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 发帖数: 162 | 1 你幸福吗?
最近国内央视很受关注的一个参访节目叫“你幸福吗?”记者深入民众,随机提问。得
到每个人对幸福不同的感受。我也问过身边的朋友“你幸福吗?”“你认为人生中最幸
福的事是什么?”有人说“到也不是完全是金钱,我希望自己健康快乐。” 可能好多
人也是这样想的。也会加上自己的眷属健康快乐。如果没有学佛,末学认为答案就是和
心爱的人过平静幸福的生活。
对比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所作的«愿海精髓»,他老人家的愿望是“无垢圣教
兴盛常住世,无偏众生享受胜利乐。意中所愿恒时唯有此,祈赐加持成办圣谛语。”接
引无边无际的苦难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法王上师一生中的最大心愿,也是最主要的
事业。他老人家经常说:"我今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凡与我结下善缘或恶缘的所有众生
都引到极乐世界。往生后可以成就一切所愿,无勤度化一切有情。”
关于幸福这个主题,索达吉堪布,益西彭措堪布,慈诚罗珠堪布,阿松仁波切等大德的
法语中这样说:
每个人都在日日夜夜寻求幸福,但在这个浮躁而复杂的时代中,如果没有找对方法,反
而会带来更大的痛苦。从感官的层面来看,仿佛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很真实。进一步观察
却发现,...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Wed Oct 10 14:07:20 2012, 美东) 提到:
欢迎大家引用杂阿含和相应部讨论 :)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Wed Oct 10 14:21:15 2012, 美东) 提到:
杂阿含经65:
佛陀指出禅观是如实观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
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
那么如实观察的内容呢?
”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
观察五阴的集与灭为如实观察,不是自己在静坐中自己想象,比如不净观,慈心观之类。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集?
”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樂受不如實觀察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
不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生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3 一、当前急需佛教的慈悲观
在座的很多人,对佛教也许了解,也许不了解。其实,不说佛教中更深的道理,单单是
它的慈悲观,就是当前必不可少的。
如今的人们,对科技手段的掌握日新月异,聪明才智也是远远超过了几十年前。然而遗
憾的是,好多人特别缺少一样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慈悲的心态。
你们在课堂上曾学过许多知识,但是有没有学过怎么样做人,怎么样饶益社会,怎么样
帮助一切生命呢?你们生命科学院,经常做各种动物的解剖,来研究生命的本质,可是
大家有没有想过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渴望快乐而不愿感受痛苦呢?
曾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注意你的心态,它会成为你的语言;注意你的语言,它会成为
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成为你的人格;注
意你的人格,它会影响你的命运!”
所以,一个人的心态,会直接决定未来的命运。如果没有慈悲的心态,人生难免会以悲
剧告终。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慈悲”?对此,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解释得非常清楚。他
是这样讲的:“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也就是说,“慈”是给
一切生命带来快乐,“悲”是让一切生命远离痛苦。当然,这里的“一切生命...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 《杂阿含经》 is the foundational text of all sutras. 九分教中「修多罗」
originally refers to 《杂阿含经》/《相应部》当中的「修多罗」
英国佛教学者 Thomas William Rhys Davids著作《Early Buddhism》一书。他将释迦
牟尼过世之后,一直到阿育王在位晚期,定义为初期佛教。
日本佛教研究学界,接续早期西方学者的成果,进一步以此来与汉传佛教典籍比对。
1924年,木村泰贤在探究初期佛教之《原始佛教思想论》中,提出「原始佛教」的说法
