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四念处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U
发帖数: 7025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逻辑混乱。
阿罗汉贪嗔痴永尽,恒住正念正智,这是别人可以观察检验的。光是会钥匙在哪想不起来,就可以显示没有恒住正念,非阿罗汉。其他检验方法多著呢,不懂阿含、不修四念处的,自然莫名其妙。
四圣谛的苦、集,没证果的也可以现观少分。初果向就可以肯定八正道是解脱道,无余道解脱。这是佛陀记说圣弟子的共同体验。你认为佛陀在阿含经中说谎嘛?
这跟禅者自觉真心常住不变,纯主观无法验证而且违正理、违圣教的体验,能比吗?谁要依主观体验成立新宗教是ta的自由,冒充佛说就太那个了。
a***n
发帖数: 1993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依runsun说的,阿罗汉病痛来了难以忍受,算有恒住正念么?
禅师们互相勘验是常有的事

起来,就可以显示没有恒住正念,非阿罗汉。其他检验方法多著呢,不懂阿含、不修四
念处的,自然莫名其妙。
余道解脱。这是佛陀记说圣弟子的共同体验。你认为佛陀在阿含经中说谎嘛?
谁要依主观体验成立新宗教是ta的自由,冒充佛说就太那个了。
S**U
发帖数: 7025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比较喜欢的阿含经的一段
原始佛法的特征,是从凡夫当下可见的现象下手,苦圣谛观五蕴无常,是当下可见的现象;从烦恼而有苦,也是当下可见的现象。修行与教理完全一致,都是观当下可以检验的无常、苦、无我。修四念处,现观四圣谛,成就解脱,道理与方法是很清楚的。
净土不是凡夫当下可见的境界,要靠信。修净土法门首先要对净土与佛有信心,依信心,精进念佛名号,净念相继,得念佛三昧(定)。这是以信入门,成就五根、五力中的信、精进、念、定。最后的慧,还是要依正见修无我观。
b**d
发帖数: 7644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比较喜欢的阿含经的一段
NO NO. 修净土法门的人大多开始对净土没有很大的信心。 你说的净土法门的修法,跟
书本可能一致,但是实际上现在人家都不是这么修的。

现象;从烦恼而有苦,也是当下可见的现象。修行与教理完全一致,都是观当下可以检
验的无常、苦、无我。修四念处,现观四圣谛,成就解脱,道理与方法是很清楚的。
心,精进念佛名号,净念相继,得念佛三昧(定)。这是以信入门,成就五根、五力中
的信、精进、念、定。最后的慧,还是要依正见修无我观。
S**U
发帖数: 702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佛教简史(修订版)
现存的佛教有三个主要的传统∶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以东南亚为腹地发展的南传佛教,三藏是以巴利文记载,教理强调四圣谛与缘起,修行包括四念处、内观禅法等;汉传佛教则包括禅宗、净土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三藏是以汉文记载,教理强调般若与佛性;在西藏、蒙古等地流行的的藏传佛教,三藏是以藏文记载。上述这些传统目前都在西方国家蓬勃发展。虽然,这些教派各自有不同的经典和修行方法(例如参公案),导师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与佛陀的核心教导有关。
原始佛教时期
释尊在菩提树下悟入四圣谛的那一刻,就是世间佛法的起源。当时释尊的年龄为三十五岁(大约是西元前528年),他体悟到世间的一切都是不圆满、不安稳的,所有众生因为不如实知见四圣谛,导致必须在永无止尽的六道轮回里,承受不必要的痛苦。虽然佛法甚深微妙,但是还是有善根成熟的众生能够了解,所以释尊决定向受苦的众生,宣说灭苦的解脱之道,也就是八正道。佛陀第一次说法,就是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中对五比丘讲《转法轮经》,开示四圣谛。
释尊在印度中部的恒河平原来回行脚、布道四十五年,传递他深广、超凡的觉悟。有时他直截了当地开示,有时则详尽阐述,教导如何...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6

味是贪爱、欲贪、爱染
患是知道有这样的爱染,会有祸患,也就苦(或叫烦恼)
离是离此贪爱,离此苦。出离心。
也就是经常在佛经上看到的句子的形式 : 无常、苦(患)、厌离(离),
接着通常是喜贪尽,然后心解脱,接着自证涅盘。
可见有多重要。
当然,每个动作都还有实修时的细腻处。
因为苦,才有离。
因为离,配合 亲见缘起+正见、正思维,才有可能有正智。(初果)
培养正智后才能在”我”将起之时,于内观中自然消除。也就调伏欲贪(二果)
然后导致欲贪永不再生起。也就是断欲贪。(三果)
最终,断无明,”我”永远不再落入五蕴中,如同绳索自然断落(四果)
每一个动作前面,都有环环相扣的原因。
例如,先有欲贪,才有苦。有苦,才有离。
没体会苦,其实说离,我个人觉得是骗人的。(至少我觉得是我自己自欺而已)
依有经验的法师说(也不是我说的),实修若是老实照着佛陀的教导修行,
你自己看阿含就会明白你要干什么,要如何修。
没实修,我自己看阿含就觉得,没有深奥的名词,高深的诠释,
很浅显,挺无聊的句子。
可佛陀就是这样说的,剩下就是实际做,自己就体会到了,
也许佛陀觉得多做高深的境界上诠释没多大用处吧? 或...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明灭了,行如何灭?

