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戒定慧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g
发帖数: 867
1
南传菩萨道(下)
第一章:布施波罗蜜
关于布施波罗蜜,巴利文经典里的《佛种姓经》已清楚地阐述须弥陀菩萨训诫自己先修
布施波罗蜜,因为过去诸菩萨也是这么做。很明显的,在十波罗蜜之中,布施波罗蜜占
了最优先修习的地位。
然而,在《相应部‧俱偈品》中有一首偈:“Sile patitthaya naro sapabbo…
”──「具戒有慧人……」
在此偈中,佛陀解说若某人投生时三因具足[1],而慧根又已成熟,他只要勤修戒、定
、慧,就能解开欲爱之网结。在此佛陀只提及戒定慧三学,他对修习布施甚至些许的暗
示也没有。
同时,整部《清净道论》即是注释《相应部‧俱偈品》上述偈文的论著,但在其
中却完全没有提及布施波罗蜜。而且导向涅槃的八正道只有戒定慧之道,而无布施之道
。因此,有些人误以为佛陀认为布施并非要素,是无助于证悟涅槃的,反而是造成不断
在轮回中生死的因素,因此不应该修习布施。
缅甸明敦王的有名大臣乌良在其书《解脱之味》中极端地解释说佛陀只是向非常平凡的
俗人才教布施。
有很多佛教徒对「不应该修习布施」这一观点感到很愤怒;也有很多人对乌良所写的「
佛陀只是向平凡的俗人才
f*******8
发帖数: 3612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噶拉玛经》
你本来的意思是想说坛经不符合佛法,
我的意思是他符合佛法,也符合四圣谛。
然后你把问题转换成了,坛经不讲四则运算,
我说坛经即使没有具体讲四则运算,但是肯定也符合四则运算。
再者,坛经如果看看其他段落,自然有讲正思维,
正定,正语,正念等等,但它关键说的多是正见。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定慧不二其实讲的就是定慧等持)。
不过我还是想重复一句,
看了南传的经典自有其特色,在戒定慧的次第上非常细,
这是好处。
但也因为这个细,而容易让人因为陷入细节而失去宗旨,
比如清净道论里描述的戒,甚至包括出家人走到离村子的多远算合适。
而禅宗强调不忘佛法的“宗旨”,应该是能平衡南传的这个问题。
当然南传应该也能补充禅宗学者容易流入空泛的弊端。
q****n
发帖数: 4574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宣化上人讲解<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宣化上人
摘要:◎一九七四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悬谈 《佛说四十二章经》,这部经
的名字有七个字,这七
◎一九七四年宣化上人讲于美国加州三藩市金山禅寺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悬谈
《佛说四十二章经》,这部经的名字有七个字,这七个字有通、有别。通,就是这
一个“经”字,这是个通名,佛所说一切经典的通名就叫“经”。在“经”的上边又有
一个别名,别名就是这一部经自己的名字,是一个特别的名字,和其他经不一样的名字
。就好像我们人都叫人,这是一个通名;人又有自己的名字,姓张的叫张某某,姓李的
叫李某某,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佛说经也是这个样子,有通名,有别名。
“佛说四十二章”是这部经的一个别名,别名里边又分出来这部经是人法立题。“
人”,佛是人;四十二章经,是“法”,所以叫人法立题。这部经是佛所说的法,佛的
弟子在结集经藏的时候,把它一章一章地结集在一起,这也可以说是佛的语录,把佛所
说的话聚集在一起,成为一部经。...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小乘佛教如何修炼?
☆─────────────────────────────────────☆
acerlonglive (James) 于 (Fri Dec 2 17:45:59 2011, 美东) 提到:
小乘佛教在东南亚国家非常流行,也是最近接释迦摩尼当年传道的教义的。
它本身也是劝人向善,也是做人处事了,同时清规戒律比大乘佛教少多了,更接近人性。
小弟想知道如何可以有效的学习小乘佛教? 在中国文化中,佛教主要指大乘佛教,咱
没兴趣。
☆─────────────────────────────────────☆
SeeU (See you) 于 (Fri Dec 2 19:11:14 2011, 美东) 提到:
Eightfold noble path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ble_Eightfold_Path
Out of the eightfold noble path,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tipatthana
For ...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5
索達吉堪布仁波切的微博 8月15日最新開示
前段時間,我在五台山發願:一年半內念誦“大自在祈禱文”一萬遍。若有人想生生世
世與我一起聞思修行,順利成辦弘法利生事業,也可參與這次共修(念誦藏文、漢文皆
可)。http://t.cn/zWYIkrj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suodj
《大自在祈禱文》念誦視頻
懷 業 時 語
──空樂赤電閃爍之光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著
堪布益西彭措 譯
心間不壞明點虹宮中,
覺空智慧了義文殊尊,
加持甘露喜宴利樂雨,
降入眾生大海願歡喜。
三學如意樹頂競綻放,
三信蓮花善緣之道友,
請聽淨心乳海中流出,
年邁大恩老父此心語。
我等善業願歌所招引,
聚於清涼雪山之聖地,
師徒不離趨入佛子行,
積資淨障修行我心語。
切莫偏袒執著各宗派,
造下毀壞自他捨法業,
修持有緣本尊之法門,
淨觀一切他宗我心語。
三界眾生皆為父母親,
當以大慈大悲平等護,
勿執自族親友他怨敵,
成苦眾生商主我心語。
正法精華即是此善心,
世法根本依賴利他行,
無愧諂誑惡行如毒棄,
護持高尚善規我心語。
今起我等師徒...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抛砖】浅谈刹那无常
发信人: fivestone (fivestone),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抛砖】浅谈刹那无常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 18:08:46 2014, 美东)
很同意
其实,无论如何修,都是要解开十结 -- 断三界贪嗔,明。
只是佛陀把种类、次第分一下,让我们容易了解,容易修而已。
