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宋元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q*p
发帖数: 963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海陵王和金世宗,谁更伟大?
《醒世恒言 - 金海陵纵欲亡身》 VS《金史-后妃传上》,扯淡的小说和严肃的史书,
居然“如有雷同,绝非巧合”地“高度一致”——这事儿还真令人醉了:难道《醒世恒
言》写的是“正史”不成?
与其这么说,还不如痛快承认——《金史-后妃传上》写的象“小说”!
堂堂一部官史,居然会以如此笔法,具体而微地铺陈着完颜亮和一些女人的私生活
,而且它纯粹就是一花边新闻,远谈不上影响了国家气运——就算为了说明完颜亮先是
借刀杀人、夺人妻室,然后始乱终弃、一杀了之,又真有必要用这么多文字、介绍得如
此详细吗?比比看就不难发现,甚至就连介绍历代金帝登基或驾崩之类的重大事件时,
金史也没舍得给这么大的篇幅啊;
堂堂一部官史,居然会大量收录如此等级的八卦式事件,不厌其烦地讲述着完颜亮
和他的女人们,一个又一个,一件事又一件事,仿佛列家谱一般地细致,恨不得连音容
笑貌都给描写出来;
堂堂一部官史,居然就只在完颜亮这里浓墨重彩,而在介绍别的帝王后宫时只是几
笔带过,仿佛其它金帝都没有三宫六院,都没有风流艳事,都没有占有别人的妻子(这
个后面还要提到),都没有杀过曾经心爱的女人,都是坐...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道教十大人物
有人帖了道家十大人物,本来想回复,最后决定还是单开一个。因为我觉得那个帖子有
些混乱,其中传说和历史混淆,后面回复又把道教和道家也混淆。
首先,道教和道家是两个概念,不是完全一回事。许地山先生的《道教史》说“古代的
道家是讲道理,后来的道教是讲迷信。” 不过许先生作为五四时代砸烂孔家店,破四
旧风气熏陶的小将,也是有其偏激处的。但是分离道家和道教确实应该的。
道家是哲学,道教是宗教;道家是南方楚国的精神,而道教是两个传统的合一(北方燕
国的方士神仙术传统和南方楚国的道家传统)。
下面是我认为的道教十大人物,没有老庄,肯定的:
1)张道陵
道教由东汉张道陵创始,后世乃称他为“天师”或“祖师爷”,其子张衡为“嗣师”,
其孙张鲁为“系师”,被尊为“三师”。他的孙子张鲁在刘焉的帮助下,割据汉中,实
践了一个道教的乌托邦社会。不过张鲁和割据益州的刘璋从小就是死对头,因为张鲁的
母亲和刘璋的父亲刘焉通奸,然后小张鲁被刘焉收养为养子。刘璋认为他们夺走了自己
的父亲,害了自己的母亲,张鲁也认为是奇耻大辱。这个仇恨可以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
来解释的,是不死不休的。两人后来也同归于尽,不过下场都还好,分别在...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中国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论西方汉学中的“唱盛中国”流派
卢汉超
【作者简介】作者为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内 容提要】“唱盛中国”是近年来西方学术界重新评估中国落后问题的一股新潮流
,与西方新闻界、政治学界和史学界长期以来“唱衰中国”形成对照。近年来西方汉
学界有一种倾向,即为已成定论、童叟皆知的“中国落后论”翻案。此派西方学者试图
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外交礼仪、人文意识、行政管理等角度,全面修正中 国落后
论。这种愿望显然与近年来中国的兴旺崛起有直接关系。由于中国近年来飞速而稳定的
发展超出了包括许多“中国通”在内绝大部分人的预期和想象,于是一 个重大问题提
了出来,即中国的重新崛起以其广度和强度来看,不可能是偶然的,而必定有其长远而
深厚的历史原因,唱盛中国流派旨在探明这个历史根源,从而证 明中国强大的延续性
和合理性。
【关键词】唱盛中国/学术潮流/西方汉学
“唱盛中国”这一命题源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新闻界长期以来的“唱衰中国”的积习。随
着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崛起,美国媒体和舆论界对中国日益关
注,但直到最近,其主流仍是“唱衰中国”。...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
"за родину"
●张一一
中国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们太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更加严谨,
而不是毫无责任心地敷衍和误导全国的电视观众,否则只会留下
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已。
历史剧《芈月传》近日在北京、东方两大卫视同时
热播,在收获高收视率的同时,《芈月传》也遭到许多网
友吐槽,而其最大槽点还要数史实问题。
历史剧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维持历史
的真实”是黑格尔所倡导的一条重要的创作原则,对于
一些网友质疑的“春申君黄歇应该比芈八子小25岁
左右”“白起应比芈八子小15岁”“屈原的出生年代有
误”等问题我认为还不算什么,历史剧并非历史百
分之百的完整再现,编剧在史料的选择上进行一些
调整和改造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出现一些低级
的常识性错误就不足取了,而《芈月传》中恰好就
存在不少这样的硬伤。
众所周知“闭月羞花”是分别用来形容中国古代四
大美女中的貂蝉和杨玉环的,她们一个出生在汉末,
一个生活在中唐,而当《芈月传》第9集中楚王称赞魏
美人“闭月羞花”时,正常人是不是顿会有错愕之感呢?
