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止禅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m
发帖数: 1825
1
原地址(含上半部分前文内容):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3e460b0102x5c7.html
后续1:关于帕奥禅法通过心脏部位的禅相查禅支以及其他问题的细节说明
一 通过光查禅支的细节以及帕奥尊者的原文
先贴一段帕奥禅师的著作《证悟涅槃的唯一之道》中查禅支的部分,比较有权威代表性
原文链接: http://www.shijian.org/yuan-shi-fo-jiao/19721.shtml
-------------------------------------------------------------------------
因为深厚定力的缘故,有分像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般出现在心脏里面。
如镜子般的光亮,是由有分心产生的色法。它本身并非有分,因为有分心是名法,名法
并没有颜色。
为了辨识五禅支,你需要辨识有分意门,同时需要辨识出现在有分意门里的入出息似相。
当你看见出现在有分意门里的禅相后,接着在该禅相中辨识五禅支。
---------------------------------------------------------...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外说禅(ZT)
张中行的
贴第一章,喜欢的自己去看吧
搞完脑子回来说2句, 兔熊会很高兴的, 谢谢!
第一章 弁言
1.1.1 缘起(一)
想起我与禅的关系,说来话长。最早大概是青少年时期,看《红楼梦》,第九
十一
回写黛玉和宝玉用禅语问答:
黛玉乘此机会,说道:“我便问你一句话,你如何回答?”宝玉盘着腿,合着
手,
闭着眼,撅着嘴道:“讲来。”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
你好,
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
你好,
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
怎么
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
“瓢
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
沉,
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
是不
打诳语。”宝玉道:“有如三宝。”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的胜利如倚天宝剑
今时佛教的法门被分为八个宗派,乃至说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其实佛法只有唯一佛
乘。佛陀当时的教导,都是从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离为要
的次第,让众生得以满足各种次法的修道基础(福德资粮),进而能够精进修习而得以
出离生死烦恼。也就是从闻、思、修、证来勤修戒、定、慧三无漏学,以息灭贪、瞋、
痴等毒,作为用功的方法;其中的“禅”法是最特殊,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法。“禅”
这个字是由梵文的“禅那”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惟修”、“定慧均等”……
,它是指经由奢摩他(又译为止、定、禅定、善心一境性……的精神集中安住状态)与
毘钵舍那(即有次第而且如理的思惟观察)互相增长的过程;它是佛教中很重要而且是
很基础的修行方法,所以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度波罗蜜之一。但是,禅宗
所谓的“禅”非谓狭义的修证“四禅八定”的“禅定”,而是指广义的静虑,有了制心
一处止观的静虑能力以后,将六度波罗蜜的第六度——般若–作为思惟与观察的对象,
引导菩萨学人参究具有般若空性的心,证悟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心如来藏。
又佛教有宗门与教门之分,教门是诸佛菩萨所开示的经论,宗门则是以实证教门所...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608
4
非常同意这篇文章的观点。我曾经就从何时应该由止转观请教过三个南传系的禅师。其
中一位教安般念和vipasana法师建议是达到初禅时就可以观,然后证初果后,再修四禅
八定,这时候的定是八正道的正定,非外道的定。第二位教过我安般念和metta的说没
有固定的路线,一般经中说是达到初禅即可修观,但不同的论中提到需四禅可修定。第
三位是教过我安般念的法师没有具体说,但强调没有足够的定力是没法观的。我自己比
较倾向是有初禅定后修观比较稳妥。窃以为因为修止禅的所緣是固定的,而修观是从因
缘观着手,从因缘关系的变化去观,当定力教高的行者形成与所缘的一境性时,是没法
观这种变化的。这只是我听法后自己的理解,希望得到指正。
a*****y
发帖数: 3318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概念法与究竟真实法-ZZ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riya_sacca 俱乐部 】
发信人: JeanIris (Iris), 信区: ariya_sacca
标 题: 概念法与究竟真实法-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8 09:27:50 2011, 美东)
概念法与究竟真实法
Concept and Reality
英译中:metta
2010年11月
(This is the appendix B of the book "The Essentials of Insight
Meditation Practice--A Pragmatic Approach to Vipassana" by Ven. Sayadaw
Sujiva 这是舍弃我禅师著《Mahasi毗 婆舍那禅修法要》的附录B)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meditator understand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cept” and “ultimate realities,” because it is the direction
which he... 阅读全帖
r*******c
发帖数: 1060
6
赞!喜欢这段。
不过呢,对于根基比较差的人来说,比如我,要修观禅好难哦,入手好难。止禅也好难
,但相对观禅来说,好像入手相对要容易一些。而且,我自己体会,止禅修了一阵子,
也有助于观禅。
此前一直听说什么要保持正念了,什么吃饭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吃饭,走路的时候知道自
己在走路,听起来多简单容易的事情啊,一操作,才知道有多难啊。。。。
r*******c
发帖数: 1060
7
赞!喜欢这段。
不过呢,对于根基比较差的人来说,比如我,要修观禅好难哦,入手好难。止禅也好难
,但相对观禅来说,好像入手相对要容易一些。而且,我自己体会,止禅修了一阵子,
也有助于观禅。
此前一直听说什么要保持正念了,什么吃饭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吃饭,走路的时候知道自
己在走路,听起来多简单容易的事情啊,一操作,才知道有多难啊。。。。
J******s
发帖数: 7538
8
大赞wuyu认真!
我想了几个问题,写出来跟大家一起讨论
1.止禅目标持续于一个的时候,到底是神经系统,中枢以及外周哪一部分,哪个环节发
生着什么样的反应,这种反复止禅会在物质层次形成什么影响。
2.观禅身,受,心,法不同方面念住,对神经系统的哪个特定部分在发生影响,观禅不
同层次这些影响发生了怎样相应的层次变化。
3.禅定的时候,心和禅相一处,有切实的神经物质基础麽?有的话,怎么具体发生的。
4.还有就是观智的形成,是不是阶段不可逆的,如果是,物质基础是什么。
5.心,心所有没有对应的神经学基础。
6.心路历程发生的时候,神经系统是怎么进行一系列反应的。
7.为什么需要一定的定,才可以形成观智。
8.不同的身,受,心,法为什么都可以最终达到涅磐,理论上。那么涅磐到底在神经学
里有什么样对应。
J******s
发帖数: 7538
9
大赞wuyu认真!
