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戒定慧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b
发帖数: 110
1
戒定慧漫谈
关于“定”的定义,在本论坛置顶的那个贴子里已经有了很明确的叙述。遗憾的是。很多
人不愿意耐下性子去看那个贴子里的内容。因此不得不在此把那个贴子里所涉及的某些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内容再解释一下。
一、禅定在佛法修证中的地位
佛教中的“禅定”,有“世间定”和“出世间定”两种。前者称为“奢摩他”、巴利文为
samatha,其修习摄于戒定慧基本三学中的“定学”部分;而“出世间定”由毗钵舍那(
vi
passana)的修习来获得,摄于戒定慧基本三学中的“慧学”部分之中。
世人所说的“禅定”,多数都属于“世间定”的范畴。
佛法是心法,戒定慧基本三学,说穿了都是心法。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就不会产生高
估或低估禅定在佛法修证过程中的地位的问题了。
按照南传佛教阿毗达摩对于52心所法的描述,52心所法中共有14个“不善心所”,它们都
由“思心所”-具体说来是种种“不善思”(“思”也有“善思”)-所变现,属于行蕴
。这些不善心所在各式各样的不善心中得以现起。这14个不善心所是(见《清净道论》和
《摄阿毗达摩义论》中的有关章节):
痴、无惭、无愧、掉举、贪、(恶)见、慢、嗔、嫉、悭、恶作、昏... 阅读全帖
b****g
发帖数: 202
2
“戒定慧”有多少人真正做到?
注:以下文字除了一些佛教用语的出处有摘录外,其余为本人所写
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佛教修行方法,不外戒定慧三种。戒如捉贼(烦
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因此学佛首先要守戒律。” 《坛经·般若品》:“变三
毒为戒定慧。”戒是佛教徒的行动规范和守则;定是禅定、静虑;慧是彻悟宇宙人生真
相的般若智慧。三学是佛教修行的根本,是修行者获得解脱的必由之路。
一个学佛人如果不能持戒,守住自己的“身口意”,根本就无法让自己的内心逐渐安定
下来,而心不定,则智慧就不会增长。而智慧不增长,从现实角度说,怎么能解决现实
中的烦恼,从崇高的角度说,怎么能得无上智慧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呢?“戒定慧”这
之间完全是一种紧密的相互制约的关系。现在很多所谓的“修行人”只是将学佛作为一
种风雅之事,或者谈论的资本,这完全背离了学佛的初衷:那就是追求解脱,永不轮回
。试问:有多少所谓的“学佛人”在现实的生活中能真正持戒,不杀生,不邪淫,不饮
酒,不偷盗,不妄语?我们每日用我们肮脏染浊的心在做着多少的烂事?在造多少的业
?修行不是纸上谈兵,说说笑笑,修行是需要行动力的支持,每日的重复...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199
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转载] 戒定慧,理科与工科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 原文由 stoic 所发表 】
戒定慧,理科,工科
比较喜欢看禅宗,而且也喜欢做一些类比,禅宗讲
定慧一体,我觉得很可以和爱因斯坦研究生涯比较
一下。
爱因斯坦在研究的时候并没有强迫自己一定要象
学生那样,端正座姿。因为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
要搞明白物质现象的规律、本原,所以他是日思夜
想,行也想,坐也想,这个想,其实就是观照,用
物理学的行话就是洞察或直观。不停地想,这个行
动其实就是定了,想的内容其实就是慧了。如果不
想这个物理问题,而是变成想鱼子酱,就是破戒了。
其实爱因斯坦是喜欢吃鱼子酱的,又一次别人请他
吃了一次鱼子酱,但是讨论太热烈了,他竟然没有
注意到吃的是什么,后来别人问今天的鱼子酱怎么
样,他惊讶地问,今天吃的是这个么?这种情况,
我想他也没有破什么戒。
其实禅宗就是让人象爱因斯坦那样,不要管什么戒
不戒,就紧紧抓住那个“我”,把他看透,戒定慧
自然是一体的,否则戒了半天,反而忘了戒的目的
是为了明理,明心。就成了人体雕塑了。记得当年
那些学量子力学的人,其实是不管什么学习方法的,
一个人(好像是迪拉克吧),走路也想,
s***c
发帖数: 66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戒定慧,理科与工科
戒定慧,理科,工科
比较喜欢看禅宗,而且也喜欢做一些类比,禅宗讲
定慧一体,我觉得很可以和爱因斯坦研究生涯比较
一下。
爱因斯坦在研究的时候并没有强迫自己一定要象
学生那样,端正座姿。因为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
要搞明白物质现象的规律、本原,所以他是日思夜
想,行也想,坐也想,这个想,其实就是观照,用
物理学的行话就是洞察或直观。不停地想,这个行
动其实就是定了,想的内容其实就是慧了。如果不
想这个物理问题,而是变成想鱼子酱,就是破戒了。
其实爱因斯坦是喜欢吃鱼子酱的,又一次别人请他
吃了一次鱼子酱,但是讨论太热烈了,他竟然没有
注意到吃的是什么,后来别人问今天的鱼子酱怎么
样,他惊讶地问,今天吃的是这个么?这种情况,
我想他也没有破什么戒。
其实禅宗就是让人象爱因斯坦那样,不要管什么戒
不戒,就紧紧抓住那个“我”,把他看透,戒定慧
自然是一体的,否则戒了半天,反而忘了戒的目的
是为了明理,明心。就成了人体雕塑了。记得当年
那些学量子力学的人,其实是不管什么学习方法的,
一个人(好像是迪拉克吧),走路也想,吃饭也想,
不小心摔了一跤,旁边的人想去扶他,他就气得要
骂起来“别管我!”,因为
a*******2
发帖数: 46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戒定慧的真谛
达真堪布开示:
我们想护持学处就要护持这颗心,因为心是根本。把根本抓好了,一切都圆满了。
语言和行为上也有善恶,也要取舍善恶,但根本是心。若是心里没有远离恶念,没有提
起善念,只是在语言和行为上去断恶去行善,没有多大意义,再精进也只能得到人天的
福报、暂时的利益,与解脱无关,更不会成就。所以,心善才可以一切变成善,心不善
一切都不会变成善的。尽管表面上看似很如法、很善良,但若是心里不善良,统统都是
不善的。
我们受持戒律也是一样,主要是守持这个心,心净一切才净。所谓的戒律指的是净
,若是心不清净,就不会有戒学的功德。表面上持戒再精进、再严格,也没有意义。有
的人看似行为上很如法,表面上很有威仪,但是内心里不是贪就是嗔,不是嫉妒就是傲
慢,稍微有一点点清净戒律就容易傲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似的。
“我今天受戒了,受居士五戒了,受比丘尼戒了,是不是就具有功德了?”不一定
。你受戒了,那你的心相续有没有变清净?心里变得清净了,才有戒学的功德。
禅定也是如此。“我天天在打坐观修,是不是有功德了?”“我能打坐两小时不动
,我很有功德啊……”你这个肉身是没有动,但如果不动就是“有功德”,那外面...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戒定慧
讲个故事。
昨天五个朋友一起吃饭,有老朋友有新朋友,不知怎么的就讲起和问起我修道的事了,
然后问题是:修道了对我有什么变化?