八正道,戒定慧,四念处(身、受、心、法),七觉支都是。
四念处满足则七觉支满足,可得三明。
依据阿含,佛陀遗教是依四念处修行。
但也有人质疑未必如此,可能有人误传。
庄春江就认为佛陀遗教依八正道较可能。
说的也有道理
我的看法是,无论如何可以看出, “念”非常重要,是实修基础
三十七道品到处出现”念”。
七觉支首先要修念觉支,也就是培养强大的内观(正念)能力,这是基础。
四念处则在佛陀遗教中被提出
四念处就是培养对五蕴(身受心法)的内观(正念),七处三观。
因为强大的内观不易培养,要有次第,不同种类、难度,才有四念处。
在四念处中,其实包含定慧,也就是正见、正念、正思维、味患离、正定。
没有明确及清晰的内观(正念)五蕴,不会是四念处,
...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打游戏.杀业
我写过:起心动念,其实才是我们唯一的做
你,还在这样简单地去理解善报恶报吗?太小儿科了吧。那仅是引入门的方便说。你要
在这个层次讨论的话,就等于在上幼儿园。
不过,我也不知道哪个更适合你,闻思修呢?还是戒定慧?戒定慧的话,开头好像还真
是“傻乎乎”的听话的好。呵呵。:)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从“刻板”的戒着手,可以是从那个“傻”劲上借力,引向开发
智慧。。。也可以是因为有人太顽皮了,所以先拿戒压住,试图让他先尝到静的甜头。
。。
那是不是说,这两头中间的,就更适合闻思修呢?。。。
我是自己在思考,拿你开玩笑了,希望你别介意呀。:)
a*******2
发帖数: 465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认清自己
达真堪布开示:
若想护持学处,就要护持心;若想护持心、护持自己的意念,就要靠正知正念。所
谓正知,主要是了知、精通所断的学处和所修的学处,然后非常小心谨慎地取舍、进退。
时时忆念,心思只在学处上、在取舍上,一点儿都不忽略,一点儿都不错过,这叫
正念。有如是的正知正念才可以护持这颗心,心才不会散乱于外境,才不会在取舍上颠
倒,这叫护持心。在所有的戒律里,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
若是不去护持这颗心,内心散乱、颠倒、迷茫,即使身和语再认真取舍,再严格修
行,都没有意义。那么,身和语方面是不是不用取舍或不用断恶行善了?不是。此处要
强调根本是心,并不是说身体和语言上没有取舍,也不是不要取舍身和语的善恶。若是
你没有护持心,一切所做所行都是徒劳无益的;若是你没有护持好心,即使在语言和行
为上比较认真,善恶取舍得比较严谨,也没有什么意义。心善一切善,心正一切正。心
善一切善,要培养善心,最后要圆满善心;心正一切正,主要是提起正念,要保持正念
,正念要达到究竟,达到圆满,你才能真正地解脱成就。
你想护持学处就要护持这颗心,因为心是根本。你把根本抓好了,一切都圆满了。
语言和行为上也有善恶,也要...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 救赎观
【正文三:救赎观比较】
下面就来说说基督教用何方法救人离罪。以及佛教用何方法使人脱离无明、业力及轮回
之苦。
基督教的除罪法
基督教的除罪法,分两部分同时进行。一、人必须先有悔改的心愿。二、相信耶稣救人
的能力。
先从第一方面说:一个人如想脱恶,与上帝和好,必须先悔改重生。耶稣说:「人若不
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约三3)悔改重生即是离开罪恶,这在心理与行动上有三
个过程。
1. 人必须先有罪恶的感觉,承认犯了罪。大卫在犯了杀、淫两大罪后,心中极为痛苦
不堪,他在诗篇第五十一篇 3、4 节中,坦白承认说:「我知道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
向你犯罪,唯独得罪了你……。」人在犯罪后,如反而竭力否认,那便踏不进悔改之门
了。
2. 认罪后接着为罪忧,生出忧伤的心来。大卫为所犯罪恶痛哭流涕,不能自已。他悲
哀地呼吁上帝:「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五一17)人在犯罪后,若
反而大喜乐,以为已达到了目的,那就无法重见上帝了。
3. 必须再进一步,热切羡慕由罪中得释放。大卫紧接着哀求上帝:「求你洗涤我,我
就比雪更白……求你涂抹我的一切罪孽。上帝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
...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10
《法句》第一八三偈。南传佛教中的,haha
我今天理解了,前三句话至少在南传佛教里都是围绕八正道展开的,
渗透到八正道的各个方面。
善恶是戒的准则,是定的所修,是慧的认识
是在戒定慧的修行中不断加强的
自净其意是戒定慧的目的,就是达到心的解脱
善恶的判断和坚持行善断恶是帮助达到目的
Y**u
发帖数: 5466
11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答:比救头燃更为急者,为灭除生死。世间人皆不能自主,以为随命运转,不知乃受业
烦恼支配。应修增上三学(戒定慧),求证无生(空性),始能出离生死轮迥。外道专
修定,上至有顶,後复下堕。故应具修三学,始证涅槃。涅槃分有馀、无馀二种,中观
应成派谓先离实执,即证无馀,後证有馀。又分暂时涅槃(声闻、独觉)、究竟涅槃(
究竟佛),皆须智慧破除无明 始能得,非只修戒定所能得。断烦恼如洗衣,非一次
能洁,初依戒破除粗分烦恼,次依定伏细分烦恼现行,後依慧尽断烦恼。三学数须决定
,又须次序不乱。所谓增上三学,以别於外道之成定慧,内道为断除轮回而受持三学,
以无我慧而得解脱,故称增上。三学亦摄於道谛(趣灭之道)。使圣见相应,即证空见
。使恶见不相应,即离凡俗执实见。要在於三学,当勤修学。
q****n
发帖数: 4574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中有佛--“佛祖心中留”

为: 佛应该也一定会这样, 那恐怕应该让佛学我们了。。。:)
一个普通学佛的人对佛的大致事迹不了解吗?对佛法大意不了解吗?如果不了解,应该
去读读,否则怎么把佛当做榜样?把握佛法大意(断贪瞋痴,修戒定慧,诸恶莫做,众
善奉行,自净其意等),就可以了,就可以去行心中有佛了。
要完全了解理解佛,是很难的,佛境界太深莫测。学佛有个过程。凡人先心中有佛来断
贪瞋痴,这就是修心修行。否则会陷入不可知论,从而在生活中无法按照佛法来修行了。
“莫求圣解, 但尽凡心”,有一定道理。不知你说这话的含义是否就是我下面的话的
含义。
我求圣解,但不求甚解。我求圣解,我修行和按照正确的方法途径,尽量去得圣解。但
求得圣解有个过程(也许非常漫长的),不是一下可以达到的。所以在当下,我不求甚
解,就是不求当下彻底明白理解圣解,知道需要逐渐积累修行才可达到彻底明白真理。
此时,自然有些凡心,此时,做事,就按照自己当下对圣解的最佳理解去行事。也许就
是你说的“但尽凡心”.