我想了几个问题,写出来跟大家一起讨论
1.止禅目标持续于一个的时候,到底是神经系统,中枢以及外周哪一部分,哪个环节发
生着什么样的反应,这种反复止禅会在物质层次形成什么影响。
2.观禅身,受,心,法不同方面念住,对神经系统的哪个特定部分在发生影响,观禅不
同层次这些影响发生了怎样相应的层次变化。
3.禅定的时候,心和禅相一处,有切实的神经物质基础麽?有的话,怎么具体发生的。
4.还有就是观智的形成,是不是阶段不可逆的,如果是,物质基础是什么。
5.心,心所有没有对应的神经学基础。
6.心路历程发生的时候,神经系统是怎么进行一系列反应的。
7.为什么需要一定的定,才可以形成观智。
8.不同的身,受,心,法为什么都可以最终达到涅磐,理论上。那么涅磐到底在神经学
里有什么样对应。
t******h
发帖数: 177
10
没有修到初禅,这样的散乱是很常见的。初禅以后,会好很多。
对治的方法根据禅修的方法不同,也会不同。这种实修的问题,你最好找你的禅师来解
答。修止,有修止的方法,修观,有修观的方法。
你所在禅修中经历的应该向你的指导老师汇报。

发帖数: 1
11
如果谁一而再,再而三的争不上一口气,直白点的会痛骂:“扶着赖狗上不去墙”。而
文艺点的会叹息:“扶不起来的阿斗。”
好似阿斗=赖狗,可历史上的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吗?
1、颠簸流离
常山赵子龙的成名作便是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只为保护怀中那熟睡的小
主人。作为全剧配角的刘禅在紧要关头还充当了煽情工具,自己那一摔把子龙与主公的
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可那是小说!真实的历史哪有如此美好?!刘备在三国可谓是逃跑能手,于各方势力
之中闪转腾挪,可是各位注意过没有,跟着他跑的永远有关、张二兄弟,唯独少了家属。
在小沛,刘备被曹操撵着跑。襁褓中的刘禅与亲娘被遗弃,一阵颠簸流离之后才在
荆州团聚。可安稳日子没过几年,刘备又在新野被曹操撵着跑,刘禅又被爸爸抛弃了。
躲躲藏藏中,几岁的刘禅随着人流跑到了汉中。有个人贩子一看这小孩子身边没大
人,转手就给卖了。来汉中避难的扶风人刘括碰巧买了阿斗。一番盘问之后,史书上记
载“问知其良家子”。
这里学问就大了,“良家子”是普通良民家的孩子,可刘禅并不是。也就是说,阿
斗在几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家世不一般,任凭大人如何盘问也不交代实情。如果刘禅老
实交代,谁能保证...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2
☆─────────────────────────────────────☆
wuyu (wuyu) 于 (Fri Jun 15 14:49:43 2012, 美东) 提到:
还在修改中,未把参考文献加上。请大家批评
按照佛法讲,“心”“识”的定义是“能缘”,具有指向,观察“所缘”的作用。他依
附于“心所依处”位置在心脏的血液里。由“安般息念”和“慈心念”来练止禅,其目
的是培养定力,即觉察的纯净和持久的质量。包括“行禅”在内的“观禅”,其目的是
培养念力,即对当下身心现象觉察的的敏捷,精细,和全面。在十二缘起中,佛陀教诲
“识缘名色”。现代量子物理学认为:物质都有波粒二重性,因被观察,波性塌方而呈
现粒性。这与佛学的解释很相近:能观察的“识”缘生物质(色)和意识(名)现象。
这个“能觉察”的“心”的是否有生物学基础呢?这是哲学和现代神经科学面对的一个
最基础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神经生物学认为意识现象基本上是大脑的功能。意识活动相当于佛法的“名”法,即五
蕴中的“ 受,想,行,识”。 其中,“想”蕴的定位最简单,由负责记忆中枢大脑海
马体实行。“受” 蕴则包括感觉外周刺激(...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帕奥与马哈西之间的问题

我目前其实也差不多这样
利用纯观的定力,我基本可以定个三四小时,在这个基础上观察五蕴等身心现象,我认
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我认为这种定力必然会越来越强。
我偶尔也会尝试修一下止禅,用来休息,但我对止禅,总是不习惯,不能很好的进入。
另外修止禅,对环境要求似乎比较高些,我家有些吵。
S**U
发帖数: 7025
14
佛经里大量记载在听佛陀说法时当场(或当天)能证得法眼净,可以确定他们不是修清
净道论的十六观智,因为十六观智修一遍没那么快。佛陀自己就从别的老师学到止禅,
所以弟子们有可能已经先学过止禅。如最后得证声闻的须跋陀罗外道出家,年百二十岁
,会止禅是合理的。
r****n
发帖数: 8253
15

佛陀对于止禅的精通是非常显然的,弟子当中也大多数人会修止禅,也是肯定的,因为
整个印度当时修止禅是非常风行的。
至于听法就立刻得法眼净的状况,不是不可以解释,对于有些人,他在听法的时候,本
身就在修观,由于慧力以及累世波罗蜜的原因,他一刹那证悟初果。
整个十六观智可能是在瞬间完成的,或者说他跳过了其中的几个智,
但是这些都是猜测,我自己认为,修法的时候直接修观,是可以证悟初果的,
另外这里面还有个争议,就是证悟初果是否必须要经历涅槃,从上座部佛教来说,对此
是完全肯定的,但是根据经典,似乎找不到直接证据。
不过经历涅槃的初果,确实是最可靠的。
Y**u
发帖数: 5466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我对南传和大乘的态度
☆─────────────────────────────────────☆
runsun (runsun) 于 (Fri Jul 8 16:07:18 2011, 美东) 提到:
http://bbs.foyuan.net/thread-109517-4-1.html
岭云关雪:
大乘你看不上眼,南传你也瞧不上。跟善观一样,自己拉虎皮作大旗当山大王那是你们
的自由。我学某派那也是我的自由
------------------------------------
如觉:
你又错了,我一向很尊重南传,并且对其他人从来都是推荐应该跟随南传系统学习佛法
,而从来不推荐,也反对跟随我这样的人学习。