Ya 整个四念处都要正思维
应该说,从初修佛法,到阿罗汉,都要正思维,
阿罗汉则随时随地都正思维,不退还。
应该说,从初修佛法,到阿罗汉
都要 观察(正念正知), 正见正思维,
也就是八正道
能保持多少 观察(正念正知),正见正思维, 就有多少正定。
而阿罗汉则随时随地都在八正道之中,不退还。也就是完美的正定。

发帖数: 1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人生大梦之形成
谈到五欲,一般人所了解的通常是指财、色、名、食、睡等五种粗重的欲望;也就
是对于财物、男女色、名声、酒肉饮食以及睡眠等五种世间粗重境界的贪欲。而在佛法
当中,所谈的范围则就非常地宽广,把六种感官所接触到的五尘境界全都函盖在内了;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个识,在面对色尘、
声尘以及香、味、触尘等五种五尘境界的时候,就会对其中的韵味等等产生了乐受而爱
著不舍,因此而生起了贪著之心,想方设法想要继续追求或者保有,所以才称之为五欲
。而意识在这同时,又能够了别五尘境上所显现的微细法尘,产生了对事物的种种认识
,以及得失、分别等等的境界差别;所以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境界,又合称
为六尘。
一般凡夫众生因为不了解五欲六尘本自虚妄不实,而执著以为是真实接触到、得到
的境界,所以就不断想方设法想要去执取,甚至不择手段而去造作了种种的恶业。而佛
弟子在听闻四念处、四圣谛等基础佛法知见之后呢,知道执著五欲六尘就是在积集未来
生死轮转的苦因,所以应当要摄心内住,而远离五欲六尘的贪爱。有许多修行人因此就
远避到渺无人烟的荒山野地,有的人因为没有办法降伏男女欲...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印度佛教的发展阶段
印度佛教(Indian Buddhism)产生和流传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创始人是悉达多·乔答
摩,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简称佛陀(觉者)。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原始佛教
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约为公元前6一前5世纪。佛陀的说教
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
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
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諦”、
“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其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其次
,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的学说。后
入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
、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
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创立的僧团中允许各个种姓和贱民参加。另外,还容许教团
中包括过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二众。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
S**U
发帖数: 702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叫"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相应部55相应55经/入流果经
「比丘们!当这四法已修习、已多修习时,导向入流果的作证,哪四个呢?结交善知识、正法的听闻、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比丘们!当这四法已修习、已多修习时,
导向入流果的作证。」
杂阿含1125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四种须陀洹道分∶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path=SA1125.htm
论师解释,「随法行」的「随法」、「次法向」的「次法」指八正道。
闻思的是八正道,修的也是八正道,导向苦灭。对八正道多方面的开展,说为三十七道
品,如四念处等。这是佛初转法轮,说四圣谛的意义-以八正道导向苦灭。
藏传的宗喀巴大师在广论里,也主张依经论指导修行,所以广论中广引经论说明如何修
,驳斥离开经论另有修法的见解。

..
Y**u
发帖数: 5466
11
☆─────────────────────────────────────☆
freeman08 (平常心) 于 (Fri Aug 26 21:28:57 2011, 美东) 提到:
只问耕耘,不是只管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不讲方法。
原来我心里一直有一种理解,好像只问耕耘纯粹就是一种踏踏实实、老老实实的心理态
度,不要使劲问。
最近发现这个不对,不全面,有偏颇。
现在理解,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说的是一种方法,一种科学方法。
只问耕耘的意思不仅仅是只管耕耘。
而是指:当你真的遇到过来人了,你重点应该问他:
这树,这庄稼,你怎么种的?每一步,每一阶段,你到底怎么耕耘,才结出你的果实来。
我想要你的果实,不过你的果实是你的,什么味道,我吃不到,也就不麻烦你解释太多
了,解释再多。我也不知道。
我只想自己也种出来。所以你就告诉我怎么种就是了。我严格按照你的方法,种出来的
就应该是同样的果实。
---------
这是正解。
要问方法,而不是让人傻乎乎地,一厢情愿地刨地球。
也不是不问耕耘,只问收获,一定要想像别人的东西自己都有了。
然后问了半天,只是想说你那个东西就是我家的梨。
更...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佛教简史
现今的佛教分支派别大致可以分成三个主要的传统∶以东南亚为腹地发展的南传佛教,修行包括四念处、内观禅法等;大乘佛教则指禅宗、净土宗、唯识宗、天台
宗、华严宗等;以及在西藏的金刚乘佛教。上述这些传统目前都在西方国家蓬勃发展。虽然,这些教派各自有不同的强调重点和修行方法(如∶公案的运用),导师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它们全部都与佛陀的核心教旨有关。
原始佛教
释尊悟入四圣谛的那一刻,就是世间佛法的起源。当时释尊的年龄为三十五岁(大约是西元前528年),他体悟到世间的一切都是不圆满、不安稳的,他的觉醒,了解到娑婆世界的所有众生,因为不明了四圣谛,导致必须在永无止尽的六道轮回里,承受不必要的痛苦。于是,释尊决定「逆著时代潮流」,向受苦的众生,宣说灭苦的解脱之道,也就是八正道。
有四十五年的时间,释尊在印度中部的恒河平原来回行脚、布道,传递他深广、超凡的觉悟。有时他直截了当地开示,有时则详尽阐述,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与修行现见四圣谛密切结合的教理体系。这个修行与教理的体系,被称为原始佛教。释尊觉悟与开示的教法,后来透过许\\\多宗派传承下来,并扩展到许\\\多国家。其中还有不少宗派,至今依...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13
来自主题: Family版 - 可怜的美国老头老太。
你是说四谛么?
可以看这里
http://baike.baidu.com/view/8741.htm
四谛,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痛苦(苦)、
痛苦的原因(集,समुदय samudaya)、
消灭痛苦(灭,निरोध nirodha)、
消灭痛苦的方法(道,मार्ग mārga),合称“四谛
”。
第一,苦谛:是三界内的苦果,苦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
第二,集谛:是三界内的苦因,集意谓集聚,把见惑八十八使,和思惑八十一品的烦恼
,统统集聚起来而成业因,随业感报,所以招感苦谛三苦,八苦,无量诸苦的苦果。
第三、灭谛:是出世的果。灭是寂灭,就是罗汉所证的寂灭涅盘。他们在因地之中修行
三十七助道品,断除了见思烦恼之惑,灭除了分段生死之苦,所以证入不生不灭的有余
依和无余依涅盘乐果,这叫做灭谛。
第四、道谛:是出世的因,道是道品,就是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
g**r
发帖数: 42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念佛往生的原理
念佛往生的原理
http://www.chlotus.net/taixu/tx7-40.txt
太虚大师
──二十年八月在华北居士林讲──
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思议力
。如依何等因得
何等果,造何等业感何等报,有何等境起何等心,有何等心明何等境
,由何等现熏何
等种,由何等种起何等现,这是因果通常法则,可以心识分别思量的
。由这种因果通
常道理,所以造上品五逆、十恶业的,当堕地狱;造中品五逆、十恶
业的,当堕饿鬼;
造下品五逆、十恶业的,当堕畜生。行下品五戒、十善的,感阿修罗
报;行中品五戒、
十善的,生人道中;行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六欲天;行上品五戒、
十善而兼四禅、
八定的,可生色、无色界天。观四谛理,修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
足、五根、五力、
七觉支、八圣道、可了生死而证声闻果。观十二缘起,从缘起流转门
入还灭门,由无
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而得解脱证缘觉果。行六度或十度而成佛果
。以上所说的造
三品十恶业因,感生三恶趣果,由造三品五戒、十善因,感生三善趣
果,由修出世三
乘学因,感得三乘圣者的果,这种由何等业因成何等报果,都是据可
思议
r****n
发帖数: 8253
15
为什么外道认为只有经过专注,只有修专注禅定,制心一处才能悟道呢?
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存在一个固定的“观察者”,因为这个观察者乱动,乱转所以才导致
无法发现真相。要悟道必须先得让那个观察者停止乱动乱转,必须得专注于某个固定的
目标或者主题,制心一处。
印度教称这个观察者为梵,或者叫灵魂。道教认为这个观察者叫做“大道”,大乘伪佛
教认为这个观察者叫做阿赖耶,如来藏,本心,自性。密宗大圆满认为这个观察者是本
觉。
他们所谓的无我,并非佛法说的非主宰,非独立,非恒常,他们说的无我是所谓能所不
二,梵我不二,心相不二,万物一体,心相一元。几乎都是不二论。
这种东西非常迎合有贪心的人的需要,因为它看起来可以无所不能,极具诱惑力。那些
所谓悟道的人变成上帝,甚至可以造出世界和宇宙,或者遨游天地,长生不死。
追求这些目标的人,并非想什么度人,所谓的度人不过是自欺的幌子,更主要的想做无
所不能的上帝。想做主宰,美其名曰:追求自由。
有贪心,魔就会趁虚而入,就会蒙蔽自心,幻觉就会产生。。。
抱持这种深刻我见的人,毫无任何可能理解佛陀所说的禅那。无法明白四念处的要义,
哪怕再强大的专注禅定都没有意义,甚至只有
r******3
发帖数: 586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以慈悲为修行的支持
这个我知道,但是类似的经典,确实不多。而且这里所说的悲到底是什么,也没解释。
我对这类经典当中出现频率较少,和主要教义有矛盾冲突,而且我自己也感觉不太对劲
的,只能暂时放下。
悲,如果是要拔除众生苦,这与整个解脱道和佛陀所说的一些冲突。
声闻弟子修这个拔除众生苦的心,非常奇怪。