把上面的东西联系到“心中有佛”,就是我们对佛的真正理解,是难达到的,需要大菩
萨甚深智慧才可以的。在当下,心中有佛,就是按照我们对佛和佛法的理解...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13923
13
http://user.qzone.qq.com/943024332#!app=2&via=QZ.HashRefresh&po
一。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
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四年),京城来了一个女人,自称是圣菩萨,此人为求名闻利
养,显现各种神异,尤其具有他心通,可知道对方心事,一时之间轰动了京城。消息传
到武则天耳中,女皇便召见她,且试验其各种神通皆有灵验,因此便请这位圣菩萨住在
宫中接受供养。此时亦有一位大安大师来到京城,武则天也恭迎他入宫问道,并令那位
自称圣菩萨的神通者,与大安大师见面,武则天更亲自介绍她的神通事迹给大安大师知
晓。
大安大师就问那位神通女人:“听闻你有神通,且擅长他心通,你知道我的心现在在那
里吗?”女人即时答道;“你的心现在在塔头相轮的铃中。”稍待一会又问她说:“我
的心在那里呢?”其又答道:“你的心在兜率陀天内院,听弥勒菩萨说法。”等一下大
安大师又问她说:“我的心现在在那里?”她又答道:“现在在非想非非想处天中。”
三次都被答对,武则天非常高兴,并赞叹她真是一位圣菩萨。
过了一会儿,大安大师又再问她:“我的心此刻在那里?”这位自称是圣菩萨的女人,...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二十二章 云在青天
马祖和石头的学生们在江(西)湖(南)密切往来,有些法嗣关系变得十分复杂,甚至
引发后世争议,也有人把他们都统统称为“江湖禅”。
我们绝不参与这种讨论,因为这与我们掌握宗门精髓和修行要诀毫无关系。再说,当年
马祖和石头两大宗师高风亮节,一心只为众生见性解脱,一致开展联合培养人才工作,
并不在乎门庭归属关系。所以我们还是按照灯录通用的法脉关系来叙述。
正如马祖门下有“三大士”(江西百丈、安徽南泉、江西智藏)一样,石头门下也有三
员大将,即湖南药山(751-834)、湖北道悟(748-807)、河南天然(739-824)。
近一千五百年的中华禅宗历史,法脉最为流远的是马祖门下百丈的子孙(临济宗)和石
头门下药山的子孙(曹洞宗)。药山和百丈这两位一等一的高手,虽然年龄相差三个年
代,嗣法不同,但是同出一位启蒙老师,同在一位宗师言下开悟。
石头大师的学生们当中,药山惟俨禅师相对最为年轻,但是出世成就最大,子孙最为兴
旺,法脉最为久远。
01.大丈夫当离法自净
惟俨751年出生,山西新绛人。
十七岁那年,少年惟俨从山西南越大庾岭,跟着广东潮州西山慧照禅师出家。
还记得百丈大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密空性见之略评
第一节 学密者的省思
学密宗多年,各种开示都指称:密宗的戒定慧、见修行果、信解行证都较显教超胜
,利根精进者甚至可以即身成佛,比起显教需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入初地,三大阿僧祇劫
才能成佛,差距实在难以想象。藏密强调自己观成佛菩萨的果位观修,来自历代成就上
师的灌顶与加持,因此精进求法修持,上焉者心契空乐明,证悟大手印;中焉者本尊观
想坚住,佛慢坚固;下焉者每天观修咒念不断,严戒精进,坚信临终时,必能光明解脱
或往生本尊刹土。
藏密典籍开示、观行知见,许多与显教不同;遇到戒律开遮持守、修学知见显密恰
好相反时,强调应依止胜妙的果地金刚乘见解,舍弃下劣的因地般若乘知见。“藏密超
胜显教”如果是事实的话,则密续开示、口诀导引开示,都应超胜或等同 释迦牟尼佛
的经典开示;藏密祖师证量,亦都应超胜或等同显教祖师证量。但为什么学了大手印、
大圆满、诵观空咒、入无分别平等住多年,执意识心不起妄念即是佛地真如,能离于三
界系缚,住于涅槃之境,即是轮涅不二,即身成佛;却连流通最普遍的《心经》都弄不
通,只知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在讲十八界的根源──第八识如来藏
,整篇《心经》都在描述第...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16
佛教,本是中华道德的弘扬者/守护者,但现在它已经彻底腐败了.
应该彻底整顿了,也应该告诉广大善良的百姓,不要捐钱给它们了,捐钱给它们简直不如
喂狗!!!
-----------------------------------------
中国佛门腐败内幕揭秘 (ZZ)
提起佛教,一般人认为住在寺院里穿着僧服剃着光头的出家人所讲的就是佛教了;
提起佛经,一般人认为寺院里的出家人免费赠送给在家信徒的佛经就是佛经了.其实不
然,佛教和商品一样有真有假,除了高智商人群,专家和学者阶层或象佛陀这样的大修行
者,一般人难以辨别。
对在家信徒,他们不讲真佛法,不讲述出家人的主要戒律(如金钱戒及非时食戒等。
如果在家信徒知道出家人金钱戒,知道在家信徒供养出家人钱金银珠宝是罪业及死后堕
三恶道,他们将不会给出家人金银财宝,也不会花钱请出家人作佛事办法会,),专讲假佛
法:供养出家人和寺院金钱房屋土地车辆珠宝,在家信徒有无量功德,出家人为在家人
念经念佛念咒做佛事万能,可以为斋主消灾吉祥或超度亡灵往生极乐世界等,而且商业
化,从信徒收巨额费用;说什麽“独身、素食、穿僧衣”就是出家人,"受大戒就是比丘
或比...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佛教-百度百科
简介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
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
生活,因此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
、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
一带地区。上座部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上座部佛教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不能够更系统一点地去
了解和上座部佛教同时或者更晚时期盛行过的其它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除外),因为
他们大多数是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湮灭无闻了,遗留下来的至多是一两部经典论著,甚至
只是片言断语。然而,南传佛教不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及许多重
要文献,而且这些经典是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相当大的地域中唯一不可争辩的权
威性著作。在南传佛教国家,我们至今依然还能够看到按照佛陀当年所教导的行为规范
一样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
库[1]僧团,使我们仍然能够亲切地感受到最接近于二千五...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538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 因果可转变
因果可转变
http://bookgb.bfnn.org/books/0260.htm
(佛教通俗讲座)
李炳南老居士讲
林看治居士笔记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因果可转变
杀是凶暴最伤天和
解释戒杀的几个疑问
欧美慈性的进展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浅近的佛法,与诸位互相
来研究,敬请诸位多多指教。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再来,
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真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以外,还有许多未定的苦,如
刀兵灾祸,真是一言难尽。
(甲)刀兵来源
我们大家要明白,这些痛苦是从何处来的?凡事不离因果,过去造了八苦的因,现在就
要受八苦的果,了知因果的关系,就知道刀兵劫也是一种果报。可是有一部份人,是不
相信万法皆有因果之说,因为他没有研究佛法,所以就不相信因果的道理!既然不信因
果,那么刀兵劫是什么原因?且请汝说说看!好,我们就来追求到底,看看刀兵劫的原
因是什么?