我确实不认可南传的某些观点,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南传的尊重,我甚至经常站出来
捍卫南传,这里很多人也应该知道。
当然,我绝对不是南传的,我只是我。
至于大乘,我尊重龙树甚至世亲,认为他们是佛教的思想家,但是,我极度鄙视伪经以
及那些愚痴迷信,喜欢圆融的大乘人。
☆─────────────────────────────────────☆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于 (...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7
http://online-dhamma.net/anicca/downloads/0902-Leaves.pdf
本书是重点介绍如何修止禅的,非常细致,其中对于如何出禅定也介绍的很好,对于修
止禅的人,尤其修了十年二十年都没有初禅的人,应该重点看看。
可惜目前没有发现观禅部分的。
A****a
发帖数: 274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05-05 meditation not enough

完全不一样。
七觉支,是修禅定的一种平衡技巧,不同的状况,培养不同的觉支,然后才能有禅定的
产生。而并不是一股脑都全部做,毫无侧重点,毫无针对性。
另外他也完全不清楚止和观的区别,在修禅定的时候,对于所缘是一定要“取”的,如
此才能有四禅八定。而且对于禅定的似相,取相都是有进行的要点的,而绝不是什么境
界都不“取”。
他也不懂,观察在禅定之前就可以进行,甚至根本就不需要初禅的禅定,观察和修禅定
本身是两码事。他甚至也并不明白真正要观察的是什么。
他更不懂如果有禅定,需要先出定,然后才能观察。
所以他那些是乱七八糟,一塌糊涂。
实际他那个修法,即不是真正的修止禅,也不是修真正的观禅,而是一个四不像。
实际他自己是混了个近行定,在短暂的有分心(他所谓的能所双亡)后,进入接近禅定
的境界,并且自心生妄想,以为那是开悟境界。。。
彻底的被迷惑!那状况,和解脱,没有任何关系。
r****n
发帖数: 8253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Re: 报告模板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thTo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PathToTruth
标 题: Re: 报告模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6 22:49:07 2009, 美东)
~~~~~~~~~~~~~~~~~~~~~~~
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错误,有此邪见,将难以理解观是什么。
专心于一个所缘(不是模糊的一件事,比如打游戏)会导致禅定的结果,但不是专心于
一件事就是禅定。
意思就是说专心于一个所缘,会让心最后变得纯净,因而有禅定。这种叫做止禅。或者
叫做奢么他禅定,四禅八定通常是指的这种,是内外道共有的定。修这种定,必须要出
定后观察五蕴身心现象才有用,绝对不能在定中观察,也无法观察。而很多人所谓的观
察,比如J的其实是在止禅的近行定阶段,都还没入禅定呢。
而觉知当下出现的每个不同的所缘,识别所缘的性质,同样也会让心逐渐变得纯净,因
而有禅定,这种叫做观禅,或者叫做毗婆舍那禅定,这个是佛法独有的定,是真正的正
定,是获得智慧的定。
S**U
发帖数: 7025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随念禅七学员心得三则 (ZT)
同净兰若的四月阳春,玉兰含苞初绽,野鹿、火鸡徜徉绿野。一次「佛随念禅七」课间偷闲外出,天地豁然开朗,感觉步履轻松如云,一种澄澈的喜乐油然而生。大自然的繁盛,从一个平静的「视窗」涌进,心不加区别概然收纳,自守一片轻安。
我意识到,经两位师父的调教,我坚固的染著之心,出现了一点软化迹象。这应是密集禅修期在师父加持下的一种特殊体验,只是收摄六根后不期而至的良性反应而已,我不敢有丝毫窃喜、自满。几乎可以断定,离开禅堂之后,又将故态复萌,落入各种困缚之中。
回到都市尘嚣,重归朝九晚五的繁琐,带刺的汽车喇叭、不好看的脸色、埋怨的声音纷至沓来。令我惊奇的是,一切都似曾相识,但分明变了模样。以前的反应是,竖起一道「正念」的盾牌,诸如默念「愿此善士没有痛苦」,提醒自己「随缘尽份」,用以抵御、消化迎面而来的袭击。现在发现,已不必举起盾牌,因为只觉得一阵轻风吹来,又飘去,知道有点冷,但不会侵入肌肤,引起寒颤。
再瞻前顾后,想想那些无可奈何、祸福难料的人与事,原来驱之不去的忧惧、不安,已由一片阴霾悄然变成一道薄雾。睡眠明显趋于安稳,即使有梦境,色彩也明朗起来。
学佛几年,从不曾在短短几日内经历如此大的身心变化...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1

你现在的状况,打一万年的坐也没用,除了越修越邪,越来越着大妄想,其他没有任何
利益。
死死的执着在五蕴之外还有个东西。在这种邪见的影响下,你越打坐,越会觉得有这个
东西。想破头,也想不通。本来是正见生正精进,生正定,生正智,而你是邪见生邪
精进,生邪定,生邪智。
而且以你的状况,离禅定还差十万八千里。观禅,你不懂怎么修,而止禅,你也不懂怎
么修,自己修了个既不是观禅也不是止禅的四不像禅定,定力没有办法建立起来,观力
也没有办法建立起来,在两个中间摇摆,外加不断的白日梦,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整个就是悲剧,就是一个负面典型,救没有办法救,停也停不下来,大踏步的朝着邪路
去了。恐怕唯一的有益作用就是作为一个借鉴,让其他人明白,你为什么变成这样,以
及一旦跟了邪师,有了邪见的后果。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缺乏正常的思考判断能力,哪怕读佛经,佛经也被扭曲得一塌糊涂
2.太喜欢幻想,整天白日梦
3.跟随了一个邪师
r****n
发帖数: 8253
22

你现在的状况,打一万年的坐也没用,除了越修越邪,越来越着大妄想,其他没有任何
利益。
死死的执着在五蕴之外还有个东西。在这种邪见的影响下,你越打坐,越会觉得有这个
