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督抚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b****r
发帖数: 2555
1
☆─────────────────────────────────────☆
wodemj (wodemj) 于 (Sun Oct 9 22:28:17 2011, 美东) 提到:
他躲在国外这么多年,为啥革命一成功,各方势力都请他回国担任大总统?
孙中山什么时候开始,通过什么事件确立革命领袖地位的?
☆─────────────────────────────────────☆
PCP (PCP) 于 (Sun Oct 9 22:31:58 2011, 美东) 提到:
黄帝苗裔,遁于岭南(威夷?), 厚泽深仁,遂有天下
☆─────────────────────────────────────☆
vespers (西瓜很好吃) 于 (Sun Oct 9 22:40:05 2011, 美东) 提到:
筹款能力。那么多次起义,大部分钱都是他忽悠/洗盘子弄回来的。伦敦蒙难以后,就
基本确定他革命第一人的身份了。

☆─────────────────────────────────────☆
wodemj (wodemj) 于 (Sun Oc...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2
再论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的主要原因——兼回袁伟时先生
【关于本人身份的重要声明】
近来网上盛传,反驳袁伟时先生的网友“子乔”,也即本人,是史学界的某位老前
辈。特声明如下:本人今年30出头,企业职工,普通网民,并无学术背景,更无其它身
份。网友若见此类传闻,恳请代为澄清,不胜感激之至。如转贴本文,烦将此声明一同
转贴。
再论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的主要原因——兼回袁伟时先生
作者:子乔
【摘要】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拿“主义”压人而回避“实际”。
二、“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与‘敌视现代文明’基本无关”只是一个事实判断,不
能与价值判断混淆。
三、义和团的口号主要用于宣传,不能只看口号而忽视对实际行动及其背景的分析
;就是口号本身,定性为“敌视现代文明”也不准确。
四、袁伟时先生仍在重复此前的错误逻辑,以义和团拆毁卢保铁路的开始时间来否
定它拆毁津卢铁路是为了阻挡侵略军。
五、义和团是极端的反洋教组织,大部分义和团在大部分时期并不主动侵害非教民
;这个事实判断有一定的意义。
六、袁伟时先生处理材料很不严谨,继续误导读者。
笔者在网上看到了袁伟时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国历史教科书风波忧思》(以...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再论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的主要原因——兼回袁伟时先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0 04:06:22 2011, 美东)
【关于本人身份的重要声明】
近来网上盛传,反驳袁伟时先生的网友“子乔”,也即本人,是史学界的某位老前
辈。特声明如下:本人今年30出头,企业职工,普通网民,并无学术背景,更无其它身
份。网友若见此类传闻,恳请代为澄清,不胜感激之至。如转贴本文,烦将此声明一同
转贴。
再论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的主要原因——兼回袁伟时先生
作者:子乔
【摘要】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拿“主义”压人而回避“实际”。
二、“义和团拆毁铁路电杆与‘敌视现代文明’基本无关”只是一个事实判断,不
能与价值判断混淆。
三、义和团的口号主要用于宣传,不能只看口号而忽视对实际行动及其背景的分析
;就是口号本身,定性为“敌视现代文明”也不准确。
四、袁伟时先生仍在重复此前的错误逻辑,以义和团拆毁卢保铁路的开始时间来否
定它拆毁津卢铁路是为了阻挡侵略军。
五...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19908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辛亥革命和新军
那时候的大清地方官员都腐朽透了,随便几个地痞流氓冒充一下革命党,这些督抚将军
就吓得弃城而逃。地方军队里面满人军队装备的武器比汉人军队的武器要精良许多,但
满人腐烂到连枪都不会开,平时武器装备都锁在库里不训练的,汉人起义军还担心满人
军队来打他们,结果满人主动投降。
载沣摄政后把地方汉人官员全排挤掉换成了满人,如果这些地方官员和满人八旗兵稍微
强硬点,辛亥革命估计也就被扑灭了,可是那些满人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了
s***a
发帖数: 2141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假设满清没有入关.