(1)凡智知现在
诸位要知道,世间凡夫的看法,与圣人的看法,根本不同,凡夫的看法分二种:第一种
他认为刀兵劫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者所造成的,这是欲征服世界而引...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19
伊拉克战争——刀兵劫——杀生的因果
佛教界的祈祷(贝诺仁波切、净空法师)
版主注:受一网友的提醒,鉴于眼下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末学搜索了有关战争
(刀兵劫)的前因后果的佛学论述。这篇文章是李炳南老居士讲述的,李老已经于1986
年离我们而去,他的遗著仍然开示着我们。
千百年来碗里羹 冤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听屠门夜半声
李炳南老居士讲 林看治居士笔记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浅近的佛法,与诸位互相
来研究,敬请诸位多多指教。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再来,
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 真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以外,还有许多未定的苦,
如刀兵灾祸,真是一言难尽。
甲、刀兵来源
我们大家要明白,这些痛苦是从何处来的?凡事不离因果,过去造了八苦的因,现在就
要受八苦的果,了知因果的关系,就知道刀兵劫也是一种果报。可是有一部份人,不相
信万法皆有因果之说,因为他没有研究佛法,所以就不相信因果的道理!既然不信因果
,那么刀兵劫是什么原因,且请你说说看!好,我们就来追求到底,看看刀兵劫的原因
是什么?
一、凡智知...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xdren (净心婆罗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佛门腐败 - 需要认真整顿法办, 取消几百万假和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0 10:36:46 2014, 美东)
佛教,本是中华道德的弘扬者/守护者,但现在它已经彻底腐败了.
应该彻底整顿了,也应该告诉广大善良的百姓,不要捐钱给它们了,捐钱给它们简直不如
喂狗!!!
-----------------------------------------
中国佛门腐败内幕揭秘 (ZZ)
提起佛教,一般人认为住在寺院里穿着僧服剃着光头的出家人所讲的就是佛教了;
提起佛经,一般人认为寺院里的出家人免费赠送给在家信徒的佛经就是佛经了.其实不
然,佛教和商品一样有真有假,除了高智商人群,专家和学者阶层或象佛陀这样的大修行
者,一般人难以辨别。
对在家信徒,他们不讲真佛法,不讲述出家人的主要戒律(如金钱戒及非时食戒等。
如果在家信徒知道出家人金钱戒,知道在家信徒供养出家人钱金银珠宝是罪业及死后堕
三恶道,他们将不会给出家人金银财宝,也不会花...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经论所说邪淫是什么?
☆─────────────────────────────────────☆
SeeU (See you) 于 (Tue Nov 30 11:32:56 2010, 美东) 提到:
原始佛教∶
『增支部』「十集」一七六经
He engages in sensual misconduct. He gets sexually involved with those who are protected by their mothers, their fathers, their brothers, their sisters, their relatives, or their Dhamma; those with husbands, those who entail punishments, or even thos
wned with flowers by another man.
对应经-杂阿含1039经
行诸邪淫,若父母、兄弟、姊妹、夫主、亲族,乃至授花鬘者,如是等护,以力强干,不离邪婬。
Paying for sex is not a violation of 5 pr...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达摩大师破相论
达摩大师破相论
达摩祖师著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
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
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
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
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
合,互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
苦,证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
?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
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
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宗萨钦哲仁波切《远离四种执着》09年尼泊尔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4 20:27:26 2013, 美东)
十二岁的萨千•贡嘎•宁波禅坐了六个月后见到文殊菩萨,然后文殊菩萨给
予他《远离四种执着》这个教法:“若执著此生,则非修行者;若执著轮回,则无出离
心;若执己目的,则失菩提心;若执取生起,即失正知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巧妙
地运用此法深刻剖析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惑。
【一】
释迦牟尼佛说诸法皆是因缘而起,而因缘境况则取决于发心(动机)。
所以,首先,我必须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发心。
从我自己开始,作为这次课程的讲授者,我必须调整自己的发心。
身为这些教法的传递者,提供这些讯息的人
作为老师或是传播这些教法的媒介,我的发心,如果可能的话,应当是完全基于菩提心。
至少,应当是出于为了利益他人的善心。
作为老师,我不应当为了广纳门徒而阐述这...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4
【八】
我想我之前曾简短讲过这个
龙树菩萨写了【中观论】
他在礼敬的部分写道(仁波切以藏文读诵)
‘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意思是 佛陀是唯一的 是最殊胜的说法者或老师
这不只是种虔敬的表达
也不是诗意的写法
佛陀是殊胜的说法者或导师
藏文称为‘嘉华滇巴’这句话其实是有要义的
任何非佛者
包括十地菩萨在内 都没有佛那样的功德
那实际上是佛的十力之一 第十力是非常殊胜的力量
显然的 不要说我们
像我这样试图在此授课的人
就连十地菩萨都没有这个力
当像我自己这么平凡
有污染的有情众生 当我们教法时
会用很多很多的方法 这其中的大部分方法
都是很平凡的 有污染的
首先 如果你不小心 动机会是来自于
想要得到权力 财产 徒众
供养那类的污染
但即便如此 非常偶尔的时候
像我这样的人偶尔也会有 某种慈悲心 真心
为了利益他人而给予教法 不殊胜的老师可用的方法
基本上我们就是猜测
你...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91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修证 by逍遥御风行1
