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無常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y
发帖数: 3668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遗教经
大家都贴经,我也来贴,就贴我N分钟前刚看的一段好了:
一僧志徹,江西人,本姓張,名行昌,少任仗;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
競起愛憎。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為第六祖,而忌祖師傳衣為天下聞,乃囑行昌來剌
師。師心通,預知其事,即置金十兩於座間。
時,夜暮,行昌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行昌揮刃者三,悉無所損。
師曰:『正劍不邪,邪劍不正;只負汝金,不負汝命。』
行昌驚仆,久而方蘇,求哀悔過,即願出家。師遂與金,言:『汝且去,恐徒眾翻害
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
行昌稟旨宵遁,後投僧出家。
一日,憶師之言,遠木禮覲。
師曰:『吾久念汝,汝來水何晚?』
曰:『昨蒙和尚捨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其惟傳法度生乎?弟子常覽涅槃經
,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
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
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
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
曰:『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
是常;此即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
師曰:『涅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為講說,無一宇一義不
A****a
发帖数: 274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杂阿含经卷一
五陰誦第一(1)
一(一)(2)
如是我聞(3):
一時,佛住(4)舍衞國(5)祇樹給孤獨園(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7),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
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8),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
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9)。如觀無常,苦(10)、空(11)、非我(12)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二)(1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當正思惟,觀(14)色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比丘!
於色正思惟,觀色(15)無常如實知(16)者,於色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惟,觀識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於識正思惟,觀識
無常者,則於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
受後有。如是正思惟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
a**u
发帖数: 8107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楞严经真伪之辨
☆─────────────────────────────────────☆
SeeU (See you) 于 (Thu Aug 5 00:28:26 2010, 美东) 提到: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节录)
自中唐以迄近代,千二百年间,楞严经备受禅讲之士的推崇,也成为后世行人认为必读
之书。但是怀疑者以此经所说与其他经论不符,认为伪造。他们所疑约有七点∶
(1)一般经论都说四大(地、水、火、风),或说五大(地、水、火、风、空),
或说六大(地、水、火、风、空、识)。而此经独说七大,于六大外又立「见大」,是
一切经所无。
(2)此经卷四辨六根功德中说(大正19·122c )∶「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
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此文在诸家疏释中无有
定解。《首楞 严经义海》云∶「!6樠师约三世四方具有五根五尘,成百二十。一一根
尘熏成十类众生,为千二百。(弘)沇师非之,(崇)节公是之。(洪)敏师于十二中
一一皆具十善成百二十。一一善用具十如是,成千二百。」子璇《义疏》卷四之二云(
大正39·886a)∶「如第一位,三世四方,宛...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4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ptdcdssqs/default.php
暇身勝過如意珠,如是得來只一次,
難得易失如空電,思後應覺世間事,
如同去揚純糠秕,故應晝夜求真實。
瑜伽我亦如是修,你欲解脫如是行。
此處講人身難得和壽命無常,先講人身難得。具足暇滿之人身非常昂貴,非常
難得,如以價值衡量則遠已勝過世間一切如意摩尼珠。法王如意寶所著之《忠言心之明
點》云:“難得此身如曇花,勝過萬寶具果義。”摩尼寶乃無價之寶,難以錢財來購買
,而人身則更加寶貴難得了。如此殊勝之人身,在無邊之輪迴相續中,的確是難以得來
的。無數大成就者,具大神通者,皆以神通現量觀察生生世世轉生人身的情況,發現確
實極為少有。今生得到此身只有一次,來世如何,我...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开示涅盘真实义
第二期是無我法印的開顯,第三期是涅槃法印的開顯:我曾這麼說,但大有 語病,容
易起誤會。要知三法印是依緣起的生滅與寂滅而說的,法印有三,生滅 與不生滅,卻
只有二義。性空大乘的空寂,是我空、法空,是人無我與法無我, 這自然是無我我所
的開顯。但一切法空,就是諸法寂滅性,這就是涅槃;在諸法 本空上,顯示諸法本寂
滅,所以空也就是涅槃寂靜印的開顯。在同一的性空中, 顯示無我與涅槃二義。這第
一、法印有三,生滅與寂滅只有二。諸法無我是遍通 的,從生滅邊說,無常是相續中
的非常,無我是和合中的非實。從寂滅邊說,無 我約所無說,寂滅約所無的當處說。
性空行,就是從無常的非實自性中,離自性 而見空寂。第二、在聖典中,涅槃是不許
擬議的。因為一切是有餘的,是世間的 [P192] ;如用世間的去作著相的描寫擬議,那
就必然要神化。他只能從無常無我中去體 現,要加以言說思惟,只能說空、無、非、
不、離。第三、無可說明中的說明, 不出二途:生死是此有故彼有;所以涅槃是此無
故彼無,就是無性空。無自性空 ,自性涅槃,這是用實有非有的空來顯示的。又,生
死是此生故彼生,所以涅槃 是此滅故彼滅,就是寂滅。以生滅...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11198
6
来自主题: Arizona版 - 张爱玲《中国人的宗教》
读张爱玲《中国人的宗教》 (2010-09-24 22:16:49)转载▼
标签: 张爱玲 中国人的宗教 道教 人道主义思想 杂谈 分类: 哲学、宗教和启蒙
某天,我和“世俗人道主义者”尼玛特、东亚系美国学生麦克(还不是人道主义者)在
哥大校园聊天。尼玛特是来自阿富汗的美国人,已经有包括哈佛在内的3个学位。计划
完成哥大的硕士之后,去欧洲读博士。在慨叹犹太、基督,伊斯兰本是同根生的诸教的
冲突后,尼玛特说:“你们中国人在宗教信仰上比西方人要包容和开明得多,中国将要
比西方人更容易接受人道主义思想”。 这个中国,是我甜美梦乡里的中国,将是宽容
的人道的信仰与现代民主制度完美结合了的中国。
但是,我们今天还徘徊在“人道”的大门外:当马克思主义信仰破灭以后,我们中国人
就象一群无所着落无所依附的幽魂,在东西方的广袤旷野中忙无目的的游荡。
我们要寻觅我们的根基和目标。我们去西方寻觅,那里有人类文明的成果,也是我们未
来的方向:民主、自由和人道主义;同时,我们也该回头去寻找那曾经被我们抛弃的我
们生命的根。甚至,我们应当抛弃东方、西方的区别,将人类的智慧汇集在一起,走向
未来。就象电影《阿...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涅磐以后
「如是焰摩迦!如來見法真實,住無所得,無所施設,汝云何言:『我解知佛所說法,
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無所有。』為時說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復問焰摩迦:「先言:『我解知佛所說法,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無所有。』云何今復言
非耶?」
焰摩迦比丘言:「尊者舍利弗!我先不解、無明故,作如是惡邪見說。聞尊者舍利弗說
已,不解、無明一切悉斷。」
復問焰摩迦:「若(有人)復問:『比丘!如先惡邪見所說,今何所知見,一切悉得遠
離?』汝當云何答?」
焰摩迦答言:「尊者舍利弗!若有來問者,我當如是答:『漏盡阿羅漢色無常,無常者
則是苦,苦者寂靜、清涼、永沒。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有來問者,作如是答。」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焰摩迦比丘!汝應如是答,所以者何?漏盡阿羅漢色無常,
無常者是苦,若無常、苦者是生滅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尊者舍利弗說是法時,焰摩迦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契經 五陰誦】
z**n
发帖数: 22303
8
了解福德
西藏德格有一個小王國,這個皇室的血脈在大約一個世代以前中斷了,所以現在已
經沒有德格皇室的後裔。大家都相信,德格一位非常重要的國王曾是偉大的西藏上師蔣
揚欽哲旺波的弟子。
曾有預言說,當他們兩人舉辦大法會時,蔣揚欽哲旺波應該要在法會當中把德格王
痛打一頓。時至今日,德格人甚至還會說,由於德格人沒有福報,所以那一天,德格王
的表現好到蔣揚欽哲旺波找不到打他的理由。因為根據那個預言,如果蔣揚欽哲旺波在
那天狠打了德格王,德格王室就能持續的傳承下去。
我之所以告訴你們這個故事,是因為這是了解「福德」的另一種方式。「福德」的
概念是非常廣大的。在佛教的某些派別裡,比如聲聞乘,他們沒有大乘佛教徒所討論的
有關「佛性」的概念,他們只談「福德」。
我發現有關「福德」的詮釋混合了許多文化上的差異。有人問過我:「累積福德不
是很自私嗎?」這是很有意思的問題。作為佛陀的追隨者,我們難道不是應該除去對任
何事物的執著嗎?我們怎麼會有積聚、儲存「定期存款」的這種心態呢?我們怎麼能夠
投資福德?