东西。想破头,也想不通。本来是正见生正精进,生正定,生正智,而你是邪见生邪
精进,生邪定,生邪智。
而且以你的状况,离禅定还差十万八千里。观禅,你不懂怎么修,而止禅,你也不懂怎
么修,自己修了个既不是观禅也不是止禅的四不像禅定,定力没有办法建立起来,观力
也没有办法建立起来,在两个中间摇摆,外加不断的白日梦,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整个就是悲剧,就是一个负面典型,救没有办法救,停也停不下来,大踏步的朝着邪路
去了。恐怕唯一的有益作用就是作为一个借鉴,让其他人明白,你为什么变成这样,以
及一旦跟了邪师,有了邪见的后果。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缺乏正常的思考判断能力,哪怕读佛经,佛经也被扭曲得一塌糊涂
2.太喜欢幻想,整天白日梦
3.跟随了一个邪师
S**U
发帖数: 7025
23
帕奥禅师指导那位师姐从初禅到二禅,从二禅到三禅的时候,都要她舍弃较粗的禅支。
帕奥禅师当场的说法,是安般念的定在呼吸的触点(安般念的所缘)会出现禅相,在禅
相稳定一个小时以上之后,要师姐将注意力转到心脏的地方。如果在心脏处看到与触点
完全一样的禅相,那就可以观意门心路过程;如果没看到,就回到呼吸的触点。她试过
几次之后,在心脏处看到禅相。
南传阿毘达摩与清净道论主张,心所依处是心脏里的血。帕奥禅师解释,这是因为在心
脏处看到意门心路过程生起。
帕奥禅师要她在心脏处看到禅相后,改变作意(这就是出定修观),辨别安止定意门心
路过程中的禅支。她做到了,然后舍弃较粗的禅支,进入更高的定。
似相的禅相有光,清净道论就如此主张。似相是想蕴所造成的,每个人的想蕴不同,所
以出现的似相也不同。当时每个人形容自己看到的似相,颜色形状也不同。

点。
W**N
发帖数: 1037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佛论道学儒]禅踪佛影
黄蘗希运[义玄师]
景德传灯录卷第九 怀让禅师第三世上五十六人 洪州百丈怀海禅师法嗣三十人 1潭州沩
山灵佑禅师 2洪州黄檗山希运禅师(法要附卷末 http://www.buddhamountain.ca/CN_T2076_ST_09.php)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闽人也。幼于本州岛黄檗山出家。额间隆起如肉珠。音辞朗润志意冲
澹。后游天台逢一僧。与之言笑如旧相识。熟视之目光射人。乃偕行属涧水暴涨。乃捐
笠植杖而止。其僧率师同渡。师曰。兄要渡自渡。彼即褰衣蹑波若履平地。回顾云。渡
来渡来。师曰。咄遮自了汉。吾早知当斫汝胫。其僧叹曰。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言讫
不见。师后游京师。因人启发乃往参百丈。问曰。从上宗承如何指示。百丈良久。师云
。不可教后人断绝去也。百丈云。将谓汝是个人。乃起入方丈。师随后入云。某甲特来
。百丈云若尔则他后不得孤负吾。百丈一日问师。什么处去来。曰大雄山下采菌子来。
百丈曰。还见大虫么。师便作虎声百丈拈斧作斫势。师即打百丈一掴。百丈吟吟大笑便
归。上堂谓众曰。大雄山下有一大虫汝等诸人也须好看。百丈老汉今日亲遭一口。师在
南泉时普请择菜。南泉问什么处去。曰择菜去。南泉曰。将...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佛论道学儒]禅踪佛影
黄蘗希运[义玄师]
景德传灯录卷第九 怀让禅师第三世上五十六人 洪州百丈怀海禅师法嗣三十人 1潭州沩
山灵佑禅师 2洪州黄檗山希运禅师(法要附卷末 http://www.buddhamountain.ca/CN_T2076_ST_09.php)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闽人也。幼于本州岛黄檗山出家。额间隆起如肉珠。音辞朗润志意冲
澹。后游天台逢一僧。与之言笑如旧相识。熟视之目光射人。乃偕行属涧水暴涨。乃捐
笠植杖而止。其僧率师同渡。师曰。兄要渡自渡。彼即褰衣蹑波若履平地。回顾云。渡
来渡来。师曰。咄遮自了汉。吾早知当斫汝胫。其僧叹曰。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言讫
不见。师后游京师。因人启发乃往参百丈。问曰。从上宗承如何指示。百丈良久。师云
。不可教后人断绝去也。百丈云。将谓汝是个人。乃起入方丈。师随后入云。某甲特来
。百丈云若尔则他后不得孤负吾。百丈一日问师。什么处去来。曰大雄山下采菌子来。
百丈曰。还见大虫么。师便作虎声百丈拈斧作斫势。师即打百丈一掴。百丈吟吟大笑便
归。上堂谓众曰。大雄山下有一大虫汝等诸人也须好看。百丈老汉今日亲遭一口。师在
南泉时普请择菜。南泉问什么处去。曰择菜去。南泉曰。将...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Vegetarian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xiaoputi (小菩提), 信区: Vegetarianism
标 题: 像风一样生活之:禅茶一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6 00:29:01 2011, 美东)
像风一样生活,心中便有土。
茶喜欢喝,但是茶道不是很懂,佛经也喜欢看,但是还没有参透。转载一些有关于茶与禅的文字与图片,现代人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了,还有闲情喝茶么?
http://weibo.com/2311963241
茶的寓意是放下,人生如旅,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放下手里的活,小憩片刻,享受闲
适,暗合禅意的放下,故谓之茶禅一味。
淡淡地来,淡淡地去,崇尚的是简单的生活。没有慕虚的张扬,更远离名利的角逐,寻
求的是那份心灵的安宁和性情的淡定。
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期一会」 重视一分一秒,认真对待一时一事。彼此怀着“一生一次”的信念,体
味人生如同茶的泡沫一般在世间转瞬即逝,并由此产生共鸣。
懂得一切的人,才能拥有一切;舍弃一个,就是舍弃一切。舍弃一切,人生还拥有什么?
