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督抚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r
发帖数: 2067
1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四十八节 提案
成都。
保国公邓名目前依旧在叙州,进入叙州城后,邓名又向叙州百姓展示明军取胜的“
证据”,也就是向迎接他的叙州百姓大撒金币、银币,听说此事后成都方面的百姓也摩
拳擦掌,准备好好欢迎保国公返回都城。不过可能是因为邓名在叙州证据展示得太充分
,就滞该地视察船厂、火井等大批工房,迟迟没有返回成都。
与此同时,一百二十多名帝国议员也召开会议,打算进行一些新的提案表决。当初
议院刚成立的时候,参议院的元老们把它视为自己的下属部门和傀儡,知府衙门也不太
看得起在这个似乎是单纯为了收税而召开的会议。不过仅仅两年后,议会就变得举足轻
重,因为邓名很看重这个议会,竭力保护它的权力不被其他部门侵吞。
既然在参议院的元老们不能自己提案,只能操纵议会提案,结果就是元老们也不得
不拿出一些好处来收买他们的在议会中的支持者,而且这些议员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联
盟,不再是一开始那种纯粹的参议院傀儡。同样是因为邓名的坚持,征税必须要院会同
意,而且知府衙门的开销还要向议会报告,所以刘晋戈对这个有关钱袋子的机构也越来
越重视,最近更是积极与青城派展开争斗,竭力帮助军方或是其他派系的人在帝国...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2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tsls/article_2011110848339.
链接里有大图
【图1】0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皇城,皇帝的子民们竞相扶逃命。当时
的清兵和义和团兵不下20万,大清和八国联军比例约10:1。装备上清兵一样不缺,而八
国联军的重武器还不如守城的清兵多。然而清兵逃了个精光!留下了穿布衣长衫的百姓
,也留下了这张真实的民众竞相扶梯相助八国联军的照片。
八国联军进攻天津时,守卫天津的直隶提督聂士成请求周边义和团支援,谁知义和
团却见死不救,眼睁睁的看着清军与洋人血肉相搏,清军寡不敌众后撤时,率先撒丫子
逃跑的恰是天津义和团。更可恶的是,天津义和团还趁清军力战不支时,从背后攻击清
军!原因仅仅是为了报聂士成的“私仇”,哀哉,可怜数千清军,一面要抵御八国联军
的洋枪洋炮,一面要防着义和团的大刀长矛。当天津保卫战打到最激烈的阶段,又快马
飞报聂士成,说义和团抄了他的家,把聂士成老母亲在内的全家老少杀得一个不留,聂
士成听了顿了一下,只平静的说了一声“好。”然后肃穆的整好衣冠,向对面的八国联
军阵地发动了最后...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kirklook (Ni),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陈锦云:暴政是老百姓成为“带路党”的直接原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9 14:47:24 2011, 美东)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tsls/article_2011110848339.
链接里有大图
【图1】0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皇城,皇帝的子民们竞相扶逃命。当时
的清兵和义和团兵不下20万,大清和八国联军比例约10:1。装备上清兵一样不缺,而八
国联军的重武器还不如守城的清兵多。然而清兵逃了个精光!留下了穿布衣长衫的百姓
,也留下了这张真实的民众竞相扶梯相助八国联军的照片。
八国联军进攻天津时,守卫天津的直隶提督聂士成请求周边义和团支援,谁知义和
团却见死不救,眼睁睁的看着清军与洋人血肉相搏,清军寡不敌众后撤时,率先撒丫子
逃跑的恰是天津义和团。更可恶的是,天津义和团还趁清军力战不支时,从背后攻击清
军!原因仅仅是为了报聂士成的“私仇”,哀哉,可怜数千清军,... 阅读全帖
K*****2
发帖数: 9308
4
清嘉庆皇帝法办巨贪和珅 十一位总督表态支持
http://news.ifeng.com/a/20140807/41471709_0.shtml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辰刻,89岁的乾隆寿终正寝,和珅的靠山顷刻间倒下
了,准备靠肃贪打响自己亲政后第一炮,树立新朝气象的嘉庆终于无所顾忌了。
初四,嘉庆专门发了一道上谕,谴责前方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惟思玩兵养寇,藉以
冒功升赏”,矛头已直指后台的和珅。当天,即突然解除了和珅、福长安的军机大臣之
职,命其昼夜在大内守灵,不许出入,隔断二人与外界的联系,将其软禁在宫中。
初五,给事中王念孙、御史广兴等纷纷上疏,弹劾和珅种种不法情状,这可能是经嘉庆
特别授意的。
初八,在公布太上皇乾隆遗诏的同时,嘉庆宣布革除和珅、福长安的一切职务,交由刑
部收监,并命成亲王永瑆、仪亲王永璇、额附拉旺多尔济、定亲王绵恩及大学士刘墉、
董诰,兵部尚书庆桂等负责查抄其家产,会同审讯。
正月十一日,在初步查抄、审讯后,嘉庆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主要有欺君罔上、
压搁军报、任用私人、僭越制度、贪婪聚敛等,并通报各省督抚,命其讨论定罪,也就
是要他们都表个...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14194
5
中美贸易战是形势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不管是习近平,王近平还是李近平
在上面,这个中美贸易战都会爆发的。同样,美国这边,不管是Trump还是什么P,
或者什么民主党的桑德斯或者啥玩意,谁上台都会动手的。
贸易战肯定要开搞的,但是,进程可能有所区别。
这个事情不能全赖到习近平的头上,虽然习领导下的中国宣传部里面几乎全是傻逼。
至于说要把习近平拿下换成别的人,几乎是痴人说梦。习近平忙活半天全票当选第二
任,而且改了宪法,这才多少时间? 有半年吗? 你们居然就意淫所谓的元老后台倒腾
一下就把皇上换了,什么智商呀? 就算有人蠢蠢欲动,甚至暗藏玄机,习近平手握
党政军,会乖乖等死? 想都不要想!