未至,我等可过外道精舍。尔时、众多比丘即入外道精舍,与诸外道出家共相问讯慰劳
已,于一面坐。
分,不趣涅盘。善摄其心,住四念处,心与慈俱,无怨、无嫉、亦无瞠恚,广大无量,
善修充满;四方、四维、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嫉、亦无瞠恚,广大无
量善修习充满。如是修习悲,喜,舍心俱,亦如是说。我等亦复为诸弟子作如是说,我
等与彼沙门瞿昙,有何等异,所谓俱能说法」!
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以彼外道出家所说,广白世
尊。
悲、喜、舍心,为何所胜?如是问时,彼诸外道出家,心则骇散,或说外异事,或瞠慢
、毁呰,违背不忍,或默然萎熟低头,失辩思惟而住。所以者何?我不见诸天、魔、梵
,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闻我所说随顺乐者,唯除如来及声闻众者。
多修习,识入处最胜;舍心修习、多修习,...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177
17
关于science,其实佛和科学家们都在找“真相”,之所以佛是觉者,可以用两个例子:
一个是从宏观上说,佛经说这个宇宙有像地球这样的星球很多很多
比如:“《瞻部洲品第一》里面记录着佛陀揭示的宇宙星球数字。当然,古印度人不会
用「宇宙」二字,也不用「星球」二字,当时的字词是「世界」。佛说:
一日月所行处,照四天下,如是等类,四天世界,有千日月所照之处,此则名为一千世
界。”
从微观上说,现在最流行的EPIGENETIC说的不正是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道理吗
?无常不正在此很好的诠释了?吗
这些是现代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的课题,佛已经在两千多年前说出来了。而且像精神行为
学这类很难重复的科学,佛法里的心法已早也有说。
科学是真实的,佛法是真实的。而且二者都在用客观的角度探索真相。
“认知”需要因缘,有的地区的人一辈子也不知道科学,就像很多人不能了解佛法一样
,佛法是要亲证的,所以佛说以四念处为依止,首先就是用自己的身体来做证。不是去
跟人吵吵架,读读一些书就可以了

了。
z*****n
发帖数: 95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生法忍
忍,这里是“安住”的意思,处于于某状态。不是常人说的忍、压制内心的嗔等。
多读阿含经,多思维善法,于生活中按照正法而行,修四念处,自然心中时时正念,解
脱有望。
r****n
发帖数: 8253
19

