝圣凡;今有圣凡二路者,是
由一心真妄迷悟之分。故以二门为圣凡之本。故立真如门,显不迷之
体;立生灭门,显一心有随缘染净之用。故知一切圣凡修证迷悟因果
,皆生灭门收。其末后拈华为教外别传之旨,乃直指一心,本非迷悟
,不属圣凡,今“达磨”所传禅宗是也。其教中修行,原依一心开示
,其所证入,依生灭门悟至真如门以为极则。其唯识所说十种真如,
正是对生灭所立之真如耳。是知相宗唯识,定要会归一心为极。此楞
严所说一路涅盘门,乃二宗之究竟也。学人不知其源,至谈唯识一宗
,专在名相上作活计,不知圣人密意,要人识破妄相以会归一心耳。
故今依生灭门中,以不生灭与生灭和合成阿赖耶识,变起根身器界,
以示迷悟之源。了此归源无二,则妙悟一心,如指诸掌矣。
相宗百法者,正的示万法唯识之旨也。以不生灭心与生灭和合成阿赖
耶识,以此识有觉
a*****y
发帖数: 3318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来藏--百度百科
如来藏,梵语 tathāgatagarbha,佛教术语。
目录
概述
佛理
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之意义
1. 五阴
2. 六入
3. 十二处
4. 十八界
意义
1. 如来法身
2. 一切经藏
概述
佛理
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之意义
1. 五阴
2. 六入
3. 十二处
4. 十八界
意义
1. 如来法身
2. 一切经藏
如来藏即一般所称之“佛性”,它具有常住、妙明、不动、周圆与神妙真如之性质
:常住是不去不来;不动是不生不灭;妙明是寂而常照;周圆是周遍圆满无所不包;妙
真如性是真如能生万法,能生一切妙有之性质。
感觉的生灭去来原本就是如来藏妙用之性。附注:如来藏的意义佛教讲缘起性空,
一切诸法都是“虚妄有”,诸法的体性是“空”,即真如,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但“无明”会伴真如而生,无明是一种“劳相”,它是昏而不明、“没有道理”的昏昧
。真如...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百度百科
禅宗
百科名片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
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
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
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其核
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
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目录
简介
宗义概述
印度源流
禅宗的早期发展
禅宗的成熟期
中期禅宗
明清禅宗
现代禅宗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禅宗发展可分成四个时期,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至六祖慧能大
师大宏禅宗为止,此为禅宗的开始,可称为早期禅宗。由六祖慧能门下,洪州、石头二
宗,发展为五宗七派,此为禅宗的发展期,时间约当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临济宗
大慧宗杲起而倡话头禅,曹洞宗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至于明朝中晚期,此为禅宗的成
熟期,又可称为中期禅宗。至于明朝中叶净土宗兴起,此时佛教的特色为禅净合一,与
儒、释、道三教合一,...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的要领与修行次第Zz
济群法师
大家好!阿弥陀佛!
今天讲座的内容大概会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以佛法的要领与修学次第为主;第二场讲座
以皈依为中心,会带着大家一起做皈依的共修。
我们第一场要讲的是佛法的要领及修学次第。我觉得这是一个蛮重要的问题,因为我发
现很多人修学佛法很多年依然不得要领。佛法非常博大精深,佛教不像基督教只有一本
圣经,佛教有汉传、藏传、南传,汉传佛教又有八大宗派。对一个修行佛法的人而言,
如果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引导,光凭自己去修学是蛮难的。但是目前在我们佛教界而言
,真正能够给信众一个非常合理的引导的老师、方法并不是很多。所以很多人皈依之后
可能就成了孤儿了,没人管了。还有的人呢,自己不甘心,会去看很多书、很多经典,
但在修学佛法上,还是依然不得要领。即使对佛法在道理上能有所领会,能不能用的起
来呢?能不能真正用佛法来改变你的生命,改变你的人生,用佛法去对治你的烦恼,把
你所学的佛法落实到修行上,能不能做得到呢?恐怕很多人还是做不到的。原因又是什
么呢?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传统的佛法一直缺乏一个大众化的修学体系。我们传
统的每一个宗派都代表着一个修学体系,比如说天台宗、法相宗、唯...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7
我的皮毛知识是没有能力回答你的问题的,看这个帖子吧:
五部大论的汉译名为:《释量论》、《现观庄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
宗论》。这五部大论,包括了藏传佛教显宗基础原理。一般僧人全部学完需十五年左右。
下面,略加介绍五部大论:
(1)《释量论》
《释量论》是古代印度的因明学名著,此处的“因”指推理的依据,“明”为通常
之学。顾名思义,因明学就是关于推理的学说。现代逻辑学将印度因明学列为古逻辑学
之一种,是专门研究思维和思维规律的一门学问。因明学深奥难学,极费时间,当代的
汉地僧众很少有舍得花时间去研习的。有的学者甚至非议因明学,将印度佛教衰微之原
因也归于因明唯识等学问的日趋学术化,每一门学问非穷一生之功而不能精通,一与百
姓越来越远。这种责难也不无道理。汉地净土宗大弘的原由之一,便是其修证简单,目
的明确,易为百姓接受。但有一个事实是,许多跟外道辩论而取得最终胜利之大德,多
是因明学大师。千年来,佛教就是在与外道的辩论中渐为更多的人所理解,进而信仰。
一个仅想自己往生净土者固然可以不必学习因明,而一个大德便不能不学习因明。我看
过不少佛学著作,有许多...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意根略說
意根就是唯识学上所说的第七末那识. 意根不同於意识.