,并将相关研究介绍到日本佛教界。木村贤泰认为研究「原始佛教」,主要目的在于探
求,何者为代表「真正之佛说」。他主张以阿含经与律藏来探求原始佛教。接下来的日
本佛教学者,如松本史朗、宇井伯寿等,都同样使用原始佛教一词,成为日本佛教研究
界中的术语。
吕澄发表《杂阿含经刊定记》,确定四阿含经是依《杂阿含经》为根本,而《瑜伽师地
论》中的摄事分,是依《杂阿含经》次第而造。
印顺法师发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同样确认四阿含中以杂阿含经最早,九分教中
以修多罗、祗夜、记说三者...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5 总之,在生死轮回之中,一切的幸福和圆满都是欺惑性的,唯有业因果才是真实不欺的
,只有对因果生起定解才有实义。所谓的因果法则,从广义上讲,就是凡有因则必定有
果,也就是说诸法都是因缘所生的;从狭义上讲,就是众生所感受的苦乐果报,都是以
往昔的善恶业导致的——造善业会感受快乐,造恶业会感受痛苦,就像播下甜种会收获
甜果,播下苦种会收获苦果一样。因果法则既不是造物主的创造,也不是佛陀的发明,
它是一切万法本有的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就像没人能否认水往低处流一样
,再有智慧的人也无法否认因果法则。
可惜的是,现在绝大多数人都不懂因果法则,所以举手投足都在造恶业,一辈子下
来积累了无量的罪业,这些人的前途是无边的黑暗,等待他们的是无量的痛苦。尤其是
现在许多人,由于对业因果存在愚痴无明,造下了许多杀生的恶业。有些佛教徒在学佛
之前,因为没有善知识的教化,也在无知的状态下杀了许多众生。这些杀业的果报正在
等着每个造业者,想想这些可怕的果报,大家一定要改过自新。因此上至高僧大德、下
至乞丐的所有人,都有必要学习因果法则,尤其要深刻地认识到杀生的过患。
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到杀生的...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62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Belief
标 题: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0 01:26:40 2013, 美东)
原文在: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66.htm
---
放生感应奇迹记
莲子居士编述
前言
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放生感应二则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孝心·诚心·佛心
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杀生果报,如影随形
心路拾掇
历劫重生忆观音
至仁所感,惠及群生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背觉合尘,悯众生八苦交煎,放生得度
梦境成真
火焰化红莲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落尽繁华忏前愆
挨两刀,免震灾
起心动念皆是业
婚嫁不宜杀生
呒通钓鱼,钓鱼会破病(台语)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放生而后重生
闻访嘉义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相扶持
视仇如亲系于心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观音慈,普贤行
佛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家,就是修行道场
慈心所致,广被有情
...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7 两位德国人作者认识达赖喇嘛,是从邀请他参与研讨会开始,后来大量的袅盂P思考达
赖与藏传佛教的材料。作者没有宣称自己修习过佛法,难怪作者对最基本佛教道理都弄
错了。简单的说,是纸上谈兵,错了而不自知。这牵涉到研究宗教的一个基本问题∶宗
教的核心,是超常的主观经验,不管这经验是佛法的觉悟,或神教的见到神、圣灵充满
,没有经验的人要谈论,只能谈外在能看到的,要谈内心的经验,连瞎子摸象都不如;
瞎子至少摸到象了,而没有宗教体验的人,除了自己的意见,什么都没体验到。这种对
主观经验的全然无知,会导致解释外在现象时严重错误而不自知,因为他没有更好的参
考物。
本书对最基本的佛教道理-四圣谛的意义都弄错了。第一部的结语说∶「佛教从一开始
就把女性特质看成与解脱相反。这种对女性特质的负面评价,是佛教最基本的教条。这
是四圣谛不可避免的结论,因为第一圣谛就说生是苦,生必然带来老病死忧悲苦恼。而
女性有生育与养育的弁遄A打开轮回的通道,因此是男人以及人类发展灵性的最大障碍
。」这段前半部是对的,后半部不但没有任何经论的根据,而且违反了佛陀多次宣说的
十二支缘起。佛陀说生的原因,是「无明」与「贪爱」,不是什... 阅读全帖 |
|
l****u 发帖数: 2166 | 8 可以去净土, 可以证果
并且不一定慢
原因如下
1. 所有的一切是无善无恶 - 好坏都不影响, 只要眼尖心亮,天时地利, 能够见解四
圣谛。
2. 大家都是要促进自己的’消失死亡’的过程。你说凭什么干‘好‘事的要死得比干
’坏‘事的快?
