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圣谛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
a*******g
发帖数: 867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戏论的二十种过失
大智度论释遍学品第七十四(卷八十六)
圣者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戏论。
佛告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观色若常若无常。是为戏论。
观受想行识若常若无常。是为戏论。
观色若苦若乐受想行识若苦若乐。是为戏论。
观色若我若非我受想行识若我若非我色若寂灭若不寂灭受想行识若寂灭若不寂灭。是为
戏论。
苦圣谛应见。集圣谛应断。灭圣谛应证。道圣谛应修。是为戏论。
应修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是为戏论。
应修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是为戏论。
应修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是为戏论。
应修八背舍九次第定。是为戏论。
我当过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是为戏论。
我当具足菩萨十地。是为戏论。
我当入菩萨位。是为戏论。
我当净佛国土。是为戏论。
我当成就众生。是为戏论。
我当生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是为戏论。
我当得一切种智。是为戏论。
我当断一切烦恼习。是为戏论。
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色若常若无常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受想行识
若常若无常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乃至一切种智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何以故。性
S**U
发帖数: 7025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鉴别邪师说法 ?
佛说限于四圣谛相应。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者,佛不说。
杂阿含408经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谓世间有常,或谓世间无常,世间有常无常,
世间非有常非无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有边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是命是
身,命异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尔时、
世尊一处坐禅,以天耳闻诸比丘集于食堂论议之声。闻已,往诣食堂,于大众前,敷座
而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何所言说」?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
众多比丘,集此食堂,作如是论∶或说有常,或说无常,如上广说」。佛告比丘∶「汝
等莫作如是论议!所以者何?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
正觉,非正向涅盘。汝等比丘!应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
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如是论议,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
向涅盘。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414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汝等宿命,作何等业?为何工巧?以何自活」
?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从座起,往诣食
S**U
发帖数: 7025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鉴别邪师说法 ?
经文本身就有回答。
汝等比丘当共论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此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盘。
常住真心是否符合四圣谛?
S**U
发帖数: 7025
4
《杂阿含经》的根本部分,在十二分教中称为「修多罗」。从杂阿含经的各个相应名称,可以知道原始佛法「所说」,可以用四圣谛完全包括。「能说」和「所为说」的经文,则归类到八众诵,弟子所说诵,或如来所说诵。
五阴诵,六入处诵,苦圣谛摄。
杂因诵,苦集圣谛摄。
道品诵,苦灭道迹圣谛摄。
南传《相应部》将圣谛相应放在最后,也很有意义,以四圣谛总结佛法所说,除此更无余说。符合佛陀初转法轮说四圣谛的意趣。
北传《杂阿含经》目录如下∶
五阴诵第一(一相应)
一 阴相应(一七八经)
六入处诵第二(一相应)
二 入处相应(二八五经)
杂因诵第三(四相应)
三 因缘相应(七八经)
四 谛相应(一五0经)
五 界相应(三七经)
六 受相应(三一经)
道品诵第四(一0相应)
七 念处相应(五四经)
八 正断相应(佚)
九 如意足相应(佚)
一0 根相应(二七经)
一一 力相应(六0经)
一二 觉支相应(六七经)
一三 圣道分相应(一一四经)
一四 安
S**U
发帖数: 702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坛经论四圣谛
http://www.dhammatalks.org/dhamma/Sutta/Dhammacakkappavattana2.
[The Four Noble Truths]
"Now this, monks, is the noble truth of stress:1 Birth is stressful, aging is stressful, death is stressful; sorrow, lamentation, pain, distress, &
despair are stressful; association with the unbeloved is stressful,
separation from the loved is stressful, not getting what is wanted is stressful. In short, the five clinging-aggregates are stressful.
[四圣谛]
比丘们,此爲苦圣谛∶生苦、老苦、死苦;忧、哀、痛、悲、惨苦;与不爱者共
处苦、与爱者离别苦、所求...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怎样做才是受持经典?
SN 56.15, which corresponds to SA 416, reads
"I remember the 4 noble truth."...

悉受持」。
持;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如是世尊说四圣谛,我即受持」。
灭道迹圣谛,汝真实受持」。
understands and remembers 4 noble truth correctly. '按照去做' makes no sense
in this sutra.
case in 阿含经.
p*******r
发帖数: 4048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怎样做才是受持经典?

悉受持」。
持;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如是世尊说四圣谛,我即受持」。
灭道迹圣谛,汝真实受持」。
understands and remembers 4 noble truth correctly. '按照去做' makes no sense
in this sutra.
怎么看出来的?
case in 阿含经.
a*****y
发帖数: 3318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五天[转载]
第五天开示
四圣谛:苦(苦谛),苦的原因(集谛),苦的寂灭(灭谛),根除苦的方法(道谛)
~缘起
五天过去了,你们还有五天可以用功,要善加利用剩下的这几天,对这修行方法有正确
的了解,努力用功。
你们已经从在限定范围内观察呼吸,进展到观察全身上下的感受。当一个人开始练习内
观,最初通常会有的多半都是粗重、坚硬、强烈的不愉悦感受,像是痛感、压力感等。
你们以前也都有过这些经验,但心的习性是对感受起反应,乐受则迎、苦受则拒,因此
总是激动不安。现在你们开始学着不起反应地观察,客观地观察感受,不把自己和这些
感受划上等号。
痛苦是有的,烦恼是有的,但悲哭啼泣无法帮人脱离苦海。我们要怎样解脱痛苦呢?我
们如何才能面对接受呢?
治病的医生,得要知道病人生的是什么病,病因又是什么。只要有原因,就有解脱之道
,就是去除这原因。只要除去病因,病就自然痊愈。因此要从根除病因着手。
首先我们得接受苦的事实。苦无所不在,这是普世皆然的事实。但当我们开始不起盲目
反应地观察,这就成为圣谛,因为任何这样依道而行的人,都将成为高贵贤圣的人。
当我们开始观察第一圣谛,也就是苦谛时,苦的原因很快就会清楚浮现,我们也开...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辩经在佛教中起什么作用?
