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苏辙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

发帖数: 1
1
北宋文学家苏辙在论及汉昭帝时,有这样一段话,“小人先之,悦之以声色犬马,纵之
以驰骋田猎,侈之以宫室器服,志气已乱。”大抵意思是佞臣用“声色犬马”之类使昭
帝沉迷,乱其志气。
这是“声色犬马”的典故来源,与“驰骋田猎”“宫室器服”一道,可见当年奢靡物欲
。千年以降,尽管换了人间,但“声色犬马”依旧是堕落腐化的代名词。细究之,今人
所沉迷与古人还是别无二致,不脱“声”、“色”、“犬”、“马”。。。
http://t.cn/R3VW6su
g*******a
发帖数: 31586
2
来自主题: NewYork版 - 小故事;宋仁宗的菩萨心肠
提起宋仁宗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狸猫换太子”的民间故事出自宋仁宗的母亲,被包
拯的唾沫星子飞到脸上的是宋仁宗;苏东坡、苏洵、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
等一个个重量级的牛人,都是宋仁宗一朝的名臣,或在这一时期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的
几大发明中,能把整个世界推向近代化的两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罗盘(指南针),
也都出现于仁宗时代。
宋仁宗贵为天子,但特别省 吃俭用。他在家宴上常穿一再洗过的衣服,床褥多是用粗
绸制成。据宋朝陈师道《后山谈丛》记载,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宋仁宗
问:“这是从哪来的?多少钱?”答说每枚1000钱,共28枚。宋仁宗很不高兴,说:“
朕常常告诫你们不要奢侈,现在一下筷子,就得花费28000钱,朕吃不下!”
皇帝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习惯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能为他人着想的少之又少
,但宋仁宗算是其中难得的一个。《东轩笔录》记载,有一次,宋仁宗在散步,时不时
地回头看,随从们都不知道皇帝要干什么。宋仁宗回宫后,对嫔妃说道:“朕渴坏了,
快倒热水来。”嫔妃觉得奇怪,问宋仁宗:“为什么在外面的时候不让随从伺候饮水,
而要忍着口渴呢?”宋仁宗说:“朕屡屡回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纽约时间: 2017-08-01 06:23 PM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07月31日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又称苏东坡,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学识渊博,才情卓绝,文章汪洋奔肆,如
行云流水。苏轼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曾与数位名僧往来,习佛之心坚定笃厚,就佛家
而言,这一切都是前世今生的因缘。
广告
前世出家为僧
钱塘西湖寿星寺有一位老僧人法名则廉,曾经提到苏轼前世曾在此寺院修行的一段奇缘:
苏轼在做郡倅(郡守的副贰之职,亦是通判的别称)的时候,曾经与道潜禅师(号参寥
子)一起来到寺院拜访住持。
他看看四周若有所悟地对参寥说:〝我生平并未到过这里,但这里的一切景物好像很熟
悉,就好像曾经在这里住过一样。从这里走到‘忏堂’,应该有九十二个台阶。〞于是
就派人去数,果然正如他所说的。
苏轼又对参寥说:〝我前生曾经是这里的僧人,现在的这些僧人,都是我过去的师兄弟
。〞从此之后每次到寺院来,就宽解衣服而静坐,总要待上一段时间才会离开。
则廉称自己当时只是一个小和尚,奉方丈之命陪侍在苏轼旁边。每当炎暑的时候,苏轼
就在竹林阴凉的地方,袒胸露体。则廉看到苏轼的背上有...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4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苏东坡的前世(zt)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在修炼文化较为普遍的古代就
更为常见,苏东坡就是其中一例。苏轼,又叫苏东坡,现在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大文
豪和书画家,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却不知道他的前世是一修行僧人,其实他
自己已经多次在诗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例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
失,受此百年谴。”(《南华寺》)“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和张
子野见寄三绝句•过旧游》)
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在抵达筠州前,云庵和尚梦到自己与苏辙、圣寿寺的聪和尚一
起出城迎接五戒和尚,醒来后感到很奇怪,于是将此梦告诉了苏辙,苏辙还没开口,聪
和尚来了,苏辙对他说:“刚才同云庵谈梦,你来也想一起谈梦吗?”聪和尚说:“我
昨天晚上梦见我们三人一起去迎接五戒和尚了。”苏辙抚手大笑道: “世上果真有三
人做同样梦的事,真是奇怪啊!”
不久,苏东坡的书信到了,说他现在已经到了奉新,很快就可以同大家见面。三人
非常高兴,一路小跑赶到城外二十里的建山寺等苏东坡。苏东坡到了后,大家对他谈起
了三人做相同梦的事,苏东坡若有所思道:“我八九岁时,也曾经梦到... 阅读全帖
t****v
发帖数: 9235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aixiaoxiaoyu (我爱小小鱼),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李钟琴:勘破韩寒“代笔”门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3 10:37:21 2012, 美东)
来源日期:2012-2-22
作者按:今天是正月最后一天,如不出意外,这将是我关于韩寒代笔门的最后一个
总结性的帖子。不管将来发生什么,至少在我的心目中,这出春节大戏该落幕了。本文
并非新作,实乃以《“公知”们为何纷纷跳进韩寒挖的大坑?》一文为主,以我的另外
两三个帖子为辅,加以补充修改而成。不当之处,尚请网友批评指正。
利用春节长假,我看了韩寒早年的文章,看了媒体以前采访韩寒的五六个视频,翻看了
大量质疑和反质疑帖子,我不得不相信,《三重门》、《求医》、《书店》、《杯中窥
人》等韩寒出道时的作品不可能是少年韩寒写的。良知也告诉我,不管什么借口,都不
是阻止网友们追求真相的理由。
随着方舟子和网友们质疑的深入,我认为,只要认真看过那些质疑文章,只要不是抱有
成见、预设立场,只要有起码的判断能力,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而...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1272
6
苏轼出川:一个四川人和他改写的中国性格