平心讲老习这个人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也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一笔,魄力也比较大,
说搞就搞,但是,他有点太好面子了,老是担心别人的评论,想通过宣传部的那帮傻逼
把自己搞成文武全能,样样第一的架势。这是他的很大的缺点,那些表现也是他自卑
情绪的外露。这一点离万岁毛太祖差得有点远。当然老习读得书也确实没法和万岁毛太祖
相比。本来老习老老实实当个值班皇上,上两个班,退了就完了。没想到,老习的皇帝心
有点重,... 阅读全帖
z**c
发帖数: 7595
6
论晚清改革的重大失误(一)
芦笛
一、放狼难题
刻下国内研究晚清改革似乎已成热点,这说明学者们已经看到了暴力革命乃是造成中国
在近现代发生一系列大幅度社会倒退的原因,因而着重考察研究前人改革失败的原因,
藉此汲取教训。越来越多的国人突破了“拜革命教”洗脑造成的人为智障,适足令人欣
慰。
然而窃以为,革命自然不可取,然而革命之来,在很多情况下非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
为转移”,更常常是改革引发的。因此,重要的问题恐怕还是要考察晚清改革何以反而
促成了革命,致使中国就此陷于无休止的内战,等到好容易趟出血海,却又迎来一个专
制程度百倍胜于晚清的极权社会,使国家就此跌入绝望的黑洞。
虽然历史无法假设,但根据传统社会的特点不难看出,如果晚清始终拒绝改革,甚至就
连“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措施都不采取,一切率由旧章,则清廷无非也就是不能“攘
外”,但并不至于丧失“安内”的能力。历史的讽刺恰在于,朝廷为了“攘外”,花费
无量民脂民膏建立起来的新军,始终未曾在外战中显过身手,却先由南军在武昌发动兵
变,导致南北交战,后又由北军将领段祺瑞等人迫退清室,此后便由全体新军从事内战
专业几达30年,成了自伤自残的...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331
7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十二节 围困(上)
四方的黑暗中到处都是喊杀声,一个御前侍卫匆匆赶到顺治面前,向皇帝报告他了解
到的情况。
那些在营外站岗,然后过去询问明军意图的哨兵,大多被暴起伤人的明军杀死,但
也有个别的人逃回,据他们报告见到的乱兵都是清军。
“都是绿营?”顺治震惊地问道。最开始还有御前侍卫猜测是发生了营啸,更有人
担心是外面的蒙八旗出现了什么变故。但四周的蒙八旗营地现在已经是座座起火,无一
幸免,这看起来就不太可能是蒙八旗发动的兵变。再说这些蒙八旗平日同样受到优待,
从情理上讲不该有叛乱的理由。
到处都是火光,这么短的时间内,所有的外围营地都受到了进攻,所有有战斗经验
的军官都指出敌军的兵力非同小可。听到御前侍卫的报告后,顺治环顾左右,着急地叫
道:“在这里谁能煽动大军叛乱?”
距离最近的是扬州的林起龙,不过河道官兵数量有限,并且分布在整条运河上。再
说对于河道官兵的实力皇帝心里也有数,他们的战斗力比衙役高不了太多,想把漫长运
河上的河道官兵集结起来发动一场叛乱,未免也太高看林起龙的能力了。除了林起龙以
外,嫌疑最大的就是代理两江总督衙门事务的江宁巡抚,但江宁巡抚的大本营在南京,
两...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8
皇太后和顺治的心腹重臣自然是要让皇子继位,这和宗室亲王们的愿望不同,但亲
王们各有心思,结果让皇太后和重臣们的联盟占据了微弱上风。皇帝暴毙,死于敌人之
手,内部还有野心家觊觎皇位,这个时候谁都知道应该选择年长的皇子为好。不过现年
最大的皇子福全有一只眼睛有严重的疾病,几乎不能视物,谁也不敢担保福全的另外一
只眼睛会不会出毛病。要是年幼的皇帝瞎了,这就会造成更大的麻烦。
既然如此,先皇派就选择了玄烨,这位皇子不但没有严重的疾病,而且还出过了天
花,显然身体健康,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这样,现年虚岁七岁的玄烨就将在诏书颁布
后正式成为大清的皇帝,等两天后新年来临时,他就是八岁(虚岁)了。
皇太后很清楚现在急需拉拢重臣集团,因此就颁布懿旨命令索尼、鳌拜、苏克萨哈
和遏必隆四个人辅政。索尼、鳌拜和遏必隆都是两黄旗的奴才,只有苏克萨哈是两白旗
的旗主。不过苏克萨哈在多尔衮死后倒向了顺治,帮助先皇清洗两白旗的多尔衮余党,
献上了投名状,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对皇太极子孙的忠诚;此外,两白旗作为努尔哈
赤的亲领,拥有很强的实力(现在的两白旗是努尔哈赤时代的两黄旗,当时的正白旗旗
...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375
9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_第一节 精明(下)
周培公跟四川银行家们前后脚赶来的南京,等他到两江总督衙门的时候,于佑明等人已
经去驿站休息了,后宅的仆人们一个个脸色都很难看,距离书房还很远的时候,周培公
就听到有人在里面大声咆哮。书房里只有蒋国柱和梁化凤两个人,四川人走了之后,蒋
国柱又一次失控,把摆设一通乱砸,对梁化凤赌咒发誓一定迟早要让邓名后悔。
面对激愤的两江总督,梁化凤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才好,见到周培公后,江南提督
也是苦笑不已:“这两年免得税,都被邓名卷走了。”
虽然朝廷免了江南的一些税,但蒋国柱可没有一丝不苟地照搬,他对朝廷说的是川
军所过之处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再收税就要激起民变了;可蒋国柱知道实际上远没有
到这个地步,不但可以继续收税,而且沿途的百姓还和明军做生意挣了不少钱。因此蒋
国柱大约只减少了一半的赋税,这既给下面分润一些好处,也能有助于恢复江南的经济
。这些截留的农税,再加上大量征收的商税,让两江总督衙门攒下了一些家当。
“何止!”蒋国柱厉声喝道,除了这些赋税外,两江总督衙门还能从剿邓总理衙门
那里拿到一份分红,去年帮着明军搬运百姓,给明军提供物资让剿邓总理衙门也赚了不
少,最近半年跑...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1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正文 第二节 目标(上)
邓名和刘体纯先后进入了应天府,邓名和川军已经是南京的常客了,所以并没有感
到有太多稀奇的地方;李来亨的先锋军也来过一次,所以他表现得也相当镇定;但刘体
纯的手下就要兴奋得多,这是大明的两京之一,是中国的心脏地区。就连他们的指挥官
刘体纯,也忍不住一再观察南京的城墙,似乎颇有去试一试的冲动。
“刘将军,我们之前可是说好了啊。”见刘体纯看南京城墙的眼神越来越不对劲,
邓名急忙提醒他注意:“如果蒋国柱不识好歹,那我们把南京城墙爆破了给他瞧瞧;但
如果蒋国柱老老实实的,我们就没有必要炫耀武力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是,我记得。”
刘体纯这次又从邓名手里拿到几件新宝贝,其中一种东西就叫定时引信。就是用一
个玻璃容器盛着一种被邓名成为强酸的液体,在使用前敲碎玻璃,让酸液流出腐蚀一根
金属线。金属丝被烧断时,就会导致紧绷的弹簧猛地收缩,依靠剧烈摩擦发热或是燧石
打火来引燃火药——成功率不怎么样,不过节省了铺设导线的时间,有时为了铺设很长
的导火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导火索也有铺设失误导致引火失败的几率。所以刘
体纯认为如果这种引信能改进的话,还是很有前途的。而...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375
11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_第十二节 调整(下)
明军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战前准备的时候,巩焴突然来到了邓名的营地。
“巩尚书怎么来了?”邓名见到老夫子颇有些吃惊,不过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称呼
有些过时了,就改口道:“巩巡抚怎么来了?”
