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生死轮回是没有“主体”的
相关主题
[合集] 拒絕利用神通傳教的佛陀 (转载)佛陀最后的教导(正版)
初果解脱者言谈录(关于他人,他教) -- 有恶语, 慎入佛陀為何不願意回答有關「十四難」的問題ZT
百业经故事: 能愿比丘[版务]12月发文奖励贴
同一個識在輪迴嗎?─嗏帝比丘的邪見小乘中有余涅槃及无余涅槃之安立(转)
百业经故事: 一位老人Re: 打坐讨论 (转载)
阿㝹罗度遇到焰摩迦同样的问题(故事)根法的取舍和原始佛法的执取的不同
同一個識在輪迴嗎?五蕴和涅槃-佛法和外道的根本不同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能断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思想话题: 中陰话题: 唯識话题: 佛陀话题: 比丘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t******g
发帖数: 17520
1
。。。。。佛陀是直接從問題的根本錯誤處——我見,來著手糾正的:在過去的生命裡
,沒有一個實在的、常住的、獨存的內涵,不管稱他是我、真我、靈魂、實我、自性等
的;在當下的生命中也沒有;就是將來從死(這一期生命)到生(下一期生命)的過程
中也不會有。在生命流轉的任何時空裡,經由蘊、處、界的交互作用,不斷地有新的業
力生成,舊的業力消逝、潛存。業力,是「經驗的反應」,「生活的遺痕」,也可以理
解為「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主要是在自己的心、意、識中作
用,乃至從此世(生)至他世(生),不斷地消長、變化著。若就積聚、記憶的作用,
說是心;若就對來生愛染、執取的作用,說是識(有取識)。但不管怎麼說,這當中,
不存在任何恆常、不變的部分,可以視為真我的。所以,佛陀會在《中阿含第201——
嗏帝經》,呵責嗏帝比丘「今此識,往生不更異」的說法了。
兔子王: 所谓有往生不更异的识,只不过是强力“有我”的背景下生出的寄托而已,
这些人通常会口头说不是神我, 梵我,其实宣扬的还是神我梵我
=================================================================
學佛的基本認識 莊春江 編著 2001/5/1 初稿, 2002/8/2 更新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二節 無我下的輪迴
誰在輪迴
佛陀出世前的古印度文明《奧義書》,發展了輪迴與業力的思想,改變了自《吠陀
》、《梵書》以來,以祭祀決定禍福命叩膫鹘y觀念,堪稱是一項劃時代的新思維。然
而,《梵書》中以「梵」為宇宙本源,乃至於演化成「我即梵」的「真我」思想[1],
卻仍然根深蒂固地盤紮在《奧義書》的輪迴與業力思想裡,沒有能獲得突破。《奧義書
》以「真我」為輪迴的主體,同時也是業報的製造者與承受者,而個人「真我」的最後
歸依處,就是「梵」。最後的歸依處是不是梵,對一般人來說,是遙遠了些,或許不是
那麼地迫切,但安立了一個「真我」為輪迴中的主體,看起來是那麼地順理成章,讓一
般人對輪迴說比較容易理解,也比較容易接受,因為一般接受「業感輪迴說」的人,很
容易就會進一步進入到「是誰(什麼東西)在輪迴?」這一層問題裡。《奧義書》的真
我輪迴說,滿足了一般人根深蒂固尋求歸宿、依靠的需求,成為一時的主流思潮。然而
,佛陀從現實理性經驗出發,在「此有故彼有」深徹的緣起觀照下,洞察生命的緣起,
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雖也同意輪迴與業力說,但卻徹底地粉碎了「真我」的形而上想
像,而教說「無我」。無我的輪迴說,對一般人來說,是難以理解的,不要說離開佛陀
二千多年的今日,就是在佛陀的時代,即有比丘在聽聞佛陀教說「無我」時,心裡面生
起了這樣的疑問:如果沒有我,那麼,是誰在造業?誰在受業報?[2]這樣,當然也間
接地質疑了又是誰在輪迴呢?也有摩竭陀人[3]在佛陀說法時,暗自裡想:假若我們的
色、受、想、行、識都是無常的,沒有不變的部分可以成為我,那麼「誰活?誰受苦、
樂?」[4]
印度語中「我」的多重含意
佛法中既說無我,又如何成立業報輪迴?確實,這是一個容易讓人起疑的問題,也
是學佛者應當釐清的基本認識。在檢視佛陀如何成立無我下的輪迴之前,必須要先釐清
佛陀教說「無我」中的「我」,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在古印度用語中,有「第一
人稱單數代名詞」、「常識的分別我見」、「哲學的、宗教的分別我見」、「俱生的我
見」、「俱生的我慢」等等多重含意,即使通曉梵文與巴利文,能直接閱讀原典,也不
容易把握[5],更何況在中文的翻譯上,都同樣地翻譯成為「我」,這就又更不容易分
辨了。如果我們將這些「我」的含意作個簡要的歸納,可以理解為兩層意思:一是「代
名詞」的「我」,另一個是「哲理上」的「真我」。「代名詞」的「我」,是約定成俗
的稱呼,有其方便性與必要性,我們在經典中,也常常看到佛陀這樣自我稱呼[6],所
以,這不是佛陀教說的「無我」所要否定的內容。而「哲理上」的「真我」,即含有「
常住的」、「不變的」、「實在的」、「獨存的」、「唯一的」、「主宰的」、「支配
的」等內涵,這些意涵,就是《奧義書》「我即是梵」思想裡的「真我」,與佛陀所教
說「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緣起法,有著根本上的衝突,完全不相容,這才是佛
陀教說「無我」所要否定的「我」的內容。佛陀這樣的教說,不但突破了《奧義書》以
來的盲點,更是當時所有其他宗教思想裡,所不曾有的主張,堪稱為佛法的主要特徵[7
]。
《阿含經》裡的訊息
佛教的無我主張,是一項普遍而沒有例外的真理思想,當然是適用於貫穿生命從死
到生的輪迴。然而,從死到生如何流轉與相續,這是一般人不容易明白,但卻又很想知
道的問題。一般人對「無我輪迴說」會感到迷惑的關鍵,可能是在這裡。以下,讓我們
嘗試從印度佛教思想發展與演變的角度,來作一個大略性的鳥瞰回顧,看看印度佛教在
不同時期,對於生命如何從死到生,曾經有過哪些的主張與說法。首先,來看最早成立
的《阿含經》。從漢譯的《阿含經》中,我們可以找到幾種不同的安立,隱含從死到生
的相續狀態:
一、「識」:例如說:「識入母胎」[8],又如還有其它許多談到「識緣名色」的
部分。這可以算是《阿含經》中,最常用的一種了。
二、「精神」或「神」:例如說:「降神母胎」[9],又如說,有一位婆羅門,想
要觀察人死時的「精神所出之處」,但以常人之眼「都不見神有往來之處」[10]等。
三、「神識」或「識神」:例如佛陀安慰摩訶男優婆塞,說他長時間受到佛法的薰
陶,死後必能「神識上昇,向安樂處,未來生天」[11],又如尊者婆迦梨,因患重病,
大小便失禁而自殺,魔王想知道他死後往生何處,但找遍了也找不到尊者婆迦梨自殺後
「神識之處?」[12](另說「識神當生何處?」[13])佛陀說,因為尊者婆迦梨是「不
住識神」而自殺,在自殺的那一刻,成就涅槃解脫,所以死後「神識永無所著」。又如
佛陀說,有三種因緣,「識來受胎」,能形成一個新的生命。哪三個條件呢?一是「父
母集在一處」,二是「父母無患」,三是「識神來趣」[14]。前面兩個條件,以現代的
醫學知識來理解,則應該是「精卵結合」,以及「精卵健全」。第三個條件,則還不在
現代醫學了知的範圍裡。從這些例子的經文來看,「識」、「神識」、「識神」的用法
或譯法,顯然沒有太嚴格的區分。
四、「香陰」:與上面「三種因緣受胎」類似的另外一種說法是:「父母合會,母
滿堪耐,香陰已至」[15],其中,前兩個條件與前面所舉的例子沒有不同,第三個條件
:「香陰已至」,應該是與前面所舉經文中的「識神來趣」相當。
五、「意生身」:有一位婆磋族[16]的外道出家修行者,詢問佛陀有關他們認為的
生命輪迴主體(稱為「命」,或稱為「神」[17])的問題,當佛陀告訴他,這個問題無
法討論時,即刻受到這位外道修行者的質疑:既然佛陀認為這個問題不可以討論,但又
為什麼常常記說弟子死後往生何處?佛陀即為他解疑說,所以會記說弟子死後往生何處
,是因為「眾生於此處命終,乘意生身生於餘處」,而這個「意生身」是「因愛故取,
因愛而住」的因緣所生[18],與一般外道所說的輪迴主體「命」、「神」的內涵,是不
相同的,佛陀並沒有此一時,彼一時地持雙重標準。
六、「異陰相續」、「與(餘)陰相續生」[19]:這是直接簡要地以「相續」,來
表達從這個五蘊到下一個五蘊。其中,只有業報的展現,而找不到業報後面的不變主人
或主體。
南傳巴利語聖典《尼柯耶》中,與上列所舉經例中,相對應的經文中譯(高雄元亨
寺譯本),則只使用「識」[20]、「心」[21]、「康達婆」[22]等。至於什麼是「識神
」、「神識」、「神」,乃至於「香陰」、「康達婆」,在《阿含經》中,並沒有特別
作進一步的描述或說明,也許那個時候的主流,是以五蘊中的「識蘊」來談,大家就能
理解、接受了,都涵蓋在「識蘊」中,不需要再從中去細分追究。當時更注重的,或許
是從死到生驅動力(集)的探討,以及更關注於如何止息這個驅動力的修行方法(道)
吧!