自古即有,川人北不跨秦岭,东不出夔门,终不成大器。少不入川,老不出川,
川人的自信来自于对外部世界的觉知。古代环境的封闭,从内来讲,反而造成了川人一
种激烈的反弹,一种义无返顾的跨越,一种渴望了解并接受新事物的心理;从外来讲,
只有在中原王朝最为强大的时候,它们的影响才能真正穿透古蜀大地,使得四川所吸收
到的往往是最为浩荡充沛的元气。这种文化上的自信与自觉,使得出川名士大气中透着
飘逸,俊朗里更有扎实的担当。

——引子
唯蜀有才
即便不论苏家的诗书传统,历史上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等这些“奇瑰
磊落”的人物,也都是从那块隐藏于西南一隅的神奇土地上走出去的。这些走出四川的
学人,所取得的成就,在每一个时代都是最顶尖的:司马相如是汉赋写得最好的,扬雄
是汉代最为博学多才的作家学者,慷慨高蹈的陈子...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28450
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李钟琴:勘破韩寒“代笔”门zz
来源日期:2012-2-22
作者按:今天是正月最后一天,如不出意外,这将是我关于韩寒代笔门的最后一个
总结性的帖子。不管将来发生什么,至少在我的心目中,这出春节大戏该落幕了。本文
并非新作,实乃以《“公知”们为何纷纷跳进韩寒挖的大坑?》一文为主,以我的另外
两三个帖子为辅,加以补充修改而成。不当之处,尚请网友批评指正。
利用春节长假,我看了韩寒早年的文章,看了媒体以前采访韩寒的五六个视频,翻看了
大量质疑和反质疑帖子,我不得不相信,《三重门》、《求医》、《书店》、《杯中窥
人》等韩寒出道时的作品不可能是少年韩寒写的。良知也告诉我,不管什么借口,都不
是阻止网友们追求真相的理由。
随着方舟子和网友们质疑的深入,我认为,只要认真看过那些质疑文章,只要不是抱有
成见、预设立场,只要有起码的判断能力,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令我不解的是,在
韩寒已经被扒得体无完肤之时,竟然还有些“公知”飞蛾投火般地出来挺韩,比如易中
天先生、张鸣先生、信力健先生,以及还算不上“公知”的鲍鹏山先生等等。
我怀疑,“公知”们可能忙于思考着怎么解决国际、国内大事,对所谓“方韩之争”这
类“没有意思”(张鸣先生语)的... 阅读全帖
t****v
发帖数: 9235
8
韩粉还是先把自己满头虱子捉干净
几十个质疑一个都没敢回应
又涎着二皮脸出来招摇
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
作者按:今天是正月最后一天,如不出意外,这将是我关于韩寒代笔门的最后一个
总结性的帖子。不管将来发生什么,至少在我的心目中,这出春节大戏该落幕了。本文
并非新作,实乃以《“公知”们为何纷纷跳进韩寒挖的大坑?》一文为主,以我的另外
两三个帖子为辅,加以补充修改而成。不当之处,尚请网友批评指正。
利用春节长假,我看了韩寒早年的文章,看了媒体以前采访韩寒的五六个视频,翻看了
大量质疑和反质疑帖子,我不得不相信,《三重门》、《求医》、《书店》、《杯中窥
人》等韩寒出道时的作品不可能是少年韩寒写的。良知也告诉我,不管什么借口,都不
是阻止网友们追求真相的理由。
随着方舟子和网友们质疑的深入,我认为,只要认真看过那些质疑文章,只要不是抱有
成见、预设立场,只要有起码的判断能力,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令我不解的是,在
韩寒已经被扒得体无完肤之时,竟然还有些“公知”飞蛾投火般地出来挺韩,比如易中
天先生、张鸣先生、信力健先生,以及还算不上“公知”...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为什么男人女人都爱苏东坡?
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一个人像苏东坡这样能够如此细腻地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美。
在现在这个炎热喧嚣的夏天,很多人内心都有一把蓬蓬勃勃却难以言状的怒火时——“
若有思而无所思”,这种感觉,何等美妙
一直认为,若要评选中国历史上的“极品男人”,苏东坡是必然要当选的。

苏东坡身后,男男女女,有几个会对他缺一份热爱之情?
因为他有一张明星脸吗?民间故事中,有一首苏东坡妹妹苏小小形容他面容的诗:“天
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意思是说他额
头扁平,眼睛之间距离较远,一张大长脸。这模样自然算不上帅哥,不过这故事的背景
是苏东坡写诗揶揄苏小小额头前凸而遭其妹妹报复——这家人连骂人都这么有文化。但
是,这只是传说,苏东坡并无苏小小这个妹妹。在电视剧《苏东坡》中,男一号是陆毅
,陆毅自然是帅哥,但他长得跟苏东坡像吗?不知道。现代作家林语堂查了很多史料,
对苏东坡的相貌是这么描述的:“魁伟,生而颅骨高,下巴颏儿和脸大小极为相配,不
但英俊挺拔,而且结实健壮。”
这模样是不错,但众所周知,苏东坡闻名的不是因为颜值,而是因为才华。世间才华横
溢者多矣,但苏东坡是独一无二...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262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买买提衰落致斯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恶不可食。黄门
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
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译文:苏轼与弟弟苏辙贬谪到南方时曾经在梧州、藤州之间相遇,路边有卖面条的人,
于是兄弟二人买了面条吃,粗陋而难以下咽。苏辙放下筷子叹气,但是苏轼已经很快吃
光了,他慢悠悠地对苏辙说:“九三郎,你还想细细咀嚼吗?”说完大笑着站起来。秦
少游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东坡先生‘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的风格)罢了
。”
l***5
发帖数: 420
11
出宫之后,陈元凤特意绕道去了一趟州桥投西大街。陈元凤现在住的驿馆是新城西
北,投西大街在旧城城南,两处原本是南辕北辙,但辽国使馆在投西大街街南,而韩拖
古烈一行又住在街北的都亭驿,投西大街如今也算是汴京一个炙手可热的地方。不过陈
元凤是没甚么借口去拜会韩拖古烈的,他心里面也并无这个想法,如今陈元凤在汴京,
是以“知北事”、“主战”两件事而立身的,朝中如今除了那些因为吕惠卿事而怨恨他
的新党,以及对他偏见很深的旧党,许多年轻力壮而渴望有为的官员,都十分亲近他,
认为他是个“不党不阿”的君子,值得信任。而且,大家暗地里都觉得他既在宣台之中
举足轻重,在皇帝与御前会议中,也颇受重视。陈元凤知道自己并无什么根基,反倒是
政敌不少,因此也格外注重自己的形象,绝不肯在这个时候去私见韩拖古烈,招人非议。
他去投西大街,只是因为李敦敏不久之前,刚刚把家搬到了投西大街。
太府寺丞的确是个肥差,大宋朝官员薪俸虽然优厚,可州桥一带的宅子,也不是寻
常官员买得起的,李敦敏才入京时,穷得连马车都坐不起,但几年下来,已是宦囊颇丰
,难得的是,他官职虽卑,却没少得罪人,可御史台居然没找他麻烦。这一点让陈元凤
十分羡...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948
12
你还忘了提东坡肘子,东坡肉,还有东坡饼。苏辙留下啥了?