唉,那段经文说的是依止,是依靠,凭借的意思,不是止观的止。
那段经文大体意思是修行要心内求法,以自为师,以法为师,不外求,勤修四念处。
类似的一段翻译是“汝等當自為洲,汝等當自歸依,勿他歸依。當以法為洲,以法為歸
依。”
我大概提示你一下,止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止禅的止,代表修安止定,修四禅八定,这
个不是必须要修的。
另外一个意思是不乱,是心一境性,而这个是必须的,修纯观的时候也照样有这种不乱
的定,只是和四禅八定性质不一样而已,是刹那定,或者有人也称为近行定。
你连那段意思非常明显的经文都弄错,而且至今都没说出止和观到底是什么?
希望你好好面对反省。
什么叫分别心,明辨是非也是分别心?没分别心就是正确错误不分,糊里糊涂,一切圆融?
S**U
发帖数: 7025
20
论师分析修行人的特性,法行人是对有过失的事物看到过失,嗔行人是对没有过失的事物看到过失。信行人与贪行人刚好相反。你可能属于法行人。
嗔行人修慈心观,希望自己与众生快乐,就会影响平时的作意,多注意可爱的方向。
如果修四念处,对自己的作意容易注意,当警觉到作意是注意负面的时候,就转变作意到正面希望的结果。五遍行心所的心路过程中(作意、触、受、想、思),当心喜欢这个结果(受心所),心里把想要的结果变得明确(想心所),再由思心所努力,思心所的作用是集合其他心所完成目标。这样从作意开始转,心就转往正面。
一个负面的心路过程,是注意负面的,心不喜欢这个结果,心里把这个不好的结果变得更明确(哎呀,多...),决定采取行动避免。
所以如理作意是转变的关键。而如理作意要靠念力警觉。
r****n
发帖数: 7315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起来,就可以显示没有恒住正念,非阿罗汉。其他检验方法多著呢,不懂阿含、不修四
念处的,自然莫名其妙。
余道解脱。这是佛陀记说圣弟子的共同体验。你认为佛陀在阿含经中说谎嘛?
谁要依主观体验成立新宗教是ta的自由,冒充佛说就太那个了。
整个就是迷信。
G**W
发帖数: 186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佛陀肯定不会说谎,问题在於See弟主观选择相信,更不在大乘明心是自由心証而初果
向能验証什么的etc...阿See拿什么验証 ?难道不是心?而是用血压器 ?别闹了行不
行,哥很累.

起来,就可以显示没有恒住正念,非阿罗汉。其他检验方法多著呢,不懂阿含、不修四
念处的,自然莫名其妙。
余道解脱。这是佛陀记说圣弟子的共同体验。你认为佛陀在阿含经中说谎嘛?
谁要依主观体验成立新宗教是ta的自由,冒充佛说就太那个了。
c***h
发帖数: 2262
23

感谢法友以上说明
阅读过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0/Wisdom/31507927.html
但是之所以要现观而不采概念,是否是因为现观”震撼力”强,效果强?
关于现观
比方说,观察别人年纪变老或死亡,或者自己变老,或一件熟悉的物品毁坏,
直接起一个生灭无常的感受。
这样似乎也不是概念,而是直接体验,直接感受。
但是一般我们应该不会把这样的观察称为现观。
而会把观察四大及其细微特色称为现观。
这之间有何差别呢?
另,所谓初禅至四禅,是否有分安止定的初禅至四禅及观禅的初禅至四禅?
S**U
发帖数: 7025
24

http://www.mitbbs.com/article/Wisdom/31507653_4.html
安止定分初禅至四禅与四无色定,初禅至四禅是经说的正定。观禅论师说是刹那定,定
力据说可以相当于初禅。
N*******n
发帖数: 348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佛教简史(修订版)
已经跟你说了,这样改写不道德。你这样改写,再加个连接,别人以为此文通篇都是原
作者的意思,但其实未必。你要这样发表,最少要在你改过的地方加上注明是你改写。
“诚实做人”这个要求对学佛人算高要求吗?
再说,你又发这个修订版是啥意思啊?是不是你觉得这样就可以掩盖你上一次发表的时
候显露的剽窃和撒谎的污点?

展的南传佛教,三藏是以巴利文记载,教理强调四圣谛与缘起,修行包括四念处、内观
禅法等;汉传佛教则包括禅宗、净土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三藏是以汉文记
载,教理强调般若与佛性;在西藏、蒙古等地流行的的藏传佛教,三藏是以藏文记载。
上述这些传统目前都在西方国家蓬勃发展。虽然,这些教派各自有不同的经典和修行方
法(例如参公案),导师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与佛陀的核心教导有关。
五岁(大约是西元前528年),他体悟到世间的一切都是不圆满、不安稳的,所有众生
因为不如实知见四圣谛,导致必须在永无止尽的六道轮回里,承受不必要的痛苦。虽然
佛法甚深微妙,但是还是有善根成熟的众生能够了解,所以释尊决定向受苦的众生,宣
说灭苦的解脱之道,也就是八正道。佛陀第一次说法,就是在波罗奈国鹿野苑...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佛教简史(修订版)
剽!

展的南传佛教,三藏是以巴利文记载,教理强调四圣谛与缘起,修行包括四念处、内观
禅法等;汉传佛教则包括禅宗、净土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三藏是以汉文记
载,教理强调般若与佛性;在西藏、蒙古等地流行的的藏传佛教,三藏是以藏文记载。
上述这些传统目前都在西方国家蓬勃发展。虽然,这些教派各自有不同的经典和修行方
法(例如参公案),导师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与佛陀的核心教导有关。
五岁(大约是西元前528年),他体悟到世间的一切都是不圆满、不安稳的,所有众生
因为不如实知见四圣谛,导致必须在永无止尽的六道轮回里,承受不必要的痛苦。虽然
佛法甚深微妙,但是还是有善根成熟的众生能够了解,所以释尊决定向受苦的众生,宣
说灭苦的解脱之道,也就是八正道。佛陀第一次说法,就是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中对五比
丘讲《转法轮经》,开示四圣谛。
时他直截了当地开示,有时则详尽阐述,教导如何才能今生安乐,来世安乐,以及如何
修行现观四圣谛而灭苦。释尊觉悟与开示的教法,后来透过许\多宗派传承下来,并扩
展到许\多国家。其中还有不少宗派,至今依然十分兴盛。
教团体的重心还是在出家众,包括众多的阿罗汉(即...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7