明朝骂皇帝是什么时候?伟大领袖朱元璋朱棣同志这样的能骂吗,敢骂吗
清朝从太平天国就把权力下放地方督抚了,能扛过长毛一劫就是命大了
还不靠着汉臣,它还怎么玩?晚清刻意强调突出满汉矛盾,那都是革命党的煽动。
m*****y
发帖数: 40
6
原文链接 http://is0.eu/5f
读李剑农先生这本《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是因为一些争论:辛亥百年纪念,乃至百年
纪念之前的近些年,一直有些声浪指责革命党,指责孙中山先生,认为如果他不一而再
再而三地革命,晚清的政治会因着立宪派的改良而逐渐好转,而这一百年的中国会更加
顺利,承受更少的伤痛。
在百年纪念前读到余英时先生的文章,他指出当时是因为 立宪派改良的路已经走不通
啦,革命成为唯一的选择,并推荐读者阅读 李剑农先生这本《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对于辛亥革命前后的近代史,我的了解仅限于教科书与徐中约先生的《中国近代史》、
郭廷以先生的著作 《近代中国史纲》。教料书有关这段历史的每一页,都令我心中期
待“永不谋面”,快速翻过,好在这段内容在官方考试的要求也是希望读者知道得越少
越好,愈糊涂愈佳。郭 廷以的著作是客观罗列事实,由读者自行评判,较少史论;徐
先生写作这本《中国近代史》暗怀一种目的是希望写出中国在近代以来面对外侮与内乱
,主动寻找应对的过程。这两位的著作自是佳作,然而,读后能令我对自1840年至1920
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势力的演变、源流、中国所面临的道路、取舍及其后果而...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98
7
一百年前的十月十日,因革命党机关暴露、名册被搜,一场仓促发动、群龙无首的新军
起义在武昌爆发。这是一场原本毫无胜算的军事暴动,因总督瑞澂弃城逃跑而意外成功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超过三分之二的省份群起响应,纷纷“
独立”,清朝大局“顷刻糜烂”,势如风卷残云。惊惶失措的大清皇室在铺天盖地的革
命风暴中只支撑了四个月,就再也无计可施,不得不低头认输,黯然逊位。随同清政府
一同退出历史舞台的,是自秦始皇以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帝制。
革命胜利之速令世人惊讶,也令包括革命党和旧官僚在内的各方当事人措手不及。革命
爆发之前,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载沣、流亡海外的革命领袖孙中山、隐居乡里的“离休老
干部”袁世凯,谁也不曾料想到大清国的最后时刻会来得如此迅捷。倒是反对革命的立
宪派领袖梁启超在痛责清廷缺乏政治改革诚意时曾经说过,“徒以现今之政治组织,循
而不改,不及三年,国必大乱以至于亡”,“将来世界字典上决无以‘宣统五年’四字
连成一名词者”。梁启超并非盼清朝速死,他是恨铁不成钢说气话,却无意中作出了清
朝覆灭的精确预言。
此前,太平天国曾打下半壁江山,清朝没有垮;北洋水师全军覆...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祭拜袁督帥

袁崇焕杀毛文龙就是仗着文官杀武将白杀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宋明都是文官压武将一头,杀了你也是白杀,只要文官有个进士出身,哪怕芝麻官也能
对着高品武将颐指气使的,如果毛文龙哪怕有个举人功名,袁崇焕也不敢这么放肆的杀人
辽东先前有王化贞和熊弼廷督抚不合导致的大败,所以袁崇焕要统一手下,粮饷是最大
的筹码,毛文龙在东江开始不受袁崇焕节制,袁崇焕把东江的粮饷权拿到手里,势必要
和毛文龙发生激烈的冲突,本来东江粮饷经过登莱运输就有漂末,再经宁远,剩点渣滓
罢了
东江是毛文龙自己一手创立起来的,本来耗饷就不多,收留辽东难民,自己筹饷,所以
说是毛文龙自家地差不多,但是大多与后金有仇,所以投降是不太可能的
g*******0
发帖数: 5
9
西藏历史地位明辨(转载)
拨云现日
关于西藏的历史地位,可谓众说纷纭,然而不基于历代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政权所采取
的羁縻政策来谈西藏乃至其他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都是无法说清的。本文从阐述羁縻政
策的层次及由此划分的三种羁縻关系入手,对西藏从元朝至清朝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进
行了辨析,同时驳斥了诸多不正确的见解与观点,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西藏的历史地位建
立实事求是的认识。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三章 明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四章 清朝与前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五章 清朝与过渡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六章 清朝与中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结论 吐蕃历史地位简评
附录一 驳《西藏历史地位辨》
附录二 驳《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属领关系》
附录三 正史对于各朝疆域的记载
附录四 零星驳斥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藏区,藏族人称为吐蕃(藏文བོད,Bod,英文Tibet),国际