元佑党人碑上苏辙就排在他哥之前,就是因为苏辙官大。我的理解是,无论在当时还是
现在,从才学和名望来看苏轼无疑是要高他弟一头的。
m***o
发帖数: 17656
13
哈哈,忘不了吃的。

你还忘了提东坡肘子,东坡肉,还有东坡饼。苏辙留下啥了?
元佑党人碑上苏辙就排在他哥之前,就是因为苏辙官大。我的理解是,无论在当时还是
现在,从才学和名望来看苏轼无疑是要高他弟一头的。
h*h
发帖数: 27852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北宋赋重役轻说
北宋赋重役轻说
长期以来,学界认同度颇高的共识是:随着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强制
性劳役比前代大大加重。[①]而笔者则以为:北宋与前代相比,赋税虽有较大幅度的增
长,但徭役有所减轻。一言以蔽之,北宋赋重而役轻。
一、职役非役
按照通常的说法,北宋的役包括职役和夫役两种。有必要指出的是,职役和夫役的性质
并不相同。职役不可与“身任军旅土木之徭役”[②]混为一谈,一般应当排除在徭役范
畴之外。其主要理由有二:
第一,从承担差事上看。马端临说:“古之所谓役者,或以起军旅,则执干戈,冒锋镝
而后谓之役。或以营土木,则亲畚锸,疲筋力,然后谓之役。”[③]职役既不“亲畚锸
,疲筋力”,也不“执干戈,冒锋镝”,而是承担胥吏一类的职责。用北宋人晁说之的
话来说,便是:“有官府则有府吏胥徒,有府吏胥徒则差役于民。”[④]诸如主管官物
、负责辇运的衙前、掌管督催赋税、参与推排户等的里正之类,在当时虽有“差役”之
称,但断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力役或徭役篪,甚至还应当将其视为一种特权。这些所谓
“差役”确实是有机会利用手中的权力,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
第二,从差派对象上看。北宋人韩琦称乡村上三等... 阅读全帖
g******4
发帖数: 6339
15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当《共产党宣言》最初用德文在1848
年出版时,“共产主义同盟”还是一个秘密团体,其影响局限在英、法等欧洲国家。过
了半个世纪,到19世纪末叶,这个“幽灵”出现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又过了半个世纪
,到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已经变成滚滚洪流,席卷全球。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
的中国共产党也在此时夺取了全国政权,神州大地开始英姿勃发地迈向社会主义。再过
半个世纪,到20世纪末叶,一度红红火火的社会主义陷入前所未有低谷,以至有人大胆
断言:历史已经终结,人类社会只有资本主义一途,别无选择。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市场原教旨主义”甚嚣尘上。它的许诺很简单、也很诱人:只要
将财产权交给私人,将决策权交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私人业主,将政府干预减至最
低程度,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无尽的财富,“下溢效应”最
终会让所有人受益。
然而,正如卡尔•波兰尼指出的那样,“这种自我调节的市场的理念,是彻头彻
尾的乌托邦。除非消灭社会中的人和自然物质,否则这样一种制度就不能存在于任何时
期;否则,它将摧毁人类并将其环境变为一片荒野”。[...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安石变法 札记
我对王安石变法的一点心得,贴在下面。
一、青苗法
变常平法为青苗法。这一项内容在朝中和各地的争议最大,反对声也最为强烈。
青苗法的主要目的是本着抑制富人的高利贷,实行国家借贷,扶助农人。目的是好的,
但是在王安石变法推行全国的时候,由于各地政令失策导致了很大的问题,给无论穷富
的农人都造成了困苦。
青苗法最早是参考了仁宗时陕西转运使李参在陕西发放“青苗钱”的经验,而王安石在
浙江鄞县任地方官时也推行过,效果良好。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制置三司条例
司颁布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
谷,以补助耕作。启动资金的基本来源是过去的《常平仓钱》和《广惠仓钱》。当年借
款随春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二分。本质上青苗法是一种国家借贷形式,而借贷的利息
二分要低于一般民间富人的借贷利息。为了保证借贷顺畅,实行担保政策如下:借户贫
富搭配,十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不超过十五贯、二
等户十贯、三等户六贯、四等户三贯、末等户一贯五百文。
虽然梁启超称青苗法的本质为“国家银行”的借贷,但是实行过程中出现了大问题。问
题的本质是国家垄断...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17
发表于 2005-10-15 22:34 只看该作者
信誉 83 / 粟米 795 / 恶评 0 / 不满 3 / 帖子 12362 / 精华 5 / 在线 738 小时 /
注册 2004-2-13
1、 印刷历史悠久 规模宏大
概括地说,中国的雕版印刷(block printing)比欧洲约早七百余年,活
字印刷术(typography)比德国谷登堡约早四百余年。中国雕版印刷起源于隋代的记载
,有明人陆深《河汾燕闲录》所记“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
雕造”。唐代的雕版印刷现存实物最早的,大概是1966年韩国东南庆州佛国寺释迦塔石
塔内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此经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木板印刷品,七○四至
七五一年间刊行的,比题为“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阶为二亲敬造善施”,即印于八六
八年著名的《金刚经》早约一百多年。比日本宝龟本(770年)百万塔《无垢净光根本
陀罗尼经》等也早几十年。[1] 文献记载如长庆四年(824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
庆集》作序,讲到扬州、越州有人将白居易及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出售,“模勒”
即刊刻。不过...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的印刷术
发表于 2005-10-15 22:34 只看该作者
信誉 83 / 粟米 795 / 恶评 0 / 不满 3 / 帖子 12362 / 精华 5 / 在线 738 小时 /
注册 2004-2-13
1、 印刷历史悠久 规模宏大
概括地说,中国的雕版印刷(block printing)比欧洲约早七百余年,活
字印刷术(typography)比德国谷登堡约早四百余年。中国雕版印刷起源于隋代的记载
,有明人陆深《河汾燕闲录》所记“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
雕造”。唐代的雕版印刷现存实物最早的,大概是1966年韩国东南庆州佛国寺释迦塔石
塔内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此经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木板印刷品,七○四至
七五一年间刊行的,比题为“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阶为二亲敬造善施”,即印于八六
八年著名的《金刚经》早约一百多年。比日本宝龟本(770年)百万塔《无垢净光根本
陀罗尼经》等也早几十年。[1] 文献记载如长庆四年(824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
庆集》作序,讲到扬州、越州有人将白居易及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出售,“模勒”
即刊刻。不过...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从习近平用典看治国理政思路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
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仔细梳理习近平的公开
言行,此番言论并非其兴致所至的即席发挥。在不少场合,习近平都态度鲜明地表达出
对传统的重视。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风格。
人民日报社近日组织编写了《习近平用典》一书,揭秘了习近平最常用的历史典故
。书中收录了习近平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引用的典故135条,并逐条对其背景义理和现实
意义进行了解读,是了解习近平语言风格,执政理念的重要参考。
◎借古警今: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习近平《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典出】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
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周
易?系辞下》
【解读】《周易》亦称《易经》,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周易?系辞》是孔子阐释
易理的文字,这段的意思是,君子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不忘危险,国家存在的时候要不
忘败亡,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
这种忧患和责任意识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底... 阅读全帖
U*******n
发帖数: 824
20
你离告发者的角色还有多远?