大哉问 你等于在问,佛法说甚么,清净道论说甚么
说最多的 断无明 断贪爱
我自己综合起来看,大方向是 :
1正见正思惟为基础,观无常、无我(非我 不异我 不相在)
正思惟无常、无我。 断无明
2正见正思惟为基础,味 患 离。
正思惟味 患 离。 断贪爱
目前 我个人认为 不一定正确
最重要的是以正见、正思惟 严守六根六触,不放逸,
直到阿罗汉
阿罗汉就是随时六根六触,不放逸,随时都已经正见正思惟,不会退还。
保持正见很难喔
理解比较容易。 当遇到事情的时候,正见快速升起严密防守,很难很难
我们都知道人会死,都知道无常无我,
可当亲人过世,正见却无法升起,以致于悲伤空虚。
只要漏了一剎那,让邪见(我见)入侵,你就会悲伤空虚。
若能 六根六触时保持正见,则是智。
总是一步一步,随着观察越细 越严密,随着正见正思惟力度越强
逐渐,智,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越来越明。
总的说,就是这样。
首先要观察得到,观察不到,就防范不到,没用。
所以内观要很细,观察每一个很细的时间的身心变化,
观察无常现象(包含不连续、变异),观察集灭现象(苦的形成过程),
随顺观随顺觉。
其次,...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177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条好建议, 30个包子
建议版主以四念处为依止,勤修至见法,正念建立之时,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若不然,倒正颠倒。
c***h
发帖数: 2262
29

你的这个问题,应该问博学多闻的SeeU, 他南北门派都有广博精深研究。
我孤陋寡闻,看的书少,认识的法师更少,不适合回答这种问题。
所以也无法说出哪个法师,哪本书,上面清楚的写了什么。
而且,你这问题,大哉问,应该是自己实证才能知道,
套佛陀的话,
不要大众说就信
不要导师说就信,(也不要以为佛陀说的就对)
不要相信经典
那么我说的你信吗?
某法师说的你信吗?
某门派说的你信吗?
一大堆”经”说的五花八门的方法,你信吗?
我只能免强回答一些枝节问题,看哪些书比较可能是灭苦的方法。
最完整的方法是佛陀在阿含中所提的实修方法,三十七道品
八正道、四念处、七觉支、四正勤、五根、五力等。
超级完整,应该没有哪个南北门派能胜过,都是针对实修要点互补做提示。
可惜点到为止
最好是实修的时候去翻阿含,对应之,仔细思考,就会比较清楚佛陀在说什么,
要确定三十七道品能不能消除忧悲恼苦
似乎连佛陀也说不清楚,只告诉我们方法,无法用说的证明,
证明得靠自己修行实证,
次之,就是暂时相信佛陀,
再次之就是暂时相信佛陀当时的阿罗汉弟子是修三十七道品证阿罗汉果。
大乘的方法,我就不懂了,
要问谁念佛真的去过极乐...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76
30
多谢提问,我就再给大家考一段,科普一下。 我贴这文章只是给大造口业而不自知的
人一个善意的提醒,至于您信不信,大家见仁见智。
了知谤法舍法的过患
在这个世界最珍贵的莫过于佛法。昔日世尊因地为求一偈,不惜越过刀山火海,舍弃头
目脑髓;常啼菩萨卖身出血只为求得般若法门;善财童子百城烟水不辞辛劳参叩百一十
位善知识;二祖慧可为得安心大法毅然断臂,诸佛菩萨如是舍身敬法,其原因何在呢?
因为佛法是一切世出世间安乐的唯一源泉,下至人天善趣的世间安乐,上至声缘菩萨佛
陀的出世解脱,其中无一不由修持佛法而产生。对于此安乐之源的正法,如以妄心肆意
毁谤,则会造下极为深重的罪业。
依经论所示,毁谤正法者与三世诸佛、菩萨、声闻、独觉、空行、护法为敌,挑坏无量
众生的正法眼目,使其蒙受极大损害,故而罪业弥天,甚于毁坏南赡部洲一切佛塔及杀
害殑伽沙数阿罗汉。勿论真实谤法即相似谤法亦罪超五无间业。又毁谤正法者舍弃三世
如来平等觉智、一切种智,亦是谤法谤僧,失坏皈依戒、菩萨根本戒、三昧耶根本戒。
谤法者自坏其身亦坏他身,自饮毒药亦令他饮,自无信心令他无信。谤法者佛尚不愿听
闻其名,何况以眼视之?见闻信敬礼拜恭敬听其...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1


这世间有佛陀走过 (佛)
有佛陀亲说的阿含正法流传 (法)
看到佛陀画出来的路 – 四念处 七觉支 八正道
念住、内观五蕴、正思维味患离
自依、法依 莫异依
世间有初果圣人作证,有阿罗汉作证。 (僧)
我不是修泰缅上座部,但我有信心。
差之毫厘有可能会失之千里,也希望佛法莫被扭曲,否则后世无人能得渡。
P******n
发帖数: 329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妙法莲华经 简介
不清楚来历,却说“确有初果阿罗汉这个说法”?
佛法的最终目的是成佛,这个说法有来历吗?
阿罗汉与佛的区别,在阿含经里写得清清楚楚,可不是什么有没有救助大众的菩提心,
而是佛对四圣谛八正道是自觉自悟的,而阿罗汉声闻弟子是佛教导后才知道的。而且他
们所证的解脱是没有差别的。请看中阿含经145经里的一段:
梵志瞿默目揵连即问曰。阿难。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
脱。此三解脱有何差别。有何胜如。
尊者阿难答曰。目揵连。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脱。此
三解脱无有差别。亦无胜如。
以及杂阿含经75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比丘于色厌.离欲.灭.不起
.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如是受.想.行.识。厌.离欲.灭.不起.解脱。
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比丘亦于色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如是受.想.行
.识。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比丘。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有何
差别。
比丘白佛。如来为法根.为法眼.为法依。唯愿世尊为诸比丘广说此义。诸比丘闻已。
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下的力量

