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督抚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p*****i
发帖数: 739
1
如果你真地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有关晚清时期的督抚,湘军,淮军,北洋军以及新军
方面的书或者文章,图省事的话可以从义和团时期的“东南互保”看起。晚清的地方自
治不过徒具形式,毫无实权,说得难听一点,不过是地方军阀的手纸。保皇党和革命党
都是政治白痴。袁世凯是一个明白人,可惜太传统,晚节不保。孙中山也是折腾很久后
才明白,明白后还不得不和陈炯明折腾很久。
j****c
发帖数: 19908
2
这些大内近臣没有地方督抚的经历不可能当上常委的
r***e
发帖数: 10135
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薄熙来被贬,好戏才开始
31省督抚
团派占了多少了?
k******k
发帖数: 6800
4
通往“丛林”之路
作者:马勇
在甲午战争中,有一个人虽在北洋任职,但没有参加战争;自己虽然没有参加战争,但
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献出生命的人中,却有不少是他的同学或学生,这个人就是严复。他
既在战局中却又在战局外。在局外,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旁观者,他的愤怒、哀号和呼唤
,来自真真切切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在局中,他对中国的失败,北洋的倾覆有深刻的反
省,着力寻找这其中的奥秘,并试图为未来中国搭建一条通道,那就是走进丛林,遵从
丛林法则,彻底放弃王道政治,紧紧抓住霸道政治,用力量去说话,而不是用道德示范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国人终于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接受了严复提供的进化论,
此后一百多年,不论中国在政治上发生怎样的变化,但中国人始终没有怀疑壮大自身走
上富强,是唯一的凭借和正途。
从西方到东方:严复的困惑与不顺
严复之所以在甲午战争爆发后能够敏锐地提出这样的思想主张,而且深刻影响此后一百
多年的中国历史进程,是因为他在那之前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里,孜孜不倦地探究西方
走向富强的根源、背景与动力,这为他后来的思想展开准备了基础和条件。
严复生于1854年,至甲午战争爆发,刚刚度过不惑之年。他的出...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5
原题:“军机处不议”之智慧
军机处不议,乃至“五不议”的说法,在过去100年一直评价不高,研究者批评者
一致认为这个“五不议”就是清廷政治改革的底线,是保守的象征,也意味着清廷的虚
伪。 其实,各位批评者没有持续关注“五不议”的后续发展。
军机处是清朝政治架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或称军机房,或称总理处,其实都
是一个意思,就是清廷政治的中枢,是最高指挥机关。军机处成立于雍正年间,最初的
功能是协助皇上处理政务,办理紧急军务,所以名为军机处。
随着军机处的设立,先前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慢慢就成了摆设。再过半个世纪,这个
可有可无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自动废止。从此,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公文的机构,一切
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
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成为皇帝个人的御用班子,甚至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
这与清廷先前来自各个山头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有着根本区别,所以历史书上说这是清代
君主专制主义的加强。
政治改革争论的焦点
在君主专制体制下,特别是在君主比较强势比较明白事理的条件下,军机处拥有比