在討論這些問題以前,我們先談談「福德」的重要性,它的功能,以及它的作用。
「福德」或藏文的「康亞」只是個名...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论中关于业的讨论
應成派中觀
一. 無因論的業種自存說
應成派中觀的法義, 重點在於專講:「諸法緣起性空,不立一法、專破他法。」並自詳
是佛法中最勝妙的中觀,認為無人, 無其他法能比之更了義. 但是當他們自以為不立一
法時,其實已經是建立了「不立一法」的法了。
應成派中觀見的矛盾很嚴重,近代學者的代表者, 便是印順老法師. 近年多有大乘見道
之學人不斷質疑印順老法師的應成派中觀的邪見;評論他的法義不正確,都無法得到正
面的回應。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就只簡單地討論應成派中觀三個不能自圓其說的嚴重
問題所在。
第一個問題就是 :
『應成派中觀的思想是屬於業種自存的無因論』;雖然他們仍然承認業種是存在的,因
果律也是存在的,但問題是:當他們把執持業種的如來藏砍掉、否定之後,還有哪一個
心能執持業種?沒有了!沒有常住心持種,就會使得因果律成為虛妄說,就等於是在否
定因果律。可是因果律明明在法界中是存在的,關於這點就無法自圓其說了.
所以印順法師就發明了「意識細心說」。他們說「意識細心」可以來往三世、祂能持種
,但是這跟他們所崇尚之「原始佛教」的教典卻又大相衝突!因為他們所謂的「原始佛
教」不外乎四阿含的諸經啊!...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1191
10
来自主题: _BibleStudy版 - 11月罗马书查经-第13章
壹、內容綱要
【蒙恩後的社會生活】
一、對政府:
1.順服權柄――行善而不作惡(1~5節)
2.遵行義務――當納稅(6~7節)
二、對眾人――不可虧欠,反該愛人(8~10節)
三、對自己――儆醒、端正、披戴基督(11~14節)
貳、逐節詳解
信徒與政權(十三1~7)
論到基督徒對信徒團契之外的人應有的行為,必然會涉及基督徒與世上權柄的關係
──包括國家、省與市。本書信寫成之後的十年間,這關係變成非常敏感的問題。
教會的成員主要是猶太人的時候,這一方面的問題雖然存在,但不如後期困難。猶
太人在羅馬帝國的地位,受到一連串皇帝喻令的規範。其實,以這帝國的附屬國而言,
他們已經享有相當多特權。猶太社團具有 collegia licita(「合法協會」)的地位。
猶太人與外邦人種種不同的習俗,也都可以保存。羅馬人或許認為這些作法荒謬、迷信
,可是仍以帝國的法律加以保護,包括安息日律法,食物律法,以及禁止「雕刻偶像」
等。皇家的政策禁止猶太地的官長帶軍旗進耶路撒路聖城的城牆內,因為上面有皇帝的
像。按照猶太律法,外邦人踏入耶路撒冷聖殿的內院就是褻瀆神,要處以死刑,羅馬政
府同意這個猶太律法,即使(...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玉簫聲斷人何處 ?(转载)
玉簫聲斷人何處 ?
-- 談林徽因的《藤花前》與徐志摩的《偶然》二詩
廖鍾慶
一、
我對詩人林徽因的詩歌產生興趣起始於2000年年末。當時電視廣播劇《人間四月天 -
徐志摩的愛情故事》播出,裏面引入了她的幾首好詩。林徽因會成為一位詩人,劇中有
詳細的描述,那是1930年底徐志摩從酷寒的東北把患了肺結核病的林徽因接回北平醫治
和療養(據我的瞭解應該是1930年秋季),由於徐志摩的積極遊說,林徽因才開始由她
的建築專業跨向文學創作的領域。當然,演員周迅用她那甜美的嗓音朗誦那幾首詩(可
能是配音!),無疑地平添了幾許浪漫的情懷,這可能也是讓我特別注意到她的詩作的
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幾首詩都是她在1930年年底到1931年間初試啼聲的早期作品,帶點
文人雅士淡淡的輕愁,但作品的寫作技巧卻異常成熟,根本讓人看不出是一位初出道的
詩人所寫的,而字裏行間總散發出詩人的慧質蘭心與不沾凡塵的飄逸靈氣,這是我對她
的詩作的初步印象。
當時我手頭上並沒有她的《詩文集》,只能從網路上下載她的詩並列印出來閱讀。帶著
一些好奇和對劇情的真實性有一些疑惑,我也從網路上翻查林徽因以及徐志摩的資料,
意外地讀到林徽因與...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2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6.htm
下面是庄春江译的, 跟贴是 白化译的
问题就是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
庄春江译的 佛在这里是诸如来
白化本是 佛, 似乎是佛陀本身?
雜阿含296經[正聞本477經/佛光本334經](因緣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
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
如是,純大苦聚集。
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
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
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
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
倒。
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
、有、生、老、病、死、憂、...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见五蕴无常?