3. 另外一点, 我认为行为不是自己决定的。是条件决定的。 |
|
w**u 发帖数: 311 | 9 转自http://bbs.sutta.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712#lastpost
舍离的含义 (孙南达禅师开示)
巴利文 Nekkhamma 的意思是舍离或不执着。真正的含义是舍弃taṇhā(贪爱)。
当一个人的贪爱变得很强,他就会抓紧一个目标,执着不想放下。
在巴利文,贪爱是taṇhā,执着是upādāna。因此 Nekkhamma 舍离或放下跟贪
爱,执着是相反的。 Nekkhamma 舍离也是其中一项巴拉蜜 pāramī。
有四种 Nekkhamma
一 Kāmupādāna 欲乐取
二 Diṭṭhupādāna 见解取
三 Sīlabbatupādāna 戒禁取
四 Attavādupādāna 我见取
一 Kāmupādāna 欲乐取
欲乐取的意思是执着于感官的享受。这kāmupādāna是 kāma(感官享受的对象/感官
目标)和upādāna(取)。这些感官目标也被称为kāmaguṇa因为他们给予感官上
的欲 乐。因此kāmupādāna是强烈的贪取感官目标。
如...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10
=================
不是迷惑带来苦,也不是现象带来苦,而是现象本身就是苦!不能认识到这个,就是不
理解苦圣谛。
现象之所以本身是苦,是因为现象本身是生灭性的,而只要有生灭,就一种不圆满的存
在方式,所以是苦,所以佛陀说,“无常即苦”
再次强调一遍,佛陀所说的dukkha,意思是指不圆满,而不是指情感的痛苦,翻译成苦
,很容易造成误解。 |
|
r****n 发帖数: 8253 | 11
这是白痴涅槃。
只有白痴才会觉得呆在滚烫的沸水的大锅里面,只需要认为滚烫的水都是虚幻的,无取
无舍,也不需要跳出大锅,认为这样就不可能被烫死。
佛陀明明说名色是苦,而且苦是圣谛,可这些所谓的大乘佛教徒却号称名色无苦。
佛陀的佛法是不断的培养明辨力,培养出分别心,分别明辨出苦和乐的根本区别,舍弃
苦的五蕴名色,导向无苦的涅槃。重点在分别取舍,因而建立智慧
大乘伪佛法,是不断的模糊明辨力,培养出所谓的无分别心,将苦和乐的分别模糊掉,
将五蕴和涅槃的截然对立模糊掉,最终也将自己的心模糊掉,傻掉,最后就是变成傻蛋
白痴。
所以基本上大乘佛教徒都是越学越愚昧。 |
|
c***h 发帖数: 2262 | 12
你说的大乘的理论,我觉得还不错,
不要觉得委屈,好像觉得自己毕生功力的解析,只落得”还不错”的评语,
我可以感受到你用功之深。知道的人自然就知道你已经成功抓住一些”根”。
对我这种头脑简单的活老百姓,先讲些枝枝叶叶奥妙理论或批评是没用的,没攻击力、
无感。
只有首先从简单的目标或目的,这种根部说起,
再说如何这由简单的目标或目的,进一步发展出粗略的树干,活老百姓才听得下去
最不重要的,我觉得就是枝枝叶叶这种扭曲绕来绕去的漂亮深奥句子,
我个人看法,这些深奥句子只是为了简单的根、树干而服务,本身没多大意义。
就是补充而已,像地基骨架建好之后的泥土涂墙,装饰得漂亮一点而已。
只有傻子或好奇心过分旺盛的知识分子才会想先了解这些句子,由枝叶着手。
我是top-down式。
bottom-up式的解释,会让人抓不注重点。
你看佛陀亲说的经文,一开始都是问是无常,是苦吗? 苦圣谛一定先。
然后,根抓到,再一路解析,集、灭、灭道迹。
树干抓到,再解释下去。
都是top-down式。没有漂亮深奥的说明,都是简单明白。
你再看大乘的经文,很多都是先讲漂亮深奥句子。
原因,也许是为了吸引大乘发展当时的...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13 這是一張非常珍貴的照片。著名的寧瑪大師,頂果欽哲法王,在西藏時,即是邱陽創巴
仁波切的上師之一。他們之間的因緣,追溯到前世今生:頂果欽哲曾經在第十世創巴仁
波切座下學法,而後來,他又成為第十一世創巴(邱陽創巴)仁波切的老師。
在創巴仁波切赴歐美傳播佛法給西方人的世界之時,因為其與眾不同、並且非傳統式的
接引作風,頗受到許多同儕西藏喇嘛的誤解非議。「只有頂果欽哲仁波切,在提到創巴
仁波切之名時,總是用特別尊重的口吻,也不贊同其他人對創巴仁波切的評語──似乎
只有他,能夠了解創巴仁波切的心意伏藏,香巴拉的願景和視見。」(此根據宗薩欽哲
仁波切2005年一月,於加拿大Halifax的口述故事。)
1976年,頂果欽哲法王,應創巴仁波切之邀,首度至北美訪問。數年前 (2004年),雪
謙冉江仁波切(Shechen Rabjam Rinpoche 頂果欽哲仁波切的孫子,現雪謙寺的住持)
,於紐約香巴拉中心傳法的時候,以藏文(當場有英文翻譯),向我們唸誦了頂果欽哲
仁波切離開北美時、在飛機的航程上、寫給創巴仁波切的一首長詩,其文字之優美,情
感之珍惜殷切,冉江仁波切說,翻譯其實也難以傳達藏文原詩的...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14 优波鞠多度化阿罗汉之三
尊 者优波鞠多在那罗拔利精舍修行处的时候,摩突罗国有一个婆罗门深深执著于“我
见”。什么是我见呢?就是因为第六识而产生的认知,即对色、受、想、行、识五 蕴
假合的身心之中的“我”抱有执著。有我见就会产生自私、自大心理,对任何人的话都
不会听从和思考。正因为这样,婆罗门没有几个朋友,家人也不喜欢和他交 流,这样
一来就使得他性格更加孤僻,坚持我见。他非常痛恨人否定他的观点,痛恨人说他自私
。有一次,一个出家人告诉他“我见”危害的时候,他心里在冷笑, 说:“没有我的
话,现在和我说话的又是谁呢?”出家人见难以说服他只好合掌离去,他以为其辩论败
了才离去,开始四处宣扬:“你看我多厉害啊,出家人和我辩 论都输了,这就证明世
界上有‘我’!”