姜建强 昨天 10:19
分享
(一)
告发,这个戴着假面的人形,现在又昂首阔步地闯进了人们生活的殿堂。多么熟悉的身
影,多么熟悉的语调,甚至连打得哈欠都和昨天的一样,无聊但充满险恶。
虽然告发与人类一样古老,但告发绝不与人类的进步与高尚同步,或者说它从一开始就
拒绝这种同步。
告发的可怕在于它有时用最美好,最优雅的举动做出最卑劣,最龌龊的事。犹大之吻就
是典型,《马太传》第26章如是说:“耶稣说: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出卖我的人已
走近前来。”
这时,十二门徒之一的犹大,与手持利剑与棍棒的众人,一起从大祭司河民之长老处出
发。出卖耶稣的犹大和他们约定:我和谁接吻,谁就是耶稣,你们就把他抓住。
于是,犹大走到耶稣的前面说:“老师,您好。”接着跟他接吻。
耶稣说:“朋友,你来做什么?”
是呀。你来做什么?没有人知道。但人们知道的是告发杀死的并不是一个观念中的他与
她,而是一个实在的生活中的他与她。或许是刚喝完朋友圈的见面酒,或许是在缠绵过
后的夜归路上,或许是私下刚才华横溢地发完牢骚,但告发的暗箭便射向了你。这种告
发照鲁迅的说法就是“满肚子怀着鬼胎,而装出公...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18699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史上最牛考试
公元1056,当时才21岁的苏轼和弟弟苏辙在取得乡贡资格以后,马上赴汴京参加嘉祐二
年的礼部会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状元前考试,为殿试作准备,当时的考试题目是《刑
赏忠厚之至论》,大主考官就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当时的考官梅尧臣在看了苏轼的答
卷之后,被苏轼的文采镇住了,可谓是气势雄浑,于是,推荐给欧阳修。欧阳修看罢大
为叹赏,本想把此卷列为第一,但他又怀疑此文是弟子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所写,
他认为当时参加考试的人中只有曾巩有这样的水平,但为了避嫌,将此卷列是第二。张
榜之后才发现此文是苏轼所写,感叹道:“此我辈人也,吾当避之!”就这样,苏轼虽
然排第二,实际上是第一,也就是说苏轼此文卷实际上是状元卷,现在流传的苏轼状元
卷就是这篇文章。苏轼因此而改变命运,从此走上仕途,这次考试,也是中国历史上最
牛皮的一次考试,不但产生了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的文学大师,除苏轼之外,其弟苏辙
、欧阳修的弟子曾巩都榜上有名; 而且,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大思想家、理学前辈也榜上
有名,一位是程颢,另一位是张载(二程的表叔);另外,这次参加榜上有名的人竟然
有九位先后官至宰相,最牛皮的是状元竟然不在以上之列,而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不要断章取义,要贴全贴出来吗
宋代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
两税法将税收依据从人头转变为财产,同时也就意味着社会剥削关系实现条件的转变,
也就是说,剥削的主要依据从控制人身转变为控制生产资料。然而,剥削是对被剥削者
劳动的攫取,如果没有相应的劳动者,控制生产资料并不能达到剥削的目的。因此,要
使依据生产资料便可实现剥削的社会经济关系得以确立,首先必须使劳动力相对自由化
,也即解除农民身上所背负的人身控制关系,而这一点,在宋代得到了实现。天圣五年
(公元1027年)十一月,宋仁宗下诏曰:
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
,给予凭由,方许别主。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
,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
许经县论详。(《宋会要辑稿·食货·农田杂录》。)
这里对比排列出旧新两种条例,从中可以清楚看出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解脱过程。南宋
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六月庚午诏令也规定:
民户典卖田地,毋得以佃户姓名私为关约,随契分付,得业者,亦毋得勒令佃耕。如违
,许越诉,比附‘因有利债负虚立人力顾...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3
zhangcanmoujia 微信号 zhangcanmoujia
功能介绍
公元1079年,也就是北宋元丰二年,阳春三月,43岁的苏轼接到中央组织部调令,由徐
州知州调任湖州知州,即刻赴任。
这是一次正常的平级调动。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古已有之,不仅是为了锻炼队伍,激发干
事创业热情,也体现了朝廷对广大干部的爱护,在一个地方干太久的话,容易出问题对
不对。
依照惯例,这个时候,轮岗官员需要给皇帝写一份报告,大概内容就是表个态,感谢领
导信任,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自己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差
得很远,还有很多不足,今后一定加强学习,紧紧围绕在皇帝周围,提高政治意识,提
高业务能力,在宋神宗的正确领导下,在新的岗位上创造更大的成绩,为振兴大宋王朝
作出新的贡献……吧啦吧啦诸如此类的套话。
公文嘛,大家都是这么写的。
但苏轼就不一样了,享誉全国的文坛领袖,大宋朝第一支笔,豪放派诗词开创者,散文
唐宋八大家,写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跟他们一样?