“还是叫老夫尚书吧,”巩焴看上去心情还不错,若无其事地说道:“老夫还不是
巡抚哪。”
“怎么还不是?”邓名有些奇怪地问道,他记得巩焴早早就去文安之那里讨官了。
“因为文夷陵不给。”巩焴也不隐瞒,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以为夷陵应该到了从
心所欲的年纪了,可他居然还是看不开。”
巩焴告诉邓名,文安之依旧在为巩焴烧掉大明列祖列宗神主牌一事而耿耿于怀,称
列祖列宗在上,绝对不会任命巩焴为大明的四川巡抚。
“你们不是谈得挺开心的吗?”邓名奇怪地问道,他记得路过奉节的时候,看到文
安之和巩焴都笑咪咪的,两个慈祥的老爷爷似乎一点儿火气都没有。
“当然不能让你看见。”巩焴笑起来:“在你到奉节之前,夷陵还说要请了尚方宝
剑斩了老夫。老夫说我又不是什么大明的官,他请尚方宝剑做什么?夷陵称这是为他的
历代先皇报仇。”
听起来二人争吵得很凶,不过巩焴显然没太放在心上。邓... 阅读全帖
x****s
发帖数: 318
12
杰书的大营扎在徐州城外,这里已经属于江南省。如果确定要进入江南作战,那就
几乎不存在路线选择问题,就是好沿着运河向淮安,然后通过高邮到扬州,在瓜州一带
寻找机会渡江。现在明军主力据说驻扎在江北,这个态势有些古怪,不过若对方真的打
算与清军在江北作战的话,那肯定会选择在运河上的一点,清军的行军路线对方肯定也
是心知肚明。
这种双方都了如指掌的行军路线有利也有弊,虽然动向不可能瞒得过敌军的耳目,
但也不太可能会遭到伏击,因为熟悉地形的向导太多,而且沿途每一个位置都得到了仔
细的研究。尤其是遏必隆的伤心地高邮,辅政大臣很盼望明军会选择在这里应战,然后
用一场胜利来祭奠他没来得急赶到增援的先帝。
现在已经进入江南的清军就沿着运河分开,在江南省境内,这一段运河和驿道基本
是重合的,这条路线不但方便军队同行、粮草运输,还有情报传输上的优势。徐州北方
就是山东地界,陆续赶来的绿营部队正源源不断地进入江南,他们会先面见杰书和遏必
隆,接受他们的安抚和勉励,然后加入到备战的大军中。
徐州北方的驿路通过临城驿连接滕县,继续向北在兖州分叉,,一支通向济南,靠
着这条驿路康亲王...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3147
13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六十五节 援助(上)
虽然崇明和成都之间的路途遥远,但现在张煌言属下的军队和川军没有太大的区别,张
煌言一直极力促成浙东军和川军一体化。三年前还在张煌言的促成下,统一由帝国议会
来负责浙东军官的薪水和退休金;而从同一时刻起,浙东军新招募的官兵也都要经过四
川派来的官员的认可。
无论是马逢知还是郑瓒绪他们的部队,现在提拔的每一个新军官都必须是四川的军校生
,马逢知这些老一代的将官的地位当然不会受到质疑,但他们的子弟如果想参军继承父
兄的事业,那就一样需要去读军校。
普通士兵立下足够晋升为军官的功劳后,他会接到一张去四川的船票,毕业后才能重返
军队成为军官。而且现在浙东军的军衔和川军也完全统一,因为川军除了邓名以外军衔
最高的就是赵天霸少将,所以马逢知和郑瓒绪也不好意思给自己定得太高,都算是准将
——这样好歹也是将军了。虽然军衔听上去不高,可是马逢知他们还是挺满意的,私下
里浙东军觉得这才是新朝气象,要是和永历天子那样公候随便封,当初一个临国公李来
亨手下就有七、八个挂将军印的总兵,怎么看怎么像是距亡国不远。
因为张煌言的这些改革,现在邓名对川军和浙东军基本上一视同仁,这次就有大批的浙
东军跟随邓名出海;也正因... 阅读全帖
k*****e
发帖数: 22013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kirklook (Ni),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陈锦云:暴政是老百姓成为“带路党”的直接原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9 14:47:24 2011, 美东)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tsls/article_2011110848339.
链接里有大图
【图1】0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皇城,皇帝的子民们竞相扶逃命。当时
的清兵和义和团兵不下20万,大清和八国联军比例约10:1。装备上清兵一样不缺,而八
国联军的重武器还不如守城的清兵多。然而清兵逃了个精光!留下了穿布衣长衫的百姓
,也留下了这张真实的民众竞相扶梯相助八国联军的照片。
八国联军进攻天津时,守卫天津的直隶提督聂士成请求周边义和团支援,谁知义和
团却见死不救,眼睁睁的看着清军与洋人血肉相搏,清军寡不敌众后撤时,率先撒丫子
逃跑的恰是天津义和团。更可恶的是,天津义和团还趁清军力战不支时,从背后攻击清
军!原因仅仅是为了报聂士成的“私仇”,哀哉,可怜数千清军,...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87
1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仇恨大清是汉族人的耻辱 (转载)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
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
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
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
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
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
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
[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
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荐举、议叙、捐纳、世袭、荫子、翻
译科举等等,不一而足。清末朱彭寿说:清代“二百余年来,旗人由科...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87
16
[转帖]略论清代旗人制度性特权及其影响 [转贴 2009-03-26 19:38:33]
字号:大 中 小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
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
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
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
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
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
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
[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
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87
17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
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
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
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
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
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
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
[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
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荐举、议叙、捐纳、世袭、荫子、翻
译科举等等,不一而足。清末朱彭寿说:清代“二百余年来,旗人由科...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6383
18
☆─────────────────────────────────────☆
sexdon (钦命头品顶戴加尚书衔领网评办事部堂) 于 (Thu Mar 24 00:55:36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sexdon (钦命头品顶戴加尚书衔领网评办事部堂),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仇恨大清是汉族人的耻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24 00:55:11 2011, 美东)
仇恨大清主要是处于对历史的无知,对自身缺点的懦弱而找借口,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和严重的民族歧视。汉族人从来都认为少数民族是仆人,而我大清期间,虽然创造了中
国历史上的辉煌,但是这些心里阴暗的人看来,我大清的一切功绩也不能让他们弱小的
不值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他们在我大清强大的时候到处作乱,天地会乱党,长矛还有
孙文匪患都是明证。
仇恨大清的人基本上有几类,
1。严重的大汉族主义者,觉得清朝是外族,从骨子里面藐视,但是冰冷地事实就在那
里,没有办法,所以只能骂找平衡了
2。严重历史知识缺乏的,历史读物仅仅就是电视剧和高中历史课本,对清朝仇恨基本
上是清朝后期... 阅读全帖
c****u
发帖数: 3277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明清官制有什么不同
清基本继承明制,但王室集权更严重,
地方政治也更不上轨道. 明朝权在六部, 尤其是吏部,
清朝部权下降很多. 明朝没有督抚对地方政治的长期干预,
清朝地方政治是督抚说了算, 督抚有人事权.
清的吏治就早期尚可, 到康熙就已经不行了.
这点明要强一些. 明有大量宗室消耗,清的八旗比明消耗更烈.
明虽然没有宰相, 首辅实际行宰相权,清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废除宰相.
明政治制度不太高明,明的制度需要一个比较勤勉和英明的皇帝在上,
和同样勤勉而清廉的官僚在下, 明的败亡是这两个层面的同时慢慢崩溃,
清很多地方把明的缺点都继承下来, 清的统治者说到底并不明白中国传统政治的
基本精神. 当然, 明早期的政治建设也未必对这些很明了.
明代政治的后退是蒙古征服的后遗症, 到清代, 中国传统政治理想和精神就越来越
衰微, 终于不治, 说到底, 清的入主中原是华夏的悲剧, 也是满人自己的悲剧.