上称为大藏区,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传...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历史学家何炳棣谈文革中国的伟大成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4 15:43:58 2012, 美东)
读完后感慨万千。
[原文标题]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
[作者]何炳棣,美籍中国历史学家,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汤普逊讲座教授,台湾中
央研究院院士。曾在1974年出任美国亚洲学会会长。
[出版时间]1974年
[出版地点]芝加哥
(一)人民的真正解放
“中国人民真正解放了”是今日中国最流行的口号之一。表面看来,凡是口号都或多或
少地具有宣传性。但从历史观点看来,这口号是无可否认的、空前的、崭新的基本事实
。历代少数君主,为延续皇朝的生命,保持社会的安定,有时不得不采取些所谓“惠民
”的治标措施。但无疑义地,两千年来人民始终是田赋、劳役、兵役的对象,是被统治
者、被剥削者、被鞭策者,决不是国家的主人。文彦博对宋神宗说:“殿下为与士大夫
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一语道破了两千年的基本史实。
即使历代“起义”的领袖...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975
11
满清 绝不是历史上唯一一个道统和治统统一的王朝, 太平天国也是道统和治统统一的
王朝。天国早期的领袖(天弟)和导师(天父)是分离的。天王是领袖,如果领袖有错
误,天父就会附体于东王,杖责天王,逼其改正,然后天父看目的达到,升天而去,还
魂杨秀清,东王立即拜跪天王。因为互相制衡,其时,天国骑士如虹,可惜后来领袖和
导师火并,天国气势日下,最终灭国。因为东王有导师的身份,所以即使被处死,天王
还得搞个“东升节”给全国一个交待。
不过和红朝比较起来,前清算个屁,太平天国又算个屁呀,后清毛共红朝那才是法统道
统神权三位一体的超级帝(天帝)皇(皇权)神权社会。
诚如LZ所言,中国历朝,虽然皇帝老子金口银牙,一句顶一万句,但不能句句是真理,
皇帝所作的事情如果不符合“道统”,那就是不正确的。不仅官员可以在朝廷上与皇帝
据理力争, 而且争得理直气壮,义无反顾,即使被处罚,也获得了另一种光荣。整个
文化界,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认为皇帝错了!因为皇帝所作所为不符合革命导师教
导,即违反了孔孟之道、朱程理学。没有哪个大臣会无耻到说什么听皇上的话,读皇上
的书,做皇上的好学生。大家家讨论也是读圣贤书,修身...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22734
12
没戏,各地督抚都已经不屌大清了,老佛爷一死肯定要开闹。最多变成东周。
l**k
发帖数: 45267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八蛋,滚出去”
文官的师爷能代表文官系统?玩笑开大了
天下督抚个个有自己最器重的幕僚,比如曾国藩也有个形影不离的赵烈文,但是天下师
爷也就左公有这个脾气。从礼节上来说,别说朝廷二品大员了,就是一个七品知县都不
用给他行礼。那些人在左公面前恭敬如仪,完全是因为骆秉章的缘故,得罪了左就等于
得罪了上司,所以不得不为乌纱折腰而已。所以左公这么大排场,完全是特例,因为他
牛,牛得连皇帝都知道了,那可不就得脾气跟着长?
而且清朝和明朝不太一样,明朝武将受尽文官压制,满清则有尚武的传统,在辖制关系
上基本把武官降一级则可以跟文官对应。所以若此事发生在明朝你说的还有道理,在清
朝就不行了
o*****h
发帖数: 2082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八蛋,滚出去”
老左最主要的问题是学历不够,成了他终身的遗憾。貌似有传说老左因为没有进士学历
被人鄙视,一气之下要以督抚之身下场拼学历,还要皇帝慰勉才罢。就好像你都是教授
了还只是个小本学历,没有称你为Dr.总是心中不美气。其实有人说他是纳监进场而中
举,连秀才都是买的,不过举人应该是货真价实,不像现在的大员,都是函授博士
c***h
发帖数: 1862
15
雍正皇帝--发动群众斗群众的祖师
宋石男
名誉是人类最珍贵的衣服。剥夺一个人的名誉所造成的侮辱,比剥去他的衣服更持久而
深刻。清代雍正年间的“名教罪人”案,即是皇帝通过“发动群众斗群众”、“戴政治
帽子”等手段,剥夺苦主钱名世名誉终身。
钱名世,字亮工,江苏武进人,有“江左才子”之称,案发时为翰林院侍讲。他曾作为
万斯同(字季野)的助手参修《明史》,出力甚多。葛虚存记其事说:“钱亮工……才
思捷敏,昼则征逐朋酒,夕则晋接津要,夜半始归静室中。季野踞高足床上坐,钱就炕
几前执笔,随问随答,如瓶泻水。钱据纸发书,笔不停缀,十行并下,略无罅漏。史稿
之成,虽经数十人手,而万与钱实尸之。噫!万以老诸生系国史绝续之寄,洵非偶然;
钱之才亦曷可少哉!”可见钱名世确有过人才华。但此人有才无行,老师万斯同在京城
病逝,他主持丧事之后,竟将老师的藏书卷走,还将部分手稿攫为己有,故而邓之诚说
他“实非端士也。”
既非端士,那就多半会做些不太体面的事,比如谄媚权贵。年羹尧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权
臣,文人清客少不了要写些赞美诗给他。钱名世就是其中一位。他投赠年羹尧的诗,将
年比作周代的召伯和汉代的卫青、霍去病...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16
高高的宫墙,幽深而昏暗,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将那些涉世未深的女子深深锁住,好
像是再也没有自由了。可是,终清一世,在这座神秘的紫禁城内,究竟发生过多少故事
呢?那些宫中后妃都安分于现状吗?她们有试图展示一下自己人生价值的欲望吗?
