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聖諦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发帖数: 1
1
四聖諦就是緣起法的實際應用
https://chanworld.org/2017/07/13/%E5%9B%9B%E8%81%96%E8%AB%A6%E5%B0%B1%E6%98%
AF%E7%B7%A3%E8%B5%B7%E6%B3%95%E7%9A%84%E5%AF%A6%E9%9A%9B%E6%87%89%E7%94%A8-%
E8%8B%9F%E5%98%89%E9%99%B5/
https://chanworld.org/author/brucekou/
苟嘉陵
緣起法是釋迦佛的創見,也是一切佛法的根本。這一點學習佛法的人應都能共同接受與
認同。但大家普遍地忽略了四諦法———苦、苦集、苦滅、苦滅道———其實就是緣起
法的實際應用。而大家之所以普遍忽略了這一個事實,是因為對四諦法義有所誤解,而
忽略了它最主要的實際目的是———苦滅。
講到四諦裡的苦滅,大家往往就會馬上聯想到佛法裡解脫道修行的最高境界———涅槃
,而興起肅然起敬的欣慕情懷。這個情懷並沒有錯,正如涅槃也的確是用來形容解脫道
的境界。但大家往往也會因此而興起了無限浪漫的「神聖聯想」,卻忘記了四諦最重要
的實際目的——...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apdmjslsjj/default.php
乙三、真實四諦:
一切真諦說四種,苦集如是滅與道。
彼等自體亦復然,彼之次第依現證。
所有的真諦可以說為四種,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此四諦各自的本體亦
與前所說相同,而宣說的次第則依靠現證真諦的順序。
見道時一定要證悟四諦,在第一品中首先講道諦,通過道諦可以現前滅諦,滅
諦如何現前?器情世間全部包括在苦諦與集諦之中,其中苦諦是果,集諦是因,只要斷
除苦果的根源──集諦,即可現前滅諦。此處所講四諦與第一品中所講是否相同呢?從
四諦的本體來說沒有差別,但宣說的次第卻有所不同,也即見道時首先完全證悟苦諦之
本體;然後尋找痛苦的根源──業和煩惱,也就是集諦;這樣的業和煩惱在現前滅諦時
即可斷除;滅諦則需要通過道諦獲得,因此本品是依靠現證真諦的順序進行宣說的。
為什...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
☆─────────────────────────────────────☆
SeeU (See you) 于 (Wed Oct 17 01:54:14 2012, 美东) 提到:
阿罗汉才断无明,是佛教传统的共识。最近几年,有随佛比丘主张初果就断无明。本文
从南北传相应阿含的修多罗部分,来探讨这个观点是否成立。
杂阿含203经
诸比丘!云何一法断故,乃至不受后有?所谓∶无明离欲;明生,得正智,能自记说∶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南传:相应部35相应80经
「大德!而怎样知、怎样见,使比丘的无明被舍断而明生起呢?」
「比丘!这里,比丘听闻∶『一切法都不值得执著。』比丘!当比丘听闻∶『一切
法都不值得执著。』时,他证知一切法;证知一切法后,他遍知一切法;遍知一切法后
,从不同点看见一切相∶从不同点看见眼,色……眼识……眼触……也从不同点看见凡
以这眼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03.htm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对阿罗汉的描述。北传<杂阿
含...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4
天台智顗一心具足說之理論意涵
林志欽
真理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
壹、前言
天台宗之立宗大師智顗(A.D.538-597)以其博聞強記,高超之思辨抉擇與綜攝能力[1],
統合當時傳至中國之諸大小乘佛教經典[2],構築成理論周備、層次井然之整體佛教思
想體系。智顗之思想分教、觀二門,即教相理論與觀行實踐兼備而並舉。其中又以圓教
、圓觀之提出最為殊勝。圓教思想由智顗之師慧思(A.D.515-577)所奠基,圓觀(一
心三觀)則源自天台宗二祖慧文禪師。但二者詳細內容之闡述、演發以至周備者,則是
由智顗所完成。依智顗之說,圓教理論由「一念三千」說獲得具體之說明與論立;圓觀
法門則以「一心三觀」為修法之中心。由此一念三千與一心三觀,可以發現二者終歸於
「一心」,由一心(以至於一念、念念)而具足萬法、萬行,成為最圓極、究竟之教理
與觀法,本文乃稱之為「一心具足說」。無論是就教理或觀行兩方面來說,一心具足說
即是智顗思想理論最高處,亦即圓教、圓觀說之核心。本文之目的即在就此一念三千思
想所展現的一心具足義,闡釋其理論意涵,探討其如何在思想上論立,又何以證成。
貳、化法四教說
智顗綜攝佛陀之教[3...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四谛--Wiki
四谛
四谛(巴利文:cattāri ariyasaccāni,梵文:catvāri āryasatyāni',又称四
真谛[1]、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佛陀一代时教之基本教法,南传
佛教的基本教义[2]。其中“谛”原义是事物的内在含义或者意义,在佛教中用来翻译
梵语“Satya”,意思是真实无谬的道理[3]。
目录
1 四聖諦
2 苦谛
3 集諦
4 滅諦
5 道諦
6 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7 四谛十六行相
8 參考文獻
四聖諦佛陀悟道後最早傳授的真理:“苦、集、滅、道。”又稱四真諦、四正諦[4]。
佛教不管支派如何衍流,必根本依據四諦,否則將非佛教。
四谛概括了两重因果关系: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
的因果。這是從表面現象到深層原因的逆推過程。反過來說,就是修道除惡、滅貪嗔癡
,就可以避免痛苦,脫離輪回。
释迦牟尼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5],即为憍陈如等五位贤者宣讲了四圣谛,五人
各有所证悟,而求出家成为五比丘僧[6]。
苦谛参见:三苦、八苦及五蕴
苦谛(Dukkha):根據對現實的深刻觀察,佛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
、愛別...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6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著
----------------------------------------------------------------------------
----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智旭著
~d 1
經題七字。通別合舉。人法雙彰。經之一字是通名。一切大小乘脩多羅藏。同名經故。
佛說四十二章六字是別名。異眾經故。就別名中。佛為能說之人。四十二章為所說之法
。佛者。梵語具云佛陀。此翻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不同凡夫。覺他不
同二乘。覺滿不同菩薩。卽是釋迦牟尼如來萬德慈尊。娑婆世界之教主也。說者。悅所
懷也。佛以度生為懷。機緣未至。默然待時。機緣旣熟。應病與藥也。四十二章者。約
數標名。蓋從一代時教之中。摘其最切要。最簡明者。集為一冊。以逗此土機宜。所以
文略義廣。該通四教。未可輒判作小乘也。
~s 1
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
~d 2
後漢。卽東漢。對前漢而言之。孝明皇帝永平三年。歲次庚申。帝夢金人項有日光。飛
來殿庭。以問群臣。太史傅毅對曰。臣聞西域有神。號之為佛。陛下所夢。其必是乎。
博士王遵亦奏曰。按周書異記。載佛誕於周昭王二...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关于佛法的一个问题
心經講義 ZT
达赖尊者 2002年于台湾
經典曾說藉由聽聞的力量才能分辨什麼是法?什麼是非法?什麼是暫時利益?什麼是究
竟利益?什麼是所取或什麼是所斷?這不是天生所能了解的,必須藉由聽聞學習才能了
知。
由聽聞的力量了解應取應捨,了解是非,斷十惡業、行十善業,進而去守戒,包括別解
脫戒、居士五戒、沙彌戒和比丘戒。
也藉由聽聞的力量斷除散亂心、昏沈掉舉,培養正知正念而成辦專一、凝靜的不動三摩
地。
進一步,由聽聞所生慧、思所成慧直到修所成慧,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現證空性而得到
涅槃。以上是經典提到聽聞的種種功德。(註:源自聽聞集「由聞之諸法,由聞遮諸惡
,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無論是世間或是出世間,「聽聞」均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國對教育及知識的提升非
常重視,台灣的知識教育水準很高,我很隨喜,但是我們所學的教育大多是在追求外在
的物質,我們以為快樂是由來自於物質的滿足,但事實上我們雖然學了那麼多,卻沒有
想像中的快樂。那是因為所學的知識與追求的快樂目標不符合而導致的。真正快樂的知
識,應該建立在心靈上,我們應從內心提升,來追求心靈的喜悅,才能得到究竟的快樂。
許多宗教因而發展了...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关于佛法的一个问题
心經講義 ZT
达赖尊者 2002年于台湾
經典曾說藉由聽聞的力量才能分辨什麼是法?什麼是非法?什麼是暫時利益?什麼是究
竟利益?什麼是所取或什麼是所斷?這不是天生所能了解的,必須藉由聽聞學習才能了
知。
由聽聞的力量了解應取應捨,了解是非,斷十惡業、行十善業,進而去守戒,包括別解
脫戒、居士五戒、沙彌戒和比丘戒。
也藉由聽聞的力量斷除散亂心、昏沈掉舉,培養正知正念而成辦專一、凝靜的不動三摩
