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发帖数: 43 | 1 没错,二舍左前方是荷塘,右前方是球场。最老的澡堂应该在二舍的右后角,冬天下午
去上课时,总能看到一些mm在门口澡堂排队(闲聊,打毛衣等)。初见时,大吃几惊,离
澡堂开门还有好几个小时呢。 |
|
l****i 发帖数: 149 | 2 很久没有来这里,今天偶然一来,发现多了好些大牛啊,不多说了,以越会友,贴一个手头上现有的以前和朋友一起唱的惜别离。
luomei: 惜别离,惜别离。无限情丝弦中寄。弦声淙淙如流水,怨郎此去无归期
lvlin: 惜别离,惜别离,无限情丝弦中寄。弦声习习如秋风,仲卿难舍我爱妻。 |
|
l****i 发帖数: 149 | 3 很久没有来这里,今天偶然一来,发现多了好些大牛啊,不多说了,以越会友,贴一个手头上现有的以前和朋友一起唱的惜别离。
luomei: 惜别离,惜别离。无限情丝弦中寄。弦声淙淙如流水,怨郎此去无归期
lvlin: 惜别离,惜别离,无限情丝弦中寄。弦声习习如秋风,仲卿难舍我爱妻。 |
|
j********p 发帖数: 9680 | 4 杜车别 由满清禁毁书籍的丰功伟绩说开去
新浪历史论坛
作者:杜车别
最近看谢国桢著《明末清初的学风》,里面摘引清王芑孙《洴澼百金方》序中的
一段话,觉得有点意思,摘录出来让大家一起看看
“自朝廷开四库全书馆,天下秘书稍稍出见,而书禁亦严,告讦频起,士民葸慎
,凡天文地理言兵言数之书,有一于家惟恐召祸,无问禁与不禁,往往拉杂烧之。比岁
兵兴东南海隅,忧患日出,士大夫习享承平,仓皇迷闷,欲访寻曩碟以为前事之师,而
书之有者无几。呜呼!……”
我常听见有人为清朝文化专制辩护说,前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有文化大革
命,所以满清也并不特别值得谴责,甚至无足道。其实这是不确的。
第一,从维持的时间来说,满清的文字狱,对文化严厉摧残百年有余,这一
点,无论焚书坑儒还是文革都不能与之相比,一长一短,后果便有本质的区别。
第二,从压制的规模广度程度上说,也有差异。
记得鲁迅曾经在《华德焚书异同论》中为秦始皇叫过屈,说秦始皇虽然烧书
,但技术科学方面的书籍是保留的,而且也有容纳博采别国思想的气量,所针对的仅仅
是一披泥古不化的儒生和骗人的方士而已,所以和德国纳粹的焚书是有本质区别。
至于文革,把某某书批判成...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5 第一章/佛法有什么好处?
【一】佛法会让我快乐吗?
快乐,是形容所有人类共同目标的一个概略名词。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快乐,然而「
快乐」的意义以及如何去达到它,却是众说纷纭。
全世界数十亿的人们都深信,快乐仰赖于自己拥有多少物质财富,他们梦想要过着一如
好莱坞红人、名流般的日子,以及所有搭配其身份的派头,例如坐落于比佛利山的大豪
宅,或使用工业用的烘干机来烘干一条手帕。然而,在真实的状况中,只有一小部分的
寻梦者能将自己挤进洛杉矶。而且,就算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类似的理想场所,若是上
亿的人都过着这种奢华浪费的生活,光是对生态所造成的后果,就会是一场浩劫。届时
不仅是这些寻梦者,连同地球上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再享有片刻的快乐了。
我有个澳洲学生道格拉斯(Douglas),他代表了另外一种版本的「快乐」。道格拉斯
靠着政府的失业求助福利维生而毫无感激,「出离心」与「厌离轮回」是他避免工作的
藉口。虽然他算是个佛弟子,但是深植的怠惰心以及缺乏个人的责任感,造成他纵然拥
有很多空闲时间,他也不修行。像这样不必工作,又靠着别人的善意过日子,似乎带给
他某种喜乐的感觉。但是像道格拉斯这种人的问题,在...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6
杂阿含292经(因缘相应/杂因诵/修多罗)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2.htm
则说,无明退去时,
接着说,感受身体终了、生命终了的感受。
(但那应该不是十二因缘的”受”吧?)
“「善哉!善哉!比丘!我亦如是说,汝亦知此:于彼彼法起,彼彼法生;彼彼法灭,
彼彼法灭止、清凉、息、没。
若多闻圣弟子无明离欲而生明,身分齐受所觉,身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若寿分齐
受所觉,寿分齐受所觉时如实知;身坏时寿命欲尽,于此诸受一切所觉,灭尽无余。”
相应部12相应51经/审虑经(因缘相应/因缘篇/修多罗)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2.htm
则说,无明退去时,
接着说,会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但也相应于你说的,明触,还会有”受”。
无明退去时
“如果他感受乐受,他了知:『它是无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执的。』他了知
:『它是不被欢喜的。』
如果他感受苦受,他了知:『它是无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执的。』他了
知:『它是不被欢喜的。』
如果他感受不苦不乐受,他了知:『它是无常的。』他了知:『它是不...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7 阿含经中数十处提到空与苦的并列,离苦、离空才是涅磐。
参考经文:
第1经 “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
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第104经“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
我.非我所。于此五受阴不着.不受.不受故不着。不着故自觉涅盘。”
第335经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
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
.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
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
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第867经 “而于色.受.想.行.识法思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
非我。于此等法心生厌离.怖畏.防护。厌离.防护已。于甘露法界以自饶益。此则寂
静。此则胜妙。所谓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盘” |
|
f*******e 发帖数: 5594 | 8 有一次,有一位赤马天子,来到佛陀所居住的只树给孤独园。这时正值下半夜,天色黑
暗。但向赤马天子望去,却见他全身泛着美妙的光晕,容颜亦非常的绝妙,好像整个只
树给孤独园都被照亮了一样。
赤马天子参见佛陀以后,就在一旁坐下。他对佛陀说“世尊,是否有一种方法,能够跨
越我们这个世界的边界,达到到一个不生.不老.不死的地方呢?”