部派佛教時期的安立
部派佛教時期,對生死與業報如何輪迴流轉,諸如從死到生如何轉移?中間是否存
在某種狀態?而這個狀態的性質又是如何?……等等的問題,持續得到多數人的關注與
論究。這樣,多數的部派,都不免涉入了探求一切法「自性」有無的形而上哲學領域,
以及「本識」思想的開發與論辯,每個部派都建立有自部的解說體系,見解顯得分歧。
例如,有的論師開始提出死生流轉之間,存在著「中陰」,但也有論師不同意而加以駁
斥。各部派的不同立論,或許都有來自於論師們的不同傳承,以及個別不同的禪修體驗
支持,在「各有所據」的情形下,好像誰也沒能說服誰。在這許多思想體系中,綜合整
理來看,有一類是以著重「五蘊和合」的觀點來說明,就像前面所舉的「異陰相續」說
的經例。屬於這類觀點的,如說一切有部安立「世俗補特伽羅」,說轉部安立「勝義補
特伽羅」,犢子部安立「不可說我」,化地部立「窮生死蘊」等。另有一類,著重於「
心識主導」[23]的觀點來說明,就像前面所舉的「識、神識、香陰、意生身」等說的經
例。屬於這類觀點的,如經部立「集起心」,大眾部立「根本識」,赤銅鍱部立「有分
識」等。各部派的主張,都不盡相同,思想有著明顯的分流發展(各部派思想發展的分
流,還不止於這一方面而已)。但由於當時印度佛教,已朝部派不斷分化的方向發展,
也不可能有全體佛教界的共同集會,來統合審定,化解歧見,所以,就思想發展史的角
度來看,各部派的安立與說法並無定論,也沒有誰才是「正統」的問題。
大乘時期的安立
大乘佛教思想的發展,接續了各部派思想,所以,當大乘佛教思想發展大成以後,
各部派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間,而逐漸被取代,最後終於在印度本土消失。初期大乘時期
,以「般若、性空」思想發展為主流,似乎沒有將重心放在這一方面的探討上。後期大
乘時期的唯識思想,承襲「經部」思想的精華,而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逐漸興盛。影響
所及,「經部」沒落消失了,「般若、性空」思想的主流地位,也被取代了。大乘唯識
思想的形成,是好幾個思潮互相融合匯流而成的[24],如「細心說」、「種習說」、「
潛在煩惱說」、「唯心無境論」[25]等,同樣地,也只有發展的主流演變,而沒有所謂
「正統」的問題。其中,「第七識」、「第八識」、乃至於「第九識」[26]等的思想發
展,是與輪迴流轉有密切關連的,而「第八阿賴耶識」,後來成為其思想發展的主流,
但這個主流思想,也還前後期發展的不同。早期所說的阿賴耶識,是被定義為雜染的「
妄識」,後期所說的阿賴耶識,卻與眾生「佛性本有」思想融合,發展成本來清淨的「
如來藏」思想。
關鍵的無我
從以上思想發展軌跡的簡略回顧來看,可以理解到,從死到生如何相續的解說,歷
來的佛弟子是有許多不同的看法,而且沒有誰被公認為是正統的。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多
的立論建構,一方面表示了問題的不容易理解,另一方面,相對地也表示了所有的立論
建構,都有其不能圓滿的侷限性,好像也沒有比《阿含經》中所展現的有限資訊清晰多
少。目前我們所熟悉的「中陰身」或「第八識」的說法,也都還是思想發展演變下的一
環,不見得就優於《阿含經》中,只談「六識」的當時主流教說。所以,不一定就要將
「中陰」說,或「第八識」說,或兩者的融合說定於一尊,認為非此不可,離此即非。
更不能說,只談「六識」就成立不了生死輪迴,就是邪見。其實,不論用怎樣的名稱,
建立怎樣的立論體系,其出發點總是圍繞在「生死如何輪迴,解脫如何可能」[27]的說
明上,其功用,應當是在於適應不同根性眾生的理解(契機),而最後目的,則當期望
能引導人們趣向解脫,圓成佛道的修行(契理)。而邁向解脫,圓成佛道的關鍵,在於
「無我」[28]的體證,所以,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建立與「無我」相應的生命相續輪
迴觀。讓我們再回頭來檢視《阿含經》中,幾個具有指標性的經例:
一、當異比丘與摩竭陀人質疑:如果沒有我,那麼,是誰在造業?誰在受業報?誰
在受苦受樂時,佛陀僅以五蘊「無常、苦、非我、非我所」來回答異比丘[29],以「眾
生因緣會相連續」,所以說「有生、有死」,來回答摩竭陀人[30],佛陀的回答,沒有
直接說是誰在受業報,表面上看來,好像是答非所問,其實,真的沒有辦法說是誰在受
業報,所以佛陀直接從他們所以會疑問的關鍵處──我見,來著手教說:在當下的生命
中,不以任何形式存在有「實在的」、「常住的」、「獨存的」、「主宰的」內涵,在
過去的生命裡也沒有,就是將來從死(這一期生命)到生(下一期生命)的過程中,也
不會有。一切的存在,不論在任何時空下,都是「因緣會相連續」,都是因緣條件所生
。既是因緣所生,必定受眾因緣所左右,而展現出無常。既是無常,就是「非我」(不
是「我」),既然沒有任何一項是「我」,那就是「無我」(沒有「我」),這是佛法
特有的無我輪迴觀。
二、嗏帝比丘堅持主張,佛陀曾經說過:「今此識,往生不更異」,一直不接受其
它比丘的糾正,最後受到佛陀的呵責[31]。嗏帝比丘的意思是,五蘊中的這個「識」蘊
,就是那個能作善惡業,並且會受善惡業報的主體,它能流轉輪迴,而且能在流轉輪迴
中,保持其本來一貫的性質,不會改變。前面說過,「識」是《阿含經》中,最常被用
來解說死、生相續的,嗏帝比丘這樣的說法,與《奧義書》所主張的「真我輪迴」,豈
不是一樣了嗎?怪不得佛陀會呵責他是「愚癡人」!佛陀說:「識因緣故起」[32],「
識」也是因緣條件俱足,才能生起的,例如:透過正常的眼睛,看到東西,而產生的識
——辨別功能,就成了「眼識」,耳聽、鼻聞、舌嚐、身觸、意根各產生「耳識」、「
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不同性質的辨別功能,這個情形,就像以木
材燒出來的火,成了「柴火」,以草糞燒出來的火,成了「草糞火」一樣,柴火與草糞
火,性質不同。所以,識的性質,是不斷地被它生起的因緣條件所改變的,哪裡能「往
生不更異」呢?
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識」與「名色」輾轉相依,這是《阿含經》
中常見的教說。再佐以「攀緣四識住」[33]的經教,說「識」必定要在色、受、想、行
四個地方攀緣,在這些地方來去、安住、生長,所以,部派時期的論師們會稱之為「有
取識」,就像植物的種子,必須在泥土與水的地方,才能生長一樣。所以,如果有人說
,有一種「識」,可以離開色、受、想、行而來去、安住、生長,佛陀說,那不是我們
所經驗的,只是空口說白話,玄談空論,徒增愚癡罷了[34]。因此,如果說死生之間的
相續流轉,有單獨的識可以來去、安住、生長,有那種純精神、純心靈的存在狀態,恐
怕要稍作保留,與這些經教多印證了。
愛染有餘的輪迴
前節說到,生命輪迴的推動力量,是無明與渴愛。而無明與渴愛,更是互為表裡的
一體之兩面,所以,只要渴愛沒有止息,就還「有餘」[35],為何有餘?因為渴愛的推
動,就會接續許多為了執取與占有的行動發生,沒完沒了的。即使是自殺的人,表面上
看來好像是厭惡生命,不再眷戀了,實際上在其厭惡的深處,還是受了厭此愛彼的渴愛
力量推動著,仍不離有餘,一死不能百了。所以說,如果還有一絲渴愛在,生命之火就
不會熄滅,輪迴就不會停止。生命的輪迴之流,是這樣的「此有故彼有」,「因緣會相
連續」的因緣所生。既是因緣所生,所以就不能是無因無緣的偶然或斷滅,而且不論是
在任何時空裡,都會隨著因緣條件的變化而改變,是無常的,也不存在任何「實在、常
住、獨存、主宰」的內涵,是無我的。為了方便說明與理解,對愛染有餘的眾生,從死
到生的過程中,說是以某種狀態銜接相續,流轉輪迴,自有其解說上的需要,然而,如
果不能緊緊扣著緣生緣滅,無常無我的緣起正見,隱含、夾雜著「本自俱足」的反緣起
思想,說生命中的「本來」如何如何;說在生死變化中有某種「不變」特質的核心;說
有「其小無內」的基本元素、基本單位,那麼,再美妙生動、讓人容易接受的詮釋,也
只是隨順世間「真我」的思想而已,與解脫生死、圓成佛道何干!
首 頁
目 錄
上一節
下一節
註解
[1]探究宇宙的起源,也為古印度宗教哲學的領域之一。如《梨俱吠陀》中有金胎、生
主、造一切者、原人等思想,《梵書》初期延續的生主思想,中期出現的大梵思想,而
後期演變的真我阿特曼(ātman)、梵我合一思想,到《奧義書》時,更成為成熟的主
流思想。
[2]「佛告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
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疾得漏盡。爾時、會中復有異比丘,鈍根無知,在無明&#
15497;,起惡邪見而作是念:若無我者,作無我業,於未來世誰當受報?」《雜阿含五
八經》
[3]摩竭陀國為佛陀時代的大國,佛陀成道處的尼連禪河河畔菩提迦耶,就在該國,佛
陀早年多在該國遊化,如在該國首都王舍城的迦蘭陀竹林精舍、耆婆林精舍、摩訶劫賓
那精舍,王舍城外靈鷲山石窟等。摩竭陀國國王頻鞞娑邏王(亦作瓶沙王),亦為當時
少見的國王佛弟子。
[4]「諸摩竭陀人見如此已,便作是念:沙門瞿曇不從鬱毗羅迦葉學梵行,鬱毘羅迦葉
從沙門瞿曇學梵行也。世尊知諸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為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說法。
……大王!若族姓子不著色、不計色、不染色、不住色、不樂色是我者,便不復更受當
來色。大王!若族姓子不著覺、想、行、識,不計識、不染識、不住識、不樂識是我者
,便不復更受當來識。大王!此族姓子無量不可計,無限得息寂,若捨此五陰已,則不
更受陰也。於是,諸摩竭陀人而作是念:若使色、覺、想、行、識無常者,誰活?誰受
苦樂?」《中阿含六二經》
[5]「pāli(聖典)語的第一人稱單數代名詞ahaṁ(我);常識的分別我見aya&
#7747; ahaṁ asmi(這是我);哲學的、宗教的分別我見attan(我體)Attan(
神我);俱生的我見Asmi(我有)、Aham asmi (我是、是我)、ahaṃkāra(
我計、我執);俱生的我慢Asmimāna(我慢)、Asmī ti māna(「我」云云之慢)
等等不同的原文同樣漢譯為「我」。…(中略)…聖典語attan:一、作名詞用時,有
我、我體、神我……等歧義(ambiguity);二、作代名詞用時,古德譯作「己」「自
」,為三種人稱單、複數反身代名詞,義為「你自己」「我自己」「他自己」「我們自
己」……「人人自己」。因此,甚至閱讀聖典語文,不通達第一義佛法的印度人氏,有
時亦很難分辨attan、aham、asmi等詞在語文脈絡的正確字義是何。」《由人間佛法透
視緣起、我、無我、空》〈以四阿含經為主綜論原始佛教之我與無我〉一六四頁,楊郁
文撰,甘露道出版社。
[6]今試舉下面兩例: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
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雜阿含三七經》
「佛告婆羅門:如是論者,『我』不與相見。汝今自來,而言我非自作、非他作。…
…」《雜阿含四五九經》
[7]『外道所說個人自體的「我」,與宇宙本體的「梵」,看作常住不變的,安樂自在
的,常住不變的小我、大我,都從生死根本的我見中來。必須以慧觀察,悟到他是無常
、苦、無我(空),才能將生死的根本煩惱解決了。佛法不共外道的地方,在這上明顯
地表示出來。』《佛在人間》第五四頁‧印順法師著
[8]「世尊告曰:……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無也。阿難!