第30集中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在秦国的四方馆辩论
时,居然有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5
http://hx.cnd.org/?p=119624
中国的历史,分为两个时期:秦以前的夏商周三代和秦以后的“中华帝国”时期。
秦始皇统一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就一直在这个帝制的磨道里转圈儿,一
治一乱,分分合合。用毛泽东的话说,是“千年犹行秦政制”。
这种“模式”是怎样形成的?这个体制,中国是怎么进去的?现在,面临再次转型的中
国,怎样才能走出这一“模式”呢?
关于这个“模式”的形成,有过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是自然环境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处在一个封闭而又广袤的地区。说封闭,因为
它的东边是大海,北边是草原,西边是沙漠,西南和南部是高山。说广袤,因为它又有
足够的生存和活动空间供我们折腾。
在这一环境中,产生了我们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
耘冬藏。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我们务实的文明,让我们不用去关心外面的世界。
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是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一盈一虚,一治一乱。分久必合,合久
必分。这样的生存环境,形成了我们的性格,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除汉武帝主动
征伐匈奴外,历史上,中国很少出兵国外,最多也就是应属国的要求,去镇压当地的叛...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6
语文课其实是个糊涂概念,
开始的中小学是属于一种综合性概念。
后面应该细分了:
写作: 应该必修,大学生应该学些非文艺性写作,nonfiction
文学和古典常识: 作为选修,理想主义,唐诗的风韵,宋元明清小说的变化,等等
比较文学
文艺学
文学史
现代汉语:各方言的区别和共同处,普通话的产生和改变,其它方言的产生和演变,等
等。
文言文应该是必修,不包括尚书那种彻底的古典,而是古代的普通散文。
q***i
发帖数: 627
7
from知乎
observer
2 人赞同
我的观点是中国文字在宋元白话话本之前一直是以记事,而不是记言为目的的。从甲骨
到魏晋的骈体,从来都是和口语分离的。人类独立起源的几种文字:圣书,楔形,甲骨
文,玛雅字,都是象形的,将事件本身,而不是当时的发音用符号记录下来是十分自然
的事。学习几千个象形字,并理解前人的记事法是要消耗大量时间学习的,还好需要使
用文字的人往往是神职祭司一类的闲人,而这些文字在向其他民族或阶级人群传播的时
候,那些学习者未必愿意投入巨大的精力去原样照搬。借助一些符号的读音,按照拼音
的方式用那些符号记录本民族的语言就是个好方法,埃兰人就这样做了,他们从楔形字
取出的字母成为后来拉丁,希腊,闪-含,南亚各地字母的源头,在东亚这边的日本人
,越南人和西夏人也从汉字中借用符号改造成拼音符号。但也有些人不甘low,比如契
丹人,他们不愿直接借用汉字,要自己玩一套表意字符,于是弄出来三千多字的契丹大
字,但是他们的后辈果然玩不转,又用拼音法弄出了一套契丹小字。创造者少,抄袭者
多,抄袭者抄过去就变成拼音了,所以现在世界上到处都是拼音,但并不是文字就需要
变成拼音的。这里的...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8
1000年还嫌少呐?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加起来还不到1000年

发帖数: 1
9
日本京都大学的敦煌学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是阐述了敦煌学在日本京都大学的发展史略,特别针对京都学派
的第一代学者狩野直喜到现代著名的敦煌学家高田时雄的敦煌学发展轨迹进行了简明扼
要的叙述和评价,为中外敦煌学大的交流和研究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京都大学、敦煌学、日本汉学
根据严绍璗教授在《日本中国学史稿》一书中的调查:
“日本国内首次报道敦煌文物的发现,是在《燕尘》第二卷十一期之后第二天,即1909
年11月12日,东京和大阪两地的《朝日新闻》,皆以《敦煌石室的发见物》为题,作了
隆重报道”。
严先生并推断此文的作者应该就是内藤湖南。这一推断是合理的。因为随后的几天中,
内藤就连续刊发了《敦煌发见之古书》长文。由此预示着内藤湖南有资格作为日本敦煌
学的最早的新闻报道人。但是,京都学派的敦煌学研究的开创者应该是狩野直喜博士。
晚清时期敦煌文书的发现,在中外学术界成了和甲骨文发现同等重要的事情。在日本的
内藤湖南博士通过罗振玉得知了这一消息后,立刻上报日本文部省和京都帝国大学,请
求派出特别考察队,前往北京,进行学术调查。于是,1910 年 8 月,京都帝国大学立
即派遣内藤湖南教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第二,地下新材料
狩野直喜和王国维先生的学术交流,使他们双方全得到了好处。王国维《敦煌发见唐朝
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一文所使用的资料,就有狩野直喜直接从欧洲抄录回来提供给他
的。这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狩野直喜提供的是他个人的手抄本,其中有些字当时他
无法判断是何字,就大致画出,后来回国后却怎么也不明是什么字了。这些字到了王国
维先生那里都成了可以辨识之字。王国维使狩野直喜的手抄资料变成了可以利用的信史
,这是对双方大有裨益的事情。
从1909年狩野直喜知道敦煌文物的发现开始,他先后到北京、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地
的大学和博物馆、图书馆中,去实地考察和抄录所能看到的敦煌文献,亲自核对从罗振
玉那里得到的文献抄本、照片与英法等国收藏实物之间的文字差异。将这些文献利用到
对古代文学史的考证上。他已经熟练运用了二重证据。并且,还在日本学术界举行“敦
煌发掘物视察谈”、“关于敦煌遗书”等专题学术报告。实地考察、核对文字和文学史
研究三项工作,基本上就划定了敦煌文献的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的定位。他从敦煌发现
的唐代写本唱本中(如《唐太宗入冥记》、《秋胡变文》、《伍子胥变文》、《董永变
文》等)直接...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11
这个 RESEARCHER Boris Borisov 是哪个领域的?有没有 publication list? 想看看
他有没有资质做这个研究,在相关研究领域有没有credit,放狗搜了一下,只搜到个踢
球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ris_Borisov
Boris Borisov (born 2 July 1978) is a Bulgarian footballer, who is currently
playing as a defender for Bulgarian club Vidima-Rakovski Sevlievo.