我的简单回答是,一个是我现在放松了。怎么叫放松呢?我就说,本来没放松的时候,
是不知道什么是放松的,放松了才知道,原来本来是很紧张的。然后我看一眼左边的朋
友,说比如说他吧,他的肩膀那里,其实就很紧张。但是他没觉得。。。
这里排一个号吧,我左手的朋友是A,依次是B,C,D,E,是圆桌,所以E在我的右手。
B接下话头说,我就很紧张,我心里牵挂着我女儿,不知道我老公在家能不能应付。
然后这就启发了我,引起了我下面一番话。
我说,这不一样。你的紧张,是应该的紧张(情况就不解释了)。我看你挺放松,是说
你该放松的时候,就能放松了。
然后我说,你们是否介意我拿你们来做例子,来讲解什么是修道?我先教你们一个诀窍
,那就是比如说我说了你是怎么怎么的,紧张的,不紧张的,你们不要去解释。你不解
释,我说什么,别人没有对你的号入你的座,讲完了人家就记得我说了什么,没有你怎
么怎么样的印象。但是如果你一解释,那人家就对号入座了,心里对你是怎么怎么样的
就有了判断,坐实了,把这个判断带... 阅读全帖
n****f
发帖数: 905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仗自力修戒定慧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 大家不要轻视了。为什么呢·因为佛
所说的种种法门·无非是观机而说·好比对症下药一般。如果自己的根机·和这个法门
不相应·修起来·是很难得益的。一切法门·皆仗自力修戒定慧·断贪嗔痴·必须惑业
净尽·方能了生脱死。或者烦恼尚有一毫未断尽的。生死还是不能免·况全未断者乎。
这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干到彻底才可。
唯有念佛一法·是如来普应群机而说的·亦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所成就的。无论上中
下根·皆可修学。即烦恼惑业完全丝毫未断的凡夫·只要具足真信切愿·实行念佛求生
西方·亦可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一得往生·生死就可了脱了·所以说是最超胜的。
佛在世的时候·十个人修行·就有九个可以成道。因为那时的人·天性淳厚·根机是很
猛利的。到了后来·众生的业障逐渐增加·根机也就渐渐的陋劣下来·再要和从前一样
·是不可得了。然在晋唐时候·还有这种仗自力可以了脱生死的人·但已是逐渐减少·
越后越少的。到了现在·已没有这样的人了。如此看来·就晓得仗自己的力量去断烦恼
了生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此时如仍不自量力·要说大话·轻视这个念佛横超法门·
而去别修其他法门·那恐怕要了
b****g
发帖数: 202
8
在末法时期发生这样的事件,再次证明了人心所坏,众生贪、瞋、痴的炽盛。追名逐利
、好色贪食、违法乱纪、损人利己者比比皆是。但是,这些魔障都是来源于外界吗?不
是的,这些全都是我们自己肮脏的内心所追逐并显化出的外象。每个人都在想着贪嗔痴
慢疑,那这个世界就会变成我们心中所想的那样。并不是说把魔与百姓隔开,百姓就不
会受到侵害。如果百姓心中还有这五毒的话,日后还会从百姓中分化出另一批坏人,然
后再做恶。这个世界就是有阴就有阳,有恶就有善,善恶是会转化的,关键是要平衡这
个五行世界的阴阳。现在我们地球上的阴阳其实已经失衡,我们所有人都在造共业,这
些共业已经让我们痛苦不堪。比如,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制造污水,这些共
业导致的就是环境问题;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想着口食之欲,那么多少家禽牲畜被我们
宰杀,它们的怨恨就变成禽流感、疯牛病等等层出不穷的变异的新的病种。这次事件,
实际上也是一次集体共业的爆发,一大群在若干行业领域里追逐贪嗔痴慢疑的人共同打
造了一个追逐他们各自利益最大化的链条,殊不知有因必有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去判断这些是与非时,需要的是我们自身的智慧,...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9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转: 戒杀长寿的真相
较长,原文格式更方便看: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128.htm
以下是转帖:
-------
戒杀长寿的真相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慈心于物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忍作残害
射飞逐走
发蛰惊栖
填穴覆巢
伤胎破卵
纵暴杀伤
非礼烹宰
散弃五谷
用药杀树
损子堕胎
春月燎猎
无故杀龟打蛇
附录一 净空老法师在了凡四训讲记中,有关戒杀的开示
附录二 认清自杀的真相
附录三 李炳南老居士对戒杀与战争因素的开示
附录四 律航大师对避免战争的开示
附录五 净空老法师开示—如何避免核子战争
慈心于物。
【解释】凡是积功累德的善人,不但是亲亲而仁民,尤其是他的慈心,遍及到了万物啊!