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精耶?答曰:不會。阿難!若幼童男童女識,初斷壞不有者,
名色轉增長耶?答曰:不也。……當知:所謂緣名色有識。阿難!若識不得名色,若識
不立不倚名色者,識寧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耶?答曰:無也。」《中阿含第
九七經》,《長阿含第一三經》
[9]「若始菩薩從兜率天,降神母胎,專念不亂,地為大動,是為三也。」《長阿含第
二經》
[10]「……婆羅門言……收縛此人著大釜中,韋(圍)蓋厚泥使其牢密,勿令有泄。遣
人圍遶以火煮之,我時欲觀知其精神所出之處,將諸侍從遶釜而觀,都不見其神去來處
。又發釜看,亦不見神有往來之處,以此緣故知無他世。……」《長阿含第七經》
[11]「佛告摩訶男:汝亦如是,若命終時,不生惡趣,終亦無惡。所以者何?汝已長夜
修習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終時。此身若火燒、若棄塚間,風飄日曝,久成塵末,而
心、意、識久遠,長夜正信所熏,戒、施、聞慧所熏,神識上昇,向安樂處,未來生天
。」《雜阿含第九三0經》
[12]「爾時,尊者婆迦梨求刀自殺……當於爾時,弊魔波旬欲得知尊者婆迦梨神識所在
,為在何處?為在人耶?為非人耶?天、龍、鬼神、乾沓和、阿須倫、迦留羅摩、休勒
閱叉?今此神識竟為所在?在何處生遊?不見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皆悉周
遍而不知神識之處。是時魔波旬身體疲極。莫知所在。……是時,尊者阿難白世尊曰:
唯願世尊說婆迦梨比丘神識為何所在?世尊告曰:婆迦梨比丘神識永無所著,族姓子以
般涅槃。當作如是持。」《增壹阿含二六品第十經》
[13]「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見是跋迦梨比丘死身在地,有遠離之色不?諸比丘白佛
:已見,世尊!復告諸比丘:遶跋迦梨身,四面周匝,有闇冥之相圍遶身不?諸比丘白
佛:已見,世尊!佛告諸比丘:此是惡魔之像,周匝求覓跋迦梨善男子識神當生何處。
……佛告諸比丘:跋迦梨善男子,不住識神,以刀自殺。爾時,世尊為彼跋迦梨說第一
記。」《雜阿含第一二六五經》
[14]「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因緣,識來受胎。云何為三?於是比丘,母有欲意,
父母共集一處,與共止宿。然復外識未應來趣,便不成胎……若復父母集在一處,父有
風病,母有冷病,則不成胎。……若復有時父母集在一處,父相有子,母相無子,則不
成胎。……若復有時,識神趣胎,父行不在,則非成胎。……若復比丘,父母集在一處
,父母無患,識神來趣,然復父母俱相有兒,此則成胎。是謂有此三因緣,而來受胎。
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斷三因緣。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增壹阿含二一品第三
經》
[15]《中阿含第一五一經》說:「……以三事等合會受胎:父母合會,母滿堪耐,香陰
已至。阿私羅!此事等會入於母胎。」《中阿含第二0一經》也說:「復次,三事合會
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處,母滿正堪耐,香陰已至,此三事合會入於母胎。」
[16]婆磋族應屬於恆河上游西方雅利安族的一支,與佛陀的恆河下游東方系種族不同源
。《長阿含第四經》中,記錄了佛世時的十六國族,就有婆蹉國,他的位置一般認為在
恆河上游,現今新德里以南的一帶。
[17]這是「十四無記」的四大論題之一,《雜阿含經》都作「命即是身?命異身異?」
《長阿含經》都作「是命是身?命異身異?」《增壹阿含經》都作「彼命彼身?非命非
身?」「是命是身?非命非身?」「命是身耶?為命異身異耶?」《大智度論》則作「
是身是神?身異神異?」
[18]「婆蹉種出家白佛:云何?瞿曇!命即身耶,答言無記。命異身異,答言無記。沙
門瞿曇有何等奇,弟子命終,即記說言:某生彼處;某生彼處。彼諸弟子,於此命終捨
身,即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於爾時,非為命異身異也?佛告婆蹉:此說有餘,不說無
餘。……譬如火,有餘得然,非無餘。……婆蹉白佛:眾生於此命終,乘意生身往生餘
處,云何有餘?佛告婆蹉:眾生於此處命終,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於爾時,因愛故取
,因愛而住,故說有餘。」《雜阿含第九五七經》
[19]《雜阿含第三三五經》說:「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
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
數法。」又《雜阿含第一0五經》說:「佛告仙尼:我諸弟子,聞我所說不悉解義,而
起慢無間等。非無間等故,慢則不斷。慢不斷故,捨此陰已,與陰相續生。」
[20]如《相應部22相應87經/跋迦梨經》、《中部38經/渴愛的滅盡大經》等經。
[21]如《相應部55相應21經/摩訶男經第一》。
[22]如《中部38經/渴愛的滅盡大經》。
[23]「五蘊統一論是平等門,心識統一論是殊勝門。」《唯識學探源》第五0頁,印順
法師著。
[24]「唯識的定義,「即是識」,「不離識」,論師們有不同的解釋。究竟唯有什麼識
?有的說是八識,有的說是阿賴耶,有的說唯是真心。這些,都是唯識思想的一個側向
,是唯識學的一流。偏執一個定義,這是一論一派的唯識學者。本人的態度,是想在複
雜的唯識思想中,發見主流與共義,廓清宗派的偏執。所以先從大乘唯識學中,指出幾
個不同觀點的解說,再去考察它與原始佛教的關係。這不同方面的解說,都是唯識學,
是唯識學的多方面的開展;唯識學,也可說是幾個思潮的合流。……大乘唯識思想,大
概可以歸納為五類:一、『華嚴經』「十地品」第六地說:「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
。……這可以稱為「由心所造」的唯識。二、『解深密經』 (卷三)說:……這可以
稱為「即心所現」的唯識。三、『解深密經』(卷一)說:……這可以稱為「因心所生
」的唯識。四、『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說:……這可以稱為「映心所顯」的唯
識。五、『阿毘達磨大乘經』說:……可以稱為「隨心所變」的唯識。」《唯識學探源
》第二八至三二頁,印順法師著。
[25]此部分資料參考、引用自《唯識學探源》第四八至二0一頁,印順法師著。
[26]九識是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阿陀那識、阿賴耶識、阿摩羅識
。將阿摩羅識列為第九識,而提倡九識之說,則始於梁‧真諦三藏,但九識說也
有其經典的依據,如:《金剛三昧經》〈入實際品〉說︰「如彼心地,八識海澄,九識
流淨,風不能動,波浪不起。」《入楞伽經》說︰「八九種種識,如水中諸波。」《大
乘密嚴經》說︰「心有八種,或復有九。」(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一一七頁)
[27]引用印順法師的觀點:「我的意趣(按:立大乘三系)是:凡是圓滿的大乘宗派,
必有圓滿的安立。一、由於惑業而生死流轉,到底依於什麼而有流轉的可能。二、由於
修證而得大菩提,到底依於什麼而有修證的可能。」(《無諍之辯》第一二六頁)「佛
法有二大問題:一是生死輪迴問題,二是涅槃解脫(成佛)問題。一切佛法,可說都是
在這二大問題上作反復說明。」《以佛法研究佛法》第三0四頁,印順法師著。
[28]「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雜阿含第二七0經》
[29]「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於此眾中,若有愚癡人,無智明而作
是念:若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作無我業,誰當受報?如是所疑,先以解釋。
彼云何?比丘!色為常耶?為非常耶?答言:無常,世尊!若無常者是苦耶?答言:是
苦,世尊!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
: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雜阿含第五八經》
[30]「世尊即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告比丘:愚癡凡夫不有所聞,見我是我,而著於
我。但無我、無我所,空我、空我所,法生則生,法滅則滅,皆由因緣合會生苦。若無
因緣,諸苦便滅。眾生因緣會相連續,則生諸法,如來見眾生相連續生已,便作是說:
有生有死。我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或妙、不妙,
往來善處,及不善處,隨此眾生之所作業,見其如真。」《中阿含第六二經》
[31]「嗏帝比丘答曰世尊:我實知世尊如是說法:今此識,往生不更異也。世尊問曰:
何者識耶?嗏帝比丘答曰:世尊!謂此識,說、覺、作、教作、起、等起,謂彼作善、
惡業,而受報也。世尊呵曰:嗏帝!汝云何知我如是說法?汝從何口聞我如是說法?汝
愚癡人!我不一向說,汝一向說耶?」《中阿含第二0一經》
[32]「我說識因緣故起,識有緣則生,無緣則滅,識隨所緣生,即彼緣說:緣眼、色生
識,生識已,說眼識。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生識,生識已,說意識。猶若如火
,隨所緣生,即彼緣說:緣木生火,說木火也;緣草糞聚火,說草糞聚火。」《中阿含
第二0一經》
[33]「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
畏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
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識於此
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雜阿含第六四經》
[34]「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
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
、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
。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
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雜阿含第三九經》
[35]「眾生以愛樂有餘,染著有餘。唯有世尊得彼無餘,成等正覺。」《雜阿含第九五
七經》
「所謂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雜阿含第八六七經》
「所謂捨一切有餘,一切愛盡、無欲、滅盡、涅槃。」《雜阿含第三0六經》
莊春江工作站
t******g
发帖数: 17520
2
無我與輪迴

莊春江
輪迴與業,在印度的文明中,是自《奧義書》以來,詮釋生命現象的兩個重要觀念(真
心梵我論、業感輪迴說)之一,這是說:「生命在無限的相續中,依自己的行為,創造
自己未來的身分。」這樣的觀念,不但成為印度傳統文化的一部份,而且為佛陀(佛教
)原則上所接受,並且隨著佛教的傳播,深遠地影響著現代的許多人,印順導師在其《
印度佛教思想史》中,稱之為「業感的輪迴說」。
我,在印度《奧義書》的思想裡,有「第一人稱單數代名詞」、「常識的分別我見」、
「哲學的、宗教的分別我見」、「俱生的我見」、「俱生的我慢」等多重含義,但在中
文的翻譯上,都同樣地翻譯成為我,這是中文上比較不容易清楚表達的。如果簡要地歸
納,可以理解為兩層意思:代名詞的「我」,與哲理上的「真我」。而真我,即含有實
在的、常住的、獨存的內涵。佛法所主張的無我,主要的,是在否定此真我的存在,不
管是早先佛陀時代所常說的人(有情)無我,或是後來大乘佛教所重的(一切)法無我
(空)。這是佛法所不共於外道的核心教說,也是佛教三法印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般接受業感輪迴說的人,很容易就會進一步地進入到「是誰(什麼東西)在輪迴」這
一層問題。《奧義書》主張:在生命的輪迴中,有個真我為輪迴的主體,稱為「真心梵
我論」。真心梵我論的確能滿足多數人根深蒂固,尋求歸宿感的需要,而成為一時的風
潮。然而,依《雜阿含第369經》的描述,佛陀以及過去六佛,都是洞察了生命的緣起
(順、逆觀察十二緣起),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緣起就成為佛教與其他外教不共的
特質,也是佛陀正覺之後,教化眾生的一大重心。依緣起的主張,必然會歸結到主宰與
真我的否定、無我的結論。而佛法依緣起中道所主張的無我,否定了常人所習慣的依靠
,這是一般人所難以理解的。如依《雜阿含第58經》的描述,佛陀的時代,就有比丘(
異比丘)在佛陀說法時,心裡面有這樣的疑問:「若無我者,作無我業,於未來世誰當
受報?」《中阿含第62經——頻鞞娑邏王迎佛經》也描述有摩竭陀人在佛陀說法時,暗
自裡想:「若使色、覺(受)、想、行、識無常者,誰活?誰受苦、樂?」
到了佛滅百年(約—三○年),印度佛教開始分化,進入到部派佛教時期。在這以後的
兩百多年間,各部派對生死輪迴、業報流轉過程等問題,持續得到多數論師的關注,而
論究從死到生如何轉移,中間是否存在某種狀態?這個狀態的性質又是如何?這樣,多
數的部派,都不免涉入了探求一切法「自性」(自體之本性、各自具有的體性)有、無
的形而上哲學領域,以及「本識」思想的開發與論辯。這些思想的發展,並且繼續影響
往後大乘三系思想的開展。
佛陀對於生命從死到生的描述,在漢譯的《阿含經》中,有幾種不同的翻譯:最常用的
是「識」,其他的有「異陰相續」、「與(餘)陰相續生」、「神識」、「識神」、「
精神」或「神」、「香陰」、「意生身」等,但在南傳的巴利文《尼柯耶》中,與之相
對應的經文中譯(高雄元亨寺譯本),則只使用「識」(《S二二‧八七——跋迦
梨》、《M‧三八——愛盡大經》)、「心」(《S五五‧二一——摩訶男》
)、「康達婆」(《M‧三八——愛盡大經》)等。不過在漢譯《阿含經》中,對
「識」、「神識」、「神」,乃至「香陰」是什麼,也沒有特別作進一步的描述與解說
,或許當時更注重的,是從死到生驅動力(集)的探討,以及更關注於如何止息這個驅
動力的修行方法(道)吧!