5.3 無常性
《念住經 》的「重誦 」,教導修習者去隨觀「生起的性質 」、「滅去的
性質」以及「生起和滅去兩者的性質」。37 與「內在、外在的隨觀」的教
導極為相似,這個教導的三個部分,代表一種時間上的進展─從觀
察現象生起的一面,到聚焦於這些現象的消失,最後在全面照見無常
的本然而達到極致。
根據多部經典,看不見現象的生起和滅去根本就是無明;而將一切
現象視為無常則能開啟觀智和見。38 洞悉五蘊或六入處的無常是「 正
見 」,從而直接導向證悟。39 因此,對於無常的直接體驗,的確代表禪
修智慧「力量 」的層面。40 這些經文明確顯示:發展對於一切現象無常
性的直接體驗,具有關鍵的重要性─正如念住「 重誦 」的這一部分
所預期的。相同的預期,也反映在注釋書觀智的架構中。這套架構詳
細說明:在證悟之道上,會遭遇到的各種關鍵性的體驗,在這些體驗
中,領會現象的生起和滅去的這一階段,是關鍵中的關鍵。41
================================================
37 此複合詞的譯法,可藉由它在 S III 171 的用法得到佐證,此經明確地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偶然言中》北戴河風雲 (二):胡春華行情看俏,王滬寧相安無事
按照中共政治慣例,官員若能參與同性質工作業務的小組,往往對於日後直升該業務領
域一把手有很大的優勢。胡春華此番能作為國務院系統的代表參與公開訪問學術界耆老
的北戴河行程,若能在十九大期間甚於幾年都持續下去,對於日後升遷黨建系統甚至國
務院系統的常委級領導,無疑都增添了一道有利的說帖。
作者:宋文笛
2018-08-09 / 自由時報評論網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514172
前文《北戴河風雲?:習近平是否真的後院失火?》提到,七月中旬多家海外華文媒體
傳出謠言,多名已退休的中共元老對於習近平的集權和個人宣傳極為不滿,即將在七八
月份的領導人赴北戴河避暑期間聯手發難,廢黜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和主管宣傳的政治局
常委王滬寧二人,並以現任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替代習近平擔任總書記(一把手),並以
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替代王滬寧擔任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儲君)。這波傳言於華文傳
媒傳了半個月之後,外媒《紐約時報》在七月底,《路透社》在八月初分別在不同程度
上跟進。筆者之前曾表示,... 阅读全帖
E*****m
发帖数: 25615
1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信徒常見邏輯謬誤列表 (ZT)
當你與別人討論,嘗試獲得答案或解釋時,你可能會遇到一些人犯上邏輯謬誤。這樣的
討論是無意義的。你可能嘗試向對手要求證據或提供其他假設,令你獲得更好或更簡單
的解釋。如果都失敗,可以嘗試指出你討論對手的問題。你可辨認他的邏輯問題以免深
究,以及可告知討論對手關於他的謬誤。以下是簡單介紹其中最常見的謬誤:
人身攻擊(ad hominem):拉丁語「向著人」的意思。辯者用人身攻擊來攻擊對手,而
不是在討論議題。當辯者不能用證據、事實或理由去維護他的立場,他可能透過標籤、
稻草人、罵人、挑釁及憤怒的人身攻擊方式來攻擊對手。
訴諸無知(appeal to ignorance / argumentum ex silentio):以訴諸無知作為某些
證據。(例如:我們沒有證據說神不存在,所以祂一定存在。又例如:由於我們沒有關
於外星人的知識,這表示他們並不存在。)對某些東西的無知,是與它的存在與否無關。
全知論據(argument from omniscience):(例如:所有人都相信某些東西,每個人
都知道的。) 辯者需要有全知能力以清楚每個人的信仰、懷疑或他們的知識。小心如
「所有」、「每個人...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緣起中道ZT
「緣起」,是《阿含經》中的重要教說,也是佛法所展現不共於外道最重
要的特色。佛陀揚棄了當時印度流行的「常見」(「有」)與「斷見」(「無」),如
實地觀察生命,
處「中」而說「緣起法」: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
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
憂悲
惱苦滅。」(《雜阿含二六二經》)
「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雜阿含五三經》)
「世間集」,是指煩惱的身心活動;「世間滅」,是指煩惱的止息,也就是解脫。從當
下的惱苦來說,煩惱的存在,有一定的因緣聚集,解脫,則是止息了造成煩惱的因緣條
件。所以
可以說,緣起法是由煩惱通往解脫的橋樑。從生命的展現來說,所謂「緣起法」,是世
尊洞悉
了生命流轉(升起)的過程,同時也說明了還滅(止息)的開示。
因緣條件,是錯綜複雜的。依「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定義來看,一切的存在,
都是因緣條件的相依存在,而「無常」,是這樣相依存在的必然結果。在錯綜複雜的因
緣條件
裡,不會有「...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见五蕴无常?
不知道你的實際想問什麼,說說我的個人觀點
要通過“無我”達到“無常”, 這裡的“無常”不是“無常想”,
應該也不是欲界禪定中所觀到的粗大和細微的所謂的“生滅”, 雖然那也是
在現階段的實相的詮釋, 雖然是不全面的, 因為“定”不夠強, 是所謂"幹觀"。
達到三摩地的定境出來的觀, 才是比較“全面”的。。。
所以禪那很重要, 或許要完全脫出欲界到色界禪定才能掙得禪那?
也就是說5蓋基本滅除。(?)就是用色界定的喜樂可以作為糧食而不需要欲了,
可以善用無我的觀念(1), 越到後來, 達到喜樂的過程越短, 但是不能沉迷於
這種定鏡當中, 要出來修觀才行(2)
雜阿含這麼說的
(七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汝等比
丘當觀察於色,觀察色已,見有我、異我、相在不?」
諸比丘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無我,無我者則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若苦者,彼一切非
我、不異我、不相在,當作是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觀
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已,於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18
你必須儘可能簡單,只是跟著受覺,不要去想它的生滅,不要去想它是苦還是無我,
是名法還是色法。不要思考,如果你能專住所緣境很長一段時間,它會自動出現,直覺
的。你不能談論「這是什麼」,你也不能談論無常。禪修時,你不能思考無常,因為當
你體驗到無常時,無常是不能談論的,你去想它時,它已不在那裡。這是當你禪修時,
為什麼你不能說:某種東西生起又消逝,這是無常。因為當你起了這個念頭,你已不再
禪修了,你在思考,你又落在世俗諦裡。
當你禪修時,這種事會一再發生,因為我們習慣於思考和分析。我們認為:只有當
我們思考某些事情時,我們才能了解它。我們去思考、分析和了解,這種事一再發生,
當它發生時,去觀察它,並且心中默念「想、想」。即使「想」也是一種名法、一種想
法;當你想「這是色法」時,這也是一種思維;如果你想:這東西生起又消失,這是無
常。事實上,這是另一種思維。
去觀察在你心裡生起的念頭,你越是能觀察你心中生起的念頭,你越能把他們放下
。這些念頭不會立刻消失,要使念頭消失非常困難,但是漸漸的,你心中生起的名法會
慢慢消失,然後,沒有名法在你心中生起。此時你可以直接觀察所緣境,並且
a*****y
发帖数: 33185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四谛--Wiki
四谛
