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有生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Y**u
发帖数: 5466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圆觉经 1. - 文殊师利菩萨
1: 如来清净因地法的修持
“善男子,成了佛的无上法王有个总持的法门叫作圆觉,即圆满的觉性,人人本具的真
心。它能流出一切清净佛性以及成佛的觉悟,它还能流出涅槃寂灭的智慧和由生死此岸
到涅槃彼岸的波罗蜜,并依此来教诲授受菩萨。一切如来发心修行的起点,无不依靠圆
满遍照的清净觉悟相,这样才能永远断除无明,从而成就佛果。
“什么是无明呢?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有种种违背正理的颠倒认识,如同迷
途的人一样,分不清东西南北;错误地认为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组合成了自己的身
体,认为心识攀缘外部六尘有所思虑而生起的外尘影像为自心的相状。这如同有眼疾的
人看到空中有花,有两个月亮。善男子、空中实际上并没有花,只是迷惑者虚妄的执着
。因为虚妄执着的缘故,不但迷惑了本空无相的真如自性,还迷惑地以为有实在的花及
其生处,正因为错误地认为有实有,也就有了生死轮回,这就是无明。善男子,这个无
明没有实在体性。就如做梦的人一样,梦中的境界并非没有,等到梦醒的时候却空无一
物。又如空中的花消失在虚空中,不能说有一定的消失之处。为什么呢?因为它本来就
虚幻不实,没有生处。一切众生在原本没有生灭变化之中,迷惑...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91
2
我们全都被男女性爱那点快乐给骗了--南怀瑾
佛经告诉你,有时候不一定看到男女性爱才入胎。他说我们这一生作人,悭吝,整人,
但是其它方面人品还好,来生还作人,不过变一个穷人。当你中阴的时候,像做梦一样
,忽然感觉到刮台风,又打雷,下大雨,淋湿了,又害怕,赶快跑;这时看到旁边一个
茅草棚,或者一个山洞,赶紧钻进去躲,就入胎了。那个时候没有性爱,是生在贫穷人
家,很苦。
有时候,中阴走进一个地方,这个地方风和日丽,建筑也非常好,就进去玩玩。进去就
入胎了,是富贵人家。所以入胎的因缘有很多种,也没有一定看到性爱。
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讲到“触”
,一有六入以后,就发生接触,触就是交感,互相就受影响。
“触缘受”,触就是发生感觉、感受。你说,我受凉了,给风吹了,就是十一切入的地
水火风这个风进来,冷气进来凉到了。一凉了以后里面发炎了,火起来了;接着流鼻水
了,鼻子不通了,水大不流畅了;所以地水火风在里头变化,触受接二连三太多了。
我们从娘胎生出来到现在,没有一天是舒服过的,每一秒钟的触受都是很痛苦的。但是
人们没有感受到,因为麻木了,习惯了,加上智慧...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篇无名氏的心经注解
正在学习心经。看到一篇注解(无名氏所做),感觉非常好, 推荐一下。
摘自 http://www.hudong.com/wiki/%E5%BF%83%E7%BB%8F
顺便一句,前面有人对“色受想行识”中“行”的意思,有疑问。这里也是解释为“行
为”,宣化上人也是解释为“行为,去做”等等意思。
******************************************************************
心经 - 概述
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
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
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
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
品般若》。
...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956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借着那个法师的帖子喊两句
说了半天,你还是没有跳脱你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前提,为啥宇宙一定是一个“神”创造
的?你这个结论从哪里的出来的?你这种推理方法貌似在逻辑学上有个名词,叫作“
poisoning the well”,就是你先把这个错误的前提设定好了,然后不管对方说什么,
都是错的。
第一,你硬要说连佛都是上帝创造的,我只好说你无可救药了。上帝真无聊,干嘛创造
一个完全跟自己的理论不相容的东西出来?另外,拜托一下,规律就是规律,是客观存
在的,不是什么人或者神创造出来的,如果连规律都可以创造,这个宇宙就乱了套了。
第二,我不是让你用你所谓的“心”去看极乐世界,佛法所指的心是有情众生的佛性,
或叫作觉性,或者叫作灵性,或叫自性,等等等等,不同的名字,一个意思,指的是有
情众生灵知灵觉的能力,比如说,有人打你,你知道躲避,这种能力是一切众生都具备
的,这个能力是不生不灭的,你的肉体会变化,会死亡,你的灵知灵觉的能力不会变化
。你要用这种能力去看,不是你的“肉心”去看。你的佛性里面是没有无明烦恼的,你
能去掉所有的无明,最终契合到你的佛性,就自然而然的到达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根天
堂不是一回事儿,极乐的乐,不是世俗的... 阅读全帖
b********6
发帖数: 556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关生命的奥秘ZT
除了觉悟的佛菩萨以外,各种生命都害怕死亡,那是因为众生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生命如同宇宙奥秘一样,使人们难以探索和破译。
一、生命的本源
生命及万物的本源是什么?就是宇宙那个无形无象、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
动的本性。生命的阴性物质是来自宙心发出的灵光(光子流)。生命的阳性物质是由被称
为“宇宙蛋”的光团爆炸后,能量转化,阴极生阳,转化为肉眼可见的阳性物质。我们
生存的银河系,可能就是由传说中的“盘古大帝”这个宇宙蛋的爆炸而形成。阴阳两种
物质都源于道。生命就是由阴(灵体)阳(肉体)两种物质组合而成。不同的是,相对
来说,低级生命呈现以阳为主,高级生命呈现以阴为主。所谓的“高级”或“低级”只
是运行速度的不同,并无高低之分。
生命既然都来源于宇宙本性,那么,说明每一个众生原本就有佛性。众生来到这个
世界,可是,在这个世界上,物质对精神的诱惑力太大,众生误以为这个世界的东西都
是实有可得的。整天向外追求,久而久之,也忘记了自己原本就俱有的佛性,迷惑颠倒
的久了,也和内在的真我本性失去了联系。由于长期在红尘这个舞台上游戏人生,也忘
记了自己原是为了发挥佛的力量,加...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关生命的奥秘ZT
非常随喜也感恩分享这么好的文章!
生命本来就不生不灭
生命也不是人们认为的有生有死,生命是不灭的,永不停息地循环在宇宙时空中。如同
水,水可以证明宇宙和生命的本性。每当水分子表象灭亡的时候,其实它自然地、自动
地蒸发(回归)到天上,从表象上看水没了,但人们从来不认为水是死了,而是认为它
蒸发化成了水蒸气。在天上聚积到一定程度,它又化成雨水落下来,水似乎又诞生了。
其实,它本来就没有生死,只是永不停息地运动在水、气、冰、雪雾的变化之中。众生
也是如此,所谓生死,只是表象的一次阴(灵体)阳(肉体)分离、组合的变化过程而
已。这种变化的表象使你大脑形成了错误的意识,所谓有生有死,只是你头脑和意识,
怕死的也是你的头脑和意识,真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生死。
生命如同水分子,随时都在流动和变化,只要你没有我执,这股水流自然会把你带到生
命的终极——大海。在这股水回归大海之前,所流经的一切旅途中,它曾有缘遇到一草
一木,一沙一石,只要你不攀缘留恋,就不会被其所障,终归大海。如果水分子想在路
途上停留,想执着和得到沿途的草木沙石,只是妄想而已,其实它什么也得不到,只会
障碍自己的自然回归。当然,水分子是不...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91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行之路(一) ZHUA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5c2e0f901017fl3.html
我是“我”,
我只知道我,
不知道“我”是谁?