无论外界风卷云涌、世...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毗达摩讲要(七)

没有,在我以前贴的修安般念里面有取相和似相的分析。阿毗达摩讲的主要是究竟法,是修观的时候用的,而禅相的取相和似相属于概念法,是止禅时候修的。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isdom/31233691.html
========================
禅相从「想」而生,而在禅相出现之前,由于不同禅修者有不同的想,即产生不同
的禅相。虽然所修的业处都是安般念,但却因人而异地产生不同的禅相。对于有些人,
禅相柔和得有如:棉花、气流、似晨星的亮光、明亮的红宝石或宝玉或珍珠。对于有些
人,它粗糙得有如棉花树干或尖木。对于有些人,它则呈现得有如:长绳或细绳、花环
、烟团、张开的蜘蛛网、薄雾、莲花、月亮、太阳、灯光或日光灯。像棉花一样纯白色
的禅相大多数是「取相」(uggahanimitta),因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当
禅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时,那就是「似相」(pañibhàganimitta)
。当禅相像红宝石或宝玉而不明亮时,那是取相;当它明亮和发光时,那就是似相。其
它形状与颜色的禅相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去了解。
x******i
发帖数: 14369
28
来自主题: _Vegetarianism版 - 像风一样生活之:禅茶一味
像风一样生活,心中便有土。
茶喜欢喝,但是茶道不是很懂,佛经也喜欢看,但是还没有参透。转载一些有关于茶与禅的文字与图片,现代人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了,还有闲情喝茶么?
http://weibo.com/2311963241
茶的寓意是放下,人生如旅,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放下手里的活,小憩片刻,享受闲
适,暗合禅意的放下,故谓之茶禅一味。
淡淡地来,淡淡地去,崇尚的是简单的生活。没有慕虚的张扬,更远离名利的角逐,寻
求的是那份心灵的安宁和性情的淡定。
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期一会」 重视一分一秒,认真对待一时一事。彼此怀着“一生一次”的信念,体
味人生如同茶的泡沫一般在世间转瞬即逝,并由此产生共鸣。
懂得一切的人,才能拥有一切;舍弃一个,就是舍弃一切。舍弃一切,人生还拥有什么?
无论外界风卷云涌、世事变迁,内心总是一派处事不惊、安详宁静的意境。
智者悟禅,清茶一杯;迷者问禅,佛经万卷。禅与茶,味味一味,人与自然之合一。
古人将茶概括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驱病气,以茶
树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29
来自主题: _Vegetarianism版 - 像风一样生活之:禅茶一味
像风一样生活,心中便有土。
茶喜欢喝,但是茶道不是很懂,佛经也喜欢看,但是还没有参透。转载一些有关于茶与禅的文字与图片,现代人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了,还有闲情喝茶么?
http://weibo.com/2311963241
茶的寓意是放下,人生如旅,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放下手里的活,小憩片刻,享受闲
适,暗合禅意的放下,故谓之茶禅一味。
淡淡地来,淡淡地去,崇尚的是简单的生活。没有慕虚的张扬,更远离名利的角逐,寻
求的是那份心灵的安宁和性情的淡定。
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期一会」 重视一分一秒,认真对待一时一事。彼此怀着“一生一次”的信念,体
味人生如同茶的泡沫一般在世间转瞬即逝,并由此产生共鸣。
懂得一切的人,才能拥有一切;舍弃一个,就是舍弃一切。舍弃一切,人生还拥有什么?
无论外界风卷云涌、世事变迁,内心总是一派处事不惊、安详宁静的意境。
智者悟禅,清茶一杯;迷者问禅,佛经万卷。禅与茶,味味一味,人与自然之合一。
古人将茶概括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驱病气,以茶
树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1716
30

这样吧, 既然说到这个, 就把我前几天读的那段拷贝/贴出来:
[转载] 《四 念 住》 1996 年于法雲寺佛學院
"
第一天講課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我們的佛學院準備很久了􈖩到今天正式開課。
現在所學
習的課程是「四念處」。舊的翻譯叫做「四念處」􈖩新的翻譯叫做「四念住」。
我曾經說過􈖩四念住是我們學習靜坐的時候用的􈖩就是靜坐的時候要
學習四念
住。四念住裡邊有兩個意義􈖷一個是「念」􈖩一個是「慧」。「慧」
是觀察的意思􈖩「念」
是明記不忘的意思。學習四念住的時候􈖩這個念實在來說就是止觀的止的意思
􈖩就
是攝心不亂名之為念􈖩破除去內心的散亂叫做念。散亂心破除去了􈖩
內心明靜而住􈖩
這個時候用智慧來觀察􈖩就可以破除去內心的顛倒妄想􈖩就可以斷惑
證真了􈖞
四念住包含這兩樣意思􈖩但是在我們學...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1716