四谛(巴利文:cattāri ariyasaccāni,梵文:catvāri āryasatyāni',又称四
真谛[1]、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佛陀一代时教之基本教法,南传
佛教的基本教义[2]。其中“谛”原义是事物的内在含义或者意义,在佛教中用来翻译
梵语“Satya”,意思是真实无谬的道理[3]。
目录
1 四聖諦
2 苦谛
3 集諦
4 滅諦
5 道諦
6 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7 四谛十六行相
8 參考文獻
四聖諦佛陀悟道後最早傳授的真理:“苦、集、滅、道。”又稱四真諦、四正諦[4]。
佛教不管支派如何衍流,必根本依據四諦,否則將非佛教。
四谛概括了两重因果关系: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
的因果。這是從表面現象到深層原因的逆推過程。反過來說,就是修道除惡、滅貪嗔癡
,就可以避免痛苦,脫離輪回。
释迦牟尼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5],即为憍陈如等五位贤者宣讲了四圣谛,五人
各有所证悟,而求出家成为五比丘僧[6]。
苦谛参见:三苦、八苦及五蕴
苦谛(Dukkha):根據對現實的深刻觀察,佛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
、愛別...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0
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如來藏之研究〉:「依照一般人的想法,人生的升天界,墮
地獄, 此死彼生,必須有一主體的『自我』。……因為一般眾生的根性如此,對無常
無我 的甚深義理不能信受,佛陀為了隨順眾生的心境,使其接受佛法,次第引導,令
得佛法的功德,因此方便說如來藏。……一般人的看法,涅槃解脫,是從生死輪迴而得
解脫的,這比如人從牢獄裡放出獲得自由一樣 。因為有這麼一個人,才說有牢獄與自
由,如無此人,則根本無牢獄與自由可說 。所以,如把生死與涅槃的二問題聯繫起來
,而貫攝這二個問題的,似乎非是常、是我不可。佛說如來藏的目的,也即適應這一類
眾生,解決這一問題。……佛說如來藏的意趣,主要使不信無常無我的人來信受佛法,
達到佛法化度眾生的目的, 使之踏上正路,進入佛法的甚深處。」
.^ 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如來藏之研究〉:「因為,如來藏即是一切法空性──
法無我性的異名。釋尊為了化度一般執常執我的眾生,使其信受佛法,進而趣向一切法
空的真義,因此方便說如來藏。如來對如來藏的抉擇,『楞伽經』說得非常明確。……
現依『楞伽經』為準,以一切法空性為如來藏說,則如來藏始能與性空無我的一切教說
...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ZT
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如來藏之研究〉:「依照一般人的想法,人生的升天界,墮
地獄, 此死彼生,必須有一主體的『自我』。……因為一般眾生的根性如此,對無常
無我 的甚深義理不能信受,佛陀為了隨順眾生的心境,使其接受佛法,次第引導,令
得佛法的功德,因此方便說如來藏。……一般人的看法,涅槃解脫,是從生死輪迴而得
解脫的,這比如人從牢獄裡放出獲得自由一樣 。因為有這麼一個人,才說有牢獄與自
由,如無此人,則根本無牢獄與自由可說 。所以,如把生死與涅槃的二問題聯繫起來
,而貫攝這二個問題的,似乎非是常、是我不可。佛說如來藏的目的,也即適應這一類
眾生,解決這一問題。……佛說如來藏的意趣,主要使不信無常無我的人來信受佛法,
達到佛法化度眾生的目的, 使之踏上正路,進入佛法的甚深處。」
.^ 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如來藏之研究〉:「因為,如來藏即是一切法空性──
法無我性的異名。釋尊為了化度一般執常執我的眾生,使其信受佛法,進而趣向一切法
空的真義,因此方便說如來藏。如來對如來藏的抉擇,『楞伽經』說得非常明確。……
現依『楞伽經』為準,以一切法空性為如來藏說,則如來藏始能與性空無我的一切教說
...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24893
22
https://hk.news.yahoo.com/%E9%BB%83%E4%B9%8B%E9%8B%92%E7%B5%95%E9%A3%9F%E8%
B6%85%E9%81%8E100%E5%B0%8F%E6%99%82-%E5%AE%A3%E4%BD%88%E5%81%9C%E6%AD%A2%E7%
B5%95%E9%A3%9F-075155964.html
Joe
7用戶喜歡這個評論請登入以表示贊賞請登入以表示不贊賞0用戶不喜歡該評論
Joe • 1小時4分前 舉報
What? Only 4 days? In spite of guzzling down glasses of glucose
everyday, he can't take it any longer and calls it quits? Thousands of HK's
citizens lost a lot of income and many lost their livelihood because of this
despicable idiot...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马哈西尊者说无常
十四、無 常
除了涅槃之外的實相──名與色,一開始並不存在。每當有因出現,它們就會生起
,生起後它們就消失。因此,我們說名與色的實相為無常。以看為例,開始時沒有「看
見」,但如眼根完整,對象生起,有了光線,注意力被吸引,如這四個因素同時發生,
那麼就有「看見」。一旦生起,隨即消失,不再有。因此我們說看是無常。要一般人知
道看為無常並不容易,聽則比較容易了解。開始時並沒有聽,但如耳根完好,聲音產生
,沒有阻礙,注意力被吸引,如這四個因素同時發生,那麼就有「聽見」。它生起,然
後消失,不再有。因此我們說聽是無常。
現在你聽到我講話,你聽到一個接一個的聲音。一旦聽到它們,它們就消失。聽,
「聲音(sound)、聲音、聲音」。當我說s,你聽到,接著它就消失。當我說ound,你
聽到,然後它消失,這是它們的生滅。對其他的心物現象也是這樣。它們生起和消失。
看、聽、嗅、嘗、觸、想、彎、伸、移動──全部都生滅。因為它們不停的消失,我們
說它們無常。
在這些名色的生滅之中,心識的消失非常清楚可知。假如在觀注上升、下降時,你
的心胡思亂想,你觀注胡思亂想。當你觀注它時,胡思亂想的心不再有
r*****g
发帖数: 478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今天的问题
谢谢。。网上找了几个版本。。这里是其中一个。。先好好看看
http://furuzen.com/rchgk/anban17.htm
安般品之一
(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鉢。將羅雲入舍衛城分衛。爾時。世尊右旋顧謂羅雲。汝今當觀色為無常
羅雲對曰。如是。世尊。色為無常
世尊告曰。羅雲。痛.想.行.識皆悉無常
羅雲對曰。如是。世尊。痛.想.行.識皆為無常
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此有何因緣。今方向城分衛。又在道路。何故世尊而面告誨我。今宜當還歸所在。不應入城乞食
爾時。尊者羅雲即中道還到祇桓精舍。持衣鉢。詣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專精一心。念色無常。念痛.想.行.識無常。爾時。世尊於舍衛城乞食已。食後在祇桓精舍而自經行。漸漸至羅雲所。到已。告羅雲曰。汝當修行安般之法。修行此法。所有愁憂之想皆當除盡。汝今復當修行惡露不淨想。所有貪欲盡當除滅。汝今。羅雲。當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護心。已行護心。所有憍慢悉當除盡
爾時。

发帖数: 1
25
请问上师:
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建立的佛國淨土,那它還是屬于無常的外器世界嗎?會有
成住壞空嗎?