可能因为福德不够,我没有生在常绿的江南,也没有生在巍峨的群山之间,出生在了内
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从小乖巧,从不惹事,除体质不好,爱生病以外,没有让父母太
操心!
小时候最怕上医院打针,一次被大夫按倒,我一着急,来了一个“国骂”,把大夫骂乐
了。似乎每一次流感来到,医院都能找到我的影子;抗生素都用尽了,结果弄成了四环
素牙,成了一辈子的“黑影”。一次我和妈妈找后账:“知道四环素对牙齿有危害,还
用四环素干什么!”妈妈不屑地说:“命捡回来就不错了,哪里顾得上牙啊!”
因身体素质不好,在六岁那年,春节所有的亲戚聚齐一起照全家福,等那些姑姑姑父叔
叔婶子们摆好姿势,把我累得站不住了。照片出来后,我成了“三道弯”。
后来这张照片被加洗放大,每家都有,我也成了大家的笑柄——“三道弯”。

小时候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尿床。做梦时被尿憋的找厕所。
找到了,这个畅快啊!
尿完就醒了,发现在炕上!
……
于是,爸爸半夜喊我起床,有时他睡过由了,...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8
南传阿毗达摩的观点,是心有几类。
属于果报心的,是由以前业决定。
属于速行心的,不是由以前业决定。
所以阿含经强调如理作意,将它列为正见的因,及四个证果的条件之一∶
如中部43经说∶
「学友!为了正见的生起,有多少缘呢?」
「学友!为了正见的生起,有两个缘∶其他人的声音与如理作意,学友!为了正见
的生起,有两个缘。」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211.htm
南传:相应部55相应4-5经
舍利弗!什么是『入流支』呢?」
「大德!善人的结交是入流支,正法的听闻是入流支,如理作意是入流支,法、随
法行是入流支。」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843.htm
南传:相应部12相应4-9经
比丘们!那时,从如理作意,有毘婆尸菩萨的以慧之现观∶『当生存在了,则有老死;
以生为缘而有老死。』
比丘们!那时,毘婆尸菩萨这么想∶『当什么存在了,则有生?以什么为缘而有生
呢?』比丘们!那时,从如理作意,有毘婆尸菩萨的以慧之现观...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66.htm
G**W
发帖数: 1865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傳經典中和如來藏的連繫
古今愚痴者同一味, 佛陀早己開示 :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世亲菩萨谤大乘法之前后
BY : RFZC
因近几十年来, 不断有所谓修习佛法的弟子诽谤大乘妙法, 诸如大乘非佛说啦, 如来藏
妙法为外道, 攻击唯识等. 其中常有人引用世亲菩萨所著《俱舍论》中的论点抨击大乘
法所述如来藏。如引用《俱舍论》卷六所说:“一因生法,决定无有。” 来说于佛法
中并没有如来藏这样的一切法等依因, 没有第一因.
这样诽谤大乘佛法的人, 其实不了解 世亲菩萨回心大乘前所造《俱舍论》,并未完全
符于佛陀圣教,彼时只知小乘罗汉法而不信大乘法,所以曾譭谤大乘法。后来其兄圣无
著菩萨施设方便而令知大乘法的殊胜,才知小乘法并非是究竟,所以后来回心大乘。
世亲菩萨在瞭解诽谤大乘的极大过失后,欲割舌以谢其罪。圣 无著菩萨乃劝其言:「
你用口舌谤法,难道将舌割去就能消去此地狱罪业吗?你应该以谤法的口舌用来讚叹你
先前所诽谤的大乘法,并加以注释、弘传,用这样的方法来忏悔先前的罪过」。世亲菩
萨听从圣无著菩萨的建议,所...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0
見過不少愚痴的人,得少為足.不信因果,不過不能怪你,善根不俱足,信根不俱足,被人誤
導故,
『世亲菩萨
这篇教証的贴文, 举証说得很明白 !
BY : RFZC
因近几十年来, 不断有所谓修习佛法的弟子诽谤大乘妙法, 诸如大乘非佛说啦, 如来藏
妙法为外道, 攻击唯识等. 其中常有人引用世亲菩萨所著《俱舍论》中的论点抨击大乘
法所述如来藏。如引用《俱舍论》卷六所说:“一因生法,决定无有。” 来说于佛法
中并没有如来藏这样的一切法等依因, 没有第一因.
这样诽谤大乘佛法的人, 其实不了解 世亲菩萨回心大乘前所造《俱舍论》,并未完全
符于佛陀圣教,彼时只知小乘罗汉法而不信大乘法,所以曾譭谤大乘法。后来其兄圣无
著菩萨施设方便而令知大乘法的殊胜,才知小乘法并非是究竟,所以后来回心大乘。
世亲菩萨在瞭解诽谤大乘的极大过失后,欲割舌以谢其罪。圣 无著菩萨乃劝其言:「
你用口舌谤法,难道将舌割去就能消去此地狱罪业吗?你应该以谤法的口舌用来讚叹你
先前所诽谤的大乘法,并加以注释、弘传,用这样的方法来忏悔先前的罪过」。世亲菩
萨听从圣无著菩萨的建议,所以不断注释且弘传大乘妙法,终成「千部论主」。 世亲...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抉择二无我讲记9/10
三、辨别二种胜义
分二:(一)相似胜义 (二)真实胜义
(一)相似胜义
【所了解的这点仅遮止所破的无遮,即是所谓的相似胜义,其仅为趣入真实胜义的门径
,并非究竟实相。】
分三:1、相似胜义是指哪一法 2、为什么取名为胜义 3、相似胜义和真实胜义的
关系
1、相似胜义是指哪一法
相似胜义就是我们心所了解的这点仅仅遮止所破的无遮。
所谓遮止,遮是不许可,止是停住。比如交警一挥手,不许车辆前行,就是遮止。现在
不承许胜义中有人我而说无人我,就是遮止有人我。或者,不承许胜义中有生住灭而说
无生住灭,就是遮止有生住灭。像这样叫做遮止所破的无遮。
无遮和非遮是一对中观术语,讲的是破立的方式。比如这样遮:这不是宝瓶!这是非遮
,以“非”的方式遮止“是宝瓶”,但是在否定“宝瓶”之后,可以成立是其它法(如
:这不是宝瓶,而是瓦罐)。若说:这里没有宝瓶!这是无遮,以“无”的方式遮止“
宝瓶”,同时不引出其它法,这叫无遮。(所以,遮是遮止,遮的方式有两种,以“非
”而遮,叫非遮;以“无”而遮,叫无遮。)
一般人没有学习中观,见车就执著有车;见房子就执著有房子。除此之外没有第二种反
应方式,他从不会想“没有车...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12

这些经文是特别引给你看的,大部分法友不喜欢看这么多的经文。
在杂阿含和相应部里有共说什么是五阴的集:
相应部蕴相应56经:
“。。。以食集而有色集;以食滅而有色滅。。。”
“。。。以觸集而有受集;以觸滅而有受滅。。。”
“。。。以觸集而有想集;以觸滅而有想滅。。。”
“。。。以觸集而有行集;以觸滅而有行滅。。。”
“。。。以名色集而有識集;以名色滅而有識滅。。。”
杂阿含59经:
"云何色集?云何色滅?云何受、想、行、識集?云何受、想、行、識滅?