在网上常常看到一些人谈起佛法来滔滔不绝,满篇的专有名词,一般人看了,除了一头
雾水外,基本上搞不明白其人在说些什么。岂止是外人看不明白,就是那些谈佛法的人
本身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他们只是在堆砌佛学名词而已,有些干脆只是大段的复
制、摘抄,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有的也是些基于臆想的猜测而已。
其实,佛法不是用来研究的,那是佛学,不是学佛。佛法是用来指导人实实在在的做的
,叫“修证”,也就是要求修炼人按照佛法的指导老老实实的去做、去行,最后证得佛
法的真实不虚而得以成就自己。
空谈修炼而不去实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和站在岸上高谈阔论自己如何游泳有什么区
别呢?有些人谈起佛理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是自己却从没按照佛法的要求去做过,
连基本的五戒都持不了,佛教说的贪嗔痴三毒一样也不少,心中的恶念一点也没减,这
样的人充其量只是在搞学问,在贩卖知识而已,佛法在这些人的眼里实际上和物理化学
甚至mks主义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真正的佛法不仅仅是知道点名词概念,实际上这些对于修炼来讲什么也不算!充其量也
就是个引人入门的工具而已。佛法倡导的是切切实实的去行,去做。实实在在的放弃自
己心中的一切...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年虚云,人天共钦
前言
人类的寿命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延长,但距离天寿一百二十岁尚远。所谓“天寿”,
乃指天赋之自然寿命,亦称“天年”,即在正常情况下,人类的最大寿限。120岁只是
现阶段我们追求的目标,并非人寿的极限,实际上必定有人超过。
我国近年以来,享寿最长而有年谱可查的,是高僧虚云和尚,生于公元1804年(清道光
二十年)8月27日(夏历七月二十九日寅时),圆寂于公元1959年(民国四十八年)10
月13日(夏历九月十二日丑时)。按照我国传统的计算年龄习惯(虚龄),世寿一百二
十 岁。我国历史上曾活到120岁的尚有唐代赵州从谂和尚(公元778至897年),但并无
年谱可供查考,其养生方法亦难以探究,故不具论。本文特将高僧虚云和尚事迹及其养
生修持要诀,详加论述,以供参考。
虚云和尚传略
虚云和尚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世居湖南湘乡。父玉堂,母颜氏。清道光年间,父
宦游福建泉州,道光20年(公元1840年),虚云诞生后,生母病故,由庶母王氏抚育。
虚云11岁,由祖母作主,以虚云兼祧叔嗣,为定田、谭二门亲事。17岁时,父迫使完婚
,但虚云早已立志从佛,虽不得已而与田、谭二氏成亲,然而同居无染,守身如...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27
人民日报:僧人自焚事件践踏佛教根本戒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30日03:0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从佛教根本戒律看僧人自焚事件
李德成
最近,在四川藏区发生了几起僧人自焚事件,原本以慈悲济世、普度众生为己任的
修行传教者,未能践行“法门无量誓愿学”、“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宏大誓愿,而以无
明、残忍和极端的方式引火烧身,自绝于释门信众,令人震惊,令人发指。这种无视生
命的自杀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了佛教的核心要义,更是对佛教根本戒律的肆意践踏。
按照佛教的教理教义,佛门四众弟子要以戒定慧三无漏学来实践佛陀的教诲,净化
自他身心,圆满无上菩提。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发慈悲心、行菩提道、守根本戒的优
良传统。三无漏学中以戒为先,戒是佛法住世的根本。遵规守戒是佛教徒的基本行为准
则。
无论何种戒律均以“五戒”为基础,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律。所谓五戒,即不杀生
、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五戒是一切佛教信徒的戒条,也是他们用以指导
自己行为的道德规范。
不杀生既是佛教之根本戒,也是佛教之性重戒,是必须持守而绝对不能违反的。佛
祖制戒:“若佛子,若自杀...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28
第三章 有關禪、密、淨土的爭論
有關中國的禪、密、淨土等佛教宗派,印順法師在不同的場合有相當不同的觀點。
講經時,他喜歡照本宣科,不多發表個人的意見。比如,他在講《寶積經》的時候說:
專在事相上修行,修行又難,功德又少。如能與法相應,心心流入法性大海,那就
捷疾無比。……悟入法性,纔能易疾成佛。雖然如來適應眾生根性,說些易行易成法門
;唯與法相應的法行,才是第一義悉檀。如說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為易行道;這是說極
樂世界修行容易穩當,決定能不退轉菩提心,並非說容易成佛;生了淨土,還得修行,
一直到得無生忍,纔能通入法性大海,一帆風順!還有些說欲樂為方便,容易成佛,那
無非世界悉檀,以欲勾牽,使人樂於修學而已。又有些經文,為了懈怠眾生,聽說三大
阿僧祇劫修行,就心怯引退;所以說三生、一生,即可成佛,那是對治悉檀。有的不知
佛法人人可修,人人可成,懷疑自己,於是佛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性。眾生即佛,指心
本淨性為成佛因,以啟發向上向善的菩提心,那是為人悉檀。然約究竟義說,唯般若與
法相應,纔能入法性海,疾成佛道。
因為上述觀點的表達是在講《寶積經》,他基本上沒有離開經文的說法,而僅僅是以判
教的方...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虚云——百城云水 万里烟霞
经历了生老病死之苦从而感叹人生无常而遁入空门的人,是感人生之苦的永不可解脱,
于是抛弃了万丈红尘中的种种诱惑,一心向佛,去追求心地的清净与无染。出生于贫寒
之家的人走上此路,可理解之处很多,而于温柔繁华乡中苦心向道的人则又是另一种境
界、另一种情怀了。现代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禅师虚云和尚就属于后一类。

虚云法师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祖籍湖南湘乡县。俗姓萧,父玉堂,生母颜氏,
庶母王氏。他的父亲在福建做官,所以虚云法师出生在福建的泉州。出生后不久,他的
生母颜氏就病故了,从此庶母王氏将他抚育。13岁时随父亲回到了湖南湘乡。
也许是前生的因缘,虚云法师自幼对荤腥就不感兴趣,见三宝物却生欢喜心,且喜读佛
书。17岁时,法师就萌生了出家的念头,曾随堂弟一起出走到南岳,走到半路的时候被
家人截了回去,父母为了断绝他出家的念头,强迫他离开湖南到福建,并让他和田氏、
谭氏二人成婚。
即使如此,法师仍不改其志,其心如铁,同居而不染,出尘之志更加坚定。终于在19岁
时,又私自到福州鼓山涌泉寺从常开法师披剃出家。第二年,又依妙莲和尚受具足戒。
妙莲将衣钵传授于他,虚云法师遂成为临济宗的第四十三代... 阅读全帖
Z***T
发帖数: 727
3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禅即是茶 茶即是禅
禅即是茶 茶即是禅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
期参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迷者迷于贪嗔痴,悟者悟于戒定慧
。贪嗔痴乃人生修养必除之三毒,戒定慧乃人生成就必修之三学。
人生执三毒而不觉,是为迷失之人生;人生修三学而恒觉,是为觉悟之人生。人生