这 一天,有个优婆塞在路上遇到了这个婆罗门,心想:“这个坚持我见的人,是多么
的可怜呢,我必须点醒他。”于是快步上前问说:“婆罗门,你总是强调自我如何 如
何,那么我问你哪里有我?”婆罗门听了反问:“如果你认为世界上没有我,那么谁说
无我之法呢?你告诉我具体地址,让我听听也好。”优婆塞说道:“尊者优 波鞠多可
以说无我之法,而且所说...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15 贪看天边月,失却手中珠,圣谛共戏论,醍醐翻成毒。 与汝共勉。 |
|
c***h 发帖数: 2262 | 16
初期只能靠信仰,相信佛陀说的。这时是有疑问的,没错。
这是”疑结” 十结之一。
然后要自己验证。
初果之后,不再有疑问,”疑结”解开
也就是,当世就可知。 即使没有神通也可不再疑惑。
(但首先要彻底了解”苦圣谛”) |
|
c***h 发帖数: 2262 | 17 心经的来源
参考 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1%A9%E8%A8%B6%E8%88%AC%E8%8B%
“主要是因为此经为观自在菩萨教导如何修习般若的总持陀罗尼,因其不是由释迦牟尼
佛所说,故不称为经。但是汉译本中,因汉地习惯,重要经典皆被称为经,故被冠上「
经」字。”
有轶事
• "其实这篇文章不是心经,实际上是介绍般若波罗蜜多心法的心得文,不知是
玄奘大师或是其它翻译大师所写的序文。何来不是心经之说? 第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
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说出了实践般若波罗蜜多的好处,如能五
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后段: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
咒。一本经文的内容会解释自己是什么经文或咒的吗? 内容也完全没有提及,般若波罗
蜜多心法究竟如何实践,故这篇文章应该不是心经。就好比武功心法是会教你此武功的
修练要领跟步骤,但这篇文章中并没有提及,故此这篇文章其实并不是一本心经,而是因
推崇玄奘大师的其它伟大经文著作才故意称之为心经,以虔敬玄奘大师之居功厥伟。"
“《心经》经文...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18
很深奥的经文, 非常深奥。
我的了解也还不周全不深入。
我的想法是,
舍利弗是要先那位比丘确认问题在于苦圣谛,问题不在死后有或没有
而是确认对四圣谛的认知。
无常,苦。
确认了,就没有其它问题了。
只有苦的熄灭。
(我说的不一定对,仅当参考) |
|
b*****l 发帖数: 3821 | 19 二乘道次第
我打算把这个次第分为三乘道来讲,首先是二乘道。汉传佛教把声闻与缘觉合起来称为
小乘。汉传佛教认为当代的南传佛教是小乘,说他是小乘,他们一般不大高兴,叫二乘
比较好,这个他们是接受的。但从汉传佛教的判教来讲,与大乘相比,它也的确是小乘
。小乘的部派原来有二十多个,实际上影响比较大的,流传到现在的有两个,一个就是
北传的“说一切有部”,一个就是现在南传佛教的“南传上座部”。
南传上座部
南传上座部的修学次第是依据《中阿含经》。《中阿含经》里面有一个《七车经》,用
七个车子来比喻乘着什么样的车子,一步步达到解脱的七个过程。它分为七种清净。比
如南传佛教的《清净道论》,以及其他的经典,都是按照七个清净的次第来论述修学道
的内容的。
七清净,第一个是“戒清净”,就是持四种清净的戒,有出家戒与在家戒。第二个是“
心清净”,“心清净”的意思是修禅定,三学里面的增上心学,通过修行禅定达到近行
定与安止定。近行定就是我们汉传佛教所说的未到地定,安止定就是四禅八定。第三步
是“见清净”,第四步“度疑清净”,第五步“道非道智见清净”,第六步“行道智见
清净”,第七步“智见清净”。后五步的内容都是... 阅读全帖 |
|
l****u 发帖数: 2166 | 20 这个就是four noble truth
第一圣谛就是truth of dukkha
第三是truth of cessation of dukkha
两个都是truth |
|
d**********6 发帖数: 237 | 21 法身是无我的,隔壁那个帖子说“圣谛第一义:廓然无圣" 就是说法身的境界,跳入跳
出的是中阴身吧? 是佛性产生的,但因为执着有个身体,才产生了中阴身 |
|
G**W 发帖数: 1865 | 22 不住于明白又是指什麼不住明白 ?
就是那個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那個心,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因為不住声、香、味、触、法, 所以不在声、香、味、触、法中起見聞覺知.
所以不明白六塵境界, 所以没有认识不认识之别.
《维摩詰经》「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什麼是诸入 ? 就是六入.
这个用教証去理解不困难,
六个妄心,眼,耳鼻,舌,身,意
均是根,尘相触而生其心,
例如眼根触色尘而生眼识.
而只有一个心不是根尘合和而生,
那就是如来藏心,
本来而有, 不假缘生
禪宗証悟的标地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
如来藏心
我们 |
|
|
W**N 发帖数: 1037 | 24 http://www.theravadacn.org/Sutta/Maha_Mangala.htm
Sn II.4
Maha-Mangala Sutta Protection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For free distribution only.
