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舍离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H******3
发帖数: 169
1
内道与外道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问:佛法自称“内道”。内道与外道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索达吉堪布答:本师释迦牟尼佛说:除佛法外其余宗派决定无有涅槃。应知唯有佛法,
才能真正远离生死边戏,此即是内道与外道最基本的区别。
虽然数论、胜论等外道宗派,也希求舍离生死痛苦,获得远离贪等一切杂染法的涅槃,
但他们只有舍弃生死的意乐,却无有能舍离的方便。轮回即是二取实执迷现,以此要破
除轮回迷现,必须了达无我实相,依福德智慧二资方便,通达诸法自性空,才可真正息
灭生死。但是除了佛教外,在其余所有宗派中,无有能通达诸法无自性的方便,故他们
无由舍离生死,得到解脱安乐。
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也说:“说我蕴实有,世间数论师,胜论裸形前,试问离有无
。故应知佛法,不死真甘露,离有无甚深,是不共正法。”
——《中观四百论广释》
1美国菩提学会(BICW):http://www.bicw.org
2 国际佛学网:http://www.buddhistweb.org
3 智悲佛网:http://www.zhibeifw.com/cn/
Y**u
发帖数: 5466
2
☆─────────────────────────────────────☆
bigfool (fool) 于 (Sat Dec 10 16:24:13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系列的缘起参见“闲谈大小乘,兼论‘原始’佛法(1)”的第一段。)
3. 为什么相对佛乘,声闻缘觉二乘被称为“焦芽败种”
焦芽败种这个东西在这里也屡屡被附小乘和附南传翻出来,屡屡让这些人跳脚,
不过有的敏感的人,连声闻缘觉都能成为攻击诬蔑他们心中所谓“原始正教”的词,
对于这样的受迫害妄想,只能摇摇头。
这里先大概的讲一讲为什么有“焦芽败种”之说。
首先从佛法的传承上看,佛法并不总在世间的。
佛法是存亡续绝的过程的,类似种子一代代传递的过程。
有佛出世甚为稀有难得,有佛法驻世甚为稀有难得,这个南北传经典都讲了很多。
经过时间不长的正法时期,像法时期和末法时期,就是无尽的佛法失传的时期。
有佛法的时期就像一个短暂的春天,其间是漫长的没有佛法的严冬。
那么如何有佛法再重新出现呢?
那就要靠行菩萨道的追求佛乘的菩萨们在漫漫的长时期,包括短暂的有佛法的
时期和极其漫长的没有佛法的严冬时期,圆满完十波...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3
一时,佛在舍卫城(Rajagadha)。城中有一施主(Pindadayaka),财富圆满如多闻天
子(Vaisravana,四天王中北方天王,佛教中为护法并恒施福之神。《法华义疏》云:
“恒护如来道场而闻法,故名多闻天子。”),崇奉外道宗派,娶妻后过着幸福美满的
生活。不久,其妻生下一子,肤色金黄,头如宝伞,鼻形妙高,具种种相好。施主为孩
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了适合种姓的名字,以牛奶、酸奶及酥油等各种食品喂养
,孩子如海中莲花般迅速成长起来。到他蹒跚学步之时,施主为他买了只聪明活泼的小
母狗(Soni)。这只狗不喜外道,喜欢内道,每次见到外道信徒总是发狠狂吠,扑上去
撕咬他们的衣服,看见内道比丘(Samana Bhikkhu)时却高兴地摇尾、转绕、舔脚,如
是等等,行为十分恭敬。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Bhagava)及十方三世诸佛(Buddha),均具有二种智慧、四无畏
(Catasso Appaman Nayo,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
畏)、七菩提支(Saptabodhyanga,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
、定觉支、行舍觉支)、八...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
【八】
我想我之前曾简短讲过这个
龙树菩萨写了【中观论】
他在礼敬的部分写道(仁波切以藏文读诵)
‘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意思是 佛陀是唯一的 是最殊胜的说法者或老师
这不只是种虔敬的表达
也不是诗意的写法
佛陀是殊胜的说法者或导师
藏文称为‘嘉华滇巴’这句话其实是有要义的
任何非佛者
包括十地菩萨在内 都没有佛那样的功德
那实际上是佛的十力之一 第十力是非常殊胜的力量
显然的 不要说我们
像我这样试图在此授课的人
就连十地菩萨都没有这个力
当像我自己这么平凡
有污染的有情众生 当我们教法时
会用很多很多的方法 这其中的大部分方法
都是很平凡的 有污染的
首先 如果你不小心 动机会是来自于
想要得到权力 财产 徒众
供养那类的污染
但即便如此 非常偶尔的时候
像我这样的人偶尔也会有 某种慈悲心 真心
为了利益他人而给予教法 不殊胜的老师可用的方法
基本上我们就是猜测
你...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5
萧平实在《甘露法雨》中说:
他们引用《华严经、入法界品》的经文作依据,也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的大菩
萨婆须蜜多的故事。婆须蜜多是一位高级妓女,她所住的宅院是豪宅大院,亭台楼阁假
山水榭,非常豪华;她不随便接人,如果有人想求佛法就去见她(当然学费一定很昂贵
,但是非常划算),有人跟她面对面谈话,就可以证悟佛菩提;有的人跟她拉拉手,就
可证悟;有的人得要跟她拥抱以后,才能证悟;有的人则必须跟她亲吻才能证悟,乃至
有的人必须跟她上床以后才能证悟,这已经是下下根人了。
她有这样的能力,对于一般人来说,她一定是已经证悟的大菩萨;对于各位已经破
参明心的人来说,这事儿并不稀奇,已经明心的人都可以做得到,当然我们的每一位亲
教师更没问题。
此說真是下流............