佛陀说“绝不可能有这样一种方法,跨越世界的边界,达到一个不生.不老.不死的地
方。”
赤马天子马上对佛陀赞叹道,“世尊,这种说法真是太奇妙了。我也非常赞同这样的说
法,没有可能跨越世界的边界,达到一个不生.不老.不死的地方。”
“为什么我会知道这个呢?”,赤马天子接着说道,“世尊,我曾经回忆自己的宿世机
缘,我以前的名字叫赤马,在通过修炼一种外道的法术后,习得了神行千里的本领。我
能在一瞬间,就登上须弥山的山巅,然后从山顶上,足跨东海,越于西海。那时,我就
想,既然我有这样的神行本领,何不去找寻一下世界的边界在哪里呢?有了这样的想法
以后,我就开始实施了。除了正常的饮食作息之外,我甚至减少了睡眠的时间,这样一
直奋力神行向前,坚持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最后终于老死掉了。...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9 如果把对涅磐、厌离的执着也等同于其他的执着,那么确实是会有障碍的。但这个我前
面也说了是语言本身的障碍,这个等同于那个自我否定的悖论。涅磐是从世间的一切当
中出离,只有这样一个反向的定义,并不是有建立了另外一个什么正面的、具体的形象
,去追求。从实修的角度,也就是放下世间的一切,对其中任何造成心所牵挂的事物的
舍离。当你提到“之外”,alien,非,或者道的时候,如果只是等同于对世间的否定,
那么是对的,但如果把这个之外、非、道等具体化,那就错了。
1. 佛陀关于轮回的含义是很明确的,就是绕柱而转。一根骨头可以成为一只狗的轮回中
心,一个美好的愿望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轮回中心;对于一个修炼者,追求某种境界的喜
乐,也会成为他的轮回中心。这不同轮回,虽然形式可以各不相同,但本质是一样的。
轮回、业力是一切造作的根源,这样的造作不管是在任何层次上的,都一样。这也是我
前面提到的佛法的第二个重要的智慧的原因,我们因为在其中一层的染着,而知道在另
外层次当中的染着,厌离是彻底的解脱方法。
2. 你如果把大智慧当作有形象、有内容、有过程的一种东西的话,这个恐怕就是你轮回
的中心。
3. 十二因缘是轮...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10 如果把对涅磐、厌离的执着也等同于其他的执着,那么确实是会有障碍的。但这个我前
面也说了是语言本身的障碍,这个等同于那个自我否定的悖论。涅磐是从世间的一切当
中出离,只有这样一个反向的定义,并不是有建立了另外一个什么正面的、具体的形象
,去追求。从实修的角度,也就是放下世间的一切,对其中任何造成心所牵挂的事物的
舍离。当你提到“之外”,alien,非,或者道的时候,如果只是等同于对世间的否定,
那么是对的,但如果把这个之外、非、道等具体化,那就错了。
1. 佛陀关于轮回的含义是很明确的,就是绕柱而转。一根骨头可以成为一只狗的轮回中
心,一个美好的愿望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轮回中心;对于一个修炼者,追求某种境界的喜
乐,也会成为他的轮回中心。这不同轮回,虽然形式可以各不相同,但本质是一样的。
轮回、业力是一切造作的根源,这样的造作不管是在任何层次上的,都一样。这也是我
前面提到的佛法的第二个重要的智慧的原因,我们因为在其中一层的染着,而知道在另
外层次当中的染着,厌离是彻底的解脱方法。
2. 你如果把大智慧当作有形象、有内容、有过程的一种东西的话,这个恐怕就是你轮回
的中心。
3. 十二因缘是轮...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7852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发信人: BadLuck2012 (末日倒霉蛋), 信区: Family
标 题: 紧急求助:出轨危机 - 离,合,快意恩仇?
关键字: 出轨,危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9 14:17:15 2013, 美东)
婚姻背景:自由恋爱,男博女硕,IQ 相当,外貌匹配。恋爱浪漫,自不必说;婚姻美
满,自以为是。 婚龄15载,育有2孩,10岁7岁,皆聪明可爱。朋友评价,一个美好的
家庭。
事件回放:妻出轨,属办公室恋情。夫知真情之时,如晴天霹雳。夫痛苦,为挚爱所欺
骗;夫纠结;为多年之感情。为家庭完整之大计,夫委曲求全,提和婚条件:郑重道歉
,不接触贱男,包括辞职。(另:贱男有家有孩;贱男之妻尚不知情。)
当下情形:妻曾勉强道歉(但算不上诚挚);曝光后妻曾电话/邮件联系过几次贱男;
妻已回原办公室上班(能与贱男朝夕相见),但誓言不与贱男来往。夫伤痛复发,决计
离婚;妻示好,不肯离(拖计?)。
痛苦纠结:离:孩子遭殃,夫不舍多年夫妻感情。合:妻欺人太甚,所有痛苦后果让丈
夫独挑。 快意恩仇: 告知单位,贱男之妻。
紧急... 阅读全帖 |
|
f**********r 发帖数: 18251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发信人: BadLuck2012 (末日倒霉蛋), 信区: Family
标 题: 紧急求助:出轨危机 - 离,合,快意恩仇?
关键字: 出轨,危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9 14:17:15 2013, 美东)
婚姻背景:自由恋爱,男博女硕,IQ 相当,外貌匹配。恋爱浪漫,自不必说;婚姻美
满,自以为是。 婚龄15载,育有2孩,10岁7岁,皆聪明可爱。朋友评价,一个美好的
家庭。
事件回放:妻出轨,属办公室恋情。夫知真情之时,如晴天霹雳。夫痛苦,为挚爱所欺
骗;夫纠结;为多年之感情。为家庭完整之大计,夫委曲求全,提和婚条件:郑重道歉
,不接触贱男,包括辞职。(另:贱男有家有孩;贱男之妻尚不知情。)
当下情形:妻曾勉强道歉(但算不上诚挚);曝光后妻曾电话/邮件联系过几次贱男;
妻已回原办公室上班(能与贱男朝夕相见),但誓言不与贱男来往。夫伤痛复发,决计
离婚;妻示好,不肯离(拖计?)。
痛苦纠结:离:孩子遭殃,夫不舍多年夫妻感情。合:妻欺人太甚,所有痛苦后果让丈
夫独挑。 快意恩仇: 告知单位,贱男之妻。
紧急...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3821 | 13 第一疑
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
。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
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界
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
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
识,不肯信用。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
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
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
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
。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如是未
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
又论云,譬如婴儿不得离母,若也离母,或堕坑井渴乳而死。又如鸟子翅 |
|
b*****l 发帖数: 3821 | 14 生在末法时代,如果有是利根的信心,
利根利到有信心一世到达不退转地,那真的值得赞叹。
利到这种程度,是可以不需要净土的。
如果利根没那么利,那么选择还是很明显的。
如果利根的定义不仅仅是 一世就到不退转地 这样的极高标准的话,
那么净土三根普被,也适合利根人是没错的。
净土十疑论 第一疑
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
。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
心凡夫。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
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界
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
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
识,不肯信用。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
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
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
又智度论... 阅读全帖 |
|
p*******r 发帖数: 4048 | 15 对苦的作用,我还是有疑惑。
必然, 仔细观察缘起,必然会体会世间的无常,苦。但是否就一定会求速速出离,倒
不一定。因为这种苦有了禅定和观,并不是那种无可忍受的苦。
避苦固然是人的本性,但求知也许也是人的本性?