地。
進一步,由聽聞所生慧、思所成慧直到修所成慧,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現證空性而得到
涅槃。以上是經典提到聽聞的種種功德。(註:源自聽聞集「由聞之諸法,由聞遮諸惡
,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無論是世間或是出世間,「聽聞」均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國對教育及知識的提升非
常重視,台灣的知識教育水準很高,我很隨喜,但是我們所學的教育大多是在追求外在
的物質,我們以為快樂是由來自於物質的滿足,但事實上我們雖然學了那麼多,卻沒有
想像中的快樂。那是因為所學的知識與追求的快樂目標不符合而導致的。真正快樂的知
識,應該建立在心靈上,我們應從內心提升,來追求心靈的喜悅,才能得到究竟的快樂。
許多宗教因而發展了...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經講義 ZT (转载)
經典曾說藉由聽聞的力量才能分辨什麼是法?什麼是非法?什麼是暫時利益?什麼是究
竟利益?什麼是所取或什麼是所斷?這不是天生所能了解的,必須藉由聽聞學習才能了
知。
由聽聞的力量了解應取應捨,了解是非,斷十惡業、行十善業,進而去守戒,包括別解
脫戒、居士五戒、沙彌戒和比丘戒。
也藉由聽聞的力量斷除散亂心、昏沈掉舉,培養正知正念而成辦專一、凝靜的不動三摩
地。
進一步,由聽聞所生慧、思所成慧直到修所成慧,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現證空性而得到
涅槃。以上是經典提到聽聞的種種功德。(註:源自聽聞集「由聞之諸法,由聞遮諸惡
,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無論是世間或是出世間,「聽聞」均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國對教育及知識的提升非
常重視,台灣的知識教育水準很高,我很隨喜,但是我們所學的教育大多是在追求外在
的物質,我們以為快樂是由來自於物質的滿足,但事實上我們雖然學了那麼多,卻沒有
想像中的快樂。那是因為所學的知識與追求的快樂目標不符合而導致的。真正快樂的知
識,應該建立在心靈上,我們應從內心提升,來追求心靈的喜悅,才能得到究竟的快樂。
許多宗教因而發展了許多心靈提升的方法,希望人們能從心靈提升上尋...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经典
佛教的聖典是「經」「律」「論」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謂之三藏,本書所集二三六篇經
藏解釋,不僅介紹其出處,且將經典、戒律典論內容逐條介紹其內容使學習佛教理論者
能深入淺出的認知。
本書所指經,就是梵語的義譯記載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所說的教義,「律」亦是梵語譯音
,是將當年的教團生活規則作為學佛的戒律,論是將佛教教義加以詮譯,因而本書可說
是佛教聖典全集的濃縮。
大藏經(回頂端)
大藏經為漢譯的佛教經典,與東土高僧著作入藏的總稱,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
一切經的名稱起源於隋朝,它的內容包括佛所說的經典及西方釋氏的著作。現今的大藏
經,又加入中國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
根據隋書經籍志記戰:梁武帝在華林園中總集釋氏經典共五千四百卷,沙門寶唱撰經目
錄,這是佛經有藏的開始。
唐朝開元年間,沙門智昇著開元釋經目錄二十卷,列五千四十八卷。宋朝有蜀版五千四
十八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開元
寺版六千一百十七卷、思溪版五千九百十八卷、磧砂版五千八百零二卷。元朝有杭州版
六千零十一卷。明朝有南藏六千三百三十一卷、北藏六千三百六十一卷、武林版六千七
百七十一卷。清朝有...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佛教经典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Sun Jul 24 01:37:16 2011, 美东) 提到:
佛教的聖典是「經」「律」「論」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謂之三藏,本書所集二三六篇經
藏解釋,不僅介紹其出處,且將經典、戒律典論內容逐條介紹其內容使學習佛教理論者
能深入淺出的認知。
本書所指經,就是梵語的義譯記載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所說的教義,「律」亦是梵語譯音
,是將當年的教團生活規則作為學佛的戒律,論是將佛教教義加以詮譯,因而本書可說
是佛教聖典全集的濃縮。
大藏經(回頂端)
大藏經為漢譯的佛教經典,與東土高僧著作入藏的總稱,簡稱為藏經。又稱為一切經。
一切經的名稱起源於隋朝,它的內容包括佛所說的經典及西方釋氏的著作。現今的大藏
經,又加入中國及日本等高僧的著作。
根據隋書經籍志記戰:梁武帝在華林園中總集釋氏經典共五千四百卷,沙門寶唱撰經目
錄,這是佛經有藏的開始。
唐朝開元年間,沙門智昇著開元釋經目錄二十卷,列五千四十八卷。宋朝有蜀版五千四
十八卷、福州東禪寺版六千四百三十四卷、福州東禪寺版...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辨識佛法的準則
朱倍賢 講於2015.12.20
關於真正的佛法具有什麼樣的特質,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爭論。不同的論師乃至後來「
大乘」結集出來的經典,以不同的標準,判定甚麼是佛法、甚麼不是佛法。層出迭起的
部派論典和「大乘」經典,彼此互判誰才是「了義」、「不了義」。越是後出的經典,
越是有對較早集出的經典有翻案的優勢——已經流傳開了的、較早集出之經典,畢竟無
法對後起的「重新判教」作回應、反駁。
舉例來說,部派佛教發明了「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等等不同的說法,以
此認證「具有佛法特徵的烙印」。「般若系統」的眾多經典,則一舉推翻前說,判定「
無自性空」為「一實相印」——對終極真理的判定。更後來,以「唯識」為宗的《解深
密經》拍板「識外無境」、「三性」等為佛陀最幽深的教義,自稱是比起較早傳出的「
般若」「無自性空」之說更為殊勝,是為「第三轉之法輪」。而大概目前佛教界最普遍
的講法,就是以「緣起性空」作為判定佛法的「法印」。
然而,遍閱原始經典,全然看不到佛陀以上述的那些方法來判定「法」的真實性。佛陀
從來不以某種哲學立場、對宇宙現象本體的某種認知,來界定佛法。佛陀從來不講:如
果你把宇宙的本質形...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13
修行的次第是明明了了,观五阴的集灭,断无明,成就四圣谛的第一转,接着修八正
道,修离贪断爱的四圣谛第二转,四圣谛的第三转成就漏尽的阿罗汉,得三藐三菩提。
佛教第一经转法轮经: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
「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
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聖諦智(知)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
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
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次),
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
,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
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2689
14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LunCong/098/098a-02.htm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丁 敏
(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提要
本論文嘗試從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與語言特色兩個面向,來分析神通故
事何以一再活躍於佛教發展史上的各個時期,乃至在今日社會中仍有其魅力。由於佛教
神通故事是依循佛教神通理論的發展而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分為原始佛典、介於小乘至
大乘間的佛典、大乘佛典三個階段來看佛教神通故事隨其神通觀念的變化而顯示出的不
同作用。其次,分析神通故事在宗教與文學兩方面的語言特色,以了解神通故事的語言
特色,也是它引人入勝的所在。最後本文試圖指出佛經神通故事對整個佛教宗教性格的
影響為何;並概括指出佛教神通故事在中國社會中由古至今的若干作用。
案:本論文所引用的佛經,均引用自《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在台
影印版。而在論文的附註中,均簡稱《大正藏》。又在論文行文中,引用佛經原文或轉
述佛經故事,常在文後即註明出處,例如〔2-11a~15b﹞,表示在《大...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15
杂阿含647:
指出对四圣谛如实知见是成就慧根:
“何等為慧根?若比丘苦聖諦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是
名慧根。」”
慧根成就了,还没有断无明吗?