部派時期的論師們,或依據《阿含經》等傳承經典與禪修體驗,開始出現「細心」說,
來進一步解說心的微細狀態。然後繼續發展出「假名我」、「根本蘊」、「集起心」、
「不可說我」、「窮生死蘊」、「有分識」、「根本識」等說法,乃至於後期大乘的(
雜染)阿賴耶識,與(清淨)如來藏說等不同的思想體系。這些說法與思想體系的建立
,都或多或少是為了生死輪迴而立論的。
不論用怎樣的名稱,建立怎樣的立論體系,總是在適應不同根性眾生的理解(契機),
而最後目的,則當期望將之引導進入趣向解脫的修行(契理)。讓我們再回頭來看佛陀
對「誰當受報?」「誰受苦、樂?」的回答:佛陀在《雜阿含第58經》,以五蘊「無常
、苦、非我、非我所」回答異比丘;在《中阿含第62經》,以「眾生因緣會相連續」回
答摩竭陀人。佛陀的回答,沒有直接說明誰在受業報,表面上看來,好像答非所問,其
實,佛陀是直接從問題的根本錯誤處——我見,來著手糾正的:在過去的生命裡,沒有
一個實在的、常住的、獨存的內涵,不管稱他是我、真我、靈魂、實我、自性等的;在
當下的生命中也沒有;就是將來從死(這一期生命)到生(下一期生命)的過程中也不
會有。在生命流轉的任何時空裡,經由蘊、處、界的交互作用,不斷地有新的業力生成
,舊的業力消逝、潛存。業力,是「經驗的反應」,「生活的遺痕」,也可以理解為「
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主要是在自己的心、意、識中作用,乃
至從此世(生)至他世(生),不斷地消長、變化著。若就積聚、記憶的作用,說是心
;若就對來生愛染、執取的作用,說是識(有取識)。但不管怎麼說,這當中,不存在
任何恆常、不變的部分,可以視為真我的。所以,佛陀會在《中阿含第201——嗏帝經
》,呵責嗏帝比丘「今此識,往生不更異」的說法了。
為了方便說明與理解,對愛染有餘的眾生,從死到生的過程,說是以某種狀態的生命形
式銜接相續、流轉輪迴,也並無不可。只要能認識到這個狀態,不存在實在、常住、獨
存的內涵,在任何時空下,都是隨順因緣,無常無我的,那麼即使稱他是「神識」、「
假名我」、「根本蘊」……等等,似乎也都無妨了。
t******g
发帖数: 17520
3
無我的輪迴─ ─佛教的生死觀
郭朝順
華梵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元培學報
第五期 (1998.12)
一、印度傳統的輪迴思想
生死問題是一切宗教的大問題,更是人生的大問題。吾人因何有生?為何有死?在生之
前,在死之後,吾人存在嗎?還是並不存在?這些問題並不是只有宗教家或者宗教信徒
才會追問的,而是只要知道這世上存在死亡現象之人,在他內心的深處,都會不由自主
地興起種種關於生死的諸般疑問。相傳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因緣之一,便是當其為悉達多
太子時出遊,親眼目睹老病死的現象而引發[1]。
悉達多第一次看到死亡與葬禮,死亡的現象大大地震動了他的心靈,因為「死亡」就是
離開人世,就是無論父母、親人都無法再見到死者,而死者也無法再見父母、親人、愛
人。讓我們想像一下躺在墓地的死者,孤零零地一個人處在他的棺木之中,至親至愛的
親人,在喪禮結束之後,就算再留戀,遲早也會離去,所有的生者都要去過他們人世間
的生活,有陽光,有活力,有喜,有悲的生活﹔只有那棺中之人,一個人被留在墓穴的
棺木之中,身上布滿細菌,爬滿蟲蟻,流出膿汁,化為枯骨。印度以火葬為主,火葬雖
沒土葬那般令人對於地底幽冥產生想像與畏懼,但喪禮結束之後,生者與死者一樣陰陽
兩隔,再也見不到彼此了,因此,死亡最可怕之處就是生者與死者註定要被隔絕的孤獨。
由他人之死亡悉達多進而思考到自己至親至愛之人的死亡,乃至自身的死亡。凡人終有
一死,既然要死何必有生?生死問題深深地衝擊了悉達多的心靈,同時也形成了他走上
追求解脫之道的重要原因。
死亡是無可迴避的,而被生在世間,彷彿也是無可選擇的,至少對此我們未曾有過記憶
。而在生前死後,究竟是怎樣的世界,或者會有怎樣的境遇,這問題吸引千古以來眾生
的心靈。而一般人對生前死後世界之遐想,大體不出以活著的現世為基礎,多數人總是
想像死後仍有死後的生命,這死後的生命即所謂的靈魂。而靈魂如何在另一個世界過活
,另一世界的景況又是如何,則隨著不同的種族、文化、宗教而有不同的說法。在印度
傳統思想中,相信有死後生命者,認為靈魂不滅而且不斷地輪迴(saMsAra)受生,佛教
雖然接受了輪迴的觀念,郤對此傳統的輪迴思想展開了根本上的變革,然而直至目前仍
有許多人並不能把握住佛教的輪迴思想與印度一般的輪迴思想的差別。
輪迴觀念始於印度梵書(brAhmaNa)時期,但至奧義書(upaniSad)時期方始完備。
百段梵書︰「為善者當受善生,為惡者當受惡生,依淨行而淨,依污行而污。」[2]
輪迴思想與善惡道德結合在一起,這是輪迴思想的基本特徵。但梵書時期對於靈魂所輪
迴的境界,如後世所謂的六道,都尚未被完整建立起來﹔關於靈魂如何從輪迴中解脫的
問題,也還不明瞭。不過從輪迴思想興起之後,「輪迴」便遂漸被接受而成為印度之生
活與文化思想的一個普遍的共識,在印度傳統的思想家中,除了順世派(cArvAka)這類
的唯物論者外,未有不立於輪迴思想的基礎而言生死問題者。
奧義書的輪迴思想有兩個不同階段[3],一是與吠陀時代認為人死後靈魂會生於另一世
界的想法結合而成的「五火二道」[4]。另一個說法,則是指靈魂[5]在此世的生命結束
之後,
「死亡時,自我(Atman)聚集其自身內的知覺與機能,而死後,其先前的知識、所為經
驗伴隨。死亡時肉體毀壞只是為了在此世或另一世界重建一個新的、美的形體。」[6]
是以從輪迴的觀點來看,生與死是不斷循環的歷程,但印度人認為處於輪迴的生命都是
不完美的,因此我們不必先對輪迴觀所預設的「靈魂不滅」感到高興,正因為靈魂是永
恆不滅的,所以在不完美的世界中,以同樣不完美的生命型態,接受永恆的輪迴,正表
示眾生所遭逢的痛苦也是無限的。
為何眾生的生命是不完美的?因為生命與輪迴的動力,即來自眾生的意欲與意欲所展現
的行為,這些意欲與行為所造成的一切影響,不論是可見或不可見,就叫做業(karma)
。眾生的意欲大多是盲目的,以盲目的意欲指導行為,因此造成了眾生諸多苦難,這盲
目的意欲,又可稱為無明(avidya),它就是生命之盲目衝動,也是輪迴的原因,因此想
要擺脫輪迴無窮的生死之苦,那便只有去除無明一途。印度人普遍相信,每個眾生的靈
魂--自我(Atman),來自於梵(brahman),梵是宇宙的創造者,是萬物的根源,祂是全
知全能的上帝﹔眾生的自我(Atman)來自於梵,故本質與梵相同,但因為無明的緣故,
自我與梵分離,因此不再具有與梵相同的全知全能,同時陷入生死輪迴之中而不自覺。
因此所謂「解脫」(mokSa),就是自我能夠回到梵,達到梵我合一的狀態。對大部分印
度人而言,梵我合一乃是人生與宗教上的終極目標。
二、佛教的輪迴觀
2.1 原始佛教之業力輪迴觀
印度傳統的輪迴觀認為,自我(Atman)與業(karma)是輪迴思想的兩大要素。自我是造業
的行為者,同時也是業力的承載者﹔而業力則是引導自我輪迴的方向,決定來生處境的
唯一因素。因此傳統輪迴觀,有顯明的道德要求之傾向,同時善惡有報的道德律與生活
原則,要依此輪迴思想才能得到確立。
佛教的輪迴觀並不反對傳統輪迴思想含蘊的道德原則,其採行輪迴思想的理由,相信有
部分也是基於道德要求而來的。但佛教主張「無我」,便去除了傳統輪迴思想二大要素
之一,因此歷來皆有人質疑「無我的輪迴觀」之可能性。但是佛教主張,所謂的輪迴不
是個體自我靈魂的輪迴,而是生者所造之業力在進行輪迴。就像是一滴水,每一滴水有
染有淨,內在具有不同的物質,而當每滴水匯入大海之時,大海泯除了每滴水的差別,
郤包留了每滴水的雜質﹔這個大海就像是業力的大海,潮起潮落,波濤洶湧。我們不要
局限於個體的自我來看輪迴,因為輪迴就像是一切生命所铃成的業力大海,在作無始無
終的無限循環運動。
個別生命的精神與意識,是隨著色身崩壞之際而消解,這也就是說,所謂的「自我」也
會隨著死亡而毀滅,而死亡後唯一留存的只有「自我」之意欲在其生時所造之業力。然
而源於意欲的業力,只是盲目意欲所形成的勢力,業力復與其它業力相互夾雜,或者互
相結合而增強其勢力,或者彼此抵消而減弱其勢力。但不論是增加或者減弱,眾生所造
之業是形成生命意志盲目衝動的根本動力,它影響了新的生命的發展方向。但這並不是
說,業力等同靈魂,業力就像大海,它蝕刻了海岸,它造就了沙灘,也造就了港灣。換
言之,原始佛教的業力輪迴,只提到生命輪迴的動力,並不承認輪迴的主體,新生生命
就像承受海浪衝激的一塊岩石,在承受業力之際,成為如此而不如彼的形狀﹔所不同者
,岩石完全是被動的承受者,而生命自身則充滿能動性。因此當業力與新生生命之色身
相結合之際,「無明」這一盲目的生命意志首先生起,然後遂漸形成所謂的自我意識,
而後又重覆造作新的業力,再次引導生命的輪迴與再生。這就是原始佛教業力輪迴的基
本看法。
但是由於業力輪迴觀只言及輪迴的動力,又完全捨棄了個別自我的觀念,雖是徹底的「
無我」,也不會有關於「自我同一性」問題出現,但業力輪迴的觀念,疏忽了一個問題
︰業力如何與新生生命相結合?為何這個生命要承受這些業力而不承受那些業力?又,
不同個別生命的業力是完整地被繼承,還是部分地被繼承?新生生命可以繼承不同個體
之業力嗎?