我现在倾向认为小乘求出离,所以要很努力培养这种苦感。
大乘说的不求迅速出离,而是在世间仔细观察缘的运行规律,应该也是可行的。
大乘现在末流不仔细研究十二因缘,绝对是邪路。
小乘非要说只有速出离一条路,可能也有点偏激。 |
|
z**n 发帖数: 22303 | 16 藏传佛教的思想与现实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演讲
『 2011年3月17日晚上』
各位老师、同学们:
晚上好!很高兴利用今天这个时间,跟中国人民大学宗教研究所的个别老师和
学生,一起探讨“藏传佛教的思想与现实生活”。
一、藏传佛教的生活观
所谓的藏传佛教,是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从印度传入藏地之后,在雪域高原形成
的一个佛教支系。对整个藏地来说,藏传佛教是藏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已融入了哲学、
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宗教学、医学、生命学等每一个领域,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
缺少的一部分,就相当于西汉至清朝之间汉地的儒教思想一样。
前段时间,我跟藏地及其附近比较有名的几所大学——四川西南民族学院、甘
肃西北民族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民族大学的350多位大学生和个
别老师,开了一些佛教研讨会,用了七天时间深入探讨佛教的有关思想,以及当代人们
极其关心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欣慰地了解到,尽管当今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但
藏地好多大学生跟汉地的大学生相比,仍然有着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从人生观来看,99%的藏地大学生都有“善有善报... 阅读全帖 |
|
i********7 发帖数: 808 | 17 若从阿育王支持认认同「五事异法」的优波离系
毗舍离僧团,也支持「部份认同五事」的优波离系优
禅尼僧团目犍连子帝须出面召集「结集」来看,阿育
王留下的『石刻碑文』中,阿育王「禁止僧团分裂」
的敕令,实质上的目的应当是「针对阿难系僧团反对
优波离系僧团的主张,而发出的警告」。
见阿育王
『石柱法敕』的憍赏弥(Kosambī)法敕
35
,『小石
柱法敕』的桑琦(Sāñchī)法敕
36
、沙如那陀法敕
37
(Sārnāth,古昔之鹿野苑),明令「不得破僧」及呼
吁「僧团和合」的敕令。
憍 赏 弥 法 敕 :「天 爱 于 憍 赏 弥 敕 令 于 诸 大
官。……命和合……于僧伽中不应容此。……比丘或
比丘尼而破僧 者,皆令着白衣,此不得 住精舍之
处。」
桑琦法敕:「虽任何人亦(不得)破僧。若比丘
或 比丘尼而破僧 者,皆令着 白衣,不得 住精舍之
处。……天爱如是昭。」
沙如那陀法敕:「(不得)破……比丘及比丘尼
之僧伽,(朕之)诸王子(乃至)曾孙……以此令和
合……。比丘或比丘尼而破僧伽者,皆令着白衣,不
得住此精舍之处。……不论如何,朕所希望和合于
一,令僧之久住。」
但是...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18 八大人觉经略解
http://www.baus-ebs.org/sutra/jan-read/010/008/008-6.htm
西土圣贤集 后汉沙门安世高译
明 蕅益释智旭解
----------------------------------------------------------------------------
----
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今初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不论在家出家。但是归依于佛。即为佛之弟子。既为佛子。即应恒修此八种觉。言常于
昼夜者。明其功无间断。言至心者。明其亲切真诚。言诵念者。明其文义湻熟。记忆不
忘也。八大人觉。释现结叹文中。
二别明即为八。初无常无我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
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此入道之初门。破我法执之前陈也。先观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如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等。则于依报无可贪著。次以四大观身。地水火风互相陵害。故有四百四病之苦。各无
实性故。究竟皆空。次以四阴观心所谓受想行识。并此色身。共名五阴。于中实无我及
我所。但是...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9 宋丹丹旧照
宋丹丹旧照
宋丹丹旧照
曾几何时,宋丹丹这个名字和赵本山一样,是春晚小品的代名词,她一直是春晚上爱搞笑的东北老太,或是电视剧里的家庭妇女……近些年,她还是微博上那个敢说敢言善于感慨的明星,讽刺潘石屹,大骂前夫,大声叫累,还透露了不少“私事”、“私情绪”———去年12月,她发微博说,当了一辈子老师的妈妈患了脑梗,半身瘫痪;前不久她又爆料,助理弄丢了她的身份证和信用卡,她甚至公布了地址,请小偷归还身份证。从荧屏到微博,宋丹丹让大家越来越好奇,幽默坦荡的她,内心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虽然宋丹丹铁定会缺席央视马年春晚,但在深圳卫视将于2月1日大年初二19:30于全国首播的轻喜剧《美丽的契约》里,她将和儿子巴图等一同亮相。日前,宋丹丹在深圳接受南方都市报独家专访,聊起央视春晚、聊起微博、聊起和冯小刚的合作。她说:“我很诚实地活着,这是我一生最大的收获。”
跟丹丹学名词解释
封腿
例句:他们说我的腿好看,但也要适合年龄,明年1月1日我就彻底~。
南方都市报:《美丽的契约》里你演“花美丽”,走的就是美丽路线吧?
宋丹丹:我还没看这剧,只看了一点点片花,看得我毛骨悚然……太难看了我!真的。镜...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0 王思聪爆“大S遭家暴”新闻以来,连同她的好姐妹小S、同行刘涛、车晓等一串嫁入伪豪门踩“坑”里,坑了自己的女星往事又被翻出。但接下来两三天,大S宽容回应“没关系”,汪小菲再晒出一家三口的温馨合照破家暴传言的举动,又让人想起刘涛的长微博、小S专注为丈夫收拾烂摊子的贤妻事迹暖人心。网友评点:“坑不怕掉,就看你怎么优雅站起来。”
踩进“坑”怎么办?
刘涛长微博告诉你“贤妻炼成史”
从广东走出的女星刘涛曾经还是《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一朵花。2006年前后,她往北京发展,并邂逅当时的“京城四少”之一王珂。2008年,刘涛与王珂结婚并生下一儿一女,豪门媳妇令人艳羡。但2013年2月26日,她发布的一个长微博自述了个人的“贤妻炼成史”,爆出了这段婚姻幕后不为人知的难堪。王珂生意失败,她陪同失意的男人风雨同舟地熬过了落差巨大的生活难关,甚至重出娱乐圈拍戏维持家计。
在去年的芒果台旅游节目《花儿与少年》中,刘涛在旅途中表现出的理家能力和高超情商再次为她曾经遭遇过的困难做了注脚,网友点评:“如果没有经历过复杂且严峻的生活挑战,她不可能被锻炼得如此全能!”风雨过后,刘涛和破产王珂之间的感情看来更加深厚,而刘涛...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21 王思聪爆“大S遭家暴”新闻以来,连同她的好姐妹小S、同行刘涛、车晓等一串嫁入伪豪门踩“坑”里,坑了自己的女星往事又被翻出。但接下来两三天,大S宽容回应“没关系”,汪小菲再晒出一家三口的温馨合照破家暴传言的举动,又让人想起刘涛的长微博、小S专注为丈夫收拾烂摊子的贤妻事迹暖人心。网友评点:“坑不怕掉,就看你怎么优雅站起来。”
踩进“坑”怎么办?