佛陀赞成论议四圣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谓世间有常,或谓世间无常,世间有常无常,
世间非有常非无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有边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是命是
身,命异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尔时、世尊一处坐禅,以天耳闻诸比丘集于食堂论议之声。闻已,往诣食堂,于大众前
,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何所言说」?
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众多比丘,集此食堂,作如是论∶或说有常,或说无常
,如上广说」。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如是论议!所以者何?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
饶益,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盘。汝等比丘!应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
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
所以者何?如是论议,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盘。
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7/yinshun37-19.html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0
生气、害人都是浪费生命,没有利益。
大念处经说修行法念处,之一是以四圣谛了解我们的所有经验。过去行为所造成的果,
成熟时想要改变是困难的。它只是提醒我们现在要有不同的行为,才能解脱不可爱的果
。当下正念正智,断除愤怒心,害人心。修习慈心,希望所有人,包括我的亲朋好友,
不熟的人,以及视我为敌的人,都能快乐。
修慈心无量的果报,如果不解脱,也是生天。
这是智者所赞叹的。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7/yinshun37-07.html
杂阿含409经
汝等莫起贪觉觉,莫起恚觉觉,莫起害觉觉!所以者何?此诸觉,非义饶益,非法饶益
,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盘。
汝等当起苦圣谛觉,苦集圣谛觉,苦灭圣谛觉,苦灭道迹圣谛觉。所以者何?此四圣谛
觉,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向于涅盘。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当
勤方便,起增上欲,正智、正念,精进修学」。
S**U
发帖数: 7025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争论的误区-学佛的体会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7/yinshun37-07.html
杂阿含412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说∶「我知法律,汝等不知;我所说成就,我等所说与理合,汝等所说不成就,不与理合;应前说者则在后说,应后说者则在前说」。而共诤论言∶「我论是,汝等不如,能答者当答」!
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诤论之声,即从座起,往诣食堂,敷坐具,于众前坐。告诸比丘∶「汝等莫作是论!所以者何?此诸论议,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盘。汝等当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觉。所以者何?此四圣谛论议,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向于涅盘。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当勤方便,起增上欲,正智、正念,精
进修学」。
r****n
发帖数: 8253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争论的误区-学佛的体会

说与理合,汝等所说不成就,不与理合;应前说者则在后说,应后说者则在前说」。而
共诤论言∶「我论是,汝等不如,能答者当答」!
众前坐。告诸比丘∶「汝等莫作是论!所以者何?此诸论议,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
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盘。汝等当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
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觉。所以者何?此四圣谛论议,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
正智、正觉,向于涅盘。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当勤方便,起增上欲,正智、正念,精
我觉得挺向涅槃的。
1、此人蠢,不可救药,会尽快断掉度人之心,此是导向涅槃的大障碍。
2、憋着不说,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3、被骂的人,只要有一点反思机会,就有机会导向涅槃。
4、可以避免被人烦尤其是被愚蠢的人烦,更利于修行。
我没什么慈悲心。
Y**u
发帖数: 5466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代南传大师及其教法
正念必须奠基于我们自己的经验,
我们的心与身。
分析身体构成部分,
显示没有永远的「灵魂」或「自我」;
注意到这一事实,
则基于迷惑的「自我」或「身见」,
将自然消灭,
使我们自痛苦轮回的世界中脱离。
佛教是一个完美的心灵教育或禅修系统。心是佛教最重要的因素,必须善加训练;祇有
训练的心才能
开发出洞察光明与实相的智能。
整个佛教教学是以四圣谛为基础,它们是:一、不完美或苦的圣谛,二、苦因的圣谛,
三、苦灭的圣
谛,四、通往苦灭的道路的圣谛。这四种圣谛告诉我们,每个有情的存在是五蕴的身心
和合,是所有烦恼
与痛苦的根源,存在是执取或贪求不可避免的结果。
存在(有)也是对实相不了解的结果,贪造成无止息的存在,祇有摧毁贪才得以止息存
在或苦。要止
息人类的贪或苦,可透过修习八正道达到,包括: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
四、正业,五、正
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依此止息苦会得到四个阶段的解脱,一步一步
走向涅盘,没有经
过这种解脱,涅盘便无法实现或获得。
佛陀的基本教义视「生」是「无明」与「贪」的结果,而「无明」与「贪」则来自需要
保护与满足「我」
或「自我」的错误认识,因...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汉传佛教界真是群魔乱舞啊
佛陀为大医王,疗众生病。此经无问自说,是不共阿罗汉的。佛陀用的方法,不外四圣谛。
杂阿含389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奈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
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
云何名良医善知病?谓∶良医善知如是如是种种病,是名良医善知病。
云何良医善知病源?谓∶良医善知此病因风起,{癖}[痰]阴起,涎唾起,众冷起,
因现事起,时节起,是名良医善知病源。
云何良医善知病对治?谓∶良医善知种种病,应涂药,应吐,应下,应灌鼻,应熏
,应取汗,如是比种种对治,是名良医善知对治。
云何良医善知治病已,于未来世永不动发?谓∶良医善治种种病,令究竟除,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是名良医善知治病更不动发。
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
诸比丘!彼世间良医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对治...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汉传佛教界真是群魔乱舞啊
佛陀为大医王,疗众生病。此经无问自说,是不共阿罗汉的。佛陀用的方法,不外四圣谛。
杂阿含389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奈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
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
云何名良医善知病?谓∶良医善知如是如是种种病,是名良医善知病。
云何良医善知病源?谓∶良医善知此病因风起,{癖}[痰]阴起,涎唾起,众冷起,
因现事起,时节起,是名良医善知病源。
云何良医善知病对治?谓∶良医善知种种病,应涂药,应吐,应下,应灌鼻,应熏
,应取汗,如是比种种对治,是名良医善知对治。
云何良医善知治病已,于未来世永不动发?谓∶良医善治种种病,令究竟除,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是名良医善知治病更不动发。
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
诸比丘!彼世间良医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对治...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329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欲界愛
(四○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谓世间有常。或谓世间无常.世间有常无常.