1、后妃不得干政。
①清代后妃干政的苗头,当属努尔哈赤的大妃。大妃为努尔哈赤生育3个皇子:阿济格
、多尔衮和多铎。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死时,皇太极担心如果三兄弟各分整旗,做为三
旗之贝勒,势力一定十分强大,再加上年轻母亲的支持,会对皇权发生威胁。于是,他
以皇帝遗诏的名义,强迫大妃殉葬努尔哈赤。其实,为皇帝殉葬的先例在清廷中是有的。
努尔哈赤皇后叶赫那拉氏在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病逝后,努尔哈赤哀怜她生有皇
太极,又只有29岁,曾为她生殉4名婢女,之前的皇家殉葬仅有这个记载。而作为努尔
哈赤后宫大妃,按理说是不应殉葬的,原因有三:
一是身份高,为后宫之主。
二是有生育,且为3个皇子。
三是所生子年幼,需要照料。
尤其是她本人不愿殉葬。当她听到这个信息时,感到莫名的恐怕和绝望,支吾不从,可
是,担心她日后干政的皇太极给她施加压力,她才哭着穿上盛装,戴上金玉珠翠,...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1168
17
"立国今日,非自强无以图存,而强弱之分,悉由人事!日本前在闭关时代,其学
术政治与中国无殊,自明治维新以来,上下一心,步武西法,乘时而动,发愤为雄,四
十余年所惨淡经营者,无非求达其东亚大帝国之政略。当合并朝鲜之时,现在首相大隈
重信已自命为中国将来之统监。盖其兼营并进之图,远交近攻之策,处心积虑,殊非一
朝。究其致强之由,则以国民教育为根本,而明耻教战,即寓于教育之中。故人人以当
兵为义务,以战死为殊荣。就其近年军事言之,征发陆军,可达百万,海军战舰,已逾
六十万吨,席其方张之势,日思拓地殖民,彼为刀俎,我为鱼肉,实逼处此,岌岌可危,
厝火积薪,早成险象。前清末造,政失其纲,泄杳成风,人无远虑,加以亲贵用事,贿
赂公行,各私其家,何知卫国?迨至武昌事起,举朝失措,列强响应,瓦解土崩。日本
浪人,利用此机,秘计阴谋,无所不至;我人民之生命财产,间接直接而受损失者,不
可胜计。苍赤何辜,言之流涕!幸而天佑中国,祸乱削平,予得以衰病余生,底定全局,
殊出强邻意料之外。回忆当日,万险环生,至今心悸。国事粗定,欧战发生,关系于均
势得甚大。日本利欧洲列强之相持,乘中国新邦之初建,不顾公法,破坏... 阅读全帖
w******t
发帖数: 16937
18
袁世凯最大的败笔是没有持之以恒的写日记。

"立国今日,非自强无以图存,而强弱之分,悉由人事!日本前在闭关时代,其学术政
治与中国无殊,自明治维新以来,上下一心,步武西法,乘时而动,发愤为雄,四十余
年所惨淡经营者,无非求达........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Mitbbs Lite 7.56
c***h
发帖数: 1862
19
两岸历史书上看不到的鸦片战争史实

核心提示
1:鸦片之所以如此炙手可热,原因在于市场有巨大需求。在那个年代,人类对鸦片的
认识远不同于今日。世界各国,包括英国本土在内,都没有对鸦片设立限制。问题在于
,只有中国社会吸食鸦片泛滥成灾,乃至于形成巨大的暴利市场。如果没有中国官员的
配合,英国鸦片商跟本无法从事走私鸦片的任何活动。
2:广东水师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水师副将韩肇庆专门护送走
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每万箱抽数百箱报功,韩竟因此“保擢总兵,赏戴
孔雀翎”。福建水师居然全靠协办走私鸦片为业,甚至“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进口,往
往寄顿于炮台附近”
3: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指挥打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英国政府全权代表查尔斯.义律是一
个坚决的鸦片贸易反对者。在给伦敦的报告中,义律写道:鸦片贸易“给打着天主教旗
号的国民丢脸。”
4:英国军舰与中国水师在穿鼻、官涌海面开始武装冲突,此类冲突共发生七次,双方
各有损失。而林则徐报告朝廷称之为“七战七捷”。
5:鸦片战争的一个结果是中国从单纯的鸦片输入国变成输出国,与中国苦力同时输出
。西方从那时起将近百余年的“黄祸”...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人民日报》编者按(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姚文元同志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对海瑞这个历史人物和《海瑞罢官》这出
戏,提出了很重要的批评意见。我们认为,对海瑞和《海瑞罢官》的评价,实际上牵涉
到如何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剧的问题,用什么样的观点来研究历史和怎样用艺术形式来
反映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思想界中存在种种不同的意见,因
为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辩论,多年来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
本报过去也发表过吴晗同志的《海瑞骂皇帝》(笔名刘勉之,一九五九年六月十六日)
、《论海瑞》(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一日),还发表过其他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文章。
我们准备就《海瑞罢官》这出戏和有关问题在报纸上展开一次辩论,欢迎史学界、哲学
界、文艺界和广大读者踊跃参加。
