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注疏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
j*******7
发帖数: 6300
1
http://blog.51.ca/u-6769/?p=6157&cp=all
中国古籍中的上帝和《圣经》中的上帝是不是同一位?
一叶知秋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中国人曾经信仰“上帝”,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中国古文
献中的“上帝”和基督教《圣经》中的上帝没有任何关系,所谓上帝,只能是基督教的
上帝,而中国人对“上帝”或者“天”的崇拜是出自于对自然力量,比如风雨雷电的敬
畏;也有人说中国人对天的崇拜是源自祖先崇拜。
我并不想把中西文化作庸俗的比附,但也不想忽略文明之间明显的共同性。我认为,过
分强调某种文化的独特性对这种文化的发展并没有任何好处。虽然不同 民族的文化千
差万别,但是仍然存在某种共同之处。尤其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灵性和道德观存在惊
人的一致性。哲学家康德墓志铭上镌刻有几句话,“有两种事 物,我们越是经常、持
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惊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
: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仰望星空人就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和有限,
而人内心的道德法则也叫做“良心”,这是全人类共通的。《圣经》更清楚地指出:“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655
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程炼——上帝之死
1.卡拉马佐夫论题
宗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宗教在数量上超过千种,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对道德生活提供了理解。人们要互惠地、和平地和繁荣地生活在一起
,需要各种明确或隐含的对相互行为的限定。在许多宗教的教义中,除了某些仪式上的
管理外,还有一些禁令。希伯来的《圣经》中包含上帝为人类行为建立的规范,在著名
的“摩西十诫”中,我们看到孝敬父母(第五条)、不可杀人(第六条)、不可奸淫(
第七条)、不可偷盗(第八条)、不可作假监证来陷害他人(第九条)、不可贪恋他人
的财产(第十条)这些诫命。东方宗教也有许多富含道德内容的条款,如佛教的“五戒
十善”中的五戒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些戒条所规范
的都涉及人类生活最基本的方面,如生命、性、财产、家庭、社会交往。许多学者干脆
把伦理和道德植入对宗教的定义之中。英国诗人、社会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Mathew
Arnold)说,“宗教是被感情所拔高、所激发、所陶醉的伦理”。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
Emile Durkheim)是这样定义宗教的:“宗教是一个与神圣事物相关的信仰和实践的统
一系统...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6791
3
http://archive.hsscol.org.hk/Archive/periodical/spirit/S047D.ht
林雪碧
神思 第四十七期 二零零零年十一月 43-64頁
**********
摘要
林雪碧小姐的文章指出馬相伯﹝1840-1939﹞在中國教會本地化過程中扮演過重要的角
色。在寫作上,他曾翻譯聖經,整理古代教會文獻與歷史。在教育上,他培育本地人才
,捐資辦大學,使教會能立足於學術界。在教會自立上,他爭取成立本地教區,擺脫法
國保教權,為傑出教友爭取封聖,使中國教友對教會有歸屬感。他的努力,對教會本地
化起帶動的作用。
**********
緒論
1. 前言
提到中國天主教本地化的問題,很多人都會想起明末來華的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卻忘記了近代的一批中國教徒,包括馬相伯。
馬相伯在中國天主教會本地化運動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他藉著對教會的認識、
本身的家財、學識和社會地位,一邊從政、辦教育,一邊撰寫和翻譯宗教著作,從不同
的層面去推動天主教會本地化。他生前在教內教外均享有極高名望,是近代中國天主教
會的一個重要代表。因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亲切的俗语,贯穿着上天信仰
「上帝」和「天」的關系:大約在1500~1900年前,
馬融、鄭玄、顔師古等學者在《十三經注疏》裏分別說:「上帝者,天之別名;昊
天上帝,謂天皇大帝;文祖,天也,天為文、萬物之祖;上帝者,天也;天,亦帝也。

http://blog.udn.com/superson2/19913071
基督徒如果反对上天,必然遭到本民族的唾弃。
q******r
发帖数: 1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工巧明~~艺术作品
发些三世多杰羌佛工巧明之艺术类作品,抽象油画, 国画人物,山水,及韵雕。上传有限,其实还有几百幅作品.
人类所有的知识分为五类,称五明。五明又分为大五明、小五明。大五明包括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和内明。工巧明是指工艺学,根据佛陀身、语、意三者不同的工巧技能形成三种不同的类别。身是指佛的具体形象,身之工巧主要是造像。如佛陀画像,菩萨像及塑、刻、雕、铸等;语是指佛的教诲,语的工巧包括佛经的释读,颂唱,刻制经文等;意的工巧包括对佛的感受、理解、意念,包括造佛塔等。身之工巧是根据佛陀所现的三身又分为三类,即法身、受用身,变化身进行绘制。唐卡是信徒崇拜的象征物,信徒通过对唐卡佛像的崇拜取得善业功德,因此,只有将佛、菩萨等的形象按照佛经规定的尺寸、比例准确地绘制出来,才会合乎要求。这也是绘制唐卡画最重要的事项,因而也就有了绘制佛、菩萨像的标准:《佛说造像量度经》、《圣像绘塑法知识源泉》、《身、语、意量度注疏花蔓》等大量有关造像比例论著对造像进行严格规范。为了佛、菩萨的形象塑造完美,还要求按佛经中记载的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作为依据来绘制,这样佛、菩萨形象就更加完美无缺。 (来源百度知道)
a*******g
发帖数: 867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在家律学》之一:总说
在家律学
二埋法师 编著
前 话
“南山律在家备览”原本共分宗体、持犯、忏悔、别行四篇。为适应一般初机居士
们的需要,我祇选译了其中主要的宗体、忏悔两篇。因此题名为“在家律学”,不能算
做在家备览全部语体文译本。在“宗体总说”中的“翻邪三归”,是以去秋所写的“论
三归的授与受”一文代用的。又“忏悔要义”的一篇是我以备览“忏悔篇”为根据,所
作的讲演稿。与原文略有出入,但其义理无违。
这样的译述,在我还是初次尝试,因此缺点是难免的。例如就全部结构来说,我没
有掌握住一个适当的体例。有的部份把疏、钞、记文的义理揉在一起用语文连贯地写出
;但有的地方却保留原文,而采用注疏式的解释;也有些地方由于受原文的拘束,译得
比较生硬。所有上述的这些缺点,我恳切地请求各方的缁素大德不吝赐教指示,以便在
再版时得到订正。
我们学习律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把佛教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深入贯
彻,随时随地作自我检查、努力以佛法改造自己,创造自己的身心净化,并助成他人的
离苦得乐,达到究竟圆满的无上正觉。在家备览中“持犯篇”细致地告诉我们应该怎样
清净身、口、意三业,戒律的持犯因缘;“别行篇”中更详尽地指
r****n
发帖数: 8253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止与观:大师们怎么说
有名望有经验的佛教禅修大师们,一般都同意禅定(Jhana)并不是修内观(Vipassana
)必需或先决的条件。譬如,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所著的《当代南传佛
教大师》书中所介绍的十二位大师都明白的叙述或指示,不需要培养任何禅定也可以修
内观;有些教导内观,仅仅依赖刹那定(Khanika)及近行定(Upacara);其他的教导
寂止禅与内观,但强调不从禅定去修内观。禅修者可在达到中等程度的定力,足够克服
五盖之后,转换修内观。此外,最要注意的是不要执著或停滞在禅定,而强调需要的是
修内观。这些大师中有几位,也都是从他们年轻时就成为和尚,不仅擅长于禅定,而且
也是学者。他们已熟习巴利三藏经典、论释及注疏,而有权威地说出经典与个人修持经
验;有些大师曾在森林中修习好多年,很精通禅定与内观。
阿姜查(Achaan Chah)
著名的禅修大师阿姜查(1918-1992),曾在《修行问答》中被问到:“在我们的修持
中,是否需要入定?”大师回答:“不需要,入定是不需要的。你需要建立少许宁静和
专注的心,而后用它检查你自己。没什么特别需要的,假如你修持时入定,那也没关系
,只
r******6
发帖数: 46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余涅磐和有余涅磐的区别
这是帕奥尊者的回答,waichi兄,请问帕奥尊者是否也是断灭见呢?