上师回答:

上師回答:極樂世界有了義和不了義的。了義的極樂世界是究竟的,是勝義谛的極
樂世界,它是遠離遷變的,不是無常的,沒有成住壞空,跟我們的自性、佛性是一體的
。不了義的極樂世界有成住壞空,它是無常的也是遷變的。
佛在《無量壽經》裏講的極樂世界,是爲了引導猩v的,是根據世人的境界而
講的。極樂世界在十萬億佛土之外,是極其殊勝的一個世界,比我們的娑婆世界稍微高
一點,外器世界由珠寶構成,内情猩际锹}人,沒有凡夫。在那裏心想事成,想什麽
有什麽,想什麽來什麽。詳細的就不講了。
此極樂世界是有遷變的,有成住壞空——有形成,也有毀滅,内情猩彩峭瑯拥模
m然全是聖人,但是境界不同。比如一地菩薩,或者阿羅漢,内心還有業障、所知障
等。從這個角度來講,此極樂世界是無常的,有成住壞空。
究竟勝義谛的極樂世界,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心淨則土淨——心清淨了,土就清淨了
,當下就是極樂世界。這是從我們自性清淨的角度講的,它沒有成住壞空,也不是遷變
和無常的。
g**1
发帖数: 10330
26
社論-欣聞大陸推動常態的對台採購機制
2011-11-27 工商時報 【本報訊】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在日前的記者會中表示,支持並鼓勵大陸企業建立直接、常態
、穩定的對台採購機制。我們認為,該項機制的推動建立,對兩岸經貿關係的穩健發展
頗有助益,比以往偶發性、鑼鼓喧天式的「省長採購」,更能深入人心,值得各方樂見
其成。
 今年下半年,雖然大陸書記、省長的訪台活動,為避開台灣大選而暫停、沉寂了
,但從國台辦發言人的表述中,可以了解到,兩岸經貿持續深化發展的勢頭,並未隨之
停頓下來。
 根據該發言人的說法,大陸供銷總社及下屬企業,福建超大集團、上海水產集團
、大陸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等,已多次與台灣中南部縣市農會、合作社等農民組織、
農產品貿易企業及基層農戶,開展對接洽談,建立了較好的合作關係。其中,福建超大
集團已在雲林縣投資設立公司,並正逐步推動在高雄、台中、台南、屏東設立子公司。
 這些舉措,在新聞熱度上雖不如「省長訪台」,但其對兩岸經貿關係所發揮的深
化、鞏固效果,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國人可以期盼,透過這種常態性採購機制的建立與
發展,將來台灣生產的農漁...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7
敬錄自《中觀四百論廣釋──句義明鏡論》 聖天菩薩 造頌 法尊法師 譯頌
索達吉堪布 著疏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guansblgs/default.php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戊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門斷除樂執顛倒之方便)分三:一、於粗身修苦
之理;二、佛說身苦之理;三、修習行苦之理。
己一、(於粗身修苦之理)分三:一、略說保護具苦之身;二、廣說修苦之理
;三、破除樂有自性。
庚一、(略說保護具苦之身)分二:一、明身雖為苦器亦應保護之理;二、斷
除過分貪身。
辛一、(明身雖為苦器亦應保護之理):
雖見身如怨,然應保護身,
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雖然見身猶如怨仇是眾苦之源,然而...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8
继续, 嘿嘿, 从庄春江庄老的翻译, 可以引出另外一个议题, 那就是
缘起的生和有的问题, 为啥用有机的东西去形容5晕的特性, 而不是无机的利刀。
印顺大师在他的中觀論頌講記--觀因緣品第一有这样一段解释
----------------------------------------------------------------------------
------
『有』『生』,我常用存在現起來解釋的;有是存在,生是現起。似乎 前者的範圍廣
,顯在的,潛在的,都是有。後者只是存在中一分現起的。但 據龍樹的正見看,存在
的有和現起的生,二者的範圍,到底是同一的。意思 說:凡是存在的,就是現起的;
沒有現起的存在,等於沒有。一般人以為甲 功能存在而沒有發現;其實,有甲功能存
在,等於甲功能的現起。不能甲功 能存在而沒有現起。他們的意境中,是近於因中有
果,而不是直觀法法的當 體,與法法的相依相成。中論的本義是現起即存在。這生起
即存在的緣起法 ,自然有顯現或隱微的,有我們所從來沒有發見的。『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 彼生』,其實同是緣起,沒有有而不是生的。生是因緣的生起,有是因緣的 存
...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來藏思想ZT
從經典上來說,《華嚴經》是含有如來藏思想的最早經典。《法華經》、《維摩詰所說
經》,
也都有含蓄的如來藏說。而明確地表現出如來藏思想特色的,是《如來興顯經》、《大
哀經》、
《如來藏經》、《大般涅槃經》(前十卷)、《大雲經》、《大法鼓經》、《央掘魔羅
經》、《勝鬘經》、
《入楞伽經》、《不增不減經》、《無上依經》、《勝天王般若波羅密經》、《大乘密
嚴經》等。論
典方面,則以《寶性論》、《佛性論》、《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為代表。《大乘起信論
》與《楞嚴
經》,也是表現如來藏思想的經論,素為國人所熟悉,但或有懷疑這兩部經,是出自於
中國論
師的「偽作」。現在從這些經論中,嘗試歸納出四點,來說明如來藏思想的特色:
一、以通俗的譬喻說明為基礎:《華嚴經》以蓮實藏在蓮花中,待花謝了,蓮子(比喻作
如來)才會出現在蓮台上,來作譬喻說明。《大法鼓經》引用《法華經》的「化城喻」
、「窮子
喻」來說明。《大般涅槃經》以五味來說明佛性。《央掘魔羅經》以《雜阿含經》中,
央掘魔
羅持劍追殺釋尊,釋尊所作的譬喻說為根據,作進一步地發揮。《如來藏經》更以萎華
(凋謝
的蓮花)有佛、蜂群繞蜜、糠糩粳糧、不淨處真金、...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從來就沒有說一切法空
大般涅槃經《獅子吼菩薩品》之一: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凡愚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
者見空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桀。乃
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即是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
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恆,無有
變易。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
,不見於我。以是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
佛性。
===
佛陀明白開示 : 『 凡愚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凡就是指凡夫啦, 就是斷不了
我見, 証不了初果的人, 如同所有六識論者, 執於一切法空, 永不脫斷見, 常見.