依目前所知较可靠是佛陀所说的经典的记载,如下。
你可以问一下网友,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也许很多人与我观点相同或相似 : )
相应部22相应58经/遍正觉者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色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
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色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
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受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
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受的厌、……(中略)被称为『慧
解脱者』。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想的……对行的……经由对识的厌、离贪
、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识的厌
、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那里,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有什么高下,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差别呢?」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大德!如果世尊
能说明这所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的。」
「...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下的力量
谢谢你为我查找!
恩,我理解了。
五石兄,你看,按照这里的说法,不用到最后一层才是解脱的,倒数第二层也是解脱的
。最后一层,是道。

离贪
、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识的厌
、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那里,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有什么高下,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差别呢?」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大德!如果世尊
能说明这所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的。」
「那样的话,比丘们!你们要听!你们要好好作意!我要说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这么说: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是未生起道的创始者;未出生道的生产者;未
宣说道的宣说者,是道的了知者;道的知者;道的熟知者。又,比丘们![其]弟子现在
住于道的随行,以后为具备者。
比丘们!对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这是高下,这是不同,这是差
别。」
==========================================================...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下的力量

依目前所知较可靠是佛陀所说的经典的记载,如下。
你可以问一下网友,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也许很多人与我观点相同或相似 : )
相应部22相应58经/遍正觉者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色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
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色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
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受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
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受的厌、……(中略)被称为『慧
解脱者』。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经由对想的……对行的……经由对识的厌、离贪
、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识的厌
、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那里,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有什么高下,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差别呢?」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大德!如果世尊
能说明这所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的。」
「...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下的力量
谢谢你为我查找!
恩,我理解了。
五石兄,你看,按照这里的说法,不用到最后一层才是解脱的,倒数第二层也是解脱的
。最后一层,是道。

离贪
、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遍正觉者』。比丘们!比丘慧解脱者也经由对识的厌
、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被称为『慧解脱者』。
那里,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有什么高下,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差别呢?」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大德!如果世尊
能说明这所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的。」
「那样的话,比丘们!你们要听!你们要好好作意!我要说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这么说: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是未生起道的创始者;未出生道的生产者;未
宣说道的宣说者,是道的了知者;道的知者;道的熟知者。又,比丘们![其]弟子现在
住于道的随行,以后为具备者。
比丘们!对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与慧解脱比丘,这是高下,这是不同,这是差
别。」
==========================================================...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37
广论应该说是对后期佛教总结的论著里较为出色的,里面有大量后期佛教才出现的东西,
而佛法最根本的部分也就是止观的修习则讲的极其晦涩,广论的止观章
是我读过的汉文佛典(不论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里最难读的,一方面是翻译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也是原作者对止观的理解或者说后期佛教对止观的理解的混乱导致的。后来
看英文的确实好懂不少。
和阿含对比可以看出广论在实修方面已经远离了佛陀的教导。在修止方面,广论推崇观
想佛像(这也是和后面密宗修行有紧密的联系),而阿含里佛陀则主要推荐阿那般那念
也就是呼吸,修观方面,广论非常含糊其词,大量篇幅驳斥其他修观的方法包括中观自
续派的一些说法,主要是需不需要“作意”,以及“思所成慧”的内涵,但是对最重要
的“修所成慧”则语焉不详。而在阿含里佛陀教导的修观是修习四念处,直接观察五蕴
,这两者的差别是巨大的。
我看止观章的时候正好也在学习瑜伽师地论,发现广论里有很多内容和瑜伽师地论里的
极其类似,他们要么是同源,要么就是互抄的,反正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
作为在广论学习上花了大量时间和心血的过来人,劝楼主还是不要跳广论这个大坑了。
Y**u
发帖数: 5466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光有禅定是不够的
道理上堪布开示的是非常对的。 然而我觉的在今天的这个时代, 禅定是应该大力提
倡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尽管禅定不能直接导致解脱, 但是没有禅定, 智慧的
启发将会是非常难的。 禅定是修行其它法门的重要基础, 也是我们今天大部分人所缺
乏的。 今天有多少人能到初禅呢? 我看应该不会多, 因为那并不是很容易, 尤其是
没有痛下决心去实践。 初禅都没有, 后面的几乎不用想了。。:)
同样是修四念处, 同样是修金刚经, 亦或是同样是修大圆满, 有禅定和没禅定那是
天上地下的效果。。 禅宗中就有很多记载, 一些禅师有很好的修定的功夫, 只需要
有人告诉他如何去观, 就可以立刻成就的。 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前提, 修念, 修观都
不会效果很快。。很慢, 也容易退转。。
所以, 借这个帖子俺大力提倡一下禅定。 修禅定要小心我慢心。。。因为禅定好的
人一般我慢心会成长。。要了解禅定不过是人天法, 是真正进入修行解脱法的有力工
具而已,不以此为归属, 这大概就是原贴要提倡的精神。。
c***h
发帖数: 2262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蕴皆空

五蕴是组合一体,一起运作,就像汽车要跑,是所有零件一起运作
五蕴个别看是存在,组合看也是存在
无论个别看、组合看, 在佛陀深湛内观看来都没有”我”,在世俗的人看来都有”我”
存在,会升起(集)
e.g. 我们有时会生气,但气也会消
生气时,生气存在(集,升起)
气消时,生气不存在(灭)
但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不实而生” : (空)
以这态度看”生气” (五蕴的集、灭) ,不管五蕴组合看”生气”,或个别看五蕴,都
没有”我”
但要真的很深湛的内观才看得到,看到无明缘行,指令(行)是这样发出,这样形成”我
”的认知(我识)
如果没有修行具有深湛的内观,只是泛泛而谈,就与一般世间哲学家没两样
就想我前面说的,拿着榔头到处敲,反正也敲不到钉子,没用。
(当然敲久了也许会不小心敲到一下钉子)
甚么是钉子?
就是你屏除五盖(贪嗔掉悔昏沉疑),屏除部分五取蕴,内心清净下,
亲见身心的运作(见缘起),证实无误(色受想行识都没有”我”,”我”的确是假象),
用大榔头(无常、空、无我)用力敲下去(正思维)
这样就能钉到你的脑中,彻底改变思考行为
并且,大榔头不是钉一下就好,是24...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0