看看婆须蜜多菩萨的境界:
彼即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离贪欲际,随其欲乐而为现身。若天见我,我
为天女,形貌、光明殊胜无比;如是乃至人非人等而见我者,我即为现人非人女,随其
乐欲皆令得见。
“若有众生欲意所缠来诣我所,我为说法,彼闻法已,则离贪欲,得菩萨无著境界
三昧;
若有众生暂见于我,则离贪欲,得菩萨欢喜三昧;
... 阅读全帖
r**m
发帖数: 1825
6
内观实践经验总结-如何高效突破观智(禅修重点)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8357821/
原地址字体看起来更清楚一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3e460b0102x76w.html

《内观实践经验总结》系列(大概三到四篇左右)是本人到目前为止禅修实践核心经验
的总结,是这次离开网络讨论前的最后几篇文章,应该是本博客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一些
文章,写完这几篇文章后我准备继续密集禅修以突破初果,希望这些个人经验能够给各
位提供一些修行参考。
之前一直认为自己博客写的很清楚了,后来身边一些受我影响开始内观的人有时会征求
我的建议作修行参考,我发觉博客中很多实践细节实际上我讲的还不明白,这次主要目
的是详细分享个人所有重要经验的可操作性细节。
此系列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篇主要讲述获得禅修突破的主要几个重点因素(都
是本人血的教训总结而来,花费了我很多青春),之后的几篇我会分别从专修以及散修
,包括制定自己的修行计划三个具体操作层面来说明如何在实践中圆满这四个因素,其
中除了专修部分以马哈希禅法为例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念死无常
我们要探讨《广论》的下士道。三士道的第一类下士之人,是指在生死当中只追
求自身利乐的人,也就是人天乘。宗喀巴的下士是指能够修行十善业,然而以后世安乐
为目的的修道人;下士道的课程设计,是教导希求来世善趣安乐为目标,也就是要下士
追求未来世人天的安乐,作为他们修学佛法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可是这个阶
段性的目标,却是因为对无常法的错误执著而有所损害,根本无法到达《广论》上说:
“如是于其有暇身时,取心藏中有四颠倒,于诸无常执为常倒,即是第一损害之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3)宗喀巴认为在我们有暇的身心当中,执藏有常乐我净四种
颠倒,其中将无常的世间,错执为常住不灭——这个常倒,是第一个损害之门;因为第
一个错误的常倒执著,后面就跟著乐倒、我倒、净倒,一一跟著发生。
宗喀巴的无常有粗跟细两种分别,在下士道他只讨论了粗的部分;《广论》说:【
于其粗劣死无常中,分别不死是损害门。此复仅念今后边际,定当有死,虽皆共有,然
日日中,乃至临终皆起是念,今日不死,今亦不死,其心终执不死方面。若不作意此执
对治,被如是心之所盖覆,便起久住现法之心。其中有二,谓粗及细,于其粗劣死无常...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8
来自主题: _waichi版 - 难道这些都是断灭见?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难道这些都是断灭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5 17:29:01 2009, 美东)
以下难道全部都是断灭见?难道从智慧最圆满的佛陀,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再到阿罗
汉,全部都是断灭见?
+++++++++++++++++
“身坏命终寿命已讫,彼所觉一切灭息止,知至冷也。比丘,譬如燃灯因油因炷。彼若
无人更增益油,亦不续炷,是为前已灭讫,后不相续,无所复受。”(中阿含,大1-692
a)
“于有得寂灭,大悲入涅槃,如薪尽火灭,毕竟得常住。”(杂阿含604经)
“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
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杂阿含
61经)
「一切行无常,悉皆生灭法;有生无不尽,唯寂灭为乐。」
“諸所受皆滅  寂靜永清涼  名無餘涅槃  眾戲論皆息”
「友!舍利弗!在此處無感受,怎麼說此處有樂呢?」「友!此處無所受,此處正是有
樂。」
井水喻经中的阿罗汉茂師
q****u
发帖数: 1421
9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楞严经(卷二)
卷二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
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
。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
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令此大
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佛告大王。汝身现存。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
。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
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
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年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
强壮。世...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neohorizon (horizon), 信区: Wisdom
标 题: 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奥义书的关系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0 07:40:17 2016, 美东)
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奥义书的关系 
   在印度的哲学思想中,最大正统为吠檀多,最大异端是佛教,二者的相互关
系影响了印度思想史。大多数印度思想史家认为,佛教的基本世界观乃是从吠檀多奥义
书思想发展而来,实际上佛陀本人的确受到奥义书思想重大的影响,比如业力,因果,
三世轮回,苦,解脱,四禅八定,六道众生,诸天等等。但是前者的核心部分乃是在宣
扬形而上的本体论,籍禅修,苦行等方式,期待小我(本具自性)与本有的真常大我(
如来藏)合二为一而脱离三世轮回之苦,回归清净的本性。而后者的核心思想乃是利用
诸法缘起的理论,倡导无常,苦,无我等思想,通过正见断除错误的思想观念,认清事
实真相,再通过修习八正道断除贪嗔等习气,而得解脱。 
佛灭数百年后,奥义书的思想日益深入的渗透到佛教中,使佛教的思想逐渐的产生...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1
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奥义书的关系 
   在印度的哲学思想中,最大正统为吠檀多,最大异端是佛教,二者的相互关
系影响了印度思想史。大多数印度思想史家认为,佛教的基本世界观乃是从吠檀多奥义
书思想发展而来,实际上佛陀本人的确受到奥义书思想重大的影响,比如业力,因果,
三世轮回,苦,解脱,四禅八定,六道众生,诸天等等。但是前者的核心部分乃是在宣
扬形而上的本体论,籍禅修,苦行等方式,期待小我(本具自性)与本有的真常大我(
如来藏)合二为一而脱离三世轮回之苦,回归清净的本性。而后者的核心思想乃是利用
诸法缘起的理论,倡导无常,苦,无我等思想,通过正见断除错误的思想观念,认清事
实真相,再通过修习八正道断除贪嗔等习气,而得解脱。 
佛灭数百年后,奥义书的思想日益深入的渗透到佛教中,使佛教的思想逐渐的产生演变
。从部派佛教的三世实有说,到大乘佛教绝对唯一的真如法性,最后于公元五世纪后产
生的如来藏佛教描述一切众生本具清净自性,真常唯心的内容,使原始的佛教成为了佛
梵杂糅的产物,逐渐被奥义书的思想所同化。 
大乘佛教是公元前二世纪在古印度出现的新思想,...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字如其人的苦恼
☆─────────────────────────────────────☆
ACCCA (人之初,性本善) 于 (Sun Mar 11 21:45:39 2012, 美东) 提到:
我自三岁患上慢性关节炎,带来的问题之一是所有需要手指小关节灵活性的活儿我都做
不好,例如写字、针线活等。几十岁的人,写出的字比小学生的还难看。不要说间架结
构,就连基本的横平竖直都做不到。小时候语文考试的作文,我常常因为字迹不工整失
分。如果按照“字如其人”的标准,或者让笔迹学家依我的笔迹分析性格,我恐怕就一
无是处了。幸好电脑时代让我轻松不少,基本不用手写字了,大多时候只需要签名时动
下手。即便是小小的签名,对我也是不小的困扰。就算是签购物单据这件小事,我也能
明显感觉到,签名时内心的虚弱和自卑,虽然还不能上升到签名恐惧症的程度,但也去
之不远。我自己很相信字如其人的古训,正因为如此,我才深怕别人用同样的标准来衡
量我,特别是当彼此并不熟悉,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我希望能解决问题
,但首先需要清楚地面对问题。发帖在这里,是想请大家分析一下我问题的症结所在,
以及如何放下的意见。谢谢...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13
担负弘法利生的使命
——达真堪布宣讲于第十一届万盏法会(8月9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给大家讲讲弘法利生。
现在我们所投生的是贤劫。贤劫中会出现一千尊佛陀,在印度菩提树下示现成佛。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最后在印度菩提树下
示现成佛。
太子悉达多有一次出巡的时候,看到了很多生老病死的情景,于是生起了强烈的出
离心,在二十九岁的时候出家。他诞生的时候,看相大师告诉净饭王,这个孩子若是在
家,可以成为转轮王;若是出家,会成为佛陀。他没有继承王位,而是选择了出家,当
时只有二十九岁。出家后,他修习了六年的世间禅定,但是没有成就。最后,他来到了
菩提树下,在地上铺了一层吉祥草,在其上打坐入定。打坐前,他立下誓言:“乃至未
得无漏果,期间不解跏趺坐,此垫我身纵干枯,聚合皮骨纵分散,未得数劫难得果,身
于此垫不动摇”。
“乃至未得无漏果”:他求的是“无漏”的果位。“有漏皆苦”,都是痛苦的。他
求的是“无漏果”,是没有痛苦的解脱果位。
“期间不解跏趺坐”:在这座期间,我一定要获得...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4
禅修前行
我现在解说如何修习禅定。开始前,跪下来,双手合十置于心前,虔诚礼敬三
宝,口诵下文:
Arahaṃ sammā-sambuddho bhagavā:
Buddhaṃ bhagavantṃ abhivādemi
薄伽梵[7]是阿罗汉、正自觉者:
我顶礼佛陀、薄伽梵。(一拜)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Dhammaṃ namassāmi.