相应部48.9:
"比丘們!什麼是慧根?比丘們!這裡,聖弟子是有慧者,具備導向生起與滅沒之慧;
聖、洞察,導向苦的完全滅盡[之慧]。比丘們!這被稱為慧根"
相应部48.10
"他如實了知『這是苦』,如實了知『這是苦集』,如實了知『這是苦滅』,如實了知
『這是導向苦滅道跡』。比丘們!這被稱為慧根。"
这些经文全部指向四圣谛的第一转,而且非常斩钉截铁地说成就慧根,而不是说成就一
点慧根
有余慧根,这样的类说法
附杂阿含845经
指出初果对四圣谛如实知见:
“如實知見賢聖正道,彼聖弟子能自記說:『地獄、畜生、餓鬼惡趣已盡,得須陀洹,
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
“何等名為聖道如實知見?謂: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
跡聖諦如實知,是名聖道如實知見。 ”
r****n
发帖数: 8253
16

老兄,關於無明這個詞我在這裡對你說過多少遍了?你怎麼就是鐵板一塊呢?你這不是
自閉癥是什麽?
再次說一遍,佛法所說的無明,不是泛指不明白某些事情,而是特指對四聖諦的無知,
即不明白四聖諦!
因為不明白四聖諦,不明白法是無常,苦,無我的,也不知道有寂滅安樂的涅槃,所以
產生了貪愛,進而導致了輪回。
緣無明而有行,緣行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
經典說,過去未來諸佛,都是通過四聖諦而證悟的,而聲聞弟子同樣也都是通過四聖諦
解脫的,佛陀第一次向五比丘講法,講的也是四聖諦,臨死前向弟子教導的還是四聖諦。
老兄,你不能總自己躲在鐵桶裏面在那給自己編故事啊。爲什麽不睜大眼好好看看外面
的世界呢?
你難道沒看到人我空和法我空是指什麽嗎?它和什麽教導眾生有個狗屁關係?
簡單的說,人我空,就是認為諸法儘管是無常的,但是卻是客觀真實的,有自己固定的
體性,而這個體,是過去現在未來一直存在的。(這實際是錯見)
法我空,就是諸法都是緣生緣滅的,本身沒有自性,本質上都是虛幻不實的。(這其實也是也是錯見)
看明白沒有,和什麽教導眾生有個啥關係???
要教導眾生解脫,只有教導四聖諦,除此沒有別的。可是教導四聖諦
Y**u
发帖数: 5466
17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Fri Aug 12 14:12:59 2011, 美东) 提到:
原始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始佛教指的是“基礎的佛教”,又稱「初期佛教」,係指釋迦牟尼在世時的佛教。佛
入滅後一百年部派根本分裂之前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此時已經受到佛陀本生故事
的影響,蘊含佛教分裂的遠因。至於被稱為小乘的部派佛教及後續的大乘佛教、祕密大
乘佛教(或稱金剛乘、密續乘)則是屬於“發展的佛教。”
詞語釋義
最早使用這個分類法的,是日本的佛教學者,如日本《廣說佛教語大辭典》對於“原始
佛教”定義如下:「相對於後世發達之大乘佛教,指釋尊在世時代至二十部派開始分裂
前之佛教。此時代之經典,包含佛教教說最古之原型。原始佛教一詞,係依明治以後佛
教研究者而使用。」日本學者對於這個詞的定義尚有爭議。
最新的觀念為烏帕沙瑪比丘在《相應菩提道次第》所提出“原始佛教”这个概念,指的
是釋迦牟尼在世時的佛教,此時教法一味合和無諍。佛入滅後一百年部派根本分裂之前
的佛教稱為...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死轮回是没有“主体”的
無我的輪迴─ ─佛教的生死觀
郭朝順
華梵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元培學報
第五期 (1998.12)
一、印度傳統的輪迴思想
生死問題是一切宗教的大問題,更是人生的大問題。吾人因何有生?為何有死?在生之
前,在死之後,吾人存在嗎?還是並不存在?這些問題並不是只有宗教家或者宗教信徒
才會追問的,而是只要知道這世上存在死亡現象之人,在他內心的深處,都會不由自主
地興起種種關於生死的諸般疑問。相傳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因緣之一,便是當其為悉達多
太子時出遊,親眼目睹老病死的現象而引發[1]。
悉達多第一次看到死亡與葬禮,死亡的現象大大地震動了他的心靈,因為「死亡」就是
離開人世,就是無論父母、親人都無法再見到死者,而死者也無法再見父母、親人、愛
人。讓我們想像一下躺在墓地的死者,孤零零地一個人處在他的棺木之中,至親至愛的
親人,在喪禮結束之後,就算再留戀,遲早也會離去,所有的生者都要去過他們人世間
的生活,有陽光,有活力,有喜,有悲的生活﹔只有那棺中之人,一個人被留在墓穴的
棺木之中,身上布滿細菌,爬滿蟲蟻,流出膿汁,化為枯骨。印度以火葬為主,火葬雖
沒土葬那般令人對於地底幽冥產生想像與畏懼,但喪禮...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19
苦是四聖諦[1]中的第一聖諦。苦聖諦是說我們在三界六道中輪轉的時候,要觀察在三
界六道是有苦的,且裏裏外外都是苦。苦集聖諦要探討的內容就是苦的來源是什麼?苦
集滅聖諦,則是觀察苦的根源是從貪愛而來,所以要滅苦時,不是把苦直接滅掉,而是
要把貪著滅掉之後,如來藏因為眾生不再貪著于五陰,所以死後如來藏就不再幫眾生出
生五陰;因為不幫眾生出生五陰,所以五陰就于未來世不再出生。苦集滅道聖諦就是滅
苦的方法,要依著八正道的道理,來過所謂“中道”的生活,最後能夠解脫生死流轉。
i********7
发帖数: 808
20
观五阴的集灭法成就断无明的经文:
相应部22.126
一一 「比丘!於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有色集法
者,如實知有色集法。有色滅法者,如實知有色滅
法。有色集、滅法者,如實知有色集、滅法。
一二 有受集法者……乃至……
一三 有想集法者……乃至……
一四 有行集法者……乃至……
一五 有識集法者,如實知有識集法。有識滅法者,
如實知有識滅法。有識集、滅法者,如實知有識
集、滅法。
一六 比丘!說此為明,如是為明人。」
指出观五阴的集灭法则可得明,断无明.