很快,一篇文采飞扬的《湖州谢上表》,递交到了神宗皇帝的手上。
让苏轼万万没想到的是,就是这篇文章,无意间闯下杀身之祸,拉开了“乌台诗案”... 阅读全帖
g******4
发帖数: 6339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go2004 (挑灯看剑),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王绍光: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4 19:31:18 2012, 美东)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当《共产党宣言》最初用德文在1848
年出版时,“共产主义同盟”还是一个秘密团体,其影响局限在英、法等欧洲国家。过
了半个世纪,到19世纪末叶,这个“幽灵”出现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又过了半个世纪
,到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已经变成滚滚洪流,席卷全球。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
的中国共产党也在此时夺取了全国政权,神州大地开始英姿勃发地迈向社会主义。再过
半个世纪,到20世纪末叶,一度红红火火的社会主义陷入前所未有低谷,以至有人大胆
断言:历史已经终结,人类社会只有资本主义一途,别无选择。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市场原教旨主义”甚嚣尘上。它的许诺很简单、也很诱人:只要
将财产权交给私人,将决策权交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私人业主,将政府干预减至最
低程度,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源...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来自主题: Talk版 - 苏母以古为鉴,教子明志
一、苏母以古为鉴,教子明志
北宋时期,蜀中的眉山,可谓钟灵毓秀,人杰辈出。苏家是眉山的名门大户,占尽了眉
山的灵气。主人苏洵,二十七岁开始发愤读书,游学四方,最后大器晚成。当苏洵在外
游学时,苏府的家政内务、抚养教育儿女的事情,全都交给夫人程氏。
程氏也是名门闺秀,她出身于四川眉山的一个官宦之家,她的祖父、父亲以及几位兄弟
,均在朝为官。她是一位传奇女子,与常人不同的是,她自幼不喜奢华,珠宝首饰她不
戴,绫罗绸缎她不穿,整日与诗书文章、笔墨琴棋为友,很有文化修养。
程氏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她不仅教儿子苏轼(大苏)、苏辙(小苏)读书断句,还非常
重视对儿子的德育。程氏认为,人性应以善为本。要善,须得有一份慈爱、仁爱之心。
而孩子的爱心,从启蒙开始,就要加以培养。只有从小尊敬长辈、爱护兄弟、热爱家庭
、关爱伙伴,长大后,才会心怀爱国爱民之心,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胸怀。程氏认为,这般仁爱之心,不仅对于人,而且也应及于物、及于大自然。因
此,她订下严格的规矩,不许伤害有益的花草与虫鸟,违者,数日不许入园游玩。这一
规定,使得苏家的庭园,成为这一带小鸟、蝴蝶最安全、最热闹的...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1249
26
作者:徐明昆 发布时间:2017-06-25 14:43:39
承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减少科教逆淘汰
先说什么叫逆淘汰:就是把比较好的比较强的淘汰掉了。
优胜劣汰本是生物,公司,民族,国家遵循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文明的进步,
历史上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择优运动,如科举和高考,国家希望通过考试,选拔出优秀的
人才,
但是也存在严重的逆淘汰现象。
一.哪里都有逆淘汰
在集权集权和非集权国家发生的已不是原始的优胜劣汰。
如按照原始的优胜劣汰的话,家庭将类似猴群和狮群,实行一夫多妻制,
一部分男性将失去娶妻生子的机会。但这将引起社会不可承受的动乱,所以
现代社会实行一夫一妻制,有利于保护男性里相对弱势的群体,使优胜劣汰
的过程比较和缓。
比如即使牛顿这样真正的科学大师,也利用职权,封杀另一位科学大师-胡克。
美国总统和官员也会任人唯亲拉帮结派,但那里舆论监督和分权制约较充分,不容易
掩人耳目。
二.集权环境下更容易发生逆淘汰
集权环境下更容易发生逆淘汰的深层原因在于集权难以包容多元化思想,
集权下的人事制度,具有只对上级负责,和不透明的特点。
任命和聘人的实际权力,一般在极少数几个人... 阅读全帖
M*********m
发帖数: 2024
2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重读《名二子说》
写得好啊。如果有益州刺史对他们二人的评论就更好了。对苏辙的评论有些偏颇。另外
,有一个题目,叫作《从“刑赏忠厚之至论”看苏轼苏辙的个性》,有没有兴趣写写呢?
M*********m
发帖数: 2024
2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重读《名二子说》
把两篇文章转载在下面,喜欢的人慢慢品味。
略微解释一下,这是苏轼、苏辙两人同年考试的题目。命题的含义是,刑赏是行政法律
,必须“合于义”;忠厚是“仁”。题目的含义就是,如何在行政法律之中贯彻“仁”
的价值观呢?或者说,在“仁”与“义”冲突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呢?两个人的立论,
逻辑论证,一个旗帜鲜明,开篇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个层层迂回,最后才点出
文章的目的。从其中,可以看到两个人的个性特征。苏轼的文章在笔势之下,虚构了一
个情节;而苏辙的文章,扎扎实实,处处紧扣住题目。两个人的文章,仿佛预示了以后
两个人的生活境遇。
有兴趣的,也可以比较地看看三苏的拜谒书信,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苏轼 刑赏忠厚之至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之以君子
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
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
,见于虞、夏、商、周之书。

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
而不怒,兹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
R*****g
发帖数: 682
2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苏轼之殇 东坡之辉
驻足凝视着夜空,回首望一眼那造福百姓的苏堤,苏轼胸中的悲苦淡然而释……
官场之殇
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从来没有胜者,同僚倾轧,挚友倒戈,小人诬陷,苏大学士虽备
受磨难,身心俱疲,但总算是离开了这肮脏的斗争漩涡中心。王安石、司马光与及所有
在变法和反对变法活动中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地方为官之时,试问有谁能如苏轼那般受
百姓爱戴?古今又有几人能让治下百姓自发的焚香列队欢迎?