法由薄伽梵善说:
我崇敬法。(一拜)
Su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Saṅghaṃ namāmi.
薄伽梵的僧伽弟子行道正善:
我礼敬僧伽。(一拜)
以你的意、语、行表达对佛陀的敬意: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a.
礼敬薄伽梵、阿罗汉、正自觉者。 (三遍)
归依三宝:
Buddhaṃ saranaṃ gacchāmi.
Dhammă...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
中国台湾:宋泽莱
在中国、日本这些大乘佛教的流行区,阿含经一向被视为小乘经典加以忽略,
但自一八二○年后,欧洲诸国的学者开始重视阿含经,他们确认阿含经并非仅是小
乘经典,实则是释迦时代的原始教说,里头记载了当时佛教的客观环境、反应佛陀的人
本主义、生活经验、力求解脱的精神,
它是唯一不被过份神教化的佛教经典,也是活生生的佛陀的一幅实人的图像。
在日本,到了差不多十九世纪的末叶,留欧的学者接触到了南传的五部尼柯耶(南
传巴利语佛教经典),再对照北传中文“四阿含”,以及从十八世纪末叶百多年来欧人
从印度、中亚细亚的出土文物、手抄经,
由各方面进行研究,了解阿含是原始佛教的圣典,是佛陀最早的言行记录。这一套
原始的教义,将有助于了解往后佛教的发展情况。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可以从几方面来加以了解。
1.首先是佛陀思想的逐渐瓦解。在根本佛教时期,佛陀基于当时对抗乌云漫天的
印度形而上宗教学,提出了他的“无我论”“无常论”“涅盘寂静(解脱见解)”,来
遏止大我或梵我(Atman or Brahman)的奥义书论者的学说。
并且为了不使学生遗忘解脱之道不离人本经验,把他的教法限...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
这文章资料挺是丰富的,可惜虽然作者博学,但未得“无常变通”之妙意,每次对派别
的领会,一定要定型化。。然后,定型的哪有不碰棱角的?,所以,很自然的,他又走
向“对立化”。。从对立化中,你是不是反而更觉得他“博学了呢?。。
其实,根本不需要对立。。需要的,只是“否定式”“放下”。。
正好我刚讲到放下。。讲到修行,是“之”字型不断上升的。。
以”之”字为框架,你就能发现不同派别为什么都是beautiful的了。。这是因为,你
会发现,“之”字上升中的那些平台,那些中间过程,怎么都被不同的派别描述得那么
清楚呢?。。

由各方面进行研究,了解阿含是原始佛教的圣典,是佛陀最早的言行记录。这一套
原始的教义,将有助于了解往后佛教的发展情况。
原始佛教教义的沦亡,可以从几方面来加以了解。
1.首先是佛陀思想的逐渐瓦解。在根本佛教时期,佛陀基于当时对抗乌云漫天的
印度形而上宗教学,提出了他的“无我论”“无常论”“涅盘寂静(解脱见解)”,来
遏止大我或梵我(Atman or Brahman)的奥义书论者的学说。
并且为了不使学生遗忘解脱之道不离人本经验,把他的教法限定在眼耳鼻舌身(十
二入处)里头,再...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7
佛教鼓励器官捐赠吗?
有关器官捐赠的议题,是这些年来社会的热门话题。我们常看见许多热心人士,以及各
种宗教团体,不断地透过媒体,举办各式各样的说明活动,鼓励大家能够在生前勇敢签
下器官捐赠同意卡,以使我们有一天万一不幸脑死时,能把身上良好的器官或组织,以
无偿的方式捐赠给器官衰竭而急需移植的患者;让他们能够延续生命,改善未来的生活
品质,并且能够继续贡献社会。这种大爱的情操,和尊重生命的行为,实在是值得我们
深深地赞叹和敬佩。根据中华民国器官捐赠学会资料显示,近年来在行政院卫生署,以
及社会各相关公益团体的大力宣导下,器官捐赠的观念,已经渐渐为一般民众所接受,
签署器官捐赠卡的民众,已有数十万人之谱;然而每年仍然有许多原本适合作器官捐赠
之脑死伤患,被全身的土葬丶火葬,而留下数千位急需排队等候器官移植的病患。由这
种现象可以看出,国人对於器官捐赠之观念,仍然有待继续加强与宣导。
由以上中华民国器官捐赠学会的报导,可以看出来,这些年来由於热心人士和公益团体
不断地奔走与呼吁,虽然有许多人听过器官捐赠一词,但未必有机会深入了解其中的内
容。有些人虽然自愿签下了器官捐赠同意卡,但内心仍有许多...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18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佛说般舟三昧经(上)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加邻竹园中。与大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
诸天龙阿须轮诸夜叉迦楼罗甄陀罗摩睺勒等。无央数众。一切都在大会坐。是时颰
陀和菩萨。从坐起整衣服。长跪叉手白佛。愿欲有所问。听者今当问。佛言善哉。
恣汝所问。今当为汝说之。颰陀和问佛言。菩萨当行何等法得智慧。如巨海揽万流
。云何行。博达众智所闻悉解而不疑。云何行。自识宿命所从来生。云何行。得长
寿。云何行。常在大姓家生。父母兄弟宗亲知识无不爱敬。云何行。得端正颜好美
[礼*色]。云何得高才与众绝异。智慧通达无所不包。云何行。功立相满自致成佛威
神无量。成佛境界庄严国土。云何行。降魔怨。云何行。而得自在所愿不违。云何
行。得入总持门。云何行。得神足遍至诸佛土。云何行。得勇猛如师子无所畏。一
切魔不能动。云何行得佛圣性。诸经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云何行得自足离谀
谄。不着三处。云何行。得无挂碍持萨云若教不失佛意。云何行。得人信。云何行
。得八种声入万亿音。云何行。得具足相好。云何行。得彻听。云何行。得道眼睹
未然。云何行。得十力正真慧。云何行。心一等念十方诸佛悉现在前... 阅读全帖
P******A
发帖数: 126
19
发出离心 舍凡夫心
在《道次第》中,下士道的内容为念死、念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中士道的内
容主要是念人天善趣之苦。同样是念“苦”,在不同的修学阶段,所念内容却大相径庭
。下士道的修学,是以成就人天善果为目标,故念恶趣之苦,希求人天之乐。而中士道
的修学,是以发起出离心为目标,故进一步念人天之苦,因为人天亦非究竟之乐,仍在
有漏的三界之内。此外,还应该了解苦生起之因——集谛,即有情生命延续的原理及状
况。
我们要不断思维死亡之苦、恶道之苦,乃至人天之苦,思维烦恼和业给我们带来的痛苦
。这种观修,有助于我们生起真正的出离心。
说到出离,首先是出离环境。我们出家,就是对尘世生活的出离。但出离环境并非目的
,因为任何境界都没有实质。我们之所以要出离环境,是因为心对境界的贪著。所以,
出离环境是为了摆脱心对此产生的贪著,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出离凡夫心。
凡夫心也属于集的范畴。我们希望出离苦,首先应出离集。知苦,方能断集。所谓集,
就是烦恼、业力,就是生死相续。
业力,包括身口意三业。一般来说,似乎偏重于身业和语业,但意业却是根源。贪嗔痴
三毒,就属于意业的范畴。我们在贪的时候,就造下贪的意... 阅读全帖