愛喜集是色集;愛喜滅是色滅。
觸集是受、想、行集,觸滅是受、想、行滅。
名色集是識集;名色滅是識滅。"
关于五阴的集与灭:
佛陀指出禅观是如实观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
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
那么如实观察的内容呢?
”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
观察五阴的集与灭为如实观察,不是自己在静坐中自己想象,比如不净观,慈心观之类。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集?
”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 阅读全帖
k****s
发帖数: 1209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诸行无常
诸译亦无常
Anicca sabbasaṅkhara, uppadavayadhammino;
uppajjitvā nirujjhanti, tesaṃ vupasamo sukho.
《增一阿含經32.6 經》譯為「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則不死,此滅為最樂。」
《增壹阿含 31.9經》:「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滅最為樂。」
《增壹阿含 34.2經》:「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則不死,此滅為最樂。」
《增壹阿含 41.5經》:「一切行無常,起者必有滅,無生則無死,此滅最為樂。」
《增壹阿含42.3經》:「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則不死,此滅為最樂。」
《增壹阿含52.1經》:「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為最樂。」
《長阿含2經,遊行經》:「陰行無有常,但為興衰法,生者無不死,佛滅之為樂。」
《大般涅槃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雜阿含576經》:「一切行無常,是則生滅法,生者既復滅,俱寂滅為樂。」
《雜阿含956經》「一切行無常,悉皆生滅法,有生無不盡,唯寂滅為樂。」
《雜阿含1197經》:... 阅读全帖
a******1
发帖数: 1519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纪
其他的自己看,不转了。
--*****
四:绝对光速宇宙观的人文含义
有物理学家参与探讨的思想是异常有趣的,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无谓
的争论,而任何争论都可以化为几个物理学实验或观察从而判断谁对谁错。就象20世纪
初波尔和爱因斯坦所作的争论那样,虽然几次实验都以爱因斯坦的失败而告终,但他至
死也不相信他所参与发现的诸如波粒二重性,量子力学的合理性,但这并不影响他和他
所发现的理论成为绝对光速宇宙观的一部分。爱因斯坦的故事不仅没有阻碍他之后的物
理学家在绝对光速宇宙观中寻找“探索自然的终极定律”,反而向我们展示了生长在绝
对时间土壤里的头脑对理解绝对光速及有所制约的宇宙有多么难。
霍金在《时间简史》的结论部分无不遗憾地说出了他对当今哲学家的不满:“
以寻根究底为己任的哲学家不能跟得上科学理论的进步······以至于连维特根斯
坦——这位本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都说道:哲学仅余下的任务是语言分析。这是从亚里
士多德到康德以来哲学的伟大传统的何等的堕落!”
霍金对哲学家的不满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我们所生活的宇宙已经不再象牛顿所
描述的那样无穷无...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5
☆─────────────────────────────────────☆
GWZW (GWZW) 于 (Thu Sep 13 15:19:20 2012, 美东) 提到:
大家參考參考 :
如来藏和阿含圣教一点不冲突,
『上座部《弥兰陀所问经》的说法 : 重生者是谁?
弥兰陀王:那先尊者,若说有情众生身坏命终后有轮回,那再生的是什么呢?
那先比丘:再生的是名色(眼, 耳, 鼻, 舌, 身五识和意识和色身)。
弥兰陀王:是现前的这具身心再生吗?
那先比丘:不是的。现前的身心有各种造作,而基于这些造作,另一具身心再生;但那
再生的身心却不是原先造作诸行的那具身心。
弥兰陀王:举例说说看吧!
那先比丘:好比一个人点火取暖,随后因故离去,火势蔓延开来,烧毁了附近的稻田。
农场主人报官,对他提出控诉。如果这个人辩称『庭上,我并未烧毁原告的稻田。我留
在现场的火与烧毁他稻田的火并不是同一把火。我是无罪的。』大王,您认为被告该不
该受惩罚?
弥兰陀王:他当然有罪,因为无论如何,后来的火是由先前的火生出来的。
那先比丘:大王,再生就与此相仿。现前的身心有所造作,基于这些造作,另一具身心...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何谓名色?
☆─────────────────────────────────────☆
cpath (秋十三) 于 (Fri Sep 28 05:44:13 2012, 美东) 提到:
何谓名色?
我不懂,谁给我离清一下。
请举个例子。
(且为何不说五蕴就好,要说名色?)
☆─────────────────────────────────────☆
lila (不要昵称) 于 (Fri Sep 28 10:22:31 2012, 美东) 提到:
我理解,色就是物质.所以其特性就是应该有生有灭的.
名么,就是概念.所以特性就是并非真实存在的,而是借助精神存在的.
☆─────────────────────────────────────☆
qxdren (净心婆罗门) 于 (Fri Sep 28 10:58:46 2012, 美东) 提到:
色,就是有质碍的东西,名,就是涵盖其它东西(心中有名称而无实体的东西),“心
但有字,故曰名也”。
名、色,合起来,就包括了一切法。打个比喻,如我们说精神和物质,就包含了所有的
东西。但这里的物质,不是只指色(有质碍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7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Wed Oct 10 14:07:20 2012, 美东) 提到:
欢迎大家引用杂阿含和相应部讨论 :)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Wed Oct 10 14:21:15 2012, 美东) 提到:
杂阿含经65:
佛陀指出禅观是如实观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
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
那么如实观察的内容呢?
”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
观察五阴的集与灭为如实观察,不是自己在静坐中自己想象,比如不净观,慈心观之类。
那么什么是五阴的集?