而下几篇经文指出,初果是如实知见十二因缘:
杂阿含经845,846,846次,指出初果如实知四圣谛,十二因缘以及八正道
“如實知見賢聖正道,彼聖弟子能自記說:『地獄、畜生、餓鬼惡趣已盡,得須陀洹,
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何等名為聖道如實知見?謂: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
跡聖諦如實知,是名聖道如實知見。”
“何等為聖道如實知見?謂:十二支緣起如實知見,如所說: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
起故,是事起;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
,觸;緣觸,受...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1
作者:AMOH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22707/answer/420315429
来源:知乎
大乘心經是假佛教經典
佛入滅後佛教中有些叛徒信仰和原來佛教教義不合,
不過那些佛教的叛徒不反省自己錯誤反而發明「大乘」經典
自誇自己的錯誤信仰是高級「大乘」,
抹黑佛說的佛法是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
瞎掰佛用低級「小乘」、假的「非實化城」詐騙「怯弱下劣」的佛弟子,
稍微有點理智就知道真正的佛不會抹黑佛自己說過的佛法是低級「小乘」、假的「非實
化城」。
說穿了「大乘」經典就是打著佛教招牌反佛教的假佛法,
很多附佛外道都學會了「大乘」經典的詐騙手法,
那些附佛外道會說他們學的是比較高級的佛法,佛教學的是比較低級的佛法。
「大乘」「妙法蓮華經」就是典型「打著佛教招牌反佛教」的「假佛經」。
http://tripitaka.cbeta.org/T09n0262_001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但以假名字,  引導於眾生,
說佛智慧故,  諸佛出於世。
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
終...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不隨感覺起舞-阿姜蘇美多
無明是對四聖諦的愚昧不知
修習十二因緣的開始是觀察無明緣行,無明就是對四聖諦愚昧不知。凡不明白苦、苦的
生起、苦的止息、及滅苦之道的人就有這種愚昧無明。相反的,無明的反面就是明、智
慧。智慧就是了知四聖諦:正觀苦、苦集、苦集滅、與苦滅道。
>「我」在受苦
當我們沒有慧觀真諦,無明(即不見不理解)就會左右行為,我們因此創造了一個「我
」。這個認為有「我」的意識是由無明創造及控制的。請你注意,第一個聖諦並沒有說
「我在受苦」,第一個聖諦說的是「此是苦;此是dukkha。」它並沒有說那個人在受苦
。可是,我們認為是我們在受苦對不對?我們認為:「我這輩子吃了很多苦……他真是
個苦命的人……她一直都在受苦……我一生中所受的苦真是多;我生下來的時候,就不
具足世間最美妙的果報,所以我著實地吃了些苦,可憐的我呀!」可是,這些苦實在是
我們由無明創造出來的。因此佛陀強調的重點是:我們應該依著智慧生活,而不是依著
無明。
這種佛教的修法是智慧之道、了悟之道,完全與了悟真理有關。當人們認為自己吃了很
多的苦,我往往不會感到特別難過,原因就在這兒。我可以說:「太不幸了,我為你悲
苦的際遇感到難過。」可是,認
n**********a
发帖数: 438
23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yejing/default.php
(6)恰嘎國王──侮聖懺悔 王位復得
一時,佛在舍衛城。有位名布德作拉巴Ra多扎的人依靠佛陀的加持力遣除了三
界輪迴的痛苦,獲證聖者羅漢果位,因感世尊恩深似海而發願度化無邊的眾生以報佛恩
。他觀察所化眾生的時、處、因緣等,得知南方果賢巴(印度六大城市之一,漢譯薩彌
城)的眾生與他有緣,而且得度時機已成熟,於是,身披袈裟、手持缽盂前往果賢巴城
化緣。果然得到一有名大施主及其眷屬的長期供養。尊者應他們的根機、意樂傳授了相
應的佛法。有的得暖位(Usma Gata,此位可燒除煩惱,接近見道無漏慧而生有漏之善
根,並以此位觀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四諦及修十六行相,生有漏觀慧。修至此位即使
是退欲而斷根造惡業,乃至墮入惡趣,然而終必能得聖道而入涅槃)、頂位(Murdhana
,於動搖不安定之善根──動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絕頂位,乃不進則退之境界,於此
修四諦、十六行相,修至此位即使退墮地獄也不至...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4
2000年來流傳中國的大乘教法,畢竟
仍有著無形的約束力量,規範著當代學人們的思想模式。深願當代的學人們都能依照「
四聖諦」來檢驗佛法,再參酌歷史的流變作為佐證,輔以親身的實踐經驗作為註解,應
可共同理出一個明晰的方向來。舉例來說,世尊說苦聖諦,大乘法卻不畏輪迴之苦,情
願留惑渡眾生,而有「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豪情壯志;世尊說苦集聖諦,大乘法卻
以「緣起即是性空」演繹出「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的玄論,更有「諸法
無我」、「萬法唯心」的方廣論說,進而提出「不斷煩惱」、「不修禪定」的修行理念
;世尊說苦滅聖諦,大乘法則以層層增上的善行因緣,期望開展一個福行利他的莊嚴佛
土或光明世間,甚至願為救渡眾生而生生世世住此娑婆世界;世尊說苦滅道跡聖諦,大
乘法則強調六波羅蜜行,願以菩薩的萬德莊嚴,無緣大慈,作為修持的楷模。世尊教導
僧伽修習正法律,成為四雙八士聖弟子而證解脫涅槃;大乘法則教導弟子修習52階位的
十地菩薩行法,志求佛果;世尊教導弟子學「法」,大乘則說學「佛」;世尊教導無常
、苦、無我的思惟,大乘則懷有常、樂、我、淨的理想。仔細回想遊方行者須跋陀羅對
各學派的猶豫不決,幸而在
r******4
发帖数: 178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陀弟子摩訶迦葉尊者
公元前約480年,佛陀入滅那年夏季雨期,摩訶迦葉尊者從庫西那加拉回到王舍城,在
郊外的七葉巖召集五百位阿羅漢,由阿難尊者誦法,優波離尊者誦律,經過會眾的確認
之後,次第編輯,攝題記誦,是謂第一結集。
當時的結集記誦均以語言傳持並未以文字記錄。用心記誦,一方面是對法的敬重,
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印度社會的文字運用、刻劃工具、書寫材料都還沒有充分發展出來,
語言傳誦的方法遠較文字記錄來得簡易而有效率,親切而詳細。所以第一次結集成經律
之後,僧伽代代傳誦,直到公元前80年左右,才普遍用文字記錄下來,輾轉流傳翻譯成
為今日讀誦的經律。
迦葉尊者的結集工作主持得非常嚴謹,編輯的次第也非常切合四聖諦的教法─先由
「五陰相應」闡釋「苦」聖諦,其次以「六入相應」闡釋「集」聖諦,接著以「因緣相
應」闡釋「滅」聖諦,然後以「道品相應」闡釋「道」聖諦;戒律方面則詳細地說明制
戒的緣起,開遮的事例,犯戒的輕重…等;結構堅實而精要,傳誦的內容也非常平實簡
明─忠實地傳述了佛陀與弟子在世間的修行生活規範,並教導弟子對現實人間的種種苦
惱現象有真實的認識,對導致痛苦的原因有真實的剖析,對熄滅痛苦的目標有真實的信
念,對
s********h
发帖数: 938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佛教不是原始佛教?