刘涛长微博告诉你“贤妻炼成史”
从广东走出的女星刘涛曾经还是《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一朵花。2006年前后,她往北京发展,并邂逅当时的“京城四少”之一王珂。2008年,刘涛与王珂结婚并生下一儿一女,豪门媳妇令人艳羡。但2013年2月26日,她发布的一个长微博自述了个人的“贤妻炼成史”,爆出了这段婚姻幕后不为人知的难堪。王珂生意失败,她陪同失意的男人风雨同舟地熬过了落差巨大的生活难关,甚至重出娱乐圈拍戏维持家计。
在去年的芒果台旅游节目《花儿与少年》中,刘涛在旅途中表现出的理家能力和高超情商再次为她曾经遭遇过的困难做了注脚,网友点评:“如果没有经历过复杂且严峻的生活挑战,她不可能被锻炼得如此全能!”风雨过后,刘涛和破产王珂之间的感情看来更加深厚,而刘涛... 阅读全帖 |
|
B*********2 发帖数: 1 | 22 婚姻背景:自由恋爱,男博女硕,IQ 相当,外貌匹配。恋爱浪漫,自不必说;婚姻美
满,自以为是。 婚龄15载,育有2孩,10岁7岁,皆聪明可爱。朋友评价,一个美好的
家庭。
事件回放:妻出轨,属办公室恋情。夫知真情之时,如晴天霹雳。夫痛苦,为挚爱所欺
骗;夫纠结;为多年之感情。为家庭完整之大计,夫委曲求全,提和婚条件:郑重道歉
,不接触贱男,包括辞职。(另:贱男有家有孩;贱男之妻尚不知情。)
当下情形:妻曾勉强道歉(但算不上诚挚);曝光后妻曾电话/邮件联系过几次贱男;
妻已回原办公室上班(能与贱男朝夕相见),但誓言不与贱男来往。夫伤痛复发,决计
离婚;妻示好,不肯离(拖计?)。
痛苦纠结:离:孩子遭殃,夫不舍多年夫妻感情。合:妻欺人太甚,所有痛苦后果让丈
夫独挑。 快意恩仇: 告知单位,贱男之妻。
紧急求助:医生不能给自己治病,请道上高手指点一二。本人尚在痛苦之中,请网友们
同情勿嘲笑。 |
|
发帖数: 1 | 23 知名作家琼瑶,3月12日发表了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信,透露她近来看到一篇名为《
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的文章,有感而发想到身后事,认为万一到了该离开之际,希望
不会因为后辈的不舍,而让自己的躯壳被勉强留住而受折磨,也借此叮咛儿子儿媳别被
生死的迷思给困惑住。(相关报道见A18版)
“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
生命若能达到这种境界,夫复何求?读了这封信的人,一定会被琼瑶这种“珍惜生命,
尊重死亡”的态度所感动。随着这篇长文在网上热传,“安乐死”或“尊严死”的话题
再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种“美好告别”离我们有多远?安乐死离我们很“近”,从1994年始,中国人代
会提案组每年都会收到安乐死立法的提案,今年提出这项建议的是中国人大代表、温州
医科大学原校长瞿佳。但同时,安乐死真的很遥远,官方文件中除了司法部公证司于
1986年作出的《关于不宜办理“安乐死”公证事项的复函》外,我国尚未针对安乐死进
行立法。
因涉及法律、医学、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安乐死是一个古老复杂的问题。全球
共性的争议在于,人是否有“死的权利”、病人要求安乐死的真实意愿如...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24 不二之“二”与一异之“异”(差别)含义相重迭,意为对立、矛盾、截然不同。不二
,亦作“无二”,略有两层意义:首先,从世俗谛看,据缘起法则“凡有对法不相舍离
”的规律,矛盾、对立的双方并非只是水火不容的敌对关系,而是互相关联、互相依存
、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次,从真谛看,矛盾、对立的双方体性是一,在其深层或就其
终极本质而言,本无矛盾对立,本无差别。《大乘义章》卷一解释说:“言不二者,无
异之谓也,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理寂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
。”谓一切现象的体性真如、实相离一切差别相,无彼此之分,无主体、客体的二元对
立,叫做不二或无异。入不二法门,被大乘千经万论强调为契证真如、获得解脱的诀要
。《信心铭》有云:“真如法界,无自无他,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三论玄义》总
结“诸大乘经以不二正观为宗”。不二的极旨,是超越二与不二的分别,离言绝相,现
证真如。如《维摩经》载文殊菩萨赞叹以默然无言回答如何入不二法门问题的维摩诘居
士为“真入不二法门”;《大般若经·胜义瑜伽品》云:“若无二无不二者,即名得果
,即名现观。”
依正不二,为诸不二法门中特别重要的一门。天台宗九...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365 | 25 小师弟一周岁了,再拿出一年前他的出生笔记,为他庆生,重温那秋天的童话......
32楼的告白
李唐风
引言
一座大学生宿舍楼正在被拆中。59岁的楼舍里,曾经住过上万学子,他们中不同年龄的
许多人,从世界各地通过社交媒体,关注著这座楼墻倒屋塌的全过程,感慨万端……
新生
魂归红尘,途经微信,忽觉一処群落气息亲切。一群未名88男女,都是我前身大学宿舍
32楼之楼亲,正在凭吊32楼生前墻倒屋塌的最后一刻,有照片有真相,最后是一片碎砖
灰烬,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块“三十二楼”楼牌。常在眼皮下,一辈子也只看过两眼,新
楼落成后新漆亮字的第一眼,和如今漆字斑驳的最后一眼。每天迎送一张张青春面孔进
进出出,浑忘了自己的年龄。每一次学子毕业,都牵走了自己一缕魂魄;每一次新生来
巢,却让自己误以为又年轻了一岁。如今三魂七魄皆去,得偿寿终。
众位楼亲悲戚难舍,更有诗人文字激昂,酸痛着我的泪腺。适逢其中唐风者正在冥思,
趁其出神之际,借他手指,敲出一则爱的告别,以笑慰众楼亲。
告白
不必感伤,我如今很Happy,自在快活。生命之航,没有不变的港湾,虽任君留恋,但
永无滞停。23年前目送你们离开时,32楼的天空...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365 | 26 小师弟一周岁了,再拿出一年前他的出生笔记,为他庆生,重温那秋天的童话......