较大的行政处分权并不一定是坏事,这或许有助于效率提...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陈寅恪南下岭表的象征与隐喻
陈寅恪南下岭表的象征与隐喻
作者:张少鹏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2011.10
摘要:陈寅恪南下岭表,在政治上象征着他不仅对中共不信任,而且对国民党失望。在
文化上则隐喻着他在祖、父两辈先人之卓绝人格的影响下想成为中国文化托命之人,一
方面承先哲之统绪,示来者以轨则,另一方面尊崇气节,贬斥势利,以转移一代世风。
而陈寅恪南下岭表则主要受国共两党划江而治、陈序经个人魅力及抗战末期在燕京大学
所受良好照顾等因素的影响。
1948年12月15日,陈寅恪随胡适乘国民党派往北平的专机飞往南京,第二天即乘火
车前往上海。1949年1月16日,陈寅恪偕夫人唐篑及女儿小彭、美延乘船南下广州。从
此,在广州康乐园终老。关于陈寅恪南下岭表而未飞赴台湾一事,学界聚讼纷纭。实际
上,就陈寅恪当时的地位而言,其南下岭表具有浓厚的政治象征与文化隐喻意味。揭示
其间的象征与隐喻,不仅可以解开陈寅恪南下岭表的“本事”,透视其崇高的人格魅力
和文化追求,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陈寅恪的认识,进而促使我们在陈寅恪精神的感召下
增进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
一、政治象征
陈寅恪随胡适乘机飞往南京时,虽然陈寅恪曾表示他很苦恼,“当...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7
两岸历史书上看不到的鸦片战争史实

核心提示
1:鸦片之所以如此炙手可热,原因在于市场有巨大需求。在那个年代,人类对鸦片的
认识远不同于今日。世界各国,包括英国本土在内,都没有对鸦片设立限制。问题在于
,只有中国社会吸食鸦片泛滥成灾,乃至于形成巨大的暴利市场。如果没有中国官员的
配合,英国鸦片商跟本无法从事走私鸦片的任何活动。
2:广东水师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水师副将韩肇庆专门护送走
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每万箱抽数百箱报功,韩竟因此“保擢总兵,赏戴
孔雀翎”。福建水师居然全靠协办走私鸦片为业,甚至“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进口,往
往寄顿于炮台附近”
3: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指挥打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尔斯.义律是一
个坚决的鸦片贸易反对者。在给伦敦的报告中,义律写道:鸦片贸易“给打着天主教旗
号的国民丢脸。”
4:英国军舰与中国水师在穿鼻、官涌海面开始武装冲突,此类冲突共发生七次,双方
各有损失。而林则徐报告朝廷称之为“七战七捷”。
5:鸦片战争的一个结果是中国从单纯的鸦片输入国变成输出国,与中国苦力同时输出
。西方从那时起将近百余年的“黄祸”... 阅读全帖
w**********5
发帖数: 1741
8
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
吴稼祥/文
引子:朋友们都知道我是很少几个认为周太尉被非正义围剿,且一直安然的不合时宜的
人。我的看法,不来自八卦,也不来自深宫秘闻,而来自我对当代中国政治史的理解,
以及我对现任老大禀赋的认知。从今天起,我以章回微信方式,向朋友们汇报,这是第
一篇。
第一回:周公渡海归国,毛祖占山为王
1924年月,周恩来从巴黎回国,毛泽东回湖南养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南昌起
义,失败后流窜;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中国政坛长
达近一个世纪的恩怨情仇拉开序幕。
毛说他领导了10次路线斗争,那其实都权力斗争,真正的路线斗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他
代表的山沟马列,与周恩来所代表的西方马列之间的斗争。周恩来一生,只有一个得意
门生,也是最疼爱的小弟,还是最坚定的政治盟友,那就是邓小平。毛祖周公去世后,
他们之间的过节,被邓与他的对手继承。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同房情深非基友,一生道合真兄弟
先说说周恩来与邓小平的情缘。
1922年6月,巴黎戈德弗鲁瓦街17号一家廉价旅馆的一个小房间里,住着周恩来,他在