業力輪迴觀取消輪迴主體,堅持「無我」的原則,其目的是在於去除「我執」此一根本
無明。一切生命的共同特質,就是對於自我生命的執著與戀慕,這是生命的生之意志,
是每一眾生與生所俱的。然而一切煩惱與痛苦也因此而來,因為生之意志是盲目的衝動
,因此眾生依此盲目意志而行為造業時,通常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謀求個人的生存
、利益與幸福,郤不知因而常常傷害了別的生命﹔眾生皆以自我為核心,於是彼此之間
互相鬥爭、傷害,遂不知煩惱業越積越深,不但無益於自己,反使怨憎煩惱日益加多。
所以業力輪迴觀的提出,旨在破除以「自我」為中心、為出發點的想法,而以一切眾生
為著眼點,透過業力淨化的方式,令生命輪迴朝向善的方運轉。
2.2 部派佛教有、無「中有」(antarA-bhava)之爭
業力輪迴觀堅持徹底「無我」的主張,對於個別生命之業力之間的承受關係的確有所忽
視,不但引起了印度各派思想的反對,也引發了佛教內部的爭論。這項爭論的主要焦點
在於︰若沒有一承受業力的輪迴主體的話,便會發生善惡不報的道德危機,破壞道德行
為的因果法則﹔而且這將難以說明眾生死生相續的輪迴究竟如何能夠進行。
當然這樣的疑惑,源於佛教內外或多或少都有的「有我」的心態,教外的思想家固毋論
,教內也不免引發相關的論諍,這便是關於「中有」之有無論諍的原因。
所謂「中有」(antarA-bhava)就是指死後生前的存在狀態。以「人」為例,部派學者認
為,人之存有可分為四個階段,托於母胎之際稱為「生有」,生而為人稱為「本有」,
及其臨終為「死有」,死後至下次入胎之間,稱為「中有」。但不是每個部派都同意「
中有」的存在[7],因為佛雖說三界五道(或六道),並未立中有界或中有道,因此如
《成實論》便說︰
「若中陰有觸,即名生有﹔若不能觸,是則無觸,觸無故受等亦無,如是何所有耶?」
[8]
若中有是種生命體,就應該有感覺,那便等同生有,故沒有立中有的必要,若沒有感覺
,就同於虛無,中有便根本不存在﹔因此無中有論者主張,業報並不需要經過「中有」
此一中間型態方能實現。尤其依照《阿含經》說︰
「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9]
這是說,此生的作業者其五陰已盡時,「自我」便已隨著五陰的毀壞而消失,只殘留業
力影響到新生的五陰相續發展下去。基於此一「無我」的原則,「中有」的存在被認為
是不需要的。
然而另類看法認為,「中有」說可以解釋眾生往昔所造之宿業何以被托負於某一眾生之
上,也可以說明六道眾生受生的原因。此一觀點認為眾生在死後,由於未必立即托胎受
生,故在投胎之前仍存在著某種微細的細身,這便是中有身。中有以香味為食物,又名
乾達婆(gandhAva),這大約是受到吠陀神話的影響而有的觀念。他因生前業報的緣故,
會呈現所將受生的六道眾生的形狀,只是較為微細,不是常人所能得見。如受生為人,
中有便如小兒,受生為牛便如牛的形貌。中有存在的時間,有至多七日,七七日或時日
不限等說法,當其前世業力與今生父母相應之時,便在父母和合受孕之際投入其中,與
精血結合再次受生。
由上觀之,「中有」說的出現,是為了說明個別生命秉業受生的理由,「中有」說可以
較清楚地說明個別生命之前世今生業力輪迴的情況,但「中有」說也因而與傳統的靈魂
說,難以區分其間的差別。而且若想要守住原始佛教「無我」的性格,則必須對「中有
」的本質加以定位。但部派對「中有」的看法未有統一的定見,且「中有」說的確是有
所遷就於世俗一般的見解,割捨不下死後的自我才被提出,這難免有點「有我論」的色
彩。這個問題到了後來西藏佛教中,對於「中有」有更深刻且能迴避「有我論」質疑的
詮釋。
2.3 中觀「空」思想對生死的超克
在佛學發展的歷史上我們知道,龍樹(nAgArjuna)的中觀思想(mAdhyamika)在重振原始
佛教的「空」(ZUnya)思想上,具有劃時代的地位與意義。而就其空思想來看其生死觀
,我們可以是他的態度是以空思想來對生死問題加以超越,也就是以聖諦之無生滅對俗
諦之有生死進行超越。
首先我們須先知道龍樹的真理觀,是所謂的二諦觀,二諦就是世俗諦(saMvRti-satya)
與勝義諦(paramArtha-satya)。「諦」(satya)是真理的意思,世俗諦談的是世間的真
理,是現象的真理﹔勝義諦談是則是出世間的真理,是超越現象,關於解脫的真理。
在世俗諦,龍樹承認傳統十二因緣的緣起理論[10]。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
、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由無明而行而識,乃至老死稱為生死流轉﹔由
無無明乃至無老死稱為涅槃還滅。生死流轉就是輪迴,是世俗諦所說的﹔涅槃輪迴就是
解脫,則屬於勝義諦的範圍。生死流轉的現象,龍樹從不加以否定,但對這輪迴流轉的
世俗諦,龍樹在兩個方面上有其獨特的看法。第一是關於一般人所預想的輪迴自我的問
題,其次則是涅槃與輪迴之間彼此關連的問題。關於輪迴主體的問題,龍樹認為過去、
現在乃至未來的「我」是不一不異的,《中論》<觀邪見品>先說不一的理由︰
「過去世有我,是事不可得,過去世中我,不作今世我。若謂我即是,而身有異相,若
當離於身,何處別有我。離身無有我,是事為已成。」[11]
龍樹認為,有些人抱持著過去世中已存在現在的我,這樣的見解是錯誤的,因為「我」
是不斷在流變的,「我」與一切萬法一樣,都是因緣所生,都是沒有不變自性的。所以
在過去世中的我,不可能等於今世的我。如果有人抱持這種看法,那他必須回答這個問
題︰過去世與現在世的我既然同一,何以身體形相會有不同的差別,例如過去我可能是
畜牲,今世得以生為人,變異的難道只是身體而已嗎?龍樹質疑的這些以為離開身體另
有一個「我」獨立存在的觀點,龍樹認為,「我」是不能離開身體而獨立存在的,而且
他以為這個道理是早已成立的事實。
若說「我」不能離開身體而存在,那麼可不可以說身體即等於我。龍樹對此也提出反駁︰
「若謂身即我,若都無有我,但身不為我,身相生滅故,云何當以受,而作於受者。」
[12]
龍樹認為,如果身體等於「我」,若是離開了身體,便都沒「我」,但身體這個相有生
有滅,是無常的,而一般所謂的「我」則是輪迴的恆常主體,因此會生滅的身體,怎麼
會是「我」?換個角度來說,我們又怎能把身體,此一為自我所領受的受法,就當作領
受這身體去從事各種行為活動的自我──受者,來看待呢?這混淆了受法與受者的差別
,以及自我是身體之能受,而身體是自我之所受,此一能所關係的差別。
再從受法與受者的區別來談,何以離開身體之外,並無「我」能夠獨立存在︰
「若離身有我,是事則不然,無受而有我,而實不可得。」[13]
「受法」指身體,是發出行為的資具,而行為所造成,所留下的影響,即是業力。「受
者」指自我,是承受業力的主體,這個主體並非永恆不變的,相反的,自我隨時不斷地
隨著業力在改變。因此若離開身體,輪迴主體便失去了受法,沒有受法也就沒有受者,
因此身體與自我之間的關係,是互相依存的關係,所以離開身體,自我無法被獨立建立
起來。因此龍樹對自我與身體之間的關係,他提出了如下的見解︰
「今我不離受,亦不即是受,非無受非無,此即決定義。」[14]
龍樹以為自我與受──身體之間的關係是不即不離的,我們不可以說身體是我,也不可
以說離開身體有獨立的我。「非無受非無」一句應作「非無受非無我」[15],即肯定我
與受是相互緣起的,是彼此依存的,最後龍樹斷定他自己的這個看法,是關於自我與身
體之關係的決定性義理。
龍樹精細巧妙的論証,如果加以整理,我們可以舉出其主要意涵︰自我從過去到現在乃
至未來,並不是完全同一的,然而同樣也不可以說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我,是完全不同
的。因為「自我」實際上是由受法與受者兩部分組合而成,說「自我」可以離開身體而
獨立存在,這是只取受者,而忽視受法的重要性﹔同樣的,說「自我」等於身體,則是
只取受法而無視於受者﹔兩種看法皆有疏失之處,都有不合理的地方。所謂的「自我」
,實際上必須放在特定時空及因緣條件下來說,現在的「我」,是在現在的因緣條件下
所呈現的「我」,過去的「我」與未來的「我」乃至每個剎那的「我」,都有其每一剎
那的因緣條件,所以「我」從來就不是永恆不變的。但是過去、現在、未來,每個剎那
的「我」,不斷地承受前一剎那因緣條件所作之業力,而形成此時此刻的「我」,同時
也影響了下一剎那的「我」,因此過去、現在、未來的「我」雖不完全相同,但因其相
續性的緣故,我們也不能說其完全相異。這個說法保障了業報輪迴的合理性,避免了某
甲作業某乙受報的情況產生,同時龍樹用相似性、連續性的「我」,取代了永恆不變的
實體性的「我」,為「有我」與「無我」的衝突,開創了另個面向的思考角度[16],這
可謂龍樹中道思想的具體表現。
然而關於輪迴主體的客題,是在世俗諦上朝向勝義諦邁進的過程,尚還不是勝義諦本身
之表現。龍樹對於涅槃的詮釋,方屬於立於勝義諦對世俗諦之生死輪迴,所進行之超越
。《中論》<觀涅槃品>︰
「無得亦無至,不斷亦不常,不生亦不滅,是說名涅槃。涅槃不名有,有則老死相,終
無有有法,離於老死相。」[17]
「涅槃」是什麼?龍樹說涅槃是不可「得」,因為涅槃是不可獲取的對象。涅槃是無可
「至」,因為它也不是一個有形體的目標。涅槃不是虛無斷滅的「斷」,也不是永恆不
變的「常」,涅槃不像現象界的諸法有其生滅,涅槃是超越現象無生亦無滅的一種精神
境界。涅槃不是一種現象「有」(bhAva),因為凡是現象有,必有壞滅的老死相,從來
沒有一個現象有,能夠免除壞滅的老死相。
唯一能夠超越老死的,唯有已經証悟涅槃的如來。所謂超越老死並不是指身體超越老死
,而是証悟涅槃的如來,他在精神上已經克服老死的煩惱,不再受老死之苦的折磨。涅
槃(nirvANa)的原義,本來就是息滅煩惱之火的意思。
「如來滅度後,不言有與無,亦不言有無,非有及非無。如來現在時,不言有與無,亦
不言有無,非有及非無。」[18]
証得涅槃的如來,其色身並不會轉化為永生不滅的神靈之身,如來亦會滅度(死亡),
但如來肉體死亡之後,我們不可以說有如來存在,或如來不存在,也不可以說如來既存
在又不存在,也不能說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因為一切言詮所能指涉的都是現象性
的存有,而涅槃是超越現象的境界,若我們不可以用言詮來掌握涅槃,那麼我們也就同
樣不可以用言詮去掌握滅度後的如來,因為如來已經証悟了涅槃。我們不僅不可以言詮
掌握滅度後的如來,即便如來在世尚未滅度之時,我們也不能以言語去掌握他,因為如
來之入涅槃,是在其生前,是在這世間,不是在死後,也不是在另外的世間。
這便提示了龍樹對於世間之生死與出世間之涅槃之間一個非常重要的看法︰
「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
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19]
涅槃和世間在範圍上彼此沒有什麼不同的,因為就其邊際(koTi)而言,二者是同一的。
這段話反覆地陳說這個意思,但就涅槃之清淨與世間之煩惱而言,涅槃與世間的性質是
完全相反的。然而龍樹的意思是,淨清之涅槃,必須在煩惱的世間中獲得,而非離於世
間可在另一世界獲得永恆的清淨涅槃。世間的一切眾生,都具有生滅的色身,因此也就
無可避免地會有壞滅的老死相。然而以如來為師,如來是在超越生死煩惱之後,而証悟
不生不滅、不斷不常的涅槃,這証明了生死是一種可以克服的煩惱,同時我們不要心存
妄想,以為涅槃可以克服肉體的生死,若存了這樣想法的,那便是把涅槃與世間割裂為
兩端,離於世間而求涅槃了。
龍樹中觀思想的特點,在以勝義空之精神對於世俗之生死進行超越,對於輪迴主體「我
」與「無我」之間的矛盾,龍樹提出了很重要的調和方法,即三世乃至多世之中的「我
」是相似而非相同。基此「相似我」的觀念,佛教輪迴主體的問題,有了比較合理的解
釋。「相似我」不是一永恆不變的自我,而是一業力相續的個體,這個觀念避免了恆常
不變的「自我」,也免除破壞業報因果法則的危機。但龍樹對於業力如何相續的問題,
相續的業力如何成立三世相續的「自我」等問題,並未進一步發展,到了唯識學派才承
繼這個觀點,予以發揚光大。
2.4 唯識學的業種與阿賴耶識
唯識學者認為,阿賴耶識(Alaya)是三世輪迴的主體,阿賴耶識就是種子識,它不是
像靈魂那樣的主體,因為阿賴耶識只是一種能力,它能夠聚合業力的種子,因而它是一
業力種子的聚合體;它也能令這些業力種子成熟,變現出個體生命,甚至變現出山河大
地等物質世界。
阿賴耶識不是自我,所謂的「我」是由阿賴耶變現出個體生命時所出現的永恆妄執,它
是由恆常伴隨阿賴耶而出現的末那識(manas)妄執阿賴耶為自我才出現。阿賴耶之所以
會被視為「我」,大都源於一種誤解,由於阿賴耶具有攝藏業力種子使業力得以相續的
能力,因此龍樹沒有說得完整的業報輪迴問題在唯識學中得到完善的說明,然而這也容
易導致一項誤解,以為能令業力輪迴相續者,即等同於自我。但如就前面所提到的龍樹
「相似我」的觀念看,阿賴耶承續前世業力、令業力異熟為今生之現行,並能保藏業力
至於來世,這正是龍樹「相似我」觀念的具體表現。換言之,我們可以說唯識學的種識