毛泽东同志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说过,“我们的政权
是人民民主政权,这对于为人民而写作是有利的环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
于科学和艺术的发展给了新的保证。如果你写得对,就不用怕什么批评,就可以通过辩
论,进一步阐明自己正确的意见。如果你写错了,那末,有批评就可以帮助你改正,这
并没有什么不...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卖国的罪名和太后的面子
张鸣
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西太后拉着皇帝西狩,一溜烟跑到了西安,派李鸿章和庆亲王
奕劻跟洋人谈判。西太后深知这回拳乱之祸,惹大发了,十分担心联军会扶奕劻称帝,
干脆丢开她们娘儿俩,另立政府。所以,把奕劻的家眷,全给扣下,作为人质。
当然,当日的谈判,说了算的是李鸿章,洋人也只乐意跟他一个人打交道,奕劻只
是一个配角,而且他自己断没这个胆儿,想要自立为帝,当然洋人也没这个意思,是老
太婆自己心虚,过虑了。原本,列强们是打算把西太后给解决掉的,最初祸首名单,第
一位就是这个老太婆。但是发现这个老太婆到了西安之后,各地督抚依然买她的账,逃
亡政府也是政府。列强一时半会儿,又没有吃下中国自己来管的意思,所以,为保留中
国政府计,西太后这个祸首,就只好放弃了。
辛丑议和的难度在于,谈判的对手太多,对方胃口又大。不仅有十一个国家的政府
,还有各自的军方,教会。众口难调,直把个李鸿章累得心力憔悴,奄奄一息。如果说
对方有点让步的话,也绝非谈判的中国代表所能左右,压力仅仅来自西方列强的国内。
毕竟,20世纪了,西方国家的民主人道的思潮今非昔比。对列强落后国家过于放肆的时
代,已经过去了。
但是,当辛...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定国
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
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
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
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
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
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
下赫赫战功。
中文名: 李定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 1663年7月21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拥立永历,反清复明
爵位: 晋王
目录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李定国(1620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定国
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
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
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
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
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
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
下赫赫战功。
中文名: 李定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 1663年7月21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拥立永历,反清复明
爵位: 晋王
目录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李定国(1620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末充满了内讧和汉奸
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
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
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
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
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
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
下赫赫战功。
中文名: 李定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 1663年7月21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拥立永历,反清复明
爵位: 晋王
目录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李定国(1620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25

怎么没有养贼能力?跑跑将军们基本上都没事,反过来那些总督巡抚被崇祯下狱随便杀