小部经集 II.4
大吉祥经
坦尼沙罗尊者英译,良稹中译
原文版权所有 © 1994 坦尼沙罗比丘。免费发行。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重
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衆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
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5 良稹, 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
I have heard that at one time the Blessed One was staying in Savatthi at
Jeta's Grove, Anathapindika's monast...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25 禅修前行
我现在解说如何修习禅定。开始前,跪下来,双手合十置于心前,虔诚礼敬三
宝,口诵下文:
Arahaṃ sammā-sambuddho bhagavā:
Buddhaṃ bhagavantṃ abhivādemi
薄伽梵[7]是阿罗汉、正自觉者:
我顶礼佛陀、薄伽梵。(一拜)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Dhammaṃ namassāmi.
法由薄伽梵善说:
我崇敬法。(一拜)
Su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Saṅghaṃ namāmi.
薄伽梵的僧伽弟子行道正善:
我礼敬僧伽。(一拜)
以你的意、语、行表达对佛陀的敬意: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a.
礼敬薄伽梵、阿罗汉、正自觉者。 (三遍)
归依三宝:
Buddhaṃ saranaṃ gacchāmi.
Dhammă...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26 开示
(2)
1956/8/17
当你静坐禅思时,即使你没有得到任何直觉的内明,请相信你至少知道了不少。当呼吸
进入时,
你知道了;当它出去时,你知道了;当它是长呼吸时,你知道了;当它是短呼吸时,你
知道了;不
论它是愉快或不愉快的,你知道了。如果你能知道这么多,你就做得很好了。至于各种
思想和念头
跑进心里时,就排除它们,不论它们是好的还是坏的,不论它们是在想念过去或是未来
,不要让它
们干扰你正在进行的,不要追逐着要理出头绪来。当这种思想闯入时,就让它过去,保
持你的觉知
安于现在。
当我们说心意来去时,并不是心意真地走了,只是念头走了。念头就像心意的影子,如
果心意
是静止的,它的影子怎么会动呢?身体的动作才会引起影子的移动,而当影子移动时,
你又如何抓
得住它?影子是难以捉摸的,难以抖落的,难以安静的。觉知构成现在,那才是真正的
心意。追逐
念头的觉知只是一个影子,真正的觉知
——
知道
——
留在本位,它并未站立、行走、来或去。因此
心意
——
觉知并没有任何来去或进退,它是安静而镇定的。当心意本身正常、均衡、不散乱时,也
就是当它没有任何影子时,我们可以安详地休息。但是,如...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7 发信人: LilacDream (),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31 13:34:08 2016, 美东)
太深奥了!看不明白,虽然我对佛教很感兴趣,总想通过它能静心明目
=============================
发信人: Hall (Hall),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31 15:03:40 2016, 美东)
在看过一些文章后,例如不净观,有时偶尔也会把人体和一些恐怖或恶心的图片或场景
联系起来,对减少欲望来说似乎有些短暂的效果。 这能算是一个起点吗?但其实大多
时候是不愿意或不甘心朝这个方向观想,这也许算是凡心太重了吧。
================================
如果不到一定程度,不建议一下就直接长期修不净观
因为有后遗症 佛陀后来教观察呼吸
观察身体举动或心理活动就够了,重要的只是观察 日常生活随时观察
不然,只好时常观察
接着是,要再观察...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8 问:【二、阿赖耶识是变异性、是生灭法,阿赖耶识里含藏著真如,此真如才是不
生不灭的。真如就像金矿中的黄金,黄金成分早已经决定,而阿赖耶识就像金矿中其他
的杂质。】
答:阿赖耶识心体,绝非变异性,绝非生灭法; 佛说阿赖耶识心体即是未来佛地
之真如心体无垢识故。然而 佛说阿赖耶识非断亦非常,此谓阿赖耶识心体虽然常住不
坏、性如金刚,体恒常住而自性恒不变易,永远显示其“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真如性
,然此真如性之心体中,却含藏著无始以来七识心王所造作之一切善恶业种,及所熏习
之邪见与无明种子,令诸业种、无明……种子等流注不断。由含藏如是善恶业种、无明
种子……等故,致令有情轮回生死,六趣受生、流转无尽,故名其第八识为流转真如、
邪行真如,即名此第八识心体为阿赖耶识。由于第八识心体有如是分段生死之业种等等
流注不断,由有七识心王及诸种子流注不断,故说阿赖耶识非常,即是《大乘起信论》
中一心二门所说之生灭门也!由是缘故施设第八识心体名为阿赖耶识。阿赖耶者即是执
藏分段生死种子而流注不断之意故,即是集藏、所藏、能藏之意故。
如是心体常住、性如金刚、永不能坏;乃至集十方诸佛威神之力为一力,亦不...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9 要为各位解说的是:如何才能够真正从内心深处信佛?