世间非有常非无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有边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是命是
身.命异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尔时。世尊一处坐禅。以天耳闻诸比丘集于食堂论议之声。闻已。往诣食堂。于大众前
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何所言说
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众多比丘集此食堂。作如是论。或说有常。或说无常。
如上广说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如是论议。所以者何。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
益。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槃。汝等比丘应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
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如是论议。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
.正觉.正向涅槃。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依佛所说,讨论这个对解脱无意啊。
s******n
发帖数: 459
17
http://bbs.theravada-chinese.org/thread-2373-1-1.html
作者 Kuyule
2011年8月1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卡玛兰迪禅师指导的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
集禅修。十几天间,无论是在身体的调整和心灵的净化方面,都取得了超乎自己预期的
收获。现将这些收获与感悟整理成文字,献给敬爱的卡玛兰迪禅师,献给那些为此次密
集禅修的顺利开展而默默奉献着的人们。
一、收获

1、身体的调整
十几天的密集禅修,是我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感受到了风大在身体调
整中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治愈疾病的信心。
(1)身体状况显著改善
·禅修前,我患有高血压病,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两年多期间每天都要靠吃1片降压
药来维持血压。禅修期间,根据禅师指示,减为每日半片,血压竟然很正常。
·禅修前,我患有较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稍一疲劳,腰就会酸痛,严重时必须卧床
休息。禅修期间每天身体都很疲劳,但腰病却一直没犯。
·禅修前,我左边头和面曾因受风而麻胀不适,现在已无之前的不适感。
(2)感受到了风大在身体调整中的作用,增强了治...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8
☆─────────────────────────────────────☆
rapier (Avanti) 于 (Fri Jul 22 02:19:15 2011, 美东) 提到:
一片乱象:
大,小乘经典都开示了轮回的主体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178118/
一网友引了《中阿含经》相关原文:
比丘复问曰:『世尊!云何因外有恐怖也?』
世尊答曰:「比丘者,如是见、如是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
这是阿含系列,在大乘法义里,“此”即是第八识,入胎识。 第八识所含种子起现行
,生出五阴及万法,五阴被意识执为“我”(妄我),故会带来恐怖。
可见无论阿含系列还是大乘经典,都开示有一个论回的主体。
==================================================
宣扬这种观点的人居然是中科院宗教博士
☆─────────────────────────────────────☆
SeeU (See you) 于 (Fri Jul 22 11:37:59 2011, 美东...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9
杂阿含412经 (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说∶
「我知法律,汝等不知;我所说成就,我等所说与理合,汝等所说不成就,不与理
合;应前说者则在后说,应后说者则在前说。」而共诤论言∶「我论是,汝等不如,能
答者当答!」
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诤论之声,
闻已,往诣食堂,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
「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何所言说?」
时,诸比丘白佛言∶
「世尊!我等众多比丘集此食堂,作如是论∶『……如上广说。』」
佛告比丘∶
「汝等莫作如是诤论,所以者何?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
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盘。
汝等比丘应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
』所以者何?如是论议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盘。
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相应部56相应9经/诤论经 (庄春江译)
「比丘们!你们不应该诤论∶『你不了知这法、律,我了知这法、律;你了知这法
、律什么!你是邪行者,我是正行者;我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欲界愛
☆─────────────────────────────────────☆
GWZW (GWZW) 于 (Sat Aug 20 14:40:20 2011, 美东) 提到:
美,情悵,欲界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0PIg1r-L4&NR=1
☆─────────────────────────────────────☆
robbin (robbin) 于 (Sat Aug 20 16:10:25 2011, 美东) 提到:
☆─────────────────────────────────────☆
danalake (dana) 于 (Sat Aug 20 16:19:40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你就痛了,我听了,不入我的法眼。
☆─────────────────────────────────────☆
GWZW (GWZW) 于 (Sun Oct 16 01:22:39 2011, 美东) 提到:
欲界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Q9Vx... 阅读全帖
w*******w
发帖数: 2051
21
http://bbs.theravada-chinese.org/thread-2373-1-1.html
调身之良药 净心之妙方
——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集禅修心得
作者 Kuyule
2011年8月1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卡玛兰迪禅师指导的马哈希四念处内观密
集禅修。十几天间,无论是在身体的调整和心灵的净化方面,都取得了超乎自己预期的
收获。现将这些收获与感悟整理成文字,献给敬爱的卡玛兰迪禅师,献给那些为此次密
集禅修的顺利开展而默默奉献着的人们。
晨曦,云雾中的佛学院,犹如仙境般宁静
一、收获

1、身体的调整
十几天的密集禅修,是我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感受到了风大在身体调
整中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治愈疾病的信心。
(1)身体状况显著改善
·禅修前,我患有高血压病,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两年多期间每天都要靠吃1片降压
药来维持血压。禅修期间,根据禅师指示,减为每日半片,血压竟然很正常。
·禅修前,我患有较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稍一疲劳,腰就会酸痛,严重时必须卧床
休息。禅修期间每天身体都很疲劳,但腰病却一直没犯。