曹树基至少是可以查到的,有字号,著作等身
曹树基,1956年4月生,江西鄱阳县人,历史学博士。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任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
是该系的创系主任。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
、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
著作论文编辑
中国移民史与中国人口史
著作:
1、《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明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784
12
发信人: freeguy (无),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Oct 25 10:07:54 2012), 站内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这是作者在1981年5月下旬召开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时本人做了一些修改。)

翁独健同志要我在这次会议期间在大会上讲一通。我说,我不是民族史专家,有什么好
说的?"他说:不要你讲别的,只要你讲一讲你们在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时是怎样
划定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的;也就是说,对历史上同时存在的许多国家地区和民
族,你们是如何区别中外的?哪些算中国,哪些不算,标准是什么?"

他既然提了这样具体的要求,我作为《中国历史地图集》的主编,就不便推辞了。所以
今天下午我在此向诸位汇报一下我们在这套图集里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就把这个讲
话命名为《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吧!诸位听了如果认为我们的处理办法有不
合理、不妥当之处,欢迎在明天小组会上提出来大家展开讨论。

《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工作开始于1955年春。开始只要... 阅读全帖
K*****2
发帖数: 9308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六朝建都与军事重镇的分布(zz)
作者:郭黎安
一、守卫建康的重镇——京口和历阳
都城的选址与确立,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皇朝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因为它将影响
到政权的稳固和国祚的长短。六朝定都建康(今南京),除了一般都城所考虑的交通条
件、经济腹地以及有利于控制其所统治的地区等因素外,基于南北分裂的形势和限江自
保的基本国策,则更注重防卫。而防卫所持者重在长江。古人云:“长江千里,险过汤
池,可敌十万之师。”(注: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上《江河门》注引《江南野
史》,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但是,能否守住这一天险,确保首都安全,关键
又在京口和历阳。
京口(今镇江)位于建康以东八十公里的长江南岸,除本身山水险峻,可资设防外,在
地理位置上尚有以下特点:其一,六朝时期,建康—京口段的长江江面十分宽广(注:
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八九引《舆地志》:“天景清明,登之(指北固山)望见广陵
城如在青霄中,相去鸟道五十余里。”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刻本。),风高浪急,而江的
南岸正是宁镇丘陵所在,矶石绵延,“高岗逼岸,宛如长城,未易登犯”(注: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五,中华书局1955年版,下同。)。京口以下接近长江喇...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20533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成吉思汗究竟算不算中国人?
宋元时期‘中国’概念是指什么?
o**n
发帖数: 2130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所谓国学有几个方面
一个是技术层面的,比如先秦的青铜器铸造,机械设计,冶金技术,武器标准化,宋元
的瓷器,日用品生产,造船技术。是普世的经受所有文化对比的
第二个是审美文艺层面的,比如北魏到宋的造像艺术,先秦到宋的服饰图案设计,先秦
到南北朝的文学作品,这个普适性稍差,但是中华文化圈内是能够普遍认同的
最次是社会组织层面的,就是海日所说的君臣父子,理学的禁欲主义,社会的等级制度
,不同职业间的等级制度,这个基本没有普适性应该淘汰
d******a
发帖数: 32122
16
中国古代的很多数学典籍到了明代,因为明粉吹嘘的几位明代数学家看不懂,实际等于
是暂时失传了。
zz
明代数学家对一些古典数学名著却缺乏深入的研究,明代数学的总体水平并不高。例如
宋元时所取得的诸如天元术、四元术、招差术、垛积术、大衍求一术、增乘开方法等重
大数学成就,在明朝统治时期已大都少人理解,因而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明代数学家程大位(著有《算法统宗》)看到开方作法本源图,说是“注释不明”,“
不云如何作用”。
顾应祥(著有《勾股算术》、《弧矢算术》、《测圆算术》、《测圆海镜分类释术》)
看到《测圆海镜》里的天元术,说是“反复合之,无下手之处”,感到“茫然无门路可
入”,只好在《测圆海镜分类释术》中舍弃了原著有关天元术的内容。这种情况反映了
当时中国传统数学后继乏人和数学研究几乎停滞不前的严重程度。现在所说的明代数学
的衰落也主要是指这一方面而言的。
d******a
发帖数: 32122
17
汉字没有拼音,谁告诉你两千年前的上古汉语和闽南语相似?相反,上古汉语发音要比
闽南语,客家话和广东话复杂很多。
不仅闽南语客家话粤语的发音和上古汉语没有太大关联,就连语法都和上古汉语根本不
同。我们汉语从中古汉语开始一直到今天,就逐步演变为“分析语”。而且如今不论任
何方言,词的不同格和不同词性的发音都不变,最多就是今人读古汉语时不同词性的声
调会变化。比如普通话的名词 “语” 读 yu 三声。普通话里读古汉语如果碰到“语”