”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樂受不如實觀察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
不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生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0
18
摘自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第一引导 暇满难得
在修此引导时,一切观修须以加行、正行、后行三殊胜来摄持,即:加行念诵加倍
咒、八吉祥颂、供养偈、普贤行愿七支供、皈依、发心仪轨、摄受自在祈祷文、莲师七
句祈祷文等;正行念诵“上师知”三次及本引导文的金刚语句,然后初时观察修、中间
轮番修、最后安置修;后行串修后面引导文,继之回向,并且于一切威仪中,都摄六根
、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觉寤瑜伽等,具足三殊胜而修持。
暇满难得犹如优昙花
此时应当思维:能够具有八种闲暇、十种圆满的暇满人身是极为难得的,犹如佛出
世时才有的优昙花一样,十八暇满的珍宝人身比这还难以获得。因为吉祥暇满的人身,
必须以往昔清净守持净戒为主,造布施等的功德为辅,发清净愿回向后方才获得。然而
轮转于六道的众生,由于无明愚痴,不知因果取舍,不懂持戒修福,不具备获得吉祥人
身的因缘,即使偶尔得到人身,也多造轮回恶业,与具有十八种暇满严饰的珍宝人身相
比,后者极为罕见,故云暇满难得。
暇是指闲暇的本性,应该这样思维“闲暇之理,即:我现在没有生在八无暇处,并
有闲暇修持正法,所以应当生起欢喜心而精进修法。此时我若生于地狱、饿鬼、傍生中
...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19
唯识宗基本教义
以第四章所述经典为基本依据,玄奘、窥基两代佛学大师创立了既大同于印度唯识学的
基本面貌,又在许多方面迭有创新的法相唯识宗。法相唯识宗基本教义可从四层面去归
纳:其一,以八识为内容的“心识论”;其二,以“识变说”为基础的“唯识无境”论
;其三,以“识体、理体两分”为特色的佛性论;其四,以“转识成智”为归趣的“五
重唯识观”。以下分而论之。
第一节 五位百法
唐代以来,人们都习惯于将玄奘所建立的佛教宗派称之为“法相唯识宗”。由于这一缘
故,人们常常以“法相”和“唯识”来总结印度瑜伽行派的教义和修持方法。“法相”
是指世间所有一切存在(包括精神层面的存在和物质层面的事物)的相状。“相”有“
相貌”、“义相”、“体相”等三层含义。“相貌”是指人的感官以及意识能够分辨的
各种存在的行状,“义相”是指人的意识能够分别、思维、判断的“相状”,“体相”
是指诸法所具有的本质性的“相状”。印度瑜伽行派将一切法分为五位一百种,简称为
“五位百法”,玄奘则接受了这一学说。
中土法相唯识宗遵从世亲《百法明门论》而列“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一、“色
法”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醒梦辩论歌·幻乐众音讲记 Zz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
堪布益西彭措 讲授
今天我们讲全知麦彭仁波切造的《醒梦辩论歌·幻乐众音》。
所谓醒梦辩论,就是醒者和梦者两个人在彼此谁真谁假的问题上展开辩论,然后智慧大
法官派出妙慧审判员裁决定案,在决定了真假正邪之后,就得出一个结论“原来醒者和
梦者平等无差别”。从此之后,醒者和梦者手拉手成了一对好朋友,他们的心态和行为
和合成了一致。以后,他们就合二为一,连一也最终消失在虚空中。
妙慧审判员作了成功的调和之后,得到慧王最大的赏赐。慧王授予他虚空的王政,在那
个虚空花园里,和风一吹,甘甜的淳蜜纷纷飘降,有享之不尽的甜蜜。慧王还赐予他一
位美丽的王妃“石女女”,这位王妃永不衰老,称心如意,他们过着无上喜乐的生活。
再后来就和慧王融为一体。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在整个戏剧上演的过程中,有一面天鼓不断地发出种种幻化的音乐声,戏剧的前一部分
是幻化音乐,中间一部分是幻化音乐,后面一部分还是幻化音乐,而且这个幻化音乐充
满了宇宙时空,在每个显现上面都演唱,唱得非常美妙,意境深远,这叫“幻乐众音”。
以上结合歌剧的故事情节,讲了题目的表面意思,那么它的内义是什么呢?这个内义真
是浩瀚如海,里...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557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To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reeman08 (平常心),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禅、定、观、日常、行尽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6 12:25:03 2011, 美东)
这是从我的历史记录中找出来的一篇,经常看的。
其中谈到定-观-全观的关系。不过waichi估计是经常故意把词混淆着用,
免得人背书背的太熟,反而不知道自己到底懂不懂了。全观和修全观大概也不一样。
我从这后面所得的是:你必须在所有不同情况下,都清醒,才算是真清醒。
只能做自己喜欢的、习惯的,还算是执着、attachment.
再一个就是要有次第,和一门深入,
一开始不能四处出击,不断变换。
但到一定时候,就必须变换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执着。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全部实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22 22:19:26 2008)
笑翻.
你个真正的 “心"一定是如如不动的, 没什么狂乱, 你个真正
的 “心" 也一定是...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2
)五蕴生起必灭和涅盘有生但是无灭是否矛盾


佛法所说的生,其实是指本征态(粒子态)的产生;灭,是指本征态(粒子态)的灭。
这是一种现象性的生灭。这种粒子态的生,有个明显特性,就是生起即灭(仅有极为短
暂的驻留,是普朗克时间)。


而涅盘(抽象意识弥散态)确实有个"生",此“生“和五蕴的生是完全不同的,它类似
于物质失去被测量后,立刻转化为波性存在,此波性存在有一个“开始“。当五蕴熄灭
后,涅盘的存在状态即开始,但这个开始,是一个非现象性的“生”,其实是个数学过
程,是非现象性的,勉强可以用“生”来形容(语言描述不得不借用之)。所以并不违
背无常和缘起,而且涅盘必须要有个开始,否则就会变成断灭论。因为如果涅盘没有任
何开始,则必定无始的恒久存在,而解脱必定变成彻底灰飞烟灭,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延
续,此即是断见。


这种断见的解脱论也会导致产生两个无余涅盘的严重错误,一个无余涅盘是那个无始就
存在的涅盘,而另外一个无余涅盘是彻底的灰飞烟灭。这是违背经典,无法成立的。


所以虽然涅盘有开始,但完全不符合有生必有灭的缘起法则。当电子不被观察时,以波
性存在方式弥散,如果没...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23
“如果我们做不了广大的善法,哪怕只守一条不杀生戒,获得人身就已经有意义了
,将来一定会成熟悦意的果报。”
“大家应该知道,善法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即使罪业再深重的人,只要能诚心悔