W******r
发帖数: 87
20
钱穆先生说:满清政权是“部族政权”[1],满清贵族入据中原后,为保障满洲主体统治,奉行“首崇满洲”政策,给予旗人以诸多法定特权,在制度上保证全体旗人在长达二百六十多年时间里,享受着高于国内其他民族的待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满人这个名词,是代表特权的记号 ”[2]。
一、旗人制度性特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政治方面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的同部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民众里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清代政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私心”[3]。基于这种“私心”,满清统治者在政治上给予满人以远高于汉人的特权。
1、入仕条件
清代汉人入仕基本要通过科举考试,这种作法本无可非议,但与之相反的是,清代满人入仕,则无此限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荐举、议叙、捐纳、世袭、荫子、翻译科举等等,不一而足。清末朱彭寿说:清代“二百余年来,旗人由科举入仕而为一、二品...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8800
21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祖上
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的宠
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庭根
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
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
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
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
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
书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
书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仁和陆圻,当狱初起,先首告,谓(庄)廷鑨慕其名,列
之参校中,得脱罪。”
《明史》案主要由两人告发,杭州举人查继佐是首告,归安本地知县吴之荣后来
再次告发。如果起初查继佐不告发,吴之荣也未... 阅读全帖
v**n
发帖数: 135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垣:《释奴才》
本文摘自《陈垣史学论著选》 作者:陈垣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载广州《时事
画报》1907年第23期 原题为:释奴才
消融满汉之说出,于是有请满汉臣工一律称臣,不称奴才者。奴才二字何自出?陶
宗仪《辍耕录》以为始于郭令公“子仪诸子皆奴才”一语,非也。骂人奴才盖北俗,中
原无是语也。有之,自晋始。晋世五胡人中国,胡言遂载以俱来。《刘渊载记》(《晋
书》于五胡及诸割据者,别为载记,附于卷末。刘渊、刘曜,皆匈奴也,不得以汉姓而
误为汉人):成都王既败,元海曰:颖不用吾言,遂自奔溃,真奴才也。
一、《刘曜载记》:田崧骂杨难敌曰:若贼氏奴才,安敢希觊非分。二、王猛曰:慕容
评真奴才,虽亿兆之众不足畏,况数十万乎!三、《水经注》:李特至剑阁,叹日:刘
氏有此地而面缚于人,岂不奴才也!四、《魏书》:尔朱荣谓元天穆曰:葛荣之徒,本
是奴才,乘时作乱。五、凡此诸语,皆出自晋末六朝之间,在郭令公之前。令公之为是
语,盖亦久居塞外,习于胡言,犹今之操西语骂人者耳。陶宗仪以为此语始自令公,未
之考也。
后于令公而为是语,则《五代史》:董璋反,以书诱姚洪,洪不听。城陷,璋责之。洪
曰:汝奴才,固无耻...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23
☆─────────────────────────────────────☆
aple (凸-_-凸) 于 (Thu Aug 18 01:47:56 2011, 美东) 提到: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祖上
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的宠
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庭根
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
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
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
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
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
书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
书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22734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1901年 一个帝国的背影 (转载)
中堂、大头辛辛苦苦那么多年,武器装备早就不差了。问题是老娘们已经毫无credit,
各地督抚早就不鸟清廷,由着老娘们折腾。大头,南洋,北洋都不勤王,中堂说此乱命
也,以前那就是杀头了,1901年的时候,老娘们敢拿督抚们怎么样?这个时候已经是建
安、残唐的局面了,秋后的蚂蚱。
中国古代王朝,有的是被外力或起义搞死,比如宋、明,但是三个主要的大一统时代(
两汉,隋唐,明清)灭亡的模式都一模一样。农民起义或者叛乱,刺史/藩镇/督抚专权
,最后地方分裂,朝廷内权臣篡位。历史是惊人的相似,而各个朝代死撑的时间长短,
也体现了当时国力的强弱。
唐显然最强,安史之乱之后朝廷跟藩镇苦斗了一百一十年,足足5,6代人,才最后跟河
朔一起完蛋的,中间两次中兴。东汉就很不行,36年,一代半就完蛋了,一撸到底。大
清算好的了,从洪杨起事动摇国本算起,一共坚持了50多年,两代半人才完蛋。中间好
歹还有一次中兴。
最后,大头也可以和孟德,全忠并列了。
h******i
发帖数: 21077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eebe (openfeint招ruby开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旗人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4 15:40:26 2014, 美东)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
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
的宠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
庭根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
白无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最
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八
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其
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书
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80
26
最近看有人讨论古代上访,我就翻了翻大清律例。发现里面居然有很大一段说这类事情
。有个特别的名目,叫“越诉”。“越”用的很妙。
首先说了,必须从下往上一级一级的告。越级上告笞五十,不管告的对错。
再往下看,各种告状的花样和今天差不多。规定包括以提意见方式告状的(假以建言为
由),跪在政府驻地的(跪午门、长安等门,及打长安门内石狮鸣冤者),在政府驻地
上吊抹脖子的不死也要关三年。
带着刀在政府驻地上访的,一百板子充军。
这段看了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似乎写的是今天的事:
。。。曾经法司、督抚等衙门问断明白,意图翻异辄于登闻鼓下及长安左右门等处自刎
、自缢、撒泼、喧呼者,或因小事纠集多人,越墙进院、突入鼓厅,妄行击鼓谎告者。
。。
让老人妇女小孩告状也很有历史,故意让老弱残疾出面告状的,要拿本人问罪。
很有特点的是,条文都很注重揪出幕后黑手,严惩策划和领头的。好比:
如有在刑部、都察院、步军统领各衙门前故自伤残者,拏获严追主使。
匿名信是现在比较常见的告状方式,清代好像不行。大清律例说投匿名信告状的直接绞
监候,不管真假。见了匿名信就得烧了,敢带到官府里要打一顿严惩。抓到写信的官府
还有赏银。
...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80
27
最近看有人讨论古代上访,我就翻了翻大清律例。发现里面居然有很大一段说这类事情
。有个特别的名目,叫“越诉”。“越”用的很妙。
首先说了,必须从下往上一级一级的告。越级上告笞五十,不管告的对错。
再往下看,各种告状的花样和今天差不多。规定包括以提意见方式告状的(假以建言为
由),跪在政府驻地的(跪午门、长安等门,及打长安门内石狮鸣冤者),在政府驻地
上吊抹脖子的不死也要关三年。
带着刀在政府驻地上访的,一百板子充军。
这段看了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似乎写的是今天的事:
。。。曾经法司、督抚等衙门问断明白,意图翻异辄于登闻鼓下及长安左右门等处自刎
、自缢、撒泼、喧呼者,或因小事纠集多人,越墙进院、突入鼓厅,妄行击鼓谎告者。
。。
让老人妇女小孩告状也很有历史,故意让老弱残疾出面告状的,要拿本人问罪。
很有特点的是,条文都很注重揪出幕后黑手,严惩策划和领头的。好比:
如有在刑部、都察院、步军统领各衙门前故自伤残者,拏获严追主使。
匿名信是现在比较常见的告状方式,清代好像不行。大清律例说投匿名信告状的直接绞
监候,不管真假。见了匿名信就得烧了,敢带到官府里要打一顿严惩。抓到写信的官府
还有赏银。
...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的大吃一惊系列
关于清编《明史》的可信性
新浪历史论坛
个人对于清朝的印象一般来说是“闭关锁国”——表现为全面禁海。“有窥天下之心而
恨天下之人”——已经是天下之主了,却还怀抱着“满汉之分”死也不放,“ 宁与洋
夷,不予家奴”。还有最重要的是“文字狱”。——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于清朝
乾隆年间才在张廷玉主导下完成《明史》抱有最大程度的质疑。
以下的文字都是从百度百科找到的,小子无礼,权窃一方之言,自己没有太多的历
史功底,也很遗憾,所以提出质疑,希望能有达人斧正。看到了“文字狱”才知道我们
国家的历史是如何出现的巨大断层,连宋朝的文字都不放过,这样的书籍,居然也能够
成为我们历史学习的主要读本。我们的历史早就被篡改完了!