祖大寿,吴襄这种人屡次逃跑,一点事都没有,王仆最后把兵跑没了,所以没命了,否
则一样,左良玉那个烂,一样凑合用
反过来熊廷弼,杨鹤,袁崇焕,孙传庭,这些响当当的督抚一道诏书就下狱
r**********g
发帖数: 22734
26
你这个太扯了,辛亥之前清廷早就指挥不动各地督抚了,好比东汉黄巾起义后的局面。
并不是十常侍之乱之后才分崩离析,之前已经不行了。
辛亥无非南方督军换旗,北洋军趁机篡位,请洗盘子的大炮回来做个幌子。革命与否,
乱源已经种下,无力回头
r**********g
发帖数: 22734
27
老教授不错啊,快要达到我的水平了。长毛之后的清廷就好比残唐,汉季,督抚一旦有
了军政大权,朝廷完蛋是迟早的,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为大炮振臂一呼就改天换
地了,只能说too young too simple
y**********a
发帖数: 824
28
辛亥革命时,清廷已经并入骨髓了。
南方各督抚,并非真的赞成革命,很多人只是想捞取政治好处。
这也显示了他们的独立性,朝廷已经失控,出事只是早晚罢了。
实际上,就结果而言,至少现在中国的环境并不差(当然,主要
是日本人把一手好牌打糟了),如果当时清廷苟延残喘,中国很
可能在列强,尤其是日本的慢火炖煮下,分崩离析。
c******n
发帖数: 499
29
北方还是受中央控制的

你这个太扯了,辛亥之前清廷早就指挥不动各地督抚了,好比东汉黄巾起义后的局面。
并不是十常侍之乱之后才分崩离析,之前已经不行了。
辛亥无非南方督军换旗,北洋军趁机篡位,请洗盘子的大炮回来做个幌子。革命与否,
乱源已经种下,无力回头
r**********g
发帖数: 22734
30
你这个太扯了,辛亥之前清廷早就指挥不动各地督抚了,好比东汉黄巾起义后的局面。
并不是十常侍之乱之后才分崩离析,之前已经不行了。
辛亥无非南方督军换旗,北洋军趁机篡位,请洗盘子的大炮回来做个幌子。革命与否,
乱源已经种下,无力回头
r**********g
发帖数: 22734
31
老教授不错啊,快要达到我的水平了。长毛之后的清廷就好比残唐,汉季,督抚一旦有
了军政大权,朝廷完蛋是迟早的,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为大炮振臂一呼就改天换
地了,只能说too young too simple
y**********a
发帖数: 824
32
辛亥革命时,清廷已经并入骨髓了。
南方各督抚,并非真的赞成革命,很多人只是想捞取政治好处。
这也显示了他们的独立性,朝廷已经失控,出事只是早晚罢了。
实际上,就结果而言,至少现在中国的环境并不差(当然,主要
是日本人把一手好牌打糟了),如果当时清廷苟延残喘,中国很
可能在列强,尤其是日本的慢火炖煮下,分崩离析。
c******n
发帖数: 499
33
北方还是受中央控制的

你这个太扯了,辛亥之前清廷早就指挥不动各地督抚了,好比东汉黄巾起义后的局面。
并不是十常侍之乱之后才分崩离析,之前已经不行了。
辛亥无非南方督军换旗,北洋军趁机篡位,请洗盘子的大炮回来做个幌子。革命与否,
乱源已经种下,无力回头
C*****H
发帖数: 7927
34
☆─────────────────────────────────────☆
sniperxp (鱿鱼~ 最爱干红,可惜没有柠檬) 于 (Wed May 8 19:48:10 2013, 美东) 提到:
简直就是秦桧第二啊
☆─────────────────────────────────────☆
daye520 (哈哈) 于 (Wed May 8 21:22:14 2013, 美东) 提到:
窃明最大的贡献就是解释了袁崇焕的动机。不是投降鞑子而是养贼自重。

☆─────────────────────────────────────☆
Roethlisberg (Big Ben) 于 (Wed May 8 22:13:34 2013, 美东) 提到:
三桂就没这个觉悟
☆─────────────────────────────────────☆
xlzero (megatron) 于 (Wed May 8 23:57:11 2013, 美东) 提到:
武夫出身没见识
☆─────────────────────────────... 阅读全帖
p******9
发帖数: 7130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红朝史 平西王薄公世家
这个稍微疏忽了,本来以为王立军是副市长,文强肯定也是副市长,本着督抚的原则给
了个巡抚。现在看来按察使更合适。当然了,明清巡抚授予的范围很大,从正省到正厅
均无不可。从抚军按民的角度来说,给文强一个巡抚也无不可。
q*******u
发帖数: 1405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来挖个清朝的坑
首付没有吧,督抚倒是不少
p******o
发帖数: 9007
37
有兵就可以抢粮啊。再说了一边是先皇遗诏,一边是大军造反。各州县望风响应。
这不是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皇子造反吗?康熙相传位给雍正,你说他会给儿子培养个
潜在的对手吗?
胤祯出征不是皇子的规格,而是天子亲征的规格。
鄂海专任粮饷,年羹尧继任的是他督抚的职责,但是这里不太清晰。
年羹尧传里写着他专务青藏,注意,年羹尧辞任川陕总督。
羹尧寻遣兵抚定里塘属上下牙色、上下雅尼,巴塘属桑阿坝、林卡石诸生番。
六十年,入觐,命兼理四川陕西总督,辞,还镇,赐弓矢。上命噶尔弼率兵驻守
西藏,行次泸定桥,噶尔弼病不能行,羹尧以闻。上命公策旺诺尔布署将军,额
驸阿宝、都统武格参赞军务,驻西藏。青海索罗木之西有郭罗克上中下三部,为
唐古特种人,屡出肆掠。阿宝以闻,上令羹尧与锺琪度形势,策进讨。羹尧疏言:
“郭罗克有隘口三,悉险峻,宜步不宜骑。若多调兵,塞上传闻,使贼得为备,
不如以番攻番。臣素知瓦斯、杂谷诸土司亦憾郭罗克肆恶,原出兵助剿。臣已移
锺琪令速赴松潘,出塞督土兵进剿。”寻,锺琪督兵击败郭罗克,下番寨四十馀,
获其渠,馀众悉降。

??