过,精进行持善法,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也会有往生净土的机会。喇拉曲智仁波切说
:只要能忏悔以前的杀业,发誓不再杀生,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则必定能如愿以偿。
莲池大师在《戒杀放生文》中也说:放生兼念佛可以增长福慧,最终能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大家一定要受持不杀生戒,最好是长期受持不杀生戒,如果做不到这一点
,最低也应立誓在每个月的几天里断杀或者食素,这一点任何人都应该能做到。前几天
,我和智悲小学的师生们交流时说:“作为一所世间的学校,如果要求老师和学生完全
吃素,这是比较困难的,但大家也不要过于贪执肉食。今后大家一个月中能否一天不吃
肉?如果每个月能吃一天素,这对大家的利益是无法想象的。许多年以来,我深入研究
过佛法,大家要相信我讲的话。””
"如果我们能做到彻底戒杀,果报将是生生世世唯一享受安乐。倘若不能做到这一点,
也应当在晚上或者每月的初八、十五、三十等吉日断杀,以这种善恶间杂之业,...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http://www.jzxh.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
2011-08-22 21:24:03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38
今天我有机缘在华盛顿华府佛教会向大家汇报------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十分荣幸
。听起来这个题目好像生一引起,新奇一些。其实还都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放大光明",
"光明普照","拔苦与乐","离苦得乐"。这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黄念祖老居士一九八七年讲于美国华府佛教会,一九九一年整理成文)
光明与安乐,理体并妙用
世尊彻证理体,示佛知见
修德有功,性德方显
一生成办,圆顿法门:禅,密,净
禅宗
密宗
净土宗
(壹)光明与安乐,理体并妙
今天我有机缘在华盛顿华府佛教会向大家汇报——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十分荣幸
。听起来这个题目好像生一引起,新奇一些。其实还都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放大光明’
,‘光明普照’,‘拔苦与乐’,‘离苦得乐’。这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自觉觉他,自
利利他。由于光明,方消痴暗,垢障消除,才...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5
“当学观音耳根圆通。反闻自性。当学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下面解释是藕益大师的《楞严经文句》)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
得成无学。我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垂询圣众。其故有二。一者正显方便多门。二者正显门门各有成验。所谓要知山下路
。须问过来人也。最初发心等者。先开解也。从何方便入三摩地者。依解起行也。二十
五圣。虽未必人人先开圆解。而从解起行。自是修证通途轨式。或见此处有最初字。便
欲拟答最初方便之问。反以第一大科拟答妙奢摩等。误矣。误矣。
(庚)三众圣各说证门五。初观六尘。二观五根。三观六识。四观七大。五观耳根。
(辛)初中六。初陈那观声。(至)六迦叶观法。
(壬)今初。
憍陈那五比丘。卽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
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
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六尘圆通。色应居首。今先明声尘者。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且与耳根圆通。一
始一终。互相映故。释此二十五种圆通。各为三意。一。...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藕益大师:教观纲宗/释义
教观纲宗 / 释义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释义
----------------------------------------------------------------------------
----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然统论时教。大纲有八。依教设观。数亦略同。八教者。一顿。二渐。三秘密。四不定
。名为化仪四教。如世药方。五三藏。六通。七别。八圆。名为化法四教。如世药味。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别以次第为观。圆以
一心为观。四观各用十法成乘。能运行人至涅槃地。藏通二种教观。运至真谛涅槃。别
圆二种教 观运至中谛大般涅槃。藏通别三。皆名为权。唯圆教观。乃名真实。就圆观
中。复有三类。一顿。二渐。三不定也。为实施权。则权含于实。开权显实。则实融于
权。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且约一代。略判五时。一华严时。正说圆
教。兼说别教。约化仪名顿。二阿含时。但说三藏教。约化仪名渐初。...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小孩到底是誰生的 ?
小孩到底是誰生的 ?
這是一個蠻莫明奇妙的問題, 各位當媽的女生想一想,胚胎在母親的子宮中,是誰慢慢一
步步的制造了小孩的頭腦,眼睛,四肢,血管等 ? 這麼複雜的人体, 媽媽做得出來嗎 ?
懷孕的母親們有今天做眼, 明天做耳嗎 ? 不但沒有, 而且根本沒那能力. 如果小孩是
媽媽生的, 媽媽製造的, 應該每個baby媽媽要他長的漂亮就漂亮, 要生個帶把就生個帶
把的, 沒有生不出男生, 喜歡女生卻生個男生的問題.
搞了半天, 原來我們都不是媽媽生的.
龍樹菩薩中論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註為 : "孩子不是自己生自己, 也不是從別人生的, 不是父母共同生也不是沒有原因而
生, 所以小孩沒有生."
什麼跟什麼嘛 ? 到底小孩是誰生 ?
G**W
发帖数: 1865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小孩到底是誰生的 ?
小孩到底是誰生的 ?
這是一個蠻莫明奇妙的問題, 各位當媽的女生想一想,胚胎在母親的子宮中,是誰慢慢一
步步的制造了小孩的頭腦,眼睛,四肢,血管等 ? 這麼複雜的人体, 媽媽做得出來嗎 ?
懷孕的母親們有今天做眼, 明天做耳嗎 ? 不但沒有, 而且根本沒那能力. 如果小孩是
媽媽生的, 媽媽製造的, 應該每個baby媽媽要他長的漂亮就漂亮, 要生個帶把就生個帶
把的, 沒有生不出男生, 喜歡女生卻生個男生的問題.
搞了半天, 原來我們都不是媽媽生的.
龍樹菩薩中論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註為 : "孩子不是自己生自己, 也不是從別人生的, 不是父母共同生也不是沒有原因而
生, 所以小孩沒有生."
什麼跟什麼嘛 ? 到底小孩是誰生 ?