对于明历史,明朝末年的人也有写的,结果如下:(转自百度百科)
康熙年间的:
【明史案
从庄廷鑨明史案说起,却说明熹宗天启朝内阁首辅朱国祯受魏忠贤排挤,告病回到
老家浙江乌程,编了一本《皇明史概》并刊行,未刊的稿本有《列朝诸臣传》。明亡后
,浙江湖州有个叫庄廷鑨的富户,他是个盲人,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鼓舞,也
想搞一部传世史作。但他自己并不通晓史事,于是出钱从朱国祯后人处买了...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29
关于清编《明史》的可信性
新浪历史论坛
个人对于清朝的印象一般来说是“闭关锁国”——表现为全面禁海。“有窥天下之心而
恨天下之人”——已经是天下之主了,却还怀抱着“满汉之分”死也不放,“ 宁与洋
夷,不予家奴”。还有最重要的是“文字狱”。——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于清朝
乾隆年间才在张廷玉主导下完成《明史》抱有最大程度的质疑。
以下的文字都是从百度百科找到的,小子无礼,权窃一方之言,自己没有太多的历
史功底,也很遗憾,所以提出质疑,希望能有达人斧正。看到了“文字狱”才知道我们
国家的历史是如何出现的巨大断层,连宋朝的文字都不放过,这样的书籍,居然也能够
成为我们历史学习的主要读本。我们的历史早就被篡改完了!
对于明历史,明朝末年的人也有写的,结果如下:(转自百度百科)
康熙年间的:
【明史案
从庄廷鑨明史案说起,却说明熹宗天启朝内阁首辅朱国祯受魏忠贤排挤,告病回到
老家浙江乌程,编了一本《皇明史概》并刊行,未刊的稿本有《列朝诸臣传》。明亡后
,浙江湖州有个叫庄廷鑨的富户,他是个盲人,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鼓舞,也
想搞一部传世史作。但他自己并不通晓史事,于是出钱从朱国祯后人处买了...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30
作者:金满楼
雍正当政时,有个御史谢济世弹劾田文镜,这让雍正觉得十分不爽,于是将奏章退回,
希望谢不要再多事,孰料后者却是个牛脾气,非要坚持上劾。这下,把雍正是气得够呛
,他不得不亲自站出来为之辩护,说“田文镜秉公持正,实心办事,乃天下督抚中所罕
见者”,什么贪赃坏法之事,我可以保证田文镜绝对没有;我倒是纳闷了,天下督抚这
么多,为什么谢济世非揪着田文镜不放,究竟是何居心?
不惜以皇帝之尊而为田文镜拍胸脯、打包票后,雍正又说:科道无私,方能弹劾人之有
私,这是我此前一而再、再而三说过的;若是自恃为言官,听人指使,颠倒是非,扰乱
国政,那将为国法所不容;我并非不知诛戮谏官乃史书所戒,但要是言官为私利而危害
人心世道,那此等区区小节,我必不在乎。说到这里,雍正越想越气,随后下令:先将
谢济世的御史革去,然后查他究竟受谁指使、又与何人结党,这事不查个水落石出,决
不罢休!
谢济世,广西全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后为翰林院检讨,卷入田文镜案时刚升为浙
江道监察御史。究竟是刚升职想有所表现呢,还是出于读书人的正义或意气使然,总之
审讯过程很具戏剧性:雍正令大学士及各部院高官组成联合法庭进行审问,...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31

你这历史不对吧,当时明明是全国汉人督抚都呼吁立宪,孙大炮根本就是一帮流氓分子
而已,没有根基
结果满清搞了个皇族内阁,全国汉人督抚都绝望了,湖北一声枪响,那些督抚腰身一变
都成了督军

发帖数: 1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慈禧为何hold不住
1900年,瀛台。
1898年9月21日(戊戌年八月初六日),慈禧宣布训政,幽禁光绪于瀛台,完成了她一
生中的第三次政变(第一次政变指慈禧联合恭亲王诛贬八顾命大臣,第二次政变指慈禧
摆黜恭亲王及其领导下的中枢大臣)……表面看来,再次复出的慈禧似乎重新掌握了大
清的最高权力,登上了象征权力巅峰的宝座,事实上却未必如此简单吧?
首先,慈禧执政的合法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她发觉自己居然无力直接废掉至亲至
仇的光绪了。
其实,早在慈禧垂帘之初,大清的朝堂之上就一直流传着一种杂音,部分朝臣虽不敢明
确表示心中对慈禧的反对,但私下里却不断地用“牝鸡司晨”这样的词语表达来对一位
女性执政者的不满与嘲弄。
更重要的是,慈禧之所以能获取“垂帘”的资格,则完全来源于端坐在她前面的那个合
法继承大统之位的儿皇帝。实质上,慈禧和儿皇帝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没
有慈禧的垂帘掌舵,儿皇帝大概恐难成大事;而如果失去儿皇帝的合法大统地位,慈禧
手中的权力魔杖就失去了最强势的依附点……如今,她虽然凭借维新派“围园杀后”的
口实幽禁了光绪,但同时也等于亲手抽掉了自己垂帘听政的合法基础,将自己置于一个
下盘空虚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8 11:10:22 2017, 美东)
2017-01-24历史树 WeChatID lishishu888
Intro
这世间,没有哪一棵树比历史树更繁华。
历史树下,别说你看尽繁华。还没关注此号?很简单的,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后即可
加关注:
来源:网络
清王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公元1711年,1735年即帝位,翌年改年号为乾
隆。乾隆帝享寿89岁,在位60年加上3年太上皇,可称是中国历史上享寿最高,在位时
间最长的皇帝了。
乾隆承其祖康熙、其父雍正的余绪,仗全盛的国力,平定边疆,为我多民族国家的经济
发展作出过贡献,史称“康乾盛世”。
文坛上关于记述乾隆的野史、文章很多,特别是近年来“戏说”的电视连续剧广泛传播
,把乾隆开明宽厚、风流倜傥夸张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本文专写乾隆残酷制造文字狱,
以便读者真实地了解这位爱新觉罗·弘历。
文字狱腥风血雨之举例
乾隆自称“朕一...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整理下 - 末世拍案驚奇
第二回:北戴河督抚朝圣驾 小茶馆草民议时局
一入了七月,天气就开始闷热起来,日头不见得怎么毒,却好似下了火一般,压的人喘
不过气来,也不知怎地,这满城的知了开始骚动起来,又是喊又是叫,却不知朝廷的老
爷们早就不耐烦听了,接连几道命令下来,这满城尽是六扇门的捕快粘知了,一夜之间
,除了几个悍不畏死的还在呱噪,这偌大的城,竟听不见什么不和谐的声音,前阵子大
雨下的厉害,连帝都都被淹了,这往年叫唤的最厉害的蛤蟆,也几近的销声匿迹了,小
民们到处传谣言,说甚么今年蛤蟆都不叫唤了,莫不是太上皇龙驭殡天了,草民们传的
言之凿凿,也未见朝廷有甚么话说,发了几次邸报,却都是些不相干的,这事慢慢的也
就淡了下去。
城外的官道上,一队队的侍卫鲜衣怒马,明晃晃的大旗上印着各路诸侯番号,路边茶馆
里的人们茶也顾不得喝,围着门槛看,有细心的人数着,今天已经过了十一路人马了,
算上昨天来的,天朝三十二省督抚就要全员到齐了。
“自我朝太祖以降,咱这北戴河就是皇上和朝廷里的老爷们纳凉的地方,不是老汉说嘴
,我这双老眼可瞧过了无数的贵人,远的不说,就说太宗皇帝他老人家,八王议政的年
景里来过好多次……”说话的是茶馆门边... 阅读全帖
h*****7
发帖数: 3192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盛世的后遗症 ZZ
盛世的后遗症
张鸣
清朝的康雍乾三朝,人称盛世。盛世的顶峰,就是乾隆朝。乾隆老儿活的最长,统治时
间最长,干的事也真不少。当然,自我感觉也最好。自称是十全老人,其实就是封自家