·禅修前,我左边头...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帮我扫个盲,什么叫正信
没看懂, 我问的是这个名词本身,不是这个名词指的东西

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
如实现观四圣谛。
了如实现观四圣谛。
现观四圣谛。
S**U
发帖数: 702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佛陀对于没有真实利益的事,是鼓励修行人不要去做的,只作有真实利益的事。
杂阿含408经
佛告比丘∶
「汝等莫作如是论议,所以者何?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
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盘。
汝等比丘应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
』所以者何?如是论议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盘。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08.htm
佛陀没有说修行人不见他人过。而是如实的、在适当时间、有益的、言词柔和的、慈心
的指出过失。
杂阿含497经
佛告舍利弗∶
「若比丘令心安住五法,得举他罪,云何为五?实非不实、时不非时、义饶益非非
义饶益、柔软不麁涩、慈心不瞠恚。舍利弗!举罪比丘具此五法,得举他罪。」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97.htm
S**U
发帖数: 702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佛陀对于没有真实利益的事,是鼓励修行人不要去做的,只作有真实利益的事。
杂阿含408经
佛告比丘∶
「汝等莫作如是论议,所以者何?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
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盘。
汝等比丘应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
』所以者何?如是论议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盘。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08.htm
佛陀没有说修行人不见他人过。而是如实的、在适当时间、有益的、言词柔和的、慈心
的指出过失。
杂阿含497经
佛告舍利弗∶
「若比丘令心安住五法,得举他罪,云何为五?实非不实、时不非时、义饶益非非
义饶益、柔软不麁涩、慈心不瞠恚。舍利弗!举罪比丘具此五法,得举他罪。」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97.htm
d******r
发帖数: 5008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国佛门腐败内幕揭秘(ZZ)
中国佛门腐败内幕揭秘 (ZZ)
提起佛教,一般人认为住在寺院里穿着僧服剃着光头的出家人所讲的就是佛教了;
提起佛经,一般人认为寺院里的出家人免费赠送给在家信徒的佛经就是佛经了.其实不
然,佛教和商品一样有真有假,除了高智商人群,专家和学者阶层或象佛陀这样的大修行
者,一般人难以辨别。
当今世界佛教可分两大派系:一派以斯里兰卡为核心,分布于斯里兰卡、缅甸、泰
国等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云南的傣族地区)以及美国等欧美地区.这一派系是原始正
教或真佛教。这一区域的沙门继承佛陀亲口所说的经典和修行方法,严守戒律,过着日
中一食、持金钱戒,甚至托钵乞食、树下一夜的生活;另一派系以中国为核心,分布于
中国、日本、新迦坡、蒙古、尼泊尔等东亚地区和美国德国等欧美澳地区.这一派系是
大乘邪教或伪佛教,实为古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和中国道教巫术诸外道之改头换面,是妄
图毁灭佛教的邪教。这一区域的沙门将原始正教贬低为小乘佛教,自称大乘佛教。他们
将真佛经(四部阿含经,尤其前三部)弃置一边,不屑一顾,借着从古印度取回和送来
的一部分伪造的佛经(大藏经大部分伪佛经是古代中国人伪造),大肆宣传,不择手段
拉拢信徒,挂羊...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329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四圣谛的次第的疑问
杂阿含经第397经里,佛说四圣谛的次第,必须是苦圣谛,苦集圣谛和苦灭圣谛无间等
,才能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在其他很多地方也提到了四圣谛的次第是苦集灭道。但是
有人问,不是要先修八正道才能证苦灭吗?为什么不是苦集道灭,而是苦集灭道?
f*******e
发帖数: 5594
27
不错,在杂阿含经411经也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
论王事、贼事、斗战事、钱财事、衣被事、饮食事、男女事、世间言语事、事业事、诸
海中事。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从座起。往诣食堂。敷坐
具于众前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为何所说。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于
此聚集。或论说王事。如上广说。佛告比丘。汝等莫作是论。论说王事。乃至不向涅盘
。若论说者。应当论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
此四圣谛以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盘。佛说此经已。诸比丘
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br />
、國

发帖数: 1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忍与波罗蜜
【善男子!有是忍辱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是忍辱,有是忍辱是波罗蜜,有非忍辱
非波罗蜜。是忍辱非波罗蜜者,所谓世忍;声闻缘觉所行忍辱是波罗蜜非忍辱者,所谓
禅波罗蜜;亦是忍辱亦波罗蜜者,所谓若被割截头目手足,乃至不生一念瞋心。檀波罗
蜜、尸波罗蜜、般若波罗蜜非忍辱非波罗蜜者:所谓声闻缘觉持戒布施。】“《优婆塞
戒经》卷七”
佛继续来跟大家讲说忍辱跟波罗蜜之间的关系,首先佛说:“有一些的这个忍辱
它并不是波罗蜜,所谓世忍。”我们如果回头去看看,什么是世忍呢?那就是世间人所
能够作的这个忍,包含说我们前面所看到,比方说饥寒、这些直接的苦乐,这些很直接
身体上面的觉受,乃至于很抽象的心理的觉受,这些都是世忍的范围。又比方说现在有
许多的佛教团体,当然也希望能够积极的对社会有所贡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许
多的佛教团体,也跟西方的像红十字会的这些团体一样,行善布施不遗余力,这个都是
我们要鼓掌赞叹的;可是在这个行善布施的当中,如果说光是行善布施,除了行善布施
之外,没有再继续去进修菩萨的其他五度的话,我们就会觉得这样子的菩萨行是有所缺
憾的。
不说别的,光说佛所开示的菩萨法,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佛教中只有实证真沙门法式的诸佛菩萨是真沙门,二乘人相对于佛菩萨而言皆是假
沙门;因为释迦牟尼佛与诸佛建立佛教的目标,皆要使一切众生成就佛道,二乘人若不
回心于大乘,则违背佛教的宗旨,故二乘人就佛教而言非真沙门。但是,佛教对于假沙
门的二乘人并不排斥,也不会将二乘人摒除于佛教之外;相反的,真沙门的诸佛菩萨还
要以无量的悲愍心摄受二乘人于佛教之中,希望可以转变二乘人自私狭隘的心态而回心
于大乘,成为心量无私且宽广的菩萨种姓。
例如,释迦牟尼佛最初建立的即是“佛”教而非“罗汉”教,但以度化的方便施设
而有前后三转法轮之次第;在初转法轮时依所设方便以声闻法度声闻比丘为主,并依声
闻戒律方便建立出家声闻僧团的表相;在第二、三转法轮时,转入大乘宣说般若诸经以
及唯识种智诸经,将出家声闻僧团回归成为依止菩萨戒之大乘菩萨僧团。然而,大乘菩
萨僧团的建立,并非将假沙门的声闻人排除在外,而是保留声闻僧团所有声闻比丘与比
丘尼的成员,将之逐渐转变回归为真沙门的菩萨僧团。声闻僧团是以急求解脱入无余涅
槃作为修行的目标,因为急求入涅槃并不能使人成佛,因此声闻僧团依“佛”教而言只
是假沙门僧团,并...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新人问个问题
☆─────────────────────────────────────☆
jimmyvic (yixi) 于 (Sun Nov 14 19:07:36 2010, 美东) 提到:
我刚刚接触佛教,很有兴趣,但是面对如此多的资料,感觉无法下手,所以想请问版上
的各位高人:如
何慢慢的开始学习和修行佛教,比如需要看哪些书,坐哪些事情?