m*********e
发帖数: 533
31
全球一盤棋:漫談2018年的中美博弈(中)
美元的流動、流量、和流向
經濟的要訣就是貨幣需要流動。根據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的理論,只要貨幣流動起來,
就會造成經濟繁榮,反之則進入蕭條。
美國的金融操作就是根據凱恩斯的理論來實踐。美聯儲用低利息促進美元的流動,用量
化寬鬆控制美元的流量,用升息來控制美元的流向,「華爾街」在每一個過程都可以套
利,這其中匯率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特別需要專業的技巧。
我們綜合美國的金融操作就不難發現,美元的流動、流量和流向是最關鍵的三個要素,
要想打破美國對全球的金融操作就必須在這三個要素上下功夫,而這正是中國正在進行
的。
中國的對策和陽br />
美國家大業大、科技發達、財大氣粗,做生意本來就佔上風,何況後面還有強大的軍隊
。所以在商業貿易上美國對付小國綽綽有餘,無往不利。美國不但可以玩弄商業規則,
而且逼不得已還可以耍賴,定一套國內法強詞奪理來治你。最後,萬不得已,還可以出
動軍隊讓你屈服或者乾脆消滅你,譬如伊拉克。
美元霸權橫行世界數十年,衝鋒陷陣,所向無敵,每次貿易戰美國都賺得盆滿缽滿,直
到今天碰到中國這個對手。這次是真正遇到麻煩了,我們來稍微分析...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無量壽經解>> 摘抄(2)
Excerpts from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解>> 簡 稱
<<大乘無量壽經解>>
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種修福善,求生淨
剎。
右經八句,實為全經之總結,淨宗修行之綱要。世尊此會所說之長行,於此告終。故知
此八句,實為淨宗之末後句,全經之結束語也。此八句理事齊彰,正助並顯。如來秘藏
,和盤托出。首云「常念不絕」者,「常念」首指常念本經。如本經《往生正因品》中
,劈頭第一句便云:「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正是
此處「常念不絕」之意。《非是小乘品》云:「於此經中,生導師想」又《受菩提記品
》云:「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眾生,於此
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為他演說……彼人臨終,假使三千大千世
界,滿中大火,亦能超過,生彼國土。」世尊悲心無盡,普攝無餘,故頻以持念本經為
勸也。世尊力勸持念本經者,蓋經中所宣正是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無上大法。行人但
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萬修萬去。故知行人受持此經者,即應依教奉行,
如佛訓誨,真為生死,發菩提心
Y**u
发帖数: 5466
33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Fri Aug 12 14:12:59 2011, 美东) 提到:
原始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始佛教指的是“基礎的佛教”,又稱「初期佛教」,係指釋迦牟尼在世時的佛教。佛
入滅後一百年部派根本分裂之前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此時已經受到佛陀本生故事
的影響,蘊含佛教分裂的遠因。至於被稱為小乘的部派佛教及後續的大乘佛教、祕密大
乘佛教(或稱金剛乘、密續乘)則是屬於“發展的佛教。”
詞語釋義
最早使用這個分類法的,是日本的佛教學者,如日本《廣說佛教語大辭典》對於“原始
佛教”定義如下:「相對於後世發達之大乘佛教,指釋尊在世時代至二十部派開始分裂
前之佛教。此時代之經典,包含佛教教說最古之原型。原始佛教一詞,係依明治以後佛
教研究者而使用。」日本學者對於這個詞的定義尚有爭議。
最新的觀念為烏帕沙瑪比丘在《相應菩提道次第》所提出“原始佛教”这个概念,指的
是釋迦牟尼在世時的佛教,此時教法一味合和無諍。佛入滅後一百年部派根本分裂之前
的佛教稱為...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解脱的原理——慈诚罗珠堪布
聲聞人從行、住、坐、臥當中去如實的觀察我們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是無常、空;
他如實了知色身非我、非我所,色身是無常、空;如實的了知我們這個見聞覺知的心--
也就是識蘊…是無常、空,是變異法,所以他斷了我見,斷了我見之後再把這個自我的
執著修除掉,然後他成為阿羅漢;成為阿羅漢後,我執斷了,三界的貪愛也斷了,捨報
的時候就不再受生,不再投胎,蘊處界就全部消失不見了,這叫無餘依涅槃,簡稱無餘
涅槃,這樣就是解脫果修証完成。
蘊處界就全部消失不見了,這叫無餘依涅槃,簡稱無餘涅槃,這樣就是解脫果修証完成。
蘊處界就全部消失不見了,這叫無餘依涅槃,簡稱無餘涅槃,這樣就是解脫果修証完成。
蘊處界就全部消失不見了,這叫無餘依涅槃,簡稱無餘涅槃,這樣就是解脫果修証完成
f****2
发帖数: 311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死心切的默庵法師
默庵法師(1839~1902),字真源,號上仁,晚號默庵,是近代南嶽著名高僧。太虛大
師讚其曰:「默庵法師乃湘僧近百年來最有學行者,尤善天台、慈恩宗義。慈恩宗義重
光震旦,公與默庵法師為力亦多也。」亦有譽其為「衡山僧林之瑰寶」者。民國刊行之
《海潮音》及今人所著之《湖南佛教史》、《湖湘文化名人衡陽辭典》 等均載其事迹。
法師系湖南衡陽人,生於清宣宗道光十九年,俗姓周。其父學儒,不幸早逝。法師幼年
聰穎敏捷,讀書一目數行,作文出類拔萃。行年十七,嘗到衡陽雁峰寺求學,某日抄《
金剛經》,至「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句,倏然有出世想。咸
豐七年(1857),母親催促法師娶妻成家,其悄然逃往衡山南峰寺,禮普照禪師剃度出
家,傳承湖湘乘雲宗為第三十五世。據其所著《清僧紀略》載:其師普照禪師,號無量
,衡州清泉(今衡南縣)朱氏子,道光間禮元應禪師出家,苦行精進,具大辯才。
咸豐八年(1858),法師具戒於南嶽福嚴禪寺翠庭上人。後聞祝聖寺量禪師法席甚盛,
往受心印,接法臨濟宗為第四十代。越明年,法師又參法雲和尚於郴州。據《清僧紀略
》載:法雲和尚系郴州蘇仙嶺長老,有至行,曾於道光...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见五蕴无常?
這種 無常應該是如何如何的, 應該有後續要接著觀察的“objects”, 可以和前面的
無常連載一起, 應該觀這樣的現象, 就是體驗無常, 無常後面有苦, 能不能連上?
這樣的觀無常是比較正確的。。。。這才是佛陀要我們觀的。。。。
如果我有這種想法,對這種思維的判斷是這樣的
以上全部的思維都是紮染產生出來無用(甚至是反作用)的垃圾, 禪修絕對不能抱著
這種attitude, 為什麼, 因為太想讓“事情”發生了,先入為主了, 太緊繃了
f******d
发帖数: 6361
37
http://caochangqing.com/big5/newsdisp.php?News_ID=2459
動全美殺女兒案為何判無罪——凱西案分析
曹長青
佛羅里達州25歲單親母親凱西.安東尼(Casey Anthony)涉嫌在2008年殺死兩歲女兒科
麗案,是繼球星辛普森涉嫌殺妻案之後,最吸引全美、乃至國際媒體關注的大案(中國
媒體也有很多報導)。此案自三年前就被媒體一路追蹤報導,最近在連續30天開庭審理
、91個證人出場後,絕大多數媒體評論員、司法專家、普通民眾都認為是凱西殺害了自
己的女兒。判決前一天的各種網路民調顯示,認為凱西“有罪”的在77%到87%之間,
可謂輿論一面倒。
簡單概括來說,一級殺人罪是事先蓄謀的故意殺人;二級殺人罪是故意殺人,但沒有事
先計劃;三級殺人罪是意外殺人。凱西案被控一級謀殺罪,在佛州可被判死刑。
但5日下午12名陪審員作出裁決:凱西被控的殺人罪全部都不成立!一級、二級、三級
殺人罪全部“無罪”。只是被控的其他四項“對警方撒謊”被判有罪。對謀殺案的“有
罪”或“無罪”的判決,必須是12個陪審員一致通過,任何一個陪審員不同意,裁決都
不成立。
這個判決...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8
無餘涅槃是「無餘」個甚麼?
一不信有無餘涅槃!二不知無餘涅槃是「無餘」個甚麼?
諾,就優待你一次吧!業種如來藏一題暫歇一回;看清楚,只是一回!
底下兩題就請您好生想想先吧!反正認真算來,兩題本自亦是同一題!
●到底有沒有小乘阿羅漢所證之「無餘涅槃」?
●若沒有,斯則經上所說有誤!然「無餘涅槃」見於經論處處, 非有誤也!
●若有,無餘涅槃的無餘,到底是在「無餘」個甚麼?
經論皆說:無餘者,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生滅緣起法,「盡滅無餘」!