作动词,就要读成四声。但是本质上不论什么词性,发音都不变。但是上古汉语不同,
上古汉语汉字也和诸如英语语言一样带有词前缀。比如一个汉字当做使动用法时,前面
就要加词缀s发音。当然,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所以这些古老的发音都消失了。举
个例子:“登”普通话读deng,但是在上古汉语里,如果“登”作为使动,使某人登,
那么就要读“steng”。
而今天陕西话里的“大大”就是上古汉语里 “大” 的古老发音Dades的残留。再比如
,现代汉语里 “窟窿” kulong 就是上古汉语“孔(klong)”的残留。我估计你(这
里的“你”应当指与作者争论的其他评论者。除与文旨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68年至72年康生先后到北京文管处32次,窃取图书12080册,窃取文物1102件。其中有
大批宋元版和明版的珍本、孤本图书,有2000多年前青铜器,有1000年前古砚、碑帖、
书画和印章,还有30万年前玳瑁化石等,都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珍品,有的
还是绝无仅有的国宝。
m***n
发帖数: 12188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日本间接灭亡中国三次
其实西边南边更多,只是availability bias, 人们不提不炒作而已。
比如说南边的:
泰国攻马来亚某小国,此国向宋朝求救,宋朝派使臣说再打就出兵了,泰国立刻萎了。
后来泰国又攻马来亚半岛的另外一个国家,此国向明朝求救,明朝出兵,泰国立刻萎了
。此国感恩戴德之下,国王改信了伊斯兰。
越南攻占城,占城也是天朝的一个万年属国,向宋朝求救,宋朝出兵,越南求和。其实
占城能坚持到清朝才被越南灭了,也是因为之前一直有宋元明的帮助。而清朝乾隆嘉庆
不想管了,清朝和宋明不同,对东南亚的秩序没有什么兴趣。
不过缅甸攻泰国,泰国向清朝求救,清朝还是派了使臣,缅甸退回。
其实唐明清也都是先向日本派了使臣的,只是外交手段没用,不得已才出兵的。
还有苏禄和文莱开战,双方都向明朝求救,称对方侵略。明朝调解。
最搞笑的是,中国海盗林凤围攻马尼拉,西班牙殖民当局向明朝求救,明朝准备出兵,
林凤听说了,撤兵逃。
更早,中国海盗陈与义在南洋横行霸道,以巨港为中心准备建国,还要灭爪哇几个国家
,大家都向明朝求救,结果陈与义被郑和灭了。
西边也很多,不过西边的变化比东南亚更大,都是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国家。没人挂念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朝女子是如何吸金赚钱
胭脂虎”、“河东吼”足以证明宋朝妇女的强势,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离不开的。宋
朝与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人性意识的觉醒,突出表现为两类人的地位空前高涨:
一是文人,二是女人。宋朝女人有傍身技艺,有属于自己的一份职业。她们用聪明才干
和勤劳实现梦想,眷顾家庭,赢得了地位。
女艺人身价赛黄金:宋朝富裕,皇家有资本显示派头,逢年过节喜庆祝寿,都热衷
于请戏班子热闹一番。在皇家表演的乐队中,全是年方二八的美眉,她们经过时,必引
起轰动。小鲜肉们兴奋莫名地吹起口哨,争先献花献水果,端着酒杯频频秋波放电。百
姓追星一点不亚于现代,场面异常疯狂。
从宋朝京城的“御前应制”看,皇家召集最多的就是女艺人。那些热闹非常的活动
如小唱、嘌唱、叫果子(以上是宋代流行的歌唱艺术)、杂剧、傀儡表演等都由女艺人
领衔担纲。
这些女艺人可不是金玉其外只会撒娇发嗲的花瓶,她们个个有真本事,演奏乐器、
舞枪弄棍、填词作赋,无一不精,还能当众表演骑驴击球、下棋、演说历史、打鼓击乐
、射击、杂剧、作词开赋,是名副其实的百样技艺集于一身的表演家。《四朝闻见录》
有记载说:慈圣太后未进宫时,经常玩一种掷钱游戏,她掷出的铜钱可在...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89031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农耕社会不是农工商社会
这是初中水平的判定表准
能够发展出产业革命的,是农工商社会,不是农耕社会
农耕社会,跟渔猎社会,游牧社会一样,不分高下
中国的宋元,有发展成农工商社会的潜力,但是社会精英阶层走向反动
到了明朝,就彻底自我断绝,完全倒退回单纯的农耕社会了

发帖数: 1
22
在中国,“男女通吃”的历史非常悠久。有名的譬如“分桃断袖”。“分桃”是讲,春
秋时期,卫国的弥子瑕同国君一起在桃园游玩,他吃到一个很甜的桃子,便把这个没吃
完的桃子给了国君。国君说:“瞧他有多爱我呀,吃了一半的桃子都要分给我”。
虽然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弥子瑕后来年老色衰,失去恩宠,国君说:“这个可恶的人居
然给我吃剩下的桃子。”但是,至少在年轻帅气的时候,他掰弯过一国之君。
“断袖”则说的是汉哀帝和董贤两个大男人秀恩爱的故事,两人睡在一张榻上,董贤压
住了汉哀帝的袖子,怕弄醒董贤,哀帝果断割断了自己的袖子。其他如魏王和龙阳君搞
出来的“龙阳之癖”;汉武帝和李延年的情感纠葛等,都是男风界的代表CP。
卫国国君、汉哀帝、魏王、汉武帝,他们的后宫里美女佳人可不少,男女通吃,更像
是对生活的一种调剂。
先秦两汉,男女通吃的逸事大多关于王侯将相,历经魏晋隋唐宋元,到了明清两代,风
气终于形成风潮。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明代虽有教坊,而禁士大夫涉足,亦不得狎妓,
然独未云禁招优……达官名士以规避禁令,每呼伶人侑酒,使歌舞谈笑;有文名者,又
揄扬赞叹,往往如狂酲,其流行于是日盛。”...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京派海派之争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北京和上海文人之间曾经发生过一次对骂,被称为“京派”与“
海派”之争,这段公案最初仅限于讨论作家的写作风格,后来延伸到对京沪两地文人行
为和气质的评价。论争的发难者沈从文在《论“海派”》一文中概括海派的特征是“名
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并用尖刻的语气大损海派是一帮新斯文人,说他们如
名士相聚一堂,吟诗论文,冒充风雅,或远谈希腊罗马,或近谈文士女人,行为与扶乩
猜诗谜者相差一间。
又有一个评价是:“海派有江湖气、流氓气、娼妓气;京派则有遗老气、绅士气、
古物商人气。”矛头直指京派领袖周作人。周作人则直接回应“上海气”是“买办流氓
与妓女的文化,压根儿没有一点理性与风格”。当然还是大先生的话一锤定音,说是“
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不过,这些议论