最近刚看了"what Buddha taught"这本书,对佛教的了解基本限于此。我现阶段的想法
还是希望通
过学习佛教让生活少一些烦恼,多一份平静。请各位不吝赐教,我先谢谢了!
☆─────────────────────────────────────☆
lingsu (dunzie) 于 (Sun Nov 14 20:04:02 2010, 美东) 提到:
个人觉得每天数息5分钟就可以。

☆─────────────────────────────────────☆
SeeU (See you) 于 (Sun Nov 14 21:32:13 2010, 美东) 提到:
I recommend "In the Bud...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姜敦:法语微言Zz
1.以法对答
1979年12月18日,国王与王后陛下私下拜访了龙普。向他问候健康、与他对谈佛法之后
,国王发出一问: “在断弃杂染时,应当首先断弃那些?”
龙普答:
“种种杂染在内心成群升起。直接观心。哪个杂染先升起,就先断弃哪个。”
----------------------------------------------------------------------------
----
2.不违拒造作
每次两位陛下拜访龙普之后,告辞时,国王会说: “我们恳请您,继续维护您的诸蕴,
让它们活过百岁,让大众有一个崇敬的对象。您可以接受我们的恳请吗?”即使这只是
一种礼节,是国王祝福龙普的一种形式,龙普也不敢接受,因为他不能违拒造作的本性
。因此他会如此答复:
“恐怕我不能够接受。这完全取决于造作的自然发展。”
----------------------------------------------------------------------------
----
3.四圣谛
1956年雨安居的第一天,一位林居禅修传统的比丘长老来拜见龙普。龙普对一些甚深主
题给予一番指教之...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32
索达吉堪布
十二、观苦品
上一品遮破了人我的所依——轮回,本品遮破人我的能依——痛苦。
外道及内道的有实宗认为痛苦实有,他们以自作等四边建立痛苦的存在。入宗派者尚且
如此,更何况世间人。世间人时常见到亲友叫苦连天,自己也不断感受身苦和意苦,对
于他们来讲还有什么比痛苦更真实呢?他们说:“你们佛教徒一再说万法皆空,其实这
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你们也空不了,学佛的人也很苦。虽然你们说出了家、学了佛后
一切都很快乐,但我们感觉并不是这样,其实你们心里也很苦,跟我们没什么差别。”
这些被实执束缚的众生很难认同空性。
当然,中观宗并未否认名言中的痛苦,大乘中观的创始人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就宣
说了六道的痛苦。比如地狱寒热的痛苦、饿鬼饥渴的痛苦、旁生被役使的痛苦、天人堕
落的痛苦、阿修罗战争的痛苦、人类生老死病的痛苦。
那龙猛菩萨承不承认痛苦有自性呢?不承认,本品就以理证抉择了痛苦的空性。痛苦本
是空性,只不过众生对痛苦产生了强烈的执著,《般若经》云:“苦以苦而空。”
庚三、(破人我之能依——观苦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破四边苦;二、以此理类推他...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原始佛法之探究
证果的圣人能够现见,如果有灭,那么将来世的生就会灭,
这个还属于四圣谛的第二转:苦灭圣谛,已知「当」作证,
圣者们因为已经完成四圣谛的第一转,现见到,有的灭,可以灭将来世的生的因缘,是
确证有这件事情。
所以在四圣谛的二转中说,苦灭圣谛,已经知道了,现在应该亲身作证,就是亲身修证
,成就,就是应该精进修行,断「有」。
四圣谛的第三转,则已经完成,成就
所以,所有的阿罗汉都是这样记说:
此生已尽,梵行已立,所做已做,自知不受后有
最后一句是:自知,自己知道,确定,下一世不会再有五阴的业报,
但是现在还没有死,这个五阴苦还没有灭尽,还不是涅槃。
所以那位尊者是还在修行四圣谛的第二转,所以他会解释,自己只是现见,还没有证得
有的灭,所以自己还不是阿罗汉。
转法轮经说,苦灭圣谛,已做证出,
我的理解是苦发生的原因已经断,自己已经亲身作证,有已经灭,(可能有是指什么,
要再研究研究)
已经亲身证明,佛陀说自己因为就四圣谛完成三转十二行,而得证无上正等正觉。
说自己,得出,得离,得解脱,并没有说自己已经体验涅槃,或者已经涅槃。
c***h
发帖数: 2262
34
你引的那个无明结不算一个吗?:)
-- 哪段经文? 我怎么不知道
你以为有什么新的方法吗?都已经在经文里面了
相应部12.126不是讲了如实知五阴的集灭法,就可以得明
方法就是观五阴的集灭法
刚开始的时候就一步到位?