31

这样吧, 既然说到这个, 就把我前几天读的那段拷贝/贴出来:
[转载] 《四 念 住》 1996 年于法雲寺佛學院
"
第一天講課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我們的佛學院準備很久了􈖩到今天正式開課。
現在所學
習的課程是「四念處」。舊的翻譯叫做「四念處」􈖩新的翻譯叫做「四念住」。
我曾經說過􈖩四念住是我們學習靜坐的時候用的􈖩就是靜坐的時候要
學習四念
住。四念住裡邊有兩個意義􈖷一個是「念」􈖩一個是「慧」。「慧」
是觀察的意思􈖩「念」
是明記不忘的意思。學習四念住的時候􈖩這個念實在來說就是止觀的止的意思
􈖩就
是攝心不亂名之為念􈖩破除去內心的散亂叫做念。散亂心破除去了􈖩
內心明靜而住􈖩
這個時候用智慧來觀察􈖩就可以破除去內心的顛倒妄想􈖩就可以斷惑
證真了􈖞
四念住包含這兩樣意思􈖩但是在我們學...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说说我的疑吧
关于安般念的光,我参加过帕奥禅师九天禅修营,因为是集体小参,所以可以听到所有
人的报告。大约1/3的人出现过禅相吧,刚开始禅相多数不透明,每人描述的颜色形状
也不同。其中修得最好的一位师姐在禅师指导下一步步修到三禅,她的禅相非常亮,帕
奥禅师告诉她如何检查禅支-把注意力从触点移到心脏,如果同样的禅相在心脏出现,
就可以检查禅支。她第一次不成央A第二座或是第三座时可以分辨禅支。听她描述止禅
经验,真是让人非常振奋。
这就是为什么南传的阿毗达摩主张"心所依处"是心脏中的血。从禅修上,他们就是在心
脏的地方看到心所生起。
不知道你的理论如何解释这些经验。
S**U
发帖数: 702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说说我的疑吧
关于安般念的光,我参加过帕奥禅师九天禅修营,因为是集体小参,所以可以听到所有
人的报告。大约1/3的人出现过禅相吧,刚开始禅相多数不透明,每人描述的颜色形状
也不同。其中修得最好的一位师姐在禅师指导下一步步修到三禅,她的禅相非常亮,帕
奥禅师告诉她如何检查禅支-把注意力从触点移到心脏,如果同样的禅相在心脏出现,
就可以检查禅支。她第一次不成央A第二座或是第三座时可以分辨禅支。听她描述止禅
经验,真是让人非常振奋。
这就是为什么南传的阿毗达摩主张"心所依处"是心脏中的血。从禅修上,他们就是在心
脏的地方看到心所生起。
不知道你的理论如何解释这些经验。
g**r
发帖数: 425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再看几段马哈西禅师说的

看“话尾”是止禅,话头也是止禅么?
我前面说“止”是初级的定,确实是有误的,我的意思是“心一境性”的止,是初级的
定,其实也是初级的定。
c***h
发帖数: 2262
35

以下我说的不一定对,仅能当参考。
佛陀的教法,有以下明显的特色,不会轻易改变。
1目标(解脱、灭苦、贪嗔痴永尽)、
2纲领(四圣谛)、
3次第成果(四果、依次解开十结)
4修行方法的范围(戒定慧,也就是八正道)
5慧上具体修行方法(内观、现观、如实知见)、
6内观的对象(缘起法(含五蕴六入处,即自己整个身心的运作))、
7内观时待发觉的现象(无常、空、无我 (也就是身心实相))、
8内观一堆五蕴,一堆空无我,要干嘛?
(是培养的解脱动力:出离心,也就是味、患、离。离苦的power。也就是断贪爱、断我
的power
9所有一切内观努力,初步都指向这个目标。)
10内观较具体的方式(四念处、七觉支)
其他,有各种调整的方式或补充(四正勤、五根、五力等)
虽然有以上大原则,但佛陀在阿含中没有说禅修的细节步骤
也许是佛陀认为每个人程度不同,情况各异,细节可以各有差异吧?
因此历代祖师会提出各种较具体的方法,清净道论、大圆满、大小止观六妙门等等
都可以参考。不因人废言,认为他是大乘就排斥一无是处。
在此之下,各禅师也会有自己的心得,认为怎么教,习者比较能接受。
有先修定,也有先修观,或者观定...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6
在修动中禅的时候,我已经明白个了几个重要的关于正见的认识
1,由于身心现象是一刹那一刹那生灭的,所以四念住重点就是尽量清醒觉知每一个能
够感知的刹那。在动中禅的修行当中,就是密集的捕捉觉知手部移动的每个微细移动。
在马哈希尊者的观腹部起伏的修行当中,就是密集的捕捉觉知腹部的微细起伏。手部的
移动,全部的起伏,全部是一桢一桢组成的“动画片”,一刹那一刹那紧密相连。
2,那个能觉知手动动作或者腹部起伏的观察者,不是独立的,持续性的存在,而是生
生灭灭的,是和被观察对象,同生同灭,而绝对不是观察者不生不灭,被观察者生生灭
灭。所谓的心,更不是不断的在杂念和真正的手部动作见乱转,而是当有了杂念的时候
,是丧失了正念心所,不能准确觉知对象了。如果有正念心所,哪怕从手部动作移开,
目标在其他上,比如心念,甚至是外在的事物,只要觉知还在,就没有任何问题,绝对
不是走神。
根据以上两点,我当时在修动中禅的时候,基本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来修。我有的时候,
觉知手部动作,有的时候,就直接觉知心念,甚至有的时候,我还直接观察觉知旁边禅
师的走动。只要保持觉知,只要保持清明,就足够。这种目标的转换,根本不是所谓的...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7
在修动中禅的时候,我已经明白个了几个重要的关于正见的认识
1,由于身心现象是一刹那一刹那生灭的,所以四念住重点就是尽量清醒觉知每一个能
够感知的刹那。在动中禅的修行当中,就是密集的捕捉觉知手部移动的每个微细移动。
在马哈希尊者的观腹部起伏的修行当中,就是密集的捕捉觉知腹部的微细起伏。手部的
移动,全部的起伏,全部是一桢一桢组成的“动画片”,一刹那一刹那紧密相连。