都把自己圈在了北京、上海两个城市里比较,实际上,京派海派之争背后所隐匿着的南
北文化差异才是更有意思的话题。
宋代就有重南轻北的习惯
南人和北人相互看不起不知始于何时,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宋代就有重南轻北的习惯
。宋人是出了名的尚文轻武,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夺了军人带兵的念想...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4
我八岁的时候背的:
夏商周 秦两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元明清
z**********e
发帖数: 22064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莫把秦皇当文王
http://hx.cnd.org/?p=142501
荣剑
作者按:当代大儒梁漱溟被誉为是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开拓性人物,于中共建政初期的一
次政协会议上,大庭广众之下和毛争议工农问题,说中国工人是在九天之上,农民是在
九地之下,此说被毛当庭痛斥,梁被赶下讲台。从此梁被打入政治冷宫,二十年不与人
闻。文革期间,梁被毛邀请重新出山批孔,梁说匹夫不可夺志,而他的好友冯友兰则欣
然入世写下批孔大文章,以致后来后悔不迭。文革之后,梁被平反,恢复名誉,冯晚节
不保而无颜以对梁,梁坚持名节而不辱于世。但奇怪的是,梁对毛依然是称赞有加,喻
毛为周文王,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难道不知毛一直是自比秦皇?混淆秦皇和文王
之别,岂不是历史之大谬?本文从文革后期毛批郭沫若的一首诗谈起,看看秦皇和文王
的区别究竟何在?他们其实就是帝制和封建的区别。
1973年,批林批孔运动正如火如荼。林彪一派在“五七一工程纪要”中拿历史说事,把
毛泽东说成是秦始皇,毛泽东索性也自称是革命的秦始皇,在林彪事件后的多次讲话中
,公开为秦始皇翻案。在该年8月,毛泽东写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这就是《七律
·读〈封建论〉呈郭老》——
...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17713
26
这有什么稀奇?中国人到处做生意,到过东非一点儿也不稀奇,宋元都不是闭关的国家
,明清海禁也到处移民,非得把同时代的人往一个名人的行动上靠,没太大必要。明成
祖时代能那么航线,之前就积累了一大堆航海经验,这些经验的积累不都是人骨头堆出
来的吗?
M****h
发帖数: 4405
27
1.可以培养出大量顶尖人才
2.可以吸引到外部文明或者人才
3. 人尽其才,知人善任,选贤与能
只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必然会是高发展水平的文明
比对一下宋元, 明清
宋朝的武将人才被广泛歧视,所有和武学相关的都被看低
而蒙古在征服过程中,大量吸收当地的技术人才,屠城也会保留工匠。
同时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蒙古是赏罚分明,而宋朝的严重腐化
导致了特权阶层不需要军功就能当大官,真正立功的人反而不能得到
真正的提升和赏赐。
结论,宋是比元更低水平的文明
文明不是比拼历史,比拼奢侈程度,比拼繁文缛节
而是比拼效率,效率与公平,效率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生存竞争的关系。
美国被称为野蛮生长的文明,然而19世纪末期迅速超越了欧洲诸强
广泛吸引世界各地的顶尖人才。现在是最牛逼的文明
M****h
发帖数: 4405
28
一派胡言
现在吹嘘闽南语的说自己是最古老的,第一次北人南迁时入闽产生的
这些人的特点就是有钱了就开始吹嘘自己古老
好像德国人没有人吹嘘自己祖上是罗马人,就说自己是日耳曼人。
语言是个很严肃的东西。
不是乱认祖宗
宋朝的官话,在杭州话里面能看到一斑,就是有儿话音,这跟尼玛闽南话哪里有一点相
而客家话是宋元语音的活化石
是一种比较硬的语言。
南京话是江淮官话,
朱棣北迁以后,一直到清朝中叶,都是北京的标准化,后面才慢慢地儿话音多了
但是也不可能变得面目全非,今天的普通话和北京话差别不少,主要是儿话音和满语词
汇。
汉语的多音节变成单音节是发生在南北朝时期
这些都是尼玛常识,不过有些傻逼喜欢把自己现在当作牛逼,越古老越好
有钱了就瞧不起北方人,使劲地黑,一点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多少马来血统,语言里面塞
进了
多少南岛方言
M****h
发帖数: 4405
29
因为南方现在比北方有钱,所以使劲地吹嘘自己语言古老,好像越老越好
尼玛这些人也不敢去查血统,也不敢说自己的方言里面揉进了多少土语
从一个南方人角度说,南方的各种方言里面,很多是非常呱噪的
普通话反倒是比较均衡,既有南方的雅 ,又没有了北方的土
粤语,粤语的语序和普通话比较接近,你看港剧就能发现这点,所粤语不会太老
一般认为粤语是安史之乱后,汉人地大规模迁徙后产生的,而不是之前的小规模迁徙
粤语词汇也能看出来,和水浒里面的那些不太像
粤语念唐诗也有这个特点。
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每次大乱都会改变语言,甚至你可以想象战国七雄,他们的语言
怎么可能相似?政治文化中心的移动必然带来标准语言的改变
宋朝移到了中原,标准与就变了,从杭州话,客家话看出,语言变硬了,儿话音有了。
比较接近宋元的是客家话,赣方言,湘方言,从他们的词汇和发音能发现这点
明朝的官话就是江淮官话。
到了满清入主中原后,江淮官话揉了很多满人发音,就是儿话音,您变成了人,等等
但是这个变化并不是面目全非,只不过适应了北方人的发音,偏硬。
江淮官话,西南官话这些都是明朝时的官话的残留
吴语,闽南语和什么温州话一样,都是跟普通话无论...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钱鏐铁券杂谈
BRIEF DISCUSSION ON IRON CREDENTIALS OF QIAN CHU DYNASTY
文/御简斋 By Yu Jianzhai
In modern times, because of world-wide wars and revolutionary movements,
there is no longer privilege for the old lord. The law advocates equality,
and those new aristocrats call themselves ordinary people. But under
oligarchy, there're still privileges. Therefore, its meaningful in rereading
Qian Liu's iron credentials.