f*******7
发帖数: 44
20
(一)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既是【好事给他人,坏事予自己。】舍
弃小我,完成大我。
(二)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
(三)修行就是要【养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的什么也不
知,一点妄想也无。
(四)我们修行,群居防口,独坐防心。
(五)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六)真正修道人,【举动行为管自己,行住坐卧不离家】。不要做镜子,专照人家,
不照自己。
(七)有所执著,就是人心。无所执著就是道心。
(八)欲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现在把自己当做死了一样,也就是不贪、不瞋、不痴。
(九)切记!不要一天到晚,想神通,想开悟,那是修道的绊脚石。
(十)我们在修道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争】,不争是不和任何人争长论短,争是争
非。
(十一)修道人就是不为自己讲道理,不狡辩,不谈是非。
(十二)修行更不要争权夺利,争做领袖,支配别人,在师父前求表现。
(十三)修道人住在一起要少讲话······修行人的秘诀,就是要少吃,为什么?
因为少吃少生欲念,少欲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
(十四)凡有所求,即是污染。
(十五)【一切是考验,看...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21
器官捐贈前必讀(人死神識並非馬上沒有)
如果您簽具了器官捐贈同意書, 務必詳讀此文, 做好準備,以免遺憾,
张正圜:佛教鼓励器官捐赠吗?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除了脑死病患本身有捐赠意愿外,还要取得两位捐赠者家属
书面同意,专业的医疗人员才能够进行器官的摘取和移植手术。因此,倘若在脑死发生
之前,人们能够对死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就能做好万全之交代和准备,让自己得以
坦然面对死亡的来临,并且欣然接受割取器官或组织之事实;则这种连色身器官也能布
施的大无畏精神,必定会使得我们的佛道进程得以快速地推进。相反地,如果人们生前
对如何是脑死丶死亡的定义是什麽丶死亡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因为听信他人不正确的
说法,而一知半解或一无所知的话,则不免在面对被割取器官,而感到极度疼痛时,生
起大瞋心而怨天尤人,乃至下堕恶道。以这样的善心善行却感生恶报,这岂不是最大的
冤枉吗?以上为大家介绍有关器官捐赠的概略内涵。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探讨,在器官捐赠中,极为重要的判断关键— 「脑死」。「脑死」
在医学上有着极为严谨的规定与判定流程,临床上的脑死是指人体生命的中枢——也就
是脑干,因为疾病或者外伤因素,导致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打麻醉针可笑吗?

有关器官捐赠的议题,是这些年来台湾社会的热门话题。我们常看见许多热心人士
,以及各种宗教团体,不断地透过媒体,举办各式各样的说明活动,鼓励大家能够在生
前勇敢签下器官捐赠同意卡,以使我们有一天万一不幸脑死时,能把身上良好的器官或
组织,以无偿的方式捐赠给器官衰竭而急需移植的患者;让他们能够延续生命,改善未
来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继续贡献社会。这种大爱的情操,和尊重生命的行为,实在是
值得我们深深地赞叹和敬佩。根据台湾器官捐赠学会数据显示,近年来在台湾行政院卫
生署,以及社会各相关公益团体的大力倡导下,器官捐赠的观念,已经渐渐为一般民众
所接受,签署器官捐赠卡的民众,已有数十万人之谱;然而每年仍然有许多原本适合作
器官捐赠之脑死伤员,被全身的土葬、火葬,而留下数千位急需排队等候器官移植的病
患。由这种现象可以看出,国人对于器官捐赠之观念,仍然有待继续加强与倡导。
由以上台湾器官捐赠学会的报导,可以看出来,这些年来由于热心人士和公益团体
不断地奔走与呼吁,虽然有许多人听过器官捐赠一词,但未必有机会深入了解其中的内
容。有些人虽然自愿签下了器官捐赠同意卡,但内心仍有许多的疑问...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那片神奇的土地

西藏,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壮丽的景色、神秘的气氛,吸
引了无数人前往朝圣,祈求些许心中的宁静。然而,当我们被雄伟的寺院、刻苦的喇嘛
、及虔诚的藏民——这些眼前景(表)象所感动而迷惑的同时,是否也能冷静的观察、
深细的透视:西藏密教的本质?鲜艳的花朵,或许长满了毒刺;精美的包装,却可能埋
伏著欺骗;五味令人口爽、五色令人目盲、五欲令人心发狂!伪装、诱惑,吸引力的结
局多半是:吞噬。何不让我们一起翻开西藏密宗不为人知的内页,追溯她的源头、深入
她的核心、认识她的真相,或许,您将发现:事实不是你我想像的那样!然后,从怅然
若失到恍然大悟,您将会说:原来………,竟然………?幸好………!
一、前言
当今流行于欧美与台湾的“西藏密教”,虽然自称为“秘密佛教”,而刻意与正统
的“显教”区分,无限的抬高自己在佛教中的地位,相对的贬低其他(汉传与南传)显
教佛法;但这样的说辞是全然的事实而可相信吗?或只是一家之言而有待于深入了解?
近半世纪以来,西藏地区由于政治遭遇、文化特色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引起全世界
的热切关注,又透过达赖喇嘛及其他法王、仁波切在全球各地以演讲、...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是善心?
论师从禅观经验,对善心的特性(心所)有详细分析。即使没有禅修的人,也可以参考观察自己。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节五∶十九遍一切美心心所(sobhanasàdhàraõa)
(1) Saddhà, (2) sati, (3) hiri, (4) ottappa§, (5) alobho, (6) adoso, (7) tatramajjhattatà, (8) kàyapassaddhi, (9) citta- passaddhi, (10) kàyalahutà, (11) cittalahutà, (12) kàyamudutà, (13) cittamudutà, (14) kàyakamma¤¤atà, (15) cittakamma¤¤atà, (16) kàyapàgu¤¤atà, (17) cittapàgu¤¤...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25
◎◎阿含经Gist1:
◎不离身心谈解脱.