2,那个能觉知手动动作或者腹部起伏的观察者,不是独立的,持续性的存在,而是生
生灭灭的,是和被观察对象,同生同灭,而绝对不是观察者不生不灭,被观察者生生灭
灭。所谓的心,更不是不断的在杂念和真正的手部动作间乱转,而是当有了杂念的时候
,是丧失了正念心所,不能准确觉知对象了。如果有正念心所,哪怕从手部动作移开,
目标在其他上,比如心念,甚至是外在的事物,只要觉知还在,就没有任何问题,绝对
不是走神。
根据以上两点,我当时在修动中禅的时候,基本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来修。我有的时候,
觉知手部动作,有的时候,就直接觉知心念,甚至有的时候,我还直接观察觉知旁边禅
师的走动。只要保持觉知,只要保持清明,就足够。这种目标的转换,根本不是所谓的...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311
38
日常生活的止观修行-我的求道之路 (5)
------“味患离”在生活中的对制嗔心应用体会及修行次第的联想
佛陀呈经把修行比喻成从金沙中练金子 (杂阿含经:1246经 ;47卷),先去出粗浅的沙
石(烦恼),其次去除较为深层的细沙,再次去除缠结黑土,最后再去除微细的杂质。 这
个去除的技术细节我理解为”味患离”(从Cpath 法友学的)。随着观禅修行的深化,
我自觉念力有所增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观察到不同形式的嗔心。然而,虽知其患,
却无法有有力的调伏出离。最近遇到巨大挫折,两天之内,观察到各种嗔心。有意思的
是,第三天早上静坐行慈心禅时,却由正思维体会到“味患离”的苦灭道迹,对法的信
心大为争强。因“疑”结的减弱,打坐和身心都有所细微改变。特此记录下来,希望能
给象我一样的网友一个参考。
此事源于我付予重望的一个课题忽然出现重大的漏洞,导致我陷入极大绝望之中。而
后两天,在微弱的正念下,我观察到不同嗔心的先后升起和逝去:先是“焦急”:绞尽
脑汁在想结果是不是错了;其次是“失望悲伤”:确定结果后,对结果很难过;再次是
“抱怨命运”:感慨运化弄人,运气真差;... 阅读全帖
r******4
发帖数: 178
39

呵呵,请waichi兄解释一下"入初禅"和"初禅",这个可以证明一天24小时初禅理论可行
吗?
如果能够附上经典是最好,当然如果自己发明创造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你能给圆上。
另外还有入二禅和二禅吗?还有一天24小时二禅,三禅,四禅吗?
r****n
发帖数: 8253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哪位大侠进来看一下

念佛法门不属于清净道论上分类的止禅的所缘,佛随念和念佛法门不一样,前者是忆念
佛陀的功德,培养喜心,克服五盖,后者是单纯的念佛号、
重复念诵因为属于比较强的意识造作,所缘过于复杂,所以它是无法入安止禅的四禅八
定的
某些经典所说的所谓念佛三昧,我认为主要是在近行定阶段。
念佛法门属于婆罗门的东西,不是佛教本身的。
j******c
发帖数: 712
41
请教一下lwt,您说的这个方法和佛家的止禅和观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我自己联系
过止禅一段时间,虽然修的很差,但是感觉对心理健康帮助很大,人会更积极乐观,就
像您说的给心吃斋,但是对身体疾病我觉得帮助并不明显。
j******c
发帖数: 712
42
这其实就是佛教里面的止禅和观禅,止用来让自己安静,观用来获得智慧。佛家把止观
研究的非常清楚,具体的修炼方法和境界都说的非常透,但是佛教的禅修不是为了获得
身体上的健康,是要得到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或许能得到,但是只是副产品。

想;
会;
),
z**********e
发帖数: 22064
43
http://www.govyi.com/zuowen/xiaoxue/youxiu/20111020165617_11188
作文《关于胡觉照提议罢黜《出师表》独尊《止战疏》的议论》约1800字左右,作者刘
锵,请您欣赏。公文易作文网荟萃众多优秀学生作文,如果想要浏览更多相关作文,请
使用右侧或文章底部的作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本站作文虽然不乏优秀之作,但仅为同
学们学习交流的习作,不能当作范文使用。
远在法兰西,惊悉《三秦都市报》报道:西安市委党校65岁的历史学教授胡觉照日前写
给国家教育部教材司一封建议信,认为应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以
华歆的《止战疏》代之。他认为《出师表》中传达的一种“愚忠”思想,不利于没有完
全辨别能力的初中生形成科学的军事观。
胡觉照在信中说:
在《止战疏》中,华歆认为:“战争是在不得已时才发动的,不可以轻启战端,要等待
时机的成熟。”[原文为:“夫兵,不得已而为之,故戢(收藏、收殓、止息不用)而时
动。”]。
诸葛亮的《出师表》发动北伐战争的原因是,刘备曾“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所以要报恩于刘禅。表现出的是一种愚忠...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学佛学什么
☆─────────────────────────────────────☆
Yisu (yisnotme) 于 (Thu May 20 11:53:20 2010, 美东) 提到:
学佛的样子?
学佛的语言?
学佛的行为?
学佛的神通?
学佛的心行?
学佛的志向?