t******h
发帖数: 177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只能依附身心生存的識
杂阿含经》二六二、三三五及三五八经
“ 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
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
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集。
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
苦灭。"
《巴利文大藏经》的《长部·大缘经》和《相应部》第十二卷:
“ 诸比库!缘起者何耶?诸比库!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
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
死、愁、悲、苦、忧、恼。如是,此乃全苦蕴之集。诸比库!此谓生起。
由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有行灭。由行灭,有识灭。由识灭,有名色灭。由名色灭,有
六处灭。由六处灭,有触灭。由触灭,有受灭。由受灭,有爱灭。由爱灭,有取灭。由
取灭,有有灭。由有灭,有生灭。由生灭,有老死、愁、悲、苦、忧、恼等灭。如是全
苦蕴之灭。[1]
r******2
发帖数: 1021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受阴

这里面确实有个比较关键的细节,我不知道是佛陀故意留下伏笔,还是本来就没有严格
定义。
佛陀说的五蕴,非五取蕴的五蕴,从大量经文来看,实际是观察之外的状况,它们实际
没有生灭性,是无漏的,是无为法。
苹果如果没有进入你的视野范围内,它没有生灭性的,也不是有为法。这一点我可以从
现代科学的角度去证明。我认为佛陀也其实知道这个问题。
那个南传所说的出世间名法,即以涅槃为所缘生起的道心和果心,也是无为法,实际是
涅盘本身的特性。
l****u
发帖数: 2166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Re: 我对信仰的认识 (转载)
分对象而言吧。
法都是有生有灭。身体为法。万物为法。思维逻辑也是法。也可以说五蕴有生必灭。
自性是不生。 如果不生自然不灭。
f****u
发帖数: 443
32
解 题
识,了别义,唯了别学即唯识学,言唯了别学而不言唯识学,因唯识之识字一
般做名词解,此处之了别做动词解。做名词解,识为识体,犹有“我执”;做动词解,
了别乃了别之“行”,刹那刹那迁流不息,中无实体,实乃依他起相,缘起相。若能破
除对实有的执着,建立唯了别的观点,则可以畅达的理解量子力学,反之,分析量子力
学这个案例也有助于理解唯了别学。
量子力学哲学诠释概述
在哲学层面上思考量子力学,则无需涉及复杂的数学细节,一个简单的双缝干
涉实验已包含了量子力学的全部奇异之处。
考虑光子由一个光源出发,通过与光源等距的两条平行狭缝,射到感光屏上,
在屏上呈现出光子的分布。在实验中,先分别打开一条狭缝,关闭另一条,这时感光屏
上的强度分布为光子通过单缝的衍射图样。然后将双缝同时打开,这时在屏上得到的是
光子通过双缝后形成的干涉图样。这个实验反映了光的波动性。
如果在光源处换上一架机枪,则子弹通过双缝后的分布等于两个单缝分布的直
接相加,这里不发生干涉现象,反映了经典粒子的特性。
如果在光源处换成电子枪,则结果与光子干涉实验相一致,而与经典粒子的结
果不一致。
那么是否就可以把电子理解成波呢?按...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3447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涅磐就是彻底死亡ZT
好吧,那我就试着回答你的问题吧。
有涅磐的活人吗?
不用等到涅槃,对于证悟者来说就没有什么活人和死人的区别了,否则怎么能谈到了脱
生死,解脱轮回呢。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认为真实的世界,生死其实都是一个幻像,只是
我们目前还不能体悟这些的虚假性。因此你用活人这个词对于证悟者来说是非常狭隘的
。举个例子,无着菩萨见米勒菩萨的故事。米勒菩萨压根没有生在这个世界上,但是无
着菩萨想着要见米勒菩萨,然后米勒菩萨就出现在他面前。请问,你的“活人”概念对
于一个还没有成佛的菩萨来说都没有意义,随时需要显现在这个世间,就可以显现。对
于涅槃这种成佛以后的状态还有意义吗?你的问题就好像梦中的汽车,醒来就知道压根
没有存在过。然后别人问,你醒来以后你梦中的汽车放在哪里了?对佛教来说,我们的
生死和你所谓的活人都是一场梦中的东西,压根没有存在过的。
死人没有了肉体,还剩什么?
活人除了身体还有能够了知世界的觉知,这个就是我们和高山,河水的区别,他们也有
物质,但是没有觉知。活人除了肉体还有觉知,死人,没有肉体,也还有觉知。但是因
为没有证悟,还要随业力继续轮回,投生到下一个肉体,或者非肉体中。你应该知道佛
讲的...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68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涅磐就是彻底死亡ZT
生死就是有生灭。
无生灭的境界就是出了六道了。
我这是按照净空法师的观点来解释的,我并没有读过佛经原著。
“生死是肉身,肉身有生灭,这是一个正常现象,灵魂不灭。跟诸位说,灵魂是迷,迷
的时候叫灵魂;觉悟了,觉悟不叫灵魂,叫灵性,灵性不灭。出不了六道叫灵魂,超越
六道就叫灵性,那是什么人?阿罗汉以上,你只要一出六道轮迴那就是阿罗汉。阿罗汉
称灵性,他不迷,所以阿罗汉得到正觉。”- 净空法师说的很明白了。
n********n
发帖数: 8336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信和信仰
没错,你这是相对合理的推理。
但是推不出, 没有一个源头。
造物主就是第一因,这是尽头, 没有第0因这一说。
万物是有生有灭的, 神是不生不灭的, 无形无象的。
万物有生有灭,这很直观:人, 地球, 太阳都是有始有终的。
上帝是造物主,是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本体。
1.自然属性
-自有永有,无始无终,不生不灭,永恒不变,无限。
-超越时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但可经历时间,本体可临在空间任何一点(全在,无
所不在)。神不是物理存在,神是灵。
-全知,全能
-自存。没有人类,没有宇宙,神也存在。神不依靠外物,不需要人,依然存在。但人
本能需要神。没有神,人不完美。
2.道德属性
公义,良善,慈爱,圣洁,智慧,信实。
Y**u
发帖数: 5466
36
醒梦辩论歌: 堪布益西彭措 讲授
二、醒梦争辩
分二:(一)引言 (二)正辩
(一)引言
昨夜梦中美妙境,今朝所遇显现法,
二者最初同等生,二者最终同等灭,
梦执梦现以为实,醒执醒现方为真。
醒梦今辩谁为真。
昨晚有很好的梦境,这是梦里善妙的显现。“今朝所遇显现法”,就是今天醒时遇到的
种种显现,也就是醒时种种人、事、物的现象。
这个“遇”字很妙,什么是遇?就是心识前刹那刹那都有新景象,好像心在和它相遇一
样。实际只有心在幻化游舞,一幕幕景象不断在心前呈现,就叫做“遇”。用一句话表
达,就是“眼前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二者最初同等生,二者最终同等灭”,这是讲醒梦显现的相同之处。在什么地方相同
呢?就是醒和梦的显现都是在最初一刻忽尔生起,就是前面没有,忽尔在心前显现了,
而且,到了一段显现的末尾,忽尔消失。像这样,梦境是一段段显现生起灭去,醒也是
一段段显现生起灭去。(歌中这一句很重要,有智慧的人领会这一句,就明白显现都是
虚假的。等到整个辩论讲好了,那时回头再看,会对这一句有所领会。)
梦者执著梦的显现是真实,醒者执著醒的显现才真实,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显现真实,由
此就开始辩论谁才是...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略論明心見性
元音老人著
連載於《禪》刊 1991 年 1~4 期
緒說
(甲)明心見性之意義
明心見性者,明心虛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見真性也
明心見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體而起;從用見體,從流得源也
明心見性者,明心本無,見性本有也
明心見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明心見性者,明心性無住,一物不立,歸無所得也
(乙)明心見性之證成
禪宗
淨土宗