意识有分析、归纳、计划、记忆等理性特质,仍须第七识依其习性、惯性、作主同意才
能成就。
在医学上,都知道有一个潜意识异于第六识,具有习性、惯性等不理性、情绪性的体性
,却不知道这个潜意识就是唯识增上慧学上的第七识末那也。既然一般的世俗人都能观
察得到这个潜意识(只是不知道这个潜意识就是唯识增上慧学所说的第七识、意根、末
那),则熏习唯识多年的佛弟子能够了知及观察意识及第七识的体性及存在,当然可以
知道显意识及潜意识之分别。从这里可以告诉我们一件事实,这个潜意识(外于显意识
的另一个心体,亦名下意识)就是唯识增上慧学所说的第七识、意根、末那,亦名我执
(深层的我见)识也。
六根中,前五根是色法(物質), 但意根是无色根(不是物質色法,具体依据的经典如以下
:
答:《显扬圣教論》卷 11:【问:「如是现量,谁所有耶?」
答:「略說四种所有。一色根现量,二意受现量,三
世间现量,四清净现量。色根现量者,谓色相五根所...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奥义书的关系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0 07:40:17 2016, 美东)
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奥义书的关系 
   在印度的哲学思想中,最大正统为吠檀多,最大异端是佛教,二者的相互关
系影响了印度思想史。大多数印度思想史家认为,佛教的基本世界观乃是从吠檀多奥义
书思想发展而来,实际上佛陀本人的确受到奥义书思想重大的影响,比如业力,因果,
三世轮回,苦,解脱,四禅八定,六道众生,诸天等等。但是前者的核心部分乃是在宣
扬形而上的本体论,籍禅修,苦行等方式,期待小我(本具自性)与本有的真常大我(
如来藏)合二为一而脱离三世轮回之苦,回归清净的本性。而后者的核心思想乃是利用
诸法缘起的理论,倡导无常,苦,无我等思想,通过正见断除错误的思想观念,认清事
实真相,再通过修习八正道断除贪嗔等习气,而得解脱。 
佛灭数百年后,奥义书的思想日益深入的渗透到佛教中,使佛教的思想逐渐的产生...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噶拉玛经》

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觉得懂的都有谁。除了waichi,谁还会觉得七识就是行蕴?
唯识有谁竟然把行蕴当成七识。又有哪本唯识经典说七识就是行蕴?
网上搜索出的半吊子的和尚你就别拿出来当例子了。
其实,一个多少学了点唯识的人,就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
别扯蛋了。你懂个鬼唯识核心问题。
把行蕴错误的以为是我,生起我执,不等于七识就是行蕴。就象我觉得苹果是甜的,不
等于苹果就是我。
心识和心所,完全是两种不同特性的东西,一个是识知了别,一个是类似意志思维感受情绪的意识状态,而行蕴是心所,和心识完全不同,连这点基本知识都搞错,还扯什么唯识?
又开始支支吾吾,故作神秘了。
让你说点细节,你就开始“不便多说”。。。
W*********E
发帖数: 197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金刚」意涵之探討
藏传佛教「金刚」意涵之探討
「金刚」一名词,在古印度湿婆沙克蒂教派中,泛指以行男丶女交会之事所产生之能量
或力量者。而在石海军《爱欲正见》一书中说:「《梨俱吠陀》的一首颂诗上说起:『
众所仰望的因陀罗用他的闪电,用他的金刚杵从黑暗中托出它们(雨水)』(i.33.10)。
《梨俱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这句诗中的金刚可说是最早出现的,诗中的因陀罗
是印度吠陀时代的天帝,闪电一词也就是金刚。佛教密宗(作者注:藏传「佛教」)使用
『金刚』,最初的意义在於,他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触即发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这是『金刚』的一层含义。……在西元七世纪时,玄奘就发现一些寺院热衷於魔幻般的
超长力量。不过,金刚一词最重要的意义,不在於『闪电』或『霹雳』。……
从隐喻的角度,佛教密宗(作者注:藏传「佛教」)很自然地也会将这句诗看成是对性行
为的描述,如此一来,金刚也就等同於男根了。」(《爱欲正见:印度文化中的艳欲主
义》石海军着,百善书房,2009年9月初版一刷,P133-135.),所以藏传佛教也就直接
承袭了此论点,而广以弘传双身法教义。
然而佛教经论所阐述的「金刚」义理泛指法界实相真实心第八识...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2
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奥义书的关系 
   在印度的哲学思想中,最大正统为吠檀多,最大异端是佛教,二者的相互关
系影响了印度思想史。大多数印度思想史家认为,佛教的基本世界观乃是从吠檀多奥义
书思想发展而来,实际上佛陀本人的确受到奥义书思想重大的影响,比如业力,因果,
三世轮回,苦,解脱,四禅八定,六道众生,诸天等等。但是前者的核心部分乃是在宣
扬形而上的本体论,籍禅修,苦行等方式,期待小我(本具自性)与本有的真常大我(
如来藏)合二为一而脱离三世轮回之苦,回归清净的本性。而后者的核心思想乃是利用
诸法缘起的理论,倡导无常,苦,无我等思想,通过正见断除错误的思想观念,认清事
实真相,再通过修习八正道断除贪嗔等习气,而得解脱。 
佛灭数百年后,奥义书的思想日益深入的渗透到佛教中,使佛教的思想逐渐的产生演变
。从部派佛教的三世实有说,到大乘佛教绝对唯一的真如法性,最后于公元五世纪后产
生的如来藏佛教描述一切众生本具清净自性,真常唯心的内容,使原始的佛教成为了佛
梵杂糅的产物,逐渐被奥义书的思想所同化。 
大乘佛教是公元前二世纪在古印度出现的新思想,...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客观世界-最后的结论