【分析】慈就是仁心,为万善的根本。慈有两种的意义,一是救济贫穷,拔除痛苦;二
是戒除杀生,并且还要放生;这是积德累功的本,也是做善人的根!
大藏经说:‘人若是不杀生,爱护动物的生命,以及放生布施食物,就会得到长寿的果
报。’现在一般人家的小孩子玩游戏,经常会伤害到像蜻蜓、麻雀、小鸟等类的小动物
,这是家长们应该要痛切禁止,不要让小孩伤害小动物,这样不只是会伤...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 戒杀长寿的真相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转: 戒杀长寿的真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0 01:22:07 2013, 美东)
较长,原文格式更方便看: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128.htm
以下是转帖:
-------
戒杀长寿的真相
了凡弘法学会译整
—摘录自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
慈心于物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忍作残害
射飞逐走
发蛰惊栖
填穴覆巢
伤胎破卵
纵暴杀伤
非礼烹宰
散弃五谷
用药杀树
损子堕胎
春月燎猎
无故杀龟打蛇
附录一 净空老法师在了凡四训讲记中,有关戒杀的开示
附录二 认清自杀的真相
附录三 李炳南老居士对戒杀与战争因素的开示
附录四 律航大师对避免战争的开示
附录五 净空老法师开示—如何避免核子战争
慈心于物。
【解释】凡是积功累德的善人,不但是亲亲而仁民,尤其是他的慈心,遍及到了万物啊!
【分析】慈就是仁心,为万善的根本。慈有两种的意义,一是救济贫穷,拔除痛苦;二
是戒除杀生,并且还要放生;这是积德...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在家律学》之二:戒法
戒法
一、通叙戒法
1、示相彰名
正宗戒法
戒法,依法来说;它不局限于凡圣。不过,虽然凡圣通有这戒法,而我们所受的戒
法,此只能以轨成出离道(圣所证得)的圣法而说。圣所证的出离道,指初果以上所修
的戒定慧三学;我们虽在凡夫位,也说圣法的,是在因中彰显果号,如果依圣法修学就
必得圣果,律中也有“初受戒人,位同大觉”的话。
这里所说的仅是法的功力,没有说明究竟什么是戒法,意思是要使我们习学的人,
先思想一下。——能想到了更好。
羯磨疏有这样的问题:人人都知道受戒,究竟所受的是什么呢?回答是:受的名圣
法。假使能奉敬、守护这个圣法,并使它净如明珠,就能为圣道作基址。由此可见,有
些祇知道受戒,却不自知所受的戒,是圣道之基,应该特别加以尊重。羯磨疏的这一问
答给我们敲起警钟,提醒所有的受戒的人们善自护戒,不应轻慢。
简别化教、行教
说到这里,我想说明一下关于化教、行教的辨别,以明确在家律学的所属。
古代大德们把佛的说教概分为“化教”和“行教”两种。所谓“化教”,就是指通
化于在家出家的弟子的教法,例如十善、五停心、四弘、六度等各种观行都属于化教,
它是专为启发信心与知解的,也就是说它是着重阐扬
t******g
发帖数: 17520
12
5戒, 8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这是基本大家似乎都能遵守的, 但是三学(戒定慧)中的 “戒” (Sila)
就不止这些了。 三学中的戒是指八正道中的, 正语, 正业, 正命。
【其他是慧(正見、正思惟),定(正精進、正念、正定)】
而正语, wiki 上是这么说的
又作正言、諦語。指純正淨善的語言,合乎佛法的言論。也就是不妄語(说谎,五戒之
一)、不慢語、不惡語、不謗語、不綺語、不暴語,遠離一切戲論[20]。
------------------------------------------------------------------
[20]《巴利大藏经·长部》(卷22《大念处经》):“諸比庫,什麼是正語呢?離妄語
、離兩舌、離惡口、離綺語。諸比庫,這稱為正語。”
------------------------------------------------------------------
正语的特征为,適時、真實、柔和、有益、慈愛而語[21]。
----------------------------------------------------...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782
13
戒定慧三学,持戒是根本,是保证,修定是基础,证慧是究竟。这三者的次第,我们通
常是按持戒、修定、证慧的顺序排列的,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当修行到一定
程度,这种顺序又可以倒过来,由于有智慧,有抉择力,你修定就会事半功倍;有了甚
深禅定,那你持戒就能够不持而持,自自然然,毫不勉强,每时每刻,一言一行都在戒
律中,但又不觉得有戒律的约束了。
喜欢这一段,谢谢分享!我回国了希望也能参加这样的禅七。
阿弥陀佛!