觀念,承繼龍樹對於輪迴主體的看法,並且令之發展完全。
然而中觀思想與唯識思想單就生死問題來看還是有一些差異處。龍樹的中觀思想著重於
觀諸法緣起之假有性,既然世間的諸法是不真實的,因此生死的現象也是不真實的。所
謂的「不真實」不是指沒有生與死的現象,相反的,生死現象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但這個「事實」若就諸法空性的觀點來看,它同時也是「不真實」,因為一切生死是基
於因緣而呈現的現象,生死自身不可能獨立自存。「事實」是就現象而言,它是屬於世
俗諦的範疇;「真實」則指超越現象的境界,那是個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可思議的
境界,即龍樹勝義諦所欲指涉的世界。所以生死是項事實而非真實,生死的現象是假有
而非實有,而龍樹面對生死的態度,即以勝義空去超越世俗的生死。
唯識學者的基本態度,並不贊成龍樹畢竟空的思想,他們認為外境固然是緣起性空,但
境由識起,故境無而識有。所以外境雖然如同夢幻般地生滅,生命不斷地輪迴生死,作
為萬法根本的阿賴耶識郤是無始以來便已存在的。唯識學者認為,如果沒有阿賴耶識這
無始以來的根本識的話,那麼輪迴如何可能?業報如何可能?涅槃解脫如何可能? 因
為阿賴耶就是生命的根本,是輪迴業報的主體。[20]
比較中觀與唯識的差異,我們發現,中觀打算超越生死,對於生死問題企圖藉由精神與
智慧的修養而消解掉生死煩惱。對於龍樹而言,生死問題是無明之下的煩惱,但對唯識
學來說,生死煩惱固然是種現象,但是他們依然對於持續生死、承繼輪迴的因素進行探
索。因為這些因素若單以空性視之,會解消掉其繁複的內容與變化,如此則無以理解生
死輪迴之進行與發展的詳細過程。因此如果說,中觀思想是側重在勝義諦上,那麼唯識
學該當是較側重於世俗諦了。
不過唯識對於世俗諦的重視,給了現象世界的因緣更詳細的解釋,但唯識的最後目的,
仍是要証悟涅槃,獲得解脫,這與中觀思想未有任何不同,只不過唯識確立阿賴耶輪迴
主體的性格,阿賴耶是雜染的,因為眾生一切行為造作所形成的業力種子或善或惡都被
保留在其中;但阿賴耶也可能是清淨的,只要有清淨的業力種子流入其中,清淨業種雖
不能使染污種子消失,但只要有越來越多的清淨種子,染污種子就越來越難以成熟變現
,而且整個阿賴耶識會越來會越清淨,直到所有染污業種都被清淨業種所代替,且完全
實現其清淨業種的勢力時,這時阿賴耶識便轉化成為大圓鏡智(AdarZa-jJAna),原本妄
執有我的末那識則成為平等性智(samatA-jJAna),第六識則成為妙觀察智(
pratyarvekSaNA-jJAna),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kRtyAnuSThAna-jJAna),此即所謂的「
轉識成智」。由此可知,唯識學真的是以「識」為其思想的中心,不論生死輪迴或者解
脫証悟,一律都是立於心識的基礎上說,其對生命內在的主體之反省可說是非常的深邃
,但這基本上仍然是一種「無我論」--反對有一永恆不變自我--的性格。
2.5 西藏之中陰[21] (antarA-bhava)思想
西藏的中陰說,若論其淵源可說是來自部派的「中有」說,但它又吸收唯識的業種心識
觀以及空思想、佛性思想,成為為佛教生死觀之一大綜合。《西藏生死書》中說,所謂
「中陰」不只是指死後到再生之間的狀態,人存在的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中陰,
因此便有四種中陰︰此生的「自然」中陰,臨終的「痛苦」中陰,法性的「光明」中陰
,受生的「業力」中陰[22]。
部派所說的「中有」,或者一般人理解的靈魂,近於四種中陰之中的受生的「業力」中
陰。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書》中對於「中陰」是如此描述︰
「因為生命只不過是生、死和過渡期的永恆流動而已,因此中陰經驗無時無刻不發生在
我們身,變成我們心理結構的基本部分。」[23]
所以「中陰」其實是指心識的基礎,是最根本的心識狀態。當生命處於極不確定的階段
,中陰便會浮現,同時由於極不確定,因而便有更多的機會與可能隨之出現。所以就西
藏人而言,中陰是持續存在而為生命之根本,但中陰境相的浮現郤只在某些特定的生命
情境中才會出現。而當中陰境相出現時,往往是中陰選擇更好機會的時候,尤其是在臨
終到受生這個階段更是重要,因而會有《中陰聞教得度》(或譯為《西藏度亡經》)這
部經典出現,教導如何修行以期中陰能夠獲得度脫。
在此生的自然中陰中可分為三種境相︰處胎時的本然中陰,夢時的夢境中陰與入定的等
持中陰。[24]關於這三種中陰,《西藏度亡經》一書說得並不多,索甲仁波切則指出︰
「它們都是心的不同狀態和不同實相。」
「不管我們存活著或去世後,當我們從一個中陰進入另一個中陰,意識會相應改變﹔我
們可以透過修行,很切身地認識這些改變,最後則完全掌握。」[25]
換言之,中陰乃是一種深層的意識,當我們活著及清醒的時候,它會被表層的意識及思
考所障蔽故隱而不顯,所以生前死後中陰才會明白呈現,而平時作夢之時,意識的束縛
解消了,深層意識浮現,中陰表現其敏感的特性,時而特別清醒,時而特別混亂,同時
意識發揮其造作世界的能力,故構築了千奇百怪的夢境。
睡夢中的夢境中陰是混亂而沒有自制力的,入定時的等持中陰則是以禪定的力量令心住
於安定寧靜的禪境之中,令其體認心性圓滿的本質,同時觀察現象諸法唯識緣起的特質
。當禪修者完全掌握心性與諸法的實相之後,他便成了解脫者,就像佛陀一樣。如果不
能如此,則由於其生前已了解中陰的特質,故在其死後,死後中陰也比一般凡夫更易得
到解脫。
至於處胎的本然中陰究竟是什麼景象?《度亡經》與《西藏生死書》皆未言及,這是否
意味本然中陰是種缺乏選擇可能的中陰?目前且先略而不談。《度亡經》中提出死亡至
再次受生的三個中陰階段︰臨終、法性(實相)、受生。在這三個階段,中陰都有解脫
輪迴的機會,所以《度亡經》基本上便是一部指導死者如何通過死亡之路,如何避免輪
迴的指導書。在生前要勤於讀誦,記憶其所教導的每個階段與每個法門,臨終則要由親
人或者上師在其遺體旁讀誦,死後中陰方可依生前記憶或者讀誦的內容逐步而行。因此
,西藏人可說是極重視死亡,不避諱死亡,而且時時都在準備面對死亡。
當死亡真正來臨之時,臨終的中陰會面臨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死亡過程中,色身及
意識逐步分解時的痛苦和幻像[26]﹔然後便會出現一種明光,達賴喇嘛︰
「這個意識是最內層的微細心。我們稱它為佛性,這是一切意識的真正來源。這種心的
連續體,甚至會延續到成佛。」[27]
這個明光不是外來的,而是眾生本有的智性、佛性。如果臨終中陰能在此時迎向明光的
話,即得解脫﹔如果錯失了這個階段,則會進入法性中陰的階段。臨終中陰大約有三天
半到四天的時間。
但是大部分的中陰都會因為貪戀塵世,錯失明光初現証悟本來佛性的時機,這時中陰便
需經歷往後七七四十九天的中陰境相。首先七日出現的是喜樂部的聖尊現前,然後七日
是忿怒部諸尊出現。然而不論是神聖而值得敬畏的喜樂諸尊,或者令人恐懼害怕的忿怒
部諸尊,這時都應認清︰
「而今實相中陰現在我前,種種怖畏之念我皆不管。願我了知此皆神識反映。願我了知
此皆中陰幻影﹔際此了一大事機緣來臨,願我無畏喜怒諸尊──我識所現。」[28]
這說明了中陰所現種種境相,都是心識自己身的反映,而實相(法性)中陰所現的喜樂
部與忿怒部諸尊,其實同樣是心識(或說佛性)光明的變現,而非天外神佛前來救度。
但是處於中陰境相的心識,往往不能了解這一點,當他面對喜樂部的諸尊時,就像久處
洞穴乍見光明不敢逼視一樣,因而失去認証光明本性的時機﹔而當他對於自己的過往業
力感到愧咎時,原本所面對的喜樂部諸尊,頓時轉變為忿怒部諸尊,更由於畏懼的緣故
,中陰愈加逃避証悟本性的契機。
經過上述實相(法性)中陰的十四日之後,便進入受生中陰的階段。這時實相中陰的光
焰逐漸消退,亡者便具有了一個類似血肉之軀的身體(在此之前為光身──以光為身軀
),他便類似一般人所認知的鬼魂,但他一樣是一種心識的幻影。此一幻化的色身的特
色是︰
「感覺官能無不具,無所障礙任運行,具諸業感神通力,淨眼可見同類形。」[29]
「感覺官能無不具」是說中陰具有一切的感官機能,如果生前是聾瞎,這時又能完全作
用。「無所障礙任運行」指此時的中陰身可以穿石入金毫無阻礙。然而你會有一些奇妙
的神通,例如一念之間便可到達所欲前往的地,還有其他幻化的神通力,這就叫做「具
諸業感神通力」。將要受生同道的眾生,彼此可以互相看見,至於禪修得清淨天眼者,
也可以用禪定中的淨眼看見他們,這便是「淨眼可見同類形」。
處於類似鬼魂狀態的受生中陰,會見到、聽到家人、親友的哭泣,明白自己已死的事實
,這時便會生起莫大的苦惱和恐懼,然後受到自己生前業力的壓迫,出現種種駭人的幻
覺,忽而羅剎食人,忽而山崩地裂,忽而怒海奔騰,最後出現閰摩法王一一審視你生前
的善行與惡行。而後六道之光[30]現前,受生中陰便開始投生的歷程。
受生中陰由於業力的牽引,便會投身於某一道光色中,受生為六道之一的眾生,但《度
亡經》也提供於此時關閉胎門,或者選擇胎門的方法。關閉胎門,即在最後一刻重新體
認本來清淨的心性,了解這眼前所見一切不過是心識因於業力的無明幻化,如此便能中
止受生,斬斷輪迴。如果因為無始以來的業習太重,以致無法關閉胎門,這時你便須學
會善於選擇胎門︰上者可以求往生於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座下,從一朵蓮花當中化生
﹔下者則入於母胎,重返人間。若是連這些選擇都無力為之,那麼只有隨順業力,輪迴
於六道之中了。
西藏中陰救度的思想所提供的是一種自力救濟的理念,要我們在生前便為死後作準備,
從臨終、死後而受生,每個階段都有自力行救贖的可能,只要身處中陰境相的眾生,能
夠體悟本來清淨的本性──這是佛性思想的表現。其實更應認清的是,所謂輪迴與解脫
,生命與死亡,都不過是意識之流的不同顯現──這是唯識思想的傳統。至於中陰所顯
現的一切境相,其性本空,本來空寂──這則是源自空思想而來的。
故中陰救度的理論,吸收佛教思想的重要要素,轉化為面對死亡的實踐指南,同時對於
生死、輪迴、解脫的原因、理由及方法,提供了清楚的指導方針。當然無可否認的,關
於中陰境相的描述,西藏經典中免不了密教獨特的背景文化因素,但如果我們去除其間
的文化差異性,我們是否可以找到一種描述死亡經驗的普遍方式?對於心識與世間之間
的關係是否會有進一步明暸?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思考及反省。
三、「無我」的分析
雖然各個宗派對輪迴問題的詮釋不盡相同,不過佛教的輪迴觀最重要的特色便是,在無
我的基礎下,接受輪迴是一種現實存在的現象。
我們曾經說過,輪迴是印度思想中除了順世派(cArvAka)這些唯物論者之外,被各派所
共同接受。但是傳統印度思想中,輪迴的主體就是那個不滅的靈魂我(Atman)。可是佛
教既然主張「無我」,否定靈魂不滅,否定永恆的自我同一性,那麼不就喪失了輪迴的
主體?如此一來佛教要說明輪迴之如何可能的問題,便需要有一番轉折。
佛教無我的輪迴觀,所謂「無我」,不是對當下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的否定
,而是對永恆不朽的靈魂我(Atman)的否定,是對Atman之永恆不變的自我同一性的否定
,如果未能先行瞭解此一佛教輪迴觀的特質,便會難以區別佛教與其他輪迴思想之間的
異同,也會誤解歷代經典及僧人對於建構、詮釋佛教輪迴思想所作的努力,而將之與一
般的輪迴思想合流。
是以在解釋何為佛教「無我的輪迴觀」之時,務必要記住:「無我」的觀念並不與自我
意識衝突,也不與死後靈魂完全相矛盾,「無我」乃是否定靈魂具有常住不變的性質,
也就是否定自我(Atman)具有常住不變的自性(svabAva)。這樣的前提給予了很大的關於
輪迴主體的詮釋可能,是以在這個前提下,佛教思想各個階段的發展,雖都提出了他們
各自的輪迴觀,但基本上他們都沒有違背「無我」的基本原則。
進一步分析一般所謂的靈魂,佛教認為永恆不滅自我同一的靈魂,印度人稱為阿特曼(
Atman)的那東西並不存在。佛教承認心識這類精神活動與肉體之間的異質性,原始佛教
認為一個人分由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結合而成,而識又分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
識,但是在五蘊六識之中,沒有那一個部分等於「我」(Atman),也沒有任何一部分之
中含有所謂的「我」,《雜阿含經》<五陰誦>中所謂的「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31]的意思是︰五蘊不等於「我」,但是五蘊結合起來運作,便有「我」之精神活動,
因此說「不異我」,可是這並非就指在五蘊之中含有「我」,或者在五蘊之上有個超越
五蘊的「我」來統攝五蘊,因此說這二者「不相在」。
「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就是對「自我」的否定,但我們要再次強調,不要誤會這裡