◎18界=6根+6境+6识(一切法)
◎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眼根缘色尘而引生眼识.
◎根境相触时,应如实知,依正见处事而不染着,从中自我提升,自我
净化.
◎于诸法如实知,不贪味,不染着,则不为所惑而引生诸患.
◎不如实知味患离者,不出魔罗网.
◎贪嗔痴,懈怠,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若要止于至善,就必须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年轻人是一块宝,应掌握现在,以坚定不移的精进力去开发心中的
金矿.
◎由透彻观察所知境,而得正见.
◎当如实观五蕴无常,培育正知正见.
◎如实观无常,苦空,非我,趋向解脱.
◎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盘.
◎修无常想体悟苦,依苦修空,证无我.
◎启发厌离,趋向喜贪尽而心解脱.
◎依正见而如实引导他人趋向正道.
◎依正见启发正思惟,逐步断诸烦恼.
◎坏苦,苦苦,行苦/以正见如实化解之.
◎身苦不演化为心苦.
◎随顺觉,以智慧如实见,能离诸苦.
◎如实观味,患,离,不为财色诸欲所困.
◎于诸贪爱染着,能调伏,超越,断舍.
◎烦恼现行时,能如实观察,即能舍离.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真面目 节选
这是冯达庵的著作中的一段,给出佛教发展大概的轮廓。
------------------------------
第三节  小乘发展期
释尊在世,三乘一乘虽无所不谈,总以小乘摄机至众。当时学风一若小乘为
无上正法;习大乘者甚属希有。五种法藏,亦以小乘部之经律论三藏最为需要。
实践此中教法,全仗导师之力。佛将涅盘,诸比丘相率哀求留寿,职是之故。
然佛则付嘱摩诃迦叶继承领导之位,以其洞达佛教真面目;且"头陀"第一为
大众素所景仰,足资矜式也。
佛示灭时,诸比丘再三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如是语。我今所有无上
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此《涅盘经》卷二之言
也。头陀者,抖擞之义;谓振刷精神与烦恼奋斗也。必自刻苦始:衣粪扫衣;食
不过午;住在冢间,长坐不卧;以此为基,日常不觉其苦,庶能不被烦恼制伏云
尔。
佛教以一乘为正宗;三乘为预科。与一乘宗旨真实相应,即达佛教真面目。
习之精熟,能接十方如来法流转加持一切众生,使三乘学人皆得实证果位;否则
不足为三界导师。是故小乘领导之人,亦须先自明宗,乃有实力。灵山会上佛对
百万人天证明迦叶默...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发信人: tuziwang (a.k.a. 毛兔, 兔子, Kaiju),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2 18:22:46 2016, 美东)
发信人: fivestone (fivestone),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2 15:47:20 2016, 美东)
好问题
好像大家还在争论
佛陀教过由观禅的角度看 也一直教由四禅的角度看
看起来 如果可以 佛陀似乎还是希望大家由四禅下手
纯观禅派可能有点轻忽四禅 止于剎那定
但我认为 还是要修四禅
初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初禅
二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二禅 难 心一境性会退一些
三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三禅 难 心一境性会退一些
……..
若无法如此 可能 可能再辅以观禅 这样更快
杂阿含的意思 应该 可能是这样
这只是我的看法 不一定对 仅供参考而已
《杂阿含经》八六四经
世尊向诸比丘说:「若比丘若行...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发信人: tuziwang (a.k.a. 毛兔, 兔子, Kaiju),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2 18:22:46 2016, 美东)
发信人: fivestone (fivestone),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2 15:47:20 2016, 美东)
好问题
好像大家还在争论
佛陀教过由观禅的角度看 也一直教由四禅的角度看
看起来 如果可以 佛陀似乎还是希望大家由四禅下手
纯观禅派可能有点轻忽四禅 止于剎那定
但我认为 还是要修四禅
初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初禅
二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二禅 难 心一境性会退一些
三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三禅 难 心一境性会退一些
……..
若无法如此 可能 可能再辅以观禅 这样更快
杂阿含的意思 应该 可能是这样
这只是我的看法 不一定对 仅供参考而已
《杂阿含经》八六四经
世尊向诸比丘说:「若比丘若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首页 > 新闻 > 国际要闻 > 正文

http://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7/01/dog.jpeg

忠犬不舍已故主人 每天赴墓前守护

这只狗狗在主人去世后仍不离不舍,每天前往其墓前守护,情景令人动容。(
youtube视频截图)
2017年01月27日讯】《忠犬小八》的故事人们已是耳熟能详。土耳其近日也上演类似的
故事。一只狗狗在主人去世后仍不离不舍,每天前往其墓前守护,情景令人动容。
这只小狗名叫瑟苏尔(Cesur),它79岁的主人伊尔汗(Mehmet Ilhan)上周于医院病
逝。此前伊尔汗多年患病,导致身体... 阅读全帖
S***6
发帖数: 431
30
1:【伊斯坦布尔逃亡】 (爱伦坡奖得主约瑟夫卡农最新小说 / 时代杂志年度最佳小说
/ 蝉联纽约时报畅销书全球排行榜第一)
很奇怪,这部二战谍战小说让我想起的第一个词居然是卡萨布兰卡,大概谁也不会意识
到,土耳其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也会和诡谲多变的谍战牵扯上关系吧?趁着现在
Turkey和鹅毛正在恶拼的时候,看看这部小说也是很不错的一个应景之举。
纸版书Amazon链接:
http://www.amazon.com/dp/B018WMFDC2
2:【没什么放不下】 (索达吉堪布 说人生断舍离)
谁是索达吉堪布?是朝阳区的30万仁波切之一吗?非也!这可是位真正的修道人,著作
已有100多册。喜欢佛教的粉丝们可以留意一下,索达吉堪布写的这本心灵鸡汤也许正
好就可以给你解渴。其姐妹书【有什么舍不得: 索达吉堪布 说人生断舍离】也很热销。
纸版书Amazon链接:
http://www.amazon.com/dp/B018PPG5F0
姐妹篇:有什么舍不得: 索达吉堪布 说人生断舍离
http://www.amazon.com/dp/B018PP9DH2
3:【共同的底线】秦晖
最近秦晖教授...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1
索达吉堪布
问(10):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
密宗部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如印顺法师和圣严法师的著作中
,都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对密宗非常崇
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拜。事实上,我对这
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所说的那样,包含着
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教?它的一切法门,一切教
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何另外的思想?