《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据此考证说,是
“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成书于北
宋初年吴越国尚存之时。北宋开国皇帝
姓赵,因此排第一。而钱氏为五代十国
时吴越国王的姓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传佛教是个阴谋
如果说这里面有什么阴谋的话......
首先,自宋元以来,汉传佛教其实并不兴旺。汉族地区正统的意识形态显然是儒家
,而不是佛教。真正兴旺的,是满蒙藏等地区的藏传佛教。而这些民族的武力仍然相对
强大,不仅优于穆斯林,也优于汉人。
真正的阴谋是清朝政府利用藏传佛教减少蒙古人的人口。由于不信伊斯兰教的蒙古
人人口相对明显减少,而满族又因为汉化和养尊处优而失去战斗力,如果历史继续按旧
时的规律发展,而不是被西方入侵而打断的话,这确实一个重大隐患。
因为到了这一阶段,捍卫我们文明的主力并不是汉人,而是汉化的非穆斯林游牧民
族。被清廷这么一搞,就把主力给搞没了。
然而,由于西方文明的渗透,火器的演进以及汉族的复兴(这种复兴很可能也跟火
器有关,火器对非游牧民族有利)。历史注定不能再按照旧时的规律发展。所以清廷搞
的这个事,也没有什么危害。
他们是把自己给搞没了,但汉人也有了绝对的能力保卫自己。至于汉人是否打算使
用这种能力,那绝不是清廷、汉传或藏传佛教的责任,完全是汉人自己的责任。

发帖数: 1
32
作者: 秦晖
尼德兰画家老勃鲁盖尔的名作《死亡的胜利》(约作于1562年),反映了黑死病之后社
会的动荡与恐怖。
“历史上中国人口的大起大落,可以说是任何别的民族都没有的”
大灾难的形成机制
与那些“封建”文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以后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
。承平之时,“秦制”不像“封建”那样领主林立多内耗,因而可以多次取得“大国崛
起”的成就。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说“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今天流传甚广,我以为难以置信。但至少在明初以前,即马可·波罗和郑和的时代
,中国的王朝盛世要比当时的欧洲繁荣许多,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历史的一
大特点是始终无法摆脱“治乱循环”,即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而且中国
秦以后历代王朝的寿命不但比“封建”时代的周“王朝”和欧洲、日本的宗主王系(不
是dynasty)短很多,其“改朝换代”的巨大破坏性更几乎是人类历史上独有的。
古代没有精确统计,惟一能反映国家兴亡、社会荣衰的指标就是人口的增减,而历史上
中国人口的大起大落,可以说是任何别的民族都没有的。固然,人口(在农业时代基本
也就是经济)的升降并非传... 阅读全帖
k*j
发帖数: 2317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纪念老爸退伍40年
读罢版上老爸从军一文,感触颇深,记忆中父亲那些军旅生涯的点滴故事重新涌上心头
。不过从军一文讲其父入越自卫反击,我老爸确是入越抗美,曾经的敌人当年也曾是朋
友。昨夜看连续剧《同龄人》,看到27军高炮兵的故事,老爸又一次打开尘封往事,回
忆起他的炮兵生涯。
父亲比那些共和国同龄人大八九岁,解放时候已经记事,说当时只见村子东头天天过大
兵。村里老人讲将近半个世纪以来这大兵就没断过。其实河南地处中原,本是人杰地灵
商周古都之地,但几千年来人祸大于天灾,成为无数次乱臣贼子乱世枭雄们满足个人野
心的舞台。翻开正史,河南百姓的离乱就未曾歇止过,五胡乱华,隋唐更迭,唐末五代
,宋辽宋金宋元之战,李闯之乱,到清军入关,辛亥革命,抗战到内战,花园口到大跃
进,哪一次都听到河南农民泣血的悲吟。我还记得儿时听奶奶讲过一次北伐军从南而来
进村讨水喝的事情,后来才知道正是那一年黄浦三杰之首的蒋先云陨落离老家村子不远
的县城城头, 战事之惨烈可见一斑。在隔壁村的姥姥在世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乱来乱
去,争权夺利”,一个农村老妇对历史的简单却透彻的定位。老爸说村里面老人印象中
对兵似乎并无好感。但命运最后却让老爸选择
s********e
发帖数: 13723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欢迎胡锦涛 奥巴马鞠躬挨批
下手到位啊,胡CORE就那两招太极拳估计顶不住,还好有毛邓威名在前。 就好比,玄
冥二老碰上宋元桥有点忌惮,主要是因为有张老怪
d********a
发帖数: 3698
35
江南本来就是宋元中原的衣冠望族南迁过去的。
你还没有说上更有名的无锡6大家,
到现在很多小巷都是某家某家的。
薛家人是解放前的uiuc毕业海龟。
唐家是20年代mit的mba海龟。
南通,再早点时候,南通的张謇一人就顶上无锡一半家族了,
张謇一人办了18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比如复旦,河海,中央,南京,海事etc.