何谓“住” ?
缘起法中,当我们生”受”之后,接着”爱取有”
“有”就像在脑袋钉一根钉子,影响到以后,称为”造业”
然后轮回不已
例如 一看到帅哥美女,心里喜欢乐受,贪爱,想据为己有
影响到以后
也就是明天你继续想帅哥美女,后天继续想…. 朝思暮想 轮回不已
“无所住”,不会这样
一看到帅哥美女,也许心里喜欢乐受,贪爱,但不会想据为己有(也就是不会影响到以
后,称为不造业)
明天,船过水无痕 该干嘛干嘛 该想甚么想甚么
或者当下就船过水无痕
境界高的,也许无明,也许有不好的”想行识”
但不会有”受”,当下就不会贪爱,据为己有
境界再高,直接”明”,不再”无明缘行”(“业”的表现出来)
境界低些的,有”受”,但会不走到据为己有
不论”住” 或 “无所住”
这种事每天都发生在日常生活里,不神秘难测,也不是高深莫明
都在说一件事,止住贪爱,就这么简单 不要想得太复杂艰深
方法就是般若经里常说的四念处,内观缘起
开始时,不熟练,常要记得要”无所住” 要”忍辱”
久了熟练了,就很习惯了,不会一直挂在心里要记得如何”无所住” 如何”忍辱”
当你习惯了,不会一直挂在心里要记得如何”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佛教本身存在一系列潜在的危机
https://chanworld.org/2018/01/18/%E4%BD%9B%E6%95%99%E6%9C%AC%E8%BA%AB%E5%AD%
98%E5%9C%A8%E4%B8%80%E7%B3%BB%E5%88%97%E6%BD%9C%E5%9C%A8%E7%9A%84%E5%8D%B1%
E6%9C%BA/
一、前言
自从伟大的古印度圣人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觉悟成佛和创立佛教
以来,佛教源远流长,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精神的超越,提供了丰富
的和实践性的解决方案。尽管佛教在历史中经历过自身组织的分化,教义的演化,宗派
的兴衰,和世俗社会所引发的起伏跌宕,几千年来佛教历久弥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特别是与当代科学理性和文明发展的相容性和高超性。
当人们审视佛教在当代印度的衰亡,在清末民初和上世纪在中国大陆的式微,以及当前
民众佛教信仰的表面繁荣而义理纷杂的种种现象时,佛教界的有识之士们已经意识到,
在佛教的发展和与人类其他宗教和思潮的引领竞争中,佛教本身存在一系列潜在的危机:
适应时代,以与时俱进的法门推...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415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Sept 20th. meditated 6 hours

刚开始通常会要求以呼吸法来练习专注(心一境性 制心一处) 离欲、恶不善法(五盖)
离生喜乐 得初禅专注
但同样的呼吸法 不同阶段要做的不一样
阿含中 佛陀说 呼吸法可贯穿四念处 满足七觉支 得三明(就是三种神通)
S**U
发帖数: 7025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别和人争论修行
宣化是禅宗(禅净双修?),宣化弟子我不知道该怎么算。你说净土宗我还真想不到他们。
恒实法师我曾经跟他聊过,有些了解,其他宣化弟子不知道。
我的理解,万佛城跟南传重经的,重定的法师友好。定的修行与境界,容易有共识。有跟南传重论的,重内观的交流吗?一讲到观,就知道见解不同。修四念处的心念处,一样可能认为有真心。这是正见的问题。
a**u
发帖数: 8107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一个关于辩论的提议
☆─────────────────────────────────────☆
Yisu (yisnotme) 于 (Thu Dec 9 14:24:29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两天读了一些古人和今人关于佛法辩论的贴子。 有一点想法跟大家说说, 你们看怎
样。。
咱们这个版现在主要活动就是一个人盖楼, 大家跟上,没个方向的盖。 这样的活动占
了大部分的版面。 也许我们可以换个玩法。。除了已有的灌水继续外, 我觉的可以开
展一些认真的有组织的辩论活动作为一个新的版面内容, 一来有质量的辩论可以提高
我们对佛法的认识, 二来也是个吸引人气的内容, 三来这可以是个版面的团队活动,
增进人和人之间的了解。
先说我的具体想法。 辩论的题目可以是任何和佛法有关的议题。
辩论的准备阶段是
1:辩论题目由网友在专贴中提交,并提交正反观点
2:大家讨论正反观点是否合理,是否需要修改
3:问题和观点确定
4:版主提前一天公布辩论活动,广告其它有兴趣参观的版面
辩论的实施阶段
1: 大家可以自主选择并表明自己要维护的观点(正或反)
2: 自由论战
注: 网友可以声明选择自己反对的观点来维...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5
【南传长部】第2经 沙门果经
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恒常活动,而且安住在不动之状态时,比丘之心,倾注于他心智。而以自己之心,彻见其他众生及他人之心。如次证知之∶
证知有贪欲心,为有贪欲心。
证知离贪欲心,为离贪欲心。
证知有嗔恚心,为有嗔恚心。
证知离嗔恚心,为离嗔恚心。
证知有愚痴心,为有愚痴心。
证知离愚痴心,为离愚痴心。
证知是统一心,为是统一心。
证知是散乱心,为是散乱心。
证知是广大心,为是广大心。
证知非广大心,为非广大心。
证知是有上心,为是有上心。
证知是无上心,为是无上心。
证知是有定心,为是有定心。
证知是无定心,为是无定心。
证知是解脱心,为是解脱心。
证知非解脱心,为非解脱心。
九二
大王!犹如好装饰之男女,或家有青年男女,于洁白清澄之镜或水钵,细观自己所反映之颜貌。若挂耳环时,如挂耳环,不挂耳环时,知不挂耳环。大王!确实如是,心寂静、清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恒常活动,而且安住在不动状态时,比丘之心,倾注于他心智。而以自己之心,彻见其他众生及他人之心。如次证知之∶
证知有贪欲心,为有贪欲心。
证知离贪欲心,为离贪欲心。
证知有嗔恚心...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主动性的是什么识
发信人: bdbd (kakal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有主动性的是什么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16 06:47:11 2013, 美东)
我也不能,那太快了,
修到心念处应该是可以观察到各种微细的心念起伏
说”我”之前,是”想”,
没有”想”不会有句子产生,不会有”我”这个字。
“想”之前有行,推动你这样想那样想,持续想下去。然后完成”想”。
放慢来是可以观察到,但在我看来,没意义。
就是要快,你还观察得到,那才有意义。
(你试试 什模都放慢,连想东西也放慢,想到什么不要说出口,
那么,在说第一个字之前,你试知道你在”想”,这样的心念)
其实我看多数人,可能甚至是修行人,连较粗造的”受”是怎么回事都搞不清楚,都观
察不清楚,
无法随时观察清楚,其实是没用的。
常会漏掉一下没观察到,就是有漏,烦恼就会漏进来,就是没用,就是破功了。
快速心念起伏能全面观察清楚的不漏的,不多。
要能做到,我目前所知,他要先走对路,正见够,修行方法无误
并且用功,对缘起法已经观察很彻底,也就是四念处七觉支已经很纯熟,
这种人,要去看看南传找找看。
有些...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2766
47
下面作了个假定 - 佛法要给大多数人都能修的?
普传而已,并不代表佛法中的境界大多数人都能修到~~
佛经说七天四念处就能怎么怎么样,也没有见几个人可以七天怎么怎么样~~
观察多世名色,需要具足神通
没有的时候,能把轮回的概念安慰成是念头的生灭,
进而安慰成"观察念头轮回,的确比观察多世轮回重要"
这种自我安慰,是种病哦
能观察多世怎么说也应该是修行路上的一个进阶,识得来处去处,重看今世怎么说也应
该是一种心境的洗练
怎么说呢,如果到地步了,你应该就能观察到多世名色了
没到功夫,又何必安慰自己观察多世名色并不重要呢
经典是说过没有神通也可以作阿罗汉,但大多数人修行的境界到了就自然起神通;
不起神通,这不应该用来自我安慰我没有怎么怎么样但是应该也有机会成就什么什么果
吧~~
况且,对有的人来说,观察纷飞的心念还不如观察外物容易得定,观我、观物、观天下
、观什么都是观,观一坨屎能入得了境也是一种所缘,先贤各种法门都可以依着进阶的
,但进入不了观境其实也就是机械的意识观察,啥用估计都没有~~
c***h
发帖数: 2262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Re: 无为和信主 (转载)