32楼的告白
李唐风
引言
一座大学生宿舍楼正在被拆中。59岁的楼舍里,曾经住过上万学子,他们中不同年龄的
许多人,从世界各地通过社交媒体,关注著这座楼墻倒屋塌的全过程,感慨万端……
新生
魂归红尘,途经微信,忽觉一処群落气息亲切。一群未名88男女,都是我前身大学宿舍
32楼之楼亲,正在凭吊32楼生前墻倒屋塌的最后一刻,有照片有真相,最后是一片碎砖
灰烬,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块“三十二楼”楼牌。常在眼皮下,一辈子也只看过两眼,新
楼落成后新漆亮字的第一眼,和如今漆字斑驳的最后一眼。每天迎送一张张青春面孔进
进出出,浑忘了自己的年龄。每一次学子毕业,都牵走了自己一缕魂魄;每一次新生来
巢,却让自己误以为又年轻了一岁。如今三魂七魄皆去,得偿寿终。
众位楼亲悲戚难舍,更有诗人文字激昂,酸痛着我的泪腺。适逢其中唐风者正在冥思,
趁其出神之际,借他手指,敲出一则爱的告别,以笑慰众楼亲。
告白
不必感伤,我如今很Happy,自在快活。生命之航,没有不变的港湾,虽任君留恋,但
永无滞停。23年前目送你们离开时,32楼的天空... 阅读全帖 |
|
n**i 发帖数: 261 | 27 如果你不快乐,那很正常。得个忧郁症根本算不了什么,全球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如此
,只是有的敢于承认,有的不敢。自你出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不会天天快乐,这就是神
把我们发配人间的原因。有的为还债,有的为报恩,有的为报酬,有的为赎罪,有的就
是作。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看过余华的“活着”,你该明白活着的意义。
所以,我们必须在可悲的世界寻找一个快乐方法,那就是,每天翘起嘴角,不管你感觉
好与不好,试着微笑,你会感觉好一些,日复一日,你会觉得更好。你觉得比尔盖茨,
马云,脸书叔快乐吗?不见得。他们为生存耗费着身体,只是假似快乐着,他们把希望
寄托在孩子身上的那一刻,就是他们知天命的时候,准备好死而瞑目了。
快乐不需要理由,但需要装傻,比如忘却。尽量忘记昨天发生更的一切,尽量往好处想
,记住别人对你的好,宽恕他们刻薄的一刻。感恩,感恩老天给你机会能到未名走一遭
(在大陆是不可能滴,除非越狱),ok joke,感恩你的生活比很多人都强。感恩老天
没让你成为聋哑人盲人或任何一种残疾人(sorry),或者,低级动物,狗啊猫的 ,于
是你会微笑,很庆幸自己有现在的生活。
如果有一个人爱你,那么你是幸运的,如果...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28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欢喜行。
此菩萨为大施主。悉能舍离一切所有。等心惠施一切众生。施已无悔。不望果报不求名
誉。不求生胜处不求利养。
但欲救护一切众生。欲摄取一切众生。欲饶益一切众生。欲学一切诸佛本行。欲正忆念
诸佛本行。欲得清净诸佛本行。欲得受持诸佛本行。欲显现诸佛本行。欲广说诸佛本行
。欲令一切离苦得乐。是名菩萨摩诃萨欢喜行。
菩萨修欢喜行时。一切众生欢喜爱敬。随诸方土有贫穷处。菩萨愿往生彼。豪贵大富财
宝无尽。于念念中有无量无边无数众生。诣菩萨所。白言。仁者。我等贫窭靡所资赡。
愿垂慈救得济生命。菩萨念念应其所须。悉令满足靡不欢喜。
菩萨不以求索烦重而生忧恼。但发无上大慈悲心施无厌足。欲令常来。来已称庆倍复欢
喜作如是念。我得善利。此等众生。是我福田是我善友。不请不求自来教诲。发起我心
修行佛道。我今应当如是修学。普令众生悉得欢喜。
我于三世所修功德。愿速成就清净法身。神力自在。悉令众生随其所须皆得欢喜。以此
功德。令诸众生悉成正觉。度脱无量众生。悉令究竟无余涅槃。我当先令一切众生满足
诸愿。然后我当成等正觉。
离我想众生想。我所想寿命想。种种想福伽罗想作者想。法界众生界空无差 |
|
|
Y**u 发帖数: 5466 | 30 ☆─────────────────────────────────────☆
runsun (runsun) 于 (Wed Jul 6 10:16:30 2011, 美东) 提到:
第三讲 137
當定和觀智穩固時,禪修者可以日、夜禪修而不會感到任何的身心不適。禪修的所緣好
像自動出現在心 中,如實智藉由毫不費力的正念流暢地轉起,無常、苦、 無我的真理
自動地顯現。當此如實智成熟時,能觀的心與所觀的所緣雙雙止息,這就是藉由聖道而
躍入涅槃
=======================
马哈希尊者的这段话,和传统的上座部观点有所不同,按照传统的南传观点,在证涅磐
刹那,并没有什么能缘和所缘双双止息,而是能缘的道心以所缘的涅磐为目标,认识涅
磐的特性。这个能缘的道心,属于五蕴当中的识蕴,是有为法,所缘的涅磐,则是灭谛
,是无为法。这种观点,在部派佛教有争议,并且受到大乘龙树的批判。
而马哈希尊者在这里却提出了能所止息的观点,我个人认为,马哈希尊者的这段话,是
实修经验的直接总结,并没有受到传统南传阿毗达摩理论的影响,难得可贵。
之前曾经有网友贴出这样的段落,当时以为是马哈希...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1 女人到廟裏遇到宗喀巴,一樣完蛋.
《密宗道次第》之十四、十五卷
“谓汝受用欲事亦能成佛。由入坛灌顶等,增长堪成佛之功能”,“汝受用欲事,但行
无所畏”,宗喀巴为诸弟子纵欲行淫大开方便之门,妄称以淫欲之行可修成佛的话语,
极尽生殖崇拜之能事,
又云“一切幻事中,女幻最殊胜,三智之差别,此中明表示”,同时宗喀巴又劝诫弟子
“汝终莫离欲,勿慈愍恶人”“汝终不应于所欲境金刚萨埵,舍离贪欲”,同时恐吓诸
狂密弟子“若离贪欲罪,三界更无余”。 |
|
a*****y 发帖数: 33185 | 32 第一章 太子出家
返回网站首页
为了千百万众生的裨益和幸福,出于对世界的悲悯;为了人天的喜益和快乐
,稀有圣者应现于世间。何为此无上觉者?如来,世尊,圆满觉者。
--《增支部》
公元前623年(1)五月间的月圆日(2),当今尼泊尔和印度交界处的古边毗罗卫国(3
)的兰砒尼(4),一位高贵的太子诞生了,他必将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导师。
他的父亲是释迦族(5)的净饭王(6),生母摩耶夫人在生下他后的第七天不幸去世
,他的姨妈,也是他父亲的另一个妃子,波奢波提乔达弥收养了他,她把自己亲生儿子
难陀托付给其他人照看。
这位神异太子的出生,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阿私陀尊者是净饭王的国师,
在修行上已有高深证悟,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万分,立即来到王宫,看望太子。但是,
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婴儿伸出一只小腿,触及到苦行僧头顶上的发髻。苦行僧马上站
起身来,以天眼观看婴儿的未来,预言他的前途,双手合十行礼(7),净饭王也跟着示
以礼拜。
苦行僧起初时面露微笑,但过了一会儿,却又现出悲伤的样子。在一旁围观的人