为十全皇帝。但是,这个世界,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当然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皇帝也
不例外。十全过后,王朝其实已经进入衰世。当年来华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虽然使命
一个都没完成,但已经看出了这个庞大的王朝,不过是条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罢了。王
朝的衰败,不仅仅是钱都让乾隆花差不多了,而是王朝的统治机器,已经严重老化。
乾隆一死,做儿子的嘉庆,就忙不迭地把老子最宠爱的大臣关进了监狱,全然不顾死在
地下的老子的感受,也不顾嫁给和珅做儿媳的妹妹的面子。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但这
个清朝历史上最大的贪官,贪污腐化的恶行,并不限于贪污了很多的银子和宝物,这些
银子宝物,尽管奉旨抄家的人,会私吞下不少,但比较起来,还是剩给皇帝的多些。皇
帝,至少不会亏。但由和珅造成的腐败空气,给败坏的吏治,在当时而言,却已经积重
难返,无法救治了。
和珅案只是当时的一个大案,大案下面,还有若干次一等的案子,若放在别的时代,其
实也不小,但因为有和珅比着...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36
关于清编《明史》的可信性
新浪历史论坛
个人对于清朝的印象一般来说是“闭关锁国”——表现为全面禁海。“有窥天下之心而
恨天下之人”——已经是天下之主了,却还怀抱着“满汉之分”死也不放,“ 宁与洋
夷,不予家奴”。还有最重要的是“文字狱”。——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于清朝
乾隆年间才在张廷玉主导下完成《明史》抱有最大程度的质疑。
以下的文字都是从百度百科找到的,小子无礼,权窃一方之言,自己没有太多的历
史功底,也很遗憾,所以提出质疑,希望能有达人斧正。看到了“文字狱”才知道我们
国家的历史是如何出现的巨大断层,连宋朝的文字都不放过,这样的书籍,居然也能够
成为我们历史学习的主要读本。我们的历史早就被篡改完了!
对于明历史,明朝末年的人也有写的,结果如下:(转自百度百科)
康熙年间的:
【明史案
从庄廷鑨明史案说起,却说明熹宗天启朝内阁首辅朱国祯受魏忠贤排挤,告病回到
老家浙江乌程,编了一本《皇明史概》并刊行,未刊的稿本有《列朝诸臣传》。明亡后
,浙江湖州有个叫庄廷鑨的富户,他是个盲人,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鼓舞,也
想搞一部传世史作。但他自己并不通晓史事,于是出钱从朱国祯后人处买了...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443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旗人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
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
的宠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
庭根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
白无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最
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八
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之后江南人人自危,文坛、史坛都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其
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己之私,把原本未必会兴起大祸的一次史书
编写推动成了一幕惨剧,终致血染江南。
据印鸾章的《清鉴》记载:“此案诛死者七十余人,名列参校者皆死,刻工及鬻书
者同日刑。惟海宁查继佐、仁和陆圻,当狱初起,先首告,谓(庄)廷鑨慕其名,列之
参校中,得脱罪。”
《明史》案主要由两人告发,杭州举人查继佐是首告,归安本地知县吴之荣后来再
次告发。如果起初查继佐不告发,吴之荣也未必会关...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230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代的越级上访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yberholic (cyberholic),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古代的越级上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4 23:06:20 2014, 美东)
最近看有人讨论古代上访,我就翻了翻大清律例。发现里面居然有很大一段说这类事情
。有个特别的名目,叫“越诉”。“越”用的很妙。
首先说了,必须从下往上一级一级的告。越级上告笞五十,不管告的对错。
再往下看,各种告状的花样和今天差不多。规定包括以提意见方式告状的(假以建言为
由),跪在政府驻地的(跪午门、长安等门,及打长安门内石狮鸣冤者),在政府驻地
上吊抹脖子的不死也要关三年。
带着刀在政府驻地上访的,一百板子充军。
这段看了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似乎写的是今天的事:
。。。曾经法司、督抚等衙门问断明白,意图翻异辄于登闻鼓下及长安左右门等处自刎
、自缢、撒泼、喧呼者,或因小事纠集多人,越墙进院、突入鼓厅,妄行击鼓谎告者。
。。
让老人妇女小孩告状也很有历史,故意让老弱残疾出面告状的,要拿本人问罪。
很有特点的是,条文都很注重揪出幕后黑手,严...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代的越级上访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yberholic (cyberholic),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古代的越级上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4 23:06:20 2014, 美东)
最近看有人讨论古代上访,我就翻了翻大清律例。发现里面居然有很大一段说这类事情
。有个特别的名目,叫“越诉”。“越”用的很妙。
首先说了,必须从下往上一级一级的告。越级上告笞五十,不管告的对错。
再往下看,各种告状的花样和今天差不多。规定包括以提意见方式告状的(假以建言为
由),跪在政府驻地的(跪午门、长安等门,及打长安门内石狮鸣冤者),在政府驻地
上吊抹脖子的不死也要关三年。
带着刀在政府驻地上访的,一百板子充军。
这段看了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似乎写的是今天的事:
。。。曾经法司、督抚等衙门问断明白,意图翻异辄于登闻鼓下及长安左右门等处自刎
、自缢、撒泼、喧呼者,或因小事纠集多人,越墙进院、突入鼓厅,妄行击鼓谎告者。
。。
让老人妇女小孩告状也很有历史,故意让老弱残疾出面告状的,要拿本人问罪。
很有特点的是,条文都很注重揪出幕后黑手,严... 阅读全帖
l*****7
发帖数: 8463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袁项城平叛,痛歼日军(转载)