佛较也有忏悔,做错了事,要忏悔。
佛教也是要随时审查内心。
内心有贪婪、骄傲…(有为法)等等,要在发起的一剎那就极敏锐的发现。
也就是四念处中的心念处,观察念头。
不过,这要很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做到很快很实时的发现。这功力非同小可。
晚一点,贪婪、骄傲…(有为法)等等,就只能是贪婪、骄傲… 望之心叹,无法解决。
只能,忏悔、对治(想办法转移目标,或压制情绪)。
所谓佛陀当年所教佛法的修行,(不谈后世人的)
是以极敏锐的观察力在贪婪一剎那升起的瞬间发现,
并且以强大的正思惟所产生的正智(南传又称为观智),瞬间熄灭贪婪,
这称为调伏欲贪。
这是初果以上的功力。
所谓轮回(苦是如何一再一再不断产生),也不是一定要等死后,活着就能看到轮回与轮
回的止息。
心凈(没有贪婪),就是天人,就是处于净土、天界。
断掉某些贪婪,能处于欲界天,
断掉某些贪婪,能处于色界天,
断掉某些贪婪,能处于无色界天,
心极清净,就是涅盘,也不必等死后才知道。
c***h
发帖数: 2262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真心提问
发信人: tuziwang (a.k.a. 毛兔, 兔子, Kaiju),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佛】真心提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2 13:53:24 2014, 美东)
我的了解,蛋糕的美味是存在的,不可能修到尝不出蛋糕的美味,
如果是这样,哪可能是神经系统出问题。
但是,尝到蛋糕的美味之后会产生的后遗症,是要注意的,这就是佛法的重点。
尝到美味,会有乐受(难吃的东西,会有苦受),
对于乐受,我们会”想要”(欲望)。 这很正常,只要是人都会这样。
欲望升起,会自己消下去。 (这要非常仔细的内观)
问题是,一般人会再想要,再想要。 (称为贪爱。 对于欲望的贪叫”欲贪”)

(其它的贪还有色贪、无色贪)
当贪爱了,就像有火在底下烧,那个欲望就消失又升起,不会消失了,就出问
题了。
我们会一直执着不放手,认为美味、乐受、欲望都是我、我的(取) ,占住它(
有)
ㄧ但”有”,就是造业,也就是这种贪爱会影响你之后的思考行为 (行)

一...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46
50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Re: 重新认识你自己(十一)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重新认识你自己(十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1 12:26:33 2009)
解脱道在于无 "我", 无 "自性", 修之主要点就是 "安", 因
安故能 "观" 见 "安" 之点, "安" 之点即 "命根", 即 "集" 成
"我" 之处, 解脱唯因明了 "我" 之成因, (非佛法道理及学
问), 故得以解脱.
从开始喜欢打坐, 到10分钟后不喜欢, 又到干脆起坐, 当
中可 "命根" 可转易也可不改变, 所以你言的那个过程细
节转换, 只不过是心之喜好, 好恶的转变, 这是 "识", 并
非 "命根".
善好的转变, 是没有必要完全看清, "命根" 之转-易-集,
必需一丝不漏 "照" 见.
===
可叹的是一般言 "观", 言 "全观", 言 "四念处" 的口号者,
及真实行者, 也绝多是根本不知修行为何物, 只依他人
口水文字游戏, 根本不知解脱关要, 根本就不知如何才
可解脱, 根本就不知 "观" 啥会解脱, 只不过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