主编《少年》(后改...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470
9
何清涟:从周、令、薄三案看中国政治的制度诅咒
【2014年12月28日讯】令、薄二位是政治局委员,周永康贵为“国家领导人”,他们的
发迹之途或不相同,但在功成名就之后,全都身陷秦城,家族成员大多身陷囹圄,其犯
罪事实极为雷同。何以会如此?我认为,这是中国政治的“制度诅咒”。
中国官员升迁之途的故事各不相同,但倒台后曝光的要素基本相同,引致倒台的导火线
虽然五彩纷呈,但都可以归于“制度诅咒”。
中国政治的“制度诅咒”
周永康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国级),令计划是政协副主席(副国级),薄熙来是政治
局委员,他们的发迹之途或不相同,但在功成名就之后,全都身陷秦城,家族成员大多
身陷囹圄,其犯罪事实极为雷同。何以会如此?我认为,这是中国政治的“制度诅咒”。
中共政治就是极权政治,以“三个垄断”著称,即政治垄断、经济垄断与舆论垄断。当
官到了一定级别之后,就可以将辖区当作领地,为所欲为,山东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
学曾说了一句大实话:“官做到我这一级,就没人管了”。这种为所欲为包含着对辖地
内资源的任意支配且不受任何监督,因而极易在中共党内形成按利益链条划分的帮派体
系。这种利益链条有按地缘组成的,...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985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招商局--李二假公济私的利薮
轮船招商局是由李鸿章于同治13年以“现在官造轮船内并无商船可领,
各省在沪殷商,或自置轮船行驶各埠,或挟资本依附西商之籍。
若中国自立招商局,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官局,
似足顺商情而强国体”为名,奏准试办。
招商局设在上海,按理应该归两江总督或江苏巡抚管辖,
李鸿章也知道他以北洋大臣的身份来遥制,法理上说不过去,
所以特为声明“请照户部核准练饷制钱借给苏、浙典章,
准商等借领二十万缗,以作设局商本,仍预缴息钱助赈。
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除了户部的二十万贷款以外,
东南各省的藩库海关,卖李中堂的面子,都纷纷低息贷款给招商局。
李鸿章的亲信盛宣怀和徐润唐廷枢等人也筹集了几十万两银子入股,
所谓的商办就是说所有权是他们的了,当然李家在招商局也有干股。
招商局名为“商办”,实为官办,做的也都是官家生意,
创办之初主要的业务就是包办漕运,李鸿章“请旨敕下江苏,浙江督抚,
漕米须分四五成拨给招商局轮船承运,不得短少”,
“此外江西,湖北采买漕米,仍照案归局运津”。
招商局靠漕运起家,每年从漕运中就稳赚20,30万两银子,
靠着营运特权,做的是有赚无赔的生意。
同治13年,漕运的收入
r*******m
发帖数: 270
11
辛亥革命的时候,清朝从太平天国起义以后就已经没有实质上的中央集权了。各省督抚
(特别是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实力都不在中央之下。这种局面下,中央的统治仅仅靠
着“正统”的惯性在维持,垮台只是个时间问题。各地军阀都憋着拥兵自重,维护自己
的既得利益,只是没人愿意做出头鸟,第一个捅破这层窗户纸而以。武昌暴动跟本谈不
上各地纷纷响应,仅仅是各路军阀趁机纷纷宣布独立而以。这些人仅仅是借“革命”的
名义,自己做土皇帝。不是“民主”“共和”能蛊惑人心,而是越肮脏的东西越需要一
个好看一点的遮羞布而以。

清朝
百日
v*****s
发帖数: 20290
12
这个这个,主要还是各地督抚拥兵自重,又是一场东南互保而已吧。
同盟会主要还是起了个宣传的作用,感觉有点像后来的民盟。
j****c
发帖数: 19908
13
下诏要各地督抚北上勤王了,要不然李鸿章怎么会说那是伪诏呢?
w****j
发帖数: 6262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刚看完历史小说,曾国藩
从曾国藩开始,中央政府就指挥不动南方的督抚大员了。湘军,淮军,楚军到袁世凯的
新军,都是私家
军,而不是朝廷的军队了。后来1900年的时候,江南的大员们居然敢搞什么东南自保,
单独和外国政府
交涉,这放哪朝都是谋反,诛九族,清政府却没办法。
真不明白,为什么朝廷为什么不能让满人练新军?非要让袁世凯练?难道满族亲贵里,
一个能干的也没
有了?
w****j
发帖数: 6262
15
武昌起义刚刚爆发,革命党军队实力并不强,清政府势力还很大,袁世凯反志未现。东
南十几省怎么会
纷纷独立?各省督抚大员们都认为这次革命党一定会赢?这么快就敢下注了?