袁世凯的时代
送交者: 笑今生[♂首辅宰相★★★★★♂] 于 2016-11-23 17:16 已读 1023 次 大字
阅读
(一)袁世凯当年也算维新派  但是在康有为的赌局中,被当作了一个棋子;康有为
当年上书的时候,袁世凯也在上书,但是中国历史只对危言耸听者有记忆力,袁世凯的
变法,稳健可行,但时局中没人听他的,历史也不注意他的变法上书。  康主张变法
从中央开始,首在夺权;袁建议从地方开始,旨在稳推。  康对着荣禄狂言要杀一二
守旧大臣以推动变法,甚至不惜兵变;袁认为守旧大臣未得屏蔽,雍容富贵养起来,以
减少人事上的阻力与秩序上的失控……  袁世凯的告密,顶多是事发后自保性的补告
。简要情况是这样的:9月16日光绪接见袁世凯,给一个候补的兵部侍郎;9月18日谭嗣
同夜访袁世凯,要求袁世凯起兵勤王;9月20日光绪早朝接见袁,袁提醒皇上古今各国
变法不容易,非有内忧,即有外患,请皇上忍耐待时,步步轻进。新进诸臣,固不乏明
达猛勇之士,但阅历太浅,办事太急,易生流弊。况且变法尤在得人,必须有真正明达
时务老成持重如张之洞者,赞能慎密,倘有疏误,累及皇上,关系极重,总求十分留意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乾隆时期的文字狱
2017-01-24历史树 WeChatID lishishu888
Intro
这世间,没有哪一棵树比历史树更繁华。
历史树下,别说你看尽繁华。还没关注此号?很简单的,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后即可
加关注:
来源:网络
清王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公元1711年,1735年即帝位,翌年改年号为乾
隆。乾隆帝享寿89岁,在位60年加上3年太上皇,可称是中国历史上享寿最高,在位时
间最长的皇帝了。
乾隆承其祖康熙、其父雍正的余绪,仗全盛的国力,平定边疆,为我多民族国家的经济
发展作出过贡献,史称“康乾盛世”。
文坛上关于记述乾隆的野史、文章很多,特别是近年来“戏说”的电视连续剧广泛传播
,把乾隆开明宽厚、风流倜傥夸张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本文专写乾隆残酷制造文字狱,
以便读者真实地了解这位爱新觉罗·弘历。
文字狱腥风血雨之举例
乾隆自称“朕一书生皇帝耳”,这是不错的。他自幼聪明伶俐,6岁就学,在名儒指导
下,饱读诗书,深得其祖康熙的欢心。康熙弥留之际,之所以传位给胤祯(雍正),一
个重要原因,是想在胤祯之后传位给爱孙弘历。
乾隆自幼爱好文学,一生写诗四万余首,可称亘古少有。可惜的是,他...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998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旗人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aibugui (KingOfLunHui马甲),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旗人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4 15:59:16 2014, 美东)
发信人: feebe (openfeint招ruby开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旗人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4 15:40:26 2014, 美东)
一、引言
金庸,本名查良墉,浙江海宁人,顺治时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其
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踏着别人的鲜血爬了上去,得到了满族统治者
的宠信。查家此后一门竟出了七个进士和五位翰林,这在满人排汉的风气下,是汉人门
庭根本无法做到地,所以虽然金先生死活不承认自己是旗人,可辩护却总是显得那样苍
白无力。
二、《明史》案的告密者查继佐
查继佐又名查伊璜,“伊璜”应该是其族谱名。他是金庸的一个本家,也是清朝最
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明史》案的告密者。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庚子变法”:繁盛的大清
原创:高阳观史 高阳观史高阳观史微信号
功能介绍
高阳观史,成语,本意为透过心理还原历史事件,广义为看清一切生命和宇宙的真理。
就在北京的义和团在京城烧杀抢掠,围攻东郊民巷的外国使馆,李鸿章,刘坤一,张之
洞三总督联手东南诸省共保的时候。
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策划的自立军在上海准备起事,康梁妄想武装“勤王”,企
图军事占领一省或数省,然后攻入北京,解救被软禁的光绪皇帝。
1899年夏,康有为在加拿大成立保皇会,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设立保皇分会,筹集资
金,委托在日本的梁启超和唐才常策动武装起事。
7月初,唐才常在上海张园组织中国议会,推举容闳为会长,严复为副会长,推举唐才
常,汪康年等为干事。
唐才常会后用早已刻好的“中国议会督办南部各省总会”关防印鉴,于7月15日在安徽
举事,张帖关防告示,以讨贼勤王,清君侧而谢万国,为号召起事。康梁自立军前军以
秦力山为统领在安徽起事,右路军以沈荩为统领在湖北新堤起事。
这场自立军起事勤王闹剧以湖广总督张之洞捕杀唐才常等二十余人,湖南巡抚俞廉三捕
杀一百多自立军收场。
清廷与各国宣战不到两个月,多国联军占领北京,7月21日慈禧携光绪皇帝向...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庚子变法”——繁盛的大清
原创:高阳观史 高阳观史 高阳观史 微信号
功能介绍
高阳观史,成语,本意为透过心理还原历史事件,广义为看清一切生命和宇宙的真理。
就在北京的义和团在京城烧杀抢掠,围攻东郊民巷的外国使馆,李鸿章,刘坤一,张之
洞三总督联手东南诸省共保的时候。
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策划的自立军在上海准备起事,康梁妄想武装“勤王”,企
图军事占领一省或数省,然后攻入北京,解救被软禁的光绪皇帝。
1899年夏,康有为在加拿大成立保皇会,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设立保皇分会,筹集资
金,委托在日本的梁启超和唐才常策动武装起事。
7月初,唐才常在上海张园组织中国议会,推举容闳为会长,严复为副会长,推举唐才
常,汪康年等为干事。
唐才常会后用早已刻好的“中国议会督办南部各省总会”关防印鉴,于7月15日在安徽
举事,张帖关防告示,以讨贼勤王,清君侧而谢万国,为号召起事。康梁自立军前军以
秦力山为统领在安徽起事,右路军以沈荩为统领在湖北新堤起事。
这场自立军起事勤王闹剧以湖广总督张之洞捕杀唐才常等二十余人,湖南巡抚俞廉三捕
杀一百多自立军收场。
清廷与各国宣战不到两个月,多国联军占领北京,7月21日慈禧携光绪皇帝向西...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45
王斗冷眼看着,历史上崇祯年间,大明南北两地的官员派系斗争非常激烈,比如,少
詹事黄道周曾弹劾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张若麒又弹劾黄道周,还有东林、阉党、
言官党争不断。
而各派之间,又互相内斗,可谓非常混乱,或许,只有在对付武将勋贵上,他们才
会又拧成一条心,陈演表面上给倪元璐难看,事实上,何尝不是为他解脱,让朝廷编练
新军之议,付之东流?