难道帕奥尊者说的五蕴完全灭尽,和runsun说的五蕴完全灭尽不同?如何不同?
==================
问80:有一些经里,佛陀说在般涅盘之后会有一种心存在,那是什么心?
答80:上座部的巴利圣典与注疏里并没有这种记载,但是则很清楚地说到在般涅盘之后
,包括一切心在内的五蕴都完全灭尽。
===============
r****n
发帖数: 8253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无余涅磐和有余涅磐的区别

看不懂别人说的是什么吗?
===============
上座部的巴利圣典与注疏里并没有这种记载,但是则很清楚地说到在般涅盘之后
,包括一切心在内的五蕴都完全灭尽。
=============
这问题我都可以帮他回答,佛陀涅槃不是死灭,但五蕴灭尽。
没有主体在经历涅槃,"知"涅槃,所以你的问题都问错了。
另外佛陀对于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的问题,根本拒绝回答。
你觉得为什么?
P**********e
发帖数: 2964
10
道家研究书目举要
http://www.douban.com/doulist/130065/
《老子》徵文 作者: 蒙文通 出版社: 万卷楼 出版年: 2006-07-01
《老子臆解》 作者: 徐梵澄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1988年3月
《王弼集校释(上下)》作者:(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09-2
《老子衍今译》 作者 : 李申译注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出版年: 1990
《南华真经注疏(上下)》作者:校点/(唐)成玄英疏/(晋)郭象/黄兰发/曹礎基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出版年: 1998-7-1
《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作者:李零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7
-8-1
a*******g
发帖数: 867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zt皇权纠葛与法相宗的短命
再普及唯识宗。
唯识宗(法相宗)简介
法相宗,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我。又因强调
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
称慈恩宗。创始人玄奘曾游学印度17年,回国后先后译出瑜伽学系的“一本十支”各论
,并糅译了《成唯识论》,奠定了法相宗的理论基础。其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窥基
等对该宗典籍竞作注疏,在理论上各有发挥。特别是窥基,直绍玄奘所传,融会贯通,
加以发扬,有“百部疏主”之称。窥基之后,慧沼、智周传承两代,各有阐扬。自智周
弟子如理支后,即逐渐衰微。
法相宗在日本亦有流传。唐永徽四年(653)日僧道昭从玄奘学法相宗义,回国后以元
兴寺为中心传法,称南寺传。开元四年(716),日僧玄昉从智周学法,归国后以兴福
寺为中心传法,称北寺传。新罗智凤、智鸾、智雄亦从智周学法相而弘传于日本。法相
宗是日本奈良、平安时代最有影响的宗派之一,至今流传不绝。
此宗所传唯识因明之学对后世影响很大。律宗道宣专事四分律的宣扬,在理论上也吸收
了玄奘新译唯识学的观点,以阿赖耶识所含藏的种子(功能)思心所为戒体,称为心法
戒体论(戒弟
A****a
发帖数: 274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马哈西说心念生灭的速度
即使是突然死去,闪回造业的行为或看到来生的景象也会发生;按照注疏,即使苍蝇被
苍蝇拍打扁也会发生。核武器可以在一闪之间将一个城市变为废墟。从佛教的观点看,
这些武器的出现是由于潜在的核武器受害者的恶业。被核武器杀死的人也会看到闪回的
造业行为和来生的景象。对于不知道心是如何运作的人来说,这可能听起来难以置信;
但对于观照过身心现象的人,就不成问题。据说眨眼之间,心的生灭的次数就得以千兆
为单位来计算。达到生灭随观智的修行人在一瞬间可观察到数百个生灭。所以他们不会
怀疑遇到暴力促死的人也有可能闪回造业的行为和看到来生的景象。
Flashbacks of kammic acts and visions of a future life occur even in cases
of sudden death. According to the commentary, they occur even when a fly is
crushed with a hammer. Nuclear weapons can reduce a big city to ashes in a
flash. Fr
r****r
发帖数: 755
13
一言蔽之论修持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The Practice in a Word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http://www.theravadacn.org/
佛陀本可以用几句关于涅磐空性之乐的鼓励性言辞,结束他的传法生涯,但他没有那
样做。他的临终之言是一句告诫: “藉由appamada[1],成就圆满。”(SN6.15) “藉
由appamada”的常见英译—— 诸如 untiringly/不怠地、earnestly/热忱地、with
diligence/勤奋地,等等—— 转达的涵义是持续、坚定的努力。这些译法给人的印象
是,佛陀的最后启示为“坚持修练”。不过,这个词在数种亚洲语言中的译意却另有曲
折。斯里兰卡注疏中把appamada译成“不松弛的具念”; 泰文将之译成审慎、警惕、谨
慎、当心。圣典本身在另一场合把appamada定义为谨慎地守护心,不落入染垢心态,同
时增强信、精进、念、定、明辨等心理素养(SN48.56)[2]。根据这些诠释,佛陀的最后
启示并非仅是指“坚持”,他的意思是:“不可自满。警惕危险。守护心的良善素
p*****n
发帖数: 141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阿罗汉的成就说明

有大
入涅
昧,
唤醒
好像 “大声闻弟子” 一般是指”大阿罗汉” (指 俱解脱阿罗汉)
内心恐惧?