t****u
发帖数: 8614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回归大头坑 - 小站练兵(三)
除非一开始就不让他去山东。呵呵,否则以大头的性格,到了山东,再让他去趟浑水就
难了。估计会学南方督抚,找各种借口不去。
另外大头是反义和团的,搞不好会和聂士成一样,先和义和团火并。
b****r
发帖数: 2555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回归大头坑 - 小站练兵(三)
不一样,同光中兴的代价是地方督抚权力过大,给未来的军阀化奠定了基础。
咱们后清国分税制以后地方穷得只能卖地玩,不是一个路数。
F********l
发帖数: 208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窃明说袁崇焕不好
袁鉴于以前督抚争权的教训,是很讲事权统一的,如果归他管的话,巡抚是一定要轰走的。
其实我觉得轰走辽西巡抚就足够了,永平和登莱巡抚留着更好。
t****u
发帖数: 8614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戊戌前,京畿兵力分布

所以说,现在是后清啊!:)
八王共治,
军机处,
各省督抚,
隔代立储
制度上与大清没有本质区别。
B*****e
发帖数: 1005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戊戌前,京畿兵力分布
清的八王议政是需的,各省督抚是不指得是省书记?
T*****n
发帖数: 18811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一些历史数字,看得懂就看
才帝在登基后七年的two meetings上面参加某党group meeting时候
被人问到这个toll,才帝有一段话,里面引了blowjob city的toll,说500~,当时统计
是200~(于是和当时的口径对上了,也算给月月鸟相一点面子)。勤王部队指挥部和blow
job city督抚的历次报告,数字是逐步上升的
勤值在某月fourth日下午6时做出第一次报告,说是149;八日二次报告261;滑铁卢纪念
日三次报告419(这个数字是因为勤王部队已经逐渐掌控blowjob city的局面,数字也就
报上来了,更因为很多的toll其实不是某月fourth日的,后面持续有shooting;俺5日就
在blowjob city的main street某处目睹一起shooting,最多三个报销。)抗战胜利纪念
日四次报告还是419;国庆那个月15日第五次报告又有蹿升,到485;才帝登基次年发行
生肖邮票那天第六次报告490;4月10日报515,最后一次报日期不详,为523
T*****n
发帖数: 18811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读完李鹏日记
忘记是哪本书里看的了
锦涛被小平看重,是如下三个事情(不按照时间顺序)
第一个就是大家都传言的西藏戒严,
第二个就是耀邦倒台后,锦涛不打落水狗,不搞写材料揭发批判
当时在地方督抚和中央大员中极为罕见
第三个就是在地方任上抵制过左派搞反对自由化的扩大化
z****n
发帖数: 777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读完李鹏日记
看看清末的时候,老佛爷那么厉害,但是得向地方督抚借钱派人出国考察。最后灭亡共
产党的是这些腐败而不听话的地方诸侯,而不是学生和知识分子。
z****n
发帖数: 777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读完李鹏日记
现在看来,你说的是对的。清末的督抚有财权,兵权.
但今天中央的政令并不畅通,而且对地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弱,与此对应的是中央的权威
的削弱。习接班后,三个核心公治,到时候他的权力还有多少。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个
中央还有没有权威。
t****u
发帖数: 8614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本朝其实更像明朝

谁是阉党?谁是东林。
像大清是可以类比的,
洋务运动 = 改革开放。
军机处 = 政治局
各省督抚 = 省委书记
清末报纸 = Internet
。。。。。。
c*******o
发帖数: 27734
26
你写了就是劝进的一部分呀。再说了,真要是伊登基了,你多少也是个督抚一级吧,才
要个县公,太低调了。

去写这个就是个太史公的position,能有几个钱?当个劝进团长,怎么也一个县公到手
,封妻荫子吧?
a**i
发帖数: 5846
27
督抚这种实权派肯定要被他杀开国功臣,还是早早分钱分女人回家比较现实...
c*******o
发帖数: 27734
28
根据我对伊的了解,伊应该不会干这种事情。

督抚这种实权派肯定要被他杀开国功臣,还是早早分钱分女人回家比较现实...