不会一步到位的,在初果前,还有向初果,呵呵
无明不是这么容易断,就像初果不是那么容易证一样
-- 我是说,初果之前就达到的意思。
你为什么不回到经文呢?五阴的集,是指如何发生
断无明,就是知道了五阴是如何发生的,
所以才知道五阴如何可以止息,所以才可以开始修行断集证灭的道路
怎么叫没有无明,就没有集?你的思路似乎很混乱
-- 啊 我知道我们对 “无明” “明” 的定义的差别了
-- 这个定义之差别, 造成以后各种各说各话。
-- 我认为 断”无明” ,并不只是 “知道了五阴是如何发生的”
-- 还要能断五蕴的发生。
-- 当然 “知道了五阴是如何发生的” 是比较 “明”一点,但还不够彻底。
-- 还不到断无明的程度。
你看来是没有明白我之前对于刹那生灭与集灭的区别的论证。。。
anyway,色或者受,从来没有刹那生灭过,你怎么去看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53
35
挑战极限——佛教修行道上的欲求与想象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
佛陀曾经说过,一切现象根植于欲。我们一切的所思、所言、所为——每一种体验
——皆来自欲。甚至我们自身也从欲而来。轮回此生,是因为我等有再生之欲。无论自
知与否,诸欲在不断地重新定义“我们是谁”的意感。欲是吾人于时空因果矩阵的就位
方式。唯一不根植于欲者,即是涅磐,因为它是一切现象的终结,它甚至超越了佛陀所
用的“一切”这个词本身的内涵。不过,把你引向涅磐的那条道却根植于欲——善巧之
欲。解脱道挑战著善巧诸欲的极限,看它们能走多远。
善巧之欲——这个概念听来或许怪异,然而,成熟之心面对诸欲,直觉地见其善巧
而行之,识其不善而弃之。 欲求幸福喜乐,乃是人之本能。所有其它诸欲,都是追求
该乐的策略。你之所以欲得一个iPod[微型音乐播放器]、一位性伴侣、或者一种内在的
宁静感,是因为你估想它将令你喜乐。这些次级欲求,因其为策略,故服从一种模式。
它们出自一股莫名的匮乏与局限之感; 它们运用你的辨识力,认知局限之因; 它们利用
你的想象力,构思解决之道。
尽管服从某种共同模式,诸欲却并非归于一元。它们各自对生命中缺乏什么,...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身苦心不苦

破我执(我的意思是指十结之ㄧ的”我见结”),不会认为”我”是名色。
我认为,如果没有我执(我的意思是指十结之ㄧ的”我见结”),也不会执着于名色为实
有。
要除去有个”我”的认知,很难。
基本上就快初果了。
首先要有很强的觉知作用。发现身心是身心,其中没有我。
在南传,就是清净道论第一智,名色分别智。
方法是,一直觉知自己的一举ㄧ动,进而觉知各种感受、念头。
在四念处,就是身念处一直感知身体的一举ㄧ动,
进而观察到身体的肉(地)是一生一灭,生灭无常,再生再灭与之前又不一样。
观察到身体的水(液体流动)是一生一灭,生灭无常,再生再灭与之前又不一样
观察到身体的火(温度变化)是一生一灭,生灭无常,再生再灭与之前又不一样
观察到身体的风(呼吸、筋骨支撑)是一生一灭,生灭无常,再生再灭与之前又不一样
进而体会到身体只有地水火风,身体是身体。
(如果是安那般那,就是观察呼吸一生一灭,呼吸有长有短,进而发现每次呼吸都是不
一样长短、气重气轻)
“定”到一定程度,感知力(内观)强大了,会体会到身体(色)非我,只是地水火风。
受念处、心念处,一直感知 受、心的一念ㄧ念生灭,感知力(内观)更强大了,
...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7
挑战极限
——佛教修行道上的欲求与想象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
Pushing the Limits
——Desire & Imagination in the Buddhist Path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原文版权所有 © 2006-2010 坦尼沙罗比丘。免费发行。 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
版、重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
进行,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10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
佛陀曾经说过,一切现象根植于欲。我们一切的所思、所言、所为——每一种
体验——皆来自欲。甚至我们自身也从欲而来。轮回此生,是因为我等有再生之欲。无
论自知与否,诸欲...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释印顺在《佛法概论》中说:“大乘经与小乘论,是佛教分化中产生的教典。”1
然大乘经与小乘论都是依于佛说而流传的典籍,佛从初转法轮到入涅槃,所说之法从无
矛盾之处,更不会把佛教分化,不论是教义或教派。对于三藏经论不能正确理解,无法
融会贯通者,才会说大乘经与小乘论是佛教分化中“产生”的教典。孔子于儒家之世间
道的说法都可以一以贯之了,何况是同为佛陀所说的三乘佛法竟然说会使佛教分化?释
印顺所说的有没有道理?值得我们来探讨。
注1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35
对佛法若不能通达,不要说是大乘、小乘,即使是同样的大乘法也会认为有冲突;
不是还有人说参禅不能与念佛同时修吗?他们说:参禅是空,念佛是有,禅与净土不同
路,不能合修;还说:参禅的人念了佛号就要漱口三日,听见佛号耳朵也要去洗一洗。
您若相信这种说法,那就只能站到一边去,那一边叫作佛门外道;以为说那是佛法,其
实是外道邪见。譬如经典说“一切诸法有生有灭有相有为”,这个大家容易信受;但到
了二转法轮,讲般若时,佛就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像达赖喇嘛这类不懂
佛法的人,就会说佛陀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止与观
这些年来,广论团体有计划地由“教育”系统渗入各级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
、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广开各种“广论研习班”和短期“心灵成长营”,一时好奇者蜂
从,蔚为风气,对社会大众的影响至为深远。值此末法之际,各种邪说倾巢而出,正觉
教团为了救护深陷藏密邪法中的学人回归正教,也为了正法久住、续佛慧命,开演这次
的主题,对《广论》之内容作详实之辨正,祈愿您能因此而转易错误知见,趣入佛陀正
法,迈向浩瀚深广之佛菩提大道!