依莲花为生?
阿弥佗佛?
什么跟什么
这只有注疏这样写 还是般若经也这样写?
”般若经”是早期一些的经 我对”般若经”印象还算好的
“不动界”? 是”空”界吗? 深入三昧,”空三昧”吗?
这是活着时候修行的过程 怎么都变死后了?
阿罗汉死后如何 是无记 怎么还说那么多?
整个乱了套
r****n
发帖数: 8253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阿罗汉的成就说明

那是大乘的注疏,是對大乘經典的再解釋
類似南傳也有注釋書,對阿含經典進行注釋。
a*******e
发帖数: 100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轮回和心的相续
今生的轮回,可以根据五蕴的无常变化来理解,但今生与下一生是怎么衔接的,一直没明白。
对心的理解,仅限于“名色集则心集”,具体什么是心,概念一直没搞清楚,但心却是解脱的关键。
注疏里说的“心识”是怎么解释的?
a*******g
发帖数: 867
17
第三章:出离波罗蜜
在此出离与解脱的涵义相同。解脱有两种,即解脱生死轮回与解脱欲欲,前者是后者之
果。只有修习至解脱欲欲之后才能解脱生死轮回。佛陀开示《佛种姓经》是为了解说如
何解脱生死轮回;他把三有[18]比喻为监狱。
出离波罗蜜的内涵
根据《行藏注疏》,从论藏的角度来看,出离波罗蜜是在舍离欲欲和三有时生起的善心
及其心所。《大义释》中形容了两种欲欲,即事欲(欲乐的目标)与烦恼欲(欲获取欲
乐目标的烦恼)。于出离波罗蜜,解脱欲欲是指解脱这两种欲欲。
如何有正念地获得解脱
《大义释》里解释了如何有正念地解脱烦恼欲:
「贪欲!我已经看到你的来源,你源自我的欲贪思惟。我将不会再想要任何欲乐目标。
那么,贪欲就不会再生起。」
关于这点,我们必须明白三种邪思惟与三种正思惟。
三种邪思惟是:
一、欲贪思惟,即想象欲乐目标为可喜之物。
二、瞋恨思惟,即想要伤害别人。
三、伤害思惟,即想要折磨别人。
三种正思惟是:
一、出离思惟,即是想要解脱欲欲。
二、无恨思惟,即是以慈心对待别人。
三、无害思惟,即是以悲心对待别人。
在深入地检验之下,烦恼欲的来源是属三邪思惟之一的欲贪思惟。只要还想获取欲乐目
a**u
发帖数: 8107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在美国怎么学佛阿?
☆─────────────────────────────────────☆
tinkering (庭柯.林 * 历史不再重演) 于 (Mon Apr 5 14:28:37 2010, 美东) 提到:
主要是学些佛理,佛法,不是指入教哦?
感觉美国基督的势力最大,到处有教堂。。。
铜锈们说说看?谢谢
☆─────────────────────────────────────☆
dreamfly (妄想) 于 (Mon Apr 5 15:14:51 2010, 美东) 提到:
如果是学佛理、佛法的话,自己阅读啊,网络资源这么丰富

☆─────────────────────────────────────☆
richphd (终于明白了) 于 (Mon Apr 5 17:52:30 2010, 美东) 提到:
可以通过Internet来学.智悲佛网http://www.zhibeifw.com和显密佛网http://www.xianmifw.com有很多五明佛学院的课程.如果你能都学下来的话,不仅自己能明白,给别人讲佛法肯定也没有问题.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9
杂阿含经可以先选读,如庄春江的书或网站。
菩提比丘英译的《相应部》文字比中文白话,footnote 参考巴利文注疏,对理解相当
有帮助。
w****g
发帖数: 774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经与汉传佛教
有道理。

。相比之下,金刚经,心经,净土经典,甚至伪经楞严经,都有不少中国祖师注疏。直
到上个世纪,随著日本与欧洲对不同国家佛教历史的研究,才发现阿含经属于佛教原始
经典,了解佛教应当重视。
传译阿含经的也是大乘法师,将阿含视为小乘。阿含翻译成中文并不流畅,远不及后来
鸠摩罗什或玄奘译经。也没有翻出以阿含经为主的论,或是如何依阿含经修行的止观法
门。天台智者大师在这种环境下,将阿含经判为小乘是不足为奇的。中国在二十世纪前
,应该是没有人依阿含经修行过。
,分别历史与传说。
文字意义。
过去部派曾如何解读阿含经文。其中印顺法师将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与北传杂阿含经文对
照,最有参考价值。
经,说明从凡夫到阿罗汉的修行次第。
然目前只能从菩提比丘英译阿含的少量footnote看到,已经可以看出它的价值。
q****n
发帖数: 4574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经与汉传佛教
似是而非的东西,很容易误导人.你这人跟印顺法师一样有点傻,是学文科的料(逻辑有问
题而不自知).你比古人"聪明",
我没有时间一一反驳你的观点,也懒得去反驳.只是怕有人被你误导,我从而说几句.
我读过阿含经.你不要认为你比古人更了解佛教在古人(如玄奘法师)前的历史和佛教教
义.如果你这么想,我只能说你跟猪狗差不了多少.或者还不如猪狗.话有点重.