p******o
发帖数: 9007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崛起
就在雍正积极讨好乃父、营求储位的同时,康熙末期的清朝政坛上正在悄然崛起一
颗闪亮的政治新星,这个人就是雍正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禵。胤禵,又名胤祯。关于
胤禵的名字问题清史研究界历来有争议,南开大学教授冯尔康认为胤禵本名胤禵,更名
胤祯,复称胤禵(指雍正上台后又给他改回胤禵)。而海外学者杨启樵教授则认为胤禵
原名胤祯、改名胤禵。胤禵的崭露头角是在一废太子之际,清康熙四十七年,老皇帝斥
责皇...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用临死时候没有见马齐来反驳“病重时”见马齐
这个“温相”智商有问题
-----------
朝鲜人所作的《李朝实录·景宗实录》卷10记载了康熙病重时召见大学士马齐说:
“第四子雍亲王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这段
话里面错漏更多,康熙临死之际召见的皇子、大臣的名单中根本就没有马齐,雍正自己
就说过:“皇考升遐之日,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可见并没有马齐。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40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1952)
新浪历史论坛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的同部
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民众里
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
清代政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
私心。在这种私心下,他就需要一种法术。所以我们说,清代政治,制度的意义少,而
法术的意义多。
在这种私制度之下,最坏的还是他们自己心虚,要替自己留一个退步。这个退步,就留
在关东三省。清政府把关东三省划成禁地,不许中国人出关。
我们已讲过:满洲人是吉林长白山外松花江畔很小的一个小部族,满洲并不就是东三省
。辽河东西两岸,秦以前就是中国的土地。战国时代属于燕。秦始皇筑万里长城,东边
直到大同江。无论如何,清代奉天一省,两千年前,早就是中国的。两千年来,也一向
是中国的。
清代把它划出去,做他们的禁地,不许中国人出关。直到光绪末年,河北、山东人才可
以出关开垦。当时的台湾,也划为禁地。因为台湾由郑成功经营以后,还不断有人造反
,因此不许福建...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1249
41
继续打南方督抚保不住了
w****j
发帖数: 6262
42
每跑一次,都是对清廷权威的一次重大打击。等老佛爷第二次回来的时候,已经基本只
能管管直隶了。
继续打仗,中央没兵,没财政,只能放权给地方督抚,权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了。
f****i
发帖数: 9419
43
你这个权威重大打击指的是跑了之后还最终割地求和失败,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当时国
力完全不一样。英法还能拖着,少量兵力的持续战斗能撑住。日本当时撑不住,如果跑
了能把对手拖死,这个不是权威的重大打击而是重振声威。历史上战争开始跑,之后打
胜了的例子不要太多。归根结底,权威是增加还是受打击要看结果。如果拖半年,日本
自己垮了,那么对清朝核心来说显然是决策正确,哪儿来的受到打击?你说的受到打击
都是指的最终结果失败。另外,放权给地方督抚又不是甲午的时候没放权,太平天国时
期,这个权利就已经放下去了。
j****n
发帖数: 7636
44
第一明末加税了,加了至少一倍以上,不是没加。
第二如果说资本家而不是地主逃税的话,你得相信资本家比地主还牛,而且不是一拨人
。这在明朝可能吗?
第三满清没有收啥资本家的税,不是照样下江南.