执三毒而迷,不离日用事;人生修三学而觉,亦不离日用事。人生在日用事中迷,人生
亦在日用事中觉。迷失与觉悟,同在一件事情上起作用,同在当下一念之间的迷惑与觉
照。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
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
,俗是俗。一念觉悟,禅即是茶,茶即是禅;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变雅。
禅花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一精神决定了禅茶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
和伦理学的特殊的社会化育功能。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人生日用,离不开
禅的观照与感悟,离不开茶的精清、淡洁、涤烦、致和之修养功夫。从这个角度来看,
我觉得,将禅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上,最为恰当;...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白话大念住经

不是的,我最近大退步,惭愧的很。
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有所放松
思想上的放松造成日常修观的懈怠,而贪嗔痴三毒全部涌了出来,一发不可收拾,现在
惨得很,正遭受非常严重的“苦报”。
我现在是了解,这玩意一点都不能放松,这种懈怠的心是非常糟糕的。
我现在越来越遵守传统的路,严格依照戒定慧,一步一步的来,对于任何思想的小放松
,都应该在其还没有完全露头的时候将其灭除掉。
贪嗔痴确实是累世积累的强大习性,必须得勤修戒定慧,扎扎实实
这本书上个月和《退回世尊之侧》一起买的,没有完全看完,因为主要看《退回世尊
之侧》了。
那本书确实还不错
h*********o
发帖数: 3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Biologist的杀戒
诚心请教
我是一个biologist. 为了寻找一点点生物规律,在实验里需要大量的杀动物.我初步了
解一点佛法.也相信佛法可能最接近终极真理.但杀生却是佛家第一大戒.我现在试图修
行一点止观.但总是忧郁我修 “戒定慧”中的戒都有一大缺陷,怎么得定慧呢?不知道各
位高人特别是runsun怎么看我的这个疑惑.
先谢过了
b**d
发帖数: 7644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Biologist的杀戒
☆─────────────────────────────────────☆
happybamboo (bamboo) 于 (Thu Jul 16 12:43:22 2009, 美东) 提到:
诚心请教
我是一个biologist. 为了寻找一点点生物规律,在实验里需要大量的杀动物.我初步了
解一点佛法.也相信佛法可能最接近终极真理.但杀生却是佛家第一大戒.我现在试图修
行一点止观.但总是忧郁我修 “戒定慧”中的戒都有一大缺陷,怎么得定慧呢?不知道各
位高人特别是runsun怎么看我的这个疑惑.
先谢过了
☆─────────────────────────────────────☆
serawang (皇叔郎-智慧版导师) 于 (Thu Jul 16 12:59:33 2009, 美东) 提到: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有?
☆─────────────────────────────────────☆
lingsu (Imaginary friend) 于 (Thu Jul 16 15:52:55 2009, 美东) 提到:
劝你换了工作性质以后再开始修
e*******e
发帖数: 6165
34
没错,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但首先要了解问题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
光是喊戒定慧的口号有什么用。
S**U
发帖数: 7025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个关于辩论的提议
三学是戒定慧。实修指修止观成就定慧。
以解脱为目的,清楚了解修止观的所缘特性,方法,修法与结果的关系,持戒,再开始修止观。
d**********l
发帖数: 647
36
告诉我们苦的根源,从而彻底离苦,而非只是暂时的缓解
这个说得好。只有佛戒定慧三学最完满。其它宗教都有戒定慧的部分,但不完满,不究
竟。基督教的神尚有贪 (羊羔香味),嗔(wrath),痴 (认为成住坏空的器世间是他
所做)。
a**u
发帖数: 8107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一个关于辩论的提议
☆─────────────────────────────────────☆
Yisu (yisnotme) 于 (Thu Dec 9 14:24:29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两天读了一些古人和今人关于佛法辩论的贴子。 有一点想法跟大家说说, 你们看怎
样。。
咱们这个版现在主要活动就是一个人盖楼, 大家跟上,没个方向的盖。 这样的活动占
了大部分的版面。 也许我们可以换个玩法。。除了已有的灌水继续外, 我觉的可以开
展一些认真的有组织的辩论活动作为一个新的版面内容, 一来有质量的辩论可以提高
我们对佛法的认识, 二来也是个吸引人气的内容, 三来这可以是个版面的团队活动,
增进人和人之间的了解。
先说我的具体想法。 辩论的题目可以是任何和佛法有关的议题。
辩论的准备阶段是
1:辩论题目由网友在专贴中提交,并提交正反观点
2:大家讨论正反观点是否合理,是否需要修改
3:问题和观点确定
4:版主提前一天公布辩论活动,广告其它有兴趣参观的版面
辩论的实施阶段
1: 大家可以自主选择并表明自己要维护的观点(正或反)
2: 自由论战
注: 网友可以声明选择自己反对的观点来维... 阅读全帖
e*******e
发帖数: 6165
38
wiki上八正道的词条 中说,八正道和戒定慧修行次序是不一样的。
另:法无定法,不要执著呀
就说戒定慧吧,每个人如何修,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是不一样的,喊口号没用,做了才
知道。
Y**u
发帖数: 5466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原始佛教简史
☆─────────────────────────────────────☆
SeeU (See you) 于 (Sun Jul 31 11:07:05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 Wikipedia 条目还不错,有助于大概了解原始佛教的历史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e-sectarian_Buddhism
比中文版清楚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E%9F%E5%A7%8B%E4%BD%9B%E6%95%
☆─────────────────────────────────────☆
cpath (秋十三) 于 (Sun Jul 31 20:13:29 2011, 美东) 提到:
☆─────────────────────────────────────☆
SeeU (See you) 于 (Sun Jul 31 20:38:30 2011, 美东) 提到:
感性强的人,著重主观的信仰,要他讲道理,他只能讲简单的,或讲不透彻,也听不懂复杂的道理。长处是相信的就去作,行...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沒有成佛
『明心』见性是在明能生起万法的心。这个是萝冰在 3 楼所举, 而如果我们对照下面
经文, 便知圆觉经中这段有名的文句寓意所指的都是萝冰所说的这个『能生起万法的心
』.