答:首先必须指出一点,学术界的一些人对藏传佛教基本持否定态度,包括印顺法师和
圣严法师也在其相关著作中对密法提出非议,这种种看法、论点、著述乃至行为都是出
于对密法教义缺乏深层理解而致的错误甚至危险的言行。他们对密宗的轻率否定,不论
在教证还是理证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中,有这么
一段话:“《大日经》是密教理论的建设者,由《金刚顶经》开出的,即将此一理论付
诸于实际的生活。一切都成为‘即事而真',‘事事无碍'的结果,淫、...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2
索达吉堪布
问(10):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
密宗部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如印顺法师和圣严法师的著作中
,都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对密宗非常崇
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拜。事实上,我对这
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所说的那样,包含着
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教?它的一切法门,一切教
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何另外的思想?
答:首先必须指出一点,学术界的一些人对藏传佛教基本持否定态度,包括印顺法师和
圣严法师也在其相关著作中对密法提出非议,这种种看法、论点、著述乃至行为都是出
于对密法教义缺乏深层理解而致的错误甚至危险的言行。他们对密宗的轻率否定,不论
在教证还是理证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中,有这么
一段话:“《大日经》是密教理论的建设者,由《金刚顶经》开出的,即将此一理论付
诸于实际的生活。一切都成为‘即事而真',‘事事无碍'的结果,淫、...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33
大爱道般涅槃品第五十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毗舍离普会讲堂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大爱道游于毗舍离城高台寺中。与大比丘尼众五百人俱。皆是罗汉。诸漏已尽
。尔时。大爱道闻诸比丘说。如来不久当取灭度。不过三月。当在拘夷那竭娑罗双树
间。尔时。大爱道便作是念。我不堪任见如来取灭度。亦复不堪任见阿难取灭度。我
今宜可先取灭度
尔时。大爱道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大爱道前白佛言。我闻世
尊不久当取灭度。却后不过三月。在拘夷那竭娑罗双树间。我今不堪见世尊及阿难取
灭度也。唯愿世尊听我先取灭度。尔时。世尊默然可之
尔时。大爱道重白佛言。自今已后。唯愿世尊与诸比丘尼说戒
佛告之曰。我今听比丘尼。还与比丘尼说禁戒。如我本所施行禁戒。无令差错
尔时。大爱道前礼佛足。在佛前立。尔时。大爱道复白佛言。我今更不见如来颜色。
亦不见将来诸佛。不受胞胎。永处无为。今日违离圣颜。永更不睹
时大爱道绕佛七匝。亦复绕阿难七匝。尽绕诸比丘众。却退而去。还诸比丘尼众中。
告诸比丘尼曰。我今欲入无为涅槃界。所以然者。如来不久当取灭度。汝等各宜随所

尔时。差摩比丘尼.优钵色比丘尼.基利施比丘尼.舍
r****n
发帖数: 8253
34
以下经文直接指明涅槃是五蕴彻底灭尽并且不再相续,经文中的五受阴就是五蕴。
正法必备的一个特征:导向涅槃。
脱离五蕴灭尽的涅槃,就是舍下四圣谛的灭谛,非佛法。
===========================
杂阿含第61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复次彼色是无常、苦
、变易之法。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色受阴更不相续
、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云何受受阴?谓六受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
受阴。复次彼受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云何想受阴?谓六想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想,乃至意触生想,是名想受阴。复次彼
想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云何行受阴?谓六思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思,乃至意触生思,是名行受阴。复次彼
行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
a*******g
发帖数: 867
35
乾隆大藏经·小乘单译经·第0676部
佛本行集经卷第三十
成无上道品第三十三
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尔时菩萨。既已降伏一切魔怨。拔诸毒刺建立胜幢。坐金刚座已。灭一切诸世间内
诤斗之心。灭诤斗已。内外调伏。心清净行。为令一切世间众生作利益故。为令一切世
间众生得安乐故。为令一切诸恶众生发慈心故。为断一切诸恶众生结垢行故。自已灭除
睡眠缠盖。心得清净。光明现前。正念圆满。亦教众生。令断一切睡眠覆障。自已断除
一切调戏。得清净心。无有浊乱。亦教众生。令灭一切调戏之心。使得清净。自断一切
疑悔之心。离暗弊行。于诸善恶一切法中。无有疑滞。得清净心。
尔时菩萨。得断如是五种心已。烦恼渐薄。所以者何。此等五法。能为智慧。作覆
障故。能为智慧。作不佐助。遮于涅槃微妙善路。如是一切悉皆弃舍。离诸欲心及不善
法。分别内外。思惟观察。一心寂定。欲证喜乐入于初禅法中而行。
尔时菩萨。如是思惟。我今已证初增上心。现得安乐微妙之法心不放逸。应当正念
舍离聚落。依阿兰若所行法者。尽令得之。是时菩萨。欲舍一切诸分别观。清净内心。
一无分别。从三昧生欢喜乐已。证第二禅法中而行。
尔时菩萨。复如是念。我今已生此二增心
S**U
发帖数: 7025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性善与性恶 (转载)
杂阿含458经[正闻本721经/佛光本457经](界相应)(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因生欲想,非无因;有因生恚想、害想,非无因。
云何因生欲想?谓∶缘欲界也;缘欲界故,生欲想、欲欲、欲觉、欲热、欲求。愚
痴凡夫起欲求已,此众生起三处邪,谓∶身、口、心。如是,邪因缘故,现法苦住,有
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是名因缘生欲想。
云何因缘生恚想?……害想?谓∶害界也;缘害界生害想、害欲、害觉、害热、害
求,愚痴凡夫起害求已,此众生起三处邪,谓∶身、口、心。起三处邪因缘已,现法苦
住,有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是名因缘生害想。
诸比丘!若诸沙门、婆罗门如是安于生,生危嶮想,不求舍离,不觉,不吐,彼则
现法苦住,有苦、有碍、有恼、有热,身坏命终,生恶趣中。譬如∶城邑、聚落不远有
旷野,大火卒起,彼无有力能灭火者,当知彼诸野中众生悉被火害,如是,诸沙门、婆
罗门安于生,生危嶮想,身坏命终,生恶趣中。
诸比丘!有因生出要想,非无因。
云何有因生出要想?谓∶出要界;缘出要界生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觉、出要热、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7
杂阿含61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复次、彼色是无常、苦、变易之法,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盘。
云何受受阴?谓六受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受阴。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6/yinshun36-05.html
b*****f
发帖数: 341
38
赞你的总结,特别是最后一句话:佛教是讲随缘。
华严经上一位大菩萨的修学法门叫做:舍离一切攀缘心。
可见舍离一切攀缘心即成佛道;舍离一切攀缘心即是无上妙法。
G**W
发帖数: 1865
39
从事持达理持 即凡心是佛心
又此无相念佛法门虽名无相,仍非实相。以此念佛法舍离名相、声相、形相故,相对于
世俗之有相而施设此一无相念佛之名。
实相虽然无相,但无相不一定是实相;此中差别在于相对于有相而存在之无相,尚能以
世俗之认识而了知;譬如无相念佛之无相、灵知心之无相、无色界众生之无相、虚空之
无相等。而实相则非世俗认识所能了知,譬如真如、佛性、菩提、涅盘。
大乘佛教所谓实相,非仅无相一端而已。乃是空有不二,是即相离相,无相无不相;不
即空有二边,而亦不离空有二边,所谓中道。明心而不见性者,犹不能见此真实,何况
凡夫之意识思惟,孰能至此?无相念佛虽然无相,仍非实相,而此境界,自古至今,真
实有之。乃援引大宝积经卷四所载:「言无相者,所谓无身及身施设,无名无句亦无示
现。」故施设此无相念佛之名,以便弘扬念佛法门,利益末法时代之念佛人与修禅人。
此无相念佛法门虽已无相,犹是因地念佛。设使无相念佛法门已经修成,忆佛之念犹如
泉涌。法喜之觉受则因时日之俱增而渐渐习惯、淡薄、消失。若能继续无相念佛法门,
必于某一时节突然一念回光返照:「念佛者是谁?」或遇善知识冷冷一句:「念佛者是
谁?」当下直...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圆觉经 5: 弥勒菩萨
问:"世尊,如果诸位菩萨以及末世众生,想进入如来圆觉境界,要如何断除轮回根本
?轮回有几种?修佛觉悟有几等差别?觉悟后重回世间,应当设施几种教导方法以方便
度脱众生?"