都被他的怪异神情弄得不知所措。...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3893 | 33 http://blog.renren.com/share/309908906/4575561428
【真正佛教与喇嘛教的不同之处,正见正信,修实善业,莫堕邪道,佛子应引以为戒。】
来源: 李元音㊣Avalokit的日志
01、佛教:佛地位是教中最高、最重要。喇嘛教:上师地位最高、比佛还重要重要。佛
教: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间亦无比。喇嘛教:上师高于佛。他们的皈依是四皈依,
要先皈依上师。不是佛经中佛所传的三皈依。
02. 佛教教导“向内求”。喇嘛教总说:
“向上师求法”、“没有上师,没有佛法”。
03. 佛教说:依法不依人。喇嘛教要求:
对上师必须有绝对的信心――依人不依法。
04. 佛教《金刚经》:菩萨应灭度一切众生
而无一众生是灭度者……。喇嘛教:很多法王、上师令多少亿众生得解脱。佛教主张:
宏法利生乃份内事。而喇嘛教总是再再强调:上师的恩德很大、极大、无限大……灌一
次顶、传一次法也是无限大的“恩德”。
05. 佛教注重因果――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喇嘛教认为没有因果、没有善恶――那些都是分别念。
06. 佛教注重戒律――依法不依
人。喇嘛教(藏密的上师)没有戒律――...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10345 | 34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时,对菩萨自己来讲是断除一
切烦恼,对众生来讲是菩萨普度一切众生。
智慧的产生分成四个层次:闻、思、修、证。首先要听闻佛法及修行的方法,以正知正
见作为指导,确实修行才能证得五蕴皆空,产生智慧。
闻、思、修、证,也可以说成闻、修、思、证。思是修的一部分,思是指修观行,是思
惟的意思。不是思想的思。修行有散心修与专心修,专心修才叫作思惟。有修才能证,
《楞严经》上认为思辨可以产生智慧。在印度及西藏佛教有一派学者就是主张以辩论的
方法产生智慧,不一定要修禅定。我是以禅修的观点来解释闻、思、修、证。是以藏传
佛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南传佛教《清净道论》为依据。
菩萨是以闻、思、修而证得五蕴皆空的境界,一切智显现而得解脱;以根本智产生的力
量,以无量法门帮助众生,使众生得解脱,这是道种智的功能;能尽知诸法自度度他,
是一切种智。
五蕴
五蕴中的色,是物质的;受、想、行、识,是精神的。五蕴是构成我们世间每一个人的
必要因素。
色──就是地、水、火、风,总称四大。包括我们物质的身体及身体所处的环境。
受──感受的意思。
想──判断。
行──判断后...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35 学佛是否需要舍离一切的欲望?之所以会有这样题目出来,最主要是因为许多人对於佛
教有非常负面的印象,认为佛教不仅是一方面叫人家舍弃所有的欲望;另外一方面,看
起来又好像不能够善尽社会的责任,逃避一切社会的责任一样。所以,我们今天应该要
藉着这个场合,来跟大家说明这个基本的差异。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说所有的修行其实如果从解脱的立场来看,不外乎是要排除
烦恼丶对治烦恼,那麽烦恼有许多时候都是由於贪欲所引起;所以,其实在世间的许多
的宗教,只要谈到所谓的烦恼这些事情的时候,也都是以贪欲作为要对治的目标。
比方说一神教来讲,比方说基督教丶天主教。他们也在教信徒,希望信徒不要完全着重
在世间的这些荣华富贵,而是要把天上所谓的上帝身边的这些荣华富贵,当成真正的荣
华富贵,要能够摒弃世俗的东西,勇於去追寻上帝的脚步,按照上帝的指示去做事情。
这是一神教。
再来看看中国的本土,有所谓的老庄道家。在老庄道家里面,其实关於少欲丶知足常乐
这方面的教诲其实也很多。比方说,老子就认为说,追求外面的物欲,比方说色丶声丶
味等等,如果一味地追求的话,反而会让我们的眼睛看不到真正的东西,耳朵听不见真
正的声音;... 阅读全帖 |
|
q*e 发帖数: 874 |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greentea 所发表 】
最 是离 别
草 色青 青
没 有柳 舍
没 有牧 笛
没 有火 车的长鸣声声
只 有风
只 有飘 散的云
只 有零 零 碎 碎的诗行
只 有不 是 回 忆的记忆
斜 阳一 片催肠断
雁 影一 阵夜已深
此 恨无 关春 风
最 是离 别
2003-5-5 |
|
c***s 发帖数: 70028 | 37 琼瑶和继子在脸书直播了一场家庭战争。
引发战争的是插在琼瑶重病丈夫身上的一根鼻胃管。
据琼瑶称,其倾向于已经重病的丈夫平鑫涛不接受插鼻胃管治疗,自然离开世界,但继子女坚持父亲值得活下去,并为其插了鼻胃管,琼瑶忍不住发脸书称:我失去了鑫涛,也失去了他的儿女!因为那根他妈的鼻胃管!
事隔一日,平鑫涛儿子平云借用女儿的脸书发表一封沉重的公开信,怒怼琼瑶不惜动用三字经开骂,爆料琼瑶认为没有灵魂的肉,就不值得活下去,不如去安乐死,指责琼瑶此前在脸书发公开信向儿子儿媳交代后事只为了出书。
琼瑶发文激动回应平鑫涛三位儿女,称没想到因为想写有关病人权利的书,会导致两家人分裂,并说暂时不会再去探视丈夫,万念俱灰,不再相信人间有情,最后留下照顾老公的13项重点,将老公交由继子女看护,大有种自此不相往来的既视感。
一个屋檐下的两家人,在公开场合闹到如此田地,实在令人惋惜。实际上从情感出发,琼瑶和继子女的争论都是出于对平鑫涛的爱意;但由于积怨多年的微妙关系,双方皆用不冷静的交流和预设立场的揣测掩盖了核心的争论,即值不值得挽留正在衰亡的生命。
在琼瑶看来,生命的尊严大于活着,如同木偶般任人摆布苟活于世是对病人最...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8441 | 38 谢霆锋闻芝希酒店情崩溃 宁舍11亿休妻
锋芝婚变至昨第27天,昨传日前有人看见柏芝约陈冠希在香港四季酒店见面,惹谢霆锋
气炸!昨霆锋
拍片现场已明显加强保全,似决心成全闹离婚的老婆,传已寄律师信同意离婚。依据香
港法律,夫妻
离婚双方都可要求平分资产,谢霆锋约22亿元台币的身家,恐怕要去掉一半,但他此次
铁了心宁愿失
财休妻!
柏芝被爆过去2年,就曾闹离婚2次,最后霆锋均为两爱子心软。此次柏芝先从联名户头
提走约3.7亿
元台币现金,再发自杀简讯威胁、找律师要办离婚,闹得过火,假戏成真。
据悉张柏芝带Lucas和Quintus去吉隆坡已有4、5天,但谢霆锋不接她电话,也不回简讯
,她想求和
都苦无机会,不过她本周六要去四川出席商演活动,这几天她一定会想尽办法接触,谢
霆锋所属的英
皇也做足保安措施,昨拍摄现场明显加强保安。另外谢霆锋已请妈妈狄波拉到吉隆坡,
以应付张柏芝
的突来举动。
柏芝妈忧失金龟婿 求救风水高人
柏芝暂住父亲在吉隆坡的寓所,在香港的妈妈也心急如焚,前天面色凝重约见算命师李
丞泽,问李丞
泽张母是否为女儿婚姻求神问卜,他迟疑一下,说:「顾客的问题,无可奉告。」
而依据... 阅读全帖 |
|
c****w 发帖数: 570 | 39 攒包子.....................
求打赏!!!!!!!!!!!!!!!!!