。相比之下,金刚经,心经,净土经典,甚至伪经楞严经,都有不少中国祖师注疏。直
到上个世纪,随著日本与欧洲对不同国家佛教历史的研究,才发现阿含经属于佛教原始
经典,了解佛教应当重视。
传译阿含经的也是大乘法师,将阿含视为小乘。阿含翻译成中文并不流畅,远不及后来
鸠摩罗什或玄奘译经。也没有翻出以阿含经为主的论,或是如何依阿含经修行的止观法
门。天台智者大师在这种环境下,将阿含经判为小乘是不足为奇的。中国在二十世纪前
,应该是没有人依阿含经修行过。
,分别历史与传说。
文字意义。
过去部派曾如何解读阿含经文。其中印顺法师将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与北传杂阿含经文对
照,最有参考价值。
经,说明从凡夫到阿罗汉的修行次第。
然目前只能从菩提比丘英译阿含的少量f...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经与汉传佛教
写的不错,顶一下。

。相比之下,金刚经,心经,净土经典,甚至伪经楞严经,都有不少中国祖师注疏。直
到上个世纪,随著日本与欧洲对不同国家佛教历史的研究,才发现阿含经属于佛教原始
经典,了解佛教应当重视。
传译阿含经的也是大乘法师,将阿含视为小乘。阿含翻译成中文并不流畅,远不及后来
鸠摩罗什或玄奘译经。也没有翻出以阿含经为主的论,或是如何依阿含经修行的止观法
门。天台智者大师在这种环境下,将阿含经判为小乘是不足为奇的。中国在二十世纪前
,应该是没有人依阿含经修行过。
,分别历史与传说。
文字意义。
过去部派曾如何解读阿含经文。其中印顺法师将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与北传杂阿含经文对
照,最有参考价值。
经,说明从凡夫到阿罗汉的修行次第。
然目前只能从菩提比丘英译阿含的少量footnote看到,已经可以看出它的价值。
S**U
发帖数: 702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经与汉传佛教
巴利文学会的英文译本是旧译本,不是很理想。Wisdom Publications 出版了菩提比丘等的新译本,
不过增支部只有选译本。
懂巴利文的话,巴利文注疏在网上的巴利三藏是完整的,不过要懂巴利文,不容易普及。
a*****y
发帖数: 3318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佛教-百度百科
维基主题:佛教
上座部佛教(巴利语:theravāda,梵文:sthaviravāda)又称作南传佛教、巴利语
佛教,与大乘佛教并列现存佛教最基本的两大派别。属上座部分别说系大寺派传承,流
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
目录 [隐藏]
1 起源
2 锡兰时期
3 对外发展
4 基本教义
5 主要经典
6 南传菩萨道
7 僧俗关系
8 关于“小乘”称呼
9 注释
10 引用
11 相关条目
12 外部链接
[编辑]起源
佛教发展于印度,后来向外传播发展,分成两大系统:向北方流传的,经过中亚转到中
国汉地及西藏,再传到韩国、日本、越南、蒙古等地,属于北传佛教;向南方流传的,
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
区,属于南传佛教。
在佛陀灭度之后百年,印度西部摩偷罗国的上座耶舍比丘,往东方毗舍离城,见当地的
跋耆族比丘,在布萨日向民众求施金钱。耶舍比丘认为此举非法,遂向民众宣说此为非
法,却令当地比丘大怒而赶他出城。耶舍比丘回西方动员其他大德比丘前往东方,跋耆
族比丘也动员,与西方比丘辩论戒律。结果有七百人集会,会中做出决议,认为东部...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三章 老师与学生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4:03  点击:152
第三章老师与学生
良师的特质
给予业处的善友(良师)是:亲切认真可敬者,讲说温和言语者,能做深奥谈论者,不
会无因催促者。(《增支部.七法集.第36经》)具备如此等特质、真心要利益人、侧
重于进展的人称为「善友」。《清净道论.第三章.第61段》许多修行者经常会问这样
的问题:「我应该跟随多位老师或者跟随一位老师学习?」答案是:「就第一级修行者
而言,最好是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从这位老师学到所有止禅与观禅的精要之后,你可
以再去跟随多位老师学习。」为何如此呢?因为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老师有时会有不
同的方法与途径。有时他们所讲的话听起来似乎彼此矛盾,但是事实上他们所谈的道理
是一致的,只不过从完全相反的途径去契入它而已。因此,为了避免混淆,刚开始最好
跟随一位很好的老师学习。当你的基础稳固之后,你可以跟随多位老师学习。那时你可
以学到通向涅槃的多种途径。然后你就能成为真正善巧的老师,能够针对不同根性的人
,给予不同的修行方法,就有点像佛陀那样。
好的禅修导师就像好的医生...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漫谈自性zz
http://www.jiqun.com/dispfile.php?id=136

漫谈自性
自性,是佛学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个宗派中,不论是小乘
,还是大乘,是教下,抑或是宗下;都谈到它。但由于各家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赋予
的含义也往往不一样。本文将举出几种代表性的说法并作一比较说明。
一、各家所说的“自性”
(一)有部的自性。有部,具称说一切有部,是上座部流出的大部派,盛行于西北
印加湿弥罗一带,人才辈出,注疏丰富。主要论典有“六足一身”。“六足”即《法蕴
足论》、《集导门足论》、《施设足论》、《品类足论》、《界身足论》和《论身足论
》;“一身”是《大毘婆沙论》,及《发智论》等。其理论特点是三世实有,法体恒有。
有部之所以得名一切有部,就是因为它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缘故。有部将一
切法加以归纳分类,其中最完整的分类,要算世友的《品类足论》及世亲的《俱舍论》
中所说的五位七十五法。五位.即色法、心法、心所注、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色法
分为十一种,心法一种,心所法分为四十六种,心不相应行法分为十四种,无为法分为
三种,共合七十五种法。这些法在有部...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萨迦派
藏传佛教萨迦派
刘立千著 (王小军提供)
一、萨迦派的传承
萨迦派的派名,是来源于萨迦寺名。萨迦寺是公元11世纪时衮却杰布所创建。衮却
杰布(1034-1102)是吐蕃贵族昆氏的后裔。初学旧派【1】法门,后往莫古隆【2】,依
卓弥?释迦耶协【3】大译师学法,不久又去往依桂?枯巴拉孜【4】已得新译密乘法要
的传授,尚不满足,又往莫古隆请求卓弥传授《道果语教宝法》【5】,卓弥为他分期
传授。四十岁时,在奔波日山【6】灰白土上建立寺院,灰白土藏语为萨迦,遂名萨迦
寺。他住持该寺广传新派密法,但当时萨迦派的派名还不显著。
衮却杰布长子名衮噶宁布(1092-1158),又称萨钦【7】。他是住持萨迦教法的法
座第一人,但他并未出家,衣白衣,故认他为白衣【8】初祖。父死时年尚幼,遂请八
日译师【9】 (1040-1111)住持萨迦寺,并依之学法。十二岁时依仗底?达玛宁布【10
】和琼仁钦扎【11】等学习对法、中论、因明等显教经典,从朗?卡乌巴【12】昆
仲学《密集》、《胜乐》、《大黑天》等密法,后在向敦?却八【13】大师处尽学《道
果法门》。此后印度成就大德毗瓦巴【14】亲来萨迦为...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觉囊派
藏传佛教觉囊派
刘立千  著
一、觉囊派的传承