出众的人总是免不了被平庸的人嫉妒,被人嫉妒总免不了被人诬陷,苏轼也是如此
,为了百姓,他反对王安石急于求利的变法;之后,还是为了百姓,他又反对司马光近
乎疯狂的废止变法。正因如此,那些嫉妒他的人开始寻机陷害这位忧国忧民的大文豪。
王安石得势后,苏轼被调任到徐州、湖州。神宗元丰二年,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
月,有一天,他的家中突然闯进一位朝廷钦差,不容分说便把他捉拿进京。原来是一群
和苏轼有嫌隙的御史,为了讨好王安石,便指称他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并请
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人狱中,这就是著名的 "乌台诗案"。
一代文豪就这样锒铛入狱,可笑更可悲的是,苏轼在押送路途中,竟然被那些甚至
一字不识的押送士兵...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1443
30
来自主题: Prose版 - 父亲写的一首诗
长辈写的诗,不敢妄评。
倒是听自己父母讲过,以前走亲戚,舟车劳顿不说,到了没路的地方,一走上百里路的
时候确是有的。亲人难得见上一面,那时候又没有电话和互联网,见面前的期待和兴奋
我辈怕是难以体会了。
说到相见时难别亦难,想起古时候苏轼被流放海南,皇帝一封赦书,三个月才到。苏轼
和弟弟苏辙一起往江浙一带会合,历经半年,怎奈路上民生疾苦,苏轼一路给人看病最
后被传染上病逝途中。苏辙给哥哥写的《祭亡兄端明文》,至今读来让人唏嘘不已。不
好意思,走题了。
p*******5
发帖数: 6446
31
我说的不单单指文学评论(文学评论应该会好很多),比如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元佑党人碑上苏辙就排在他哥之前,就是因为苏辙官大。我的理解是,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从才学和名望来看苏轼无疑是要高他弟一头的。
f*******e
发帖数: 5594
32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药传奇故事
61、解热消痈鱼腥草
传说,浙江绍兴地区在春秋时期是越国的地界。当年越王勾践做了吴王夫差的俘虏,勾
践忍辱负重假意百般讨好夫差,才被 放回越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发誓一定要使越
国强大起来,以报忘国之仇。勾践回国第一年,越国碰上了罕见的荒年,百姓无粮可食
,为了和国人共渡难关,勾 践亲自翻山越岭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在三次亲口尝野菜中
毒后,勾践终于发现了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并且这种野菜生长能力特别强,像韭菜一
样,总是割了又 长,生生不息。于是,越国上下竟然靠着这小小野菜渡过了难关。而当
时挽救越国民众的那种野菜,因为有鱼腥味,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现 代药理实验表明,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临床广
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流感、肺癌、 化脓性
关节炎、习惯性便秘、急性细菌性痢疾、鼻炎、咽炎、荨麻疹、前列腺炎、血管瘤等。
治疗肺脓肿(肺痈)和肺结核(肺痨)每天1~2两,用水煎服。
鱼腥草,又名鸡心草、鸡药草、鸡虱草、侧耳根、狗贴耳、蕺菜、臭菜、臭草,为三白
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味辛、性微寒,入肺经。具有清热...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2496
33
平仄两读字总表
作者:周拥军
字 平韵部 仄韵部
中 韵部 平声 一东 韵部 仄声 去声一送
词组 ~间。~国。~原。~游 词组 射~。~伤。~计。~意
例句 却嗟流水琴中意。 例句 君看琴中意,何尝在玉徽。——宋祁《秋
日四首》
——朱淑真《春昼偶成》
重 韵部 平声 一东 韵部 仄声 去声一送
词组 ~复。~申。~阳。~逢 词组 ~量。尊~。~兵。~大
例句 钟山只隔数重山。 例句 花重锦官城。
—— 王安石《泊船瓜洲》 ——杜甫《春夜喜雨》
从 韵部 平声 二冬 韵部 仄声 去声二宋
词组 顺~。服~。~父。~戎 词组 侍~。仆~。(名词)
例句 笑问客从何处来。 例句 门前仆从雄如虎。
——贺知章《回乡偶书》 ——郑板桥《道情》... 阅读全帖
b*********f
发帖数: 1585
3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76个常识
1.【四大名酒】
贵州茅台酒(酱香型)、山西汾酒(清香型)、四川泸州老窖(浓香型)、陕西西凤酒(
兼香型
2.【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
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
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
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3.【四大名绣】
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粤绣(广东)
4.【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5.【四大名花】
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6.【四大发明】
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
宋.发明者无记载)
7.【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8.【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214
3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从奸臣蔡京、严嵩的结局看因果
古语云:“自古机深祸亦深,休贪富贵昧良心。檐前滴水毫无错,报应昭昭自古今。”
历史上的一些奸臣,或败坏朝纲,或陷害忠良,或横征暴敛,而往往是兼而有之,使民
怨鼎沸,其结果皆无好下场。
如蔡京、严嵩昔日曾权倾一时,穷奢极欲,最后皆落得穷饿而死,前后反差之强烈,对
比之悬殊,不由得使人想到因果报应的天理。
奸臣蔡京 北宋“六贼”之首
据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有士大夫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
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诘之曰:‘既是包子厨中人,何为不能作包子?’