你那篇帖子里面的东西,我有些都看过。而且我看过的唯识和中观部分还有其他很多
中观最大的问题是对涅槃的定义,中道得极端,连涅槃也给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中道了。
实际是不中道。
唯识就偏得更离谱,第七识和第八识都是错误的,而且这也根本不可能是什么假立,只
有世俗谛才可以是假力,而唯识的七识和八识显然是胜义,那也是唯识的核心理论基础
尽管很多人对中观和唯识进行调和,但都很牵强,都无法掩盖他们偏离佛法的本质。
佛法,应该精益求精,遇到问题就要弄得清清楚楚,不能马虎。比如你前面关于有分识等
同于第八识,还有对于涅槃的引用经典等等,都有很多问题,这让人感到遗憾。
S**U
发帖数: 702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客观世界-最后的结论
解深密经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唯识成立阿赖耶识是不承认有我见的过失。
『摄大乘论』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5/yinshun15-04.html
复次,阿赖耶识中诸杂染品法种子,为别异住?为无别异?非彼种子有别实物于此中住
,亦非不异。然阿赖耶识如是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别,名一切种子识。
复次,阿赖耶识与彼杂染诸法同时更互为因。
阿赖耶识缘起,何来独立性质?
阿赖耶识似一而非恒常。从刹那灭的种子说非恒常。
『摄大乘论』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5/yinshun15-16.html
云何悟入圆成实性?若已灭除意言闻法熏习种类唯识之想,尔时菩萨已遣义想,一切似
义无容得生,故似唯识亦不得生;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
应而住。
^^^^^^
悟入圆成实性是法界,不是真心。
印顺法师称唯识为「虚妄唯识」就是因为成立阿赖耶识不是成立有我。无著世亲的「虚
妄唯识」不同于汉传佛教流行的「真常唯心」
S**U
发帖数: 7025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立场,以释迦佛为外道
唯识与如来藏的最主要区别,是妄识与真心的区别。
所以印顺法师称「虚妄唯识」、「真常唯心」。
因此唯识所立圆成实性,没有如来藏称性功\德。唯识转八识成四智,是修行薰习而来,不同于本有如来藏,唯识还是缘起论。依唯识义,不可能无修而即生成佛。
当然汉传有人最喜欢无修、即生成佛的说法。只有如来藏说才适合这种根性。
我只是指出楞伽经的立场。信什么,每个人自有主张。
r******3
发帖数: 586
26

不矛盾?知道玄奘否定旧唯识学,而重新翻译唯识经典是为什么吗???
现在的唯识属于有为依唯识学,而如来藏是在无为依唯识学发展出来的,一个是以生灭
虚妄的有为法为中心,一个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为中心,一个是虚妄唯识,一个是真常
唯心。这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不过这些和你说也没用,你最基本的唯识概念都没有。
别代表佛陀了。
佛法从来是以正见为先,自己有邪见,打坐是越修越邪。
佛陀在经典当中可有一处说你这种话?如果没说,你有什么资格代表佛陀?
G**W
发帖数: 1865
27
唯识经典佛陀所说的【常】与【无常】
《入楞伽经》卷7 :
「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
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
………………………………………………………………………………………………
经典原文,有兴趣的朋友请花点时间阅读,应该不会有困难
以下恭录 :
《大般涅槃经》卷10:「如世间物,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如是等物悉是无常。」
《瑜伽师地论》卷52:「无常性相:本无今有、有已还无所显。本无今有,是名为生
;有已还无,是名为灭。」
凡是本来没有后来出生了,或者是本来有后来坏灭了,都名之为【无常】;有生则必
定有灭,唯有本来就在的,从来都没有出生过的,才是永远不灭的,不生不灭才能称之
为【常】。
《大方等大集经》卷2:「如实智者,知一切法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出时、灭时,
无所系属;从缘而出,从缘而灭;以是义故名之为道。断是道故名为菩提,凡夫众生不
知如是真实道故,如来于此而起大悲,宣说正法为令知故。」
三界中一切法都是因缘生灭之法,所以都称之为无常之法,无常故苦,苦故无我;例
...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对南传和大乘的态度

哦,唯识被平反,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现有的唯识经典全部不是真正的唯识经典,现在
对唯识的解释,全部都不是唯识的真正意思,可如果是这样,那真正的唯识,早已经不
是大乘佛教的唯识了。
S**U
发帖数: 7025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对南传和大乘的态度
批评阿赖耶识没有主动性,没有识的特性是错的。
唯识的基本理论,要说阿赖耶识与种子的关系。摄大乘论说是不一不异。说到功能性,
刹那生灭,就说种子;说到相续性,统一性,就说阿赖耶识。唯识用这两个概念说明缘
起生灭又相续的不常不断,不一不异。用白话说,阿赖耶识能生诸法的作用,叫种子。
换个名称,怎能说阿赖耶识没有主动性?结生是阿赖耶识,当然不是色法贯穿前后生。
见分与相分的产生,也是依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摄大乘论叫乱相与乱体。识的认识作用
,不就是能所的相关涉嘛?