【圆觉经中, (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
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
『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我大胆的将以上经句做以下另解 :
【(一切障碍即『从它所生』;得念失念无非『从它所生』;成法破法皆名『从它所生
』;智慧、愚痴通为『从它所生』;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从它所生』;无明、真
如无异『从它所生』;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从它所生』;众生国土同一『从它所
生』;地狱、天宫皆为『从它所生』;有性、无性,齐成『从它所生』;一切烦恼毕竟
『从它所生』。)】
这个『从它所生』的『它』, 不正就是萝冰所说的这个『能生起万法的心』吗 ? 而圆
觉经是佛陀般若系教示中非常重要的经典,而这句话,也实在难懂。
G**W
发帖数: 1865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沒有成佛
『明心』见性是在明能生起万法的心。这个是萝冰在 3 楼所举, 而如果我们对照下面
经文, 便知圆觉经中这段有名的文句寓意所指的都是萝冰所说的这个『能生起万法的心
』.
【圆觉经中, (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
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
『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我大胆的将以上经句做以下另解 :
【(一切障碍即『从它所生』;得念失念无非『从它所生』;成法破法皆名『从它所生
』;智慧、愚痴通为『从它所生』;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从它所生』;无明、真
如无异『从它所生』;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从它所生』;众生国土同一『从它所
生』;地狱、天宫皆为『从它所生』;有性、无性,齐成『从它所生』;一切烦恼毕竟
『从它所生』。)】
这个『从它所生』的『它』, 不正就是萝冰所说的这个『能生起万法的心』吗 ? 而圆
觉经是佛陀般若系教示中非常重要的经典,而这句话,也实在难懂。
P****S
发帖数: 2286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字大明咒中的性用语
现在大家议论密法里双修到底怎么回事,全是看书自己猜想,没一个真正见过双修怎么
修的。我也没见过,但双修从理论上讲是行得通的。
《维摩诘经》中说:“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
痴性,即是解脱。”
《圆觉经》中直接说了菩萨入了如来随顺觉性,“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
。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譬如眼根,不自见眼,性自平等
,无平等者,众生迷倒,未能除灭一切幻化,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若得如
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著
五欲,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若复有人劳虑
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
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
断其首,首巳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我的意向---Wisdom版主
☆─────────────────────────────────────☆
qingwu (瑜伽士--清悟) 于 (Wed Mar 21 11:09:40 2012, 美东) 提到:
在版面向各位通告一下我的意向,愿意申请担任Wisdom的版主。
愿“自净其意”学习和服务于版面大众。
☆─────────────────────────────────────☆
luoting (萝汀) 于 (Wed Mar 21 11:26:40 2012, 美东) 提到:
☆─────────────────────────────────────☆
leonana (Nana) 于 (Wed Mar 21 11:29:54 2012, 美东) 提到:
明年再说吧,
你们今年拼着命要宣扬的太空船,挖地洞, 世界末日要吃素什么的还是适合你们观音
法门的同学们自己下去研究
☆─────────────────────────────────────☆
qingwu (瑜伽士--清悟) 于 (Wed Mar 21 11:41:43 2012, 美东) 提到:
...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44
顶礼虚云老和尚!
http://www.zhibeifw.com/fjgc/fmlx_list.php?id=4232
http://www.zhibeifw.com/ssyy/?kind=107(值得一看20集 <百年虚云>)
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
作者:绍云法师
各位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信朋友们:
本人想借着这次因缘,向香港佛教界人士简略地介绍一下上虚下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
迹及其生活特点,希望以他老人家的种种嘉言懿行,作为我们后人学佛的榜样。同时,
也想藉此为纪念老和尚圆寂四十周年,献上一片微薄的心意,以酬报他老人家对我的法
乳之恩。由于本人修行很浅,佛法水平有限,若有错误或不到之处,还请诸方大德们慈
悲指正。
我是于1956年8月,从安徽省含山县到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真如寺,投靠虚云老和尚求
出家的。当年我十九岁,高中毕业后就离开家里到云居山去。其实,早在十六岁开始,
我已瞒着家人给老和尚偷偷写信,他老人家虽然是海内外知名的大德高僧,但每次都亲
自给我回信。
见到老和尚后,他问我为何出家?我说是为了成佛。他老人家听后很欢喜,随即收我为
徒,并亲自为我剃度,取名宣德,号绍...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491
45
我們現在沒有辦法像禪宗祖師一樣頓悟,
所以要在經典方面要好好的下功夫,
在經典裡面孕育著佛法 戒定慧的法門。
如果一個人沒有在經教上好好的下一番功夫,
我們的道心只要碰到境界馬上就被轉掉,就會受人家的影響。
譬如說我們在常住裡面做事情,
一個人有智慧的人師父對他不好,師父對他發脾氣,
有智慧的人他會回光返照師父對我最慈悲,
他會觀想說師父要造就我所以特別觀照我,
對我打、罵、喝、叱是師父的慈悲。
愚癡的人他就會這樣想,
師父老是跟我作對,有一天我要讓他難堪,
反而起報復的心、反而起仇視的心態。
有智慧的人就是通達經典的人,他會疏導自己於無相,
所以說我們要在六祖惠能大師的
《六祖壇經》好好的參、好好的在心地上下一番功夫,
道心你永遠不會退。
慧律法師你介紹我一部經典你認為最重要的,
我認為最重要就是《六祖壇經》,
我認為那是完全講本性上的東西,
你通達了《六祖壇經》戒定慧統統在裡面。
那個時候如果你要念佛輕而易舉。
我們現在要念佛難為什麼難呢?