对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丝者也。’”
这个蔡太师,就是北宋的奸臣蔡京,宋徽宗朝“六贼”之首。根据罗大经的记载可想而
知,太师府的厨房里,有缕葱丝者,连料理佐料这般粗活,都有如此专业、细致化的分
工,以此类推,更不知该有多少厨师、帮手、采买、杂工。可见蔡京当朝柄政,那腐败
堕落、淫奢糜烂的程度,到了何等地步。
宋徽宗即位初时,因蔡京名声不好,曾将其罢免,居杭州。适逢宦官童贯搜寻书画珍奇
南下,蔡京便极力笼络他。蔡京擅长书画,当时很有名气,他就把自己的书画及所画条
屏、扇面等托童贯送给宋徽宗、宫嫔和宦官,他就是...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6
唐宋八大家后人身着汉服会商筹备“宗亲联谊会”事宜。
昨日上午,自称唐宋八大家后裔的几位人士齐聚北京,就筹备“唐宋八大家宗亲联谊会”进行协商。据介绍,7年前自称韩愈、柳宗元和“三苏”后人在北京首次聚会,提出的成立“联谊会”构想,目前已进入实质运作,“唐宋遗风”网站也拟于一个月内开通,宣传推广“唐宋八大家”的文学及文化。
后裔称着汉服更符八大家身份
昨日上午,来自福建的曾令海刚一抵京,便直奔香山自称柳宗元后裔的柳哲家中,和其他唐宋八大家的“后人”一样,自称曾巩后裔的曾令海换上了一袭汉服参加聚会。
虽然自称柳宗元后裔,但柳哲坦言,他的家谱中还不能证实自己是柳宗元的直系后人,只是在其收藏的清嘉庆21年的《泾川柳氏宗谱》复印本中,印有柳宗元、柳公权等多位柳氏祖先的画像。
与柳哲相比,来自河北昌黎的韩作海则比较“幸运”,其韩愈37代孙的身份,被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修的《韩氏家谱》确认。
就聚会时要身着汉服,在自称柳宗元后裔的柳建忠看来,是对传统文化的宏扬,更符合“八大家后裔”的身份。此次聚会是为筹备“八大家宗亲联谊会”、集资建立用于宣传推广唐宋八大家的“唐宋遗风”网站,并拟于一个月内开通...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7
唐宋八大家“后人”着汉服聚北京
筹备“八大家宗亲联谊会”
集资建“唐宋遗风”网站
几位“后人”身着汉服,坐在沙发上的姿态遭到网友调侃,“开始拼祖宗了”。
网友王777888:一群缺好爹的人物,为了利益,不惜到处认祖宗,哪怕几千年前的唐宋古人也不放过,拼爹时代有发展了,开始拼祖宗。
5月16日上午,自称唐宋八大家后裔的几名人士齐聚北京,就筹备“唐宋八大家宗亲联谊会”进行协商。据介绍,7年前自称韩愈、柳宗元和“三苏”后人在北京首次聚会,提出的成立“联谊会”构想,目前已进入实质运作,“唐宋遗风”网站也拟于一个月内开通,宣传推广“唐宋八大家”的文学及文化。
称汉服更符八大家身份
5月16日上午,来自福建的曾令海刚一抵京,便直奔香山自称柳宗元后裔的柳哲家中,和其他唐宋八大家的“后人”一样,自称曾巩后裔的曾令海换上了一袭汉服参加聚会。
虽自称柳宗元后裔,但柳哲坦言,其家谱还不能证实自己是柳宗元的直系后人,只是在其收藏的清嘉庆二十一年的《泾川柳氏宗谱》复印本中,印有柳宗元、柳公权等多位柳氏祖先的画像。
来自河北昌黎的韩作海则比较“幸运”,其韩愈37代孙的身份,被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修的《韩...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8
尽管不断有自称“气功大师”的人被打假、拆穿,但是“气功”到底是门什么样的功夫,一直以来,大家都说不清楚。其实,不只现在有“气功神话”,史书中也不乏神乎其神的“气功大师”,用自带的“真气”就让半身不遂的老太太站起来走路了。不仅如此,气功还有不少铁杆粉丝,苏轼、王维都是资深气功爱好者,有诗为证。但问题是,什么叫气功,气功它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功? 现代快报记者唐蕾
可延年益寿,还是治国“良药”?
其实它只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方法
气功最初产生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中。《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写道:“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在劳动中,人不断调整呼吸,达到最舒服的状态,自然地形成一种节律:劳动时身体散热,呼吸加深加快;一停下来,呼吸就变得平稳,体内余热排出,身体变得凉爽。这种简单的劳动和静息方式便是气功的起源。
因为江河泛滥,湿气弥漫,不少人患上了关节炎,于是人们在日常劳动外,模仿动物的行为,创造了一些新动作,渐渐和舞蹈融为一体,并借此缓解寒湿导致的病痛。在生存得到保证后,人们开始追求延年益寿,青春永驻,这时,气功又发挥了它的功用。《淮南子·诠言训》中记载:“龟三千岁...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9
被传为“武林第一绝学”的《易筋经》其实是本按摩教程
尽管不断有自称“气功大师”的人被打假、拆穿,但是“气功”到底是门什么样的功夫,一直以来,大家都说不清楚。其实,不只现在有“气功神话”,史书中也不乏神乎其神的“气功大师”,用自带的“真气”就让半身不遂的老太太站起来走路了。不仅如此,气功还有不少铁杆粉丝,苏轼、王维都是资深气功爱好者,有诗为证。但问题是,什么叫气功,气功它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功? 现代快报记者 唐蕾
可延年益寿,还是治国“良药”?
其实它只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方法
气功最初产生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中。《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写道:“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在劳动中,人不断调整呼吸,达到最舒服的状态,自然地形成一种节律:劳动时身体散热,呼吸加深加快;一停下来,呼吸就变得平稳,体内余热排出,身体变得凉爽。这种简单的劳动和静息方式便是气功的起源。
因为江河泛滥,湿气弥漫,不少人患上了关节炎,于是人们在日常劳动外,模仿动物的行为,创造了一些新动作,渐渐和舞蹈融为一体,并借此缓解寒湿导致的病痛。在生存得到保证后,人们开始追求延年益寿,青春永驻,这时,气功...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0
胡适之
周作人
郁达夫
唐三藏
“‘千里共婵娟’里的‘婵娟’指的是什么?‘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什么?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左手在外还是右手在外?”近日,一篇“国学200题,你做对多少”的帖子在网上热传。不过,有网友吐槽,这份冠以国学之名的考题有好多常识性错误。你来做做,看能不能挑出刺来?
国学也卖萌
上联“孙行者”,下联谁最合适?
当“一站到底”和“汉字听写大会”都已成为浮云,还有没有一种方式能让你自信地笑傲文学或国学界,想挑战一下么,先来做做这些题吧。
近日,一篇“国学200题,你做对多少”的微博在网上热转。微博中的题目涉及文学和历史知识。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中描绘出古时候过年的欢乐景象,也道出了古人过年饮屠苏酒的风俗。所以,答案是C。
又如,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
这四个成语分别都是什么来历呢,所谓“浑水摸鱼”指的是当敌人混乱无主时,乘机夺取胜利的谋略,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计,“笑里...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2792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说喜欢的治国能臣
二苏早年就被仁宗认为有宰相之器,其后宦海沉浮,表现不差!