从《辨法法性论》一名,更可以看出唯识所说的阿赖耶识,归结到法性,识是入手处。
当然也不是唯物的。
共业的相同,唯识的解释确实不够圆满。
想批评唯识,先读懂印顺法师《摄大乘论讲记》说的问题吧。汉传居士里,能完全读懂
这本书的人很难找,能知道印顺法师在讲唯识什么问题的就不错了。

顺法
l**o
发帖数: 491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空妙有 (2)
真空妙有就是说既然有佛性,就应该起妙用,妙用就是指所现的各种差别相;妙有真空
就是说这些相都是由法身所显现的,本身并没有,本身就是空。所以体(佛性)、相(
色相)、用(妙用)三者不可分割,有体必现相,有相必起用。比如,没有房子我们怎
么遮蔽风雨呢?没有相,法性又在什么地方体现呢?所以理体(法性身)是成就万物的
根本,也是成佛的根本。这就叫“事以理成(理体成功其事相),理以事显(理体由事
相显现出来)”。所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是真空;而《弥陀
经》讲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妙相,即是妙有。有人不懂就认为这不是矛盾吗?其实并不
矛盾。真空者正是妙有,妙有者正是真空。镜子里总是有影子,没有影子就不称其为镜
子。不能现相起用就不是佛性,所以,佛性有种种的妙用。双身、饮血、裸体、愤怒等
形象都是我们的心所显现的,不是心外另有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我们的佛性本来就具足一切妙用,既不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也不会在什么地方灭掉
。它无始无终,本来如此。但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而迷于色相,向外追求,造业受报,而
枉受六道轮回无有了期。我们现在应该马上觉醒,不要再迷误了。既然我们本性有如此
...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491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空妙有 (2)
真空妙有就是说既然有佛性,就应该起妙用,妙用就是指所现的各种差别相;妙有真空
就是说这些相都是由法身所显现的,本身并没有,本身就是空。所以体(佛性)、相(
色相)、用(妙用)三者不可分割,有体必现相,有相必起用。比如,没有房子我们怎
么遮蔽风雨呢?没有相,法性又在什么地方体现呢?所以理体(法性身)是成就万物的
根本,也是成佛的根本。这就叫“事以理成(理体成功其事相),理以事显(理体由事
相显现出来)”。所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是真空;而《弥陀
经》讲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妙相,即是妙有。有人不懂就认为这不是矛盾吗?其实并不
矛盾。真空者正是妙有,妙有者正是真空。镜子里总是有影子,没有影子就不称其为镜
子。不能现相起用就不是佛性,所以,佛性有种种的妙用。双身、饮血、裸体、愤怒等
形象都是我们的心所显现的,不是心外另有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我们的佛性本来就具足一切妙用,既不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也不会在什么地方灭掉
。它无始无终,本来如此。但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而迷于色相,向外追求,造业受报,而
枉受六道轮回无有了期。我们现在应该马上觉醒,不要再迷误了。既然我们本性有如此
...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这篇教証的贴文, 大概佷多人不感兴趣, 然举証说得很明白, 告戒修学佛法千万莫谤大
乘 !
BY : RFZC
因近几十年来, 不断有所谓修习佛法的弟子诽谤大乘妙法, 诸如大乘非佛说啦, 如来藏
妙法为外道, 攻击唯识等. 其中常有人引用世亲菩萨所著《俱舍论》中的论点抨击大乘
法所述如来藏。如引用《俱舍论》卷六所说:“一因生法,决定无有。” 来说于佛法
中并没有如来藏这样的一切法等依因, 没有第一因.
这样诽谤大乘佛法的人, 其实不了解 世亲菩萨回心大乘前所造《俱舍论》,并未完全
符于佛陀圣教,彼时只知小乘罗汉法而不信大乘法,所以曾譭谤大乘法。后来其兄圣无
著菩萨施设方便而令知大乘法的殊胜,才知小乘法并非是究竟,所以后来回心大乘。
世亲菩萨在瞭解诽谤大乘的极大过失后,欲割舌以谢其罪。圣 无著菩萨乃劝其言:「
你用口舌谤法,难道将舌割去就能消去此地狱罪业吗?你应该以谤法的口舌用来讚叹你
先前所诽谤的大乘法,并加以注释、弘传,用这样的方法来忏悔先前的罪过」。世亲菩
萨听从圣无著菩萨的建议,所以不断注释且弘传大乘妙法,终成「千部论主」。 世亲
菩萨前虽谤法,后而自知... 阅读全帖
j********0
发帖数: 47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禪宗的开悟明心如何印证?