●到底有沒有「阿羅漢滅盡五蘊十八界,證無餘涅槃」?
●到底無餘涅槃的無餘,是「無餘」個甚麼?
ps.
●五蘊十八界既然盡滅,為何不是斷滅?( 為何佛教涅槃不同於斷見外道?)
●阿羅漢證無餘涅槃;
無餘涅槃中,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一切生滅緣起虛妄法,無餘盡滅!
能生五蘊十八界之如來藏識卻是本自不來不去,不生不滅,如如獨存!
此即大般涅槃經所說「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現前!」
亦即小乘雜阿含所說「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乃名涅槃!」
●小乘阿羅漢須滅盡十八界一切生滅緣起虛妄法,方得證入無餘涅槃!
...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來藏思想ZT
三、不空如來藏:《般若經》說,一切法如幻如化,本性空寂。龍樹菩薩的《中論》,說
一切法無自性空。屬於比較後期集出的《大品般若經》說:「若新發意菩薩,聞是一切
法皆畢
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心則驚怖。為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說)生滅者如化,
不生
不滅者不如化。」這表示了《般若經》,在普及化中的契機適應。龍樹菩薩以後的大乘
佛法,
主張「有異法(指煩惱等)是空,有異法(指涅槃的境界)不空」的思想高漲,成為當
時,
以及往後大乘佛法思想的主流。主張一切法空的思想,遭受訶責與批判,反而被認為是
不了
義說。如來藏說是持這樣的立場,瑜伽大乘的思想也是如此。如來藏說,既承襲了如來
有常、
樂、我、淨四德,就更進一步地主張,即使是在胎藏中的如來,也是常、樂、我、淨。
如來
藏是實有的,不可以說是空的。能空的,只是覆蓋在如來藏上的煩惱。所以《勝鬘經》
說,
有「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不空如來藏,過於恆河沙,不離
、不脫、
不異:不思議佛法」(《大正大藏經》一二‧二二一下)。「空如來藏」是指可
以脫離的煩惱,
就像如來寶珠上的塵垢一樣,抹去後就沒有了。「不空如來藏...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0
大乘密嚴經簡捷的告訴行者賴耶識與修行的關係 :
佛說如來藏,以爲阿賴耶 :
《大乘密嚴經》卷3:
「佛說如來藏,以爲阿賴耶;
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
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
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經文語譯:
【佛陀所開示的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佛門內外許多的的知識們,都不能知道.「如
來藏就是阿賴耶識」如此甚深的義理。十方諸佛所證如來無垢識,其實就是由因地時的
阿賴耶識輾轉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賴耶識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後的如來無垢識的過程
,就顯示出阿賴耶識心體就是如來無垢識心體,是沒有差別的;就如同將黃金打造成金
指環的過程,金指環是由金體輾轉打造而成,金指環還是原來的金體,所以金體與金指
環體是沒有差別的。】
行者在因地時證得阿賴耶識,雖然能觀見阿賴耶識體如同黃金一樣的清淨無染,但卻
是函藏著無明貪愛等業種、函藏著七識心所相應的不淨種、所知障隨眠…等,所以透過
福慧雙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賴耶識體中的所有不淨種子修除淨
盡、把阿賴耶識體中所有一切法種都全部證得,成爲如來無垢識而成就佛道。過程如同
在找到黃金以後,把黃金打造成金指環。所以經文中的「金」是比喻阿...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24594
41
每次大型足球賽事的舉世狂歡之中,中國球迷是痛並快樂的一群。作為純粹的看客,
他們在為心儀的球隊加油吶喊的同時,卻有著一種狂歡過後的失落。 其實,足球與中
國歷史淵源頗深 ..
每次大型足球賽事的舉世狂歡之中,中國球迷是痛並快樂的一群。作為純粹的看客
,他們在為心儀的球隊加油吶喊的同時,卻有著一種狂歡過後的失落。
其實,足球與中國歷史淵源頗深,這項邉幼钤缙鹪挫段覈鴼v史上的戰國時代。當
我們歷史上那些國產球星在球場上鬧得歡、踢出花的時候,梅西、C羅們的祖先或許還
不知道足球是圓的還是方的。
漢武帝:看球踢球還評球
秦統一六國後,足球(蹴鞠)邉右欢仁ナ袌觥N鳚h建立後,又重新走向興盛,這
主要得益於皇傢貴族的推波助瀾。而推動這項邉哟筇げ桨l展的,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
的老子———劉太公。
劉邦稱帝之後,把父親劉太公從老傢接到長安城的未央宮裡生活。但劉太公顯然對
這種混吃等死的生活不滿意,因此悶悶不樂。原來劉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層,娛樂活
動離不開鬥雞,更愛踢上兩腳球(蹴鞠)。於是,劉邦就下瞭一道聖旨,在長安城東百裡
之處,仿照原來沛縣豐邑的規模,造起瞭一座新城,把原來豐邑的居民全部遷往新城,...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7190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臺北免費無線上網
https://cg2010studio.com/2013/01/25/%E8%87%BA%E5%8C%97%E5%85%8D%E8%B2%BB%E7%
84%A1%E7%B7%9A%E4%B8%8A%E7%B6%B2-taipei-free-wifi/
臺北免費無線上網 (Taipei Free WiFi)
2013 年 01 月 25 日
沒有智慧手機而有平板電腦的我,一直都是使用免費的WiFi上網,出門在外時常在公共
區域如郵局和捷哒咀PE-Free WiFi上網,現在連公車上都有TPE-Free WiFi了!
剛查了資料才發現,公車上設有TPE-Free WiFi已經不是新鮮的事兒,只是今晚搭乘74
號公車,才赫然發現有TPE-Free WiFi的標誌,原來這路線的公車改裝,除了有TPE-
Free WiFi可以上網之外,連後門都設置悠遊卡感應機,讓想在後門下車的乘客不用再
跑到前門刷卡!這種改變讓我相當興奮呢~台北公共設施真的是越來越方便!
Taipei Free WiFi (3)
今晚要去師大夜市找難得來台北玩的國中同學,由於我不能3G上臉書,突然在車上發現
有TPE-Fr...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3668
43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并不是原创哦~~
《雜阿含經265 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阿毘陀處恒河側。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
如恒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如是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
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
色無堅實故。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
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
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
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諸比丘,譬如春
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
: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
n**********a
发帖数: 438
44
敬錄自《入菩薩行論廣解》 寂天菩薩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7
苦害有諸德,厭離除驕慢。
悲愍生死眾,羞惡樂行善。
再來說說痛苦的功德:痛苦能讓人們生起厭離心,遣除傲慢的心態,對眾生萌
發大悲心,羞恥作惡而樂於行善。
苦難對我們修行是有幫助的。有人覺得苦害是安樂的違品,因而不願意接受它
。但這只是一種膚淺的看法,對將之轉為道用的人來講,苦難會顯露出功德和利益的一
面。讀過《本生傳》的人都知道,佛陀當初萌生出家之念,也是因為四門出遊見老死病
之苦,而頓然生起出離心;蓮花色比丘尼因頻頻受苦而厭離人世,出家後一心修道,終
證阿羅漢果;米拉日巴尊者、虛雲老和尚等高僧大德,無不是經歷了難忍的磨難,方才
獲得無上成就。
所以說,我們遇到苦難時,若能將其轉為道用,就會成為修行的助緣,...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
自在森林 - 黄国达
甲:您目前如何修行?有沒有修止觀或四念處的法門?