b*******s
发帖数: 5216
29

甲午败后,深层次矛盾出来了,各地督抚离心了,柿油党也要兴起了,靠那个旧政权要
抗战
实在不容易
b*******s
发帖数: 5216
30

淮军才不是新式训练
新式训练要各地督抚在甲午后开练的新军了
i**n
发帖数: 1436
31
搞点官吏只是威慑,晚清朝廷对地方控制大大削弱,地方财政自住,督抚专权,中央的
控制早就名存实亡了
d****z
发帖数: 9503
32
不算完全没有。至少督抚不能传位给儿子。
t****u
发帖数: 8614
33
http://www.mhshw.com/lsh5/mgls/zhmskl/201008/247820.html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在南京临时政府存在的三个多月里,颁布了许多有利
于振兴实业的法令、布告。这就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使中国民
族资产阶级受到了鼓舞。他们认为创办实业的时运到了,于是纷纷组织各种实业团体,
竞相提倡实业,挽回利权。
一时全国各地出现了几十个团体。1912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商学
会、中华实业团、民生团、经济协会。此外,还有西北实业协会,安徽实业协会,苏州
实业协会,镇江实业协会,黑龙江省实业总会。海外华侨在上海也组织了同仁民生实业
会,外洋华侨会员达二十余万人。
①他们认为“破坏告成,建设伊始”,应致力于国民经济建设事业。鉴于中国市场
上洋货充斥、国货稀少的情况,他们又组织了中华国货维持会,提倡国货,挽回利权;
为了扭转不务实业的社会风气,鼓励人们投资实业的兴趣,还发行了《经济杂志》、《
中国实业杂志》、《实业杂志》等刊物。工商部于1912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临时工
商会议,各省到会的实业家一百...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08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读《慈禧全传》
从去年开始到今天,读完了三遍高阳的《慈禧全传》。其实年轻的时候(大概20年
前?)就接触过这套书,是友谊出版社出版的,明黄色的封面。先读第一本《慈禧前传
》,主要是讲辛酉政变,写的十分精彩,情节环环相扣,推动很快,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但往后看,或许是年龄还小的原因,觉得逐渐无聊起来,就放下了。去年重新开始,
发现原来觉得精彩的部分依然精彩,原来觉得无聊的部分别有一番意境,不知不觉就看
完了。但这部书实在是年度跨度太大,人物众多,关系纷繁复杂,看完一遍仍然意犹未
尽,又在短时间内复习了两遍,并辅助性的阅读了不少相关书籍,终于有了些感觉,有
不吐不快之意。
第一,关于本书。该书名为慈禧全传,却是写尽了晚清五十年,是一部绝对的史诗
性巨著,堪称中文历史小说的翘楚。这部作品最抓人的地方在于叙事的真实性。高阳虽
然著作等身,但遍观其作品,显然晚清才是他最熟悉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距离现代不
远,资料极其丰富,高阳应该是阅读过大量的正史野史,加上这部小说中的人物绝大多
数都是载之于史册的,因此书中的几乎所有情节都有据可查。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灯下
捧卷,就如同在观看一部记录晚清政治的纪...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平庸宰相喜欢空谈道德
光绪老师翁同龢祸国
标签: 李鸿章 雪珥 近代史 改革 分类: 李鸿章谈心 2011-06-09 07:33
【雪珥专栏《李鸿章谈心》】10
养成笔力可扛鼎
调和国家鼎鼐、协理天下阴阳,自古便是宰相之责,倘或宰相专注于文章辞藻,开口道
德、闭口心性,甚至将天下未治归咎于“道德不倡”,仿佛与已无关,这“庸相”二字
,估计便是逃不脱的考语了。
【雪珥公告】雪珥博客所有文字,可供任何非商业性质之博客、微博、论坛等任意转
载,但需注明出处。未经雪珥本人书面许可,任何报刊不得擅自转载,敬请自重。有关
出版事宜,雪珥目前并未授权任何人作为版权代理,相关出版机构请直接与雪珥本人联
络,以免相误。“雪珥传播”已经中国国家商标局注册在案,为维护雪珥及相关合作媒
体之合法权益,对任何侵犯雪珥商标权、著作权之行为,雪珥传播之法律团队将予以追
究。谢谢理解。雪珥信箱:s********[email protected] 。两本新书《大国海盗:浪尖上
的中华先锋》、《辛亥:计划外革命》正在各地书店上架,敬请关注。
养成笔力可扛鼎,
准备花时要索诗
此是帝师翁同龢集古人诗句所撰之联。首句“养成笔力可扛鼎”,本是唐... 阅读全帖
a**i
发帖数: 5846
36
孙大炮的美国公民身份公司建设中就没用,跟他的成就无关。他除了逃难用过一次,平
时革命是惟恐大家知道这个的。
周相爷在联合国的威信就不足道了,谁代表中国都有这个威信。那个不是他老的个人魅
力,是毛太祖在朝鲜打出来的威信。你让周相爷代表津巴布韦看看,威信立马就荡然无
存了。不是说周相爷不牛,但牛不在这个地方。
大炮的背景,就没法有实力,他是广东乡下,非科举教育,无家族背景。根本就不可能
先在体制中升到地方督抚实力派的地位。这个是大头这种体制内出身的人的先天优势。
满清不是民国,也没有武装割据的机会。所以他也学不了太祖。就好象你我,既不可能
有太子党的体制内优势,也不能去学民运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大炮能完全靠个人的能力,打出一个局面,给自己争取到咖啡桌上的一
个位置,收黄兴蒋介石等一堆小弟,占据话语权道德制高点大义名分数十年。说句实话
,那是一等一的大牛人了。
比如说,穿越去当孙中山,诸位站在他的位子上,还能有更好的办法?