你煩惱重,
你想要念佛沒有心地上的功夫,
你情緒有高低潮沒有辦法下功夫,
我認為《六祖壇經》是我認為一生一世看過的經典裡面,
我認為是最重要的...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311
46
转自http://bbs.sutta.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712#lastpost
舍离的含义 (孙南达禅师开示)
巴利文 Nekkhamma 的意思是舍离或不执着。真正的含义是舍弃taṇhā(贪爱)。
当一个人的贪爱变得很强,他就会抓紧一个目标,执着不想放下。
在巴利文,贪爱是taṇhā,执着是upādāna。因此 Nekkhamma 舍离或放下跟贪
爱,执着是相反的。 Nekkhamma 舍离也是其中一项巴拉蜜 pāramī。
有四种 Nekkhamma
一 Kāmupādāna 欲乐取
二 Diṭṭhupādāna 见解取
三 Sīlabbatupādāna 戒禁取
四 Attavādupādāna 我见取
一 Kāmupādāna 欲乐取
欲乐取的意思是执着于感官的享受。这kāmupādāna是 kāma(感官享受的对象/感官
目标)和upādāna(取)。这些感官目标也被称为kāmaguṇa因为他们给予感官上
的欲 乐。因此kāmupādāna是强烈的贪取感官目标。
如...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47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3)
己、佛教的宇宙观
一般宗教对于宇宙起源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如有些宗教说上帝在六天内创造了日月星辰
和地球,这只能说明是宗教家的愚民政策。中国的道学家也曾经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
四象的玄学,企图来解释宇宙的本源。结果都是自欺欺人。真正能大胆地描述宇宙的伟
大组织和它的发展过程而与现代科学相合的只有佛教。
佛教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个佛国土,包括千的三次方(1000)的太阳系,相当于天文学
中的一座星云。它把一千个太阳系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做中千世界,一千
个中千世界称做大千世界。《阿弥陀经》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
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就是说极乐世界距这地球相隔了十万亿座星云。从前天文学界也
有人假定宇宙是有穷的,可是这个假定终被高度的天文望远镜中越来越多的新发现所否
定了。宇宙的广漠无穷成为佛教和天文学家一致的意见。
佛教对于地球的形成,认为最初是一团泡沫,逐渐凝结而成为固体。这跟现代科学家的
推断也是很接近的。佛教认为,地球是属于“器世间”的,因此它的发展,必然是循着
成、住、坏、空这四个阶段的规律。
庚、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是伟大的。佛教人生观的伟大,主要...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五章 修行的障碍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2:18  点击:148
第五章修行的障碍
十种障碍
住所家利养 ,众与业第五 ,旅行亲戚病 ,读书神变十。《清净道论.第三章.第29段》
障碍有两类:一类是比较外在的,即所谓的十种障碍;另一类是较为内在的,即所谓的
五盖。先,修行者应当破除十种障碍。以下十种障碍的陈述乃改编自《清凈道论》,只
是第十种(神变)另加了一些适合初学者的解释。《清净道论》的陈述是以出家修行者
为例所做的解释,在家修行者的情况可以据理类推。这十种障碍对有些人是障碍,对有
些人则不成障碍。前者
在修行时应以少事为妙,后者则能因不执取而不被障碍所束缚。
(一)住所1. 这并非对一切人都是障碍。对于热心从事于装修建筑等事的人,或在自
己的住所里喜好积储很多物品的人才是障碍。2. 有些人会因种种原因而对自己的住所
有种种的期望,并对住所的一切非常执取,对这样的人而言,住所自然成为障碍。
(二)家1. 「施主的家幸福,我也幸福」,如果像这样子和施主相亲相伴而住,对于
这样的人,家则成为障碍。2. 对于有些人,即使与父母亲同住,...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真面目 节选
这是冯达庵的著作中的一段,给出佛教发展大概的轮廓。
------------------------------
第三节  小乘发展期
释尊在世,三乘一乘虽无所不谈,总以小乘摄机至众。当时学风一若小乘为
无上正法;习大乘者甚属希有。五种法藏,亦以小乘部之经律论三藏最为需要。
实践此中教法,全仗导师之力。佛将涅盘,诸比丘相率哀求留寿,职是之故。
然佛则付嘱摩诃迦叶继承领导之位,以其洞达佛教真面目;且"头陀"第一为
大众素所景仰,足资矜式也。
佛示灭时,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
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此《涅盘经》卷二之言
也。头陀者,抖擞之义;谓振刷精神与烦恼奋斗也。必自刻苦始:衣粪扫衣;食
不过午;住在冢间,长坐不卧;以此为基,日常不觉其苦,庶能不被烦恼制伏云
尔。
佛教以一乘为正宗;三乘为预科。与一乘宗旨真实相应,即达佛教真面目。
习之精熟,能接十方如来法流转加持一切众生,使三乘学人皆得实证果位;否则
不足为三界导师。是故小乘领导之人,亦须先自明宗,乃有实力。灵山会上佛对
百万人天证明迦叶默...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2)
己、佛教的宇宙观
一般宗教对于宇宙起源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如有些宗教说上帝在六天内创造了日月星辰
和地球,这只能说明是宗教家的愚民政策。中国的道学家也曾经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
四象的玄学,企图来解释宇宙的本源。结果都是自欺欺人。真正能大胆地描述宇宙的伟
大组织和它的发展过程而与现代科学相合的只有佛教。
佛教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个佛国土,包括千的三次方(1000)的太阳系,相当于天文学
中的一座星云。它把一千个太阳系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做中千世界,一千
个中千世界称做大千世界。《阿弥陀经》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
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就是说极乐世界距这地球相隔了十万亿座星云。从前天文学界也
有人假定宇宙是有穷的,可是这个假定终被高度的天文望远镜中越来越多的新发现所否
定了。宇宙的广漠无穷成为佛教和天文学家一致的意见。
佛教对于地球的形成,认为最初是一团泡沫,逐渐凝结而成为固体。这跟现代科学家的
推断也是很接近的。佛教认为,地球是属于“器世间”的,因此它的发展,必然是循着
成、住、坏、空这四个阶段的规律。
庚、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是伟大的。佛教人生观的伟大,主要...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