ZT:
何謂原始佛教
選自Ven.Bhikkhu Vùpasama隨佛尊者著《原始佛教與法教之流變》部分內容
近二百年來,中外佛教圈有「回歸佛陀本懷」的溯源運動,這是在現有的南傳佛教、
漢傳菩薩道、藏傳菩薩道以外,致力尋求釋迦佛陀住世時親說傳授的教法。此一追溯佛
教法源的思惟,逐漸盛行於佛教的緣由,外在的原因是「佛弟子在學習佛法的道路上,
希望在「傳說」及「信仰」之外,能夠有更為可信、可證的史獻考證,作為探研佛法的
基礎」,而內在的因素則是「傳統佛教的學派教說極為分歧,不僅相互對立,更各有一
套論述及修行體系,因而促成學習者希望能夠藉由佛陀的原說,盡釋學說分歧的疑慮及
障礙」。因此,對於「佛陀原說」的探究,即逐漸發展成為近代佛教圈的顯學。
近代最先對印度佛教史實進行科學考證,是西方的學界,而西方學界的研究又多偏向
南傳佛教的史料,對於漢譯藏經中印度初期佛教諸部派的經史文獻,難有深入的了解,
遂造成西方學界認定南傳佛教即是同於「佛陀原說」的「原始佛教」。此一觀點影響所
及,使得一向以「上座部佛教」自居的南傳佛教,亦自視等同於「原始佛教」,而多數
未深入了解部派佛教分流史者,也將南...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物质不灭
这问题很复杂,无人说得清。可能佛知道,但他不说。佛有几个“无记”,就是不回答
的,如世界起源等等。说这些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自己已经死了。
佛只讲那些最重要的事情,怎么断轮回,解脱轮回。
根据爱恩斯坦的质能定律,物质可以转换为能量,能量可以转换为物质。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5%9B%9B%E7%84%A1%E8%A8%
十四無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十四無記指的是14種佛陀認為不應該討論的議題。關於十四無記,在《雜阿含經·卷第
十六·四○八》、《雜阿含經·卷第三十四·九六二》和《中阿含經·卷第六十·箭喻
經第十》中都有所記載。
這14項議題是:
世間有常(世界恒常存在吗?)
世間無常(世界不恒常存在嗎?)
世間有常無常(世界既恒常又不恒常嗎? )
世間非有常非無常(世界既非恒常又非不恒常嗎?)
世間有邊(世界有邊際嗎?)
世間無邊(世界無邊際嗎?)
世間有邊無邊(世界既有邊又無邊嗎?)
世間非有邊非...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1354
28
随喜卓荣德老师已依止随佛尊者,于今年七月正式出家。以前最早是在网络上看到老师
讲解原始佛法,老师研究《阿含经》长达十年之久,非常热衷于原始佛法的传播,用其
平实生动又一针见血的解说将世人对小乘的蔑视和误解彻底打翻。老师2000年在台湾创
立明和讲堂,与其夫人张碧华曾经一起出过书籍也一起办过许多场讲课,其慈悲的胸怀
和奉献精神令人赞叹。
生明法師(Ven. Vijjadīpa),台灣彰化人,台大哲學系畢業。熱誠助人、富正義感
、信念堅定,追求公正的群我社會,懷抱悲天憫人的胸懷,具犧牲奉獻的精神,衷心於
生命的提昇與超越­。參與台灣政經文化變革後,重新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歷經西方心靈探索與東方宗教傳承的研修,近十餘年來研習『阿含經』,學習南傳佛教
各種禪法,在俗時成立明和講堂,流通『阿含經』的講述作品,戮力於弘傳世尊之殊勝
法教。
2011 年初經人引介,有幸得遇隨佛尊者與中道僧團後,得聞正確、完整的佛陀修證方
法及次第,確認「原始佛法」為人間最完整究竟之修行系統,歡喜得見經教當中之清淨
僧團可以現於人­間。
2011 年6 月向社會大眾公開宣告,退出一切政治性的活動,...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9
敬錄自《皈依問答》 益西彭措堪布 開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y6k.html
皈依問答(四十):為什麼說內道一切功德的基石唯是對三寶真正的皈依?
答:對三寶真實的皈依,不但是內道一切戒體的基礎,而且也是內道一切功德
的基石。
如《俱舍論》中云:“諸有歸依佛,及歸依法僧,於四聖諦中,恒以慧觀察,
知苦知苦集,知永超眾苦,知八支聖道,趣安隱涅槃,此歸依最勝,此歸依最尊,必因
此歸依,能解脫眾苦。”就是說,皈依了佛法僧三寶後,會用智慧觀察四聖諦,修行八
聖道,最後獲得涅槃安樂。因此對三寶的皈依最為殊勝,也最為珍貴,眾生皈依了三寶
後,必然能從眾苦中獲得解脫。
內道的功德,就是三士道的功德,這些都要通過修證才能獲得。比如要獲得下
士道後世的安樂,必需要依靠五戒十善,而五戒十善只有內道中才有正確無誤的宣說。
同樣,要獲得中士道的阿羅漢果位,需要修持四聖諦或十二緣起,以及要獲得上士道的
佛果,更是需要修持六度四攝這些大乘不共的法要。這些出世的功德產生的前提,都是
...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ZZ)
不喜排版, 可以看跟贴的link
佛教十五題 季羨林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日期:2011-04-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季羨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

初轉法輪麥積山石窟第133窟第10號造像碑(局部)以釋迦牟尼說法形象表現佛陀為
五比丘說法這一情節。
三世佛像清代唐卡(布畫)布達拉宮藏“我們在上面已經說過,佛在世時宣揚教義所
使用的語言,可能是摩揭陀語。”“唐卡”意為卷軸畫,是我國藏區最流行的一種宗教
繪畫形式。這幅唐卡中現在的釋迦牟尼佛在主位,下有弟子侍立,後有華麗的蟠龍佛龕
,過去佛和未來佛在上方左右兩角。第三題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佛教十五題

現在印度正以極其隆重的儀式紀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我們都知道
,佛教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過很大的作用,對中國文化的許多方面都有過影響。因此,
有很多人關心這次的紀念,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下面我從佛教史裏選出一個國外梵文
學者和佛教研究者多少年來爭而未決的問題,提出我的看法,借表紀念之意。
巴利文《小品》(Cullavagga)V 33 1敘述了一個故事:
這時有兩個比丘,姓耶彌盧諦拘羅,是兄弟...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用的
Jhāyatha, mā pamādattha,
mā pacchā vippaṭisārino ahuvattha!
禪修,甚勿放逸,
免得日後懊悔!