的「自我」否定,是對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的否定。「無我」是對永恆不朽
的靈魂我(Atman)的否定,是對Atman之永恆不變的自我同一性的否定。
為何要否定「自我」的永恆性?因為佛教認為「諸法無常」,「無常」就是不永恆。佛
教認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不永恆的,這當然也包含了精神性的存有,如靈魂(鬼)、諸
神;如果真的有這類的事物存在的話,那麼鬼神也不是永恆的。世尊在《箭喻經》[32]
中雖不對命終之後是否存有的問題作答,是避免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分法的論諍之中,若
就「諸法無常」的觀點,諸法變動不居,是一項明顯的經驗事實,就如人之有生有死這
個事實一樣,在這「無常」的背後想像有個永恆的東西存在,是逾越了經驗而假設了「
假必依實」「無常必依於常」這樣的前題來推論。
佛教認為,我們固然不能否定精神活動的確異於肉體活動,且精神與肉體在某種程度上
可作分離,就像修行瑜珈(yoga)或者禪定者所經驗的,但是這至多只能証明精神的存在
,並不能據此得到「靈魂不滅」以及靈魂永遠維持著「自我同一性」的結論。肉體隨時
都在衰老、腐朽、變異,人我意識也不斷在改變、發展,那麼有什麼理由說,靈魂是永
恆不變的?
生於此界(人間)死於他界(天堂或地獄),然而對於相信輪迴者而言,死亡不意味此
界(人間)與他界(天堂或地獄)之絕對隔絕,輪迴把此界與他界結合成一個整體性的
宇宙,生命在這當中,只有型態的變換,沒有絕對的毀滅。印度人對生命作如斯之理解
,但郤非樂觀地欣喜於生命之不朽,而是悲苦地感懷獲得永恆寧靜之艱難。無窮的輪迴
代表了無限的痛苦,因此他們致力於捨離,以求獲得永恆之平靜。
佛教思想出現在如此的氛圍下,基本上帶有了捨離的傾向。然而他與印度傳統的輪迴思
想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佛教反對傳統輪迴觀,以為輪迴須定立一絕對不變的輪迴主體。
佛教對輪迴主體的性質的詮釋,必須同時兼顧「輪迴」以及「無我」兩項原則。兼顧「
輪迴」以及「無我」兩項原則是相當困難的事情,在整個佛學發展史當中,難免有些折
衷,因此歷代佛教對輪迴主體的詮釋中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基本上即是為了兼顧這兩項
原則的緣故。而在各種詮釋之中,我們認為龍樹的說法,使得兼顧「輪迴」以及「無我
」兩項原則變得可能。
在原始佛教的業力輪迴說中,支持輪迴郤對於輪迴主體是採否定的態度,釋尊在世對這
個問題也並未談得很多,只有原則性地指出諸法緣起無我的原則﹔部派學者不能對這麼
抽象的答案感到滿足,而有「中有」有無之爭,可是一旦主張「有中有」豈非成了「有
我論」而違背了「無我」的原則?龍樹看出「無我」與「輪迴」的衝突處,提示了「相
似我」的概念,,主張「我」是不斷在流變的,主張「我」也是因緣所生,主張「我」
並非一永恆不變主體,所謂的「我」是身體與感受在此時此刻之當下所具現的「自我意
識」,它是無時不刻都在改變的,但是每一刻的「我」都有其相似性彼此關連延續,因
此「無我」乃否定絕對不變的「我」,而非否認每一剎那的「自我意識」,更非否定前
後剎那「我」之相似連續──這保障了因果業報的可能性。
繼承龍樹世俗諦「相似我」觀念而有重大發展的即是唯識思想。唯識思想立業識種習說
,由阿賴耶執持業種習氣的觀點,給予輪迴主體之相續性以明確之肯定,但由「種子如
瀑流」[33]的觀點,對永恆不變主體以否定。其開創了足以與中觀思想前後輝映的「無
我論」詮釋系統,其基礎並不違背中觀所主張的緣起性空思想,只不過唯識思想更重視
現象,也更重視心靈的作用,這是形成與中觀思想不同的理由之一。
西藏的輪迴觀,在理論上結合了中觀、唯識、佛性思想以及密宗自身獨特的教法。中陰
被認為是一種相續的意識之流,這點源於唯識﹔實相中陰的性質是無所滯礙的空性,這
也不脫中觀思想的原則﹔至於實相中陰的空性即是清淨自性,這則是合於如來藏的佛性
思想。在這個基礎上所發展的《中陰聞教得度》(《西藏度亡經》),是一大綜合系統
,將印度佛教的三大系統皆引為己用,不過基本上其對「無我」的詮釋,大體上不出唯
識學的範疇。故雖然其對中陰境相的描述,有密教特有的諸尊救度,但實際上諸尊乃至
解脫輪迴之一切境相,都是心識的顯現,因此若唯識思想是無我的,則西藏的中陰思想
也是「無我」的。
四、「無我輪迴」的意義
重視人間,在人間生死,也在人間成佛,這是佛教思想的特色。小乘佛教雖有厭離世間
的傾向,但是釋尊依然是在人間証悟,在人間說法,也在人間入滅。佛教對於生死輪迴
問題的各種解釋,不得不說是依於人的疑問而作的詮釋與回答,因此關於死生之種種說
明,都可以說是某種方便,這些方便無不是要開啟一般凡夫以「無我」來面對生死的智
慧。一旦「無我」,死亡的恐懼便成虛妄之事,因為死亡的恐懼源於自我斷滅與隔絕的
畏懼;一旦連自我都不存在的話,那還有麼好怕的呢?但相對來說,徹底「無我」的一
無所懼,也會造成道德上的危機,所以保持保輪迴果報之說便成為道德要求之上必要條
件了。
因此「無我」與「輪迴」原本相互衝突的概念,便結合一起形成「無我的輪迴」,成為
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無我的輪迴」是相對「有我的輪迴」而說的,前者是解脫者的
體悟,後者則為一般凡夫的見解。一般凡夫始終執著實體性的概念,認為萬物眾生之背
後,皆存在個永恆不變的實體,因此也就會執著「自我」具有不滅的靈魂。不滅的靈魂
,不滅的自我,使得「解脫」的方式朝向追求自我發展,對佛教而言,這樣的方式是求
脫反固,因為對自我的執著乃是輪迴的動力。佛教認為想要中止輪迴,必須減低輪迴的
動力,易言之,就是要減少我執。
生死輪迴像是一埸又一場的戲或夢,越把戲夢中的人生當真,戲夢便變得越真也越久,
也就越難從戲夢中清醒過來。因此想要自輪迴當中解脫出來,便得要放掉對於戲夢人生
的執著,體悟「自我」原是無明妄的妄執,這樣才能從戲夢之中清醒過來,打破自我中
心的迷思,超越人我的區別,展現絕對圓滿的不可思議之自在境界。「有我的輪迴」就
像神秀所說:
「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34]
而「無我的輪迴」則像六祖慧能所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35]
「有我的輪迴」以為自我是實存的,所以生死輪迴便有其存在的真實性。而「無我的輪
迴」則有世俗諦及勝義諦兩層涵義:「無我」告訴我們,「自我」即是本來無一物的菩
提樹或明鏡臺,而生死輪迴則是無明所起的塵埃,如果沒有了自我,無明所引的塵埃將
何所依附?如能體會這個涵義,生死輪迴便是夢中夢,幻中幻,妄中妄,吾人便毋須再
對本來虛妄的事物感到煩惱,也就能夠從生死輪迴虛妄假象之中超脫出來,這是屬於勝
義諦的範疇。「輪迴」則是告訴未能解脫的一般凡夫,既然依業流轉於生死之中,便要
留意因果業報。因此「輪迴」保障了世俗的道德要求,這即是屬於世俗諦的範疇。「無
我的輪迴」包含世俗諦及勝義諦二層含義,正表現出佛教出世與入世的智慧。
[1] 見《佛本行集經》,《大正藏》三冊,頁719下至721上<出逢老人品>,頁722上至
723<道見病人品>及<路逢死屍品>。
[2] 見,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盧譯,《印度哲學宗教史》,頁二二三引文,
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台四版。
[3] 參見S.Dasgupta著,林煌洲譯,《印度哲學史.1》,頁七六至頁八十,台北︰國立
編譯館,民國八十五年三月初版。
[4] 「五火二道」思想,思想見於《廣林奧義書》(bRhdAraNyaka)及《歌者奧義書》
(chAndogya),二者皆屬於古奧義書。它代表印度古奧義書對輪迴與解脫的看法,它
同時也表現出一種對於自然世界生命之循環互依的素見解。「五火」指的是人死後所經
歷的五個輪迴階段︰人死火葬,靈魂先進入月亮(1)﹔然後變成雨(2)﹔雨下到地上變成
食物(3)﹔食物被吃變成精子(4)﹔精子進入母胎而後出生(5)。五火之道即是輪迴之道
,也稱為「祖道」(pitRyANa),相對於此的解脫之道,即所謂的「神道」(devayANa
),它是指人死後靈魂進入梵(brAhman)中,梵我合而為一,不再輪迴於生死之際﹔
故祖道及天道即所謂的「二道」。
[5] 印度哲學稱此為Atman,意為「自我」。
[6] 同註3,頁七八。
[7] 木村泰賢認為主張無中有的,是大眾部、化地部及分別論者﹔南方的上座部都主張
中有。見木村泰賢著,演培譯,《小乘佛教思想論》,頁五八三至頁五八四,台北,天
華,民國六九年五月初版,七九年一月天華一刷。
[8] 《成實論》,《大正藏》三二冊,頁二五六下。
[9] 《雜阿含經》,《大正藏》二冊,頁九二下。
[10] 參見龍樹著,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三十冊,頁三六中至頁三六下。
[11] 同前揭書,頁三七上。
[12] 同上。
[13] 同上。
[14] 同前揭,頁三八上。
[15] 見吳汝鈞著,《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頁五一六,台北,商務,民國八六年七
月初版二刷。
[16] 所以龍樹才又說︰「如過去世中,有我無我見,若共若不,是事皆不然。」(《
中論》<觀邪見品>)《大正藏》三十冊,頁三八中。此即對「有我」「無我」定見之
否定。
[17] 同前揭書,頁三四下至頁三五上。
[18] 同前揭書,頁三五下。
[19] 同前揭書,頁三六上。
[20] 參見彌勒說,玄奘譯《瑜珈地論》,《大正藏》三十冊,頁五七九,提出阿賴耶
必定存在的八種理由,此處我們則僅就其作為一輪迴業報的主體性來說,但是此一主體
並非永恆不變的實體性自我。
[21] 中陰就是中有的異譯,二者的梵文都是antarA-bhava。
[22] 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頁141,民國八十七年五月初版二一
三刷。
[23] 同上,頁143。
[24] 見蓮花生大士原著,徐進夫譯,《西藏度亡經》頁一○四,台北,天華,八六年
十一月二版二刷。
[25] 《西藏生死書》,頁一四五。
[26] 同前揭書,頁三一一至頁三一九。
[27] 同前揭書,頁三一九引文。
[28] 《西藏度亡經》,頁一○五。
[29] 同前揭書,頁二二二。此一階段近似部派所說的「中有」,或一般人觀念中的「
鬼魂」。
[30] 「暗白色的光,來自天道﹔暗綠色的光,來自阿修羅道﹔暗黃色的光,來自人道﹔
暗藍色的光,來自畜牲道﹔暗紅色的光,來自餓鬼道﹔霧餜色的光,來自地獄道。」見
前揭書,頁二四一至二四二。
[31] 「非我,不異我,不相在」一句,在《雜阿含》<五陰誦>中隨處可見,因為經
文一再地說明,五蘊與我之間的關係。見印順編《雜阿含經論會編》<五陰誦>﹔《大
正藏》二冊,頁五上、頁六中。
[32] 《箭喻經》,《大正藏》一冊,頁八○四上至八○五下。本經記載鬘童子詢問世
尊︰「世有常,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有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
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非不終」等十個問題,但世尊對這些二律背反(
Antinomie)的正反命題,都不予正面回答,而以有人受毒箭之傷為喻,來比喻這些命題
與解脫(治毒)無關。佛教史稱此為十無問記答。
[33] 見《解深密經》,《大正藏》十六冊,頁六九二下。
[34] 《六祖壇經》,《大正藏》四八冊,頁三四八中。
[35] 前揭書,頁三四九上。
t******g
发帖数: 17520
c***h
发帖数: 2262
5


好 好 好

好 好

嗯 深思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法友提供精彩的文章。
我也提供两篇文章共襄盛举。
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
杨郁文
http://buddhism.lib.ntu.edu.tw/DLMBS/search/search_detail.jsp?s
左上方有按钮,可下载全文
佛陀的”无我”要旨
佛使尊者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93/bj093386915.pdf
--“自我”最明确的定义是:”自我”不是虚幻,而是不假因缘自行存在的,
他是触摸不着且无法加以左右的。
这在宗教专有用词上称为”无为法”。
….