t******g
发帖数: 17520
14
这么说吧。戒的状态,就是心里想做来着,然后用理性压着不让自己做。。
--这一点不能苟同, 心里想做和不想做, 然后“理性”有能力压着“让”, 或者
“不让”, 都是假象,换句话说, “当下”有“选择”只是一个假象,正如现在到
冰箱里面吃奶酪还是喝牛奶, 表面看上去是个多项选择, 其实是因缘和合“早已”注
定。 我认为你应该是知道的, 如果这样的话,那你描述的就不是真正的“戒”的状态
了, 在我看来戒的状态其实还是观的一种,就是反省, 就是对自己unskillful 的行
为和念头, 时时觉知和反省,虽然这种思维是最终可能要舍弃的, 但在我的水平上,
现在还是非常必要的。
我说兵法,战略战术,是说暂时压着这个角度,对攻克别的角度有利。。
但是,这里我说的是:暂时。。
--是暂时的
闻,思,慧,是不同深度的体会。你要抓清晰的,是要思这个层面来着。。但是,光有
这个层面,帮到你的行动了没有?到底起作用了没有呢?。。
--戒定慧, 三者相溶相依, 此涨彼涨, 此消彼消, 我愿意相信, 能不能有作用,
不是当即的, 要给予“时日”
l*******t
发帖数: 1016
15
念佛诵经持斋持戒 是见性开悟的最基本的基础
信愿行 戒定慧
念佛诵经得以信
由信发愿 有愿而行 首行为戒
由戒入定 由定入慧 由慧见性
l*******t
发帖数: 1016
16
念佛诵经持斋持戒 是见性开悟的最基本的基础
信愿行 戒定慧
念佛诵经得以信
由信发愿 有愿而行 首行为戒
由戒入定 由定入慧 由慧见性
b****g
发帖数: 202
17
我先列几个关键词【慈悲】【智慧】【解脱】【善恶】
首先“怜悯”不是“慈悲”,更不是“智慧”。
当你真正“慈悲”时,才会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犯错的人,指出错误,帮他扶上正途。
而“怜悯”是缺乏正见以及智慧的,比如帮助犯错的人隐瞒真相,最后导致他犯更大的
错。我们当下的有情众生,大都对世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里面有的是缺乏慈悲心(
不愿惹事),有的是智慧不够,不知道怎么指出错误,所以很多丑闻会越变越大,最后
到畸形的状态以悲剧的形式爆发出来,毁坏了社会秩序与公众信任。这个时候的谴责就
像一场大爆炸后大家面对废墟无助的哭喊,大家可以哭,但哭喊再大也解决不了根本问
题,必须要先把废墟清理了,找出事故原因。其实这背后真正隐藏的是每个人内心的“
恐惧”与“焦虑”。
因此,法律制裁在这个时候出手,就是在做清理工作,可以一定程度上的缓解民众的“
恐惧”感,让哭泣的民众不要再哭泣,但无法根除问题的本源,民众内心的创伤也是很
难弥合。(我个人理解)政府通过行政干预、法律制裁解决问题其实算是一种“无畏布
施”的表现。政府有义务让民众不生活在恐惧中。
但我们一直从外部找寻爆炸的原因,外部原因确实是一方面,但其实...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1016
18
信愿行 戒定慧
念佛诵经得以信
由信发愿 有愿而行 首行为戒
由戒入定 由定入慧 由慧见性
请问: 天天大鱼大肉 你怎么见性?
l*******t
发帖数: 1016
19
信愿行 戒定慧
念佛诵经得以信
由信发愿 有愿而行 首行为戒
由戒入定 由定入慧 由慧见性
请问: 天天大鱼大肉 你怎么见性?
t****h
发帖数: 109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戒定慧
读了色空兄这个贴子很受启发。顶一下。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开慧,而戒和定是为了开慧打基础。当慧达到一定程度后,戒就不需
要了,八正道已成自然。
“本来没放松的时候,是不知道什么是放松的,放松了才知道,原来本来是很紧张的。
”感觉这话很有道理。人的潜意识里充满了烦恼或恐惧,很多时候是自己意识不到的,
或者是被无意识地隐藏了。

了,
S***n
发帖数: 1281
21
你把层次弄混了。是的,等你站到空的位置了,你能说那些是假。。但是你在假里面,
你就不能说那假,因为你脚跟没有脱出来,站的是假的位置。这个时候说假,就是不肯
面对,就是鸵鸟,就是不去解决问题。。。
你知道的,要解决问题,先要面对,是不是?。。。
我正好就这个问题要问金水兄来着,那就在这里问了吧。如果一丁点常都无有,如果都
是假不是真,那么,那个不存在的问题,你倒是如何去解决呢?也就是说,问题都没有
了,你倒是如何能修?。。都非假了,哪还需要解脱了呢?。。不已经。。。
有“选择”当然不假,那样才能修。。。修到你站的位置不同了为止。。。(新的位置
,很不清晰。呵呵。。)
你不是喜欢经文吗?把佛陀那段“没有空说空的“拿出来帮我引用在这里。。:)
你说到戒是观的一种的时候,就是我说的,转成“围城打援”了呀,把“援”的这个角
度的问题不是搁置了,而是直接面对它,去解决它。。。

--是暂时的
闻,思,慧,是不同深度的体会。你要抓清晰的,是要思这个层面来着。。但是,光有
这个层面,帮到你的行动了没有?到底起作用了没有呢?。。
--戒定慧, 三者相溶相依, 此涨彼涨, 此消彼消, 我愿意相信, 能不能...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戒定慧
是啊,“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我们修道的人,不用到七十岁就可以达到了。:)
戒,在开始的时候还是必要的,其原理是因为“牵扯的网“,在我以前写的文章里有论
述:
http://www.mitbbs.com/pc/pccon_3562_354331.html
http://www.mitbbs.com/pc/pccon_3562_358551.html
g*******r
发帖数: 1414
23
同样针对莆田系这个事情,我也觉得“很多魔都混迹在各个角落”,不过lz说说以您所
说的这些修行,如何能让百姓避免受到魔的侵害?