苏轼政绩不错呀,为官清正,造福一方,苏堤就是一证。
苏辙是旧党名臣,骨干人物,清正廉洁,政绩不差在当时都是公议,黄河改道
之争就显得很有风范,党争中有理有节,很有见识,眼光深远。
s**********e
发帖数: 2888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问一下王安石变法
似乎我们所知道的宋朝的大知识分子,三苏(苏辙,苏轼,苏洵),范仲淹,欧阳修,
司马光,等等,都是反对变法的。
宋朝的正统历史,更是把当时的变法派的所谓官员,除了王安石本人,都写在《奸臣传
》里面。
我小时候看宋稗类抄,里面关于王安石的恶心故事,非常得多,当时还很奇怪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记载,觉得这个人应该是很正面的。
为什么我们的历史书,是正面评价王安石变法呢?
k***g
发帖数: 7244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问一下王安石变法
范仲淹和苏洵在王安石变法前就死了。。。
除了司马温公是坚决反对以外,苏辙、苏轼、欧阳修都有所保留。。。
司马温公和王荆公是两个倔老头,除去正好相反的政治观点,两个人像一个
模子里刻出来的,就连在是否娶小老婆的问题上,两人的立场都是一致的。
。。
宋人的笔记就是当时的娱乐八卦,不可全信,如果全信的话,那欧阳文忠公
不仅是萝莉控,并且有很鬼畜的禁断故事。。。
t**a
发帖数: 4875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嘉佑二年进士影响力排行
曾巩苏辙都是这一年的吧?
唐宋八大家比你说的前3个,还是更被普通老百姓所熟悉。。。
R*****d
发帖数: 1148
45
☆─────────────────────────────────────☆
mercurian (mercurian) 于 (Mon Mar 14 07:08:16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一年牛人太多,大家来聊聊他们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力排行吧。我来抛个砖,对北宋政局的影响我觉得吕吉甫第一,对后世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推张子厚程伯淳叔侄,但要说现代人熟知程度,当然还是苏子瞻当仁不让,别人大家都忘记差不多了
☆─────────────────────────────────────☆
trna (trna) 于 (Mon Mar 14 19:52:45 2011, 美东) 提到:
曾巩苏辙都是这一年的吧?
唐宋八大家比你说的前3个,还是更被普通老百姓所熟悉。。。
☆─────────────────────────────────────☆
machineo21 (archangel) 于 (Mon Mar 14 19:56:08 2011, 美东) 提到:
號稱“北宋五子”者有其二:張橫渠、程明道
“唐宋八大家”宋之散文家有其三,二蘇、曾子...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888
46
看看宋朝的制度
正是宋太祖、太宗深知“以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天下”的古训,并以为,“用儒
臣百余人分治大藩,纵使他们去贪污受贿,其危害也不及一个武臣”,也就是说,之所
以不敢大量用武官,是出于对武官的恐惧和担心,用清初王夫之的话解释,就是:“夫
宋祖受非常之命,而终以一统天下……垂及百年,世称盛治者,何也?惟其惧也。”在
这种执政理念的影响下,宋朝文人的创作才情也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而且议政建言也
尤为大胆,言者也很少被治以重罪。
苏轼的弟弟苏辙,在“举贤良对策”时,公开批评仁宗贪图酒色,不理朝政,考官
以为他道听途说,大胆妄言,欲罢黜之,仁宗却不许: “朕设制科,本求敢言事者,
辙小官,敢如此极言,特与科名,仍令史官编录。”
宋神宗时,因攻打西夏失利,要杀一个漕运官,时任宰相说:“祖宗以来未尝杀士
人。”以本朝惯例为由不执行,神宗也毫无办法,准备脸上刺字发配,可是门下侍郎张
谆又反对:“士可杀不可辱”,神宗大怒:“快意事,(吾)便做不得一件”,然而张
谆却据章理直气壮: “如此快意事,不做得也好。”神宗只好作罢。
苏轼因不满王安石变法,写了几首讽刺新政的诗...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4614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扫盲贴-起居注
起居郎吧, 我记得苏辙当过。内宫还有女官跟踪皇帝的家庭生活。
皇帝应该不看自己起居录的, 李世民开了个很坏的头。
t*n
发帖数: 14458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扫盲贴-起居注
李世民没看过自己的起居注

起居郎吧, 我记得苏辙当过。内宫还有女官跟踪皇帝的家庭生活。
皇帝应该不看自己起居录的, 李世民开了个很坏的头。
s**r
发帖数: 669
49
2.孔子之怒
陈恒弑君的消息传到鲁国,七十多岁的孔夫子义愤填膺,斋戒三日,并三次请求朝
廷发兵讨伐。现在的鲁哀公哪里做得了主,告诉孔子:“你去请示季孙吧!”孔子只得
悻悻作罢。
然而,《春秋》经传毕竟是儒家的文笔,关于孔子与陈恒弑君的关系,其他学派却
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庄子 盗跖篇》里就赫然写着:“田成子常杀君窃国而孔子受
币。”——弑君之后的陈恒(田成子常)居然向孔子送来了谢礼!
《墨子 非儒篇》的相关内容可以与《庄子》相映衬:(1)当年齐景公想重用孔子
,被晏婴劝阻了,晏婴称孔丘“深虑周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
君,非贤人之行也”。孔子对景公、晏婴怀恨在心,安排亲信为田常(陈恒)效劳。(
2)前484年齐国伐鲁,孔子派子贡到齐国劝陈恒伐吴,以摧损齐国公室的实力,并且“
以教高、国、鲍、晏,使无害田常之乱。”
——有这样的深厚渊源,也就难怪孔子要得到陈氏的谢礼了。如果我们假定这些记
载确实,同时认为孔夫子强烈要求鲁国出兵伐陈恒也确有其事,那么孔子可是够伪诈的
了:他不可能不知道,鲁国方面是绝对不敢出兵的,陈氏专权之后的齐国,连晋国人都
难在它身上占到什么上风。那... 阅读全帖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