《留住手艺》 3星
以前说起”匠气“,一直是个偏贬义词,然而眼下的社会能有”工匠“精神,做出哪怕
是”匠气“的东西也属难得。文里做簸箕,做鱼钩,做船,几代人一辈辈传下来的手艺
,同时传下来的还有对物品的敬意和自己作为手艺人的骄傲。
《如何阅读一本书》 3星
绝大多数时候看书从来不看前言,也不研究目录。今年试着改变一下阅读方式,看看会
不会有更多收获。
《简单生活的艺术》 2星
类似“断舍离”的书籍,但有些观点走得偏了,若物质的都可以舍弃,那精神上又哪些
不可以舍弃呢?精神亦是一种物,是否应该进入一个物我两舍的境界呢。
《习惯的力量》4星
看书才知道习惯的力量有多强大!!!当记忆能力消失后,习惯依旧能支撑人的基础活
动。利用好的习惯,能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超级时间整理书》2星
《关键词》4星
热点词汇组成了”关键词“,平实语言背后却是犀利的反思。
《数学之美》4星
通俗易懂,普通读者也可以大致对“语音识别“,”计算机翻译“,”google搜索“等
等有个粗略的原理理解。个人最喜欢是后面几章解释...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40 再解释一下十善业对应的十恶业。每件恶业都有三个方面。
" 善男子,是十业道,一一事中各有三事:一者根本,二者方便,三者成已。
根本者,若有他想,有众生想,若以疑心,断其命根,若动身作相,或口说杀,是名根
本。求刀、磨利,置毒、作索,是名方便。杀已手触、称量、提持,若自食啖,若与人
食,得物用度,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心不悔恨,自赞其身,生大骄慢,是
名成已。"
"是他财有,亦作他想,若自往取,若遣人取,若以疑心,移置异处,是名根本。
若坏垣墙,咨问计数,置梯缘墙,入舍求觅,乃至手触,是名方便。若得物已,负担藏
隐,任意施与,卖、用赐遗,欢喜受乐,无有惭愧,心不悔恨,自赞其身,生大骄慢,
是名成已。"
"若是妇女,系属他人,起于他想,若以疑心,作非梵行,是名根本。若遣使往,
若自眼见,若与信物,若以手触,若软细语,是名方便。若事已竟,遗以璎珞,共坐饮
食,欢喜受乐,无有惭愧,心不悔恨,自赞其身,生大骄慢,是名成已。"
"若于大众,舍离本相,若于三时,若二时中,虚妄说之,是名根本。若于先时,
次第庄严,构言语端,或受他语,起往彼说,是名方便。若事成已,受取财物,任意施
与,欢喜受乐 |
|
A****a 发帖数: 274 | 41
整个阿含经涉及使用咒术的仅仅两处,一处是杂阿含的252经,佛陀向舍利弗说了毒蛇
护身咒。另外一处是长阿含经之大会经当中对天神采用了咒语,目的是降伏其虚妄之心。
关于毒蛇护身咒,因为古时印度毒蛇非常多,为了护身,宣说这种咒语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也显然不是大量使用的。
关于大会经当中的那部分,争议性就很大了,因为长阿含经的权威性要差,属于比较晚
结集的,有部派佛教和后期佛教的一些东西。
而整个阿含经,包括四分律,五分律当中明确反对咒术的就实在太多了,比如《长阿含
经.梵动经》中,佛说“.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为人咒
病。或诵恶咒。或诵善咒。或为医方.针炙.药石。疗治众病。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
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咒水火。或为鬼咒。或诵刹利咒。或
诵象咒。或支节咒。或安宅符咒。或火烧.鼠嚙能为解咒。或诵知死生书。或诵梦书。
或相手面。或诵天文书。或诵一切音书。沙门瞿昙无如此事。”
还有《中阿含经.多界经》中,佛说“阿难。若见谛人生极苦甚重苦。不可爱.不可乐.
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断命。舍离此内。更从外求。或有沙门.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 |
|
H******9 发帖数: 2766 | 42 大乘显识经(节录,译)
贤护蒙世尊和阿难称赞后,向佛恭敬请法,世尊欣然应允。
贤护请问世尊:“众生虽然知道有神识,但如同宝物装在小箱子里因为看不到所以不知
道是什么样子。这个神识是什么形状?为什么叫做神识?众生死亡的时候手脚乱动,眼
耳鼻舌身意六根坏灭,四大分离,神识从身体中离开后去往何处?其自性如何,有什么
相貌?为何舍离此身又再受新的身体?为何弃舍此身后,又牵引六入接受来世的业报,
生出种种差别不同的身体?为何众生此身灭后又会生出新的身体?为何今生积聚福德善
业来生就能得到福德善报,今身所作的福德来身享受?为何神识能够滋长身体?为何神
识进入后又会随着身体转变?”
世尊说:“你的问题问得好啊,仔细听,好好思维,我为你解说。”
世尊说:“神识的运转、迁移和往来,就如风一样,本身没有色相没有形状,不会显现
出来,却能引发万物的运动,显示出种种不同的形状,比如吹摇振动树林,令其折断破
裂发出大响声,或者冷风热风吹到众生身上,令众生或苦或乐。风没有四肢面目和形貌
,也没有黑白黄红等颜色。神识也是这样,没有颜色、形状和光明显现,由于因缘和合
而显示出种种不同的功能作用。当知受、觉、法界也是如 |
|
a*******g 发帖数: 867 | 43 苦灭圣谛的解释
(80)又,比丘们!什麽是苦灭圣谛呢?
它是贪爱的完全远离、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染。但比丘们何处根除贪爱,何处
息灭贪爱呢?在身心世界中,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和息灭贪爱的
地方。
(81)但在身心世界中,什麽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呢?
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
界中,耳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鼻
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舌根是诱人
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身根是诱人的、令人
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意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
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色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
界中,声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香
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味尘是诱人
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触尘是诱人 |
|
r****n 发帖数: 8253 | 44 直接看律藏原文吧
Yo pana bhikkhu anupasampannassa uttarimanussadhammam Aroceyya, bhUtasmiM
pAcittiyan ti.
翻譯:若有比丘真的证得圣法,告诉未受具足戒者,犯忏悔。
制戒因緣:
佛在毗舍离安居;跋耆一地闹饥荒,生活艰苦,婆裘摩河边的比丘们为了安稳度过雨安
居,就把他们证得解脱及解脱知见的事告诉居士,以获得利养
不可將證果說給在家人聽,這是上座部基本戒律常識。
另外,根據佛經,證得阿羅漢果的在家人,要么出家,要么般涅槃,不存在穿著白衣,
不穿法服的在家阿羅漢。
增一阿含經:“无有阿罗汉还舍法服。习白衣行”,法服即是僧人的衣服。
弥兰陀王问经:在家得阿罗汉果,不出二途:即日出家,或般涅槃
《大毗婆沙论》.三藏法师玄奘译:
若满七有,无佛出世,彼在家得阿罗汉耶?有说:不得,必要出家受余法服,得阿罗汉
。有说:彼在家得阿罗汉已,后必出家受余法服。
所以你的那條件,等於把全部人給排除了。
這就是對於經典無知的結果。
至於有人要強拉硬扯把什麽出家說成是心出家,那純粹是歪解。 |
|
S**U 发帖数: 7025 | 45 大智度论卷第二
龙树菩萨造
是时,长老阿难一心合掌,向佛涅盘方如是说∶
佛初说法时,尔时我不见;如是展转闻,佛在波罗柰,
佛为五比丘,初开甘露门;说四真谛法,苦集灭道谛。
阿若憍陈如,最初得见道;八万诸天众,皆亦入道迹!
......