魔都在门口了,连看个病都找不到正确的人了,怎么靠持戒驱魔?
b****g
发帖数: 202
24
首先“有大善恶之分的人,必有大嗔恨心。”
如果我们全部都带着无比嗔恨的心群情激昂的批判一件事情,那边虽然被批判的这件事
情是错的,值得反省的,但是最后批判的结果将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会失控。
其实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很可怜,不管是做恶的人还是受害者都很可怜啊。做恶的人他们
无知啊,他们贪啊,他们不懂因果啊,才会造这么大的业啊?他们不仅在拿百姓的性命
做儿戏,而且也将自己推向地狱的深渊,难道他们不可怜吗?受害者更不用说了,性命
丢了,也是非常可怜啊。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而且以悲剧的形式爆发,再去说做恶的
人有多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现在只能是亡羊补牢,以我们地球人所谓的管理改革,政
府干涉,司法审判解决。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我前面也说到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善恶的那一面。如果不靠持戒,让恶的种子不发芽,那么等到机
缘成熟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将自己恶的那一面膨胀放大。
我们要以慈悲心、平等心看待每一个众生。我们做的错事都是因为无知和无明。佛教真
正的精髓是需要自己靠脚踏实地的修心修行才能体悟到的。
b****g
发帖数: 202
25
请看第二页32楼的贴,那里就已经表明立场了,不是现在才松动。
道德是“人”在一定文化时代背景下的“集体”意识的产物,有局限性,主要为了满足
那个时代的特定需要和社会的平衡。这里面包含一些符合宇宙正能量的“真、善、美”
的标准,但也包含一些狭隘的意识形态,会随着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被剔除。
但是佛教里的很多标准或准则,就拿“十善业”和“持戒”为例来说,是佛陀慈悲告知
我们的真相,不是我们人类自己给自己总结出来的标准,我们自己永远不会看清自己身
上的缺点,只会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所以我们的视野是有限的。
因此佛教的“十善业”以及戒律等要求与人间的道德标准是有区别的,但是为了方便教
化众生,佛教就要将“贪嗔痴慢疑”五毒具体化,以我们人容易接受的二元对立思维下
的“善”与“不善”具体列为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做了会有什么
后果(《佛说善恶因果经》里有具体说明)。这里面有些内容会和我们人道的道德标准
重叠,这种重叠一方面便于百姓学习佛法,容易被百姓接受;但是另一方面也会让有些
人从道德的角度曲解佛法。
道德
f*******e
发帖数: 5594
26
说的好,“信愿行 戒定慧”。
f*******e
发帖数: 5594
27
说的好,“信愿行 戒定慧”。
a***n
发帖数: 1993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2章 曹溪一脉
第2章 曹溪一脉
一、慧能求法
慧能,一作惠能,原籍范阳(今北京大兴、宛平一带)人,俗姓庐。父名行瑶,早
年做官,后来遭贬,于唐武德三年(620)被流放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娶当地
李氏女为妻,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日生下慧能。慧能三岁时,父亲不幸亡
故,母守志鞠养,孤儿寡母,穷苦无依,生活极为艰辛,在如此境遇中长成的慧能,聪
颖早慧,事母至孝,日日砍卖柴,奉母度日。不觉光阴荏苒,慧能已长大成人。
慧能二十四岁那年,一日去市上卖柴,忽闻有人诵读佛经,据说慧能“一闻经语,
心即开悟”,便问客人读的是什么经?客人告诉他,读的是《金刚经》。又问客人从何
处来?如何得到此经?客人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今湖北黄梅县西北)东山寺来,那里
有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主持传法,门徒有一千多人,我前往礼拜,总得以听受此经。慧
能一听。心生羡慕,萌发了去黄梅跟从弘忍大师学习佛法的念头。客人本是一位热心的
信徒,见慧能对佛法如此虔诚,便赠送他十两纹银,让他回去安置好老母的衣食生活,
再到黄梅去参见五祖弘忍大师。
慧能辞别母亲后,便来到黄梅求见弘忍。据说,慧能...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29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沙门佛觉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教僧团四分
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者忠于教主
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律--由于上
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加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了发展更多的
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物供养和恭敬,这些大众部大乘邪教徒便伪造了大量的佛经及咒
语,与上座部原始佛教抗衡,并将其贬称为小乘.
目前,上座部原始佛教主要分布于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包括中国傣族在内)等地区,而
大众部大乘邪教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尼泊尔,朝鲜半岛和蒙古等地区.这些大乘邪教徒
以伪经(大乘经典)和雕像(阿弥陀佛像和药师佛像等)为工具,利用世间病人治病心切,女
人怕死和老人求长寿的心态及偶像崇拜的弱点,不择手段地骗取广大信徒的财物和恭敬,
对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然而,时代在不断进步,人类的智慧
在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科技和教育的突飞猛进,人们辨别和认识能力的不断发展,掩盖大
乘邪教表面的面纱会逐渐被揭开.
...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ZZ)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2010最新版)
2010-03-08 | 阅:1129  转:69  评:13 &#
160;|  分享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最新版)        
;作者:沙门佛觉 
 ——关于大乘佛教经典纯属伪造的证据
作者:沙门佛觉 2010-1-22 12:13
网摘收藏 [43点击] [管理]
来源:心原绿色文苑·原始佛教版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教僧
团四分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者忠
于教主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律--
由于上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加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了发展
更多的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ZZ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关于大乘佛教经典纯属伪造的证据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
教僧团四分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
者忠于教主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
律,胡说八道,胡作非为,其祖宗就是第一次结集经典时的窟外结集分子。这些不守戒
律搞外道的沙门对智慧第一的舍力弗经常代佛说法及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和苦行第
一的大迦叶主持窟内结集大会极其不满和忌妒,甚至不相信舍力弗讲的是佛法及阿难诵
出的是佛经,加上上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
了发展更多的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物供养和恭敬,这些大众部大乘邪教徒便伪造了大
量的佛经及咒语,与上座部原始佛教抗衡(初期只为攻击舍力弗和阿难等。这些伪经的
共同特征:这一部经或大乘经最好,大肆吹虚,念经或念咒或念佛如何如何神奇有功徳
,攻击贬低佛教,谩骂佛的大弟子舍力弗阿难等。显而易见,这些伪经是大众部邪教徒
为攻击佛弟子和摧毁佛教有意编造的,...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叫修行?
恭谢!