在佛法当中,“信”是一个善心所,因为“信”具有澄净心灵、去除疑惑、增长善
法的作用;就像是一颗水清珠一样,如果我们把一颗水清珠放到污浊的水里面,就会立
刻把浊水变得很澄清。所以在《华严经》中有偈语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
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大方广佛华严经》卷6)而反过来说
:不信,则是一个染污的心所有法,是一个随烦恼;也就是说,“不信”这个烦恼心所
,是会让其它的心所法也都跟著变得浑浊不清净了。
相信我们大家都很愿意深信佛法,但是谈到“要在内心深处产生深信”的话,那是
要有一些前提能够先圆满具足才做得到的。首先,是要曾经在过去世供养过无量诸佛,
而且长劫的听闻、熏习正法,慢慢地具足了善根以及五根、五力,而能够对于正法正理
生起信解,甚至于能够实证而发起胜解,产生真实的智慧;这样才能够心得决定而确信
无疑,真正安忍于正法正理上而不再动摇转变。譬如《妙法莲华经》中,有经文说:“
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闻佛所说,则能敬信
。”(《妙法莲华经》卷1)也就是说,如果曾经...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0 要回答的题目是:“佛教教主为释迦牟尼佛一人,其后世弟子为何要分宗立派?”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简单八个字,先来作一个总结:“可分非宗、无宗可分。”
无宗可分,实际上来讲,真实的佛法就只有一个不生不灭法。每一个宗教都在谈终
极关怀,在谈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每一个宗教都会建立它所谓的一个不生不灭法。以
佛法来讲,这个不生不灭法就是我们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我们这个无形无相无所住,却
能够出生一切万法的如来藏,这个不生不灭法,佛教就是以祂来立宗。不管您后世弟子
要依某一部经,你要建立什么宗,比如说依《法华经》建立法华宗、天台宗,依《华严
经》建立华严宗,所谓的法藏贤首宗,乃至依于某一些论然后有所谓的三论宗的宗派,
乃至说依于禅法而建立禅宗、密宗。这一些任何宗、任何派这种分歧,如果它彼此之间
,是对于不生不灭法这个法身佛如来藏第八识,有不同的歧异的话,那么一定是有对有
错,简单来讲就跟我们一开始说的无宗可分。因为如来藏无形无相无所住,不生不灭法
本身不是五蕴当中的法;祂不可能有尺寸、有大小,祂也不落于数目法当中,祂没有办
法去计数一个、两个、三个。我们有时候方便说,每一个众生都有一个如来藏,那...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1 佛教教导要以慈悲来对待一切人,而不说爱。因为佛教看待爱,就是欣乐厌苦,
是有著贪著的负面意涵,是染污的。像《大般涅槃经》中圣教:【爱有二种:一爱己身
;二爱所须。复有二种:未得五欲、系心专求;既求得已,堪忍专著。复有三种:欲爱
、色爱、无色爱。复有三种: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就是爱著五阴、六
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我及我所。或贪爱五欲境界而一心一意专志追求,求得之后更是
专注沉醉其中,无力分辨己身已经被五欲境界深深地系缚住,难以出离。或者是对欲界
、色界、无色界境界的贪爱执著,于是长远劫在三界六道的善道、恶道中,生死轮回不
已。或是对于造作未来善恶报偿的诸业因缘加以爱著;对于会感生未来现行,诸多染污
业行的种种烦恼因缘加以爱著;对于会带来将来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及五蕴炽盛等种种苦的因缘加以爱著。有了这些对自我,及种种境界的贪爱执著,就会
引生欣乐厌苦的强烈欲求或渴望,就难免造作诸业,种下未来苦果的因。
例如:解脱道中说四圣谛,就以爱为集圣谛,因为爱会导致众生不断聚集种种苦
。又如十二因缘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2 要为各位解说的是:如何才能够真正从内心深处信佛?