前言:

禪宗的开悟明心之印证,必须经过三量的检验:也就是圣言量、比量、现量这三量来验
证。圣言量就是他的所悟必须符合 佛陀经典的开示和大菩萨论中的开示,乃至禪宗真
悟祖师的开示与公案,真悟者也必定能够理解。
然而其中不仅是智慧上的印证,开悟明心的菩萨必定也要先修行菩萨六度,要有菩
萨种性,也就是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般若等六度的修行与功德。
在上一篇「禪宗的开悟明心是什麼意思?」的文章中,( http://www.chinafowang.com/bbs/viewthread.php?tid=84358&extra=page%3D1 ) 我们提到开悟明心就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第八识如来藏有祂自己的功能体性,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能生万法的体性,是真实与如如的体性、是离见闻觉知的体性,这些在经典上都有说明。而六祖大师在开悟明心时也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由此证明开悟明心时必定要亲证如来藏的这些自性。
以下我们用「圣言量」(经典、论典和真悟祖师之开示)和「现量、比量」来说明开
悟...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解脱歌_大愚法师
永嘉大师《证道歌》调古神清,有足多者,而宏德上人注释亦有独到之处,今熔于一炉
,间参我见,作《解脱歌》。
觉后乐,乐如何?听我教唱解脱歌,不让古人风调高,我今何妨拈句和。
本无妄,亦无真,原来二法空无性,无性无相不着空,即是如来真实性。
见实相,诸法空,刹那顿悟万法同,一旦风光藏不住,赤裸裸的觌面逢。
决定说,佛心印,有人不肯如实信,直截根源当下了,摘叶寻枝渐教人。
几回生,几回死,亘古亘今长如此,神头鬼面有多般,返本还元没些子。
习显教,修密宗,方便门异归元同,自从踏遍涅槃路,了知生死本来空。
行也空,坐也空,语默动静无不空,纵将白刃临头颅,犹如利剑斩春风。
顿觉了,妙心源,无明壳裂总一般,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圣凡。
烦恼本,即菩提,罪福没性何处觅,无绳自缚解脱后,大摇大摆大休息。
莫攀缘,莫执著,随缘随份随饮啄,不变随缘行无碍,自在随心大安乐。
但得本,莫愁末,妙用纵横活泼泼,弹指敲开不二门,升堂直入如来屋。
宗亦通,说亦通,团团杲日丽晴空,百千三昧无量义,只在寻常日用中。
觉心体,生佛同,有情无情共鼻孔,无缚无脱无遮障,迷时自碍悟自通。
无形相,极灵妙,非亲证知那能晓,镜里...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解脱歌_大愚法师
永嘉大师《证道歌》调古神清,有足多者,而宏德上人注释亦有独到之处,今熔于一炉
,间参我见,作《解脱歌》。
觉后乐,乐如何?听我教唱解脱歌,不让古人风调高,我今何妨拈句和。
本无妄,亦无真,原来二法空无性,无性无相不着空,即是如来真实性。
见实相,诸法空,刹那顿悟万法同,一旦风光藏不住,赤裸裸的觌面逢。
决定说,佛心印,有人不肯如实信,直截根源当下了,摘叶寻枝渐教人。
几回生,几回死,亘古亘今长如此,神头鬼面有多般,返本还元没些子。
习显教,修密宗,方便门异归元同,自从踏遍涅槃路,了知生死本来空。
行也空,坐也空,语默动静无不空,纵将白刃临头颅,犹如利剑斩春风。
顿觉了,妙心源,无明壳裂总一般,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圣凡。
烦恼本,即菩提,罪福没性何处觅,无绳自缚解脱后,大摇大摆大休息。
莫攀缘,莫执著,随缘随份随饮啄,不变随缘行无碍,自在随心大安乐。
但得本,莫愁末,妙用纵横活泼泼,弹指敲开不二门,升堂直入如来屋。
宗亦通,说亦通,团团杲日丽晴空,百千三昧无量义,只在寻常日用中。
觉心体,生佛同,有情无情共鼻孔,无缚无脱无遮障,迷时自碍悟自通。
无形相,极灵妙,非亲证知那能晓,镜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走出虚拟世界 证悟法界实相
美国大片 “Matrix”译为《骇客任务》,《黑客帝国》,主要包括三部作品. 第一集于
1997上演.
故事是说,二十一世纪初,人工智能的技术有重大的突破,计算机能够自行学习
,代替人类做很多事,但是计算机却发展出自我意识,不愿再听命于人类。人类企图关
闭电源,结束计算机的自我意识,计算机却抢先一步宰制人类的命运,培植人类做为电
力的来源。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都被放在一个个的电池槽里,全身插满了管线,计算
机建构一个称之为“母体”( Matrix )的庞大系统,产生虚拟实境的讯号,欺骗人类
的大脑,人類從小到大所經驗的各種感官知覺,全部都是「母體」發送腦波程式給大腦
所造成的假象。例如,吃一塊牛排,眼睛見到的肉質色澤、口中咀嚼的口感,都由電腦
所控制安排著。「母體」甚至還控制著時間觀念,它讓所有人都以為生活在廿二世紀的
時空下。 只有少数反抗军没有被计算机奴役,他们扮演骇客( Hakers ),不断侵入
母体,企图拯救被奴役的人们.