一切都离不开对佛的了解和认识。佛究竟是什么,每个修行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不了
解佛, 不认识佛, 则无从学起。 佛的意义恐怕不光是解脱自己, 更多的是造福他人
。 学佛的人是越学越高, 还是越学越低。 这恐怕是我们最先要值得探讨的, 在我们
学佛之前。
purity 前面有一个帖子,叫"爱是不保留"。 一句话就很好。 我们也来说说自己对
佛的理解吧。 brainstorm, 一句话就行, 先不要去评论别人的。
我先开个头。
佛是身最低, 志最高。
☆─────────────────────────────────────☆
taipingnan (泰平之南) 于 (Thu May 20 12:01:08 2010, 美东) 提到:
呵呵,对头了,都是学佛的人,为何会学出各种样子,关键就在于他到底想要...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5
这是对修止不了解产生的问题,不需要修观。
禅悦是由专注呼吸的定力而来,注意力转移到禅悦导致定力减弱,这是一个提醒,让注意力回到呼吸,随著定力增长,禅悦又会出现。定的特性是心一境性,完全专注对象,而不是专注禅悦。
你可以觉知禅悦,鼓励精进力,但专注要在呼吸上。
O*********9
发帖数: 552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
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
学佛互相毁谤,不知不觉中就造了业。学净的人不知道密宗,就瞎说密宗是鬼神教
,只有净土最好。我曾经在东北听过XX大师说密宗最不好。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师,
我听后问他:“你修净土,是不是念密咒?念大悲咒?念往生咒?念十小咒?”他答:
“是啊!”我说这些咒不是密咒吗?您自己离不开密宗,毁谤佛法有罪啊!即便是律宗
弘一大师,也曾说过密宗是鬼神教,后来他看了密宗全文,才知道密宗这么完美,从浅
入深,从小到大,和禅宗无二无别,才知道自己错了,写了一篇忏悔文收录在文集里。
谈密 密宗修持次第
这些都是不知道密宗而信口瞎说,只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信口瞎说。密宗是鬼
神教吗?密宗一开始,免不了有一点鬼神的意味,那是因为西藏人根器差,他们要有点
神秘、有点感应,要想神秘就得靠鬼神快些,学佛法就慢。密宗修到后面与鬼神就不相
干了,密宗讲九乘次第,讲九步法。初讲外三乘,也就是先学显教、学小乘、学佛乘、
学菩萨乘。这些教理都要通达后,才修内三乘。内三乘是实际修行,教理通了再修密法
。这个法教怎么消业障、除灾、治病、发财等。发财便是财神法,财神就是鬼神,所以
是有鬼神法,不是没有。但这是...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53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原始佛法之探究
我慢属于贪根心的不善心所,贪嗔痴已经囊括一切烦恼了,贪嗔痴除尽的肯定是阿罗汉
。感觉这段经文甚至跟佛陀在其他地方所说的都不一样……而且看起来与已证涅槃的行
者对修行经历的描述不相符。另外相应部里没有相对应的经文,agama.buddhason.org
里也说明了,你贴的那段根本不是相应部的……
第一处描述的无量心、无所有、空、无相就是在说安止定的情况,不用断任何结都能达
到。甚至外道应该都行……
四无量心是指四种可以进入安止定的止禅禅修目标,即慈、悲、喜、舍。
第二处描述的无量心、无所有、空、无相肯定不是在说禅定,色界和无色界禅定的情况
在第一处就被讨论过了……
另外据我所知三法印在毗婆舍那修行中必然同时被见到,根除贪嗔痴是证涅槃时道智的
作用,从初果到四果就是四次培养十六观智四次体验涅槃的过程。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
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
;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後有。』
证涅槃最主要...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8

本来心解脱就有多义。
止禅叫做增上心学,获得心解脱
观禅叫做增上慧学,获得慧解脱。
这里的心解脱不是代表证阿罗汉,这里的慧解脱,不是那个和俱解脱对应的慧解脱。
杂阿含:
“比丘,於欲離欲心解脫,離無明故慧解脫”,这里的心解脱,其实就是禅那,因为禅
那是镇伏贪欲的,但没有破无明。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
“有作是说.此契经中说:未至定名不动心解脱”,这里将还没有到初禅的未至定说成是
心解脱,因为这种定,也是降服了五盖的。
《大乘義章 卷18》:
「斷除四住。世諦心淨。名心解脫。
於世諦中。一切德脫。用心為體。故偏說心。
斷絕無明。真諦慧明。名慧解脫。
於真諦中。一切德脫。用慧為主。故偏說慧。」
这个也基本说的同样意思,心清净,就是禅那。
f****y
发帖数: 307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旧金山硅谷慧灯禅修报名
慧灯禅修的课程,是慈诚罗珠堪布观察现代社会人们的特点,而量身定制的。课程内容
强调闻、思、修相结合,并以实修为重点。慧灯禅修班是自发组建的佛法实修群体,通
过共同学习,系统、次第地闻思修行佛法。
旧金山硅谷慧灯禅修报名链接: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Zx9mQE4joBL2nhckJnSUdFC-
5JY9yWVIe0frBuA5YzC8zlQ/viewform?c=0&w=1
2017级慧灯禅修班九月初开课
更多详情https://www.luminouswisdomusa.org/sf
有问题请发信至[email protected]
当今许多佛教徒,除了烧香拜佛以外不懂正法不懂佛理,即使略懂理论,也不知应如何
正确修行。而且,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不断激增,也没有太多时间学习大量理论知
识。为了让更多的学佛人找到正确的方向,进入解脱道,化解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佛
教徒自发组建了禅修班,旨在以简单、轻松和快捷的方式,学习并体验藏传佛教的核心
内容。
采用每周一次共修3小时的学习方式,实体道场和网络共修相结合。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念佛法门之殊胜与禅净圆融
在上一集当中,我们为大家说明了,修学净土法门求生极乐世界也要求品位高上。
因为往生极乐世界有九品,分为上、中、下三品,每一品又分为上、中、下三生,有所
谓的这个“九品三生”。那么学佛人想要求生极乐,当然是要以求上品上生为目标,不
应该只想求得上品下生或者乃至于说中品、下品往生,因为心大所见则大。所谓心大是
什么?心大当然就是心量大、心念大,念佛人说大念见大佛,其实这个大念见大佛,它
并不是说你念得大声,就能够看见越高广越庄严的佛,不是这个意思,它的意思是说你
的心量你的心念是不是广大。所以说如果能够依著我们前面为大家说明的〈大势至菩萨
念佛圆通章〉里面所教导的无相念佛法门,这样子修学无相念佛成功。因为依著 大势
至菩萨所说:“忆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
佛圆通章〉。但是还得要发至诚心,所谓至诚心就是说,心里面真实的誓愿要往生到极
乐世界。另外要有深心,深心的意思就是说要一心的去祈求甚深的佛菩提果,那么这个
心是坚信难拔的,难以拔除的。另外要有回向发愿心,回向发愿心就是说,要把你所修
的种种的善根功德回向能够往生到极乐净土。这样子依著真实的这个...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