==============================
佛法修行的要素
 
--烏巴慶導師著
 
無常,苦和無我是佛陀教義的三個基本要素。
 
 如果你真正的了解無常,繼而必當了解苦及無我為究竟的真理。要同時明
了這三個要素需要時間。無常這個要素,當然,必須先通過體驗和修行來理解
。僅是閱讀佛書或通過書本得來的佛學知識,是不足以認識真正的無常,因為
缺乏經驗那一面。惟有通過經驗和認識自身體內無窮變化的無常實性,才能明
了佛陀所說的無常真實面目。沒有佛學知識的人,也可以增長對無常的認識,
就如佛陀住世時一樣。
要明了無常,一個人必須嚴格勤奮地奉行八正道,八正道可分為戒,定,
慧三個步驟。
戒或德行是定的基礎,定是控制心令它止於一境。只有當定有成就時,才
可以進一步修慧。因此,戒和定是慧的先決條件。慧的意思,就是透過內觀修
行來認識無常,苦,和無我。
不論佛陀出世與否,戒和定的修行...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真有美华半路出家信耶稣的吗?
我的意思是不承认有个制造和主宰万物的神。有神论宗教的神在佛教世界观里只是比较
高级的众生的一类,叫天人道,天人也有不同的层次,下面这篇挺好玩的,当奇谈看看
吧:
耶和華上帝也是個菩薩,現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
原來基督教屬於欲界天
基督教教義基本上屬於修欲界天的善法
上帝並非大梵天王
上帝並非大梵天王,因為大梵天王居於色界,色界眾生並無男女之分。故上帝是居於欲
界中之欲界天。
耶穌基督是菩薩,居於天上,耶和華菩薩是第六欲界天的天主菩薩。
1.智慧之本源 箴言 08:22—31。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
我。從亙古、從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沒有深淵、沒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
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華還沒有創造大地、和田野、並世
上的土質、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裡.他在淵面的周圍、劃出圓圈、上使穹蒼堅
硬、下使淵源穩固、為滄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過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時、
我在他那裡為工師、日日為他所喜愛、常常在他面前踴躍、踴躍在他為人豫備可住之地
、也喜悅住在世人之間。
先要了解耶和華上帝是誰?耶和華上帝也是個菩薩,現是欲界第六天...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3
初禪中的「尋」與「伺」(上篇)
(朱倍賢教授2014.10.12skype開示)
構成禪那有五個內心的特質(五禪支): 尋、伺、 喜、樂,而第五個禪支有的經文是
漏掉,有的經文則寫「捨」或「心一境性」。從字面上比較容易了解後面三個禪支~喜
、樂、捨,前面兩個禪支「尋」跟「伺」,則是字義比較晦澀、不易了解,在歷史上有
比較多的爭議。好比說,在玄奘法師翻譯佛經之前,“vitakka”跟“vicāra” 這兩
個字是被翻譯成「尋」和「伺」,玄奘法師則將之譯為「覺」跟「觀」。
今天要探討的主題是「初禪中的尋與伺」,透過了解這兩個禪支的內涵,就能夠了解初
禪的要領。
尋(vitakka) 與伺(vicāra) 起碼有三種定義
略加整理會發現當代教禪修的老師們對「尋」與「伺」的定義,基本上有三種不同的版
本。
《清淨道論》對「尋」與「伺」的定義
第一個定義來自《清淨道論》,也就是影響南傳佛教最深遠的一部論典。當今的南傳佛
教,許多禪修技巧跟理念與原始經典有大差距的,基本上都是受到這部論典的影響。所
以今天的探討課題之一,就是澄清因為《清淨道論》而流傳出來,一些實際上並不符合
歷史佛陀教說的教義。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人知道净空法师吗?
净空法师是我第一個接觸的法师,我該開始一兩年看了他的一些書。我現在不會向別人
推薦他。
佛陀在鹿野苑第一次說法講四聖諦,把苦的原因歸於無明與貪愛。共产党把苦的原因歸
於境外敵對勢力,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與四聖諦是完全不同的思想。如果共产党不拋
棄這些理論,是與四聖諦不相容的。
f*******8
发帖数: 3612
35

辩论促使我查了一下三皈依的出处,发现和waichi说的一致。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A%88%E4%BE%9D
【三皈依的詞源
在巴利文中,三皈依(Tisarana)是由三(ti)與庇護所(sarana)所組成,意為「由
佛、法、僧構成的一個三重庇護所」[1]。歸依(saranam gacchami)則是由動詞
gacchami(到達、前往)與名詞saranam(庇護所)組成。
在《阿毘達磨俱舍論》卷十四,解釋皈依的意義時說:「如是,歸依以何為義?救濟為
義。由彼為依,能永解脫一切苦故。如世尊言,眾人怖所逼,多歸依諸山,園苑及叢林
,孤樹制多等。此歸依非勝,此歸依非尊,不因此歸依,能解脫眾苦。諸有歸依佛,及
歸依法僧,於四聖諦中,恒以慧觀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眾苦,知八支聖道,趣安隱
涅槃。必因此歸依,能解脫眾苦。」
因此,皈依的涵義在於,只有了解四聖諦,遵從八聖道,才是達到涅盤,得到解脫的有
效方法。】
这是佛当年亲自说的话,当时是否有人因此认为佛为了自己收徒弟才这说的,我不知道
,熟悉巴利文历史的人或许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故事。
关键在...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6

你才望文生義,對四圣諦的“知”,當然是如實知見,是直接的“觸”(以其為所緣)
,而不是想像性明白。
初果,如實知見苦圣諦,苦集圣諦,苦滅道聖諦。慧見苦滅圣諦。
四果,如實知見苦滅圣諦,身觸涅槃。如此徹底斷無明。
否定了啥???
n**********a
发帖数: 438
37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guansblgs/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戊四、(明為成就道器為淨治弟子身心的方便)分三:一、明煩惱能斷之理由
;二、廣說斷煩惱之方法;三、明後有結生無始有終之喻。
己一、(明煩惱能斷之理由)分二:一、正說;二、明煩惱可斷之理由。
庚一、(正說):
問曰:有情心相續中的貪欲等煩惱,無始以來就一直在熏習著,十分牢固地繫
縛著有情,因而怎麼能斷除它們使心相續清淨呢?
如對不順人,愛念不久住;
如是知眾過,愛念不久存。
猶如對不和順之人,貪愛心念不會久住;同樣,了知內外一切法所生的眾多過
患,對世間的貪愛則不會久存。
貪欲等煩惱雖然從無始以來就在不斷熏習與繫縛著有情,但是...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SONG]愛的真諦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8F_WQdrpOo
廣為人知的校園民歌「愛的真諦」,這首歌的歌詞出自於聖經新約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
第四­到八節,一字未改,因此要稱此首歌為聖歌也不為過。此首歌最早由林佳蓉
、許淑娟這組女­子二重唱,於1984年所發表,作曲者簡銘耀本身為基督徒。歌曲
發表后,后來成為结婚­典禮或慈善康樂活動的代表歌曲,认为它绝对是一首难得
的诠释爱的真谛的好歌。
作詞:保羅 作曲:簡銘耀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家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凡事要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r****n
发帖数: 8253
39

呵呵,意思是我從你這裡學來的?
十二因緣是新的東西?誰當成新的東西了?