觉囊是地名,全名觉摩囊,在西藏日喀则专区的拉孜县境彭措林寺东的一座
山沟内,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觉囊寺是公元十三世纪时衮邦?吐吉尊追①
(1243─1313)所建。他初是萨迦派僧,曾为萨迦八思巴弟子。后来他从衮钦?却
古沃色②听《时轮讲解》和《六支瑜伽》③,得到却古沃色暗以他空见解释时轮
的教授,经过实修,证悟了他空中观④乐空双运之理。他又以他空见讲解《时轮
六支瑜伽》。于是遂独成一派,因其驻锡地为觉摩囊后遂称为觉囊派。(《青
史》904-905页)。
他空见最早的创造人为裕莫?木居多吉⑤,公元十二世纪时人,从裕莫起已
暗传七代才到衮邦?吐吉尊追。裕莫初是个瑜伽行者⑥,出家更名迪巴杰布,曾
亲近索律师等大德甚多。又从克什米尔班钦?达瓦贡布听讲《时轮》法。依达
瓦贡布弟子卓敦?南拉孜⑦译师学《时轮本续经》以及注疏要门⑧等,还学《密
集》⑨的明炬释和要门等,随后到后藏乌郁⑩地方专修《时轮法》,定中见到空
色天身⑾从内显发,又阅《如来藏经》等经,说“一切众生皆本具相好庄严⑿之
佛身,名如来藏⒀。于是生起胜义本有⒁之他空见。木居多吉将时轮教授和这...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活中的缘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缘起》
前言
佛说“缘起甚深”,正因其深奥,致使大部分的人无法洞悉因缘法则。二千五百多
年前佛陀对阿难的开示,至今依然真实如昔。佛教的核心──缘起,是如此难以理解,
因而成为人们严重误解与扭曲佛法的症结。本书中,佛使尊者将这些误解的根源挖掘出
来,并将其置于严谨的慧光下细察分析。这些根源虽可回溯到原始佛教时代,然而最早
的文献记载,却是在一千五百多年前觉音(Buddhaghosa)的论集中发现的。
许多上座部的正统教说,可说是建立在觉音解说的基础上,且把觉音对缘起的误解
当作标准,因此使真理变得混淆不清。简言之,觉音是从亘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
立场来解说缘起。过去世的无明与行(意志性的活动)引生现在世,在现在世中承受过
去所作所为的果报。这种过程决定了我们现世的烦恼(爱与取),且不断轮回而导致未
来世中的生与苦。佛使尊者仔细检查这种解说,并提出重大疑问:如果佛陀教导无我(
anatta),那么自一世转移到另一世的东西是什么?如果苦的因在某一世,而其果却在
另一世,那么我们要如何践行在此生此世即可获得利益的方法呢?
正确地了解缘起非常重要,它会使我们认识到“我”这个观念,是...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内观的开发-阿姜念
四阿含是北传经,对应南传《长部 》、《 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
》。它们都算原始佛法经典。瑜伽师地论里有对杂阿含的注疏。
南传经典的意义不仅仅在所谓的简洁方法。
a***n
发帖数: 1993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时轮金刚法概说(上)
时轮金刚是密宗无上瑜珈的重要本尊,其法脉传承在当今藏传佛教各大派系中都占有重
要的地位。在五大金刚法中,独大威德经能海上师于内地有所传承,仍然有人在灌顶传
其法外,另外四大无上瑜珈部法要于汉地却未闻传修信息。虽能海当时亦曾带回时轮和
乐胜的经续,但由于因缘不和,未能将这二尊的法脉传下。今趁此密法大兴于世的时节
,向诸位金刚同道介绍一下时轮法的基本内容,以此因缘,希诸同道引生正见,同修密
法,共证无上悉地。
一、时轮乘源流
当今之世,有学人谓密法非佛法,视之为外道,甚至一些佛学大家也对密法持有异辞,
如印顺法师等将佛教在印度绝迹的责任委诸密教,谓之“律以佛教本义,几乎无不为反
佛教者”。这种说法我们不敢认同,回教徒入侵印度,实是佛教在印度灭亡的主要原因
(圣严法师语),怎能降罪密教?所谓密法非佛说,则更是犯了诽谤之罪,太虚大师曾
说:“香拨拉与南天铁塔所流出之密法,决不能以无史实可稽而斥之!”密教尊大日如
来为教主,但亦不否认释迦牟尼曾经讲说密法,佛陀在世时亲讲了《时轮本续一万二千
颂》及许多密法,在他入灭前又宣说《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法陀罗尼法术灵要门经》,而
且不仅释迦牟尼演讲密法,诸佛...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集体禅修活动
禅修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 对还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的朋友们,我来给大家收集一些,
供你们参考, 可以选择自己觉的最适合的, 同这里的同道们交流, 然后我们可以一起
实践:
1: 缅典, 奥帕尊者 止观禅修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17/13/3637759_87105587.shtml
2:创古仁波切 止观禅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a64b8701007xq9.html
3: 虚云老人谈静坐法要 (念佛)
http://www.sxl-online.com/a_lxqn/cx/2010/0923/95.html
4:天台小止观 净莲法师注疏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more.asp?lm=&lm2=1319&open=_bl
5: 三摩地禅定入门指导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http://fojiao.zhenxiuxing.org/fojiaochanding/bencandy.php?fid=7
6: 如实之道 阿姜.查
http://read.good...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关无我的一个问题
当你观照弯曲,你清楚的看到如何移动和消失,移动和消失,一个接一个。你现在
了解到经典所讲的实相,如名和色不会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常人以为是同一
只手在移动,是弯曲前的那一只手。他们以为同样的手向内移、向外移。对他们来说手
是不变的,这是因为他们无法看透物质连续的实相,物质一次一次生起的实相。这是由
于他们缺乏智慧来看透。无常被连续所覆蔽。这是因为没有观照事物的生起和消失。《
清净道论》说:
“因不观照生灭,为相续所覆蔽,故不现起无常相。”
既然行者观照每个生起,一切精神与物质显现为分开、片段──并非完整和无破碎
事物。从远看,蚂蚁看似一条线,但近看可看到一只一只的蚂蚁。行者正观事物为片段
、片段,所以对他来说相续无法覆蔽事实。无常相展现他眼前,他不再有错觉。
“然而一旦把握生灭,破除相续之际,就清楚事物真实的无常特性。”
这就是你观照和获得观照无常智慧的方法。只省思而不习禅不会生起这智慧。一旦
产生这智慧,苦与无我随之而生。
“弥醯,观照无常的人明白无我。”(《增支部》)
你如何接受那些你很清楚生灭不住的事物为个人、自我、一个人?人们执着于自我
...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59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嗔念一问
谢谢大家的回复,说的很好。我会慢慢体会。
一方面要象各位说的去寻找嗔的原因,也要更加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一方面要象runsun
说的不执着于自己的嗔念。
把记忆和微笑的劝解联系起来听上去很不错。我也会试试。
另外, see U 可不可以展开讲讲 “还有一个减少日常烦恼的方法,是依经论如理思惟
。这适合爱读书、动脑子的人”。 是不是说,平时想事情,象读经思考一样,更注重
于理性,而不是感情用事?