第四明朝完蛋就是因为崇祯太费柴,干事的督抚杀了一大串。连抄个家都不会。

事。
w*********n
发帖数: 1975
45
乾隆早期,有个三朝元叫老张廷玉,康熙朝的军机大臣,乾隆总是看他不顺眼,动辄得
咎,熬到76岁(超过退休年龄6年了)总算恩准退休回乡,回到安徽桐城老家,心想总
可以过安稳日子了吧。谁知乾隆还借机耍无赖手段。
原来张廷玉的儿女亲家在京任闲职,清水衙门,家中入不敷出,就等着外放主持乡试时
捞一把回来还债。终于等来这样一个一个机会,可是不巧,还没到主考地,半路接报母
丧,这下为难了,如果回家奔丧,北京的债什么时候能还?最终决定化悲痛为力量,不
奔丧不丁忧,牺牲小我,坚守工作岗位,为党和政府选拔人才,为皇上效力。结果被人
举报,这可不得了,母丧不奔,猪狗不如,哪里还配做国家高级领导干部(能主持乡试
的至少副部级领导),普通公务员都不行。革职问罪自是不在话下。倒霉的是张廷玉,
无赖乾隆居然以此为借口,指责张廷玉与这种猪狗不如的兽性结亲,哪里配拥有那么多
皇家赏赐?下旨追回历朝赏赐,借机把张廷玉家给抄了。
曾国藩母丧丁忧期间接到圣旨协助湖南省长张亮基办团练。皇帝征召赴军国大事,那叫
“夺情”,却是可以不去的,相反,如果去了,难免舆论讥讽。所以曾国藩还扭扭捏捏
了一番才去。曾国藩在江西前线时接到父丧,...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方孝孺夷十族原来是假的!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帝第一次南巡到达金陵,即亲往孝陵拜祭。“上由甬道旁行,谕扈
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出,复由甬道旁行。赏
赉守陵内监及陵户人等有差。谕禁樵采,令督抚地方官严加巡察。”
你们的祖宗到了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前是三跪九叩的,你个数典忘祖的满遗,
按你们的祖宗家法,赐你自尽算是恩典
g******t
发帖数: 18158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不是智商和人品的问题
明朝最终被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所灭,又不是你们灭的。康熙南巡,5次亲往谒明孝陵
;乾隆6次南巡,更是次次至明孝陵“拈香奠酒”,且二人祭拜时均行三跪九叩之大参
礼。“上(康熙)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
前行三献礼;出,复由甬道旁行。赏赉守陵内监及陵户人等有差。谕禁樵采,令督抚地
方官严加巡察。” 你们要是有本事从明朝手里打下天下不会这态度,整个一个跪舔嘛
赵烈文(对曾国藩):“而本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夺取天下又太过机巧。”
k**a
发帖数: 1181
48
初期战况及明援朝经纬[编辑]
面对日军的大举侵略,朝鲜各地的有力乡士自立组织义军,如庆尚道星州的郭再祐于4
月21日组织义兵,屡次令安国寺惠琼败战使其无法顺利进入全罗道,甚至在10月10日的
第一次晋州城之战中击退细川忠兴和长谷川秀一的大军,人称“天降红衣将军”,还有
郑仁弘、孙仁甲、金沔等也令毛利辉元无法顺利占领庆尚道。全罗道光州的金千镒、全
州高敬命、李基鲁、洪彦秀父子也于6月1日组织义兵,忠清道公州出身的赵宪、僧人灵
圭则于7月3日整顿兵力,联合抵抗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日军第六军团,其中经历清
洲城之战、梁丹山之战、两次锦山之战。另外还有京畿道海州的李延馣对抗黑田长政,
以上战事皆阻碍了日军的进军。
5月27日,日军第一、第二、第三军团追击而至,突破临津守备攻陷开城,李昖不得不
在6月11日离开平壤,继续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并遣使向宗主国明朝求援。当时朝
鲜全国八道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辽东半岛的义州一带尚未为日军攻占,李昖认为如果
要收复国土,必须要仰赖明朝的支援,因此便派几批使者去向明朝求救。朝鲜使臣们除
向万历皇帝递交正式国书外,又分别游说了明朝的阁臣、尚书、侍郎、御史、...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01:17:58 2014, 美东)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 阅读全帖
m*****p
发帖数: 81
50
我怎么觉得这个100年前的美国人说的中国人8大弊病依然在?
100多年前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人对甲午战争的反思
100多年前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人对甲午战争的反思
林乐知在《治安新策》中自称:我作为一个美国人,寄籍中国近四十年,经历过太平军
的战争、英法联军战争、中法战争和最近的中日战争;我曾环游地球三次,到过各大国
京城,于世界各国新政有所考察;在中国,我曾南自广东,北出张家口而入蒙古,于中
国风土人情,留心多年,对中国目前处境,有感于怀,不得不说:
仆于中国诚知之深而爱之至也,不谓自初来以迄于今,中国内治外交,无一事出人头地
,而且江河日下,岁月骎骎,流极既衰,日本难作,向不甚以荣名显者,到此而竟以辱
名显;向不甚以上等称者,到此而竟以下等称。呜呼噫嘻,寄籍之久,关心之切,如鲰
生者,尚忍代为讳疾忌医,而坐视沉疴之中于膏肓哉!
他从八个方面批评了中国存在的积习:
一曰骄傲。中国的声名文物,历史上确实曾经远远超过周围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酿
成了中国尊己轻人之弊,直至今日,有告以他国之善政者,仍然不是说“戎狄何如”,
便是说“中华不尚”。
二曰愚蠢。西方人男女无不入塾读书,塾中舆图环列,亦无...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