在佛法当中,“信”是一个善心所,因为“信”具有澄净心灵、去除疑惑、增长善
法的作用;就像是一颗水清珠一样,如果我们把一颗水清珠放到污浊的水里面,就会立
刻把浊水变得很澄清。所以在《华严经》中有偈语说:“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
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大方广佛华严经》卷6)而反过来说
:不信,则是一个染污的心所有法,是一个随烦恼;也就是说,“不信”这个烦恼心所
,是会让其它的心所法也都跟著变得浑浊不清净了。
相信我们大家都很愿意深信佛法,但是谈到“要在内心深处产生深信”的话,那是
要有一些前提能够先圆满具足才做得到的。首先,是要曾经在过去世供养过无量诸佛,
而且长劫的听闻、熏习正法,慢慢地具足了善根以及五根、五力,而能够对于正法正理
生起信解,甚至于能够实证而发起胜解,产生真实的智慧;这样才能够心得决定而确信
无疑,真正安忍于正法正理上而不再动摇转变。譬如《妙法莲华经》中,有经文说:“
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闻佛所说,则能敬信
。”(《妙法莲华经》卷1)也就是说,如果曾经亲近及供...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3
古代希臘哲学对于「正义」,曾经有不同的定义。例如,「所谓正义,只是强者维护
本身利益的手段」,或者「道德就是弱者用來牵制强者的有力工具」等等不同的說法。
乃至近代英国著名的倫理学家摩尔在二十世纪初受到分析哲学的冲击,以语言分析的方
法主张:善是不可以定义的,善是对于事物的性质的表示,与善的事物本身是不同的,
因为善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因此无法被分析而定义,是直觉就可以判断的。这就是倫理
学中所谓的直觉論。日本的西田几多郎在《善的研究》中描述直觉論:
"关于什么行为是善、什么行为是惡的问题,就像知道火是热的,水是凉的一样,可
以直觉地知道;行为的善惡是行为本身的性质,并不是可以說明的。……直觉論就是以
这种事实为根据的,所以它是最接近事实的学說。而且,不允许用理由來說明行为的善
惡,这在保持道德的威严上是很有效的。"
摩尔所采用的方法本身已经预定其结果,因为以语言分析來看善(good) ,它确实
是一个形容词,在语言的表达上很单纯而易解。然而问题是:我们为何会就某些事物称
之为善呢?就某些事物称之为惡呢?对于某些严重的事情,例如「无故殺人」,人類普
遍认为是惡的。可是对于...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4 谢谢评论。佛教本身是宗教,不是政治团体。解脱道和菩提道体现了佛陀的慈爱精神,
和度众生的入世情怀。政治,是婆娑世界的事相,佛教不可能不对它关注和有事相上的
作为,如同天主教会对此世间的政治发表看法和表明态度一样。有禅世界的作者在先前
的一些文章中,认为政治作为世间的一种事物,所做的共业,所起的作用,可能远大于
通常慈善事业的影响,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佛经和戒律是佛陀在人文之初的教化,暂且
不论大乘兴起后大乘佛经的相应时代的产生,单从佛陀亲口所说的核心法义(缘起、四
圣谛、四处和八正道等)来说,没有也不会变化,是为佛教的基石,恰是佛教现代化所
要恪守的,而过度的方便化(去理性化、去社会化),甚至参杂杂迷信和怪力乱神的非
理性的东西是应该扬弃的。佛陀在大般涅槃经中,说到那些小小戒是僧团可以考虑扬弃
的,也说明戒律是时代的相应物 - 勘定佛经的现代文本,简化戒律,适应时代,剔除
糟粕(佛教徒们可从佛教历史和现状深知这一点),应该是佛教发扬光大,焕发生命力
的契机。
只是一个前言,提出思考佛教的现状,主张/理念/计划,需要讨论,凝聚共识。禅世界
论坛上有一个佛教现代化的分论坛,欢迎参加讨论,也欢...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5 要回答的题目是:“佛教教主为释迦牟尼佛一人,其后世弟子为何要分宗立派?”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简单八个字,先来作一个总结:“可分非宗、无宗可分。”
无宗可分,实际上来讲,真实的佛法就只有一个不生不灭法。每一个宗教都在谈终
极关怀,在谈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每一个宗教都会建立它所谓的一个不生不灭法。以
佛法来讲,这个不生不灭法就是我们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我们这个无形无相无所住,却
能够出生一切万法的如来藏,这个不生不灭法,佛教就是以祂来立宗。不管您后世弟子
要依某一部经,你要建立什么宗,比如说依《法华经》建立法华宗、天台宗,依《华严
经》建立华严宗,所谓的法藏贤首宗,乃至依于某一些论然后有所谓的三论宗的宗派,
乃至说依于禅法而建立禅宗、密宗。这一些任何宗、任何派这种分歧,如果它彼此之间
,是对于不生不灭法这个法身佛如来藏第八识,有不同的歧异的话,那么一定是有对有
错,简单来讲就跟我们一开始说的无宗可分。那么佛教的这个宗是如来藏,是第八识―
―无形无相的第八识,不可能能够被分裂、被分割,所以任何后世的部派宗别,如果硬
要把自己从这一个如来藏宗分离出来,那我们只能就说“可分非宗”,您一定是有...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6 论如来藏与“梵我”的异质性