“定力余势”是什么意思?如果定力定在呼吸上,是指时时都要关照自己的呼吸吗?
另外,各位说的很对,我不应该总是看着老公的错,下午念到法句经的这段话,当下释
然。
“252.
要见到他人的过失是很容易的,
但要看到自己的过失却很难。
他如同播掉谷糠般宣扬他人的过失,
却如同遮蔽自己的狡猾捕鸟者*般隐藏自己的过失。
(*:原文是sa?ho“赌徒”,注疏解释它为捕鸟者。)
253.
常挑他人的过失及贬抑他人者,
其烦恼增长。
灭烦恼离他真是遥远。”
G*******s
发帖数: 4956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经典
佛教的聖典是「經」「律」「論」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謂之三藏,本書所集二三六篇經
藏解釋,不僅介紹其出處,且將經典、戒律典論內容逐條介紹其內容使學習佛教理論者
能深入淺出的認知。
本書所指經,就是梵語的義譯記載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所說的教義,「律」亦是梵語譯音
,是將當年的教團生活規則作為學佛的戒律,論是將佛教教義加以詮譯,因而本書可說
是佛教聖典全集的濃縮。
大藏經(回頂端)
大藏經為漢譯的佛教經典,與東土高僧著作入藏的總稱,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
一切經的名稱起源於隋朝,它的內容包括佛所說的經典及西方釋氏的著作。現今的大藏
經,又加入中國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
根據隋書經籍志記戰:梁武帝在華林園中總集釋氏經典共五千四百卷,沙門寶唱撰經目
錄,這是佛經有藏的開始。
唐朝開元年間,沙門智昇著開元釋經目錄二十卷,列五千四十八卷。宋朝有蜀版五千四
十八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開元
寺版六千一百十七卷、思溪版五千九百十八卷、磧砂版五千八百零二卷。元朝有杭州版
六千零十一卷。明朝有南藏六千三百三十一卷、北藏六千三百六十一卷、武林版六千七
百七十一卷。清朝有... 阅读全帖
r*******c
发帖数: 1060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为什么叶曼的打坐会这样子?
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7ab6601000bdq.html
现在再说说我的坐功。刚刚遇见老师时,便按著老师的教导,学习打坐,腿也盘不起束
,那是一种近乎散坐的打坐。可是坐的第二天,刚一上座,突然间觉得有一个从尾闾那
儿往上冲,就好像蒸汽机一样的强烈,仿佛有一个类似圆柱的帮浦,往上直冲,这一下
可真把我吓坏了。我想:“糟了—这个大概就是所谓走火入魔了吧?”於是,赶紧下座
,跑去告诉老师。
老师说:“没想到你这麽一把岁数了,又结过婚,生过孩子的人,还能一打坐,就
碰上这种事,真是可惜,我应该先告诉你的,你把这机会失掉了,下次若有这种情形发
生,不要慌,再继续坐下去,看看还会发生什麽事情。”
很可惜,从那次以後,就再也没有发生过那种现象了
第一次打七
这一年,是一九六四年。南老师准备在阴历大年初二,举办“打七”。
听到这个消息之後,我排除了很多的困难,预备离开美国赶回台北。当时,我的女
儿哭丧若睑说:“妈妈—.要不是您是我的妈妈,我真要说您简直是疯了,那有在大年
除夕,把儿女孙女扔下不管,自己走了?若是回到菲律宾跟爸爸去过年,还说得过去,
...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有关无我的一个问题
☆─────────────────────────────────────☆
bdbd (kakali) 于 (Thu Jul 14 06:22:59 2011, 美东) 提到:
佛在无我相经里面说色不是我,因为如果是我的,我就不会让它有病苦。 我觉得这个
论据不充分。 就好象买座房子,我不会盖房子,房子自己会漏,但是我可以住在里面
,所以它还是我的。 房子不是我,但是是我的。。。。。。
谁来开示一下。
☆─────────────────────────────────────☆
nibbana (卍) 于 (Thu Jul 14 08:34:22 2011, 美东) 提到:
经里说not self,你说的是not mine。
房子是你现在拥有的,但不是你。色也不是你。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sn/sn22/sn22.059.nymo.h
☆─────────────────────────────────────☆
SeeU (See you) 于 (Thu Jul 14 11:26:54 20...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嗔念一问
☆─────────────────────────────────────☆
dobby (friend) 于 (Sun Jul 17 17:06:26 2011, 美东) 提到:
请大侠指点。当有嗔念起的时候,怎么能够控制自己。
平时容易着急。meditate大概有两年。
今天因为家里人之间一点小冲突,清楚的看见自己的嗔念。
因为宝宝不肯好好吃饭,老公就板起脸。我最不喜欢看老公板起脸训宝宝的样子。能够
感觉到自己很生气。但是一开始还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我在边上用电脑,能够看到有念
起,想把电脑,扔到地上。但是克制住了。又有念起,想把瓷的菜碗扔到地上,也克制
住了。
我当时知道自己如果离开家,冷静一下就好了。但是穿着睡衣,也没吃午饭,觉得这样
就走了也不太好。心里想,既然能看到念起,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时候,看到宝宝可怜巴巴的看着我,咳嗽。 宝宝说,“妈妈我喉咙不舒服,喝点汤
就好了。” 我就走到大餐桌前给宝宝盛汤。
一边再犹豫了一会儿是不是离开家冷静一会儿,忽然,好像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似的,发
现自己已经把一个小的塑料碗扔在地上了。
宝宝叫了一声,我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了...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教经典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Sun Jul 24 01:37:16 2011, 美东) 提到:
佛教的聖典是「經」「律」「論」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謂之三藏,本書所集二三六篇經
藏解釋,不僅介紹其出處,且將經典、戒律典論內容逐條介紹其內容使學習佛教理論者
能深入淺出的認知。
本書所指經,就是梵語的義譯記載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所說的教義,「律」亦是梵語譯音