学习了。
http://fo.sina.com.cn/o/2013-08-05/150812094.shtml
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吗?
2013年07月16日 15:59 新浪佛学 微博
问: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吗?
答: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乃一代时教之总纲。戒又叫毗尼、波罗提木叉,戒律针
对凡夫众生的烦恼、习气所施设戒条。最基本是五戒杀、盗、淫、妄、酒。戒定慧三者
钩锁相连,不杀生是仁,不偷盗为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为信,不饮酒为智,是故佛
教的五戒相当于儒家的五常。由戒生定,由定开慧。戒如捉烦恼贼,定如缚烦恼贼,慧
即杀烦恼贼,三者缺一不可。就好像三层楼,戒律是第一层楼,禅定是第二层楼,般若
智慧是第三层楼。是故戒为基础,持戒不精严,便不可能有禅定,更不可能开显智慧。
是故亟须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净业三福就体现着戒定慧的内涵。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
:一是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阿弥陀佛对五逆十恶的罪人都能救,所以我不持戒,
也能往生;二是认为净业行人持戒不清净,如果他没有禅定功夫,就不能往生。这两种
观点都有偏激。应知净业行人信愿持名...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如真有我
☆─────────────────────────────────────☆
robbin (robbin) 于 (Fri Oct 8 02:07:33 2010,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Fri Oct 8 10:03:26 2010, 美东) 提到:
歪魔扯了一大堆,表面说的无我,可实际说的却正是佛陀破斥的那个恒常主宰的神我之见。
此处这个最究竟本体的自性,万法生起的根本因,就是一个明明显显的“神我”。
佛法的核心:缘起、无常、苦,在老歪那里都是无足轻重的东西,整天念叨那个心向心
行,为什么呢?
那个表面想着自由,实际想着做大神的vensufire也难怪会被老歪搞得晕晕乎乎。。。
不过这迷魂汤,robbin倒是喝得挺过瘾,到现在还对歪魔单相思,可怜可悲。。。
☆─────────────────────────────────────☆
runsun (runsun) 于 (Fri Oct 8 10:04:59 2010, 美东) 提...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14章 近代传承
第14章 近代传承
一、圆瑛禅净兼弘
进入近现代后,中国佛教神日渐衰微,但传承不断,法脉绵延、敬安、圆瑛、太
虚、虚云、来果、明真、印顺等一批高僧、大德主持佛法,长者、居士大力扶持,光大
宗门,颇有建树。
一、圆瑛禅净兼弘
圆瑛(1878-1953)为中国近代禅门高僧。他宗说兼通,台贤并弘,精研
《楞严》,禅净双修,归宿“三求”,爱国爱教,弘法度生,为中国佛教事业作出卓越
贡献。
圆瑛,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
阙氏。因祷于观音菩萨有感,于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失怙时,由叔父诗瑛扶
养,五房一嗣,备受慈爱。年稍长,感身世孤零,人生如幻,欲出家,叔父不许。18
93年投考本县秀才,次年中取,名列前茅。1895年秋(十九岁)大病一场,病愈
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礼莆田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次年,到涌泉寺依妙莲和
尚受具足戒,后到大雪峰崇圣寺谒达本禅师,充当钣头菜头,茹苦含辛,清修梵行。
二十一岁,圆瑛回到常州天宁寺,依治开老和尚参究禅宗心法,四年中获益良多,
继往宁波天童...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学佛游戏]自渡.传歌
有感于
有感于宣化上人的“貪瞋癡也就是戒定慧”!
备斋
僧持烧火棍,
这头贪吃嗔。
那头戒定慧,
怎持易地很?! :)
原帖:http://www.mitbbs.ca/article_t/Wisdom/31661727.html
---------------
宣化道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的讲义。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sutra_explanation/Vajra/vajra.htm
“我以前沒有講嗎?貪、瞋、癡,你怎麼樣能降伏這個貪瞋癡?你就培植你這個戒定慧
;你戒定慧現出來了,貪瞋癡它就沒有了。這個貪瞋癡也就是戒定慧;戒定慧也就是貪
瞋癡,就看你會不會用它。好像一樣的錢,拿這個錢去買鴉片煙回來抽了,這也覺得很
好的;你要拿這個錢去幫助人,令人免除人的痛苦,那這比你自己抽鴉片煙更好。那麼
一樣的錢,看你怎麼樣的用法。這個貪瞋癡、戒定慧也是這樣子:你要是會用就是戒定
慧,你不會用就是貪瞋癡。你明白了,貪瞋癡變成了戒定慧;你愚癡了,戒定慧變成貪
瞋癡。”
-----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a*******2
发帖数: 465
36
担负弘法利生的使命
——达真堪布宣讲于第十一届万盏法会(8月9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给大家讲讲弘法利生。
现在我们所投生的是贤劫。贤劫中会出现一千尊佛陀,在印度菩提树下示现成佛。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最后在印度菩提树下
示现成佛。
太子悉达多有一次出巡的时候,看到了很多生老病死的情景,于是生起了强烈的出
离心,在二十九岁的时候出家。他诞生的时候,看相大师告诉净饭王,这个孩子若是在
家,可以成为转轮王;若是出家,会成为佛陀。他没有继承王位,而是选择了出家,当
时只有二十九岁。出家后,他修习了六年的世间禅定,但是没有成就。最后,他来到了
菩提树下,在地上铺了一层吉祥草,在其上打坐入定。打坐前,他立下誓言:“乃至未
得无漏果,期间不解跏趺坐,此垫我身纵干枯,聚合皮骨纵分散,未得数劫难得果,身
于此垫不动摇”。
“乃至未得无漏果”:他求的是“无漏”的果位。“有漏皆苦”,都是痛苦的。他
求的是“无漏果”,是没有痛苦的解脱果位。
“期间不解跏趺坐”:在这座期间,我一定要获得...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37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定慧品第四)
宣化上人主講
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七日於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定慧品第四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
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
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