R*****d
发帖数: 1148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三读《慈禧全传》
☆─────────────────────────────────────☆
jjseven (大杂院) 于 (Tue May 31 12:34:40 2011, 美东) 提到:
从去年开始到今天,读完了三遍高阳的《慈禧全传》。其实年轻的时候(大概20年
前?)就接触过这套书,是友谊出版社出版的,明黄色的封面。先读第一本《慈禧前传
》,主要是讲辛酉政变,写的十分精彩,情节环环相扣,推动很快,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但往后看,或许是年龄还小的原因,觉得逐渐无聊起来,就放下了。去年重新开始,
发现原来觉得精彩的部分依然精彩,原来觉得无聊的部分别有一番意境,不知不觉就看
完了。但这部书实在是年度跨度太大,人物众多,关系纷繁复杂,看完一遍仍然意犹未
尽,又在短时间内复习了两遍,并辅助性的阅读了不少相关书籍,终于有了些感觉,有
不吐不快之意。
第一,关于本书。该书名为慈禧全传,却是写尽了晚清五十年,是一部绝对的史诗
性巨著,堪称中文历史小说的翘楚。这部作品最抓人的地方在于叙事的真实性。高阳虽
然著作等身,但遍观其作品,显然晚清才是他最熟悉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距离现代不
远...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近代错过的几个发展时机

你读读历史行不行,满清从1901以后开始实行实际上的立宪制度,连革命党刺杀大臣都
能放掉,可见当时很多人都清楚立宪势在必行,各省督抚都在观望,结果满人不愿意放
弃皇权,搞了个皇族内阁,立宪派对满清也绝望了,这样和共和派一起革命。否则就凭
共和派那点革命力量根本不足以直接推翻清王朝
至于孙中山,他是精神领袖,行动矮子,政治弱智,这样的人作为一个精神领袖还是可
以的,实际行动上根本没有什么成功的地方,而在政治手腕上比起袁世凯又是太幼稚。
黄兴更别说了,最多指挥1个团罢了
x****o
发帖数: 29677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近代错过的几个发展时机

皇族
的,
立宪
立宪派本来就和共和派不同,有什么问题,当时全国上下立宪派占据很大优势,多是督
抚大员,但是汉族居多。从1901以后实际上清朝已经实行了准立宪制度,但是满人不愿
意放弃既得利益给汉臣,因为如果立宪,汉臣就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总理大臣,
但是清廷在全国上下一片立宪的呼声中来了个皇族内阁,让全国上下的立宪派绝外望了
,因为那些汉人督抚大臣发现,再怎么样也没戏能从立宪中得到利益,于是转向共和派
。你真当多少人在乎皇帝是满汉么
x****o
发帖数: 29677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近代错过的几个发展时机

那不一定,当时清廷毕竟是合法政权,如果搞真正的立宪,把汉臣督抚大臣都用起来,
建立议会内阁制,谁在乎背后的皇上,不过是个象征,而且晚清剪辫子也不是少数了
x****o
发帖数: 29677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近代错过的几个发展时机

然是
素,
你总是活在幻想中,朝廷更替革命,督抚大员们摇身一变就成了革命者,历朝历代最底
层起来革命,最后都是高层来摘桃
x****o
发帖数: 29677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亡的太可惜了

崇祯杀大臣杀的太厉害了,北宋祖训在,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刑不上大夫
崇祯时督抚大员都能杀,更别说下面知府了
w****j
发帖数: 5581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再可惜 也没有宋可惜
明初税收的最大问题就是农业税完全是粮食,转运困难,损耗巨大,连带着养出一窝硕
鼠,败坏吏治。折银以后虽然火耗也闹得很凶,好歹比粮食好多了。财政就是要把全国