,是將當年的教團生活規則作為學佛的戒律,論是將佛教教義加以詮譯,因而本書可說
是佛教聖典全集的濃縮。
大藏經(回頂端)
大藏經為漢譯的佛教經典,與東土高僧著作入藏的總稱,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
一切經的名稱起源於隋朝,它的內容包括佛所說的經典及西方釋氏的著作。現今的大藏
經,又加入中國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
根據隋書經籍志記戰:梁武帝在華林園中總集釋氏經典共五千四百卷,沙門寶唱撰經目
錄,這是佛經有藏的開始。
唐朝開元年間,沙門智昇著開元釋經目錄二十卷,列五千四十八卷。宋朝有蜀版五千四
十八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東禪寺版...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bleStudy 俱乐部 】
发信人: kid (kid), 信区: BibleStudy
标 题: 天無形體…無所不聞…無所不見(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4 00:41:49 2011, 美东)
有的基督徒认为我们的祖先是没有指望,没法得救的。
但是我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我们的先祖有敬畏上帝的传统。
有的反基则认为我们的祖先是无神论者,关于上帝的信仰是外来的迷信。
但是我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我们的先祖有敬畏上帝的传统。
或者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祖先的信仰与基督教不同,
但是我们无法否认他们敬畏上帝的传统。
或者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祖先的信仰夹杂着迷信成分,
但是我们无法否认他们敬畏上帝的传统。
或者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祖先的信仰过于简单朴素,
但是我们无法否认他们敬畏上帝的传统。
请看:
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2086&tid=1306894&tyid=G
尚書-白話譯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說命(中)-上帝託夢給高宗2A
天無形體…無所不聞…無所不見
說命(中...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41
「有余涅槃界」(sa-upadisesa-nibbanadhatu)「无余涅槃界」(anupadisesa-
nibbanadhatu)
在注疏里这两个涅槃界也个别被称为
「烦恼之灭尽」(kilesa-parinibbana)及「诸蕴之灭尽」(khandha-parinibbana)
这样子很好理解的。
Y**u
发帖数: 5466
42
☆─────────────────────────────────────☆
qxdren (清虚道人) 于 (Fri Nov 4 07:28:21 2011, 美东) 提到: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
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
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佛说<<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是据说翻译到中国的最早的经典,传法的人是大阿罗汉, 好像来了两个
大阿罗汉.
☆─────────────────────────────────────☆
freeman08 (平常心) 于 (Fri Nov 4 10:15:54 2011, 美东) 提到:
我理解,前面一大段排比句,都还在描述有所得、有所求的境界。
而最后一句话是无所求、无所得的境界。
以无所得故。
当然是更好。
☆────────────────────────────────...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43
(这个系列的缘起参见“闲谈大小乘,兼论‘原始’佛法(1)”的第一段。)
2。菩萨有没有阶位?是不是凡夫?能不能度人?
2.1 菩萨有没有阶位?
即使按照南传的观点, 也有三种菩提,三藐三菩提或正等正觉,辟支菩提,
和声闻菩提或弟子菩提。有很强烈善欲想要成佛的在成佛之前就是菩萨。
南传把菩萨分作三种:慧者菩萨,信者菩萨和精进者菩萨,
他们圆满波罗蜜的期限是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八阿僧祗与十万大劫
和十六阿僧祗与十万大劫。《行藏注疏》记述了菩萨在被授记之后,
通过四成就:一切资粮成就,无间断成就,无时懈怠成就,恭敬成就来圆满完十波罗蜜。
那么这个圆满波罗蜜的过程有没有阶段呢?有没有阶位呢?这个答案是不是很清楚了?
至于这个阶位谁来认定,谁能认定,以后单独谈。这里先解决有无的问题。
有人愿意认为菩萨是凡夫,没有修证也没有阶位,
愿意认为佛陀吃了最后一个馒头就从凡夫一跃成为能教导小乘圣众的正等正觉,
这样的逻辑和常识水平,实在是让人摇头。
2.2 菩萨是不是凡夫?
即使按照南传的观点,成为被授记的菩萨具备的条件之一是波罗蜜已经圆满至
足以使他在那一生证得阿罗汉果。但是菩萨为了未来的众生,...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4

蜜。
那么南传这观点又如何来的?
是更古老的经典记载? 还是后代论师自己认为的?
没看见够可靠的更古老的经文怎么记载,只看见论、注疏,
如果我们回到佛陀灭渡那时,某一些复杂的说法还成立吗?
虽然回不去,也要尽可能探究吧。
我们还是要求真相为重。不能人云亦云。
菩萨思想由哪个时代开始流行? 不是佛陀在世在个时代,是后代吧。
菩萨这么重要的话,佛陀居然不详细的说。
b*****l
发帖数: 3821
45
(这个系列的缘起参见“闲谈大小乘,兼论‘原始’佛法(1)”的第一段。)
2。菩萨有没有阶位?是不是凡夫?能不能度人?
2.1 菩萨有没有阶位?
即使按照南传的观点, 也有三种菩提,三藐三菩提或正等正觉,辟支菩提,
和声闻菩提或弟子菩提。有很强烈善欲想要成佛的在成佛之前就是菩萨。
南传把菩萨分作三种:慧者菩萨,信者菩萨和精进者菩萨,
他们圆满波罗蜜的期限是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八阿僧祗与十万大劫
和十六阿僧祗与十万大劫。《行藏注疏》记述了菩萨在被授记之后,
通过四成就:一切资粮成就,无间断成就,无时懈怠成就,恭敬成就来圆满完十波罗蜜。
那么这个圆满波罗蜜的过程有没有阶段呢?有没有阶位呢?这个答案是不是很清楚了?