“无为法”的境界,更精确地说,是真理的境界或涅盘,
它会使我们错以为是”自我”,因为它以不变异的形式出现。
…..
确切地说,涅盘既不变异也不坏死,它是不朽的…
我们将这种境界称为”无为法”或”本体”(本来面目)
而佛使尊者这篇说,
不管”有为法”(可经由身心认知的现象)、”无为法”
它们既非”自我”,也没有”自我”。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佛陀是直接從問題的根本錯誤處——我見,來著手糾正的:在過去的生命裡
: ,沒有一個實在的、常住的、獨存的內涵,不管稱他是我、真我、靈魂、實我、自性等
: 的;在當下的生命中也沒有;就是將來從死(這一期生命)到生(下一期生命)的過程
: 中也不會有。在生命流轉的任何時空裡,經由蘊、處、界的交互作用,不斷地有新的業
: 力生成,舊的業力消逝、潛存。業力,是「經驗的反應」,「生活的遺痕」,也可以理
: 解為「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主要是在自己的心、意、識中作
: 用,乃至從此世(生)至他世(生),不斷地消長、變化著。若就積聚、記憶的作用,
: 說是心;若就對來生愛染、執取的作用,說是識(有取識)。但不管怎麼說,這當中,
: 不存在任何恆常、不變的部分,可以視為真我的。所以,佛陀會在《中阿含第201——
: 嗏帝經》,呵責嗏帝比丘「今此識,往生不更異」的說法了。

t******g
发帖数: 17520
6
哈哈
谢谢提供的读物

?谁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
: 好 好 好
: 好
: 好 好
: 好
: 嗯 深思
: 嗯
: 好
: 好 好 好

t******g
发帖数: 17520
7
佛使比丘说的 。。。。确切地说,涅盘既不变异也不坏死,它是不朽的…
我们将这种境界称为”无为法”或”本体”(本来面目)。。。。
我的理解还是一个空, 或许有的人觉得“没有作者, 没有受者”, 比较难理解, 其
实没有作者, 没有受者,并不是没有作, 和受,只不过作和受后面没有一个“者”在
驱动作和受。。。
作也是一直在被记录着的, 并不需要肉体里面存在一个识去记录
记录的过程也不是从小到老的记录方式, 因为缘起也不是有次第的。
现在世, 12因缘, 虽然相连, 但是次第性却是一个假象, 就像把瓶子
摔碎了, 摔和碎看着是两个动作, 先摔, 后碎, 是有次第的,其实是没有
的。。。都是假象
到头来还是一个空, 并不是顽空, 只不过空的本质和运作方式在世间是没有办法想象
和直觉的。而空却能生万物, 也能记录万物
所以涅磐就是空, 我猜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猜想。。。量子力学有nothing(ness)的说法
以上就是个人的乱想的结果, 大家慎读
r****n
发帖数: 8253
8
生死轮回有主体,佛陀的认识是不完整的,是有错误的,佛陀栽在经验主义上了。
仅仅根据经验观察,确实观察不到生死轮回的主体,因为经验上你只能感知到五蕴,
它们都是生灭无常的。
轮回主体不在经验范围之内,也不在四维物理时空范围之内,而在经验之外,在四维物
理时空范围之外,就是新禅学说的“波性意识”
佛陀被拉下神坛了,失去真理的至高地位,佛教将轰然倒塌。新禅学将扫灭佛教,替换
佛教,大革命要开始了。
佛教的掘墓人已经出世!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佛陀是直接從問題的根本錯誤處——我見,來著手糾正的:在過去的生命裡
: ,沒有一個實在的、常住的、獨存的內涵,不管稱他是我、真我、靈魂、實我、自性等
: 的;在當下的生命中也沒有;就是將來從死(這一期生命)到生(下一期生命)的過程
: 中也不會有。在生命流轉的任何時空裡,經由蘊、處、界的交互作用,不斷地有新的業
: 力生成,舊的業力消逝、潛存。業力,是「經驗的反應」,「生活的遺痕」,也可以理
: 解為「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主要是在自己的心、意、識中作
: 用,乃至從此世(生)至他世(生),不斷地消長、變化著。若就積聚、記憶的作用,
: 說是心;若就對來生愛染、執取的作用,說是識(有取識)。但不管怎麼說,這當中,
: 不存在任何恆常、不變的部分,可以視為真我的。所以,佛陀會在《中阿含第201——
: 嗏帝經》,呵責嗏帝比丘「今此識,往生不更異」的說法了。

Y**u
发帖数: 5466
9
佛于一转法轮时讲苦集灭道,无我, 无常。
佛于二转法轮时讲般若空性。
佛于三转法轮时,则讲常、乐、我、静。
你的认识也没有超出这个过程, 还只是个类似而已。 说什么掘墓人, 我看你就是个
盗墓者。。
r****n
发帖数: 8253
10

大乘可笑的谎言。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佛于一转法轮时讲苦集灭道,无我, 无常。
: 佛于二转法轮时讲般若空性。
: 佛于三转法轮时,则讲常、乐、我、静。
: 你的认识也没有超出这个过程, 还只是个类似而已。 说什么掘墓人, 我看你就是个
: 盗墓者。。

相关主题
阿㝹罗度遇到焰摩迦同样的问题(故事)佛陀最后的教导(正版)
同一個識在輪迴嗎?佛陀為何不願意回答有關「十四難」的問題ZT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版务]12月发文奖励贴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G**W
发帖数: 1865
11
这个说得好阿 !
由於对於佛法的架构能有深度的认识,
因此管理本板能海纳百川,
功德无量.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佛于一转法轮时讲苦集灭道,无我, 无常。
: 佛于二转法轮时讲般若空性。
: 佛于三转法轮时,则讲常、乐、我、静。
: 你的认识也没有超出这个过程, 还只是个类似而已。 说什么掘墓人, 我看你就是个
: 盗墓者。。

c****2
发帖数: 345
12
在抗日战争中究竟是我打他,他打我还是我打我?
I*******6
发帖数: 361
13
说的很好!但是为什么要涅槃呢?仅仅是因为生命无常,涅槃永寂?
无常的生命不断轮回,如果是这样,听上去还不错啊。地狱是真实的存在,还是编造出
来吓唬人的?
如果将来所有的人都涅槃了,那时会怎样?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佛使比丘说的 。。。。确切地说,涅盘既不变异也不坏死,它是不朽的…
: 我们将这种境界称为”无为法”或”本体”(本来面目)。。。。
: 我的理解还是一个空, 或许有的人觉得“没有作者, 没有受者”, 比较难理解, 其
: 实没有作者, 没有受者,并不是没有作, 和受,只不过作和受后面没有一个“者”在
: 驱动作和受。。。
: 作也是一直在被记录着的, 并不需要肉体里面存在一个识去记录
: 记录的过程也不是从小到老的记录方式, 因为缘起也不是有次第的。
: 现在世, 12因缘, 虽然相连, 但是次第性却是一个假象, 就像把瓶子
: 摔碎了, 摔和碎看着是两个动作, 先摔, 后碎, 是有次第的,其实是没有
: 的。。。都是假象

r****n
发帖数: 8253
14
佛教徒答不上来这些问题。
连佛陀也未必懂的。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说的很好!但是为什么要涅槃呢?仅仅是因为生命无常,涅槃永寂?
: 无常的生命不断轮回,如果是这样,听上去还不错啊。地狱是真实的存在,还是编造出
: 来吓唬人的?
: 如果将来所有的人都涅槃了,那时会怎样?

t******g
发帖数: 17520
15
谢了,或许基于不同的立足点, 答案都会不一样, 或者无解
我的答案只是我的答案, 不一定对你有用,有的也不一定有答案 :D

【在 I*******6 的大作中提到】
: 说的很好!但是为什么要涅槃呢?仅仅是因为生命无常,涅槃永寂?
: 无常的生命不断轮回,如果是这样,听上去还不错啊。地狱是真实的存在,还是编造出
: 来吓唬人的?
: 如果将来所有的人都涅槃了,那时会怎样?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能断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百业经故事: 一位老人
关于无我的讨论阿㝹罗度遇到焰摩迦同样的问题(故事)
如果素食的人认为吃三净肉的人是犯了杀生戒同一個識在輪迴嗎?
季羨林〈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合集] 拒絕利用神通傳教的佛陀 (转载)佛陀最后的教导(正版)
初果解脱者言谈录(关于他人,他教) -- 有恶语, 慎入佛陀為何不願意回答有關「十四難」的問題ZT
百业经故事: 能愿比丘[版务]12月发文奖励贴
同一個識在輪迴嗎?─嗏帝比丘的邪見小乘中有余涅槃及无余涅槃之安立(转)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思想话题: 中陰话题: 唯識话题: 佛陀话题: 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