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
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闇。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
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定是由戒而生,由定才能發慧,所以戒定慧是三無漏學。能持戒也可得到無漏,能修定
也可得到無漏,能發慧也可得到無漏。故想要得定,先要持戒。如何做呢?即「諸惡莫
作,眾善奉行。」
六 祖大師開示一切眾生說:各位善知識,我這個頓教法門,是以定慧為根本為基礎的
。你們各位既然是善知識,就不要執迷不信,不要執著說定慧是分別二個的。要知 定
慧是一體,定就是慧,慧就是定,雖有兩個名相,但它本體是一個而不是兩個。怎樣講
呢?定是慧的本...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38
15年莲师法会·噶当教言(二)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12月18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是莲师法会的第三天,我给大家讲噶当教言里一些殊胜的窍诀。这些窍诀对治
力特别强,非常适合我们这些末法时期的众生。
博朵瓦格西是旧噶当派的一位大成就者,他的修行非常圆满。博朵瓦格西对众弟子
讲: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种根性和烦恼,为了对治这些,所以佛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
这八万四千种法门都是解脱烦恼,摆脱痛苦的方法。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根性
,针对众生不同的根性,佛宣讲了八万四千种法门;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为了对治
这些烦恼,佛宣讲了八万四千种法门。佛宣讲的这些佛法,就是八万四千种法门,因为
众生的根性不同,所以佛讲的方法不同,法门也不一样。通过这些方法和法门,可以去
除众生的烦恼。
众生的烦恼是不一样的,有的贪心重,有的嗔恨心重,有的傲慢心重,有的嫉妒心
重,有的特别吝啬,有的特别懈怠等等。对不同的烦恼,有不同的对治方法。八万四千
种法门其实只是个形容词,形容无穷无尽。
佛在《楞伽经》中讲:“乃至有心前,乘边无...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叫修行?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
戒定慧三学就是经律论三藏,经藏诠释定学,律藏诠释戒学,论藏诠释慧学。所谓“勤
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修习戒定慧三学,在思想和生活上就是实践佛陀的教义。佛
陀临入涅槃时嘱咐弟子要‘以戒为师’,佛陀‘制戒摄僧’本意是令正法久住,戒是一
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道德行为的总归,而藉由他律到自律,守戒之人体现了身心的
自由。
星云大师著作的《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一书提出,戒的精神是不侵犯他人进而尊
重他人,並强调由诸恶莫作的防范性;使众生无所畏惧,到众善奉行的积极性;发起菩
提心,发挥菩萨道的服务奉献,饶益有情。如此的奉行现代生活律仪的积极性,实践利
济群生的菩萨道,作为自己‘完成人格,圆满菩提’的修行。
...
若一切佛法都离不开戒定慧,那生活上如何落实戒定慧?法师提供三慧修持法,即闻所
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由多闻薰习,从中生起信解的智慧,久而久之使之入心,
对法义深入思维、观察、体会佛法妙智,並在生活上用上力,精勤修持与定心相应的观
照智慧,调整自己以平定安稳的心态做事,就是修持。从心的调整使之趋向正念、正定
,从处众中观照中找到自己,也就是‘识自本心,见...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叫修行?
“我以前沒有講嗎?貪、瞋、癡,你怎麼樣能降伏這個貪瞋癡?你就培植你這個戒定慧
;你戒定慧現出來了,貪瞋癡它就沒有了。這個貪瞋癡也就是戒定慧;戒定慧也就是貪
瞋癡,就看你會不會用它。好像一樣的錢,拿這個錢去買鴉片煙回來抽了,這也覺得很
好的;你要拿這個錢去幫助人,令人免除人的痛苦,那這比你自己抽鴉片煙更好。那麼
一樣的錢,看你怎麼樣的用法。這個貪瞋癡、戒定慧也是這樣子:你要是會用就是戒定
慧,你不會用就是貪瞋癡。你明白了,貪瞋癡變成了戒定慧;你愚癡了,戒定慧變成貪
瞋癡。”
宣化道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的讲义。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sutra_explanation/Vajra/vajra.htm
-----
和尚持火棍,
这头贪吃嗔。
那头戒定慧,
怎持易地很?! :)
d******r
发帖数: 5008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破“西藏文化谈”种种谎言 zt

====================================
宣化上人评喇嘛教:(看看谁才是末法时代的妖魔)
在南洋一帶,邪術盛行。諸如鬼魅咒詛、夜叉羅剎、蛇蠍蜈蚣、惡龍噴毒等到處為患。
同時扶鸞,降壇顯靈,乩童等甚為普遍。此等妖怪,喜奪人精氣,或以癲癇怪疾等加害
無辜,使人心驚膽喪,神智消滅,而終陷入魔網,為其眷屬。
什麼是邪師
更可悲者,在此魔強法弱的時代,不少冒充為佛教徒,誑稱為善知識者,掛羊頭而賣狗
肉,打出佛教的招牌,實則行持惡法,卑鄙無比。他們公開讚歎男女欲樂雙 修,謂此
即菩提無上道,即身成佛之真傳,專以詭異神通,炫惑世人。
此等徒眾皆有天魔附體,因此狂慧增長,辯才無礙,或能放光,或得心通,或知宿命,
尤喜言吉凶禍福,預言屢屢不爽。一般無知之人,被其神通所欺詐,誤以為是活佛出世
,或菩薩再來。實是妖魔鬼黨,欺世盜名蠱惑人心。眾生以惡業所感無法覺知!此末法
之徵兆殆無疑也,難怪佛在《首楞嚴經》裡,訶斥此輩曰:
「云何偃耍傥乙路载溔鐏怼T旆N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
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凡是邪師,都有魔怪附體,是故神通...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2
敦煌本《坛经》、《曹溪大师传》以及初期禅宗思想*
楼宇烈

目前传存于世的《坛经》异本甚多,日本石井修道的“六祖坛经异本系统图”[1]共列
出异本十四种。又,日本柳田圣山编“禅学丛书”之一的《六祖坛经诸本集成》中,也
收入了十一本之多。然而根据目前学术界一般的看法,从《坛经》内容的演变历史来考
察,真正具有异本意义的只有四种,即:唐敦煌本、晚唐惠昕本、北宋契嵩本以及元宗
宝本。《坛经》从敦煌本至宗宝本,文字增加了一倍,内容也有很大的变化。这对于研
究禅宗思想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比较和深入分析一下这四种《坛经》本子的内容,就可以发现,在
这四个本子的演变中,契嵩本的出现,才使《坛经》在内容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惠昕