主角尼欧( Neo )被解放之后,离开电池槽,来到骇客的宇宙飞船。为了了
解什么叫做“母体”,他再度进入虚拟实境。在虚拟实境中,... 阅读全帖
e****i
发帖数: 14
37

给您补上成军转贴时删去的尾段:
4。一堆多余的罗唆。。。。
“中观不许阿赖耶”这话什么意思?不许,阿赖耶就没有了?这是鸡
同鸭讲了。
中观的不许阿赖耶是说,不建立这个名相,事情也能说通说明白。当
然,要说
得烦些,难懂些才行。嘻嘻。并不是说,唯识用阿赖耶所表述的功能
也没有了,
或中观也不承认了。
唯识讲阿赖耶,就是“有”阿赖耶?尽管我们大家都喊阿赖耶种子等
也性空,
但不免心底下藏点“有”这东西的私见。这是我们学人自己的错误,
与唯识
学说无关。不信,请翻翻讲唯识的经论等,几乎每本开头处都有三五
句话,
原文麻子没背过,意思就是讲功能主义----依功能作用显现等而立六
七八识
等名相!名相只是功能作用的缩写符号,并无其他。
所以,中观唯识等说,均能善巧安立因果法则无违性空。不过,麻子
知道自
己这通罗唆废话的“因果”大概是要受唯识中观两宗的佛友同时痛骂
了。。。
好在也是性空,嘿嘿。
d******e
发帖数: 4192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立场,以释迦佛为外道
//印顺法师有文章谈论这个,你的观点来自他的观点.
//所以我才问你,这是一个学术观点吗?
【妙 云 集】
印顺法师文集
七、楞伽经编集时地考
楞伽经为真常唯心论的要典,他的编集流通,应当在笈多王朝的盛世。这可从几方面说
明:一、本经引述到『胜鬘经』;「缚象与大云,央掘摩利罗」经;唐、魏二译及梵本
,更叙述到『大涅盘经』。『涅盘经』中糅有『大毘婆沙论』文,『婆沙』为公元二世
纪末的作品。偈颂品说到龙树的住持佛法,龙树为公元二、三世纪人。所以本经的编集
,总在三世纪以后。
再从本经所叙政教的情势而论,编集于笈多王朝,这是可以断言的。在政教形势的
叙述中,有一非常的异义,即以佛为迦旃延氏,以释迦为后起的,把他看作数论、胜论
的流类。宋译阙颂品,且据唐译来解说。佛姓迦旃延氏,有二则。一说:「我姓迦旃延
,净居天中出,为众生说法,令人涅盘城。……色界究竟天,离欲得菩提」。这是色究
竟天成佛的。二说:「我名离尘佛,姓迦多衍那,父名世间主(魏译作梵天主),母名
为具才。我出瞻波城,我之先祖父,从于月种生,故号为月藏」。他名为离尘垢佛,还
有一文,如说:「我在于林野,梵王来惠我,鹿皮三歧杖,膊绦及军...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发个善心,说句公道话

只要存在基本单元,那么唯识就必定难以成立。
当年唯识的创立者世亲之所以要破斥小乘认为的极微,就是为了唯识的建立而服务的。
唯识否定存在不可分割的基本单元,无论是有体积的,还是无体积的,全部否认,按照
唯识的理论,这个世界全部是自己的内识变现出来的,而且是每个人一个阿赖耶识,彻
底否定外境的存在
它和弦理论这种根本没有任何的相通性。
原来世亲论证唯识,用了一些很可笑的东西,比如别人问如果一切都是自己的阿赖耶识
变现,为何大家看到的是相同,世亲用了个可笑的诡辩,他说地狱众生看到水那都是火
湖,而人看到却是正常的水,所以这证明是阿赖耶识变现的。
Y**u
发帖数: 5466
40
☆─────────────────────────────────────☆
TrueStory (不是幸福的坑不挖) 于 (Fri Oct 14 11:10:12 2011, 美东) 提到:
This talk is about the chemical, Dopamine, that people feel in ecstas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xrywDP9Ii0
It makes people want, without even knowing what is to be wanted. It is a
major chemical that people show in infatuation or new relationships. The
speaker also mentions its similar effect in some people's religious
pursuit.
When this chemical fades, the rosy glasses fall, and then t...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1
☆─────────────────────────────────────☆
Yisu (大头教主) 于 (Mon Dec 5 09:37:28 2011, 美东) 提到:
请专楼专用, 谢谢..
发信人: rapier (Avant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开贴扯 '大乘佛化人生' 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5 00:37:50 2011, 美东)
要说汉传佛教不是佛法,有点冤枉它,它会理直气壮地把三法印拿出来挥舞:我都有,
我都有!
如果把真正的佛法比喻成一颗明珠,汉传“大乘”佛教就是一大团包裹着这颗明珠的大
粪,大粪的基本成分是各种各样的外道学说,但是它们在汉传里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做
“方便”,和“大便”押韵,而大部分的汉传佛教学人都啃着大粪津津有味,同时陶醉
在可以用这个“方(大)便”度脱世人上。
============================================
在印顺法师的著作《印度佛教思想史》中,第169页~170页中说:
『佛法说无我,而现在极力说如来藏我,到底我是什么?《大般涅槃经...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42
佛教科学论
堪布索达吉 著
前 言
各位朋友,您好!
我很高兴大家能超越时空,共同地在这佛教与科学接壤的赏心悦目花园中舒心惬意自由
地漫游,并能敞开心灵进行彼此真诚的对话和交流,我作为一名佛教徒,在正式行文之
前,首先顶礼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
“现代科学相距佛教还有多远”,这个问题您思考过吗?