我们一起来探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宗喀巴对止观的错误说法。宗喀巴乃是依
无上瑜伽双身法的内涵来说止观,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是隐说,而在《密宗道次第
广论》中则是明说。然而,“止观”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止观的自性又是如何呢?藏密
宗喀巴在“别学后二波罗蜜多”中,又是如何说奢摩他与毘钵舍那?宗喀巴所说奢摩他
与毘钵舍那为何严重违背诸佛菩萨经论所说呢?且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首先说明止观之意涵。所谓止观,其实是修定之法,并非般若;在般若智慧中所
说的“止”是心得决定,“观”是观察实相法界的一切内涵,和世间禅定中的止与观是
不同的。在止观修证中,“定”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
我们之前约略讲过五蕴,为什么要谈五蕴呢,这里再稍微给大家复习一下。之所以
要谈色、受、想、行、识这个五项内容,最主要是希望让大家透过这个五项内容,更精
确掌握什么叫作“我”;如果我们一旦掌握了什么叫作我之后,我们就有机会能够真正
的对治烦恼、减轻烦恼,或是到最后究竟解脱于烦恼。所以对于这个五项内容,我们在
了解的时候,除了要了解每一项的意思是什么之外,并且最好各位在听的时候,听了之
后最好能够自己反覆的思惟:我们是不是有执著在五蕴里面的任何一蕴,然后把这个其
中的任何一蕴当成是自己最宝爱的,乃至于说念念都执持不忘?甚至把五蕴中的任何一
项,把它当作是我们接下来的修行应该追求的目标,那这个就是刚好跟 佛陀所开示的
背道而驰了。所以,我们要建立的就是说:五蕴的内涵,每一个蕴,当各位了解它的意
思之后,应该要思惟每一个蕴它本身是如何的虚妄不实,不值得我们把所有修行的法身
慧命全部都放在这里。所以这是要先跟大家说的。
上次我们谈到了,跟大家解说了色蕴。接下来,我们也是要想办法跟大家解释受蕴
。当然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可能用比较直接简单的方式跟大家说明。
首先,受蕴的这个“受”这个字,我...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佛教中只有实证真沙门法式的诸佛菩萨是真沙门,二乘人相对于佛菩萨而言皆是假
沙门;因为释迦牟尼佛与诸佛建立佛教的目标,皆要使一切众生成就佛道,二乘人若不
回心于大乘,则违背佛教的宗旨,故二乘人就佛教而言非真沙门。但是,佛教对于假沙
门的二乘人并不排斥,也不会将二乘人摒除于佛教之外;相反的,真沙门的诸佛菩萨还
要以无量的悲愍心摄受二乘人于佛教之中,希望可以转变二乘人自私狭隘的心态而回心
于大乘,成为心量无私且宽广的菩萨种姓。
例如,释迦牟尼佛最初建立的即是“佛”教而非“罗汉”教,但以度化的方便施设
而有前后三转法轮之次第;在初转法轮时依所设方便以声闻法度声闻比丘为主,并依声
闻戒律方便建立出家声闻僧团的表相;在第二、三转法轮时,转入大乘宣说般若诸经以
及唯识种智诸经,将出家声闻僧团回归成为依止菩萨戒之大乘菩萨僧团。然而,大乘菩
萨僧团的建立,并非将假沙门的声闻人排除在外,而是保留声闻僧团所有声闻比丘与比
丘尼的成员,将之逐渐转变回归为真沙门的菩萨僧团。声闻僧团是以急求解脱入无余涅
槃作为修行的目标,因为急求入涅槃并不能使人成佛,因此声闻僧团依“佛”教而言只
是假沙门僧团,并非真沙门...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ndstyle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zoun), 信区: mindstyle
标 题: 挑战极限——佛教修行道上的欲求与想象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8 00:02:46 2012,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fsbd190504 (flow), 信区: Wisdom
标 题: 挑战极限——佛教修行道上的欲求与想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7 21:12:32 2012, 美东)
挑战极限——佛教修行道上的欲求与想象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
佛陀曾经说过,一切现象根植于欲。我们一切的所思、所言、所为——每一种体验
——皆来自欲。甚至我们自身也从欲而来。轮回此生,是因为我等有再生之欲。无论自
知与否,诸欲在不断地重新定义“我们是谁”的意感。欲是吾人于时空因果矩阵的就位
方式。唯一不根植于欲者,即是涅磐,因为它是一切现象的终结,它甚至超越了佛陀所
用的“一切”这个词本身的内涵。不过,把你引向涅磐的那条道却根植于欲——善巧之
欲。解脱道挑战著...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3 23:41:12 2014, 美东)
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开示
生死之轮图的起源
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西藏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
为了能得到最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
;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生死之轮,藏
文中称为「轮回之轮」(Sipay korlo,梵语Bhava-chakra),但西方人称它为「生死之
轮」或「生命之轮」(The wheel of life, the wheel of life and death )等(注
:汉传佛教中称其为「五趣生死轮」、「五道轮」、「生死轮」及「十二缘起图」)。
这种图画,我们常常会在西藏寺院的外墙上见到。对佛法不理解的人,只会以好奇的目
光欣赏它,却不知道这幅画其实蕴藏着描述众生...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3 23:41:12 2014, 美东)
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开示
生死之轮图的起源
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西藏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
为了能得到最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
;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生死之轮,藏
文中称为「轮回之轮」(Sipay korlo,梵语Bhava-chakra),但西方人称它为「生死之
轮」或「生命之轮」(The wheel of life, the wheel of life and death )等(注
:汉传佛教中称其为「五趣生死轮」、「五道轮」、「生死轮」及「十二缘起图」)。
这种图画,我们常常会在西藏寺院的外墙上见到。对佛法不理解的人,只会以好奇的目
光欣赏它,却不知道这幅画其实蕴藏着描述众生...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6791
45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菩萨 = 兔, 兔之贤者就是佛
“佛应彼之请求,为说过去之事。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于兔胎,住森
林中。”
“与彼共语,唱第四之偈:
兔无有胡麻
亦无豆与米
炙我于火上
食我住林中
帝释天闻彼语,以自己之威力,作出一堆炭火,告知菩萨。兔由突婆草上之卧
状起立,前往其所,嘱曰:「若有毛间之生物,均不可杀。」其身三度震动,全身向
施,如白鸟王跳上莲花开放之中,止住其上,以喜悦之心,落于大炭火中。然其火
无能烧毁菩萨身体之一毛孔,如同入于雪藏之中。
于是彼呼帝释天:「婆罗门君!汝所起之火太冷,不能烧予身体之一毛孔,此为
何故?」「贤者!予非婆罗门,予乃帝释天,为试君而来。」帝释!君请稍待,纵令
住世界中者皆作对予试验,亦无认我有不施之心者。」菩萨对帝释作大狮子吼。帝释