果然,新任户部尚书叹道:“江南己是税重,诸税位列全国之冠,若再加征,惟恐
激起民变。”
他说道:“再且,与北地一样,江南各处,一样灾荒不绝,百姓嗷嗷度日。
他举例:“春夏之时,苏州府大旱不雨,米价每石银四两。春,太仓州灾荒,夏,
湖州府大旱,飞蝗蔽日而下,所集处禾苗与芦苇食尽,民削树皮木屑杂糠秕己食之,或
掘山中白泥为食,流离窜徙,民益多艰……”
说到这里,他语声哽咽,谈起家乡父老的苦楚,他同样神情激动。
崇祯帝默然,是啊,江南各处,不是大旱就是大涝,一样饿死载道,百姓艰难,大
明,真的筋疲力尽了。
不约而同的,内阁诸员,都没有谈及富户大族之税,不说当年杨嗣昌的赋税归于“
有力家”,或是薛国观的让官员富商捐献钱粮,都证明了行不通,最终的负担,只会转...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2828
46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正文 第九节 送神(下)
圣旨传到南京要晚上许多,这期间邓名的大军正在通过,为了避免瓜田李下之嫌,蒋国
柱把军队尽数收入了城中,一直等到川军后卫通过,圣旨才得以渡江。
拜了香案,迎了圣旨后,蒋国柱看完也顿感迎头一桶冰霜雪泼下,把他浇了个透心
凉:“皇上说堵不住邓名就罢官查办,谁放走了邓名那谁就得顶邓名的罪,这是从何说
起啊。”
见到周培公的时候,蒋国柱的反应和林起龙差不多,恶狠狠地把圣旨掷了过去,没
有当场把这东西撕个粉碎就说明蒋国柱很有涵养了:“还有去给南昌、武昌送去的急报
,估计说的也是这个事,皇上说他五天之内就会出发,算算日子,现在说不定已经出京
了!邓提督都走了他还要来,这是存心不给我们留活路啊,这沿途这么多官吏,难道皇
上都要罢免,都要与邓名同罪不成?”
周培公愁眉苦脸地琢磨了一会儿,终于想明白了问题所在,大叫起来:“哎呀,总
督大人啊,皇上看的都是捷报,他看到的是邓提督攻武昌不克,九江旋得旋失,江南屡
战屡败,渡江攻扬州徒劳无功,后顿兵镇江城下,还被总督大人的两江官兵和下官的湘
军前后堵截。所以皇上肯定认为邓名已经是穷途末路,只要官兵奋不顾身就算灭不了他
也肯定能堵住他,堵不...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375
47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_第二十四节 怒潮(下)
武昌。
接到钟祥的报告后,张长庚没做太多思考就下令手下预做准备,给朝廷的奏章也一
挥而就。奏章的内容主要是:大明的安东王听说先皇在高邮殉国,以为有机可乘所以亲
自督统湖北明军围攻武昌;与湖北明军配合的还有从下游流窜回来的巨寇邓名,气势汹
汹意欲夺取武昌,把战火烧到长江的中游。
张长庚在奏章中信心十足地对朝廷保证,他已经制定了坚壁清野的政策,打算坚守
钟祥等城,放开大路把明军吸引到坚固的武昌、汉阳城下,安东王和化名邓名的小福王
不来则已,来了就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这番豪言壮语绝非无的放矢,张长庚自问这两年一直与邓名合作愉快,这次高邮湖
一战,张长庚更是不惜血本地向明军提供了海量的弓箭和装备,他深信邓名一定会努力
维持与自己的和平。湖广总督在明军中驻有联络使者,不久前使者快马加鞭赶回武昌,
亲口向张长庚汇报了武昌的装备对高邮湖取胜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带回了邓名的亲口感
谢——邓名对张长庚的使者称:武昌的装备在歼灭禁卫军一战中起到了无以伦比的巨大
作用——这话邓名也和林起龙、蒋国柱和张朝的使者说过,不过主语换成了情报、粮秣
和银子。
之前明军那边只有邓名对张长...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48
邓名的部队并没有在武昌停留得太久,与贺珍见面后,下游立刻就有急报传来,称
苏克萨哈和遏必隆已经带着八旗返回京师。满清对崇明岛不构成威胁后,邓名就应该履
行协议返回四川。东南的督抚们唯恐邓名在他们的地盘上停留太久,会让朝廷生出再次
派援兵南下的念头来;而且邓名留在清廷的境内对督抚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以前
邓名是自费出征,但根据高邮湖之战的协议,这次明军返回四川前的军费都由东南几个
督抚共同承担。
不但清军盼着邓名尽快远离他们的地盘而去,就是邓名的手下也归心似箭,定下未
婚妻的人恨不得赶紧飞回成都完婚,而那些有家室的人也非常怀念分别了好几个月的家
人。
越是距离四川近,军心就变得越浮躁,穆谭再次为郑成功的南京之战辩解:“如果
提督真打算移镇南京,那么就一定要带上军属。”上次郑成功进攻江南时携带大批将士
家属导致惨败,遭到很多人诟病,在川军的教学中也是一个反面教材,但邓名也明白郑
成功确实有为难的地方。在没有电话、电报的明朝,和家人远隔千里确实让人很不放心
,对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来说,隔这么远的距离和永别也没有什么分别了。
因为郝摇旗和东安郡王正在赶来,所...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49
山东,登州府。
“魏冬瓜,今儿你把大伙儿喊来有什么事吗?”
围拢在一起的镇民们大声嚷嚷着。
最近胶东地区的人心一直浮躁不安,到处都有流言说明军又要打回山东来了,在十
八年后,山东这片土地终于又要换成赤色旗帜了。
这种骚动当然有舟山明军的原因。抵达江南前,任堂等人一直在浙江和山东之间摇
摆不定,没有确定最后的攻击目标,而且在对浙江发起进攻后,川军也还惦念着要在浙
江取得战果后转战山东。所以张煌言未雨绸缪,已经把一些逃去舟山的山东人派回老家
,让他们散布消息,给那些暗中支持明军的缙绅通风报信。
至于山东的府县,进入四月后也是风声鹤唳,那时川军刚刚抵达长江口,到处都有
传言说明军人数超过十万,兵锋直指山东,并打算以山东为跳板直扑北京——这种说法
清廷并不太相信,因为北京方面普遍认为川军能够反复沿着长江流窜就是因为他们的水
师优势,却没有和清廷精锐在北方平原交战的能力。
山东方面当然也知道“南舟北马”的道理,不过事关山东各级官员的乌纱帽和性命
,他们依旧高度紧张,北京方面为了安全起见也向济南派出了一些援兵。直到五月,大
战在浙江打响之后,...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50
山东,登州府。
“魏冬瓜,今儿你把大伙儿喊来有什么事吗?”
围拢在一起的镇民们大声嚷嚷着。
最近胶东地区的人心一直浮躁不安,到处都有流言说明军又要打回山东来了,在十
八年后,山东这片土地终于又要换成赤色旗帜了。
这种骚动当然有舟山明军的原因。抵达江南前,任堂等人一直在浙江和山东之间摇
摆不定,没有确定最后的攻击目标,而且在对浙江发起进攻后,川军也还惦念着要在浙
江取得战果后转战山东。所以张煌言未雨绸缪,已经把一些逃去舟山的山东人派回老家
,让他们散布消息,给那些暗中支持明军的缙绅通风报信。
至于山东的府县,进入四月后也是风声鹤唳,那时川军刚刚抵达长江口,到处都有
传言说明军人数超过十万,兵锋直指山东,并打算以山东为跳板直扑北京——这种说法
清廷并不太相信,因为北京方面普遍认为川军能够反复沿着长江流窜就是因为他们的水
师优势,却没有和清廷精锐在北方平原交战的能力。
山东方面当然也知道“南舟北马”的道理,不过事关山东各级官员的乌纱帽和性命
,他们依旧高度紧张,北京方面为了安全起见也向济南派出了一些援兵。直到五月,大
战在浙江打响之后,...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