大迦叶语阿难∶从转法轮经至大般涅盘,集作四阿含∶增一阿含,中阿含,长阿含,相应阿含。是名修妒路法藏。
诸阿罗汉更问谁能明了集毗尼法藏,皆言长老忧波利,于五百阿罗汉中持律第一,我等今请。即请言∶起,就师子座处坐!佛在何处初说毗尼结戒?忧波利受僧教,师子座处坐,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尔时,须邻那迦兰陀长者子初作淫欲,以是因缘故,结初大罪。二百五十戒义作三部,七法、八法、比丘尼、毗尼、增一、忧波利问、杂部、善部;如是等八十部,作毗尼藏。
诸阿罗汉等复思惟∶谁能明了集阿毗昙藏?念言∶长老阿难,于五百阿罗汉中,解修妒路义第一,我等今请。即请言∶起,就师子座处!坐佛在何处初说阿毗昙?阿难受僧教,师子座处坐,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尔时,佛告诸比丘∶诸有五怖、五罪、五怨,不除不灭,是因缘故,此生中身、心受无量苦; |
|
w*********r 发帖数: 2192 | 46 转:
§809经上记载,在金刚聚落,跋求摩河畔的萨罗梨林中,曾有60位尚未证得阿罗汉果
的比丘,因为修习不净观,极厌患此身而寻求他人(受魔天赞叹的鹿林梵志子)协助杀
死自己,以求解脱、涅盘。世尊并未给予任何认可,反而因为阿难尊者的恳求:「唯愿
世尊,更说余法,令诸比丘闻已,勤修智慧,乐受正法,乐住正法。」而教导更为安详
微妙的「安那般那念」法门,「如是比丘修微细住,诸起、未起恶不善法,能另休息。
」虽然南传的论书里提到世尊是因为这些比丘的特殊因缘和业果而说不净观的,但是这
个丛林事件还是修习不净观者所当特别留意的。 为了替受病苦折磨的阿罗汉保留
一份无可嫌责(blameless)的「自杀权」,用以对抗恶魔的纠缠,舍离没有存在意义
之躯体,以便及早进入般涅盘。这或许是佛陀从轻制定「比丘自杀者突吉罗」戒规的考
虑因素之一吧!不过,经典上记载阿罗汉自杀的案例毕竟是极少数而已,而且再度强调
,主要还是为了断除病苦;至于「突吉罗」罪的制订或许也只是用以要求僧团的最低标
准而已,对于大部分的比丘而言,尤其是修习不净观者,似乎更应该谨记佛陀的教导:
「若有舍此身,余身相续者,我说彼等则有大... 阅读全帖 |
|
l*******l 发帖数: 13923 | 47 佛教与科学-----爱因斯坦只是验证了佛学的时间和空间观
两千多年前出来的佛法告诉大家,天道和我们人道的时间、空间都不一样。佛
陀(释迦牟尼)以神通去到天道(这次去的是忉利天,也就是三十三天,其天主是帝释
天,也就是西方人所信仰的上帝。由于处于六道中的天道,也没有脱离轮回)为他往生
到天道的母亲摩耶夫人及众天人说法。他先将身体高度增加到一由旬(忉利天天人的标
准身高,相当于我们的19.5公里高。当然,质量肯定也增加了许多),为专心说法不被
弟子们打扰,还以神通力隐藏身行,使人间有天眼神通的人也找不到他。
接着,佛陀坐在石座上,母亲摩耶夫人领着许多天女们来礼见佛陀,释提桓因(也
就是帝释天)与许多三十三天的天众,也都来礼见佛陀,围坐在佛陀的四周,准备听闻
佛陀说法。佛陀的说法,先让他们生起欢喜心,接着说布施、持戒等人天善行,再说欲
贪是大祸患,是不清净的,应当舍离。待他们能接受这些道理,有了听闻佛法的基础后
,便开始宣讲苦、集、灭、道等佛法核心的四圣谛。说完四圣谛后,在座的天众们,有
许多即证得了初果。
说法完毕后,帝释天请问佛陀:
“世尊!我应当...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48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因为听到这句话,就证悟初果。
这个缘生缘灭,主要是破除的我见。一旦破除我见,必定导向涅槃。
“法”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灭,缘无常,缘所生的法也无常,所以是“苦”
因为破我见,因为破疑,将不可阻挡的导向于涅槃。
是哪怕去赚钱,去读博士,还是会最终导向涅槃。而且会感觉到,离那最终的涅槃,一
天比一天近。
这个时候,修行可以说突飞猛进。因为这种迅速的进步,才能够扭转亿万亿万亿万世以
来错误的习性。 |
|
r**m 发帖数: 1825 | 49 因为动了别人的奶酪。。。
后期伪佛教的吃饭家伙例如念佛往生什么的被人揭露不是佛法,
换了你是不是也要拼命?
=================================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的差异
http://www.dhamma.net.cn/books/yuanshifojiao_chayi.htm
钱财
原始佛教
1. 不接受、捉拿、使用或储存金钱(包括信用卡、邮拨账户、存款汇兑)、珠宝、古
董等。
2. 不许买卖、贸易、营利(包括以物易物和电子转帐)等。
大乘信仰
红包供养、慈善或环保劝募,贩卖灵骨塔、消灾牌位、吉祥物、往生被、金刚砂、天珠
、有机蔬菜、朝拜旅游、佛像、书籍、录音(影)带…等
史实或经律的差异
1. 南北传经、律(舍堕戒)中有明确规定,并视金钱如五欲之不清净。
2. 佛陀入灭后约 103 年,毘舍离城的跋耆族比丘们违背戒律,开始劝募并接受信众的
金钱供养。在第二结集中,早已被判定为非法非律。
3 . 后世伪造的经律提出各种取财的权宜方便,称之为开缘。 |
|
G**W 发帖数: 1865 | 50 五、结语:
作为有为法的“业灭”其本身不具有它赖以相继不断的因缘条件。如果自己是自己存
在的因缘或称为依据,那就是自性,那是中观地一个要破除的。如果没有,那肯定要在
“业灭”外寻找。又,如果还有第三个答案,又,若中观论师还安立习气,而宣称有一
个识来摄持,即使不称为阿赖耶识其实还是阿赖耶识。只有阿赖耶识能摄持习气。另一
方面,要回答为什么一个众生造了很多业,这么多“业灭”为什么不混在一起而导致业
果混乱不堪。唯识学用阿赖耶识摄持种子来回答这些问题,而有些中观者的态度无异于
回避这些问题,坚持“业灭已经极久时,与诸业果仍相系,虽不别计阿赖耶识,内心相
续,不失坏法,及以得等,亦极应理。(本来无自性的业从造成之后直到未感果报之前
,不必用阿赖耶识等爲所依止,也会照样可以自类相续而不断)”——这其实是这样一
个变相的逻辑——“业就是能感果,在感果前业不亡灭的原因莫须有(不必有)”,
就是“因已经有了,它就是一直是因”。这样逻辑是不成立的。如前所说,种子有了,
它就一直是种子——未必成立。一颗种子放到火里或处于其他不同的条件,种子是否还
是种子?
放在仓库中和放入火中的种子都是无自性灭,一...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