钱;
U*****S
发帖数: 3098
36
2009秋拍亿元时代:《十八应真图》成我国最贵艺术品
http://news.artxun.com/tujuan-1530-7648617.shtml
http://news.artxun.com 2009-11-24 11:23:46 来源: 博宝艺术网 作者: 静
相关 齐白石 宋克 中国嘉德
《十八应真图卷》
1.69亿元、1.09亿元——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曾巩的《局事贴》用这样两个惊人
的数字把中国书画拍卖业送进了亿元时代。明代画家吴彬,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分别
将全球中国绘画成交纪录、全球中国书法成交纪录收入名下。
昨天结束的新一季秋拍中,翰海、嘉德、保利三大公司用一连串惊人的数字把2009年的
拍卖市场定义为“疯狂”。先是北京翰海以总成交10.55亿元红火收槌,紧随其后的嘉
德、保利拍卖会又将人们的关注点拉入“亿元时代”:昨天,中国嘉德2009秋拍进入最
后一天,在上午进行的“宋元明清书法墨迹专场”中,作品宋克的《草书杜子美壮游诗
卷》在经过100轮激烈叫价后,以6832万元成交;随后,朱熹、张景修等七家《宋名贤题
徐常侍篆书之迹》被摆上拍卖台,120万起价后即有
h****g
发帖数: 1393
37
来来来
我们来学习一下宋元史.......
l******a
发帖数: 16364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很多人因为腐败怀念毛时代
一、借文物。
据北京文物管理处文物工作人员事后写的材料,林彪、叶群借条拿走文物字画1858件,
图书5077册,笔134支,纸1451张,本159本,唱片1083张。陈伯达拿走文物432件,字
画127件,字帖301册,图书5355册,笔159支,纸13卷,本4本。1970年秋,江青约康生
去文物管理处挑选珍品,她选了一只18K金的法国怀表,表上镶有近百颗珍珠、宝石,
并配有四条金链,仅付了7元钱。康生来的就多了,自1968年至1972年,先后到北京市
文管处32次,窃取图书12080册,窃取文物1102件,并且加盖了“康生”私章。其中有
大批宋元版和明版的珍本、孤本图书,也有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器,有一千多年前的古砚
、碑帖、书画和印章,还有三十万年前的玳瑁化石等,都是一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
术价值的珍品,有的还是绝无仅有的国宝。有主文物涉及齐燕铭、邓拓、阿英、龙云、
章乃器、傅惜华、傅忠谟、赵元方、齐白石、尚小云等。另外还有25个单位和31个仓库
中“无主”户的查抄文物有些也被纳入私囊。
1956年,故宫博物院太和殿展出一方唐代陶龟砚,被康生看中,说是“借”去看看,不
仅久借不还,还
h***e
发帖数: 20195
39
http://video.sina.com.cn/p/news/c/v/2010-07-10/074061059835.html
江苏镇江是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和长江交汇之处,坐落着古代13座古代遗留下来的大型粮
仓,是镇江作为运河漕运枢纽的实证,该项目也因此入围了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现。可是这片遗址已经被开放商毁掉,眼下江苏镇江在古代粮仓遗址上建起的的楼盘如
意江南正在翘首以盼下个月的开盘,据说700多套房已经有上千人登记。但是对于这个
所谓的高尚现代商务居住社区很多学者却是痛心疾首。考古遗址变成的建筑工地,大运
河沿线从未发现过这么有价值的遗址,被毁掉实在令人心痛,南京市博物院考古所所长
林留根曾不止一次大声疾呼来保护这极具价值的古遗址……
a******n
发帖数: 4290
40
事实的真相,与新闻报道的,也许有很大差别...
h***e
发帖数: 20195
41
又见真相党
b*****d
发帖数: 61690
42
我国将再次修订国史纠正历史原因所酿缺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9日04:11 新京报
■ 对话动机
被誉为五千年“国史”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新中国成立后整理出版点校
本,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但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学术等
客观条件的制约,点校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憾。
2005年,中华书局着手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修订准备工作。今年7
月11日,第四次修纂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预计2015年全部完成。此次为什么要修订?
如何修订?本报对话中华书局总编辑徐俊。
■ 对话人物
徐俊 中华书局总编辑,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工作委员会办
公室主任。
为何重修国史?
“存有缺憾,阅读不便”
新京报:为什么要对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进行修订?