世界上的人们对佛教的态度大概有四种:信仰的、半信半疑的、不信仰但也不反对、反
对的。其中反对者的理由虽然林林总总,但主因不出下面二种:消极逃避、迷信。这些
反对佛教的理由能否站得住脚呢?这些反对者是否真正了解佛法的内容?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科学”奉为至尊至圣。天文学、宇宙学、电子学、生命科学等自
然科学领域及经济、金融、艺术等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割裂研究成果,在人们的心中占有
崇高的地位。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对佛法不太了解,难免有部分人会偏执科学而反对
佛法,这时作为有理智的人应观察一下其余人士对佛法的看法如何。
沈家祯博士说:“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麼是 『五時三教』?
五时三教:
佛於菩提树下丶吉祥草上成佛後,七日中不动不语时,其〔庄严报身〕於天法界说华严
经,此【第一时】也。
七日後以〔应化身〕游行人间,觅憍陈如五人,於鹿野苑说声闻法,建立僧团,此【第
二时第一教】也。
後说大乘般若空,以一切法空丶遣声闻教之执着「我空法有」,此【第三时第二教】也。
由此能兴论主诤,故说唯识经典:如来藏经丶楞伽经丶无上依经丶同性经丶不增不减经
丶显识经丶大般涅盘经……等如来藏系经典。则声闻缘觉法与大乘般若空之争执化为乌
有,融合圆满,此【第四时第三教】如来藏唯识教也。
佛灭前,为示华严法界真实,故说法华,而三教圆满,此【第五时】也。
阿含中之二乘法乃第二时第一教,然已隐含大乘法教於其中,今人不明,妄以如来藏非
真,妄以唯识为假想观,非悟者也。唯识如来藏经典既是最後说,应是最究竟法。乃竟
以先说之方便化城法而非议後说之究竟法,宁有斯理?
譬如世间法律,後立之法优於先立之法,母法优於子法。佛法亦如是,後说之法究竟於
先说之法,唯识如来藏系经典诸法是母,是根本;除去母法,则馀般若法空及二乘我空
等法,皆无所附丽,同於外道断灭论者。【故不应因自身未能证得如来藏,便学一神教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赖耶识是否生灭法
阿赖耶识到底是不是生灭法?我们看见大法师、大居士在书上或者是是在电视上
公开主张:“阿赖耶识是生灭法。”认为阿赖耶识不是真心,或者认为阿赖耶识是 佛
的方便安立,根本没有阿赖耶识存在。因此,我们来探讨:阿赖耶识到底是不是生灭法
?如同以往,我们引经典来加以说明。
《契经》说:【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
。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解释如
下:阿赖耶识常不断绝,为一切染净法之所依止,是诸圣人现行法快乐所住的三昧境界
;也是三界六道一切有情众生以及出生诸佛国土的根本因,常与五乘作种性,也就是人
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如果能够证悟阿赖耶识,未来就能够成就佛道。
这里分两点来详细加以说明:第一,阿赖耶识常不断绝,为一切染净法之所依止。
为什么?由于众生无明,以及不了知生命实相,而造作了种种善业、恶业,都是于意识
分别以后造作而成。但是意识为识阴六识所摄,识阴是六根、六尘相接触而有,其中六
根是五色根及意根。意根无始劫来就在,祂携阿赖耶识投胎,由于阿赖耶识借著父精母
血及母亲的四大,少则三、四...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有二大问题
释印顺在《以佛法研究佛法》中说:佛法有二大问题:一是生死轮回问题,二是
涅槃解脱(成佛)问题。一切佛法,可说都是在这二大问题上作反复说明。如佛法而不
讲这二大问题,那就是变了质的佛法。生死轮回与涅槃解脱,并非佛教特创的教义,印
度其他一般宗教中,十之八九也都讲到这个问题。1
注1 释印顺著,《以佛法研究佛法》,正闻(台北),1992.2 修订一版,页304。
首先,在辨正之前要厘清的是,释印顺说佛法有二大问题,这是有语病的,因为佛
法从来都不会有问题,只有不解佛法错解经义的人才会说佛法有问题,或是在修学过程
之中对诸甚深法义弄不通时说自己仍有问题未解,但都不是佛法本身有问题。此篇评论
虽随顺释印顺之用语,但本质上应该说只有佛法的涅槃智慧才能彻底解脱生死轮回的问
题。释印顺说佛法有二个大问题——生死轮回与涅槃解脱,其实这二
个问题只是一个问题,而且只触及三乘菩提的解脱道,还没有探求到佛菩提道,所
以与成佛无关;释印顺所言“生死轮回要如何解脱而得涅槃”的问题,他以为的这二个
问题,其实只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只是一个问题?因为解脱道完成时就是涅槃解脱,就
没有生死轮回的问题了,所以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核心是缘起”之谬
缘起法是不是佛教的核心?佛教正觉同修会已有多篇论文评述。本文仅从一位学佛
者的观点,以短文来辨正释印顺说“佛教的核心是缘起”,到底对不对?
释印顺在《唯识学探源》说:
《解深密经》的以缘起因果为依他起,作为染净迷悟的所依。这些大乘经,都是以缘
起为宗要的。大乘论方面,也大抵如此。特别是龙树菩萨的开示性空的缘起,反覆的
赞扬缘起,说它是佛法的究竟心要。《中观论》的八不颂是如此,《六十如理论》
也说
:“为应以何法,能断诸生灭?敬礼释迦尊,宣说诸缘起”!