的经济转起来,减少运输上的损耗,使得国家可以集中使用资源。这点必须要发展商业
。商业发展了,物资流动起来,政府就轻松很多了。我记得清末有钱商就想涉足税收,通过票号为地方督抚流转税款,最后被慈禧给拍死了(这事具体是怎么回事我记不清了,有对晚清财政熟悉的还请赐教)。这算是没远见吧?对商业发展资金和实物流动的好处看不透。其实你就算是粮食多得不得了,政府无法便宜支配也还是没用,最后国家就是一肥猪的命。
j******u
发帖数: 1968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乾隆帝平定准噶尔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unjichu (满洲正黄旗毛-邓-我党轮,义务五毛),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乾隆帝平定准噶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23 11:23:00 2011, 美东)
http://www.chinaxinjiang.cn/zl/lsgc/1/t20100916_651172.htm
清代新疆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乾隆帝先后平定天山以北准噶尔部达瓦齐割
据政权及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平定天山以南布拉尼敦与霍集占(史称大小和卓)的叛乱
,完成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的统一新疆的大业,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达到了几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
准噶尔是我国西北厄鲁特蒙古的成员。明末清初,厄鲁特蒙古分为和硕特、准噶尔
、都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分别活动于乌鲁木齐河谷、伊犁河谷、额尔齐斯河两岸和
塔尔巴哈台(今塔城)一带。后准噶尔部崛起,成为四部之首。土尔扈特部西迁伏尔加
河下游后,都尔伯特部分出辉特部,仍为四部,但和硕特部又大都迁往青海。准噶尔部
不仅统辖四部,还控制了天山以南,威胁青...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0738
45
没有帝国。但是光绪向日本宣战书里有“大清”。
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知。近十数年,该国时多内乱,
朝廷字小为怀,叠次派兵前往戢定,并派员驻扎该国都城,随时保护。本年四月间,朝
鲜又有土匪变乱,该国王请兵援剿,情词迫切,当即谕令李鸿章拨兵赴援,甫抵牙山,
匪徒星散。乃倭人无故派兵,突入汉城,嗣又增兵万余,迫令朝鲜更改国政,种种要挟
,难以理喻。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日本与朝鲜立约,系属与国,更无以重
兵欺压强令革政之理.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
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朝鲜百姓及中国商民,日加惊扰,是以添兵前往保护
。讵行至中途,突有倭船多只,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海面,开炮轰击,伤我运船。变
诈情形,殊非意料所及。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
公论昭然。用特布告天下,俾晓然于朝廷办理此事,实以仁至义尽,而倭人渝盟寻衅,
无理已极,势难再以姑容。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
以拯韩民于涂炭。并著沿江沿海各将军督抚及统兵大臣,整饬戎行,遇有倭人轮船驶入
各口...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猜猜这段话谁说的