佛法所說的無明,在任何條件下,都指的是不知四聖諦。
就像四聖諦無論任何條件下,都是苦,集,滅,道!
a**u
发帖数: 8107
40
☆─────────────────────────────────────☆
runsun (runsun) 于 (Thu Aug 5 01:27:48 2010, 美东) 提到: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
佛陀的教法,經由二千四百餘年的傳誦後,受到僧團意見的競爭、世俗政治的影響
、時代演革及地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三種出於不同時代與思想主張的教派,也就是目
前的南傳佛教、漢傳菩薩道、藏傳菩薩道。
佛滅當年「第一次經典結集」以後,佛教僧團形成以傳承經法為主的阿難系僧團,
還有傳承律戒為主的優波離系僧團。經與律兩大師承系統,在佛滅百一十六年後,由於
優波離系僧團改變了古老的經說,使得傳承經法的阿難系僧團和優波離系僧團,發生了
嚴重的對立與分裂。此後,原本和合無諍、法同一味的僧團,分裂為堅持原說的北印阿
難系僧團,以及改變經說的優波離系東印大眾部僧團、西南印分別說部僧團(現今南傳
佛教的母部)。
在三大僧團中,堅守「一乘菩提道」之原始經說的阿難系僧團,聲勢漸漸不如優波
離系僧團,到了佛滅後約二百五十年,阿難系僧團中有迦旃延尼子,改變立場接受優波
離系的新說法,... 阅读全帖
r****r
发帖数: 755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命的目的要自己定義 (转载)
雜阿含406 經 -- 盲龜浮木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獼猴池側重閣講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
海。有一盲龜,壽無量劫,百年一出其頭。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
西。盲龜百年一出其頭,當得遇此孔不」?阿難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
龜若至海東,浮木隨風或至海西,南、北、四維,團遶亦爾,不必相得」。佛告阿難:
「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所以者
何?彼諸眾生不行其義,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實,展轉殺害,強者凌弱,造無量惡
故。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
經文要意:
本經敍説佛陀用「盲龜浮木」比喻凡夫漂流五趣,人身難得,應當把握機會,依「四聖
諦」法修行解脫。
《掌中解脱》第九天说:
所谓「龟颈」的情形是这样的:譬如大海中有一头盲龟,每过一百年才从水里探出一次
头,而海面上有一段带有一孔的金牛轭随风漂流。对这头盲龟来讲,它的头正好套进轭
孔的机会几乎是没有的。我们这些人在轮回大海之中,因为受业与烦恼的控制而睁不开
慧眼,大半在这个恶趣与那个恶趣之间流浪,即便可能侥幸从恶趣中解脱...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吉 祥 經-明法比丘 譯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於後夜分,容貌絕妙的天人
,光明遍照祇園精舍,他向世尊接近,親近世尊後,頂禮,站在一邊。站在一邊的天人,
請問世尊:「許多天人及人類,思考吉祥,祈求平安,請開示,最上吉祥。」
( 佛陀說:)
「1勿親近愚者,2應親近智者,3敬可尊敬者,此事最吉祥。
4住處應適宜,5昔時曾作福,6自願行正道,此事最吉祥。
7博學.8善工巧,9善學諸律儀,10口出善言語,此事最吉祥。
11孝順父母親,12愛護妻與子,13做事不雜亂,此事最吉祥。
14布施15行正道,16扶助諸親戚,17行為無可責,此事最吉祥。
18遠離.19禁諸惡,20勿飲食酒類,21不放逸正法,此事最吉祥。
22恭敬與23謙遜,24知足與25感恩,26適時聞佛法,此事最吉祥。
27忍耐及28恭順,29參訪諸沙門,30適時論正法,此事最吉祥。
31熱心與32梵行,33證悟諸聖諦,34親自證涅槃,此事最吉祥。
35雖接觸世法,心寂不動搖,36、37無憂.染. 38安穩,此事最吉祥。
若人.天遵行,處處皆不敗,隨處得安樂,此等最吉祥。」
1. 勿親近愚... 阅读全帖
s********h
发帖数: 938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佛教不是原始佛教?
ZT:
原始佛教會
Ven.Bhikkhu Vūpasama隨佛比丘
佛陀的教法,經由二千四百餘年的傳誦後,受到僧團意見的競爭、世俗政治的影響、時
代演革及地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三種出於不同時代與思想主張的教派,也就是目前的
南傳佛教、漢傳菩薩道、藏傳菩薩道。
佛滅當年「第一次經典結集」以後,佛教僧團形成兩大師承系統,一是以傳承經法為主
的阿難系僧團,二是傳承律戒為主的優波離系僧團。經法與律戒兩大師承系統的分合過
程,在佛滅後百年內原是和合一味,但佛滅後百年時,先有師承自優波離系宣化於恆河
中游東方毘舍離的僧團,因為擅行「受取金錢」等十事,而受到宣化於西北印摩偷羅之
阿難系僧團及西印優禪尼之優波系僧團的責難,為此僧團舉行了「第二次結集」,使論
諍的兩系三大僧團復歸於和合。其次,佛滅後百一十六年,優波離系毘舍離僧團舉「五
事異法」,而優波系優禪尼之僧團則妥協附和。由於優波離系兩大僧團改變了古老的經
說,使得傳承經法的阿難系僧團和優波離系僧團,發生了嚴重的對立與分裂。從此原本
和合無諍、法同一味的僧團,分裂為堅持原說的北印阿難系僧團,以及改變經說的優波
離系東印大眾部僧團、西南印分別說部僧...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44
隨佛法師( Ven. Bhikkhu Vūpasama) 為華人,出家於優波離師承分別說系錫蘭銅鍱部
傳化於緬甸南傳僧團,為緬甸承續及傳揚雷迪大師(Ven. Ledi Sayadaw 1846-1923)禪
法及道場系統之BADDANTA ZAGARA BHIWUNTHA 長老的弟子,現為臺灣內覺禪林、中華原
始佛教會、美國原始佛教會、美國內覺禪覺會、馬來西亞原始佛教會、中道禪林導師,
相近共學為奉守原始佛法的「中道僧團」。
隨佛法師修學佛法至今已三十餘年,不僅熟習漢傳佛教各宗宗義,以及印度菩薩道之「
般若」、「瑜伽」與「如來藏」等三系思想,特別是對『般若經』、『中論』的思想與
「禪宗」­­的禪法,有著相當深入的體會與教學經驗。
隨佛法師對佛教教法的探究與修行,主要的義旨在於「從佛教所傳承的最古老教義中,
探尋佛教初始時期的教法,並致力於 釋迦佛陀教法及禪法之原貌的探究、闡揚與實踐
」。根據 佛滅當年「第一次結集」的集成,即漢譯《雜阿含》及南傳《相應部》之『
因緣相應』、『食相應』、『聖諦相應』、『界相應』、『五陰(蘊)相應』、『六處相
應』及『念相應』­&sh...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含聖教中和阿賴耶識的連緊
庄春江的一段注释:
「世人只欣樂『阿賴耶』」一句,引義自《中部第二六聖求經》菩提比丘之英譯本。其
中,「阿賴耶」一詞,原英譯為worldliness,但譯者在其註解中,特別說明此字的巴
利語原文為ālaya,英文中難有完全相當的字可譯。其實,不只英文如此,中文也不容
易找到涵義完全相當的譯詞可用。以下引印順法師的一段解說,或稍可意解:「釋尊感
到佛法太深,不想說法,問題在『眾生樂著三界窟宅』。在《相應部》中,作『樂阿賴
耶,欣阿賴耶,憙阿賴耶』(說一切有部加『愛阿賴耶』)(按:印順法師乃引《成唯