乙:我沒有修止觀或四念處,修行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來修,止觀或四念處
還是生滅心,不能見到不生不滅的佛性,要明心見性就要用「真心」來修。
甲:你所說的「真心」怎麼修?
乙:我用「無相拜佛」、「無相念佛」來修,不用任何形相來拜佛、念佛。
甲:拜佛、念佛不就是形相嗎?如何說是無相?
乙:無相就是一念不生,如同參話頭,念頭未生前是無相、是真心,念頭生起是有相、
是妄心。
甲:你現在是有相還是無相?
乙:我現在是有相。
甲:怎麼到達無相?
乙:我在修「無相拜佛」、「無相念佛」很專心的時候,就可以體驗到無相。
甲:你體驗到無相,對你的身心有什麼幫助?能否降低煩惱?
乙:可以啊!
甲:以我的淺見,你的體驗是「無分別定」的可能性居多,並沒有「見法」的智慧。
乙:一念不生、如如不動就是不生不滅的常住真心,這不就是明心見性嗎?
甲:見法性是看清一切法緣生緣滅、空寂如幻而不疑不惑,不是有時見、有時不見,而
是沒有錯覺和執見,時有時無的那是定。禪宗六祖大師說:「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可見,重...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46
敬錄自《入菩薩行論廣解》 寂天菩薩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7
苦害有諸德,厭離除驕慢。
悲愍生死眾,羞惡樂行善。
再來說說痛苦的功德:痛苦能讓人們生起厭離心,遣除傲慢的心態,對眾生萌
發大悲心,羞恥作惡而樂於行善。
苦難對我們修行是有幫助的。有人覺得苦害是安樂的違品,因而不願意接受它
。但這只是一種膚淺的看法,對將之轉為道用的人來講,苦難會顯露出功德和利益的一
面。讀過《本生傳》的人都知道,佛陀當初萌生出家之念,也是因為四門出遊見老死病
之苦,而頓然生起出離心;蓮花色比丘尼因頻頻受苦而厭離人世,出家後一心修道,終
證阿羅漢果;米拉日巴尊者、虛雲老和尚等高僧大德,無不是經歷了難忍的磨難,方才
獲得無上成就。
所以說,我們遇到苦難時,若能將其轉為道用,就會成為修行的助...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这里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歌吗
不知道,十二少知道否?
这篇写得好,支持一下 :)
善用時光勤行善利
證嚴法師說故事 - 善用時光,勤行善利
時間的流逝代表生命的縮短,而且人生無常,歲月不待,普賢菩薩說:「是日已過,命
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我們應
好好利用時間,最近我常說分秒不空過,步步要踏實。
佛世時代,有四位兄弟都是婆羅門教徒,他們精進修持,因此也都具足神通。有一天,
四兄弟聚在一起談論生死大限時,發現四兄弟共一業報,將會在同一時間內死去;但他
們很有自信,認為有能力逃脫這大限的來臨。
於是即各自計議,一位說:「只要我飛上須彌山頂,躲在兩座山之間,既看不到天也踏
不到地,這樣就可逃脫。」另一位說:「我升到虛空上去,腳不著地,不受他物的抬舉
也可免難。」第三位說:「我想潛到海底去,海闊水遼,無常之神便奈何不了我。」最
後一位說:「我要到喧鬧人多的城市裡,無常鬼找不到我,自會去找別人。」主意既定
,他們就辭別了國王,又說:「七天之後我們會回來,然後便可長命百歲。」
但七天之後,大臣卻來報:「那四兄弟之中的一位無故暴死於城中。」國王聽了既傷心
又迷惑,於是就去請教佛陀,
e****0
发帖数: 37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这里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歌吗
那里好文有不少
能科普下十二少么?

不知道,十二少知道否?
这篇写得好,支持一下 :)
善用時光勤行善利
證嚴法師說故事 - 善用時光,勤行善利
時間的流逝代表生命的縮短,而且人生無常,歲月不待,普賢菩薩說:「是日已過,命
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我們應
好好利用時間,最近我常說分秒不空過,步步要踏實。
佛世時代,有四位兄弟都是婆羅門教徒,他們精進修持,因此也都具足神通。有一天,
四兄弟聚在一起談論生死大限時,發現四兄弟共一業報,將會在同一時間內死去;但他
們很有自信,認為有能力逃脫這大限的來臨。
於是即各自計議,一位說:「只要我飛上須彌山頂,躲在兩座山之間,既看不到天也踏
不到地,這樣就可逃脫。」另一位說:「我升到虛空上去,腳不著地,不受他物的抬舉
也可免難。」第三位說:「我想潛到海底去,海闊水遼,無常之神便奈何不了我。」最
後一位說:「我要到喧鬧人多的城市裡,無常鬼找不到我,自會去找別人。」主意既定
,他們就辭別了國王,又說:「七天之後我們會回來,然後便可長命百歲。」
但七天之後,大臣卻來報:「那四兄弟之中的一位無故暴死於城中。」國王
n**********a
发帖数: 438
49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apdmjslsjj/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0.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21.pdf
乙四、建立諸行皆苦:
悅意以及不悅意,與除彼外之等捨,
一切有漏皆為苦,如應具有三苦故。
悅意的樂受、不悅意的苦受以及除此二者以外的捨受,一切有漏法皆如其所應
具有三種苦。
世間人都認為:萬法並非全部都是苦的本性,比如悅意的樂受、不悅意的苦受
以及此二者以外的捨受,雖然有痛苦但還是有安樂存在。並非如此,雖然暫時可以稱其
為悅意的樂受,但由於是無常的本性,終究還是痛苦的,《四百論》中說:“無常定有
損,有損則非樂,故凡說無常,一切皆是苦。”
明明是樂受又為何說為痛苦呢?苦分為苦...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956
50
要不然满眼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
自在步紅塵 第四十七集
[ 89.03.24華視播出 ]
若能經常保持正念,不受外界環境所影響,心便得到寧靜,
身心能協調,疾病就不可怕,死亡更無可畏懼。
進一步正信因果,把這念心收回來,達到六根歸一,
即所謂「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最後就能達到究竟寂滅的最高境界。
【 惟覺談禪 】: 如何看待生死的奧秘?
問題一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奧秘?
老和尚開示:
談到死亡的問題,每個人都很憂愁、很恐懼。關於「死亡」,我們可以分成色身的
死亡、心靈的死亡和沒有死亡來探討。
首先從色身來講。色身是指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體。這個色身是由地、水、火
、風四大所組成,所謂地大,是指身體上的固體物質,例如骨頭、皮膚、指甲、頭髮。
身上的眼淚、血液、小便,這些液體屬於水大。火大是我們身上的熱量。風大是氣體,
我們的出息、入息乃至於種種動作。
四大不調的時候,色身就會生病。所以佛法教我們要調身、調心,更有所謂的「凡
夫只知調身而不知調心,智者知道調心而不調身」的名言,就是說先從心理轉變,身體
自然而然就安了。但是不論心安不安,每個人到最後終究是會死亡,這就是色身的死亡。...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