谭嗣同说的,类似的话康有为也说过,这是当时清流的一种看法。梁启超等人也没有反对,说这个话幼稚二百五可以,但是说卖国那就是扯淡。西藏直接由中央控制,或者说中央对西藏新疆控制力度最强的就是老毛之后。民国时候西藏基本就跟独立了一样。要想搞明白这段话,必须了解当时背景和当时的情况。当时的人对世界国际形势了解根本不多,事情的背景是被日本甲午打败,国内都思变法维新。但是怎么变法都是脑子跟浆糊一样,不过当时的士子一是大多来自于东部和南方沿海,所以对于不了解石油等能源作用的士子们来说,不毛之地的新疆西藏等地基本上就是鸡肋。二是,由于出身,他们也不太把新疆西藏等地看得太重,认为保留了江南两湖膏腴之地就好了。三是,士子认为当时弱干强枝,这些不毛之地的督抚们也基本都是听调不听宣,等于土皇帝,卖不卖对国家都没有什么区别。四是变法缺钱。(缺钱也是由于各地割据形势已经成形,很多税收根本收不上来,间接导致了没经验的士子加剧了对三的印象)五是,当时从1840年开始被欺负了几十年,不想割的地都已经割了,也就是说,割地在他们看来是属于主动割地还是被动割地的区别。主动割地还有主动权,能够调配些金钱出来,变法图强,如果什么都... 阅读全帖
g******6
发帖数: 772
47
对呀,我也是显得蛋疼了,其实我们家乡附近就是大名鼎鼎的红都,而且蒋太子也曾经
督抚3年。没听奶奶说过共党的坏话,奶奶还属于地主出身的那种,爷爷是解放前的师
专生参加过三青团最后不知道怎么入的党(白区党?)据说曾经给一个国民党师长还是
将军作家庭教师,当时撤台的时候还说要带爷爷去,因为爷爷舍不得奶奶于是就没走成
。可惜,爷爷去世早,不然还能挖挖。奶奶倒是常说蒋太子在的时候如何如何好

要证明“没有”,还真是难啊何况是南方系的,你纯属吃撑了跟他磨牙就说:“别人什
么情况不知道,你祖上n代肯定都被红军lj过无数遍了,这点你可以拿回去当铁证”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Mitbbs 7.28 - iPad Lite
b****r
发帖数: 2555
48
税农不如税商是后来李鸿章为厘金开脱的说法。
曾国藩是没得选,他拿不到财粮正税。手上没有督抚的实职,协饷拿不到手,只能靠胡
林翼省下来每个月3万两银子接济。所以只好搞厘金了。
h*h
发帖数: 27852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捻子 捻乱
捻子 捻乱
也称捻军,老佛爷称捻乱。曾国藩灭了太平天国后,让他剿捻。他打了败仗让李鸿章收
拾残局。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前,在北方也剿过捻。苗沛霖在安徽自立门户也是防捻。
当时两淮一带频年水灾收成不好,清廷官吏不顾人民死活疯狂加税;为了应付二次鸦片
战争在淮北征召青壮年农民当兵,签了北京条约后又将他们遣散,连安家费都不给,当
地农民衣食无着,实在活不下去了。淮北民风强悍,民间素来有聚众打粮吃大户的规矩
,叫做捻子,即聚而不散的意思。居则为民,聚则为捻,农忙则散处村落与平常无异,
每逢灾年无食就自备器械骡马,在有威望的人带领下四出打粮。捻子们就这样在清廷的
逼迫下被迫起事求活成为捻军。
咸丰五年秋,各路捻子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会盟,力量最大的捻子首领张乐行被推为大汉盟
主。联合后的捻军建立五旗军制,用黄白红蓝黑五色旗区分军队。总黄旗主由张乐行自
兼,总白旗主龚得树,总红旗主侯士维,总蓝旗主韩老万,总黑旗主苏天福。总旗下有大旗
﹑小旗。每一旗主都有一个以宗族﹑亲戚﹑乡里关系结合起来的领导集团。然而捻军虽
有军事经验,但素来散漫,毫无组织纪律性,因为受不了约束而不愿意和太平天国竭诚
合作;各旗间互不...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6262
50
nod,大头没出力平定,武昌起义最后没被镇压,确实是偶然。
但各省纷纷响应,各地督抚大员都纷纷观望或者立刻易帜,绝对已经是革命理念深入人
心的表现。至少官僚也都知道,革命是羊头,一定要挂出去。
就像今天,民主也是个羊头,谁上台都要把民主挂在嘴上,就是金二,也要立人民的牌
坊。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