答:"“善男子,一切众生从久远的过去以来,因为有种种恩爱贪欲,所以有生死轮回
。世界的一切种性的众生,不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都是因为淫欲而有性命。应当
知道生死轮回是以贪爱为其根本。由于有诸种欲求,更助长生发贪爱之性,由此就能令
生死相续。贪欲因爱念而生,生命因淫欲而有,众生贪爱生命,还是以欲求为根本。贪
爱欲求为因,贪爱生命为果。
“由于贪欲境界而生起违境和顺境。外境违背贪爱之心就会生起憎恶嫉妒,进而造作种
种恶业,所以就会投生到地狱、恶鬼道。知道贪欲应当厌恶,厌恶淫欲与贪爱的业道,
于是就舍弃恶业、乐于行善,便会投生在天上、人间。进而当众生知道贪爱是可厌恶时
,弃舍爱乐境界,但仍滋爱自身,于得到有为的增上善果。因未能逃离生死轮回,所以
不能成就圣道。因此众生如要逃脱生死,免于轮回,应当先断除贪欲和爱渴。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在世间,并不是以贪爱为根本,只是以慈悲心令众生舍离贪爱
,假借贪欲的行为因果而进入生死...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41
佛陀入灭将近百年时,发生了一件轰动教界的大事,东西两方的比丘,因对戒律的不同
诠释而引起严重诤执。为了整合僧众的知见,法与律的再整理势在必行,终于酝酿出第
二次结集。
 
第二次结集的地点选定毗舍离城,总共七百位比丘参与其事。引起诤议的戒律问题决议
从严处分(十事非法),并为《戒经》作了详尽的解说及附录僧伽规制的细节。这便是
所谓的《广律》。
 
法的方面,由于被认可而流传的佛法,在数量上已远远超过当初阿罗汉们结集的《契经
》,是以法的整编同样不容忽视。在毗舍离结集中,佛法从原来的《契经》大幅扩编为
《四阿含》:属于究竟义的《杂阿含》﹝南传称为相应部﹞、重于论议的《中阿含》
﹝中部﹞、解说世间法的《长阿含》﹝长部﹞、及依法数列增的《增一阿含》﹝增支部
﹞。 〈契经〉则与〈偈诵〉〈记说〉这两类佛灭初期便流传于僧团中的佛法,共同辑
入《杂阿含》﹝相应部﹞中。
 
所谓阿含,义为辗转传来。以佛灭已近百年,佛陀的亲传弟子皆不复在人世,不再有人
亲承佛陀教授、教诫,甚至也鲜有人仍是直接受教于诸大声闻圣众了,比丘们所闻所学
的佛法,皆由一代一代的僧众辗转传诵而来,故结...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42
请将功德无量的《般若摄颂》挂件送给有缘人
“您相信佛陀吗?”我微笑着对百货商店的收银老太太说。她看上去很和善。之前我向
她询问手提袋是否是真皮的,在交谈中她很理解佛教中不伤害动物的意思。像很多美国
人一样,她笑了笑:“有点吧。”对他们来讲,佛教遥远而又神圣,一般不排斥。我告
诉她我正通过网络在藏地最高的佛学院五明佛学院学习佛法。《般若摄颂》是非常殊胜
的佛教经典,谁接触到此经,或者佩戴,或者放在家中都有巨大的利益。会给众生带来
现世的好运,在临终时有此经在身旁,就绝不会堕地狱。我指给她看自己项上戴的《般
若摄颂》挂件。她现出很向往的表情,我说我可以送你一个。取出一个挂件递给她(我
包里总带着几个挂件,随时准备结缘出去)。美国人和我们一样,还是很怕堕地狱的。
老太太小心而好奇地接过法宝,仔细端详,法宝做工很庄严,令人一见即尊敬喜欢。她
像小女孩一样开心地笑了。再三道谢。很亲切地拥抱我。我再叮嘱她尊重此经,如放在
家里要放在洁净的高处。她连连答应。临走时她祝我度过愉快的一天,我祝她度过愉快
的一生。我对佛陀的金刚语和索达吉堪布的开示深信不疑,这位老太太将会得到现世和
...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3
藏密——不容置疑的纯正佛法
问(10):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
密宗部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如印顺法师和圣严法师的著作中
,都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对密宗非常崇
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拜。事实上,我对这
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所说的那样,包含着
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教?它的一切法门,一切教
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何另外的思想?
答:首先必须指出一点,学术界的一些人对藏传佛教基本持否定态度,包括印顺法师和
圣严法师也在其相关著作中对密法提出非议,这种种看法、论点、著述乃至行为都是出
于对密法教义缺乏深层理解而致的错误甚至危险的言行。他们对密宗的轻率否定,不论
在教证还是理证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中,有这么
一段话:“《大日经》是密教理论的建设者,由《金刚顶经》开出的,即将此一理论付
诸于实际的生活。一切都成为‘即事而真',‘事事无...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44
顶礼南师!师兄过谦。
我们学佛是学习佛的慈悲和智慧。以下是索达吉堪布的一篇开示,和师兄们共勉。
藏密——不容置疑的纯正佛法
问(10):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
密宗部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如印顺法师和圣严法师的著作中
,都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对密宗非常崇
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拜。事实上,我对这
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所说的那样,包含着
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教?它的一切法门,一切教
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何另外的思想?
答:首先必须指出一点,学术界的一些人对藏传佛教基本持否定态度,包括印顺法师和
圣严法师也在其相关著作中对密法提出非议,这种种看法、论点、著述乃至行为都是出
于对密法教义缺乏深层理解而致的错误甚至危险的言行。他们对密宗的轻率否定,不论
在教证还是理证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中,有这么
一段话:“《大日经》是密教理论...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45
索达吉堪布
问(10):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
密宗部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如印顺法师和圣严法师的著作中
,都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对密宗非常崇
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拜。事实上,我对这
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所说的那样,包含着
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教?它的一切法门,一切教
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何另外的思想?