徐俊:先要了解的是,宋元以来历代都有整理刊印正史的传统,形成不同时期的通
行版本,如宋代通行的“十七史”、明代通行的“二十一史”,清乾隆时期整理刊刻武
英殿本“二十四史”。上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整理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是近
代最通行版本。
s********e
发帖数: 13723
43
越挫越勇,韧性十足,汉唐宋元明,至少5次登顶成功,清朝在技术上开始落后,算疑似吧。反正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做到把
e********3
发帖数: 18578
44
汉朝同期西方还有人口面积和技术都不逊色的罗马帝国,个人认为罗马帝国还略胜一筹。唐朝的时候西亚有阿拉伯帝国,欧洲有拜占庭帝国,唐朝可以说是优势不明显的第一吧。而且还靠的是无数的外F和异族撑起来的江山。
宋元明?
宋朝那个怂样还叫登顶?二帝都给人抓回去当奴役,皇后给人当性奴,辽金蒙古都比宋朝牛逼。
元朝确实牛逼,可惜和现在中国的主体民族没有半点关系,反过来,我们只不过是被征服者而已,就如同夏威夷土人拿美国的强大来吹牛逼更搞笑,起码他们还不是美国的第四等人,被杀了只要赔钱就可以。
明朝强在哪里?就开国的时候揍已经衰落的北元还牛逼一些,统一以后80年皇帝就给北方游牧民族给抓走了。明朝开国的时候,中亚和西亚还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帖木儿帝国,欧洲已经开始文艺复兴了,何来世界之巅?

疑似吧。反正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做到把
W*******a
发帖数: 1769
45
让一群学语言的翻译官去填充外交部,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难怪鬼子还没来,他
已经迫不及待要带路了

吴建民:要警惕“大国主义”的思想
2010年08月14日08:27 新京报 吴建民
吴建民 著名外交家
日前,中国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做客山东卫视,做了一场题为“中国崛
起与国民心态”的演讲。在演讲中,吴建民着重强调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是造就中
国崛起的原因,并认为中国已经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本文摘编了吴建民演讲现场观众
的提问部分。
走向封闭,中国又要垮下去
问:一个国家的兴衰和一个国家的自信有着联系,中国在崛起的时候应当具备什么精神?
吴建民:我想我们应当有开放、包容、自信、平等的精神。
邓小平曾总结,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总结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经验。我
们从汉唐到宋元朝,这个时候我们是相当开放的,中国历史上的强大,跟开放有很大关
系,我们吸收了外来的好东西。研究历史的人告诉我,在唐朝的时候,做官的外国人有
三千人。
中国强盛起来,要警惕一种大国主义的思想,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有“想当头”的思想,
我们搞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称北京是世界革命的中心,毛主席是世界
s********n
发帖数: 26222
46
唐朝的民族和文化融合就做的很好, 不过宋元明清乃至到tg, 民族文化融合可能都赶
不上唐朝。

大,
元曲
阕?
x*********g
发帖数: 11508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家看过cnn的这个政治广告吗
如果真的让中国教授讲“为什么强大的国家都会走向灭亡呢”,举出来的例子应该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蒙古帝国,印加帝国,英帝国,苏联等等,当然更加会讲自己的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
2030年美国灭亡不了。
N***i
发帖数: 4104
48
越南当然有皇帝了,白腾江之役打败南汉以后就称帝了,一直到二战以后。宋元明清全
部都被越南打得灰头土脸
越南向中原称藩是骗贡行为,和朝鲜有本质上的不同。
b*******g
发帖数: 2175
49
湖北襄樊将地名改回“襄阳”,引发了网上新一轮的地名争议。粗粗一看,大抵是
支持与批评旗鼓相当,支持者无非是讲讲“凸显文化底蕴”,而批评者则直指地方“瞎
折腾”、“糟蹋钱”。想想此前“石家庄”有意改名“正定”时遭遇的数不清的板砖,
襄樊,或者说现在的襄阳,已经很可以感到安慰了。
襄樊改回襄阳,不过是一次回归的努力而已。这种回归牵涉历史传统、文化价值,
乃至发展理念等诸多方面,因为头绪复杂,所以就具有了多样诠释的可能。这些年来,
每有地名变动的动议或者实践,即会招来纷纭扰攘的批评质疑。何以如此?很简单,地
方上草率的决策或动议在先,民众简单粗暴的指责和批评紧随其后,想不热闹也难。
回溯历史,国内行政区域的变化堪称纷繁复杂。这一点,从时下很多城市在追溯历
史时往往能够翻捡出很多名称即可看出。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会被冠以不同的称谓,不
仅“折腾”无休止,甚至被视为“体国经野”(《周礼》语,意为划分行政区划)之道
。地名频繁变迁,会造成部分历史信息的损失,形成某种程度上对历史真相的遮蔽。但
是,恢复历史记忆可以有很多方式、路径,是不是一定要回到原来的城市名称,好像还
需要多一份审慎。
襄阳的消失始...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7520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其实早在商朝
就有一批人漂洋过海去了北美,帮助那里的人发展出了玛雅文化。
可惜去的人有限,他们随着玛雅人一起被灭了。
唐朝一些人去印度,不只是玄奘。
糖宋元明我天朝去南洋定居的五羊五羊的,扎下了根。
明清就不用说了,徒步去欧洲的一波一波的,有些在罗马教廷谋了差事
当书记员或者图书管理员。
天朝人主要是觉得自己太牛逼,根本看不起外族的。
大清在南部沿海设立的管理的对外通商局,本来叫蛮夷协理处,后来觉得太不好听了
索性改名叫红毛馆,“红毛”这个称呼已经算看得起西欧番邦的人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