袁经文
内容提要:援引《奥义书》和《梵经》等典型“梵我”论经籍,将“梵我”的权威性释
义,与佛教如来藏正义作比较和分判;不同点是:1.如来藏没有起始之说;“梵我”具
有开端思想。“梵我”创世有始观的立说,将遭遇无法自洽的困境而致悖谬。2.如来藏
无我,不攀缘六尘,自处涅槃;“梵我”有我,并攀缘世间境界。3.如来藏存在于五蕴
身全体,“梵我”存在于五蕴身局部。4.“梵我”论与如来藏在四个模块上有似是而非
的法义。最后,引述佛语,揭示二者的本质差异。
关键词:如来藏;梵我;奥义书;梵经;无始;无我;五蕴
作者:袁经文,男,哲学博士,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
唯识学和如来藏等。广西 南宁 530004
如来藏论题是大乘佛教的重要展开,但常有观点视如来藏为外教“梵我”思想的渗透;
实际上,如来藏与“梵我”有本质不同。现据《奥义书》和《梵经》等“梵我”论经籍
对“梵我”的权威性解释,选取典型而重要方面,以与如来藏进行分判比较;最后,引
述佛陀对如来藏与“梵我”论的阐释,作出梳理归结。
行文过程论述的如来藏,根据语境,具有不同涵义。
笔... 阅读全帖 |
|
s**t 发帖数: 17016 |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ot (野水横木), 信区: Poetry
标 题: 你就是真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5 13:44:31 2015, 美东)
这是终稿的第一部分,第零章和第一章。全文共有九章。
《自在与澄明》
第零章
(0)
不存在的花看不见,但可以看见花不存在。
(0)
蝴蝶之美在于,你不知道,它下一秒往哪儿飞。
(0)
我的世界是寂静的杯子。我在杯中沉思。沉思是更大的容器,装下了整个世界。我不过
是一棵树,超出了理解。
(0)
像杯子贮满了水,一棵树贮满了思想。有时,我会停下来,就像某只鸟,停在某个枝桠。
(0)
在树中,时间静止为年轮。
第一章 你就是真理
(1)
真相瞬息即逝,永恒的是谎言。
(1)
像鹰一样思考,腾空而起,只在意落点,不在意路径。
(1)
心灵的终极学说,是哲学、艺术和宗教三位一体的学说。
哲学、艺术和宗教,最终的目的都是刻在古希腊神殿上的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
以哲学的方式求索,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以宗教的方式缄默。
(1)
路的尽头是旷野,思想的尽头是深渊。
如何逾越深渊到达彼岸...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38 问:世间法讲劝人爱惜字纸,将废纸烧毁,然世间贫苦人专收废纸卖给制纸厂,稍图微
利,并且废纸,一举有两得,前后哪一种最好?(衡钰)
答:残废佛经,不能修补者,可采前法:普通字纸,可采后法。
问:敝人幼年无知,傲慢不听母诲,反出污言恶骂双亲,现已年长,自知不孝,有无量
无边之罪过,欲求忏悔,双亲已隔世远矣。悔之不及,心中十分惭愧和悲哀,未知如何
能报答亲恩?如何忏其罪?(潘玉泉)
答:每日定时诵阿弥陀经一卷,念弥陀圣号几百声,或几千声,以此功德,回向双亲,
往生极乐,此是真实之报恩,彻底之忏悔,追远者要不懈,事死者如事生,果能如是,
古人丁兰又不能专美于前矣。
问:晚一入睡,即梦幻潮涌,甚至入睡前,而梦幻已起,可说无时不梦,但晚询及他人
,都说是间有,难道独我常有,到底是间有是常有,其对心理或生理有何关系,有何方
法克制?(章普明)
答:梦境纷纭,系杂念过多,精神不能专一所致,若身体四大不调,亦能多梦。
问:常闻定业不可解,然则杀人者人定杀之,佛法所讲念佛,可以消灾免难,亦可离苦
得乐,甚至解脱证果,那么杀人的罪业,消到什么地方呢?(詹金枝)
答: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此是原则,如会佛法,则... 阅读全帖 |
|
x*m 发帖数: 276 | 39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佛教圣典 佛教圣典
关世谦居士译
每个人都有迷与苦为渊源的烦恼,想从这烦恼的羁绊中挣脱,有五种方法:
第一,对事物的见地须正确,辨别它的前因与后果。一切苦的根源,是由于心中有
了烦恼,一旦烦恼祛除,就会显现出无苦境界的正知。
因为见地有错误,生起对‘我’的思虑及忽视原因与结果的法则,被这错误的思虑
所拘束而生起烦恼,陷入苦与迷的境地。
第二,抑制欲望,使烦恼镇伏。以光明正大的心,制服眼、耳、鼻、舌、身、意六
根所发起的欲望,把产生烦恼的根本斩断。
第三、使用物品须合适,思考要正当。选用衣著和食物时不要考虑是为享乐,考虑
到衣服是为防御寒冷和暑热,以及遮护羞耻;食物是维持修道的根本,是为滋养身体。
有了如此正当的思考,烦恼将无由生起。
第四,凡事都须忍耐。忍耐寒、暑、饥、渴、辱骂,毁谤更要忍耐,因为接受忍耐
可以消灭燃烧己身的烦恼之火。
第五,远离不应去的所在,远离不可交的朋友。如能做到这一点,烦恼的火焰则消
逝殆尽。(——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经)
佛陀篇
第一章 历史上的佛陀
第一节 伟大的生命历程
(一)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在罗希尼Rohini河流域,释迦族老早就建都在迦毗罗
Kapila城。国...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