密宗
(丙)悟後真修
(丁)證體啟用
(戊)歸宿問題
(己)結 論
緒說
我等眾生,從無始曠劫以來,迷失自己本來面目,認妄為真,喚奴作郎,妄起貪嗔,造
業受報,如春蠶作繭,自纏自縛,無解脫時。愚者無知,安受困苦,不求解脫;智者雖
知生死事大,苦海無邊,欲求解脫而苦無其門。如古之外道六師,探宇宙萬有之緣起,
不曰神我,即謂冥諦、斷滅;今之科學、哲學,究人生萬物之根源,不言二元,即言一
元,雖各言之鑿鑿,極盡玄妙;然皆如盲人摸象,無有是處。
釋迦文佛,悲憫眾生,出苦無由,應現世間,教化眾生。四十九年隨順時節機宜,說大
、說小,說偏、說圓,說頓、說漸,披肝瀝膽,委曲開示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
,二者菩提涅槃原清淨體,以闡明人生宇宙之奧秘,揭示生死...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略論明心見性
略论明心见性
元音老人著
连载于《禅》刊 1991 年 1~4 期
绪说
(甲)明心见性之意义
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也
明心见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体而起;从用见体,从流得源也
明心见性者,明心本无,见性本有也
明心见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明心见性者,明心性无住,一物不立,归无所得也
(乙)明心见性之证成
禅宗
净土宗
密宗
(丙)悟后真修
(丁)证体启用
(戊)归宿问题
(己)结 论
绪说
我等众生,从无始旷劫以来,迷失自己本来面目,认妄为真,唤奴作郎,妄起贪嗔,造
业受报,如春蚕作茧,自缠自缚,无解脱时。愚者无知,安受困苦,不求解脱;智者虽
知生死事大,苦海无边,欲求解脱而苦无其门。如古之外道六师,探宇宙万有之缘起,
不曰神我,即谓冥谛、断灭;今之科学、哲学,究人生万物之根源,不言二元,即言一
元,虽各言之凿凿,极尽玄妙;然皆如盲人摸象,无有是处。
释迦文佛,悲悯众生,出苦无由,应现世间,教化众生。四十九年随顺时节机宜,说大
、说小,说偏、说圆,说顿、说渐,披肝沥胆,委曲开示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
,二者菩提涅槃原清净体,以阐明人生宇宙之...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
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七日讲于杭州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我们学佛为的什么?先把目标订正,然后再计划怎样下手,学
些什么,怎么来修行,庶几能证得个预期的结果。古德说:“因地不正,果招迂曲。”
就是学佛初步的因——“为什么来学佛”先要搞清楚,不清楚,将来结果就不得圆满,
非但修行时要走弯路,还有误入歧途的危险。所以知见正是学佛的第一要事。我们上次
已经讲了很多,怎样修行能明心见性,见性之后怎样保护,进一步怎么放任。但是,大
家对这点还是不甚理解,所以有人给不修正法的人说些相似神奇的话,一拉就拉过去了
。现在这个时代,魔法横行,不知道有多少邪恶的人使用种种花样来骗人,榨取钱财,
引人入邪路。所以知见第一要正,免得上当受骗,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还是要再讲知见
正的重要。
就知见讲来,有很多不同的知见,今天我们就藉《禅》刊这篇文章——《禅和密的
关系》,扼要地和大家讲一讲:禅宗与密宗的见地如何,修的方法是否相同,证的结果
是不是一样。在佛法五种知见外有一种凡夫见,凡夫见就是着一切事物都是实有,一切
东西都实实在在有。所以向外追取、求得、贪得无厌,因而造业受报,生死不了,这是
凡夫知...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0
首先感谢楼主的文使我去看了一些网上的东西。。。
个人愚见
新手如我要先理解 “无常”, “无我(非我)”, “苦”, “非我所”的诠释,
和弄清楚了它们是五蕴的特性这个感念, 不然讲其他的犹如隔靴搔痒。
LZ前面说是3个消息, 后面又说是定律, 是以消息为形式出现的定律? 哈哈
个人觉得这个消息Neither pessimistic nor optimistic, but realistic
Walpola Rahula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this realistic point of view:[13]
First of all, Buddhism is neither pessimistic nor optimistic. If anything at
all, it is realistic, for it takes a realistic view of life and of the
world. It looks at things objectively (yathābhūtam). It does not falsely
lull ...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41
但是,
就算你清楚地感受到现前的这一念,
它仍然只是妄想心而已,
因为它
还有来有去,即是有生有灭,有生灭来去,就是虚妄不实的。不过,虚妄不实的
妄想心,
也并不是在真心之外而单独存在的,
它并没有离开过真心,
真心是无形
无相、不可见、不可闻、不可思议、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其虽无相可徵,然
妙用恒沙,历历在目。简单地说,现前一念心的生起,就是真心的微妙作用,它
是依真心为体而生起,
假如没有真心,
它就不可能生起。
如果要把能想的心消灭
掉,再也不想不动,无知无觉,那么,生命就会象是石头树木了,所谓“死水黑
山”,又怎么来修行成佛度众生呢?所以说,这现前一念生灭之心,就是真心的
妙用,不用另外再去寻觅什么真心了。那样,将会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
--
《禅心密印》达照法师
G**W
发帖数: 1865
42
中观金鑑(自序)
孫正德老師著
佛法中观之立论乃至中道之履践,皆是真实可证、务实可行而有其不可攻破、不可
毁坏、常不变异之真实理為根基。此真实理无论佛出世或不出世,皆常常时、恆恆时,
法性安住、法住法界,而有其法尔如是、永不颠倒之理成就性与如成就性。真实法性如
是安住於法界,在在处处所呈现者皆是其无二之实性,有二者则非实性,有二者则落於
两边之一边,或具足两边而不涉中道;若不能处中而含摄两边,并且不落於一边者,即
非实性。意即具有实性之法性,方能处中而含摄两边,不餘一法而不堕一法,才是中观
立论之依据,才是中道履践之行跡,才是佛於经中所说之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
道跡。
所谓二法者,例如:常、无常,生死、涅槃,有、无;或如空、有,我、无我等等
,皆是二法,凡是因缘所生法皆是落於二法中者,不涉中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四念处等三十七道品皆是因缘所生法,皆不是能够含摄二法而不落於一边者。例如色受
想行识五蕴,是无常之法、是生死之法、是世俗之有、无真实我之法。因為,五蕴是因
缘所生念念生灭变异故為无常法,五蕴乃本无今有而有生相与死灭相故為生死法,五蕴
乃三界中之有法故...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佛论道学儒]禅踪佛影
主文倒數第二段開示,
黃蘗希運:「此本源清淨心,與眾生諸佛、世界山河、
有相無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 無彼我相。此本源清淨心,常日圓明遍照。世人不
悟,只認見聞覺知為心,為見聞覺知所 覆,所以不睹精明本體。但直下無心,本體自
現。如大日輪升於虛空,遍照十方,更無障 礙。……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
聞覺知。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見解,莫於見聞覺 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
莫捨見聞覺知取法。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 ,無非道場」(二七一上──中
)。』
"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見解,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捨
見聞覺知取法"
==
佛光山宗长心培法师
着作:道在那里?禅是什麽?