向彼曰:「兔之贤者!君请勿疑,汝之德遍为世界所知。」帝释压榨山取山之汁,于
月绘兔之姿,招菩萨于森林薮中,使卧于嫩突婆草上,自己归去天人之住所。此四
只贤者,敦善友谊,快乐守戒,恭行布萨,各各生于应生之所。
佛述此法语后...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4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我所认为的“明心见性”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496305.html
佛法与不二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 21:12:30 2011, 美东)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6033611&extra=page%3D1
近年来,上座部佛教面对的一个具挑战性的问题,是传统的上座部止观禅与不二论的玄
思传统间的冲突。“不二论”的最佳代表,是印度正统哲学“不二论吠檀多”与“大乘
佛教”。面对这冲突的反应横跨两极:一极是激烈的对抗,另一极是各式各样的综合与
混合。当中的对话变化多端,本文实无法解释所有相关的复杂与微妙问题,然而,我想
以上座部佛教的经论立场来写,希望可以提供些微贡献。
我的第一个意见:一个禅修系统是不会构成一门独立学科的。任何一种可信的灵修系统
,经常都是被发现在某一概念距阵之内,并用来解决或实现这概念距阵所解说的问题或
目标。因此,把互不兼容的概念框架里的技巧合并起来,实在是危险的。虽然这种合并
可以安抚一些偏爱实验或折衷主义人士,它的长期影响将带来一定的“认...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185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第五天开示
内观第五天开示
四圣谛:苦(苦谛),苦的原因(集谛),苦的寂灭(灭谛),根除苦的方法(道谛)
~缘起
五天过去了,你们还有五天可以用功,要善加利用剩下的这几天,对这修行方法有正确
的了解,努力用功。
你们已经从在限定范围内观察呼吸,进展到观察全身上下的感受。当一个人开始练习内
观,最初通常会有的多半都是粗重、坚硬、强烈的不愉悦感受,像是痛感、压力感等。
你们以前也都有过这些经验,但心的习性是对感受起反应,乐受则迎、苦受则拒,因此
总是激动不安。现在你们开始学着不起反应地观察,客观地观察感受,不把自己和这些
感受划上等号。
痛苦是有的,烦恼是有的,但悲哭啼泣无法帮人脱离苦海。我们要怎样解脱痛苦呢?我
们如何才能面对接受呢?
治病的医生,得要知道病人生的是什么病,病因又是什么。只要有原因,就有解脱之道
,就是去除这原因。只要除去病因,病就自然痊愈。因此要从根除病因着手。
首先我们得接受苦的事实。苦无所不在,这是普世皆然的事实。但当我们开始不起盲目
反应地观察,这就成为圣谛,因为任何这样依道而行的人,都将成为高贵贤圣的人。
当我们开始观察第一圣谛,也就是苦谛时,苦的原因很快就会清楚浮现,我们
a*******g
发帖数: 867
48
南传巴利文经藏 长部 第二十二经
《大念处经》
http://www.dhamma.org.cn/books/ysfj/mahasatipatthana_Sutta_07.htm
E、观四圣谛
(51)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
四圣谛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四圣谛观察诸法呢?
比丘们!比丘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之集」;他
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之灭」;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
苦圣谛的解释
(52)又,比丘们!什麽是苦圣谛呢?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叹、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
是苦,求不得是苦。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
(53)又,比丘们!什麽是生?如果有所谓的生,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
们的受生、形成、出生、显现诸蕴、获得内外处,比丘们!这就叫作生。
(54)又,比丘们!什麽是老?如果有所谓的老,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
们的衰弱、老朽、牙齿脱落、头发灰白、皮肤松皱、寿命将尽、机能退化,比丘们!这
就是老。
a*******g
发帖数: 867
49
苦集圣谛的解释
(69)又,比丘们!什麽是苦集圣谛呢?
它就是贪爱,就是造成不断轮回,为喜乐、欲求所束缚,以及任何情况都不忘寻求快乐
的欲望,也就是欲爱、有爱及无有爱。
比丘们!而这贪爱从哪里生起,又从何处建立?在身心世界,只要有诱人的、令人喜悦
的事物,就有贪爱的生起和建立。
(70) 而在身心世界,什麽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呢?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诱人
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
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鼻
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
,舌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
界中,身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
心世界中,意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1)在身心世界中,色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
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声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
在该处建立
a*******g
发帖数: 867
50
苦灭圣谛的解释
(80)又,比丘们!什麽是苦灭圣谛呢?
它是贪爱的完全远离、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染。但比丘们何处根除贪爱,何处
息灭贪爱呢?在身心世界中,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和息灭贪爱的
地方。
(81)但在身心世界中,什麽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呢?
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
界中,耳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鼻
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舌根是诱人
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身根是诱人的、令人
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意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色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
界中,声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香
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味尘是诱人
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触尘是诱人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