《七十空论》也说:“以诸法性空,故佛说诸法,皆从因缘起,胜义唯如是”。
从三乘圣者的自证方面看,从佛陀的言教方面看,从大乘论典方面看,处处都足以证
实缘起是佛法的心要。所以我说原始佛教的核心,是缘起。1
学佛者都会去探讨:所依是什么?如儿女之所依是父母,父母之所依是祖父母,再
往上推就是曾祖、高祖、天袓、烈袓、太祖,七祖想完了只有远祖、鼻祖,再往前推,
那就是人类的祖先从何而来了,这可是伤脑筋的事!所有的宗教除了佛教以外,其实没
有人搞清楚人类是怎样出生而有的。从前科技不发达是如此,现在科技发达了也是如此
,千年万年后还是会如此。...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1371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我还是无我
「释迦牟尼的惑世任务」第十五章 谁曰无我?
作者:张开基
谁曰无我?言者何人?听闻者又为何人?信者何人?不信者又为何人哉?
印度教主张「梵我」,认为人有一个「真我阿特曼(AAtman)」,虽然曾经出现过「梵
我二元论」,但是,最终还是回归于「梵我合一」,认为「梵就是我,我就是梵(
Brahman)」。
释迦牟尼却反对有一个实存的「我」,主张「无我」,所以他在「三法印」中说:「诸
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盘」。意思是说:「各种事物和正在进行中的各种活动都是
变幻不定不恒久的,在各种森罗万象的现象中,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我』存在,人生最
终极的目标就是达到如如不动,不生不灭的涅盘状态」。
释迦牟尼关于「诸行无常」的说法是比较正确的,宇宙的真理就是变易,所以当然是『
无常』的,而「诸法无我」这句话的本身也是可以成立的,确实不可能有一个『客观的
我』存在;就好像我们不能自己解剖自己的大脑来作研究,不能帮一个『客观的我』沐
浴梳粧打扮,所以「在各种森罗万象的现象中,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我』存在」;这样
的主张是对的,之所以没有出错,是因为因为他这句话没有说完;因为所谓『客观的我
』是相对于『主观的我...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1371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我还是无我
「主思者」
「主思者」是我创造的名词,代表当下「主观的我」,以界定「我」的特殊属性,并和
其他「我」字的使用及其他定义有所区别,不至混肴和误解。
「主思者」是这世间唯一的真实,没有其他任何事物或现象可以抗衡「主思者」的真实
地位,如果要否定「主思者」的真实性,那么这宇宙天地间没有任何真实的存在,连宇
宙天地本身也势必不可能存在。
所以,「主思者」是真实的,也是唯一的,甚至比造物者更真实而唯一。
佛陀说:「诸法无我」,意思是说在世间森罗万象的各种现象中,没有「客观的我」存
在;佛陀这样的说法是对的,因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从「主观的我」中抽离出一个「客
观的我」来让我们观察到或意识到,因为「我」是纯然主观的存有,任何人都不可能从
主观的立场去观察所谓的「客观的我」,也不能说什么「从客观的立场来看我------」
云云。打个比方;就好像全世界第一流的外科医生也不可能为自己的脊椎开刀或者帮自
己更换眼角膜一样。
但是,如果没有但书条件下说「无我」,那就错误了。因为我们可以说「无此、无彼、
无他------」等等,但是站在主观立场时,却不能指着自己的鼻子说「无我」!如果这
样的说法能够成立,那么说...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49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慧广法师《佛教怎样修行》选读7
慧广法师《佛教怎样修行》选读7
第八章 从唯识到唯心、唯智
一、 前言
就像前面所说的,佛教的修行,原则上都不能离开戒定慧的范围。一个人如果想在佛门
中修学有成,就必须做到能戒、能定、能慧,具足这三法。
为什么戒定慧那么重要?这说明了人生有不得不戒(《地藏经》上说:凡人起心动念,
皆在造业。)不得不定(人们不是散乱,就是昏沉。)不得不慧(一切众生皆在无明迷
惑中)之处。人如何会有这不戒、不定、不慧呢?从唯识学中,我们可以找到很明白的
答案。
唯识学主要在说明人生与世界的一切,都是各人的心识所变现,而心又可以分为三种:
即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人们的起心动念,造作善恶,就是第六意识
的作用。散乱与昏沉,虽然不离意识,却是根植於第七末那识的我执,因为执著而有我
,有我就有对待,形成你他,从此产生分别,心便散乱而不能定。如果问:何以会有我
执的第七识呢?这就要谈到第八识了。
第八识原来是宇宙人生的本体,由于体中具有一切种子和功能,所以化生万物。虽然化
生万物,从本体上看来,却是虚妄不实的。无奈,迷于千差万别的现象,人们便忘了本
体,执著虚妄为实在,从第八识中生起第七识的我执和第
B***o
发帖数: 133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Re: 学佛基本问题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契理契机。
(仅供参考)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选自《心声录》:http://www.jzxh.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31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2011-08-22 21:01:21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203
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理与文句
,指一指佛教的根本胜义与修行的要径。(一九八七年演讲于北京莲舍)
(一) 本师证悟的无上胜义谛
(二) 生死苦海六道轮回
(三) 背觉合尘与背尘合觉勤
(四) 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五) 真觉路会归净土
(六) 觉路进程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具有航海地图与罗盘
;欲证究竟果觉,成就无上菩提,对于无上的圣教,必先有正确的基本认识。在修行的
道路上,能辨别重要的途径,在佛教正道之中,居首位的便是正知正见。在密法中见,
修,行,果,先有正见,才有正修。所以本文之目的,试图用浅显的道...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