答:首先必须指出一点,学术界的一些人对藏传佛教基本持否定态度,包括印顺法师和
圣严法师也在其相关著作中对密法提出非议,这种种看法、论点、著述乃至行为都是出
于对密法教义缺乏深层理解而致的错误甚至危险的言行。他们对密宗的轻率否定,不论
在教证还是理证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中,有这么
一段话:“《大日经》是密教理论的建设者,由《金刚顶经》开出的,即将此一理论付
诸于实际的生活。一切都成为‘即事而真',‘事事无碍'的结果,淫、...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苦行对成佛有帮助吗?
有人问说:“修苦行对成佛有帮助吗 ?”
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得先要明白“苦行”的定义。什么是苦行?一般人的认知就
是:“空乏其身,行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因为这样,所以都以为要自苦其
身才叫作苦行。举例而言,有人就是坚持说,一定要盘起腿来练腿功,腿明明都已经很
痛了,腰也明明都已经很酸了,但是却努力的撑下去。那你看这样痛不痛苦?真的是苦
行啊!可是那是叫“让自己痛苦的行为”。但是,我的意思不是说学佛的过程中不需要
练习盘腿,而是说那样的行为跟心态却不是佛法中真正的苦行。同样的道理,也有人很
精进的拜忏或者是朝山,真的也是腰酸背痛、筋疲力尽!但那同样还是在外相上著眼,
还不能算是佛法中真正的苦行。乃至于有人听说吃苦才能了苦,所以就努力的去找一些
苦行,而真的也是无怨无悔去作。但是问题是:所谓的“了苦”,是说了结过去生所造
会让今世受苦的因。譬如说,过去生欠了别人的钱,也许今世就感应到说要付出一笔开
销,因此就很辛苦的来赚钱,那这一笔该支付的开销支付了,说这样就过去所造的苦因
就了结了。又譬如说,过去生也许伤害了别人,今世在因缘和合之下,所以也受到某一
种状况下的某一种伤害,因而也...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4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 救赎观
【正文三:救赎观比较】
下面就来说说基督教用何方法救人离罪。以及佛教用何方法使人脱离无明、业力及轮回
之苦。
基督教的除罪法
基督教的除罪法,分两部分同时进行。一、人必须先有悔改的心愿。二、相信耶稣救人
的能力。
先从第一方面说:一个人如想脱恶,与上帝和好,必须先悔改重生。耶稣说:「人若不
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约三3)悔改重生即是离开罪恶,这在心理与行动上有三
个过程。
1. 人必须先有罪恶的感觉,承认犯了罪。大卫在犯了杀、淫两大罪后,心中极为痛苦
不堪,他在诗篇第五十一篇 3、4 节中,坦白承认说:「我知道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
向你犯罪,唯独得罪了你……。」人在犯罪后,如反而竭力否认,那便踏不进悔改之门
了。
2. 认罪后接着为罪忧,生出忧伤的心来。大卫为所犯罪恶痛哭流涕,不能自已。他悲
哀地呼吁上帝:「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五一17)人在犯罪后,若
反而大喜乐,以为已达到了目的,那就无法重见上帝了。
3. 必须再进一步,热切羡慕由罪中得释放。大卫紧接着哀求上帝:「求你洗涤我,我
就比雪更白……求你涂抹我的一切罪孽。上帝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
...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苦与厌离
☆─────────────────────────────────────☆
pattern (放手 ) 于 (Sat Jan 24 13:19:02 2009) 提到:
杂阿含中有两千多处讲到”苦” 近300处说”厌离”
runsun waichi 两大有名id都不表赞成
可学而不思(修)则罔 思(修)而不学则殆
虽然有死读书的嫌疑 我还是把一部分经文po一下 以昭公信
佛法中何谓”正观”?
大正藏杂阿含 第1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
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
。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正藏杂阿含 第9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
者。
t********e
发帖数: 48
49
尔时,佛告无边庄严菩萨言:“我当说彼陀罗尼门理趣差别智慧善巧,令诸菩萨得陀
罗尼善巧方便。由证此故,当能了知随法秘密善巧理趣。云何了知?无边庄严,于眼所
见色陀罗尼,乃至意所知法陀罗尼门。无边庄严,云何六内诸法所取外法陀罗尼门?
“无边庄严,若诸菩萨眼见色已,而由不可映夺智力,及念善巧不迷忘故,了知遍
持色是无常、生灭不住、皆尽离灭。由此复能于内眼界,而不执著我及非我,善巧安住
眼处清净。于色攀缘不摄受故,而能清净陀罗尼门,善能观见尽厌离灭则无戏论。由不
戏论总持善巧,住无妄念无有积集,所行道中而能舍离眼与眼识及所知法,无有分别。
由如实见得清净故,亦能随念诸法如幻。于能所识,清净善巧得总持时,善能摄取不共
世间广大智蕴。如是略说,乃至意所知法陀罗尼门。菩萨以意了知法已,而由不可映夺
智力,及念善巧不迷忘故,而能总持诸法无常、生灭不住、尽厌离灭。于内意处安住总
持,亦不执著我及非我。善于内住意识地者,随能妙观总持善巧,次善安住意处清净,
于外法处不摄受故,能得清净陀罗尼门。由内外法及余结使不相应故,能随观见尽厌离
灭不作戏论。由不戏论总持善巧,住无妄念无有积集,趣行之道而能舍离。意及意
h********7
发帖数: 54
50
金刚乘
金刚乘
在末法时期遇到佛法很难,遇到金刚乘的教法就更难,因为金刚乘的教法只在普严
劫先生王佛、贤劫释迦牟尼佛、华严劫文殊师利佛的圣教中才出现。
莲花生大士是密宗的祖师,他从印度将金刚乘的教法完整地带入藏地。莲师之前也
有密宗大师进藏,但是因为各种违缘都没能广弘密法。莲师以其不可思议的神通降伏了
当时藏地的邪魔外道,但最重要的是他具有无所畏惧的慈悲之心,面对被业力牵引的众
生愈硬愈强,毫无退却,所以他被尊为邬金第二佛。
金刚乘被称为速疾解脱之道,具有众多积累资粮的方便,不需要按显宗经典所说的
经三大阿僧祇劫,或肝脑涂地等极大苦行即能证果。这对于生在末法时期,缺少耐心又
脆弱的我们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
社会上对密法有很多误解,比如学密法的可以肆无忌惮地喝酒、行淫、杀生等等。
事实上,密法的行持与修行人的证悟境界、修法的场合等密切相关,只有达到境界才能
做相应的行为,否则会造下严重恶业,果报惨烈。西藏有句老话:普通人不能做瑜珈士
的行为,瑜伽士不能做大成就者的行为。
学习密宗需要以显宗为基础。藏传佛教中是显密共修,许多显宗的修法,都会拿出
专门的时间进行修持。显密共修对修行人来说是...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