二本一套--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7月初版三刷)
如是说:『 禅是甚麽?』
禅就是我们的「心」。
这个心不是分别意识的心,
而是指我们心灵深处的「真心」(电子版最前页)
所以要从生灭心去体会一个不生灭的心。P.24页
所以说禅宗证悟的标地,并不是意识,
因为意识有生有灭,
所以参禅求悟是用有生有灭的意识, 去求证每人身上那个不生灭的如来藏在那里. 這是
求大乘見道必須建立的...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佛论道学儒]禅踪佛影
主文倒數第二段開示,
黃蘗希運:「此本源清淨心,與眾生諸佛、世界山河、
有相無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 無彼我相。此本源清淨心,常日圓明遍照。世人不
悟,只認見聞覺知為心,為見聞覺知所 覆,所以不睹精明本體。但直下無心,本體自
現。如大日輪升於虛空,遍照十方,更無障 礙。……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
聞覺知。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見解,莫於見聞覺 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
莫捨見聞覺知取法。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 ,無非道場」(二七一上──中
)。』
"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見解,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捨
見聞覺知取法"
==
佛光山宗长心培法师
着作:道在那里?禅是什麽?
二本一套--香海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7月初版三刷)
如是说:『 禅是甚麽?』
禅就是我们的「心」。
这个心不是分别意识的心,
而是指我们心灵深处的「真心」(电子版最前页)
所以要从生灭心去体会一个不生灭的心。P.24页
所以说禅宗证悟的标地,并不是意识,
因为意识有生有灭,
所以参禅求悟是用有生有灭的意识, 去求证每人身上那个不生灭的如来藏在那里. 這是
求大乘見道必須建立的...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5
发信人: fivestone (fivestone), 信区: Wisdom
标 题: 五受蕴是利刃(焰摩迦的故事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31 01:24:31 2014, 美东)
话说焰摩迦得法眼净后,舍利弗又对焰摩迦说了一个故事。舍利弗说,我说这个故事作
为一个比喻,有智慧的人听了这个比喻以后,就会了解到背后的含义,进而有机会获得
解脱。
故事是这样的。过去,有一个家族里的长者,是大富之家,有用不完的钱财。为了要保
护好这些钱财,他就广发告示,想要招一些仆从来帮忙看家护院。这时,他的一个仇家
恶人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心生一计。这个恶人就假装对这个长者非常友好的样子,
前来应聘仆从。果然,他顺利地被长者选中了,成为家里的仆从之一。这个恶人于是就
常常伺候在长者的身边,表现的尽心尽责,晚上很晚才睡觉,第二天又很早地起床,说
话非常谦卑,做事非常谨慎、恭敬。长者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
孩子一样看待,对他没有丝毫的戒备与怀疑。这时,这个恶人看到机会来了,于是偷偷
准备好了一把锋利的匕首,藏在身边。一日,乘着长者不注意的时候,迅猛地将利刃刺...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来藏之体性--八不中道
《 八不中道是第八识如来藏之体性》
八不中道 : 『不生亦不灭丶不常亦不断丶不一亦不异丶不来亦不出』
不生亦不灭 :
被称为中观共主的 龙树菩萨在他所造诸论中,同样是以如来藏阿赖耶识本来具足真如
佛性的中道空性为立论之根本,而破斥执着恶取空者。例如《中论》开宗明义即先依此
如来藏之中道性而说八不中道:「不生亦不灭丶不常亦不断丶不一亦不异丶不来亦不出
。」唯有第八识如来藏方是无始劫以来就有中道的体性丶功能丶种子丶界性,是故说阿
赖耶识心体「不生」;因为是本住法,从来不生故,永远「不灭」,无有生灭现象。
不常亦不断 :
阿赖耶识本体自性清净,但是於因地中却含藏有七转识的染污种子,随着众生所造作善
恶业而对现世世五阴出生丶受用与死亡的果报;因为阿赖耶识含藏的种子有善恶染净的
变异性,故说阿赖耶识「不常」。也因为种子有这种变异的体性,所以修学佛法丶行菩
萨道时,於历缘对境中才能将染污的种子转变成清净的种子,而使修行之功德都能功不
唐捐,乃至最後才能究竟清净,圆满佛地功德。然而阿赖耶识心体,至佛地时亦不会消
灭,原来的清净自性及能生万法的自性亦不会消灭,唯是清净其原来所含藏种子的染污
;虽然至佛...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47
如来藏识具有真实性、常住性、金刚性、无我性、寂静性,是本来而有的不曾有生之心
,所以永不可坏而永无灭时;并且祂能藉无明及业种而不断地出生有情身心,与有情身
心不断地互动而继续收藏有情身心所造作的一切业种及无明种,於是不断地出生三世连
贯的有情身心,然后与有情身心不一亦不异地示现在三界中;恆时示现祂与三界、与有
情身心永远不一亦不异的中道自性,恆时显示祂与有情身心所熏习造作的各类种子不一
亦不异的中道自性。
中道如来藏
菩萨悟后是修正自己,不是修正如来藏。如来藏心体的自性是本来清净而不必修行的,
可是当你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时,就会使如来藏中含藏的觉知心自己种子转变清净;所
以正在修正自己时,对如来藏而言是非修非不修,正是中道。所以修行是修自己,不是
修如来藏。
真正的中道---超意识境界
这个第八识如来藏出生的五阴,住在时间、空间中,可是这个如来藏心从来不在时空中
,也从来不了知时空,这才是真正的超意识境界,这就是菩萨摩訶萨所证的实相法界的
境界。而这个金刚心与三界有情的五阴不一不异,衪永远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
不减、不垢不净,所以衪是不生不死的心,这才是真正的中道。五阴境界中-意...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和密教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
,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和密教
这是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可下载全书
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一...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六识论者的窘境
秋兄过年发大财 !
五石兄说那个 :
“杂阿含经中说“老死非自作丶非他作丶非自他作丶亦非非自他作无因作。”,
您不觉得跟龙树中论的
“诸法不自生, 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 是故知无生” 有着异曲同功的指月 ?
杂阿含的老死一法, 也就是中论裏所述的诸法之一, 所以也都是指向一处.
意识也是诸法之一, 如果从阿含诸经来说, 根, 尘相触才生识, 那麽就是共生, 如果是
共生, 那麽五石兄所举的杂阿含及龙树菩萨的中论岂不都说错了 ? 但其实五石兄所举
的杂阿含及龙树菩萨的中论都没有说错, 只是覆藏而说, 小弟的白话文如下 :
〝眼识(蕴处界诸法之一) 不会自已出生, 也不是从其他的蕴处界法出生, 也不是从其
他几个蕴处界诸法共同的来出生, 但是又不是无缘无故(没有因)能出生. 所以蕴处界诸
法的出生是从非蕴处界这个根本因的作用出生的, 而这个非蕴处界的根本因没有生灭,
所以诸法依这个不生灭的而生生灭灭, 其实也是没有生灭 (是故知无生)〞
〝自然的衰老与死亡并不是自已能造作的, 也不是他人造作的, 更不是自已与他人共同
做, 也不是不是自他一起作, 更不是没有根本因, 而是这个根本因...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