本虽说也增加了一些内容和文字,但总的来讲与敦煌本相去还不算甚远。而宗宝本则是
在契嵩本的基础上增衍出来的,也可算作一个系统。因此,《坛经》内容的关键性变化
是发生在契嵩本上。
据契嵩本最初的刊刻者郎简在《六祖坛经序》中说,他素来敬重《坛经》,但“患其为
俗所增损,而文字鄙俚繁杂,殆不可考”。于是,他请契嵩对通行的《坛经》进行校订
。不久,“嵩果得曹...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3
☆─────────────────────────────────────☆
Hermes99 (Hermes99) 于 (Sun Jul 8 23:14:21 2012, 美东) 提到:
觉得这个活动会很不错,会给大家带来些利益。斑竹看看,批准不。我有些钱,但
不多,还需要斑竹赞助。
参与的人每人每次五个包子。每人限于参加最多两次,两次参与之间要间隔5人次。
活动截止日就是此届斑竹(Yisu)任期结束的时候。
希望呢,分享一个你看过的修行方法,包含次第,字数大于50字。
出处暂时限于三处:
佛家的大藏经(不限版本),道家的道藏(不限版本),再加上个四库全书。
所谓修行方法,不一定就是求成佛求解脱的修行,可以是:治国、修身、齐家、求智慧
等等都可以。比如,你要是想分享如何成为钦天监的修行次第,也可以。
对次第的描述,可以细,可以粗,但要求起码有个有为的脉络。如果您觉得次第的话提
有点大,或者有其它的原因不能展开的话,也可以就该次第方法中的某个具有代表性的经
典部分作一个介绍,或发表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还有,希望不要把整本经都贴上。如果经太长,可以自己概括缩短一下,让大家能...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91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元真九问----修行 by 谢安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a4e6a0010136tv.html
第三个问题:何为修行?修的是什么?行的是什么呢?如何修?如何行?如何见证?
修行核心就是两样东西,第一个就是忏悔,就是你通过学法,正知见增长,知道自
己过去错在什么地方,要去忏悔,深刻的忏悔;另外一个就是绝对虔诚,虔诚不是说你
去为哪一个人,或为什么真理做什么事情,不是的,这个绝对没有。虔诚就是你可以用
你的生命的全部去供奉真理,从而达到真理让你放下一切妄念妄想执着的要求,这个就
是虔诚。真理为师,真理无师,你们知道吗,因为真理,只是借助了人类的语言组合将
真理展现出来,包括传法的这个人,都是众生因果缘法而生的,他也不是实际的存在,
所以说真理没有老师。
所有的人,未来的修行人都是以真理本身为老师,这个真理是什么呢?真理不是文字
,文字是真理所指的方向,要以自己心里面的动机,最原始的那个“不动空如”为老师
。我经常给别人讲,你们与其去迷信你们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成就,你们与其去迷信你
们做梦中梦到的景象,什么金光巨佛......,不如去迷信你们内心深处不被情感欲望,
妄想习...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藕益大师:教观纲宗/释义
教观纲宗 / 释义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释义
----------------------------------------------------------------------------
----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然统论时教。大纲有八。依教设观。数亦略同。八教者。一顿。二渐。三秘密。四不定
。名为化仪四教。如世药方。五三藏。六通。七别。八圆。名为化法四教。如世药味。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别以次第为观。圆以
一心为观。四观各用十法成乘。能运行人至涅槃地。藏通二种教观。运至真谛涅槃。别
圆二种教 观运至中谛大般涅槃。藏通别三。皆名为权。唯圆教观。乃名真实。就圆观
中。复有三类。一顿。二渐。三不定也。为实施权。则权含于实。开权显实。则实融于
权。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且约一代。略判五时。一华严时。正说圆
教。兼说别教。约化仪名顿。二阿含时。但说三藏教。约化仪名渐初。...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Wisdom
标 题: 转: 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3 00:53:33 2011, 美东)
文章来源:
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article/2009/12/19361995673.html
“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5日
来源:山药社区 心理咨询 2009-12-11 作者:净空老法师开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五二卷)
2000/08/1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4-052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十善业道经》第九面第一行: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
经文很明显,意思无尽的深远。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如何成就净业。特别是对念佛法
门而言,大家都知道念佛法门是修净业,净业从哪里修?先净其口。我们在《无量寿经
》上读到的,佛教我们修行的基本法是善护三业。善...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Wisdom
标 题: 转: 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3 00:53:33 2011, 美东)
文章来源:
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article/2009/12/19361995673.html
“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5日
来源:山药社区 心理咨询 2009-12-11 作者:净空老法师开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五二卷)
2000/08/1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4-052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十善业道经》第九面第一行: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
经文很明显,意思无尽的深远。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如何成就净业。特别是对念佛法
门而言,大家都知道念佛法门是修净业,净业从哪里修?先净其口。我们在《无量寿经
》上读到的,佛教我们修行的基本法是善护三业。善...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