至于这个阶位谁来认定,谁能认定,以后单独谈。这里先解决有无的问题。
有人愿意认为菩萨是凡夫,没有修证也没有阶位,
愿意认为佛陀吃了最后一个馒头就从凡夫一跃成为能教导小乘圣众的正等正觉,
这样的逻辑和常识水平,实在是让人摇头。
2.2 菩萨是不是凡夫?
即使按照南传的观点,成为被授记的菩萨具备的条件之一是波罗蜜已经圆满至
足以使他在那一生证得阿罗汉果。但是菩萨为了未来的众生,...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6

蜜。
那么南传这观点又如何来的?
是更古老的经典记载? 还是后代论师自己认为的?
没看见够可靠的更古老的经文怎么记载,只看见论、注疏,
如果我们回到佛陀灭渡那时,某一些复杂的说法还成立吗?
虽然回不去,也要尽可能探究吧。
我们还是要求真相为重。不能人云亦云。
菩萨思想由哪个时代开始流行? 不是佛陀在世在个时代,是后代吧。
菩萨这么重要的话,佛陀居然不详细的说。
l*******l
发帖数: 13923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空法师2012年元旦祝词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114集
2012年1月1日讲于香港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今天是2012年的元旦,农历是释迦牟尼佛成道纪念日,正好碰在一块,这是个非常
好的预兆,是个吉祥的预兆,希望佛法能够帮助化解“2012玛雅预言”的灾难。
最近两个月来,我收到很多同学的来信,都谈这桩事情:祈求全球同修们在同一时
间念佛,用集体的念力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来化解地球上的灾难。这几封信几乎都谈
这个问题。这些信说的是应对“2012”全球的危机,希望都能接受美国科学家布莱登博
士的提议,就是“惟有全人类,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将世界引导到更加美
好的走向”。所以像这些函件我收到很多。
香港有个圣贤教育学会,他们在前两个月王会长夫妇两个来看我,我才晓得有这么
一个活动,他们希望在香港举办一个万人的讲演的大会。那么讲演的人他找不到,希望
我给他找几个人。我给他建议,我说找人很困难,时间这么匆促,有很多人时间都排定
了,抽不出时间来;你找我,我天天在讲经,每天四个小时,没有中断,所以我建议你
不如办一个念佛大会。因为他的场地已经租下来了,没有办法退,要是不办活动,钱都
给了,他感觉...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4192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神兽麒麟,东方独角兽和孔子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523086/
晉朝王嘉所撰的《拾遺記》卷三周靈王一節裏,對孔子誕生前後的異象有極詳盡的描寫
,這一段記載寫道:
孔子誕生的那天晚上,有二條蒼龍從天上下來,蜷附在孔子母親顏徵在的房間,顏徵在
就做夢而生孔子。當時有二位神女,擎著香露從空中而來,替徵在沐浴。天帝並下令啟
奏鈞天之樂。
空中有聲音傳下來說:上天感動生了聖子,所以降以和樂笙鏞之音,和俗世音樂
不同呀!
又有五位老者來到徵在的房間祝賀,他們是五星(火水木金土)之精。
孔子還沒誕生以前,就曾有麟出現在山東曲阜,口吐玉書,上面寫著:『水精之子
,係衰周而素王』。素王是指有王者之道而無王者之位的聖人,所以孔子誕生當晚,有
二龍繞室,五星列庭,顏徵在很賢慧聰明,知道這是神異現象,使用繡紱繫著麟角,第
二天麟才離去。
孔子為學與麒麟
麟吐玉书的典故。据说,孔子原先的学问并不很深。他虽四处求教,可是那个时候还没
有书,孔子常常为这件事苦恼。一天夜里,他迷迷糊糊地看到,有一个地方忽然冒出一
股赤红赤红的烟气,聚在一起经久不散。孔子一下惊醒起来。他想,莫非有圣贤出世,
要...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44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观精要 四
根登曲佩著 白玛旺杰译
当常规世界的现象,还没有从我们眼前消失之前;当意识赖以存在的物质驱
体,还没有改还成另一种形式之前,即便我们可以直接地体悟空性,但是,从前的承许
,我们依然无法回避了。对此,我们不必用一种「合理逻辑」,挖空心思地去证实它的
否存在了。如果,我们不承认这一点,那么,我们眼睛所直接看到的,耳朵所听闻到的
,还有其它一些亲身经验到的东西,也没有必要用「合理逻辑」,去证实或否认了。如
果仅仅以否认常规真理,就害怕成为虚无论者的话,那么,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形状,以
及耳朵所听闻到的声音,也仅仅是眼睛与耳朵对存在与否,所给予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罢
了。所以,我们不必对此忧心忡忡了。仅仅在口头上的一句:「一切皆空」,绝对不会
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追究,讲此话的人,他是否真实地体证到
诸法皆空的实相。如果你对一位不主张任何观点的人问道:「此为何物?」时,他会毫
不犹豫地回答:「这是一座山」,「这是一棵树」,「这是一个人」。所以,在此没有
任何必要,通过合理逻辑,强迫该人接受某一种观点了。 当魔术师幻变出一头大
象时,围观者亲眼目睹到的...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50
佛教空性观
——北京大学哲学系演讲
(2010年6月24日上午)
(视频: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9
主持人致辞:
今天非常荣幸能请到索达吉堪布,给我们讲一讲藏传佛教的思想。
堪布这次能来北大,是一个很殊胜的因缘。大家都知道,藏传佛教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东
西,也有它的教育思想,可是当今学术界,对此研究得还不充分,在教学上有欠缺。而
且,藏传佛教与藏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在这方面,我们了解得也不是很多。同时,堪
布的修证境界非常高,若能从另一个层面上介绍佛学,跟我们这些大学老师讲述佛学,
可能完全不一样。
北大历来推崇多元文化兼容并蓄,我们的学生在学术上也有一种包容和热爱,所以今天
真的很荣幸能请到堪布到北大哲学系作一个讲演。这次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由热心
于藏传佛教研究的一些同学发起的。他们的这种热情,我们一定要悉心爱护,这对我们
老师也是一种鞭策。我们这些老师,基本上都是研究汉传佛教、印度佛教的,所以同学
们的热情,鞭策老师们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下面,我们师生一起来听堪布的开示,
掌声有请——
缘 起
今天,很高兴来到...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下页 末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