識論》『說一切有部增壹經中,亦密意說此名阿賴耶,謂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
耶,槱阿賴耶』而作此說,參照《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冊〈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第三
八頁,《大正大藏經》第三一冊第一五頁上)。阿賴耶ālaya,譯義為窟、宅、依處、
藏;在《阿含經》裏,也是愛著的一類。聯想到四諦中集諦的內容,是:『(愛),後
有愛,貪喜俱行,彼彼喜樂』。愛、樂、欣、槱、貪、阿賴耶,以不同名字(約義多少
不同)而表示同一內容,這就是生死不已的癥結所在。」(《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五
頁)依此可知,此處「阿賴耶...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867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盲龟遇浮孔
北传
雜阿含406經[正聞本598經/佛光本405經](諦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龜,壽無量劫,百年一出其頭,海中有浮木,止有
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西,盲龜百年一出其頭,當得遇此孔不?」
阿難白佛:
「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龜若至海東,浮木隨風或至海西,南、北、四維團
遶亦爾,不必相得。」
佛告阿難:
「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所
以者何?彼諸眾生不行其義,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實,展轉殺害,強者陵弱,造無
量惡故。
是故,比丘!於四聖諦{當}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南传
相應部56相應47經/有孔之軛經第一(諦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猶如有人可能向大海投入一有單孔之軛,而在那裡也有隻盲龜,牠每一
百年會浮出[水面]一次。
比丘們!你們怎麼想:那隻盲龜每一百年浮出一次時,能將頭伸入那有單孔之軛中
嗎?」
「大德!如果這樣,那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後。」
n**********a
发帖数: 438
47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zhongguansblgs/default.php
辛一、(於樂趣亦應厭離):
問曰:惡趣是無暇處,有眾苦逼惱,所以應厭離;但是人天善趣是安樂生處,
不應厭離。
地上惡異熟,唯見為損惱,
聖者觀三有,等同備宰處。
凡是地上的眾生都受著惡業異熟果,唯有見到他們都在為各種痛苦所損惱,因
此聖者們觀看三有世間與待宰處等同。
三惡趣是充滿痛苦的無暇之處,而人天善趣有許多欲樂,因而有人以此對善趣
生起愛執,不欲出離,這也是不明善趣真實面的非理愛執。生活在大地以上的人天有情
,無一不在受著前世不善業的異熟果報,都在時刻不停地為行苦、變苦、苦苦所損惱。
具體來說,人道有情是以貪欲惡業而投生於人趣,阿修羅以嫉妒惡業感生為非天,天人
以傲慢惡業而投生於天趣,既然各個都在感受惡業異熟果,那怎能稱之為安樂生處...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同一個識在輪迴嗎?
誰受苦樂
有一次,佛陀與眾多比丘在前往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的途中,遇見了專程前來迎接
的摩揭陀國國王頻婆娑羅王。
頻婆娑羅王帶領著眾多的摩揭陀人,禮見了佛陀。國王慎重地三次自稱姓名,自我
介紹後,其他的摩揭陀人,也紛紛上前禮見佛陀,然後圍坐在佛陀的四周。
這時,摩揭陀人所尊敬愛戴的尊者鬱毘邏迦葉,也在跟隨佛陀的比丘眾中。摩揭陀
人都認得尊者鬱毘邏迦葉,知道他是一位無所執著的聖者,但對佛陀卻還陌生,因而摩
揭陀人都在懷疑:尊者鬱毘邏迦葉是不是佛陀的老師,直到尊者鬱毘邏迦葉尊稱佛陀為
老師之後,才不再懷疑。
佛陀知道摩揭陀人不再懷疑了,就開始為他們說法。佛陀先引發他們歡喜學習的興
趣與意願,然後再教導有關布施、持戒、生天之法,說明五欲的墮落與危險,生死的污
穢,離欲的功德,佛法修學方法的清淨等這一類「端正法」,使他們具備接受佛法核心
法義的歡喜、柔順、耐性、向上、專注、無疑、明淨之心境,接著才說「正法要」,教
導苦、集、滅、道等四聖諦。佛陀說:
「大王!應當要知道色、受、想、行、識是生生滅滅的,就像下大雨時,雨滴落在
水面上,被打起水泡的生生滅滅一樣。
大王!如果能如其真實地了知色、受、想、...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同一個識在輪迴嗎?
誰受苦樂
有一次,佛陀與眾多比丘在前往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的途中,遇見了專程前來迎接
的摩揭陀國國王頻婆娑羅王。
頻婆娑羅王帶領著眾多的摩揭陀人,禮見了佛陀。國王慎重地三次自稱姓名,自我
介紹後,其他的摩揭陀人,也紛紛上前禮見佛陀,然後圍坐在佛陀的四周。
這時,摩揭陀人所尊敬愛戴的尊者鬱毘邏迦葉,也在跟隨佛陀的比丘眾中。摩揭陀
人都認得尊者鬱毘邏迦葉,知道他是一位無所執著的聖者,但對佛陀卻還陌生,因而摩
揭陀人都在懷疑:尊者鬱毘邏迦葉是不是佛陀的老師,直到尊者鬱毘邏迦葉尊稱佛陀為
老師之後,才不再懷疑。
佛陀知道摩揭陀人不再懷疑了,就開始為他們說法。佛陀先引發他們歡喜學習的興
趣與意願,然後再教導有關布施、持戒、生天之法,說明五欲的墮落與危險,生死的污
穢,離欲的功德,佛法修學方法的清淨等這一類「端正法」,使他們具備接受佛法核心
法義的歡喜、柔順、耐性、向上、專注、無疑、明淨之心境,接著才說「正法要」,教
導苦、集、滅、道等四聖諦。佛陀說:
「大王!應當要知道色、受、想、行、識是生生滅滅的,就像下大雨時,雨滴落在
水面上,被打起水泡的生生滅滅一樣。
大王!如果能如其真實地了知色、受、想、... 阅读全帖
r******4
发帖数: 178
50
二十九、菩提達摩
公元520年左右,菩提達摩由南天竺經海路來到中國。梁武帝遣使迎入金陵。
武帝問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記,有何功德?」
答曰:「並無功德。」
問曰:「何以無功德?」
答曰:「此但為人天之小果,是有漏之因而非實也。」
問曰:「如何是真功德?」
答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
問曰:「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答曰:「廓然無聖。」
問曰:「對朕者誰?」
答曰:「不識。」
梁武帝是大乘有宗的佛性論者,而達摩卻以大乘空宗的理念來回答他的問題,結果
自然是「機緣不契」。仔細檢閱這一段問答,卻也顯示出一些僧、俗立場不同所造成的
不當之處。一般在家人布施、行善,多數為的就是累積功德福報,而世間有漏有取的功
德也是能夠轉向善法的;即使以清理碗盤剩下的食物放在地上施給小動物,也有世俗的
功德,更何況是造寺、供僧的慷慨行為。一旦貿然說出「並無功德」,很可能障礙了施
、受兩者的利益。世尊及賢聖僧在教導俗家弟子的時候,通常會先觀察他的個別情況,
然後順著布施、持戒、生天、欲味、欲患、欲出遠離的次序,引導他一步一步地由世間
正道走入出世間正道。武帝畢竟是個在家人,知見也還不見得正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